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来源:漫步者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精选6篇)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第1篇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试题

一、填空(共10分)1.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目标的各个级别均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综合行为表现为基础进行总体描述。

3.语言技能包括 听、说、读

、写

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4.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5.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英语学习的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

6.3一6年级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和合作能力为主要依据。

7.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8.从3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学校,5、6年级完成二级目标; 9.《标准》以学生 “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10.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二、判断正误

1.小学英语教学要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听、做、说、唱、玩、演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侧重提高学生对英语的感受和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唱、演的能力,到了五、六年级也要发展初步的读写能力。(√)

2.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共分两段,一级的目标类别是语言技能方面的听做、说唱、读写、视听;二级语言技能的目标是听、说、读、写、玩、演、视听。此外,二级还有语言知识目标———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情感态度目标、基本学习策略目标、文化意识目标。(√)

3.小学英语语言技能二级读的目标中,要求能认读所学词语;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4.小学英语教学中要使用听、做、画、说、唱、背、玩、演、读、写诸种技巧和活动。但这些技巧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可能去选择搭配,不是用得越多越好。(√)

5.小学英语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和小学生成为朋友。这要求教师首先改变教者的专断态度,即使在学习英语中,也要谦逊地把学生看作朋友;其次要有自信,自信能使小学生成为自己的朋友,肯和自己谈心。(√)

6.如果以听为训练的中心,用做和画帮助听,则做和画要比听稍后一点,要让学生先听音。(√)

7.玩、演的目的是听、说英语和记忆英语材料,最好在玩、演之后再读,以判断玩、演之中使用英语的正误,增加用、记英语的效果。(√)

8.现代化教学手段(媒体)对小学英语教学极为有效,传统教学手段则缺乏生气,如果学校缺乏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只好用一张嘴、一本书、一枝粉笔进行教学。(╳)

三、选正题:下面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

1.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是___D___。A.组织课堂教学活动B.培养学生自学英语的能力C.帮助学生模仿√D.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

2.小学英语教材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语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学生对异国文化的正确态度。教材还要培养学生____C__ 和做事情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认识世界的能力。A.学习能力 B.自我管理能力 √C.用英语进行交流D.创新能力

3.《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小学英语的终点目标是二级。二级目标在词汇方面要求___D___。

A.学多少算多少B.1000—1200个单词C.500个左右单词√D.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

4.小学英语教学要从模仿性的唱歌游戏着手,通过1—2年的语感积累,再通过多种活动训练,培养用英语听、说、读、写进行交流的能力。所以小学英语教学的主线应是___D___。

A.活动B.玩演C.培养语感√D.学习用英语做事

5.小学生处于人生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小学英语教学必须诱导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教学中____D__。

A.只专注宣传英语国家的科学成就B.只专注介绍英美人民的生活C.侧重鼓励学生去追求到国外学习与生活

√D.在介绍外国文化的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与理解伟大的中华文化 6.小学英语教学活动的组织,主要应考虑___B___。

A.活动教学的经验√B.本班学生的特点C.活动是否方便D.活动是否生动有趣 7.小学英语教学要以活动为主,但仍有课本。处理活动与课本关系的最好办法是___B___。

A.用活动吸附、处理课本√B.围绕学期教学目标和课本相关重点组织活动,既搞活动,也读课本

C.根据课本需要组织活动D.课堂搞好活动,课外读课本

8.小学英语教师要尊重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与习惯,因此他们要___D___。A.适应市场经济的惯例,把学生和家长当作顾客似的“上帝” B.对学生爱若子弟,为家长分忧

C.适应学生的家庭生活习惯,提高学生和家长对自己的亲和力

√D.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发展的意识,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英语学习理念 9.小学英语课堂唱英语歌,应要求__D____。

A.曲调准确B.唱得有情感C.结合学生生活√D.重在唱会歌词,产生背诵英语材料的作用

10.教育部之所以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和《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因为它具有许多功能,比如___D___。

A.提高学习兴趣B.消除感官疲劳C.与国际英语教学手段接轨√D.能活化所学英语的情境、语境,便于在用中学。

11.创设情境既要接近学生生活,又要新颖离奇,还要简而易行。但最重要的一点是__B____。

A.能激发兴趣√B.能反映所学英语材料用于交流的社会环境C.能宣传英语民族的文化D.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英语教材的内容

12.小学英语语言技能二级目标关于听说的要求,除了要求能听懂常用指令并做出适当反应,以及能就所熟悉的个人和家庭情况进行简短对话等要求之外,还要求__B____。

A.能有较快的听说速度√B.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语调达意C.能在说话中不带汉语腔调D.能在听音中不进行英-汉翻译

四、简答题

1、在实施英语课程标准中的九条建议是什么?(9分)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二)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三)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四)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五)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七)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八)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九)遵循课时安排的高频率原则,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2、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请列举英语课程标准提倡的八大评价建议。

(一)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二)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三)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四)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五)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六)注意3一6年级英语教学评价的特殊性(七)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八)各级别的评价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

3、在设计板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设计板书时要注意让板书能体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利于课堂教学,并通过合理布局,颜色对比,体现视觉美。

4.一份教案通常有哪几部分组成

一个完整的教案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课题和课时、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前准备、教学环节、课内外作业、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

5、为什么任务设计要有合适的情景和语境?

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可以直接感受到语言的交际用途,了解所学语言应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样就把语言的学习和语言的运用自然而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该同时设计在完成该任务时所存在的相应语言环境,学生在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更能有效地表达,出色地发挥,从而更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二、判断题

1.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只是一种测试方式,它主要是为了检测英语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所以它并不是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2.国家英语课程要求从3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标准》第二级为4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3.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动能,词性。(×)

4.英语学习二级要求学生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

(√)5.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6.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情感态度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

7.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8.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之一。(√)

一、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什么?

1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2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力和创新精神。4.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观念是什么?

1.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2. 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3. 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4. 采用灵活途径,倡导体验参与。5. 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6. 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三、英语课程设计思路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目标结构,保证国家英语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有利于哪四个方面?

1.有利于解决以往各学段之间缺乏衔接,教学内容和要求重复,一刀切等现象,保证英语教学的连续性。

2. 有利于解决各地英语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3.有利于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和体现个性化学习的多教学模式的建立。

4.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目标的实现。

四、英语课程目标按照国际通用的能力水平设立几个级别?各级别都适用于哪个年级?

设为九个级别。

从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学校,三、四年级应完成一级目标,五、六年级完成二级目标,七-九年级分别完成三、四、五级目标,高中阶段完成六、七、八级目标,第九级为外国语学校和外语特色学校高中毕业课程目标的指导级,该级别也可以作为部分学校少数英语特长学生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方向。

五、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它建立在哪几个方面的基础上?每个方面都起什么作用?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六、一级课程总体目标描述是什么?

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

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文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能书写字母和单词。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七、二级课程目标总体描述是什么?

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和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比不管减数简单的故事、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八、英语课程标准的里六条基本理念是什么?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多样。

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和参与。

注重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九、请阐述小学阶段听、说、读、写语言技能之间的关系。

听是分辨和理解话语的能力,即听并理解口语语言的含义;说是运用口语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读是辨认和理解书面语言,即辨认文字符号并将文字符号转换为有意义的信息输入的能力;写是运用书面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

十、《标准》的原则是什么?

《标准》以人为本,遵循“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的原则,对各级目标以学生“能做什么(can do)”的形式具体描述该级别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操作性要求。

十一、什么是评价?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教育评价包括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估两部分。它是根据英语学科教育的目的及原则,对教育过程和听产生的成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测量,进而做出价值判断,并为学生的发展程度和教学的改进提供依据。

十二、英语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与发展方向是什么? 1.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评价理念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2.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

3.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与平衡。4.对学生的评价要注激励,重发展,重能力。

十三、英语教学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1. 课程评价要自始自终坚持公正、全面、科学的原则和鼓励性原则,要有益于保护并加强学生学习兴趣,保护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评价要坚持发展性原则,评价结果既反映学生学习现状又反映学生发展潜能。3.在评价过程中要坚持合作的原则,提倡教师与同学的合作以及同学间的合作。4.课程评价要坚持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5.要注意评价的过程不加重学生的负担。

十四、简要说明你本人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有哪些?(发挥)

十五、情感态度指的是什么?

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

十六、为什么要把情感态度列为英语课程目标之一?

语言与情感态度有密切关系;情感态度对语言学习的结果有重要影响;情感态度本身就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关注情感态度是国际基础教育改革趋势的重要特征之一。

十七、为什么要把学习策略列为英语课程目标之一? 1.使用策略能够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2. 发展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3. 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相互促进。

十八、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 建立情感态度的沟通和相互交流的渠道。3.结合外语学习内容讨论有关情感态度的问题。4. 帮助学生克服情感态度方面的困难。

十九、《标准》中学习策略可分为哪几类?

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

二十、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学习策略的培养?

1. 加强反思和监控。2. 根据学习风格调整学习策略。3.注重交流和相互学习。4.教师要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

十一、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区别?

英语学习方法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处理具体问题的技术或技巧,类似于足球中的技术;而学习策略则是对何时使用何种技术和技巧的决策过程以及对技术、技巧本身的认识,类似于足球的战术。学习策略也可以是学习方法的认识和理解。也是对学习方法的评价和认识也是学习策略。

十二、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意哪几点(至少说出三点)? 1.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

2.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3.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4. 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5.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 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的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二十三、探究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亲身的体验,主动获取知识或信息,应用知识或信息在解决问题,完成交际任务,有的情况学生可以自己确定专题。

二十四、什么是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的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

十五、提倡任务型教学途径有什么重要意义?(至少说三点)1. 任务驱动型学习是双边或多边的交互活动。

2. 任务驱动型学习有较明确的具体目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容易看到成就,体验成功,有利于激励学习积极性。4.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感到自我的不是,有助于激发自己完善的欲望。

5.在任务驱动型教学中,有较多的人际交往,有较多的机会思考、决策、应变,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性格和情感,发展运用交际策略的能力。

6.在任务驱动型学习中每个学生扮演着一个角色,需要全身心投入,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语感的生成。

7. 在任务型学习中不可能单纯使用一种技能或一项语言知识,因此有助于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任务驱动型学习中,学生注意语言的恰当性,得体性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8.学生在任务驱动型学习中,所获得的经验有利于把所学语言顺利地应用于真实交际。9. 采用任务驱动型学习方式,可以改变目前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的知识传授比较重大的语言实践不足。甚至单纯讲授语言知识的现状,有利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二十六、任务驱动型学习活动的目的?

1.学习人际交流,用所学语言与他人交流信息,交换意见,沟通感情,建立和维持某种人际关系。

2.学习从社会媒体获取用语言传播的信息,并付之应用。

3.学习欣赏与所学语言水平相当,但语汇有所扩展的作品,如故事、诗歌、歌曲、戏剧等,并能对其作出反响,甚至自己进行创作。

二十七、任务活动的类型介绍。

1.信息传递型2. 推理决定型3. 观点阐述型

二十八、在任务型学习活动中教师的角色?

在任务驱动型学习活动中,教师角色比较丰富,教师首先要通过任务驱动型学习,教给学生独立学习的技巧,在活动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交际进程起促进作用;同时教师不但应该是课堂交际活动的参与者,还应该充当学生的“活字典”、“资料库”,从教师的职责出发,观察、监控课活动的进展。

二十九、教师工作方式的变化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宗旨,给予了教师创造的空间,因此要求教师具有广泛的合作和沟通能力,比如,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同科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跨学科教师之间沟通,相互交流的灵感启迪等,比如,新课程标准如何得到家长的理解,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案如何得到校长的支持等等,于是教师的性格、心态、气质将随之变化,工作能力将得到很大提高。

十、对教师评价变化有哪些?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评价是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的。因此,对教师的评价不再是平面的了,而是对教师在对待自己教学对象,使用教学资源,完善教学行为的综合性评价。因此,教师必须使自己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第2篇

一、判断正误

1.小学英语教学要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听、做、说、唱、玩、演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侧重提高学生对英语的感受和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唱、演的能力,到了五、六年级也要发展初步的读写能力。(√)

2.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共分两段,一级的目标类别是语言技能方面的听做、说唱、读写、视听;二级语言技能的目标是听、说、读、写、玩、演、视听。此外,二级还有语言知识目标———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情感态度目标、基本学习策略目标、文化意识目标。(√)

3.小学英语语言技能二级读的目标中,要求能认读所学词语;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4.小学英语教学中要使用听、做、画、说、唱、背、玩、演、读、写诸种技巧和活动。但这些技巧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可能去选择搭配,不是用得越多越好。(√)5.小学英语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和小学生成为朋友。这要求教师首先改变教者的专断态度,即使在学习英语中,也要谦逊地把学生看作朋友;其次要有自信,自信能使小学生成为自己的朋友,肯和自己谈心。(√)

6.如果以听为训练的中心,用做和画帮助听,则做和画要比听稍后一点,要让学生先听音。(√)

7.玩、演的目的是听、说英语和记忆英语材料,最好在玩、演之后再读,以判断玩、演之中使用英语的正误,增加用、记英语的效果。(√)

8.现代化教学手段(媒体)对小学英语教学极为有效,传统教学手段则缺乏生气,如果学校缺乏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只好用一张嘴、一本书、一枝粉笔进行教学。(╳)

二、选正题:下面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1.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是_______。A.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B.培养学生自学英语的能力 C.帮助学生模仿

√D.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

2.小学英语教材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语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学生对异国文化的正确态度。教材还要培养学生_______ 和做事情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认识世界的能力。

A.学习能力 B.自我管理能力 √C.用英语进行交流D.创新能力

3.《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小学英语的终点目标是二级。二级目标在词汇方面要求_______。A.学多少算多少 B.1000—1200个单词 C.500个左右单词

√D.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

4.小学英语教学要从模仿性的唱歌游戏着手,通过1—2年的语感积累,再通过多种活动训练,培养用英语听、说、读、写进行交流的能力。所以小学英语教学的主线应是_______。A.活动B.玩演C.培养语感√D.学习用英语做事

5.小学生处于人生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小学英语教学必须诱导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教学中_______。A.只专注宣传英语国家的科学成就 B.只专注介绍英美人民的生活

C.侧重鼓励学生去追求到国外学习与生活

√D.在介绍外国文化的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与理解伟大的中华文化 6.小学英语教学活动的组织,主要应考虑_______。A.活动教学的经验√B.本班学生的特点 C.活动是否方便D.活动是否生动有趣

7.小学英语教学要以活动为主,但仍有课本。处理活动与课本关系的最好办法是_______。A.用活动吸附、处理课本

√B.围绕学期教学目标和课本相关重点组织活动,既搞活动,也读课本 C.根据课本需要组织活动 D.课堂搞好活动,课外读课本

8.小学英语教师要尊重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与习惯,因此他们要_______。A.适应市场经济的惯例,把学生和家长当作顾客似的“上帝” B.对学生爱若子弟,为家长分忧

C.适应学生的家庭生活习惯,提高学生和家长对自己的亲和力

√D.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发展的意识,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英语学习理念 9.小学英语课堂唱英语歌,应要求_______。A.曲调准确 B.唱得有情感 C.结合学生生活

√D.重在唱会歌词,产生背诵英语材料的作用

10.教育部之所以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和《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因为它具有许多功能,比如_______。A.提高学习兴趣 B.消除感官疲劳

C.与国际英语教学手段接轨

√D.能活化所学英语的情境、语境,便于在用中学。

11.创设情境既要接近学生生活,又要新颖离奇,还要简而易行。但最重要的一点是_______。A.能激发兴趣

√B.能反映所学英语材料用于交流的社会环境 C.能宣传英语民族的文化

D.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英语教材的内容

12.小学英语语言技能二级目标关于听说的要求,除了要求能听懂常用指令并做出适当反应,以及能就所熟悉的个人和家庭情况进行简短对话等要求之外,还要求_______。A.能有较快的听说速度

√B.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语调达意 C.能在说话中不带汉语腔调 D.能在听音中不进行英-汉翻译

三、简答题

1、英语课程标准的六大基本理念是什么?(6分)答案:

①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②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③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④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⑤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⑥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2、在实施英语课程标准中的九条建议是什么?(9分)答案: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二)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三)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四)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五)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七)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八)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九)遵循课时安排的高频率原则,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3、在设计板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设计板书时要注意让板书能体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利于课堂教学,并通过合理布局,颜色对比,体现视觉美。4.一份教案通常有哪几部分组成

一个完整的教案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课题和课时、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前准备、教学环节、课内外作业、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

5、为什么任务设计要有合适的情景和语境?、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可以直接感受到语言的交际用途,了解所学语言应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样就把语言的学习和语言的运用自然而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该同时设计在完成该任务时所存在的相应语言环境,学生在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更能有效地表达,出色地发挥,从而更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四、案例分析

1、请从任务设计要有适合的情景和语境这一方面入手对以下任务设计的案例进行分析。“What would you like?”任务设计

教材依据: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5 A Let’s talk 课前教师和学生把教室布置成中国餐厅或麦当劳店或肯德基店;并用下列单词制作英文菜单若干份:hamburger, hot dog, chicken, bread, beef, soup, rice等。要求学生进入此餐馆必须使用英语进行交流。例如:

Assistant:Can I help you ? What would you like? S1:I’d like some beef and rice.Assistant:Wait a minute.S2: How much? Assistant:Twenty yuan.参考答案:这个任务创设了较真实的情景和语境,让学生运用有关用餐的英语句型在餐馆点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英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做到学以致用。

2、请从“游戏设计要尽量顾及全体学生”这一方面入手对以下案例进行分析。Chanting Race 教师请五名学生上台,他们分别头戴Beijing, London, Moscow ,Singapore ,Sydney 的头饰,手持windy , sunny , cloudy , rainy , snowy的卡片。教师打节拍说:Rainy , rainy.手持“Rainy”卡片的学生说:It’s rainy in London.并转问他人,说:Cloudy, cloudy,手持“Cloudy”卡片的学生说:It’s cloudy in Moscow.并转问他人。接不上的便被淘汰,坚持到最后的学生获胜。

参考答案:教师设计的游戏是通过chant 的形式让学生练习句型“It’s „in „.”,比较新颖,也很有趣,能够吸引学生极大的兴趣。但是值得商榷的地方有:教师请五名学生上台来参与游戏,那么台下剩余的学生他们在游戏中扮演的又是什么角色呢?显然这个游戏没有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设计。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任何组织形式的设计都必须有利于学生全面参与教学和实现教育目标为宗旨。小学英语教师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根据新课程标准,选择正确答案(20分)

1、评价一节课是否符合新课标精神,应该 ——————————,看学生思考的层次和看老师否创造性地运用了教材。

A、看学生主动性是否被调动起来

B、看老师是否讲解到位 C、看学生是否注意力集中

D、看老师是否运用了先进的教学手段

2、—————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是新课程实施的研究者、开发者和具体—— A、教师,实施者

B、学生,参与者

C、行政领导,参与者

D、校长,实施者

3、课程目标的级别不完全等同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各个年级。从3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学校,3、4年级应完成——————,5、6年级完成————;

A、第五册—第八全册

B、第九—第十二全册

C、一级目标,二级目标

D、二级目标,三级目标

4、各地区可以根据国家课程————— 的有关政策规定,根据当地的条件和需

要,适当调整相应学段英语课程的目标。

A.县级管理

B。一级管理

C。二级管理

D。三级管理

5、内乡县小学、初中是从 —————— 年实施新课改的。

A、2003

B、2004

C、2006

D、2008

6、语言技能一级目标中读写要求:能看图识字;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词语;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正确 ——————————。

A、朗读课文

B、背默课文

C、表演小节目

D、书写字母和单词

7、语言技能一级目标中说唱要求的第一个要求是——————————。A、能根据录音模仿说英语

B、讲述简单的小故事 C、能说最常用的日常套语

D、能唱一首英语歌

8、语言技能一级目标中玩演的要求:能用英语做游戏并在游戏中用 ——————————;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能表演英文歌曲及简单的童话剧等。

A、英语进行简单的交际

B、用简单的英语讲简单的故事 C、表演小故事或童话剧

D、能看懂英文动画片

9、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A、合理地教

B、创造性地使用

C、按照要求使用

D、按部就班地用

10、课程目标二级要求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

A、读懂

B、写出

C、背诵

D、描写

11、课程目标二级要求能根据图片或提示———————的句子。

A、说出简单的句子

B、写出简单的句子

C、写出简单的故事

D、进行个人信息交流

12、课程目标二级要求应该培养学生—————————。

A、持续的说唱能力

B、间断的表演能力

C、持续的兴趣和爱好

D、书写字母的能力

13、新课标中一级语言技能对于读写的要求是————————。

A、能正确书写字母和单词

B、能写简单的问候语

C、写简短的标题

D、写简单的故事

14、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者小短文是新课标中——————的目标要求。A、一级语言技能

B、一级知识目标

C、二级语言技能

D、二级知识目标

15、判定一节课的是否有实效最重要标准是看——————————。A、生动的课堂气氛

B、热烈的小组活动

C、有效的课堂设计

D、是否完成了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

二、填空题:根据新课标内容及精神,完成下面空白。(15分)

1、现行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2、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使学

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

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

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小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4)采用 ——————————,倡导体验参与(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6)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4、《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将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该设计遵循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和不同年龄段学生—————————— 发展的需求和特点,也考虑到我国民族众多,地域辽阔,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旨在体现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5、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 ——————————

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6、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英语语言知识主要含:————、词汇、—————(以及动能和话题)。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7、学习策略:认知策略,调控策略,__________________,资源策略。

8、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 ———————————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9、新课标中二级语言知识对于语音的要求是,了解简单的———规律等,对于语法的要求是,知道名词的单复数形式、人称代词的区别、动词在不同情况下会有————的变化等。

10、为进一步强化新课程的实施,解决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深化和发展内你乡基础教育,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我县教体局在2006年八月特对我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提出了<内乡县深化基础教育课程 ————————— 意见>。

三、简答题(20分):

1、语言技能二级目标中对“读”和“写”的要求主要有哪些?你认为小学英语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有哪些?结合你的教学实际,谈谈怎样加强这些环节的教学?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理论、知识测试答案:

一、选择填空:

1、A

2、A

3、C

4、D

5、B

6、D

7、A

8、A

9、B

10、A

11、B

12、C

13、A

14、C

15、D

二、填空题:

1、综合语言运用

2、兴趣,听、说、读,3、活动途径

4、生理和心理

5、综合语言运用

6、语音、语法,7、交际策略

8、听、说、读、写

9、拼读,形式上

10、《改革若干意见》/若干/18条意见

三、简答题参考答案:

1、(1)能认读所学词语;

(2)能根据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并了解单词有重音;(3)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4)能模仿范例写句子,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5)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

一、选择填空:

1、A

2、A

3、C

4、D

5、B

6、D

7、A

8、A

9、B

10、A

11、B

12、C

13、A

14、C

15、D

二、填空题:

1、综合语言运用

2、兴趣,听、说、读,3、活动途径

4、生理和心理

5、综合语言运用

6、语音、语法,7、交际策略

8、听、说、读、写

9、拼读,形式上

10、《改革若干意见》/若干/18条意见

三、简答题参考答案:

1、(1)能认读所学词语;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第3篇

一、英语语法在教学中的地位

语法是联系词汇与句子的纽带, 有了语法规则才能完整地表情达意, 才能使句子具备有条理的可为人们所理解的特质。交际教学法的主要奠基人威尔金斯 (Wilkins, 1974) 在《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一书明确提出:语法是学习的中心, 是保证表情达意的手段。语法能力是掌握语文形式的知识体系, 是语言实践能力的前提。关于英语语法在教学中的地位,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1. 从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角度来看, 必须教语法。

运用英语进行交际首先必须掌握它的语法规则。交际语言教学认为语法知识是交际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语法能力是交际能力的支持系统, 交际能力的发展帮助学习者验证目的语的语法假设, 巩固语法知识。反之, 对语言形式的正确把握将促进交际能力的提高。从语法的性质看, 它是语言赖以形成和发展的要素, 是掌握语言的必要工具。

2. 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来看, 必须学语法。

我们学母语时, 有良好的语言环境, 不必学语法也可形成语感, 获得用母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中国人学习英语是外语学习而不是第二语言学习, 大部分靠学得 (learning) , 不可能过多地靠习得 (acquisition) 。而且, 英汉语言表达习惯不同, 汉语重意合, 英语重形合。如果我们不去有意识地比较这两种语言, 不去系统地、认真地学习和掌握必要的语法规则和结构, 就会出现理解和表达上的错误。

3. 从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来看, 要学好语法。

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不只是口头交际, 而是要全面培养听说读写能力。语法教学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学生掌握语法, 还是让他们获得学好英语的工具。

4. 从中考试题改革形式来看, 必须掌握语法。

中考试题改革虽侧重考查学生的交际能力, 体现语言的交际性, 不死抠语法, 但是, 学生答题时不懂语法将寸步难行。语法是避免产生歧义、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章的有力工具, 也是帮助学生完成书面表达的基础。

二、改革传统语法教学方式, 实施有效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 如果我们为了强调能力而不重视语法知识的教学, 那么, 谈能力只是一句不切实际的空话。当然, 我们也不提倡以语法教学为主而忽视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方法。认识语法教学, 不能止于认识语法教学的必要性, 而要认识到语法教学在内容和方式上进行改革的重要性。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资源, 在教材和教学设计上多下工夫, 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改变传统语法教学中的沉闷气氛, 让语法教学充满生机, 让学生时而开怀大笑, 时而你争我辩, 时而聚精会神地倾听。

1. 任务策略。

新教材所选的话题、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语境真实, 为我们充分运用任务型教学创造了良好条件。课堂上,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语法内容设计不同的任务, 让学生掌握语法知识的同时发展语言能力。

例如, 教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时, 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任务:What has changed in our classroom?先是全班学生闭上眼睛, 然后抽几个学生按教师所给字条上的要求行动, 如“clean the blackboard”、“turn off the light”、“open the front door”等。然后, 其他学生睁开眼睛, 观察教室内的变化, 让学生运用诸如“The blackboard has been cleaned”等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句子进行表达。又如, 在学习祈使句直接引语变成间接引语时, 教师可布置任务, 要求学生采访同学或警察, 了解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 并组织讨论, 还要求学生根据讨论结果设计防止事故的调查表, 对如何避免事故提出合理建议。

如:He told/asked us to/not to do…

2. 情景策略。

情景是指运用目的语的环境。学习语言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所以, 教师可利用真实的环境或设计模拟的情境进行语法教学, 使语法教学更趋形象化、直观化、真实化和趣味化。

(1) 真实情景法。

在学习句型结构“be﹢adj.+enough to do sth.”和“be too+adj.to do sth.”时, 教师可让班内一高一矮两位学生A和B站在讲台前, 然后指着日光灯对他们说:“Try your best to reach the light, will you?”学生A很容易地触到了灯。教师便指着他说:“A is tall enough to reach the light.”而学生B跳了几次都碰不到, 教师可指着他说:“B is too short to reach the light.”在以上情景活动中, 语法知识由抽象变得形象, 从而降低了说法学习的难度, 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使他们学得快、记得牢、用得活。

(2) 实验观察法。

-ing分词与-ed分词是英语语法的重点和难点, 许多学生难以辨别两者之差异。教师可采用实验演示手段让学生观察其差异。课堂上, 教师演示水被烧开的过程, 当水沸腾时, 教师呈现短语boiling water;待水降温不沸腾时, 教师呈现短语boiled water, 并作喝水状。在这种生动有趣的氛围中, 学生会对此印象深刻, 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现在分词与过去分词的区别。

(3) 图片演示法。

同样, 在学习现在分词与过去分词的区别时, 教师可画图:图中上方一位老人正在看窗外树上徐徐飘落的叶子 (The old man is looking at the falling leaves) , 下方有一位清洁工人正在打扫落在地上的叶子 (The man is collecting the fallen leaves) 。

3. 认知策略。

认知是信息加工、问题解决和记忆的过程, 是一系列心理活动。认知策略是个人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加工过程的内部组织技能, 包括各种有意识的学习方法。

(1) 对比法。

学生学习了一些语法规则后, 在一段时间内就会产生“越学越糊涂”的困惑。针对此类现象, 教师应组织学生将所学的某些语法知识进行思维加工, 引导学生对类似的语法现象进行观察、对比和分析, 启发他们找出关键点, 发现其差异点。例如, 在学习某些形容词化的分词时, 学生对于该用现在分词还是过去分词总是迷惑不解。他们可能比较容易理解这样的句子:The excited people were watching the exciting football game.但当此类分词修饰voice、lood、eye、expression等时, 学生又会迷惑起来。此时教师可举以下两个例句:

(1) “Don’t move, or I’ll kill you!”the man said in a frightening voice.

(2) “Please don’t kill me.”the girl implored in a frightened voice.

由此可以看出, 此类现在分词表示的是人或事的自身特点或对外界所产生的某种感情。过去分词表示是人或事因受到外界的刺激而流露出的某种感情。经过对比, 看似复杂的语法知识很快“化难为易”, 学生就会轻松掌握语法规则。

(2) 归纳法。

归纳法即教师向学生逐步渗透具体的语言现象, 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析, 找出规律, 归纳和总结出语法规则, 这样使学生更易接受、理解和掌握语法。例如, 在学习情态动词结构“should have done”时, 教师不妨呈现此例句:“The driver’s carelessness costs five passengers lives.”接着教师启发学生:Do you think the driver should have been careful?学生很快理解句中“should have been careful”的含义。此时教师不必急于点明语言点的规则, 而应呈现更多的句子, 以检验学生对新语法项目的理解。呈现例句时, 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 待他们领会句意后再引导用“should have done”改写句子。

(1) This morning Susan was late for class again. (She should have got up a bit earlier.)

(2) The room looks so dirty. (You should have cleaned it.)

(3) The villagers found so many fish in the lake died from the polluted water.

(They should have stopped the lake from being polluted.)

通过分析、比较和练习, 学生既能很快地理解“should have done”的意义, 又能较好地掌握其用法。同抽象的语法讲解相比, 这样的归纳教学更能让学生理解和活化语法规则, 构建清晰而完整的语法知识的图式。

4. 活动策略。

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感兴趣, 而兴趣又常常产生于活动。当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语言时, 整个大脑思维活跃, 对所学语言的感知和理解更加清晰, 记忆也就更加牢固。教师可以把某些语法教学化为交际活动, 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和主体意识都被调动起来。例如, 在学习wish后的虚拟语气宾语从句时, 老师可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模拟生日晚会中吹灭蜡烛的情景, 让学生依次许愿:

S1:I wish I would grow up to be a happy girl.

S2:I wish I were a happy and pretty girl forever.

S3:I wish Miss Wang had not known what I did last Friday.

在这样的操练活动中, 学生既练习了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又锻炼了思维能力, 加深了对所学语法现象的理解。同时, 这种活动使紧张的学习气氛中多了一份幽默与调侃, 从而使语法教学既轻松又有效。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第4篇

1.B2.C3.A4.D5.A6.C7.B8.D9.C10.D11.B12.B13.D14.C15.C16.A17.A18.C19.C20.C21.B22.D23.A

卷Ⅱ(非选择题,共70分)

24.(7分)

①端午节(或端阳节、五月节、诗人节、女儿节等)。②吃月饼(或赏月、赏桂、观潮等)。③重阳节(或登高节、老人节、敬老节等)。④喜庆团圆(或辞日迎新、祈福纳祥、注重亲情等)。(4分)

(评分说明:每处1分,共4分。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2)传承(或了解)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民族意识、树立民族自信、弘扬民族精神、提高道德素质等。(3分)

(评分说明:共3分,每点1分,答出3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25.(9分)

(1)尊法守法用法,增强法律意识(或增强法治观念)。(2分)

(评分说明:共2分。若考生答出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权和人格尊严、学会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触犯法律就要受到法律制裁等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给分)

(2)网友的“义愤”之举,是非正义行为,突破了法律的界限,侵犯了他人合法权利,应负法律责任。(3分)

(评分说明:共3分。若考生答出这是“以暴制暴”的行为等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3)①警方迅速依法对打人者进行处罚,彰显了法治的力量。②网友谴责打人者,是正义之举。③咸阳的快递员、乐清儿童家长的行为,体现了诚信品质和责任感。④受损车主谅解了当事人,传递出的是友善。(4分)

(评分说明:共4分,每点2分,其中“行为”和“正能量”各占1分。答出两点且言之有理即可)

26.(9分)

(1)资源开发,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或过度开发资源,导致生态环境破坏)(2分)

(评分说明:共2分。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2)当代人享受自然美景,也要给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2分)

(3)示例一

观点: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2分)

论证:自然中的矿产、绿水青山,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资源,表明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3分)

示例二

观点:人类的活动影响自然。(2分)

论证:人们在草原上疯狂采金,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表明人类活动影响自然。(或人们精心呵护绿水青山,保护了良好自然环境,表明人类活动影响自然)(3分)

示例三

观点:人类不应该对大自然过度索取。(2分)

论证:过度采金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牧民被迫背井离乡,表明人类不应该对大自然过度索取。(3分)

示例四

观点:人类与自然要和谐相处。(2分)

论证:过度采金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牧民被迫背井离乡,这告诫我们人类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或人们精心呵护自然环境,推动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这表明人类与自然要和谐相处)(3分)

(评分说明:共5分,答出观点且正确2分,能够正确运用材料中的信息简要论证3分。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27.(6分)

(1)威胁了世界的和平安定(或威胁了人类安全);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4分)

(评分说明:每点2分,共4分。意思相近即可)

(2)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2分)

(评分说明:共2分。答出其中一点且意思相近即可)

28.(9分)

(1)美国的敌视。(2分)

(评分说明:共2分。意思相近即可)

(2)战略支援部队。(2分)

建设现代化的军队。(2分)

(评分说明:共2分。意思相近即可)

(3)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或新中国的国防建设)。(3分)

(评分说明:共3分。意思相近即可)

29.(12分)

(1)角度一: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角度二: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角度三:美苏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角度四:美苏之间的猜疑和不信任。(4分)

(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每点2分,共4分)

(2)答案一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2分)

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冲击了当时的国际秩序;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打击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激化了与苏联社会主义的矛盾;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导致苏联更加猜疑和不信任;杜鲁门主义彻底摧毁了美苏同盟关系;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受到了苏联强大的军事力量威慑,挑起了“冷战”。(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每点2分,共4分)所以,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是“冷战”爆发的最主要原因。(2分)

答案二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2分)

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冲击了当时的国际秩序;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挑战了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加剧了与美国资本主义的对立;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引发了美国更加猜疑和不信任;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但忌惮美国力量强大,实行了“冷战”。(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每点2分,共4分)所以,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是“冷战”爆发的最主要原因。(2分)

答案三美苏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2分)

二战的结束,使美苏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再度凸显;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力图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广到全世界;二战后苏联通过扶植东欧一系列国家,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美苏顾忌对方的军事力量,进行了“冷战”。(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每点2分,共4分)所以,美苏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是“冷战”爆发的最主要原因。(2分)

答案四美苏之间的猜疑和不信任。(2分)

美苏两国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不同;二战后,美苏视对方为主要威胁;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造成了苏联的过分反应;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导致了美国的猜疑和不信任;美苏顾忌对方的军事力量,进行了“冷战”。(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每点2分,共4分)所以,美苏之间的猜疑和不信任是“冷战”爆发的最主要原因。(2分)

30.(18分)

(1)解决了动力问题(或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使电力广泛应用。(4分)

(评分说明:共4分,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继承创新;坚持不懈;勤奋好学;努力钻研等。(4分)

(评分说明:共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2)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或提高了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了国家创新能力;增强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6分)

(评分说明:共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科教兴国战略(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2分)

(评分说明:共2分,每点1分)

(3)他们的生命价值在于促进科技发展;他们的生命价值在于推动社会进步;他们的生命价值在于改善人类生活。(2分)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第5篇

一、填空题(共40分每空1分)

1.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

2.音乐创造包括两类学习内容:其一是与音乐有关的发掘学生潜能的(即兴创造活动)其二是运用()创作音乐。

3.音乐课程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4.《国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规定,3~6年级的学生应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首。

5.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6.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的活动能力增强。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丰富教学曲目的()(),增加乐器演奏及()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7.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主要包括:()()()()()()()()()()()()()等。8.《国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教学领域包含()()()()四个领域。

9.音乐教材编写的原则是()原则、()原则、()原则、()原则、()原则、()原则。

10.音乐课程目标体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选择题(共20分)

1、《音乐课程标准》设计思路示意图,应为()

A、课程目标—教学领域—学段划分 B、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领域 C、课程目标—学段划分—教学领域

2、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中心环节()

A、知识学习B、歌曲教学 C、感受音乐 D、理解音乐

3、中小学音乐教育基本目标,应是()教育 A、专业 B、职业 C、育人 D、育才

4、音乐是听觉艺术,欣赏教学应以()为主 A、理解B、听赏C、分析

5、音乐教学必须强调音乐的()A、情感体验B、知识学C、理性讲述

三、简答题(40分)

1、请写出音乐课程标准的总目标?(8分)2.音乐课程评价原则有哪些?(8分)

3、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哪些?(12分)

4.《音乐课程标准》中1---2年级的学段目标(12分)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共40分每空1分)

1.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2.音乐创造包括两类学习内容:其一是与音乐有关的发掘学生潜能的(即兴创造活动)其二是运用(音乐材料)创作音乐。3.音乐课程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主要包括(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五个方面 4.《国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规定,3~6年级的学生应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2~3)首。

5.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

6.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7.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主要包括:(旋律)(节奏)(节拍)(音区)(音色)(速度)(力度)(调式)(调性)(和声)(织体)(复调)(曲式)等。8.《国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教学领域包含(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领域。

9.音乐教材编写的原则是(教育性)原则、(学生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开放性)原则。

10.音乐课程目标体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二、选择题(共20分)

1、《音乐课程标准》设计思路示意图,应为(C)

A、课程目标—教学领域—学段划分 B、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领域 C、课程目标—学段划分—教学领域

2、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中心环节(C)A、知识学习B、歌曲教学 C、感受音乐 D、理解音乐

3、中小学音乐教育基本目标,应是(C)教育A、专业 B、职业C、育人 D、育才

4、音乐是听觉艺术,欣赏教学应以(B)为主A、理解B、听赏C、分析

5、音乐教学必须强调音乐的(A)A、情感体验B、知识学C、理性讲述

三、简答题(40分)

1、请写出音乐课程标准的总目标?(8分)答: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2.音乐课程评价原则有哪些?(8分)答:(1).导向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整体性原则(4).可操作性原则

3、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哪些?(12分)答:(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3)面向全体学生(4)注重个性发展(5)重视音乐实践(6)鼓励音乐创造(7)提倡学科综合(8)弘扬民族音乐(9)理解多元文化(10)完善评价机制 4.《音乐课程标准》中1---2年级的学段目标(12分)

答:1~2年级,应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

音乐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音乐课程目标可以从

;;

三个维度表述。

2、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

3、中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一首需要

为主要内容的欣赏课型,另一种是以一类需要

为主要内容的欣赏课型。

4、“节奏或旋律”创作教学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

阶段、阶段和

阶段。

5、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的学习领域,有助于扩大学生

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6、音乐是听觉艺术,是学习音乐的基础。

7、编写教材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音乐教材包括

和与之相匹配的音响、音像教材以及。

8、音乐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其基本理念是指导音乐新课程实施的。

9、按照音乐表演时所采用的不同物质手段来分类,首先可以分为

两大类。

10、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方法、知识、技能发展变化的评价,在日常教学中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演唱、演奏等方式进行。

11、是对学生阶段学习结果的评价,在学期、学年末进行,主要采用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等方式。

12、“

”是音乐课程特有的一种生动活泼的评价方式,能充分体现音乐课程的特点和课程评价的民主性,营造和谐、团结的评价氛围。

13、“表现”领域包含了

、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四项内容。其中三项是实质性的表演内容,而

是一种辅助性的、为音乐表现服务的教学内容。

14、演奏教学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学习

的演奏,二是用

为歌曲、表演等伴奏。

15、演奏教学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合奏能力、。

16、以

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应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中。

17、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教师作为教学的 和

,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

18、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

19、即兴编创有两类形式:一类是

性质的,另一类是

性质的。

20、创造是发挥

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21、包括两类学习内容:一是以开发学生潜能为目的的即兴 音乐编创活动;二是运用音乐材料进行音乐。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选项中:①即兴节奏编创,②即兴旋律编创,③即兴歌词编创,④即兴回旋游戏,⑤即兴编创音乐。属于音乐教学中即兴音乐编创的具体内容及教学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2、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下列不属于音乐课 程性质的是()A、人文性

B、审美性

C、实践性

D、欣赏性。

3、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A、主要途径

B、有效途径

C、重要途径

D、特殊途径

4、音乐创造教学包括两类三项学习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类是以开发学生潜能为目的的即兴音乐编创活动。

B、在这类内容中,又包含了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编创、创作实践三项内容。C、一类是运用音乐材料进行音乐创作尝试与练习。

D、音乐创造教学在教学中没有多大的意义,可以不进行

5、音乐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四部分内容。A、课程目标

B、课程理念

C、课程思想

D、课程结构

6、()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A、演奏歌曲

B、演唱歌曲

C、认识简谱

D、学会五线谱

7、追踪音乐主题的实施方法有演唱、演奏音乐主题,追踪听辨音乐主题,()音乐主题。A、学习

B、复习

C、预习

D、巩固

8、怎样实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理念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首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审美的学习环境。B、其次,还要为学生提供具有审美价值的音乐材料。

C、此外,音乐学习的过程也应是一个审美的过程。

D、最后,“以审美为核心”还意味着,学生在进行音乐实践的时候,不用始终坚 持一定的审美标准。

9、()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A、会唱歌

B、爱好

C、识谱

D、兴趣

10、音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改革已成为一个关键的环节。

A、学生评价B、教师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

三、简答题(22分)

1、音乐教材的编写原则是什么?(6分)

2、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哪几个方面?(4分)

3、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5分)

4、音乐欣赏教学中关注聆听须注意哪几点?(3分)

5、综合性艺术表演教学实施中要注意哪几方面的问题?(4分)

四、问答题(18分)

1、在音乐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是什么?(9分)

2、音乐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什么?(9分

音乐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2、感受与欣赏、有效途径

3、精听的乐曲、了解的音乐类型

4、准备、创作、展示评价

5、文化素养、音乐文化

6、听觉体验

7、学生用教科书、教师用教学参考资料

8、理论基础

9、声乐、器乐

10、形成性评价

11、终结性评价

12、班级音乐会

13、演唱、识读乐谱、识读乐谱

14、课堂乐器、乐器

15、演奏技能、音乐表现、音乐评价

16、音乐审美

17、主动性、组织者、指导者

18、符号、基本工具

19、综合性艺术表演、音乐创编 20、音乐创作实践、创造性思维能力

21、即兴音乐编创活动、创作尝试与练习

二、选择题

1、A

2、D

3、C

4、D

5、A

6、B

7、B

8、D

9、D

10、A

三、简答题

1、音乐教材的编写原则是什么? 学生为本原则 教育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

2、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哪几个方面? 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 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 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 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3、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4、音乐欣赏教学中关注聆听须注意哪几点?

强调耳朵要“听”

教师讲解要“精”

音响效果要“清”

5、综合性艺术表演教学实施中要注意哪几方面的问题? 注意“表演参与”的全体性 注意“表演与演唱”的结合 注意“表演技能”的学习注意“表演兴趣”的激发

四、问答题

1、在音乐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是什么? 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生的特点 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与整合 注意音乐教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 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活动

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因地制宜地实施课程标准

2、音乐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什么? 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以音乐活动方式划分教学领域 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 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分学段设计梯度渐进的课程学段目标及相应的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设计,在明确的规定性和适度的弹性之间寻求平衡,给教师教学和地 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留有创造和选择运用的空间

音乐工作总结

孙海波

作为初中音乐教师,我感到十分幸福。用艺术的眼光来感悟生活感悟音乐。本学期即将结束,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课堂教学

由于工作需要,今年我被调到民族中学担任初一8个班的音乐教学工作。对于毕业以来来一直教小学的我,教中学的确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挑战。但无论小学中学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来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

在教学过程中,本着让学生从“要我学----我想学----我要学”这一过程进行转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对教材的目标进行了设定。并根据初中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而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安排了本学年的教学计划,精心编写了各个课时的教案,配合学校强势推进教学改革。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我一方面在教学模式上采用一些适时有效的设问,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的实物展示与课件相结合,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课堂教学实效性。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在课堂活动中,我会创设平等、民主、愉悦的环境,能够在课堂中点燃学生的求知火焰。

二、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恃无恐。因此,今后应特别注意赏罚分明、把握尺度。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我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的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对于学生的一些扰乱课堂的行为批评力度不够。总以为学生不是恶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恃无恐。因此,今后应特别注意赏罚分明、把握尺度。还有幽默力量运用不够。

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在教学形式方面我认真地进行了探索,通过这些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课标》指导下的教材活动性强,我充分利用教材,精心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音乐源于生活。在教学中,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音乐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听到音乐,感受到音乐。(3)、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三、课外活动及其他教学工作

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兴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所以,本学年我在教学中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我所教授的唱歌、欣赏等只是音乐教育中的一个分支。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第6篇

一、单选(30分)

1、学生学习外语需要大量的(D)

A.测试

B.翻译

C.天赋

D.实践

2、在我国,英语被列为义务教育阶段的(C)

A.必考课程

B.网络课程

C.必修课程

D.选修课程

3、英语教学要始终使学生发挥

(A)

A主体作用

B.主导作用

C.主观作用

D.客观作用

4、在基础英语课程体系中,除了教科书外,还有更加广泛的(C)

A.联系资料

B.教辅资料

C.课程资源

D.网络资源

5、国家英语课程要求开设英语课程的起点是

(B)

A.小学1年级

B.小学3年级

C.初中1年级

D.高中1年级

6、国家课程三级管理机制是

(A)

A.教育部、省和地区

B.国家、地方和学校

C.省/自治区、市和县

D.地区、学校和教师

7、说是运用口语表达思想和

(B)

A.输入信息的能力

B.输出信息的能力

C.辨认语言的技巧

D.理解话语的技能

8、检验学生语言理解、分析和加工能力的客观标准是

(D)

A.书面语

B.口头语

C.语言形式

D.语言表达

9、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手段和理解与表达英语的形式是

(B)

A.读写

B.听说

C.画画

D.唱歌

10、英语课程标准四级阅读技能目标要求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达到

(B)

A.4万词以上

B.10万词以上

C.15万词以上

D.20万词以上

11、建立学习档案的主要参与者是

(C)

A.教师

B.家长

C.学生

D.学校

12、能够使语言发挥其表意功能和交际功能的是其

(B)

A.稳定性

B.有声性

C.符号性

D.语法性

13、英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

(B)

A.语言理解分析能力

B.语言综合运用能力C.真实阅读写作能力D.语音语汇语法能力

14、早期的研究把外语或第二语言学习动机分为工具型动机和

(C)

A.内在动机

B.外在动机

C.融入型动机

D.附属型动机

15、学校的期中或期末考试是

(A)

A.业绩考试

B.水平考试

C.分级考试

D.诊断考

填空:(20分)

1、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包括

(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2、《标准》中的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合作)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

3《标准》对

(语言技能

语言知识

情感态度

学习策略

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内容标准。

4英语学习的策略包括(认知策略

调控策略

交际策略

资源策略)等。

5、《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是指、、、、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2、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合作

判断:(10分)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

(正确)

2、基础英语语言知识是综合英语运用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正确)

3、评价的内涵得到极大扩充,评价等于考试,考试是评价的唯一手段。

(错误)

4、任何一门现存的自然语言都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从小至单个的词到大至语篇的各个层面都体现出文化内涵。

(正确)

5、提倡探究式学习是排除语言知识的学习,只是改变了学习的方式和途径。(错误)

名词解释:(10分)

1、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就是以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

2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任何材料和物质条件。它包括:可以作为学习和教学内容的材料以及使学习和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客观条件和设施。

3、新作业观

作业不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独立学习,而是师生、学生之间多种多样的互动。作业不是惩罚、控制和鉴别学生的手段,而是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4、新教师观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教师是学生的精神教练.5、新教材观

教材不是法典,教材不是圣经,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自由度巨大的空间,新教材表面看来简单了,实际上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更高。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才能超越教材。

简答:(30分)

1、在基础教育的英语教学中,处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这二者的关系时,应该注意哪几点?(8分)

1)坚持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原则,改变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

2)防止过于强调模仿、死记硬背、机械操练的教学倾向。

3)倡导语言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开放的、互动的学习模式。

4)针对初中学段学生的特点,正确把握语言基础知识与语言技能之间的关系。

2、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8分)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建立情感态度的沟通和交流渠道。

3)结合英语学习内容,讨论有关情感态度的问题。4)帮助学生克服情感态度方面的困难。

3、英语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与发展方向是什么?(8分)

1)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评价理念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2)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

3)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与平衡。

4)对学生的平评价重激励、重发展、重能力。

4、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应做到哪几点?(6分)

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制订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或询问等方法进行学习;

3)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4)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

5)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六、论述题(15分)

依据《标准》,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意哪些内容?

1、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

2、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3、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4、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5、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2.运用《英语课程标准》阐述任务型教学的意义。

在活动中所学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其价值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对学习英语的价值的直接感受,有利于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任务驱动型学习有较明确的具体目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容易看到成就,体验成功,有利于激励学习积极性。

(4)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感到自我的不足,有助于激发自我完善的欲望,启动不断学习的内在动力。

(5)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因此有利于培养责任心。

(6)在任务驱动型学习中,有较多的人际交往,有较多的机会思考、决策、应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性格和情感,发展运用交际策略的能力。

(7)在任务驱动型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扮演着一个角色,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语感的生成。

(8)在任务驱动型学习中不可能单纯使用一种技能或一项语言知识,因此有助于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任务驱动型学习中学生更注意语言的恰当性、得体性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9)学生在任务驱动型学习中所获得的经验有利于把所学语言较顺利地应用于真实交际。

(10)采用任务驱动型学习的方式可以改变目前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的知识传授比重较大,语言实践不足甚至单纯讲授语言知识的现状,有利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英语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题。

(40分)

1.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有:

1).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__兴趣_______,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___合作精神______。

2).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_____创新精神___。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____想象能力_____和创新精神。

4).

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_健康________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小学阶段听、说、读、写语言技能之间的关系如下:

_____听__是分辨和理解话语的能力;__说______是运用口语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__读______是辨认和理解书面语言,即辨认文字符号并将文字符号转换为有意义的信息输入的能力;___写_____是运用书面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

3.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__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__________

4.《标准》以人为本,遵循“__为用而学,___在用中学______,____学了就用___”的原则,对各级目标以学生“___能做什么(can

do)______”的形式具体描述该级别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操作性要求。

5.教育评价包括教育测量与___教育评估______两部分。

6.英语课程目标按照国际通用的能力水平设立_九____个级别?其中三、四年级应完成___一__级目标,五、六年级就完成____二_级目标,七-九年级分别要完成____三、四、五_级目标,高中阶段要完成____六、七、八_级目标。

二、多项选择题。

(30分)

1.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观念是什么?(a

b

c

d

e

f)

A.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B.

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C.

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D.

采用灵活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E.

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F.

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2.英语课程设计思路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目标结构,保证国家英语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有利于哪几个方面?(a

b

c

d)

A.

有利于解决以往各学段之间缺乏衔接,教学内容和要求重复,一刀切等现象,保证英语教学的连续性。

B.

有利于解决各地英语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C.

有利于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和体现个性化学习的多教学模式的建立。

D.

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目标的实现。

3.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建立在哪几个方面的基础上?(a

b

c   d

e)

A、学生语言技能

B、语言知识

C、情感态度、D、学习策略

E、文化意识

F、自主学习能力

4.      下面几项哪些是二级课程总体目标的描述?(b

c

d

e

f)

A、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

B、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C、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D、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和歌谣。

E、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简单的故事、并讲述简单的故事。F、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

5.英语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与发展方向是什么(a  c

d

e)

A.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评价理念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B.       课程评价要自始自终坚持公正、全面、科学的原则和鼓励性原则。

C.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与平衡。D.

对学生的评价要注激励,重发展,重能力。

E、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

6.英语教学评价应注意的问题?(a

b

c

d

e)

A.

课程评价要自始自终坚持公正、全面、科学的原则和鼓励性原则,要有益于保护并加强学生学习兴趣,保护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B.

评价要坚持发展性原则,评价结果既反映学生学习现状又反映学生发展潜能。

C.

在评价过程中要坚持合作的原则,提倡教师与同学的合作以及同学间的合作。

D.

课程评价要坚持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E.

要注意评价的过程不加重学生的负担。

7.为什么要把情感态度列为英语课程目标之一?(a

b

c

d)

A、语言与情感态度有密切关系;B、情感态度对语言学习的结果有重要影响;

C、情感态度本身就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D、关注情感态度是国际基础教育改革趋势的重要特征之一。

8.什么要把学习策略列为英语课程目标之一?(a

bc)

A.

使用策略能够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B.

发展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C.

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相互促进。D、渗透学习策略的培养

9.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abcd)

A.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B.

建立情感态度的沟通和相互交流的渠道。

C.

结合外语学习内容讨论有关情感态度的问题。D.

帮助学生克服情感态度方面的困难。

10.《标准》中学习策略可分为哪几类?(abcd)

A、认知策略

B、调控策略

C、交际策略

D、资源策略

11.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学习策略的培养?(abcd)

A.

加强反思和监控。B.

根据学习风格调整学习策略。

C.

注重交流和相互学习。D.

教师要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

12.下面哪些是任务活动的类型介绍:(abc)

A.

信息传递型B.

推理决定型C.

观点阐述型D.

理论分析型

13.任务驱动型学习活动的目的?(abc)

A.

学习人际交流,用所学语言与他人交流信息,交换意见,沟通感情,建立和维持某种人际关系。

B.

学习从社会媒体获取用语言传播的信息,并付之应用。

C.

学习欣赏与所学语言水平相当,但语汇有所扩展的作品,如故事、诗歌、歌曲、戏剧等,并能对其作出反响,甚至自己进行创作。

14.提倡任务型教学途径有什么重要意义?(abcd)

A.

任务驱动型学习是双边或多边的交互活动。B.

任务驱动型学习有较明确的具体目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C.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容易看到成就,体验成功,有利于激励学习积极性。

D.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感到自我的不是,有助于激发自己完善的欲望。

15.以下几点,哪些能体现教师工作方式的变化?(abcd)

A.新课程标准如何得到家长的理解。B.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案如何得到校长的支持。

C.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同科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D.跨学科教师之间沟通,相互交流的灵感启迪。

三、判断题。

(20分)

1.情感态度指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x)

2.英语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处理具体问题的技术或技巧,类似于足球中的技术(x)

3.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意: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v)

4.探究学习的本质是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亲身的体验,主动获取知识或信息,应用知识或信息在解决问题,完成交际任务,有的情况学生可以自己确定专题。(v)

5.学生在任务驱动型学习中,所获得的经验有利于把所学语言顺利地应用于虚拟交际中。(x)

6.采用任务驱动型学习方式,可以改变目前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的知识传授比较重大的语言实践不足的现状,有利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v)

7.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的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v)

8.在任务型学习活动中教师不但应该是课堂交际活动的参与者,还应该充当学生的“活字典”、“资料库”,从教师的职责出发,观察、监控课活动的进展。(v)

9.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宗旨,给予了教师创造的空间,因此要求教师具有广泛的合作和沟通能力。(v)

10.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评价是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的。(v)

3、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2)建立情感态度的沟通和交流渠道。3)结合英语学习内容,讨论有关情感态度的问题。4)帮助学生克服情感态度方面的困难。

4、英语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与发展方向是什么?

1)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评价理念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2)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3)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与平衡。4)对学生的平评价重激励、重发展、重能力。

5、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一、填空题(46分,每空2分)

1.外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___必修____课程,英语是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语种之一。

2.《英语课程标准》第二级为六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__五_级为九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__八__级为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

3.《英语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设定为九个级别并以学生“___能够做某事________”具体描述各级别的要求,这中设计旨在体现基础教育阶段能力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和课程要求的有机衔接,保证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4.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___形成性

____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___终结性____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

5.7—9年级和普通高中的英语课程建议每周不少于

___四____课时。

6.____听力测试_______在学期、学年和结业考试中所占比例应不少于20%。笔试应避免单纯语音知识题和单纯语法知识题;增加具有语境的应用型试题;适当减少客观题、增加___主观题____。

7.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___综合语言应用_________能力。

8、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9、《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合作)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

二、判断题:10分)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T)

2、基础英语语言知识是综合英语运用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T)

3、评价的内涵得到极大扩充,评价等于考试,考试是评价的唯一手段。(F)

4、任何一门现存的自然语言都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从小至单个的词到大至语篇的各个层面都体现出文化内涵。(T)

5、提倡探究式学习是排除语言知识的学习,只是改变了学习的方式和途径。(F)

6、听和读是由内部语言转换为外部语言;说和写是由外部语言转换成内部语言。(F)

7、少年儿童具有成年人不可比拟的语言学习优势。(T)

8、我们提倡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全面素质以及他们掌握的语言知识进行评价。(T)

9、评价就是指考试。(F)

10、考试成绩统计常常要做的是通过计算集中趋势,了解考生的典型的或是普遍的应试表现。平均数是计算集中趋势最常用的方法。(T)

一、填空题(52分)

1、外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__________是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语种之一。1、英语

2、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___________,使学生树立___________,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_________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___________________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兴趣,自信心,合作,英语基础知识,世界和中西方

3、《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设定为_______个级别,并以学生“__________________”具体描述各级别的要求,这种设计旨在体现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能力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和课程要求的有机衔接,保证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3、九,能够做某事

4、国家英语课程要求从___________起开设英语课程。《标准》第二级为_____________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_____________为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八级为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第三、四、六、七级为第二、五、八级之间的过渡级。4、3年级,6年级,第五级(累计11分)

5、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5、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

6、语言技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_____________是理解的技能,_____________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6、听、说、读、写,听和读,说和写

(累计20分)

7、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五方面的内容。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7、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

8、《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是指8、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合作

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

9、小学阶段听、说、读、写语言技能之间的关系如下:

_____是分辨和理解话语的能力;_____是运用口语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_____是辨认和理解书面语言,即辨认文字符号并将文字符号转换为有意义的信息输入的能力;______是运用书面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9、听,说,读,写

10、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3~6年级英语课程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每周不少于四次教学活动,3、4年级以短课时为主,5、6年级长短课时结合,长课时不低于2课时。班容量一般不超过______人/班。7~9年级和普通高中的英语课程建议每周不少于

_______课时。10、长短课时结合,高频率,40,411、______测试在学期、学年和结业考试中所占比例应不少于20%。笔试应避免单纯语音知识题和单纯语法知识题;增加具有语境的应用型试题;适当减少客观题、增加_______题。11、听力,主观(累计40分)

12、语言技能一级目标:能唱英语儿童歌曲____________,说歌谣_____________,视听时间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20~25分钟)。语言技能二级目标:能表演歌谣或简单的诗歌____________(含一级要求),能演唱英文歌曲______________(含一级要求),能看懂英文动画片和程度相当的英语教学节目,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不少于20~25分钟)。12、15一20首,15一20首,30-40首,30-40首

13、语言技能三级目标: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达到________以上。语言技能四级目标: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___________以上。语言技能五级目标: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_________以上。13、4万词,10万词,15万词

14、语言知识二级目标: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________________单词和_______左右的习惯用语。语言知识五级目标:学习使用______________单词和_____________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语言知识八级目标:学会使用_________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14、600~700个,50个,1500~1600个,200~300个,3000个(累计52分)

二、多项选择题(12分)

1、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观念是什么?(a

b

cd

e

f)

A、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B、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C、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D、采用灵活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E、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F、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2、下面几项哪些是二级课程总体目标的描述?(b

c

d

e

f)

A、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

B、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C、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

D、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和歌谣。

E、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简单的故事、并讲述简单的故事。

F、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

3、为什么要把情感态度列为英语课程目标之一?(a

b

c

d)

A、语言与情感态度有密切关系;

B、情感态度对语言学习的结果有重要影响;

C、情感态度本身就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D、关注情感态度是国际基础教育改革趋势的重要特征之一。

4、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a

b

c

d)

A、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B、建立情感态度的沟通和相互交流的渠道。

C、结合外语学习内容讨论有关情感态度的问题。

D、帮助学生克服情感态度方面的困难。

5、任务驱动型学习活动的目的是(a

b

c)

A、学习人际交流,用所学语言与他人交流信息,交换意见,沟通感情,建立和维持某种人际关系。

B、学习从社会媒体获取用语言传播的信息,并付之应用。

C、学习欣赏与所学语言水平相当,但语汇有所扩展的作品,如故事、诗歌、歌曲、戏剧等,并能对其作出反响,甚至自己进行创作。

6、以下几点,哪些能体现教师工作方式的变化?(a

b

c

d)

A、新课程标准如何得到家长的理解。

B、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案如何得到校长的支持。

C、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同科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

D、跨学科教师之间沟通,相互交流的灵感启迪。

三、判断题(16分):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T)

2、英语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处理具体问题的技术或技巧,类似于足球中的技术(F)

3、评价的内涵得到极大扩充,评价等于考试,考试是评价的唯一手段。(F)

4、任何一门现存的自然语言都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从小至单个的词到大至语篇的各个层面都体现出文化内涵。(T)

5、探究学习的本质是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亲身的体验,主动获取知识或信息,应用知识或信息在解决问题,完成交际任务,有的情况学生可以自己确定专题。(T)

6、在任务型学习活动中教师不但应该是课堂交际活动的参与者,还应该充当学生的“活字典”、“资料库”,从教师的职责出发,观察、监控课活动的进展。(T)

7、评价的内涵得到极大扩充,评价等于考试,考试是评价的唯一手段。(F)

8、少年儿童具有成年人不可比拟的语言学习优势。(T)

四、简答题(20分)

1、什么是任务型教学?

1、任务型教学就是以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学习成果或教学成效。

2、你认为英语教学的课程资源有哪些?能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什么作用?

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还包括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还包括教师用书、练习册、活动册、挂图、卡片、音像带、多媒体光盘、配套读物等。还应充分利用图书馆、语言实验室、音像设备、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等基本的和常规的教学设施。学校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组织学生建立班级图书角或图书柜,鼓励学生制作班级小报、墙报,鼓励学生交流学习资源。

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作用:增强直观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趣味性,有利于学生创设语言学习情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相关文章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精选11篇)表演人才 第1篇六七岁至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 即相当于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这一时期少儿的主要行为活动是学...

3
2025-09-20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精选6篇)保安班长月总结 第1篇篇一:保安班长年终总结个人总结光阴似箭日如梭,转眼间半年已经过去。回顾我们保安队在近...

1
2025-09-20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精选15篇)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第1篇20**年8月我有幸在市电大参加了“仙桃市第一期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

1
2025-09-20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第1篇《四季》文清路小学 刘明霞教学目标:1、认识 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和折...

2
2025-09-20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精选18篇)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第1篇1、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办公室的全面工作,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

3
2025-09-20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精选12篇)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第1篇《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危害;林则...

2
2025-09-20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精选10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第1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分析及其改进方案阳旭东(贵州工业大...

1
2025-09-20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精选8篇)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第1篇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宝地宾馆改扩建项目 承办单位:...

1
2025-09-20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