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简单应用题(精选10篇)
学前班简单应用题 第1篇
视野新四学前一班
1、教室里有8人,走出去5人,现在教室里有多少人?
2、停车场能停9辆车,已经停了7辆,还可以停多少辆?
3、一年级舞蹈队有6人,合唱队有3人。两个队一共有多少人?合唱队比舞蹈队少几人?
4、商店里有苹果5箱,卖出3箱,又运进4箱,现在有多少箱?
5、小明有9元,买了玩具2元,铅笔盒4元,还剩下多少钱?
6、一条丝带长6米,剪掉一段后还剩4米,剪掉的那段长多少厘米?
7、有7只苹果,3只香蕉,香蕉苹果一共有多少只?
8、小亚带了9元钱去文具店,用掉4元,还剩下多少元?
9、小胖家养了3条黑金鱼,红金鱼和花金鱼都养了2条,三种金鱼一共养了多少条?
10、公园里有7棵柳树,还有4棵松树,柳树和松树一共有多少棵?松树比柳树少多少棵?
11、一年级三个班的男同学人数都是5人,三个班共有男同学多少人?
12、苹果有2个,梨有5个,桃子有9个。
(1)苹果和梨一共有多少个?
(2)苹果比桃子少几个?
(3)三种水果一共有多少个?
13、小巧买书和文具共用去9元钱,其中买文具用去6元,买书用去多少元?
14、老师发给同学2本练习本,还剩4本,老师原来有多少本练习本?
15、动物园原来有4只孔雀,又放进4只,现在有多少只?
16、小胖去书店买书,用掉5元,还剩3元,小胖原来有多少元钱?
17、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走了2人,又走了4人,一共走了多少人?
18.林林已经写好9个生字,还有5个生字没写,他一共要写多少个生字?
19、姐姐做了10朵花,送给小朋友8朵,姐姐现在还有多少朵? 视野新四学前一班
1.小巧在商店做售货员,上午卖出3把剪刀,下午卖出的和上午同样多,小巧一共卖出多少把剪刀?
1.同学们要做28个灯笼,已做好18个,还要做多少个?
2.从花上飞走了36只蝴蝶,又飞走了25只,两次飞走了多少只?
3.飞机场上有75架飞机,飞走了63架,现在机场上有飞机多少架?
4.小苹种7盆红花,又种了同样多的黄花,两种花共多少盆?
5.学校原有25瓶胶水,又买回19瓶,现在有多少瓶?
6.小强家有36个苹果,吃了7个,还有多少个?
7.汽车总站有33辆汽车,开走了13辆,还有几辆?
8.小朋友做剪纸,用了8张红纸,又用了同样多的黄纸,他们用了多少张纸?
9.马场上有39匹马,又来了52匹,现在马场上有多少匹?
10.商店有25把扇,卖去16把,现在有多少把?
11.学校有兰花和菊花共65盆,兰花有26盆,菊花有几盆?
12.小青两次画了17个,第一次画了9个,第二次画了多少个?
13.小红家有苹果和梨子共33个,苹果有14个,梨子有多少个?
14.学校要把42箱文具送给山区小学,已送去27箱,还要送几箱?
15.家有21棵白菜,吃了5棵,还有几棵?
16.一条马路两旁各种上48棵树,一共种树多少棵?
17.从车场开走8辆汽车,还剩24辆,车场原来有多少汽车? 视野新四学前一班
1.从车场开走8辆大汽车,又开走同样多的小汽车,两次开走多少辆汽车?
2.学校体育室有6个足球,又买来26个,现在有多少个?
3.学校买来52盒彩色粉笔,用去一些后还剩20盒,用去多少盒?
4.学校有男老师12人,女老师比男老师多30人,女老师有多少人?
5.小玲买一本字典用了8元钱,她付给营业员20元,应找回多少钱?
6.亮亮有40张纸,折纸飞机先用去13张,又用去9张,共用去多少张纸?
7.动物园里有熊猫4只,猴子24只,小狗30只,小兔7只,(1)小兔比猴子少多少只?
(2)小狗比兔子多多少只?
(3)猴子和小狗一共有多少只?
8、一本画书,小红看了18页,还剩25页没看,一共有多少页? 9、8个小朋友做了26朵红花,做的黄花与红花同样多,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10、木工组修理一批桌子,已经修好了38张,还有17张没修,这批桌子有多少张?
11、工人叔叔修路,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14米,第一天修62米,第二天修路多少米?
12、小兰今年9岁,妈妈今年36岁,妈妈和小兰相差多少岁?
13.树上结了许多桃子。小猴摘了9个,还剩45个,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
14.有红金鱼和黄金鱼共25条,其中红金鱼有9条,黄金鱼有多少条?
15.一辆公共汽车,到和平路下车35人,车上还剩20人,公共汽车中原有多少人?
16.妈妈买上衣和裤子共用去79元,买上衣用去50元,买裤子用去多少元? 视野新四学前一班
视野新四学前一班
学前班简单应用题 第2篇
如题,英语专业和学前教育那个专业就业前景好 较简单
[英语专业和学前教育那个专业就业前景好 较简单]
学前班简单应用题 第3篇
关键词:学前音乐教育,视唱练耳,简单融入
视唱练耳工作在学前儿童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关键作用, 视唱练耳工作在音乐的基础教育环节中处于基础地位, 同时也是音乐教育教学工作者在学习音乐的时候所必须要掌握的一种基本功。在学前教育的音乐课堂的学习中, 音乐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音乐训练, 帮助学龄前儿童培养习音乐的过程中的听、唱、记能力, 帮助他们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习音乐的兴趣, 帮之他们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更好的感受音乐的魅力, 进而用较为敏锐的音乐节奏感来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涵, 用兴趣来表现音乐的魅力。因此, 只有帮助学前儿童在学习音乐的刚开始阶段学习视唱练耳, 才能够使他们更好地融入音乐, 在今后的音乐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加的有兴趣, 学习起来变得更加的轻松。
一、现阶段我国在学前音乐教育的唱练耳工作的现状
视唱练耳工作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属于是基础课程, 并且在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发展历史。由于我国现阶段的学前教育工作做得比较成功, 现代音乐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机制不断变换、多种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相互交叉和渗透, 我国学前音乐的视唱练耳工作在音乐课程领域将面临新的机遇, 但是这其中也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例如, 在音乐课程的安排方面还不是很合理, 不能够完全保证音乐的视唱练耳工作可以在学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进行可持续性发展, 进而影响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为了进一步帮助学前儿童在学习音乐时候的主动性, 得到音乐学习过程中的预期效果, 我们相关的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地讲教育教学方式进行改进, 让学生在进行视唱练耳学习的时候能够将练习和音乐相结合, 在最短的时间中学习到最多的音乐知识。
二、如何将音乐教育的唱练耳工作简单融入到学习过程中
1、学前音乐教育在视唱练耳工作要与音乐教育教学紧密结合
音乐不单单是几个简单的音符以及几个短小的节奏就可以组品而成的, 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还包括许多音乐理论等方面的系统知识架构的学习。学前音乐的视唱练耳学习是一个综合性的、发展性的、开放性的系统工程, 是随着音乐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变化着的。视唱练耳工作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 虽然只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 但是该学科在音乐的学习中所涉及到的范围较为广泛, 因此, 如果在视唱练耳学习中只是单纯地进行听音、节奏以及识谱等常规训练, 必然会导致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丧失对音乐的兴趣和信心。所以, 在音乐的视唱练耳学习中, 可以适当的讲音乐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或者是名人轶事等内容适当的添加到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 针对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有重点选择性的将视唱练耳学习的知识, 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反复强调, 进而加深学生在视唱练耳学习中的印象。促使音乐的理论学习工作和视唱练耳等音乐实践相结合, 互为补充, 帮助学生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在充实音乐教育教学的内容的基础上, 做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
2、重视学生在视唱练耳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调节
音乐给人带来美妙的享受, 学前音乐的视唱练耳学习是一个综合性的、发展性的、开放性的系统工程, 是随着音乐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变化着的。但是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 需要经过一些较为枯燥的学习, 在音乐的视唱练耳学习中, 教育和教学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是一致的, 都需要学生在进行视唱练耳时候进行先分解、后整合工作, 将音乐的节奏等要素进行分割, 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 最后在音乐作品的感悟上进行综合应用。因此, 在视唱练耳学习中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调节, 促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效果, 例如, 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前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帮助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管理能力实践手册, 在老师的帮助下记录课堂笔记, 在家长的监督下, 进行自我视唱练耳学习的评价训练工作, 进而促使学前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 形成一种自我调节的学习习惯, 保障学生在进行视唱练耳学习中的学习效果。
结束语:学前音乐的视唱练耳学习是一个综合性的、发展性的、开放性的系统工程, 是随着音乐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变化着的。只有在学前音乐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视唱练耳工作的教育教学质量, 再加上一系列的实践总结和探索, 才能够帮助学生在信息不断发展的今天, 尽快地接受音乐多元化时代的到来, 在帮助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过程中, 促使他们用更少的时间学习到更多的音乐知识。
参考文献
[1]、覃思;趣味性探索性创造性——广西部分地区学龄前儿童音乐教学方法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下册) [C];2006年.
[2]、苏海鸣;高师视唱练耳三部教材比较分析[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上册) [C];2006年。
学前班简单应用题 第4篇
1. 在Rt△ABC中,如果各边长度都扩大3倍,那么锐角A的各个三角函数值( ).
A. 都缩小 B. 都不变 C. 都扩大3倍 D. 无法确定
2. 已知Rt△ABC中,∠C=90°,tanA=,BC=8,则AC等于( ).
A. 6 B. C. 10 D. 12
3. 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6的点数,抛掷此骰子,朝上面的点数为奇数的概率是( ).
A. B. C. D.
4. 已知一个口袋中有14个黑球和若干个白球,现从口袋中随机摸出一个球,它是黑球的概率为,则袋中有白球( ).
A. 6个 B. 7个 C. 8个 D. 9个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要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
②要了解全市居民对环境的保护意识,采抽样调查的方式;
③一个游戏的中奖率是1%,则做100次这样的游戏一定会中奖;
④若甲组数据的方差S2 甲=0.05,乙组数据的方差S2 乙=0.1,则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稳定.
A. 0 B. 1
C. 2 D. 3
6. 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直线AB、CD相交所成的锐角为α,则sinα的值是( ).
A. B.
C. D.
7. 小刚为班级购买了一、二、三等奖的奖品,已知一等奖奖品60元,二等奖奖品40元,三等奖奖品20元,其中获奖人数的分配情况如图,则小刚购买奖品费用的平均数和众数分别为( ).
A. 20元 30元 B. 25元 25元
C. 30元 20元 D. 30元 30元
8. 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现将△ABC如图那样折叠,使点A与点B重合,折痕为DE,则tan∠CBE的值是( ).
A. B. C. D.
二、 填空题(3分×10=30分)
9. 计算:cos245°+tan30°·sin60°=______.
10. 若tan2θ=1,则θ=______.
11. 用不等号“>”或“<”连接:sin50°______cos50°.
12. 在Rt△ABC中,∠ACB=90°,sinB=,则cosB= .
13. 在△ABC中,若tanA-1+
-cosB2=0,则∠C的度数为______.
14. 张小亮把全班50名同学的期中数学测试成绩,绘成如图所示的条形图,其中从左起第一、二、三、四个小长方形高的比是1∶3∶5∶1.最低分数段和最高分数段的成绩的频率分别是______、______.
15. 一个均匀的立方体各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6,8,其表面展开图是如图所示,抛掷这个立方体,则朝上一面的数字恰好等于朝下一面上的数字的2倍的概率是______.
16. 学校在开展“节约每一滴水”的活动中,从七年级的200名同学中任选出10名同学汇报了各自家庭一个月的节水情况,将有关数据整理如下表:
请你估计这200名同学的家庭一个月节约用水的总量大约是______.
17. 如图,王英同学从A地沿北偏西60°方向走100 m到B地,再从B地向正南方向走200 m到C地,此时王英同学离A地______.
18. 在正方形ABCD中,N是DC的中点,M是AD上异于D的点,且∠NMB=∠MBC. 则tan∠ABM=______.
三、 解答题(共10题,共54分 )
19. (本小题4分)解直角三角形:已知Rt△ABC中,∠C=90°,a=4,b=12.
20. (本小题4分)某公司营销人员15人,销售部制定月销售定额,统计了这15人某月的销售量如下表:
假设销售部把营销员的销售量定为每月320件,你认为是否合理?为什么?
21. (本小题4分)如图,从热气球C处测得地面A、B两点的俯角分别为30°、45°,如果此时热气球C处的高度CD为100米,点A、D、B在同一条直线上. 求A、B两点的距离.
22. (本小题5分)一枚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六个面分别标有数字1,2,3,4,5,6. 如果用小刚抛掷正方体骰子朝上的数字x,小强抛掷正方体骰子朝上的数字y来确定点P(x,y),那么他们各抛掷一次所确定的点P落在直线y=-2x+7图像上的概率是多少?
23. (本小题5分)如图,线段AB、DC分别表示甲、乙两建筑物的高,AB⊥BC,DC⊥BC,从B点测得D点的仰角α为60°,从A点测得D点的仰角β为30°,已知甲建筑物高AB=36米.
(1) 求乙建筑物的高DC;
(2) 求甲、乙两建筑物之间的距离BC.
24. (本小题5分)如图,刘小阳同学发现电线杆AB的影子落在土坡的坡面CD和地面BC上,量得CD=8米,BC=20米,CD与地面成坡角为30°,且此时测得1米杆的影长为2米,求电线杆的高度.
25. (本小题6分)不透明的口袋里装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球(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其中红球有2个、蓝球有1个,现从中任意摸出一个是红球的概率为.
(1) 求袋中黄球的个数;
(2) 如果第一次摸出一个球(不放回),第二次再摸一个球,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法求两次摸到的都是红球的概率;
(3) 如果规定摸到红球得5分,摸到黄球得3分,摸到蓝球得1分,小明共摸6次小球(每次摸后放回)得20分,则小明有哪几种摸法?
26. (本小题7分)泰华商店在四个月的试销期内,只销售A、B两个品牌的电视机,共售出400台. 试销结束后,只能经销其中的一个品牌,为作出决定,经销人员正在绘制两幅统计图,如图1和图2.
(1) 第四个月销量占总销量的百分比是______;
(2) 在图2中补全表示B品牌电视机月销量的折线;
(3) 为跟踪调查电视机的使用情况,从该商店第四个月售出的电视机中,随机抽取一台,求抽到B品牌电视机的概率;
(4) 经计算,两个品牌电视机月销量的平均水平相同,请你结合折线的走势进行简要分析,判断该商店应该经销哪个品牌的电视机.
27. (本小题7分)如图,水坝的横截面是梯形ABCD,迎水坡BC的坡角α为30°,背水坡AD的坡度i(即tanβ)为1∶1.2,坝顶宽DC=2.5 m,坝高4.5 m.
(1) 求背水坡AD和坝底宽AB的长. (精确到0.1 m)
(2) 如果为了提高堤坝的防洪抗洪能力,市防汛指挥部决定加固坝堤,要求坝顶CD加宽0.5 m,背水坡AD的坡度i(即tanβ)为1∶1.4,已知堤坝的总长度为5 km,求完成该项工程所需的土方.(精确到1 m3)
28. (本小题7分)在东西方向的海岸线l上有一长为1 km的码头MN(如图),在码头西端M的正西19.5 km 处有一观察站A. 某时刻测得一艘匀速直线航行的轮船位于A的北偏西30°,且与A相距40 km的B处;经过1小时20分钟,又测得该轮船位于A的北偏东60°,且与A相距8 km的C处.
(1) 求该轮船航行的速度.
(2) 如果该轮船不改变航向继续航行,那么轮船能否正好行至码头MN靠岸?请说明理由.
“锐角三角函数、概率与统计”综合测试
参考答案
1. B 2. A 3. D 4. B 5. C 6. C 7. C 8. A
9. 1 10. 15° 11. > 12. 13. 105° 14. 、
15. 16. 240吨 17. 100 m 18.
19. c=8、∠A=30°、∠B=60°
20. 不合理,因为尽管15人的月平均销售量为=×(1 800×1+510×1+250×3+210×5+150×3+120×2)=320(件),但是特别高的两人月销售量把低的月销售量拉平了,多数人的月销售量达不到320件,所以不合理.
21. (100+100)米 22.
23. (1) DC=54 m (2) BC=18 m 24. AB=(14+2)米
25. (1) 袋中黄球的个数是1 (2) 图(表)略,两次摸到都是红球的概率为
(3) 小明有3种摸法,分别为摸到红球1次、黄球5次、蓝球0次或摸到红球2次、黄球3次、蓝球1次或摸到红球3次、黄球1次、蓝球2次.
26. (1) 30% (2) 如右图 (3) =
(4) 由于月销量的平均水平相同,从折线的走势看,A品牌的月销量呈下降趋势,而B品牌的月销量呈上升趋势,所以该商店应该经销B品牌电视机.
27. (1) AD=7.0米、AB=15.7米 (2) 21 375.0立方米
28. (1) 12 km/h
(2) 延长BC交直线l于点H,计算AH=12+8=20,而19.5<20<19.5+1,所以轮船可以在码头MN靠岸.
26. (本小题7分)泰华商店在四个月的试销期内,只销售A、B两个品牌的电视机,共售出400台. 试销结束后,只能经销其中的一个品牌,为作出决定,经销人员正在绘制两幅统计图,如图1和图2.
(1) 第四个月销量占总销量的百分比是______;
(2) 在图2中补全表示B品牌电视机月销量的折线;
(3) 为跟踪调查电视机的使用情况,从该商店第四个月售出的电视机中,随机抽取一台,求抽到B品牌电视机的概率;
(4) 经计算,两个品牌电视机月销量的平均水平相同,请你结合折线的走势进行简要分析,判断该商店应该经销哪个品牌的电视机.
27. (本小题7分)如图,水坝的横截面是梯形ABCD,迎水坡BC的坡角α为30°,背水坡AD的坡度i(即tanβ)为1∶1.2,坝顶宽DC=2.5 m,坝高4.5 m.
(1) 求背水坡AD和坝底宽AB的长. (精确到0.1 m)
(2) 如果为了提高堤坝的防洪抗洪能力,市防汛指挥部决定加固坝堤,要求坝顶CD加宽0.5 m,背水坡AD的坡度i(即tanβ)为1∶1.4,已知堤坝的总长度为5 km,求完成该项工程所需的土方.(精确到1 m3)
28. (本小题7分)在东西方向的海岸线l上有一长为1 km的码头MN(如图),在码头西端M的正西19.5 km 处有一观察站A. 某时刻测得一艘匀速直线航行的轮船位于A的北偏西30°,且与A相距40 km的B处;经过1小时20分钟,又测得该轮船位于A的北偏东60°,且与A相距8 km的C处.
(1) 求该轮船航行的速度.
(2) 如果该轮船不改变航向继续航行,那么轮船能否正好行至码头MN靠岸?请说明理由.
“锐角三角函数、概率与统计”综合测试
参考答案
1. B 2. A 3. D 4. B 5. C 6. C 7. C 8. A
9. 1 10. 15° 11. > 12. 13. 105° 14. 、
15. 16. 240吨 17. 100 m 18.
19. c=8、∠A=30°、∠B=60°
20. 不合理,因为尽管15人的月平均销售量为=×(1 800×1+510×1+250×3+210×5+150×3+120×2)=320(件),但是特别高的两人月销售量把低的月销售量拉平了,多数人的月销售量达不到320件,所以不合理.
21. (100+100)米 22.
23. (1) DC=54 m (2) BC=18 m 24. AB=(14+2)米
25. (1) 袋中黄球的个数是1 (2) 图(表)略,两次摸到都是红球的概率为
(3) 小明有3种摸法,分别为摸到红球1次、黄球5次、蓝球0次或摸到红球2次、黄球3次、蓝球1次或摸到红球3次、黄球1次、蓝球2次.
26. (1) 30% (2) 如右图 (3) =
(4) 由于月销量的平均水平相同,从折线的走势看,A品牌的月销量呈下降趋势,而B品牌的月销量呈上升趋势,所以该商店应该经销B品牌电视机.
27. (1) AD=7.0米、AB=15.7米 (2) 21 375.0立方米
28. (1) 12 km/h
(2) 延长BC交直线l于点H,计算AH=12+8=20,而19.5<20<19.5+1,所以轮船可以在码头MN靠岸.
26. (本小题7分)泰华商店在四个月的试销期内,只销售A、B两个品牌的电视机,共售出400台. 试销结束后,只能经销其中的一个品牌,为作出决定,经销人员正在绘制两幅统计图,如图1和图2.
(1) 第四个月销量占总销量的百分比是______;
(2) 在图2中补全表示B品牌电视机月销量的折线;
(3) 为跟踪调查电视机的使用情况,从该商店第四个月售出的电视机中,随机抽取一台,求抽到B品牌电视机的概率;
(4) 经计算,两个品牌电视机月销量的平均水平相同,请你结合折线的走势进行简要分析,判断该商店应该经销哪个品牌的电视机.
27. (本小题7分)如图,水坝的横截面是梯形ABCD,迎水坡BC的坡角α为30°,背水坡AD的坡度i(即tanβ)为1∶1.2,坝顶宽DC=2.5 m,坝高4.5 m.
(1) 求背水坡AD和坝底宽AB的长. (精确到0.1 m)
(2) 如果为了提高堤坝的防洪抗洪能力,市防汛指挥部决定加固坝堤,要求坝顶CD加宽0.5 m,背水坡AD的坡度i(即tanβ)为1∶1.4,已知堤坝的总长度为5 km,求完成该项工程所需的土方.(精确到1 m3)
28. (本小题7分)在东西方向的海岸线l上有一长为1 km的码头MN(如图),在码头西端M的正西19.5 km 处有一观察站A. 某时刻测得一艘匀速直线航行的轮船位于A的北偏西30°,且与A相距40 km的B处;经过1小时20分钟,又测得该轮船位于A的北偏东60°,且与A相距8 km的C处.
(1) 求该轮船航行的速度.
(2) 如果该轮船不改变航向继续航行,那么轮船能否正好行至码头MN靠岸?请说明理由.
“锐角三角函数、概率与统计”综合测试
参考答案
1. B 2. A 3. D 4. B 5. C 6. C 7. C 8. A
9. 1 10. 15° 11. > 12. 13. 105° 14. 、
15. 16. 240吨 17. 100 m 18.
19. c=8、∠A=30°、∠B=60°
20. 不合理,因为尽管15人的月平均销售量为=×(1 800×1+510×1+250×3+210×5+150×3+120×2)=320(件),但是特别高的两人月销售量把低的月销售量拉平了,多数人的月销售量达不到320件,所以不合理.
21. (100+100)米 22.
23. (1) DC=54 m (2) BC=18 m 24. AB=(14+2)米
25. (1) 袋中黄球的个数是1 (2) 图(表)略,两次摸到都是红球的概率为
(3) 小明有3种摸法,分别为摸到红球1次、黄球5次、蓝球0次或摸到红球2次、黄球3次、蓝球1次或摸到红球3次、黄球1次、蓝球2次.
26. (1) 30% (2) 如右图 (3) =
(4) 由于月销量的平均水平相同,从折线的走势看,A品牌的月销量呈下降趋势,而B品牌的月销量呈上升趋势,所以该商店应该经销B品牌电视机.
27. (1) AD=7.0米、AB=15.7米 (2) 21 375.0立方米
28. (1) 12 km/h
学前班应用题集(50题) 第5篇
1、商店上午卖出24只鸡,下午卖出16只鸡,全天卖出多少只鸡?
2、小明买了12朵花,小红买了10朵花,小明和小红一共买了几朵花?
3、吃掉8粒糖,还剩15粒,原来有几粒?
4、◇有16个,比○多4个,○有几个?
5、小明要做15道计算题,先做5道,再做4道,还要做几道?
6、红皮球有13只,白皮球有18只,两种球共有几只?两种球相差几只?
7、小红有20个气球,送给小明6个,送给小方8个,一共送掉几个?
8、小英看一本30页的书,第一天看了12页,第二天看了13页,还剩几页没有看?
9、学校有42只足球,又买来28只,现在有几只?
10、蓝蓝做了18朵花,玲玲做了21朵,蓝蓝比玲玲少做几朵?
11、◇有25个,○比◇多7个,○有几个?
12、◇有32个,比○多9个,○有几个?
13、小明有100只气球,其中红气球20只,黄气球50只,白气球有几只?
14、树上有34只小鸟,先飞走18只,又飞来12只,现在有几只?
15、小明有30粒糖,第一天吃了6粒,第二天吃了8粒,两天吃了几粒?
16、★40个,●30个,▲20个,★比●多几个?★、●和▲一共有几个?
17、水果店上午卖出桔子36箱,下午卖出27,一天共卖出多少箱?
18、蓝蓝、玲玲、小胖每人做了15朵红花,他们一共做几朵红?
19、小亚带30元去玩,大风车10元,小火车8元,他还剩多少钱? 20、面粉有59袋,比大米多8袋,大米有几袋?
21、学校送给一(1)班48只气球,还剩52只,原来学校有几只气球?
22、妈妈买红扣子18个,白扣子10个,黑扣子8个。
(1)红扣子比白扣子多多少个?
(2)黑扣子比白扣子少多少个?
23、小华做了20个信封,小亮比小华多做6个,小亮做了多少个?
24、有两层书架,第一层有16本书,第二层比第一层多8 本,第二层有多少本?
25、妈妈买苹果6个,买梨子比苹果多4个,买梨子多少个?
26、饲养组有30只公鸡,母鸡比公鸡多48只,有母鸡多少只?
27、篮子里有1个苹果,再放进5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28、玩具柜里有2个娃娃,再放进4个,一共有几个娃娃?
29、停车场里停放了3辆汽车,又开来3辆汽车,问停车场一共有几辆汽车? 30、妈妈买来4个苹果,爸爸又拿回2个苹果,家里一共有几个苹果?
31、小兔在草地上采萝卜,第一次采了5个萝卜,第二次采了1个萝卜,问小兔一共采了几个萝卜?
32、小红有10个本子,用了5个本子做作业,小红还剩多少个本子?
33、草地上有3只小鸡在做游戏,来了2只小鸡后,后来又来了3只小鸡,现在共有多少只小鸡在做游戏?
34、小红有5支红铅笔,3支绿铅笔,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35、有8个小朋友堆雪人,来了同样多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堆雪人?
36、树上有10只小鸟,第一次飞走5只,第二次飞走3只,树上还剩几只?
37、我有15个本子,丽丽借走2个,小敏借走2,还剩多少个本子?
38、今年你6岁,2年前你几岁?
39、小光有5个苹果,大飞有6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几个苹果?
40、公共汽车上原本有乘客20人,到火车站又上来8人,到新华书店下去5人,现在汽车上有多少人?
41、河里有6只鸭子,又游来5只,河里共有多少只鸭子?
42、小明已经写了7个字,老师要求写13个字,小明还有几个字没有写?
43、我有10个小玩具,送给表弟3个,表姐又送我2个,现在有我几个玩具?
44、教室里有8人,走出去5人,现在教室里有多少人?
45、停车场能停9辆车,已经停了7辆,还可以停多少?
46、一年级舞蹈队有6人,合唱队有3人,两队一共有多少人?舞蹈队比合唱队多几人?
47、商店里有苹果5箱,卖出3箱,又运进4箱,现在有多少箱?
48、小明有9元,买了玩具2元,铅笔盒4元,还剩下几元?
简单应用题 第6篇
例1 某工厂有男工364人,女工91人.这个工厂的男工和女工一共有多少人?
364+91 =455(人)
答:这个工厂的男工和女工一共有455人.
改编:
①男工比女工多多少人?
②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几倍?
分数除法简单应用题 第7篇
保亭思源小学
黄晓霞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已的身边,在生活中学数学。使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改变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传统做法,直接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班级的人数引出题目,再让学生介绍本班的情况,引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一、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
教学中,为让学生认识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时,让学生通读题目、细读题目,圈出题目中的重要词句,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亲自感受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从题目的关键句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中把“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和教师分析讲解相结合。把分数除法应用题与分数乘法应用题结合起来教学,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对比,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从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毕竟是初学者,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肯定是不全面的,各种水平的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所学的层次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的讲解是必要的,尤其是概念性的知识,可以为学生节约许多时间。但教师在教学中要准确把握自己的地位。帮助优生建构知识结构,帮助一般学生理解题意掌握知识。真正把自己当成了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激励者。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
二、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能力。
巧解应用题,数学可以很“简单” 第8篇
教育家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将“弄清问题”作为其中最基础的步骤之一,要弄清问题就要了解题目中什么是未知的和已知的条件,有什么可以利用的条件等,也就是要让学生圆满地完成审题的过程。
在教授学生如何解答应用题的时候,我经常会让学生结合“看、说”来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从严谨审题开始,完美起步,更好地解答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经常可见一些图文并茂的简单应用题,我让学生在审题的时候尽量避免被图片的颜色、图像等无关信息影响到,而要关注其中和数字有关的信息。在读题的时候我让学生大声读出题目的内容,然后找出其中的关键字,将它们划出来,如“比小明少5只苹果”这句句子中,就要将“少5”划出来。不仅如此,还要将其中的数量关系用数字表示出来,如“小张有8只苹果,比小明少5苹果,小明有几只苹果?”这道题中虽然学生划出了“少5”这样的关键词,但是还是有可能会做错,他们还需要考虑清楚“少5”的到底是谁,是小明还是小张?如果没有将其中的数量关系搞清楚的话,是很难顺利地完成这道题目的。我让学生在做题的时候更加专注要通过阅读题目,把握其中的数量关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完成题目。
严谨审题是做好应用题的关键,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只有从题目本身入手才能够更好地掌握题目的关键。通过诵读题目,划出关键词,找出逻辑关系等方法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严谨审题,完成应用题练习的第一步。
二、结合实践,融会贯通
在教授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时候,结合实践,融会贯通是必不可少的,各种应用题其实就是生活实践中遇到的事情。
低年级学生由于逻辑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和动手操作结合起来的话,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更好地促进数学教学。我给每一个学生都分发了算筹,让他们在搞不清题目逻辑关系的时候摆一摆,通过更加直观的演示方法来进行操练。如在学习“除法”的时候,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应用题,说:“有9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学生,每一个人可以得到几支铅笔?”在做这道题的时候,有学生对如何能够将“平均”用式子表示出来表示不解,这时候我便让他们拿出算筹来摆放一下,分三处分配9根算筹,看看怎么分算筹的数量三处都相等。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平均”,我又将题目进行了延伸,问:“如果平均分给4个学生的话,铅笔够不够,这时候至少还需要多少铅笔呢?”学生们将算筹分成了四处摆放,最后发现还缺少一部分,这时候学生对“平均”的概念有了一个较为清楚的了解,知道了平均分就是每一组的数量都要相同的意思,在列算式的时候,一共有多少组,就除以多少,这样他们就很容易掌握了列算式的方法。
运用实物、画示意图等方法来实践操作能够让应用题的解答变得更容易,也更符合学生的思维状况,能够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思维训练,提高能力
为了让学生逐步形成逻辑思维能力,我采用各种丰富多彩的思维训练方法让他们渐渐地弄清楚各种逻辑的概念。有的时候我会给学生提供一些多余信息,看他们是否懂得如何进行取舍,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如“桌上有2本书、4只苹果、3只瓶子,书和苹果一共有多少?”这道题训练的就是学生的选择能力,他们必须将“3只瓶子”这个多余条件除去,才能够列出算式。有的时候我还将两道近似的应用题放在一起让学生做,让他们自己揣摩词句的不同,数理关系也会呈现不同变化,如“店里有8支铅笔,卖了3支,还有几支铅笔?”“店里卖了8支铅笔,又卖了3支,一共卖了几支铅笔?”这两道应用题虽然在词句上有很多近似之处,但是一道题用的是减法,而另一道题用的是减法,其中的数理关系是完全不同的,这就要求学生抓住其中的关键字,搞清楚其中的关系。通过类似的对比训练能够很好地推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让他们在比较中学会如何去分析各种关系,如何在近似的词句中看出它们彼此之间的差异。让学生将其中的关键词摘录出来,并且配上相对应的算式示意图,这样也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归纳整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应用题来训练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所提高。
摘要:应用题考验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教学策略可以促进学生提高观察能力,严谨审题,用各种形式的训练可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更好地解答应用题。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从严谨审题开始,结合实践、思维训练,让数学变得很“简单”的同时,还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策略
参考文献
[1]李丽,吴汉荣.小学生数学能力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
小学数学简单应用题教学策略 第9篇
一、目前小学数学简单应用题教学存在的不足
1.在简单应用题教学之中,教师设计问题的水平不足。在实践教学之中,教师对于简单应用题的设计比较重视补充条件的题目,这样的题目没有办法引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之中几乎不存在学生的自编题,新课改之后要求教师们必须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更要摈弃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要充分地诱导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教师要做好自己的引导工作。但是在实践教学中,许多教师认为学生的知识水平不足,便放弃了对学生的引导。且教师设计问题都较为简单,对于开放性方面的问题设计极少,这便会导致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受到局限。
2.教学联系生活过少。在简单应用题教学之中融入生活化教学是目前运用较为广泛的方式之一,且现在许多教师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教学之中也在尝试融入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但是联系的程度不足,且效果不强。这些都是因为教师没有深入地探索教材,所以便受限于课本的范例,只停留于课本表面,没有深入地研讨,在组织学生探究学习之时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训练方式过于陈旧。
3.课堂教学之中师生间的互动过少且单一。在数学教学之中提倡活跃有效的课堂气氛,这个学习环境之中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但是在现阶段的课堂教学之中,师生间的互动方式少且单一,且在简单应用题的教学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被尊重,学生们之间的互动和沟通量过少,也没有给学生建立相关的平台,使学生们实际解决问题的机会少、渠道少,基本靠教师的讲解,学生被动地回答为主。因此,这样的教学氛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主动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二、 提高简单应用题教学效果的建议
1.小学数学简单应用题教学的准备建议。第一,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全面的了解每个学生的真实情况,学生的数学发展规律又是怎样的。同时在教学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去了解和运用相关的数学量词,当学生逐渐具有正确使用量词的能力之后,才可以进一步培育学生分析和解决简单应用题的能力,这些可以说是教师应用题教学的第一任务。第二,在进行简单应用题教学之时,教师面向的是全班学生,所以要引导每个学生学有所获,但是班级之中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都不同,所以,教师对于班级中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在应用题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加强对学生的口述应用题才能的训练,这是能力差一些的学生进入简单应用题学习的初步教学,而在实际的口述能力培育中,教师可以采取图画列式的训练,要引导学生先描述出图画之中的知识,找出问题和已知条件,之后教师可以再次全面的復述一下问题和条件,再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复述教师说过的内容就可以了。这样循序渐进的进行,便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看图并自己描述出问题和条件是什么。第三,教师要强化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引导。在教学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对简单应用题分析的意识,激励学生要敢于提出数学疑问,这样通过日常的训练便可以引导学生逐渐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2.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措施。第一,在应用题教学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当然观察力需要有侧重性,小学生自制力差,易分散注意力,教师要善于及时引导学生回到学习的正途,当出现图片观察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片且结合文字信息进行理解,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的信息,这样才可以保证学生能正确领会图片题的信息。第二,让学生大声朗读简单应用题,从整体感知题目的意图。针对图文结合的简单应用题,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且描述出来,这是审题的重点;针对单独文字的简单应用题,审题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继而确定题意。这样才可为后续解题提供条件。第三,要将抽象化为具体。小学生学习时间短,理解能力较差。所以教师要将抽象题目简单化和思维化,教师可以利用学具、教具等,使学生从直观——表象——抽象,这样才可逐渐掌握应用题的数学关系,培养学生总结数量关系的能力。
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第10篇
彭光伦
听了付老师的这节课,感触很深,启发很大。付老师体现的理念新,站的高度高,他用课例的形式告诉我们,在新课改的今天,应用题该怎么教?教什么样的应用题?付老师的课有三大特点值得我学:
一、应用题教学“生活化”
今天所教的内容就是教材里,分数除法应用题例
1、例2。付老师改变教材,复习、新授、练习的取材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例如:第一个环节。付老师从自己的学校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搜取信息,利用学生已学过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知识基础,让学生从中选一条感兴趣的一句话,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说明对这句话的理解,既发挥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又尊重了学生的选择,也体现了教学上的民主、互动。
二、应用题教学“策略化”
本节课学生在付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经历搜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学生能够在众多信息中搜取所需要的信息,就不会出现滥用多余条件现象,不会出现“山羊的只数+绵羊的只数=船长年龄”的笑话。例如:第二个环节(新授部分):同桌讨论,从表的左右两边各取一个条件,任意搭配,你能提什么问题。教师只是提供了一些信息,学生根据需要自己搜取信息,并进行重新组合构建,主动获取知识,不断探究新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又注意保留传统教学的优势。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在于,教师没有象以前那样急于概括单位“1”已知,用乘法计算,单位“1”未知,用方程来解答的结构模式,而是紧紧地围绕数量关系式,根据除法的意义来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从题目本质上理解解题方法。如:第2题,突出解题思路这段话,进行比较、分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如:在教学中付老师3次比较(1,2比较,即乘除法对比;2和试一试比较,即两道除法比较,概括出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注意保留传统教学的优势在于教师注意了应用题的结构训练、对应思想的渗透。新授和练习中,两次从表中选条件进行搭配,渗透了数学中的对应思想,促进了学生对解决这类应用题的理解。如:练习中,已知一组信息,提出问题,要解决问题还需知道什么,就相当于传统教学中的补充条件(完形填空),这一过程也促使学生巩固了对这类应用的理解。
三、学习目标从学会解题转向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随着《课标》倡导的“问题情境—建模—解释、应用与拓展”这种问题解决式学习模式的推广,应用题将成为其中的“原型”与“应用”的主要角色。纵观付老师的整节课,可以看出付老师有意识地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数学的方法去认识世界、去解决现实问题。例如:例题的情境材料从生活来又回到生活中去,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了解了本校老师的情况等等。
总之,有了教师以上的精心策划,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小组交流等多样的学习途径完成学习。学的轻松愉快
2013.9.17 《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说课稿
付正荣
一、说教材
我教学的内容是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应用题例
1、例2。这部分内容是在学过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用方程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文字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一样,本小节教学的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也是由于分数乘法意义的扩展,相应地除法意义的具体含义也有了扩展而产生的新的应用题。
说教学目标:(1)会分析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2)能列方程正确解答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3)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说教学重点:能用方程和算式正确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说教学难点:确定单位“1”、分析数量关系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的原则
1、自主探究、寻求方法
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究、寻求分数除法的解题方法。
2、设计教法体现主体
课堂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领路人,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各抒已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分层练习、注重发展
练习有层次,由尝试练习到综合练习到发展练习,层层深入。
三、说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过渡引入
1、根据题意,判断谁是单位1,并写出各题的数量关系。
(1)故事书本的2/5 等于连环画的本数。
(2)梨重量的 7/8 是840千克。
(3)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2/3。
2、一个儿童体重35千克,他体内所含的水分占体重的4/5,他体内的水分有多少千克?
[这两组算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本课知识有联系,通过学习,为学习新知作过渡。]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1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体重的2/3,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我体内有28千克的水分,可是我的体重才是爸爸的7/15。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1)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根据题意与线段图理解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3)根据题意,启发学生: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写出数量关系式。体重× 4/5 =体内水分重量
师引导:这道题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该怎样求?能不能根据上面的等量关系式,设未知数χ,再列方程求出?
(4)学生尝试练习方程解答,个别板演,教师点评。
(1解:设这个儿童体重χ千克(2)算式法:28÷4/5
χ× 4/5 =28 χ=28÷4/5 χ=35 答:这个儿童体重35千克。
(5)让学生自己检验,分两步检验
①把χ=35代入原方程,左边=35× 4/5 =28,右边=28,左边=右边,所以χ=35是原方程的解。
②35千克的 等于28千克,正好是水分的重量,所以35千克符合题意。
(6)说说解题思路。
[新的教学理念就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找条件、问题、对比线段图理解题意,能激起学生欲望和学习兴趣。]
2、迁移类推,尝试学习,教学例2:小明的爸爸体重是多少千克?
1)读题,明确条件和问题。
(2)引导题意和线段图对比。
①题中有两个量相比较,需要画两条线段来表示两个量的数量关系。
②题里的已知条件“ 小明的体重 ”明确把小明的爸爸体重看作单位“1”。
③根据题里的数量关系怎样表示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爸爸体重× 7/15 =小明的体重
④学生解答,教师巡视点拨。
[尝试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在相互交流中积累知识。]
三、巩固练习:(要求画线段图)
1、课本第35页的“做一做”,教师点评。
2、修路队修一条公路,已修了35千米,占全长的 5/8,这条公路有多少千米?
3、兴丰小学六年级有女生25人,正好是三、四年级女生人数的 1/4,三、四年级女生有多少人?
[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少而精,既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培养学生的思维解题能力。]
四、总结、拓展延伸
今天的学习内容都是单位“1”的量没有告诉我们,可以用设χ的方法,把χ当作已知数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后并检验。同学们能根据题意用算术法解答吗?
五、说教学设计
(1解:设这个儿童体重χ千克(2)算式法:28÷4/5
χ× 4/5 =28 χ=28÷4/5 χ=35 答:这个儿童体重35千克。
2013.9.17
《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教案
付正荣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p37.“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类型的应用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类型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用方程解答。
2、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迁移等能力。
3、建构知识间的联系,渗透“事物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一辩证思想。教学重难点:
1、理解数量关系,掌握分析方法。
2、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并解答。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下面这些句子中,哪两个量进行比较,谁为单位“1”?
⑴一桶水用去3/4。
⑵书的价钱是钢笔价钱的1/3.师:第一题是部分与总数的比,总数为单位“1”。第二题是一个量同另一个量比。和谁比?谁为单位“1”。
2、出示准备题。说出关系式,再列式计算。
爸爸体重75kg,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7/15.⑴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爸爸的体重×7/15=小明的体重
75×7/15=35(kg)
⑵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占小明体重的4/5,小明体内有多少千克水分? 小明的体重×4/5=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
35×4/5=28(kg)
二、探究新知.1、激趣引入.师:我们对自己的身体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 我们的身体内有很多科学知识藏在里面呢,你们知道自己体内水分的含量吗? [点评: 通过创设情境,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情感,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数学活动中提高分析能力.]
2、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