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应用加速论文范文
来源: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应用加速论文范文(精选12篇)

应用加速论文 第1篇

应用开发环境复杂

随着云计算、移动、大数据等趋势的到来, 大部分企业的新应用建立在复合、分布式环境之下, 并支持多个服务团队和交付合作伙伴, 这使得应用开发和测试复杂, 并面临着多重挑战。如项目在使用时间和安全性方面的限制、团队之间的协调竞争、系统尚处开发阶段使得测试环境不可用;下游系统和实体模型不能提供功能行为或响应, 使终端用户性能受影响;基于硬件的虚拟化不能支援测试;在基于云或其他共享服务的环境中执行或测试将带来较高的使用费用等。

“据调查显示, 企业在应用开发过程中, 软件开发时间约占整体项目30%, 而70%时间用在了软件测试上。”CA Technologies服务虚拟化高级顾问王志明表示。

虚拟化服务通过多种方式对系统行为、数据交互和性能特性进行捕捉和模仿, 并通过提供本地可用的完整端到端应用开发和测试功能, 来加速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包括从设计和开发、集成、性能测试、交付直到生产的整个过程。据王志明表示, 采用虚拟化服务后, 传统软件12~18个月的交付周期将可以加速25%~50%。

提升服务质量

实际上, 服务虚拟化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时更快地推出创新业务, 并节省软件测试过程中硬件投入、人力成本等资源, 还可以帮助企业提升服务质量。因为在软件开发过程中, 很多情况下相应功能测试缺乏对应环境满足, 开发者常选择不测试或上市再调测等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服务质量。

例如, 目前国内各层级电信运营公司根据业务需求需要把地方业务接到集团层面, 例如手机游戏、手机动漫等跨省业务, 并通过每个省市公司内部的CRM系统接到集团进行交互。然而当新业务需要在集团进行联调测试时, 集团环境很多时候并不可用, 对于地方运营公司其缺失测试环境;或者当地方移动公司开发进程走在集团前时, 集团层不能提供相应测试环境。若采用虚拟化服务后, 可以虚拟出集团环境, 这对于地方省市公司而言, 当其应用测试时就不需要再等待集团环境适配, 便可自我完成测试。

广域网加速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第2篇

校园网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提高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不可缺少的支撑环境,校园网一方面它为学校提供各种本地网络应用,另一方面它是沟通学校校园网内外部网络的桥梁。所以保障校园网的运营和管理是未来校园网的主题。建立起可运营和可管理的校园网可以保证校园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重要业务的稳定的运行,保证校园网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使学生和老师充分享受校园网带来的利益。

2、面临的问题

随着高校信息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网络应用的日益广泛,多媒体视频应用的普及,加之P2P应用的不断增长,校园网的带宽性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大量P2P流量占用过多带宽,一些正常应用如WEB访问、收发邮件等速度较慢;一部分人使用P2P应用占据了过多带宽,一部分人却无法获得带宽,带宽资源得不到“公平”使用;关键应用如多媒体教学、数字化图书馆、WEB网站等无法获得更高的优先级及带宽保证;由于较大延迟、丢包的影响,TCP应用的响应速度及传输速度较慢,尤其是跨运营商、跨国的访问等等,这是广大校园网信息中心在网络运维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

3、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问题,华夏创新提出了针对高教行业网络出口的加速解决方案,通过在其网络出口透明部署LotWan广域网加速系统,让互联网资源做一个合理的流量控制,抑制P2P的滥用,并保障关键应用的带宽,对整个网络TCP应用进行加速,可以大幅度提高访问互联网的速度,有效提升带宽利用率。

流量控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优化广域网使用的“封堵”技术手段,

能够“很好控制流量”就意味着广域网问题的基本解决。目前,网络流量管理设备厂商绝大部分只能通过丢弃已收到数据包的方式限制下载方向流量,从而导致下载方向带宽的损失。解决不了这一难题,“带宽杀手”就无法得到有效控制,高校希望的优先级控制也无法达成。针对这一问题,华夏创新开发了精确的端到端带宽控制与均衡技术,在不损失任何带宽的情况下精确控制下载方向上的带宽使用并实现动态带宽分配。华夏创新精确流控技术不仅可以对TCP进行有效控制,在对国际及中国流行的使用UDP传输的多媒体和P2P软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加入了对UDP的下载控制机制,从而使其应用交付设备的流量控制对下载方向的所有流量普遍有效。这一技术特别适合学校流量控制:只要能够平衡带宽使用,避免P2P抢占多数带宽,绝大多数人能够“公平使用带宽资源”的要求就能够得到满足。

在流量控制的基础上,利用LotWan广域网加速系统中业界独创的单边TCP加速技术,可有效提升内网用户访问互联网的双向传输效率,包括上传与下载速度;有效提升远程用户访问内网应用服务器的速度;有效提升带宽利用率。我们知道TCP协议及应用优化是广域网加速的核心技术。目前广域网加速产品普遍采用将TCP协议转化为私有传输协议,所以需要在链路的两端都部署同样的加速设备或软件客户端。这种方案称作“双边部署”。华夏创新LotWan是唯一支持“单边部署”的广域网优化产品,通过其独特的单边TCP加速专利技术,华夏创新的加速引擎可以对接任何标准TCP协议栈,从而只需要在一端部署就可以达到其它厂商通过双边部署才能达到的加速效果,对跨运营商访问尤为有效,加速效果达几倍甚至十倍以上。

LotWan广域网加速系统是中国第一款集流量控制与应用加速为一体的广域网优化产品,它通过使用多项世界领先技术,满足用户全方位的网络控制与优化需求,最大限度的提升用户网络效能与高可用性。

RiverBed:为移动应用加速 第3篇

新版本产品也增加了优化Citrix虚拟桌面部署的性能,使企业能快速地完成Citrix的虚拟化部署,加速数据中心与分支机构和小型办公终端用户之间Citrix数据流速度,大幅度提升虚拟桌面的应用性能。

由于云应用得到了普及,新版本对微软不同的Microsoft Online(BPOS-D)服务提供优化,不管是加密还是末加密的,针对在微软的Exchange2007和2010中默认的启用中有加密功能,Steelhead Mobile3.1通过提升加密MAPI的速度,最多可将响应速度提高45倍,使企业能够便捷地为邮件加密环境下的分支机构和移动员工提供持续的优越性能,同时在不影响安全性的前提下优化客户端和主机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电子加速器及其应用领域 第4篇

关键词:辐射加工,电子加速器,应用

1 国外电子加速器发展

英国科学家柯克罗夫特和爱尔兰科学家沃尔顿在1932年建成世界上第一台直流加速器直流高压加速器。1933年美国科学家范德格拉夫发明了静电加速器。这两种加速器都属直流高压型, 能量最高只能到10MeV。1932年美国科学家劳伦斯建成了回旋加速器, 通过它获得了人工放射性同位素。1952年柯隆李温斯顿和史耐德发表了强聚焦原理的论文, 使加速器能够获得更高的能量。之后, 强聚焦原理在环形或直线加速器中被普遍采用。1940年世界上第一个电子感应加速器诞生, 其能量可以达到100MeV。1960年陶歇克首次提出了采取两束加速粒子对撞的方式, 用于高能反应或新粒子的产生, 并通过对掩机上的实验验证了这一原理。

至今全世界已建成1300多台电子辐照加速器。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比利时等多个国家能够生产电子辐照加速器。国外辐射加工产业的电子辐照加速器发展呈现如下特点: (1) 电子辐照加速器装置在数量上大幅度增加的同时, 产品质量在不断提高, 结构紧凑, 易操作, 维修方便, 并且长期运行稳定性、可靠性及智能化水平等有明显提高; (2) 电子辐照加速器向低能段和高能段延伸, 地那米电子加速器从500kV至5.5MeV、60-100mA;梅花瓣型电子加速器能量10MeV、功率500-700kW已进入市场; (3) 新型电子辐照加速器研发成功。法国帕莱索技术研究所研发成功桌面型电子加速器;美国RPC公司研制成功的"宽束机"全新型多灯丝电子帘加速器;俄罗斯成功地研发出EA10/10型环形电子加速器, 其能量5-10MeV, 电子束流5-10mA, 束功率25-100kW可调。

2 我国电子加速器的发展

我国目前主要的电子加速器研制生产单位超过10家, 电子加速器生产有了长足的进步。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主要产品有以下几类:1) EBS-300-15电子帘加速器。能量0.3MeV, 束流50mA, 应用于橡胶硫化和表面固化等领域。2) DGB-0.8烟气脱硫脱硝电子加速器, 最高能量0.8MeV, 束流300mA, 扫描宽度2000mm, 应用于水处理和燃煤烟气脱硫脱硝。3) 高频高压加速器。能量1.5-5.0MeV, 束流20~40mA, 扫描宽度900~1200mm, 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和热缩材料辐射交联, 以及食品保鲜、医疗用品消毒、海关检疫等领域。

江苏达胜加速器制造有限公司, 其生产的高频高压加速器, 能量范围1.5-4.0MeV, 束流30-60mA, 主要应用于电线电缆、热缩材料、发泡片材、电子元件等领域。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主要产品有以下3种:1) 自屏蔽式电子束灭菌加速器。能量为2-2.5MeV, 平均束功率大于1.0Kw, 具有自屏蔽、体积小、重量轻、生动化程度高、工作稳定的特点。能将邮件中的生物细菌灭杀, 还可用于医疗用品的辐射消毒灭菌和食品保鲜等方面。2) 工业无损探伤加速器。工业无损探伤直线电子加速器, 能量2-9MeV, 经转换成x射线后探伤范围达38-380mm, 广泛应用于工业无损探伤。3) 高能大功率电子加速器。最高能量达10MeV, 功率达到15kw。可广泛应用于医疗用品消毒、食品保鲜、海关检疫等领域。

无锡爱邦辐射技术有限公司2004年组建爱邦加速器研究所, 开始研发市场需求的新型高频高压电子加速器。现有0.5MeV、0.8MeV、1.0MeV、1.5MeV、2.0MeV、2.5MeV、3.0MeV、4.0MeV等九种型号的高频高压电子加速器。

3 电子加速器的应用

3.1 辐射交联, 辐射交联已经作为一项产业化技术被广泛用于电线电缆及汽车、家电、飞机、航天等电子设备线路。

由于经过电子射线辐照后, 电线电缆的外皮材料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发生交联反应, 从而使材料的绝缘性、耐热性、抗化学腐蚀、抗老化及机械强度等都得到明显改善。辐射交联技术应用的另一种重要产品是热收缩材料。它是通过电子射线辐射交联聚乙烯等高分子材料, 然后加热后扩张, 再经过冷却定型, 当重新加热到熔点以上时, 热缩材料又新收缩到未扩张前状态, 利用它这种可收缩的形状记忆特性来做电线电缆接头以及管道防腐。

3.2 辐射固化, 辐射固化与传统的化学固化比较, 具有无污染、能耗低、速度快、品质均一等优点。

而且辐射固化不使用化学溶剂不会造成污染, 是一种环保型固化方法。目前辐射固化应用比较成熟的领域有纸张、磁带、陶瓷、金属等产品的表面处理。

3.3 辐射硫化, 天然胶乳或橡胶在电子射线作用下可发生交联反应, 这一过程与橡胶硫化的过程相类似, 也称作辐射硫化。

在辐射硫化的过程中不需要添加硫化剂和促进剂等加工助剂, 同时与传统的化学热硫化方法相比较, 避免了交联剂在橡胶基材内部分布不均导致的交联不均匀, 同时也避免了温度梯度影响导致的材料性能下降。

3.4 辐射降解, 高分子聚合物在高能电子作用下, 其分子结构发生主链断裂, 称为辐射降解。

与辐射交联一样辐射降解同样具有工业应用价值, 如辐射降解型废塑料的处理和橡胶的辐射再生利用。聚四氟乙烯废料及加工后的边角料经辐射降解处理后, 再经粉碎得到的超细粉可用作各种润滑剂及耐磨改进剂使用。

3.5 辐射接枝改性, 辐射接枝技术是应用广泛的一种高分子粉碎改性方法。

通过辐射接枝能够研制出各种性能优异的新型高分子材料, 或通过辐射改性改善原有材料的性能。辐射接枝是通过射线辐照引发, 不需要向体系添加引发剂, 因此接枝聚合物非常纯, 完全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要求。聚乙烯以及聚丙烯类高分子材料性能优良、价格低廉, 经过辐射接枝改性后, 就可以得到如离子交换树脂、共混增容剂等更有价值的新材料。聚乙烯表面通过辐射接枝上极性分子, 可以改善其表面亲水性, 使材料在粘接、印刷及涂装过程中的加工性能得到改善。在天然纤维或丝绸上接枝丙烯酰胺或丙烯类单体, 可有效改善织物的表面性能, 提高其抗皱性。天然橡胶通过接枝改性, 再制备粉末橡胶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进展, 改性后的粉末橡胶可作为增韧剂和增容剂, 用于工程塑料的增韧等方面。

4 结束语

21世纪, 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开发应用已成为材料研究的热点, 辐射技术同样可用于纳米材料的制备。它具有合成工艺简单, 可在常温常压下操作, 成本低廉等优势。我国开发成功的γ辐射合成法, 可用于制备纳米氧化物、纳米合金、纳米金属及纳米复合材料等。其中, 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功能材料, 它在非线性光学材料、导电复合材料、屏蔽材料及抗电磁干扰等方面极具潜力。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利用辐射技术, 有望为人类开发出更多性能优异的新材料。

参考文献

[1]我国电线电缆辐射加工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电线电缆, 2004 (1) .

[2]我国电子加速器辐照装备发展现状与技术评估[C].2009年全国辐射交联线缆及加速器装置发展研讨会.2009.

应用加速论文 第5篇

基于里程仪的`GPS/DR组合车辆导航系统,能够有效弥补GPS单一导航系统定位可靠性和精度的不足,但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安装不便的问题,进而制约了其在车辆导航中的应用推广.论文研究了一种基于低成本MEMS加速度计的GPS/DR组合车辆导航系统.论文首先对加速度计信号进行了分析,利用小波分析进行信号降噪并建立了加速度误差模型;然后研究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GPS/DR组合导航算法;最后进行了跑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导航系统的定位结果满足城市车辆导航定位精度要求,并且在GPS信号受阻情况下,DR单独定位仍可以提供满足要求的定位信息.

作 者:张士钰 孙永荣 陈武 沈雪松 Zhang Shiyu Sun Yongrong Chen Wu Shen Xuesong 作者单位:张士钰,Zhang Shiyu(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导航研究中心,南京,210016;香港理工大学建设及地政学院,香港九龙)

孙永荣,Sun Yongrong(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导航研究中心,南京,210016)

陈武,沈雪松,Chen Wu,Shen Xuesong(香港理工大学建设及地政学院,香港九龙)

应用加速论文 第6篇

本报讯 惠普近期宣布推出新版惠普应用生命周期智能(HP Application Lifecycle Intelligence,ALI)软件ALI2.5,该软件可自动配置开发环境,同时加强交付团队间的合作,使开发人员能集中精力改善应用。作为惠普应用生命周期管理(HP Application Lifecycle Management ,ALM)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HP ALI 2.5还可帮助应用开发人员理解并确定各项任务的优先级别,同时尽可能减少行政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利用ALI 2.5开发人员可以打破信息壁垒、加强协作并加快交付为企业业务设计的创新应用。

SaaS版CA ARCserve D2D 为中小企业提供数据保护

本报讯 CA Technologies日前宣布推出混合“软件即服务”(SaaS)数据保护和灾难恢复解决方案CA ARCserve D2D On Demand,以帮助小企业满足备份窗口需求,并保护关键系统、应用和信息的完整性以及可用性。不同于其他解决方案只能提供本地保护或仅能直接在云中进行备份的局限,CA ARCserve D2D On Demand结合了用于快速备份和裸机恢复能力的本地资源,以及用于确保异地保护和关键文件归档的Windows Azure云存储。这一混合方法将允许中小企业在有限预算内成功实现数据量的持续增长。

甲骨文升级企业

医疗卫生分析软件

本报讯 甲骨文公司日前宣布推出Oracle企业医疗分析(Oracle Enterprise Healthcare Analytics)最新版本,这是一款功能有重大升级的商业智能和绩效管理解决方案。它通过全面满足整个医疗行业对移动化、易于使用和可快速部署的分析应用的增长需求,来帮助医疗机构做出明智决策,提升经营绩效、医疗服务质量和产出。Oracle企业医疗分析包括由核心 Oracle技术——Oracle数据库、Oracle融合中间件和 Oracle 商务智能企业版所支持的Oracle医疗数据仓库基础、 Oracle医疗分析数据集成、 Oracle 健康科学队列资源管理器、 Oracle医疗手术室分析 和 Oracle医疗供应商供应链分析等。

全新英特尔技术亮相云博会

本报讯 日前,英特尔携手多家开放架构软硬件合作伙伴亮相2012中国(重庆)国际云计算博览会,共同展示了它们最新的基于开放架构、面向云计算数据中心的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其中包括英特尔智能功耗节点管理器、英特尔数据中心管理器、高环境温度(HTA)数据中心、英特尔Hadoop发行版套件以及上个月刚刚发布的、创下了多项全新性能世界纪录的英特尔至强E5处理器产品家族等。

瑞星与欢网联手

推智能电视专用杀毒软件

本报讯 近期,瑞星公司与欢网科技(长虹和TCL集团等投资成立的专注互联网智能电视的子公司)达成深度合作协议,瑞星将为长虹、TCL旗下的所有智能互联网电视专门定制开发安全软件,以保卫智能电视的上网安全。瑞星专门针对长虹和TCL两家国内电视巨头的智能网络电视定制开发、适用于智能电视和多屏互动相关产品的杀毒软件名为“瑞星电视管家”,它通过双引擎查杀、流量监控、本地数据加密、系统优化、个性化设置五大功能,给用户带来轻松安全的电视网络冲浪体验。

PTC Mathcad Prime

新增强大计算配置功能

加速推进金融IC卡应用的思考 第7篇

目前, 我国金融IC卡推广应用工作进展顺利, 总体局面已经打开, 呈现出健康、平稳、有序发展的良好态势。然而, 面对行业卡、第三方支付平台对金融市场冲击, 金融机构应加速金融IC卡推广应用, 如何破解金融IC卡在推广应用中的难点问题, 值得思考。

一、加速推进金融IC卡应用的原因

(一) 从根本上提高银行卡的安全性

由于磁条卡技术简单, 磁条信息易被复制, 使用磁条信息盗录装置复制银行卡磁道信息、通过网上银行等电子渠道窃取持卡人敏感信息、通过针孔摄像机在ATM终端上偷录持卡人密码等事件屡见报道。伪造磁条卡、盗用磁条信息的案件频繁发生, 给持卡人、发卡机构造成巨额损失。为加快EMV迁移进程, 银行卡国际组织启动“风险转移”政策, 将发卡行承担银行卡欺诈风险改由发卡行、收单行中未采取EMV迁移的一方承担。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陆续完成EMV迁移, 银行卡欺诈风险不断向中国转移。世界各地的实践经验表明, 只有推广使用IC卡, 伪卡欺诈率才会大幅度下降。

(二) 行业卡泛滥存在一定风险

目前, 社会上充斥非金融机构发行的支付卡, 以及具有商业管理功能、政府管理功能的支付卡。其涵盖的领域有商业、交通、社保、医疗、公共事业、政务服务等, 由于发卡主体多样、技术标准不一、不能全国联网统一清算, 账户资金管理不规范, 卡内沉淀资金游离于金融监管体系之外, 存在诸多风险。

(三) 行业卡与金融IC卡争夺有限市场份额

行业卡和持卡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呈深度绑定态势, 不少行业已发行预付费形式的IC卡或具备联网通用功能的行业卡, 这些势必会对具有金融支付功能的银行卡业务产生了一定冲击力。此外, 在社保、公交、医疗、公共事业等公共服务领域的IC卡应用, 对商业银行来说都是重要的商业机会, 如果商业银行不发行金融IC卡, 这些领域一旦被行业卡所抢占, 就可能丧失整个行业消费群体的客户。

(四) 第三方支付与银行卡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

第三方支付平台借肋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广泛地参与各类支付服务, 以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满足了银行现有资源难以覆盖的客户群体的支付需求, 并且成为现代支付体系中活跃的、颇具发展潜力的重要组成部份。但应引起注意的是, 随着电子支付市场的快速发展, 第三方支付平台与商业银行的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二者由最初的完全合作逐步转向了竞争与合作并存。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助推银行结算业务、电子银行业务向广度和深度拓展的同时, 在很大程度上又对银行的基础支付功能和传统中间业务领域构成威胁和替代。

二、推广金融IC卡的优势

(一) 市场需求强烈

金融IC卡可在众多服务领域应用。金融IC卡除可办理银行现金存取、刷卡消费、转账结算、汇兑等传统银行卡可以实现的一般个人金融业务外, 还能办理交通罚款缴费、水电气缴费、就医缴费及挂号登记、乘坐公交及出租车缴费、教育通信旅游缴费等业务, 也能在超市、便利店、商场等小额支付领域利用金融IC卡或手机实现快速脱机消费。此外, 金融IC卡的出现, 可以整合多行业应用, 有效节约社会资源, 减少社会投入成本, 提高经济金融效率。推广金融IC卡后, 可以以金融IC卡为主导, 逐步减少和代替社会上各类不同卡种, 实现一张卡在全国范围内通用。

(二) 人行相关政策支持

人民银行先后出台了金融IC卡PBOC 2.0技术标准及《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等多项政策, 这对于全面推动金融IC卡工作具有重要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为全面推动银行卡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 提升金融IC卡发展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 金融IC卡已具备全面推广条件

金融IC卡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 受理环境建设已初见成效, 军保卡、金融社保卡陆续向社会推广, 金融支付介质日趋成熟。

三、推广金融IC卡应用的难点

(一) 如何协调各方关系, 推动行业合作, 拓展金融IC卡的各种应用

推进金融IC卡应用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发卡银行、公共事业单位、收单机构等众多部门的参与, 需要统一部署、多方协调参与各方关系, 需借助政府职能推动金融IC卡应用工程;需利用好发卡银行完备的银行卡发卡系统、成熟的银行卡业务支付清算网络、遍及城乡的银行卡终端机具及营业网点和收单机构的固定的市场和客户, 固定的业务模式, 稳定的收益来源等诸多优势, 达到“一卡通用”、“一卡多用”目的, 实现“双赢”的局面。

(二) 如何打破金融IC卡行业应用中行业保护的局面

目前全国发行应用的各类IC卡已达数10种, 由于发卡主体多样、技术标准不一, 各类IC卡在发卡、受理、交易、清算等环节上要实现信息交互及资源共享还存在一定技术困难, 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各自为政, 技术壁垒、业务应用壁垒和利益壁垒森严。另外, 在行业合作过程中, 芯片的主控权问题、业务流程的对接问题、项目资金投入和利润分成问题等都需要逐一突破和解决。

四、建议

金融机构应积极利用推广金融IC卡的优势, 加速推进金融IC的应用, 以便在金融市场洗牌过程中抢占有利地位, 拓展业务应用领域。对于金融IC推广应用中存在问题, 可采以下4点建议。

(一) 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

以金融IC卡为主导, 实现跨行业、多领域的支付和管理, 逐步减少、替代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卡, 实现一卡通用、一卡多用, 是统一规范支付市场、强化行业管理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民生能力的必然抓手。相关政府部门应切实发挥职能作用, 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 充分调动和发挥金融IC卡产业链市场主体的作用, 明确合作各方职责, 制定并落实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应用的整体水平。人民银行与其他行业卡主管部门之间加强合作, 推进银行IC卡多领域, 跨行业应用试点, 统一规划银行卡和行业卡的应用结合, 积极引导和促进各行业IC卡应用统一到金融IC卡标准上, 推动金融IC卡标准成为带有支付功能卡的主流规范标准。

(二) 均衡各方利益

在地方政府主导下, 将推进金融IC卡应用与提升地方经济实力相结合, 保证政府机关、银行、企业、行业齐心协力, 实行“成本分摊、资源共享、市场开放、利益分享”的机制, 以“开放包容、有序竞争、合作共赢”的模式推进应用。

(三) 采用“以点带面”方式, 打开金融IC卡应用局面

可采用某一行业与银行的整体合作模式, 在一些领域先行合作。随着金融IC卡应用的不断深入, 先期应用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然后逐步将应用拓展到其他各个领域, 最终实现金融IC卡的应用普及。

(四) 采取政策扶持、经济补贴等多种措施, 促进金融IC卡推广工作全面开展

浅谈医用质子加速器的应用 第8篇

关键词:加速器,质子束,医疗应用

产生质子的加速器有很多种, 这里主要以医用回旋加速器[1]为主介绍质子加速器的组成和原理以及在国内的应用。

1 结构

下面是IBA研发的CYCIAE-235加速器。

医用质子回旋加速器由真空系统、水冷系统、磁铁系统、离子源、高频系统、束流监测配送系统、治疗应用系统和安全联锁系统组成。其中核心部分就是上图所示的主磁铁。主磁铁采用了深谷型结构, 它综合了分离扇型回旋加速器和紧凑型回旋加速器的优点。磁铁由完全对称的4个扇形磁铁叶片 (上下共8片) , 上下盖板和磁轭组成, 结构简单、紧凑。磁铁重220吨, 8个叶片位于真空室内。上下盖板为真空的组成部分, 并与磁轭构成磁闭合通路, 同时真空室内部的射线构成了局部屏蔽, 有效减少了加速器周围的放射性剂量。整个主磁铁分成上、下两大部分, 上盖板与上面的4个磁极叶片连接在一起, 可以用安装在磁轭堆成两侧的液压举升装置举起, 以便真空室内部部件的安装、更换和维修。

2 原理和质子射线特性

主磁铁的中心部分为离子源, 离子源使用的气体为H2, 由氢气发生器在主磁铁底部产生并通过管道送到离子源灯丝室, 灯丝加高压产生电子进一步电离H2产生质子H+, 主磁铁中心加引出电压把质子引出, 同时经过分离扇型结构的磁极间隙进行加速, 当质子能量达到235Me V时被引出。235Me V的质子射线可以穿透300mm的人体组织, 基本可以治疗全身各深度的肿瘤[2]。

在诸多的放射线治疗设备中, 医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和电子束其物理剂量分布和生物效应都在不同程度上伤害肿瘤附近的正常细胞, 而且剂量的有效利用率也低;中子和负π粒子的生物效应虽好, 但物理剂量分布不好, 对正常组织损害过大, 都不是理想的治疗方法[3]。相比之下, 质子加速器提供的质子束有突出的优点。质子束在人体中的能量衰减, 起初不大, 后又快速上升形成一个峰值 (通常称为Bragg峰) , 然后急速下降到零。这种Bragg峰的优良剂量分布促使重离子的能量能集中在癌细胞处释放。质子束治疗时将峰值部分对准肿瘤病灶处, 肿瘤处受到最大的照射剂量, 肿瘤前的正常细胞只受到1/3到1/2的峰值剂量, 肿瘤后部的正常细胞基本上不受到伤害。此外, 质子束具有高的LET, 导致高的相对生物学效应RBE, 使得质子束坪区与Bragg峰区对生物体的作用表现出独特的生物学效应。这种物理特性和生物学特性决定质子束治疗比电子线、伽玛射线和X射线要好[4]。

3 质子治疗发展现状

质子治疗是当前医学物理界的一大前沿热点, 是在二十世纪电子直线加速器肿瘤放疗的基础上, 放疗方法的一个新的质的飞跃。虽然人们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己知道其原理, 但是由于定位精度远高于常规放疗要求, 对产生质子的加速器技术指标, 对肿瘤的定位诊断精度, 对旋转机架的等中心点精度, 对计算机的快速数据传输, 处理和医用影像学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因而直到二十一世纪初, 才得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发展起来的加速器应用技术、计算机技术和CT影像诊断技术等高科技的基础上逐步得到发展和推广。质子治疗装置是核技术、计算机技术、精密机械、图像处理、数据通讯、自动控制和医用影像、医疗方法、先进管理等高科技的相互交叉和整体集成的产物, 是一个医学和核技术的高科技工程, 具有相当高的复杂性[5]。

目前的质子治疗的相关技术已发展得相当完善, 使用可变光阑准直器与专用补偿器等的适形治疗和铅笔束扫描治疗法, 已能将质子控制得几乎像“量体裁衣”一样精确地消灭癌细胞而不伤及正常细胞。近几十年来的质子治疗的巨大临床成就, 已使世界医学界公认质子治疗 (也包括性质相类似的离子治疗) 是当前最先进的治癌症方法。各先进国家的政府都以大力发展粒子治疗作为强国健民的方针。近10年内国内山东一家民企已经引进了质子加速器并且尝试了临床治疗;上海也引进了一款西门子研发的同步加速器, 其性能更为优越, 既能产生质子也能产生更为先进的重离子, 预计2014年可以投入临床使用。

4 结束语

自1946年威尔森提出质子治疗建议以来, 全球已经建设近40个专用质子治疗中心, 已经近8万患者接受了治疗, 但是全球至今仍没有出版过一本系统、全面的质子治疗加速器的科技工程书籍, 严重阻碍了该先进治疗技术的发展, 国家有能力和条件去培养质子治疗方面的人才, 建立一个长效的培养机制, 把质子加速器治疗作为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 面对中国庞大的癌症患病人群, 争取在2020年国家能有10家以上的质子治疗中心, 让更多的癌症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届时中国的癌症治疗技术将会走在世界的前列。

参考文献

[1]顾本广.医用加速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2]王书鸿等.质子直线加速器原理[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1986

[3]宋明涛等.重离子治疗装置研究[M].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1, 18 (2) :116-119

[4]马林, 周桂霞, 冯林春.恶性肿瘤高LET (重离子、快中子) 放射治疗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6, 1-5.

试论加速折旧法的推广应用 第9篇

(一) 必要性

从历史经验来看, 加速折旧法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以及日本等西方国家得到推崇, 用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而且战后的日本曾经甚至将其作为一项国策, 为战后日本国内经济的复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 加速折旧法在我国的应用现状一直不理想, 我国绝大多数公司都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归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国家政策导向偏于直线法, 国家虽然未明文规定企业不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 但要求企业一般情况下只能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加速折旧法则限制使用, 除非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同时, 税法也规定, 不符合规定采用加速折旧法的, 应在交纳所得税时进行纳税调整, 这使得企业在计算缴纳税收时工作繁杂, 大部分企业为了避免二次计算, 一般都以税法为导向直接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第二, 企业为了追求当期利润最大化也会回避加速折旧法, 因为当期利润的减少会直接降低企业再融资和投资的能力, 从而影响整个企业的形象。除此之外, 减速折旧法的使用在税收优惠实施期间达不到节税的作用, 反而还会使企业多缴税。

但是, 加速折旧法的魅力不容忽视, 它可以增加企业的资金积累, 加速设备更新和促进产业升级。如果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 就相当于从财政处获得了一笔无息贷款, 有助于企业自身发展能力的提高。同时, 加速折旧法的使用可以防范物价变动风险, 减少固定资产投资的货币时间价值。当前, 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复杂多变, 物价变动和通货膨胀现象客观存在, 加速折旧法则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率双重因素, 它将固定资产的全部初始投资按“利息率”合理地分配到各个会计期间。

(二) 可行性

如今的中国, 保持7%到8%的经济增长速度, 国家财政实力越来越雄厚, “国家让利于企业”成为可能。加上中国目前正处在改革发展的“攻坚区”, 必须顺应技术革命潮流, 推动中国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这也从侧面要求国内必须大力度推进企业技术改造。2014年颁布的财税75号文件《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 对6个行业的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政策进行了明确地规定, 在符合相应条件的情况下允许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以看出, 如今新一轮的改革潮流已经波及到具体的会计政策, 国家政策也已经开始导向于加速折旧法。因此逐步推广应用加速折旧法能够与当前的改革热潮接轨, 通过减轻税负, 加快企业设备更新, 科技研发创新, 扩大制造业投资, 让传统产业“破茧化蝶”, 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活力, 实现提质增效升级和持续稳定发展。 (见图表1)

二、推广应用加速折旧法的理论依据

(一) 加速折旧法符合“效用递减规律”

通常情况下, 固定资产在前期服务潜能下降较快, 在后期服务潜能下降较慢。除此之外, 现在很多企业开始要求关注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情况, 而无形损耗是不确定的, 因此固定资产越到后期, 服务效能的正常发挥也越具有不确定性。综合考虑, 采用加速折旧法在前期多计提折旧是与固定资产的服务潜能“效用递减规律”一致的, 而且也符合稳健性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要求,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全企业资本。

(二) 加速折旧法符合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当企业处在投入期和成长期的时候, 业务发展还不成熟, 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结构还没有完全定型, 在消费者心中的认同感还不是很高, 因此销售业绩不是特别理性。但是, 企业在前期支出费用比重很大, 为了开拓市场、促进产品研发、赢得消费者而采取让利政策等等, 这些行动都会使得企业在前两个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采用加速折旧法有纳税滞后的作用, 可以使企业在前期少缴纳税收, 也相当于从财政获得了一笔无息贷款,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企业的资金状况和融资水平。

而当企业处于成熟期及以后, 企业的产品结构已经完全定性, 消费者对其的认同感也已经提升, 在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 销售业绩渐入佳境, 利润在这个阶段也处于增长态势, 因此在这个阶段对企业少计提折旧、多征税不会对企业造成压力, 也更加合理。因此, 将加速折旧法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对接起来, 有助于企业健康地发展, 也符合企业的发展规律。

(三) 加速折旧法符合“成本费用配比”原则

固定资产在使用的早期操作效率高能够多生产一些产品, 但在后期的使用中, 固定资产的操作效率逐年降低, 其每年的生产量也就逐年递减;固定资产使用了几年后, 还会由于操作效率的降低而增加其他业务费用;固定资产的价值在使用早期也要比使用后期降低得更快更多;固定资产早期的维修费用比后期少得多。由于这些原因, 若采用平均分摊方法会使得企业的收入和费用配比不合理。而加速折旧法在开始几年中提取的折旧额高于后几年, 这样在固定资产就能在其操作效率最好、价值最高时尽快计提折旧, 并使企业把因固定资产操作效率逐年降低而产生的其他业务费用、维修费用合理地计入企业成本费用中, 使企业成本费用的配比更为合理, 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也更为准确。

同时, 推广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以让固定资产存续期间持有的费用更加均衡。一般而言, 固定资产在持有期间的费用主要是折旧费用和维修费用。根据事物的规律, 维修费用的发生一般情况是先少后多, 呈递增态势, 如果企业对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采用加速折旧法, 则折旧费用就会是先多后少, 呈递减态势。两者相加, 能使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年均费用趋于均衡。

三、新时期财税75号的预期影响

(一) 财税75号对于新兴行业支持力度很大, 将拉动新兴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速度

加速折旧法在后期多提折旧, 可以使企业少纳税, 从而节省大量的现金支出, 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固定资产投资提供了资金支持。

(二) 传统行业中, 电气设备、汽车可能受益更大

由于无法直接获得购买研发设备的数据, 只能通过上市公司数据观察传统行业中各个行业的研发费用和开发支出占收入的比例, 来观察上市公司的研究投入强度。传统行业中, 电气设备、汽车研发投入强度相对较高, 电气设备占据行业第一, 其研发费用和开发支出占收入的比例达到了4.27%, 仅次于电气设备的是汽车行业, 其研发费用和开发支出占收入的比例达到了3.43%, 因此这些公司在研发设备上的投入也较高, 从而获利越多。

四、新时期推广应用加速折旧法的建议

(一) 应避免加速折旧法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工具

企业应根据新会计准则中的具体规定, 准确确认原始价值, 估计折旧年限和净残值。加速折旧法一经选定, 不得随意更改, 需保持一贯性。否则, 极容易被一些企业所利用, 成为调整利润的工具。

(二) 应关注固定资产的减值情况

固定资产公允价值的计量和减值迹象的判断是会计人员采用加速折旧法时应认真对待的问题。尽管新会计准则规定了表明固定资产发生减值的迹象并罗列了固定资产可收回余额的计量方法, 但如何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发生减值以及如何跟企业的实际情况挂钩是个难点。准确计量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 对目前大部分企业的会计人员而言, 还是一道难题。因此, 会计人员应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尽可能在新会计准则的框架下准确运用加速折旧法。

(三) 新时期下推广应用加速折旧法必须与新一轮的改革热潮对接起来

比如新一轮的国企改革和增值税改革, 尤其是新政策中涉及的6个行业。应把加速折旧作为结构性减税的重要内容, 尽快扩大加速折旧的适用范围, 缩短最低折旧年限, 对有利于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的设备投资可提高首年折旧率, 对中小企业设备投资可当年抵扣, 并发行特别国债平衡由于政策调整带来的财政收入前少后多。

(四) 在部分资质较好的国企中进行试点工作

“国家让利企业”的渠道要拓宽和涉及范围要拓广, 鼓励更多有条件的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 政府应将税率下调到合理区间。对企业而言, 减轻了税负, 提高了更新固定资产的能力。反过来又会促进高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出现, 从而推动经济的新一轮增长, 国家的财税收入得到增收。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能够实现国家和企业间的双赢。

摘要:加速折旧法与直线法相比, 具有很多显而易见和不容忽视的优点, 但是加速折旧法在我国的应用范围一直受到限制。2014年9月新出台的财税[2014]75号文件对6个行业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放宽了限制, 这为加速折旧法的推广应用带来了新的契机。在新时期的改革热潮下, 要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推广应用加速折旧法势在必行。本文对其必要性、可行性、理论依据作了阐述, 解读新政策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加速折旧法,应用

参考文献

[1]Grooms, Lynn.Accelerated depreciation for farm equipment[J].Farm Industry News, 2009.

[2]Karl Aiginger.Accelerated depreciation matters after all a note on the effects of the existence and the utilization of accelerated depreciation on Feldstein's extra tax on fictitious profits[J].Empirica, 1981:82.

[3]聂琨.加速折旧法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及应用研究[J].财会通讯, 2012, (9) :146-148.

[4]王满良, 俸芳.对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应用的思考[J].财会月刊, 2009, (29) :13-14.

[5]曹海娟.加速折旧法: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理性选择[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8, (11) :39-41.

[6]雷健.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财务解析[J].时代金融, 2013, (6) :35.

[7]邢小梅.关于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几点思考[J].齐鲁珠坛, 2013, (2) :22-24.

[8]李瑞娟.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 (20) :5-6.

应用加速论文 第10篇

家庭终端的发展离不开行业发展的大环境。时下, 新一代家庭终端产品还是基于三网融合的产物。北京联通宽带业务中心张杨向记者介绍, 目前机顶盒可以提供多种功能, 比如视频服务、电话通信服务、上网服务等, 还可以通过加载刷卡模块完成支付交易、电视银行等服务。随着技术的发展, 产品的演进, 各种便捷化的服务将不断提高用户的服务体验。

多屏合一成发展大势

随着电子产品与大众生活日益紧密, 以基于电视、电脑、手机等终端的融合应用正逐步受到用户和厂商的欢迎。同时近年以Pad为代表的触摸终端也风头正茂。在市场上, 以三屏合一、四屏合一为主的应用服务成为了终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纵观国内市场, 尽管业内概念炒作火热, 解决方案类型也纷繁多样, 但真正落地的服务还是较少, 并未普及。联通国家工程实验室李仲侠认为:“市场的不成熟, 其根本就是商业模式的问题。”

在传统家庭市场中, 运营商为用户提供宽带接入服务, 同时会提供终端设备给用户, 即调制解调器或家庭网关一类, 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方便使用运营商所提供的业务。这满足了用户基本需求同时也得到双方认可。

“三、四屏合一业务, 是对现有服务的锦上添花, 并未创造新的客户需求。同时服务的实现, 要以终端成本的增加为代价, 并且运营商的后端平台建设成本也会随之提高。”李仲侠表示, 一方面对运营商而言, 为用户提供的还是相同的业务, 未为运营商带来新的效益。在这个前提下, 运营商不愿增加一些终端成本和补贴。另一方面对于用户, 多屏合一业务只是提升了用户体验而并非享受新的服务, 也普遍不愿为新增成本、软件应用买单。

智能终端深度普及前路漫漫

根据权威机构的预测, 未来几年智能电视市场将以66%的复合增长率快速成长, 到2015年智能电视市场规模将为现在的七倍左右。良好的市场潜力吸引众多企业参与其中。虽然智能电视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两、三年, 但一直并未真正普及, 走进千家万户。即使对于已购买终端的用户, 其智能电视的开机率也比较低。

“究其原因, 主要还是在产品本身。”联想数字家庭事业部总经理熊文认为, “一方面是技术的不成熟。面向电视的专属操作系统、高速处理芯片、10英尺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还有待发展, 同时产品开发难度大, 需要投入巨大的资源和人力。另一方面智能电视也受当前的市场环境影响。部分传统电视厂商在推广智能电视产品时, 因为他们的强项在于传统电视产品的生产制造, 以及产品推广和市场炒作, 缺乏在IT产品研发和运作领域的长期积累, 很难开发出优秀的智能电视产品。”

同时, 熊文表示, 当前的智能终端还不能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智能家居生活。例如, 现在的智能电视产品, 呈现本地及在线视频资源数量有限, 视频清晰度不高, 遥控器交互体验较差, 云端服务匮乏, 多屏共享困难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智能概念, 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同时又让消费者陷入混沌之中。”

物联网技术推动“智能家庭”高速发展

当下, 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 为打造“智能家庭”带来了技术支撑。通过物联网在数字家庭平台上的应用, 可以方便的控制家庭里的电器设备。例如通过加载传感器控制冰箱冷藏温度、空调温度;通过手机终端实现视频监控、家居安防功能。

物联网技术所带来的“智能家庭”建设, 尽管前景令人向往, 但现在部分应用仍是小众需求, 并处于概念阶段, 大面积的普及尚需时日。

李仲侠向记者介绍, 当前在物联网应用领域, 最大众化的应用是家用电表、水表、煤气等的远程抄表、自动缴费服务。时下普通居民的电、水、煤气缴费手段烦琐, 常常要通过银行进行。但按照物联网应用的设计, 可以在表上加载一个传感器, 通过传感器采集需要的信息, 然后通过家庭网关平台传到网上, 实现数据共享。当数据成功上传后, 用户了解到实时数据, 就可以享受实时的购买等服务。

商用模式的不清晰, 仍是制约物联网应用发展的重要因素。正如上述远程抄表业务, 以及手机遥控器等业务, 均涉及到对现有终端设备的改造、升级。这些费用由谁承担, 政府、用户还是企业, 都是时下面临的问题。同时“怎么去推动、制定什么样的政策”都是重要影响因素, 李仲侠表示。

“消费者需要对享受的服务进行权衡, 即功能的实现、需求的满足的价值所在。”李仲侠说道。

而在另一个方面, 熊文认为家庭互联网终端的发展, 其实可以借鉴移动互联领域的经验。移动互联终端的发展是从媒体消费和娱乐起步 (音乐、视频、阅读等) , 并逐步拓展到丰富的、全面化的应用, 从中还创新出很多前所未有的新兴的个人生活方式 (如微博等) 。

应用加速论文 第11篇

关键词 安定 654-2 扩张宫颈 加速产程

在产程中使用安定、654-2即能加速产程,又能降低产程并发症,是预防产科出血的重要环节。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抽样第1胎产妇70例,骨盆测量正常,无胎儿宫内窘迫,无羊水污染,妊娠足月临产,潜伏期宫口扩张速度每1cm大于3小时,或活跃期宫口扩张1cm大于1小时,随机分为两组:40例为用药甲组,30例为对照乙组,(未经任何处理)。

一般情况:20~24岁32例,25~30岁38例。

治疗方法:每次用安定10mg、654-210mg,在第1产程宫口开大3cm以静脉注射的形式给药。一般情况下在2~3分钟内注射完毕,卧床休息,加强巡视,严密观察产程,监测胎心,必要时4~6小时可重复注射1次。

结 果

用安定、654-2后的疗效见表1、表2。

从表1,表2,对此分析,安定、654-2用于宫颈扩张潜伏期时,其缩短产程作用与未经处理差别不大,而用于宫颈扩张活跃期,缩短第1产程的作用与第1产程未经任何处理有显著的差异。

讨 论

从临床观察,宫口小于3cm者,在潜伏期用药后宫口每扩大开1cm平均时间为140分钟,未经任何处理潜伏期宫口每扩开1cm平均时间175分钟,两组无显著差别(P>0.05)。活跃期用安定、654-2后宫口每小时开大1cm,甲组20例(50%);乙组3例(10%),两组对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目前认为:①安定、654-2加速第1产程的机理,该安定药物能加速心理电反射(PGR)的顺应速率,使大脑边缘的杏仁核对刺激的电反应减弱,起到抗焦虑作用安定经静脉注射后可迅速进入神经中枢,可解除初产妇的精神焦虑。②安定又是止痛剂,可减轻孕妇临产时阵痛对大脑皮层的不良刺激,并有较强的肌肉松弛作用。③更主要的是安定能提高r-氨基丁酸介质,而引起脊髓内突触前抑制,从而使子宫平滑肌松弛。④654-2有外周抗M胆碱受体作用,可选择性的抑制子宫平滑肌细胞的兴奋性和收缩性,解除宫颈平滑肌痉挛,更重要的是能使宫颈肌肉处于持续舒张状态,以达到最大扩张程度。因此孕妇分娩发动后,子宫体和宫颈在许多激素、功能、药物、协同作用下,可有节律性的收缩。一张一弛宫颈迅速扩张,起到加速第1产程的效果,并又降低了难产等现象的发生。

经临床观察,安定、654-2每次10mg注射后,对母婴无不良反应,新生儿出生评分1分钟内在8分以上。使用安定、654-2后剖宫产率明显降低,产后阴道出血明显减少。也减轻了母婴的痛苦,尤其对初产妇产痛,有心理恐惧、紧张、疲劳者尤为适用。本法简便经济,有效,特别对基层医疗单位不妨一试。

参考文献

1 王若楷等主编.现代分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2 陈家谦主编.新编药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4

广域网双边加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第12篇

一、广域网数据传输现状

随着企业数据业务持续扩展和应用日益复杂, 组织的IT基础框架越来越朝着集中管理的方向发展, 建立数据中心和私有云成为IT建设的潮流。将业务数据存储、应用服务以及业务管理放在数据中心完成的部署方式给企业带来各方面的优势:

●统一的应用环境与数据有助于工作协同;

●保障系统运行与核心数据的安全;

●减少各分支机构重复采购的浪费;

●同时随着数据集中与分支结构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数据和应用开始通过广域网在总部与分支之间进行传输:

●分支机构从数据中心获取资料、更新数据;

●分支机构与总部间通过视频会议、VoIP、电子邮件同步信息;

●移动办公员工登录总部服务器, 等等;

随着人员和业务量的扩大, 传输的数据量也成级数增长, 对广域网的带宽及传输速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分支结构和移动员工需要通过广域网与总部数据中心进行频繁数据交互, 然而各种企业应用在广域网上运行的效率遭遇到巨大挑战, 网络质量造成的业务问题时有发生:

●CRM远程报备项目, 网页刷新慢, 耗时多;

●网上报销, 提交网页超时, 清零重来;

●群发5M以上的邮件附件给办事处, 发不出去, 也收不下来;

●几十兆的设计文件上传到总部服务器, 需要数十分钟, 即使稍微修改, 也得全部上传一遍;

●数据异地备份, 需要几个小时, 数据量越来越大, 而备份只能在夜间执行, 不允许无限延长;可见, 广域网带宽窄、延迟大、丢包率高等因素使得数据传输缓慢、应用访问效率低下, 影响了企业办公效率和跨区域协同。

二、广域网传输的问题

广域网 (Wide Area Network, WAN) , 又称外网、公网。是连接不同地区的局域网或城域网的计算机通信的远程网。通常跨接很大的物理范围, 所覆盖的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 它能连接多个地区、城市和国家, 或横跨几个洲并能提供远距离通信, 形成国际性的远程网络。

广域网有以下特点:

◆传输距离远, 覆盖区域大, 通常在几公里至几千、几万公里, 网络可跨越市、地区、省、国家、洲洋乃至全球。

◆网络带宽窄, 通常只能达到局域网的百分之几, 形成传输瓶颈。

◆传输速率比较低, 一般在64kbps-2Mbps, 最高可达到45Mbps, 但随着广域网技术的发展, 广域网的传输速率正在不断地提高, 目前通过光纤介质, 采用POS (光纤通过SDH) 技术, 使传输速率达到155Mbps, 甚至更高。

◆目前国内的广域网接入主要有三种方式:专线互联、VPN互联、互联网接入。

目前广域网用户一致反应使用速度较慢, 分析原因主要有两个:带宽窄、延迟大。带宽是任何网络数据传输的容量限制, 目前国内典型的专线带宽一般为2-10M, 而一般的局域网带宽是百兆甚至千兆, 带宽的限制成为广域网的数据传输速度的瓶颈, 而目前国内专线网络带宽资费昂贵, 要提高带宽势必带来成本的提高。另一方面, 带宽的限制又带来网络拥堵的问题, 丢包重传有进一步降低了网络的吞吐能力。网络延迟是另一项广域网性能差的主要原因, 由于广域网一般是跨省甚至跨国传输, 如此长距离的网络线路上电子信号的延迟在所难免。通常广域网的延迟从几十到几百毫秒, 是局域网的数百倍, 延迟问题与距离及线路质量都有密切的关系, 如北京到广州的专线延迟约为60-80ms, 上海到旧金山的延迟为200-250ms。跨运营商的数据传输, 增加了转发设备, 延长了传输距离, 进一步增大了延迟。网络延迟将会极大影响网络两端的交互速度, 从而带来吞吐量的降低的问题, 延迟超出一定数值后, 将会带来吞吐率的急剧下降。

测试表明, 10M带宽, 延迟超过100ms后, 带宽利用率将下降到2M, 且随着延迟增大, 吞吐能力继续恶化, 与带宽的理论传输能力相差甚远。

三、传统解决方案的局限

针对这些网络问题, 出现了一些解决的方案或思路, 比如扩大带宽、采用QoS机制做保障等, 但是, 这些方法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广域网传输面临着数据量不断增长、业务种类不断丰富的情况, 所以, 扩大带宽的方法只能短时间缓解上网慢的问题, 带宽的扩展速度远不及数据量的增长速度, 不加以管理的网络中, 带宽资源紧缺的问题会再次出现。此外, 在广域网传输场景下, 无论是扩大带宽、还是QoS带宽管理, 都无法解决网络延迟引起的传输效率下降、网速变慢的问题。特别是现有的业务系统, 大多使用TC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TCP协议本身高可靠、低效率的特征也将导致带宽资源的浪费, 对于这类问题, 传统方法也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四、广域网双边加速方法应用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 广域网传输的主要问题集中于带宽窄、延迟大, 特别是TCP协议为了保障高可靠性而导致效率降低的设计缺陷, 一些应用程序多次应答确认带来的带宽损耗, 都进一步加剧了广域网传输慢的问题。通过对广域网目前的根本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 采用不同的双边加速方式, 多种加速技术相配合的手段, 彻底解决广域网传输问题。

1、双边加速

采用双边加速的方式, 提升总部与分支之间的传输效率, 在双边优化方面, 可以提供了丰富的优化手段, 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对象缓存

对象缓存主要是针对HTTP应用进行WEB对象缓存, WEB对象缓存技术采用高速对象数据库对WEB对象进行存储和索引, 该技术可以让ITM对WEB网页以及网页内的对象进行缓存, 再次访问同样的WEB网页内容时, 大大减少网络重复数据的传输, 从而减少网络数据的传输从而节省带宽资源, WEB对象缓存技术采用优化算法对缓存数据进行更新, 在不影响网络使用的前提下提供最高达100%的流量削减。

(2) 字节缓存

日常的业务系统传输的数据中, 其实存在着大量的重复数据, 如表单修改某个参数后需要整体重传一遍, 大量数据的交互不仅效率不高, 还容易引起网络拥堵。为了提升业务系统的传输效率, 采用字节缓存的方式减少数据传输量。字节级缓存技术能够把网络传输的数据进行分割, 将原有数据划分为字节级别的数据块, 并将数据块进行索引并存如高速数据库, 当传输数据中有相同的数据块内容则将该块数据替换为一个标识进行传输, 在对端设备收到数据包后将标识对应的数据块进行替换, 还原原有数据内容。该技术能够将重复数据流量进行削减, 在相同文件的多次传输以及小规模文件修改往返传输的场景下能够实现最高96%的流量削减比例。

(3) 流量压缩

此外, 日常办公的业务系统中传输的数据, 可能存在表单、文档等类型的数据, 这些数据经过一定的压缩处理, 能够有效的减少数据传输量, 提升传输效率。可以通过流量压缩功能进一步提升业务系统的传输效率, 设备基于IP、端口、协议等条件筛选数据, 通过在发送端对数据进行压缩, 从而减少传输过程中的数据量, 通过接收端的解压, 能够将数据真实还原并转发给客户。特别是对于文本类文件, 采用流量压缩的方法能够有效减少文件大小, 减轻传输负担。

2、优化效果显著

(1) 节省带宽资源

通过对广域网进行优化, 能够减少60%-98%的数据传输量。显著降低带宽压力, 无需带宽扩容, 带宽优化可达几倍甚至几十倍。

(2) 减小网络延迟

无需带宽扩容, 关键应用加速几倍到几十倍, 特别是对于网络质量不好的链路, 加速效果也就越明显。由以下数据表对比分析能很好地说明效果。

摘要:信息化社会中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网络的传输是极其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广域网数据传输现状的分析, 对数据容量传输限制和延迟原因的研究, 来阐述双边加速技术的应用优势。

关键词:广域网,数据传输,双边加速

参考文献

[1]毛京丽著《.宽带IP网络》[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3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2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1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