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虚拟度评价范文
来源:火烈鸟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虚拟度评价范文(精选8篇)

虚拟度评价 第1篇

全球范围内爆发的水资源危机、水安全甚至水冲突,使得水资源关键生产要素和生存根本的地位再次得到提升。现代社会中,水在社会经济系统的活动状况正成为控制社会系统的主导力量,当自然水资源出现短缺,人类社会系统显然会受到冲击并出现波动,相互依赖、控制及反馈作用日益增强。基于水资源的社会属性,Allan教授于1993年创造性提出虚拟水这一概念,代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虚拟水战略则指贫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资源密集型产品(尤其是粮食)来获得水和粮食的安全[1],旨在积极利用各种外部资源来缓解局地水资源的紧缺[2]。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虚拟水战略适宜度,选取典型的虚拟水战略实施支撑要素,利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方法对张掖市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当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对虚拟水战略实施的影响。

1 虚拟水及虚拟水战略适宜度的提出

1.1 虚拟水综述及问题提出

虚拟水及虚拟水战略是缺水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3],亦成为解决地缘政治问题及增加水资源来源的比较重要的工具。如约旦、以色列进口水资源密集型产品、减少高水分产品的出口,其水资源自给率仅为18%和33.1%[4],中东地区每年靠粮食补贴购买的虚拟水数量相当于整个尼罗河的年径流量[5],达到一种结构引致型相对水资源丰富。但在贫水国家和地区不能盲目制定和实施虚拟水战略。Hofwegen认为,要将虚拟水战略作为政策的一部分,首先应明确虚拟水贸易对于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生态及文化状况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6]。Wichelns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提出,贫水地区可能具有生产水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在这种情况下放弃生产就是不合适的[7]。在综述虚拟水贸易理论的基础上,田贵良设想了虚拟水在黄河流域的实践,分析了黄河流域实施虚拟水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了相应对策[8]。谢卫奇从资源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社会调适能力、生态环境状况、技术水平与公共设施等5个方面,建立了区域实施虚拟水战略适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为缺水地区采用虚拟水战略以应对水资源短缺提供决策参考[9]。邹君提出了虚拟水战略优势度的概念,分析了其概念内涵及其影响因素,从水资源供给、非农水资源需求、水资源管理和农业发展4个方面构建了综合定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了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虚拟水战略优势度[10]。马超等利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实证检验32个虚拟水贸易实施国家,从自然、经济、社会、生态、技术和政策6个维度,系统分析了以农产品为主要载体的虚拟水贸易实施影响因素[11]。

综上所述,在虚拟水理论、方法及实践快速发展的今天,众多学者对虚拟水战略的实施要素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成果集中于虚拟水的量化、虚拟水实施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建构、虚拟水实施影响的定性分析等几方面。而对虚拟水是否适合引入特定区域,缺乏对虚拟水实施因素实证检验的客观描述,定量评价方法与模型都不够深入。基于此,本文结合社会适应能力概念模型提出虚拟水战略适宜度,旨在量化经济社会系统系统对虚拟水战略策略手段的支撑作用,对我国虚拟水研究及合理进行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2 虚拟水战略适宜度

1.2.1 社会适应能力

面对自然资源稀缺问题,“如果一个社会没有足够的能力对此做出调整”,那么该社会就可能被视为“社会资源稀缺”,Ohlsson 称之为社会适应性能力。社会适应性能力是一个多维的概念,指特定社会开展应付自然资源稀缺的方法手段的能力,以及接受、采纳和运用这样措施的能力[12],包括经济发展、教育、人类平等(尤其是性别平等)、制度能力等,就水资源而言包括水资源的法律法规和水资源管理技能[13]。社会适应性能力应作为一种资源来对待,如果一个社会有一个较低的适应能力,那么就可以认定为第二类资源匮乏。在水资源短缺区域实施虚拟水战略,如果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条件、经济实力以及社会调适能力,保障在实施过程中软着陆,产生较少的社会、环境负面影响,那么就可以认定该地区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能力,第二类资源相对丰盈。

1.2.2 虚拟水战略适宜度

结合社会资源适应能力概念及组成要素,定义区域虚拟水战略适宜度(Virtual Water Strategy Adaptability Degree,VWSAD)概念:在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对实施虚拟水战略的支撑能力,及虚拟水战略实施对该国家或地区的产生的影响力(正面或负面),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大系统支撑能力越强,产生的负面影响越小,则虚拟水战略适宜度越大。

虚拟水战略适宜度的提出基于:①国家或区域是否适合实施虚拟水战略,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不能仅仅通过虚拟水的稀缺程度来决定,还必须加入土地、劳动力、技术等因子,综合考虑机会成本及生产技术。②实施虚拟水战略势必会对存在的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大系统产生影响,国家或区域社会资源适应能力较强,则其对产生影响的应对措施较迅速,产生的负面影响越小,带来的效益越大。

2 虚拟水战略适宜度影响因子分析

量化虚拟水战略适应度,首先应深入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本文从水资源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以及生态系统4个方面来分析对实施虚拟水战略的影响,具体如图1所示。

3 虚拟水战略适应性评价战略

3.1 研究区域概况

甘肃省张掖市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黑河流域干流中游,集中了全流域95%的耕地,71%的人口,但多年人均水资源量仅1 250 m3,每公顷平均水资源量为7 950 m3,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60%和30%。受自然限制、技术水平及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该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高于全国水平。西北四省(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粮食、油料、蔬菜、棉花、水果等作物虚拟水含量的量化分析,甘肃省在粮食、水果等方面均不占优势,其虚拟水含量均为新疆地区的一倍之多[14]。受产业结构和劳动力丰富的影响,张掖市作为农业大市,农业用水比例高达90%,且向外输出高额的虚拟水,2000年张掖地区虚拟水净输入量为-5.68亿m3,占当年生产用水总量的26.9%,全社会用水总量26.5%,使得水资源短缺问题雪上加霜。上下游水事矛盾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安全问题[15],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张掖市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16]。2001年,国务院批复《黑河调水及近期治理近期规划》,进行农业节水工程、退耕还林还草、灌区改建工程建设,并把张掖市作为全国第一个建设节水型社会试点单位。张掖市节水工程的建设及节水技术的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无疑为水资源管理跨越到社会化管理奠定了基础。本文选择张掖市为虚拟水战略适宜评价区域,旨在为张掖市虚拟水战略有效运行、水资源永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相关依据。

3.2 张掖虚拟水战略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虚拟水战略适宜度(VWSAD)是反应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系统与虚拟水战略实施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函数,且又随着时段T、空间L变化,它可表达为:

VWSAD(Τ,L)=F(X1,X2,X3,X4)

式中:X1=(X11,X12,,X1n)是反应资源系统指标的变量,它由人均水资源量、人均耕地面积等组成;X2=(X21,X22,,X2n)是反映经济系统指标的变量,由人均GDP、万元GDP水耗等组成;X3=(X31,X32,,X3n)是反应社会系统指标的变量量,由恩格尔系数、城镇化率等组成;X4=(X41,X42,,X4n)是反应生态系统指标的变量,由径流深、生态用水量等组成;Xij(i=1,2,3,4;j=1,2,,n)为虚拟水战略适宜度的决策变量,所有Xij形成的集合组成了虚拟水战略适宜度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虚拟水适宜度概念内涵及相关影响因子的分析,遵循信息全面覆盖、具有代表性、可操作性原则、易于获取等原则,构建虚拟水战略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如图2所示。

4 评 价

4.1 评价方法

虚拟水战略的有效实施,需要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复合大系统的支持,对系统现状造成一定的冲击及影响。虚拟水适宜度评价系统是一个灰色系统:首先影响虚拟水战略实施的因素太多而且复杂,人们在评价时,只能选取有限的主要指标来进行分析。其次,所选取的评价指标的数据,有些是已知的,而有些却无法从统计资料中获得。将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Grey Relational Analysis,GRA)有机结合是非常必要的。

4.1.1 AHP方法确定基础权重

指标体系具有多层次性,而且每个指标对适应度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在此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相应系数,通过专家打分法及文献阅读法,确定判断矩阵,具体权重见表1。

4.1.2 构造判断矩阵

对张掖市虚拟水战略适应度评价系统,选取2004-2010年为评价年限,评价其虚拟水战略适宜度的大小。评价指标值记为 ,则 个样本和 个评价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矩阵X

注:数据来源: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数据来源于张掖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统计年鉴,生态系统及资源系统来源于张掖统计年鉴及《黑河流域近期治理工程评价》,并进行相关计算而得。

X=(xij)mn=[x11x12x1nx21x22x2nxm1xm2xmn]

4.1.3 确定最优指标集及进行指标规范化处理

选出各指标最优值Ci*,并对评价指标矩阵X进行规范化处理,得到标准矩阵。设j指标的变化区间为[Xj1,Xj2],Xj1为第j个指标在所有方案中的最小值,Xj2为第j个指标在所有方案中的最大值,利用下式将原始数值变化为无量纲值Cij=Xij-Xj1Xj2-Xij,得到标准矩阵:

C=(Cij)mn=[c1*c2*cn*c11c12c1ncm1cm2cmn]

4.1.4 计算灰关联系数矩阵及灰关联度εij(k)

如表1所示。

求灰色关联系数:

εij(k)=minjmink(Cij-Ci*)+ρmaxjmaxk(Cij-Ci*)(Cij-Ci*)+ρmaximaxk(Cij-Ci*)i=1,2,,m;j=1,2,,n

εij(k)为Xi*和xik点的关联系数,其中ρ为分辨系数,ρ∈[0,1],一般取ρ取0.50 。求灰色关联:

rij=k=1Νωkεij(k)

式中:rij为第i个评价对象xi对理想对象Ci*的灰色加权关联度;ωk为第k个指标的权重。

4.2 结果分析

2001年8月,国务院批复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在张掖市投资17亿元之多,以解决中游生产用水量持续增多、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用水效率低下及中下游水事矛盾增多等种种问题。项目的实施,给张掖市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从表1可以看出,其资源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及生态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特别是人均GDP,张掖市人均GDP持续增加,2010年为16 400元,是2004年的一倍之多。农业用水比例从2004年的94.6%下降到2010年的87.8%,工业用水及生态环境用水持续增加,带动了服务行业及旅游行业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及国际国内贸易环境的改善,张掖市近几年贸易出口额持续性增加,但是农业出口仍占大部分,将短缺的水资源虚拟输送到外地,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紧缺程度。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使得张掖市社会适应能力日渐增强,具有日益扩大的虚拟水贸易实施空间,无疑为张掖市实施虚拟水战略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基础。

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张掖市虚拟水战略适宜度逐年升高,如图3所示。2004年张掖市虚拟水战略适宜度最低,虽然其处于比较恶劣的生态环境及短缺的水资源条件,但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适应能力较差,极大地限制了虚拟水战略实施的发展空间。根据文中影响因子的分析,张掖市广袤的土地资源及沉重的人口负担,粮食大量外流是谋生之策。这也验证了水资源短缺只是实施虚拟水战略的基础条件,其实施受到诸多因素(土地、人口、贸易条件等)的限制。到2010年,张掖市虚拟水战略适宜度较2004年比较,有较大提高,达到0.999 4。一方面,在中国经济大发展、贸易格局日趋合理的大环境下,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张掖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增强了其抵御虚拟水实施所带来的失业及产业结构改变的风险。另外,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完善,生态系统各项指标的好转,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保驾护航,也为虚拟水战略实施营造了较好的环境。在水资源管理从供给管理向社会化管理转变的过程中,张掖市如何调整产业结构,从大水利的角度来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还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5 结 语

基于虚拟水及虚拟水战略研究的现有成果,本文中提出虚拟水战略适宜度概念,分析虚拟水战略实施的影响因子,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及灰色关联法,量化了张掖市2004年到2010年的虚拟水战略适宜度。虚拟水和虚拟水战略的提出及引进,提供了水资源的一种替代供应方式,从大水利的角度解决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对于虚拟水战略适宜度的研究,本文只是提出了针对特定区域的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的研究应更侧重于国家、省级或流域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普适性。虚拟水是一把“双刃剑”,要实施虚拟水战略,必须适宜度量化先行。知己知彼,才能尽量减少虚拟水战略实施所带来的冲击,给实施区域带来更大的经济社会利益,更好的解决水资源短缺这一基础问题。

摘要: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是以资源特别是水资源的不可持续消耗为代价的,水资源短缺威胁到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甚至国家安全、生命安全,有必要从问题发生范围之外、社会适应能力角度科学管理水资源。基于虚拟水、虚拟水战略理论发展及其实践经验,界定虚拟水战略适宜度概念,从区域水资源、经济、社会及生态4个维度对实施虚拟水战略的支撑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以黑河流域中游张掖市为例,从大系统角度构建了16个指标体系,并运用AHP-GRA方法对虚拟水战略适宜度进行定量评价。结论表明,水资源短缺只是实施虚拟水战略的基础条件,其实施受到土地、人口、经济发展、贸易等条件限制。在近期治理工程实施成果的基础上,张掖市虚拟水战略适宜度呈上升趋势,2010年虚拟水战略适宜度最高。虚拟水战略顺利实施需要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经济提高社会保障几方面以加强社会适应能力,以为张掖市谋求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永续利用的愿景提供科学依据。

度优秀员工自我评价 第2篇

长期的教学生涯中我一直遵循的准则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作真人。注重研究教学规律,精心组织教学,受到学生们的普遍好评,我大胆改革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模式,将“我讲你听”的“满堂灌”变成授课、实践和竞赛等双向交流的多种方式并存,活跃了课堂气氛。我运用录音、录像投影等现代化手段,增强了教学直观性、趣味性,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组织学生开展野外实践活动并指导学生撰写实践报告、小论文,在提高应用能力方面作出了可贵的探索。

学习是手段,创造才是目的。在教育学生时我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造就新型人才为目的。以思维能力及创造力的培养为突破口,以地理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地理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两翼,全面渗透创造力培养的教学原理、原则与策略,在探索中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规律,开发中小学生创造潜能的途径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研究成果。

虚拟度评价 第3篇

关键词:虚拟仪器,测量不确定度,Monte Carlo法,舍入误差

虚拟仪器依靠软件实现复杂的测控功能, 一般情况下, 虚拟仪器的结构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卡、计算机、数据处理与控制软件。相比传统测控仪器, 虚拟仪器不仅硬件模块、软件算法和浮点运算都要产生测量结果, 而且误差传递及测量不确定度合成方式变得更加复杂。基于《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 (Guide to the Expression ofUncertaintyin Measurement, GUM) ) 国内外学者对虚拟仪器不确定度评定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出现了一些不确定度评定的新方法。意大利Palermo大学SalvatoreNuccio (2002-2008) 根据B类评定方法, 应用Monte Carlo法仿真A/D转换器模块误差源, 按照不确定度传递法则得到虚拟仪器合成不确定度[1,2,3,4];意大利Cagliari大学EmilioGhiani、NicolaLocci等 (2002-2005) 基于MonteCarlo法研究电力系统质量测量不确定度评估, 其效果受仿真质量的影响[5,6,7];王中宇 (2008) 应用径向基函数 (RBF) 神经网络构建了虚拟仪器测量的数学模型, 使用差分方程计算误差传播系数,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讨论不适于用统计方法计算各误差源相关系数的计算问题[8];文献[9,10]对MonteCarlo法在虚拟仪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上的应用也进行相关研究。这些对虚拟仪器不确定度评定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但未能充分考虑软件误差产生的不确定度和不确定度源仿真质量对评定效果的影响。对此, 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 并应用于数字称重传感系统。

1基于MonteCarlo法虚拟仪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MonteCarlo法评定虚拟仪器测量不确定度的核心思想是在数值仿真技术的基础上, 利用概率事件仿真产生服从特定分布的随机数来模拟虚拟仪器的不确定度源, 获取一系列伪测量结果, 并用统计方法得出虚拟仪器测量不确定度。

1.1评定流程

图1是基于MonteCarlo法评定虚拟仪器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流程: (1) 根据获取的不确定度源的信息, 产生一系列跟不确定度源分布相同的随机数, 建立不确定度源仿真模块; (2) 把不确定度源仿真模块加入到输入与虚拟仪器软件系统之间, 进行多次测量, 获得一系列伪测量结果; (3) 多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得到虚拟仪器的合成测量不确定度.

该评定流程不需要知道软件的不确定度传递函数, 其主要工作在于不确定度源的仿真模块建立。

1.2不确定度源仿真模块

不确定度源仿真模块的建立首先要获取不确定度源的信息。根据不确定度传递原理, 虚拟仪器所有组成模块都会引入误差, 对其测量不确定度产生影响, 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卡是引入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 其不确定度源信息可以由厂家的产品说明书或者使用更高精度的仪器标定获得。

传感器是把物理量转换成电量的器件, 主要的不确定度源有:温漂、灵敏性、迟滞、重复性、长期稳定性偏置、非线性等, 一般在说明书上以误差区间的形式给出。数据采集卡由调理电路、多路开关、程控放大器、采样保持器、A/D转换器、定时器等组成, 误差的主要来源是由A/D转换器产生。A/D转换器的主要不确定度源有偏置、非线性、温度漂移、增益、调节时间误差、噪声等。

图2是不确定度仿真模块的建立流程, 根据虚拟仪器不确定度源及其统计特性, 使用计算机软件产生的随机数模拟仿真不确定度源, 一般的软件产生的随机数主要有均匀分布和正态分布两种分布形式, 其他分布可由均匀分布抽样得到。

2虚拟仪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的改进

下面针对Monte Carlo法评定虚拟仪器测量不确定度的不足, 提出增加对软件误差产生的不确定度的评定、加入不确定度源仿真质量检测与控制两个方面的改进方法。

2.1虚拟仪器软件误差评定

软件是虚拟仪器组成的重要部分, 根据不确定度传递原理, 软件误差也会对虚拟仪器测量不确定度产生影响, 而Monte Carlo法并未能对软件部分误差产生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计算机舍入误差是虚拟仪器软件误差的重要来源之一, 由于软件数学模型的复杂性, 对舍入误差进行分析计算量很大, 而且计算机每步计算引入的浮点舍入误差并不大, 在大部分情况下浮点舍入误差的影响远远低于虚拟仪器硬件产生的误差, 因此很多学者在虚拟仪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过程中都会忽略软件部分的误差。但是复杂计算过程的计算量通常是千万次级, 几千万次的浮点舍入误差累积就会使计算结果与真实值间产生较大偏离, 从而产生较大的误差。

舍入误差分析常用的方法是区间分析法, 图3是根据区间分析法建立的基本算法的舍入误差模型。

通过基本算法误差区间的传递和叠加, 可以得到复杂计算过程的误差区间。然后根据虚拟仪器软件数学模型, 建立数据处理的舍入误差的模型, 其过程如图4所示。

2.2不确定度源仿真质量检测与控制

利用Monte Carlo法对虚拟仪器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时, 评定的效果受仿真质量的影响, 需要对仿真模块进行检测与控制。

不确定度源仿真模块的质量主要是受随机数的质量影响, 随机数的检验包括分布参数检验和独立性检验两个方面。不确定度源仿真模块产生的随机数的分布必须与不确定度源的分布一致, 因为不确定度源的分布及其参数都是已知的, 所以可以应用数理统计中假设检验方法实现。检验随机数独立性的一个比较简捷的方法是相关系数检验法, 两组随机数的相关系数可以由协方差计算。

随机数XY的相关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γXY为随机数XY的相关系数;SXY为随机数XY的协方差;SX, SY为随机数XY的标准差。仿真质量的检测与控制可以利用不确定度源的分布参数和随机数的相关系数作为控制参数, 实现过程如图5所示。

3实验

将上述改进方法应用于数字称重传感系统, 实验结果和分析如下。

数字称重传感系统主要由称重传感器YZC-B1 (激励电压5 V, 输出电压0~10 mV) , A/D转换器AD7190和计算机及其软件组成。传感器的不确定度源及其标准不确定度如表1所示;A/D转换器的不确定度源及其标准不确定度如表2所示。

合成硬件标准不确定度μH (x) 为:

被测重量估计值y与电压估计值x的关系为:

被测量的B类评定不确定度为:

采用不同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如表3所示:

把Monte Carlo法不确定度和改进后的Monte Carlo法不确定度跟GUM评定的B类评定的合成不确定度比较。如图6所示, 可以看出, 改进后的Monte Carlo法的测量不确定度更接近GUM评定的B类合成不确定度。

4结论

本文基于区间分析法建立了虚拟仪器软件的舍入误差模型, 以评定计算机舍入误差对虚拟仪器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针对Monte Carlo法的评定效果受仿真质量的影响, 提出在不确定度源仿真模块中加入仿真质量检测与控制模块, 以降低仿真质量对评定效果的影响。对数字称重传感系统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Monte Carlo法的测量不确定度更接近B类评定的硬件合成不确定度。

参考文献

[1]Nuccio S, Spataro C.Assessment of virtual instruments measurement uncertainty.Computer Standards&Interfaces, 2001;23 (1) :39—46

[2]Nuccio S, Spataro C.Approaches to evaluate the virtual Instrumenta-tion measurement uncertainties.Proceeding of the18th IEEE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02;51 (6) :84—89

[3]Nuccio S, Spataro C.Virtual instruments:Uncertainty evalu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s.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dvanced Methods for Uncertainty Estimation in Meas-urement, 2007:115—120

[4]Nuccio S, Spataro C.Virtual Instruments:Uncertainty evalu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Unknown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s.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dvanced Methods for Uncertainty Estimation in Measurement, 2008:56—61

[5]Locci N, Muscas C.A numerical approach to the evaluation of uncer-tainty in nonconventional measurements on power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2002;54 (4) :734—739

[6]Ghiani E, Locci N, Muscas C.Evaluation of uncertainty in measure-ments based on digitized data.Measurement, 2002;32 (4) :265—272

[7]Ghiani E, Locci N, Muscas C.Auto-evaluation of the uncertainty in virtual Instruments.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2004;53 (3) :672—677

[8]王中宇, 葛乐矣, 杨文平, 等.一种小样本虚拟仪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新方法.计量学报, 2008;29 (4) :387—392

[9]詹惠琴, 习友宝, 古天祥.基于数值算法的虚拟仪器不确定度评估研究.仪器仪表学报, 2005; (10) :1011—1018

虚拟度评价 第4篇

正如IEC 61000-4-3中所说的,电磁辐射以某种方式影响着大多数的电子设备,包括有意产生的电磁能以及无意产生的杂散辐射。而电磁环境取决于该环境内的电磁场强度(单位为V/m),没有先进的仪器,场强很难测量,也很难用经典公式或方程式来计算[1]。

射频电磁场抗扰度试验是电磁兼容试验中的一个重要项目,需要有专门的仪器和测试环境。IEC 61000-4-3中模拟电磁场强的环境和设备包括:电波暗室、TEM小室(GTEM室可以提高更高的频率范围)、带状线、开阔试验场等几种。

在电能表校验应用中GTEM室的使用是最广泛的。本文研究如何利用Lab VIEW平台构建电能表射频电磁场抗扰度测试系统,该系统使用GTEM室及相关仪器设备组成。

1 系统组成

1.1 硬件系统组成

硬件系统是以GTEM室为核心搭建的,其结构如图1所示。GTEM室接收射频信号发生器发出的,并经功率放大器放大的电平信号,在其内部形成均匀恒定的电磁场。射频信号发生器能够覆盖标准所规定的频率范围,并能被1 k Hz的正弦波进行幅度调制,调幅深度80%。功率放大器放大信号发生器输出的电平信号并驱动GTEM室内场强达到所需要的大小。全向场强探头实时监测GTEM室内场强值,并显示在外置监视器上。两者通过光纤连接,并具有足够的抗电磁干扰性能。

GTEM室接收射频信号发生器发出的并以功率放大器放大的电平信号,在其内部形成均匀恒定的电磁场。射频信号发生器能覆盖标准所规定的频率范围,并能被1 k Hz的正弦波进行幅度调制,调幅深度80%。功率放大器放大信号发生器输出的电平信号并驱动GTEM室内场强达到所需的大小。全向场强探头实时监测GTEM室内场强值,并显示在外置监视器上。两者通过光纤连接,并具有足够的抗电磁干扰性能。

计算机应具有USB接口和串行接口。本系统采用NI GPIB-USB-B接口卡及其配套连接电缆。通过IEEE488(GPIB)总线,射频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场强探头、场强监视器连接起来,并通过接口卡连接到计算机的USB口上。电能表校验台具有串行接口,用电缆直接和计算机串行接口连接。

1.2 软件系统组成

软件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主要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IEEE488卡驱动、Lab VIEW开发环境等。

Lab VIEW是一种图形化的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提供与遵从IEEE488(GPIB)、VXI、串行通信等协议的硬件及数据采集卡通信的全部功能,还可以通过以太网远程运行或观察测试系统的工作状况。同时,通过NI GPIB接口卡所附软件取得所需要安装的IEEE488(GPIB)卡驱动。

2 系统主要功能

整个测试系统主要由3部分组成:闭环校准、扫频测试、点频测试。

2.1 闭环校准

首先,确保仪器设备都处于打开和程控状态,把场强探头置于被测电能表将要测试的位置。校准界面如图3所示,按照被测物的相关标准要求,选择合适的校准场强(1 V/m、3 V/m、10 V/m或自定义)以及场强校准允许的误差(如5%),同时选择测试的起止频率、扫描步长、频率步进方式(线性或对数递增)、驻留时间,校准完毕后各参数及校准数据(各频率点及对应信号发生器射频电平输出)存放在一个数据库里,以供下一步测试时调用。

闭环校准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

2.2 扫频测试

移开场强探头,将被测电能表放于该位置,确保被测电能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这时可利用CCTV监视系统观察被测电能表在测试过程中的运行状况。

在扫频测试界面上,有一条曲线代表各频率点射频电平输出,一条曲线代表各频率点校准的场强大小(处于选定校准场强的允许误差之内)。界面的右侧是敏感频率点列表,系统自动判断或当在监视系统中发现被测电能表在某频率点工作异常时,点击下方的Catch it!按键即可把按键前方显示的当前频率值和射频输出值(由校准数据库提供)以及当前电能表误差改变量加入敏感点列表,以供点频测试使用。

扫频测试流程图如图5所示。

2.3 点频测试

点频测试是把主振频率点和扫频测试时候所抓的敏感频率点进行单独的更仔细的测试,这时驻留时间由手工设置,这样可以发现在这些频率点上被测电能表运行的真实状态。点频测试流程图见图6,测试界面见图7。

3 系统的关键技术

3.1 仪器设备的程控连接

通过IEEE488(GPIB)和串行两种接口与仪器连接,在Lab VIEW中有多种解决方式,以VISA函数的使用较为通行,因为VISA可以控制IEEE488(GPIB)接口和串行接口在内的多种接口,更适合后续功能的扩展[2]。以VISA控制该系统中的射频信号发生器IFR2025输出为例,整个流程包括打开“VISA resource”变量,然后写入频率值为“80 MHz”常量,接着读取16字节的反馈信号,最后关闭VISA函数。

3.2 闭环校准中射频电平输出数据趋近算法

算法有多种,包括:跳跃式逼近法、逐次逼近法等。还有“计算逼近法”,其原理根据天线理论,对称振子辐射远场可表示为:

推导出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平和观测点场强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换算成电磁兼容测试中常用的分贝(d B)值,则为:

此算法加快了数据的逼近速度,减少了闭环校准的时间[3]。

4 结语

虽然国内GTEM室的应用比较广泛,也有相关的测试系统,但是这些测试软件都是用面向对象的高级语言编写,且形成了可执行文件(.exe),测试工程师无法查看程序结构,协调软件与测试需求。

本文则针对IEC 61000-4-3的要求,利用Lab VIEW平台构建了在电能表校验领域应用的射频电磁场抗扰度系统。由于Lab VIEW程序的开放性,该系统是一个柔性的测试系统,测试工程师可以按照不同的测试需求来修改该测试系统的参数,甚至修改软件本身。该系统只需进行简单的修改,即可应用于不同样品的测试要求和不同的仪器设备配置(包括电波暗室等)中去。

参考文献

[1]IEC61000-4-3:2002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part4: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section3:Radiated,radio-frequency,electromagnetic field immunity test[S].

[2]侯国平,王坤,叶齐鑫,等.LabVIEW7.1编程与虚拟仪器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虚拟度评价 第5篇

1.1 员工敬业度的含义

员工敬业度一般是指员工对企业和群体的感情及智力投入,可以认为是企业牢牢吸引其员工情感和思想的程度。员工敬业度可以用来评价员工对所在企业投入的精力和热情,国内外对于对员工敬业度的涵义研究,基本都认为员工敬业包涵以下内容:通过每个员工具体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工作角色所表现出来,组织个体的自我努力,以使个体与工作角色相结合。虽然它们出于不同的研究角度,研究方法也不相同,但大体内容是一致的。

1.2 员工敬业度的测量

敬业度的概念提出来以后,为了深入了解员工敬业度对其个人以及其所在的团体或组织的影响,探讨员工敬业度与相关前因变量及后果变量之间的关系,学者们以各种理论为基础,开发了不同的员工敬业度测量问卷。May等曾根据Kahn有关敬业度结构的观点编制了一个24个项目的预试量表,他们选择了其中的13个项目组成一个总体量表用于测量敬业度,这些项目较均匀地反映了生理、认知及情绪等三方面的内容。Maslach等认为对于敬业度的测量可以直接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问卷”,通过个体在枯竭、讥讽和专业效能等三个维度上得分的相反模式来评估,即在枯竭、讥讽上低得分和在专业效能感上的高得分代表高的敬业度。而SChaufeh等则对上述观点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通过使用同一工具来测量员工敬业度和倦怠,这很难能够实证地考察并区分这两个构念之间的关系。为了独立地测量敬业度,Schauf等开发了“utreeht敬业度量表”。

2 个人-工作契合度理论概述

2.1 个人-工作契合度的含义

个人-工作契合度可广义的定义为个人特质与其工作特征的匹配程度。例如,若个人特质与工作特征相比较之下能互相适合,就是一种个人-工作契合度。迄今为止的个人-工作契合度的定义大多是从互补性契合与一致性契合这两个方面来描述它的内涵。如果一项工作可以设计成让员工能同时达成以下三种关键的心态:可感知的工作意义、可感知的责任、对工作结果的了解,那么这项工作就会内在地激励员工的工作效率,使员工能够完成胜任工作,达到员工个人与工作的高度契合,可以取得高绩效、高满意度、高品质的工作效果。这表示工作必须按照员工心理、能力、需求的要求进行设计,一项成功设计的工作对员工具有明显的激励作用。而且,不同性格、需求的员工要安排不同的工作,员工是具有鲜明个体差异的人群,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按照统一的标准模式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规划。

2.2 个人-工作契合度的测量

对个人-工作契合度的测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主观契合测量,另一类是客观契合测量。主观个人-工作契合度是指个体对自身特征和工作特征之间的匹配程度的一种自我评价,它不一定事实上存在,但却内在的激励着个体的行为与态度。对主观契合进行测量所采用的方法是直接测量法,这种方法注重个体的感知,主要是通过询问被测的个体对自身的个人-工作契合度的评价结果。客观的个人-工作契合度是一种事实上存在的个人特征和工作特征之间的匹配,但却不一定会被个体所感知。客观个人-工作契合度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间接的交叉水平测量这种方法主要是测量个体属性与工作特征的一致性得分情况。二是间接的个体水平测量种方法只在个体层次上寻找答案,通过询问被测人员来了解其个体的人格特质和工作特征,工作特征不再是直接的测量,通过这些成对的问题的得分来判断相匹配与契合的程度。

3 基于个人-工作契合度的员工敬业度的体系建立及评价

3.1 基于个人-工作契合度的员工敬业度体系构建

当前,企业之间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积极努力为企业的发展目标做出贡献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课题,如何有效激励员工并使之表现出较高的敬业度,也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难题。目前,国内外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普遍运用了现代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理论和实证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忽略了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其大多是将影响员工敬业度的各个因素分别进行测量和研究,缺乏整体和系统的考虑,因而存在一定的偏差。实际上个体与组织工作环境之间的契合才是深层次影响因素,员工敬业度是人和工作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契合理论中的主要构成为个人-工作契合度。所以,本文目的在于对企业员工敬业度进行评价,进而从个人-工作契合的角度提高员工敬业度,为了提高企业的绩效,提出了基于个人-工作契合度及其子概念来构建员工对敬业度体系。

该系统运行机制:现代企业竞争实质上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企业对员工敬业度的不断重视,而个人-员工契合度与对员工敬业度有着显著影响,进而建立基于个人-员工契合度的员工敬业度体系。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在能力,提高员工敬业度,是现代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在该系统中,主要包含供给-期望契合度、要求-能力契合度、自我概念-工作契合度三个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一方面该系统本身会需要一个绩效评价以不断的完善该培养系统,另一方面,该系统最终得出的员工敬业度经过企业的绩效评价,在绩效评价后得出了企业的新需求,对员工的有了新要求,又需要员工敬业度的进一步提高。这样循环往复就形成了敬业度越来越高且符合企业需要的员工。

3.2 基于个人-工作契合度的员工敬业度体系评价

员工敬业度系统评价,就是指运用一系列先进的科学手段和方法,对员工敬业度体系的各个子系统进行测量、考核、评鉴的管理活动,是一个不断开发、合理使用人才的过程。“知人”方能“善任”,绩效考核评价是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是选准、用好人才的重要前提,也是帮助、培养和提高员工敬业度的重要途径。在提高企业绩效方面,积极探索员工敬业度系统评价方法意义重大。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指标设计。选取能反映个人-工作契合度三个子概念的指标。(2)体系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是指一组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并能较完整表达评价要求的指标的有机组合,它是一个系统,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确定企业员工敬业度的结果;但评价结果却不能仅用一个简单的指标与分数去反应,而需用对有关的较多属性的指标与相应分数进行系统的组合优化、逻辑分析和综合判断,从而得到较为真实的反映。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来进行评价体系的设计:将评价指标通过各项指标之间的有机联系和数量关系,进行系统地组合优化、逻辑分析和综合判断,经层层分解而形成层次分明的指标体系结构。

本文的评价指标体系共分为3个层次:

第一层为目标层A———基于个人-工作契合度的员工敬业度的评价结果;第二层为准则层B1(供给-期望契合度B1、要求-能力契合度B2、自我概念-工作契合度B3);第三层为指标层c,是一个递阶层次分析结构模型体系,在模型中由高到低分为目标层A、准则层B、指标层c共3个层次,w表示各指标元素对上一层的相应权重值。

(3)权重确定。权重是人们对各评价指标在体系中作用与重要程度的区别对待与定量分配,是定性判断的量化。

3.2.2 AHP法对基于个人-工作契合度的员工敬业度体系评价的具体过程:

(1)首先,请教育专家对该系统的各子系统进行打分,计算出各子系统的权重x以及各指标的权重w。(2)在对企业的日常管理进行记录,包括对员工的出勤、离职的记录;员工平时的业绩以及完成业绩的独立能力的考查等最后根据数据结合实际情况由教育专家评定一个具体分数值为M。(3)有了权重和具体分数值便可以计算每个指标的具体得分以及每一层级的具体得分,最终得出该员工敬业度体系的总得分,再根据评价等级:60分以下不合格;60-75分合格;76-85分良好;85分以上优秀,来评价最终结果。(4)具体公式为:

C级得分:α=ω·M

A级得分:β·χ=ε

4 实证分析

本文运用AHP法对以上员工敬业度体系在辽宁抚顺移动公司进行实践的结果评价。(表1)

可见,该企业的得分是77.8分按照评级标准属于良好。总的来说企业的评价结果还不错,各子系统的得分相差不大,集中在80左右,说明还企业总体来说员工敬业度比较好;相对来说要求能力这一块稍微好一些,说明该企业员工自身素质较好;而自我概念-工作里,员工的自我满足感相对来说有所欠缺,说明企业在提高员工满意度方面有待提高。可以拿该系统来评价不同企业的敬业度作为企业绩效不同的一个方面,有些企业比较的最终结可能相差不多,但是细分到各子系统相差可能就较大,例如说技术型和管理型企业各系统强弱差异肯定较大,所以在使用该模型对企业间敬业度进行评价时,不仅仅要看总结果也要比较各子系统结果。

5 结论

本文建立了基于个人-工作契合度的员工敬业度系统及其评价体系,根据该体系来评价企业的员工敬业度,并通过不同企业员工敬业度的比较来分析企业绩效的差异,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提高员工敬业度的对策,不断提高企业绩效。

契合度理论可以分为四种:有个人-职业契合度、个人-团队契合度、个人-组织契合度、个人-工作契合度。本文只研究了个人-工作契合度,后续的研究可以把其它三种契合都纳入进来,事实上能够影响到员工敬业度的行为变量的应该不只这一个,而且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值得研究的,建立更系统更完善的员工敬业度系统,后续研究可以在这方面继续努力。

摘要:现代企业竞争实质上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本文从个人-工作契合度及其子概念的角度来建立员工敬业度体系并对其进行评价,并将该评价体系应用于辽宁抚顺移动公司。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在能力,提高员工敬业度,是现代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这一研究有助于企业内部及企业间员工敬业度的评价和比较,为提高员工敬业度提供导向和依据。

关键词:员工敬业度,个人-工作契合度,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霍苑渊.员工敬业度的构成维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8:4-16

[2]任俊芳.员工敬业度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5:5-17

[3]袁刚,袁明荣.提高员工敬业度及其培养[J].企业研究.2005,(8):61-62

绿色建材的“绿色度”评价研究 第6篇

不同的建材产品对对资源、能源的输入和对环境输出的量不同,而不同的输入输出因素对环境的危害程度也不同。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对资源和能源的输入量、对环境的输出量及这些输入输出对环境友好程度的这评价指标构成了产品的“绿色度”。产品绿色度评价的目的,除了确定产品对环境的友好性,比较同类产品在绿色度方面的优劣之外,更重要的是确定影响产品绿色度的关键因素,为产品改进和优化提供帮助。只有对产品的“绿色度”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才能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满足社会对产品功能和环境适应性等多方面的要求。

1 绿色建材评价体系的现状

如何判断一种建筑材料是否是绿色建材或其“绿色化”的程度是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目前建筑材料环境影响评价的量化方法而言,常用的有单因子评价法、环境负荷单位法(ELU)、生态指数法、环境商值法(EQ)、生态因子法(ECOQ)、生命周期评价法(LCA)等。其中应用比较多是的有2类[2]。

第一类是单因子评价体系。即根据单一因素及其影响因素确定其是否为绿色。例如对建材有害物质限量作出具体数值规定,符合规定的确定为绿色,反之为非绿色。如某种新型墙体材料能够代替实心粘土砖,节省土地资源,单从这一点上可以说它是绿色建材。这种评价方法实际上是对绿色建材内涵的狭义理解,评价过于简单,仅仅对单一环境因素进行评价和界定,忽略了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不符合绿色建材的定义。现在充斥市场的所谓“绿色建材”多属此类。

第二类是国际公认的生命周期(LCA)评价体系。它是根据绿色建材的定义,从材料的整个生命周期对自然资源、能源及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等多方面多因素进行定量的评估。LCA近年来有了很多的实践结果但总的来说还处于研究阶段,特别是对于建筑材料的评估更是处于起步阶段,其影响评估需要大量的实践数据和经验积累。在我国,建筑材料数据库的建立,评估软件的建立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研究,应用不成熟,很难操作,对某一种具体的建材产品而言,进行LCA评价非常复杂。

综上所述,第一类评价方法过于简单,不能真正地反映材料的绿色化程度;而第二种评价方法虽然能够全面地反映材料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绿色化情况,但事实上很难实施,可操作性差。现阶段针对绿色建材产品的评价,单因素评价和LCA评价都不适用。

近年来绿色建材在我国发展迅速。建材的环境标志产品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全国很多建材企业在开展以改善生产环境意识和制度为目标的环境体系认证(ISO14000)工作;国家有关部门也制订了一系列的标准和法规,对建材行业生产污染物的排放加以严格限制等,这些措施对提供我国绿色建材的整体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所有这些工作似乎都缺乏一个基础,即对绿色建材绿色化(度)的评价,建筑材料缺乏统一的绿色评价标准,绿色建材体系缺乏原则性和权威性,长此以往对我国绿色建材产品的发展非常不利。

2 绿色建材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

绿色建材评价体系和其它评价体系相同,需要详细分析影响建材产品绿色性能的各种因素及其特征。在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中,要遵循科学性与实用性、完整性与可操作性、不相容性与系统性、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统一的原则。

在进行绿色建材具体评价时,不能仅做出符合或不符合的结论,而是应给出相关具体指标的量化值,即“绿色度”。

根据绿色建材的定义特征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绿色建材评价体系要重点考虑一下几个方面[3]:

1) 既要根据绿色建材的概念内涵明确绿色建材的目标,又要考虑目标的阶段性。应充分体现国内的先进水平,同时又要适当考虑我国现有总体生产技术水平的限制。绿色建材的评价范围和评价指标应根据发展的不同阶段相应地发展和完善,能够这反映绿色建材的发展趋势和现状特点。在个阶段应针对不同对象及生产水平分成若干等级,便于管理。

2)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产品标准,以此作为对建材基本性能要求的依据。

3)不同类型的建筑材料提出其专项性能的绿色评价指标,此指标应高于现有产品标准或目前国内平均水平。

4)评价体系的实施应充分体现其公正性和可操作性。

3 绿色建材评价体系的构想

虽然在我国已经形成了绿色建材的定义,但对其评价尚处于定性阶段,缺乏一套系统定量的评估体系。《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第一稿)中对建筑材料的评估仅可用于选用建筑材料方案的评估,尚不能用于建设单位对所用建筑材料的具体选用。同继锋等人[4]提出了一套《中国绿色建材评估体系》(框架),提出了绿色建材评估的初步想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根据绿色建材的定义和特点,绿色建材需要满足4个目标,即基本目标、环保目标、健康目标和安全目标。基本目标包括功能、质量、寿命和经济性;环保目标要求从环境角度考核建材生产、运输、废弃等各环节对环境的影响;健康目标考虑到建材作为一类特殊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使用过程中必须对人类健康无毒无害;安全目标包括耐燃性和燃烧释放气体的安全性。

在我国现阶段,根据目前建材行业现状,绿色建材的评价体系应该是在单因子评价体系中,贯彻建筑材料整个生命周期的4个环节、4个目标制定绿色建材的评价指标。绿色建材的评定应能全面包含绿色建材的特征,能促进生产企业生产满足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与公共建筑要求的绿色建筑材料。

要使得绿色建材的评价工程取得实效,其关键的关键在于绿色概念或者说绿色度的定量化。该文提出在进行绿色度评价时分7个指标进行评价,不同的建材产品每个指标给定不同的指数Vi(每个指数取值范围0~100),每个指标又有不同的加权系数Wi,反映了各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Wi=1)。指数和权重的取值可考虑采用专家评定法。采用加权均方根方法计算产品的绿色度。产品的绿色度值=undefined(这里n=7)

产品的绿色度按0~100分计,最理想、最绿色的产品其绿色度为100分。设计的指标体系组成如下:

1)标准

产品的检验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在具体的施工和验收过程中根据使用场所、使用目的等采用不同的标准。达到不同的标准可取得不同的分值,同时还要考虑ISO标准,达到ISO9002、ISO14000认证的企业可以给出高分。

2)资源消耗

绿色建材强调减少各种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在资源消耗的评价中要计算单位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消耗的天然及矿产资源量;低质原料、工业废渣及环境友好型原材料的使用比例等,以此评分。

3)能源消耗

计算单位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量(包括原料运输、电能、燃料等),以此评分。

4)环境影响

计算单位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量(包括: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能够回收或综合利用的部分除外,以此评分。

5)本地化

说明产品从生产现场到使用现场的距离,以此评分。有研究者提出,生产现场到使用现场的距离为500 km以内,绿色度为100分;距离为500~1 000 km,绿色度为90分;距离为1 000~3 000 km,绿色度为70分;距离为3 000~5 000 km,绿色度为50分;距离为5 000 km以上,绿色度为30分;选用进口建材,其绿色度可为0分。

6)可再生利用性

鼓励生产和使用可回收利用的旧建筑材料,评估产品达到使用寿命后的可再生利用性能,一次评分。

建材产品的“绿色度”评价总体上可以以上述指标为参考,不同的建材产品其各个指标参数的权重会有所不同,具体的权重需要用科学的方法确定,比如说可以采用专家评判法等。

4 结 语

开展绿色建材评价与建材产品“绿色度”研究,并不是简单地指出何种建筑材料是绿色,其宗旨是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创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规范的评价体系是促进绿色建材发展的重要保证。绿色建材的评价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不同的材料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尽管如此,为促进我国绿色建材的健康发展,规范鱼目混珠的建材市场,该文基于绿色建材的定义和内涵,对建筑材料绿色化程度的评价提出了一种可以量化的方法框架,最终的评价结果可以用一个总体的分值表达,希望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绿色建材评价体系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编.绿色建材与建材绿色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祝频.论绿色建材及其评价标准[J].广东建材,2004(8):66-68.

[3]何星华,关淑君.关于我国绿色建材评定的探讨[J]中国建材,2006(2).

企业360度绩效反馈评价研究 第7篇

在绩效评估的传统实施方法中, 管理者是绩效评估的主宰者, 被考评者结果好坏均取决于上级管理者或管理部门, 绩效评估仅仅起到记录卡的作用, 没有充分发挥和利用评估结果增强员工个人及组织的效能。因此, 如何使评估结果更加客观、全面和可靠, 同时强化评估反馈, 已经成为企业绩效管理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360度绩效评估以从多角度反馈被评估者工作绩效的特点而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绩效评估阶段的主要实施方法。

360度绩效反馈评价 (360-degree feedback) 又称多评估者评估 (Mutirater assessment) 或多角度反馈系统 (Mutisource Feedback) , 是建立在以下两个简单假设基础之上的:一是来源于测量理论, 对一个个体从多个角度的观察可以得出更多有效和更可靠的结果, 因此也更有意义和作用;二是行为及观念的改变是贯穿在增强自我意识的过程中, 自我意识改变, 行为也将发生改变。

在实际使用中, 由于使用目的的差异性, 360度绩效反馈评价反映出不同的策略目标取向 (参见图-1) 。例如, Frankel (1997) 认为360度绩效反馈评价主要致力于四种策略目标:员工的个体发展;同伴的指导和团队的发展;领导的发展;帮助那些由于拥有技术能力而缺乏交流、领导、团队工作等技能的落伍员工。在360绩效考评模式中, 评价者不仅包括被评价者的上级主管, 而且包括与其工作密切的人员, 如:同事、下属、客户等, 同时包括被评价者本人的自评, 即:其通过不同层面群体搜集被评价者的评价信息。

这种评价通过反馈给被评价者, 一方面促使其全面认识自己, 为员工的个人发展提供信息, 促使管理技能的提高, 改善团队工作;另一方面增强绩效评价的效果, 激励员工对组织变革的参与, 提高培训效果和员工满意度, 强化企业文化的建立, 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360度绩效反馈评价的特点

360度绩效反馈评价具有如下突出特点:

全方位。360度反馈评价信息来自多层次、多渠道, 因此, 信息准确性高、覆盖面广。同时, 员工参与管理评价活动有助于强化员工参与意识, 提高员工满意度。

基于胜任特征。胜任特征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表现优秀者和表现平平者区分开的个体潜在的深层次特征, 它是工作行为设计的依据。在绩效管理中, 单纯强调工作产出评价所引起的为涵盖绩效全部内容而有失全面的现象, 同时, 某些指标的难以量化加深了这种方式的缺陷。因此, 绩效考核必须紧紧抓住关键性工作行为要素, 即把绩效表现的深层次东西进行揭示, 其界定标准不应是合格或不合格, 而是可以区分表现优秀和平平者的胜任特征。360度反馈评价要素的设计依据就是各职位胜任特征评价模型。

匿名性。360度绩效评价通过采用匿名的方式保证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同时减少评估者的顾虑。

多侧度反馈。360度绩效评价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反馈、测评, 帮助、促进被评估者正确的自我任职, 并改进行为表现。

促进发展。360度绩效测评通常协同于个人发展计划, 因此, 有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发展。同时, 这种评价反馈方式可以增强组织的竞争优势, 强化组织的核心价值观, 并通过互动式的共同交流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三、360度绩效反馈评价的实施流程

为保证360度绩效反馈评价达到预期良好目标, 必须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和需要, 认真设计反馈评价方案和实施流程, 360度绩效反馈评价的一般流程参见图-2:

资料来源:作者综合相关资料绘制

四、360度绩效反馈评价的影响因素

360度绩效反馈评价的致命之处是责任性问题, 即:绩效评估中不但存在评估者的责任性问题, 而且存在被评估人是否对使用反馈负有责任以及组织管理是否接受被评估人行为改变而提供相应资源等问题。因此, 评估中即使保持匿名性, 也应该要求评估者对被评估人提供建设性的反馈和具体建议, 而被评估人应该公正地证明、解释或描述他们从反馈中得到的收获。

企业的领导行为、个体和情景差异以及考核目标的不同都会对360绩效考评的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其中:领导行为对考评结果的影响在不同群体中是不同的, 例如, 在组织文化中经常向刻板体制提出挑战的领导者能够从追随者那获得高绩效的评估, 而从他们的主管那得到低绩效评估等。个体和情景的差异对评估系统也可以产生较大的影响, 特别是组织因素如:管理风格、组织成员身份、反馈成本、文化支持等对360度考评系统的影响较个体大的多。此外, 考核目标的不同同样会影响系统的可信度, 当考评用于发展而非行政目的时, 个体对同级和上级的考评、反馈更加有效。

五、结论

企业战略目标和方案如何通过一种有效的方式转化为企业的具体行动, 并通过企业日常工作成果推动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和战略目标的达成, 一直是企业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而平衡记分卡正是一种有效的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与绩效考核有机结合的管理方法。作为平衡记分卡中关键环节之一的绩效反馈评价体系, 如果采用了360度考核评价方法, 将会大大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竞争实力。本文在系统全面地理解平衡记分卡的基础上, 探讨了企业实际管理过程中将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建立与企业战略的具体实施进行有机结合, 并努力寻求绩效管理体系建设和企业战略实施之间简便有效的联系方式。

摘要:作为一种新的评估方法, 360度绩效评估能够从多角度、全方位地反馈被评估者的工作绩效, 因而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推崇。本文从360度绩效评估的基本思想出发, 对其特点、实施流程以及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绩效管理,关键指标体系,360度绩效评价

参考文献

【1】曾宝忠, “平衡记分卡与绩效管理”, 《现代经济探讨》, 2001年第1期。柳丽娜, “平衡计分开在业绩评价中的应用”, 《中国外资》, 2011年第7期。

【2】吴金椿, “关键绩效指标与企业绩效管理”, 《企业经济》, 2000年第12期。

【3】楚春华, “平衡计分开在中小企业绩效管理中应用的思考”, 《经营管理者》, 2011年第7期。

四川各主要城市宜居度综合评价 第8篇

件对宜居性的影响较大。谷同锋等l3] (201 1) 在构建宜居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辽中南城市群进行分析和评价, 认为生态环境和生活便捷度对辽中南城市群宜居性有着重要的影响:2宜居度的TOPSIS综合评价2.1 T O P S I S综合评价法TOPSIS (r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 综合评价法是K.Yoon和C.L.Hwang下1981年提出的一种对if价对象进行排序的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构造正负理想解ffl/j<评价对象与理想11标的接近程度.以对评价对象的tl I讨优劣进行评价, 是一种在多7/案、多指标情况下进行分析和决策的系统评价方法本文利刖熵值法进行赋权结合TOPSIS J]法对数据进行分析2.2指标构逑原则1) 针对性原则从环境、人居等特点f I;发.有针对性地选择指标, 以对城市的宜居性作出客观评价和反映.2) 可比性原则指标的选择应尽量具有相对意义, 使其在时间轴上具有一定的可比性41。3) 层次性原则城市人居环境本身具有多n位、多层次性, 足一个综合体系.w此影响这个综合体系的闪素Lti足•多层次的故指标体系的建立应按该综合体系进行分层并进行分析, 冇利于做出加客观的评价4) 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足n�以M化的’以便做定量分析数据应尽觉采丨官方统计数拟, 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权威性2.3指标选择《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及W内外研究中均有对宜居城市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评价状况据此, 本文选取了生态环境、经济状况、居住条件、城市基础设施以及社会文化作为五大综合指标, 并在此基础上选择r 24个单项指标, 如表1所示, 作为对四川省各城市宜居性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由于保密等w索, 有关社会安全方面的因素无法获得, 故在此不作为评价指标进行讨论。表1城市宜居度评价指标指标层因子城市居住条件 (I) 人均住房面枳、房地产投资占阆走资产投资比重、人口密度城市环堍状况 (I I) 建成K绿地拟盖率、人均公共绿地如积、生活垃圾兄窗化处理率、生活污水处理率城市经济水平 (III) 人均G丨) P�人均n了支配收人、第、产业占GDP的比f:、城镇登id失业率、在岗职工平均r资, 城镇化率城市社保状况 (IV) 每万人拥a的K院床位数, 养老保险参保率、每万人拥打的医生数.每万人拥有的饭疗机构数生活便宜程度<V) 公路容运M、叫水普及率、燃气呰及率、每西人拥有的公共阁书藏量.每万人拥有的影剧院数M�、每万人拥有中小卞^彳r:教师数、每//人抑打的通信设备数2•4指你I对权歌的确定本义选取了3种具有代表型的权觅方法, 在朱莹151的研究|j|, 采用了较为成熟的2种丨f•算权重的) i法, 即主观性的层次分析法和客观性的熵值法, 由于本文是在朱莹论文中数据的基础I:进行TOPSIS方法的分析, 因此选用了她的方法算得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分別对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确定, 然店结合这两种方法所确定的权®就"f以获得系统评价指标的综合权®本文对指标综合权重的确定主要使用加权求和根据《2013年四川省统计年鉴》、《2013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3年四川裨环境公报》中对以上24个指标的统计数据, 本文采用了TO PS丨S系统评价法对各城市进行综合if价, 并通过指标权《的确定对其进行排序, 确定了各城市的现状水平及其相对优劣顺序, 了解四川省各城

市的宜居程度的现状。采用熵值法各指标的权重如表2所示。表2各评价指标权重指标权重人均住房面枳0.050城镇化率0.050房地产阆定投资比改0.033人口密度0.046建成K绿地衔盖率0.046人均公共绿地面枳0.04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0.038人均GDP 0.042人均可支配收人0.044第产业占CDP的比重0.040城镇径记失业率0.0474:岗职丁平均丁.资0.045指标权重每万人拥有的K疗机构数每万人拥有的医院床位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每万人拥有的医生数公路客运M/ (次/万人) 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每K人拥有的公共阍书馆藏Q每万人拥有的影剧院数域每万人拥打的中小学专任教师数發每万人拥有通信设备数/ (万台/万人) 生活污水处殚率0.0430.0450.0440.0440.0290.0380.0380.0330.0310.0440.0400.050根据TOPSIS if价法原现, 利丨丨]MAT1.AB软件, 按照汁箅得到权茁指标值, 得到的贴近度和分配比对比如表3所示c表3四川各城市宜居度指标贴近度城iff名贴进度排名成都市达州市德阳市绵阳市攀技花市贫宾市雅安市#充市广安市0.6260.5420.5000.4860.4740.4530.4220.4150.408城市名贴进度排名资阳市0.392 10遂宁市0.388 II眉山市0.387 12沪州市0.384 13巴中市0.383 14广元市0.381 15乐山市0.370 16n贡市0.357 17内江市0.308 183结果与分析3.1城市环境条件和城市经济发展状况是宜居城市的核心要素数据处理表明, 成都市在四川各地市中宜居程度较高, 排名第一, 也与四川的“首位城市”定位相契合另外纵观闪川〗8个地市的贴近度排名, 不难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环境对叫川城市宜居性的评价影响较大, 尽管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宜居的关键因素, 但不等于经济发展状况好的城市就一定适合居住, 还需要经济发展模式是健康、良性、高效和可持续的。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 以花费最小的方式寻求高速、短周期的社会经济利益, 势必会导致居住舒适度、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等条件的滞后。从长远来说, 这种发展方式会降低城市的综合宜居程度, 阻碍宜居城市的发展。一个城市的宜居性体现在其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兼顾上。攀枝花、达州、宜宾等城市, 其综合宜居性位居前列, 因为这些城市实现了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均衡。因此, 各方面平衡发展是宜居城市的®要标志, 经济繁荣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只是最基本的两个方面, 除此之外如舒适的居住条件、良好的社会文化、健全的基础设施以及完善的社会公共事业等lli是必耑条件。3.2整体宜居水平较低且呈不均衡发展态势四川各城市整体宜居水平较低, 平均贴近度为0.426, 且城市之间ff居性差异较大, 只冇成都、达州、德阳、绵阳、攀枝花、宜宾在平均综合得分以上, 最高成邡市与最低的内江市差距达0.3184对策与建议4.1大力发展经济, 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从综合得分和初指标的原始数椐来肴, 四川省各」{要城if/的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 城…规模效应较弱, 市政基础设施等还有待加强<各市应加快经济建设步伐, 旅顾各方而利益, 实现乂好乂快发展。4.2加大民生工程投资力度, 构建更广阔范围内的民生体系城市社保状?兄足构建宜陆城市时需耍重点考虑的W素社保体系的健令与否不仅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明发达程度.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城市市民对城市的认同和归属感。四川各市社保类各指标表现出社保水平不高, 且存在医疗资源分配不平均的状况。需要各市加大投人, 减少差距, 更大程度地普及利民、惠民工程。4.3加强城市群环境的治理, 打造干净舒适的宜居条件环境的宜居度对城市的宜居性来说是较为直观的表现。目前, 对四川各主要城市来说, 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基调是经济增速, 因为其城市化和工业

化程度都处r高速增长阶段, 但是, 对经济增长的肓g追求可能会导致未来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 变相增加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成本, 从而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6四川各城市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中, 已经出现了不少的生态环境问题, 如水土流失、雾®、水源污染等, 这些问题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隐患, 建议从以下两方面着手改善, 1) 调整产业结构, 在优化的基础上推广清洁生产对城市的燃料使用情况进行调整, 优化燃料结构, 减少对空气的污染程度;加快污水、废水处理设备的建设速度;对城市中有毐冇害间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和妥善处理, 要从源头入手, 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 方能从根本上对环境进行深人治理2)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幵展节水措施并提高利效率鼓励和倡导节水产业的发展, 对水资源利用率高的产业进行政策性优惠, 对高耗水、低利用率的产业进行限制;调整农田种梢结构, 通过农作物的合理搭配以及节水灌溉器材的使用, 减少灌溉水的无效蒸发, 提高水资源利爪系数。4.4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并®发展, 提高城市经济质量1) 大力发展“绿色GDP”�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作为经济增长的发力点7»内涵扩大冉生产的最终H的是扩大生产规模, 主要迠通过技术进步、劳动效率提高和生产要素质M改善实现, 以提高经济效益, W此对传统产业应从技术、效率和生产要素等方面进行改造和提升在汽车、机械及化工等行业, 选择一批企业作为重点进行以上方面的改造和提升, 提高劳动效率以及工艺、装备水平;加强对环保技术的开发和使用, 进一步提高环保技术和设施的工艺水平及质量, 推广和普及对环保产品的有效使用;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低污染、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广以及节约资源等特点’提高城市的经济质id;鼓励生态产业的幵发, 建立相应的开发优惠政策, 推进茧要生态技术项丨:丨的研发2) 以循环经济为依托, 发展企业生态产业链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和循环利用通过对资源和废弃物的循环使用, 形成内部的循环生态链;对新建的工业闶K, 利用工业生态学原理进行园IX;规划, 对已々的园区则进行改造和提升;对于园K的规划和改造提升, 通过优化其信息流、资源流以及1•) 基础设施的配合使刖, 在闶K企业之间搭建合理的链接, 达到废弁物交换、资源循环利用以及淸洁生产的U的, 形成一种共生和代谢的企业群生态网络。3) 利用”成渝经济K“规划契机, 带动四川K域城市宜居性建设2011年国务院对《成渝经济IX:[X;域规划》的正式批复, 是充分发展K域城市宜居性的取要机遇, 通过跨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堪础设施和人铟T.程的建设, 可以改善城市群的生态环境同时通过龙头城市宜居性建设的带动效应以及IX:域内其他城市的齐头并进, 促进城市饪居性建设的K域I"办调发展, 建立适应K域经济发展的宜居城市环境参考文献:[1]朱鹏.姚亦锋, 张培刚.•人的"耑求层次”现论的"SW•城市•’评价指标初探[J]•河南科学, 2006 (1) :134-137.[2], 虹颖, 张安明.货届城ffi的主成分分析评价-以重庆屮主城九区为例[JJ.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 (24) :322-325.[3]谷阂锋, 申驾, 黄亮.辽中南城市群宜居性评价研究[J].卞习与探索, 20丨丨 (3) :162-丨64.[4]游志远, 侯典安•山东半岛城市群贫居性if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 :3865-3868.[5]朱莹.基于熵权法修改权诳的城市宜居价[Jj.合作经济4科技, 2011 (21) :8-9.[6]赵传松, 仟诖兰•山东申•岛城山•化进程屮的生态环境问题[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6 (0:49-50.[7]刘新芳.林凡元, 李玉江•济南ili•社会经济U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演进分析与对策[J].山东师范大学卞报:f彳然科, 版, 2007, 22 (3) :98-101.

摘要:对宜居城市的概念进行分析, 建立宜居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TOPSIS模型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研究, 并通过熵值客观赋权法得到评价指标的权重, 然后对四川各主要城市的宜居度进行综合评价, 根据所得到的四川各城市宜居度结果, 给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宜居城市,居住适宜度,熵权法,TOPSIS

参考文献

[1]朱鹏, 姚亦锋, 张培刚.基于人的“需求层次”理论的“宜居城市”评价指标初探[J].河南科学, 2006 (1) :134-137.

[2]李虹颖, 张安明, 宜居城市的主成分分析与评价-以重庆市主城九区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 (24) :322-325.

[3]谷国锋, 申雪, 黄亮.辽中南城市群宜居性评价研究[J].学习与探索, 2011 (3) :162-164.

[4]游志远, 侯典安.山东半岛城市群宜居性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 :3865-3868.

[5]朱莹.基于熵权法修改权重的城市宜居性评价[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 (21) :8-9.

[6]赵传松, 任建兰.山东半岛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6 (1) :49-50.

相关文章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精选11篇)表演人才 第1篇六七岁至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 即相当于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这一时期少儿的主要行为活动是学...

3
2025-09-20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精选6篇)保安班长月总结 第1篇篇一:保安班长年终总结个人总结光阴似箭日如梭,转眼间半年已经过去。回顾我们保安队在近...

1
2025-09-20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精选15篇)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第1篇20**年8月我有幸在市电大参加了“仙桃市第一期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

1
2025-09-20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第1篇《四季》文清路小学 刘明霞教学目标:1、认识 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和折...

2
2025-09-20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精选18篇)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第1篇1、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办公室的全面工作,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

3
2025-09-20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精选12篇)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第1篇《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危害;林则...

2
2025-09-20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精选10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第1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分析及其改进方案阳旭东(贵州工业大...

1
2025-09-20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精选8篇)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第1篇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宝地宾馆改扩建项目 承办单位:...

1
2025-09-20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