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总结(精选6篇)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总结 第1篇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总结
9.1、压强:
㈠压力
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2、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3、作用点:作用在受力面上
4、大小:只有当物体在水平面时自然静止时,物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才与物体受至的重力在数值上相等,有:F=G=mg但压力并不是重力
㈡压强
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3、公式:P=F/S4、单位:帕斯卡(pa)1pa = 1N/m
意义:表示物体(地面、桌面等)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5、增大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力举例:用力切菜易切断
2)减小受力面积举例:磨刀不误砍柴功
6、减小压强的方法: 1)减小压力举例:车辆行驶要限载
2)增大受力面积举例:铁轨铺在路枕上
9.2、液体压强
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
液体具有流动性,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各个方向的压强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
3)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是相等;
4)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 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
注意: 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 而与液体的体积、质量无关。与浸入液体中物体的密2
度无关(深度不是高度)
当固体的形状是柱体时,压强也可以用此公式进行推算
计算液体对容器的压力时,必须先由公式P=ρgh算出压强,再由公式 P=F/S,得到压力 F=PS。
4、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特点: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 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即各容器的液体深度总是相等。应用举例: 船闸、茶壶、锅炉的水位计。
9.3、大气压强
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气体受到重力,且有流动性,故能向各个方向对浸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3、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其它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现象:吸盘挂衣钩能紧贴在墙上、利用吸管吸饮料。
4、首次准确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一标准大气压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即P0=1.013×105Pa,在粗略计算时,标准大气压可以取10帕斯卡,约支持10m高的水柱。
5、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海拔3000米内,每升高10m,大气压就减小100Pa;大气压还受气候的影
响。
6、气压计和种类: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
7、大气压的应用实例:抽水机抽水、用吸管吸饮料、注射器吸药液。
8、液体的沸点随液体表面的气压增大而增大。(应用:高压锅)
9.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2.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3.应用:
1)乘客候车要站在安全线外;
2)飞机机翼做成流线型,上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比下表面快,因而上表面压强小,下表面压强大,在机翼
上下表面就存在着压强差,从而获得向上的升力;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总结 第2篇
压强
检测题
制卷人: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四川省广安市盛产煤炭、水泥、石料,有“能源、建材之乡”的美誉,也正因为如此,那里的汽车超载现象异常突出,公路损坏严重。你认为超载汽车对公路的损坏主要取决于()
A.汽车的大小
B.汽车对公路的压强
C.汽车的速度
D.汽车的惯性
2.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下列四图中(图1)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冰鞋上装有冰刀
B.飞镖的箭头很尖
C.载重车装有许多车轮
D.压路机上的碾子质量很大
图1
3.将质量为200
g、底面积为的物理书平放在水平课桌中央,课桌面积为,则书对课桌的压强为(取10
N/kg)()
A.5
Pa
B.10
Pa
C.50
Pa
D.5
000
Pa
4.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得玻璃管内水银面比槽内水银面高出,可以使这个高度差改变的做法是()
A.往槽内加入少许水银
B.使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
C.把玻璃管稍微向上提一提
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图2
5.医院在体检抽血时,普遍使用真空采血管,如图2所示。使用时,导管一端的针头插入检查者的静脉,另一端的针头插入真空试管,血液便会自动流入试管。血液能够流进真空管的原因是()
A.由血压压入真空管
B.靠自身重力流入真空管
C.被真空管吸入真空管
D.空气把血液压入真空管[来源:学科网]
6.树叶落在马路上,当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驶过路面时,树叶将()
A.从路中间飞向路边
图3
B.只向上飞
C.从路旁被吸向汽车
D.不受影响
7.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容器分别装有相同高度的纯水和盐水(),下面关于液体中、、三点(其中、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压强大小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B.C.D.图4
8.如图4所示,晓明用塑料管可以把盒中的牛奶吸到嘴里,这是由于()[来源:学.科.网Z.X.X.K]
A.晓明对牛奶产生吸引力的作用
B.吸管本身有吸牛奶的作用
C.大气压作用在牛奶液面上的结果
D.牛奶压力的作用
9.在一高山上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使用的液体是酒精,发现那里的大气压可以支持
高的酒精柱。那么,那里的大气压能支持的水柱高度是(酒精的密度是,水的密度为)()
A.B.C.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10.学习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后,为了解决“H”形地下通道中过道的通风问题,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几种方案。如图5所示,黑色部分为墙面凸出部分,“”为安装在过道顶的换气扇,其中既有效又节能的是()
A
B
C
D
图5
11.如图6所示设备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A.茶壶
B
.船闸
C
.活塞式抽水机
D.下水道存水管
图6
12.如图7所示能够说明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图7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3.星期天小明和小慧到德州开发区减河湿地去玩,他们踩在软绵绵的沙滩上,留下一串串脚印。小明突发奇想对小慧说:“我的体重为50
kg,每只脚与沙滩的接触面积是,当我在水平沙滩上行走时,对沙滩的压力是______N,压强是______Pa。”(取10
N/kg)[来源:学科网]
图8
14.据交通管理部门的统计,有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是由于车辆超限超载引发的,车辆超限超载还是造成公路受损严重的原因之一。根据以上情况请回答:由于汽车超载,使得汽车对路面的______增大,而汽车与路面的接触面积几乎不变,因而所产生的_____增大导致路面容易损毁。
15.如图8所示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研发的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蛟龙号”进行了级海试,最大下潜深度达,此处海水产生的压强约为,以此数据计算:海水对“蛟龙号”每外表面产生的压力为______N;“蛟龙号”在海里加速上升的过程中,所受海水的压强大小将_______。
图9
16.如图9所示,把蜡烛甲与未点燃的蜡烛乙靠在一起,然后用吸管对着蜡烛乙的上方吹,会发现蜡烛乙被“吹”着了,这是因为空气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___________。
图10
17.如图10所示,一名钓鱼爱好者在太阳伞下钓鱼,如果此时一阵大风水平吹来,则伞上表面受到的气体压强将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表面受到的气体压强,伞面可能会变形损坏。
18.在香港国际科技博览会上,有一种依照人的体形定制的椅子,坐在上面比坐沙发还要舒服,这是因为坐在这种椅子上人体与椅子的接触面积_______,从而_______了压强。
19.小华同学测得保温瓶瓶胆最大深度为,装满水后,水对瓶底的最大压强是_______,若将水全部倒入脸盆中,则水对盆底的压强_______水对瓶底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取)
20.一块砖的三条边长分别为5
cm、10
cm、20
cm,物重为,分别将它平放、侧放、竖放,三种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_______。压强之比为_______。
图11
21.如图11所示,置于桌面上的甲、乙两容器质量相等,底面积相等,注入等质量的同种液体,则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力
_______,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_______,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_______,容器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6分,共12分)
图12
22.如果你曾经试过不用核桃钳子捏碎手里一个核桃的话,你就知道那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手握两个核桃在一起,猛烈挤压却能把它们挤碎,如图12所示。请解释这个出人意料的结果。
图13
23.小芳学习了大气压知识后,做了一个给鸡自动喂水的装置(图13)。瓶子倒立在容器内的水中,当容器内的水被鸡喝掉,瓶口露出水面时,瓶内的水就流出一些,到水面封住瓶口时,瓶内的水就不再流出。请分析这个自动喂水装置的工作原理。
四、探究、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5分)
24.(8分)小明同学利用洗手间的肥皂及海绵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探究过程如图14所示。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中的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2)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什么?[来源:学§科§网Z§X§X§K]
图14
(3)小明将肥皂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由实验现象,他经过分析、论证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分析评估他的实验结论。
25.(8分)气体产生的压强(气压)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了解到如下信息后提出了他们的猜想。
信息:①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暴晒易爆胎。
②篮球充气越多,越不易被压扁。
③密封在针筒内的空气只能被压缩一定的范围。[来源:Zxxk.Com]
猜想: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的多少、温度及体积有关。
图15
(1)信息_________(填序号)可作为“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温度有关”的猜想依据。
(2)科学小组设计了如图15所示装置探究气压大小与温度的关系。
步骤如下:
步骤一:往气球内充入一定量的空气后,用细线扎紧气球口。
步骤二:在容器底部固定一滑轮,往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
步骤三:拉动绕过滑轮的细线使气球浸没在水中,标记水面位置并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
步骤四:升高水温,拉动细线改变气球浸没的深度,使水面的位置保持不变,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
①球浸没在不同温度的水中时,保持水面位置不变是为了________。
②实验中对多个不易观测的量,进行了巧妙的“转换”,如“细线露出水面长度越长”反映“气球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气球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反映________越大。
图16
26.(9分)第十九届世界杯足球赛的吉祥物是一只名为“Zakumi”(扎库米)的明黄色豹子。在点缀南非街头的各种“扎库米”中,有一座“扎库米”(材质均匀、实心)的质量为,密度为,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取)。求:
(1)重力大小;
(2)对地面的压强。
第九章
压强
检测题参考答案
1.B
解析:超载汽车对公路的损坏主要原因是汽车对路面的压强超过了公路的设计承受压强,导致路面快速损坏。
2.C
解析:冰刀的刃很薄,飞镖的箭头很尖,都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A、B选项不符合题意;载重车装有许多车轮,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C选项符合题意;压路机上的碾子质量很大,增大了碾子对路面的压力,因此压强增大,D选项不符合题意。[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
3.C
解析:物理书平放在桌面上,桌面受到物理书施加的压力,大小等于物理书的重力,受力面积为物理书和桌面的接触面积,即物理书的底面积,所以物理书对桌面的压强:。
4.D
解析: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向水银槽里加入少许水银,使玻璃管稍微倾斜少许,把玻璃管稍微向上提一提,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即不会改变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
5.A
解析:真空采血管在组装后应保持一定的负压,即真空试管内气体的压强低于大气压,针头插入检查者的静脉时,在检查者血压的压力下,血液流入真空采血管。
6.C
解析:在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高速行驶的汽车驶过路面时,汽车带动周围的空气高速运动,使汽车周围气体压强变低,周围的空气在压力作用下向汽车运动。运动的空气会将树叶推向汽车。
7.B
解析:根据液体压强公式知,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决定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液体密度越大,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对、两点,因为,所以;对、两点,因为,所以,因此、、三点压强大小的关系为,B选项正确。
8.C
解析:晓明用塑料管吸盒里的牛奶时,管中空气被吸走,管内气压变小,外界大气压将盒内的牛奶压入管内,从而使晓明喝到了牛奶,C选项正确。
9.B
解析:根据公式,代入相关数据可计算出大气压支持水柱的高度为。
10.C
解析: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当右侧通道的墙面凸出时(如图C所示),由于通道变得狭窄,风速在此处会加快,所以该处压强减小,左侧通道的空气压强大,空气就会从过道左侧向右侧流动,这样就可以达到过道通风的目的。A、B选项中不能解决过道的通风问题,D选项中利用换气扇通风,不节能。
11.C
解析:壶嘴和壶身构成了连通器;船闸左右两个上端开口,底部相连,构成了一个连通器;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的原理来工作的,不属于连通器;下水管成U形,水不流动时,U形管里的水面相平,可以防止下水道里的气味散发出来,属于连通器。故选C。
12.B
解析: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加,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更好地保护拦河坝,A选项不符合题意;用漏斗向下吹气,乒乓球不下落,漏斗上方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强,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压强差,B选项符合题意;高压锅是利用了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增大的原理制成的,C选项不符合题意;玻璃厂用吸盘搬运玻璃,是因为将吸盘内的空气抽出,大气压能把吸盘紧紧地压在玻璃上,D选项不符合题意。
13.500
解析:人对沙滩的压力和沙滩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沙滩对人的支持力′和人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这三个力大小相等。故,根据压强公式得。
14.压力
压强
解析:汽车超载,是指汽车装载的货物质量过大,汽车的总重量过大,从而对路面的压力增大。根据
可知,在接触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力增大,压强就会增大。
15.减小
解析:由得海水对“蛟龙号”每外表面产生的压力;液体的密度一定时,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深度的减小而减小,因此“蛟龙号”加速上升时,所受海水的压强大小将减小。[来源:Z,xx,k.Com]
16.越小
解析:用吸管对着蜡烛乙的上方吹时,蜡烛乙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周围的空气就会向蜡烛乙上方流动,蜡烛甲的火苗就会将蜡烛乙点燃。
17.小于
解析: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有大风水平吹来时,伞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大,下表面的空气流速小,所以上表面受到的气体压强小于下表面受到的气体压强。
18.大
减小
解析:人感觉舒服说明人坐在这种椅子上受到的压强较小,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19.小于
解析:水对瓶底的压强
;将水倒入脸盆中,水面高度减小,根据公式
可知,水对盆底的压强小于水对瓶底的压强。
20.1∶1∶1
1∶2∶4
解析:因为这块砖不管是平放、侧放还是竖放,它们对地面的压力都等于本身重力,所以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
1∶1∶1;
=20
cm×10
cm=200
=200×,则;,则;,则。
所以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1∶2∶4。
21.=
=
解析:如题图所示,所以,根据可知液体对甲、乙两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已知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即,由可知液体对甲、乙两容器底的压力大小关系为;
已知两容器的质量相同,又注入等质量的同种液体,则甲、乙两容器的总质量相同,即,由得,所以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关系为,已知,由知甲、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22.两个核桃放在一起,它们之间的接触面积远远小于一个核桃与手的接触面积,根据,当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积越小,压强越大,所以两个核桃放在一起就能挤碎。
解析:猛烈挤压能把核桃挤碎,涉及压力的作用效果问题,而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压强来描述;由公式可知,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在压力大小相同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两个核桃放在一起,它们之间的接触面积远远小于一个核桃与手的接触面积,因此受到的压强大,易被挤碎。
23.当瓶口在水面以下时,瓶子内的水和空气的压强之和等于外界的大气压强,水不流出;当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内,瓶内空气和水的压强之和大于外界的大气压强,水流出,直到封住瓶口为止。
24.(1)压力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受力面积越小作用效果越明显。
(2)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
(3)小明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小明同时改变了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解析:在题甲、乙两图中,海绵上都是放置一块肥皂,即海绵受到的压力相等,但肥皂放置的方式不同,海绵的受力面积不同,从题图中可以看出海绵的凹陷程度不同,受力面积小的海绵的凹陷程度大,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图乙中是一块肥皂正放在海绵上,图丙是两块相同的肥皂叠放在一起正放在海绵上,即受力面积相同而压力不同,所以探究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时,要注意运用控制变量法,将肥皂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时,两块肥皂对海绵的压力不同,即没有控制压力不变,所以不能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
25.(1)①
(2)①控制气体(或气球)的体积不变
②(气球内的)气体的气压[来源:学科网]
解析:本题考查决定气体压强的因素,考查了学生对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运用能力。(2)①气球浸没在水中,气球体积如果改变,容器中的水面会升高或降低,实验中通过调整气球在水中的位置改变水对气球的压强,保持气球体积不变,通过水面位置体现出来。②细线绕过定滑轮,露出水面越长,说明气球位置越深,根据知气球壁受到水的压强越大,气球壁受到内部气体的压强也相应越大。
26.(1)
(2)
解析:(1)重力;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总结 第3篇
现行的几种课程标准的教材,都是教育部审定通过的,虽然作者的身份不同,但从整体上都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教材应该是老师的好帮手、学生的好老师.但笔者认为,经教育部审定通过的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的教材,有六处内容就值得我们探讨.
1“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中的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实验叙述了三个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2)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3)换用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的长木板,保持木块上的砝码不变,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每个步骤配了一个插图,如图8.3-3所示.
按图8.3-3所示的情况来看,步骤2说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这句话和插图表示的意思不一致.因为改变和放在木块上的砝码连起来,就说明了木块上原来就放有砝码,然后改变放在木块上砝码的数量.比如,木块上原来有一个砝码,后来放上两个砝码或更多的砝码,我们就可以说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但从教材的插图看,第一个插图没放砝码,第二个插图放了一个砝码.所以步骤2就不能叙述为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
要使实验步骤与插图表示一致,有两种修改方法:(1)实验步骤不变,第一个插图画有砝码;第二和第三个插图画同样多的砝码,但砝码数量要与第一个插图不同;(2)插图不变,实验步骤2可以这样叙述:在木块上放上砝码,从而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
教材的插图要和实验步骤一致,不然会使学生阅读起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2《摩擦力》中的结论
《摩擦力》中的结论是这样叙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上受到的压力有关,接触面受到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这样的结论是不全面的,它没有说明条件.
教材叙述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时,未强调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比如,一个重10 N的物体在水平粗糙的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100 N的物体在绝对光滑(摩擦力为零)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这两个物体的摩擦力.这种情况,接触面受到压力小的摩擦力反而更大.所以在叙述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的关系时,要加上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条件.
另外,教材在叙述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时,未强调接触面所受压力相同.比如,一个重100000 N的物体放在的玻璃上,一个重10N的物体放在木板上,一个人先后来推这两个物体,在玻璃上的物体他推不动(摩擦力大),在木板上的物体他轻而易举推起来(摩擦力小).这样,在较光滑表面上的物体,摩擦力反而更大.所以在叙述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要加上接触面所受压力相同的条件.
综合上面所述,正确的结论应这样叙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上受到的压力有关,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接触面所受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或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上受到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引出压强概念”的叙述
第九章第一节《压强》中有这样叙述:实验表明,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要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就应取相同的受力面积.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受到的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叫压强.编者的意图是用“要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就应取相同的受力面积”这句话来引出压强的概念,而从这句话的表述来看并不能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因为在物理学中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是取相同的受力面积比压力(从压强的概念可知).但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是取相同的受力面积比压力和取相同的压力比受力面积两种方法.上面的叙述没有说明在物理学中就用“应”字,那是不恰当的.因为“应”是表示一定的意思,也就是说只有一种方法.教材没有强调在物理学中,那肯定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这样就错误了.
上面的内容正确的应这样叙述:实验表明,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在物理学中要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就应取相同的受力面积.我们把物体受到的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叫压强.或实验表明,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要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就可以取相同的受力面积.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受到的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叫压强.这样叙述内容过渡才顺畅、自然.
4“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
第十章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中的图10.2-2,这个实验先测出水和小桶的总重力,然后再测出空桶的重力,用总重力减去空桶的重力就是排开水的重力,这样的实验步骤是错误的.
因为在测出桶和水的总重力后把水倒掉,再来测出空桶重力时,空桶内壁有少量的水附着,这样使空桶的重力偏大,从而使被测物排开水的重力偏小,这样测出来的结果误差较大.这个实验如果把图10.2-2中的顺序甲、乙、丙、丁改成丁、甲、乙、丙,就不会出现上述的错误.按照这样的实验步骤测出来的结果误差也较小.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材有义务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5第十一章第一节《功》中的“图11.1-1”
第十一章第一节《功》中有这样的叙述:在叉车举高货物的过程中,货物受到一个向上的力F的作用,并且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S(图11.1-1),力F作用的成效体现在物体被举高了.教材是强调货物受到一个向上的作用力F,而教材把这个力的作用点画在货物的重心上,这样画力的作用点就值得探讨了.
如果在物体上只画一个力的示意图时,力的作用点画在实际受力的地方(教材的图7.1-4就是这样画),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解决所有要求只画一个力的示意图的题目.如果画一个力的示意图时把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这样有一些题目的作用点不容易画,例如,[HJ1.55mm]用手压一个不规则的物体表面,要求画出手对物体压力的示意图(由于物体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不好找,所以不好画).有一些题目的作用点根本画不了,例如,一个正方体放在地面上,要求画正方体对地面压力的示意图时,作用点要画在地球的重心上,这样根本画不了.
如果在一个物体上同时画多个力的示意图时,这时候为了方便研究力,[TP8CW04.TIF,Y#]就可以把这些力的作用点集中画在物体的重心上(教材的图8.2-4乙、丙、丁三个图就是这样画).教材只强调货物受到叉车向上的作用力 ,也就是要求画一个力的示意图.笔者认为把力的作用点画在叉车对货物具体作用的地方,也就是货物的底部,学生更容易接受,也没有什么可争议.
6“图11.1-3”力不做功的实例
图11.1-3有这样叙述:图11.1-3是力没做功的两个实例.想一想,力为什么没做功.笔者认为,说乙图的力没有做功,那是无可厚非的.但说甲图所有的力没有做功,那就要看情况.
因为提滑板力的方向是向上的,滑板在提力的方向上没有移过距离,所以提滑板的力确实没有做功.但提着滑板车在水平路面上前行,由于存在空气阻力(固然很小,但也存在),手的推力就要克服空气阻力做功.这样提着滑板车在水平路面上前行时,手的提力没做功,手的推力有做功.因此教材说甲图所有的力没做功是错误的.
如果编者在图中的叙述写上忽略空气阻力的条件,图11.1-3是力没做功的两个实例.想一想,力为什么没做功(忽略空气阻力).或单纯强调向上提的力没做功,例如图11.1-3甲、乙两图向上提的力没有做功.想一想,向上提的力为什么没做功.这样叙述就无可挑剔了.
教材的叙述要严密,要事无巨细、无懈可击.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 第4篇
会探。
上述是《研究液体压强规律》的引入课,若要深入研究,还需要分组探究。动手准备充足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必须注意控制变量,编制数据表格要分清有几行几列,需填写什么内容,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沟通协作,这都是很重要的实验技能。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总结 第5篇
一、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4.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读图说出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2.用资料说出美国种族和人口的特点及原因。
3.运用地图、并结合美国的地形、气候、河湖、人口分布特点,分析美国发展专业化农业的条件。
4.了解美国工业的分布及其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与自然条件的关系,理解美国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
2.运用资料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华人对美国繁荣做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2.通过认识美国人种存在的问题,培养种族平等的观念。
三、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美国农业带(区)的分布及其与自然条件的关系,理解美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
2.美国发达的工业现状,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难点
1.根据资料说出美国的种族构成、人口特点及其原因。2.运用地图和资料,理解美国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
四、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小颖同学参加了暑假夏令营活动,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片,大家猜猜她要去的是哪个国家?
学生:美国。
教师:小颖就要去美国了,她的心情怎么样呢?我们来看看小颖的心情日记。【小颖第一天日记】 7月1日
晴
明天就要开始七天的美国夏令营活动了,我的心里还有点紧张呢,我先在地图上找找美国的位置吧。
教师:同学们,请你帮助小颖完成上面的内容吧!教师:小颖随夏令营来到了美国,她在美国有哪些见闻呢?我们来看小颖第三天的日记。【小颖第三天日记】 7月3日
晴
今天,我认识了许多新的好朋友,有白皮肤的Alice,有黑皮肤的Eric,还有黄皮肤的陈家明,他会说一点汉语,有时候还会给我做小翻译呢!不过,美国怎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人种呢?他们是怎么来到美国的呢?
教师:美国人种的构成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请大家结合材料来谈一谈你对美国“民族大熔炉”的看法。
【材料】华人对美国的贡献
【材料】根据图中的对话,谈谈你对美国不同人种政策的感想。
教师:各国移民移入美国后,经过长时期的融合,在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渐趋一致,形成了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因此,人们称美国是“民族大熔炉”。然而,在美国社会中,却存在着人种歧视问题。
教师:小颖在美国又有哪些新的见闻呢? 【小颖第四天日记】 7月4日
多云
今天只真的是开心又充实的一天!夏令营的老师带着我们参观了美国的农场。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
农作物的灌溉情况、温度、湿度、土壤的酸碱度等等都会在电脑上显示。真的是太先进了!难怪美国许多农产品的出口都是世界第一呢!美国农业还有什么特点呢?今天光忙着采摘草莓了,都忘了去问问老师了。有点后悔啊!要不就自己查查资料吧!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看小颖查阅的资料,一起了解美国农业的特点吧。
教师:阅读资料和美国农业带分布图,总结美国农业的特点是
化和
化突出。接下来请大家结合教材,对美国农业带进行辨认,争当小小农业家。将字母与右侧字母所代表的农业带连线。
教师:同学们完成得非常好!美国在不同的地区发展了不同的农业。接下来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争,结合美国地形图、人口分布图、降水量分布图分析美国不同农业带形成的原因。
学生:
教师:美国现代化的农业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美国的工业又有什么特点呢? 【小颖第六天日记】 7月6日
晴
今天我们参观了哈佛大学,欣赏了一场精彩的篮球比赛。虽然我是一个女生,但是还是很喜欢看篮球比赛的,尤其是NBA。还知道很多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的队伍,比如休斯敦火箭队、芝加哥公牛队、底特律活塞队等等。不过我有点好奇,这些著名的球队名字是怎么起的呢?和当地的工业发展有关系吗?美国工业有什么特点呢?我有点疑惑了„„
教师:有没有同学知道活塞是用来干什么的?底特律的NBA球队为什么叫活塞队?是不是当地有以生产活塞为主的工业部门呢?美国工业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来看美国的工业分布图,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读图,根据区位划分,美国工业区可分为哪三个工业区? 2.总结、归纳每个工业区主要的工业部门和工业城市。3.分析这些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教师:美国的工业体系完整,工业部门齐全,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在这些工业部门中,高新技术产业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成为美国创汇的主要产业。请看一张图片。
1.这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地方,一天能卖出50辆保时捷,看看这些公司你认识几个。2.这些公司主要生产什么样的产品?这些产品的价格如何?
3.Silicon Valley位于哪里?为什么称为硅谷?
教师:为什么世界各国都开始注重高新产业的发展?它的价值如何?结合下面的图片,谈一谈你对美国高新产业价值的看法。
学生:高新产业是美国的支柱产业,能增加就业机会,应用广泛,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教师:小颖的美国之行就要结束了,我们来看看她都有哪些收获吧。【小颖第七天日记】 7月7日
晴
夏令营就要结束了,这一趟美国之旅真的是开心和难忘。在这短暂的几天里,我知道了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华人为美国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知道了美国因地制宜的农业具有专业化和机械化的特点,也了解了美国发达的工业和先进的高新技术产业。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掌握本领,为我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也在日益强大,祖国的希望寄托在你们的身上,希望你们通过自己的勤学,成为祖国的栋梁!
六、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总结 第6篇
【教学目标】
1、认识什么是浮力。
2、知道测量浮力的一种方法---称重法。
3、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教学重点】
测量浮力的一种方法---称重法.【重点难点】
浮力产生的原因。【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阅读自学 试验探究 转换法 【教 具 】
弹簧测力计 烧杯 小石块 细线 水 【教学步骤】
一.复习提问
1.怎样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2.重力的三要素是指?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什么是浮力。
2、知道测量浮力的一种方法---称重法。
3、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三.预设问题
1.什么是浮力?浮力的方向呢?施力物体是谁?
2.如何通过实验探究液体、气体的浮力?
3.浮力产生的原因?
4.浮力的测量方法有哪些?
四(过渡语)下边请同学们对照学习目标,围绕预设问题对本节课进行自学。
五 教师与学生一起整合发现的新问题。
[合学解问](约26分钟)
(1)小组成员在组长的组织下交流自学成果,合作探究未解决的问题,对预设的问题形成答案。
(2)学生展示、点评,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引导、补充。
1、活动与探究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69 第一、二自然段 并观察图9-1和图9-2巨轮远航和热气球腾空(限时 5min)我知道了:
1、无论是液体还是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都有 的托力,物理学中把这个托力叫做(一)探究液体的浮力【做一做,加油呀】(限时5min)
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个物体,读出测力计的示数G= N 把重物浸入水中,再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 N,示数怎样变化?。F浮=G-F'= N 在这个实验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沿什么方向? 浮力的大小与G和F,有什么关系?
根据以上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二)探究空气的浮力【做一做,加油呀】(限时5min)
如图将充足的篮球和套扎在气针尾端的气球一起挂于杠杆左端,调整杠杆右端钩码的悬挂位置,使杠杆平衡。然后再将扎在气球上的气针头插入篮球的气门内,气球随即膨胀。此时的杠杆还能保持平衡吗?。哪端下沉了呢?为什么?。
根据以上现象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通过以上两个探究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你还发现了什么?
你能说出这节课我们学习求浮力的两个公式吗?
(三)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做一做,加油呀】(限时5min)
实验器材:
空矿泉水瓶1个;乒乓球1个;足量的水;小刀1把。实验过程:
1.用小刀把空矿泉水瓶的瓶底切开,瓶口向下倒置过来;
2.在瓶颈处放上乒乓球,将瓶盖拧掉,向瓶里倒水使乒乓球浸没; 3.拧上瓶盖,继续向瓶里倒水。
实验现象:
1.拧掉瓶盖时,乒乓球 ;原因拧掉瓶盖时,乒乓球上面受到,下面没有受到。
2.拧上瓶盖时,乒乓球。原因拧上瓶盖时,乒乓球下面有水浸入,受到水一
个 并且大于,所以有浮力产生,乒乓球就浮起来了。
实验结论:
浮力是由于 【拓学再用】
运用所学知识,展开小组讨论,一起来做下列各题吧!1.一金属块在空气中称重为14.7牛,把它全浸在水中称时,弹簧秤示数是9.8牛,则此时金属块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是 牛。
2.往容器中注入一些水,如图所示,a、b是能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a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 B、b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 C、c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 D、d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 四.固学运用
(约5分钟)
1、学科班长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受到的启示和感悟。
2、课堂检测,运用本节课知识,完成相关测试题目。
【当堂测试】【测一测,你最棒】(每题10分,共80分,限时 4 min)
1.重20N的物体浸没在水中用弹簧测力计称量时减小了8N,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A20 B8 C28 D12 2.一切 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 的力,叫做浮力。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3.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 物体上表面受到 的压力,这个压力 就是浮力。
4.一立方体的边长为10cm,浸没在水中,上表面距水面10cm,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 Pa,压力为 N;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 Pa,压力为 N;上下表面的压力差为 N;方向。
5.物体重为G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入液体中,测力计示数为F,则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
6.弹簧测力计下吊着重为19.8N的金属块,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9.8N,则水对金属块的浮力为
N.7.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当是()A.F1 B.F2 C.F3 D.F4
8、如图所示,一个长方体浸在液体中,进行比较,你会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
因为hA
h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所以PA
PB ,(根据P=ρ液gh可知)所以FA
FB,(根据F=PS可知)
布置作业
1、必做: 课后作业1、2、3
2、选做课后作业4 板书设计:
第一节 认识浮力 的
1、浮力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气体)对 它竖直向上的力,叫做浮力。
方向:竖直向上
2、浮力产生原因:由于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而产生浮力。
3、浮力测量方法:
称重法测浮力F浮=G-F 压力差法 F浮=F下表面-F上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