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医用组织胶论文
来源:莲生三十二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医用组织胶论文(精选7篇)

医用组织胶论文 第1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病人94例, 男66例, 女28例;年龄18岁~89岁, 平均35.1岁;均为肝硬化门脉高压, 均有1次以上的消化道出血病史, 均经胃镜检查诊断为胃底静脉曲张。

1.2疗效判断标准1胃底静脉曲张疗效判断标准参照2000年消化内镜学会制定的标准[6], 显效:胃底静脉曲张由团状或结节状变为索状, 缩小超过50%以上;有效:胃底静脉曲张缩小不足50%;无效:静脉曲张程度无变化。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 100%。2再出血:治疗后2周至3个月内经胃镜证实为EV出血;3EV复发:3个月复查胃镜食管静脉曲张再现, 程度超过G1或有红色征。

1.3结果94例胃底静脉曲张病人采用改良治疗的方法止血率达100%, 无一例发生注射针或胃镜管道堵塞及滞针现象。

2注射方法与护理配合

2.1术前准备

2.1.1病人准备治疗前护士进行心理疏导, 解除其思想顾虑, 调节良好心态, 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内镜下胃底静脉曲张医用组织胶治疗方法、注意事项, 缓解病人及家属焦虑情绪, 接受治疗。完善术前的病人准备及相关血常规检查, 备好静脉通道。

2.1.2器械药品准备常规物品准备1胃镜:型号FUJIFILM EG-590。2注射针:一次性使用注射针GSN-04-23-180 (6.0 mm) , 容积为0.7 mL (生产国: 德国Medi_Globe) 。3注射器及一次性针头:2mL注射器10副。4医用组织胶:每支0.5mL, 栓塞型 (商品名:康派特医用胶, 北京瞬康医用胶有限公司生产) 。 5碘化油注射液:每支10mL, LIPIODOL (法国Guer- bet公司) 。6吸引器:备2套中心吸引或2台性能良好的吸引器, 1套连接内镜, 另一套口咽吸引备用, 以确保病人呼吸道通畅。再另准备无菌治疗巾、丙酮液、 纱布、棉签等、1.2X38一次性针头1枚。

2.2术中配合1辅助配合护士密切观察病人意识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注意保持静脉输液通畅, 保持口腔及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呕吐物及血迹, 以防窒息。进镜后, 待医生选定注射点后扶持胃镜, 固定胃镜前端于注射位置。注射前将连接在内镜的负压吸引管撤开, 防止治疗过程中因勿吸引导致外漏组织胶阻塞内镜或活检孔道。2器械配合护士。负责准备及配合,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预防病人术后发生菌血症及败血症。 根据医嘱抽取适量的组织胶及碘化油。将注射针内预注满碘化油后, 护士手持装有1 mL~2 mL (遵医嘱) 医用组织胶严密衔接于注射针接口, 推入0.5 mL组织胶, 此时注射针前端保留0.2mL碘化油, 注射针准备好备用。无菌台备抽有1mL碘化油的注射器3支和抽有2mL碘化油的注射器1支。医生选好需要治疗的静脉曲张部位, 与护士共同配合将注射针刺入曲张静脉, 护士迅速推入组织胶, 推胶完毕后快速更换1.0mL碘化油注射器推入曲张静脉后迅速拔针, 同时报告医生, 完成1次的注射。

2.3注射及护理

2.3.1注射方法1医生评判胃底静脉曲张程度、部位、静脉表面有无血泡征、红色征、静脉有无出血等, 选择注射点。2胃镜活检孔道内预先注入2mL碘化油润滑孔道。3胃镜活检孔插入准备好的注射针, 注射器与注射针手柄接口紧密衔接。4操作医生将注射针外鞘头端贴近曲张静脉团块, 指示出针时, 助手护士立即出针, 并快速、均匀地推入组织胶, 推完组织胶后快速更换1mL碘油注射器, 快速推入碘油1.0 mL, 将注射针内医用组织胶全都推入曲张静脉 (采用“三明治夹心法”碘油—组织胶—碘油进行注射) 。5推入完报告医生, 助手护士迅速退出注射针针尖, 以免使血管内固化物与注射针一起拔出, 产生再次出血[7], 要求医用组织胶注射全过程不超过20s。

2.3.2注射后观察将针芯撤入注射针外鞘内后, 医生使用外鞘头端在针眼处稍压迫数秒后, 观察针孔处有无出血, 若少许渗血, 不需做特殊处理, 一般数秒钟后出血会自动停止。若出血量大, 仍不能止血, 则应立即在原注射点附近再注射组织胶0.5 mL~1.0 mL[8]。另外需观察是否封堵完全, 停留20s~30s后医生可用注射针管鞘轻触胃底静脉团, 变硬即为有效, 如仍有未变硬的静脉团, 需重新进行组织胶注射。

2.3.3注射针的再准备下一注射点注射前, 无需将注射针取出, 注射针用碘化油再次冲洗管腔, 确保注射针的通畅。护士再手持1mL~2mL组织胶注射器严密接于注射针手柄接口再预注入0.5mL组织胶在针芯内, 多余碘化油排在胃腔内。无菌区备1.0 mL含碘化油注射器2支。每次注射重复上述步骤即可, 每点注入1mL~2mL, 总量<6mL。

2.3.4胃镜孔道及注射针的处理方法1确认注射针眼处无活动性出血。2在内镜直视下胃镜连同注射针一起退出后, 将注射针从手柄部剪断, 3辅助护士从胃镜前端孔道撤出注射针, 防止针尖处渗漏组织胶阻塞胃镜活检孔道。4连接内镜吸引, 进行床侧清洗, 反复吸取多酶清洗液, 察看送气送水及吸引状况, 并检查镜头清晰度, 必要时使用沾有丙酮液的纱布轻柔擦拭胃镜镜头及喷口处的残留胶体, 直至镜头清晰。

3讨论

3.1改良注射法减少碘化油栓塞发生率改良注射方法依旧延续使用“碘油—组织胶—碘油”三明治夹心法。通过测量注射针管芯容量为0.7mL, 将0.5mL组织胶提前充入管芯内, 同时把常规2 mL碘化油改为1mL碘化油, 可减少注入血管内碘化油1.5 mL, 较常规方法减少碘化油注入血管量3倍, 减少了碘化油栓塞的发生几率。

3.2改良注射方法缩短操作时间, 减少堵管发生, 提高治疗效率将组织胶提前充入管芯一部分, 可减少全量组织胶通过注射针管芯内时间, 碘化油快速进入注射针管芯内冲洗管腔, 避免发生组织胶在注射针内凝固, 造成堵针现象, 影响治疗效果并有可能导致大出血发生。同时, 治疗过程中无须再用盐水或葡萄糖冲洗针管, 只需再向注射针内预注0.5mL医用组织胶, 重复前述步骤即可。操作简便快捷, 注射过程均在5 min~15min完成, 缩短注射全过程, 为抢救赢得时间, 提高治疗效果, 并可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病人容易接受。

3.3改良注射方法护理配合重点配合护士掌握熟练栓塞技术快速准确地进行静脉腔内注射, 注射剂量准确, 避免过量注射或在静脉旁黏膜下注射而导致组织坏死, 形成深的溃疡甚至穿孔, 或操作不熟练, 注射针未正确注入曲张静脉, 易造成组织胶及造影剂进入腔静脉系统而导致异位栓塞。

综上所述, 改良医用组织胶注射方法可高质量快捷完成内镜下胃底静脉曲张治疗配合全过程, 提高治疗成功率, 有效减少碘化油栓塞发生率, 提高胃底静脉曲张病人生命安全系数。

摘要:[目的]总结改良注射医用组织胶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护理配合。[方法]对94例胃底静脉曲张病人采用改良注射医用组织胶治疗, 同时加强护理配合, 助手护士术前做好注射针的测量及医用组织胶预注准备, 术中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精准将注射针刺入需治疗的曲张静脉, 快速注胶后迅速撤针。[结果]94例胃底静脉曲张病人采用改良治疗的方法止血率达100%, 无一例发生注射针或胃镜管道堵塞及滞针现象。[结论]改良注射法可使进入病人曲张静脉的碘化油量减少一倍, 从而减少发生碘化油栓塞的几率;同时可缩短组织胶注入曲张静脉内时间, 减少堵针情况的发生, 高质量快捷径地完成治疗全过程, 提高治疗成功率, 提高胃底静脉曲张病人生命安全系数。

关键词:胃底静脉曲张,注射治疗,医用组织胶,护理配合

参考文献

[1]徐美东, 马丽黎.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J].中国临床医学, 2010 (2) :199-200.

[2]祁祖慧.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治疗配合及护理体会[J].医药前沿, 2014, 22 (4) :318-319.

[3]冀明, 王沧海, 于中麟.国产组织粘合剂注射加套扎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6, 23 (5) :361-362.

[4]令狐恩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诊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5, 25 (3) :200-202.

[5]刘巍, 殷积美, 王晓芬.改良注射组织粘合剂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护理配合[J].护理学杂志, 2010, 25 (1) :32-33.

[6]Cheng LF, Wang ZQ, Li CZ, et al.Low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from endoscopic gastric variceal obturation with butyl eyanoacrylate[J].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0, 8 (9) :760-766.

[7]吴云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粘合剂治疗[J].新医学, 2001, 32 (8) :497-498.

小儿甲床损伤医用胶粘合修复法 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甲床损伤患儿共68例, 其中随机应用医用粘合胶法修复38例 (观察组) , 一般清创缝合法修复30例 (对照组) 。年龄为1~11岁。其中拇指19例, 食指38例, 中指11例。受伤原因主要为电梯门挤伤、防盗门挤伤、机器挤伤以及刀割伤。损伤程度为甲床不同程度挫裂伤, 但无毁损, 甲根部分完整, 部分伴末节指骨骨折。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指神经阻滞麻醉成功后, 应用橡皮条指止血带于指根部止血, 清创缝合甲床以外的伤口。去除失活的甲床组织, 用镊子平整对合损伤的甲床, 用纱布蘸干甲床。然后向甲床涂抹医用粘合胶, 粘合损伤的甲床, 待2~5min晾干后, 见甲床上形成一均匀且透明的胶质层, 厚约0.3~0.5mm, 手术完毕。视情况伤口可包扎纱布以保护伤口。对照组:常规肉眼下清创缝合甲床, 甲床表面贴油纱覆盖后纱布包扎, 隔日换药1次。

1.3 术后情况

对照组:直接清创缝合术后甲床局部渗血明显, 需要频繁换药, 患指包扎不牢固, 容易感染, 增加患儿痛苦, 患儿不能配合治疗。观察组:医用粘合胶修复后甲床干燥, 无明显渗液, 无特殊情况无须换药, 术后均未出现感染。

2 术后随访结果

医用粘合胶粘合法术后3个月随访患儿, 32例患儿甲床外观基本正常, 甲体表面无裂痕;6例甲体表面有轻度的裂痕, 局部轻触痛。

3 讨论

小儿甲床损伤修复后愈合的好坏, 不仅影响小儿指甲的发育, 而且会影像以后的外观以及以后的抓捏等功能, 甚至会造成指甲畸形、疼痛等。传统的甲床清创缝合有以下缺点: (1) 手术时间长。 (2) 术中及术后换药患儿均不能很好的配合。 (3) 增加患儿的痛苦。 (4) 手术创伤大, 后遗症多。医用粘合胶粘合法修复小儿甲床损伤是一种创伤小、恢复良好的手术方式。医用粘合胶自应用于临床之后, 就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外科的多个领域, 其主要作用是取代传统的丝线缝合, 减轻瘢痕, 增快愈合。甲床的缝合无论是微创还是别的其他方法, 都会有一定的创伤, 包括缝线的针眼、异物反应等;同时, 丝线缝合后易加重渗出, 容易发生感染, 诱发瘢痕增生, 破坏基质细胞, 从而影响甲床的愈合;且缝线被血痂包裹后拆线困难, 拆线时疼痛等。医用粘合胶粘合法修复甲床可有效地解决以上诸问题, 疗效良好;手术和愈合的时间均缩短, 而且手术操作简捷、创伤小、术后处置简便, 最重要的是甲床愈合后的外观和功能优良。胶体涂层具有良好的塑形强度, 可暂时替代甲体;医用胶封闭的创面严密, 一方面减免了渗出, 另一方面有效地屏障了各种微生物的侵入, 加之胶体本身的抑菌作用, 使感染机会极小;粘合涂层透明, 又无须包扎, 有效地保护了受损的甲床, 免于挤压和意外触碰。医用粘合胶避免了小儿因哭闹不配合等所导致的一系列困难。医用粘合胶粘合法修复小儿甲床损伤, 其方法简便、快捷、愈合效果良好, 减少患儿痛苦,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甲床,损伤,医用胶,粘合

参考文献

[1]王炜.整形外科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1367-1369.

[2]田文, 赵俊会, 韦加宁.甲床损伤及其治疗[J].手外科杂志, 1992, 8 (4) :240.

[3]万才根, 周际江.运用模块修复甲床损伤的治疗体会[J].浙江创伤外科, 2008, 13 (1) :47.

[4]宋绍勇, 吕建国, 连贺, 等.甲床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4, 18 (1) :72-73.

医用组织胶论文 第3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及分组

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30 只(大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编号:辽动管第09513号),体重2.0~2.5 kg,雌雄不限,随机分成3 组(每组10 只):Ⅰ组(显微外科吻合组)、Ⅱ组(纤维蛋白胶粘合组)、Ⅲ组(医用OB胶粘合组)。所有的实验操作都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制定的《实验动物饲养及使用指导规范》来进行的[5]。

1.2 实验胶体

纤维蛋白胶(广州倍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生产批号090105号);医用OB胶 (广州白云医用胶有限公司提供,生产批号080903号)。

1.3 手术方法

常规消毒铺巾, 3%戊巴比妥钠耳缘静脉注射全身麻醉,右颊部眼睑缘下方1.5 cm处做5 cm长水平横切口,寻找并暴露面神经下颊支2 cm长,双面剃须刀片快速垂直切断神经,分3 种方式修复:Ⅰ组,在4 倍手术显微镜下用9-0无损伤缝线作外膜原位吻合3 针;Ⅱ组,将神经断端对位,通过自带配套注射器针头将纤维蛋白胶A体、B体即刻混合,准确滴到神经断端吻合口处,维持5~10 s直到纤维蛋白胶凝固为止;Ⅲ组,吻合口周围组织尽量隔湿,用注射器针尖蘸少许医用OB胶准确滴到神经断端吻合口处,几乎瞬时凝固。所有3 组动物冲洗伤口后分层缝合,相同饲养条件下分笼饲养, 16 周后观察检测后处死。

1.4 神经电生理检测

保持室温20~25 ℃,使用RM 6240生物信号采集分析系统,在神经缺损修复区近、远端检测口轮匝肌动作电位潜伏期和复合神经肌肉动作电位振幅(M波),在右侧口角下唇的口轮匝肌0.5 cm深处接收。

1.5 组织学观察

神经电生理检测完毕,立即切取整段修复神经,中性甲醛固定液固定24 h。在离面神经吻合口近、远端各5 mm处行连续半薄切片,随机挑选部分切片行HE染色和Gomori银染。

1.6 图像分析

随机选定Gomori银染切片,用Mais- 2000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处理。实际测量时,在显微镜下放大400 倍,每张切片按方位随机选取5 个视野进行计数。分别测量近、远心端再生轴突数和再生轴突直径,然后计算:轴突再生率=远端再生轴突数/近端再生轴突数100%;再生轴突恢复比=远端再生轴突直径/近端再生轴突直径100%。

1.7 统计学分析

SPSS 11.0统计软件对各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

2 结果

2.1 大体观察

Ⅰ组可见吻合口处较多细小再生神经纤维错位长入周围肌肉或腺体组织中,神经表面薄筋膜内血管增生明显(图 1A); Ⅱ组神经纤维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肉眼仔细观察才能分辨损伤修复区(图 1B); Ⅲ组较Ⅰ组、Ⅱ组术区周围软组织粘连明显,吻合口周围毛细血管增生明显,能抵抗一定的拉力(图 1C)。

A: 显微外科吻合组; B: 纤维蛋白胶粘合组; C: OB胶组

A: Nerve anastomosis group; B: Fibrin glue group; C: OB glue group

2.2 神经电生理检测

16 周时, 3 组动物均可诱导出清晰稳定的面神经复合动作电位,将口轮匝肌动作电位潜伏期(mS)和神经肌肉动作电位M波振幅(mV)作为判断指标,结果显示: 3 组动物口轮匝肌动作电位潜伏期(mS)差异无显著性(F=1.75, P>0.05); 3 组动物神经肌肉动作电位M波振幅(mV)差异无显著性(F=0.15, P>0.05)见(表 1)。

2.3 组织学观察

HE染色切片低倍镜观察, 3 个组均可见大量再生神经纤维,其中Ⅰ组新生微血管和纤维间隔结构较多(图 2A);Ⅱ组炎症细胞浸润较明显(图 2B);Ⅲ组间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明显,神经束形状不规则(图 2C)。Gomori银染高倍镜观察可见, 3 个组再生神经髓鞘厚薄不一,横断面积大小不等,轴突排列疏密不均,与Ⅱ组相比较,Ⅰ组和Ⅲ组可见更多的无髓神经纤维,神经束膜不明显,偶见毛细血管及内壁附着淋巴细胞。

2.4 图像分析结果

16 周时测量近、远端再生轴突数,根据公式计算轴突再生率,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显示:组间差异有显著性(F= 8.38,P<0.05),Ⅱ组、Ⅲ组均高于Ⅰ组(P<0.05); 16 周时测量近、远端再生轴突直径,根据公式计算出再生轴突恢复比,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显示:组间差异有显著性(F=7.20,P<0.05),Ⅱ组高于Ⅲ组(P<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表 2)。

A: 显微外科吻合组; B: 纤维蛋白胶粘合组; C: OB胶粘合组

A: Microsurgery anastomosis group; B: Fibrin glue adhesive group; C: OB glue adhesive group

注: ①与Ⅱ组和Ⅲ组比较, P<0.05; ②与Ⅲ组比较, P<0.05

3 讨论

纤维蛋白胶含有纤维蛋白原、XⅢ因子、血浆蛋白3 种主要成分,它们与凝血酶、氯化钙和抑肽酶互相混合,模拟人体凝血机制的最后阶段,形成类似生理性血凝块样物质,起到粘接、止血等作用[6,7]。纤维蛋白胶由A、B 2 种试剂组成, 试剂 A包括生物胶主体及主体溶解液2 部分, 主要含高浓度的纤维蛋白原、XⅢ因子和磷酸二氢钾; 试剂 B则包括催化剂及催化剂溶解液,主要含凝血酶和氯化钙。当A、 B 2 部分混合后,凝血酶断裂纤维蛋白原的(αA、βB)2链释放酸性多肽A和B,使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单体,各单体自发聚集成无桥键相连的多聚体;同时凝血酶激活XⅢ因子,激活的XⅢ因子在钙离子的作用下催化各纤维蛋白单体间2 条γ链的谷氨酰胺残基和赖氨酸的ε- 氨基形成共价键, 最终形成稳定的网状纤维蛋白多聚体。纤维蛋白网提供基质和间皮趋化活性物质,纤维母细胞长入,形成新生的毛细血管和肉芽组织,促进愈合。医用OB胶系α- 氰基丙烯酸酯快速医用胶(508)系列之一,其单体呈液体状,其α- 位的碳原子上连结有电负性极强的- COOR和- CN基团,产生诱导效应,使β- 位的碳原子上具有较强的吸电性。在人体内当遇到微量阴离子物质(如人体内的血液、水、创面渗出的组织液)或有机胺类,室温下本品即与生物体组织迅速发生聚合反应,固化成膜并与创面紧密镶嵌,发挥粘接等作用[3,8]。

医用组织胶论文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2012年由本院相同医生组完成的180例骨科手术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切口处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90例,肩部切口28例,上臂切口39例,前臂切口32例,大腿部切口37例,小腿部切口44例。观察组男52例,女38例,年龄在18~67岁之间,平均(36.5±4.4)岁,对照组男54例,女36例,年龄在16~65岁之间,平均(37.7±4.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切口部位、病情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

1.2 方法

手术结束后,观察组用有齿镊子将皮肤逐层对合平整,避免伤口缘外翻,并擦拭渗出液,少许医用胶(福爱乐)在切口皮肤表面及时抹平,直至完成整个切口的黏合。对照组患者采用内缝合技术,逐层缝合+垂直减张缝合+皮内缝合技术的修复方法,操作要点为切口彻底简章,程度达到两端固定良好,组织无张力,缝线畅通,对合两侧切口皮肤,切口对位达到切口皮肤原位吻合,平整对位,创面协调,术后为切口愈合提供条件,使皮肤达到一期愈合。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切口疼痛程度、甲级愈合率及患者对切口美容满意度。疼痛程度评定采用VAS评分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数据间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使用Ridit检验,检验标准为0.05,当P<0.05时,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满意度=满意数/总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疼痛评分及愈合时间比较

见表1。

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短,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切口在切口疼痛程度及切口甲级愈合率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对切口美容满意度比较

见表2。

两组患者对切口满意度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传统的清创缝合术疗效可靠,在全身各个部位均可应用,但是患者需要忍受换药、拆线的痛苦,且愈合时间长,伤口瘢痕明显。随着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对于切口的处理,减少术后瘢痕形成的要求日益提高,传统手术缝合皮下缝合皮肤,能起到减少手术瘢痕的作用,但皮肤存在张力,瘢痕仍然较明显[3]。

1978年田霞和卢永顺研制了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及508系列医用胶后,医用胶技术被广泛采用,福爱乐医用胶是第3代生物胶,由α-氰基丙酸类共具体构成,由直径2~3μm的纤维缠绕,呈网状结构,创面与胶膜紧密镶嵌,组织相容性可靠[4],在血液或体液中的阴离子作用喜爱,2~6即可固化形成固化膜,胶膜与组织紧密镶嵌在一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既可以止血,又能避免早期新鲜创面直接暴力在干燥脱水过程中的疼痛[5],隔绝细菌的侵入,其网状结构能实现对切口的牢固牵拉,其牵拉力度远远大于伤口的张力[6],起到迅速止血、强力黏合伤口的目的。

骨科手术不拆线技术,能满足患者对体表美的要求,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及医护人员的工作负荷,降低切口感染率,减少拆线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在本组资料中,两组患者在切口疼痛、愈合情况、美容满意度方面方面比较无差异,但是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短。医用胶在切口瘢痕程度方面与皮内缝合无差异,证实了医用胶也可以起到理想的美容效果[7],因为医用胶在皮肤表面7d才能脱落,且密封性强,皮肤边缘靠近的积液引流不通畅,容易影响切口的愈合和美观,因此在手术过程中操作要轻柔,避免皮下过度损伤,皮下止血充分、层次分明,黏合好皮肤后要擦干切口渗液,避免福爱乐渗入皮下[8],医用生物胶在使用时,黏合皮肤,减少了丝线的止血作用,避免引起皮下血肿,甚至导致切口裂开。骨科手术切口应用医用胶,伤口愈合时间短,同时满足了患者对体表美容的要求,值得在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切口应用医用胶黏合与内缝合的效果比较。方法 选择2009年~2012年由本院相同医生组完成的180例骨科手术患者资料, 根据患者切口处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各90例, 观察组患者切口采用医用胶黏合, 对照组患者切口采用内分缝合技术, 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切口疼痛程度、甲级愈合率及患者对切口美容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短,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切口在切口疼痛程度、切口美容满意度及切口甲级愈合率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骨科手术切口应用医用胶, 伤口愈合时间短, 同时满足了患者对体表美容的要求, 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骨科手术,内缝合,医用胶,美容效果,缝合技术

参考文献

[1]靳小香, 藤利, 季滢, 等.皮肤软组织创伤的早期整形外科处理[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5, 16 (4) :217.

[2]喻晓芬, 王琛琛.Mammotone微创与单纯手术治疗乳房肿块对患者心身影响调查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 2007, 9 (8) :1066.

[3]邵华, 孙威, 王强.甲状腺手术切El Histoacryl组织胶水黏合与皮内缝合的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I, 14 (5) :388.

[4]夏穗生, 田霞, 卢永顺.新一代喷涂型福爱乐医用胶 (基础研究) [J].临床外科杂志, 2003, 11 (3) :120-121.

[5]王叔宝, 徐惠绵, 吴云飞, 等.福爱乐医用胶覆盖癌浆膜面临床试用报告[J].临床外科杂志, 2003, 11 (7) :591.

[6]李强, 黄婉琳, 房洁渝.组织胶水与可吸收缝线在手术伤口愈合的应用比较[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 2011, 5 (17) :280-281.

[7]Tejler G, Aspegren K.Complications and hospital stay after sur.geryfor breast cancer a prospective study of 385 patients[J].Br JSurg, 2009, 72 (7) :542-544.

医用组织胶论文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80例急诊外科诊治的创伤患者。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7~61岁,平均(25.3±5.4)岁。患者均在受伤10 min~8 h内就诊。80例患者伤口均为开放性损伤,多数为切砍伤、刺伤和挫裂伤等。其中额部43例,鼻部8例,颊部20例,耳廓9例。按照简单随机表将8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在观察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8~60岁,平均(27.3±6.2)岁,其中额部21例,鼻部4例,颊部10例,耳廓5例。在对照组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7~61岁,平均(24.6±6.1)岁,其中额部22例,鼻部4例,颊部10例,耳廓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受伤部位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清创缝合。观察组在常规清创后以医用胶(福爱乐,北京福爱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进行治疗。清创后,以干纱布进行压迫使其进行暂时止血,使患者的皮肤表面保持干洁、无渗血渗液情况,并以镊子将切口对合整齐,再以福爱乐医用胶将其滴在涂胶棒上,均匀涂抹伤口。若患者的伤口具有一定的张力时,可以通过缝合固定后再通过医用胶进行粘合。

1.3 观察指标

采用Qumn三级分级量表,并根据傅国[3]的描述,将患者的伤口分成,(1)优良:患者伤口愈合后瘫痕模糊或者难以看出;(2)满意:瘫痕可见,但患者伤口未出现过宽、增生肥厚;(3)不满意:患者的伤口过宽,同时出现增生肥厚。有效率=(优良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急诊手术处理时间及伤口愈合情况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急诊手术处理时间为(14.3±5.2)min,观察组患者为(13.4±4.1)min,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92,P>0.05)。对照组患者的甲级愈合、乙级愈合分别为36例和4例,观察组患者的甲级愈合、乙级愈合例数分别为37、3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1.293,P>0.05)。

2.2 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优良、满意和不满意分别为26例、11例和3例,有效率为92.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193,P<0.05),见表1。

3 讨论

头面部外伤是一种常见的急诊创伤。对头面部外伤进行缝合后,其愈合后的瘢痕将会影响到头面部的美观。因此,以合适的方式降低瘢痕的影响已经成为急诊外科医生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

福爱乐医用胶是一种常见的人工合成有机材料,具有聚合速度适当、固化迅速等特点。在血液、体液下,扩散性能良好[4]。福爱乐医用胶在2~6 s内即可固化,形成与人体韧性类似的薄膜[5]。在体表进行喷涂后,4~7 d后就会随着角化皮肤而自行脱落,体内喷涂使用2~4周后还可无毒、无害降解并被吸收,发挥良好的止血、强力粘合伤口、止痛效果[6]。对患者使用福爱乐医用胶时需要尽可能的彻底止血,保持干燥,使生物胶粘附更加牢固,充分发挥封闭止血的效果[7]。使用医用胶水操作时,需注意尽量避免与仪器、敷料等接触,影响手术[8]。另外福爱乐医用胶主要适用于新鲜、边缘整齐伤口,不可用于感染伤口。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并无明显差异,表明福爱乐医用胶用于头面部急诊外伤伤口较为有效。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患者以福爱乐医用胶用于头面部急诊外伤伤口的瘫痕更加令人满意,可满足患者对头面部外观的诉求。福爱乐医用胶粘合不会产生缝合后留下的针孔瘫痕,同时在粘合时,患者的创缘更加对合整齐,对于不规则的伤口或者难以缝合的伤口效果更优。在操作前,应尽可能擦干伤口周围的消毒药水以及残血,将组织下的空腔皮肤对合整齐,但需注意不要内翻或者外翻,防止医用胶进入伤口深部组织。

综上所述,医用胶粘合头面部急诊外伤伤口,不需要换药、拆线,术后瘫痕平整,未出现针眼瘫痕,可满足患者对头面部的美观要求,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邬燕莺,林懿,沈飞燕.集束化干预策略在预防急诊外伤患者感染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3):5733.

[2]陈涛.医用胶粘合急诊外伤伤口121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5,38(4):293-294.

[3]傅国.粘合术与缝合术对皮肤裂伤的疗效对比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2,5(9):834-836.

[4]于萌蕾,朱颉,曹亿,等.医用胶粘合术治疗头面部小伤口[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4,14(4):477-479.

[5]卢迪,叶桓.医用胶在处理小儿头面部皮肤伤口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87.

[6]许敏,蒋天鹏,宋杰,等.国产医用胶在肝动脉出血栓塞中的应用[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6,13(5):263-266.

[7]张欣.浅谈医用胶在头面部急诊外伤伤口处理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3(11):688.

医用组织胶论文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6例病人, 均根据临床表现及有关辅助检查 (CT或MRI) 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或腰椎管狭窄症, 均因为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而收入住院准备手术治疗。其中男76例, 女50例;年龄16~71岁, 平均39岁。腰腿痛病史最长18年, 最短半年, 平均3.5年。

1.2 方法

本组病例中31例采用电凝止血, 必要时用骨蜡涂于骨创面上, 术中无明显活动性出血后, 放一引流管于创面, 分层缝合伤口。术后负压引流。42例用明胶海绵止血, 无明显活动性出血后用明胶海棉1~2块覆盖于创面, 放置引流管后常规分层缝合伤口。术后负压引流。 53例应用广州倍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生物蛋白胶 (简称生物胶 FG) 。具体方法如下:于手术前10分钟左右通知护士, 将生物蛋白胶溶解, 并将其催化剂打开, 然后分别抽入两支注射器, 安装于支架上, 再用一粗针套管连于针座上将生物蛋白胶溶解备用。处理创面的活动性出血 (不包括弥漫渗血) , 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最后用神经剥离器剥开硬膜囊及神经根, 暴露所切之椎间隙, 将生物胶注入椎间隙及硬膜囊周围, 分层缝合伤口各层, 术野常规放置一引流胶管, 术后接负压袋。

2 结果

见表1。

经q检验, 1与2比较:P>0.05;3与2比较:P<0.05。

应用生物蛋白胶的病例中有2例于术后第一天出现高热, 达39.5℃, 应用大剂量抗菌素及物理降温后情况稳定, 3d后体温降至正常, 余病例术后体温均有不同程度低热, 一般不超过38.4℃, 与其它手术后的吸收热相同。病人恢复情况好, 尚未发现过敏反应及毒性反应。

3 讨论

医用生物蛋白胶主要成份是纤维蛋白原复合物 (纤维蛋白原和XIII因子) 、凝血酶、氯化钙等。当上述物质混合在一起时, 即产生类似凝血过程的最后阶段。纤维蛋白原与凝血酶接触后产生可溶性纤维蛋白多聚体, XIII因子被凝血酶激活, 活化的XIII因子促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多聚体, 并形成网状。国外所采用的是人血提取的生物蛋白胶, 国内多采用哺乳动物血提取的蛋白胶, 这可避免某些人类血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1,2]。术中应用生物蛋白胶具有以下优点:①止血效果肯定, 明显缩短手术时间。生物蛋白胶的主体和催化剂混合后, 即形成胶冻状蛋白膜覆盖于术野、同时诱发自身凝血机制增强止血效果。操作简单, 省去许多清理术野、彻底止血的步骤, 明显缩短手术时间。②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本组资料显示应用生物蛋白胶组的术后第一个24小时引流量明显少于其它两组, 减少了输血的并发症。③减少了感染的发生机会。止血肯定, 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创面出现血肿的危险性降低;术后引流量少, 多于术后24小时拔除引流管。所有这些都能降低感染发生率。④可能有助于预防术后硬膜外黏连、继发性椎管狭窄症。⑤血肿减少, 机化纤维的机会也就随之减少。但是由于这方面的资料需要长期随访才能得到, 所以现在尚不能完全肯定。

应用于生物蛋白胶也应注意以下问题。生物蛋白胶对小静脉出血, 尤其是毛细血管渗血效果好, 但对较大的血管, 尤其是小动脉出血效果差。所以对活动性出血, 尤其是肉眼看见的血管断端出血, 生物蛋白胶不能代替其它方法。生物蛋白胶在手术室的配制准备工作对无菌操作要求高, 若不注意, 将导致椎管内感染, 给病人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本组应用的过程中, 亦遇到2支质量不好者, 主要表现为主体与催化剂混合, 不能形成胶冻状蛋白膜, 而是呈黏稠糊状, 若遇此问题, 应将其即刻清洗干净, 再换1支。生物蛋白胶的应用给外科医生带来了许多方便, 尤其在椎管手术中, 出血部位隐蔽, 不易钳夹、电凝, 应用生物蛋白胶可立即止血, 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少, 尽早拔除引流管, 减少了感染机会。作者希望能对本组病例长期随访, 并探讨生物蛋白胶在预防腰椎间盘术后硬膜囊黏连及椎管狭窄等方面的作用, 为临床工作提供更有价值的资料。

关键词:生物蛋白胶,手术,腰椎间盘,出血

参考文献

[1]Kohno H, Nagasue N, Chang YC.Comparison of topical hemostatic agents in elective hepatic resection:a clinical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J].World J Surgery, 1994, 16 (5) :966

医用组织胶论文 第7篇

人类使用胶黏剂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5 000多年前,人类就用水和黏土调和起来,把石头等固体粘接成为生活用具。经过不断发展,发展了不同类型和用途的胶黏剂,使胶黏剂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1957年EASTMAN公司发明了α-氰基丙烯酸酯类(CA)瞬间黏结剂,在常温无溶剂的普通条件下,几秒到几十秒就可以产生强有力的黏合[1],并将CA应用到医学中。如今医用胶黏剂在外科已被广泛用于替代手术缝线[2]、黏结固定[3]、止血[4,5],目前已有数以千万计的病例。还有学者不断把CA应用在新的领域,如在修复血管缺损中的应用[6]。理想的医用胶应具有良好的黏合强度及持久性,黏合部分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但目前医用胶黏剂存在柔韧性不足[7,8]、储存期短、易发生凝固等缺点[8],因此提高黏结强度以及使胶黏剂固化后具有一定的柔韧性[8]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之一。纳米材料由于其在结构和化学性质等方面的诱人特征,引起了科学家的浓厚兴趣,并逐渐形成了纳米医学、纳米牙医学等新的学科理念[9]。近年来纳米材料在胶黏剂中的应用也是研究热点之一,为胶黏剂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碳纳米管是1991年发现的一种纳米级的碳原子存在形式,它是由碳原子形成的六边形网络片层所组成的管状中空的管体。管径在零点几到数十纳米,长度可达数微米至数毫米,长径比非常大。同体积的纳米管比同体积钢的强度高100倍[10]。碳纳米管分为单壁碳纳米管和多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的直径多小于50 nm[11]。本实验选用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COOH)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对CA进行改性,并测试了改性前后的机械性能及微观结构。

1 实验研究

1.1 实验材料

CA:江苏贝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MWCNTs-COOH:直径为20~40 nm,长度<5μm,纯度>98%,深圳纳米港公司生产;MWCNTs:直径<10 nm,长度为5~15μm,纯度>98%,深圳纳米港公司生产。

1.2 实验仪器

超声波发生机: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ES-300A型电子天平:长沙湘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电子数显卡尺:上海九量五金工具有限公司;200PC型DSC差示扫描量热仪:德国TMA公司;CMT4204型万能实验材料试验机:深圳新三思公司;S-47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日立公司。

1.3 实验方法

1.3.1 拉伸剪切强度(TSS)测试

首先采用超声波分散方法[12]在CA中分散纳米粒子。将100 g CA液体加入反应器,一边搅拌一边将不同含量的碳纳米管加入到反应器中,混合搅拌至均匀后放入超声发生机内反应2 h,反应温度为20℃。再按照GB/T 71242008的要求制作胶接试板,试板为铝板。制作胶接试板前试板表面用铬酸氧化法处理,试板长度为100 mm,宽度为25 mm,厚度为1.5 mm,黏结面长度控制为(12.5±0.25)mm,胶层厚度为0.2 mm,测试时夹持处距离黏结处(50±1)mm,室温下放置16~24 h后,测试拉伸剪切强度,试验机的载荷变化为9 MPa/min[13]。按GB/T 169971997[14]的要求记录胶接件破坏类型。

1.3.2 玻璃化转化温度(Tg)的测量

将预聚胶黏剂灌注到封闭模具中,放到水槽中,在60℃条件下恒温水浴2~4 h,硬化后升温至100℃保持1~2 h,撤除夹板得到测试样品。用非等温DSC方法测得样品的Tg,用纯铟和锌对DSC进行标准化校正之后,取一定量的胶黏剂固化物(5~8 mg)置于托盘中,在氮气保护下以升温速率20℃/min检测动态热流量,温度范围-30~100℃。

1.3.3 复合胶黏剂的微观结构观察

取部分拉伸剪切试验后黏附破坏的胶黏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胶黏剂的破坏界面。

1.3.4 实验数据

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

2 实验结果

2.1 不同MWCNTs-COOH含量对复合材料TSS的影响

不同MWCNTs-COOH含量的复合材料TSS结果如图1所示。随着MWCNTs-COOH含量的增加,胶黏剂的TSS逐渐加大,当MWCNTs-COOH含量为64 mg时,胶黏剂的TSS最大,比纯CA的TSS提高约51.5%。且由于MWCNTs-COOH含量超过64 mg后纳米管难以在CA内分散充分,所以未将MWCNTs-COOH含量继续增大。

2.2 不同MWCNTs含量对复合材料TSS的影响

不同MWCNTs含量的复合材料TSS结果如图2所示。当MWCNTs含量逐渐增多时,胶黏剂的TSS开始是呈减弱效果,含量继续增加才表现为增强效果。当MWCNTs含量为64 mg时MWCNTs/CA比纯CA的TSS提高12.7%。而当MWCNTs含量超过64 mg后,纳米管在CA内也出现分散困难、分散不充分的现象。

2.3 不同MWCNTs-COOH含量对复合材料Tg的影响

不同MWCNTs-COOH含量的复合材料Tg结果如图3所示。随着MWCNTs-COOH含量的增加,胶黏剂的Tg先呈升高效果,在8~32 mg之间出现一个平台期,随后呈下降效果。当MWCNTs-COOH含量为64 mg时,Tg最低,比纯CA的Tg下降33.7%。

2.4 不同MWCNTs含量对复合材料Tg的影响

不同MWCNTs含量的复合材料Tg结果如图4所示。随着MWCNTs-COOH含量的增加,胶黏剂的Tg先升高再下降,然后又开始升高。当MWCNTs含量为4 mg时,Tg最低,比纯CA的Tg下降12.4%。

2.5 复合材料的拉伸断面形貌

纯CA和64 mg/100 g MWCNTs-COOH/CA的拉伸断面形貌分别如图5、图6所示。图6显示MWCNTs-COOH/CA胶黏剂拉伸断面由很多树枝状裂纹的特殊微区组成,由于裂纹扩展中受到添加的MWCNTs-COOH阻碍而停止,当应力进一步增加时使另一无MWCNTs-COOH区产生裂纹。断面由原来的大片状变细、变窄,局部出现小韧窝。

3 讨论与不足

纳米无机材料由于粒径小、比表面积大,与聚合物材料复合后,与基体材料间有很强的结合力,不仅能提高材料的刚性和硬度,还可起到增强、增韧效果[15]。一般认为纳米材料对胶黏剂的改性机理是,当它黏结的材料受到外界作用力时,纳米粒子的存在产生集中效应,与基体之间易产生微裂纹(银纹),同时粒子之间的基体也产生塑性变形,将外界作用力传递到无机粒子并被吸收,并且纳米粒子可以使聚合物胶黏剂的裂纹扩展受阻,最终终止裂纹,不致发展成破坏性裂纹。纳米粒子一般本身模量大,它的填入也使模量提高,从而达到提高黏结、增强、增韧的目的。纳米材料的粒度小、透光性好,可以使聚合物胶黏剂变得更加致密,所以改性的胶黏剂仍能保持良好的透明性,并由于纳米粒子使胶黏剂变得致密,耐磨性和硬度及耐老化性能都得到提高[16]。MWCNTsCOOH的改性效果更好可能是由于其特有的管腔及羧基基团的存在,提供了更多的反应位点,有利于碳纳米管对基体反应物的吸附。

该实验通过超声分散法在CA中加入MWCNTs-COOH、MWCNTs合成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适量MWCNTs-COOH的加入可有效改善胶黏剂的拉伸强度并提高其柔性与韧性,而且发现MWCNTs-COOH对TSS的改性效果更好(P<0.01,t=6)。但该实验仅局限于胶黏剂的机械性能测试,还需进一步动物试验及生物学评价实验。

摘要:目的:对氰基丙烯酸酯医用胶进行增强及增韧改性研究。方法:选用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COOH)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2种纳米材料对CA医用胶进行改性,并对改性前后的胶黏剂进行拉伸剪切强度和玻璃化转化温度测试。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胶黏剂黏附破坏界面。结果:MWCNTs-COOH/CA的含量为64 mg/100 g时,胶黏剂的拉伸剪切强度最大,比纯CA的拉伸剪切强度提高约51.5%,而且玻璃化转化温度也比纯CA下降33.7%;MWCNTs/CA的含量为64 mg/100 g时,拉伸剪切强度也达到最大,比纯CA提高12.7%,而MWCNTs/CA的含量为4 mg/100 g时,玻璃化转化温度最低,比纯CA下降12.4%;扫描电子显微镜见MWCNTs-COOH/CA胶黏剂拉伸断面由很多树枝状微纹组成。结论:2种碳纳米管的加入可有效改善胶黏剂的拉伸强度并提高其韧性,其中MWCNTs-COOH对拉伸强度的改性效果更好(P<0.01,t=6)。

相关文章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精选6篇)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第1篇跳出健康、跳出风采胶州市第六实验小学举行跳绳比赛活动随着一生哨响,胶州市第六实验...

3
2025-09-23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精选10篇)艺术匠心 第1篇一篇文学作品的优秀,源于作者深邃而独特的见识,源于作者独具匠心的表现技巧,源于作者精准而细腻的...

1
2025-09-23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精选9篇)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第1篇Application Letter for AdmissionDear Sir or Madam,My name is ______...

2
2025-09-23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精选11篇)远程网络控制 第1篇1 智能网络现场控制单元的基本结构远程控制依附于网络技术, 其控制模式是客户服务器模...

1
2025-09-23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精选5篇)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第1篇在准备自我介绍时,我们要先明白自我介绍的目的是什么?其实,HR让你做自我介绍,...

1
2025-09-23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精选8篇)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第1篇近年来,分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
2025-09-23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精选6篇)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第1篇当我们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时,何不让一缕阳光走进我们的心里,晕开满心的疲惫...

1
2025-09-23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精选12篇)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第1篇冕宁漫水湾友松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2016年我院为进一步...

2
2025-09-23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