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外研版初一上Module3Unit2教学设计(精选14篇)
英语外研版初一上Module3Unit2教学设计 第1篇
教学设计
课题:Module 3 Unit2 Where is the library? 教材分析:本模块以学校为中心,展开以询问并回答学校及教室内外的情况为主的活动;本单元是整个教学模块的第二单元。在第一单元中,已经对“There be ”句型进行了详细的讲授,学生已经掌握了“There be ”句型,基数词。第二单元则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和训练,同学学习方位介词。这节课的重点是运用“There be”句型的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及方位介词介绍自己的学校和班级。
设计理念:根据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过去的传统的以重视语法的讲解,忽视对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的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多说,多练,多思考,多动,让学生乐于说英语,用英语。
教学方法:参与,合作,交流的任务型教学。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There be句型的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地点,方位介词及短语。In , on ,at ,behind, in front of, next to 2.能力目标:能用所学句型描述自己的教室,学校。询问和介绍有关学校教室的位置。
3.情感目标:培养热爱学校,热爱自己家园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本课时的词汇和介词短语,以及There be句型。
难点:对介词短语的运用。
教学过程: Step1 warming up
First let the students see a video.1 T:what can you see in the video?
S1:I can see a dining hall.S2:Ican see a gym.S3:Ican see a classroom.(设计意图:用图片导入新课,直接展示与学校相关的图片,通过图片建立英语表达对象之间的直接联系。)2.learn the new words.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words together.(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地给学生们展示了新单词,让学生们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会单词)Step2 师生互动
出示一张学校的图片(gym ,science lab, office, classroom., library, dining hall)
1.Ask the students to describe the school.T:what is in the school? S1:There is a gym in the school.S2:There are two science labs in the school.S3There is a gym and many offices in the school.2.Ask the students
Is there a gym/library in the school? Yes, there is.Is there a playground in the school? No,there isn’t.Are there any offices/classrooms? Yes, there are.Are there any science labs? No,there aren’t.继续问学生:
Where is the dining hall? It’s next to the gym.(用到了next to)Where are the offices? The are behind the classrooms.(用到了behind)Where is the science lab? It is in front of the offices.(用到了in front of)(老师引导学生运用there be 句型的肯定,否定形式,同时引出方位介词。通过上面的问答学生理解了“behind, in front of, next to”的用法。)Step3 个体活动。
1.让学生说出自己在班级的位置,I’m next to Lingling.I’m behind Lingling 2.说出其他同学在班级的位置。
Lingling is in front of Daming.Lingling is behind Tony.Step4 生生互动,合作学习
让4位同学站到讲台上排好队,其他同学描述这4位同学的位置;
其他同学造句,这4位同学依据指令排队。
(小组轮流,依据学生掌握介词短语的用法增加或减少活动的次数。)
Step5 反馈
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巩固本单元需要掌握的语言点。1.where __his football?--___ Ais;It’s under the chair.Bare;It’s on the desk C/It’ under the table.(A)2.–Is the backpack on the sofa?--No,it’s__the sofa.A under B on C of
(A)3.南海在哪里? 在广州的旁边。
_______________NanHai? It’s_________Guangzhou(Where is;next to)4 On her desk _____some books and pens.A there is Bhas
C there are
(C)Step6 Homework write a passage describing your bedroom 教室可以给出提示语:This is my bedroom,there is a …next to …
(让学生能够把课堂上所输入的内容经过操练很好地输出)
板书设计:There is a gym in the school
▼
Is there s gym in the school?
▼
Where is the gym ?
▼
It’s next to the classrooms.The dining hall is next to the gym.The offices are behind the classrooms.
英语外研版初一上Module3Unit2教学设计 第2篇
18.①(It’s)nice to meet you.②(I’m)happy to meet you.③(I’m)pleased to meet you.19.introduce Tom to Peter.20.come and meet my friend 21.family name 22.given name 23.Student Card 24.①(I’m)sorry ② Excuse me 25.What’s two and three? 26.Try again 27.how about …./ what about…..28.Let’s…=Let us….29.go out 30.call sb.31.Can I come in, please?
资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
资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 32.take one’s seat 33.ask sb.to do sth.34.tell sb.to do sth.35.go to…..36.go back to…..37.in English 38.an eraser 39.the name of sth.40.on the blackboard 41.Who’s that? 42.Who are they? 43.say hello to….44.Peter’s parents 45.How do you do? 46.an American family 47.a Japanese family 48.an Italian family 49.want to do sth.50.Here are the animals 51.look at the…..52.What a big pig!53.eight years old 54.a picture of …..55.lots of…= a lot of…..56.at the zoo 57.be late for….58.have lunch 59.It’s time to do sth.60.go home 61.get up 62.start school 63.the same time 64.go to bed 65.do one’s homework
资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
资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 66.have breakfast 67.have dinner 68.Thanks a lot 69.That’s OK./ That’s all right.70.go to school 71.on the chair 72.under the table 73.in the kitchen 74.living room 75.pencil case 76.some books 77.computer game 78.mobile phone 79.live with sb.80.I don’t have any…..81.be married to sb.82.two children 83.over there 汉语对照:
1、请起立
2、早上好
3、请坐
4、下午好
5、我叫Susan。
6、你叫什么名字?
7、明天见
8、向…告别
9、彼此问候10、11、12、13、14、15、世界各地 音乐室 电脑房 美术室 这是菲菲
你怎样拼写你的名字?
资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
资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她是我的朋友 那是对的
见到你很高兴(三种)把Tom介绍给Peter 来见一见我的朋友 姓 名 学生卡
①对不起②打扰一下 2加3等于几? 再试一试
…怎么样?(两种)让我们… 出去 给…打电话 请问我能进来吗? 就座
请求某人做某事 告诉某人做某事 去… 回到… 用英语(表达)一块橡皮 某物的名字 在黑板上 那是谁? 他们是谁? 向…问好 Peter 的父母亲(初次见面时)你好 一个美国的家庭 一个日本的家庭 一个意大利的家庭 想去做某事
资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
资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 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这儿有一些动物 看着…
多大的一头猪啊!八岁
…的一幅画/照片 许多…/ 大量的… 在动物园 迟于…,晚于… 吃午餐
到做某事的时间了 回家 起床 开始上学 同样的时间 上床睡觉 做某人的家庭作业 吃早餐 吃正餐;吃晚餐 多谢
不用谢;没关系 去上学 在椅子上 在桌子下面 在厨房里 起居室;客厅 铅笔盒 一些书 电脑游戏 手机;移动电话 和某人一起生活 我没有一些… 和某人结婚 两个孩子 在那边
英语外研版初一上Module3Unit2教学设计 第3篇
一、愉快的语言氛围
在上课前,教师要用愉快的语调来问候学生,为这堂课轻松的氛围打好基础,愉快的问候会成为师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桥梁。 在课堂上,教师要用幽默的语气、相应的肢体语言来进行教学,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提问时,要多用what,why等容易引起学生注意的词语,带着不解的语气提问,可以提升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对课本进行更仔细的阅读。
二、轻松的教学环境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改掉传统严肃的课堂教学,采用灵活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进行教学时播放与英语教学相关的视频短片,然后用生动的英语进行讲解。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开口, 多练习英语的口语发音。在进行单词的讲解时,可以组织学生玩一些简单的课堂小游戏,如“word game”等,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加深对所学课程的印象。
三、情景化教学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借助于不同的场景,帮助学生对所学的课程进行更好的理解和应用。如模拟问路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问路人和指路人。教师也可以进行分组教学,为每个组设计不同的英语小短剧,让学生轮流表演,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英语技能的锻炼,同时也能让学生互相配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英语外研版初一上Module3Unit2教学设计 第4篇
[关键词]七年级英语 阅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90029
外研版七年级英语教材采用了以模块为基本构成单位组织教学,从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出发,遵循初中生认识发展的规律,由日常生活中涉及的语言开始,逐渐扩及到安生与救护、通讯、自然等话题。每个模块的第二单元为阅读单元,此单元是第一单元语言内容的延伸,是模块教学体系中的核心部分,通过学习本单元,有利于提升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增强学生对世界文化的了解,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从七年级入门关抓起,只有当学生在潜移默化、日积月累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拥有深厚的阅读功底和技能,将来面对高年级有难度的阅读才能得心应手。因此,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阅读单元材料,培养七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技巧是英语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新课程提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让每一位学生能在课堂上感受到学习语言的喜悦和成就感,进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良性发展,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对初一学生语言技能阅读的标准为:(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2)能理解并执行有关学习活动的简短书面指令。(3) 能读懂简单故事和短文并抓住大意。(4)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工具书。(5) 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4万词以上。如何让学生随着知识和词汇的增加逐步提高阅读水平,增强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需要教师立足课堂教学,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我一般采用以下四个策略,即导入策略、词汇策略、分析理解策略和课后巩固策略。
一、阅读单元的导入教学策略
在现实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开始阅读课前,都会要求学生在家做好预习工作,将课文进行翻译,划出生字词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享受不到阅读文章的乐趣,更不用谈从中得到阅读技巧的提高。学生不了解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阅读在学生单个的沉默阅读活动中进行,学生没有阅读欲望和兴趣,思维的空间受到限制。随之而来的是教师课堂缺少创新活力,效率得不到提高。因此,如何导入阅读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开始上课前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阅读单元内容的不同,通常采用以下灵活多变的策略和方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对故事性较强的阅读课文,以设问导入。如进行七年级下册(外研版新标准)Module 8 Story time 教学时,学生通过学习unit1的故事,对Goldilocks这个小女孩非常感兴趣,想知道小女孩在进入小熊家之后发生了什么事,于是在上unit2阅读课时,我通过设计问题来引入阅读课文:What did Goldilocks do when she saw the three bears? Did Goldilocks go for a walk in the forest again? 通过提问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是促成他们阅读的动力。
2.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讨论导入。如进行七年级上册(外研版新标准)Module 5 My school day教学时,因为学生对贴近学习生活的话题比较感兴趣,因此上课时我以What is your school day like ?为主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以表格的形式将日常的学习、生活时间、具体内容呈现在活动卡上,讨论结束后,小组成员还可以到其他组参观其他成果,讨论的气氛变得相当热烈。这样对于转入阅读课文就很自然,学生的课堂状态很好,阅读欲望很高,阅读效率自然就高。
3.对文化意识的话题,以视听形式导入。根据课文内容选出一些话题,用视听的形式呈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进行七年级下册(外研版新标准)Module 6 Around town的教学时,通过课前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英国首都伦敦的一些著名景点,从而进一步自然过渡到课文的学习。
从上述可知,无论采用哪种导入方式,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没有前面导入的铺垫,就不会有后面高效的阅读理解。
二、阅读单元的词汇教学策略
我们教师常见的词汇教学模式是:教师先把生词写在黑板上,或让学生看课本的词汇表,之后领读生词,直接告诉学生词义,然后给出例句,让学生记下例句,最后让学生拼写并记忆单词。这样,词语的意蕴,情感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开掘,如此的词汇教学,简单而缺乏生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有效地理解阅读文章中的重点词汇,使词汇教学活力四射呢?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应该让词汇教学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过程。
1. 表演呈现,感悟词汇的趣味
运用表演法进行词汇教学。表演法就是教师运用动作(body language)和表情来教学具有动感或感情色彩的词汇。实际上,表演也是创设真实情景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做动作,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词汇学习活动。如在学到七年级下册(外研版新标准)Module 8 Unit 2 Goldilocks hurried out of the house时,让学生进行与这个主题相关的词汇演绎活动,根据新单词asleep、return、cry、shout、jump、point at、 in pieces,学生以两人为单位,一位学生读单词,另一位学生做动作,这样既提高了单词记忆效率,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后面阅读课文的兴趣,有效地促进了后面阅读课文的理解。
2.结合语境,理解词汇的意蕴
词汇的意义在于特定的语境中,只有在上下文中词义才能明确和具体,如果脱离语境进行词汇教学,即使学生记住了词汇的形式和意义,也很难将其运用于实际交际活动中。因此,词汇教学应融入句子和语篇的教学中,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运用所学语言的语境,深化学生在语境中熟悉词义,掌握其用法,理解词汇的意蕴。针对学生学习词汇的这种倾向,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理解生词的教学活动中,通过上下文的语境来理解识记,而不是死记硬背。在进行七年上册(外研版新标准)Module 7 Computers的阅读单元时 ,我设计了一段话让学生猜词, You can use your computer to do lots of things on the Internet. you can listen to music or watch movies on it. You can search information. If you want to travel, you can buy train tickets on it. You can also check your email, or send emails to friends. When you are free, you can play lots of computer games.通过上下文语境的联系,大多数学生都能猜测、理解和掌握这些词语,在真正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了词语的含义。
3. 阅读后的词汇巩固
学生对阅读理解课中的词汇掌握不是单靠一两个环节就可完成,需要不断地重复、加强和巩固。特别是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由于没有较多的英语知识积累,学得快忘得快,因此需要以不同的方式不断呈现巩固。通常在教完一篇阅读课文后,让学生用所学的关键词汇来概括归纳或缩写课文,在语境中运用词汇,熟悉课文内容,巩固所学词汇,做到学以致用,切实地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例如,学完七年级下册(外研版新标准)module 7 的阅读单元,我就设计了短文填空,让学生运用刚学到的重要的单词、短语来完成短文。Quincy is a small town on the east coast of America, two presidents of the US were born here. Betty was also born there twelve years ago. She lived in a comfortable house with a big living room, a kitchen , a bathroom and three bedrooms . Behind the house ,there was a big garden with lots of trees and there was a small lake with fish in it . There was lots to do there, so Betty wasnt bored.
三、阅读单元的分析理解策略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吕叔湘先生也指出:“教学 ,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可见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在于做好学生学习的向导,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懂得如何去学。
首先,要教会学生猜测、概括或推理的策略。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猜词技巧:根据上下文提供的内容猜测;根据题目来猜测。其次要鼓励学生对每一篇文章运用自己的背景知识来分析文中可能会出现的观点或情景。如在进行七年级下册(外研版新标准)Module 3 Unit 2 We are going to cheer the players这篇文章的教学时,要求学生讨论自己在周末或假期时打算做的事,带着自己的计划走入文中,感受be going to 结构的用法。
其次,要教给学生快速阅读的策略。例如,当学生阅读文章时,选用what、who、when、where、why和how提问方法就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主体及其情节发展脉络。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有意识地捕捉主要信息。
最后,要教给学生精读的策略。精读的目的在于理清句、篇的正确意思。当阅读遇到一些生词、难句,教会学生正确利用语境理解文章思想和内涵。如在进行七年级下册(外研版新标准)Module5 Shopping中take 一词教学中,因为之前已经接触过take的两种意思,这单元的出现已是第三种意思了,所以应该适当讲解。但还是通过句、篇理解更为恰当,如:1. Tom often takes a bike to school . 2. I will take this T-shirt. 3. Shopping usually takes a lot of time. 通过以上句子的比较,让学生自己体验take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意思和用法。
四、阅读单元的读后巩固策略
在经过了导入和阅读阶段的训练,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有了较好的理解。为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深化文章内涵领悟,教师有必要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以巩固学习的效果,如:复述或角色表演、提炼文章、背诵课文、书面表达等。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外研版新标准)Module 8 Unit 2 Goldilocks hurried out of the house后,可以让学生分组将故事情节进行表演,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表演中,再次升华学习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七年级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话题。学生经过了以上阅读知识的输入和大量的练习巩固后,可以根据每单元的话题,借鉴课文中背诵的经典词句,进行拓展性的书面写作,提高学生学习后的综合运用能力。
七年级是英语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只要抓好阅读训练的几个重要环节,不断研究阅读教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贯彻始终,让阅读中培养的思维能力发散到英语学习的各个环节,就能为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能力的获得夯实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陈琳, Simon Greenall. 新标准英语初一上、下学生用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3.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外研版初一英语短语词组 第5篇
in front of在……前面get up 起床
go home 回家a pair of 一双;一对lots of 大量;许多= a lot of 大量;许多
on television 通过电视;在电视上think of 想出
switch on 接通;开(电灯、机器等)
初一下册
take photos 拍照wait for 等待;等候
the Great Wall 长城a good time 美好时光
a lot 非常put on 穿上
at home 在家hot dog热狗
at the moment 现在,此时look at 看……
See you later.再见good night 晚安(打招呼用语)Spring Festival 春节get ready for 为……准备好 dragon dance 舞龙Lantern Festival 元宵节
sweep away 扫去at work 在工作
paper cut 剪纸New Year’s Eve 新年前夜 a few一些all the year round 一年到头 have a picnic 吃野餐walk up 沿……走;登上
look forward to期待do some sightseeing 游览
get(from …)to …(从……)到达……go sightseeing去观光
go cycling 去骑自行车go shopping 去买东西;去购物 go out外出in the future 在将来;在未来 get warm 变暖be good at 擅长
take around 领(某人)四处参观think about 思考;考虑
be born出生于once upon a time(常用作讲故事的开头语)从前 go for a ride 去乘(骑……)pick up 捡起
英语外研版初一上Module3Unit2教学设计 第6篇
任屯小学 郭瑗瑗 2013.12.19
不知不觉中紧张而又充实的一个学期又快过去了,在一个学期里,我收获多多.在教学方面,由于多次上公开课以及同行们的指导与点评,使我更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把握,并且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的讲课方法。
在带六年级毕业班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对高段学生而言,知识的积累更为重要.所以课堂中我更加注重对知识量的输入而不是课堂气氛何等活跃。通过让学生背单词、背句子、背作文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也使我感到自己以前有些低估学生的能力。
当然我在教学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心理学家罗杰斯也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比传授知识更为有利。可由于我平时对学生过于严厉,所以很多学生(尤其是基础教差的学生)对我总是感到很害怕,这是我一直困惑的问题。我既想和孩子们做朋友,又想有一定的威严,这其中的“度”很难把握,我也一直在努力,体验,尝试。
另外,对于那些基础太差的学生,有时候我真的感到束手无策。即使用了很多方法,例如结对子,单独辅导、分层教学,布置不同的家庭作业,还是没有进步。这也许是我面临的最大的困惑。
当然,无论做什么事,都会遇到困难,关键在于一颗执着、投入 的心。只要有决心,有希望,再大的困难也会迎刃而解。在下学期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更加努力:
1、多看一些关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面的书籍,不断给自己充电,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我一直把“精彩的课堂”作为我的人生目标。
2、下学期要多与学生沟通,多关心差生,给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争取做到,因为喜欢我所以喜欢英语。
英语外研版初一上Module3Unit2教学设计 第7篇
Ⅳ.16-25 BCCCA BBAAC Ⅴ.26-35 CBBAD AABAA Ⅵ.36-40 CDCAD 41.Tony Smith-8-Miss Brown 42.Gina Miller-9-Miss Green 43.Tony;Smith 44.Gina;Miller 45.6865028;1996429 Ⅶ.46 Who 47 question 48 next 49 first 50 card Ⅷ.51 three 52 seven 53five 54three 55 eight 56Her 57 his;His 58My 59 His;his 60 My Ⅸ.61.D 62.C 63.E 64.B 65.A
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初一上册英语寒假作业答案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寒假作业答案
英语外研版初一上Module3Unit2教学设计 第8篇
一、“How Good Are Your Social Skills?”的教学过程
1. 课文的引入
这篇文章是针对闲聊的技巧和如何与人交流的内容。笔者首先询问学生周末的安排, 与他们进行“small talk”, 引入“social skills”这个话题。接着领读文章让学生跟读, 以每一段为限。这样做的目的是振奋学生们的精神, 让不能读正确、不想开口的同学能够跟随老师的示范读英语。而老师的读音和录音相比, 是学生们更能接近的语音。这样让学生们觉得读英语并不是一件难事, 而且听着也会有英语的感觉, 并逐渐爱上读英语。以一段为限, 是让学生不至于一直长久地读, 因为这样会降低学生的兴奋点。同时还能够提醒学生, 接下来大家就要学习这一段了, 请注意了。
当然, 如果段落中的单词读音较简单, 也可以让学生们自己读。有些文章几个段落比较短, 又在讲一件具体的事情, 就让学生们一起读完。因为读的内容太短, 也会影响到学生们的兴奋点。
原来觉得这样做, 对高中的学生没有必要, 是浪费时间, 但现在发现, 其实语言, 特别像英语这种以语音呈现的学科, 就是要有声音的输入, 如果学生们连嘴巴都不张, 英语教学还有什么意义呢?
2. 篇章的理解与讲解
在读完每一段以后, 就告诉学生查单词, 尝试着翻译, 如果觉得能够翻译了, 就站起来直接说;没能找到的单词, 也可以问。最开始, 笔者会给学生们限定一个时间, 时间到了就能站起来说。如果没有学生们讲, 那老师就开始逐句讲解, 翻译句子的意思, 分析句子的结构。
笔者教的两个班中, 有一个班很活跃, 总会有人来讲。因为不要求举手, 学生们直接站起来就可以, 所以他们争先恐后的发言。有的站起来直接说:“老师, 有一个句子我不能翻译, 你帮我吧。”笔者就问其他同学:“有能翻译的吗?”其他同学说:“我能说。”这样, 笔者就让第二个同学把这句翻译一遍, 剩下的部分由第一个同学来翻译。如果大家都表示, 就是这句话不知道怎么说, 就由老师来翻译。因为这样的句子, 对他们来说比较难。如果他们说:“能再说一次么?”笔者就告诉他们自己是如何着手来翻译这个句子的, 直到大家都知道翻译这个句子先翻什么, 再翻什么, 后翻什么为止。有时, 准备得不够充分的同学会讲得不够确切, 其他同学们都要一起来翻译, 一起来帮助他。现在, 针对发言积极、但准备不充分的同学, 笔者就会明确说出来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请他注意, 帮助他提高。但另外一个班, 要安静得多, 时间一到, 没有同学愿意来讲。笔者问道:“有不认识的单词么, 是哪个单词?”他们就会问。问完, 还是没有人愿意站起来。笔者的眼睛寻来寻去, 和笔者眼神对视的同学又把头埋了下去。有人忍不住说:“你抽嘛!”有人还说:“某某来讲嘛, 他是英语小王子, 他周六还去补英语。”大家又忍不住一阵笑。笔者说:“我不愿意抽, 万一打击你们的自信呢?愿意来讲的同学, 至少让我看到了想提高英语的愿望。你不说, 我怎么知道你哪里不懂呢?”终于有时不时瞅我一眼, 一直犹豫的同学站起来了, 说:“我来吧。”这句话声音不大, 但充满了要解决目前静默局面的自信。现在, 这个班同学一读完, 就主动翻单词表, 查字典。有时也会出现有同学说:“某句我不会。”或者“说错了怎么办呢?”笔者就说:“不会的留给我, 还有我嘛。都会了, 还要我干嘛呢!”或者“说错了纠正了就好了。”学生们就很乐意站起来讲了。
难度较大的段落, 笔者就先翻译, 同学再翻译一次。还有那种英语学起来很吃力的同学起来翻译, 他们也能看到自己的提高。或者在同学翻译完后, 请其他同学再翻译, 笔者再提出看法。这样, 整个文章都是学生们自己理解的, 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他们也学到了方法和技巧。
原来, 笔者不相信学生们有自主学习的能力;结果, 试着相信, 还有鼓励, 学生们让笔者刮目相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他们知道的不讲, 他们不知道的讲, 笔者认为, 这才是课堂高效的所在。
二、电子邮件的回复
1. 教学思路
本模块中的一封电子邮件的发出者是一个外国人, 要去伦敦的中国大使馆参加一个接待中国学生和老师的招待会。他担心不知和他们聊些什么, 想求助三个问题:哪些话题中国人不聊?中国青少年喜欢聊什么话题?觉得哪些话题枯燥?考虑到同学们的具体情况, 笔者要求学生针对每个问题至少回答两句话, 交代了基本格式, 不限字数。让学生自主完成作文, 再针对易错的地方进行讲解和分析, 最后再次完善, 形成一篇作文。
2. 教学过程
从课堂的第一次写作情况来看, 除了两个同学写成按序号顺序回答的问题外, 其他同学都成文了。让笔者更为吃惊的是, 还有个别同学虚拟总结了来信者关于闲聊的缺点, 并针对缺点, 回答了三个问题, 文章结构很流畅。我想这是他们自己理解了“How Good Are Your Social Skills?”这篇文章后, 一个最好的反应。同学们不但有话说, 而且还有逻辑思维了。这就是教学效果的高效, 因为学生们能够学以致用了。笔者在批改后, 留下了具有代表性错误的学生作业本。因为不是一整节课都评讲错误, 所以没有评完。下课后, 一个同学兴奋地跑上讲台说:“我的本子怎么没拿到?”估计他猜到了他的本子被留下来了。我说:“你的, 还要讲评。”看来这样的讲评对有代表性错误的同学来说, 还是一件挺高兴的事。第二堂课, 我板书了一个错误句子, 请大家思考。一位同学问另一位同学该怎么改, 另一位同学说:“不知道, 这不是我的错误。”笔者说:“这就是你的错误!”并且把作业本的名字亮给他看, 周围的人都笑了, 他自己也笑了。这个句子是“What sort of things which Chinese teenagers like talking about?”学生们不知道怎么改。笔者问:“这是一个问句吗?”学生们说很明显是。笔者又问:“问句需要几个疑问词呢?”学生们回答一个。笔者再问:“疑问词在句子中写完了, 句子剩下是一般疑问语序还是陈述语序?”学生们回答一般疑问语序, 顿时有学生知道怎么改了, 不过还有学生不知道。笔者最后问到:“一般疑问语序就要写成一般疑问句的样子, 那么这里应该是什么词开头呢?”有学生说:“是do吧。”“为什么是do呢?”笔者继续问, 好几个学生同时说:“因为动词是like。”笔者补充到:“只是动词like就决定了吗?”学生们沉思了, 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学生们觉得在这里, 他们知道which改成do就可以了。笔者又问:“句子主语是什么?”他们都答到是Chinese teenagers。然后就有同学回过神来了:“是由like和Chinese teenagers决定。”笔者就在此强调:“这个句子中助动词由主语和动词决定。”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 把知识深入化。把学生放在心中, 在这样的高兴、快乐学习氛围中, 笔者相信, 教学的内容学生会有深刻的印象。这就是课堂的高效、精教、多学。
3. 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写作教学, 笔者也在思考写作教学怎么做还能更高效。如果遇到学生写的好文章, 就当范文念给所有同学们听。同时, 笔者也会把每次写作中出现的错误, 记上名字, 写明是谁的错误, 每天上课前写在黑板上, 在课堂内前几分种, 就由大家自由地改错, 鼓励每个同学对不同的错误可以有不同的改法。然后对犯错的同学或改错的同学提起问题。如:错误是什么, 属于哪个知识板块, 要怎么改。如果有同学改不出来的句子, 比如将纯粹的中文含义直接翻译成英语的句子, 这种可能会导致别人根本看不懂写的内容, 那就叫犯错的同学来说他原本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大家再帮他写出来。因为英语的写作就要用符合英语的思维来写, 而不仅仅是中文意思的直接对应翻译。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评讲英语写作, 相信一定能让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起到教半学倍的功效。这就是笔者想要的高效课堂。
总之, 在英语的教学上, 笔者认为, 以学生为主, 教师引导、精教, 学生多学, 教与学的比例恰当是调动学生的最大力量, 是促成高效课堂最有利的因素。
摘要:把学生放在首位, 以学生为主,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是实现英语教学高效课堂的关键。笔者拟从外研版《英语》选修六第一模块“How Good Are Your Social Skills?”这篇文章的教学和电子邮件写作教学案例进行探究性分析。
关键词:英语,教学,高效
参考文献
英语外研版初一上Module3Unit2教学设计 第9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感化教育;体现方式
情感对人的思维活动具有驱动作用,将情感运用到教学中,有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外研版初中英语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资源,教师要有效开发利用,使自己的教学中融入情感。只有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才能主动进行学习。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针对外研版英语教学的特点,从不同方面阐述了情感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一、愉快的语言氛围
在上课前,教师要用愉快的语调来问候学生,为这堂课轻松的氛围打好基础,愉快的问候会成为师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桥梁。在课堂上,教师要用幽默的语气、相应的肢体语言来进行教学,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提问时,要多用what,why等容易引起学生注意的词语,带着不解的语气提问,可以提升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对课本进行更仔细的阅读。
二、轻松的教学环境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改掉传统严肃的课堂教学,采用灵活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进行教学时播放与英语教学相关的视频短片,然后用生动的英语进行讲解。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开口,多练习英语的口语发音。在进行单词的讲解时,可以组织学生玩一些简单的课堂小游戏,如“word game”等,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加深对所学课程的印象。
三、情景化教学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借助于不同的场景,帮助学生对所学的课程进行更好的理解和应用。如模拟问路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问路人和指路人。教师也可以进行分组教学,为每个组设计不同的英语小短剧,让学生轮流表演,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英语技能的锻炼,同时也能让学生互相配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之,情感教育打破了传统英语枯燥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时融入情感,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轻松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情感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地创新,同时也需要学生的配合。情感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使英语学习不再处于被动模式,提升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黄振存.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交际,2010(5).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十五中学)
外研版英语初一下册暑假作业答案 第10篇
1-5 BCDDA 6-10 BBDDA 11-15 DCCDC
二、完形填空
1-5 CBCDA 6-10 BDBAD
三、阅读理解 ACCBD
四、填词
1.pollution 2. strange 3. Appeared 4. geography 5. dangerous 6. frightened
7.Scientists 8. twentieth 9.towards 10.practises 11.None 12.northwest
五、动词填空
1. is knocking 2.bought 3.to learn 4.goes 5. playing 6. Dont forget , to take 7. doesnt rain 8.Listening 9. will begin
六句型转换
1.Whats, weight of 2.couldnt see anything 3,Each of , has 4. Dont take 5. Which book 6. How long 7. Different from 8. What did, do 9. What a tall building it is !./ How tall the building is !
10 I was excited to see so many amazing things.
初一外研版英语上册工作计划 第11篇
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以县教研室及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英语知识,训练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初步运用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英语”,向“会用英语”转变。为此,特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二 奋斗目标
钻研新课标,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努力达到学校规定的教学指标。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有所收获。
三 教材分析
本学期初一英语使用北师大版教材,这套教材按教学单元组织教材,初一上共12个单元,包括小学部分6个单元,熟练掌握100个语音符号,建立音形意结合的意识。在小学部分,借助学过的字母 词汇来认识音标,帮助学生树立lettername ,lettersound意识。在学案和晨测过程,增加音标的识别和拼读练习,逐步引导 帮助学生了解并且掌握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夯实语音关。中学部分6个单元。中学部分每单元包括新课4个 1个Expansion 一个Roundup。其中小学部分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主,兼顾读 写,并包括词汇 语法 语音学习活动。中学部分以培养学生的读 写能力为主,并包括词汇 语法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语境和语言训练机会。要求学生巩固 练习所学语言结构与词汇及听 说 读 写技能等。
本教材所牵涉的教学内容有:自我介绍,讨论能力,描述家人,谈论最喜爱的东西和日常事务等。本教材所要掌握的语法有1.be 动词的用法 2.情态动词can,would 3. there be 结构 4. have got 的用法 5.一般现在时 6.序数词
四 教学任务和要求
1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策略2 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开发智力 培养观察记忆思维,创造和想象能力。
五 教学措施
1.做好中小学的衔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使用工具书的习惯;2) 培养科学记忆单词的习惯;3) 注重课堂和课下衔接,培养书写规范化习惯;4)培养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参与的习惯;5) 提出要求,注意检查落实,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做笔记的好习惯。
a.针对新教材的特点,要做到精心备课,吃透教材,根据每个单元各自特征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制定出不同教学设计方案,以此促进学生的积极性,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的不同,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话教学以交际为中心,课文教学以篇章为主,温故知新,灵活运用。在平时的常规课堂教学时,力求教学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点和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习主动性。
英语外研版初一上Module3Unit2教学设计 第12篇
1.be from + 地点来自……
be(is, am, are)be from = come from
2.This is Daming.He’s my friend./These are my parents.人物介绍:介绍一个人时由This, 介绍几个人时用These.3.I’m in Class One, Grade Seven.班级、年级与数字并列使用时都要大写。
4.–Nice to meet you.–Nice to meet you, too.当谈到与前一个人有相同的事或行为时,用too ―也‖。
5.I’m not from English and I’m not English./ He’s from Beijing and he’s in my class./ I like running and dancing.and 连词,用来连接语法上的,表并列关系。I can speak English, but I can’t speak Japanese.but 用来连接语法意义上转折的两个句子。
6.I’m in Class One with Daming and Lingling.with 介词,―和‖起伴随作用,后面可连接名词、宾格代词或名词短语,在句子中作壮语。
Module 21、I can speak English.Can是情态动词,意思是“可能”“可以”。情态动词不能单独做谓语,后面必须加动词原形一起构成谓语。
2、Please welcome Betty and Tony to our school.―welcome +sb.+to+place‖ 表示“欢迎某人到。。”,其中welcome 是动词。these, those 和they3、these和those 以及this 和that 都是指示代词,these是this 的复数,those是that 的复数。these和this 指身边或距离较近的人或事物,those和that 指离说话人较远的人或事物。this / that作主语时,后面的be动词用is,后面跟的名
词用单数形式。these / those作主语时,后面的be动词用are,后面跟的名词用复数形式。回答主语是this 与 that 的一般疑问句时,用it。回答主语是these与those的一般疑问句时,用they。打电话介绍自己时,用―This is …‖ 或―It is …‖ ―我是…‖,不能用I am …。eg :
这是我的照片。
这些是我的照片。
这是你的照片吗?
是的,它是。/不,它不是。
这些是你的照片吗?
是的,它们是。
No , 不,它们不是。
4、These are Betty’s parents.名词如果要表示与后面名词的所有关系,用名词所有格形式。
单数名词所有格在词尾加’s
Mary’s schoolbag 玛丽的书包
词尾为s的复数名词的所有格只在词尾加’
the students’ books 学生们的书
parent n.父;母(pl.parents 父母
我父母是农民。
5、play football 和play the piano
这两个短语意思分别是“踢足球”和“弹钢琴”。同学们需注意冠词the的使用。球类之前不加the,而乐器前则加the.如:
I like playing the violin but I can’t play it well.我喜欢拉小提琴,但拉得不好。Do you often play basketball with your classmates after class?
你放学后经常和同学们一起打篮球吗?
6、ride v.骑 开(车)
eg:ride a bike 骑自行车ride a horse 骑马这男孩骑自行车去上学。
7、international adj.国际的eg : English i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英语是一门国际语言。
8、国家与国家的人,我来自美国,我是美国人。,我来自中国,我是中国人。,我来自英国,我是英国人。.(来自)
9、What’s his mother’s job ?
=What does his mother do ?(问职业)
10、at / in the hospital 与 at / in hospital 的区别
at / in the hospital 在医院(工作)eg: 我爸爸是医生,他在医院工作。
His mother is ill in hospital.他妈妈生病住院了。
11、factoryfactories
secretarysecretaries
Module 3
1.there反义词hereadv.在那里 ;往那里eg:
He wants to go there.我想去那儿。
(2)adv.那个地方eg:
He comes from there.他从那儿来。
Please sit over there.请坐在那边。
2.dictionary复数dictionaries
an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一本英汉字典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一本汉英字典
3.library复数 librarieslibrarian图书管理员
There is a library in our school.我们学校有个图书馆。
4.picture同义词 photo
There are some pictures on the wall.墙上有一些图画。
5.television 电视(缩写形式TV)eg:
This is a black and white television.这是一台黑白电视。
I learn English on TV.我通过电视学英语。
6.That’s 24 boys and 22 girls.那也就是24个男孩和22个女孩。
7.Yes , there is one behind the library.有,图书馆后面有一个。
8.— Where’s the gym ? 体育馆在什么地方?
— It’s in a building in front of the offices.在办公室前面的大楼里。
9.There’s a gym , a library and a dining hall.有体育馆,图书馆和餐厅。
Module 4
1.family home和house的区别
1)family的意思是―家庭、家庭成员‖,与居住的房子无关。当family作为整体概念的―家庭‖讲时是单数;当―家庭成员‖讲时是复数,如:
Mr.Richard’s family is very large. 理查德先生家里的人很多。(单数)My family are very well.我家里人都很好。(复数)
2)house的意思是―房屋、住宅‖,一般对家人所居住的建筑物而言。如:There are many new houses in our village.我们村里有很多新房子。
3)home的意思是―家‖,主要指一个人出生或居住的地方,房屋是其中的一部分,因而也有―家乡、故乡‖的意思,它具有house所没有的感情色彩(如―团聚‖、―思念‖等),如:
East or West,home is best.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
Module 8
1.We usually send him a birthday card.And we often make a cake for his birthday.本模块出现了大量的表示不确定时间的副词: often,always,never,usually 等,这些副词表频度。在句中位置:在be动词,情态动词或助动词之后,行为动词之前。
He is always late for school.They always help others.You must never tell him.2.He likes films and he often goes to the cinema.She never wears jeans or trainers.她从不穿牛仔裤或运动鞋.(1).我们常常使用and 来连接2个肯定意义的词或句子,用or连接2个否定概念.Linda finishes her homework and goes to bed.Most children have no brothers or sisters.(2).trainers运动鞋 这是英式英语,美式英语是sneakers
在英语中 有些名词表示由2部分构成的东西,常常只用复数形式.这类名词做主语时谓语动词要用复数,表示数量时常用:数词+ pair(s)+ of
shoes鞋trousers 裤子glasses 眼镜gloves手套That pair of trousers is mine.那条裤子是我的.3.She plays the piano and likes to sing.当play和表示乐器的名词连用时,该名词前总是要加上定冠词the.如: play the violin 拉小提琴
如果play和表示球类的名词连用时,该名词前不加冠词.如:
Play football 踢足球
Play basketball 打篮球
4.She often goes to concerts and she usually buys CDs by her favourite sings.By 在这里表示‖由…‖ 或‖被…‖的意思.例如:
I like the songs by Coco.我喜欢听李文的歌
Tony likes reading novels by Mark Twain.他喜欢读马克-吐温的小说.5.Ok, and what about a birthday present? 好吧.生日礼物怎么办?
(1).What about或How about常用来征求意见或打听消息,表示“...怎么样?”“...怎么办?”如:
What about Tom? Is he polite? 汤姆怎么样?他有礼貌吗?
How about going out for a walk? 出去散步怎么样?
(2).What about或How about还可以用来提出建议,表示“...怎么样?”“...好吗?” 如:
What /How about a cup of tea?喝杯茶好吗?
英语外研版初一上Module3Unit2教学设计 第13篇
指导专家:张志富 (辽宁省基础英语教育中心主任)
曲端 (辽宁省初中英语教研员)
刘敬雯 (大连市英语教研员)
陈玉卿 (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英语教研员)
一、教学内容
本堂课是以“比较不同地方”为话题的听说课, 教材文本以“比较深圳和香港”为话题, 围绕地理位置、人口规模、地标性建筑等内容展开。通过对话学习, 学生能够合理地运用英语介绍一个城市, 如, 自己的家乡。
二、教学目标
学会hometown, population, busy, large, wide等词汇在本课话题情境下的使用;感知、体会形容词比较级的语言形式、语言意义和语言功能。如:“It’s newer than...;It will become as busy as...;It’s getting bigger and busier;It’s much wider and cleaner;It’s taller than many other buildings in China;The population is larger than that of...;...is larger in population than...”
通过图片、标题预测对话内容的主旨大意;通过听获取信息, 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本课知识谈论某个城市;能在小组合作和个体完成任务中积极思考, 并注意重音和语调所蕴含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设置的情境学习有关介绍城市的词汇和核心句型;捕捉听力对话中的主旨大意和细节信息, 能运用英语介绍深圳。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目标词汇、句型和框架结构介绍某个城市。
四、教学过程
Stage 1
1. 激活话题背景, 构建话题语境
笔者通过“A guide is to give us a description of Shanghai and Hong Kong.” (见图1) 导入话题, 为学生创设话题语境, 并明确听力任务, 播放录音。
听前 (学生明确听力任务后) , 笔者进行听力策略指导:Take notes to write down the key words, for long word, just write down the first letter to stand for the whole word.
【设计意图】
学生在语境中感知话题内容, 获取话题信息, 培养听力策略。
笔者引导学生梳理、建构“谈论城市”这一话题的基本知识框架, 即Mind-Map。在此过程中设计板书如下 (见图2) :
【设计意图】
使学生明确描述城市的基本框架。
2. 话题词汇的构建
在问答过程中, 学生通过语境、图片并感知理解新单词 (hometown, busy, location, population, landmark) 。
【设计意图】
笔者通过问题牵引、诱导 (elicit) 等方式, 促使学生思考谈论“城市”话题的必要词汇和功能句式, 以及描述城市的Mind-map。
Stage 2
1.预测性问题 (为听对话做背景铺垫)
(1) 铺垫和预测
Did Daming enjoy his visit to Shenzhen last weekend? (听后追加How do you know?)
What will he talk about Shenzhen with Tony?
(2) 听中任务
Students are to listen to see if their predictions were right./Try to understand the conversation by answering the questions about Shenzhen. (见图3)
2.听对话
在对话语境中, 学生了解怎样对“城市”进行描述, 并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和细节。
在听后问答的过程中, 笔者利用问题和图片, 使学生对深圳的地理位置、城市变迁、地标建筑等有更深入、更形象、更直观的理解。
【设计意图】
To anticipate the text content.
To get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for the listening of the dialogue.
To develop the students’skills of listening for gist and detail.
3. 听后细节分析
笔者提出问题:“How does the speaker stress the underline words?/What do the two boys think of the city Shenzhen?”促使学生体悟文本中所蕴涵的情感。
【设计意图】
通过听后细节分析, 学生能体会到句子中蕴含的情感信息, 了解传达句子主要信息的词汇的重音问题, 以及Daming和Tony对深圳的赞美和向往。
4. 借助图表转述对话内容
笔者给出教学任务:“Now you know something about Shenzhen, can you retell it in your own words?”
笔者交代任务后, 指导学生转述对话的策略。
【设计意图】
笔者搭建复述框架, 使学生进一步内化“谈论城市”的相关词汇、语句和情境, 为学生知识的输出做足准备。
Stage 3
1.谈论一个城市的Mind-map. (见图4)
2.设置情境, 铺垫任务背景, 激发会话
笔者通过PPT引出任务, 介绍自己的家乡或其他城市, 引导学生了解介绍城市的必要内容。
3.给予学生任务指导
Instruct students to role-play being a reporter or friends in pairs, or in groups, or by yourself.
Use the vocabulary and expressions on the board as a basis for role playing.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完成“谈论城市”这一任务, 练习、内化、输出语言知识。
4.课后作业
必做:
(1) Imitate the dialogue in Activity 2 after the recording.
(2) Go over the vocabulary&expressions about introduce and compare two places.
选做:
Write a passage to introduce your hometown with another city or compare two different cities.
【设计意图】
课后作业是对课堂上所学内容的巩固和拓展。学生通过必做作业可以巩固“谈论城市”话题的基础词汇, 同时, 通过模仿朗读能够规范语音语调, 并体会语流、语调、节奏, 训练听的技能。
另外, 分层次作业给学生提供了不同难度的内容, 有利于促进学生语言技能的提高和英语思维的培养。
五、教学反思
在Stage 1阶段, 笔者通过“A guide is to give us a description of Shanghai and Hong Kong.”导入话题, 激活了学生的话题背景知识, 构建了话题语境, 然后提出问题“What should be included in your description of a city?”, 通过问题牵引, 做出描绘城市的Mind-map, 为学生语言输出活动做了一定的铺垫。
在Stage 2阶段, 在处理教材对话文本时, 笔者采取了以听为主的处理方式。第一遍, 笔者让学生核对自己对对话内容的预测是否准确;第二遍, 笔者要求学生注意听文章的主旨大意和细节, 促使学生理解对话内容;第三遍, 笔者提出问题“How does the speaker stress the underline words?/What do the two boys think of the city Shenzhen?”, 要求学生体悟文本中所蕴涵的情感。
在Stage 3阶段, 笔者要求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或其他任何一个城市, 为学生提供介绍城市的相关语句, 帮助学生完成语言的输出。
但是, 在Stage 1阶段, 笔者对听力材料的处理不够透彻。另外, 在课堂中, 笔者的干涉较多, 应该适当减少对学生的控制, 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专家点评
本堂课是一堂设计巧妙、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英语听说课。通过课堂教学可以看出, 张老师在准备这堂课时对教材进行了深入挖掘, 活动形式多样。从学生语言习得的角度来看, 这样的课堂有利于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和听说策略, 充分体现了听说课的特点。
在听的方面, 张老师对两段听力文本的设计目的有所不同, 第一段Mini听力, 达到感知话题内容, 初步梳理话题Mind-map的意图;第二段主对话, 张老师设计了三次听力活动, 但每次的目的都不同。
接下来的Retell环节, 张老师事先做了必要的指导, 对学生帮助非常大, 使学生的表述更加得体。
在课文处理结束后, 张老师设计了Further Thinking环节, 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从课堂表现来看, 学生在语言输出阶段表现比较精彩, 不但把“介绍城市”这一话题的词汇功能运用到实际中, 而且在语气、态度等方面也比较得体。
英语外研版初一上Module3Unit2教学设计 第14篇
一、9、10册在教材编写上注重了对以前所学词汇的复现和拓展
教材所列的生词表中的部分词汇是以前学过的词汇,如:immense, impressed, label等很多单词曾在前8册的词汇表中出现过,在9、10册单词表中的重现更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毕竟新教材中的生词太多了。有的词汇是以前学过的,但赋予了不同含义。如:stand 一词,以前学习的是它的动词意义“站立、矗立”,在第10册教材中学习它的名词意义“架、座、台”。再如:以前学过question一词,在第10册教材中学习它的动词意义“(警方)审问,盘问,询问”。有些词汇是以前学过的词汇的同根词。如:前8册学过alphabet,第10册中学习了alphabetical。再如:argue—arguable, imagine—imaginary—imaginable—unimaginable, enthusiastic—enthusiasm等等,举不胜举。这有利于学生有效地复习和拓展词汇。教材中还配有阅读材料和词汇练习,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稍微加以提示,学生们就能既复习了旧知识又掌握了新知识,可谓一石二鸟,一举两得。词汇练习的设计,侧重了同根词的考查和词义的猜测,这也在引导学生如何学习词汇,在渗透一种学习方法和理念并培养学生对词义进行猜测的能力。这体现了教材在编排时注重基础教育阶段语言知识的复现、综合练习和重新认识。
二、9、10册在教材编写上注重话题选择的宽泛性,注重语言学习的思想内涵
苏霍姆林斯基说:“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9、10册教材的文章涉猎范围从国内到国外,从历史到人文,从小说到诗歌,从动物到人物到高科技等等,各种题材、各种话题的文章真实、地道、经典,美不胜收,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增长了语言知识,提高了对事物的认识和分析能力。第10册Module 2 讲述的是澳大利亚的危险动物这一话题,同时又引入了野外生存、人与动物的和平共处等话题,使学生受益匪浅。在Pride and Prejudice 和 My Fair Lady 单元,不仅有对故事的概述,有对人物的点评,更让人兴奋的是还有节选的原著内容,让学生接触到了原汁原味的文章。
三、9、10册增加了Presentation Skills 部分
这一部分引进了不同话题及表达方法,有效地对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作了指导。特别是对话题作文,以前学生面对一个话题,似乎有很多话要说但不知道从何说起。在学完Presentation Skills里的表达方法和表达策略后,学生们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了。如第10册Module 2 Presentation Skills,内容为Writing a set of instructions。编者先给出了Activity I : Read the instructions...又给出了Activity II: Tips for writing instructions...最后,总结了write a set of instructions 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样学生清楚地了解了如何写 a set of instructions,就能把所想到的东西清楚明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达出来,提升了学生的语用能力,使学生形成了较强的内化语言的能力,促进了语言的输出。
四、9、10册还增加了Language in Use 部分
这一部分把所学的语法知识和一些常用的单词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使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系统化,满足学生对语言知识学习的需求。
综上所述,外研版高中英语选修教材9、10册的确是非常好的教材。教师要吃透教材精神,对整个新教材体系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可用资源,尤其是那些旨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话题和活动。对于高三学生,还有必要增加一些精选的听、读练习材料,以扩大输入,增强学生语感,内化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试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周侯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