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月球上的太阳能电站
来源:火烈鸟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月球上的太阳能电站(精选5篇)

月球上的太阳能电站 第1篇

在月球上我有一片地。我把它分成了三块。第一块地种的是一种新世纪的果冻果。果冻果的样子和我们平常吃的果冻不一样:它除了可以做食品外,还能防病治病呢。你别以为只能治头疼脑热之类的小病,连地球医生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也能治好哦,因为这是在月球上种出来的果子嘛!你不会不喜欢这样的水果吧?

嘿!先别夸我呀,快来参观我的第二块地吧!这块地上种的是高级多功能草莓。现在很多人都为胖而苦恼,买了许许多多减肥草莓的人,一定会万分惊讶——原来胖胖的身材怎么慢慢地变得苗条了?这就是它的分解脂肪的作用。所以,当你在大快朵颐时,记得吃点这种草莓,就可以既饱口福又能保持健美的体形。

不要忘了我的第三块地。这块地上种的是一种神奇的忘忧草。当你因为挫折而闷闷不乐的时候,你只要准备一个花盆,种上这种忘忧草,放在家里或办公室里,时而闻一下它的芳香,你的忧愁烦恼就会一下子跑到九霄云外。

太阳月球之谜教学反思 第2篇

“课文无非就是个例子”我想叶圣陶老师的这句话应该是想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不需要太复杂。课文如果侧重叙事,就让学生学习它的叙事方法;如果说明事理,就让学生明白它的道理;如果文字优美,就多体会感悟,学习写作方法……既然只是个例子,那么老师就要利用好这个例子,透过它来积累关

于学好语文技能和方法。语文教学要以“生”为本,而不能以“文”为本。

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材单元划分非常明确,每一个单元都有统一的主题。一直以来我就有个想法,能不把语文教材中的“例子”整合起来,这样既有利于总结特点,又节省时间。(也一直很困惑,一个学期就学二三十篇文章,很浪费学生时间。)于是在学习《太阳》、《月球之谜》两篇文章的时候,我是放在一起学的。我给这两课确定的主题为“日月同辉”。在初读课文时,同时读两篇文章,找出文章中的生僻字集中指导学习。分析文章时比较两篇文章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学习:两篇文章都介绍了与地球息息相关的两个星球——太阳和月亮。其中《太阳》一课抓住了太阳的特点及与地球的关系来写;《月球之谜》主要阐述关于月球的三个“未解之谜”。理清了这些内容之后,还要研究一下说明方法,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说明文,让孩子通过具体语句体会说明方法使用的好处。如:列数字,能准确说明问题,简明扼要;举例子,接近学生生活,通俗易懂;作比较,能明显区分异同,突出特点;打比方,让说明文更生动……

由于人们对于太阳和月亮的研究已经有很多成果,孩子们很容易会找到许多相关材料,所以在学习完课文之后,我单独用一节课时间让学生交流材料,从中又学到许多我自己都没有涉及过的天文知识。

两篇课文放在一起学习,在区别不同点和寻找相同点的时候,学生主动分析理解的目的性更强,比一篇一篇学习效果还要好。

重返月球,该如何应付太阳磁暴 第3篇

不全是坏消息

太阳磁暴的爆发已经影响到了地球上人们的日常生活。当太阳磁暴来临时,医学专家建议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应该更加注意恪守医嘱。人体器官对弱磁场的反应就是血液成份发生变化,当出现弱磁场时人的血液会变得更稠而流动缓慢。

在正常的地磁环境下,大气层是人体最好的防护墙,大气层对人体的保护作用等同于数米厚的混凝土墙壁。

当然,太阳磁暴带来的也并不都是“坏消息”。处于北极圈内的俄罗斯地区今年受天气变暖的影响,极光较少出现,而由于不久前爆发的太阳磁暴,北极地区再次出现了壮观的极光。太阳磁暴对于当地的旅游部门和旅游者来说显然是个好消息。

月球表面毫无遮拦

在关注太阳磁暴对人体影响的同时,科学家已经把目光投到了月球探测领域——如果人类重返月球,该如何应付太阳磁暴。

基于特殊重要的战略意义,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制定了自己的探月计划。美国政府在一年前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最早在2015年、最晚不超过2020年让美国航天员重返月球,并在月球上建立科研基地,为下一步将人送上火星甚至更远的星球做准备。

然而航天员在月球上行走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到宇宙射线特别是太阳磁暴的袭击。1月中下旬的那场太阳耀斑爆发之后,在几分钟内就波及到了地-月系统,因为大气层和地磁场的保护,我们可能基本上没有察觉到发生了什么事情。

美国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的物理学家大卫说:“月球表面,因为没有大气层和磁场的保护,对太阳磁暴几乎毫无遮拦。”

1月20日爆发的太阳磁暴,高速带电粒子流的强度达到了100兆电子伏特,能穿透11厘米厚的水层。“如果航天员穿着普通的航天服暴露在这种强度的太阳磁暴下的话,肯定会受到伤害。”美国航宇局约翰逊航天中心的放射卫生官员弗朗西斯说。在开始的时候航天员可能还觉察不出来,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几天之后,遭受辐射的症状就开始显现了:呕吐、疲劳、血球计数降低。这种症状会持续几天。

“在国际空间站里的航天员则相对安全,因为空间站本身的屏蔽功能非常好,加上受到地球磁场的保护,航天员能够吸收到的射线强度当量只有10毫雷姆(剂量当量)。” 弗朗西斯说。这个强度相当于去看10次牙医所接受的X射线辐射的当量,对身体根本造不成什么危害。

但是如果在月球上,一名航天员只穿着一件普通的航天服暴露在像1月20日爆发的太阳磁暴中的话,他遭受的辐射当量能达到50000毫雷姆。虽然不至于有生命危险,但肯定会引发辐射病。

如果人体突然遭受300000毫雷姆当量的辐射的话,就能导致死亡。这里的关键词是“突然”。如果300000毫雷姆的辐射是分几天甚至几周慢慢地吸收的话,人体有足够的时间对受损的细胞进行修复。但如果突然遭遇300000毫雷姆当量的辐射的话,50%的人在不施以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将在60日内死亡。

预报太阳风暴

如果再度登陆月球,防辐射就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了。1972年的8月2日,一次超强的太阳磁暴爆发了,其强度不低于1月份刚刚爆发的这一次。

1972年12月,是美国阿波罗计划的最后一次飞行。当然乘坐阿波罗17号的航天员都安全返回了地面。幸运的是,8月份爆发的太阳磁暴已经结束了。

弗朗西斯假设,如果航天员在8月份太阳最疯狂的时候登陆月球的话,那么短时间内登月航天员将遭受400000毫雷姆当量的辐射。那么航天员会死吗?“其实也不尽然,如果他能够及时返回地球接受治疗的话,性命该是能保住的。” 弗朗西斯说。即使阿波罗17号暴露在1972年的那次太阳磁暴爆发的环境下,也不会对航天员造成伤害。阿波罗宇宙飞船的登月指挥舱能把辐射的强度降低到35000毫雷姆。当然,这种强辐射条件下,在月球上行走是有危险的。

现在的宇宙飞船的防护能力更强了,如果以单位面积的舱体重量(g/cm2)来表征防辐射能力的话,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它们的防辐射能力。

阿波罗登月指挥舱的舱体:

7 ~8 g/cm2 ;

一般的宇宙飞船:

10~11 g/cm2;

国际空间站:15 g/cm2;

未来的用聚乙烯高分子材料和铝质材料制成的月球基地防护层:20 g/cm2。

一件典型的航天服,其防护能力只相当于0.25 g/cm2,只能对航天员提供有限的保护。但是当航天员到达月球的时候,肯定不会只是躲在太空舱里不出来,要不然怎么进行探测呢?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式是:事先对太阳风暴进行预测。

月球上的“末日方舟” 第4篇

2010年6月,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会议上,科学家讨论了在月球上修建“末日方舟”的构想。这个方舟与基督教《圣经》中所说的“诺亚方舟”不同,不是为了让地球上的生物躲避世界性的灾难,而是为了保存人类的文明,在月球上建立一个人类文明的数据库,一旦地球面临被小行星、核战争或全球性的自然灾害摧毁的危险时,它就会被激活,为地球上幸存的人们提供重建人类文明和家园的资料和信息,使人类可以重新再生和延续。

末日方舟的构想

“末日方舟”的最原始版本将有一些储存人类知识的硬盘,里面储存了DNA序列、冶炼金属的说明、种植庄稼的知识等信息。为了避免这个数据库受到月球上极端气温、辐射和真空环境的影响,它们将被深埋在月面下的一个地窖的岩石下,并且有一块太阳能电池板为它提供部分的能量,信号发射器会把它的位置不断地发送到地球。为防止大灾难之后的地球不再适合人类生存这一更为恶劣情况的发生,科学家还计划向月球地窖中存放诸如微生物、动物胚胎等天然物质。另外,在这个地窖中或许还会存放一些各国博物馆中多余的文物。最初“末日方舟”将由机器人管理,并通过无线电波与地球保持联系。

地球上将建设4000座“地球储藏室”,里面存有食品、水和一些接收器,在地球发生大灾难时,可以作为幸存者的庇护所。如果在大灾难过后没有接收器幸存下来, “末日方舟”会继续发送信息,等待存活下来的人重新制造一个接收器。

“末日方舟”的试验

在月球“末日方舟”中有活的有机物,活的有机体在月球上是否能存活呢?这是科学家们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欧洲航天局的科学家希望未来10年内能在月球上种植地球上的植物,他们将首选的植物定格在郁金香或拟南芥,选用郁金香的理由不是因为它是一种“魔幻之花”,而是因为它可以被冷冻、长途运输和在贫瘠的环境下生长。郁金香与水藻、封闭的人造大气和经过改良的月球土壤结合后,将形成月球上的基本生态系统。

科学家预计,将在2020年以前把第一批实验性信息库送往月球,这批实验性信息库的使用寿命初定为30年。随后将在2035年以前把完整版的信息库送往月球。完整版的信息库中所容载的信息将包括汉语、阿拉伯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等不同语种的版本。该信息库将和地球上建造的4000余座“大灾难避难所”相链接。在这些“大灾难避难所”中将为大灾难中幸免于难的人们储存一定量的食物、淡水及信息接收器。幸存下来的人们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完成家园重建及种性繁衍的任务。

“月球上的水”等4则 第5篇

弗兰克·德雷克

1961年,无线电天文学家弗兰克·德雷克组织科学家们在西弗吉尼亚州的格林班克国家无线电天文观测台召开了一个会议,主要议题内容是,无线电天文学家如何使用一台26米新型盘式望远镜搜索来自外星文明的信号。这项计划被以传说中的城市奥兹女王的名字命名为“奥兹玛”。

德雷克围绕一个简单的方程式制定了会议的议事日程。根据这个方程式,人们就可以知道银河系中可探测到的文明究竟有多少。文明的总数等于一系列具有同等重要性的因素简单相乘的积。首先,用银河系中星体形成的速度乘以拥有行星系的星体在星体总数中所占比例。然后,再乘以适于生命形式存在的行星所占的比例与已经出现生命形式的行星所占比例的乘积。再乘以智能生命形式处于不断进化之中的“活”的行星所占比例与希望并且有能力交流的智能生命形式所占比例相乘的积。最后,再乘以这种可交流文明保持可探测状态的时间长度。

当时所得的推算结果沿用至今,最小量为1000,最大量为10亿万。这些搜索外星智力的开拓者认为,外星的生命形式可能会使用无线电波中比较“安静的”波段,例如:1420兆赫氢线和1665兆赫氢线之间的波段。人们将其称为“水孔”。交流可能会采取类似摩尔斯电码的点和线的形式。望远镜朝向可能与太阳同类的星体,并且已经扫描到了几个小时的无线电“咝咝声”。至于信息目前依然一无所获。

“伽利略号”使命(1995年)

美国国家宇航局(队长:迈克尔·贝尔顿)

1995年12月7日,“伽利略号”宇宙飞船开始绕木星运行,5年后还在返回数据,因此可以详细观察木星。成百上千次越过木星的四个大卫星——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使得不用单独绕每个卫星运行就能准确绘出各个卫星的地图。对木卫一和木卫二的研究特别富有成效。

木卫一上的火山喷发将气体泻入木星的磁气圈中。“伽利略号”在木卫一表面900千米范围内飞行,测量到复杂的磁场和等离子流。木卫一的引力场改变宇宙飞船运行的方式表明,卫星具有一个大金属核,上面覆盖着一层部分熔化的岩石,顶层是像火山一样活跃的薄外壳。潮汐加热维持木卫一的多数部分处于熔化状态。“伽利略号”质量极高地拍摄了木卫一明亮的坑坑洼洼的黄色表面。可以清晰地看见热点,那是高达400千米的火山热柱。

发自木卫二的引力数据表明它具有一层厚150千米的冰“外--壳”。放射性衰变和潮汐力加热了下面的岩石层。不仅木卫二的表面显示有各种各样与冰相关构造活动的详细结构,而且加热也确保了冰外壳保持地理上的活跃。所见到的表面冰主要断裂可能是木卫二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不吻合造成的。木卫二表面下很可能有一个很深的宽阔海洋。遗憾的是,证明这一点的惟一途径是在表面进行雷达测量。“伽利略号”使命可能最重要表明的真正价值,它使有些科学家提出木卫二海洋可能存在原始生命形式。

火星微体化石(1996年)

戴维·麦凯

20世纪30年代,爱沙尼亚天文学家厄恩斯特·朱利叶斯·奥皮克推测,任何大型陨石堆都会包含一些月球爆炸物和一些火星爆炸物。SNC陨石是火星陨石,以印度的舍戈第、埃及的纳科拉和法国的沙西尼名字命名。它们在13亿年到2亿年前结晶为火山岩石,当时火星是地球附近惟一火山活动频繁的天体。这些陨石还含有类似火星大气但不同于地球大气的另一种形式的氮。

ALH84001号陨石是另一个火星陨石,于1984年12月27日在南极洲发现,过去13000年间它一直搁置在埃伦山区纯洁的冰上。它含有橙棕色碳酸盐球体、磁铁矿和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这些物质可以用许多方法制成,也可以通过生命的衰变形成。美国国家宇航局约翰逊宇宙中心戴维·麦凯率领的研究组借助电子扫描显微镜研究放大20万倍的这颗陨石,发现一个类似地球毫微细菌的非常短的微体化石,研究有了重大突破。这颗虫子般的化石具有分段结构,其宽度约为一根人发的百分之一。

研究小组写了一篇论文,阐述有关“ALH84001号”陨石生物活动的证据。详细情况在1996年8月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进行了讨论。媒体兴奋异常,但科学家们显得更矜持。他们探讨的大多是地球污染物和水的改造、陨石穿过地球大气时形成碳酸盐的可能性以及更像地球而非火星的硫磺同位素的合成。

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对火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兴趣大增。旨在挖掘探索火星表面以下是否存在火星生命的太空探险也得到优先考虑。

月球上的水(1998年)

美国国家宇航局(主要研究者:艾伦·宾德)

水是维持生命的必需品。一般认为温暖的液体水的存在是产生生命的根本。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许多温暖的液体水:如果板块构造不再形成山脉,那么水和风的侵蚀最终将磨平地球的整个表面,使它淹没在2.8千米的水中。

地球上的水显然有两个来源。构成水星、金星、地球、月球、火星和小行星带的岩石在形成过程中本来就含有大量储存的水。如果气温上升至800℃以上,例如,通过放射性加热,岩石就会“破裂”,水也就会释放出来。彗星一半以上的质量是冰。因此彗星的冲击力也会将水带到行星表面。

因此金星和火星过去表面是湿的。至于金星,其高温与紫外线能量将水分解为羟基(OH)和氢(H),这些成分会慢慢逃离行星的引力场。火星也失去大量水分,其中相当数量的水可能以永久冻结带的形式存在于地表之下。

相关文章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精选6篇)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第1篇跳出健康、跳出风采胶州市第六实验小学举行跳绳比赛活动随着一生哨响,胶州市第六实验...

3
2025-09-23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精选10篇)艺术匠心 第1篇一篇文学作品的优秀,源于作者深邃而独特的见识,源于作者独具匠心的表现技巧,源于作者精准而细腻的...

1
2025-09-23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精选9篇)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第1篇Application Letter for AdmissionDear Sir or Madam,My name is ______...

2
2025-09-23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精选11篇)远程网络控制 第1篇1 智能网络现场控制单元的基本结构远程控制依附于网络技术, 其控制模式是客户服务器模...

1
2025-09-23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精选5篇)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第1篇在准备自我介绍时,我们要先明白自我介绍的目的是什么?其实,HR让你做自我介绍,...

1
2025-09-23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精选8篇)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第1篇近年来,分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
2025-09-23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精选6篇)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第1篇当我们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时,何不让一缕阳光走进我们的心里,晕开满心的疲惫...

1
2025-09-23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精选12篇)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第1篇冕宁漫水湾友松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2016年我院为进一步...

2
2025-09-23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