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语言活动夏天的歌范文第1篇
托班的孩子年龄小,他们离开朝夕相伴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来到陌生的环境幼儿园,不免有焦虑、不安的情绪,家长也反映孩子回家常说小朋友不跟他玩。要稳定幼儿的情绪,最好的途径之一是让幼儿拥有自己的朋友。因此,我设计《花尾巴》的活动,期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懂得有朋友是快乐的,体验到有朋友的喜悦心情。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懂得有朋友是快乐的。(重点)
2、初步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3、初步知道朋友之间要和睦相处。
【活动准备】
《花尾巴》VCD一盘、电视机DVD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画面一。
1、有一只在哭泣的花尾巴咪咪。
2、师:“它是谁?”(花尾巴、小猫咪咪)
3、师:“花尾巴咪咪怎么啦?”(花尾巴不到爸爸妈妈了、花尾巴没有妈妈、
没人跟花尾巴玩、花尾巴找不到朋友)
二、导入画面二。
1、花尾巴一路在找朋友,一直找不到朋友。
2、师:“花尾巴为什么找不到朋友?”(因为花尾巴不乖、花尾巴爱哭,不勇敢,我没有哭、花尾巴打人就没有朋友,不是好宝宝)
三、导入画面三。
1、有一群小动物在草地上玩,花尾巴看见了,高兴得跳起来,它们向走向花尾巴,和花尾巴一起游戏,花尾巴的脸上露出了欢快的笑脸。
2、师:“花尾巴高兴的笑了,花尾巴为什么笑了”(花尾巴找到了朋友、花尾巴有好朋友心里不难受了。)
四、自由交流。
师:你和谁是好朋友?
五、小结。
师:“幼儿园的朋友多,幼儿园有许多小朋友,还有老师这个大朋友,只有到幼儿园,才有许多朋友玩,玩起来可快乐了。”
师:“请小朋友找自己喜欢的朋友拉拉手,相互拥抱。”(让幼儿体验有朋友的快乐。
师:“与好朋友抱一抱,心里高兴吗。”(高兴)
师:“让我们天天上幼儿园,天天跟好朋友玩,好吗。”(好)
【课后反思】
班语言活动夏天的歌范文第2篇
活动目标:
1、听教师讲故事,学习点指画中的动物。
2、通过观看情景表演,尝试用动作简单地表现故事情节,理解并学说语词"太轻了""太重了"。
3、初步感受故事中同伴之间相互关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教学大书、幼儿用书、学习单、教学cd、学习dvd。
2、老虎、狐狸手套偶一个。
3、痒痒挠。
活动重点:学习点指画中的动物。
活动难点:用动作简单地表现故事情节。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教学大书,引导幼儿阅读兴趣。
(1)教师翻开故事书的第一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了解故事名称。
师:故事的名字在哪里?谁能指给老师看一看。
(2)教师手指故事名称,帮助幼儿明确并学说故事名字。《老虎挠痒痒》。
2、讲诉故事,通过提问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 (1)教师手指教学大书,生动地讲诉故事。 (2)教师:①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②故事里有谁? ③狐狸在帮老虎做什么?
3、教师用老虎和狐狸的手套偶进行表演,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1)让幼儿观看完情景表演后,用问题引导幼儿学说大老虎的话:"不对不对,太轻了!""不对不对,太重了!" (2)教师出示痒痒挠,并模仿老虎痒痒挠挠痒痒的动作。
教师:最后狐狸送给老虎什么东西? 痒痒挠长得什么样? 老虎是怎么用痒痒挠挠痒痒的? 老虎用痒痒挠自己挠痒痒,感觉怎么样?
4、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简单地表现故事情节,并感受故事中同伴间相互关爱的情景。 (1)引导幼儿用动作自由表现背上痒的时候怎么样? (2)引导幼儿用动作模仿,用故事中的语言提示幼儿的动作表演。
(3)教师启发幼儿想一想狐狸为什么会去帮老虎挠痒痒,引导幼儿感受同伴间的关爱。
5、教师利用手套偶再次进行表演,演到对话部分时,教师故意放慢语速,引导幼儿说出对话部分的语言。
活动评价: 活动延伸:
1、将教学大书《老虎挠痒痒》投放在区角,供幼儿自由翻阅。
2、请幼儿分别戴上老虎和狐狸头饰与教师一起表演故事情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