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胃食管返流症范文
来源:火烈鸟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胃食管返流症范文(精选8篇)

胃食管返流症 第1篇

关键词:胃食管返流症,西沙必利,泮托拉唑

胃食管返流症是临床常见消化内科疾病, 其发生率呈逐年上升, 是由多病因导致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胃食管返流症主要以胸骨后疼痛、返酸和烧心为主要临床表现、消化内镜下可显示食管黏膜不同程度的病理性损害[1]。临床实践表明采用西沙必利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方法在改善胃食管返流症症状及其治疗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消化内科住院部胃食管返流病87例, 全部患者入院后完善消化内镜和镜下取病理组织活检, 两者结果均符合胃食管返流病的诊断标准[2], 治疗前近2w未使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 对于消化道溃疡、消化道肿瘤、其他系统恶性肿瘤、肝肾疾病、心肺疾病和精神性疾病等疾病患者排除在外。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 男34例, 女10例, 年龄25~65 (39.21±8.64) 岁, 对照组43例, 其中男32例, 女11例, 年龄24~66 (39.33±8.91) 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西沙必利 (商品名:普瑞博思, 厂商:西安杨森制药公司, 批号:H10960289) 5mg, tid, 餐前0.5h口服, 联合泮托拉唑 (厂商:山东罗欣药业公司, 批号:H20074147) 30mg, qd, 清晨空腹口服;对照组单独应用泮托拉唑30mg, qd, 清晨空腹口服, 治疗6w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3]

治疗后常规行胃镜检查, 并综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价。治愈:无临床症状, 胃镜检查示消化黏膜糜烂面或溃疡面出现消失或明显减少、减轻;有效:临床症状改善显著, 胃镜检查示消化黏膜糜烂面或溃疡面明显减轻大于1个级别;无效:临床症状和胃镜检查的消化黏膜糜烂面或溃疡面无变化。治疗有效率= (治愈+有效) /研究例数×100%。

1.3.2 症状改善情况评价标准[4]

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 (胸骨后疼痛、返酸、烧心) 消失或明显好转提示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后患者上述临床症状稍好转提示症状改善;治疗后患者上述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恶化提示症状无改善, 症状改善率= (明显改善+改善) /研究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两组间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用 (±s) 表示, 两组间的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胃食管返流症是由于人们暴饮暴食现象导致的, 作为消化道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5]。目前药物治疗是胃食管返流症常规治疗方式, 临床常用药物包括西沙必利联合泮托拉唑[6]。西沙必利具有调节胃肠运动的作用, 通过选择性控制肌层神经丛节后乙酰胆碱释放, 改善胃肠运动性障碍, 不影响胃肠粘膜下神经丛和粘膜的内分泌功能, 西沙必利通过促进胃肠蠕动和胃部内容物排空, 增强消化道收缩和蠕动功能, 改善胃窦部与十二指肠间的协调控制作用, 避免胃食管与十二指肠间返流症状的出现, 也具有促进十二指肠内容物的排空的功能[7]。泮托拉唑是奥美拉唑的同属药物, 作为常见的质子泵抑制剂, 血药浓度持续时间常, 且维持的血药浓度高, 通过在胃表面细胞微血管系统内产生次磺酰胺类似物, 增强对质子泵作用, 有效抑制胃酸的过度分泌功能, 单独应用泮托拉唑具有胃酸抑制作用, 但不能改善胃肠动力障碍[8,9]。因此, 与胃肠动力调剂剂西沙必利联合应用具有药物协同作用。两者联合应用在胃食管返流症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研究显示:泮托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独应用泮托拉唑治疗患者, 且泮托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患者在改善胸骨后疼痛、返酸、烧心症状中的效果也明显优于单独使用泮托拉唑治疗患者, 研究揭示了泮托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胃食管返流症的效果确切, 明显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胃镜下病理组织特征, 与研究报道结果相一致[10]。

综上所述, 胃食管返流症采用西沙必利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独采用泮托拉唑治疗, 联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岚.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的比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8, 6 (8) :839-840.

[2]黄介飞.胃食管返流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M].《孟宪镛主编实用消化病诊疗学》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1, 1213.

[3]龙彦.泮托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返流性食管炎46例[J].中国药业, 2012, 21 (3) :59.

[4]方富昌, 王伟, 黄海东, 等.泮托拉唑联合西沙必利治疗返流性食管炎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10, 17 (1) :12.

[5]蒋应玲.70例胃食管返流病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临床医学工程, 2010, 17 (9) :121-123.

[6]严铭.西沙必利联合泮托拉唑在胃食管返流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4 (2) :422-424.

[7]郑庆芬, 贺新禹.奥美拉唑联合盐酸依托必利治疗胃食管返流病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 2010, 2 (37) :316-317.

[8]闵文, 杨兴仁, 罗荣高.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 2010 (2) :58.

[9]将财有.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返流病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2) :14-16.

幼儿胃食管返流的症状 第2篇

婴儿胃食管返流症有四大症状,即吐奶、体重不增、出血和肺部症状,其中以吐奶最常见。据统计,几乎有2/3的病孩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反复呕吐,随年龄增大而加重,发展到后来,甚至每次喂奶后都呕吐。呕吐多不费力,非喷射性,但也有部分病孩为喷射性呕吐,平卧位和嗳气时更容易发生。有的孩子不喂奶时也常吐奶。

反复吐奶,会引起营养不量,体重不增或下降。由于胃食管返流,胃酸等腐蚀食管黏膜,还可造成食管炎,甚至引起食管黏膜血管破损、出血。此外,胃食管返流时,若胃内容物误入气管则可引起肺部反复感染,严重危害孩子的健康。因此,应根据婴儿胃食管返流的不同程度采取相应措施。

浅论胃食管返流病临床进展 第3篇

关键词:胃食管返流病,临床进展

1 GERD的临床表现

GERD临床表现不尽相同, 常见表现有如下四种: (1) 返流的典型症状包括:反胃、反酸、反食以及嗳气等, 这些症状在进食后表现尤为明显。高发体位为平卧位或身体前屈体位。由于返流物p H值较低, 多在餐后明显或加重, 平卧或躯体前屈时容易出现, 因返流物多呈酸性, 反酸常伴烧心, 是GERD最普遍的临床表现[1]。 (2) 返流的酸性物质会刺激食管, 使患者感到胸痛、烧心, 甚至难以正常吞咽。 (3) 除了食管, 其他部位发生的刺激性症状包括:咽喉炎症、哮喘以及咳嗽, 其中尤以后两种为首发症状。个别患者可诱发吸入性肺炎, 以至于肺间质表现出纤维化态势。 (4) 其他:患者在返流时, 会感到咽喉部位不舒服, 存在异物感或堵塞感, 犹如一个棉团堵塞在咽部。 (5) 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

2 GERD的内镜表现

GERD表现为内镜阳性和内镜阴性, 即NERD。在临床上, 在症状比较典型的患者中, 30%为返流性食管炎 (RE) , 因此, NERD的临床治疗效果远远低于RE。

3 GERD的食管监测

3.1 食管p H值的24 h监测

该方法得到多方公认, 用于GERD的诊断。患者在生理状态下可以借助便携型p H记录仪来持续24 h监测食管p H值。医生根据记录可以判定食管是否经受了过度的酸返流。p H记录仪的观察指标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最长返流时间; (2) 返流时间超过5 min的发生次数; (3) 反酸物其p H值<4的次数以及p H值<4的总时间 (占24 h的百分比) 。

3.2 食管测压

胃食管返流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食管括约肌 (LES) 功能障碍。除帮助食管酸碱度电极进行定位、于术前对食管功能进行评估, 术前预测手术治疗返流病症的疗效以及预估患者是否需要进行长期的持续性治疗。总的来说, 食管测压有助于治疗难度大的患者评估食管功能。

3.3 食管的滴酸试验

为患者行食管滴酸试验, 若患者在滴酸前15~20 min内感到胸骨后疼痛或者有烧心感受, 则试验结果为阳性。

3.4 X线与放射性核素的食管检查

患者服用钡餐, 然后进行X线与放射性核素检测。钡餐检测本身对于GERD不具备较高的敏感性, 多为内镜检查耐受度低的患者使用, 主要作用是将患有食管癌及其他食管疾病的患者排除。而放射性核素检测已经使用放射性核素进行标记的胃内返流物, 结果阳性率不高, 应用不普遍。

4 GERD的发生机制

主要发病机制为:LES屏障对于返流的抵抗能力降低, 食管对返流物的廓清能力降低、食管黏膜变薄屏障功能受到破坏, 以及心里社会因素、生活习惯、基础疾病等。部分学者又提出了神经功能异常、功能障碍等新观点[1]。

5 GERD与食管腺癌的关系

根据以往文献资料显示, 食管癌以鳞状细胞癌为主, 多发生于食管中段。但是BE可视为癌变的前期表现, 其病症表现直接提示癌变的发生, 点明GERD是导致食管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6 GERD的诊断方法

通过收集准确且完整的病史是GERD诊断的主要基础。主要根据以下几点: (1) 返流的临床表现非常明显; (2) 内镜下发现疑似GERD的表征; (3) 出现烧心、反酸等GERD典型症状, 作为客观依据, 这两种典型症状可以应用于GERD的早期诊断。借助内镜进行检查时, 若能明确排除因其它因素诱发的食管病症, 则可判定为GERD。若出现典型症状但内镜结果呈阴性, 则为患者给予24 h食管p H值监测, 一旦发现食管发生过度酸返流, 则同样可以确诊。对于无法进行p H值监测的患者则借助质子泵 (PPI) 作试验性治疗, 连用7 d, 若效果明显, 则基本可以确诊。若患者症状不明显, 则可以综合内镜、24 h便携记录仪以及试验性治疗多种手段进行病情诊断与分析。

7 GERD的治疗方法

GERD的治疗目的在于对临床症状的控制、对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抑制, 最终目标为患者的治愈。

7.1 基础治疗

引导患者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

7.2 药物治疗

一般使用递减法进行药物治疗, 即最初便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与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 第一时间控制住临床症状, 待病情平稳后逐渐减少药物用量。也可以按照GERD治疗共识意见进行药物的增量治疗, 从药效最低的药物开始使用, 待病情确诊后进行加量的第二阶段治疗[2]。

7.2.1 促胃肠动力药

这一类的药物重在使LES压力明显增加, 进而使食管的蠕动功能得以恢复, 胃排空实现后, 胃返流物自然明显减少, 返流物暴露于食管的时间也大大缩减。西沙比利是促胃肠动力的推荐用药, 其疗效与H2受体拮抗剂 (H2RA) 相仿, 适用于轻、中症患者。常用量5~15 mg/次, 3~4次/d, 疗效8~12周。由于西沙比利有个别严重心律失常不良反应的报道, 应用时要注意。莫沙必利作用与西沙比利相似, 但由于临床应用时间尚短, 对其疗效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观察。

7.2.2 抑酸药

抑酸药主要是H2受体拮抗剂, 包括雷尼替丁、西咪替丁、法莫替丁等。抑酸药可以有效抑制24 h内胃酸的自然分泌, 使其降幅达到50%~70%。然而, 对于因进食导致的胃酸刺激性分泌, 其效果有限。因此其适用的患者为轻度和中度症状的患者, 一般疗程有8~12周即可达到病症的有效缓解。

抑酸药还包括质子泵抑制剂, 其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埃索美拉唑。质子泵抑制剂为抑酸药中最佳选择, 抑酸效果非常强, 其疗效要比H2RA以及促胃肠动力药优秀得多, 更适用于重症患者, 一般疗程有4~8周即可做到病症的有效缓解。

7.2.3 胃黏膜保护剂

保护剂的常见种类有铝剂、铋剂以及前列腺素与前列腺素衍生物。铝剂能覆盖溃疡面, 减轻黏膜损伤。铋剂能则覆盖胃的基底, 保护黏膜表面。而前列腺素与前列腺素衍生物则可增加胃肠黏液与重碳酸盐的分泌量, 使胃肠细胞不会直接受到胃酸伤害。

7.2.4 铝碳酸镁

此类药物是一种兼有胃黏膜保护作用的抗酸剂, 是一种化学化合混合物, 能有效解决胆汁返流问题, 同时中和胃酸及胃蛋白酶。

7.2.5 铋剂

临床上现常用的有胶体次枸橼酸铋, 通过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激活碱性成纤维生成因子的生成, 增加一氧化氮合酶的体内浓度, 来达到保护黏膜的目的[3]。

7.3 抗抑郁药

在患有GERD患者中, 有近40%的患者存在抑郁、焦虑心理, 其中大半为轻中度抑郁, 这一情况明显比一般人群严重。因此需要为GERD患者行心理引导, 若给予抗抑郁、抗焦虑药物的治疗可能会更加有效。

7.4 中药

GERD证型分布以肝郁化热、脾胃虚弱等为主[4], 目的是控制返流, 缓解症状。

7.5 联合用药

临床联合用药治疗GERD最常见的是将促胃动力药、质子泵抑制剂、黏膜保护剂联合应用, 必要时可加用抗抑郁药物。研究表明, 联合用药比单用PPI有更好的疗效。张保环等联合应用兰索拉唑、枸橼酸莫沙必利和铝碳酸镁;方翰良等[5]联合应用雷贝拉唑、铝碳酸镁和莫沙比利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8 手术与内镜治疗

手术方式包括内镜下缝合治疗、射频治疗、内镜下注射等。最常用的手术方式是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治疗术 (LNF) , 根据美国胃肠内镜外科医师协会 (SAGES) 所制定的工作指南和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胃食管返流中心[6]发出的指征如下: (1) 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2) 服用药物出现不良反应或不愿长期服药的患者; (3) 主动进行外科治疗的患者; (4) 合并有 (Ⅰ型) 滑动性食管裂孔疝 (疝囊直径超过3 cm) 的患者, (Ⅱ型) 食管旁型患者、 (Ⅲ型) 混合型患者以及 (Ⅳ型) 巨大型患者; (5) 合并患有BE或者食管出现炎性狭窄的患者; (6) 合并有哮喘、咳嗽等典型GERD症状的患者, 或24 h-p H监测发现发生重度酸返流的患者者。近年来, 国外对LNF治疗GERD进行大量临床试验与研究, 参见Hunter等[7]的研究报道, 87例患者在接受LNF治疗后, 11例 (12.64) 治疗无效, 其他76例 (87.36%) 症状得到完全缓解并有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冯桂建.胃食管返流病的内科治疗进展.中国新药杂志, 2003, 12 (6) :410.

[2]聂时南.一种新型胃黏膜保护剂三叶肽.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1, 28 (5) :257-263.

[3]马晓鹂, 周宇, 魏国丽.雷贝拉唑结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非糜烂性返流病伴抑郁、焦虑患者的疗效观察.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9, 9 (2) :141-143.

[4]Puri V, Felix E, Fitzg ibbons Jr RJ.Laparoscopic vs conventional tension free inguinal herniorrhaphy:2005 Society of American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ic Surgeons (SAGES) annual meeting debate.Surg Endosc, 2006, 20 (12) :1809-1816.

[5]方翰良, 方奇慧.联合应用雷贝拉唑、铝碳酸镁和莫沙比利治疗难治性胃食管返流病202例疗效观察.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9, 21 (1) :49-51.

[6]Draaisma WA, Rijnhart-de Jong HG, Broeders IA, et al.Five-year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esults of laparoscopic and conventional Nissen fundop lication.Ann Surg, 2006, 244 (1) :34-41.

胃食管返流症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56例患有胃食管返流早产儿, 其中男31例, 女25例, 出生0.5~36.2 h, 所有患者均符合WHO胃食管返流诊断标准。

1.2 方法

所有患儿在喂奶前30 min均服用吗丁啉, 每次0.15~0.20 mg/kg, 每隔6 h一次, 能够增加食管下段括约肌扩张力, 提高胃排空和蠕动波的幅度及其持续时间。有资料显示小剂量红霉素5~8 mg/ (kg·d) 和5%葡萄糖20~30ml静脉滴注能够治疗早产儿胃食管返流, 且具有较高安全性、经济性、有效性, 根据患儿情况予以应用。

在对胃食管返流早产儿治疗过程中, 需增强巡视力度, 注意对其病情进行仔细观察, 有助于预防并发症发生。胃食管返流早产儿并不具有较为典型性的临床表现症状, 且其症状均无特异性, 因此护理人员需从主观上对其进行重视, 若早产儿在生后5 d内有难以名状的溢奶、呼吸暂停情况需注意是否为胃食管返流。若患儿被喂奶后有烦躁情况, 心率增快, 呼吸出现困难或不规则性, 并有呕吐症状, 或对口腔进行检查时发现口角溢出奶液, 需提高警惕, 观察是否是呕吐物发生返流导致并发症发生的先兆。在临床中需严密监测早产儿生命体征, 是否有胃食道返流征象, 备有负压吸引器、氧气、简易呼吸器等抢救物品和药品。

1.2.1 消化道护理

依据患儿呕吐产生的原因不同性, 例如幽门痉挛、喂养不当、颅内高压、严重感染、羊水吞入等予以正确护理。喂养时少量多餐, 能够降低胃内容物返流几率。注意适时营养性吸吮, 先对新生儿喂白开水, 按照患儿胃肠耐受程度逐渐改成稀释配方奶, 其喂养量则由少增多。对于吃奶量很少的患儿, 通过胃管鼻饲奶效果较好, 喂奶前回抽观察是否存在胃内残余量, 如果所残存的量比前次喂奶量的1/3要大, 需停止喂奶一次, 在喂奶量能够满足生理需要时, 胃内无残存量, 可将胃管拔出。灌肠:早产儿胃肠蠕动均较缓慢, 通过灌肠能够及时将肠道中的粪便清理掉, 提高胃肠蠕动力, 便于胃排空。通常应用生理盐水进行灌肠, 并辅以腹部按摩, 提高粪便排出效果。若持续48 h无大便排除则需灌肠通便, 经研究发现, 灌肠排便后有效提高了患儿吮吸力, 奶量喂养增加。洗胃:患儿呕吐较为频繁时可应用温生理盐水进行洗胃, 所呕吐出的胃内容物出现异常时, 可予以1%碳酸氢钠进行洗胃。

1.2.2 抚触护理[1]

经人体体表相触能够对大脑产生刺激, 兴奋迷走神经, 提高胃肠蠕动能力, 由此可以使得胃肠道内分泌激素活性提高, 使得婴儿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能力增加。

1.2.3 呼吸道护理

对患儿进行常规性心电监护, 如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均需予以监测, 需专人进行看护, 并准备所需抢救药物及物品等, 若有胃食管返流情况出现, 面色呈现紫绀状, 需及时使得患儿保持侧卧位, 头部偏往一侧, 先将口腔内的分泌物或奶汁予以清理, 吸鼻腔时间短, 每次均低于15 s。快速消除呼吸道遭受的梗阻现象, 对其足底进行拍打, 并扣背以便刺激呼吸, 如有必要, 可应用吸氧及呼吸兴奋剂, 使得窒息症状快速消除, 降低或直接避免引发严重并发症。

1.2.4 体位护理[2]

患儿在选取头高俯卧位状态时, 需护理人员进行专职护理, 并予以准确记录, 若体位出现不准确情况时需随时予以纠正, 防止患儿在俯卧位状态下面部垂直向下或是接近垂直向下, 出现缺氧现象, 导致其因窒息而死亡。由于早产儿颈部肌肉并不具有较高张力, 俯卧头侧位状态下无法进行较多次的头部转动, 所以面部垂直向下或接近垂直向下现象很少发生。

2 结果

在本文所选取的56例胃食管返流早产儿中, 经有效的治疗和合理护理, 均痊愈出现, 为出现较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

3 讨论

胃食管返流是因为全身性或局部因素导致的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不全, 胃内容物逆流入食道而引发的上消化道功能紊乱综合征。早产儿胃部呈现水平位, 胃底肌和贲门并未到达较完整发育, 容易出现胃食管反流症状, 早产儿由于自身吞咽能力较差, 一些胃返流物会进至气管内, 在情况严重时往往发生呛咳从而引发窒息症状, 合并吸入性肺炎, 呼吸暂停, 返流物会阻塞呼吸道, 导致患儿因窒息而死亡, 对患儿生命健康和自身生长发育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3]。经本文研究发现, 对早产儿予以有效的护理措施, 能够降低胃食管返流发生率, 而且能够提高其治疗效果, 恢复健康。

在临床中, 需医护人员应用合理护理干预, 及时排除导致早产儿胃食管返流因素, 使被动变成主动, 增加保健意识, 使得早产儿能够尽快存活下来。伴随患儿年龄增长, 预防返流机体能够逐渐发育成熟, 可以从根本上避免胃食管返流现象发生。

摘要:目的 探讨早产儿胃食管返流的护理措施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56例早产儿胃食管返流患者, 对其进行有效治疗和合理护理, 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经有效治疗和护理, 所有患者均痊愈。结论 早产儿胃食管返流患者经合理护理, 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早产儿,胃食管返流,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孙秀春.72例新生儿胃食管返流的护理干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 15 (1) :44-45.

[2]姜敬, 计承侠, 张宝珍, 等.早产儿胃食管返流的护理体会.中华全科医学, 2010, 8 (12) :1643-1644.

胃食管返流症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0年2月~2009年10月我院消化科门诊符合GERD诊断者2 000例及健康对照组2 000例,调查患者的个人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学历、婚姻、体重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胃病家族史、居住地、心理压力和使用NSAID等。

1.2 方法

以上所有患者采用诊断GERD患者的问卷评分(RDQ量表)。总分>12分即诊断为GERD[2],对于有心理症状的患者采用心理调查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问卷测评[3]。评分>40分诊断为抑郁状态。尽管GERD诊断缺乏金标准,但可根据症状用RDQ量表作出初步诊断。对有返流症状(反酸、烧心和反食),无报警症状(消瘦、吞咽困难、贫血和黑便)的患者给予质子泵抑制剂(PPI)试验性治疗2~8周,若治疗有效,即可诊断为GERD。治疗使用PPI、胃黏膜保护剂、胃动力剂、抗抑郁药及中成药等药物联合应用及心理辅导、心态调整治疗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我们比较GERD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各种危险因素变化;同时比较GERD患者治疗前后RDQ和SDS-Zung问卷评分变化。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GERD组的性别和年龄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别。GERD组学历高、城区居住、婚姻不稳定、有工作压力、BMI高、有吸烟史、饮酒史、胃病家族史、使用NSAID比C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

GERD患者的RDQ问卷评分经综合治疗2~8周后明显下降(P<0.01)。治疗使用PPI、胃黏膜保护剂、胃动力剂及中药等药物联合应用及心态调整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经治疗后,GERD患者的RDQ问卷评分>12分者由治疗前的1 975例降至43例,说明大部分患者治疗后消化道症状有明显改善。

经综合治疗2~8周后,GERD患者的SDS-Zung问卷评分各项明显下降(P<0.01)。GERD患者SDS-Zung问卷评分>40分者有51例,诊断为GERD合并抑郁状态,排除患者的报警症状如自杀倾向后,尊重患者意愿继续在消化科治疗。治疗方法同上并加用抗抑郁药及中成药等药物联合应用及心理辅导、心态调整治疗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治疗后再次测SDS-Zung问卷评分>40分者有3例,说明大部分患者治疗后心理症状有明显改善。

3 讨论

有报道认为,西方国家中GERD发病率较非西方国家高,在西方国家,GERD发病率为20%~40%,而在亚洲为5%~17%。亦有报道认为,GERD与年龄、性别、饮食、肥胖、吸烟、饮酒、遗传、心理因素等有关。本研究中,GERD患者存在较多危险因素,其中包括心理相关因素(包括高学历、城市居住、婚姻不稳定、工作压力)和其他因素(高BMI、吸烟史、饮酒史、胃病家族史和服用NSAID)均较突出,这与以往的报道一致。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心身疾病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尽管现代医学模式已经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尤其是在综合医院非心理专业科室,仍然重视的是患者的躯体疾病,忽视患者的心理问题。国外研究发现,综合性医疗机构所治疗的抑郁症患者较精神专科医院更为普遍,但内科医师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仅约55.2%,而在国内这个比例仅为21.1%,其结果是延误了病情,而过多的检查和治疗又增加医疗费用支出[4]。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临床医师在诊治GERD时,应兼顾和评价患者的精神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中的影响程度。首先,对患者的消化道症状作定位和定性判断[5],注意有无重叠症状或与系统性疾病共病现象,建立互信的医患关系,尤其应注意的是,治疗的是有心理障碍的GERD患者,而不是精神病患者,帮助患者澄清误解,调整心态,增强信心,主动参与,配合治疗。根据患者的胃肠症状和心理障碍评价制定个性化分级和循序渐进的综合治疗方案。因为社会心理因素可以导致机体生理学改变,如胃肠动力学改变、内脏敏感性增加、脑肠调节障碍等[6,7]。

综上所述,在综合医院调查GERD危险因素特别是心理因素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使患者最大获益,达到消化道症状和心理症状完全缓解的最佳疗效。

参考文献

[1] Sifrim D,Zhang X.Pathophysiology of GERD in China:the same factors at a lower scale[J].Am J Gastroenterol,2004;99(11) :2094~2097

[2] 许国铭.反流性疾病问卷在胃食管返流病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消化杂 志,2003;23(11) :651~654

[3] Shaheen N,Provenzale D.The epidemiology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J].Am J Med Sci,2003;326:264~273

[4] Kang JY.Systematic review:geographical and ethnic differences in gastro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4;20:705~717

[5] 潘小平,李瑜元,沙卫红,等.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1999;19(3) :162~164

[6] 张岚,樊艳华,关劫,等.功能性胃肠病与抑郁障碍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02;22(7) :440~441

胃食管返流症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第11版《实用内科学》哮喘的诊断标准,加上胃镜提示有食道返流现象存在。

1.2 一般资料

36例病例均为本院2006~2008年间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男性17例,女性19例,年龄17~52岁,平均32岁;病程9~46年,平均20年。

1.3 治疗方法

旋复代赭汤加味治疗,基础方旋复花9g(包)、党参10g、代赭石15g(先)、甘草6g(炙)、姜半夏9g、生姜2片、大枣8枚、麻黄9g。寒哮症见咳痰清稀色白,呈泡沫状,形寒肢冷,苔薄白或白滑者,酌加细辛、紫菀、款冬;热哮,症见咳嗽痰黄粘稠,排痰不利,舌红,苔黄腻者,酌加黄芩、桑白皮。每日1剂,水煎取300m L,分2次早晚口服。2组患者均以7d为1疗程,连续观察3个疗程。

2 疗效判定和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上海市中医病症诊疗常规》。治愈:哮喘控制,听诊哮鸣音消失;好转:哮喘缓解,或发作次数减少;未愈:症状无变化。

2.2 结果

治愈23例(63.9%),好转12例(33.3%),无效1例(2.8%)。总有效率97.2%。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40岁。2004年2月4日初诊。患者8岁起哮证发作,每次静滴氢考、氨茶碱后好转,15岁后10年未发。25岁小产后复发,每年发作4个月,去年6月、12月大发作,均行气管切开,近8个月来哮证又作,口服氨茶碱、阿斯美、每天喷用普米克2次,仍有咳喘。平素畏寒。有胆囊炎、胆汁返流性胃炎。听诊:两肺散在哮鸣音。舌淡红,苔薄白,脉细。予旋复花9g(包)、党参10g、代赭石15g(先)、甘草6g(炙)、姜半夏9g、生姜2片、大枣8枚、麻黄9g、细辛6g、紫菀9g、款冬9g、丹参9g。7剂水煎服。2月11日二诊:自觉喘减,普米克每日1次,停用阿斯美。原方续进七贴。2月18日三诊:停用西药5d,无明显咳喘。减细辛、麻黄。加黄芪20g、白术15g、防风10g、再进7贴。四诊:无咳喘发生,因服药不便,要求服成药,与玉屏风颗粒剂口服。

4 讨论

哮喘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久治不愈的顽固性哮喘可能与胃液返流有关。因此,有的学者提出了“胃性哮喘”的新概念。胃食管返流相关性哮喘发生的可能机制[1]:(1)刺激学说:反流物吸入上呼吸道直接刺激气道迷走神经感受器,从而引起气道痉挛。(2)反射学说:反流物刺激粘膜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引起气道痉挛。大多数学者认为是上述2种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胃性哮喘有以下特点:(1)此哮喘多见于中老年人,常规治疗久而不愈或屡治屡犯。尤其应用平喘药物不但无效,反而加重。(2)多有吸烟、饮酒史。(3)哮喘发作多在夜间,且伴有反胃、消化不良,哮喘在体位变化时加重。笔者教授根据上述原理,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用旋复代赭汤加味治疗胃食管返流相关性哮喘36例,有效率达97.2%。

旋复代赭汤源自仲景《伤寒论》161条。原文“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由旋复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石一两、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组成。功能和胃、化痰降逆。方中旋复花消痰下气散结,能升能降,疏肝理气;代赭石重镇降逆;二药相合善能降气以治嗳呃。半夏、生姜辛温而散,涤痰散饮,开心下之痞结;人参、甘草、大枣甘温以补脾胃之虚。诸药配合,除痰下气,而消痞除噫。以之治疗胃食管返流症甚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旋复花含旋复花黄酮,对组织胺引起的豚鼠支气管痉挛性哮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能对抗离体气管痉挛,故有平喘镇咳作用。半夏能抑制腺体分泌,对毛果芸香碱引起的唾液分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固有镇咳和止吐作用。麻黄含麻黄碱,其平喘作用,已广为人知。诸药同用共奏降逆平喘作用。虽然旋复代赭汤加味治疗胃食管返流相关性哮喘疗效作用具体机制,需设制西药对照组(吗叮啉加平喘药治疗胃食管返流相关性哮喘)及中药对照组(旋复代赭汤加味治疗哮喘)才能得出,但是我相信本文也能给中药治疗兼有胃食管返流症的哮喘患者提供一点思路和方法。另外尚需指出的是,胃病诱发哮喘,只是胃病导致生理功能紊乱,发生多种疾病其中的一种。它客观地反映了胃不仅仅是消化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五脏六腑、筋骨经脉在生理和病理方面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即中医所说的“整体观念”。

参考文献

胃食管返流症 第7篇

关键词:近端胃切除,胃食管及空肠侧侧吻合,抗返流,应用

治疗胃底部及贲门肿瘤, 远端部分食管及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是最常用的术式, 食管胃连接部切除, 破坏食管胃的完整性和解剖结构, 丧失了正常抗返流生理机制, 是导致胃食管返流的主要因素[1,2,3], 50%~70%患者术后有返流症状, 为术后重要并发症,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4]。笔者所在医院于2008年8月-2011年11月间行近端胃底贲门癌根治性切除后, 在食管胃吻合的基础上行幽门成形+近端空肠与远端输出袢加作Braun’s吻合37例, 现将其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入院单双日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男26例, 女11例;年龄最大77岁, 最小26岁, 平均49岁;其中贲门癌14例, 胃底癌22例, 胃底间质瘤1例。对照组男27例, 女10例;年龄最大75岁, 最小22岁, 平均47岁;其中贲门癌10例, 胃底癌25例, 胃底间质瘤2例。围手术期持续胃肠减压时间3~6 d, 平均4 d。肠蠕动恢复及排气时间平均约50 h。平均住院时间为15 d, 术后9 d开始流质饮食。

1.2 手术方法

实验组经腹部入路, 全组病例均按根治要求切除近端胃癌、食管。食管下端切缘、胃体切除部分远端切缘冰冻病理检查均阴性, 上荷包钳介入吻合器抵钉座, 收线打结, 闭合切割器断胃, 纵向打开幽门, 自该孔介入吻合器头, 自胃后壁中部靠近小弯侧无血管区行胃食管吻合, 将纵向切开的幽门横向缝合, 完成幽门成形, 在距幽门口约20~22 cm近端空肠与输出袢远端空肠行侧侧 (Braun’s) 全层间断缝合吻合。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式根治性切除近端胃后行远端胃食管吻合。

1.3 返流标准

(1) 剑突下或胸骨后灼热或疼痛, 直立或服用制酸药物疼痛可减轻和消失; (2) 食管测压阳性 (压力小于0.700 kPa) ; (3) 食管X线钡餐检查:可见黏膜皱壁不规则、紊乱、蠕动减弱, 或钡剂从胃返流至食管; (4) 内镜检查:可见食管黏膜齿状线模糊、充血、水肿甚至糜烂、出血、胃内容物返流等。活检符合本病改变。有一项就可以确定为返流。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随访1~3年, 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3 讨论

3.1 术后消化道重建后果

(1) 抗返流屏障功能低下: (1) les (食管下括约肌) 压力低下是引起胃食管返流的主要原因。在生理情况下, 当有吞咽动作时, les反射性松弛, 压力下降, 通过正常的食管蠕动推动食物进入胃内, 然后又恢复到正常水平, 并出现一个反应性的压力增高, 以防止食物返流;当胃内压和腹内压升高时, les会发生反应性主动收缩, 使其压力超过增高的胃内压, 起到抗返流作用。近端胃切除术后, 贲门括约肌功能缺失, 正常的功能发生紊乱, 引起胃内容物返流入食管; (2) les周围组织作用减弱, 如缺少腹腔段食管, 致使腹内压增高时不能传导腹内压至les使之收缩达到抗返流的作用, 术后横膈膈角肌钳夹作用减弱, 破坏其正常的抗返流功能。 (2) 食管廓清能力降低:正常情况下, 食管廓清能力是依靠食管的推动性蠕动、唾液的中和作用、食丸的重力和食管黏膜下分泌的碳酸氢盐等多种因素发挥其对返流物的清除作用, 以缩短返流物和食管黏膜的接触时间;当食管蠕动振幅减弱或消失、出现病理性蠕动时, 食管通过蠕动清除返流物的能力即下降, 同时也延长了返流的有害物质在食管内的停留时间, 增加了对黏膜的损伤。 (3) 食管黏膜的屏障功能破坏:返流物中的某些物质 (主要是胃酸、胃蛋白酶、次为十二指肠返流入胃的胆盐和胰酶) 使食管黏膜的屏障功能受损, 黏膜抵抗力减弱, 引起食管黏膜炎症。 (4) 胃、十二指肠功能失常: (1) 胃排空功能低下, 使胃内容物和压力增加, 导致胃扩张, 使抗返流屏障功能降低; (2) 十二指肠病变时, 贲门括约肌关闭不全导致十二指肠胃返流。

3.2 抗返流术式的作用机理

最重要的环节是维持残留胃腔较好的流体动力学和在吻合术中建立自体组织抗返流措施, 使人工建立起来的抗返流作用尽可能符合生理。在常规手术吻合中, 迷走神经被切断, 幽门功能紊乱, 使返流更易发生。因此, 在该术式中: (1) 作食管胃端侧吻合, 胃吻合口选择在胃后壁中部靠近小弯侧无血管区行胃食管吻合, 以便造成一个较大的人工胃底。吻合完成后, 将人工胃底高位固定, 形成人工His角, 发生返流时, 胃内容物大部流向人工胃底, 减少对吻合口的侵蚀作用。 (2) 常规做幽门成形术操作, 促进胃排空, 减少返流。首先按照根治范围切除病变组织, 自幽门成形口介入吻合器头, 符合术中无瘤化操作原则;幽门成形后, 局部开放, 缩短胃排空时间, 减少胃内食物潴留对残胃扩张所造成的压力, 从而减轻对胃食管吻合口的压力, 减少返流。 (3) 幽门成形加上胃食管吻合术后, les降低, 易使大量的胆汁持续返流入胃, 其含有的胆盐、溶血卵磷脂破坏了胃黏膜的屏障作用, 使胃液中氢离子大量逆向弥散进入, 促使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 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炎症、出血、糜烂等病变[5]。增加空肠输入段-输出段侧侧吻合术, 胆汁直接经侧侧吻合口分流入空肠远端, 返流入胃的胆汁量大大减少, 大大减少了碱性返流性胃炎及食管炎的发生, 从而减少吻合口炎及狭窄发生率。

近端胃癌根治术后, 行近端胃食管吻合+幽门成形+距屈氏韧带约20~25 cm近端空肠与输出袢远端空肠行侧侧 (Braun’s) 全层间断缝合吻合抗返流方法操作简单, 安全可行,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其璋, 张毓德, 杜喜群.食管癌切除后胃重建食管的测压观察[J].中华外科杂志, 1988, 26 (5) :305-307.

[2]赵雍凡, 王资斌, 伍伫.食管癌切除术后胃食管返流症[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1997, 4 (3) :138-140.

[3]张逊, 李作明, 储向辉.食管切除后胃、十二指肠返流的文献分析[C].天津:首届全国食管外科并发症防治研讨会论文汇编, 2004:60-64.

[4]陈文虎, 蒋勇, 周允中.19例贲门癌术后食管腔内24小时PH检测结果分析[J].中华胸心外科杂志, 1998, 14 (1) :18-20.

胃食管返流症 第8篇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及分组

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胃食管返流病患者52例, 且均经内镜检查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 (马来酸曲美布汀+PPI) 和对照组 (PPI) , 每组各26例。治疗组中, 男17例, 女9例, 年龄38~64岁, 平均年龄49.87岁, 病程3个月~6年, 平均3.4年;对照组26例患者中男15例, 女11例, 年龄41~62岁, 平均年龄48.5岁, 病程2个月~7年, 平均3.8年。两组从年龄、性别、病程等各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P>0.05) 。内镜下比较两组间亦无显著差异 (见表1) 。

注: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1.2 临床治疗

两组均给予调整生活方式:餐后保持直立、避免过度负重、不穿紧身衣、抬高床头等。肥胖者应减肥。睡前3h不进食。避免高脂饮食, 限制咖啡因、酒精、酸辣食品、巧克力等;戒烟、酒。避免使用降低LES压力的药物, 如黄体酮、茶碱、PGE1、PGE2和PGA2、抗胆碱药、β受体兴奋剂、α受体阻滞剂、多巴胺、地西泮和钙通道阻滞剂等。治疗组:奥美拉唑20mg, 2次/d;马来酸曲美布汀100mg, 3次/d, 两种药均为餐前口服, 连服6周;对照组奥美拉唑20mg, 2次/d, 连服6周。治疗结束3d内复查胃镜。

1.3 疗效评价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行内镜及活组织检查确定食管炎的程度, Savery-Miller-Ollyo分级标准[2]:Ⅰ级, 单个糜烂、渗出病变仅累及食管一个纵行皱襞;Ⅱ级, 多个糜烂或渗出病变, 累及多个纵行皱襞;Ⅲ级, 环食管全周的糜烂和 (或) 渗出病变;Ⅳ 级, 并发溃疡、狭窄, 食管缩短或3者并存;Ⅴ级, Barrett上皮, 或与Ⅰ~Ⅳ级病变并存。疗效评价标准为显效:胃镜下见糜烂、渗出病变痊愈或分级降低≥Ⅱ级;有效:胃镜下见分级降低≥Ⅰ级, 但<Ⅱ级;无效:胃镜下见分级基本无变化甚至加重。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 并且经过χ2检验, 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表2可以看出治疗组26例中, 显效18例, 有效6例, 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26例中, 显效12例, 有效8例, 总有效率为76.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为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理包括食管下段括约肌屏障功能减弱、食管对胃反流物的廓清能力障碍、食管黏膜屏障功能的损害等因素。GERD患者临床表现可分为典型症状、非典型症状和消化道外症状。典型症状包括有胃灼热、反流;非典型症状为胸痛、上腹疼痛和恶心、反胃等;消化道外症状包括口腔、咽喉部、肺及其他部位 (如脑、心) 的一些症状。目前内科治疗目的在于抑制胃酸, 加强抗反流屏障功能。本研究中, 两组GERD患者通过不同的药物治疗发现, 奥美拉唑和马来酸曲美布汀组要比奥美拉唑好。显然, 抑酸药物和促进动力药物联合使用对GERD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

GERD是以食管黏膜胃内容物暴露时间延长为特征, 异常反流和食管对反流物的清除异常是导致食管胃内容物暴露时间延长的主要原因, 而食物对反流物的清除主要依赖于重力和食管体部的运动功能, 即食管推动性蠕动[3]。食管体部运动功能异常在GERD患者中十分常见, 约50%或更高的GERD患者存在食管动力异常。有研究认为食管体部运动功能减弱是GERD的病因之一, 因食管体部运动功能低下导致食管廓清能力下降, 食管内容物暴露时间延长而引起食管黏膜的损伤[4]。一般医生都愿意用客观检查作为疗效指标, 如内镜和动态的pH 值检测, 但对于患者来讲, 症状的缓解才是最重要的结果[5]。

笔者通过患者症状及内镜结果研究表明抑酸药物与促进动力的药物联合应用效果明显好于单纯使用抑酸药物, 马来酸曲美布汀对GERD的治疗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摘要: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胃食管返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胃食管返流病患者52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马来酸曲美布汀+PPI) 和对照组 (PPI) , 每组各26例, 疗程均为4周, 治疗结束后通过胃镜结果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26例中, 显效18例, 有效6例, 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26例中, 显效12例, 有效8例, 总有效率为76.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胃食管返流病效果理想,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马来酸曲美布汀,胃食管返流病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 (M) .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1962.

[2]侯亚利.马来酸曲美布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28例 (J) .陕西医学杂志, 2010, 2 (3) :39.

[3]王清华, 郭新宁.Barrett食管、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研究 (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9, 1 (12) :126.

[4]曹崇丽, 蒋治勤, 苗进.胃食管反流30例诊断分析 (J) .陕西医学杂志, 2005, 34 (3) :361.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3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2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1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