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
来源:莲生三十二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精选10篇)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 本组患者中有63例为男性, 27例为女性, 最大年龄为74岁, 最小年龄为39岁, 平均年龄 (54.56±3.11) 岁, 最短病程为2年, 最长病程为7年, 平均病程4.1年;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在治疗前均采用胰岛素注射及其他降糖药物治疗, 均无明显的疗效。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实施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 治疗过程中予以心理、置泵前、置泵过程中、置泵后、饮食运动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2]。

1.3 效果判定标准

对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进行分析对比[3]。

1.4 数据处理

将本次统计调查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均得到明显的下降, 治疗前后各项数据比较具有明显差异 (P<0.05) 。具体情况见表1。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由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长期遭受病痛的折磨, 加上对治疗方法的不够了解, 很容易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在护理过程中, 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要对患者予以真切的关心, 给予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前应向患者讲解治疗方法与疗效、安全性, 使患者了解到胰岛素泵治疗的优越性及必要性, 消除患者的疑虑和紧张情绪, 信任护理人员, 配合医师的治疗和护士的护理, 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3]。

3.2 置泵前护理

首先是确保胰岛素泵的治疗, 在没有使用的时候应放置在冰箱里, 避免高温引起失效。使用的时候应先检查其生产日期和性状有无异常, 确定无误后拿出并静置半个小时, 以防止产生气泡, 抽取的时候也要防止产生气泡, 因为如果产生气泡就很容易在注射的时候堵塞管道。

3.3 置泵中护理

取患者平卧位, 采取腹部注, 注射的过程中注意不要选择腰带和内衣边线及运动时易被拉伸的部位;做好各项常规消毒、杀菌, 快速、稳定的进针, 要注意进针的深度, 以防针头滑出等。安装胰岛素时注意避免埋针时针尖刺破毛细血管而引起堵塞软管等情况。

3.4 置泵后护理

患者置泵后要密切注意患者血糖的变化, 做好泵的调节准备, 以保证其安全的使用;置泵后1周内是低血糖的高发期, 要向患者解释原因, 并说明有效的应对措施, 这样可以及早的发现和处理问题;随时保持注射部位清洁, 无红肿、出血、硬结, 无针头脱落等情况;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监测和指导患者自我监测胰岛素的使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浸水、脱落等, 注意泵的放置位置和环境, 环境温度应在0~45℃, 如果患者要沐浴或要进行CT等检查需要断开泵, 则要注意断开时间不能超过1 h。

3.5 饮食护理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是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 因此饮食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要根据医师的建议合理的调整膳食, 给予低脂肪、低糖类食物;咨询患者有无其他疾病, 避免药物冲突;叮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好饮食护理, 并积极的进行运动。

综上所述, 胰岛素泵能够有效的控制血糖、缓解糖尿病症状。而在治疗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护理, 积极的通过心理护理、置泵护理指导患者正确的使用胰岛素泵, 同时消除患者心理的焦虑, 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 从而维持血糖平衡。

摘要:目的 分析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均给予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 并从心理、置泵前后等方面进行综合护理, 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均得到明显的下降, 治疗前后各项数据比较具有明显差异 (P<0.05) 。结论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同时在治疗期间应积极的采取护理措施。

关键词: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护理措施,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马爱莉, 韦文合.老年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短期疗效和安全性的观察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 31 (13) :2166-2167.

[2]陈霭玲, 黄知敏, 伍基颜, 等.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态度对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血糖控制的影响[J].新医学, 2011, 42 (10) :640-644.

胰岛素泵和胰岛素强化治疗 第2篇

胰岛素泵是一个形状、大小如同BP机,通过一条与人体相连的软管向体内持续输注胰岛素的装置。它模拟人体健康胰腺分泌胰岛素的生理模式,俗称“人工胰腺”。内装有一个放短效或速效胰岛素的储药器,外有一个显示屏及一些按钮,用于设置泵的程序,灵敏的驱动马达缓慢地推动胰岛素从储药器经输注导管进入皮下。输注导管长度不一,其牢固地将泵与身体连接起来。

胰岛素泵会根据为不同的佩戴者所设定的程序24小时持续地输注胰岛素。一个持续输注的少量的胰岛素被称为“基础率”。这一胰岛素量用于控制餐间和夜间的空腹血糖处在理想的范围内。胰岛素泵并不是全自动的,在进食前,使用者需要追加一个与进餐量相匹配的胰岛素“大剂量”。 餐前量的注射原则是“想吃多,打得多,想吃少,打得少,想不吃,先别打”,这里所说的是指所含碳水化合物的多少。 可参照营养知识中的食物营养成分热量表。

胰岛素泵的优点是什么?

模拟生理胰腺分泌功能,改善HbA1c水平

免去了患者每天多次注射的麻烦

胰岛素泵能更为精确地控制剂量

能够让患者的血糖浮动减小

患者吃饭的时间和摄入的热量能够更为灵活

避免了注射中效或者长效胰岛素可能带来的不可预测的后果

患者可以不用在运动前刻意加餐

因为胰岛素泵为长期、小剂量的连续皮下注射,因此和每日的两针、三针、四针的注射相比,所使用的胰岛素的剂量要少

胰岛素泵有什么缺点?

虽然胰岛素泵带来的好处很多,但也有一些小缺点:

可能造成体重增加

如果导管脱落了,有可能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所以最好随身携带备用的胰岛素笔

非常昂贵,国产的胰岛素泵每台2万~3万人民币,进口的胰岛素泵每台4万~5万人民币,除了胰岛素的花销以外,每个月还有胰岛素泵耗材的花销,而且未列入医保保险范围内

会觉得长时间佩戴胰岛素泵不舒服

使用前有可能需要住院佩戴胰岛素泵,并且接受训练如何使用

开始使用胰岛素泵

如果患者接受使用胰岛素泵,医生会开始做准备:

1.医生会根据你几天来使用胰岛素的平均值来决定胰岛素泵中的胰岛素剂量。

2.医生会将胰岛素总剂量中的40%~50%用作基础量,50%~60%用作餐前量。

3.基础量胰岛素会被分为24份,作为每一个小时的基础率。

4.基础率会根据每小时的状况有所调节,例如在黎明现象的时候高一些,活动量大时低一些。

5.根据500/450法则确定碳水化合物/胰岛素比例。即用500或者400除以每天胰岛素的总量,获得胰岛素所对应的碳水化合物的克数。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以往的胰岛素用量,会有些许调整。

6.根据1800/1500法则计算,来确定如何增加或者减少餐前大剂量。

如何适应胰岛素泵?

患者通常需要好几个月来适应胰岛素泵和身体的连接。在头一个月,患者需要养成一些好习惯:

1.在特定时间追加大剂量胰岛素,例如每次餐前5分钟追加。

2.不论走到哪儿,都要至少携带一支胰岛素笔作为后备,以防胰岛素泵失效。

3.虽然使用胰岛素泵,你的进餐时间和摄入热量能够比较灵活,但这可能会导致你的体重增加。所以,即使使用胰岛素泵,也应该遵循医生或者营养专家的意见进餐。

4.使用胰岛素泵仍然需要记录自己的血糖和所摄入热量以及餐前注射量、剂量调节、运动量等。每天入睡前看一次记录,能够让你发现血糖控制不好的原因在哪里,并有助于以后改进。

5.一般胰岛素泵的生产厂家会提供记录表格,或者你也可以自己制作表格。虽然有的人认为每周记录一两次就足够,但最好每天做记录。

如何发现胰岛素泵的故障?

胰岛素泵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堵管、漏液等意外情况,因此要求患者在使用中应熟练掌握处理相关情况的对策,出现上述情况如果排除器械本身的故障外,其可能性有如下几点:

如果针头扎入皮下时有血反流回管道

如果针头扎入皮下时有空洞感

如果针头扎入皮下的脂肪层较浅,则均有可能发生上述情况

在此情况下应及时更换耗材及注射部位,以避免高血糖出现。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近年来到该院就诊的5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胰岛素皮下注射对照组20例和胰岛素泵胰岛素连续输注观察组30例。 对照组患者中,年龄22~36岁 ,平均约为 (28.3±5.7)岁 ,孕周15~37周 ,平均约为(25.4±6.1)周;观察组患者中,年龄21~36岁,平均约为(28.9±5.6)周,孕周16~37周,平均约为(25.7±5.9)周。两组患者均无其他大型系统疾病,且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及病情等情况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经过常规检查后,观察组30例患者行胰岛素泵(712型胰岛素泵)连续输注治疗,对照组20例患者行常规的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均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予以综合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评估、了解、仔细观察患者的个人情况,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状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仔细讲解疾病的基本知识,告知其血糖升高对胎儿、母体造成不良影响,故较好的控制血糖可预防发生母婴并发症,嘱咐患者必须正确对待,并保持乐观的心态配合临床工作;及时纠正患者的错误认识(认为会依赖胰岛素),讲解应用胰岛素泵的操作规程、性能、治疗目的、对胎儿和孕妇的好处、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应急处理(机器报警通知医生),提高患者临床积极性。 2做好胎儿监测。 通知患者定期进行产前B型超声仪检查,观察胎动、胎心率,教会患者自我监测的正确方法,避免发生意外。 3置泵前的护理。 清洁患者的皮肤,防止注射部位感染,让患者尽量穿着宽松衣服,以免注射部位受到压迫;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熟练掌握胰岛素泵的注意事项、流程、工作原理、治疗过程中的故障排除;备好药物及使用胰岛素泵的延长管、专用储药器,检查胰岛素泵的性能,抽取胰岛素时遵照要求顺序操作,将空气排尽,对管道连接处进行认真检查,防止滴漏。 4置泵后护理。 护理人员应每天对胰岛素泵的运行情况进行不定时检查,观察输注管是否受压、扭曲,置泵的部位、时间,电池电量,胰岛素的剩余剂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是否出现胶布过敏、针头脱出、渗液、硬结、出血、疼痛、红肿等现象,若有上述情况需及时通知医师处理;严密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观察有无低血糖症状,嘱咐患者带泵期间不得擅自离院,不要大量运动,准时进餐,随身携带含糖食品或糖果,若有低血糖反应需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5饮食、运动护理。 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运动指导、饮食干预,在满足孕妇、胎儿基础营养的前提下进行适当运动指导、饮食控制,饮食要多样化,均匀分配每天热量的摄入,定时定量,多吃豆制品,多喝牛奶,适当补充微量元素(钙铁锌);良好控制病情的情况下吃少量水果,忌食辛辣生冷食物,尽量少食甜食、含糖饮料;多选择有节奏、舒缓的运动项目(如散步),时间为20~30 min,避免剧烈运动,在家人的陪同下进行运动,以确保安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BG和2 h PBG的水平情况及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次数情况等。

1.4 统计方法

该项实验所得结果数据均就计算机整理完毕并予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资料中计量资料统计采用2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 ),记数数据运用(x±s)表示,组间差异运用 χ2或t检验。结果对比数据运用P表示,且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FBG 和 2 h PBG 的水平情况

由表1可知,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FBG值、2 h时的PBG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BG值虽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其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h时的PBG值及其差值相对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次数情况

由表2和表3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胰岛素用量及血糖达标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低血糖发生次数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医学上对糖尿病的治疗一般都是使用胰岛素,利用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促进糖原分解,降低血糖含量,有效抑制病情[2]。 但当患者在妊娠时,并发糖尿病,会增加患者病情,给相关治疗带来障碍。 近来有研究表明,对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以有效的延缓患者所并发的糖尿病。 胰岛素泵,就是皮下胰岛素持续输注,简称CSII。 该治疗方法的主要作用原理是模拟患者体内的正常的胰腺胰岛素的分泌模式,并根据患者机体需求进行相关程序设计,连续想患者体内输入适当剂量的胰岛素,当机体胰岛素需要降低含量时,又输入相应的负荷量以此控制血糖的平衡,有效减少高血糖患者对胰岛B细胞和外周胰岛素的敏感性的毒素作用,保证患者机体内的良性循环,减缓妊娠患者并发的糖尿病的病情发展。 且该方法目前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使用,也逐渐被认可[3]。 除了一般治疗外 ,医师还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以保障母体及胎儿的健康[4]。

该研究对近年来到该院就诊的5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相关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从研究结果来看,对照组患者在进行了胰岛素注射等相关治疗后,病情得到了一定的减缓,但相对与观察组而言,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FBG和2 h PBG值降低情况显著良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从患者所使用的胰岛素的剂量、患者机体的血糖达标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病次数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有力的证明了使用胰岛素泵可有效治疗妊娠患者的合并糖尿病症状。 在该研究中,除了予以患者适当的药物治疗外,该院医师还对患者进行了相关的护理指导。 疾病治疗前,该院相关医护人员就根据患者的具体文化程度对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解释了有关于妊娠糖尿病的相关疾病知识,让患者从根本认识疾病,较少患者的担心。 在置泵前后,又对患者进行了相关治疗程序、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以及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积极配合的事项进行了逐一讲解, 并耐性听取患者的心声,及时为患者排忧解难,并在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告知其应重视之后的相关饮食习惯、运动等,以保障患者出院后能够拥有健康的生活习惯。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 第4篇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762-01随着人口老年化和生活方式的西方化和现代化,诸多的不良生活方式随之而来,如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且缺乏必要的锻炼,使2型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长期持续性高血糖状态可诱发和加重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1],及早使新诊断2型糖尿病血糖达标是非常有益的,可能使受损胰岛功能得到一定恢复。我院采用韩国丹纳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法治疗,能快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就诊我院的5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带泵强化治疗,效果显著,现将带泵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9年-2010年本组病例共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32~65岁,均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及分型。所选患者空腹血糖均10—19.0mmol/L,餐后2h15—22.8mmol/L,HbA1c在8%以上,迫切希望控制好血糖,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且经济状况较好者,带泵时间均为14天。

2 装泵前的护理

2.1 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是目前最先进最有效的治疗手段[2],在我院也尚属引进的高新仪器。胰岛素泵技术含量高,可减少皮下注射的痛苦,虽有患者愿意接受治疗,但由于对胰岛素泵的性能安全、经济负担、治疗效果等种种问题的不了解,仍有许多人存在不少顾虑。面对患者的种种疑虑,护理人员应耐心地倾听、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并为患者详细地介绍胰岛素泵的特性、强化治疗的优越性,用诚恳的语言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消除顾虑,积极地配合治疗。

2.2 在胰岛素泵投入临床使用之前,对医护人员进行有关胰岛素泵的工作性能、安装、设置、安装后的护理管理、出现故障的技术处理等内容的培训,并先选派2名护理骨干到有经验的兄弟单位进行短期的跟班学习,在为第一例患者装泵时,还请有关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技术操作和指导。

3装泵时的护理

指导患者做好装泵前的皮肤清洁,并换上宽松的服装,护理人员则备好药物及输注装置,按需要设置各时间段的基础率,经过两位护理人员检查核对后,选择脐周旁开4~5cm处,避开裤腰带、皮肤皱褶、瘢痕部位等,经严格消毒后进行穿刺。

4 装泵后的护理

4.1 装泵后,针对存在问题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和护理[3]。要求患者在病区内活动、休息,不得擅自离开医院,以便于按时测定血糖和避免在院外突发低血糖的情况而导致危险,餐前大剂量必须在患者备好食物后方可输注,血糖突然升高或患者感觉不适时,应及时检查胰岛素泵输注裝置是否正常运转、药液剩余量、电池存余量等等,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4.2每次交接班时,护士均需检查输注部位,发现输注点或周围皮肤发红、过敏、肿胀或有急性感染时,应立即报告医生以便于及时对症治疗处理。输注部位和输注装置每周要更换一次或根据具体情况而采取相应措施。

4.3 适时对病人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宣教,根据每个病人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等的不同,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和渴望获得程度也不尽相同,按照各人的特点采取因人施教的方法。对带泵期间应注意的问题,如:洗澡时暂时离泵的操作、上厕所时胰岛素泵的携带与保护方法、胰岛素泵出现报警时、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时、餐前大剂量注射30min后应按时进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期间不能喝酒,在血糖控制稳定之前不要进行大量运动等重要项目加以解释,并予以具体教育和指导。

4.4 在糖尿病护理中,心理护理不容忽视,任何人都希望自己身体健康、青春永驻,多数人都知道一旦被确诊为糖尿病,将终身依赖外源胰岛素治疗,尤其是年轻糖尿病患者,由此而产生愤怒、悲观和失望的心理更为严重,这就要求护理人员:①要细致观察,掌握其心理活动,了解患者的性格、爱好和家庭环境等情况,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护理。②严密观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期间的病情变化及心理状态,并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利用语言技巧尽快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③通过护理人员诚挚而富有同情心和具有说服力的语言进行疏导、解释、安慰,使患者掌握简单的心理疏导方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④必须得到家属的理解与支持,家属在患者面前流露出的情绪,将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积极与家属沟通,消除其紧张、恐惧的心理,取得家属的信任与配合不仅有利于疾病的恢复,而且对提高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促进身体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

4.5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关内容的出院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指导患者坚持控制饮食和运动疗法,教育病人根据标准体重、热量标准来计算饮食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合理搭配各类食品,定食、定时、定量,不随意进食,教育病人生活起居应有规律,帮助病人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及运动量[4],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还应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快速测定血糖的方法,低血糖的预防与对策。出院前详细记录患者的联系地址和电话,发放有主治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联系电话的联系卡,随时为患者解答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张茂宏,王筱敏,李大年.护理医学问答(中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66.

[2] 王秋鸽,周承华,李新潮.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J].工企医刊,2005(3):93.

[3] 张华丽,王媛.影响胰岛素泵治疗的常见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护理,2005(1):23.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诊治的糖尿病合并足溃疡的患者共100例, 将其平均分成两组, 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 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是47~74岁, 平均 (58.7±5.4) 岁;男性60例, 女性40例;患者的Wagner等级为I~III级;溃疡面积2~20cm2, 平均面积 (9.4±1.2) cm2。研究组患者的年龄是48~73岁, 平均 (58.8±5.5) 岁;男性59例, 女性41例;患者的Wagner等级为I~III级;溃疡面积3~19cm2, 平均面积 (9.7±1.3) cm2。纳入标准:确诊为糖尿病足患者, 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肝功与肾功不健全的患者, 或者患有血液疾病, 免疫系统的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显著的差别 (P>0.05) 。

1.2 方法

全部的患者在入院之后都需要给予消炎与供给营养的常规治疗。进行糖尿病的饮食管理及溃疡面的消毒与换药。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 餐前和睡前进行胰岛素的皮下注射。研究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短期胰岛素泵进行强化治疗。患者的治疗时间是2周, 治疗期间需要按照患者的饮食、生理与血糖指标及时调节胰岛素的用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的血糖水平以及溃疡的面积, 观察治疗2周后溃疡的愈合情况。其中, 血浆丙二醛的含量使用比色法测量, 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则使用酶速率法进行测量。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21.0实施统计学的检测, 进行t检验与χ2检验结合。相关性的分析使用Pearson。若P<0.05则表明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情况

研究组在治疗之后的1周与2周的血浆丙二醛、空腹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餐后2h的血糖水平都比对照组低 (P<0.05) ,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水平比对照组的高 (P<0.05)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周与2周的溃疡面积比对照组的小 (P<0.05) 。

2.2 相关性分析

在治疗之前与在治疗之后的1周与2周, 患者的血浆丙二醛的水平和溃疡的面积呈现正的相关性 (P<0.05) , 在治疗之前与在治疗之后的1周与2周, 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水平和溃疡的面积呈现负的相关性 (P<0.05) 。

3. 讨论

糖尿病足的患者因其代谢和循环系统的障碍使得溃疡面反复发作与迁延, 难以从根本上治愈, 增加了患者的身心痛苦。而糖尿病足患者的氧化应激的情况更加阻碍溃疡的治愈。氧化应激会诱导炎症的发生, 影响皮肤的抵抗力。血浆丙二醛能高效地显示机体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情况,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能显示抗氧化损伤的效应[3,4]。本文的研究结果, 在治疗之前与在治疗之后的一周与两周, 患者的血浆丙二醛的水平和溃疡的面积呈现正的相关性 (P<0.05) , 在治疗之前与在治疗之后的一周与两周, 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水平和溃疡的面积呈现负的相关性 (P<0.05) , 说明糖尿病足的患者的氧化应激情况会阻碍溃疡面的修复。研究组在治疗之后的一周与两周的血浆丙二醛、空腹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餐后2h的血糖量都比对照组低 (P<0.05) ,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水平都比对照组的高 (P<0.05) ;研究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一周与两周的溃疡面积比对照组的小 (P<0.05) , 则说明采用胰岛素泵的短期强化的治疗方法能纠正糖尿病足患者的各项指标, 调节氧化应激情况, 推动溃疡面的愈合。胰岛素泵能符合人体的生理状态, 改善血糖的波动情况。

总之, 采用胰岛素泵进行短期的强化治疗的方法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合并足溃疡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征, 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 促进糖尿病患者溃疡面的愈合速度。

参考文献

[1]周小玲, 田新桥, 胡路路, 等.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短期胰岛素泵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善作用[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6, 25 (2) :116-121, 125.

[2]张晓军, 裴先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其胰岛功能及其氧化应激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2, 18 (10) :1430-1432.

[3]杨兆军, 张波, 陈燕燕, 等.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和敏感性的影响[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8, 24 (2) :126-128.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1999年WHO诊断和分型标准,选择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4月首次诊断为T2DM患者,共44例,男25例,女19例,年龄45~70(平均56±11)岁,病程1~12个月;体质量指数(BMI)平均(27.0±0.5)kg/m2;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均阴性。排除标准为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接受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使用调脂药物,1型糖尿病、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肝肾疾病等。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胰岛素泵组(CSII组)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组(MSII组)。

1.2 研究方法

所有对象均隔夜空腹8小时以上,次晨抽血测定FPG、2 h PG、Hb A1c、TC、TG、LDL-C、HDL-C、HOMA-IR、CRP、TNF-α水平;CSII组全天胰岛素用量的50%左右以基础量输入,50%的量在三餐前分别输入大剂量;MSII组采用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优泌林R),必要时睡前加用中效胰岛素(优泌林N),两组患者治疗中用美国雅培公司的血糖仪监测血糖,监测每日三餐前、三餐后2h及22:00、3:00血糖,CSII组根据血糖结果调整基础率时段及用量和餐前大剂量,调整的原则是餐后血糖高以调节餐前大剂量为主,餐前血糖高则以调节基础率为主。MSII组根据血糖值调整胰岛素剂量。直至达到预期目标(三餐前、22:00、3:00血糖控制在4~7mmol/L,三餐后2h血糖<10.0 mmol/L);有低血糖症状和(或)手指末梢血糖<2.8mmo L/L定义为低血糖。全程坚持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不加用口服降糖药、调脂药、抗炎药以及其它可能影响血糖血脂的药物。治疗2周后再次测定以上化验项目,对比两组化验结果。

1.3 统计学分析

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χ—±s表示,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用成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及炎性因子比较

注:治疗前后比较,△P<0.05;CSII组与MSII组变化量比较,△△P<0.05

注:治疗前后比较,△P<0.05;CSII组与MSII组变化量比较,△△P<0.05

CSII组和MSII组治疗后FPG、2h PG、Hb A1c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变化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比传统普通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能更好的平稳控制血糖。CSII组和MSII组治疗后CRP、TNF-α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变化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比传统普通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能更好的改善胰岛细胞炎症性损害。结果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及胰岛素抵抗情况比较

C S I I组和M S I I组治疗后T C、T G、L D L-C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变化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比传统普通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能更好的改善血脂代谢紊乱。CSII组和MSII组治疗后HOMA-I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变化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比传统普通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能更好的改善机体的胰岛素抵抗水平。结果见表2。

3 讨论

2型糖尿病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胰岛素抵抗贯穿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始终,随着病情的进展,胰岛素分泌不足成为主要矛盾。英国前瞻件糖尿病研究(UKPDS)显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约为正常人的50%,而且以后每年以4%~5%的速度递减,即10年以后患者的B细胞就不能再分泌胰岛素[5]。糖毒性、脂毒性,或是糖脂毒性被证明对β细胞功能恶化起重要作用。糖毒性是指显著和持续的高血糖对胰岛β细胞的毒性作用,引起胰岛素分泌减少及高胰岛素原血症,增强对胰岛β细胞的损害[6]。脂毒性是指长期暴露于高水平血清游离脂肪酸,可造成胰岛β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加重胰岛素抵抗。研究显示,β细胞响应过量营养物质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包括细胞补偿和细胞功能失调。在早期,细胞应对高糖高脂的反应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而到后期,过量的糖脂会导致胰岛素分泌下降,削弱胰岛素基因表达量,并促进胰岛β细胞凋亡,最终对2型糖尿病的发展有促进作用[2]。在此过程中,糖脂毒性引起的炎性反应起到介导作用[7]。TNF-α是促进产生大多数急性相反应蛋白的主要刺激因子,只有依赖于TNF-α和IL-6,肝细胞才可产生CRP。CRP是显示T2DM发病最强的预测因子,其升高可能与DM大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密切相关[8]。胰岛素抵抗时TNF-α的表达和合成增高,作用于肝脏导致CRP增加,并可通过抑制胰岛素受体酪氨酸激酶活性而加重胰岛素抵抗,进一步促进前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9]。

解除糖脂毒性,对抗炎性反应,阻止或减缓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重中之重。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排除其他干扰因素下,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患者血糖、血脂、炎性因子、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胰岛素治疗可有效控制高血糖,最大程度地解除糖毒性;抑制脂肪分解,减轻脂毒性;还有直接抗炎作用,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达到阻止或延缓胰岛β细胞衰竭的作用。而对比CSII强化治疗及MSII强化治疗,CSII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MSII组,胰岛素泵能模拟人体胰岛素的基础分泌模式和脉冲式释放,使胰岛素释放更符合生理特性,发挥更大的生理效应,达到更好的降糖、降脂、抗炎作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Sivitz WI.Lipotoxicity and glucotoxicity in type 2 diabetes.Effectson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J].J Postgrad Med,2001,109(4):55-91.

[2]郭莉霞.糖脂毒性对胰腺β细胞的功能损伤作用及机制.生物学杂志,2011,28(3):70-73.

[3]杨姗姗,胡秀芬,温宇.脂毒性-炎症反应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研究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2011,42(2):112-117.

[4]李秀钧,邬云红.糖尿病是一种炎症性疾病[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3,19(4):251-253.

[5]The UKPDS by David Mendosa.At the ADA wehsite[S].2002.

[6]Yki-Jaarvinen H.Glucose toxicity[J].Endocr Rev,1992,13(3):415.

[7]杨燕丽,向若兰,孙琦.内质网应激参与糖脂毒性引起的胰岛β细胞凋亡[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9,29(12):1337-1340.

[8]龙敏.C反应蛋白和糖尿病[J].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2,22(2):75-77。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 第7篇

1 一般资料

2008年8月至2009年10月我科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60例, 均为2型糖尿病, 男性47例, 女性13例, 病史7~10年, 年龄45~65岁, 均为住院患者。8例并发糖尿病酮症, 52例均为血糖控制不佳, 38例为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 10例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12例自费患者, 均为愿意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

2 护理

2.1 治疗前评估患者病情、心理状态

护士在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前应该详细讲解胰岛素泵治疗的目的、方法、效果、简单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消除患者紧张、疑惑、焦虑的心理状态, 使其树立信心, 更好的配合治疗。

2.2 置泵前的护理

(1) 胰岛素泵安置前3天先使用短效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 长效胰岛素睡前注射, 将血糖控制在稳定状态。 (2) 卫生准备: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嘱患者沐浴、更衣, 特别注意注射部位的清洁, 以防感染。 (3) 安装泵前至少24h停用各种胰岛素, 选择腹部、大腿或上臂的皮下。注意不要将注射部位安置在易被摩擦、污染的部位及运动时易被拉伸的部位。 (4) 从冰箱中取出胰岛素在室温下放置30min后备用, 并检查胰岛素的有效期、药液有无变质及结晶、容器有无破损。抽药时尽量保持针头在液面下, 避免空气进入储药器。

2.3 置泵的用物准备与操作方法

(1) 用物:胰岛素泵、助针器、储药器、泵导管、软管式针头、专用护皮膜。 (2) 操作方法:遵医嘱用储药器抽取所需胰岛素用量连接输注装置排尽空气, 备齐用物至患者床前。用75%酒精消毒皮肤10cm, 将储药器置于胰岛素泵的V形槽内。储药器上的刻度标志向外, 便于观察胰岛素余量;储药器推柄末端固定于两个驱动臂间。安置后设定泵输注5U胰岛素, 针头滴液为安装正确。将软管式针头放置于助针器上, 用左手提皮肤, 右手按助针器开关, 将针头垂直刺入皮下, 然后左手固定针柄, 右手旋转助针器90°拔出针心, 保留软管于皮下, 用专用帖膜固定。输注导管弯曲成圈胶布固定于皮肤防止移位折曲发生堵管。

2.4 安置后的护理

(1) 严密观察血糖, 提供准确数据以便医师调整胰岛素用量。 (2) 预防低血糖反应。 (3) 护士经常巡视检查胰岛素泵, 及时发现问题解除故障。 (4) 注意事项:注意个人卫生和皮肤清洁, 针头埋置于一处的时间不宜超过72h。

2.5 安置胰岛素泵后的皮肤护理

安置胰岛素泵后护士每天必须检查评估针头埋置处的皮肤,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 应及时通知医师并寻找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2.6 携泵指导

平时可将泵置于衣袋, 拴于皮带或腰带, 睡时置于枕下、枕套、睡衣口袋或夹于床单。洗澡时用快速分离器将泵脱开, 但不应超过1小时, 特殊检查时避免将泵暴露于X线, 应先行使用快速分离器将泵卸下, 检查完毕后再行接上, 避免碰撞、摔碎或沉入水中, 防止失效。

2.7 饮食指导

均衡合理安排饮食结构, 少食多餐, 清淡饮食, 少荤多素, 少吃盐, 多食粗粮等高纤维食物。

3 结果

经过7~10d胰岛素泵的治疗护理后, 60例患者空腹血糖平均降至6mmol/L, 餐后血糖平均降至7.8mmol/L, 用泵期间1例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经调整胰岛素用量后症状消失, 余无不良反应。

4 讨论

本组通过对60例使用胰岛素泵患者发现, 绝大多数使用者血糖控制良好, 低血糖与高血糖显著减少, 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得到有效的缓解, 已得到大多数患者的认可。胰岛素泵通过设定程序, 将所需剂量的胰岛素24h持续输注到患者皮下, 模仿胰岛素的生理分泌, 保持全天血糖稳定, 有效的控制糖尿病病情, 减少远期医疗费用, 延长患者寿命, 是治疗糖尿病的最佳手段。针对糖尿病和胰岛素泵治疗的特殊性, 护理人员给予全方位的系统护理能保证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理想, 对预防与减少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2]。

摘要: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对在我科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前评估患者病情及心理状态、实施心理护理、置泵前中后的护理、皮肤护理、携泵指导、饮食指导等全方位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60例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理想, 预防与减少了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泵,临床护理

参考文献

[1]潘长玉.中国糖尿病控制现状——指南与实践的差距[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2005, 25 (3) :174-178.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 年10 月—2014 年5 月住院治疗的经明确诊断的2 型糖尿病患者40 例, 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将其分为CSII组与MDI组各20 例。其中CSII组20 例中男12 例, 女8 例, 平均年龄 (51.0±10.7) 岁, 平均病程 (9.0±2.5) 年;因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收住院行胰岛素治疗6 例, 10 例为首次确诊为2 型糖尿病, 4 例已用过胰岛素治疗, 但血糖控制不满意, 经心理疏导后愿意接受胰岛素泵控制血糖。MDI组20 例, 男14 例, 女6 例, 平均年龄 (53.6±10.1) 岁, 平均病程 (10.0±3.1) 年。

1.2 方法胰岛素产品均采用诺和诺德公司生产。CSII组应用美国Minimed公司生产的美敦力712 型胰岛素泵, 胰岛素为超短效门冬胰岛素注射液 (诺和锐) , 全日用量的50%以基础量输入, 剩余量÷3, 作为每日三餐前的大剂量。每日监测血糖4~9 次, 4 次血糖为空腹及三餐后血糖, 9 次血糖为餐前、餐后6 次, 晚22:00、00:00、03:00 时血糖, 据血糖情况调整基础率及餐前胰岛素量。MDI组:采用超短效门冬胰岛素三餐前注射, 加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 (诺和灵N) 晚22:00 时注射, 并根据血糖波动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采用罗氏第二代血糖仪监测血糖。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4.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检测结果比较见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餐后2 h血糖比较见表2。

2.2 2 组患者采用不同胰岛素注射方法治疗达到血糖良好控制所需时间及所需胰岛素量比较见表3。

2.3 在低血糖发生方面, CSII组没有发生低血糖情况;MDI组有8 例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反应, 占40%。

3 讨论

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其慢性并发症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肌病变等, 严重者出现肾衰、失明、截肢等并发症,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究其原因是糖尿病的急性代谢紊乱, 由于在短时间内胰岛素缺乏、机体因免疫力低下而感染、降糖药物使用不当等, 血糖出现过高或过低而表现的急性代谢紊乱, 常见的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低血糖昏迷等。快速干预急性代谢紊乱是阻断并发症的关键措施, 临床常用多次胰岛素肌肉注射, 如三餐前的负荷量、晚上临睡前的中效胰岛素注射, 每天注射4~5 次胰岛素来强化控制血糖。这种方法经临床证实能够降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及病死率[1], 但经常出现“00:00~03:00 时血糖降低到3.3~6.0 mmol/L之间、早餐前血糖大于10.0 mmol/L”的黎明现象。

胰岛素泵注射治疗 (CSII) 是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入装置, 通过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方式, 模拟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从而控制高血糖的一种胰岛素治疗方法。由于胰岛素泵能够模拟正常胰腺的胰岛素分泌模式, 即持续24 h向患者体内输入微量胰岛素, 且经血管直接进入血液避免了MDI组注射部位不同、注射时间不同、各部位吸收速度不同而造成胰岛素皮下蓄积使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不同引起代谢紊乱的副作用。因此, 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另外, 2 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机理是由于胰腺在不同病因作用下 β 细胞分泌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 通过让病态的胰腺充分休息外源补充胰岛素来代替胰腺分泌完成机体代谢活动, 胰岛素泵模拟胰腺工作替代胰腺分泌功能使胰腺脏器得以充分病态修复, 当病态的胰腺恢复健康状态能够正常分泌胰岛素, 就可以停止应用胰岛素泵注射胰岛素。胰岛素强化治疗应用仅是治疗2 型糖尿病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 不是人们认为的“一旦用上了胰岛素就永远离不开胰岛素”。我们对住院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前, 均予以心理疏导, 同时让患者与曾接受过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进行面对面交流, 并在应用胰岛素泵后经常巡视病房检查泵的运行情况, 让患者消除各方面顾虑, 从而避免因心理因素影响血糖波动。

本研究显示, 两种胰岛素外源性补充方法在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的控制上, 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1) , 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的控制上无差异 (P>0.05) , 提示两种方法均可以有效治疗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增高;在血糖控制达标及治疗中应用胰岛素总量方面两种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1) , CSII组达标时间明显短于MDI组, 胰岛素用量也明显少于MDI组, 显示了应用胰岛素泵的优越性。由于胰岛素泵能够模拟胰腺生理模式分泌, 避免了“黎明现象”及低血糖风险的发生, 大量数据证实与MDI相比, 胰岛素泵可提供更好的血糖控制, 使血糖的达标率更高, 降低血糖变异;并且在血糖控制良好的前提下减少胰岛素用量, 避免体重增加, 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目前胰岛素泵经过DCCT临床验证, 被认为是控制血糖的最佳方法, 具有平稳、快速、安全的特点。目前严重低血糖已成为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泵的一个指征[2], 胰岛素泵采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制剂, 较MDI治疗采用的中长效胰岛素吸收稳定, 避免了胰岛素在体内的蓄积和血浆胰岛素水平的波动;且输注部位基本固定, 避免胰岛素的吸收速率变异, 使每天胰岛素的供给情况保持良好的可重复性。

总之, 在2 型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泵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 可以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减少胰岛素应用时间, 快速地控制餐前与餐后血糖值, 并能够减少常规应用胰岛素经常出现的低血糖发生风险,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优越性。方法 在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对胰岛素的应用分别采用胰岛素泵注射 (CSII组) 与每日多次注射 (MDI组) 两种注射方法, 并同样在临床检测血糖的基础上给予调整胰岛素用量。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的用量、血糖控制情况、低血糖发生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CSII组在血糖控制达标时间 (3.5±1.2) d、胰岛素用量 (41.6±13.0) IU、治疗前后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控制、低血糖发生方面均明显优于MDI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采用泵注射胰岛素, 可以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减少胰岛素的应用时间, 能够快速地控制餐前与餐后血糖值, 并能够减少常规应用胰岛素经常出现的低血糖发生风险,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胰岛素泵注射,分次肌肉注射

参考文献

[1]邹大进.三类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J].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2007, 11 (2) :192.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 第9篇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080

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治疗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用于初诊2型糖尿病,可以迅速有效的降低血糖,解除葡萄糖毒性,并使胰岛β细胞功能得以改善,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明显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增强,延缓糖尿病的进程[1]。对47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观察其疗效,现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47例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478±92岁,病程2周~6个月,空腹血糖17~25mmol/L,糖化血红蛋白10%~15%。

治疗方法:每个患者均给予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治疗,均使用胰岛素泵,取腹部为穿刺点,常规消毒后用特制带软管的针头进针达皮下,胶布固定软管即可,带泵5~7天。

泵入胰岛素量的计算方法:每天胰岛素(诺和锐或优泌乐)总量初步设定:用泵前已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每天总量×80%~90%,未使用过胰岛素的,公斤体重×044~08(06)。基础量设定:每天胰岛素总量×50%,餐前大剂量:每天胰岛素总量×50%,按4:3:3的比例分配于3餐前。根据血糖情况调整基础量及餐前大剂量,血糖控制目标:空腹44~61mmol/L,餐前44~78mmol/L,餐后2小时<8mmol/L,睡前56~78mmol/L。

检测指标:带泵后每天进行3餐前、3餐后2小时、睡前血糖。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数据用(X±S)表示,治疗前后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结果

所有病例用泵治疗5~7天后血糖均控制良好,与用泵前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见表1。

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缓慢进展性疾病,其发病的中心环节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糖尿病早期多数认为是胰岛素抵抗[2],持续高血糖是诱发和加重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的最主要因素,可进一步增加胰岛素抵抗,而且还可广泛地引起全身大血管、微血管、肌肉、脂肪等的功能和结构改变,最终导致一系列慢性并发症[3,4]。

胰岛素泵通过输入基础量胰岛素来维持肝糖输出,以满足外周组织的基础糖利用,餐前大剂量胰岛素可控制餐后高血糖[5],胰岛素泵采用CSⅡ技术,模拟正常胰腺分泌模式,24小时持续向患者体内输入微量胰岛素,进食前再按需要输入餐前大剂量使血糖得到理想的控制可更好地防止或延缓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6]。

适时胰岛素强化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许多有益的作用。可以纠正体内胰岛素的相对不足,降低高血糖对β细胞“毒性”作用,改善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改善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部分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早期给予胰岛素治疗有利于较长时间内保护残存胰岛β细胞功能,因此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作为初诊及病程相对较短的明显糖代谢紊乱的糖尿病的一个主要治疗手段,延缓糖尿病进程[7]。

本结果表明,胰岛素泵治疗后血糖控制明显优于泵治疗前。同时由于全天胰岛素剂量的一半左右已以基础剂量的形式输入,大大减少了3餐前的胰岛素用量,避免餐后高胰岛素血症及常规治疗时两餐间胰岛素过多、进餐时又相对较低而引起餐前低血糖及餐后高血糖的弊端。

参考文献

1廖二元.内分泌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07.

2StefanoDelPrato.糖尿病血糖正常的探索:控制餐后血糖[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3,23(3):155—158.

3PurrelloF,RabuazzoAM.Metabolicfactorsthataffectbetacellfunctionandsurvival[J].DiabetesNutrMetab,2000,13(2):84—91.

4SivitzWI.Lipotoxicityandglucotoxicityintype2diabetes.Effectsondevelopmentandprogression[J].PostgradMed,2001,109(4):55—59,63—64.

5彭新华,李光伟.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1,21:22—24.

6ThompsonJS,DuckwoethWC.InsulinpumpsandglucoseregulationJ.WorldJSurg,2001,25:523—526.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 第10篇

1 临床资料

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65例,其中1型38例,2型27例;男35例,女30例;年龄20~60岁;病史2~20年,平均8.5年。用泵时间5~7 d,用泵前空腹血糖9.06~28.94 mmo/L,餐后2 h血糖10.2~32.5 mmol/L;用泵后空腹血糖4.8~10.3 mmol/L,餐后2 h血糖4.0~16.9 mmol/L,发生低血糖5例,最低3.5 mmol/L,经及时进食或补糖处理后纠正,并报告医生调整胰岛素用量。

2 护理

2.1 置泵前的准备与护理

胰岛素泵为电脑控制的高科技产品,笔者选择了需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65例来使用胰岛素泵治疗,他们都是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而血糖仍不稳定并且认识到高血糖的危害性的患者。置泵前嘱患者沐浴、更衣,不能沐浴者给予床上擦浴,特别是注射部位的清洁。

2.2 胰岛素的准备

选用诺和灵R笔芯胰岛素(300 U/3ml),抽取3 ml储存于泵用注射器内,将胰岛素提前2~6 h置于室温下,以免胰岛素受热产生气泡,影响储液管及输注装置排气,同时注意检查胰岛素的生产日期。

2.3 心理护理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在我省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大多数患者虽然愿意接受治疗,但仍存在疑虑[3,4]。笔者观察65例患者在置泵前均有不信任的心理,其表现为:(1)11例患者担心血糖控制不好,延误治疗;(2)9例患者担心出现胰岛素依赖;(3) 12例患者怕出现低血糖反应;(4) 10例患者担心针头埋于皮下是否感到不适,胰岛素是否过多或过少输注;(5)23例患者担心每天24 h带泵会引起生活不便或泵发生故障不知如何处理。针对患者的各种心理问题详细、热情、耐心地介绍,并通过胰岛素在治疗时取得的效果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同时针对部分患者认为注射胰岛素有“成瘾性”的观点,笔者从胰岛素作用原理消除其误解,并讲解了有关低血糖的症状及处理措施。

2.4 置泵方法及护理

将所有物品备齐后携至患者床前,解除其顾虑,嘱患者取平卧或坐位,选择脐部两侧不妨碍活动之处为穿刺点。避开沿着腰围、腰带周围及距脐5 cm区域内,用2%安尔碘消毒皮肤2次,将软管置式插头放置于持针器上,左手捏紧皮肤,右手持针,按下开关,针头即快速刺入皮下,拔除针芯,用透明敷贴固定针头,便于观察穿刺点部位皮肤,用胶布将导管牢固固定,开机检查泵运转情况。

2.5 置泵后的护理

2.5.1 胰岛素的用量

根据患者体重、血糖的情况按每日每克体重0.3~0.8 U计算出患者的每日所需胰岛素总量,其总量的50%作为基础率,50%作为三餐前的追加量。基础率是按每小时设置的胰岛素量注射,且为每3 min输注1次。根据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三餐前的追加量可按1/3、1/3、1/3或者1/5、2/5、2/5方法分别应用。同时根据血糖值调整胰岛素用量。

2.5.2 严密观察血糖变化

置泵后前3 d,每天监测血糖7~8次,分别为三餐前半小时、三餐后2 h、睡前和凌晨2点的手指末梢血糖,3 d后视血糖控制情况改为每日3~4次,为医师调整胰岛素用量提供可靠依据。

2.5.3 带泵指导及管理

置泵后,泵应安置在安全稳妥的地方,平时可将泵放于患者衣服的口袋中或装进袋子里拴在腰带上,也可将泵随带挂在身上。睡觉时可放在睡衣口袋里、枕头下面;避免将泵摔在地上或掉入水中,防止胰岛素泵失效。还要防止输液导管打折而影响胰岛素的输入。经常检查泵的运行情况,注意是否有输注装置滴漏、针头堵塞、导管打折、胰岛素药室走空等,及时发现并处理。

2.5.4 局部皮肤护理

胰岛素应用期间,每天检查输注部位2次以上,查看是否有红肿、出血及针头套管脱出,如出现上述现象,应立即更换储液管、输注装置及输注部位,每次更换后原输注部位皮肤可用2%安尔碘消毒,本组患者均无上述现象。

2.5.4 加强健康知识教育

做好糖尿病健康教育,教会患者基本的糖尿病知识,使患者能正确认识糖尿病的危害性及良好控制血糖的重要性,说明用泵治疗过程中仍需饮食控制,并教会患者尿糖、尿酮的自我检测方法并嘱其准时监测血糖,尤其是用泵期间。指导患者识别和处理高血糖、低血糖,并嘱其在不适时随时监测血糖,以免发生意外。

2.5.5 注意低血糖反应

本组病例中,有5例患者于置泵后3 d出现心悸、出汗、乏力、饥饿等低血糖症状反应,经及时发现和处理后很快纠正。

由于胰岛素泵注射胰岛素,能模拟人体胰岛素的生理分泌,减少因常规胰岛素皮下注射所致的非生理性高峰的出现,使24 h血糖趋于平稳,从而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在强化治疗糖尿病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安全、可靠、方便及灵活性。

摘要:目的 评价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强化治疗糖尿病的护理特点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将65例住院的糖尿病患者用MiniMeb 508型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进行心理、置泵的方法和置泵后血糖监测等全方面的综合护理。结果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后血糖控制良好,低血糖发生次数减少,生活质量相应提高。结论 综合护理保证了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疗效更安全、有效,是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的保障。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应用,护理

参考文献

[1]李占萍,徐兰蕙,金秋,等.胰岛素泵在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8):1676.

[2]徐秋玲,王莺,张蔼霞.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中国实用医药,2009,4(3):48-49.

[3]宋苏娟,李兰香,吕伟,等.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6,18(3):22-23.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3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2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1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