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城县科技局范文第1篇
近年来,我们紧盯市场,着眼服务新兴产业,设置有电子信息技术、工业与民用建筑、计算机应用、会计电算化、旅游与酒店管理、学前教育、动物科学、数控机床加工等11个专业,其中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被评为市级骨干专业,市政府为我校加冠名为“衡水建筑工程学校”。学校注重实习实训基础建设,现建有微机室、语音室、会计模拟室、电子电工实验室、建筑专业的“三室五场”、旅游餐饮实训厅、数控机加工车间等实习操作场地,其中电子电工、工民建专业的实习实训场所被评定为省级实训基地。
在办学工作中,形成了“知识与技能兼得,升学与就业又收,教书与育人并重,应试与发展共求”的灵活办学模式。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大力实施教学改革,推进分层教学和弹性学制,并按照升学或就业岗位专业特点增删教材,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进一步增强。大力改善学校环境,不断加强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学校设施改造、和谐校园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硬环境和软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了学校实力。不断改进管理方式方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施“阳光德育工程”,鼓励和组织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学以制用,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学校坚持质量、特色兴校,秉承“为学生出路搭桥,铸人民满意品牌”的理念,以就业型和升学型并行培养为目标,实施名校名师工程,取得良好效果,向用人单位和社会输送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实用技术人才。近五年来,我校对口高考升学率和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2010年达到98%。每年招生在1000人以上,2010年全县4062名中考考生,报我校志愿的达3600人,实现三天录取新生1150人。在全县行风评议中,我校名列全县教育系统首位,先后被省政府、省教育厅、省劳动厅、省发改委等部门授予“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教育改革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连续十年在全市同类学校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学校”。
学校地址:河北省河北省故城县职教中心
邮编:253800
电话:03185330545
传真:03185330885
拜城县科技局范文第2篇
石城县钽铌矿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监理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江西省新大地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二0一0年十二月二十日
江西省新大地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监理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工程名称:石城县钽铌矿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建设单位:赣州市石城县矿产资源管理局 施工单位:江西省地质(集团)公司 监理单位:江西省新大地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李铁华 总监理工程师:潘应铭
质量验收意见:
1、工程类型:地质灾害治理
2、工程措施:挡土墙、闭库工程(灌溉涵管、坝体防渗、坝面加固、排水棱体翻修、溢洪道加固)、水土保存(下游坝面排水沟、下游坝面草皮护坡)。
3、评估依据: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工程建设监理规定》
3.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DZ/T02192006)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混泥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 3.3 工程勘察设计文件
地质勘察资料
施工图纸、设计说明
设计交底会议纪要、设计变更文件及图纸
江西省新大地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3.4 合同
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签定的建设工程监理合同;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定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4、项目监理部工作:
(1) 编制了监理规划、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监理旁站方案、监理月报;
(2) 开工前审核了施工单位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和施工组织设计、各项施工方案;
(3) 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国家有关验收规范和强制性条文等要求,对关键的部位和隐蔽工程均实施了旁站并做好记录、对所以分部分项工程均采取了巡视、平行检验等手段进行现场有效控制;
(4) 严格执行工程材料设备进场报验和见证取样制度,对每批进场钢筋、水泥、粗细骨料以及砼、砂浆试块、钢筋连接件均按要求进行了旁站取样和送检,用于工程的各项材料和设备均为检验合格;
(5) 严格执行工程报验制度,对隐蔽工程和各分项检验批按施工工序跟班到位,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按规定进行了检查和验收;
(6) 在施工过程中监督施工单位对业主提出的质量问题及监理签发的“监理工程师通知单”等按要求和时限进行整改;
经本监理部核查,本工程的3个分部工程质量评述如下:
1、挡土墙分部
墙体砌筑所用砂、石料、水泥以及排水管等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符合设计及验收要求;
基础开挖断面几何尺寸、地基承载力、埋深深度、平整度均符合设计及验收要求;
墙体砌筑方式符合设计及验收要求,墙体几何尺寸、墙体坡度、伸缩缝设置范围、排水管设置位置、排水管设置方式、反滤层设置均符合设计及验收要求。砌体合理,其倾斜度、平整度、灰缝饱满度符合施工验收及观感验收要求,石料及砂浆试块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江西省新大地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2、闭库工程分部:
(1)灌溉涵管: 涵管等材料满足设计要求,隐蔽涵管灌水实验结果、排水系统施工后的通水、通球实验结果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经现场勘察和资料检查,本分项工程完成合同约定的施工内容并达到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2)坝体防渗和加固: 采用高压灌浆造墙的施工方法进行,满足图纸设计要求及验收规范,高喷墙体的连续性达到设计要求,墙体厚度直径80CM达到设计要求,墙体的抗压强度、渗透系数等数据均满足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经现场勘察和资料检查,本分项工程完成合同约定的施工内容并达到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3)溢洪道加固: 建筑物的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原材料水泥、砂、石、钢筋均送检合格,混泥土C20试块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钢筋的规格、数量,钢筋的制作安装、搭接、锚固长度及钢筋的焊接均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经现场勘察和资料检查,本分项工程完成合同约定的施工内容并达到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3、水土保持工程分部:
(1)下游坝面排水沟:排水沟坡面布置位置符合设计要求,排水沟混泥土表面平整,无蜂窝、麻面、露筋等缺陷。其垂直度、平整度符合施工验收及观感验收要求,混泥土试块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水沟无反坡现象。经现场勘察和资料检查,本分项工程完成合同约定的施工内容并达到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2)草皮护坡:草籽进行发芽试验,成活率达到设计要求,植草方式符合规范要求,能及时喷水,浸透土层8-10cm。经现场勘察和资料检查,本分项工程完成合同约定的施工内容并达到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总结:
经检查本工程各检验批及分项实体基本符合设计及验收规
江西省新大地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范要求,质量合格,各分部分项质量控制资料和有关安全及使用功能控制基本完整,各项抽查结果基本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格的规定。整体外观方正、顺直,细部处理略粗燥,局部因地势因素制约几何形状较差,观感质量评定为一般。
本公司核定石城县钽铌矿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综合评价为合格。
监理单位(章):
总监理工程师:
日
拜城县科技局范文第3篇
------郓城县质监局真抓实干“千家企业标准化服务提升工程”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高服务企业的有效性,夯实企业技术基础,提高企业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按照市局统一部署,郓城县局于2月12日出台《关于开展“千家企业标准化提升服务工程”活动的实施方案》,率先在在全市启动 “千家企业标准化服务提升工程”。活动开展以来,郓城县局综合业务科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出实招,求实效,采取综合措施,对“千家企业标准化服务提升工程”做到真抓实干。
一、组织上加强领导。一是召开全局中层干部会议专题进行安排部署;二是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新任组长,分管领导李若河任副组长,相关科室、各区域监管站负责人为成员的提升活动工作领导小组;三是建立了局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科室、区域监管站和所联系企业开展提升活动工作情况进行指导督促的责任制。从而,全面加强了组织领导,形成了局党组统一安排、业务科组织统筹,区域监管站全面实施的工作格局。
二、思路上进行引导。“千家企业标准化服务提升工程”是一项基础性、重点性工作,是一个系统的服务企业举措。涉及企业数目繁多,工作千头万绪,具体开展困难大。为了提高提升活动的有效性、针对性, 郓城局在经过细致、周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出台了《郓城县质监局“千家企业标准化提升服务工程”责任落实名单》,指定由各区域监管站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按照目标分工,确定
1了142家企业名单,做为“千家企业标准化提升服务工程”活动的服务对象;同时,把这142家企业标准化服务提升工作任务,具体落实到了具体单位,落实到了具体个人;再由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个人对其管辖区内的企业标准化状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统计,对执行标准情况、标准备案及有效性情况、标准体系建设情况进行逐户审核查验,确定分类提升企业名单,全部登记造册,建立了企业档案,该阶段工作目标已100%顺利圆满完成。
三、工作上进行指导。为了更好服务企业,顺利开展“千家企业标准化提升服务工程”活动,结合郓城实际,又特制定、出台了《郓城县质监局关于开展“千家企业标准化提升工程”工作指导意见书》,印发至各区域监管站,要求其结合本辖区企业实际,遵照执行。
《指导意见书》根据企业生产情况,搜集产品标准、引用标准、原料标准、检验方法标准、产品的包装、运输、贮存、标志及相关的国家标准。共搜集和查新了34类58种产品及相关标准1551项,标准目录涵盖了所有实施“千家企业标准化提升工程”企业的产品。为推动“千家企业标准化提升服务工程”活动奠定了基础。
四、活动中进行督导。局党组定期听取开展“千家企业标准化提升服务工程”活动情况汇报,总结经验心得,结合各个阶段的工作部署,提出工作重点,强化督促调度,保证工作质量,按期完成任务;同时,根据责任分工,落实工作进度,落实服务内容,落实有关奖惩措施,有效地保障了“千家企业标准化提升服务工程”活动的顺利扎实开展。
拜城县科技局范文第4篇
随着气温的升高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到公园休闲、健身的市民越来越多。为保证给广大市民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游园环境,南城县园林局公园广场管理所对辖区公园广场内的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维修。
据了解,本次维修主要包括各公园广场的道路、台阶、喷泉、排水沟、护栏、健身器械、房屋等设施。截止目前,已维修人行道200余平方米、廊亭4处、防腐木护栏20余米、维修健身器械12处,油饰粉刷栈桥300余米、疏通排水沟1898米、安装休闲凳椅21匹、更换喷泉彩灯562个、喷头50个、更换垃圾箱19只、同时对8处活动的座椅进行了加固、新增警示牌6块,受到了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
南城县园林局
拜城县科技局范文第5篇
2014年,水城县财政局(综改办)预计实施小康寨建设182个,覆盖182个自然村寨。
1、财政局(综改办)预计投资小康寨建设总投资5576.48万元,其中“四在农家 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寨建设2014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投资3823.57万元;“四在农家 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寨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示范村寨项目投资1460.31万元;2013追加项目资金292.6万元;计划实施通寨公路硬化长54.62公里;人行步道硬化26.1公里;太阳能路灯覆盖91个自然村寨;庭院硬化9104户;公厕覆盖40个行政村。
2014年县财政局(综改办)重点打造七个“四在农家 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寨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示范村寨项目建设,即发耳镇双井村红岩脚、鸡场镇凹子村夏支角、纸厂乡前进村前进寨、猴场乡补那村新寨、勺米镇坡脚村坡脚、发箐乡发箐村七家寨、龙场乡麻窝村麻窝,总投资1460.31万元,其中:中央、省级财政资金1043.08万元,县级财政预算安排417.23万元,主要实施通寨公路硬化、人行步道、路灯、庭院硬化、公厕、垃圾池、寨门等项目。
2、县农业局和卫生局计划完成“三改”工程9104户,
投资970万元。
3、县四在农家办预计完成庭院硬化6000户,投资2400万元。
4、发改局计划完成玉舍镇、发耳镇、董地工业园区污水处理项目,投资200万元。
5、环保局预计完成饮用水源保护地1个(玉舍镇),投资40万元。
6、住建局实施6个乡镇垃圾收集处理项目,投资600万元。
7、文体广播局实施阿戛、玉舍等19个乡镇文体活动场所建设,投资480万元。
以上所有项目预计于2014年实施,完工时间以上级部门批复为准。
二、第一季度完成情况
1、县财政局(综改办)小康寨项目“四在农家 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寨建设2014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待批复中。“四在农家 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寨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示范村寨项目已启动实施,预计完成投资200余万元。
2、经调度各乡镇,卫生局完成公厕改造2000余座,完成投资100余万元;环保局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已完成招投标工作;发改局污水处理项目已进入可研阶段,上级部门在
组织专家评审。
3、其他部门项目待批复中。
三、第二季度工作安排计划
县财政局(综改办)严格按照目标责任书确定的目标任务,下达任务到各相关部门,督促小康寨建设各部门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尽快开工建设,按时完成目标任务。
因小康寨建设工作属于综合性工作,涉及部门较多,内容较广,项目零碎,上报调度表和进度安排时同样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所以建议小康寨建设工作每月或每季度调度一次。
水城县财政局(综改办)
拜城县科技局范文第6篇
柳城县水稻土有3类成土母质比重较大:一是石灰岩溶质,占稻田面积44.9%;二是砂页岩溶质,占稻田面积27.9%;三是河流冲积物,占稻田面积5.6%。柳城县水田面积1.86万hm2,其中:常年种植水稻1.53万hm2,其余水田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调整出望天田、水尾田,改种桑树、水果、蔬菜等高效型经济作物。
2 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
一是中低产田面积大,占水田面积的69.2%;二是农田基础设施还没有完善;三是种粮效益不高;四是水稻生产受春旱和秋旱影响严重,多年的气象资料表明,平均每3 a水稻生产受到一次比较严重春旱和秋旱影响;五是水稻生产施用有机肥不足,土壤培肥有待进一步改进,目前有机肥的肥源较少,商品有机肥成本高,在水稻生产过程中施用有机肥很少,基本上是施用化肥,长此耕作土壤肥力难以改善;六是稻田冬种绿肥面积不大。
3 水稻田地力评价方法
笔者针对性地调查了柳城县水稻种植的分布和生产情况,对当地的耕作条件、土壤类型、土壤肥力等进行较全面的调查统计分析和取样化验分析,以掌握柳城县水稻种植区域耕地的地力情况。
评价因子隶属函数的确定,主要包括戒上型(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耕层厚度)、峰型(p H)和概念型(成土母质、土壤质地、障碍类型、排涝能力和灌溉能力)。
利用柳城县耕地资源管理系统对全县耕地进行生产潜力评价,计算出各个评价单元的地力综合指数,按照累计曲线法进行分级,共将全县稻田分成六类:一类地:0.79145~0.90231;二类地:0.75074~0.79144;三类地:0.70302~0.75073;四类地:0.65603~0.70301;五类地:0.60700~0.65602;六类地:0.49032~0.60699。
4 稻田地力评价结果
4.1 稻田地力等级
从表2可以看出,柳城县稻田以中产田为主中产田(三级地、四级地)面积为1059.1hm2,占水田面积的56.91%,高产田(一级地、二级地)水田高产田面积为5722.4hm2,占水田面积的30.75%,低产田(五级地、六级地)面积为2295.4hm2,占水田面积的12.33%。
4.2 稻田有机质含量概况
从表3可以看出,柳城县稻田有机质含量总体上属丰富水平,较耕地土壤总体水平高。
(注:表1中的组合权重即为各评价指标对耕地地力的贡献率。)
4.3 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概况
从表4可以看出,柳城县稻田有效磷含量属中等偏上水平。
4.4 稻田土壤速效钾含量
从表5可以看出,柳城县稻田速效钾含量偏低。
3.5水田酸碱度
从表6可以看出,柳城县水田大部分属中性至微酸性。
5 对策建议
5.1 做好中低产田利用改造
5.1.1 因土壤障碍因素造成的中低产田
冷浸类中低产田的改造途径主要有两个:第一,增设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第二,进行耕制改革,大力推广水旱轮作和半旱式栽培。渗漏类中低产田的改造途径:进行客土改良,沿河实行水旱轮作增种绿肥或蔬菜进行配方施肥等技术。黏、酸、瘦类中低产田的改造途径:进行客土改良,有针对性施肥,特别是增施有机肥或栽种绿肥。
5.1.2 栽培技术不当形成的中低产田
秧母田主要是秧苗期拉长秧苗营养不良,幼穗分化期短、穗小粒少,其改造途径为:选用优质、高产、良种,早播早插。因过度耕作而造成的低产田主要是过去对土壤掠夺式的利用,使土壤供养不足、土质下降、产量低下,其改造途径为:冬季种植绿肥培肥土壤。望天田是常年靠天下雨灌溉造成水稻因干旱减产,其改造途径为:有条件的地区可解决水源及时灌溉,无条件的改走旱路,改栽甘蔗、果树、桑树等作物。因施肥不当造成低产田,长期单一的施用磷肥等,有机肥施用少,掠夺式的栽培方式,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桔,土壤结构变差。改造途径:增施有机肥,氮磷钾合理搭配施用。
(单位:hm2)
单位:hm2
单位:hm2
单位:亩
单位:hm2
5.2 综合改造配套措施
改造中低产田的技术关键是走综合改造的路子,要抓好工程措施修排水沟,生物措施优化种植结构、改进栽培技术、化学措施推广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优质复合肥等。此外,还要修建和改造排灌渠道,保证水源、排洪防冲、防治串灌;利用综合增产技术,选用高产优质品种,早晚稻品种合理搭配,立足抗灾、早播早栽,使水稻分蘖早,成穗率高,水稻扬花安全,避开了严重的高温伏旱及寒露风天气;同时注意加强病虫害防治,增施有机肥,看苗追肥,实行氮磷钾配方施肥;大力推广绿肥种植,提高稻田生产能力;实行优质稻产业化开发,增加稻米附加值,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
摘要:柳城县开展稻田地力评价,查清稻田基础生产能力、土壤肥力状况、土壤障碍因素、土壤质量状况等,并找出了影响水稻生产发展的地力障碍因素,提出稻田改良的具体措施,为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和科学施肥等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