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要做个好孩子读后感(精选7篇)
我也要做个好孩子读后感 第1篇
读《再忙也能做个好妈妈》有感
暑假假期时和孩子一起借了书,孩子的书都已经读完换了几本了,而我借的这本书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看看停停,直到最近才陆陆续续读完。那娓娓道来读起来妙趣横生的家教方法让我不由感慨:没有谁天生就会做妈妈,一个好妈妈的造成,也是需要千锤百炼的。
这本书的内容真的很好,也有很多地方值得我认真思考、反复琢磨。在和孩子互动中我发现,要想把孩子的教育做得更好,更加完美,对于一个忙妈妈来说确实是一个挑战。我把自己的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忙不是理由,更不是教育不好孩子的理由;忙妈妈只要用心,合理安排时间,储蓄时间和亲情,一样可以做个好妈妈。
作者彤彤妈是职场白领,既是“全职白领”,又是“全职妈妈”,忙完工作忙孩子,忙完孩子忙工作,忙得不亦乐乎。从她决定做妈妈那一天开始,面对工作与生活的忙碌,这位妈妈从不抱怨,紧张有序地安排着自己的时间,并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态。她用五彩斑斓的便当盒保证了孩子的身体营养,又用快乐的心情配合着孩子的小心思,忙里偷闲地让孩子生活在母爱的阳光里,挖空心思地为自己影响出一个有着良好行为习惯的女儿。
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一直扪心自问:“我是一个好妈妈吗?我是一个称职的妈妈吗?”坦白地说是自己是忙妈妈跟书中的妈妈相差十万八千里,每个月只有月初月底的时候是作为会计妈妈的我最为繁忙的时候。中国有句俗语:“养儿方知父母恩”,从怀上女儿的那时起,我就突然感觉到自己即将成为人母的喜悦、感动和责任的重大,所以对于书中这位妈妈所举的贴近生活的小例子我也深有感触:记得原来我每天早起早早地喊宝贝起床,然后匆匆忙忙地做好早钣,支应她洗漱、吃饭、收拾,自己也简单收拾一下赶着上班。在单位最繁忙地时候披星戴月加班加点。当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家,接着要给孩子检查作业,有时还要送孩子去上特长班;有时头晕脑胀只想静静地躺着休息,什么都不想做;有时在单位工作不顺心,难免会把情绪带到家。再遇上孩子作业写的不规范,或是不认真时就黑着脸忍不住想冲孩子发脾气。孩子一边抹着眼泪一边看着我气呼呼地:“你就不能好好说,你是“母老虎”。而老公也总是在一边劝告说我不要那么苛刻之后,我也曾一度有过自责。
掩书深思,自己曾经的作法有多么的不理智,孩子和工作并不是鱼和熊掌,他们不是对立面,而是可以自由调配的。因为孩子不需要妈妈每分每秒寸步不离地守候,她更需要妈妈的爱和关心。所以工作上的事情,无论再忙也要一丝不苟,孩子的每一步成长,作为妈妈我也不能错过。工作和孩子一定要分清楚,工作的时候享受工作,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享受养育孩子的快乐,二者相互独立才能相互促进。
渐渐地我也开始逐步改变自己的做法减少焦虑,放松心情,在进家门口时就让自己保持微笑,想象着和孩子见面的各种场景,让自己的心情保持愉悦状态,然后轻快地摁下门铃,静静地等着宝贝先喊一声:“是妈妈吗?”在她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开开门,开心地搂着你让你抱。就这样,慢慢地孩子又和我亲近了起来。
其次,孩子的教育,离不开父母的培养,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为其创设的环境。创设了环境还要关注,许多时候要与孩子一起学习,去指导她完成他的目标。品德决定成败,性格成就未来。忙碌的妈妈不一定顾得上关于孩子的所有教育工作,但品质的塑造与培养是教育一个优秀孩子的前提,是家庭教育的关键所在,再忙也不能忽视。
从孩子幼儿园开始,我就开始给她准备自己的小学习桌,每天回家按时完成作业后再出去玩,这样良好的学习和讲卫生的生活习惯让她一直延续到顺利升入小学。一年级按照老师的要求跟她商量让她制定了各项学习读书计划,然后督促她按照自己所制定的学习计划去有步骤有目的去完成。
每天检查完她的作业后,我也不再先忙着自己的事情,而是和她一起坐在床上,聊一聊今天在学校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在今后还要注意什么。然后再开始晚上的经典睡前故事。现在每天和孩子的亲子阅读那种浓浓的读书氛围,不仅让孩子喜欢上阅读、爱上阅读,也让我重新审视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孩子现在已经上二年级,不可能一天到晚地陪伴孩子,不能注视孩子的一举一动,既然不能保证和孩子在一起的“量”,那就在和孩子在一起的“质”上下些功夫,多想些亲子沟通的小花样,让孩子感受到我的爱其实是无处不在的。
第三,教育、养育子女的重任,光凭以往的经验是不行的。不仅孩子学习,作为父母我们也需要重新投入到学习当中,勇于付出艰辛,且要持之以恒,孩子成功的一刻,回望去总有一个坚持的、有毅力的爸爸或妈妈。
从一年级开始给孩子买了为数不少的绘本故事,孩子对每一本新书都爱不释手。整个假期孩子是在是愉快而又充实地度过的;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书和定期写观察日记,不断地来丰富自己的头脑,不仅增长了见识,也开阔了视野。
而我每天在陪同孩子读完亲子故事之后,也会在孩子额头轻轻盖个章才蹑手蹑脚地下床,然后打开电脑,开始快乐的学习之旅。我的坚持与努力使我在本职工作做到得心应手,也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她不怕输,不服输,坚持不懈也感染了我,让我和孩子共同进步。
总而言之,忙不是理由,更不是教育不好孩子的理由,在今后的教育子女问题上,我会更用心,合理安排时间,储蓄时间和亲情,相信我也可以做个好妈妈。
我也要做个好孩子读后感 第2篇
三月四日晚上,裴老师给我们上语文课,讲了雷锋叔叔的故事。晚上睡不着觉,我脑子里总想着雷锋叔叔。
第二天学校放大假后,我在电脑上认真查阅了雷锋叔叔的生平和事迹,才对雷锋叔叔有了全面的了解。说起雷锋叔叔,爸爸的话题可多啦!爸爸小时候,正是学雷锋的那个年代。爸爸问我:“雷锋叔叔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有人还说他像个傻子,你知道为什么?”我遥遥头说:“不知道!”爸爸给我解释说:“人与人的思想价值观念不一样。有的人生活的很平凡,但他的思想却高尚;有的人生活的很有品位,但思想却很低庸。做人要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听了爸爸的一番讲解,我不由地联想起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事情。那是今年刚开学的时候,我忘记带胶带了,同桌的`罗仁杰主动把他的胶带送给了我。去年腊月的一天,我感冒高烧,郑浩天、张剑和刘业健同学,不顾严寒搀扶着我到医务室看病,刺骨的寒风把他们的小脸蛋都冻红了。我从小胃口不好,裴老师和付老师像妈妈一样,贴心照料着我。他们一个个像雷锋叔叔那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使我感受到了我们班的温暖!
雷锋叔叔所在的四班,在他的带领下,成为一个先进的“四好班”。我想:我们班能像雷锋班那样,不仅在学习上能走在其他班级的前面,而且人人都像雷锋那样,我们肯定会成为全校最棒的一个班级!
团购,我也要做不打折的“上帝” 第3篇
1、团购遇到质量问题,我找谁去?
案例:今年年初,刚刚拿到新房钥匙的张先生无意间点进了一个装饰建材团购网,参加了针对某德国品牌实木地板条的团购,经过下订金,等待,收货的漫长过程,在安装的时候才发现地板质量有问题。张先生先后找过团购网大大小小负责人不下10次,均无果后也试过邀请媒体曝光,最后仍哭诉无门。无奈下打通了律师事务所的电话。
律师支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8条规定了商场,展会等平台对所售商品承担连带责任。这就是日常生活中在商场购买的东西出现了质量问题或损害了合法权益可以向商场直接索赔的法律依据。通过团购网购物,出现质量问题,生产厂家不明,或者无法找寻,也可以根据此条和相关民法精神,向团购网进行索赔。
如果是以实体团购店形式出现,那么他们对于团购产品无疑需要承担连带责任。如果仅仅局限于网络但是是以获取一定利益为前提的,那么团购组织者也应该对团购产品质量承担连带责任。这一责任不是组织者单方制定免责条款就可以免责的,如果现实中遇到不负责任的团购组织,那么作为消费者,就“告他没商量”吧。
2、团购组织人是骗子?
案例:今年3月,武女士在某论坛上看到了一个组织团购自己心仪已久的某英国品牌护肤品的帖子,一时间兴奋不已。该帖子中介绍详尽,出示官方小票,包装箱等诸多凭证,还有很多网友热心留言。吴女士再无疑虑,不由分说,挑选了大约价值一千多元的商品,直接汇款参加团购,满心期待能够收到心仪的商品。可是经过漫长等待,武女士再次点进当初团购的帖子,却发现该帖已经删除,而组织者当时所留下的手机再未开机,座机查无此号,所加的qq群也不存在了。武女士这才意识到自己是遇到骗子了。无奈,武女士只好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提供当时的汇款账号及汇款凭证,希望能够在茫茫人海中,把这个骗子揪出来。
律师支招:网络为现代人生活提供便捷效率的同时,也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骗子提供了一个更好隐藏自己的大舞台,所以在网络团购时,我们必须多长心眼,扣牢钱包,防止上当。如武女士这般小额交易的团购,因为只涉及几十到几百不等的金额,容易让消费者麻痹,放松警惕,从而让不法者有可趁之机。安全的方式是通过支付宝此类安全可靠的第三方中介进行款项交易。同时在参加团购前,还要尽可能多地掌握团购组织者的信息、身份证件等,进行核实,并且尽可能地保存沟通记录。最好参加当地的团购以便能当面交易。不要全额支付货款。交付订金时应该索取收款凭证。
3、团购了房,户主却不是我?
案例:2008年初,小王打算2009年和恋爱多年的女友结婚,房价居高不下,让还未购房的小王苦恼不已。恰逢女友所在单位发起职工团购某地产开发商名下商品房,每平方低于市价近千元,小两口一看划算,马上召集双方亲友,七拼八凑把首付给交了,一心想着单位出面可省心了,自己只管等着收房。结果一等等了一年多,单位因为和房产开发商在该项目上发生经济纠纷,团购“黄了”,开发商却不肯把钱退还给这些团购者。小王一听慌神了,一打听才知道,原来问题就出在当初单位和房产开发商以各自名义签订的一份购房协议书上。而正是这份协议书,使得这众多的购房者权利落了空。
律师支招:房产团购的出现,不得不说是消费者改善自身弱势地位,向商家发起的一次最有利的冲击。然而于消费者而言,如此大金额的消费参与团购,也是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消费者必须了解自身的法律地位和权利,才能达到理想的团购效果。
物业团购中,团购组织执行者与购房者之间其实是一个委托代理关系,真正的买卖关系存在于购房者和开发商之间。说得通俗点就是,我出钱请你帮我买房子,我可没说房子是你的哦。像上述案件中,小王两口子成了出钱的“冤大头”,维权障碍在于合同主体不明确。购房协议书误将单位这一第三方作为了买卖关系的当事人一方了。购房者必须明白,购房这一法律行为是发生在购房者与房产开发商之间的,只有在购房行为中,购房者处于主体地位,其相应权利才能得到保护。
律师还提醒大家,团购房子,大家必须明确团购组织者的委托范围,并且一定要以书面的形式保存下来,以供大家互相监督,以防出现内讧和欺瞒行为。同时,一定要督促房产商基于团购协议,与各家各户分别签订购房协议。
4:价格不低,以次充好,上了商家的当?
案例:刘女士通过当地某报纸发起的团购活动“主妇大行动”,购买了某品牌尿不湿和婴儿营养保健食品。而就在团购后没几天,刘女士就在同城另一大型超市看到这款尿不湿打上了大幅降价的红标签,而降价后的价格比自己团购的还要低。一问超市才知道是因为产品更新换代,所以存货打折。原来供应商赶着在调价之前,联合起来演了“团购”这出戏。尿不湿姑且不提,更可恨的是保健食品还有3个月就到保质期,面对着团购了一大堆的瓶瓶罐罐,刘女士很无奈:“是没过期,可是这么不新鲜的食品我敢给宝宝吃吗?就是吃,也不可能在保质期内吃完啊!”
律师支招:“团购价格陷阱”主要出现在价格相对不透明的商品领域,借着团购旗号,商家联合起来拉高标价再打折,让消费者吃 “哑巴亏”。更有甚者,一些商家在价格上实现了团购优惠,可是以次充好,以样品当正品,捆绑式销售,暗度陈仓。所以作为消费者,应该要做好市场调查,千万不能被价格蒙蔽,一次性购买太多数量的商品。如果遇到以次充好的情况,要坚决向商家要求赔偿。
综合点评:在参加团购时,应该尽量要求团购组织者与商家签订相关的团购协议,将团购的产品,型号,数量,相关数据以及生产日期,质保凭证,售后服务等尽可能详细的信息以合同的形式确定下来,并且索要发票。同时在参加团购前,也应该做好市场调查,对于商家的专业水平、售后服务、产品市场价格以及团购组织者信息,信誉进行一定的了解,不能贪图方便。掌握了以上几点,消费者才能避开种种的消费陷阱,通过团购花更少的钱买到实惠质优无后患的产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聪明不打折的“上帝”。
我也要做美德少年作文 第4篇
今天,我们全班看了美德少年的故事知道了那些孩子为什么能评为美德少年。
他们中我最喜欢其中一个大姐姐,大姐姐的家并不是很富裕,但她很有孝心,她家里有一个生了病的爷爷。但爸爸妈妈要上班挣钱给爷爷看病,所以每次放学回来她就要承担起照顾爷爷的责任。她每天写完作业都要去陪爷爷,她会帮爷爷捶捶背,虽然有时手很酸,但她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她还经常推着爷爷坐的轮椅,和爷爷一起去公园里散步,说说话,有时还会和一起来公园散步的.人聊聊天。姐姐每天都是起早贪黑。每天晚上她把爷爷照顾好,才能拖着疲备的身子睡觉。有一次,她放学回来发现爷爷不见了,就发疯似的跑到外面拼命地叫爷爷。一会儿,终于听到了爷爷的声音,原来爷爷坐在外面的木椅上在晒太阳。大姐姐拉着爷爷的手又说笑起来。
再忙也要做个好爸爸范文 第5篇
再忙,也要做个好爸爸
爸爸是孩子生命中不可缺少的角色。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人们变得越来越忙碌。作为家庭的主要支柱,爸爸群体尤其变得越来越忙,他们忙于工作,忙于奔波,忙于应酬„„然而,在爸爸们只顾忙于事业打拼的同时,可曾听到一个稚嫩的声音所发出的疑问:“爸爸,在哪儿?”是的,对于许多孩子和老爸来说,能够像《爸爸去哪儿》那样,父子(女)亲密接触去旅行是一个奢侈的梦想。当小土豪萌宝贝们满怀兴奋的问“爸爸去哪儿?”时,同样的问题,许多宝贝们内心却是充满了失落和无助。
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妈妈独自承担着教育宝宝的重任,自然免不了对孩子他爸有抱怨。当孩子需要陪伴时,当妻子需要分担时,爸爸往往会把“忙”作为逃避宝宝和家庭的借口。跟妈妈相比,爸爸工作忙有时候是事实,有很多时候也是借口。作为爸爸的你面对抱怨时需要反思:自己总是很忙究竟是为了什么?外出忙工作、忙应酬,即使回到家也很忙,忙上网、忙游戏、忙休息„„为了不让宝宝来打扰,有的父亲甚至教会了孩子上网,让孩子看电视,让孩子玩iPad„„而孩子最希望从父亲那里得到的,不是昂贵的礼物,而是父亲的陪伴。孩子最在乎的不是父亲在他的身上花了多少钱,而是在他身上花了多少时间。
父母对宝宝的影响很重要,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起的作用各不相同,两者不可偏废。哈弗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人的发展有两个方向,一是亲密性,二是独立性。妈妈的天然优势是培养宝宝的亲密性,爸爸的天然优势是培养宝宝的独立性。跟妈妈相比,爸爸更愿意对宝宝放手,更鼓励宝宝尝试和冒险。爸爸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青春期前后,把宝宝从妈妈的依赖中分离出来,让他成为独立的人。
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父亲是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特别的能力,失去父爱是人类情感发展的一种缺陷和不平衡。”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爸爸起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爸爸的言谈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爸爸在宝宝的自尊、自信、身份感及性格形成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把爸爸对宝宝的教育作用归纳为:“父亲在身体、气质和思维上的特点,很容易被孩子当作心中的偶像。孩子也总从父亲身体上获得面对世界的信心。父亲,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好的不好的都影响巨大。”很多幼儿园会利用一些重大节日举行亲子活动,或者组织春游和秋游等旅游活动,一般都会邀请父母参加。这些活动,正是很好的亲子交流机会。既能增进亲子之情,也能提升宝宝的自信。除了学校组织的亲子活动外,爸爸也要经常参加幼儿园召开的家长会哦。很多爸爸在陪宝宝玩的时候心不在焉、左顾右盼,让宝宝感觉到是在敷衍了事,这就不是高质量的陪伴了。不管亲子活动或游戏多简单,你只要全身心投入,宝宝就一定能感受到你的用心,也一定会很开心。最关键的是:你的心要与宝宝的心在一起!
那么,忙碌的父亲如何成为一个好父亲呢?请看一位有40余年教育经历的研究者给出的五条建议:
第一,多给妻子一些关爱和支持。
一位优秀母亲在谈起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时,回忆说,小时候,曾经问父亲什么是给她的最好的礼物,父亲沉思良久,说永远爱她的母亲。
夫妻关系第一,亲子关系第二。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根基,亲子关系是家庭的枝叶,没有好的夫妻关系,不可能有完善的亲子关系。尤其在三代共处的家庭里,夫妻关系往往容易受到婆婆和丈夫间亲子关系的干扰,这就更需要丈夫对妻子的关爱和支持。第二,给孩子做好榜样。
电影《帝企鹅日记》中小企鹅有句独白:大人不停的来来回回,他们有两面,白的一面是好的,说明是吃饱了回来的,而黑的一面不好,说明是饿着肚子要走的。当企鹅爸爸摇摆着黑色的背影远去觅食,在小企鹅期待的目光中,我们感受到浓浓的爱意。
孩子是看着父亲的背影长大的,从父亲身上,孩子观察什么是男人、什么是丈夫、什么是父亲,同时会思考什么是独立和勇敢。可以说,父亲是孩子的独立宣言,是孩子勇敢的教科书,是孩子走向世界的引路人。中科院院士、原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说,父亲陈伯吹在雷雨天给童年恐慌的他做摩擦生电的游戏,使他开始迷上科学探索,走上了物理研究的道路。陈伯吹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却尊重孩子的科学兴趣,陪他看居里夫人、爱迪生等科学家的传记电影。第三,陪孩子运动。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婴儿从5个月起,就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不一样。当爸爸抱他的时候,他已经开始惊奇于爸爸的力量,因为爸爸把他举得很高,让他四肢伸展。所以,父亲是孩子最好的运动教练。第四,带孩子体验职业生活。
研究者建议,家庭教育的责任分工中,婴幼儿阶段以母亲为主,小学阶段父母的责任各半,中学阶段以父亲为主。中学时代是职业生涯教育的关键期,父亲的优势可能大于母亲,自然该多为孩子创造拓展性的体验机会,激发孩子的职业梦想,选择适合孩子的人生道路。第五,即使走遍天涯海角,都把孩子记在心里。
工作忙碌的父亲往往加班多、出差多,这固然会减少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但是,如果你心里有孩子,就可能把父爱带到天涯海角。
一位女博士回忆说,她小时候父亲经常出差,每次回来都给她带不同的转笔刀,积累多年居然有上千个转笔刀,她珍藏至今。她过10岁生日的时候,父亲从遥远的地方发来电报,祝贺她生日快乐。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收到电报,那种惊奇的感觉永远难以忘记。
附:适合爸爸和宝宝一起玩的亲子游戏
-----适合0-1岁------
特殊的按摩
玩法:爸爸抱着宝宝,或者让宝宝躺在床上。爸爸将脸凑近宝宝,用下巴或脸颊轻轻地蹭宝宝的脸颊、小手或者小脚丫等。一边玩一边和宝宝说话、逗笑。爸爸的胡子对宝宝来说是一种特殊的按摩,不过对新生的小宝宝,爸爸的胡子可要事先刮一下。
爸爸滑梯
玩法:爸爸强壮的手臂就是牢固的“栏杆”,爸爸的长腿就是天然的“滑梯”,宝宝靠在爸爸的胸前,抓住“栏杆”,然后从“滑梯”上顺利地滑下来。在爸爸伟岸的身体上滑来滑去,会让宝宝觉得很有安全感。
大肚子“青蛙”
玩法:爸爸躺在床上,宝宝趴在爸爸的肚子上。爸爸的肚子一起一伏,带动宝宝做上下起伏运动。
------适合1-2岁------骑大马
玩法:爸爸趴在地上,双膝着地当大马,让宝宝骑在背上,驮着他在地上来回移动。
坐飞机
玩法:爸爸蹲下身子,妈妈帮助宝宝骑到爸爸的肩膀上。爸爸抓住宝宝的双手说:“飞机就要起飞了,宝宝坐好喽。”然后慢慢站起来,在地上转圈,说:“飞机降落了,宝宝下来吧。”妈妈帮助宝宝从爸爸的肩膀上下来。如果宝宝高兴,就重复玩几次。
大脚小脚齐步走 玩法:爸爸和宝宝一起脱去鞋子,爸爸两脚稍分开,然后把宝宝的小脚放在爸爸硕大的脚上,宝宝的两只小手抱着爸爸的腿。爸爸说:“预备,开始”。大脚带着上面的小脚一起往前走、往后退、斜着走、转圈,动作由简到繁,默契会慢慢产生。
------适合2-3岁------推小车
玩法:让宝宝的腿和手变换角色,用手走路,家长拎着宝宝的腿像推小车一样前进,颠倒着看世界。
爸爸在哪里
玩法:爸爸用布把宝宝眼睛蒙住,然后在宝宝前面边移动边拍手,让他听声音跟随爸爸移动。训练宝宝掌握身体的重心。
大眼瞪小眼
育儿心得 :我也要这样带孩子 第6篇
前两天一个朋友问我以后怎么带孩子,我说一定要西式,像我老公的姐姐一样!
我认识的有孩子的人不多,但总结起来就是中国人的孩子(也包括混血的)普遍难带,吃饭睡觉两大难题。而姐姐的两小孩4岁和2岁就特别容易带,以前就一直说我要像她学习。小孩子惯坏了吃苦的还是家长。
她说刚出生的bb放摇篮里,一定要包紧要不宝宝没安全感,摇篮可以就放大人的床边方便半夜喂奶。到了四五个月摇篮就小了要放到婴儿床里,而且要在另外个房间,半夜如果哭就过去拍拍,千万别抱到自己床上去,一定不能让宝宝养成和妈妈睡的习惯,实践证明这对夫妻感情急剧杀伤力。宁愿自己半夜累点,不出半年就能体会到好处。我们那外甥和外甥女从很小我就记得,吃过晚饭后洗澡,六点前放回各自房间,反锁门,当然会哭一会儿,不出五分钟就睡着,第二天五点起。多好的习惯晚六点以后都是你自己的时间了,当然特殊情况如果老哭不停还是要进去哄哄的,毕竟孩子嘛。孩子有良好的习惯大人会轻松很多,而孩子良好的习惯是靠大人培养出来的。
第二个吃饭,我记忆中是从他们一岁多能自己掌勺了就自己吃的,往高椅子(宝宝专用)上一方,别管吃的多慢或多脏或者掉多少在小桌板上,掉了在放碗里去,不脏,就是千万别喂。吃完了在把宝宝抱出来。看看有些孩子好几岁了还得喂饭的,家长要等孩子吃完了才能吃,就能清楚知道小时那些习惯多重要。外甥现在4岁,坐正规椅子了,他是吃完饭才下桌子,如果有时淘气提前跑掉了,后来就没得吃了。
我也要做个好孩子读后感 第7篇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是黄蓓佳女士的倾情力作。看这本书,仿佛我在照镜子,书中的主人公金铃拥有者和所有孩子一样的学习生活。在紧张的六年级,她的生活仍多姿多彩,如:金铃减肥、天上掉下来的小妹妹、爸爸的大鱼、最后一个儿童节在作者的笔下,从一帮孩子们千篇 一律的生活中展开了许多故事。这本书就是《我要做好孩子》。
读完这本书,让我记忆犹新的故事莫过于《老师病了》。教语文的邢老师在六年级这个紧急关头病了。老是让金铃在自习课上当老师,布置一篇作文让同学们完成。她面对这个烫手的`山芋不知如何下手。她先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题目《我真想》,然后还把班上几个放纵自己、不听她话的学生给制服了。她像老师一样把作文带回了家,为了完成批改作文的人物,还熬到了十二点。她给每篇作文打分也公允客观,既不徇私留情,也不图谋泄愤。看到这儿我心想:金铃可真是个负责任的小老师呢!
金铃不仅是个负责任的小老师,还是一个善良的女生。
修车的老爷爷去世了,他的孙女幸幸没有人照顾。善良的金铃把幸幸带回家,还帮她洗澡、穿戴衣物,像妈妈一样对待幸幸,我被金铃的善良深深地感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