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帕洛诺司琼论文(精选7篇)
盐酸帕洛诺司琼论文 第1篇
1 作用机制[2]
帕洛诺司琼突破了传统的“司琼”类药物的 “吲哚环”结构, 构建了非吲哚类的三环结构, 增强了分子的刚性, 从而提高了对5-HT3受体拮抗剂的特异性结合力和选择性亲和力, 而对于其他受体很少或几乎没有结合力、亲和力。手术和麻醉是引起术后恶心和呕吐的相关因素, 由于神经元的活动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释放一系列5-HT受体, 而5-HT3 受体已被证明具有选择性地参与了催吐反应。帕洛诺司琼与5-HT3受体结合, 阻断了上述过程的发生, 因而, 预防了恶心和呕吐的发生。
2 药动学[3]
健康志愿者和和癌症患者分别静脉给药帕洛诺司琼后, 随着药物在体内的缓慢消除, 血药浓度开始下降。平均最大血药浓度 (Cmax) 和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0→∞) 在0.3~90mg/kg的剂量范围内均呈剂量相关性。6例癌症患者单剂量静脉给药帕洛诺司琼3μg/kg, 其Cmax为 (5.6±5.5) ng/ml, 平均AUC为 (35.8±20.9) ng·h-1·ml-1。表观分布容积为 (8.3±2.5) L/kg, 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62%。
帕洛诺司琼通过多种途径代谢, 约50%的主药代谢为N-去氧帕洛诺司琼和6-S-羟基帕洛诺司琼, 这两种代谢产物各自拮抗5-HT3受体的活性不到帕洛诺司琼的1%。体外代谢研究表明:以CYP2D6为主要代谢酶, 其次CYP3A4和CYP1A2也参与了帕洛诺司琼的代谢。但是, CYP2D6的快代谢者和慢代谢者的临床药动学参数无明显差别。
3 临床应用
在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的Ⅲ期临床研究中, 患者随机接受帕洛诺司琼0.025mg、0.05mg或0.075mg或者安慰剂, 诱导麻醉前立即静脉给药, 术后评价帕洛诺司琼在0~72h的止吐效果。0.075mg帕洛诺司琼与安慰剂相比, 可以减轻恶心的严重性。在一项随机、双盲、多中心、安慰剂对照、不同剂量梯度的Ⅱ期临床研究中, 评估帕洛诺司琼用于预防腹部及其阴道式子宫切除术引起的术后恶心和呕吐。有意向治疗的381名患者进行了5种 (0.1、0.3、1.0、3.0和30μg/kg) 不同剂量的帕洛诺司琼静脉给药评估, 主要疗效评估第一个24h从外科手术中获得CR患者的比例, 最低有效剂量为1μg/kg (约为0.075mg) , 帕洛诺司琼的完全缓解率为44%, 而对照药的完全缓解率为19%, 1μg/kg的帕洛诺司琼可以明显减少恶心的严重性。
4 结语与展望
帕洛诺司琼是已被FDA批准用于预防术后恶心和呕吐的有效药物。与其他同类品种相比, 单次给药量仅为0.075mg, t1/2长、高亲和力、高选择性大大增加了患者的顺从性。从结构上讲, 帕洛诺司琼为纯的手性药物、具有独特的三环骨架。由于帕洛诺司琼明显优于其他“司琼”类药物, 因此, 其应用前景将非常广阔。
摘要:帕洛诺司琼是FDA批准的第二代5-HT3受体拮抗剂, 适用于预防术后引起的恶心、呕吐, 与同类的5-HT3受体拮抗剂相比, 帕洛诺司琼具有剂量小、疗效好、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轻微等优点, 现对帕洛诺司琼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作用机制、药动学以及临床应用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帕洛诺司琼,恶心,呕吐
参考文献
[1]夏明, 商立军.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病因素及其预防[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1, 22 (4) :220-223.
[2]王海凤, 王东凯.5-HT3受体阻滞剂帕洛诺司琼[J].中国新药杂志2006, 15 (10) :833-835.
盐酸帕洛诺司琼论文 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9月—2011年9月,共入组患者20例,随机分为AB周期和BA周期,入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其中,撤回知情同意书2例,未用药;剔除1例。可评价疗效病例数17例,可评价安全性病例18例。一般情况见表1。
1.2 主要入选标准
(1)可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2)年龄≥18周岁;(3)KPS评分≥70分;(4)选用含顺铂或表阿霉素的化疗方案,其中周期总量顺铂≥70 mg/m2,或表阿霉素≥70 mg/m2。同方案、同剂量化疗2周期,于第1天进行化疗,化疗后连续观察5 d,观察期间不再用化疗药物;(5)依从性好,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试验设计
1.3.1 试验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自身交叉、阳性药对照研究设计。入组患者随机分为AB周期和BA周期,AB周期第1周期(即A周期)化疗前30 min用试验药物预防性止吐,该周期又称为试验周期(试验组);第2周期(即B周期)用对照药物替代试验药物,该周期又称为对照周期(对照组)。BA周期的用药次序与AB周期相反。
1.3.2 试验用药
(1)试验药物: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规格0.25 mg:5 m L/支,批号:091215,有效期2年,上海海天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2)对照药物: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欧赛),规格0.25 mg:5 m L/支,批号:B1G1003002,有效期2年,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1.3.3 止吐方案
化疗前30 min将试验药物或对照药物0.25 mg用生理盐水20 m L稀释,静脉推注。
1.3.4 化疗方案
含顺铂或表阿霉素的方案化疗2周期,其中周期总量顺铂≥70 mg/m2,或表阿霉素≥70 mg/m2。每周期第1天化疗,化疗后连续观察5 d,观察期间不再用化疗药物。
1.4 疗效标准采用NCI CTC AE-3.0版方法,评价受试者第1、第2周期化疗后第1~5日的恶心、呕吐、食欲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AS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用确切概率计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呕吐的疗效结果
2组药物治疗化疗后呕吐的总有效率均为100%,按照治疗全程(化疗后0h~120h)、急性(化疗后0 h~24 h)和迟发性(化疗后24 h~120 h)呕吐分层,在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以及轻微缓解(MR)方面,2组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呕吐的疗效结果见表2。2组治疗迟发性呕吐的总有效率均为100%,按照化疗后24h~48h、48h~72h、72h~96h和96h~120h分层,在CR、PR以及MR方面,2组间均无显著差异。治疗迟发性呕吐的疗效结果见表3。
2.2 治疗食欲减退的疗效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CR率均为1/17,PR率均为7/17,总有效率均为94.1%,2组间无显著差异。
2.3 治疗恶心的疗效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CR率分别为1/17和2/17,PR率分别为7/17和5/17,总有效率分别为94.1%和100%,2组间无显著差异。
2.4 安全性分析
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有6例出现与试验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33.3%。主要为轻至中度的疲乏、便秘、头晕、头痛等,多数持续1 d~2 d,至研究结束全部恢复。
3 讨论
目前认为,引起急性与迟发性CINV的主要机制系化疗药物刺激消化道黏膜的嗜铬细胞释放5-羟色胺(5-HT),与5-HT受体结合产生神经冲动,传入呕吐中枢导致呕吐[3]。盐酸帕洛诺司琼是第二代5-HT3受体阻滞剂,血浆消除半衰期(T1/2)长达40 h以上,与5-HT3受体的亲和力是第一代药物的30~100倍[4]。Petru等报道[5],帕洛诺司琼控制急性CINV疗效等同或优于昂丹司琼,延迟性CINV控制率优于昂丹司琼。Musso M证实[6]帕洛诺司琼用于CINV的预防及解救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本研究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全程呕吐、急性呕吐、迟发性呕吐的CR率分别为5/17 vs 6/17,5/17 vs 10/17,12/17 vs8/17,2组间没有显著差异,提示试验药物与对照药物在止吐疗效上没有明显差异。两药的止吐疗效均低于全中心的相应数据,也低于Segawa报告[7]的治疗中度致吐性化疗药物的44.4%,63.0%和48.1%,以及治疗高度致吐性化疗药物的47.9%,73.7%和53.0%,均考虑与病例选择以及本组病例数较少有关。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2组在0 h~24 h、24 h~48 h、48 h~72 h、72 h~96 h、96 h~120 h的呕吐CR率分别为5/17 vs 10/17,12/17 vs11/17,15/17 vs 12/17,14/17 vs 16/17,16/17 vs 17/17,于48 h后CR率出现拐点,其增幅呈现下降趋势。这一特点与Yu Z[8]等的报告相同,其呕吐CR率分别为82.96%,59.62%,50.96%,50.00%和74.04%,也于48 h后CR率增幅呈现下降趋势,考虑与该药的T1/2为40 h有关。本组病例全程止吐的总有效率均为17/17,分别高于全中心(共10个中心)的85.4%和90.1%,认为与本研究中化疗方案的致吐性较弱有关,17例患者中,15例含表阿霉素化疗,仅2例含顺铂;也因为同样原因,没有进行表阿霉素组和顺铂组的亚层比较。2组间对恶心和食欲减退的疗效均没有差异,也低于治疗呕吐的有效率,符合化疗后病情变化的特征。提示患者化疗后生活质量良好,与Massa E等[9]的报告一致。
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疲乏、便秘、头晕、头痛等方面,程度轻微,持续时间较短,2组间没有显著差异,提示试验药物与对照药物在安全性方面相当。这一结果与Giuliani F等[10]报道的结果一致,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腹胀以及头痛,程度轻微,持续时间短暂。
致谢:上海中医药大学统计学教研室黄继汉博士为临床研究做了数据统计工作,在此表示感谢!
摘要:目的 评价上海海天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试验药物)防治化疗诱发恶心、呕吐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自身交叉、阳性药对照研究设计,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AB周期(A周期为试验周期,分属于试验组;B周期为对照周期,分属于对照组。以下的BA周期与之相反)与BA周期,用相同的方案(含表阿霉素或顺铂)化疗2周期。AB周期化疗采用试验药物预防呕吐,BA周期用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对照药物)替代试验药物。NCI CTC AE-3.0版方法评价受试者2周期化疗后第15日的恶心、呕吐、食欲以及全身情况。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各有17例病例可评价疗效,18例可评价安全性。2组药物治疗化疗后呕吐的总有效率均为100%;按照治疗全程呕吐、急性呕吐、迟发性呕吐分层,2组在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轻微缓解方面均无差异;治疗恶心和食欲减退的疗效相近。不良反应轻微,主要为疲乏、便秘、头晕、头痛等。结论 试验药物与对照药物在止吐疗效及毒性反应等方面均没有差异。
关键词:盐酸帕洛诺司琼,呕吐,恶心,化疗,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秋霞.150例肺癌化疗过程中不同止吐方案的效果对比[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8):9.
[2]王海宁.帕洛诺司琼——长效止吐药[J].中国药房,2011,22(10):898.
[3]黄雄.盐酸帕洛诺司琼、格拉司琼、昂丹司琼预防化疗呕吐的比较[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0,5(3):296.
[4]Wasilewski A,Haller M.Effect of concord grape juice on 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results of a pilot study[J].Oncol NursForum,2010,37(2):213-221.
[5]Petru E,Andel J,Angleitner-Boubenizek L,et al.Early Austrianmulticenter experience with palonosetron as antiemetic treatment forpatients undergoing highly or moderately emetogenic chemotherapy[J].Wien Med Wochenschr,2008,158(5-6):169-173.
[6]Musso M,Scalone R,Bonanno V,et al.Palonosetron(Aloxi)anddexamethasone for the prevention of acute and delayed nausea andvomiting in patients receiving multiple-day chemotherapy[J].SupportCare Cancer,2009,17(2):205-209.
[7]Segawa.A phaseⅡdose-ranging study of palonosetron in Japanesepatients receiving moderately emetogenic chemotherapy,includinganthracycline and cyclophosphamide-based chemotherapy[J].AnnOncol,2009,20(11):1874-1880.
[8]Yu Z,Liu W,Wang L,et al.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alonosetroncompared with granisetronin preventing highly emetogenicchemotherapy-induced vomiting in the Chinese cancer patients:a PhaseⅡ,multicenter,randomized,double blind,parallel,comparative clinicaltrial[J].Support Care Cancer,2009,17(1):99-102.
[9]Massa E,Astara G,Madeddu C,et al.Palonosetron plus dexamethasoneeffectively prevents acute and delayed chemotherapy induced nauseaand vomiting following highly or moderately emetogenic chemotherapy inpre-treated patients who have failed to respond to a previous antiemetictreatment:comparison between elderly and non-elderly patient response[J].Crit Rev Oncol Hematol,2009,70(1):83-91.
盐酸帕洛诺司琼论文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6月~2010年8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并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体能状态(Karnofsky)评分≥7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均无脑转移及消化道梗阻症状。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52.3±2.8)岁。肿瘤种类:鼻咽癌10例、食管癌16例、肺癌28例、宫颈癌4例、其他2例。化疗前均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检查,均无化疗禁忌证,且既往未使用过其他相关止吐药物。所有患者在化疗前均已告知病情并取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含顺铂的联合化疗方案,顺铂60~80 mg/m2,静脉滴入;其他各种化疗药物均按标准剂量给予。每组于化疗前30 min使用止吐药物。根据止吐药情况随机分为观察组(盐酸帕洛诺司琼组)及对照组(盐酸格拉司琼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肿瘤疾病的种类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欧塞,齐鲁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 m L∶0.25 mg)0.25 mg于第1天化疗前30 min静脉推注;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枢星,宁波市天衡制药有限公司,规格3 m L∶3 mg)3 mg静脉滴注,2次/d,化疗前、后30min给药,连续用3 d。
1.3 疗效判断标准[2]
1.3.1 呕吐
急性呕吐指化疗后<24 h发生呕吐,延迟性呕吐指化疗后≥24 h(24~120 h)发生呕吐。呕吐的疗效评价:完全缓解(CR):无呕吐;部分缓解(PR):呕吐1~2次/d;轻微缓解(MR):呕吐每日3~5次/d;无效(NC):呕吐每日>5次,以CR+PR计算止吐有效率。
1.3.2 恶心
恶心程度参照WHO确立的标准:0度(无恶心),Ⅰ度(轻微恶心,不影响进食),Ⅱ度(明显恶心,影响进食),Ⅲ度(重度恶心,不能进食,卧床);完全控制为0度恶心,完全控制率=完全控制例数/总例数×100%;有效为0度恶心+I度恶心,有效率=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用药后呕吐情况
使用盐酸帕洛诺司琼的观察组急性呕吐的总有效率(CR+PR)为83.3%,明显高于使用盐酸格拉司琼的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36,P<0.05)。见表2。两组延迟性呕吐的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70%和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27,P<0.05)。见表3。
2.2 两组患者用药后恶心控制情况
2.2.1 两组用药后不同时间恶心的完全控制率比较:
使用盐酸帕洛诺司琼的观察组用药后第1天、第3天恶心的完全控制率虽然高于对照组,但分别与对照组恶心完全控制率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的第7天、第15天,观察组恶心的完全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7、11.248,P<0.05)。见表4。
2.2.2 两组用药后不同时间对恶心治疗的有效率比较:
应用盐酸帕洛诺司琼的观察组用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治疗的有效率虽然高于对照组,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的第15天,观察组对恶心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69,P<0.05)。见表5。
2.4 不良反应
观察组30例患者使用盐酸帕洛诺司琼后,其中6例出现便秘,1例出现腹胀;对照组中有5例出现便秘,1例出现头痛,均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锥体外系症状。
3 讨论
化疗是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手段,但其所致的恶心、呕吐不仅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会影响到化疗疗程[3,4]。顺铂是一种最为常用的化疗药物,是化疗药物中致吐作用最强的药物,研究表明顺铂每次用药30 mg/m2以上,发生恶心呕吐反应的发生率为100%。导致恶心呕吐的主要机制可能是化疗药物刺激胃肠道粘膜上的嗜铬细胞,使其释放出的5-HT3与中枢及外周的5-HT3受体结合而引发呕吐[5]。因此,应用5-HT3受体拮抗剂可以预防顺铂化疗所致的呕吐。
盐酸帕洛诺司琼是一种高效的、具有高选择性的第二代5-HT3受体拮抗剂。其同5-HT3的结合效力几乎是其它已知抗呕吐剂的100倍,作用持续时间和血浆半衰期长,盐酸帕洛诺司琼约有40 h[6]。高亲和力和较长半衰期使得盐酸帕洛诺司琼在预防和治疗化疗所引起的恶心呕吐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本项研究结果表明,盐酸帕洛诺司琼组在治疗延迟性呕吐方面优于盐酸格拉司琼组(70%vs 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同时提示了在含顺铂方案的化疗中,盐酸帕洛诺司琼在预防和治疗急性呕吐方面亦优于盐酸格拉司琼(82.3%vs 66.7%)。且用药后的第7天,第15天,观察组恶心的完全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用药后第15天对恶心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庞文等[7]观点基本一致。
盐酸帕罗诺司琼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头痛、便秘、腹泻、腹痛、弱视、眩晕、失眠等。本研究中,盐酸帕罗诺司琼组6例出现便秘,1例出现腹胀,提示在不良反应方面,其发生率、程度与盐酸格拉司琼相近。
综上所述,在含顺铂方案的化疗中,盐酸帕洛诺司琼不仅给药方便,同时克服了在同一化疗周期需多次给药的不足,且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31-333.
[2]解李丽,徐先艳.帕洛诺司琼治疗化疗呕吐的临床研究进展[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0,10(1):59-62.
[3]陈映霞,秦叔逵,程颖,等.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化疗性恶心呕吐的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7,12(3):161-162.
[4]陈云兰,段伟.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含顺铂方案化疗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6):229-230.
[5]兰海涛,罗树春,胡洪林,等.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预防化疗呕吐的临床研究[J].西部医学,2011,23(11):2088-2089.
[6]石永康,田声望,郭玉华.盐酸帕洛诺司琼治疗化疗所致恶心呕吐23例临床观察[J].交通医学,2011,24(3):279-280.
盐酸帕洛诺司琼论文 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入选病人共128例,其中男91例,女37例;年龄≥65岁者68例,<65岁者60例,中位年龄67岁;卡氏评分(KPS)评分:70分~80分22例,81分~100分106例。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盐酸帕洛诺司琼0.25mg+地塞米松10mg于化疗前半小时静脉推注,推注时间大于30s。
1.2.2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观察化疗后0d~7d有无呕吐发作、进食量及不良反应。急性期呕吐完全缓解(CR):化疗用药后24h内无呕吐发作且无明显恶心。延迟性呕吐完全缓解:化疗用药后24h后无呕吐发作且无明显恶心。呕吐发作标准:呕吐1次;或连续数次呕吐,缓解时间≤1min;或持续时间≤5min的数次干呕;或持续时间≤5 min的数次干呕伴缓解时间≤1min的数次呕吐。不良反应按照NCI-CTC第3版评价毒性反应。
1.2.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配对χ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
2结果
2.1疗效盐酸帕洛诺司琼联合护理干预后对急性呕吐的完全有效率为79.7%(102/128),对延迟性呕吐的完全有效率为70.3%(90/128),0d~7d呕吐完全控制率为63.3%(81/128)。根据各不同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化疗后急性呕吐及延迟性呕吐的发生率均表现为女性高于男性、KPS评分小于80分者高于KPS评分小于80者,但老年病人与非老年病人间无明显差异。见表1。
2.2进食量影响化疗前应用盐酸帕洛诺司琼止吐治疗,并于化疗期间给予护理干预后出现进食量明显减少者仅为24例,保证了病人化疗期间的能量供应。
2.3毒性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便秘、腹胀、头痛、乏力及转氨酶升高,且为Ⅰ度~Ⅱ度,未见Ⅲ度~Ⅳ度毒性反应。便秘19例,腹胀5例,头痛2例,乏力10例,转氨酶升高3例,便秘发生率最高,为14.8%(19/128),其次乏力及腹胀发生率较高。
3观察及护理
3.1心理护理(1)科学指导,积极解答疑虑[2]:用药前详细介绍化疗的意义,给药方法、化疗中可能出现的副反应以及可采取的药物对策,使病人对化疗有一定的了解,对止吐治疗充满信心,以减少病人的焦虑和恐惧反应;(2)情感支持,细心照顾[2]:多鼓励病人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疾病,增加信心,主动关心体贴病人,协助病人做好生活护理,从而使病人感受到生活中的温暖,以缓解病人的悲观和绝望情绪。
3.2用药护理药物直接静脉注射,推注前注意检查静脉通道是否通畅,由于盐酸帕洛诺司琼不能与其他药物混合,故推注前后均需用生理盐水冲洗输液管道。注射时间不能少于30s,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3.3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
3.3.1便秘的护理由于止吐药物减少了胃肠道蠕动和分泌,便秘是常见的不良反应,便秘又可增加呕吐的发生,因此便秘的及时处理非常重要。(1)用药前加强宣传教育,使病人保持正常的排便习惯,当病人排便时,注意遮挡,不干扰或催促病人,使病人精神放松以利排便;(2)保证水分摄入充足,配合顺铂水化,监督病人在化疗前后除输液外饮水量不少于4 000mL;(3)指导腹部运动及按摩,促进胃肠道蠕动。指导病人练习腹式呼吸运动:吸气时鼓腹并放松肛门、会阴;呼气时收腹并缩紧肛门、会阴,气呼尽略加停顿,再进行呼吸。腹部按摩方法为:病人取仰卧位,一手按于肚脐上,另一手叠放其上,顺时针揉腹5min~10min,按揉时需用力适度,动作轻柔,每日2次,在排便前20min也可按摩[3];(4)及时药物干预:如病人经以上护理干预后2d仍无排便,及时通知医生药物干预,如口服通便药物或者灌肠等。
3.3.2腹胀的护理用药后除止吐药物导致胃肠道蠕动和分泌减少,化疗药物会减弱胃肠道消化能力,因此腹胀的发生率也较常见,可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情绪。(1)鼓励病人适当活动;(2)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3)腹部按摩,方法与便秘的按摩相同;(4)通知医生药物干预,如胃肠道动力药物[4]、助消化药等。
3.3.3头痛的护理本组病人中头痛的发生率并不高,主要予以安慰、创造舒适的环境,指导病人听音乐和放松训练,保持体位舒适。
3.3.4乏力的护理改善乏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指导病人适当活动,如慢走等有氧运动。如病人卧床,可指导病人床上运动,如抬腿等。
3.3.5肝功能异常的护理注意观察病人食欲,有无厌油等表现,如有及时提示医生复查肝功能。如病人出现肝功能异常,叮嘱病人多休息,进清淡、易消化饮食。
3.3.6饮食指导为减少呕吐的发生,我们指导病人饮食结构进行适当调整,主要有:(1)饮食需清淡、易消化,减少油腻食物诱发呕吐[5];(2)干、湿分开以避免快速增加饱胀感诱发呕吐;(3)增加碱性食物和饮品,如苏打饼干、苏打水;(4)增加纤维素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
4讨论
呕吐是恶性肿瘤化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也是病人最恐惧的化疗毒性反应[6]。盐酸帕洛诺司琼是第二代的5-HT3受体拮抗剂,半衰期长,多个临床研究也显示其在急性呕吐及延迟性呕吐均具有较好的疗效[7,8]。多个护理研究也表明合理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减轻病人化疗期间的呕吐以及其他不良反应[9,10]。
本研究针对接受含大剂量顺铂方案化疗(所有病人顺铂剂量水平均为75mg/m2)的癌症病人,顺铂为极高催吐性化疗药物,采用长效的5-HT3受体拮抗剂作为研究药物,同时在化疗前、中、后给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盐酸帕洛诺司琼对急性呕吐的完全有效率分别为79.7%,与国内的一项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相同[11]。在延迟性呕吐控制上,完全控制率也达70.3%,显示出极好的疗效。亚组分析发现呕吐完全控制率男性病人明显高于女性,但是机理尚不清楚;KPS评分高者明显高于KPS评分低者,估计与病人身体状况较好耐受性高有关;但是老年人和非老年人并无明显差异,Massa等[12]的研究也揭示年龄对呕吐并没有直接影响。
食欲下降致进食量明显减少的发生率经应用盐酸帕洛诺司琼以及护理干预仅为18.8%(24/128),提示盐酸帕洛诺司琼联合护理干预措施治疗顺铂所致的呕吐时还能够保证病人的能量摄入,保证了化疗期间的营养支持,从而可以提高化疗的耐受性。
本研究观察到盐酸帕洛诺司琼的毒性反应发生率不高,最常见的为便秘、头痛、乏力、腹胀等,所发生不良反应均为Ⅰ度~Ⅱ度,未见Ⅲ度~Ⅳ度毒性反应,所有毒副反应经对症处理及护理干预后均可缓解,部分病人未行治疗也可自行缓解。
盐酸帕洛诺司琼论文 第5篇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帕洛诺司琼,托烷司琼
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全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据《术后恶心呕吐防治专家意见(2012)》[1],5-羟色胺受体拮抗药能有效防治PONV的发生。帕洛诺司琼是一种新型5-羟色胺受体拮抗药,具有长效、高选择性、高亲和力的特点,作为防治化疗后恶心呕吐已在临床广泛使用。本研究通过与临床常用药物托烷司琼进行对比,以期探讨帕洛诺司琼用于防治PONV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2年11月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标准为:ASAⅠ~Ⅱ级;年龄18岁~65岁;术前24 h未发生呕吐及未使用止吐药物;无5-羟色胺受体拮抗药过敏史;无心肺脑血管病变。6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Ⅰ组麻醉诱导前给予帕洛诺司琼0.25 mg,Ⅱ组给予托烷司琼5 mg。2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在全麻下接受手术,麻醉诱导前Ⅰ组给予帕洛诺司琼0.25 mg,Ⅱ组给予托烷司琼5 mg。患者入室后常规给予血压、心电图、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建立静脉通路,8~10mL/kg给予复方氯化钠注射液。2组患者采用相同的麻醉方案,诱导药物为芬太尼2μg/kg,异丙酚2 mg/kg,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麻醉维持为异丙酚6~8 mg/(kgh)、瑞芬太尼0.1~0.5μg/(kgmin)。术毕常规肌松拮抗,拔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术后24,48,72 h患者PONV发生情况,同时记录患者与使用5-羟色胺受体拮抗药相关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术后24 h内2组PONV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8 h内2组PONV发生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2 h内2组PONV发生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见表2。
2.2 不良反应
2组患者均未出现与使用5-羟色胺受体拮抗药相关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PONV是围术期常见的并发症,其机制比较复杂,涉及中枢外周受体机制,有多个神经生理通路参与[2]。PONV的高危因素有使用阿片类药物、女性、接受腹腔镜手术及晕动病史等。对于接受手术的患者而言,高危因素是不能完全去除的,应在积极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最佳的恢复环境[3]。托烷司琼是现阶段临床常用的5-羟色胺受体拮抗药,能有效预防PONV的发生,但是据研究其临床作用时间较短(<48 h)[4]。帕洛诺司琼是一种新型5-羟色胺受体拮抗药,具有长效、高选择性、高亲和力的特点,作为防治化疗后恶心呕吐已在临床广泛使用[5]。
本研究结果提示术后24 h内帕洛诺司琼组与托烷司琼组的PONV发生情况相似,说明两种药物均可有效防治术后24 h内的PONV,与指南的建议相似;但48 h、72 h内帕洛诺司琼组PONV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托烷司琼组,显示出帕洛诺司琼特有的药理特性所带来的较长作用时间,有效地减少了术后迟发PONV的发生。
现阶段对于PONV防治的效果尚有不同观点,但多数专家认为“无PONV”是更严格的观察指标[6]。本研究采用“无PONV”作为防治PONV的观察指标,可以更好地反映药物预防PONV的疗效。
综上所述,术后较早发生的PONV帕洛诺司琼与托烷司琼的防治效果相似,但对于延迟发生的PONV,帕洛诺司琼有更好的防治效果,更利于患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吴新民,罗爱伦,田玉科,等.术后恶心呕吐防治专家意见(2012)[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4):413-416.
[2]Bartlett SE,Dodd PR,Smith MT.Pharmacology of morphine and morphine-3-glucuronide at opioid,excitatory amino acid,GABA and glycine binding sites[J].Pharmacol Toxicol,1994,75(2):73-81.
[3]Scuderi PE,James RL,Harris L,et al.Multimodal antiemetic management prevents early postoperative vomiting after outpatient laparoscopy[J].Anesth Analg,2000,91(6):1408-1414.
[4]魏欣,姚尚龙,张小沼,等.托烷司琼不同给药方式对术后镇痛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6):454-456.
[5]王海凤,王东凯.5-HT3受体阻滞剂帕洛诺司琼[J].中国新药杂志,2006,15(10):833-835.
盐酸帕洛诺司琼论文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初次就诊于解放军264医院肿瘤中心的6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均采用吉西他滨+顺铂方案 (GP方案) 进行化疗,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帕洛诺司琼组及托烷司琼组, 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或组织细胞学确诊, 其中腺癌31例, 鳞癌29例;TNM分期为ⅢB期及IV期, 未行手术治疗;均有经影像学检查客观可测量病灶。其中男38例, 女22例, 年龄40~71岁, 中位年龄 (54.0±1.1) 岁。所有患者化疗前PS评分≤3分, 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均正常, 无化疗禁忌证。所有患者均给予GP方案全身化疗1周期, 化疗前24 h内无恶心、呕吐, 且未行止吐处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见表1。
1.2 治疗方法
1.2.1 化疗方案
采用GP方案:吉西他滨 (GEM) 1000 mg/m2, 静脉滴注, 第1、8天 (每次滴注时间为30 min) ;顺铂 (DDP) 75 mg/m2, 静脉滴注, 第2~4天 (避光) , 同时应用DDP化疗前后均给予相应水化及利尿治疗, 3周为一周期。其中GEM为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DDP为罗欣药业公司生产。
1.2.2 止吐药物及应用方法
注射用盐酸托烷司琼 (海南灵康制药有限公司) 4 mg, 静滴, 2/d, 第1~4天;盐酸帕洛诺司琼氯化钠注射液[上海华源药业 (宁夏) 沙赛制药有限公司]0.25 mg, 静滴, 第1、3天。盐酸帕洛诺司琼在应用化疗药物前30 min输注, 托烷司琼于化疗前后30 min分别输注一次, 两组患者均不予其他止吐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呕吐及恶心程度;记录化疗后头痛、腹胀、反酸、发热等不良反应;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1990年第五届欧洲临床肿瘤学术会议制订的标准进行疗效评价, 观察疗效时间为化疗当天, 即化疗后24 h内。
1.4.1 呕吐程度
0度:无呕吐 (无论有无恶心) ;I度:1~2次呕吐;II度:3~5次呕吐, III度:呕吐5次以上[2]。有效率= (0度例数+I度例数) /总例数×100%。
1.4.2 恶心程度分级
0级:无变化;1级:食欲下降但进食量无明显减少, 进食习惯及食物种类物改变;2级:进食量明显减少;3级:几乎不能进食, 需要静脉补液[3]。有效率= (0级例数+1级例数) /总例数×100%。
1.5 成本的确定
成本是指所关注的药物治疗或某一特定方案所耗费的资源价值, 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隐形成本[4]。具体成本用货币单位体现;直接成本包括药费、给药操作费用、诊察费用、住院费等;间接成本指因所患疾病而间接造成的损失。本研究中除了药品费用有所差别外, 其他费用均相同, 所以成本核算只计算每位患者一周期止吐药物的费用。
1.6 成本-效果分析
成本-效果分析旨在寻求达到某种特定疗效时所付出最低成本的治疗方案[5]。而最佳成本-效果采用成本-效果比 (C/E) 和增量成本-效果比 (ΔC/ΔE) 来表现。
1.7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分析
托烷司琼与帕洛诺司琼治疗化疗预防急性呕吐有效率分别为86.7%和96.7%,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字2=0.084, P>0.05) ;托烷司琼与帕洛诺司琼控制恶心程度的有效率分别为43.3%和73.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0.018, P<0.05) 。两种止吐方案对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比较见表2、表3。
*与托烷司琼组比较, P<0.05
2.2 成本分析
为使分析结果具有参考意义, 两种药品单价均按2012年6月的价格计算 (每日输液操作只记一次输液费用) 。托烷司琼组每一化疗周期应用止吐药物的人均费用为 (692.48±0.52) 元, 帕洛诺司琼组为 (718.00±0.49) 元。见表4。
注:托烷司琼规格为2 mg/支;帕洛诺司琼为0.25 mg/支
2.3 成本-效果分析
因两组药物化疗期间, 急性呕吐控制有效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故成本-效果研究仅对恶心程度进行对比分析。托烷司琼组与帕洛诺司琼组防止胃肠道反应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 (15.99±0.11) 元和 (9.79±0.08) 元。以低成本 (托烷司琼) 为参照, 帕洛诺司琼组与之对比增加的成本-效果比为 (0.85±0.61) 元。见表5。
2.4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发现头痛、腹胀、反酸、发热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症状, 如控制不理想, 会影响、干扰患者治疗;严重者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 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等情况, 导致治疗无法继续进行, 降低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并增加了治疗费用成本。在临床诊疗中, 要兼顾疗效和治疗成本, 以使成本-效果比最大化, 即患者付出最小的经济代价, 取得最佳的疗效。
帕洛诺司琼与托烷司琼均属于高选择性5-HT3受体拮抗剂, 通过拮抗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内的5-HT3受体来阻断呕吐反射所需的神经递质的化学信号传导, 从而对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起到防治作用[6]。盐酸帕洛诺司琼是新型的长效5-HT3受体拮抗剂, 属第二代高选择性药物, 与其他5-HT3药物比较, 其亲和力大于100倍, 半衰期约40 h[7,8]。在胃肠道不良反应控制上明显优于托烷司琼, 而且帕洛诺司琼对比托烷司琼在预防中重度致吐化疗性恶心呕吐尤其是延迟反应方面表现出很大的优势[9,10,11]。
本研究结果表明, 帕洛诺司琼治疗化疗相关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有效率明显高于托烷司琼, 其成本虽然高于托烷司琼组, 但在成本-效果分析中, 帕洛诺司琼组的疗效及成本-效果比明显高于托烷司琼组, 疗效每提高1个百分点, 托烷司琼增加的成本较帕洛诺司琼高。
盐酸帕洛诺司琼论文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3年4-12月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成年患者60例, 年龄18~65岁, 体重45~89kg, ASAⅠ~Ⅱ级, 随机分为帕洛诺司琼组 (P组) 、昂丹司琼组 (O组) , 每组30例。排除标准:吸烟者、过度肥胖, 合并严重心、肝、肾、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病患者;有胃肠道溃疡病史, 有PONV或晕动病史, 术前24h内使用过抗呕吐药物, 围术期需行化疗者;术后需保留胃管, 术后观察期间使用致吐性药物 (如甲硝唑) 等患者。
1.2 麻醉方法
术前30min均用东莨菪碱注射液0.3mg肌肉注射, 患者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道, 于麻醉诱导前, P组给予帕洛诺司琼0.25mg静脉注射, O组给予昂丹司琼4.0mg静脉注射, 药物的注射时间均不少于1min。麻醉诱导方法:异丙酚靶控输注 (TCI, 血浆靶浓度3.0~4.0μg/ml) , 顺式阿曲库铵0.15~0.2mg/kg, 芬太尼3~5μg/kg, 麻醉维持使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 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术后0~3h、3~24h、24~48h三个时间段患者恶心呕吐的情况及完全缓解率 (CompleteResponseRate, CRR) 。术后无恶心呕吐发作, 且无需药物治疗则定义为完全缓解 (CompleteResponse, CR) 。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中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 (MAP) 、心电图 (ECG) 、心率 (HR) 、呼吸 (RR) 、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资料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内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 组间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ASA分级、手术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2.2 两组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的变化
两组患者围术期循环、呼吸的指标MAP、HR、SpO2等比较, 各对应时间点的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 。
2.3 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情况
两组患者术后3h内恶心呕吐完全缓解率 (CRR) 分别为P组93.3% (28/30) 和O组83.3% (25/30) , 3~24h时段内恶心呕吐完全缓解率 (CRR) 分别为P组90.0% (27/30) 和O组80.0% (24/30) ,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而在24~48h时段内的恶心呕吐完全缓解率 (CRR) 分别为P组90.0% (27/30) 和O组60.0% (18/30) , 说明在术后24~48h时段内, P组的恶心呕吐完全缓解率 (CRR) 明显更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P组比较, P<0.05。
2.4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术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P组有3例轻微头痛, 2例轻微头晕, O组有2例轻微头痛, 4例轻微头晕, 两组均有1例轻度嗜睡, 术后48h均完全缓解,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术后恶心呕吐 (PONV) 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如性别 (女性发生率约男性的3倍) 、吸烟史、晕动病或PONV史、手术持续时间、手术方式和体位、使用吸入麻醉药、阿片类镇痛药等[2], 尽管现代麻醉技术和药物已相当先进, 在具有多重高危险因素的患者当中,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PONV的发生率可高达40%~75%[3]。PONV除了给患者带来痛苦, 还会影响术后恢复, 因此对于麻醉医师来说, 如何有效地控制PONV的发生和减轻疼痛是同等重要的。
尽管PONV的发生机制比较复杂, 但既往的国内外研究表明5-HT3受体拮抗剂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PONV。2008年, 帕洛诺司琼0.075mg已经得到FDA批准, 应用于防治术后24h的恶心呕吐[4]。帕洛诺司琼是第二代长效的5-HT3受体拮抗剂, 其结构与第一代5-HT3受体拮抗药昂丹司琼不同, 第一代5-HT3受体拮抗药都是以吲哚为母核, 而帕洛诺司琼却是以苯异喹啉环为母核, 其血浆清除半衰期较长, 约40h[5], 其镇吐机制可能为特异性地与5-HT3受体结合以后, 通过阻断中枢和外周的相关神经信号传递到5-HT3受体触发区, 并诱导5-HT3受体内化, 使受体长时间失活, 从而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6,7]。
在本研究中, 帕洛诺司琼组的CRR在术后3h、24h两个时段与昂丹司琼组相比差别并不大, 而在术后24~48h时段内, 帕洛诺司琼组的CRR明显更高, 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更低, 差异显著, 说明帕洛诺司琼对于PONV有更长效的预防治疗效果。两组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均轻微, 表明帕洛诺司琼与昂丹司琼一样, 并未出现严重副作用, 均可安全地应用于临床。
总之, 帕洛诺司琼这种新型的5-HT3受体拮抗剂可显著地降低术后48h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 在临床应用中是有效和安全的。
摘要:目的:研究帕洛诺司琼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0例, ASAⅠⅡ级, 随机分成2组:帕洛诺司琼组 (P组) 和昂丹司琼组 (O组) , 每组30例。于麻醉诱导前, P组给予帕洛诺司琼0.25mg静脉注射, O组给予昂丹司琼4.0mg静脉注射。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03h、324h、2448h三个时间段内恶心呕吐的情况及完全缓解率 (Complete Response Rate, CRR) 。结果:两组术后03h、324h、2448h的CRR比较 (P组VS O组) :93.3%VS 83.3% (P>0.05) , 90.0%VS 80.0% (P>0.05) , 90.0%VS 60.0% (P<0.05) 。结论:与昂丹司琼比较, 帕洛诺司琼可更显著地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48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在临床应用中是有效和安全的。
关键词:帕洛诺司琼,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恶心,呕吐
参考文献
[1]Jellish WS, Leonetti JP, Sawicki K, et al.Morphine/ondansetron PCA for postoperative pain, nausea and vomiting after skull base surgery[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6, 135:175-181.
[2]Sinclair DR, Chung F, Mezei G.Can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be predicted[J].Anesthesiology, 2003, 98 (1) :46.
[3]Dhurjoti Prosad Bhattacharjee, Satrajit Dawn, Sushil Nayak, et al.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Palonosetron and Granisetron to Prevent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J].J Anaesthesiol Clin Pharmacol, 2010, 26 (4) :480-483.
[4]黄贤君, 肖亮灿, 邵欣欣, 等.不同剂量帕洛诺司琼预防妇科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院, 2011, 11 (10) :8-10.
[5]Stoltz R, Cyong JC, Shah A, et al.Pharmacokinetic and safety evaluation of palonosetron, a 5-hydroxytryptamine-3receptor antagonist, in U.S.and Japanese healthy subjects[J].J Clin Pharmacol, 2004, 44:520-531.
[6]Rojas C, Stathis M, Thomas A, et al.Palonosetron exhibits unique molecular interactions with the 5-HT3receptor[J].Anesth Analg, 2008, 107:469-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