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消防审查范文
来源:火烈鸟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消防审查范文(精选3篇)

消防审查 第1篇

1 建筑消防审查的主要内容

从当前有关建筑消防审查工作的规范标准来看, 所需审查的建筑项目可能是新建工程项目, 也有可能是改扩建的工程项目。涉及的审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建筑设计图纸的相关规范, 消防的安全间距、车道和水源等;第二, 建筑物的耐火性与火灾危险性情况;第三, 防火和防排烟系统的设计情况;第四, 消防疏散楼梯、消防通道等;第五, 消防给水系统;第六, 消防电源、应急照明等等;第七,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等;第八, 其他有关消防防火设计。

2 建筑消防审查中各类型疏散楼梯区别及应用范围

2.1 防烟楼梯间 (最高等级)

防烟楼梯间是指具有防烟前室和防排烟设施并与建筑物内使用空间分隔的楼梯间。其形式一般有带开窗或不开窗的前室、或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防烟楼梯间、或用敞开式阳台 (凹廊) 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增加前室等于防烟楼梯间。前室的主要功能就是防烟。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 其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2.2 封闭楼梯间 (中等级)

是指用耐火建筑构件分隔, 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四面有墙, 其中一面墙上开防火门。

裙房和建筑高度不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 其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下列多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 除与敞开式外廊直接相连的楼梯间外, 均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1) 医疗建筑、旅馆、老年人建筑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

(2) 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建筑;

(3) 商店、图书馆、展览建筑、会议中心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

(4) 6层及以上的其他建筑。

2.3 敞开式楼梯间 (低等级)

敞开式楼梯间为三面为墙, 一面为走廊, 围合而成的楼梯间。

对于一梯两户的六层及以下单元式住宅, 其楼梯间就是典型的“敞开式楼梯间”。

敞开式楼梯间可用于五层及以下的内走廊模式的办公楼。另外敞开式楼梯间如果连接的是敞开式外走廊, 其防烟效果相当于室外疏散楼梯, 是有利于疏散的, 常用于中小学教学楼。

2.4 室外疏散楼梯 (算疏散楼梯)

室外疏散楼梯相当于辅助性的防烟楼梯, 其宽度可计入疏散楼梯总宽度中。一般情况下, 室外疏散楼梯不宜采用镂空型护栏。室外疏散楼梯和每层出口处平台, 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 平台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在楼梯周围2米的墙面上, 除疏散门外, 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疏散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且不应正对楼梯段。

3 建筑消防审查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规划阶段总图要注意的消防问题

(1) 高层建筑“消防救援场地”的问题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7.2.1条的规定, 矩形的高层建筑应有一个长边的长度落地, 并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 (对于建筑高度不大于50m的建筑, 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确有困难时, 可间隔布置, 但间隔距离不宜大于30m, 且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总长度仍应符合上述规定。) “消防救援场地”靠建筑外墙一侧的边缘距离建筑外墙不宜小于5m, 且不应大于10m。“消防救援场地”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不应小于15m和10m。对于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建筑, 场地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不应小于20m和10m。如果要利用城市道路作为“消防救援场地”, 此区域不得有树木、电线杆、路灯杆等障碍物, 且人行道下方的承载力要提高, 要满足30至50吨的消防车的荷载要求。作为“建设单位”要与此道路的管理单位协调一致才能将城市道路兼“消防救援场地”用。

(2) 厂房仓库距离围墙的问题

丙类仓库 (占地面积大于1500平方米) 和丙类厂房 (占地面积大于3000平方米) 要做环形消防车道4米宽。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7.1.8.4条的规定, 消防车道距离建筑外墙宜大于5米。结合实际工程的情况来看, 对于高层建筑宜按5米执行, 对于非高层建筑 (含厂房仓库) 消防车道距离建筑宜大于3米。又按《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第6.4.17条的规定, 厂房有出入口的一面其室外道路距厂房外墙为3米, 室外道路距围墙应大于1米。另外, 设环形消防车道的转弯半径要9米。综合以上几点的要求, 设环形消防车道的厂房仓库距离围墙应为8米, 即 (3米+4米+1米) 。

3.2 单元式高层住宅“交通核心筒”安全出口设计问题

如果是三户住宅合用一个交通核芯筒时, 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5.5.27.3条的规定, “每层开向同一前室的户门不应大于3樘且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此时可以采用剪刀楼梯间且“三合一”的模式, 但“三合一”还要执行上述规范第5.5.28条的规定, 即消防电梯前的短边不应小于2.4米。

如果是四户住宅合用一个交通核芯筒时, 有些设计者采用前室穿套前室进行疏散, 认为就有两个方向疏散了, 这是错误的概念。正确的模式是:“从户门先至走廊, 由走廊再到前室, 且走廊要连接两个不同方向的疏散楼梯的前室”。此时几乎不可以采用剪刀楼梯间或“三合一”的模式。若一定要采用剪刀楼梯间, 还要单独设一条走道从不同方向进入剪刀楼梯间的前室, 所以交通核芯筒会很大, 得房率很低没有应用价值, 几乎是做不通的。

此时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是做“北外廊”。做“北外廊”的情况也非常复杂, 新的《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GJ32 J26-2016》有望在今年年底出台, 可以比较详细地解释“北外廊”模式的消防问题。在规范未出台之前, 只能依据消防的基本原则来进行设计。例如“北外廊”左右各做一部防烟楼梯间。“北外廊”如果一定要采用剪刀楼梯间, 必须要遵循“从户门先至走廊, 由走廊再到前室, 且走廊要连接两个不同方向的疏散楼梯的前室”的原则。

4 结语

总而言之, 建筑消防审查工作质量与居民切身利益相关, 在对建筑消防进行审查时, 往往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要想使得建筑消防能够更加合理, 就必须要重视建筑消防审查工作, 积极采取措施解决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使得消防设计的审核质量更高。

参考文献

[1]徐彬.分析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问题及对策[J].中华民居, 2013 (18) :351-352.

关于建筑消防工程图纸审查 第2篇

图纸是由审图中心审查完再报送公安消防大队再审吗?还是由设计院出完图后直接送到公安消防大队?先由谁审?审图办不审的话消防大队能审吗?

设计院出完图盖好章后直接送到公安消防大队.下面是106号令的相关规定 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单位应当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设计审核,并在建设工程竣工后向出具消防设计审核意见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验收:

(一)建筑总面积大于二万平方米的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

(二)建筑总面积大于一万五千平方米的民用机场航站楼、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

(三)建筑总面积大于一万平方米的宾馆、饭店、商场、市场;

(四)建筑总面积大于二千五百平方米的影剧院,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营业性室内健身、休闲场馆,医院的门诊楼,大学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寺庙、教堂;

(五)建筑总面积大于一千平方米的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室内儿童活动场所,养老院、福利院,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中小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学校的集体宿舍,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员工集体宿舍;

(六)建筑总面积大于五百平方米的歌舞厅、录像厅、放映厅、卡拉OK厅、夜总会、游艺厅、桑拿浴室、网吧、酒吧,具有娱乐功能的餐馆、茶馆、咖啡厅。第十四条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特殊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设计审核,并在建设工程竣工后向出具消防设计审核意见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验收:

(一)设有本规定第十三条所列的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

(二)国家机关办公楼、电力调度楼、电信楼、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广播电视楼、档案楼;

(三)本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以外的单体建筑面积大于四万平方米或者建筑高度超过五十米的其他公共建筑;

(四)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工程,大型发电、变配电工程;

(五)生产、储存、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

第十五条建设单位申请消防设计审核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申报表;

(二)建设单位的工商营业执照等合法身份证明文件;

(三)新建、扩建工程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明文件;

(四)设计单位资质证明文件;

建筑施工图消防部分的详细审查内容 第3篇

以下是消防设计中常要审的内容,我归纳了一下,大家可以参考,有些数据详细的可以看相关规范,这里只是给个思路,设计中如果注意到了还是可以减少不少后期修改的麻烦了。主要是下面的内容:

总平面布置、建筑耐火等级、平面布置中的防火防烟分区划分、安全疏散设计、防排烟和防爆泄压等

1.建筑分类:

高层建筑分为两类:一类高层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见《高规》第3.0.1条。其余建筑分为工业建筑、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含9层)、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其他民用建筑、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单层公共建筑地下民用建筑。见《建规》第1.0.3条。

2.耐火等级:

单、多层民用建筑及工业建筑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一、二、三、四级。《建规》第2.0.1条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分为二级:

一、二级。《高规》第3.0.2条

3.消防间距:

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2.1、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3.1、室外变、配电站与建筑物、堆场、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3.10、汽车加油机、地下油罐与建筑物、铁路、道路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3.11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涉及的有关防火间距分别见表4.2.1、第4.2.2条~4.2.4条和表4.2.5、第4.2.6条、表4.2.7的有关规定

4.消防车道:

1、当建筑物的沿街部分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均应设置穿过建筑屋的消防车道。

2、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和占地面积超过3000m2 的展览馆等公共建筑,宜设环行消防车道

3、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 和消防水池应设置消防车道

4、消防车道穿过建筑物的门洞时,其净宽和净高不应小于4m;门垛之间的净宽不应小于3.5m。

5、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3.5m,道路上空遇有管架、栈桥等障碍物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m。

6、环行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它车道相通。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面积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供大型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5m*15m。

5.1 高层民用设计消防车道的设置要求:

1、高层民用建筑的周围应设环行消防车道。当设环行消防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民用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当高层民用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车道、2、高层民用建筑的内院和天井,当其短边长度超过24m时,宜设有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

3、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消防车道。

4、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消防车道距离高层民用建筑外墙宜大于5m,当消防车道上空遇有障碍物时,路面与障碍物之间的净宽不应小于4m,5、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有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不宜小于15m*15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

不宜小于18m*18m。

6、穿过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车道,其净宽和净高均不应小于4m。

6.消防登高面:

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m、进深大于4m的裙房,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

7.登高场地:(此条供参考)

登高场地与建筑外墙的距离不宜小于5m,应在登高面一侧整边布置宽度不小于8m的登高车操作场地;如确有困难,应在其登高面一侧布置不小于15m*8m的登高车操作场地,其最外一点与建筑边缘的水平距离应不大于10m。

8.消防控制室:

1.消防控制室: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的建筑宜设置消防控制室(《建规》第10.3.3条);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或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机械防烟、排烟设施的高层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要求设置消防控制室(《高规》第9.4.5条)。

2.独立设置的消防控制室,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控制室,宜设置在建筑物内的底层或地下一层,应采用耐火极限分别不低于3h的隔墙和2h的楼板,并与其他部位隔开和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3.消防控制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入口处应设置明显标志消防控制室的送、回风管在其穿墙处应设防火阀 消防控制室内严禁与其无关的电气线路及管路穿过消防控制室周围不应布置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他影响消防控制设备工作的设备用房

9.锅炉房

仅指与民用建筑配套的非独立锅炉房。《高规》中第4.1.2.2条要求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的部位,并应设直接对外的出口。外墙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0m不燃烧体的防火挑檐。

10.变压器室

变压器室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并应直接设直接对外的出口。外墙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0m不燃烧体的防火挑檐。《高规》第4.1.2.2条。自审表上应反映出变压器室设置在建筑物中的位置。

11.柴油发电机房

柴油发电机房可布置在高层建筑、裙房的首层或地下一层,并应符合《高规》的第4.1.3条的有关规定。自审表上应反映出柴油发电机房设置建筑物中的位置及是否设置火灾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设施。

12.可燃气体管道及其用房

1.高层建筑内使用可燃气体作燃料时,应采用管道供气。使用可燃气体的房间或部位宜靠外墙设置。并应符合《高规》第4.1.9条的有关规定。

2.燃气管道不应设置在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和前室内,但在住宅中可设置在敞开楼梯间内

13.防火分区

13.1面积规定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长度和面积见《建规》第5.1.1条和表5.1.1、第5.1.2条和第5.1.3条。

厂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占地面积见《建规》第3.2.1条和表3.2.1

库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建筑面积见《建规》表4.2.1。

高层建筑内的防火分区见《高规》的表5.1.1及第5.1.2—5.1.4条的有关规定

14.防烟分区

防烟分区是指以屋顶挡烟隔板、挡烟垂壁或从顶棚向下突出不小于500mm的梁为界,从地板到吊顶之间的空间。

挡烟垂壁是用不燃材料制成,从顶棚下垂不小于500mm的固定或活动的挡烟设施。分区面积(仅供参考)

防烟分区不宜大于2000m2,长边不应大于60m。当防烟分区面积超过2000m2或长边大于60m时,应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或梁划分防烟分区

15.防火墙两侧的门窗

第5.2.2条规定: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当水平距离小于2m时,应设置固定乙级防火门、窗

16.电梯井和管道井

建规》第7.2.9条规定:建筑物内的管道井、电缆井应每隔2~3层在楼板处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h的不燃烧体封隔,其井壁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不燃烧体。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高规》第5.3.1~5.3.4条对电梯井和管道井提出了有关要求。建筑不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的电缆井、管道井等应每隔2~3层在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应在每层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

17.安全出口: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门、楼梯和直通室外地平面的门。

《建规》的第5.3.1条~5.3.7条作出了有关规定

《高规》第6.1.1条、6.1.12条对此作出了规定

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应按照《高规》第6.1.13条的有关要求设置避难层

18.疏散距离

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指从房间门或住宅户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厂房的安全疏散距离指厂房内最远工作点到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高度不超过24m的民用建筑的疏散距离应按照《建规》第5.3.8条执行;厂房的安全疏散距离应按照《建规》第3.5.3条的要求执行;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应按照《高规》的第6.1.5条(表6.1.5)、6.1.6条、6.1.7条的有关规定执行

19.疏散走道的宽度

高度不超过24m的民用建筑的疏散走道宽度应按照《建规》中的第5.3.9条、5.3.10条(表5.3.10)、5.3.11(表5.3.11)、5.3.12条(表5.3.12)、5.3.13、5.3.14条的规定执

厂房的疏散走道的宽度应按照《建规》第3.5.4条的规定执行;《高规》中的第6.1.8、6.1.9(表6.1.9)、6.1.10、6.1.11条对高层建筑的疏散走道的宽度作出了规定

20.楼梯间形式

敞开楼梯间:是指建筑物内有墙体等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相通的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是指用耐火建筑构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

防烟楼梯间:是指具有防沿前室和防排烟设施并与建筑物内使用空间分隔的楼梯间。其形式一般有带封闭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阳台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凹廊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等

21.消防电梯

《高规》第6.3.1条规定:一类公共建筑、塔式住宅、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高度超过32m的其它二类公共建筑应设消防电梯,消防电梯的设置应符合第6.3.3条的有关规定

22.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是由制成建筑构件的材料的燃烧性能而定,不同燃烧性能的建筑材料,其燃烧性能可分为三类:不燃烧体、难燃烧体和燃烧体。

根据建筑耐火等级的要求确定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

23.承重构件

耐火极限:对建筑构件按照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起的这段时间称为耐火极限,用小时表示。自审表上关于承重构件一栏应将梁和柱的结构形式填上。

24.玻璃幕墙(《高规》第3.0.8条)

窗间墙、窗槛墙的填充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当其外墙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不燃烧体时,其墙内填充材料可采用难燃烧材料。无窗间墙和窗槛墙的玻璃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h、高度不低于0.8m的不燃烧实体裙墙。玻璃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严密填实。

25.消防给水系统

消防给水系统是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总称。室内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置部位应按照《建规》和《高规》的有关要求。

2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人们为了早期发现通报火灾,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灭火灾而设置在建筑物中或其它场所的一种自动消防设施。由触发器件、火灾报警装置、火灾警报装置以及具有其他辅助功能的装置组成的火灾报警系统。

2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通常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防排烟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防火门、防火卷帘、挡烟垂壁的相关设备联动,自动或手动发出指令、启动响应的灭火装置。

28.防排烟系统

防烟系统: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的系统。排烟系统: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将烟气 排至建筑物外,维持烟区内一定能见度的系统。

防烟系统的自然通风方式

靠外墙的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自然通风面积不应小于2m2,并应保证该楼梯间顶层设有不小于0.8m2的自然通风面积。

防烟系统的自然通风方式

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自然通风面积不应小于2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m2。避难层(间)应设有两个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或百叶窗,且每个朝向的自然通风面积不应小于2m2。

排烟系统的自然通风方式

隔间面积小于500m2的房间,其可开启外窗的面积应不小于室内面积的2%。

设有喷淋的大空间办公室、汽车库,其可开启外窗面积应不小于室内面积的2%。防排烟系统的自然通风方式

其他采用可开启外窗的面积应通过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1、当开窗角大于70℃ 时,其面积可按其窗面积计算;

2、当开窗角小于70 ℃ 时,其面积应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相关文章
2025年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延续注册-系统考试试题

2025年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延续注册-系统考试试题

2025年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延续注册-系统考试试题(精选6篇)2025年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延续注册-系统考试试题 第1篇2015年全国注册监理工程...

3
2025-09-19
秋九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工作计划

秋九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工作计划

秋九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工作计划(精选12篇)秋九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工作计划 第1篇九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高举有中...

1
2025-09-19
2024年实验高中安全知识竞赛策划书

2024年实验高中安全知识竞赛策划书

2024年实验高中安全知识竞赛策划书(精选11篇)2024年实验高中安全知识竞赛策划书 第1篇2014年大方县“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之安全知识竞...

1
2025-09-19
2010年预防传染病工作总结

2010年预防传染病工作总结

2010年预防传染病工作总结(精选15篇)2010年预防传染病工作总结 第1篇2010年丰都中心小学疾病和传染性疾病防控工 作 总 结传染病防治...

1
2025-09-19
退伍兵简历自我评价

退伍兵简历自我评价

退伍兵简历自我评价(精选5篇)退伍兵简历自我评价 第1篇2016退伍兵简历自我评价退伍兵简历自我评价【退伍军人简历自我评价(一)】入伍十八...

1
2025-09-19
2020年医院各部门科室岗位职责

2020年医院各部门科室岗位职责

2020年医院各部门科室岗位职责(精选4篇)2020年医院各部门科室岗位职责 第1篇医院各部门科室岗位职责2020年总结(一)保安队长职责一、实行...

2
2025-09-19
2020给老人的新春祝福语

2020给老人的新春祝福语

2020给老人的新春祝福语(精选10篇)2020给老人的新春祝福语 第1篇2020给老人的新春祝福语11、怀揣崭新希望,穿过泥泞沟坎,义无反顾奔向...

1
2025-09-19
2022--2023 第二学期明德小学少先队计划

2022--2023 第二学期明德小学少先队计划

2022--2023 第二学期明德小学少先队计划(精选12篇)2022--2023 第二学期明德小学少先队计划 第1篇2022-2023学第二学期小学教师个人课...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