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现当代文学题库
来源:漫步者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现当代文学题库(精选6篇)

现当代文学题库 第1篇

中国现当代文学常识题库及答案

文学常识题【一】

1 、下列作品中哪一部是中国新史诗上的第一部象征主义诗集?(B)

A. 《望舒草》 B. 《微雨》

C. 《为幸福而歌》 D. 《食客与凶年》

2 、被瞿秋白高度评价为“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是(D)

A. 《家》 B. 《骆驼祥子》

C. 《阿Q正传》 D. 《子夜》

3 、被称为“独幕剧的圣手”的现代剧作家是(C)

A. 曹禺 B. 欧阳予倩

C. 丁西林 D. 田汉

4 、诗篇《金黄的稻束》的作者是(A)

A. 郑敏 B. 冯至

C. 卞之琳 D. 绿原

5 、下列哪一部作品不是赵树理创作的?(C)

A. 《李家庄的变迁》 B. 《三里湾》

C. 《山乡巨变》 D. 《传家宝》

6 、曹禺的第一部话剧《雷雨》(C)

A. 1923 年 B. 1928 年

C. 1933 年 D. 1935 年

7 、下列哪篇作品穿插了书信形式的心理独白?(A)

A. 《超人》 B. 《人生哲学的一课》

C. 《边城》 D. 《春风沉醉的晚上

8 、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作出最重要贡献的新文学社团是(A)

A. 语丝社 B. 莽原社 C. 沉钟社 D. 弥洒社

9 、爱姑这一人物,出自鲁迅小说(D)

A. 《**》 B. 《幸福的家庭》

C. 《明天》 D. 《离婚》

10 、巴金代表作《家》描写的故事发生在(B)

A. 20 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

B. 30 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

C. 抗战前夕上海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

D. 40 年代初期上海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

文学常识题【二】

1.沈从文《长河》中的女性形象是(C)。

A.翠翠 B.贞贞C.夭夭D.香香

2.以《抗战文艺》为会刊的社团是(B)。

A.“左联”B.“文协”C.中国诗歌会D.九叶诗派

3.《平民文学》一文的作者是(C)。

A.陈独秀B.胡适C.周作人 D.刘半农

4.晚清文坛“诗界革命”的代表人物是(B)。

A.梁启超B.黄遵宪C.裘廷梁 D.谭嗣同

5.“鸳鸯蝴蝶派”通常又称(D)。

A.“才子佳人”派 B.言情派C.游戏消遣派 D.“礼拜六”派

6.郭沫若的自叙传小说是(B)。

A.《瓶》B.《漂流三部曲》C.《爱情三部曲》D.《南冠草》

7.二十年代中期与冰心齐名的“闺秀派”女作家是(D )。

A.庐隐B.凌叔华C.苏雪林D.白薇

8.巴金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D)。

A.《还魂草》B.《火》第三部C.《第四病室》D.《寒夜》

9.“汉园三诗人”得名于(A)。

A.三位诗人合出的一部诗集名《汉园集》B.三位诗人共同的书斋名“汉园”

C.三位诗人经常在名为“汉园”的公园里聚会吟诗D.三位诗人都来自“汉园”地区

10.《毁灭》是朱自清的一部(A)。

A.抒情长诗 B.叙事长诗C.抒情散文 D.写景散文

11.吕纬甫这一人物,出自鲁迅小说(C)。

A.《**》B.《离婚》C.《在酒楼上》D.《孤独者》

12.鲁迅收入《野草》一集中,为纪念“三?一八”惨案而作的文章是(B)。

A.《淡淡的血痕中》 B.《纪念刘和珍君》C.《为了忘却的纪念》 D.《铸剑》

13.《猫城记》是(B)。

A.老舍的童话体小说B.老舍的寓言体小说C.张天翼的童话故事D.张天翼的讽刺小说

14.被誉为“七月”派“小说重镇”的作家是(D)。

A.绿原B.鲁藜C.胡风D.路翎

15.话剧最初被称作(A)

A.文明新戏(“新剧”) B.爱美剧 C.歌剧 D.戏剧

16.《金粉世家》的作者是(B)。

A.徐枕亚B.张恨水C.周瘦鹃 D.包天笑

17.新月诗派提倡“新格律诗”的阵地是(B)。

A.《新诗》 B.《诗镌》C.《诗创造》D.《诗》

18.1938年成立的“文协”的全称是(A)。

A.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B.中华全国文化界抗敌协会

C.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日协会 D.中华全国文化界抗日协会

19.三十年代提倡幽默、闲适、性灵小品的主要是(C )。

A.新月派B.京派C.论语派D.“自由人”

20.无名氏的创作总体上倾向于(B )。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C.现代主义 D.后现代主义

21.田汉创作的以刘金妹、梁若英、李新群三位女性为主人公的作品是(B)。

A.《三个叛逆的女性》B.《丽人行》 C.《三姊妹》D.《漳河水》

22.老舍笔下信奉“钱本位而三位一体”的市侩哲学的主人公是(C)。

A.“张大哥”B.张天真C.“老张” D.“张先生”

23.《暴风骤雨》中的老孙头是(C)。

A.土改积极分子 B.地主 C.赶车老把式 D.小商贩

24.现代最早的白话新剧剧本是(A)。

A.《终身大事》 B.《泼妇》C.《幽兰女士》 D.《咖啡店之一夜》

25.旗帜鲜明地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的理论建设文章是(B)。

A.《文学改良刍议》B.《文学革命论》C.《建设的文学革命论》D.《人的文学》

26.以主人公赵惠明的日记暴露国民党特务统治黑幕的小说是(C)。

A.《第四病室》B.《蚀》C.《腐蚀》 D.《灭亡》

27.曾在上海与丁玲、胡也频一起编辑《红黑》、《人间》等杂志的作家是(A)。

A.沈从文B.郁达夫C.柔石D.徐志摩

28.以老子《道德经》中“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作题记的作品是(B)。

A.《原野》 B.《日出》C.《子夜》 D.《骆驼祥子》

29.以浓郁的异国风光和人物的流浪生活、求生意志为内核的新型浪漫抒情小说的作者是(D)。

A.许地山B.郁达夫C.沙汀 D.艾芜

30.艾青到达延安以后创作的`诗作是(D)。

A.《火把》B.《吹号者》C.《北方》D.《黎明的通知》

文学常识题【三】

1.文学革命开始于( )。

A.19

B.19

C.19

D.19

2.下列哪位文学家创造了“报章”体?( )

A.谭嗣同

B.梁启超

C.夏曾佑

D.黄遵宪

3.胡适在下列哪部作品中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宗旨?( )

A.《易卜生主义》

B.《文学改良刍议》

C.《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D.《历史的文学观念论》

4.谁曾骂桐城派、文选派为“桐城谬种”、“选学妖孽”?( )

A.胡适

B.陈独秀

C.刘半农

D.钱玄同

5.1917-19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下列哪种占主潮地位?( )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代主义

D.新浪漫主义

6.文学研究会成立于( )。

A.1919年

B.1921年

C.1922年

D.1924年

7.提出“三美”理论主张的是( )。

A.闻一多

B.徐志摩

C.梁实秋

D.朱湘

8.下列哪一社团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A.莽原社

B、未名社

C.语丝社

D.浅草社

9.被鲁迅称为“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是( )。

A.语丝社

B.浅草社

C.沉钟社

D.新月社

10.1928年后,下列哪一社团在文学上提出“健康”和“尊严”的原则?( )

A.语丝社

B.创造社

C.新月诗派

D.新月社

11.下列哪个社团受尼采思想影响较深?( )

A.新月社

B.未名社

C.狂飚社

D.莽原社

12.“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新文学社团是( )。

A.湖畔诗社

B.创造社

C.浅草社

D.新月社

13.辛亥革命后,新剧(话剧)以演下列哪种剧型为多?(

A.社会剧

B.家庭伦理剧

C.悲剧

D.才子佳人剧

14.中国最早的话剧社团诞生于哪一年?( )

A.19

B.19

C.1919年

D.1921年

15.田汉1923年创办了( )。

A.民众戏剧社

B.上海戏剧协社

C.南国社

D.春柳社

16.鲁迅的哪部作品主要运用了象征主义的艺术表现方式?(

A.《朝花夕拾》

B.《野草》

C.《呐喊》

D.《故事新编》

17.提出“象征即兴”说的是( )。

A.朱自清

B.李金发

C.周作人

D.王独清

18.最早鼓吹革命文学的社团是( )。

A.创造社

B.春雷社

C.太阳社

D.后期新月社

19.1919年提出“整理国故”口号的是( )。

A.胡适

B.鲁迅

C.李大钊

D.茅盾

20.在发刊词中提出“论究学术,闻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复古主义流派是( )。

A.甲寅派

B.学衡派

C.国粹派

D.礼拜六派

21.提倡复古读经,压迫学生运动的复古派人物是( )。

A.吴宓

B.梅光迪

C.章士钊

D.林纾

22.在革命文学论争中,强调“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的作家是( )。

A.茅盾

B.鲁迅

C.蒋光慈

D.钱杏邨

23.提出“要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界的意识”的团体是( )。

A.左翼戏剧家联盟

B.艺术剧社

C.中国诗歌会

D.后期新月派

24.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的是( )。

A.京派

B.左翼作家

C.论语派

D.中国诗歌会

25.30年代以倡导幽默闲适的小品文为主的散文流派是( )。

A.语丝派

B.论语派

C.京派

D.现代派

26.30年代提倡战斗的小品文的是( )。

A.《论语》

B.《人间世》

C.《太白》

D.《宇宙风》

27.30年代被鲁迅、瞿秋白等骂为“宠大派文学”的是( )。

A.战国策派

B.民族主义文学

C.学衡派

D.新月派

28.心理分析派的代表作家是( )。

A.穆时英

B.刘呐鸥

C.戴望舒

D.施蛰存

29.1940年前后民族形式论争中,认为“喜闻乐见”应以“习闻常见”为基础的是( )。

A.葛一虹

B.向林冰

C.茅盾

D.胡风

30.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是( )。

A.七月诗派

B.现代诗派

C.中国诗歌会

D.九叶诗派

31.战国策派的代表作是( )。

A.《黄人之血》

B.《陇海线上》

C.《国门之战》

D.《野玫瑰》

32.因强调暴露黑暗被错误处决的解放区作家是( )。

A.胡风

B.王实味

C.萧军

D.向林冰

1-10.BBCBABACCD 11-15.CABAC 16-20 BCBAB 21-32 CBCABCBDBADB

现当代文学题库 第2篇

答:(1)顾城诗歌经历了一个从社会批判到童话理想的过程,而批判主题又是服从于童话主题的。(4分)(2)《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是一则失去了童年的诗人为怀念童年纯洁与率真理想而补写的童话。纯净是顾城诗歌的主要风格特征。(6分)(3)举例具体、恰当。(10分)(4)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10分)2.在《茶馆》中,为了克服作品时间跨度大、情节松散、人物众多造成的困难,作家在哪三个方面进行了的处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答:(1)以裕泰大茶馆作为三幕戏的惟一场景,还特意设置了杨傻这个幕前人物,以民间戏曲形式“数来宝”来穿针引线。(4分)(2)以“人物带动故事”,王利发、常四爷、秦二爷等主要人物从壮到老,唐铁嘴、刘麻子、宋恩子、吴祥子等次要人物父子相承。(4分)(3)强调内在情绪的统一。(2分)(4)举例具体、恰当。(10分)(5)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10分)3.《茶馆》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老舍式戏剧结构”,克服了时间跨度大、情节松散和人物众多造成的困难。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从作家在场景和人物安排两个方面分析《茶馆》的戏剧结构。

答:《茶馆》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老舍式戏剧结构”,克服了时间跨度大、情节松散和人物众多造成的困难。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从作家在场景和人物安排两个方面分析《茶馆》的戏剧结构。

(1)作者以“裕泰大茶馆”作为三幕戏的唯一场景,避免了三幕戏被分成孤立的三大块,同时,还特意设置了“傻杨”这个幕前人物,以民间曲艺形式“数来宝”穿针引线,起连缀作用。(4分)(2)作者以“人物带动故事”的方法,让王利发、常四爷和秦二爷(秦仲义)三个主要人物从壮到老,贯穿全剧,唐铁嘴、刘麻子,以及宋恩子、吴祥子等其他次要人物则采用父子相承的方法,而其他人物,则随到随走。(6分)(3)举例具体、恰当。(10分)(4)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10分)4.方方的小说《风景》为什么要选择一位“死者”来担当叙述者? 答:(1)由死者的视角来讲述生存的故事,使作品中的生存景观看来异常的冷漠和残酷,也使作品产生了某种“陌生化”的叙述效果,以一种极端强化的方式还原出了赤裸裸的生存本相。

(6分)(2)由死者的视角来讲述生存的故事,摈弃了以往意识形态内容的遮蔽,从而使得整个叙写都充满了令人惊愕的新异和逼真感觉。(4分)(3)举例具体、恰当。(10分)(4)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10分)5.在《茶馆》的三幕戏中,王利发为改变自己的命运,主要作了哪些努力?为什么? 答:(1)第一幕时,他才20多岁,继承着父亲为人处世的信条,“多说话多请安”,勉强支撑着茶馆的生意。(4分)(2)到第二幕时,他则不得不进行“改良”,前面卖茶,后面改成公寓,茶馆里也撤去了财神 龛,墙上的“醉八仙”也换成了时装美人和外国香烟广告画。(3分)(3)到了第三幕,在“莫谈国事”的字条旁,又不得不添上了一张“茶钱先付”,甚至用上了女 招待。(3分)(4)举例具体、恰当。(10分)(5)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10分)6.《风景》这篇小说的叙述者被设置为一名死者,即那个夭折的小儿子。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析,作家为什么要选择一位“死者”来担当叙述者? 答:(1)由死者的视角来讲述生存的故事,使作品中的生存景观看来异常的冷漠和残酷,也使作品产生了某种“陌生化”的叙述效果,以一种极端强化的方式还原出了赤裸裸的生存本相.(2)由死者的视角来讲述生存的故事,摈弃了以往意识形态内容的遮蔽,从而使得整个叙写都充满了令人惊愕的新异和逼真感觉。(4分)(3)举例具体、恰当。(10分)(4)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10分)7.《“锻炼锻炼”》是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它生动地描写了1957年秋末,“争先农业社”在整风运动中农村干部整治落后农民的故事。故事主要由三次冲突组成。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说明这三次冲突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答:(1)第一次是干部与个别群众的冲突;

第二次是干部与广大群众的冲突;

第三次则发展为群众与群众的冲突。(3分)(2)其意义在于,通过三次不同形式的冲突,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当时农村工作中存在的农村基层干部工作作风粗暴,农民群众有理无处说,干部与群众之间矛盾尖锐,以致造成劳动积极性普遍不高,甚至有的群众还带有抵触情绪等严重问题。(7分)(3)举例具体、恰当。(10分)(4)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10分)8.方方的小说《风景》写的是武汉底层社会一个贫民家庭在几十年间的遭遇.:父亲是个码头工人,性情粗暴且为人凶悍,母亲则十分风骚粗俗,他们在大半生中都过着一贫如洗的生活,所得只有十个儿女,除了最小的一个生下来不久就夭折了之外,其余九个被他们放任自流地像野生植物般地养大成人。这篇小说的叙述者被设置为一名死者,即那个夭折的小儿子。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析,作家为什么要选择一位“死者”来担当叙述者? 答:(1)由死者的视角来讲述生存的故事,使作品中的生存景观看来异常的冷漠和残酷,也使作品产生了某种“陌生化”的叙述效果,以一种极端强化的方式还原出了赤裸裸的生存本相。(6分)(2)由死者的视角来讲述生存的故事,摈弃了以往意识形态内容的遮蔽,从而使得整个叙写都充满了令人惊愕的新异和逼真感觉。(4分)(3)举例具体、恰当。(10分)(4)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10分)9.以《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为例,简要说明顾城诗歌的风格特点。

现当代文学题库 第3篇

1.《圣经》的文学价值

我国学者曾经说过,西方文学的源泉是《圣经》,其传统就是随《圣经》而流传的,《圣经》是研习西方文学的重要载体。而英国诗人早在19世纪就提出了《圣经》文学的概念。西方学者甚至将《圣经》等同《荷马史诗》来加以分析。从古今中外学者的论述以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不难看出,《圣经》的文学价值和地位是非常重要的[1]。

西方文学艺术和文化风尚深受古希腊文化以及希伯来文化的影响,而其中希伯来文化正式源于《圣经》,正因如此,《圣经》对于欧洲历史文化的影响地位是不可取代的。不论是《圣经》宣扬的基督教义,还是其普世博爱、自由正义等价值观,都对西方文学发展,甚至对世界文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正因为《圣经》对西方世界的影响如此深远,所以后世文学工作者的创作都深受影响。不仅是在内容上借鉴《圣经》素材,更是在写作技巧以及作品结构上都会从《圣经》找寻灵感。《圣经》是具有文学性的居住,但它并不完全等同于文学作品。

2.《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2.1 精神价值的影响

《圣经》所宣扬牺牲和博爱的精神内涵,是基督教的原始教义的重要部分。《圣经》蕴含的丰富的精神价值,对我国现当代作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品人物形象大多都还有深刻的基督教内涵。从早期的基督英雄形象到后期平凡形象中的基督精神,我国现当代作家深受《圣经》的精神润养,其丰富的精神价值,逐渐融入到现当代作家的文学脉络中,成为我国现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部分。

例如,鲁迅的《野草》中,其创作风格、文体结构、叙述言语以及文学内涵,都深受《圣经》中《福音书》的深刻影响。鲁迅在该作品中大力赞扬不媚世俗、勇于奋斗的基督精神,也体现了鲁迅受到基督博爱和牺牲精神的影响。鲁迅讲耶稣受难改造为圣人被俗世扼杀的场景,体现了西方启蒙思想和中国现实主义对鲁迅的双重影响[2]。

当代作家铁凝的《午后悬崖》,通过展示用忏悔的方式来悔改过往的罪孽,就是《圣经》宣扬的忏悔精神的影响结果,这种基督式的忏悔让读者动容、敬重;巴金的作品《随想录》,郭沫若的《落叶》和《漂流三部曲》等,都是“忏悔”的叙事结构。《圣经》“博爱”、“赎罪”、“忏悔”等精神观念,都深刻地影响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导向。

2.2 艺术价值的影响

周作人曾经讲过,《圣经》让中国文学的思想更加丰富,传统文学的文体也受到《圣经》的深刻影响。而《圣经》的语言形式、叙事结构在其传入国内之后,慢慢融入中国文学作品的语言和文化语境当中,在很多作家的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

文学史料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第4篇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学史料   学术品格

文学史料对于文学研究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文学研究必须以文学史料为基础,才能正确把握文学研究的方向。然而当前我国到现当代文学研究对于文学史料达到了忽视的地步,没有充分发挥文学史料的重要作用。本文对文学史料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摆正方向。

一、当前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不重视文學史料的现状

一切历史研究工作都要以史料的搜集、运用、理解和鉴辩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学术研究的学理化更加规范。由于受到商业文化气息的影响,我国的学术研究逐渐脱离了学理规范,片面重视主体主观意志的发挥。很多学者在没有对文学史料进行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上就开始撰写文学研究著作,甚至一些文学研究者认为史料研究是没有价值的。这就导致一些文学研究忽视客观存在的事实,对现有的文学史料进行歪曲。如郭宛在《浪漫人生———胡适和他身边的女人》一书中就没有对已经公开的胡适日记进行严谨的考证,造成了一些史料错误,与胡适日记中的记载完全不符。作者为了吸引读者的兴趣,罔顾历史史料,对真实的历史事件进行有意的曲解和篡改,没有尊重史实,这样的文学研究显然不能令人信服。

二、文学史料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学科的完善需要发掘文学史料

随着我国思想的解禁和文学史料的挖掘,文学研究摆脱了旧有的阐释式的研究模式,开始重视对历史的本来面目进行还原。而发掘史料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开始逐渐完善与成熟的标志。如华东师范大学陈子善教授发掘张爱玲的史料,对张爱玲在绘画领域和戏剧领域的造诣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从而能够更全面、系统地对张爱玲进行研究,并对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由此证明,挖掘史料可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这门学科进行完善。换言之,如果没有文学史料的发掘,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学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只有重视文学史料的发掘,才能使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学科不断完善,走向系统化和规范化。

(二)通过发掘文学史料能够纠正过去错误的文学研究观点

在当代文学研究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错误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第一个原因是缺乏足够的文学史料进行研究,造成了一定的研究盲目性。如对巴金文学生涯时间的界定,之前一直认为1929年巴金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灭亡》是巴金文学生涯的起点,然而在搜集和整理文学史料的过程中却发现巴金早在1922年就已经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上开始文学创作了,这就将巴金文学生涯的时间向前推至1929年。这对于巴金的文学研究非常重要,也充分说明了资料发掘的重要性。第二个原因是文学研究主体本身存在各种问题,对文学史料的发掘不够严谨和细致,或者由于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而不敢将真实的言论发表出来,只能屈从于政治要求。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正是伴随着文学史料的发掘而不断的修正和完善,走向系统化和专业化的。随着文学史料的不断发掘,我国的现当代文学研究才能取得更令人信服的结论。

(三)改变当前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乏力的现状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现当代文学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存在着研究乏力的情况。很多研究者认为经过几代学者的研究,30年的现当代文学史已经不存在研究的空白领域,缺乏继续研究的价值,甚至一些研究者悲观地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已走入绝境。鉴于此,怎样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视点和增长点就成为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但在浙江师范大学召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术生长点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并没有对文学史料予以重视,绝大部分与会专家都认为文学史料无力改变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乏力的问题,而将目光更多地集中于文学话语的运用与引入。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会出现现当代文学研究乏力的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正是缺少文学史料。正是由于很多文学史料被湮没了,才造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很多空白点无法得到填补。研究鲁迅和周作人的专家钱理群先生通过系统地整理沦陷区的文学史料,出版了《沦陷区文学史料选》,极大地拓宽了现当代文学领域的范围,使沦陷区的文学研究水平得到了新的提高。这也充分说明发掘文学史料能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进展,改变现当代文学研究乏力的现状。

丁景唐和马良春两位先生正是通过对文学史料的整理和搜集,在国内左翼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应该学习两位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搜集和整理文学史料来打破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乏力的现状,给现当代文学研究带来新的增长点。

(四)通过发掘文学史料来对研究主体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进行完善

发掘文学史料对于研究主体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对研究主体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进行完善。研究主体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是辩证统一的,研究者对文学史料的态度正是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的基础。如文学史料学专家和文学研究家王瑶先生就是一个集中的体现,其《中国新文学史稿》引用了大量的文学史料,具有极高的学术水平。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曾经涌现出大量的文学史专著,出现了一个现代文学史写作的高潮时期。但上世纪50年代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文学史专著却并不多,只有像《中国新文学史稿》这样严谨的文学史专著迄今还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领域必须参考的一本研究专著。王瑶先生的专著之所以能对一代又一代的文学研究者产生巨大的影响,是由于在搜集和整理文学史料的过程中王瑶先生形成和提炼了自己高尚的学术品格和学术风格,从而使文学研究具有了独特的意义。

与王瑶先生相类似的还有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人、现代文学著名作家唐弢先生,其在六十年的工作中勤勤恳恳地进行文学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完善了他的学术素质。由此可见,只有在基础性的文学史料搜集和整理工作中勤恳踏实的工作,才能练就一个学者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

受到商业化气息的影响,当前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环境比较浮躁,很多研究者往往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不重视自己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的培养。只有通过文学史料的发掘,不断培养自己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才能做出真正有价值的文学研究。

三、结语

笔者认为鉴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当前我国文学研究中存在的忽视文学史料的严重问题,建立完善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学已迫在眉睫。只有建立完善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学,对文学史料进行严格的整理、辨别、搜集和发掘,才能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做到尊重客观文学史料,推进现当代文学研究。这也是为了确保文学史料的真实性,避免篡改文学史料的事情发生。只有这样,才能够进行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史料管理和多渠道的史料交流。

参考文献;

[1]巴·苏和.中国蒙古文学史料学的起始与发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2(4).

[2]石兴泽,石小寒.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建设与文学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0(6).

[3]白春超.旧资料的发掘与新学术的发动——近几年中国现代文学的文献史料研究述要[J].宁夏社会科学,2011(6).

现当代文学题库 第5篇

答:(1)第一次是干部与个别群众的冲突;

第二次是干部与广大群众的冲突;

第三次则发展为群众与群众的冲突。(6分)(2)其意义在于,通过三次不同形式的冲突,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当时农村工作中存在的农村基层干部工作作风粗暴,农民群众有理无处说,干部与群众之间矛盾尖锐,以致造成劳动积极性普遍不高,甚至有的群众还带有抵触情绪等严重问题。(4分)(3)举例具体、恰当。(10分)(4)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10分)2.方方的小说《风景》写的是武汉底层社会一个贫民家庭在几十年间的遭遇;

父亲是个码头工人,性情粗暴且为人凶悍,母亲则十分风骚粗俗,他们在大半生中都过着一贫如洗的生活,所得只有十个儿女,除了最小的一个生下来不久就夭折了之外,其余九个被他们放任自流的像野生植物般地养大成人。这篇小说的叙述者被设置为一名死者,即那个夭折的小儿子。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析,作家为什么耍选择一位“死者”来担当叙述者? 答:(1)由死者的视角来讲述生存的故事,使作品中的生存景观看来异常的冷漠和残酷,也使作品产生了某种“陌生化”的叙述效果,以一种极端强化的方式还原出了赤裸裸的生存本相。(6分)(2)由死者的视角来讲述生存的故事,摈弃了以往意识形态内容的遮蔽,从而使得整个叙写都充满了令人惊愕的新异和逼真感觉。(4分)(3)举例具体、恰当。(10分)(4)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10分)3.以《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为例,简要说明顾城诗歌的风格特点。

答:(1)顾城诗歌经历了一个从社会批判到童话理想的过程,而批判主题又是服从于童话主题 的。(4分)(2)《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是一则失去了童年的诗人为怀念童年纯洁与率真理想而补写的童话。(4分)(3)纯净是顾城诗歌的主要风格特征。(2分)(4)举例具体、恰当。(10分)(5)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10分)4.在《茶馆》的三幕戏中,王利发为改变自己的命运,主要做了哪些努力? 答:(1)第一幕时,他才20多岁,继承着父亲为人处世的信条,“多说话多请安”,勉强支撑着茶馆的生意;

(3分)(2)到第二幕时,他则不得不进行“改良”,前面卖茶,后面改成公寓,茶馆里也撤去了财神龛,墙上的“醉八仙”也换成了时装美人和外国香烟广告画;

(3分)(3)到了第三幕,在“莫谈国事”的字条旁,又不得不添上了一张“茶钱先付”,甚至用上了女招待。(4分)(4)举例具体、恰当。(10分)(5)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10分)5. 《茶馆》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老舍式戏剧结构”,克服了时间跨度大、情节松散和人物众多造成的困难。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从作家在场景和人物安排两个方面分析《茶馆》的戏剧结构。

答:(1)作者以“裕泰大茶馆”作为三幕戏的唯一场景,避免了三幕戏被分成孤立的三大块,同时,还特意设置了“傻杨”这个幕前人物,以民间曲艺形式“数来宝”穿针引线,起连缀作用。(4分)(2)作者以“人物带动故事”的方法,让王利发、常四爷和秦二爷(秦仲义)三个主要人物从 壮到老,贯穿全剧,唐铁嘴、刘麻子,以及宋恩子、吴祥子等其他次要人物则采用父子相承的方 法,而其他人物,则随到随走。(6分)(3)举例具体、恰当。(10分)(4)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10分)6.小说《风景》为什么要选择一位“死者”来担当叙述者? 答:(1)由死者的视角来讲述生存的故事,使作品中的生存景观看来异常的冷漠和残酷,也使作品 产生了某种“陌生化”的叙述效果,以一种极端强化的方式还原出了赤裸裸的生存本相。(6分)(2)由死者的视角来讲述生存的故事,摈弃了以往意识形态内容的遮蔽,从而使得整个叙写都充满了令人惊愕的新异和逼真感觉。(4分)(3)举例具体、恰当。(10分)(4)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10分)7.在《茶馆》的三幕戏中,王利发为改变自己的命运,主要作了哪些努力?为什么? 答:(1)第一幕时,他才20多岁,继承着父亲为人处世的信条,“多说话多请安”,勉强支撑着茶馆的生意;

(3分)(2)到第二幕时,他则不得不进行“改良”,前面卖茶,后面改成公寓,茶馆里也撤去了财神龛,墙上的“醉八仙”也换成了时装美人和外国香烟广告画;

(3分)(3)到了第三幕,在“莫谈国事”的字条旁,又不得不添上了一张“茶钱先付”,甚至用上了女招待。(4分)(4)举例具体、恰当。(10分)(5)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10分)8. 《呵,母亲》是诗人舒婷为悼念去世的母亲而写的。在泯灭情感的时代,诗人从梦境写到现实,从童年写到今天,完成了整个构思过程,也完成了对母亲回忆和怀念的过程。试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说明这首诗在思想意识、精神取向和情感抒写方式等三个方面的特点。

现当代文学题库 第6篇

A.省港大罢工 B.国民革命军北伐 C.广州起义 D.第一次国共合作 2.南方少数民族关于世界初创的原始神话很多,但英雄史诗不多,主要有()。

A.傣族的《召树屯》 B.纳西族的《创世纪》 C.苗族的《苗族古歌》 D.白族的《开天辟地》 3.贺敬之的民歌体短诗以()为代表。

A.《回延安》 B.《雷锋之歌》 C.《桂林山水歌》 D.《西去列车的窗口》 4.“陈奂生系列”作品分两个时期完成,其中,写于90年代的有()等。

A.《“漏斗户”主》 B.《陈奂生上城》 C.《陈奂生包产》 D.《种田大户》 5.张贤亮创作有九部著名的中篇小说,其总标题是()。

A.《初吻》 B.《唯物主义者的启示录》 C.《绿化树》 D.《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6.《芙蓉镇》中因政治运动而成为罪人和牺牲品的女主人公是()。

A.黎桂桂 B.胡玉音 C.秦书田 D.谷燕山 7.中国“西部文学”的代表诗人是()。

A.舒婷 B.顾城 C.江河 D.昌耀 8.“改革文学”中著名的戏剧作品是()。

A.《乔厂长上任记》 B.《三千万》 C.《血,总是热的》 D.《改革者》 9.在《高山下的花环》众多的英雄形象中,因两发臭弹而牺牲的英雄是()。

A.梁三喜 B.赵蒙生 C.靳开来 D.薛凯华 10.在冯骥才的市井民俗小说中,刻意表现民间文化中恶俗的小说是()。

A.《苏七块》 B.《酒婆》 C.《认牙》 D.《神鞭》 11.《山地回忆》表现了华北地区抗日根据地军民的生活,其作者是()。

A.孙犁 B.赵树理 C.丁玲 D.刘白羽 12.在“保定二师**”和“高蠡暴动”中成长起来的作家是()。

A.杨沫 B.冯德英 C.梁斌 D.欧阳山 13.最早描写中共地下工作者的小说是()。

A.《红岩》 B.《野火春风斗古城》 C.《小城春秋》 D.《铁道游击队》 14.被人们称为“新辞赋体”或“郭小川体”的诗歌形式是()。

A.“楼梯式” B.“半自由体” C.“民歌体” D.“散曲小令体” 15.唐提用十四行诗写作的抒情长诗是()。

A.《海陵王》 B.《幻美之旅》 C.《泪瀑》 D.《划手周鹿之歌》 16.《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通过历史的回忆、现实的抒情和对未来的幻想三段不同时空,描写了三个女性,其中,作家沈从文幻觉中的女性是()。

A.丁玲 B.萧萧 C.张兆和 D.翠翠 17.60年代前期,专注于知识分子的报告文学是()。

A.《为了61个阶级兄弟》 B.《谁是最可爱的人》 C.《祁连山下》 D.《县委书记的榜样一——焦裕禄》 18.“陈奂生系列”作品分两个时期完成,其中,写于90年代的是()。

A.《“漏斗户”主》 B.《陈奂生上城》 C.《陈奂生包产》 D.《种田大户》 19.谌容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文革”中的作品是()。

A.《人到中年》 B.《光明与黑暗》 C.《减去十岁》 D.《沉重的翅膀》 20.《孩子王》中,王福与“我”打赌是为了()。

A.到学校当音乐教师 B.得到一本字典 C.帮父亲上山砍竹子 D.获得下棋比赛的资格 21.孙犁表现华北抗日根据地军民生活的小说是()。

A.《新儿女英雄传》 B.《山地回忆》 C.《吕梁英雄传》 D.《火光在前》 22.受到广大读者青睐的敌后传奇故事主要有知侠的()等。

A.《铁道游击队》 B.《战斗在滹沱河上》 C.《烈火金刚》 D.《敌后武工队》 23.在20世纪60年代坚持用十四行诗写作诗歌的诗人是()。

A.牛汉 B.绿原 C.曾卓 D.唐浞 24.在《关汉卿》一剧中描写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的反面形象是()。

A.谢小山 B.叶和甫 C.杨显之 D.王和卿 25.《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通过历史的回忆、现实的抒情和对未来的幻想三段不同时空,描写了三个女性,其中,作家沈从文幻觉中的女性是()。

A.丁玲 B.萧萧 C.张兆和 D.翠翠 26.方之的《内奸》选择了一个独特的叙述视角,它()。

A.以老革命的人生遭际和革命历程作为叙事主体 B.以知识分子的眼光去看待这40多年的历史 C.以一个富有民间色彩的普通商人作为叙述人 D.以一个亲身经历者的眼光去看待这40多年的政治风云 27.在80年代戏剧舞台上的荒诞派戏剧中,魏明伦的代表作是()。

A.《车站》 B.《等待戈多》 C.《潘金莲》 D.《屋外有热流》 28.在中国的“西部文学”中,其代表诗人是()。

A.舒婷 B.顾城 C.江河 D.昌耀 29.在邓友梅表现老北京市井生活的小说中,以乌世保为主人公的作品是()。

A.《话说陶然亭》 B.《那五》 C.《寻访“画儿韩”》 D.《烟壶》 30.《妻妾成群》中陈佐千的四姨太是()。

A.颂莲 B.毓如 C.卓云 D.米兰 31.在“保定二师**”和“高蠡暴动”中成长起来的作家是()。

A.杨沫 B.冯德英 C.梁斌 D.欧阳山 32.《三家巷》中描写的“沙基惨案”发生在()中。

A.省港大罢工 B.国民革命军北伐 C.广州起义 D.第一次国共合作 33.被人们称为“新辞赋体”或“郭小川体”的诗歌形式是()。

A.“楼梯式” B.“半自由体” C.“民歌体” D.“散曲小令体” 34.借历史题材曲折表达自己的个人话语的作品,主要有陈翔鹤的()等。

A.《杜子美还家》 B.《正红旗下》 C.《鲁亮侪摘印》 D.《陶渊明写《挽歌》》 35.在《关汉卿》一剧中描写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的反面形象是()。

A.谢小山 B.叶和甫 C.杨显之 D.王和卿 36.在“文革”的潜在写作中,较著名的小说主要有张扬的()等。

A.《九级浪》 B.《第二次握手》 C.《波动》 D.《火神交响曲》 37.“反思文学”中,鲁彦周的具有“公子落难型”特征的作品是()。

A.《灵与肉》 B.《李顺大造屋》 C.《天云山传奇》 D.《犯人李铜钟的故事》 38.张贤亮有九部著名中篇小说的总标题是()。

A.《初吻》 B.《唯物主义者的启示录》 C.《绿化树》 D.《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39.80年代以后,当代战争题材的作品中最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是()。

A.《西线轶事》 B.《高山下的花环》 C.《金色叶片》 D.《雷场相思树》 40.在冯骥才的市井民俗小说中,刻意表现民间文化中恶俗的小说是()。

A.《苏七块》 B.《酒婆》 C.《认牙》 D.《神鞭》 41.《山地回忆》表现了华北地区抗日根据地军民的生活,其作者是()。

A.孙犁 B.赵树理 C.丁玲 D.刘白羽 42.受到广大读者青睐的敌后传奇故事主要有知侠的()等。

A.《铁道游击队》 B.《战斗在滹沱河上》 C.《烈火金刚》 D.《敌后武工队》 43.茹志鹃表现“游击队之母”英雄本色的小说是()。

A.《春暖时节》 B.《关大妈》 C.《同志之间》 D.《百合花》 44.在《关汉卿》一剧中描写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的反面形象是()。

A.谢小山 B.叶和甫 C.杨显之 D.王和卿 45.在“保定二师**”和“高蠡暴动”中成长起来的作家是()。

A.杨沫 B.冯德英 C.梁斌 D.欧阳山 46.方之的《内奸》选择了一个独特的叙述视角,它()。

A.以老革命的人生遭际和革命历程作为叙事主体 B.以知识分子的眼光去看待这40多年的历史 C.以一个富有民间色彩的普通商人作为叙述人 D.以一个亲身经历者的眼光去看待这40多年的政治风云 47.杨朔国际题材的散文作品的代表作是()。

A.《樱花雨》 B.《荔枝蜜》 C.《雪浪花》 D.《茶花赋》 48.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西部文学”中,其代表诗人是()。

A.舒婷 B.顾城 C.江河 D.昌耀 49。在20世纪80年代戏剧舞台上的荒诞派戏剧中,魏明伦的代表作是(A.《车站》 B.《等待戈多》 C.《潘金莲》 D.《屋外有热流》 50.《妻妾成群》中陈佐千的第四位太太是()。

A.颂莲 B.毓如 C.卓云 D.米兰 51.孙犁表现华北抗日根据地军民生活的小说是()。

A.《新儿女英雄传》 B.《山地回忆》 C.《吕梁英雄传》 D.《火光在前》 52.梁斌写出的第一篇反映高蠡暴动的短篇小说是()。

A.《夜之交流》 B.《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父亲》 C.《抗日人家》 D.《父亲》 53.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坚持采用秘密方式写作的“七月诗派”诗人是()。

A.绿原 B.穆旦 C.唐浞 D.牛汉 54.在20世纪60年代坚持用十四行诗写作诗歌的诗人是()。

A.牛汉 B.绿原 C.曾卓 D.唐浞 55.《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通过历史的回忆、现实的抒情和对未来的幻想三段不同时空,描写了三个女性,其中,作家沈从文幻觉中的女性是()。

A.丁玲 B.萧萧 C.张兆和 D.翠翠 56.“改革文学”中著名的戏剧作品是()。

A.《乔厂长上任记》 B.《三千万》 C.《血,总是热的》 D.《改革者》 57.《孩子王》中,王福与“我”打赌是()。

A.为了到学校当音乐教师 B.为了得到一本字典 C.为了帮父亲上山砍竹子 D.为了获得下棋比赛的资格 58.20世纪80年代以后,当代战争题材的作品中最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是()。

A.《西线轶事》 B.《高山下的花环》 C.《金色叶片》 D.《雷场相思树》 59.《芙蓉镇》中因政治运动而成为罪人和牺牲品的女主人公是()。

A.黎桂桂 B.胡玉音 C.秦书田 D.谷燕山 60.在冯骥才的市井民俗小说中,刻意表现民间文化中恶俗的小说是()。

相关文章
11月份幼儿教师工作总结

11月份幼儿教师工作总结

11月份幼儿教师工作总结(精选14篇)11月份幼儿教师工作总结 第1篇本月,自己积极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同事们...

1
2025-09-19
兽药饲料监管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打算

兽药饲料监管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打算

兽药饲料监管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打算(精选8篇)兽药饲料监管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打算 第1篇2011年兽药饲料监管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打...

1
2025-09-19
10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10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10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精选9篇)10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第1篇六、施工组织设计㈠文字表述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施工进度安排主要工程...

1
2025-09-19
2023年中国网络教育激发创新意识

2023年中国网络教育激发创新意识

2023年中国网络教育激发创新意识(精选7篇)2023年中国网络教育激发创新意识 第1篇2013年中国网络教育激发创新意识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1
2025-09-19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少先队活动计划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少先队活动计划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少先队活动计划(精选10篇)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少先队活动计划 第1篇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少先队工作计划...

1
2025-09-19
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注意事项

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注意事项

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注意事项(精选4篇)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注意事项 第1篇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注意事项随着20...

1
2025-09-19
400字初中日记作文

400字初中日记作文

400字初中日记作文(精选13篇)400字初中日记作文 第1篇初中暑假日记作文400字【作文一】一天暑假,妈妈就子啊家里河东狮吼: “扫地了,...

1
2025-09-19
3s技术与方法名词解释

3s技术与方法名词解释

3s技术与方法名词解释(精选6篇)3s技术与方法名词解释 第1篇3S技术在林业的应用与前景随着3S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我国林业信息技术的发展...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