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英语口语语篇分析
来源: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英语口语语篇分析(精选11篇)

英语口语语篇分析 第1篇

英语请求书信语篇模式分析

写好书信是保证书面交流成功的一种重要途径.本文试图运用语篇语言学及系统功能语言学相关理论,探讨英语请求书信的语篇模式与语言特征,以期该文能对英语书信的.写作给予一定指导,同时,希望通过分析所得到的启示对英语教学有所帮助.

作 者:杨莉莉 YANG Li-li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育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刊 名:平原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PINGYUAN UNIVERSITY 年,卷(期):2008 25(3) 分类号:H152.3 关键词:英语请求书信   篇类理论   语篇模式  

 

英语口语语篇分析 第2篇

语篇分析和英语翻译教学

本文把语篇分析引入英语翻译教学中来,指出了语篇分析法和传统翻译教学法的`区别,并突出论述了前者的优点.文章主要从提高学生英语的翻译技能的几个方面入手,详细介绍了语篇分析对英语翻译教学的积极作用.

作 者:孔孜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曲阜,273165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2008 “”(6) 分类号:H3 关键词:语篇分析   语篇分析法   翻译教学  

语篇体裁分析与英语写作 第3篇

1 理论基础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结构是语言功能的直接体现,语言习得的目标是把握语言功能和意义潜势(meaning potential)”(吴一安,胡荣2008)。“语篇体裁(genre)指的是交际者用语言来做的事情和怎样组织语言以达到目的”(黄国文,王红阳2008)。体裁分析正是建立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上。体裁分析的根本宗旨是研究交际目的和语言使用策略。“交际目的是体裁的核心思想,它使某类语篇具有大体相同的图式结构,而这仲图式结构影响着语篇的内容和语言风格的选择”(Kay, H.&T.Dudley-Evans, 1998)。什么样的交际目的就决定了什么样的体裁的,形成对应的语篇图式结构,影响着语篇的内容和风格的选择。秦秀白(1997)也指出体裁是一种内部结构特征鲜明,高度约定俗成的交际时间,对语篇的构建具有约定俗成的制约力。语篇体裁分析强调理解文章大意,体裁分析以语言结构中的社会文化为背景,将语篇分析从宏观结构描述扩展到了交际功能运用的深层解释。

2 在精读教学中进行语篇体裁分析促进学生写作的提高

语篇体裁注重文章的语篇模式研究,把阅读活动看作社会交际。传统大学英语精读课的教学模式主要依靠教师课堂逐字逐句的分析讲解,只注重词汇句法的运用而忽视语篇的整体结构,更没有进行深层交际目的的讨论。学生长期形成依赖,被动地接受课堂上教师提供的一切,当学生面对写作是就会生搬硬套学过的内容,出现无话可写的困局,学生由此也更加惧怕写作,同时也导致教师作文评阅的难度的加大。语篇体裁决定了交际功能、语言风格及语篇模式,在写作中运用体裁分析,使写作与社会环境相联系,可以实现明确的交际目的。因此,在精读课上讲解课文时对其体裁加以分析,让学生了解该语篇的图式结构,归纳该类体裁的交际使用范围,总结其词汇句法结构特征,通过精读课堂利用现有教材及网络资源,丰富学生的阅读,引导学生掌握不同体裁的语篇所具有的篇章结构,分析不同体裁文章的交际目的,再通过及时训练运用到具体写作中。教师在教授写作时应强调语境,让学生认识到语篇不仅是一种语言建构,而且是一种社会的意义建构,引导学生既掌握语篇的图式结构,又了解语篇的建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成功撰写某一体裁的文章。在写作之前,教师充分利用精读教材指导学生进行语篇体裁分析,对学生进行写作前的语篇图式结构信息输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积极思考,参与讨论分析,归纳构建学生自己的语篇结构,并不断应用到实际写作中;语篇体裁分析使写作教学变得具体,学生写作变得有序化,缩短了学生的写作流程,提高了学生写作的效率;大学英语精读课文本身就是非常典型的写作范文,学生通过对该范文的阅读和分析,明确该体裁文章的交际目的,学生从中学到丰富的词汇句法,总结出该体裁的图式结构,达到精读教学的目的,同时又节省了大量教学时间来进行写作训练,有效缓解了课时紧、内容多的矛盾。教师在课堂进行语篇分析、讲解功能的同时还应归纳相同体裁的篇章结构特点、语言风格、常用连词以及一些较为常用的句式结构,并及时提供学生类似体裁的其它文章进行快速阅读,要求学生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教师布置学生模仿写作某体裁的作文。教师在课堂的体裁分析及相关体裁的快速阅读能加深学生对该题材图式结构的理解,并通过学生的实践写作不断内化形成自己的表达,从而达到提高写作的目的。

3 实验

3.1 研究问题

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运用语篇体裁分析进行写作教学是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2 研究对象

07级本科班100人,根据新生入校分班考试作文成绩随机抽出同一分数段学生并平均分成实验班(50人)与控制班(50人)。

3.3 自变量

两种不同的教学法(传统教学法和语篇体裁分析与大学英语精读相结合进行写作教学)。

3.4 因变量

新生入校时分班考试中的作文分数,期中后测作文分数及期末后测作文分数。

3.5 实验

1) A班(50人)为实验组,B班(50人)为控制组。实验组采用语篇体裁分析与大学英语精读进行写作教学,而控制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法。

2)为保证实验前A班实验组与B班控制组的一致性,笔者对新生入校成绩中的作文分进行分析作为前测结果,这样学生几乎感觉不到受试;期中及期末后测作文分值作为后测结果。

3)实验组与控制组都使用相同的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安排相同的教学学时,保持相同的教学进度,布置相同的课后写作练习。

4)为保证实验数据的有效性,该实验前测和两次后测的作文题目相同,选取同一四级作文真题,具有相同的写作要求;同时该实验由同一教师进行教学,并由另两名教师负责批改作文;为了避免因教师水平不同而产生实验结果差异,该两名教师具有相同的学历,相同的职称;为保证作文评阅的效度两名教师在实验前进行统一的四级作文评分培训,每篇作文由两名教师同时评阅取其平均分,如果两名教师的评分相差5分以上则作废重评;该实验作文评阅主要根据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文评分标准进行统一评分,每篇作文的满分是20分。

5)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运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得出:A班(实验组)在新生入校时作文平均分并不高于B班(控制组)的作文成绩。通过查t分布表,当自由度是98时,显著水平为0.05时的临界值为2.000,实班组与控制组入校时作文分的t值为0.864小于2.000, p值为0.362大于0.05,因此我们判断A班(实验组)与B班(控制组)作文成绩并未存在显著差异,这保证了实验前实验组与控制组之间的一致性。

经过一个学期实验后A班(实验组)期中后测作文及期末后测作文平均分分别为8.34、10.24都明显高于B班(控制组)的期中后测及期末作文后测平均分6.00、8.67,其t值分别为3.402、3.583分别都大于2.000, p值分别都是0.001小于0.05,由此我们可以拒绝无差别零假设,认为A班(实验组)的期中作文后测及期末作文后测成绩都高于B班(控制组)的期中后测及期末作文后测成绩,这说明经过一个学期运用语篇体裁分析精读课程进行写作教学的效果已明显表现出优于传统教学法的优势。

4 结束语

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运用语篇体裁分析课本进行写作教学,引导学生了解语篇不同的交际目的,使学生掌握各种语篇图式结构,启发他们思考语篇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及建构过程,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写作体裁意识,有利于丰富精读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写作不再是一个抽象的过程,英语写作也可以遵循一定的体裁图示结构,逐步减少学生无话可写的尴尬局面。从精读课堂的体裁分析到学生作文的构建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学生的积极参与也实现了学生从知识被动接受到主动构建的角色转变。

摘要:英语写作一直是外语教学的难点, 根据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理论为基础, 笔者提出在精读教学中利用语篇体裁分析进行写作教学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英语写作,语篇体裁分析,精读课程

参考文献

[1]吴一安, 胡荣.Introduc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导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2]黄国文, 王红阳.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导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3]Key H, Evans T.Genre:What teachers think[J].ELT Journal, 1998 (52) :308-314.

英语阅读教学与语篇分析 第4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阅读教学;语篇分析;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357-01

在阅读过程中,对语言输入中的词,短语,句子的理解只是第一层次的理解。这一理解被称为构建过程;这一层面被称为结构层次。阅读是对外来视觉信号输入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者用眼睛的移动,注视和回视获取直观信息,而对直观信息的加工充满了复杂的心理活动,人类对信息加工处理的方式反映在阅读上按照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可分类为三种理解方式即:(1)自上而下(top-down processing)的理解方式。首先构建全文的语义图像,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意图,用较高语言层面上的理解帮助较低语言层面上的理解。(2)自下而上(bottom-up processing)的理解方式。首先理解单词,句子结构,再理解段落,全文。(3)还有相互作用的理解方式(interactive-model)。

综上,人们的阅读是一种主动的“猜测-证实”的过程,是一种心理语言的揣摩过程,是一种作者与读者“相互交流的过程”。

一、语篇分析理论的由来

1965年,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最先提出了语言能力(competence)和语言行为(performance)两个概念。语言能力指的是所有说本族语的人可以理解并且说出从来没有听过的句子的能力。而语言行为,则指上述代码在使用语言的实际情况中的实现,既话语本身。海姆斯认为,语言能力不仅包括一种语言的语法能力,还应包括具体社会文化氛围内的语境的能力。因此他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概念。交际能力指的是在具有社会文化氛围的情景中如何使用语言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后来,Michael Canale和Merril Swain对交际能力的构成做了具体的归纳,即交际能力包括:语法能力(grammatical competence),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语篇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和交际策略的运用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其中,语篇能力指运用语言形式和语言的含义在各种语境中构成语篇的能力。

二、语篇教学与阅读教学

1、语篇教学的定义

英国语言学家魏多森(H.C.Widdowson)认为:“语篇就是结合起来的句子的使用。”语言学家李奇(G..Leech)给语篇下了更为明确的定义:“语篇这一术语对口语和书面语言都适用,实际上适用于任何样式,用于任何目的的语言。”

语篇教学法,就是从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入手,把语篇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引导学生越过译音阶段和逐词辨认及对译阶段,直接进入篇章的理解分析,最大量地获取和掌握文章所传递的信息。

语篇分析以篇章为基本单位,从篇章的整体出发,先分析理解篇章结构,后分析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及逻辑思维的连贯,从而使学生具有通览全篇的能力,掌握文本的主题,同时掌握句子在表达篇章整体意义上所起的作用,最终达到“先见林后见树,既见林有见树”的阅读教学目的。

2、语篇分析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语篇理论下的阅读教学,包括对语篇层次进行外部分析和内部分析,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学。语篇层次的外部分析,从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着手。语场指发生的事情,进行的社会活动和交流的内容。语旨指的是参加者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使用目的。语式指在特定语境中使用何种方式来表达意思和传达信息。语篇层次的内部分析,是对实现语篇的语言手段展开分析。

3、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外语教学应将语言教学法和语篇教学法有效的结合起来,从把握整体的原则出发,分析语篇时由宏观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逐层剖析,揭示其层次间的相互联系。具体教学实践可以根据以下步骤开展:

(1)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background information)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语篇。通过类比的方法分析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以这样的方式入手有助于调动学生和老师的潜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The US has recovered from 911 but Bin Laden has not been hunted down yet.”这句话似乎不存在语言层面的理解障碍,但包含了“911”,“Bin Laden”这些令人费解的背景知识,若读者对美国911这一背景知识一无所知,那么对这句话的理解也只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所以背景知识的提供与分析是必要的。

(2)分析结构,指导阅读

教师在教学上可指导学生把握各种语篇体式的独特性,掌握一定的可循性规律,学会举一反三,做到触类旁通,运用自如。课堂教学中首先是引导学生划分意义段进而概括每个意义段的中心意思,抓住中心句(topic sentence),然后把全文按引言(introduction),发展(development)及结论(conclusion)做进一步的逐层归纳总结,以使得学生从整体结构上理清文章的层次,了解文章的全貌,获得文章所传达的完整信息。久而久之,学生就能逐步熟练掌握各种体式的结构和英语书面表达的特点及基本要求,从而创造出丰富多彩,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合理的文章。

(3)适当的语言分析

平时的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语言,词汇,语法知识以及问题,结构,修辞等篇章知识,以助他们建立,扩大语言图式网。另外,在对词汇进行讲解时注意以使用为主要目的,引导学生既重视词汇的语境含义(contextual meaning)及与其他词的搭配(allocation),又重视同义词和反义词的扩展与辩析等。

英语学术论文语篇体裁分析 第5篇

英语学术论文语篇体裁分析

随着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的增多,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的.重要性愈加突出.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体裁理论为指导,探讨英语学术论文语篇体裁与语域变体,以便更好提高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的效率.

作 者:胡瑾 杨蔚 Hu Jin YANG Wei 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外语系,湖南娄底,417001刊 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6)分类号:H315关键词:学术论文 语篇 体裁分析

高中英语阅读语篇教学案例分析 第6篇

一、背景

《英语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指导思想: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改变传统的被动记忆、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采用积极主动的、参与式和合作式的英语学习方式,使他们通过接触与社会、科技和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比较真实和自然的语言材料,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在教学的方式上,强调学生在参与、实践、讨论、探究和合作中学会用英语来表达、交流,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问题的发现

针对我们农村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阅读水平不高的现象,加上高考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语篇理解和交际能力,英语知识与语言能力紧密结合。高考大纲对阅读理解能力测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如何对文章整体掌握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加上和同仁们对课题《四以策略促英语弱科生转化》的研究,深刻地认识到语篇理解和整体阅读很重要。同时还必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在教学的方式上,要强调学生在参与、实践、讨论、探究和合作中学会用英语来表达、交流,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实际上就是要学生在英语阅读中通过互动来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语篇能力。那么如何发展这种能力呢?

通过不断的探索,笔者发现,复述课文能够有效地整体掌握文章,让学生根据keywords的提示串词成句,组句成段,结段为篇,一步一环,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使学生习得应用一体化,很好地体现了在“运用中学英语”。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把握,而且还发现复述的进行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相关性。学生在不断的复述实践中,逐步学会了谴词造句、组句成段的技巧,慢慢地发展了写作能力。

三、问题的解决(教学案例)

在上高一第七单元阅读时我是这样上的:

1.lead in,让学生看图片,并且讨论What is the topic today ? 2.First–reading(3分钟)采用自上而下模式,侧重培养快速阅读理解能力。设计了几个简单的问题。

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match the main idea with paragraph

3、Second–reading(5分钟)Read the text carefully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s 1)oy’s family moved to a much smaller

house because of ______________.his mother’s death

B.his father’s new job C.the problem of money

D.his father’s losing job

2)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EXCEPT ______________.A.Daniel was a new boy in the class B.Daniel’s family moved from the north of England to London C.Roy’s father was knocked over by a truck D.the raised money might have beenstolen by Roy 3)From Roy’s story, we can know that______________.A.friendship is very important for a person B.a happy home environment is important for a child C.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D.one can lose friends in bad conditions read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4、Carefully reading, if the students have any sentences they don’t understand well, I’ll explain them to the students.(5分钟)引导学生归纳出文体思路是

1)learnt about Roy and made friends with him.2)happy things happened to Roy and he changed completely 3)fund Roy stole other students’ wallets.4)found Roy stole other students’ wallets.然后,老师说:please retell the first paragraph,学生又很轻松地完成了。

此刻,老师说:Very good!You know how to retell, ok, let’s have a look at the second paragraph, Can you give us some questions in order that we can use the answers to retell the second paragraph? 学生通过第一段的练习,有了信心,但是为了不影响他们的斗志.。师按照这样的方式,接着进行第三段、第四段的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然后复述,学生与老师一起把每段复述完了,最后,老师和学生一起共同复述整篇文章,其实,第一、二段完成之后,老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复述文章就这样在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中轻松愉快地完成了。之后的听文章,阅读文章也就非常轻松了。

四、反思

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第7篇

?高中英语教学十分重视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在进一步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提高阅读能力,是提高听、说、写的关键。通过阅读,扩大了知识,增加了词汇量,交际时就不会因为知识或词汇贫乏而言不达意,写作时才能语言地道,内容丰富。学生只有掌握了阅读技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系统功能语言学近年来在中国越来越受到外语教学界的关注,对其研究也不断深入。语篇分析(textanalysis)是该学派有别于其他语言学流派的重要特征,也是该学派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近年来的MNET试题依据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已经从客观上提出了应当达到的`能力水准,其中之一就是要具备完备的语篇分析理解能力。

?高中学生的语篇知识实际上必须与语篇分析理解能力平行发展,语篇分析理解活动是语篇知识的实际运用,语篇知识又是语篇分析理解活动的前提。语篇分析理解能力的具体内容包括:1.领悟或运用句法;2.领悟或运用逻辑表达手段;3.领悟或运用修辞手段(初级水平);4.领悟或运用篇章组织手段;5.领悟或运用文体。

??本文试图探讨一下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可能起到的作用,以求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语篇分析与阅读教学的关系

??1.阅读过程从被动到互动的认识

??传统的阅读教学在语法翻译法理论指导下,依赖语法分析来理解语义,用能否译成确切的母语作为衡量理解的标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词汇与语法之间,处于被动的地位,因而缺乏深层理解能力和联想能力,阅读速度上不去,交际运用能力也跟不上。从教师的角度看,由于传统理论强调从音素―字母对应,词组―句子对译关系着手,语言点讲解往往不能紧扣上下文,即紧扣语篇语境作全面的分析。

??自从心理学家Nuttal(1982)提出,阅读是“aninteractiveprocessofcommunication”(交流的互动过程),并把外语阅读描写为“activeinterrogationofatext”(对语篇的积极询问)人们才逐步认识到阅读应该是读者与作者进行积极交流的双向活动,是一个互动过程。作者通过语篇将其信息编码,而读者通过译码来获得语篇的含义,在此过程中,读者即学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语言单位从句子到语篇的认识

??在相当的一个时期内,语言学家如J.G.Nesfield和NoamChomsky都认为:“句子为最高一层的语言单位。”而功能语言学家Halliday在与夫人Hasan合作的CohesioninEnglish.(1976)一书中指出:“语篇是一个语言单位”(“asemanticunit”)。K.L.Pike更明确指出:“语篇处于最高层次。”系统功能语法把语篇视为一个超级句子,认为可以像研究句子一样来研究,并构制一套语法。这在语言学的发展上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突破。也就是说,它打破了传统的纯语法和句本位的研究,主张将语法研究与语篇或话语分析结合起来。

??3.语篇分析在阅读课中的实行

??语篇理论下的阅读教学,包括对语篇层次进行外部分析和内部分析,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学。语篇层次的外部分析,从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着手。语场指发生的事情,进行的社会活动和交流的内容,与概念功能(ideationalfu

英语口语语篇分析 第8篇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主位结构,商务英语听说语篇

一、引言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纯理功能包括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必须要由说话人把它们组织成语篇才能实现,这就是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主位结构是语篇功能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将利用主位结构这一理论框架对一篇商务英语听说语篇进行分析,为该类语篇的分析提供一个独特的新的视角。

二、主位结构理论

主位和述位的概念最初是1939年由马泰休斯提出的,他认为,句首的成分在交际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即引出话题,这种引出话题的成分就是句子的主位,而其他成分就是述位。主位和述位对于交际的发展起不同的作用,主位承载的是已知信息,是叙述的出发点、对象或基础,而述位则承载的是新信息,是对主位的叙述、描写和说明,也是叙述的核心内容。

三、语篇主位结构特点

本文将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主位结构理论对 《新编剑桥商务英语(中级)》Unit 6A Reporting re-sults: listening中的语篇(Wood, Sanderson, Williams,et al. 2002: 83-86)进行分析,在该语篇中,讲话者运用英语对公司的销售情况进行回顾,并报告公司的绩效。

本文主要分析该语篇的小句主位结构,重点考查构成小句主位的内容及语言形式,共涉及到40个小句中的主位。结果如下:第一,表示巴吉斯公司及其业务、股价、利润、股利、业绩及销售数字、股东的主位有20个, 属无标记主位,其中表示巴吉斯公司及其业务的有8个,大部分使用代词,如they(代公司)、three(代分店)、something(代业务)、which,少部分直接用名词,如Bud-gens、business、the takeover,还有1句使用代词it,指代该项业务,it被省略了;表示股价的有6个小句,大部分使用share price,少量使用they代替;表示股东的有4个,它们是if you、you、everyone、shareholders;表示利润、股利、业绩及销售数字的有2个,分别是that和the dividend。第二,表示说话者和听话者的主位有9个,也属无标记主位。其中用代词we、you、they等表示说话者与听话者的有4个,用let’s、shall we等表示祈使语气的有4个。第三,表示时间状语或环境状语作主位的有5个,属于有标记主位,它们分别是for the six months,after steady progress throughout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at the height of rumors in September, by mid-October, but then。第四,把指代上个小句所提及的有关利润、业务、销售业绩、股价等变化这一事实作为下个小句主位的有4个例子,如which、it、news of good trad-ing results等,它们属于无标记主位。第五,用特殊疑问词how作主位的有2个,也是有标记主位。

四、语用功能及交际效果

以上语篇的主位结构特点或分布规律发挥了特定的语用功能,取得了理想的交际效果:第一,该听力语篇话语讲述的出发点,或论述的主题主要是巴吉斯公司及其业务、股价、利润及销售业绩等内容,由于以上论述的主体反复出现,为了避免重复累赘,同时为了前后连贯, 使用的代词比较多。第二,讲话者在人物称谓上采用一些语用策略,以达到最好的交际效果。为了吸引听话者的注意力,使听话者和讲话者一起关注讲话的一些主题,讲话者在讲话的开头习惯于采用一些表示说话者与听话者双方的代词作为话语的出发点,这种采用以说话者和听话者共同作主语(9个例子)的策略,可以起到号召交际双方共同探讨问题或加强双方团结的作用。第三,讲话者在语篇的组织上采取了一定的策略:可以以时间为线索组织语篇,把时间状语作为话语的出发点, 可以起强调时间的作用,可以反映同一主题(如股价或销售额)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使得这些变化具有连贯性,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就像用一根线把许多珍珠串起来形成美丽的项链。第四,语篇组织的另一种方式是把表示有关变化的事实的上一小句作为下个小句的主位,这样不仅可以起到使语篇前后连贯的作用,而且可以反映上一变化或情况与下一变化或情况的因果关系。第五,用疑问词how作主位,可以起强调、启发的作用,用一个问题导入即将讲述的内容,也使讲话的内容围绕一个中心或主题,避免漫无边际或无的放矢。

五、结论

由以上分析可见,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主位结构理论分析商务英语语篇,可以科学有效地揭示该语篇的主位结构特点及分布规律,进而探讨这种特点和规律如何有效地实现其语用功能,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1989.系统功能语法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语篇分析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第9篇

【关键词】语篇分析;高中英语阅读;有效性

引言

学校一直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但始终都收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学生对英语阅读普遍感到困难。运用语篇分析理论指导阅读教学目前在中国的大学里已达成普遍共识,效果良好。然而语篇分析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却凤毛麟角。因此本文分析了语篇分析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一、语篇分析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方面,高中生的英语阅读在高考时的失分情况很严重,从失分题目来看,高中生的语篇分析能力与阅读失分关系密切。因此,把语篇分析理论引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整体分析篇章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阅读能力及考试分数就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语篇分析理论但在基础教育领域的研究却很少。如果研究证实语篇分析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可以为语篇分析进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做了铺垫。

二、语篇分析

语篇分析有时候又被称之为话语分析或篇章语法。所谓语篇分析,指的是对语言段所进行的、出于交际目的与功能的句子所进行的分析与研究。进行语篇分析,首先要对整个语篇内容的理解,对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进而明确各段的中心思想和了解其重要信息,另外,还需要把相对难以理解的句子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相应的分析与训练,对其内在关系进行系统研究与探讨。语篇分析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语篇材料的逻辑结构、叙事方式、篇章模式、描写方法、衔接方式等则是重要组成部分。语篇分析不仅要对语言形式进行重点分析,还要对语言功能进行研究和探讨,特别是涉及到文化背景和相关專业知识的内容,更需要通过分析与理解来使读者更好地把握。语篇特征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内容就是衔接与连贯。一般来讲,语篇分析包括两大块内容,即宏观结构研究和微观结构研究。这两个方面共同构成了语篇分析的主体架构。

三、语篇分析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案例教学

本文从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英语必修五当中选择 Unit 5 FIRST AID FOR BURNS 作为案例来研究实践中的语篇分析教学。

为了节省篇幅,这篇案例只重点讲述教学过程,其他部分略去。

FIRST AID FOR BURNS

Step 1 Lead-in & Warming up

1. Look at these short telephone number (110,119,120).Would you tell me when

we dial these numbers? (利用这些急救电话引出本堂课的话题 first aid)

2. Look at these pictures on page 33 and answer what happened to these people.

(一方面,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了解到生活中有哪些突发情况需要急救。另一方面,老师可以继续发问:那个小女孩在被开水烫伤后,如果你是她的家人,你会怎么做? 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引出本课的中心话题 first aid for burns。)

Step 2 Reading

1. Fast reading

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find out in which order are these topics covered in

the text? Number them from 1 to 5.

( ) the three types of burns

( ) what to do if someone gets burned

( ) the functions of the skin

( ) the symptoms of burns

( ) how we get burns

Read the text quickly again and then label these pictures on page 35 first, second

and third degree burns.

2. Careful reading

Read the text carefully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What are the functions of the skin?

(2) Why doesn't a third degree burn hurt?

(3) How do you deal with clothes and jewellery near burns?

(4) Why can you see tissue when one has a third degree burn?

Step 3 Analyze the genre of the text. (这篇文章属于说明文,语篇组织结构模式属于问题——解决型模式。)

Step 4 How many parts will the text be divided into?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

Step 5 Guess the meaning of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and study the grammar

knowledge of ellipsis form by practicing exercise2 on page 37.

Step 6 Consolidation (给学生五分钟准备复述文章,或者让三个学生分别饰演

受伤者,急救者,专家。)

Step 7 Homework

Surf the internet and try to get more about first aid for choking, bleeding,

nosebleeds, bites etc.

这篇案例教学利用 119,110,120 这些敏感的电话号码引出语篇的背景知识,显得生动有趣。案例还对语篇体裁结构、浏览语篇,抓住主题句等宏观分析技能做了相关阐述。在语篇微观分析技能中着重练习了语境猜词。省略句这一语法现象在授课过程中也略有提及。因此,这篇案例教学符合语篇分析教学研究的要求。

四、结束语

把语篇分析引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论题,今后要对此加强研究。

【参考文献】

[1]胡壮麟. 语篇分析在教学中的应用[J]. 外语教学,2001,(1):3-10.

英语口语语篇分析 第10篇

政治英语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批评性话语分析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也称为批评语言学.它主要是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借助社会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等理论来揭露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以及意识形态和语篇是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并为不同的权力集团服务.本文将对西方(以英美两国为主)媒体的原版新闻进行话语分析,以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以这一过程背后反映出来的权力结构和关系.

作 者:钟妍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刊 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年,卷(期):“”(31)分类号:H159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 新闻语篇 意识形态

英语口语语篇分析 第11篇

一、语篇分析理论的主要内容

1.语境分析

语境作为语篇分析理论中的根本内容,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在创作时期的社会背景和人文环境。通过对语篇中的时间、地点和人物进行有层次的分析,使读者更加准确地理解语篇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2.体裁分析

体裁分析作为语篇分析理论中的主要内容,包含了记叙、议论、小说等众多写作形式。读者对题材进行深度的分析可以帮助其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宏观结构。

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1.过度注重翻译

目前高中英语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对英语阅读的翻译过度重视。教学过程中,经常让学生通篇翻译全文,对于翻译过程中出现的生词,教师只是给予简单的翻译,使学生只是专注于文章的某一句话或某个生词,对文章总体的理解程度较低,大幅度地降低了学生的阅读水平。

2.阅读技能发展不均衡

就现阶段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而言,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不具备较完善的阅读技能,对阅读技巧的缺失导致教师教学质量下降,同时严重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对于一些长篇阅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加注重阅读的速度,却忽略了阅读的质量,这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囫囵吞枣,难以理解阅读的精髓,导致了学生阅读成绩的下滑。

3.阅读形式模式化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另一问题则是阅读形式模式化。多年来,英语阅读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即教师在教学前让学生朗读文章,然后通过幻灯片的形式讲解,()之后让学生针对问题分组讨论,最后再到教师的提问与讲解。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语篇分析理论应用于教学的必要性

将语篇分析理论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促进英语阅读教学的改革,同时为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英语阅读进行语篇分析,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语篇分析理论应用于阅读教学过程中,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有效地提高了师生的阅读能力。

四、语篇分析理论的具体应用

1.阅读前

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开始前,除了针对本篇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外,可以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加以研究,通过图片、讨论和列表等方式引出主要教学内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2.阅读中

不同体裁的.文章具有不同的段落结构,教师需要从文章体裁入手,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结构,并引导学生抓住文章大意。例如,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文章中找出能够代表文章大意的句子,并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展开阅读,从而使学生分析每段中作者所阐述的主要内容。

3.阅读后

高中英语阅读通常在其文章结束后会出现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在阅读文章后,教师需要根据问题引导学生对全文内容进行回顾,并针对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加以解析,使学生对文章具备更加深刻的理解。根据文章的体裁,教师需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后文章写法上的分析和讨论,并根据阅读材料进行相关写作。这样一方面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的讲解。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出了语篇分析理论的概念,并研究了语篇分析理论应用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主要措施。通过分析可知,通过语篇分析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发挥的指导作用,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并推进我国英语阅读的教学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刘丽平。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阅读教学策略探微[J].教育与教学研究,(06):91-95.

[2]李雪芹。语篇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英语园地:教研版,(12):72-73.

[3]易敏。语篇分析理论在大学公共英语阅读教学的具体应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02):107-108.

[4]马志伟。语篇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生英语:高中版,2011(04):1-3.

[5]马志伟。语篇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01):24-25.

相关文章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精选11篇)表演人才 第1篇六七岁至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 即相当于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这一时期少儿的主要行为活动是学...

2
2025-09-20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精选6篇)保安班长月总结 第1篇篇一:保安班长年终总结个人总结光阴似箭日如梭,转眼间半年已经过去。回顾我们保安队在近...

1
2025-09-20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精选15篇)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第1篇20**年8月我有幸在市电大参加了“仙桃市第一期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

1
2025-09-20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第1篇《四季》文清路小学 刘明霞教学目标:1、认识 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和折...

1
2025-09-20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精选18篇)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第1篇1、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办公室的全面工作,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

3
2025-09-20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精选12篇)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第1篇《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危害;林则...

2
2025-09-20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精选10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第1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分析及其改进方案阳旭东(贵州工业大...

1
2025-09-20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精选8篇)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第1篇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宝地宾馆改扩建项目 承办单位:...

1
2025-09-20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