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本科留学范文(精选6篇)
英国本科留学 第1篇
一、英国会计本科教学特点
英国的会计教育历来重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其毕业生深受工商企业界的欢迎。深入考察其会计本科教学的特点, 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 即:精、新、活、实、严。
(一) 精:
课程设置精炼英国会计本科学制较短, 一般为三年, 期间一共开设约二十门左右课程, 平均每学年6-8门, 全部都是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英国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体现了“专业”两字, 除了最核心的几门专业课之外, 只设置一些财务、金融、业绩管理等和会计紧密相关的基础专业课和交叉学科课程, 剔除了大量不相干的课程, 课程设置相当精炼。
(二) 新:
教学内容新颖英国高校教育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和质疑权威, 没有统一或指定的教材, 会计专业也不例外。教师一般会推荐一门参考教材, 并列出若干参考书、专业期刊、网站和报纸等, 鼓励学生学习吸收前沿理论知识。教教师除了讲授会计理论框架和重点难点之外, 还广泛阅读和收集参考文献资料, 时事热点和新闻, 引用到教学中来, 或者指定给学生作为课后阅读材料。此外, 当会计领域出现了新的理论和方法, 教师会及时做出相应的修改, 加入到授课内容中来。因此, 英国的会计教学内容大多是教师经过精心挑选、组织和编排的内容, 以保证学生能学到最新的知识。
(三) 活:
教学方式灵活英国会计教学注重启发, 鼓励学生思考和创新, 教学方式较为灵活。在具体教学中, 会计教学方式一般由三种方式相结合:讲授课 (Lecture) 、辅导课 (Tutorial) 和讨论课 (Seminar) 。会计课堂讲授一般以教师分专题讲授为主, 学生则主要是听和记笔记。教师事先会把授课内容的讲义、作业和参考数目等上传到学校网站, 学生可以自由下载学习。辅导课一般在课后由助教负责, 主要面向单个学生或若干名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 对其正在做的以及已完成上交的作业进行讲解, 阐释所学内容的重点, 指出错误, 也可以讨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讨论课是小班化教学, 一般只有十名左右学生参加。教师会事先布置几个主题, 由学生自由选择, 然后组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需在课前查阅大量资料, 经过小组讨论形成大致的观点和结论, 然后在课堂上做简短的报告。每个学生都要进行发言讨论, 最后教师再做归纳、总结和补充。这种讨论课, 气氛热烈活跃, 学生能从学到多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实:
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效是英国会计教学的一大亮点,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会计高等教育和会计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英国六大会计师资格认证协会共同成立了会计教育课程鉴定委员会, 专门负责对各高等院校的会计专业课程进行审核和鉴定, 进而核定会计专业毕业生可以豁免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科目。以ACCA考试为例, 在14门考试科目中, 有些学校的会计专业毕业生最高可获得9门科目的免考。 (2) 会计高等教育和企业实践紧密结合。英国会计教育过程中, 很多高校会安排会计专业的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较长的工作实习, 甚至允许学生休学一年或两个半年到企业兼职, 以增强实务操作能力。到毕业时, 会计专业的学生既有理论知识, 又有实践经验, 在求职中就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3) 会计课堂理论教学企业实际案例相结合。学校的课堂教育不仅教授理论知识, 更重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教师对每一部分理论知识内容, 均会拿现实中的工商企业作实例来进行解析和阐释, 而且往往是最新的企业资料或实例, 并让学生及时地练习、分析和巩固。
(五) 严:
对学生要求严格虽然英国的会计本科教育学制短, 课程少, 平时上课较为自由, 而且课时不多, 但英国的高等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因此在学习期间对学生的要求相当严格。首先是对学生考核严。会计的课程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 试题大多是综合性的主观题。学生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 形成自己特有的观点, 这种考核不是靠单纯地记忆知识点, 也不是靠考前突击就能过关的, 要想取得良好的成绩, 需要平时下功夫, 花大量的时间去熟悉、积累和掌握所学的内容, 并达到能灵活运用的程度。其次是相关标准执行严。会计专业对学生的作业、报告、课程论文、期末考试、毕业论文等均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并且在实践中严格执行。尽管英国高校的师生关系比较融洽友好, 但涉及到成绩评定等方面却不会因此而放松要求, 不划重点或范围, 不给特殊照顾, 实行严格的淘汰制, 每年都有部分学生因学习成绩不过关而不能毕业或不能获得学位, 且相关成绩等级会在毕业证书上载明, 供用人单位参考。
二、对我国会计本科教学的启示
(一) 精简课程设置
我国会计本科专业学制四年, 其中课程时间三年半, 最后一学期专门撰写毕业论文。学生要在三年半的时间里学习约四五十门课程, 任务重, 压力大, 学习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与会计专业结合不是很紧密甚至专业跨度较大的课程, 学生不仅学不好, 而且不愿学, 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而在英国高校, 一不会开设和会计专业跨度太大的课程, 二不会对大多数会计专业的学生开设高数课, 而是只面向少数准备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开设。我国应向英国学习, 为学生减负, 精简课程设置, 紧密围绕会计专业开设一些相关课程, 这样学生不仅学得轻松, 而且学习效果也会好得多。
(二)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国内的会计教学内容较为陈旧, 更新速度慢, 有很大的滞后性。一方面教材修订较慢, 会计教学所用的教材常常是几年前编写的, 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另一方面有些教师不善于吸收新的变化了的知识, 以致误导学生。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需要注意吸收和及时修订教学内容, 并把所教授的内容和当前相关的热点、实践和案例等结合起来, 时时予以更新。
(三) 丰富教学方式
国内的教学基本以课堂灌输讲授为主, 辅以一定的会计课程设计。课堂基本是大班授课, 教师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去照顾每一位学生, 大多只能在课堂上一味地讲授灌输大量的内容, 而无法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因此, 要在精简课程、更新内容的基础上, 尽量采取小班教学, 多组织讨论、作业、案例、实践等教学形式, 让每一位学生思考起来, 参与进来, 这样所教的内容就容易被接受和掌握。
(四) 密切联系实际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必须和实际相联系, 学生才有更强的学习动力和更浓厚的学习兴趣。一是让课程学习和职称考试相结合。比如, 对学习成绩达到一定标准的合格的会计毕业生, 可以考虑直接授予助理会计师的资格, 或者免考部分中级会计师的科目。这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在精简课程的基础上, 尽量增加社会实践。特别是在最后一学期, 可以考虑让学生自己做选择, 或花一学期的时间专门撰写毕业论文, 或是让学生切实地投入到企业中去实习去工作, 可以在出纳、总账、核算、成本、税务等不同岗位上各实习一阵子, 然后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岗位多实习工作一段时间, 然后写若干份工作报告。三是注意吸收最新的会计或财务资料、事件和案例, 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 去分析、归纳和总结, 努力让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学以致用。
(五) 严格要求学生
现在国内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习兴趣不浓, 很多学生得过且过, 平时不努力, 仅在考试前要求教师给予考试范围或重点, 然后临阵磨枪。教师往往只能降低要求, 以保证大多数学生过关。长期以来, 形成恶性循环, 形成不良的学习风气, 严重降低了教学质量。因此, 要加强对学生的考核, 严格要求, 并切实予以贯彻执行。这不仅是体现在考试中, 还应贯彻到比如课堂、作业、谈论、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论文中。杜绝学生的侥幸心理, 改变和扭转学生混日子的心态, 促使其努力学习。
参考文献
英国本科留学申请条件 第2篇
(1)IB课程
申请英国综合排名前30学校,IB分数不低于34分,雅思达到6.0-7.0不等。
(2)A-LEVEL课程
读完A-LEVEL课程的学生可以直接申请英国本科大一,想申请英国综合排名前30学校,成绩不低于ABB,雅思要6.0-7.0不等
2.预科+本科
英国预科是英国本科的衔接课程,也被称为桥梁课程,专业多,开课时间灵活,可以申请名校,学生可根据雅思成绩选择攻读半年或一年。
雅思要求:4.0-5.5分不等
学历要求:在国内读完高二或者高三的学生
3.国际大一课程+本科
国际大一课程即英国Diploma课程,完成之后直接入读大二,节省时间,但是Diploma供选择的学校和专业较少,录取要求比较低,适合成绩一般且想要快速毕业的学生。
雅思要求:4.0-5.5分左右
学历要求:高三毕业或者完成国内大学大一课程的学生
4.直接申请英国本科
适合高考成绩较为不错的学生,或已经完成国内大一或大二课程,但对自己目前学校不满意想要转学的学生。
雅思要求:6.5-7.0分
学历要求:高考成绩直申需要达到总分的75%或者80%以上;提交高中时期或大学期间的成绩,均分一般在80分之上
5.专升本
英国大学针对国内3年制大专或本科无学位的学生,开设专升本课程,称为TOP-UP课程,即3年统招大专毕业生可以插读英国本科最后一年,攻读学士学位。
雅思要求:6.0-7.0分。
留学英国并不难 第3篇
英国是世界工业最早发展的国家之一,目前工业仍在国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航空、电子、化工、电气等工业部门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农业以畜牧业为主,机械化程度高。
英国的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一向以教育制度严谨面著称,在高等教育方面更因其卓越的表现而令全世界瞩目。英国目前有103所大学,这些大学教育质量高,入学条件严格,毕业文凭受到世界各国承认。英国的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尽量发展个人才能,并将这些才能加以培训,进而贡献社会。英国的学年由九或十月开始,至翌年六或七月结束。英国大学的学制要比其他国家短,本科学位课程一般为三年制,研究生为一年制。英国开设的标准学士学位课程达5000多种,满足不同学生需要,科目丰富多彩也是吸引各国学子来就读的魅力之一。
英国最受雇主欢迎的18所大学
根据英国《卫报》(1999年4月13日,CLIFF PETTIFOR)的报道,1999年英国最受雇主欢迎的18所大学分别为:1. Cambridge(剑桥大学);2. Imperial(帝国理工学院);3. UMIST(伯明翰科技大学);4. Manchester(曼彻斯特大学);5. Oxford(牛津大学);6. Birmingham(伯明翰大学);7. Brunel(布鲁耐尔大学);8. Warwick(华威大学);9. Bath(巴斯大学);10. Loughborogh(罗夫伯勒大学);11. Bristol(布里斯特大学);12. Hertfordshire(赫特福德大学);13. Lancaster(兰卡斯特大学);14. Nottingham(诺丁汉大学);15. Edinburgh(爱丁堡大学);16. Aston(阿斯顿大学);17. LSE(伦敦经济学院);18. Sheffield(谢菲尔德大学)。
而2002年《泰吾士报》英国高校排行榜(英国有600多所高等院校,这里参与排榜的是英国最好的97所名牌大学)中前18所大学分别为:1.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2.剑桥大学(Cambridge University);3.伦敦大学帝国学院(Imperial College of Science,Technology&Medicine);4.巴斯大学(Bath University);5.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Polytics Science(LSE));6.华威大学(Warwick University);7.布里斯托大学(Bristol University);8.约克大学(York University);9.诺丁汉大学(Nottingham University);10.圣安佐斯大学(St. Andrews University);11.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of London(UCL));12.曼切斯特大学(Manchester University);13.杜伦大学(Durham University);14.拉夫堡大学(Loughborough University);15.爱丁堡大学(Edinburgh University);16.纽卡首大学(Newcastle University);17.伯明翰大学(Birmingham University);18.谢菲尔德大学(Sheffield University)。
从上面两条消息不难看出,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是赴英留学前最应该做的准备工作。
留学英国的条件和相关注意事项
一般中国在校高中学生留学英国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你是一名合格的在校高中生。目前的学习成绩良好,英文合格,具有良好的自我管理和学习自觉性,能够适应国外学习环境的挑战。同时,英国教育制度规定,申请进入公立学院的海外学生必须年满16周岁。因而16岁以下的学生只能申请私立学校。而且据报道目前中国教育部门公布,16岁以下未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不允许出国留学。因此中国高中一、二、三年级的在校学生比较适合申请去英国留学。一般由延续教育(Further Education)阶段开始。;2、你的家庭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支付你在英国留学期间全部的费用;3、一般中国高中在校学生的英文水平尚达不到在英国直接入读正规课程的英语水平。所以赴英留学进入正规课程之前(如A-Level, Access, Foundation, GNVQ, HND等)都需要在英国经过一段时间的英文强化课程,长则一年,短则三、四个月。一般英国院校招收中国在校高中学生不需要提供托福或雅思考试的成绩。
英国并没有一个全国性的大学入学考试。各个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对海外学生有各自的入学要求。但基本要求是大致相同的。就是两条:英语语言和教育程度(Engliah language and academic qualification)。
英国的学位结构大致如下:博士PhD 3-5学年;硕士(MA/Msc/MBA) 1学年;学士 Bachelors 3学年年; 预科 Foundation1学年(以上为普通情况,仅为参考)
很多同学可能都听说过A levels.对于海外学生来说,这并不是必须的。A level考试是专门对那些在英国接受中等教育的学生要求的 。海外学生来自不同的教育体制,并不受A level的限制。各个大学的招生人员将根据学生的中等教育证书和来自哪个国家以决定是否可以录取。在绝多数情况下,中国的高中毕业生会被要求上一年的预科后才可以读大学本科。但大学是不会要求已经完成中等教育的海外学生参加A level 课程或考试的。
中国大学本科学历(无论什么大学)可以直接申请硕士课程。三年大专毕业生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也可以申请硕士学位课程。有些两年或三年大专生可以申请加上一至两年取得英国本科文凭。两年的大专毕业生要根据所学课程和工作经历决定是否可以上硕士课程。
就签证问题而言。英国的签证申请相对不难。最近几年,英国吸收中国留学生的态度相当积极,尤其是对于中学生和大学预科生而言签证不是很难,但总有许多学生还是申请失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大多数失败者的问题在于选择了英国的语言学校,而不是直接申请英国的正规大学。选择去英国读语言学校之所以被拒签,是因为签证官会认为学生没有明确的专业或方向,学习动机不明,赴英留学理由不充分。
2.正在国内正规大学学习的在校学生,想退学出国留学。这类的学生签证成功率不高,因为签证官难以理解,既然已经在正规大学学习,为什么突然想出国留学?
3.资金来源不明。有些学生家长确实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但他们无工作单位,无自己正式注册的公司。签证官会怀疑他们的钱是临时借来的。
4.有些学生做假材料和说谎。
申办赴英留学签证时,需递交以下证明材料:接收学校发给的录取通知书;经济证明文件,包括银行证明、定期存款证明或者其他足以证明经济状况的证明材料;本人护照和照片2张;填写签证申请表;学历及学业成绩表复印件。
在递交了申请材料后,大使馆会通知申请者到使馆面谈。学生不必要讲流利英语,但要有一定的英语能力以显示能在英国修读课程,让负责面谈的官员确信学生的求学志向,完成课程后会离开英国,并且在英期间不会有经济困难。一般申请受理时间约4周。
英国留学生政策的演进及发展趋势 第4篇
英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 突出表现为境外消费 (留学生教育) 规模的不断扩大。自二战以来, 英国不断调整留学生政策, 从实行与本国同等待遇, 到留学生市场化;从倾向延续“大英帝国”的政治影响力, 到重视留学生教育的经济价值, 充分体现了其以全球留学生竞争服务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调整路径。
一、英国留学生政策的演进
依据英国教育服务输出战略演进特点, 特别是留学生战略发展, 大致可以将20世纪60年至今英国留学生管理与发展历程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 英国留学生政策的后殖民化 (1960~1978年)
几个世纪以来, 一直有外国学生到英国留学、生活。二战后, 留学生数量增长缓慢。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 在英国政府奖学金和技术协助计划的支持下, 留学生规模逐步扩大, 但生源主要来自英联邦的殖民地国家, 其目的是为了培养亲英的政治、经济力量以及延续政治战略。
1963年《罗宾斯报告》倡导的英国高等教育系统改革, 不仅促使高等教育向英国本土青年敞开大门, 也吸引了来自欧洲大陆、非洲和远东的青年学生。[2]对于留学生的收费政策也一直保持与本国学生同等的待遇, 但是随着留学生人数的增多 (到1963年达到约20000名) , 不断加重的经济负担有违纳税人制度的初衷, 1967年英国实行了差别性收费政策 (differential fee policy) , 对外国留学生和本地生收取不同的费用。
20世纪70年代, 英国的留学生政策仍带有技术援助与资助培训的特点。1976年通过的《种族关系法》 (Race Relations Act) , 对雇佣、培训和教育及某些其他具体活动等方面的歧视被定为非法行为, 这也为海外学生赴英留学提供了法律保障, 同时, 大学院校也开始为留学生提供相关的咨询与支持服务。但这一时期发达国家援助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目的, 不是为了“当地人民的需要”, 而是为了对当地“再殖民”。
(二) 全额收费时代的开始 (1979~1998年)
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之际, 英国正笼罩在世界性经济危机之中, 失业人数和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英国政府大力推行私有化制度, 作为减少公共支出的一部分, 1980年高校对外国留学生收取“全额成本”, 政策甫一出台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影响了英国的外交、教育和商业关系与利益, 并直接导致赴英学生数量的大幅下降, 在5年内下降了38%。留学生数量的急剧下降引起了英国政府的关注, 1983年政府采纳了当时外交大臣皮姆 (Francis Pym) 的提议, 实行“皮姆一揽子计划” (Pym Package) , 即三年内向留学生提供1500万英磅的补助 (大约占原对留学生补贴总额的1/10) 。同年, 由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 (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Office, 简称FCO) 出资“志奋奖学金计划” (The Chevening Programme) 。随后一系列的留学生资助方案也陆续出台。这一时期, 各种服务于留学生的咨询机构得以建立, 大学院校也积极主动地扩大宣传力度参与到了留学生的招收工作中。各资助计划具体见表1-1。
注:DES即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 指原英国教育与技能部。ODA即Overseas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 指英国海外发展管理局。**表示这三项计划仅在1987~1988年得到全面实行。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英国留学生数量大幅增加, 但留学生市场的竞争也更加激烈, 尤其在东南亚地区。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留学生规模居前三位, 加拿大和新西兰也具备了强劲的竞争实力。1992年英国《高等教育改革法》进一步确立了英国教育完全面向市场的体制。英国作为欧盟成员国, 1994年签署了WTO服务贸易总协定, 对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领域的跨境交付、境外消费等做了完全开放的承诺, 期望借助其优势教育资源扩大国际教育的市场份额, 但出于移民压力的考虑, 对自然人流动暂不开放, 除非在欧盟的承诺中有所规定。这一时期, 多招海外留学生已成为英国高校筹集办学资金及延揽人才的重要举措, 开发海外市场及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也写入了政府的政策文本, 这些都为留学生市场的开拓提供了保障。
(三) 留学生市场化的全面推进 (1999年至今)
1999年英国政府推出了“首相行动” (Prime Minister’s Initiative, 简称PMI) 计划, 目的在于吸引海外学生到英国高校就读, 以及加强大学、政府和其他组织的合作关系, 共同推动英国的海外教育。[4]此后, 到2005年共吸引了75000名非欧盟留学生, 其中50000名接受高等教育, 25000名接受继续教育。2000年英国国际留学生人数突破了20万, 估计年均带来收益接近40亿英镑。到2005年PMI超过了预期效果, 93000名接受高等教育, 23300名接受继续教育。英国文化协会发布了“2020愿景”报告, 预测到2020年国际学生寻求高等教育的增长比例为6.2%, 其中大约2/3的学生来源于亚洲。
然而, 这一时期对签证和移民问题的争论持续不断。2001年在美国发生的“911”事件导致各国严格签证和移民制度, 英国也加强了对留学生签证的管理。2004年2月在莫克姆湾 (Morecambe Bay) 发生的拾贝者惨案导致21名非法偷渡的中国人死亡, 这直接导致英国收紧签证, 尤其对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拒签率增高。但是在加强留学生签证管理的同时, 对于留学生留英就业的政策逐渐放宽, 以期解决英国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局面, 2004年10月推出的“理工毕业生计划” (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raduates Scheme, 简称SEGS) , 允许理工科的学生毕业后留在英国1年。2005年苏格兰又引入“新英才计划” (Fresh Talent Scheme) , 允许所有在苏格兰院校毕业的留学生留在苏格兰2年。
2006年4月“首相行动第二阶段”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Prime Minister Initiative, 简称PMI2) 实施, 把保持英国国际教育的领先地位、保障留学生教育质量、控制少数国家学生留学英国的数量、发展战略性合作关系作为四个优先项目。PMI2设定的目标是:到2011年, 拟增加10万名海外学生在英国学习, 并决定投入700万英镑来达成这些目标。
2008年6月, 英国国家边境署公布了新的学生签证体系记点记分制 (PointsBased System, 简称PBS) , 期望简化原有签证体系, 令签证体系更加简单、公正、透明, 鼓励留学生为英国做出积极贡献。
二、留学生管理的战略趋势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英国国际教育已逐渐向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演变, 不仅是为了吸引高端专业人才, 也是为了服务于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 其间经历了许多转变。
(一) 从政治主导到市场驱动
从出资资助外国留学生, 到实行差异化的收费政策, 不难看出, 英国政府对留学生政策的调整更多地受到了经济因素的影响, 改变了把“资助留学生作为其海外政策的一部分”的传统认识。
1997~1998年度留学英国的大学生为21万人, 占英国在校大学生人数的11.9%, 其中来自非欧盟区国家的学生占6.5%, 2006~2007年海外留学生达到35万, 占英国在校大学生人数的14.9%, 其中来自非欧盟区国家的学生占10.1%。近年来, 在非欧盟国家中中国一直是英国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2001~2002年度有3所英国高校的海外学生人数超过5000名, 到2006~2007年度这样的高校则达到14所。[5]见表2-1。
单位:人
Greenaway和Tuck Phil Vickers估计, 2005~2006年度英国的大学 (不包括其他高等教育机构) 从留学生学费中获得的收入达到13.94亿英镑, 生均学费也从1992~1993年度的4485.70英镑涨到2005~2006年度的5276.40英镑。[7]除此之外, 2004~2005年度海外学生的生活支出也达到了25亿英镑。这不仅对英国的大学产生了重要的吸引力, 也对英国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
(二) 从被动接受到多方位宣传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英国并没有专门服务于留学生的全国性组织, 只有少数几个地区建立了留学生协会, 在大学城设有办公机构。
自全额收费时代开始以后, 英国文化协会、英国留学生协会等一系列国际教育服务机构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在政府指导下开展工作并接受政府拨款, 在海外积极推广英国教育。英国驻外使馆有关官员也积极投身宣传, 纷纷在各国设立分支机构, 举办教育展览或说明会。英国贸工部设有教育和培训输出小组, 专门应对贸易出口中涉及的教育输出问题。
英国外交部、教育技能部、国防部和内政部等还共同发起了留学英国指南机构, 扩大海外宣传的力度。英国国际学生事务委员会网站推出两项针对国际学生的网上服务项目:“国际学生留学费用计算器”和“留学成功百事通”。[8]这两项服务由英国“首相行动计划”项目拨专款打造, 专门面对国际学生, 可以让学生坐在家中收集留学信息, 同时管理自己的财务、提高英语水平, 在使国际学生更快地适应留英生活。
(三) 从简化签证程序到就业延长政策
在二战后的几十年中, 英国主要通过技术援助和培训人员的方式, 保持对海外殖民地的政治影响力, 入境与签证都有特定的程序。但随着留学生市场化的不断深入, 留学生来源已不仅仅局限于英国的海外殖民地, 而是逐渐扩展到全球, 特别是亚洲、非洲等地区留学生数量增长迅速, 签证成为留学生要面对的第一道门槛。因此, 英国政府采用各种方式简化留学签证的办理手续, 既期望能够扩大留学生的数量又保持一定的入门标准。显然, 英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和高质量的教育水平对世界各地的青年学子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空壳学校”和借学生身份赴英打工或骗取居留权的人不断增多, 为此, 如何既能便捷签证事务又能杜绝漏洞是英国政府的两难选择。
签证只是海外留学的一个环节, 保证学生的教育质量以及让优秀的海外学生毕业后继续留在英国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这也更接近于英国招收海外学生的主要目的。为此, 英国政府一方面加强对海外学生和其所申请的英国院校的审核政策, 另一方面也将视线转移到了留学的其他环节上。2006年4月启动的“首相行动第二阶段”提出把保障留学生教育质量作为四个优先项之一, 提出了“签证, 行前准备和新生入学介绍”“教育标准化和成功案例”“市场与宣传”三项举措。而更重要的是, 为了延揽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英国政府为更多赴英的留学生提供了更宽松的毕业留英机会。
从2007年5月1日开始, 在获得认可的英国高等教育机构攻读任何专业并取得学士或学士以上学位的留学生, 毕业后均可留在英国一年找工作, 没有任何成绩的限制。申请人可以在学生签证有效期内向英国内务部提出申请。如果申请人已经离开英国, 也可在毕业后12个月内申请, 但需首先向所在国家的英国大使馆申请入境许可, 之后再提交全部申请材料。一年后学生可以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 通过申请技术移民、高技术移民、工作许可、学习或经商等多种方式继续在英国居留。
2008年6月30日起开始施行的“记点积分制”签证体系规定, 持新的毕业工作类签证可以延长留在英国的时间, 最长可达两年。在两年时限到达后, 如需继续留在英国, 则可转而申请“记点积分制”体系中的其它类别签证。
(四) 从无偿政府资助到竞争性奖学金计划推出
全额收费政策的推出是英国高等教育市场化的重要转折点。此前海外学生享受与英国本土学生同样的收费额度, 并可以获得英国政府提供的奖学金资助, 而此后对海外学生的收费逐步提高, 要想获得留学资助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并在竞争性的奖学金计划中占有优势。
20世纪80年代以后, 为了吸引海外学生继续留学英国以及减轻他们的学费负担, 英国政府以各种名义设立许多奖学金计划, 此外其他机构和学校也设立了奖学金, 名目繁多, 不过总量还是有限的, 主要起到宣传与推广的作用。
近年来, 英国留学生规模增速放缓但保持了稳定的数量, 2005年、2006年、2007年向英国高等教育机构提出申请入学的人数由7.8万增长到8万人, 申请成功率稳定在60%左右。奖学金已不再是吸引海外优秀人才留学英国的关键因素。继2006年5月英国允许获得硕士学位的留学生毕业可以在英国居留一年找工作后, 2007年5月又以“国际毕业生计划” (International Graduates Scheme, 简称IGS) 替代“理工科毕业生培养计划” (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raduates Scheme, 简称SEGS) , 允许取得本科或以上学历的国际留学生 (没有任何专业限制) 毕业之后均可留在英国一年找工作, 这些举措的重点不在于奖学金的额度而是为赴英的留学生提供更多的留英机会。
2008年FCO减少了对来自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澳大利亚国家留学生的奖学金额度。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宣布取消“海外研究学生奖学计划” (the Overseas Research Student Award Scheme简称ORSAS) 。2008年6月推出“记点积分制”, 规定用第一层次的针对英国毕业的国际学生的“毕业工作类签证计划”, 取代原有的国际毕业生计划及苏格兰英才计划。
2008年8月初, 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宣布将停止ORSAS项目。该委员会表示, 在未来三年内将逐步削减并最终取消年度奖学金总额为1500万英镑的ORSAS奖学金。委员会称:“根据我们所做的调查, 大专院校和学生们都很支持ORSAS奖学金项目, 但就吸引全球最优秀的学生而言, 这一奖学金并没有起到绝对作用。”[9]
参考文献
[1]此处提到的教育出口值是基于Lenton (2007) 的估算。对留学生学费收入的估算不同于HESA官方公布的数字。Pamela Lenton (2007) 估算2003~2004留学生学费收入为1.89billion, HESA的数字为1.28billion, 参见British Council, Pamela Lenton.Global Value-The value of UK Education and Training Exports:an update[EB/OL].http://www.britishcouncil.org/global_value_-_the_value_of_uk_education_and_training_exports_-_an_update.pdf, 2007-09.
[2]刘晖.从《罗宾斯报告》到《迪尔英报告》——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战略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1, (2) :24.
[3]Lynn Williams.Overseas Students in the United Kingdom:Some Recent Developments[J].Higher Educatia Quarterly, 1987, 41 (2) :107-118.
[4]BIS.Prime Minister’s Initiative (PMI) [EB/OL].http://www.dius.gov.uk/dius_international/education/prime_ministers_initiative.
[5][6]Brian Ramsden, Universitis UK.Patterns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the UK-eighth report[EB/OL].http://www.universitiesuk.ac.uk/Publications/Documents/Patterns%208.pdf, 2008-09.
[7]Phil Vickers, Bahram Bekhradnia.The Economic Costs and Benefi t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EB/OL].http://www.hepi.ac.uk/downloads/32%20Economic%20effects%20of%20international%20students.pdf.
[8]国际学生留学费用计算器网站为http://www.studentcalculator.org.uk/;留学成功百事通网站为http://www.prepareforsuccess.org.uk/.
英国本科留学申请条件 第5篇
1.结束英国预科课程或国内本科在读,学习成绩70分以上
2.预科课程申请者为国内高二或高三的学生,平均分70-85分
3.升读本科的学生必须有英国预科课程背景,或为国内大一或大二的学生,需提供高中成绩及大学期间成绩,一般要求均分在80分以上
4.本科IELTS要求为6.0-7.0,预科IELTS要求为4.5-6.0
英国留学,本科申请途径有哪些?
1.A-Level:这种课程是最符合标准的。英国本国学生读的就是这种课程。A-Level课程设置是两年,尤其是在A-Level的第二年,很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已经达到或超越国内高校大一的水平。
2.Foundation: 英国专门为国际学生设置了本科预科课程,大学预科的课程设置是一年,但是现在也出现了一月入学,申请当年读本科的预科课程。
3.Intercalate: 也就是插读。在国内读过一年或者是两年大学,这样的学生可以免去A-Level和预科学习,直接申请英国本科阶段的学习。
1.英国本科留学申请
2.本科转学到英国
3.西班牙大学本科留学申请条件
4.加拿大本科留学申请条件
5.英国本科如何转学
6.英国考文垂大学本科及研究生入学条件
7.英国一年制硕士留学申请条件及申请流程
8.英国留学条件学校推荐
9.英国硕士留学条件
英国留学新热潮 第6篇
艺术设计的定义
对于艺术设计,百度百科的定义是:将艺术的形式与美感结合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因素,再现于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设计当中,使之兼具美感和实用功能。艺术设计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戏剧表演、广告设计、动画设计、建筑设计、摄影、导演、数字媒体、素描、时装设计、时尚管理、家居设计、珠宝设计、插画设计等等,这些都属于艺术设计的范畴。而艺术设计师的任务,就是通过自己的灵感和创造力,在上述领域发明或改良出更具美感和实用性的产品。
艺术设计的前景
从往年的留学情况来看,每年去英国留学的学生中,70%以上都是去读商科,而读艺术类的学生不超过1%。而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广告和包装在如今的商业竞争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市场对艺术类人才的需求正稳步上升,艺术设计人才的身价也随之水涨船高。艺术类留学正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留学的新热点。艺术设计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进入装饰公司、房地产公司、建筑公司、软件公司、设计院,从事产品设计、服装设计、珠宝设计、园林设计等工作。此外,毕业生完全可以自主创业,不少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从事设计工作。
伦敦的艺术设计课程
在伦敦学习艺术设计,有很多学校和不同类型的授课方式可供选择。除本科与研究生之外,还有针对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开设的预科课程和各种短期培训。也就是说,只要你对艺术设计充满热情,不管你之前是否有艺术相关的学习经历,都有学习的机会。
艺术设计类的本科课程需要攻读三年,由综合性大学或者艺术类专业学院颁发本科学历证书,例如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爱丁堡大学(University of Edinburgh)、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伦敦大学金匠学院(Goldsmiths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诺丁汉特伦特大学(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以及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oyal Academy of Arts)、伦敦艺术大学(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等。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和伦敦艺术大学等艺术类院校的学科导师都是该专业领域的领头人物,其作品或者设计理念都被设计工业接受并认可。
伦敦艺术大学(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
在伦敦学习艺术设计,除了能带给你更贴近于未来工作的实习机会以外,各大著名艺术学院的名号无疑是一张进入时尚设计界的通行证。下面笔者以伦敦著名的艺术设计学院伦敦艺术大学为例,简要介绍学校情况和申请的相关信息,为有需要的同学提供参考。
伦敦艺术大学原名伦敦学院,成立于1986年,是全世界最优秀的艺术学院之一。它由六所卓越的学院组成,分别是坎贝威尔艺术学院(Camberwell College of Arts)、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Central Saint Matins College of Art & Design)、切尔西艺术设计学院(Chelsea College of Art & Design)、伦敦时装学院(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伦敦传媒学院(London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和温布尔登艺术学院(Wimbledon College of Art)。
【学校概况】
伦敦艺术大学是英国艺术设计大师的摇篮。它位于伦敦的中心地带,六大学院都位于当地社区中心,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两万多名学生提供了各个阶段的多元化课程,包括预科课程、本科课程、研究生课程和研究类学位课程。该学校曾荣获两届女王年度奖(Queen's Anniversary Prize):一次是1996年,因坎伯威尔艺术学院在艺术品收藏领域所做的开创性工作而获奖;另外一次是1998年,因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为英国时装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而获奖。
伦敦艺术大学的规模很大,学习资源丰富,专业设施齐全。学校重视对学生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的独特见解和想法,同时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指导,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发展,这一点对于艺术设计来说尤为重要。学校同时也十分重视发挥六大学院的集体优势,学生能够自由选择,在最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最适合自己的学术风格的环境下学习。
【入学要求】
★学术要求
>申请预科
1. 高中及以上学历,年满18周岁;
2. 有美术基础;
3. 提交基本的作品(素描、水彩、油画、中国画等均可)。
>申请本科
1. 艺术类专科或本科二年级学历;
2. 有艺术设计类相关基础;
3. 提交相应专业的作品集。
>申请硕士
1. 相关专业本科学历;
2. 某些课程要求相关工作经验;
3. 有丰富的富有创造性的作品。
【申请流程】
1. 准确、完整地填写申请表(下载地址:http://www.arts.org.cn),填好后寄给学校。
2. 提供英语考试(雅思或托福)成绩证明。如果申请时你尚未参加以上考试,则需要在申请材料里说明你的考试日期安排。
3. 提交在校成绩单、学历证明、推荐信一封、个人简历、个人陈述。上述文件均需要原件和英文翻译件。
4. 准备作品集(根据课程需要)。如果学生所在地设有校方代表处,他们可安排你在当地面试,当场提交作品集;如果没有校方代表处,也可以通过邮寄的方式提交作品集。
5. 以上材料经检查确认无误后,由校方代表处统一安排面试。面试当场就会有录取结果。
【学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