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一百分的奖励六年级作文
来源:火烈鸟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一百分的奖励六年级作文(精选15篇)

一百分的奖励六年级作文 第1篇

一百分的奖励六年级作文

由于我在“数学题竞赛”中的了一百分,所以,妈妈给我了一个奖励星期天下午去城里玩。

我高兴极了,定下了路程:第一站是西亚斯游泳馆,第二站是新华书店,第三站是德克士。

下午四点,我们出发了,我和老爸去游泳,老妈自己去逛街。到第一站时,4点半,交了票,说是6点半出来。

我和爸爸穿好泳装,准备下水。刚下水时,水十分凉,我估计只有2~3,不过在水里游了个来回,也便适应了。但是,水还是很凉,我没有多少脂肪,所以在水里要不停的游,否则离速冻食品就不远了,而老爸的脂肪多,所以在水里面站上十来分钟也没事儿。

因为水实在太凉了,我和老爸决定游泳一个小时,洗一个小时的热水澡,不能浪费两张游泳票。

出了西亚斯,看见了老妈,就一起坐上了一路车,到了第二站。

在新华书店里,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书,我眼花缭乱,这些书都太好了,一时不知道买哪一本好,挑来挑去,一直拿不定主意。想买鲁迅小说,谁知必须买下册散文,可我们家有鲁迅散文,只好不买。最后,经过长达半个小时的精心挑选,买了一本《希腊神话故事》,老妈早已为我选好了两本。

最后,我们奔向第三站。汉堡、鸡排我来了。啊!想得我哈喇子直流三千尺。

肚子满足之后,我们便回家了。

以后考试,我也要认真细心,拿一百分得奖励。

一百分的奖励六年级作文 第2篇

这次月考,因为我的成绩明显提高,班主任老师特别高兴地找到我说:“恭喜你卢泽潭,进步很大,争取下次考一百分!”

我不好意思地回应了一句“谢谢”,就逃似的跑开了。

我不要“一百分”,我不要一心只是读书,我还想打球、上网、旅游;我需要好的成绩,但我也需要亲情友情,甚至爱情。谁说中学生不能拥有爱情?将来,也许我会追名逐利,但我不要做财富第一,不要天下最大。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竭思尽虑是痛苦的。美好的.东西,如果来不及享用,美好于我有何用?

日有阴阳,月有圆缺,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没有“一百分”。环肥燕瘦,各有所长,传说中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也不是美到没有瑕疵!“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看,历史上获得丰功伟绩的人物也不是完美的。

盲目地追求“一百分”等于失败。“大跃进”时期,人们盲目地追求“一百分”,盲目地相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梦想很丰满的,现实很骨感。我们的国民经济因此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在学习上,也常常有同学盲目地追求“一百分”,“头悬梁、锥刺股”,结果,学习好了,身体废了!我认为这样的做法不可取。作为学生,我们不单单要有优秀的学习成绩,更要有良好的精神品质和一定的身体素质。

只要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努力,不成功,又何妨?即便我们拿不到“一百分”,我们也不会后悔,也不应该受到责备,因为我们无愧于心,这比多少个“一百分”都重要。刘翔,中国的飞人,在北京奥运会上因脚伤而黯然退场。有些人责备他,但更多的人给予他鼓励。因为人们都清楚地知道,刘翔背后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挥洒了多少汗水。所以请记住,无愧于心就是“一百分”。

一百分的奖励六年级作文 第3篇

如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合作交流展示的过程中学习,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创造精神、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百分数的意义》这一教学案例进行了尝试。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等活动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掌握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了解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

2.使学生会交流、会质疑、会借鉴、会合作, 从而培养他们收集处理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1. 自学

这一步要求教师能根据教材内容的难易, 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学生在自学时, 要求完成几件事: (1) 划出你认为比较重要的部分; (2) 例题是否看得懂, 在不懂的地方注上记号: (3) 做一二道题试试看, 哪里有困难。 (4) 想想今天学的内容和前面内容有什么联系, 写出你的新发现、新解法和一些创新的想法。

师先讲明自学要求, 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第89-90页上的内容。学生在自学时, 可播放一些不干扰自学的钢琴曲。

2. 说学

这一步主要是让学生自由地汇报所学到的内容, 有一点说一点, 同时也让学生说出新的发现、新的解法和一些创新的想法, 还要让学生谈谈自学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对于学生的疑问, 教师不必过早解释, 暂时撂置, 这一过程大约需要7分钟, 说学一般分为以下几步进行:

第一步:让学生小组交流自己学到了什么。

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 (注意每组必须安排一个好的学生) , 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大约3分钟

第二步:汇报小组上讲台做自学汇报, 并进行适当的板演。 (小组交流时已经进行分工)

生1:在投篮比赛中, 张小华投中的比率高一些, 投中的比率是指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

生2:我学到了什么叫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百分比或百分率。

生2:我学到了为什么要学习百分数, 因为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用百分数非常简便!一眼就看出谁大、谁小。

生3:我学会百分数的写法, 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 而是采用百分号“%”来表示。

生4:我学会了百分数的读法, 百分数只读作“百分之几”而不读成“一百分之几”

第三步:其他小组同学发表意见:可以评价、补充或者总结。

生1:我发现百分数不能约分。

生2:我发现百分数的分母固定是100, 而分子有的是整数, 有的是小数。

生3:吴易浓同学讲得好, 投篮的成绩好, 并不是投中的次数多, 而是说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总次数的比率高。

第四步:让学生质疑问。

3. 导学

(1) 你能举出一个生活中的百分数吗?并说出它所表示的意义。

(2) 百分数概念中提到几个数?百分数表示它们之间的一种什么关系?

(3) 百分数和分数有何区别?有没有最大和最小的百分数?

(4) 百分数的分子有的是小数, 有的是整数, 有的大于分母, 有的小于分母, 这是为什么?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 会有很多的误解和遗漏的东西, 这一步则要求教师能针对教材的的重点和难点, 设计一些针对性问题, 看这些问题中学生哪些已经搞懂, 哪些还存在问题?对于不懂的问题自己再回去看看书, 或同学讨论解决。讨论的形式主要有二种:一是生生合作探讨。即让同桌学生发挥各自的学探优势, 就相关疑难问题, 相互启发, 相互研讨, 然后四人小组再交流一下相互探讨的结果;二是小组合作探讨。合作小组可以是四个、六个人。合作探究是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 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这一过程大约需要5分钟。

4. 帮学

对于部分学生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 这一步开始付给学生3-5分钟时间, 简要表述各自探究中的难点, 要求学生不重复、不提与主题无关的问题。面对学生的疑问, 教师不要过早解答, 而是让会的学生帮助不会的学生, 或让大班集体探究。即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 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 集中解决难点。对于全班都不会的, 教师则给予点拨指导。

5. 检学

这一步要求教师能够设计出一定量的练习, 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练习既要有一定的弹性, 让学生自主选择;又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自主创新。练习以多种形式呈现, 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一般在12分钟左右。

6. 评学

这一阶段既要总结前五步自主探究活动的基本收获, 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结论, 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这是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继往开来的一步, 其作用在于进一步让学生牢记探究的方法, 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 把学习探究变成自己生活的第一乐趣。这一步激励评价可由教师进行, 也可以让学生自评、互评, 大家总结, 教师补充。另外, 教师要把局限于课堂的时间与空间扩大到课堂之外, 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 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究。

生1:我认为李欣宇同学在讲百分数的特征时讲的非常清楚、好懂。我以后一定要向她学习, 看书时认真总结, 这样才能学到东西。

生2:王静伟同学在讲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时, 讲的真好!好像老师讲的一样, 我们一听就懂了。

生3:我认为我们组几个同学在自学和讨论时都比较认真。

后记:

一百分的奖励六年级作文 第4篇

如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合作交流展示的过程中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创造精神、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百分数的意义》这一教学案例进行了尝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了解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

2.使学生会交流、会质疑、会借鉴、会合作,从而培养他们收集处理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1.自学

这一步要求教师能根据教材内容的难易,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学生在自学时,要求完成几件事:(1)划出你认为比较重要的部分;(2)例题是否看得懂,在不懂的地方注上记号:(3)做一二道题试试看,哪里有困难。(4)想想今天学的内容和前面内容有什么联系,写出你的新发现、新解法和一些创新的想法。

师先讲明自学要求,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第89-90页上的内容。学生在自学时,可播放一些不干扰自学的钢琴曲。

2.说学

这一步主要是让学生自由地汇报所学到的内容,有一点说一点,同时也让学生说出新的发现、新的解法和一些创新的想法,还要让学生谈谈自学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对于学生的疑问,教师不必过早解释,暂时撂置,这一过程大约需要7分钟,说学一般分为以下几步进行:

第一步:让学生小组交流自己学到了什么。

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注意每组必须安排一个好的学生),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大约3分钟

第二步:汇报小组上讲台做自学汇报,并进行适当的板演。(小组交流时已经进行分工)

生1:在投篮比赛中,张小华投中的比率高一些,投中的比率是指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

生2:我学到了什么叫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百分比或百分率。

生2:我学到了为什么要学习百分数,因为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用百分数非常简便!一眼就看出谁大、谁小。

生3:我学会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是采用百分号“%”来表示。

生4:我学会了百分数的读法,百分数只读作“百分之几”而不读成“一百分之几”

第三步:其他小组同学发表意见:可以评价、补充或者总结。

生1:我发现百分数不能约分。

生2:我发现百分数的分母固定是100,而分子有的是整数,有的是小数。

生3:吴易浓同学讲得好,投篮的成绩好,并不是投中的次数多,而是说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总次数的比率高。

第四步:让学生质疑问。

3.导学

(1)你能举出一个生活中的百分数吗?并说出它所表示的意义。

(2)百分数概念中提到几个数?百分数表示它们之间的一种什么关系?

(3)百分数和分数有何区别?有没有最大和最小的百分数?

(4)百分数的分子有的是小数,有的是整数,有的大于分母,有的小于分母,这是为什么?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会有很多的误解和遗漏的东西,这一步则要求教师能针对教材的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一些针对性问题,看这些问题中学生哪些已经搞懂,哪些还存在问题?对于不懂的问题自己再回去看看书,或同学讨论解决。讨论的形式主要有二种:一是生生合作探讨。即让同桌学生发挥各自的学探优势,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然后四人小组再交流一下相互探讨的结果;二是小组合作探讨。合作小组可以是四个、六个人。合作探究是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这一过程大约需要5分钟。

4.帮学

对于部分学生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这一步开始付给学生3-5分钟时间,简要表述各自探究中的难点,要求学生不重复、不提与主题无关的问题。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要过早解答,而是让会的学生帮助不会的学生,或让大班集体探究。即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对于全班都不会的,教师则给予点拨指导。

5.检学

这一步要求教师能够设计出一定量的练习,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练习既要有一定的弹性,让学生自主选择;又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自主创新。练习以多种形式呈现,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般在12分钟左右。

6.评学

这一阶段既要总结前五步自主探究活动的基本收获,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这是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继往开来的一步,其作用在于进一步让学生牢记探究的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把学习探究变成自己生活的第一乐趣。这一步激励评价可由教师进行,也可以让学生自评、互评,大家总结,教师补充。另外,教师要把局限于课堂的时间与空间扩大到课堂之外,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究。

生1:我认为李欣宇同学在讲百分数的特征时讲的非常清楚、好懂。我以后一定要向她学习,看书时认真总结,这样才能学到东西。

生2:王静伟同学在讲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时,讲的真好!好像老师讲的一样,我们一听就懂了。

生3:我认为我们组几个同学在自学和讨论时都比较认真。

后记:

本节课通过以“六学”为主导的数学课堂教学形式,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能力,促进了学生个性彰显。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得以培养。

六年级数学《百分数应用一》教案 第5篇

(一)》教案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23-24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说明

一、准备

线段图是把握数量关系的重要方法之一

你能用线段图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吗?

在学校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参加围棋班的有32人,参加航模班的人数比参加围棋班的多25%

1.学生独立完成线段图

2.展示学生成果

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25%=1/432人

围棋班比围棋班25%

航模班

二、百分数的应用

1、出示教科书P23上面的问题

2、思考:“增产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评价

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加的产量是普通水稻产量的百分之几

3、学生独立解答问题

4、班内交流

方法一:7-5.6=1.4(吨)

1.4÷5.6

=0.25

=25%

方法二:7÷5.6

=1.25

=125%

125%-100%=25%

三、试一试

1、出示教科书P23下面的问题

2、“几成”是什么意思?※成数主要用于农业收成※几成就是十分之几。

※一成就是1/10,也就是10%二成五就是2.5%,也就是25%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2.61-2.25)÷2.25=0.36÷2.25

=0.16

=16%

四、练一练

1.教科书P24练一练第1题

2.科书P24练一练第2题

3.教科书P24练一练第3题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一百分的奖励六年级作文 第6篇

(一)【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23-24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说 明

一、准备

线段图是把握数量关系的重要方法之一

你能用线段图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吗?

在学校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参加围棋班的有32人,参加航模班的人数比参加围棋班的多25%

1.学生独立完成线段图

2.展示学生成果

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25% = 1/4 32人

围棋班 比围棋班25% 航模班

二、百分数的应用

1、出示教科书p23上面的问题

2、思考:增产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 教师评价

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加的产量是普通水稻产量的百分之几

3、学生独立解答问题

4、班内交流

方法一: 7 - 5.6 = 1.4(吨)

1.4 ÷ 5.6 = 0.25 = 25% 方法二: 7 ÷ 5.6 = 1.25 = 125% 125% - 100% = 25%

三、试一试

1、出示教科书p23下面的问题

2、几成是什么意思?

※ 成数主要用于农业收成

※ 几成就是十分之几。

※ 一成就是1/10,也就是10%

二成五就是2.5%,也就是25%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2.61 - 2.25)÷ 2.25

= 0.36 ÷ 2.25

= 0.16

= 16%

四、练一练

1.教科书p24练一练第1题

2.科书p24练一练第2题

3.教科书p24练一练第3题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从复习中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通过介绍某实验田普通水稻与杂交的产量,引出增产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再一次体会百分数的意义。

引导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答,开拓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234567&重点理解几成的意思。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反思 】

百分数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25-26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或比一个

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

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 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说 明

一、导 入

1、我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科学家-----袁隆平,大家知道吗?(如果有学生知道,可以让学生说一说)

2、他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3、因为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的产量要高很多,所以我国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一年比一年增加。

二、百分数的应用

1、生活中的百分数问题

2000年某地在教水稻的种植面积为20万公顷,2001年的种植面积比2000年增加25%,2001年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是多少公顷?

2、线段图

教师提出要求: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2000年和2001年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 学生独立画图

※ 展示学生的成果

※ 教师评价

25% = 1/4

20公顷

2000年 25%

2001年

3、学生自主解答问题

4、班内交流

办法一: 20 × 25% = 5(公顷)+ 5 = 25(公顷)

办法二: 1 + 25 % = 125% × 125% = 25(公顷)

三、试一试

1、生活中的折扣

游乐场的套票原来每套30元,六一期间八折优惠,购买一套这样的套票能省多少元?

2、思考:八折是什么意思?

※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 教师评价

※ 八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80%

3、学生自主解答然后交流

办法一: 30 × 80% = 24(元)

<<<1234567&30 - 24 = 6(元)

办法二: 30 ×(1 - 80%)

= 30 × 20 %

= 6(元)

四、练一练

1、教科书p26练一练第1题

2、教科书p26练一练第2题

3、教科书p26练一练第3题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从教材提供的情境开始讨论,从介绍杂交水稻之你袁隆平的事迹,引出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某地2000年与2001年杂交水稻种植的情况介绍,引出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中通过类比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方法自主解答。重点放在方法交流之中。

引导学生分析,要求购买能省多少元,先求什么。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解题思路。

【教学反思】

本课重在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引导上。效果较好,而且学生能在交流中得到更多的数学信息,集思义益,博采众长,不仅从中学到了许多解题方法,而且也学会了如何流。

百分数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27-28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强对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并能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说 明

一、导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百分数与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能给大家说一些生活中用到百分数的事例吗?(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二、家庭消费

下表是笑笑的妈妈记录的家庭消费情况:

年份 1985年 1995年 2005年

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 65% 58% 50%

其他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 35% 42% 50%

1、你能给大家说说表格所表示的意思吗?

2、根据表中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3、教师提出问题:

1985年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210元。你知道这个家庭的总支出是多少元吗?

4、你准备怎样解答这个问题?(小组讨论)

※ 你觉得直接列式方便吗?为什么?

5、展示解答过程

解:设这个家庭1985年的总支出是x元。

65% x - 35% x = 210

30% x = 210

<<<1234567&x = 700

6、如果2005年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50%,旅游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10%,两项支出一共是5400元,这个家庭的总支出是多少元?

※ 学生独立解决

※ 教师评价

下表是笑笑的妈妈记录的家庭消费情况:

年份 1985年 1995年 2005年

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 65% 58% 50%

其他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 35% 42% 50%

三、试一试

1、出示教科书p27试一试第2题

2、九五折是什么意思?

3、学生独立解答然后班内交流

解:设这本书的原价是x元。

x - 95% x = 6

5% x = 6

x = 120

四、练一练

1、教科书p28练一练第2题

增产了两成是什么意思?

展示解答过程:

解:设去年的产量是x吨。

x + 20% x = 36000

120% x = 36000

x = 30000

2、教科书p28练一练第4题

3、教科书p28练一练第5题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有关生活中百分数的知识。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调查活动中,接触到更多的实际生活中的百分数,认识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提出各项支出与总支出的关系,使学生从中了解百分与生活的关系。从数据的变化,让学生体会我们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学生己有了百分数的知识基础,对于解答这题让学生自己讨论,在讨论交流中,学生感受到百分数,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由于讨论的问题和数据都来自于学生,这样就使百分数更具有实际意义,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拓展学生的思维。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学会节俭。

【教学反思】

本课呈现了笑笑的妈妈记录的家庭消费情况统计表,让学生从表中发现数据的变化,并从中感受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学生对列出等量关系,用方程解答的方法掌握不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

百分数的应用

(四)【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二单元p29、p30 百分数的应用

(四)【教学目标】

1、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234567&【教具准备】

cai课件。

【学具准备】

【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说 明

一、谈话引入。

课前布置学生分小组到银行去调查利率并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

师:课前同学们到银行调查了有关储蓄的知识,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交流你们的调查情况。

组1:我知道人们把钱放到银行是有好处的。可以得到一些利息。

组2:现在银行可以办各种储蓄卡,如果到外地出差,不用带现金,只带卡就可以了,既方便又安全

组3:我们调查了存款的年利率。

存期(整存整取)年利率 %

一年

2.25

二年 2.70

三年 3.24

五年 3.60

组4:我们知道国债和教育储蓄不收利息税,其他的要交20%的利息税。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了解了这么多。老师知道同学们在过年的时候,得到了一些压岁钱,你觉得怎样处理这些压岁钱呢?

生:当然是存到银行了。

二、探究思考。

师:是啊,存到银行不但能支援国家建设,到期还能得到利息。根据存款的种类和时间的长短,利率是不一样的。咱们就以笑笑的300元为例,如果你有300元钱,打算怎样存款,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想存三年整存整取,时间长一些利息就会多。

生:我存一年的整存整取,如果时间太长,需要用钱时取出来,就按活期存款计算利息了,那样利息就少了。

师:你知道得真多,活期存款的利率低一些。

师:同学们想得很周到,我们存钱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怎样存,刚才同学们说的存款方式,到期后利息究竟是多少呢?我们一起来计算。

(教师给出计算利息公式:利息=本金x年利率x年限,并给出年利率表,学生计算300元存一年和三年整存整取的利息。)

学生板书

300 x 2.25% x 1 300 x 3.24% x 3

=6.75(元)=29.16(元)

师:从1999年11月1日起,个人在银行存款所得利息应按20%纳税,这就是利息税。国家将这部分税收用于社会福利事业。

师:下面大家再算一算300元存一年和三年整存整取各应交多少利息税?

学生写完后汇报:

6.75 x 20% = 29.16 x 20% =

师:那有没有不用交利息税的呢?

生:

师:对,只有国债和教育储蓄是不需要交利息税的。

三、练习巩固。

1、小明的爸爸打算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两年后用)。他如何存取才能得到最多的利息?

2、小华把得到的2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一年。她准备到期后将钱全部取出捐给希望工程。如果按年利率2.25%计算,到期后小华可以捐给希望工程多少元钱?

一百分的奖励六年级作文 第7篇

博雅学堂六年级数学上册 百分数的应用

(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练习题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一、连一连。

一个纸盒内,有红笔芯16支,蓝笔芯20支。

(1)红笔芯的支数是蓝笔芯的百分之几?()A、20÷16

(2)蓝笔芯的支数是红笔芯的百分之几?()B、16÷20

(3)红笔芯比蓝笔芯少百分之几?()C、(20-16)÷16

(4)蓝笔芯比红笔芯多百分之几?()D、(20-16

二、选择。

1.西藏境内藏羚羊的数量1999年是7万只左右,到2003年910万只左右。藏羚羊的数量比1999年增加了百分之几?

A、(10-7)÷7B、10÷7C、(710

2.一列火车从甲地到乙地要1620小时,火车的速度比汽车快百分之几?

A、(1/16-1/20)÷、(1/16-1/20)÷1/16

三、解决问题。

1.更换了节水龙头后每月用水约9吨,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了百分之几?

2.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了0.8元,成本降低百分之几?

作文文体里的百分之六十 第8篇

你说,这是不是件好事儿?有种期待,过去没有的,就是总想从你这里,获得一点……跟语文课堂不一样的观点!嘿嘿。现在再问几个问题:首先,作文文体要求中的“60%”,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如果写议论文,夹叙夹议的方式行吗?——要“议论”到什么程度,才能算是议论文?By the way,在考试中,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更好?考场作文,是否要大量引用诗句,或者将苏轼这样的文人引入文中?

王一诺

亲爱的王一诺:

据说,“辨难”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假如你提出有价值的观点,我认为老师应该高兴;但设若你的初衷仅在于让老师不高兴,那还用得着我来评价吗?通常情况下,我提供“另外一种可能”,并不总是否定其他的可能,甚至相反,我只是给语文老师的“可能”,提供来自侧面的注解。

“60%”的要求,我是第一次听说,按你的话,这没什么好隐瞒的。不过我猜意思是指比重,即只有当“议论”的篇幅不少于60%时,这篇文章才能称为议论文。问题比较复杂,我们多花一点时间讨论。

首先,为什么要写议论文?发表意见。从这个层面上讲,我的确不认为,议论手法的使用篇幅,会是一个决定因素。比如时评,一种流行的报刊小品,你可以姑且看成是有新闻作为“由头”的议论文——并不是非得按照既定比例去“议论”的。事实上,我看过最好的一篇时评,压根儿就是一篇虚拟的故事:通过它,我看到了作者鲜明的“意见”。

就是说,虽然通篇使用了“叙述”手法,它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阐明观点,而且也绝不会有读者带着阅读散文、小说的心理准备去看它。实际上,它就发表在报纸的言论版。这当然是一个极端的案例,但的确有一类时评,使用了大量(超过50%)的非议论手法。

话又说回来,一则讽刺漫画(不是丰子恺那种,也不是你看的日本卡通),也可能旨在“表明是非”,但我们总不能,据此说漫画可以等同于评论吧?何况就算是散文,也可以蕴含道理和判断啊!从这个角度看,“摆事实、讲道理”,不决定一篇文章是否属议论文。关键在于,作者要“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摆事实、讲道理”。

说到这里,王一诺同学是更明白了,还是更糊涂了?我来试着总结一下吧:当你在考场的时候,我建议遵守“60%”的标准,但是假如以后给报社投稿,我建议不拘一格!也许你会辩驳说,高考的趋势,不是所谓“淡化文体要求”吗?的确。但“不限文体”,并不意味着鼓励写四不像的“混合文体”啊。据我了解,决定高考游戏规则的那些学者,就持这样一个立场。

也就是说,“混合实验”,对于作家而言,可能产生新的边缘文体;但是对于考生而言,若题干已经指明要写“议论文”,则遵守60%——这一大致的量化标准就是“符合题意”。有鉴于此,对于议论文的“夹叙夹议”,我是持谨慎态度的。这好比新闻体裁中,以议论为主的我们叫“评论”,夹叙夹议的可能是“述评”了。

在考试中,哪一种文体最能展示你的实力,就选择哪一种文体答卷。不过相比记叙文,议论文可能具有更高的“难度系数”,所以当两种文体都拿手的时候,我倾向于你写议论文。换一种说法:多数孩子还是更擅长记叙文,不是吗?咱按“资源稀缺”的规律,走冷门儿啊。

最后,我不认为必须得在考场作文中引用诗句。实际上,所有“集体主义”的做法,都不是作文的明智选择。我崇拜苏轼,但是怎能想象,一万个考生都拿他说事儿?无论你,还是你的密友小蓓,都应该显示适度的个性,而不只是在批判老师的方面显示创意。

一百分的奖励六年级作文 第9篇

新知总结

1.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2.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读作“百分之…”

3.百分数读作要写成大写。分数表示具体的量时后面可以带单位,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时后面不可以带单位,百分数属于分数的后一种情况,不可以带单位。

知识讲解

例1

百分数的概念和意义。

例2

58%,49%,23.4%的读法。

例3

一本书看了25%,还有()没看。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新知总结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需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先变成分数,然后分子除以分母。

知识讲解

例1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百分数化成小数。

0.85=

1.74=

0.9=

6=

=

=

=

45%=

78%=

=

对点练习学.科.网Z.X.X.K]

1.28÷40=()%=()。(填小数)

3.在3.14、、、34.1%和3.41这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5.把0.64化成百分数是(),化成最简分数是()。

6.20÷()

=()

:75

=

=()

%=()

(填小数)。

7.把10化成百分数是()。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新知总结

常见的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合格率

=

发芽率

=

出勤率

=

达标率

=

成活率

=

一般来讲,出勤率、成活率、合格率、正确率能达到100%,出米率、出油率达不到100%,完成率、增长了百分之几等可以超过100%。(一般出粉率在70、80%,出油率在30、40%。)

知识讲解

例1

科技小组进行玉米种子发芽实验,结果有973粒种子发芽了,27粒种子未发芽,求这批种子的发芽率。

例2选择

A.18÷22≈81.8%

B.22÷18~122.2%

C.18÷40=45%

D.22÷40=55%

六(1)班共有40名学生,其中女生有22人,男生有18人。

(1)男生人数约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2)女生人数约是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3)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

(4)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

对点练习

1、胜利小学学生种了500棵向日葵,有25棵没成活。求成活率。

2、在一场棒球比赛中,小李在10个球中击中4个,小张在30个球中击中9个,谁的击中率高?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解题思路:单位“1”的量×分率=所求的量

例1

一匹骆驼的体重是240

kg,一只羊的体重是这匹骆驼体重的20%。这羊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有95%的鸡蛋孵出了小鸡

我这次我这次用2400个鸡蛋孵小鸡

例2

一共孵出多少只小鸡?

对点练习

1、一本故事书,张强读了50页,剩下的页数正好是这本故事书的60%。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新知总结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

两个数的相差量÷单位“1”的量

×

100%

或:

求多百分之几:(大数÷小数

1)

×

100%

求少百分之几:(1

小数÷大数)×

100%

知识讲解

例1

看图填空。

(1)

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2)

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3)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4)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例2

果园里有桃树300棵,比梨树少200棵。桃树比梨树少百分之几?

对点练习

1.甲数是10,乙数是40,甲数是乙数的百分之几?乙数是甲数的百分之几?

2.150米的50%是多少米?一个数的50%是63米,这个数是多少米?

3.把5千克糖平均分4份,每份占总重量的百分之几?每份重多少千克?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新知总结

1、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数量关系式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中的关系式相同:

(1)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2)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分率)=分率对应量

2、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已知单位“1”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

解法:

(1)方程:

根据数量关系式设未知量为X,用方程解答。

(2)算术(用除法):

分率对应量÷对应分率

=

单位“1”的量。

[来源:学科网]

知识讲解

【例题1】一台音响改进了功能,每台提价20%,现在售价是840元,提价多少元?

【例题2】一件衣服售价240元,现在按90%销售商家还能赚50元,这件衣服实际进价是多少元?

对点练习

1.一种商品,先提价10%,再降价10%,售价与原价相等。()(判断对错)

2.果园里有桃树和梨树共440棵,其中梨树的棵树比桃树多20%,果园里桃树有几棵?

3.某县去年造林160公顷,今年造林200公顷。去年的造林面积是今年的几分之几?

一百分的奖励六年级作文 第10篇

教学目标:

1.联系实际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解决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2. 让学生在应用百分数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提高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发展抽象思维,增强数感。

3.感受数学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理清本单元的知识脉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类百分数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规律,并正确进行解答。

教学难点:综合分析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设计理念:通过回顾思考,帮助学生进一步明晰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再通过“练习与应用”帮助学生沟通三类百分数应用题之间的联系,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回顾思考:

1、提问: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谈话:百分数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你能用学到的百分数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这方面的有关内容。

3、揭示课题,板书:百分数的应用复习学生边回顾边回答

小组讨论:

1、你是怎样理解利率、税率和折扣的?举例说说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你有哪些体会和收获?

二、基本练习

(一)复习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

1.出示15页1题:

(1)让学生尝试练习

(2)集体讲评

提问:这题的每一问是谁与谁比?谁是单位“1”的量?谁与单位“1”的量比?

师强调解决此类题目关键是要找准单位“1”的和与单位“1”比较的量,单位“1”一般作为除数,与单位“1”比较的量一般作为被除数。对照数量关系进行列式。

注意问题:甲比乙多百分之几并不是乙比甲少百分之几,原因是单位“1”量不相同。

2.15页2题

(1)师问:这份表格中原料油的千克数、出油的千克数、出油率这三个量之

学生独立列式

根据老师问题,回答

学生进行正确判断

说出三者之间的关系

间有什么关系?

(2)板书:出油率=出油的千克数÷原料的千克数

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得到:

原料的千克数出油率=出油的千克数

出油的千克数÷出油率=原料的千克数在这三个量中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量都能求出第三个量。也可以根据乘法的数量关系进行解答。

(3)填表计算

(4)核对答案。

(5)小结:通过这题的解答,教师引导学生寻找三类百分数应用题之间的关系。

(二)复习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做15页第3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求5千克番茄中大约含水和糖各多少千克就是求什么?应该怎样列式?

3、师指出: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先找出谁是单位“1”的量,它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样都是用乘法来解答。

4、让学生独立解答,反馈校对。

(三)复习解决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做15页第4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通过关系句的分析,请说说谁是单位“1”的量。你能一句话说出这题的意思吗?数量关系是什么?对照数量关系请你解答。

3、师指出:这类题目的特点是单位“1”的是未知的,我们可以把它设为X,对照数量关系进行解答,关键是找准数量关系。

注意结果按题目要求进行保留。

4、独立解答

5、交流总结:当单位“1”已知时,可以直接用乘法求出相关的未知量;当单位“1”未知时,通常用方程解答。

填表计算

核对结果,说出列式

让学生用一句话进行表述

正确找出单位“1”,并能学会画线段图

独立解答

独立审题

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独立分析、解答

检查得数是否进行了保留。

三、实际应用

1.完成16页第5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讲评。

(1)先根据题意写出数量关系,比较这两题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请你写出数量关系,你发现了什么?请对照数量关系进行解答。

指出: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养成良好的画图习惯,对照图写出数量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或列方程解答。

2.完成16页第6题

先由学生独立解答,再集体讲评。

重点指导学生会画线段图,并能根据图写出数量关系式。

3.师小结并强调:单位“1”的量已知和未知时的不同处理方法。

抓住关系句,找出单位“1”的量,列出数量关系式,

再比较两题的异同点。

画图

写出数量关系式

一百分的奖励六年级作文 第11篇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及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有关百分数的一些知识,知道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还学习了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你会解决下面的实际问题吗?

(出示下列题目,请学生解答。)

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五(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百分之几?男生人数是女生的百分之几?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进行交流,重点说说数量关系。

3.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百分数的知识。

二、教学例1

1.出示例1中的两个已知条件,要求学生各自画线段图表示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画好后,讨论:画几条线段表示这两个数量比较合适?表示哪个数量的线段应该画长一些?大约长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提出要求: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你能求出哪些问题?

引导学生分别从差比和倍比的角度提出如“实际造林比计划多多少公顷”“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多少公顷”“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原计划造林面积相当于实际的百分之几”等问题。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提出例1中的问题: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2.引导思考:

这个问题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时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

小结: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启发:根据上面的讨论,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这个问题?

学生列式计算后,进一步追问: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怎样计算的?要求4公顷相当于16公顷的百分之几,又是怎样算的?综合算式应该怎样列?

3.进一步引导:此前,曾有人提出“根据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计划的百分之几”,你会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吗?

学生列式计算后追问:这里得到的125%与刚才得到的25%这两个百分数有什么关系?

联系学生的讨论明确:从125%中去掉与单位“1”相同的部分,就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百分数。

提出要求:根据上面的讨论,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还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列式后追问:“125%―100%”这个算式中,125%表示什么意思?100%呢?

三、教学“试一试”

1.出示问题: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启发:根据例题中问题的答案猜一猜,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学生作出猜想后,暂不作评价。

提问:这个问题又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时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要求“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还能列出不同的算式吗?

2.学生列式计算后讨论:这个答案与你此前的猜想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小结:“试一试”与例题中的问题都是把实际造林面积与原计划造林面积进行比较,但由于比较时单位1的`数量不同,所以得到的百分数也就不同。

四、指导完成“练一练”

1.要求学生自由读题。

2.提问:你是怎样理解“20xx年在读研究生的人数比20xx年增加了百分之几”这个问题的?

学生讨论后,要求他们各自列式解答。

3.根据学生在解答过程中的表现,相机提问:计算中有没有遇到什么新的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他们自主阅读本页教材的底注,并组织适当的交流。

五、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练习一第1~3题

做练习一第1题。

可以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如果有学生感到困难,可启发他们先画出相应的线段图,再根据线段图进行思考。

做练习一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对问题的理解,再让学生列式解答。可提醒学生把计算的商保留三位小数。

做练习一第3题。

先鼓励学生独立解答,再通过交流让学生说清楚思考的过程。

2.对比练习

(1)建造一个游泳池,计划投资100万元,实际投资80万元。实际投资比计划节约了百分之几?

(2)建造一个游泳池,计划投资100万元,实际投资比计划节约20万元。节约了百分之几?

(3)建造一个游泳池,实际投资100万元,比计划投资节约20万元。节约了百分之几?

学生读题后先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然后指名分析每题的解题思路。同桌间互相查看解答情况。

3.拓展题。

(1)爸爸买的股票“中国石化”上周五收盘价是20元,本周五收盘价是24元。“中国石化”本周上涨了百分之几?(用两种方法解答)

(2)从南京开往淮安,甲车行了3小时到达,乙车行了4小时到达。甲车速度比乙车快百分之几?

六、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时,通常可以怎样思考?计算过程中还要注意些什么?今天你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你的同桌呢?

七、布置作业

一百分的奖励六年级作文 第12篇

单元(章)主题 任课教师与班级

本课(节)课题 整理和复习(一) 第课时/共 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

及设置依据 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写法。

2.掌握百分数和小数、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熟练解答求一个数是(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应用题以及百分比应用题。

重点:熟练解答求一个数是(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应用题以及百分比应用题。

难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一、基本练习

1.完成下面表格。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小数 0.16

分数

百分数 24.5% 0.9%

2.只列式,不计算。

(1)40占50的几分之几?(2)50是40的百分之几?

(3)5比8少百分之几?(4)8比5多百分之几?

二、知识梳理

1.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不同?百分数写法有什么特点?

2.说一说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用什么方法解答?

如:甲数是200,乙数是150。

(1) 甲数是乙数的百分之几,算式:_____________,把________看作单位“1”。

(2) 乙数是甲数的百分之几,算式:_____________,把________看作单位“1”。

(3) 甲数比乙数多百分之几,算式:_____________,把________看作单位“1”。

(4)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算式:_____________,把________看作单位“1”。

三、深化练习:

1.李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其中合格率是95%,这里的95%表示什么?

2.一条水渠已修的比未修的长25%,这里的25%表示什么?未修的比已修的短百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分之几?

四、小结:这节课复习了什么?

板书

设计

整理和复习(一)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作业布置或设计 P104第1、2、3题。

课后反思:

一百分的奖励六年级作文 第13篇

备课时间:11月10日

课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1) 本课初备 课时 共9课时,本课第5课时 个人复备栏

蔡丽霞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揭示分数、百分数及整数应用题的内在联系。

2、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法。

3、培养学生迁移推理能力,引导学生揭示分数应用题与百分数应用题和整数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受到事物间存在着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什么是百分数?

2、把下列各数改写成百分数

0.67/103.55/811

3、出示例4的统计图,提问: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几分之几?

怎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4、百分数也表示倍比关系,能否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题,改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题呢?

改问题引入: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例4

1、怎么求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之几?

(1)各自解答。

(2)交流:你是怎么解答的?

指出:列出除法算式后,再改写成百分数。

2、比较: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教学“试一试”:根据图中的数据,还可以提出哪些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1)提出问题。

(2)逐题解答。

(3)指出,遇到除不尽的,与先前的要求一样,保留三位小数。

4、小结方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直接用一个数去除以另一个数。

5、完成“练一练“第1题。

三、教学例5

1、出示例5:学校田径队有40人,下表是田径队某周每天早晨参加训练的人数统计。(出示统计图)

你认为哪天的出勤率高?(小组交流一下)

2、讨论:

(1)什么是出勤率?

(2)出勤率用什么数来表示?(百分数)

(3)那么怎样求出勤率呢?

3、算一算:周一的出勤率是多少?

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呢?

4、比较:哪天的出勤率最高?哪天的出勤率最低?

5、讨论:求百分率有什么好处呢?

指出:为了便于分析比较数据人们经常用到百分率(板书:便于分析比较),再比如。(出示以下例子)

(1)花生榨油--出油率(2)学生考试--优秀率

(3)产品检验--合格率(4)制作盐水--含盐率

(5)种子试验--发芽率(6)射击测试--命中率

交流:选择喜欢的百分率,说出计算方法。

6、比较各百分率的共同点:

(1)意义:都是一部分的数量与总数量相比。

(2)题意:把总数作为单位“1”的量;“**率”指出了比较量的关键词。

(3)列式规律:

把总数作为单位“1”的量做分母(除数);

**率提示的比较量做分子(被除数)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2题、第3题。

各自独立完成,再指名汇报。

2.一种收音机,原价60元,现价48元,降价了百分之几?

六、作业:练习二十一1~3题。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后记:xkb1.com

一百分的奖励六年级作文 第14篇

第8页“折扣”、做一做及练习二第1至3题。

教学目标:明确折扣的含义,能熟练地把折扣写成分数、百分数,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学会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会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引导交流,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课件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每当过节期间各商家搞了哪些促销活动?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进行促销的?

生:打折;买一赠一……

二、新课讲授

(一)理解“折扣”的含义。

(1)刚才大家调查到的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是一个商业用语,那么你所调查到的打折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打“九折”,你怎么理解?

(2)你们举的例子都很好,老师也搜集到某商场打八五折的售价标签。(课件出示)

(3)引导提问:如果原价是10元的铅笔盒,打九折,猜一猜现价会是多少?如果原价是1元的橡皮,打九折,现价又是多少?

(4)仔细观察,商品在打九折时,原价与现价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找出规律:

原价乘以90%恰好是标签的售价 或 现价除以原价大约都是90%。

(6)归纳定义。

通俗来讲,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几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十。如八五折就是85%,九折就是90%。

(二)解决实际问题。

(1)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①导学生分析题意:打八五折怎么理解?是以谁为单位“1”?

②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原价×85%=实际售价

③学生独立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解答。

④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2)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①导学生理解题意:只花了九折的钱怎么理解?以谁为单位“1”?

②学生试算,独立列式。

③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并板书。

(三)提高运用(出示课件)

(1)做一做:商品打折后出售的价格

(2)在某商店促销活动时,原价200元的商品打九折出售,最后剩下的10个,商家再次打八折出售,最后的商品售价多少元?

(3)图书馆图书优惠卡可打8折,小会买了套图书,省了9.6元,这套图书原价多少元?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练习题。

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1、3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折扣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1)180×85%=153(元)       (2)160-160×90%     160×(1-90%)

答:买这辆车用了153元 。         =160-144        = 160×10%

= 16(元)      =16(元)

答:比原价便宜了16钱。

我家的奖励基金六年级作文 第15篇

朋友,你听说过家庭奖励基金吗?今天,我就给您介绍一下我们家的奖励基金。

我家是个大家庭,由4个小家庭组成。1号家庭有教师出身的爷爷和奶奶,都已经退休了。2号家庭,有在唐山齿轮集团公司上班的爸爸,当小学教师的妈妈和我。3号家庭有在盐业公司上班的二叔,当保健医生的二婶和上三年级的妹妹。4号家庭有在电力局上班的小叔和当医生的小婶。我们这个大家庭里,小辈孝敬长辈,长辈关心小辈,在邻居朋友眼里,也算是和睦的家庭了。

然而,春节,是爷爷奶奶最不开心的时候,二婶因为工作清闲,染上了打麻将的习惯,而老叔呢,不管有空没空,整天坐在电脑前打游戏。日子长了,连十分爱学习的爸爸妈妈也被二婶和小叔带得爱玩了,没人管我和妹妹,我们俩也像脱线的风筝,疯开了。

爷爷奶奶一看这种情况,商量了商量,拿出他们省吃俭用攒下的5万元钱,打算办一个学习奖励基金会。爷爷还主持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他语重心长地说:“没有知识的人将会被快速发展的社会淘汰,你们比我明白。本来,我的这些钱是想给你们几家添件家具什么的。现在,我改变主意了。这笔钱,我们建立一个家庭学习基金会。规则是:每个家庭先购置一千元与各自业务有关的书籍或报纸。以后,每个人业务进修、各种学习班学费报销,拿到毕业证书或等级证书奖励500元。”

我家的奖励基金,最先受益的是我们这个小家庭。妈妈正在进修本科,得到了元学费。而我,二胡已经考过了3级,自然得到了800元学费,还得到了500元奖金。

爷爷奶奶率先垂范,爷爷报了老年大学的书法班,奶奶参加了老年秧歌队培训,每天都到区老干部局听课,练习。

闹“非典”期间,由于学校放假,我每天都在家练习拉二胡,不想也让爷爷产生了兴趣。“非典”过后,爷爷竟买了一把二胡,和我同师学艺。星期天,我们背着二胡去老师那里学习,回到家,我们互相切磋。为了拓宽视野,爷爷还经常上网查阅有关信息,带我观看本地名师演出,领略艺术的魅力和震撼力年龄的差距没能阻隔我和爷爷对艺术的`理解力,志趣相投使我们成了名副其实的“师兄弟”,交流的好伙伴。去年9月,我和爷爷同时参加二胡5级考试,我们双双过关,并得到了相应的奖励。

干什么事都不甘落后的二婶,赶紧给自己报了医师技术培训班,二叔报了汽车驾驶员培训班,妹妹报了古筝学习班,小婶也积极参加了职称计算机、英语培训。爸爸更厉害,正在天津大学攻读研究生。

大家都不玩了,各有各的学习任务了。可只有初中毕业的小叔却不知所措了,嘴里时不时说上句,“我也不会,学不学就这个样子了。”奶奶鼓励他说:“不会就学嘛。再不学,你就是家里最废物的了。家里放着大学毕业的媳妇,为什么不用?”后来,在小婶的帮助下,小叔也兴冲冲上了电大大专班。现如今,小叔还是整天坐在电脑前,但却不是玩游戏了,他上了一个网上辅导班,进步还真快呢,已经考过了4科。

我家的“奖励基金”钱花的很快,可爷爷奶奶却十分高兴。是啊,正是家庭“奖励基金”,使我们这个大家庭中人人树立了“知识立家、知识兴家”的学习理念,我们这个家庭的每一个成员,正与时代同步和谐发展。

相关文章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精选13篇)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第1篇清涧分部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理科实验操作、体育考试安全工作预案为...

1
2025-09-19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精选9篇)2024国培总结 第1篇2017教师国培学习总结当今社会,教事业迅猛发展,各类培训数不胜数,而“国培”对于我们教育发...

1
2025-09-19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精选5篇)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第1篇2018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

1
2025-09-19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精选6篇)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1篇2017年崇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一...

1
2025-09-19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3篇)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第1篇2010—2011学年下学期六年级...

1
2025-09-19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精选12篇)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第1篇2011公考备考:《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2011-0...

1
2025-09-19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精选4篇)以案促改主持词 第1篇主持词同志们:根据市委要求,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局开展案件剖析做好以案促改工作动...

1
2025-09-19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精选5篇)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第1篇人生,说到底,活的是心情。人活得累,是因为能左右你心情的东西太多。以下是...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