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Word自动阅卷
来源:开心麻花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Word自动阅卷(精选6篇)

Word自动阅卷 第1篇

网络化计算机考试系统可以使考生或学生不受时空限制地登录网络在线考试系统进行学习和检测自身学习效果, 因此, 系统的自动阅卷评分就显得尤为重要。

系统自动阅卷评分是计算机考试系统开发的主要关键技术。考试系统对于客观题 (如选择题、判断题等) 的自动阅卷算法采用的方法就是学生的答案与标准答案进行比较, 比较结果一致则答案正确, 否则答案错误, 实现起来比较容易, 算法在不同课程的自动阅卷中基本通用;对于主观题 (如《计算机基础》课程的Word和Excel操作题等) , 日前还没有一种算法能很好地完成各种或多种题目的自动阅卷, 必须针对不同的题目设计不同的算法[1]。

Word是计算机操作技能中最基本的需要熟练掌握的软件之一, 是《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的重点。由于Word文档结构特别, 而目Microsoft公司没有公布, 给自动评判Word操作题造成了一定的困难[2], 本文对Word表格插入题自动阅卷进行研究。

1. Word表格插入题及其评分要点

下面例子要求考生在文档中插入一个4×4表格并输入相应的内容, 表格如图所示。

对于上述题目, 系统要检测考生的答题情况并给予恰当的分数, 则需要检测到以下几点:

(1) 表格是否插入; (2) 行数是否正确; (3) 列数是否正确; (4) 表格中文字是否正确。

2. Word表格插入题自动阅卷算法流程

Word操作题自动阅卷采用结果评分, 不考虑学生的操作过程, 仅判断操作后的文档, 试涉及的Word对象的结果状态是否与试题要求一致, 进而对操作评分[3]。本文设计的Word表格插入题自动阅卷是通过选择性语句来实现对考生文档, 相关对象的属性与试题要求逐一进行比较, 如果比较结果一致就可得分, 评分结束后得出考生最后的分数, 并写入数据库。

该Word表格插入题的阅卷流程图如图1所示:

3. 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课程计算机考试系统中, 不同的主观操作题阅卷技术也不同, 本文在分析考试系统对Word表格插入题检测要点的基础上, 设计了基于选择性语句的自动阅卷算法与流程图, 基于该算法的自动阅卷技术简单易行, 将对考试系统的开发有所启发。

摘要:系统自动阅卷评分是计算机考试系统开发的主要关键技术, 主观题阅卷需要针对具体题目设计相应算法。在分析考试系统对Word表格插入题阅卷检测要点的基础上, 给出了其自动阅卷的算法与流程图。

关键词:Word表格,插入题,自动阅卷,流程图

参考文献

[1]吕冰娟.考试系统中操作题自动阅卷技术研究[J].科技信息, 2008, (20) :214-215.

[2]朱江, 谢深泉.考试系统中Word操作题自动阅卷的实现[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2, 24 (03) :49-51.

Word自动阅卷 第2篇

关键词:Office操作题,开放式阅卷,VB程序设计,Word

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开始注重毕业学生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能力。计算机等级考试成为高职院校所有学生能取得相关证书并获得相应操作能力。在等级考试中,操作题是自动阅卷的,由于等级考试系统是完全封闭的,教师不能根据教学过程中的需要自行设置考查点与参考分值。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教学内容也千变万化,如果对学生操作能力测试仍然采用手工批改方式的话,势必会造成教师的工作量增大。研究与实现符合自身教学的《Office操作题开放式出卷与阅卷系统》就成为了本文所要讨论的重要内容。

1 Word开放式阅卷程序的基本思想

开放式出卷与阅卷系统是教师能根据教学的需要,能自行将学生必须掌握的操作点作为考点题库进行测试与评分。首先可以将教师本人所做的标答文档与素材文档在考点范围内进行对比,从而得到学生测试文档的评分点与分值,紧接着再用评分点对学生的测试文档进行逐一比较,正确加分,否则不得分。

开放式阅卷程序的所使用的就是比较法。程序实现之前应先读入一个用操作要点所建立的考点题库数据表,并将标答与考生测试文档在这个数据表的考点范围内进行对比,随着教学需求的改变,只要在考点数据表中添加这个操作,学生就能进行测试,从而保证了系统的开放性。

2 Word开放式阅卷程序的基本数据流程

开始输入考试素材与标答文档(是依据考试内容要求事先做好的),标答文档中的考试要求也一定是在考点数据表内考点项目,之后对输入的两文档在考点范围内进行对比,与此同时必须读入考点数据表,否则将无法对比。这是第一次对比。通过对比,能将考试要求转化为评分点,对每一个评分点都提供了默认的分值,同样教师也能根据需要,调整该测试点的分值。此外系统还提供了删除评分点。得到评分点及分值后,就可以输入考生目录,对目录中的所有考生文件与评分点进行一一对比,最后得到每个学生文件的各小题得分及考试总分。其数据流程图如图1:

3 Word考点数据表

在常规教学中,Word操作分为五大类:页面布局、段落格式、文字样式、图像处理与形状操作。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使用预先做好的Excel表格代替Word的表格制作,然后复制过去就可。所以可以不用另行对表格操作进行测试。

为了更好地适应程序,考点数据表采用了Excel表格,由于考点数据表中的内容是动态的,因此在增加与删除考点的同时会比其他数据库操作来的简便。

考点数据表中按照Word五大类操作分别对应五张工作表,每张表的项目名称为:考点编号、测试项目、定位单元、分值、属性代码。

部分考点数据表如图2所示。

4 阅卷系统模块实现

首先输入考试素材与标准答案的文件路径,拟对这两个文件进行比较。为方便用户操作,除了可以直接输入文件路径外,还提供了对话框选择的方法与文件拖放的方法。

对话框选择的方法需要首先在窗口模块中添加一个通用对话框控件Common Dialog1,调用Common Dialog1 的Show Open方法,弹出一个文件窗口,供用户选择文件,然后再将用户选择的文件路径赋值给文本框。其实现代码如下:

得到标准答案和后面得到考试目录的实现方法类似。唯一不同,考试目录只要得到文件的目录,而不要其中的文件名,所以这里就要用VB的函数进行处理,基实现代码如下:

txt Exam Folder = Mid(Common Dialog1.File Name, 1, In Str Rev(Common Dialog1.File Name, "") - 1)

输入了考试素材与标准答案的文件路径之后,就开始对这两个文件进行比较。这是程序的核心。

首先应判断是否输入了考试素材与标准答案的文件路径,以及文件类型是否是Word文档,如果没有输入,或文件类型不同,应返回进行重新输入。

第三,分类型设置初始对象,调用写入评分点信息。如“页面设置”,其代码如下所示:

由于页面设置只测试整篇文档,所以不必循环。而对于段落设置、文字设置、图形操作、形状操作一般都用多个元素,因此在这些考试类型中应进行循环,其中对于图像操作还应考虑是否要先插入图像或形状,所以要进行一个判断。

第四,WriteTestRecord是写入评分点信息的通用过程,包括四个参数,Sheet Index:对应考点数据表的索引号;StaOri Obj:标准答案的初始对象;ExamOriObj:考试素材的初始对象;PostPoint:评分点的测试位置;对于页面设置只测试整篇文档,测试位置为1,对于考试类型则应进行循环检测。其代码如下:

第五,Get Property Value是根据评分点的对象及属性调用其对应的属性值,然后对标准答案与考试素材的对应对象的属性值进行比较,如果这两个值不相同,则说明这一个评分点,应写入评分点表中。

第六,显示评分点信息采用MSFlex Grid控件。本程序采用与文本框控件结合的方法。每次当用户想编辑某个单元格,就调整这个文本框与MSFlex Grid控件的单元格的大小和位置重合,然后读取单元格数据到文本框,文本框的数据编辑以后,再写入到这个单元格,从而达到了MSFlex Grid控件单元格的编辑功能。

第七,为了方便教师调整分值和后续学生考试文件得分进行比较,程序首先应统计评分点各小题分值与总分。其实现代码如图3所示:

第八,读入考生目录的所有Word文件,对每个文件进行循环评分,得到每类型的小题得分及总分,并显示出来。如“页面设置”,其程序代码如下:

第九,为方便教师录入成绩,最终应将学生的成绩导出为Excel格式文件。

第十,程序运行界面如图4所示:

5 结束语

由于Word对象库及应用操作十分复杂,在实际应用开发时涉及的问题也非常繁琐,本系统仅能对一些常用的、结构化的考点进行测试。但同时为了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即当教学要求发生变化时,系统维护人员只需要在考点数据表中增加其考点信息即可。

参考文献

[1]陈军民.浅析利用VB6.0将Access数据表转换为Word文档[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6407-6408.

[2]陈军民.基于VB6.0将Power Point演示文稿转换为Word文档[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15):3549-3550.

编程题自动阅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第3篇

目前, 客观题的自动阅卷技术已经成熟运用在各类考试系统中, 但主观题的阅卷却往往采用人工批改。在C语言的教学和考核过程中, 编程题是C语言的常见题型, 也是最能反映考生水平的考试题型。对于编程题, 虽然程序运行结果是有唯一标准的, 但程序的表达方式往往因人而异, 难以统一。编程题的自动阅卷方法缺少完美的解决方法, 一般需要人工辅助批改。

目前大多数阅卷方法是通过检查考生运行程序时生成结果文件的正确性来给分。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NCRE) 上机考试中的编程题评阅系统, 就是依赖程序的运行结果。此时如果考生程序中出现一个很小的错误, 就会导致一个几乎接近正确的程序因无法运行而没有生成结果文件, 考生将丢失全部分数[1]。另一方面, 有些题目通过数学计算或其他方式, 可以直接做出一个正确的结果文件, 无需编写程序, 如果考生利用这点来投机取巧, 照样可以获得满分, 这是很不公平的。这种评阅方法虽然简单, 但评分很不科学, 不能反映出考生的真实水平。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 我们建立了一个切实可行的编程题自动阅卷系统, 本系统采用动态评阅、结果对比、静态评阅相结合的方法, 把试题的总分数分解为结果分、语法分、词法分三个部分。在进行程序评阅时, 每部分单独评分, 最后累加各部分分数之和得出总分。

2 阅卷过程 (Marking process)

阅卷流程设计如图1所示。

具体步骤如下:

(1) 先检查考生文件夹中的学生提交的考试程序, 如发现学生没有做过该题, 则直接给0分, 同时阅卷结束。

(2) 对学生保存过的程序进行规范化处理[2], 先删除程序注释语句, 合并连续多个空格, 保留一个, 然后增加一个程序块, 该程序块的功能是自动把程序结果输出到某个指定文件。这样, 只要学生程序有输出结果, 这个结果就能自动输出到文件。

(3) 通过tcc命令对考生程序进行编译处理, 如能生成可执行文件, 表示程序没有语法错误, 语法分为满分。接着运行可执行文件, 如没有生成结果文件, 结果分计为0分;如有结果文件, 根据结果文件相似度给分, 结果完全正确时给满分。

(4) 如没有生成可执行文件, 表示程序有语法错误, 通过gcc命令可以轻松获取c程序的编译错误信息文件, 根据错误信息, 尽可能地改正程序中的错误, 并根据错误数目给出相应语法分, 同时结果分计为0分。

(5) 进行词法分析和关键词比对[3], 给出词法分。

(6) 计算总分, 阅卷结束。

3 阅卷关键技术 (Marking key technology)

(1) 编译和运行问题

假设prog1.c为源文件, 编译成功后会生成目标文件prog1.obj和可执行文件prog1.exe, 通过判断编译之后是否生成此文件来判断编译是否成功。部分程序虽然没有语法错误, 能编译成功, 但不一定能生成结果文件。特别是出现死循环时, 运行的程序不能自行结束, 系统用一个计时程序来解决这个问题, 即在规定时间内检查程序进程, 发现一直没有结束, 就强行退出。

(2) 语法分计算

通过命令“gcc源文件2>错误结果文件”可以轻松获取c程序的编译错误信息文件, 例如:“gcc prog1.c 2>1.txt”表示编译prog1.c文件, 并把出错信息生成到文件1.txt中。当编译通过时文件内容为空, 否则显示出错信息, 基本格式为:“文件名:行号:错误提示”。例如:“prog1.c: Infunction `main':prog1.c:10: error: syntax error before"for" token”指出在main函数内, 第10行中“for”前面有错。大部分情况下, for为首个关键字, 故错误在第9行末尾, 往往是由于丢失分号引起的。同理“'XX'undeclared (firstuse in this function) ”表示在使用XX变量前未定义;“missing terminating XXcharacter”表示丢失XX符号, 这些错误均很容易改正。每改过一行错误, 记录下行号并累计错误数。错误改正后重新编译程序, 如仍有错误, 导致编译不通过, 则根据新错误的行号进行错误数累加, 对已统计过的行号不重复计算。最后根据总错误数计算出语法得分。

(3) 结果分统计

由于已准备好prog1.cint测试数据文件, 学生程序也事先经过了规范化处理, 只要学生程序有输出结果, 就会生成格式一致的prog1.cout结果文件。测试数据文件中事先准备多行测试数据, 对应结果文件中也有多行结果。评分时只需将学生程序结果文件读取并存放到二维数组中, 和正确的结果文件进行逐行比对, 然后根据相似度来获得相应的结果分值。如果学生程序有死循环等问题, 则没有结果输出, 结果分为零分。

(4) 词法分统计

在人工阅卷时, 老师会忽略不重要的错误, 看关键语句是否正确, 在自动阅卷过程中具体分为结构分析和关键词比对两步。结构分析是指先根据算法, 将程序答案分割成各个语句模块, 如声明语句、赋值语句、选择语句、循环语句、输入输出语句等。学生程序中只要有相应模块就给一定分值。

关键词对比是指我们把标准答案中的关键词, 和学生答案中的关键词进行比较, 根据关键词的个数给分。具体如下:编程题的源程序可以看成是多行的字符串, 对程序的字符串进行扫描和分解, 分离出一个个“单词”符号。这些单词符号就是c程序的基本词法单位。这些单词符号可以分成关键字、常数、标识符、运算符、界限符五类。在c语言里常用关键字有32个, 如int、float, char等;常数包括整型、浮点型、字符型等;标识符可以用作变量名;运算符有算术运算符、逻辑运算符等;界限符有逗号、分号、括号等。分别放到不同数组中, 进行对比。

4 结论 (Conclusion)

基于上述编程题的自动阅卷系统已经开始使用, 系统功能可以全部实现, 对于正确的考生程序, 系统能100%准确评分, 对于存在错误的学生程序, 与人工评分的结果相差无几, 避免了极端分数的出现。同时本系统能减轻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 使学生的成绩更加公正、合理, 大大提高阅卷效率, 节省教学资源。采用这种方法对编程题进行自动阅卷, 注重考生程序的内在结构, 更加符合人工阅卷的思想, 同时本系统也适用于其他程序设计语言课程, 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乔善平, 刘振, 朱波.编程题的计算机阅卷[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4, 8:229-231.

[2]马培军, 王甜甜, 苏小红.基于程序理解的编程题自动评分方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9, 46 (7) :1136-1142.

Word自动阅卷 第4篇

关键词:自动阅卷,考试,ASP.NET Office

Microsoft ASP.NET是一项微软公司针对动态页面开发的免费的技术。ASP.NET是Active Server Page(ASP)的更新版本。ASP.NET的语法在很大程度上与ASP兼容,同时它还提供一种新的编程模型和结构,可生成伸缩性和稳定性更好的应用程序,并提供更好的安全保护。使用它来开发考试系统可获得更高的效率,更高的安全性。为了减轻计算机考试出题阅卷工作的劳动强度,我开发了一套计算机基础网络考试系统,并投入教学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计算机基础考试系统的关键技术在于自动命题,自动阅卷。我们采用Asp.net技术解决了这些难题。本文主要阐述,如何使用Asp.net实现Office操作题的自动阅卷问题。

一、本考试系统可以实现的功能包括

1. 自动抽题

笔试与操作考试一体化,对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考试集中在计算机上完成。理论题采用选择题(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题。操作题主要有Word操作题,Excel操作题,Power Point操作题等。所有试题均可以随机自动生成。

2. 试题下载、上传

试题文本生成完毕后,可以在网页中自动显示。操作文件可以提供下载。操作完毕后,可以实现文件上传服务器。

3. 考试计时

考试过程中可以实现自动计时。考试完毕后提示考试结束。

4. 自动阅卷

自动阅卷功能包括客观题与主观题阅卷两个模块,而难点在于主观操作题的自动阅卷、自动得分。

二、实现Office操作题自动阅卷的主要技术

准备工作:

首先请确认服务端已经安装了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以下将以Office XP为例),操作系统为win2000或XP,并且已配置好.NET的运行环境及安装VS.NET。

C#开发环境后,我们就可以打开VS.NET,并新建一个Visual C#项目>ASP.NET Web应用程序,位置为“http://localhost/Test Online”。

1. Office文档的存储

为了实现Office文档的方便存储,并增强Office操作文件的保密性,我们可以将office文档作为ole对象存储在Access数据库中。需要时,将ole对象在Access中读出。下面给出ole对象读取的部分代码:

O l e D b C o n n e c t i o n O l e C o n n=n e w Ole Db Connection();

O l e C o n n.C o n n e c t i o n S t r i n g=@"Provider=Microsoft.Jet.Ole Db.4.0;data source=D:Test OnlineDataData.mdb";

Ole Db Command Ole Cmd=new Ole Db Command();

Ole Cmd.Connection=Ole Conn;

Ole Cmd.Command Type=Command Type.Text;

Ole Cmd.Command Text="SELECT Ole_Content FROM Data WHERE id='0001';

if(Ole Conn.State==Connection State.Closed)

{

Ole Conn.Open();

}

string Dialy Content="";

byte[]Buff=new byte[1000];

Ole Db Data Reader Ole Reader=Ole Cmd.Execute Reader();

while(Ole Reader.Read())

{

Ole Reader.Get Bytes(0,0,Buff,0,1000);

Dialy Content+=Encoding.Unicode.Get String(Buff);//Dialy Content就是读取出来后的中文

}

2. 使用Asp.net操作Office文档

下面以Asp.net操作Word文档为例:

在.NET里操作Word文档的第一步就是添加COM引用到你的工程里,通过右键点击Solution Explorer的Reference,Add Reference。选择COM选项卡,查找Microsoft Word 10.0 Object Library。点击选择,OK。

这将把封装有Word的COM的程序集自动的添加到应用程序目录里。

现在,你可以建立一个Word的实例了:

Word.Application Class o Word App=new Word.Application Class();

你可以调用Word提供给你的方法和属性来操纵Word文档。

学习如何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的对象模型最好的途径就是使用在这些Office应用里使用Macro Recorder:

(1)在Tools菜单的Macro选项里选择Record New Macro,并且执行你有兴趣的任务。

(2)在Tools菜单的Macro选项里选择Stop Recording。

(3)如果你进行了纪录,选择Tools菜单的Macro选项里的Macros,找到你记录的宏,你可以编辑它。

上面的操作产生了VBA代码来完成你记录的任务。需要注意的是,宏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最好的代码,但是它提供了一种便捷和可用的方法。

下面例子是打开Word文档并添加一写文字:

object file Name="c:\database\test.doc";

object read Only=false;

object is Visible=true;

object missing=System.Reflection.Missing.Value;

Word.Application Class o Word App=newWord.Application Class();

Word.Document o Word Doc=o Word App.Documents.Open(ref file Name,ref missing,ref read Only,

ref missing,ref missing,ref missing,ref missing,ref missing,ref missing,

ref missing,ref missing,refis Visible,ref missing,ref missing,ref missing);

o Word Doc.Activate();

o Word App.Selection.Type Text("This isthe text");

o Word App.Selection.Type Paragraph();o Word Doc.Save();

o Word App.Application.Quit(ref missing,ref missing,ref missing);

如果创建一个Word新文档并保存是这样写的:

Word.Application Class o Word App=newWord.Application Class();

Word.Document o Word Doc=o Word App.Documents.Add(ref missing,ref missing,ref missing,ref missing);

o Word Doc.Activate();

o Word App.Selection.Type Text("This isthe text");

o Word App.Selection.Type Paragraph();

o Word Doc.Save As("c:\myfile.doc");

o Word App.Application.Quit(ref missing,ref missing,ref missing);

在C#里,Word文档类的打开方法是这样定义的:Open(ref object,ref object,ref object,ref object,ref object,ref object,ref object,ref object,ref object,ref object,ref object,ref object,ref object,ref object,ref object)。在C#里的打开方法需要15个参数,并且每个参数必须被ref关键字所描述,而且是object类型。

第一个参数是文件,名,在Visual Basic.NET里通常是一个String,但是在在C#里,它必须是一个包含有String的object,代码是这样的:

object file Name="c:\database\test.doc";

虽然我们仅需要使用Open方法的第一个参数,但是C#不允许使用默认参数,所以我们赋予它14个object类型的值:System.Reflection.Missing.Value

3. 使用asp.net识别office对象属性

取得office对象相应的属性值是计算机自动阅卷评分的前提与关键,以下是使用.net获得几个常用属性的示例。(更详细的技术,读者可查阅Office相应软件的VBA中的帮助信息)

object file Name=Server.Map Path("word Data.doc");//Word文档

Word.Application Class o Word App=new Word.Application Class();//创建Word实例

Word.Document o Word Doc=o Word App.Documents.Open(ref file Name,ref missing,ref read Only,ref missing,ref missing,ref missing,ref missing,ref missing,ref missing,ref missing,ref missing,ref is Visible);//打开Word文档

o Word Doc.Activate();//变成活动对象

string x1=o Word Doc.Paragraphs.Item(1).Range.Bold.To String();//判断第一段是否加粗

string x2=o Word Doc.Paragraphs.Item(1).Range.Italic.To String();//判断第一段是否倾斜

string x3=o Word Doc.Paragraphs.Item(1).Range.Font.Name;//获得第一段文字字体

string x4=o Word Doc.Paragraphs.Item(1).Range.Font.Size.To String();//段落字号

string x5=o Word Doc.Paragraphs.Item(1).Range.Font.Color.To String();//段落颜色

string x6=o Word Doc.Page Setup.Top Margin.To String();//页边距

s t r i n g x 7=o W o r d D o c.P a g e S e t u p.Bottom Margin.To String();//页边距

string x8=o Word Doc.Page Setup.Left Margin.To String();//页边距

string x9=o Word Doc.Page Setup.Right Margin.To String();//页边距

s t r i n g x 1 0=o W o r d D o c.C o n t e n t.Paragraph Format.Alignment.To String();//段落对齐方式

三、注意问题

综上所述,使用Asp.net实现Office操作题的自动阅卷在技术上切实可行,并且实践过程中应用效果良好,有非常高的效率与保密性。自动评分系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提高的工作效率。但是考试题在设计过程中还要更多的考虑容错性的问题。例如,题目要求设置第三段的字体格式。但是,如果考试在第三段前面加了若干回车符,使之变成了第四段,或者误删了第二段。这些误操作都可能会影响到自动阅卷的准确率。所以,我们在进行题目设计的过程中,要周密的考虑;程序设计过程中,要能够对这些情况作出判断;才能更好的解决这类问题。

参考文献

[1]吕洋波.ASP.NET2.0宝典[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黄海,林超.ASP.NET 2.0全程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3]启明工作室.Access数据库应用实例完全解析[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Word自动阅卷 第5篇

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课程, 其考核方式已普遍采用计算机上机考试, 这样不但能够大大提高考核工作的效率, 提高阅卷过程的精确性、客观性和实时性, 而且还可以促进信息技术课程的普及和发展。但其难点在于如何快速、高效、准确地完成对考生操作结果的评分。本 文就信息技术考试中自动阅卷功能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 下面介绍该系统的一些主要技术问题。

考核题型简介

中小学信息技术考试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技能, 即学生对信息及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对常用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能力。据此, 考试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基础知识部分和实践操作部分, 其中实践操作考核包括Windows操作能力、Office软件应用能力、多媒体处理能力和文字输入能力。

分析上述考试内容和题型, 可以看出阅卷系统必须具备自动批阅多种题型的能力, 试题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Windows系统操作题、Office操作题、多媒体操作题和文字输入等。同时, 阅卷系统还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 以实现阅卷代码与题库系统的分离, 这样可以方便地增加可自动阅卷的试题内容。

自动阅卷流程设计

阅卷是在考试结束后进行的, 其目的是按照试题的操作要求分析考生的操作结果并自动评分、保存阅卷结果。进入自动阅卷程序有两种情况, 一是学生正常答题, 在操作完所有试题内容后, 在系统要求的答题时间未到前点击交卷按钮;二是考试所剩时间为零时, 由系统进行自动交卷操作。自动阅卷程序的具体执行过程如下:①连接到试题数据库, 读取各试题的阅卷描述信息; ②依次分析各试题的阅卷描述表达式; ③依次打开考生的操作文档, 根据阅卷描述信息, 获取各阅卷点的信息, 然后对比标准答案, 计算各阅卷点的得分情况;④阅卷完毕, 关闭操作文档;⑤记录阅卷信息, 并汇总得分, 将阅卷结果上传至考试服务器。自动阅卷流程如图1所示。

自动阅卷主要算法

自动阅卷是一个考试系统必备的功能, 本系统涉及的阅卷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对客观题, 即单项选择题的评分;二是对主观题评分;对于单项选择题的评分方法相对简单, 只需对学生的答题结果与试题的标准答案进行比对, 就可快速给出该题型的得分。而文字输入题则需要考虑学生的文字输入速度和正确率, 并依据考试设定的考核标准来计算得分。

Windows系统操作题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对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操作系统的属性设置和IE的网络操作等。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主要考查学生对文件和文件夹新建、重命名、复制、移动和属性设置等操作的掌握程度, 所以其评分可以通过Windows API函数来检查和判断由试题所要求的文件或文件夹是否存在来实现;而操作系统的属性设置和IE的网络操作则可以使用Windows API函数或直接从t系统注册表中获取相关信息, 并通过与标准答案进行比对实现评分。

对Office各应用系统 (包括Word、Excel和PowerPoint) , 其文档可以利用Visual Basic Application (VBA) 技术来识别, VBA由于带有大量专门针对于Office文档的函数、对象, 因此可以通过它们方便地分析并获取Office操作文档对象的相关属性, 并与标准答案进行比对来完成评分。

多媒体作品 (如Photoshop或Flash) 往往包含的信息量很大, 且内部结构非常复杂, 自动阅卷相对来说难度大一点。对于Photoshop文档的阅卷, 可以利用PS脚本程序和PSD文档的二进制数据结构来读取文件信息, 通过分析比对实现评分;对于Flash文档的阅卷, 是在Flash软件环境下通过运行JSFL脚本文件来读取Flash对象的属性, 并与标准答案进行比对, 从而实现评分。

阅卷信息形式化描述

一个成熟的阅卷系统必须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和良好的通用性, 当考试的试题内容、标准答案、分数分布和组卷模式等参数发生变化时, 阅卷系统应该做到无需修改阅卷代码, 而自动适应新的试题文件。

基于上述考虑, 本文提出了阅卷信息的形式化描述这一新的思路:通过一定的描述语法格式来形式化描述每一道试题, 并利用形式化描述解析系统来解释这些语言, 从而真正实现试题和阅卷代码的分离。形式化描述解析系统是阅卷系统的主体, 是阅卷代码与题库系统之间的桥梁, 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 当我们需要增加或修改试题时, 只需增加或修改该试题对应的阅卷信息形式化描述语句, 而无需对阅卷的任何相关代码作修改,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阅卷代码的复用率和系统的扩展性, 同时也完全可以保证阅卷的准确性。

根据考试的要求, 我们首先对所有需要阅卷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 为每一个知识点设置一个唯一的知识点编号, 并详细分析每一个知识点, 收集每一个知识点阅卷所必须获取的参数信息, 形成对知识点描述信息的语法规范。例如, 对于Word文档段落设置这一知识点, 阅卷系统必须获取该段落所在的段落号信息, 才可能准确定位到对应的位置并读取用户的操作结果, 因此在对应的描述信息中, 自然就必须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给出所有需要的信息, 解释系统才可以从中获取必要的阅卷信息, 并从指定的文件中获取指定对象的指定属性, 以便和标准答案进行比对, Word段落设置阅卷信息的形式化描述语法格式 (部分) 见下表。

以Word阅卷中的“段落格式”为例, 来说明形式化描述语法格式。阅卷描述语句的格式为:<知识点代码>={* 阅卷点|题号|分值*}=标准答案。当阅卷返回信息的值与标准答案相符时, 该编号的知识点获得指定的分值;反之, 则不得分。

下面以Word中一个常见的段落设置操作为例作进一步的说明。假定现在有这样一个试题内容:“设置文档第3段的文字段落行距为1.5倍行距”, 对此我们用以下方法进行形式化描述:<3, 1>={*3|2|1*}=1.5倍。其中<3, 1>表示要阅卷的知识点代码, {*3|2|1*}其中的3表示段落的第3段, 后面的2和1表示这是Word操作题的第2小题, 该题分值为1分。

同样的方法, 我们对Windows操作、Office操作和多媒体操作的考试知识点都进行了统计, 并为每一个考试知识点确定了描述语法格式。利用本文提出的阅卷信息形式化描述方案, 可以实现阅卷代码和题库系统的分离, 突破传统阅卷模型为每一道试题编写一段阅卷代码的局限, 大大提高了系统的通用性。

结束语

自动阅卷是信息技术考试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 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 还需要详细考虑阅卷的容错问题, 编写错误处理代码, 以实现快速、准确地阅卷, 希望本文能为其他考试阅卷系统的设计提供一点借鉴和帮助。试题1试题2试题3形式化描述语句1形式化描述语句2形式化描述语句3形式化描述解析系统阅卷代码

参考文献

[1]李超燕, 周建良.中小学信息技术上机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2, 29 (5) :295-297.

[2]李丁.计算机考试系统中自动评分策略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 2002 (9) :56-58.

[3]马永进.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证书考试阅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国防科技大学, 2005:14-15.

Word自动阅卷 第6篇

从试卷题型来看,考试题可以大致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客观题有标准的答案,可以由计算机自动判断评分。而对于考察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题目如问答题、论述题等主观题型,由于学生的表达方式、思维习惯等不同,而且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同义词、近义词、否定词等,使得考生阐述观点时所使用的词语或者句子论述的前后顺序与标准答案存在一定的差别。如果只根据标准答案评分,会使得考试结果不够客观公正。因此在设计主观题阅卷算法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相近词、相关词和句子结构对评分结果的影响。

2 相似度阅卷算法设计与应用

2.1 算法的流程与设计

主观题自动阅卷的思想是:根据试题库中的标准答案,分析与关键词近义、相关的词语,或与标准答案句子结构和表述顺序不同的语句,作为备选答案,添加到数据库中。系统在自动阅卷时,可以将考生答案与标准答案、备选答案一起做为参考答案分别做比较,计算相似度,最后按照相似度最高的答案,将其与学生答案进行对比计算,得出的结果作为考生的得分。

为了降低阅卷过程的复杂性,阅卷时首先要将试题库中的参考答案和考生答案同时进行预处理,具体做法如下:(1)将复杂句变为简单句,将简单句变为主谓宾结构;(2)将所有标点符号去掉;(3)将副词助词如“非常”、“的”、“啊”等与相似度计算无太大关联的词语去掉;(4)句中出现多个否定词的情况下,计算否定词的个数,否定词出现偶数次,则去掉所有否定词,否定词出现奇数次,则保留一个否定词。

根据上述思想,网络考试系统中主观题自动阅卷模块实现的流程为:(1)对考生答案将学生答案拆分为句子,进行分句处理;(2)对学生答案中的子句进行分词处理,将答案中字句抽取出关键词组成序列后标记词性;(3)对学生答案中的子句进行分析,得出语义树再根据特定的规则语义树中的关键词汇抽取出来;(4)将考生答案与题库中的标准答案和备选答案进行相似度计算;(5)选取相似度最大的答案与考生答案进行模糊数学中的单向贴近度计算,再根据参考答案中各语句的权值加权求和得出考生的最终得分。

综上,将试题库中的参考答案与考生答案分别预处理之后,表示为词汇(词串)的集合形式,分别记为A={Wa1,Wa2,,Wan}和C={Wc1,Wc2,,Wcn}。另外,将相似度记为S=(Wai,Wcj),由此,得出参考答案与标准答案的相似矩阵:

词串Wai和Wcj的相似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

α:表示两个词串中含有相同元素的个数对语义相似度影响的权重,在该系统中设置其值为0.6,该值可根据情况手动调整;

β:表示相同元素在词串中的位置关系对语义相似度影响的权重,在该系统中设置其值为0.4,该值可根据情况手动调整;

γ:表示位置系数,计算公式为:

Match(Wai,Wcj):表示两个词串中含有相同元素的个数;

Num(Wai)、Num(Wcj):分别表示词串Wai与Wcj所含有的元素总数;

分别表示匹配元素在Wa i、Wcj中所处位置的权重之和。

根据式1、2和3得到参考答案与考生答案的相似度计算公式:

2.2 算法的应用

选取“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一道简答题,测试该算法的可行性。

题目为:Q=“继承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标准答案1为:A1=“优点:提高程序代码的可重用性;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缺点:如果继承树非常复杂,或者随便扩展本来不是专门为继承而设计的类,反而会削弱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70个字符);

标准答案2为:A2=“优点:增强程序代码的可复用性;提高系统的可扩充性;缺点:若继承树很复杂,或随意扩充本来不是特别为继承设计的类,反而会减弱系统的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

学生答案为:C=“优点:代码的可复用性高;可扩充性强;缺点:若继承树很复杂,则会减弱系统的可重用性和可扩充性。”

将参考答案与考生答案预处理之后:

标准答案1为:A1=“优点提高代码可重用性系统可扩展性缺点继承树复杂扩展不是为继承设计类削弱系统可扩展性可维护性。”

标准答案2为:A2=“优点增强代码可复用性提高系统可扩充性缺点继承树复杂扩充不是为继承设计类减弱系统可扩充性可维护性。”

学生答案为:C=“优点代码提高可复用性增强可扩充性缺点继承树复杂减弱系统可重用性可扩充性。”

这里分别抽取各标准答案与考生答案的关键词,如下:

标准答案1:K1=“优点”,K2=“提高”,K3=“可重用性”,K4=“可扩展性”,K5=“缺点”,K6=“继承树”,K7=“复杂”,K8=“扩展”,K9=“不是”,K10=“继承”,K11=“类”,K12=“削弱”,K13=“可扩展性”,K14=“可维护性”。

标准答案2:K1=“优点”,K2=“增强”,K3=“可复用性”,K4=“可扩充性”,K5=“缺点”,K6=“继承树”,K7=“复杂”,K8=“扩充”,K9=“不是”,K10=“继承”,K11=“类”,K12=“减弱”,K13=“可扩充性”,K14=“可维护性”。

学生答案:K1=“优点”,K2=“提高”,K3=“可复用性”,K4=“可扩充性”,K5=“缺点”,K6=“继承树”,K7=“复杂”,K8=“减弱”,K9=“可重用性”,K10=“可扩充性”。

通过测试可以得出,学生的答案与标准答案1的相似度为0.86,与标准答案2的相似度为0.82。再将学生答案与相似度较高的标准答案1做单向贴进度匹配,通过计算得出最后分值为3.37。

3 结语

在网络考试系统中,主观题的自动阅卷是一个重要而关键性的技术,人类思维的复杂性和自然语言的灵活性一直制约着该技术发展,我们只能探索相对比较客观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难题。本文分析了使用相似度对主观题阅卷的思想和算法流程,通过算法的设计和实例应用,表明该算法能够比较客观地给出分值,由此提高阅卷效率,更好地发挥网络考试系统的智能性。

参考文献

[1]袁军.网络主观题评分系统的算法设计与实现.职业时空[J],2011,(10):145-146.

[2]刘喆.基于Web的HSK阅卷系统设计与实现.软件开发[J],2011,(11):31-34.

[3]查卫亮.主观题自动评分算法分析与实现.软件导刊[J],2011,(9):43-44.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3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2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1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