正文内容
优质稻保优栽培技术
来源:火烈鸟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优质稻保优栽培技术(精选5篇)

优质稻保优栽培技术 第1篇

1 渝香糯1号的特征特性

渝香糯1号属中籼迟熟常规糯稻。作一季中稻种植,海拔400 m以下区域全生育期145~153 d,400 m以上152~162 d,平均151.9 d,与对照黄华占相当。一般栽培条件下,平均株高113.1 cm,平均有效穗数204万穗/hm2,穗着粒数160.7粒,结实率88.0%,千粒重28.74 g。株型较紧凑,剑叶中宽直立,叶姿挺直,粒型椭圆,熟期转色好,落粒性中等。分蘖力、再生力以及稻瘟病抗性均较好,2年区试7个点次全部增产,平均产量7 650.9 kg/hm2,比对照增产12.66%。

2 保优栽培技术

2.1 选择无公害生产基地

糯稻因其特殊的加工用途,对生产基地的环境要求更为严格。在重庆地区,应优先选择海拔550~800 m的倒置低山区作为糯稻的无公害生产基地。该区域降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水稻灌浆结实期气温较低,稻田土壤生态环境良好,是生产绿色精品稻米的最佳区域。例如南川福寿乡、大观镇,綦江横山镇及涪陵大顺乡、龙潭镇等地。其次是选择传统糯稻的生产区域。例如合川龙市镇、官渡镇及永川来苏镇等地。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近年来农田面源污染的加剧,选择糯稻无公害生产基地时,可邀请有关检测机构对基地的环境质量作全面详细的安全性评价,以利于以后糯米品牌的打造。

2.2 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

在海拔400 m以下的重庆浅丘河谷地区,渝香糯1号的适宜播种期一般在3月上旬,不仅可以保证中稻的产量,还容易获得较高的再生稻产量。在海拔550~800 m的重庆倒置低山区,渝香糯1号的适宜播种期一般在3月下旬。栽插666.7 m2的本田,建议备种1.25 kg,以保证栽插所需的基本苗。播种时,强调稀播培育壮秧,普通湿润育秧的秧本比在1∶8左右,普通旱育秧的秧本比在1∶10左右,机插育秧每盘播种干谷60~70 g。

2.3 中小苗移栽,合理密植

秧苗4~5叶时将秧苗移栽至本田,根据目标产量估算适宜的基本苗,选择宽窄行或等行距的栽插方式。以渝香糯1号8 250 kg/hm2的产量目标为例,可按如下方法计算基本苗。首先,目标产量可分解为下述产量构成:有效穗数210万穗/hm2,穗着粒数168.5粒,结实率88.0%,千粒重28 g。其次,渝香糯1号的主茎伸长节间为5个,主茎出叶总数为15.8叶,5.5叶移栽,其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为15.8-5.5=10.3叶,从移栽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的有效分蘖叶龄数为10.3-5.5=4.8叶。根据叶蘖发生规律,糯稻的单株成穗情况和目标穗数,可估算出适宜的基本苗为48万株/hm2。因此,秧苗栽插时,可采用33.3 cm×16.5 cm的等行距或(45+20)cm×16.5 cm的宽窄行方式,每穴2粒谷苗。

2.4 养分平衡运筹,重施有机肥

渝香糯1号在8 250 kg/hm2的产量等级上,一般肥力田块需要施入纯N 105~120 kg/hm2,氮、磷、钾三元素的数量按养分配比2∶1∶2计算。建议重施农家有机肥作底肥,或按225~300 kg/hm2的用量施入有机复混肥作底肥,该肥料的有机质含量为20%,氮、磷、钾含量依次为16%、2%、2%。水稻移栽返青后,施入尿素75~120 kg/hm2作分蘖期追肥;水稻拔节后,施入尿素30~45 kg/hm2作拔节期追肥。

2.5 水分干湿管理,提升稻米品质

水稻移栽返青后,及时调查全田的茎蘖总数,当全田茎蘖总数达到预计有效穗数的80%时,排水晒田,以控制无效分蘖,提高中后期水稻的群体质量,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拔节期末,及时复水并施入拔节肥,促进幼穗分化和大穗形成。在抽穗扬花期,保持田面适宜水层,缓解高温伏旱对稻米品质的影响。齐穗期后,干湿交替灌溉[1,2]。

2.6 主要病虫害生物物理及生物农药防控

一是在生产基地安装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每3~4 hm2大田安装1盏杀虫灯,降低害虫基数。二是安装船式、屋式或盆式生物信息素诱捕器,大田安装30~45套/hm2,用于捕获螟虫雄蛾,降低螟虫基数。三是在水稻分蘖盛期、孕穗期、抽穗期用BR-D型多功能臭氧强力杀菌消毒器喷洒水稻植株基部,防治水稻真菌和细菌病害。四是在水稻分蘖盛期和破口期,分别用甲维·茚虫威120 g/hm2+井冈·蜡芽菌600g/hm2或甜核·苏云菌1 350 g/hm2+井冈·蜡芽菌600 g/hm2,对水450 kg/hm2喷雾,防控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及水稻纹枯病的危害。五是在生产基地推广水稻—油菜轮作栽培模式、水稻—蔬菜轮作栽培模式或水稻—马铃薯栽培模式等,通过水旱轮作,丰富农田生物群落,减轻病虫害的发生[3,4]。

摘要:为了助推重庆市优质糯稻产业的发展,介绍了优质糯稻新品种渝香糯1号的特征特性,总结提出了以选择无公害生产基地、适时播种与培育多蘖壮秧、中小苗移栽与合理密植、养分平衡运筹与重施有机肥、水分干湿管理与提升稻米品质、主要病虫害生物物理及生物农药防控等为核心的糯稻保优栽培技术。

关键词:糯稻,渝香糯1号,特征特性,保优栽培

参考文献

[1]张世院,谢风超.旱稻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1(70):50.

[2]陈怀良,彭凯华,汪维志,等.早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江西农业学报,2006(4):55-56.

[3]涂继庚,何平璋.早稻直播栽培技术要点[J].江西农业学报,2006(2):45.

上海设施葡萄保优栽培模式要点 第2篇

上海设施葡萄保优栽培模式要点

葡萄生产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气候条件和栽培技术水平.南方多雨地区,常规栽培条件下多数品种容易发生病害,果品质量很难提高.设施葡萄栽培则利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或其他设施,通过人工调控,为葡萄植株生长发育创造了适宜的环境.

作 者:单传伦 张晋盼 王静芝 贾彦利 王玲  作者单位:单传伦,张晋盼,贾彦利,王玲(上海市葡萄研究所,上海,18)

王静芝(上海市产品认证中心,上海,35)

刊 名: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英文刊名:SINO-OVERSEAS GRAPEVINE AND WINE 年,卷(期):2009 “”(11) 分类号:S6 关键词: 

高品质杂交棉高产保优栽培技术 第3篇

选择经江苏省和国家审定 (或认定) 通过的适合当地条件的高比强度、高产优质杂交棉科棉6号等品种。要求种子经脱绒、包衣后, 纯度不低于95.0%;净度不低于99.0%;发芽率不低于72.0%;水分不高于12.0%。比强度 (ICC校准) 为25gf/tex以上, 2.5%跨距长度为31mm, 麦克隆值为3.7~4.2。

2 适期播种

3月上中旬制钵, 3月底到清明节前后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8℃时, 抢晴播种。要求沿海棉区密度达3.0~3.3万株/hm2, 里下河棉区密度达2.7~3.0万株/hm2。播前浇足底墒水, 窨透钵体。干籽下种, 播后盖土, 防除杂草, 平盖地膜, 支搭好棚架, 覆盖农膜。膜要盖紧封严, 膜上拉好绳网, 以防风护膜。清理好苗床四周排水沟, 以利于排水, 防止积水发生渍害[1]。

3 苗床管理

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 配施氮磷钾化肥, 基肥中氮素用量占总用量的30%左右。采用人工或机械覆膜, 绷紧膜面, 压紧膜边, 封严封实, 宽窄行移栽棉田双行覆盖, 保证膜面净宽度60cm, 单行移栽的, 保证膜面净宽度40cm。播种至出苗期间严密封膜, 以保证高温高湿促进出苗[2]。及时检查发芽出苗情况, 基本齐苗时除去地膜。齐苗至第1片真叶时, 保温降湿防病苗。

齐苗后, 选择晴天中午晒床2~3h, 连续晒2~3d, 以利于降低苗床湿度, 提高棉苗抗病的能力。结合晒床, 进行喷药, 化学调控和防病治虫。棉苗子叶平展后及时喷洒化控制剂防窜长, 只通风不揭膜或日通夜闭, 保持暖床过夜, 保温催叶;出真叶后至炼苗前, 只通风不揭膜与日揭夜盖相结合, 从而保温调湿促壮苗。阴雨天只通风不揭膜, 防治病虫害, 提高成苗率。移栽前5~7d日夜揭膜炼苗, 如遇寒流或阴雨天应盖膜, 做到“苗不出床, 膜不离田”。移栽前防治一遍虫害。

4 培育壮苗

培育标准苗, 即移栽时套栽棉苗3叶1心以上, 接茬棉苗5叶1心以上;茎杆粗壮, 叶片深绿, 红茎过半, 白根盘钵, 子叶完整, 无病虫危害;钵出苗率70%以上, 成苗率、成钵率90%以上。

5 适期移栽

套栽棉田一般在5月10~20日开始移栽, 此时5cm地温已稳定通过18℃, 叶龄达3叶1心以上, 接茬棉随收前茬随栽。高品质杂交棉移栽要适当扩大行距、以单等行配置为主, 行距以1.0~1.2m为宜, 根据确定的密度和行距计算株距, 定距打塘[3]。移栽时大小苗分级移栽, 不栽断钵、吊钵、露肩钵, 不带烂移栽, 棉田墒情不足时需要带水移栽。移栽后要求细土封塘护苗, 并及时清除膜面余土, 以防止其压苗阻碍其生长。

6 苗期管理

栽后及时查苗补缺、清沟理墒、防治虫害、扶理前茬、根外喷施叶面肥和生化促长剂, 以促发苗。未施基肥的或基肥中无速效肥的棉田, 棉苗活棵后应追施发棵肥。防治好红蜘蛛、盲蝽蟓、蚜虫等虫害, 达到防治标准时, 适时适量用药[4]。

7 蕾期管理

松土灭茬, 清理内外三沟, 防止涝渍危害。对旺长趋势苗及时化控, 塑造高光效株型。高品质杂交棉一般不留叶枝, 果枝出生后要及时去除叶枝。防治盲蝽蟓、红蜘蛛等虫害, 综合防治枯黄萎病。

8 花铃期管理

及时揭去行间地膜, 培土壅根形成条高垄。于初花期和盛花结铃期分别施用花铃肥, 2次花铃肥的氮肥用量占总肥料用量的60%左右, 对中下部成铃多、有早衰趋势的棉田, 在8月上中旬可以增施长桃肥, 用氮量占总肥料用量的10%左右, 缺钾棉田应增施钾肥, 对生长偏旺的棉田及时化控。8月上旬打顶, 打顶后进行化学封顶。防治好三、四代棉铃虫等虫害。

9 吐絮期管理

早衰棉田喷施叶面肥, 增肥补养。做好棉铃虫扫残、红铃虫等害虫防治工作, 除老叶空枝。晚桃较多棉田喷施乙烯利, 促进棉铃早吐絮。同时, 适时采收, 做好“四分”, 防止“三丝”。

参考文献

[1]陆学云.棉花栽培中全程化控实用新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5 (5) :24-25

[2]王振军.冀南地区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棉花, 2006, 33 (6) :18-19.

[3]赵丽芬, 李增书, 张寒霜, 等.棉花黄萎病种质资源鉴定及抗性品种选择[J].华北农学报, 2007, 22 (10) :254-256.

优质稻保优栽培技术 第4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田前茬小麦,土壤肥力中等,水利条件好。

1.2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Y两优900。

1.3 试验方法

试验地点设在总铺镇小王村。试验面积0.3 hm2。5月3日播种育秧,播量为225 kg/hm2。6月13日栽插,行距28.3 cm,株距16.7 cm。

1.4 Y两优900叶龄模式绿色保优栽培技术

9 750~10 500 kg/hm2的产量结构指标:穗数225万~240万穗/hm2,穗总粒数230~240粒,结实率80%,千粒重26 g。突出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提高化肥和农药利用率,按照“绿色、增产、效益”理念,提出Y两优900叶龄模式绿色保优栽培技术。

1.4.1 适期播种,提高秧苗素质。

大田用种量11.25~15.00kg/hm2。5月上旬播种,确保在8月20日前后抽穗,避开高温热害,提升稻米品质。移栽前3~4 d施送嫁肥并做好病虫害防治,做到带肥带药移栽大田。

1.4.2 适龄栽插,宽行稀植,定量控苗。

秧龄控制在35 d左右,移栽叶龄7叶左右。株距16~17 cm,行距29 cm,栽插19.5万~21.0万穴/hm2,一般单本或双本栽插,确保每穴有6个以上的茎蘖苗,基本苗105万~120万株/hm2。栽插要求浅、直、匀、稳,关键是浅插[1]。

1.4.3 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

氮肥按基蘖肥:穗肥=7:3的比例分配,磷肥、钾肥作基肥、追肥施用。具体施肥方法:基肥一般施有机肥22.5 t/hm2、45%三元复合肥600 kg/hm2和硫酸锌30 kg/hm2。分蘖肥于栽后3~5 d结合化除施尿素120kg/hm2。促花肥于倒4叶抽出1/2时(大约12.5叶),在倒4叶叶色明显浅于倒3叶时施用,结合拔节后复水视苗情施尿素90 kg/hm2和氯化钾150 kg/hm2[2,3];保花肥于倒2叶(14叶)抽出时施用,追施45%三元复合肥150 kg/hm2。抽穗后要注重根外追肥,用0.2%~0.3%磷酸二氢钾、1%尿素溶液750 kg/hm2进行叶面喷施2次,防止早衰[2,3]。

1.4.4 精确管水浅湿灌溉。

薄水浅插、移栽后寸水活棵、活棵后浅水分蘖。根据叶龄模式,当主茎叶龄(总叶片数-节间数)10叶时,茎蘖数基本达到目标成穗数的80%~90%时开始排水晒田,先轻搁分次烤田,达到土壤沉实不陷脚的程度。Y两优900拔节期主茎叶龄在13叶,拔节后(即主茎叶龄13叶后)及时复水1~3 cm深,田面无水后再灌浅水层,如此反复,直至成熟前7 d断水,不能断水过早。保证灌浆充分,减少青秕粒,提升米质。

1.4.5 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

大力推广应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和环境相容性农药,合理增加喷雾助剂,坚持达标防治和适时适量用药,促进农药减量控害,提高防治效果。根据病虫发生规律,重点防治水稻螟虫(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稻瘟病、稻曲病[4,5,6]。防治的原则是:虫害以准确测报为依据,病害以预防为主;实行适时用药,总体防治。药剂防治上重点抓住“三关”,即移栽前的预防(种子处理和秧田防治),分蘖末期—孕穗期的治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防病(稻瘟病、纹枯病)和破口期前后以病害(稻曲病、稻瘟病等)为主的总体防治。

1.5 调查方法

从三叶期至成熟期,定株、定点、定时每5 d观察、记载1次。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5月3日播种,出苗期为5月9日,移栽期为6月13日,返青期为6月17日,分蘖期为6月20日,够苗期为7月2日,拔节期为7月19日,孕穗期为8月15日,始穗期为8月21日,抽穗期为8月23日,成熟期为8月10日。生育期为158 d。

2.2 综合农艺性状

行株距28.3 cm×16.7 cm。主茎总叶龄16叶;主茎节间数(众数)6个,平均数5.8个。株高118.3 cm,穗长26.8 cm,株型适中,叶片挺直,茎秆粗壮、坚韧,成穗率高,大穗。秧苗素质如表1所示。

2.3 成穗率

如表2所示,Y两优900栽插时基本茎蘖苗数133.2万个/hm2,有效分蘖临界期茎蘖数为258万个/hm2,拔节期高峰苗茎蘖数310.95万个/hm2,抽穗期茎蘖数251.7万个/hm2,成穗率80.9%。穗数251.7万穗/hm2,穗总粒数228.3粒,结实率78.6%。

2.4 产量及产量结构

2013年示范种植10 hm2,平均产量9 334.5 kg/hm2;2015年总铺镇小王村水稻绿色创建示范片平均产量10534.5kg/hm2,试验观察田产量10 687.5 kg/hm2。千粒重26.2 g,株高118.3 cm,穗长26.8 cm。理论产量11 833.5 kg/hm2,实产10 687.5 kg/hm2。

2.5 抗逆性

通过几年的大田示范及试验田系统观察,该品种抗逆性强。抗高温能力中等,耐低温,在2013年8月5—18日持续14 d日最高气温超过35℃、2014年8月中下旬至9月持续阴雨寡照等不利气候条件下,仍取得了丰产;抗到伏,3年来的推广示范没有出现倒伏;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轻感。

2.6 米质

整精米率68.1%,长宽比3.0,垩白粒率12%,垩白度1.4%,胶稠度68 mm,直链淀粉含量14.7%。

3 结论与讨论

进行Y两优900叶龄模式绿色保优栽培研究,结果表明:该组合全生育期16叶,158 d,6个生长节间,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农艺性状好等特点。

参考文献

[1]卢玉珠.北安地区水稻叶龄模式化栽培技术初探[J].北方水稻,2011(2):39-40.

[2]潘荣生,吴秀丽.应用水稻叶龄模式理论指导水稻高产创建栽培[J].耕作与栽培,2012(5):47.

[3]夏书奥,周明新.吉林水稻叶龄模式栽培[J].吉林农业,1999(4):14-15.

[4]姜灏,聂录.水稻叶龄模式施肥技术研究[J].现代化农业,2011(11):11-12.

[5]郭宏文.大力推广水稻叶龄模式栽培[J].赣南农业科技,1991(1):13-15.

优质稻保优栽培技术 第5篇

选用优质抗旱品种是提高谷子产量的关键,在张承地区选用冀张谷2号、冀张杂1号、吨谷1号、坝谷214、承谷8、张杂3和张杂5号等优良品种。

二、合理施用基肥、种肥和追肥

1. 基肥

亩产400千克以上的高产谷田,一般以每亩施农家肥5000~7500千克为宜,亩产200~400千克的中产谷田每亩施1500~4000千克为宜。基肥秋施在前作收获后,结合深耕施用,利于蓄水保墒并提高养分的利用率;在秋季和早春无条件施肥的情况下播种前结合耕作整地施用基肥。

2. 种肥

种肥采用复合肥和氮肥,在播种时施于种子附近,施肥后进行浅搂地防烧芽。种肥用量不宜过多,每亩施硫酸铵2.5千克或尿素1千克。

3. 追肥

根据各地的生产实践和试验证明,在有水浇条件下,分次追施比一次追施效果好,拔节孕穗期亩追尿素15千克,灌浆初期用400倍磷酸二氢钾溶液,每亩150千克进行叶面喷肥。

三、栽培管理技术

1. 抓住关键播种技术,确保提高种子出苗率

(1)选择适宜茬口。合理轮作倒茬,对调节土壤养分,恢复地力,减轻病虫杂草为害具有良好作用。春谷的最好的前茬是豆类、马铃薯等。

(2)蓄水保墒。河北省春季十年九旱,有条件的地方一般从上年秋天开始,在深耕蓄秋雨的基础上进行耕后细耱,消除坷垃。“三九”压地,早春耙耱,减少水分蒸发,春耕在土壤返浆后化透时立即进行,深度10厘米左右,耕后随之耙耢或镇压,接纳冬、春雪雨水,从而保证了底墒,为苗全苗壮及促进根系生长奠定了基础。

(3)适期早播。根据各品种的生长规律和河北省冷凉地区的气候特点,适时早播。一般以4月中旬~5月上旬播种。

(4)播前种子处理。谷子在播种前选种,可进行筛选或水选,剔除秕谷或杂质,选饱满、整齐一致的种子。播种前将种子晒2~3天,采用抗旱种衣剂包衣,防止地下病虫害。

(5)适宜播量及播深。机播亩播量0.5~0.75千克,耧播亩播量不超过1千克。播深2~3厘米为宜,播后及时镇压,促进种子吸水发芽,提高发芽率。

2. 抓关键种植密度,确保提高谷子产量

根据谷子的品种特性,一般机播亩播量0.5~0.75千克,耧播亩播种量1千克为宜。水肥条件较差的地块亩留苗3.5万~4.5万株,中等地力地块留苗3.0万~3.5万株;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亩留苗2.5万~3.0万株。

3. 抓关键田间管理,确保提高水的利用率

(1)及时查苗、补苗、定苗,确保全苗。谷子播种后3~4天出苗,出苗时观察出苗情况,如果全田普遍出现严重缺苗断垄,要及时进行补种或重种;如果只是点片出现缺苗断垄现象,在3~6叶期趁雨天移栽补苗,一般在5~7叶时定苗。

(2)彻底除草清垄。除了彻底拔除全田的杂草和谷莠子外,还要在培土前进行清垄,将垄内的杂草、谷莠子、弱小苗、残苗、感病感虫植株全部拔除田外销毁,使谷田生长一致、成熟一致,改善田间通风透光,防止病虫害传播。

(3)中耕培土。第一次中耕结合间苗进行,除草、松土、围苗相结合,以促进次生根的生长。深中耕培土,孕穗期结合追肥、浇水进行,一般浅锄5厘米左右,以免伤根,并高培土,利于根系深扎和气生根发生,增强根系的支撑能力,起到防止后期倒伏提高粒重的作用。抽穗后不再中耕,只拔除大草即可。

(4)防治病虫害。谷子的病虫害较少,优质品种管理一般不提倡化学防治,提倡采用稀植、中耕、清垄等综合防治措施。虫害发生严重时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钻心虫、黏虫、粟芒蝇等是谷子的主要害虫,严重发生时用威克达、绿园等生物农药喷杀,或用挥发性农药熏蒸。

(5)施肥浇水。谷子为抗旱耐瘠作物,一般不用浇水施肥,但肥水对小米品质影响很大,使用化肥会对小米的口味产生不良影响,使用羊粪,饼肥等有机肥能够改善提高小米的口味和米油含量。有机肥一般做基肥使用,没有使用基肥的可以在培土前追施腐熟好的有机肥。土壤水分对米质的影响也很大,特别是灌浆时期,土壤应保持较低的水分,但过旱会使小米变硬,产量降低。因此天气过于干旱时,有水浇条件的地方,在灌浆期可以浇一小水。

4. 抓关键病虫防治技术,确保提高防治效果

主要有白发病和锈病。用种子量0.2%的35%阿普隆拌种剂或者用种子量0.3%的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治谷子白发病;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5克或20%粉锈宁乳油35毫升,加水50千克喷雾,防治锈病。

主要虫害有黏虫、钻心虫、蚜虫。黏虫在幼虫2~3龄期,谷田每平方米有虫20~30头时,用BT乳剂200倍液,或每亩用2.5%敌百虫粉1.5~2.5千克进行喷粉。除治钻心虫用

浅谈水稻育苗技术和管理方法

杨亮

海城市农业执法大队

一、确定育秧期

水稻保温旱育苗,在气温稳定通过5~6℃后开始育苗播种(盖地膜、棚膜后增温到12℃以上),黑龙江省一般在4月中、下旬,不播5月种,最佳播种期为4月15日~25日间。也可以播秧期倒算日数确定播种期,中药在播秧前30~35天播种,大苗在播秧前35~40天播种。

二、确定水稻育秧布量

秧田播种量总的来说是宜稀不宜密,只有在稀播条件下,保证相应的光照,才能培育壮秧。具体播量的多少,应以育苗叶龄的多少和移栽的方式(人工手播或机械播)来确定,以移栽前是否影响个体生长为标准。一般手播旱育中苗,每平方米(6盘)播芽种(发芽率90%以上)250~300克。

三、育苗方式及最佳育苗方式

水稻的育秧方式有塑料薄膜保温旱育秧,如旱田地、轩田地、草田地、大地台及本田地旱育秧、塑料薄膜隔离物保温旱育秧,塑料薄膜保温旱育秧可分有孔和无孔育秧,按塑料薄膜覆盖情况可分大棚、中棚、小棚育秧,按苗床水分多少可分旱育秧和湿育秧。目前,提倡的主要是大中棚旱育秧。

四、决定秧苗的关键因素

1. 形态上表现生长健壮。

2.生理上表现代谢协调,生活机能旺盛。3.叶龄适宜。壮秧播后的表现为,发根力强和抗逆性强。3.返青成活快。4.生产力高。要培育壮秧,稀播是关键。当前一些地区对稀播认识不足,播种量高,秧苗细弱拥挤,成苗率不高,播种后大缓苗。所以育秧一定要强调适当稀播。

五、开闭式旱育秧优点

1. 苗床内空间大,受光面积大,吸收热量多,热效高,增温快,出苗早,秧苗齐,成秧率高。

2.秧苗整齐,生长势强,秧苗素质好。3.操作简便,管理方便。4.成本低、效益高。

六、开闭式旱育秧的主要技术环节

1. 育秧地选择应选用园田地、旱田地、菜田地、大地高台或本田的高燥处,不能有积水,地势不低洼,盐碱要轻。

2.旱整,旱作床。3.铺好营养土。4.播种前苗床处理好。5.适量稀播种。6.喷浇除草药剂。7.覆盖地膜。8.搭架,盖农膜。9.苗田管理。

50%对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5%来福灵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除治蚜虫用可湿性粉剂7~8克加水50千克,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雾。

5. 抓关键收获时期,确保提高产品品质

(1)适时收获。谷子收获的适宜时期为蜡熟末期或完熟初期,一般在植株还有1~3片绿叶时,85%以上的谷粒色泽、

七、软盘育秧有哪些优点

软盘育秧是近几年来宽床开闭式旱育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旱育秧技术,其突出特点是使用软盘育秧,培育出的秧苗整齐,叶片宽窄一致,薄厚均匀,规格化、标准化,既适合机械化插秧,更适宜人工插秧。由于这种方式育秧床土是经酸化处理或加入床土调制剂而配制成的标准化的营养土,为秧苗生长创造出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所以秧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育好,即使育苗期间遇到不同程度的低温寡照或是高温干旱,大风等不利条件的影响,秧苗生长仍很正常,很少发生立枯病,青枯病,颇受欢迎。软盘育秧的好处:1.秧苗素质好,不易发病。2.能大幅度提高秧本田比例。3.能促进育秧向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4.管理方便。5.降低育秧成本。

八、抛秧育秧的主要技术环节

1. 抛秧育秧盘:

是一种特制的塑料盘,这种育秧盘可以育出土块的秧苗,育秧床土块不易散碎,运输方便。2.抛秧育秧:每个育秧小槽所育的秧苗是一个空秧,所以在播种时不要下秧太多,否则播种量大,难育成壮秧,一般每个槽4~5粒即可。3.没有使用抛秧盘育秧时,最好在起秧前用力在苗床上将秧苗切成豆腐块似的,以便抛出。

九、旱育秧出苗前注意事项

1. 温度管理:

为保证早发芽、早出苗,出齐苗,旱育秧出苗前要做好出苗后的保温工作。措施是盖好农膜,农膜有损坏处及时补好。经常打掉农膜上的灰尘和积雪,增加农膜透光率,提高温度。有寒潮时,应用薄膜上覆盖草苫等保温。

2. 水分管理:

床土水分不足、不均,会影响出苗和齐苗,因此应经常检查苗床的床土水分状况,发现表土干燥发白,就应及时补水。

3. 预防鼠害、虫害:

防鼠办法是床面施磷化锌,即0.5千克磷化锌加饵料(玉米、高粱等)25千克,拌好后撒在床面上,预防蝼蛄用5%锌硫磷0.5千克加煮熟的高粱50千克,混拌后撒在床面上,每床撒少量即可收到防治效果。当秧苗立针、青头后,及时揭去覆盖在苗床上的地膜,防止高温灼伤苗尖。

形状、大小呈现本品种的特性,用手能碾出整粒的小米时选晴天进行收获。

相关文章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精选11篇)表演人才 第1篇六七岁至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 即相当于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这一时期少儿的主要行为活动是学...

3
2025-09-20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精选6篇)保安班长月总结 第1篇篇一:保安班长年终总结个人总结光阴似箭日如梭,转眼间半年已经过去。回顾我们保安队在近...

1
2025-09-20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精选15篇)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第1篇20**年8月我有幸在市电大参加了“仙桃市第一期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

1
2025-09-20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第1篇《四季》文清路小学 刘明霞教学目标:1、认识 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和折...

2
2025-09-20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精选18篇)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第1篇1、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办公室的全面工作,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

3
2025-09-20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精选12篇)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第1篇《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危害;林则...

2
2025-09-20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精选10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第1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分析及其改进方案阳旭东(贵州工业大...

1
2025-09-20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精选8篇)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第1篇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宝地宾馆改扩建项目 承办单位:...

1
2025-09-20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