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院前急救自查报告
来源:火烈鸟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院前急救自查报告(精选10篇)

院前急救自查报告 第1篇

院前急救自查工作报告

一、检查项目:

1、护士长工作手册

计划、季计划、周计划、周总结,能按时完成。

2、护理培训记录本

每月业务学习计划有安排,能按时组织科室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并有记录,科室考试有成绩,有签到登记。

3、质量管理方面

科室有质控小组、质控成员名单、检查记录、月总结,有改进措施。

4、科室规章制度、各班职责、流程齐全。

5、车辆管理方面

有急救车辆管理办法,车辆维修保养有记录,有车辆保险、入户等使用相关手续,车辆加油有登记,各车辆百公里油耗每月有对照。

二、存在问题:

1、护理培训方面:晨会提问每周两次未能及时做到,业务学习个别无课件。

2、质量控制方面:

(1)、院前急救病历:个别医生书写不认真、字迹潦草、有漏项、主诉表达不确切、有时未用医学术语。(2)、调度登记有涂改、字迹不清晰、登记数据不准确等现象。(3)、个别医务人员出诊时未能严格执行出诊制度。

(4)、急救车辆因条件有限设备不齐全(缺心电图机一台、血糖仪两个)。

(5)、急救标识不统一,不符合规范。

(6)、缺一名跟车护士,其他护士连续加班,工作时间太长,身心疲惫,影响工作质量。

三、整改措施:

1、组织医生学习院前病历书写规范,请临床专业医师指导病历书写,使病历书写达标符合要求。

2、护士长、质控人员加强质控力度,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将急救车上所缺仪器配备齐全(心电图机、血糖仪)。

4、向院领导申请更改不符合规范的急救标识。

院前急救自查报告 第2篇

2017年2月4日接茌平县卫计委通知后,我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院长邵岩同志为组长,医务科科长赵登贤同志为副组长的专项整改小组,针对我院急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项整改;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将整改工作的分工和责任落实到个人。

现将我院的整改情况向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如下: 1.统一标识及着装

凡我院急救人员应统一佩戴茌平县人民医院统一制式胸牌及臂章,统一制服。我院近期将下发《关于茌平县人民医院急救人员统一标识及着装的要求》通知,加强管理,对于违反要求人员,发现一例,处罚一例。

2.规范救护车辆管理

我院急救车辆一律要在车身统一印刷“茌平县人民医院急救”字样,定期检查车辆性能,确保随时待命,随叫随走。对医疗舱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电路、必要的医疗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等一一调试,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处理,不留任何隐患。辅助设备指定专人负责,棉被、束缚带、垃圾桶、呕吐袋等随时更换,查缺补漏。急救人员电话一一登记,24小时开机,确保随时随地联系无障碍。

加强车辆卫生管理,驾驶舱和医疗舱要清洁无杂物,无异味,地板清洁,无烟头烟灰。

统一急救车辆的设备配备。对于现缺的铲式担架和GPS,我院及时装备。统一急救单元的人员配置。采用目前通用的3人配置,驾驶员、医师、护理人员。3.加强病历管理,不定期检查。

对于病历的书写培训和质量管理,我院始终常抓不懈,逢课必讲,逢会必提。对出院病历定期抽检,组织我院各科骨干对抽检病历中存在的问题一一批注。对运行病历的管理,纳入到医务科的日常工作中,对于存在问题的病历,及时通知责任医师,确保运行病历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4.重点培训常用急救设备使用及技术的规范化操作

我院对于医疗人员使用常用医疗设备及规范化操作的培训,从未懈怠,始终作为我院临床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提升医护人员专业技能的重要手段和渠道。我院整改领导小组针对此类问题,制定了全体医护人员的培训计划。计划对全部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轮流培训,确保无遗漏,无死角,人人参与培训,人人掌握必要的设备操作能力和技术的规范化操作。

通过此次自查整改活动,我院发现了目前院前急救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为我院日后加强院前急救工作管理指明了方向。我院将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以人为本”的治院方针继往开来,争取将我院的院前急救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茌平县人民医院

医务科

急救,院前急救 第3篇

经年不变的站点, 急速奔驰的救护车, 争分夺秒的抢救, 血汗纷飞的身影, 变幻莫测的现场……在120急救站, 医院里这个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场所, 院前急救工作直接反应出一个城市的医疗文明现状;急救队员工作在急救现场的第一线, 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代表着职业的风采, 城市的形象!这里是医院面向社会的小窗口, 透视外界的多棱镜。

(一) 楼盘之基

120急救站的天空, 风云变幻, 院前急救的救治现场, 永远都是那么的复杂多变, 谁也说不准, 接下来, 我们下一次的救治现场究竟是在哪里?是在京港澳高速公路?东郊化工厂毒气泄漏处?还是在火灾现场或地震事发地?

2014年9月23日12:07, 急救医生赵琳、护士张茵、司机史松鹤当值, 刚接完班, 120急救指挥中心就发来指令:晕倒待查, 呼救现场为乐山路与置地大道爱克首府院内。

急救三人组反应迅速!他们迅速集结, 上车!

呼救现场在医院北部, 离医院并不远, 出门向北, 复向东, 拐入爱克首府漂亮的小区大门, 约有2公里的路径。门卫跟上来, 询问是那幢楼呼的“120”, 急救队员也纳闷, 四处张望, 未见有人招手啊?

拨打呼救电话, 电话里很快传来女人的哭喊声“在这边工地……你们怎么还不来啊?!”工地?小区西边的在建楼盘, 工地大门开口在西边!救护车庞大的身躯在绿化带边扭动, 冲向西部的钢筋水泥森林。

救护车停在工地门口, 就再也开不进去了, 工地门口横着一辆水泥罐车, 巨无霸的罐体“唿隆”着, 长长的管路系统伸出到路北的楼盘地基上, 像一只史前的怪物大蜘蛛, 正在自动卸货。张茵只好掂起沉甸甸的救护箱, 赵琳拖着更重的不锈钢铲式担架, 眼前没有路, 他们只好从槽罐车的长臂下穿过。往里走, 脚下到处是建筑材料, 木板、钢筋、钢管、石堆……泥泞的黄胶泥被烈日晒干后, 出现一条坑坑洼洼、坎坎坷坷的黄土路, 夹杂着石子和黄沙, 硌着脚板生疼!远远的东南方, 一座看上去较高的大楼盘, 好像聚集了一小堆人, 远远的似乎有人在招手!

赵琳又拨打了一个确认电话, 呼救现场是那里无疑了, 但是, 电话里哭闹的女人就是不提供更多的信息, 只是一个劲儿地哭喊!

莫不是工地里起了纠纷?这些建筑工地里, 多是一些材料纠纷啦, 打架闹事的, 这些呼救事件多以“外伤”为主。

继续往前走, 突然看到了一条有些眼熟的淡蓝色担架罩!担架罩?有人来过了?刚才隐约听一个工人师傅说, 好像来了两拨“120”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窄窄的水泥台也走到了尽头!眼前全是钢筋工编织好的钢筋骨架, 足有1.5米之高!若要进入事发地, 须得上到更高一层的钢筋骨架巨笼上, 在镂空的骨架上再走约200米远, 方得到达目的地。

赵琳双手按住粗大的钢筋笼, 抬起右腿、左腿, 艰难地爬到巨笼上, 这是由螺纹钢钢筋编织成的框架, 在这稀稀落落的大间隙钢架上, 零散铺着十几张废旧的薄木板, 踩上去吱呀乱响, 一摇三晃, 这就是通向呼救现场的“路”!

赵琳接过张茵手中再也拎不动的急救箱, 小心翼翼地走过棚板, 到了呼救现场!张茵趴在钢骨架上, 探腰试了几试, 现场也无人帮忙, 她终是爬不上去, 只好站在太阳地里, 听任毒日烧灼肆虐。

远远地, 看着赵琳进入一层钢筋笼下, 几分钟后出来了, 跟那群人说着什么, 又拿出听诊器在跟一个哭闹的女人听诊、测量血压……忙碌一阵后, 掂着黄色的急救箱, 沿着老路, 小心谨慎地回来了。

原来, 工地上有一名30多岁的建筑工人猝死在工地上, 之前, 有两家急救站来过了, 见人已死, 无抢救价值, 工友又说不清, 拿不定主意, 就走了。2小时后, 家属到来, 见亲人躺在工地现场了无生息, 现场无120救护车、急救队员救护, 不依不饶, 复又拨打120, 于是, 就有了赵琳们这次的第三次“出现场”。

短短的40分钟, 急救队员感觉像是爬了一座大山!医护人员鬓角的汗滴滴落着, 浑身沾染着黄土, 犹如红军长征翻越雪山!身体不好, 体力欠佳, 怎能完成如许的使命!

120院前急救记录本上, 记下:1247回车, 现场死亡。

(二) 连环之毒

2014年9月26日17:38, 驻马店120指挥中心下达出车指令:十三香厂北, 路西“虾客一品”, 晕倒待查, 值班医生赵琳、护士王蕊、司机史松鹤接到命令, 迅速集结, 救护车向着呼救现场急驰而去!

在接到出车指令时, 医护人员已先期从指挥中心获知, 此次接诊的是中毒事件, 且中毒患者较多, 前面已有一名中毒患者被第二中医院的救护车接走, 现在现场还有多人中毒, 大家都做好了心理准备。

到达现场时, 酒店门前就已围了一大堆围观者, 两个男子躺倒在店门前。急救队员赶紧上前展开救治, 中毒者据说是被一种喷雾杀虫剂“熏倒”而中毒的, 因酒店内飞蝇较多, 午后, 店老板买来杀虫剂喷雾灭蝇, 谁曾想, 喷雾后造成了店内多名人员中毒!

躺在地上的一名黑衣男子意识模糊、瞳孔散大、直呼头晕, 现场有人协助急救队员把中毒者抬到救护车上, 救护车拉着两名中毒者, 向着中心医院的方向疾驰!在救护车上, 医生赵琳负责监护患者, 护士王蕊遵医嘱为患者进行吸氧、阿托品肌注等救助措施。

急救队员在车上为患者不停地忙碌:治疗、吸氧、测量生命体征、用药……即使车窗打开, 满车还都是中毒者身上散发出的药味儿, 旁边的人在车上闻见这种气味就有些头晕, 更何况护士王蕊离患者距离最近, 即使她戴着口罩, 还是挡不住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这双重的中毒途径。车行至北岗楼附近时, 王蕊就感到有些头晕, 但她心思都在患者身上, 想着车速快, 自己可能是有些晕车吧?走到靖宇广场时, 这种头晕、头懵的情况更加明显, 此刻, 她没有多想, 一心只想着赶快把患者转运到急救中心, 使他们尽快得到及时的救治。等到把患者转运到急救中心, 救护车回车时, 王蕊终于坚持不住, 头晕、心悸, 说不出的难受, 趴在副驾驶座前台上, 抬不起头了!赵琳见状不妙, 赶紧催促着史师傅快点开车, 救护车警笛高鸣, 一路也不知闯了几个红灯。

18:15回车, 王蕊一头栽倒在急诊留观室的病床上, 再也无力起身!身体一向很好的她, 此时难受得直落泪, 连呼“头麻, 头晕!”大汗淋漓, 这是一种说不出的难受, 只有亲历毒境才有切身的感受。急救人员赶紧为她吸氧, 应用血必净、阿托品、氯解磷定、解毒等药物输注。王蕊身上绿色的急救服也沾染着药味, 护士长赶紧找来干净衣物, 和护士康晶、郭桃娥一起帮助王蕊换上;赵琳下车后, 被室外的冷风一吹, 感觉好受一些, 过了一会儿, 渐渐缓过劲儿来了, 但之后好长时间, 他还遗留有头痛的症状, 接班的急救队员关切地要给他用药, 他疲惫地摇摇头, 说是想看看情况再说。

呼吸困难、四肢发麻、手指搐搦……药物中毒后的王蕊受尽折磨, 初步抢救后被救护车转运至中心医院, 接受进一步的救治。

这就是120急救人员的院前救护环境, 这就是急救队员的工作现场!没有专业的防毒面具, 没有亲历, 你就永远感受不到其中的艰辛和危险, 没有亲为, 你就没有发言权!在此, 让我们向一线急救人员致敬!

(三) 环境之困

2014年9月24日16:24, 驻马店市北部的120急救站, 突然接到指挥中心下发的出车任务“开源立交桥下铁路西, 内科。”立交桥下有好大一片的地方, 好几个小区都在那里, 保不齐是哪个小区里的居民身体出现不适了吧?急救队员看到出车指令, 在心里做如下之想。

立交桥下?桥南, 还是桥北?不同的路径, 不同的环境, 一旦行车路线走错, 一耽误, 对于急需救治的危重伤患来说, 那可不是三五分钟的事了!

凭经验, 司机师傅把救护车开进了桥下南面的路上, 但前面的小区过了一个又一个, 未见有人出来迎车啊?

为给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急救医生赵琳开启车载电话联系, 电话里传出一个男人的声音, 说是在立交桥下北边的玉米地里, 有人晕倒了, 还出了好多血!

救护车越往东驶, 越没有路, 土路也没了, 高架桥下的两边, 尽皆刺蓬蒿草、高低不等的杂树, 宽大的桥体下, 倒也阴凉。

前面有一条排水沟!烂路也断了!

救护车过不去, 只好停在了桥下, 医护人员下了车, 急救队员看到桥下有一个养殖蘑菇的中年男子, 问路加上电话联系, 终于看到桥北, 穿过杨树林、跨过排水沟, 很远的田地里, 隐约有人在向救护车招手!确认了呼救现场之后, 史师傅开始艰难地调头, 打开车门, 等候接诊。

护士掂着急救箱, 拿着氧气袋, 医生掂着铲式担架, 向北沿着一条踏踩出的乡间小土路, 向北逶迤前行。

喘息着, 大家看到正在收割的玉米地边停着一辆市面上常见的电动三轮车, 车旁躺着一个老年男子, 面色灰暗, 气息奄奄。一个在田间干活的中年农民发现此人晕倒在地里, 他好心上前想把他扶起来, 一摸, 沾染一手粘稠腥红的血!遂惊慌拨打110、120, 急救队员到达后, 他不断地向急救队员“爆料”:这是一个捡玉米的人, 突然发病了,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晕倒的, 也不知是什么病, 看上去快死的样子, 自己好心拨打了“110”“120”。120救护车先到, 自己还要等110。

老人的嘴边、面部、头上都是鲜红的血!电动车没有倾斜、摔倒, 车上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玉米棒子和整棵的大豆秧子, 老人身上也没有外伤, 那么这鲜血是从哪里来的?嘴角残留的血迹显示, 出血不外乎两种, 一种是呕血, 一种是咯血, 出血量约有200~300ml, 有的血迹已然干涸, 看样子时间也不短了, 血压倒是不低:140/80mm Hg, 老人已经说不出话来, 面对急救队员的召唤, 只会“嗯嗯”两声!护士张茵想方设法地给他固定氧气管吸氧, 拿出急救箱里的纱布给他擦拭面部和嘴角的血迹, 很快, 地上铺好的黄色垃圾袋里就积存了一堆带血的医疗垃圾。

患者的手机响了!是晕倒患者的家属, 医生接过电话, 向来电者说明这里的情况, 并询问患者病史。家属表示, 患者原有结核病史, 让急救队员把患者送到医院, 他们直接上医院等候。

几十斤重的铲式担架、沉甸甸的急救箱, 抬着危重的患者, 护士还要维护导管的通畅, 严防患者从担架上跌落, 在这狭窄的乡间土路上, 你能想象转运工作有多艰难!人手不够, 司机也召唤过来了, 还有一个好心的围观者, 一行人像蚂蚁搬家似的, 终于把患者抬到了救护车上!救护车立即发动, 颠簸着在崎岖的小路上穿行, 张茵忙着在车上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监护、观察……

家属早已等在医院门口, 焦急地等候。患者王xx, 男, 71岁, 肺结核大咯血, 17:10回车, 转内一科住院治疗。

(四) 空巢之依

2014年9月24日9:47, 接120指挥中心派车指令, 到乐山路与桑王庄路口的城中村, 出了一趟120。呼救现场离路口约有200米, 是一家较隐蔽的老年养生馆, 挂着“老吾老”的牌子, 里面墙壁上有大幅的药膳养生题材宣传栏, 可以看出里面是会员制管理, 里面聚集的都是银发一族的老年人。

养生馆门口站着一个看似工作人员的女孩, 有些惊慌失措地把急救队员引到养生馆室内, 室内角落里有一排在做“足疗”的老人, 大厅内的地面上躺倒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 是突然晕倒的, 头部右侧一堆呕吐物, 室内弥漫着一股“速效救心丸”的浓烈气味儿。

患者王xx, 男, 81岁, 晕倒待查, 既往有冠心病史, 立即吸氧, 现场测量血压正常, 但老人看上去很痛苦, 一动就要呕吐, 脾气又坏, 不让别人移动他。养生馆里的人员看上去也没遇过事, 那名女工作人员之前应该跟患者打过很多交道了, 劝说着老人让他到医院诊治。但老人很固执, 既不愿上医院, 又不让人跟老伴说, 说是躺那儿一会儿就好了, 以前他在家就经常这样。

馆内的人连面巾纸都找不出, 急救护士从急救箱内取出无菌纱布块, 小心地为老人擦拭嘴角的涎水。做通了患者的思想工作, 老人终于同意上医院了, 急救队员只有一名医生、一名护士, 还拎着沉甸甸的急救箱, 现场围观者很多, 医生提议大家协助急救人员把老人抬上门口的救护车上, 结果现场无一人响应。护士见状把急救箱先放到救护车上, 回来抬起担架, 那名女工作人员和急救队员一起上车, 把患者往医院转送。

救护车行驶过程中, 老人还在不停地呕吐, 急救队员把能用上的东西, 纸巾、纸篓都拿出来, 给老人擦拭, 护士身上沾染上了呕吐物, 也顾不上自己。为防患者窒息, 急救队员把他的头偏向上一侧, 保持氧管通畅, 及时擦拭患者嘴边的呕吐物……痛苦而无助的老人, 侧卧着, 恶心呕吐, 呕吐物弄得一塌糊涂!

一路上, 护士不停地为患者擦拭秽物, 严防患者误吸。医生严密监护患者的神志、生命体征, 维护管道畅通, 保护着患者在担架上不致滑落, 还要不停地安慰情绪波动的老人, 让他坚持, 给他以生的希望!

10:06, 救护车安全到达医院, 医护人员为老人做初步检查后, 把他转送到内二科病区, 接受住院治疗。

(五) 结束之语

什么是急救?急救就是呼救者在拨打120呼救电话后, 恨不得急救车立马到达现场, 为病患药到病除解除危难。曾经有一位患者家属, 从他拨打第一次呼救电话到救护车到达现场, 十分钟之内打了6次电话。每一次, 急救队员到达呼救现场, 迎接他们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们为什么来得那么慢!?”

院前急救是呼救、出车、现场救治、途中转运、返回院内的全过程。院前急救的环境是开放的, 要在公众的众目睽睽监督之下, 完成各种复杂的救治任务。急救队员的工作涵盖突发事件和日常的院前医疗急救, 在时间的争取上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做到快速反应、有效救治, 客观时间和医患之间的主观时间等常会给急救人员带来一定的压力。当下, 老百姓的急救意识越来越强, 对急救工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急救队员在这种特殊的岗位上身历其境, 更是急病人之所急, 想病人之所想, 想方设法为呼救患者解除痛苦。

急救站里的急救队员是专门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人, 包括医生、护士、司机、调度及担架员等, 很多医院由于种种限制, 并没有按规定配备专门的担架员, 于是, 抬担架的任务就落在了医护人员的肩上。职业要求他们在接到呼救讯号后3分钟内出发, 尽快到达现场。立即施行紧急救治, 整个工作性质体现了一个“急”字。由于院前急救工作社会性强, 急救活动涉及社会各个方面, 如:建筑工地塌方、火灾、车祸、人质事件、空难、闪爆等等重大突发事件的现场救治及醉酒、精神异常、打架等日常危、急、重伤病员的院前急救, 早已跨出了纯粹的医学领域以及救治对象的复杂性和救治现场的多变性, 使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人员每天要承受方方面面的压力, 他们经过工作的磨砺, 心理承受能力要比一般人强大。因为每一个急救队员都知道, 唯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 他们才能胜任这个职业, 才能有效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圆满完成急救任务, 不辱使命, 否则, 你根本就干不了这个工作, 只能当逃兵。

这是一个充满焦虑、变数和沟通障碍的特殊场合, 同时又是一个集医学、社会学、技术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的复杂体系, 它常常是突发的、意外的, 它所夹裹而来的许多恶性刺激, 既影响伤患、患者家属又影响医务工作者, 更有复杂带毒的致病因子细菌、病毒和各种传染病的威胁, 拥挤的工作空间, 以及令人不愉快的气味, 都是院前急救工作者不得不应对的环境因素, 同时还必须面对骚扰电话、恶意骗车及病人的愤怒、暴力、恐惧和悲伤, 多种因素的复杂作用导致院前急救工作者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抢救病人的时候, 哪怕是1%的希望, 急救队员都是尽了100%的努力。

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第4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各种急症和意外伤害明显增多,因此院前急救是新的医疗行为。

急救中心应24小时应诊,迅速接听“120”呼救电话,用最简练的语言在短时间内问清病人的地址、人数、病情、电话,争取到的一分一秒都将对病人进行院内急救起决定作用。所以我科向全县人民承诺,接到电话后3分钟出车。

对车和车内的要求:保证急救车各种性能完好,保证不出任何故障。车内抢救物品柜内放灭菌敷料、气管插管、清创缝合包、血压计、手电筒、开口器、吸痰管、穿刺包。此外,心电图机、电除颤器、简易呼吸器、止血带、氧吸入器、输液用品、各种急救药品,做到四定:定位置、定数量、定人管理、定期维修,消毒、车内舒适、安全可靠的设备,满足患者需要。

急救与护理:院前救护的关键就是及时准确判断病人病情,果断采取抢救措施:护士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神志、瞳孔、面色、表情、皮肤黏膜、感觉末梢血管充盈程度。保持呼吸道通畅非常重要,应迅速给予清理鼻腔、口腔异物,头偏向一侧,对舌后坠病人应舌挟出,并及时给氧吸入,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维持正常呼吸功能。迅速建立静脉通道。①对于创伤性大出血、出血量大者,快速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建立2条静脉通道,维持有效循环。②有颅内高压者,给予20%甘露醇时加压给液,用9号软针头插入20%甘露醇瓶内,然后接入50ml针管,给瓶空气加压。③对于抽搐烦躁不安的病人,确保安定,慎用镇静剂,以免掩盖病情。④急性心梗的病人,做心电检查,给氧,注意安静平卧少搬运,给予扩冠、镇静,给于止痛药。⑤开放性气胸的患者,用无菌厚敷料严密封闭伤口,使之变为闭合性气胸。⑥活动性出血者,用止血带,或直接用血管钳止血,绷带加压包扎。⑦四肢骨折者给予夹板初步固定。脊柱受伤患者首先保持被动体位,防止再度损伤,颈椎损伤的患者严禁转动颈部,以免造成呼吸肌麻痹,加重呼吸功能障碍。⑧对于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立即给予心肺复苏,要密切配合医生,认真听取口头医嘱,执行前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执行并做好护理记录。在急救现场条件差、病情程度各异、设备差的条件下,护理人员更应有高度的责任心、熟练的抢救技术和全面丰富的急救知识,并且沉着、冷静、细心、快、稳、准、灵活、果断地采取措施,体现了全体急救人员齐心协力、能力互补的战斗成果。

院前急救多发伤急救流程 第5篇

2.术者检查受伤部位后,面向助手,介绍病情,“患者因车祸致伤,自觉下腹部、右小腿疼痛,检查腹部可见肠外溢,右小腿活动受限、可见畸形。请按多发伤处理!” 术者观察患者双上肢,诉:“患者双上肢无疼痛、无畸形”,展开患者双臂,暴露腹部伤口(同时口诉:“暴露腹部伤口”)。

3.术者下达按多发伤处理的命令后,助手答:“是”。一助走向患者左侧,将物品从急救箱中拿出,将生理盐水及无菌辅料交于术者,测血压,屈健肢。二助将脊柱板置于患者右侧后,牵引伤肢。术者按无菌原则取大块敷料,用生理盐水加湿后,覆盖伤口,要求将内脏脱出物覆盖完整。

4.用三角巾做环形圈,大小以能将脱出物环套为宜,一助选择大小合适的治疗碗,消毒碗口,扣于环形圈上,不能压突出物。

5.与一助配合用三角巾宽带将治疗碗固定于腹部,一助于患者左侧打结,打结处垫敷料,同时,术者将三角巾底边叠边后(约一寸宽,底边向上,顶角向下)横放在腹部,术者将患者右侧的三角巾底角绕过患者腰部后交与一助,一助在左侧打结,术者同时在会阴部放置大块敷料,整理三角巾后,将顶角由两腿间拉向患者左侧,由一助于两底1

角连接处打结。期间一助汇报血压、心率。6.术者进行全身检查:

(1)头面部:头顶、前额、颧骨、鼻骨、下颌骨、双侧瞳孔、口腔、双耳;

(2)颈部:颈后部、气管;(3)胸部:锁骨、胸骨、肋骨;(4)上腹部发现有肠外溢,已作包扎;

(5)双上肢:包括双侧桡动脉及末梢循环,检查完后将患者双手放于上腹部;

(6)放平左下肢后检查骨盆;

(7)左下肢及右大腿,包括双侧足背动脉。注:各部位检查完毕,汇报有无外伤、出血。

7.一助打结并汇报血压、心率后,将约束带固定于脊柱板上,准备夹板。

8.术者查体结束,诉:“准备固定”;放置五条带状三角巾:骨折断端两侧、膝部、足踝部、股骨中段。

1)双下肢并拢,空虚处加棉垫填实,患肢外侧放置夹板,膝、踝处加棉垫保护

2)先固定踝部(足踝处用“8”字固定),再固定膝关节,然后行断端两侧固定,最后固定股骨中段。趾端外露,检查末梢循环。9.术者诉:“准备搬运”,二助右前臂放于患者颈后部,左前臂放于患者腰部;一助右前臂放于患者臀部,左前臂放于患者小腿后方;两助2

手均手心向上,术者手心向下分别与两助手左手、右手十字相扣,确认稳定后,术者喊“

一、二起”,将患者抬起,术者再喊“

一、二起”,两助手将左腿抬起后,将患者放于腿上,确认稳定后术者松开手并检查患者背部(诉:背部及脊柱无压痛、无出血),将担架移至患者下方合适位置,术者再次与助手扣手(手法同上),确认稳定后,术者喊“

一、二放”,将患者平稳放于担架上,用约束带固定,胸部两条(相互交叉),膝部一条,平形固定于对侧,松紧适宜。

10.术者至患者头部右侧,检查患者呼吸脉搏,并询问患者有无异常。两助手分别至患者头部左侧及足部,靠担架一侧腿跪地,术者诉:“准备转运”,确认稳定后,术者喊:“

院前急救精选心得 第6篇

心跳呼吸骤停临床上表现主要是:心跳呼吸停止,意识丧失,面色青紫或苍白,脉搏消失,血压测不出。心跳呼吸骤停要求争分夺秒,3-7分钟内开始抢救,主要用心肺复苏术(CPR)。我国每年有54.4万人心脏性猝死,心肺复苏术CPR国内成功率是10%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1440%【2】。本报告所涉及的5例突发心脏病,发病昏倒时,意识丧失、面无表情、疑似心跳呼吸骤停。可惜义工情急之下,不曾测脉搏和呼吸确认,故不敢断定必属心跳呼吸骤停,其有效率与CPR方法无可比性。虽然如此,依照原始点医学诊断,应属突发心脏病,亦及危险,故报告在此,也有相当意义。

急性脑血管病,又称之为“中风”或“卒中”,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突然晕倒、迅速出现昏迷、面色潮红,口眼歪斜、呆滞、言语不利、偏瘫、小便失禁等,部分病人还会出现喷射状呕吐。大多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若抢救不及时或措施不当,可能会延误最佳治疗机会致残;甚至会因病情快速进展,危及生命【3】。

癫痫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疾病之一,俗称“羊角疯”或“羊癫疯”,是一种反复突然性发作的脑功能短暂异常的疾病,发作时突然昏倒,全身痉挛,有的口吐白沫。发病率高,仅次于急性脑血管病,据统计我国约有600万人次。癫痫大发作持续状态,若不及时治疗,可因生命功能衰竭而死亡,造成脑持久性损害。

原始点疗法,是近年来临床上新兴的治疗方法,是台湾张钊汉医师研发并推广应用,逐渐获得广大患者和临床医生的关注的新疗法。原始点疗法认为体伤是产生疾病症状的原因,体伤的实质是组织器官运作失调。原始点全身分布具有很强的规律性,每一处疾病的症状,都有相对应的原始痛点;按推温敷原始点并补充温热药食,可以修复体伤,用非医疗手段达到医疗目的,对很多慢性病效果显著,在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病的急救中也非常快速有效【4】。

广西贵港市原始点公益推广中心,从11月5月,收集了学员用原始点急救突发性心脏病、急性脑血管疾病、癫痫发作16例案例,现简述如下。

一.临床资料

16例案例,其中急性脑血管疾病3例(都有高血压病史),癫痫8例,其余5例按原始点医学诊断为突发心脏病(因陪伴意识丧失,疑似心跳呼吸骤停)。多在18分钟内苏醒。其中15例预后良好,没有后遗症;一例为癌末恶病质病人,急救苏醒后三小时再次昏迷,心跳呼吸停止,判断为热能耗竭,只给补充热源,没有再按推急救,病人安然逝去。严格而言,原始点设定的急救是心脑血管病突发的急症患者,而非经慢性病消耗的虚弱衰竭患者,故将此癌末恶病质患者排除,则本中心学员使用原始点急救所有15个案例的成功率是百分之百。

院前急救工作汇报 第7篇

院前急救运行情况汇报

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在各兄弟科室的配合下,我院120急救站分别增设了肖云、马庙、胡集三个急救点并于2016年1月28日正式运行。现将一个月以来,院前急救工作的基本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车辆运行情况:120急救中心全体医护人员、驾驶员克服种种困难,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目前均能独立接警,并及时反馈出警信息,同时向本部调度员汇报执行任务情况。根据我院三个急救点的设置及出车次数统计,结合院内急救车辆偏少的情况下,原则上事发地点至站点、本院同等距离的情况下,尽可能从站点派车,特殊情况(产科),由院内派车。运行一个月以来,总出车次数为

858次,平均每日出车29次。其中院内

585 次,(院内三听出车次数31次)三个站点共

273次,马庙、肖云、胡集分别为 80次

101次

92次。备用车常规排班,共运行6辆车,院内3辆,三个站点共3辆。自2月20号以来出车总数有所下降,平均每日21次。分析原因为春节高峰期已结束,患者人数总体有所下降。

二、人员配置:现有值班医生12人(其中一人休假,不包括备用车人员),出诊护士12人,驾驶员14人(班长除外)均未达到急救站建设标准1:3的配置,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完善。

三、胡集医院停车问题,医院内车辆多,停放混乱,交通阻塞,不利于出车,经与张院长积极协调,现已将急救车停放在大门一侧,夜间停放在院内。

四、经与马院长及袁院长协调,马庙及肖云急救点空调有线电

金乡县人民医院

视已维修,马庙急救点并安装一个新空调。

五、为方便管理院前人员建立了微信群。存在问题:

一、医疗人员不固定,不利于培训工作的开展,需招聘固定院前急救医疗人员。

二、各站点监管问题,监控定位系统不完善(现有设备已无法使用,站点无监控),希望在市120指挥中心系统升级完成后给予完善。

三、救护车不能及时维修,维修期间无备用车辆,影响出车。

四、由于院内车辆偏少,病人转院、长途接诊原则上未安排出车(特殊情况除外),有一例胸腹主动脉夹层的病人,病情危急,需紧急转往上级医院治疗,一边派急救车陪护转诊,一边向院领导汇报,使病人及时转诊,避免了纠纷发生。

五、备用车出车待遇问题,按其他院前急救人员给予待遇,并划拨给科室。

院前急救护理分析 第8篇

【摘要】目的了解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321例创伤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和护理,分析护理在院前急救中的重要作用。结果抢救321例创伤患者,成功抢救308例,死亡13例,抢救成功率为96%。结论创伤的院前急救是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能否急救成功与良好的护理密不可分,急诊科护士应该掌握院前急救的各种措施,熟练院前急救各项操作,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为提高医院成功抢救患者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院前急救;创伤;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2-0146-01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的首要环节,是社会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医院管理及诊疗水平的重要标记[1]。院前急救作为院内急诊科的外延,肩负着争分夺秒挽救病人生命的责任,它是急诊医疗服务的最前沿,是伤病员未到达医院前实施的现场就治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2]。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科学知识和法制观念的普及,人们的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院前急救过程中紧急、复杂,不可预知,医务人员稍有不慎,可导致病人不满,引发医疗纠纷。同时,院前急救及时和护理到位也是患者抢救成功和后期康复奠定基础。为了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医患纠纷发生,作者总结和分析我院2003年到2007年对321例患者进行院前急救与护理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21例患者全部是我院急诊科出诊接诊的病例,时间为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其中男性258例,女性63例,年龄为9~66岁,平均年龄为36.5岁。

创伤情况:交通事故创伤245例,占76.3%;坠落伤21例,占6.5%;塌方创伤10例,占3.1%;刀伤15例,占4.8%;爆炸创伤30例,占9.3%。

1.2院前急救措施与方法

1.2.1出诊前的准备急诊科每天由出诊班护士负责检查急救车上的各种设备、抢救物资、急救药品,用完的急救药品要及时补充,急救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各种抢救物资是否齐全等,做好充分准备,提高工作效率。当急诊护士接到急诊电话后,要问清楚患者的发病症状、或已明确诊断的疾病、发病时间、病情等,并做好记录。特别要问清楚患者的详细地址及所在附近的标志性建筑、联系电话;并转告对方要注意接车,避免急救车走错路而延误抢救最佳时间。

1.2.2接诊及时急诊科要成立抢救预案,接到急诊电话后,在短时间内问清楚伤员详细的所在位置,伤员数量,受伤情况及联系方式,及时出诊,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

1.2.3判断伤情迅速对交通事故患者的伤情进行评估,全面了解神志、呼吸、血压及脉搏等生命体征[3]。快速就治。对事故现场初步评估,配合医生迅速对患者伤情做出初步评估,对患者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重要脏器的功能状况有一个初步判断,然后根据各部位伤情的轻重缓急安排抢救顺序。多名伤员时,要根据病情轻重安排好抢救计划。对危重伤员应当实施就地抢救,立即实施紧急医疗处置,给予基本生命支持,保持呼吸到畅通,给予呼吸循环支持,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休克创伤者快速补液扩容,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有活动性出血者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骨折患者给于固定包扎。重症患者经处理后及时转运。

1.2.4建立静脉通道,纠正休克迅速建立2~3支静脉通道,尽量选择上肢静脉、颈前静脉等较粗大的血管,确保有效扩容,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达到纠正休克的目的[4]。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血压、脉搏、呼吸、皮肤颜色、感觉、末梢血管充盈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2.5转运及途中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个体条件及环境限制,搬运恰当的方式和手段进行搬运,以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搬运体位不当可造成严重后果。如严重呼吸衰竭、心竭、哮喘、肺水肿等不能平卧的患者,可让其做到有靠背的椅子上,两边各站一人倒着将其抬下楼;搬运脊柱受伤、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时,要保持脊柱轴线水平稳定,搬运时动作要轻柔,并随时注意观察病情,一旦发现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应就地心肺复出。在转运途中,既要迅速又要注意安全,尽量避免急救车剧烈颠簸。密切关注车上的监护设备,随时观察心电监测、吸氧和机械通气等。昏迷或重症患者头要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畅通,防止窒息。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变化,并做好抢救、观察、监护记录。用药时要注意听清、问清、看清,并认真复合药物浓度、剂量、浓度和用法,用完后要保留空瓶。以便记录和再次核查。救护车准备到医院时要电话通知急诊室做好接诊及抢救准备工作,到达医院后向急诊接诊护士交代患者病史,病情及治疗护理等,以保证患者救治工作的连续性。并及时检查抢救设备和清点出诊箱的药品,并补充药品以备再次出诊。

2结果

本次抢救结果:抢救321例创伤患者,成功抢救308例,死亡13例,抢救成功率为96%。

3讨论

院前急救是一门新兴学科,正处于发展阶段。院前急救需要知识全面,急救技术娴熟,并能准确判断危险场景[5]。院前急救护士都要经过内、外、妇、儿科等科室的轮转,并在心电图、麻醉科和产房进行短期培训。开展急救技术综合应用操作培训,定期进行急救知识操作技术考核,使急诊科全体护士基本熟悉气管插管、电除颤、股静脉穿刺、止血、固定、转运等操作技术,熟练心电图机、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心肺复出机等抢救仪器的使用。同时加强常见急症的模拟演练及医护配合训练,提高护士现场执行口头医嘱的能力。实践证明在实际工作中,在争分夺秒的抢救现场,最需要的是急救护士的快速应对及抢救人员的默契配合与协调[6]。院前急救及途中护送,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医护人员必须急患者所急,需患者所需,争分夺秒,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用最快的速度对伤者进行评估、判断,采取有效及时的救护措施及途中安全护送。要求医护人员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及灵活的措施,才能完成急救和护送任务。

参考文献

[1]闫凤华,段惠玲.523例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8,3(6):408.

[2]郭晓焕.舒适护理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40-41.

[3]曹秀丽,唐秀生.海上急救中的护理工作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35-836.

院前急救体会 第9篇

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院前急救作为抢救病人的第一环节尤为重要,下面就所参加的院前急救从五个方面谈一下体会。院前急救医生素质的要求

院前急救要求医生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过硬的技术操作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院前急救患者大多是危重病人,首先如果技术操作不过硬,不熟练,会延误抢救时机,或无法实施急救,再者,医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意外伤害,交通事故的现场有时是很可怕的,如果医生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连自己都被吓坏了的人,何谈救人呢?最后医生要有很好的身体素质,我们出诊就要搬运患者,如果身体条件较差,那搬运病人就成为困难,也会造成治疗不及时的后果。出诊前的准备工作

2.1 出诊前要准确定位患者的地理位置,所患疾病或外伤情况,以便准确、迅速到达现场,又能备齐所需物品,不知道患者情况而盲目出诊,会因为延迟到达而失去抢救时机,或物品准备不全而无法进行抢救。例如:我们知道患者的地理位置而不知患者的病情,我们只带常用抢救药品,到达现场才知道患者是从高空坠落,那么我们如果不备有夹板、颈托等物品,就无法保证将患者安全转运,所以出诊前要尽可能地了解患者的情况。

2.2 要配备必要的通讯设备,以便在途中与患者联系,发现意外情况与医院联系,或者接到比较特殊的病人,通知医院相关科室在病人到达之前做好那些准备工作,以便尽快抢救病人。院前急救工作要程序化、规范化

到达现场首先了解环境及患者情况,先确定患者最需要什么样的急救措施。再进行有序的急救护理措施。例如:有毒气体中毒者,首先在有良好的自我防护的条件下,迅速将患者转移到无毒气场所;外伤性患者,首先保持呼吸通畅,开放静脉通道,止血、骨折肢体先易后难进行固定;溺水患者首先进行心肺复苏等,总之要针对不同病情进行有序的抢救护理措施,不能盲目行事,以保证急救工作有效。在现场进行必要的处置后,将患者安全转运医院

在转运过程,要观察病人病情变化,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注意搬运时病人的体位,体位在搬运病人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搬运体位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颈椎骨折的患者搬运体位不当会导致意外的发生。保证院前急救的护理文件的质量

院前急救的病例是非常重要的文书,我们要本着 对患者负责,对我们自己负责的态度,一定要及时,准确地记录治疗所用的药物,采取的护理措施及详细病情发展过程,不出现遗漏、涂改现象,保证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完整的护理文件记录会给下一步抢救治疗提供一些必要的数据和信息,例如在院前急救中用过的药物,当入院后患者再次使用时会考虑使用的量的问题,病例记录会给医生提供一个参考的数据信息,病例文件也会成为医疗纠纷的第一手资料。总之,我们要将整体护理程序运用于院前急救,从出诊至病人接回医院,护士要认真按整体护理所要求的护理程序做好每一个环节,快速,安全地将病人送至相应的临床科室,进一步诊疗。这就是我对院前急救工作的一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龙雨峰

院前急救拉练方案 第10篇

菏泽市120院前急救实战拉练实施方案

各县区卫生计生局,委属各相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提高全市院前急救技术水平,确保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开展院前救护,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根据市卫生计生委全年工作统筹安排,经研究,决定在2015年10月下旬举行全市120急救实战拉练活动,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

主要是通过急救实战拉练,检验全市院前急救系统实战工作能力,不断提升院前急救工作水平;提高全市院前急救整体应急处置能力。

二、拉练组织机构及主要工作职责

(一)成立拉练指挥部

总指挥长: 冯 峰 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副总指挥长:张之轩 市120急救指挥中心主任 王建华 市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科科长 成 员: 袁平市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科主任科员 邢国亮 市120急救指挥中心调度科负责人

孙青梅 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综合科负责人邓敏敏 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科员 刘 丽 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科员 刘秋美 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科员

主要工作职责:领导、协调拉练工作,制定拉练计划和方案,下达拉练指示,组织拉练物资,确定拉练人员,解决拉练中的有关问题。

(二)成立拉练考核小组

组长及成员从院前急救质量控制中心委员中抽取。主要工作职责:检查出诊人员资质;对现场处理措施进行考核。检查出诊设备及药品配备、记录到达现场时间(出诊时间)。

三、参与拉练单位:全市37家急救站

四、演练时间、地点及方法步骤

(一)演练时间

初步定于2015年10月下旬,具体时间不再通知,以接到应急指令为开始时间。

(二)演练情景设定

场景一:溺水心肺复苏

场景设置:在赵王河发现有人溺水,周围群众拨打120报警,称溺水患者为男性,看似中学生,已被现场群众从水中救 出,在岸边等候医生救援。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下达出警指令,先后调集距离事发现场最近医院急救车单元,赶往病人所处位置。

场景二: 右前臂外伤包扎

场景设置: 某附近的十字路口路段发生车祸,其中1人右前臂及头部受伤,现场群众立即拨打“120”求救,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下达出警指令,先后调集距离事发现场最近医院急救车单元,赶往病人所处位置。

场景三: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

场景设置:现场群众报警,在某新建小区内有一建筑工人从高处跌落,现在患者头颈部痛疼,不能动弹,等候救护车医生救援。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下达出警指令,先后调集距离事发现场最近医院急救车单元,赶往病人所处位置。

(三)方法步骤

院前急救实战拉练指挥部和考核小组到达拉练情景设定地点后,由拉练指挥部总指挥长宣布拉练开始,考核组人员现场拨打 120急救电话,每个单位在接到派车单指令后到达现场进行救治,由考核组人员分别对各单位的救护车出诊时间、出诊人员配备、出诊物品携带、急救现场处置、徒手心肺复苏技术和止血包扎、搬运等技术进行实地拉练;对院前急救医护人员进行相关急救知识、技能的笔试考试。

(四)领导点评

拉练结束后,领导就全部过程进行点评。

五、拉练注意事项

1、市卫计委组织的院前急救实战拉练活动,以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的方式进行。

2、各单位要认真组织此次实战拉练的准备工作,组织院前急救队伍全员练兵,整体提高保证整个拉练的顺利进行。

3、各单位要做好拉练过程中车辆及人员的安全保障工作,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3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2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1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