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期句子积累与运用(精选13篇)
五年级上期句子积累与运用 第1篇
五年级上期句子积累与运用
一、下面关于马的俗语你知道吗?
1、马上不知马下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马有失蹄。
3、马不打不奔,_________________。
4、见鞍思马_____________________。
5、马上摔先英雄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马怕鞭,_______________。
二、趣味语文
1、在下列横线上填入表示颜色的词语。
一枝_____杏出墙来
千里莺啼______映红
______云深处有人家
日照香炉生______烟
2、在下列横线上填入地名。
春风不度________关
西出________无故人
烟花三月下________
________城外有人家
3、在下列横线收填入鸟儿的名字。
谁家新________啄春泥
芳草凄凄________洲
几处早________争暖树
衡阳________去无留意
4、在下列横线上填入各种各样的“水”
桃花________深千尺
遥看________挂前川
独怜幽草______边生
奔流到______不复回
三、趣味语文
根据以下各种情况,填上一句恰当的歇后语。(巧妙点题也可以,风趣幽默也行)
1、小明这学期各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大家都夸他有进步。小明这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今天放学回家,还没放下书包,就被妈妈训了一顿,真叫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军队和人民亲如一家,就好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都说朱小龙是把硬手,这次看了他的修车表演,果真如此,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
5、今天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可老师偏要家长签字。回到家里,怕妈妈看后又要狠批我一顿,我的心跳个不停,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的好朋友同别的同学吵架生气了,我好心劝他,没想到他正在气头上,反而冲我发起火来,我很尴尬。到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情景或提示,运用古诗名句
1、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王刚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他沉迷于各种游乐中的时候,你真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雨,古今中外多少诗人赞美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大诗人杜甫描述你来到人间的佳句。你来了,悄无声息,垂柳在你的抚慰下吐出新芽,禾苗在你的沐浴下盈盈闪光„„
3、看到彩虹,你用一句诗赞美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是无私的、伟大的,可是母亲的深恩,我们报答得了吗?这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提起春天,我们就会联想起带“春”字的优美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常用唐代诗人___________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教导我们。
7、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______朝诗人_________在《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8、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______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9、当我们回忆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朝诗人孟郊的《__________》。最后用了一个双关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儿子对母亲的深情。
五、接对偶句,这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好办法,可以训练思维的敏捷性、用词的精练性和想象的丰富性。
千军易得—— 尺有所短—— 宁吃鲜桃一口—— 快马也要响鞭催—— 好花不浇不盛开—— 良言一句暖三冬——
-1-
六、将歇后语前一部分与相应的后一部分连起来
司马昭之心
没见过大王 刘姥姥进大观园
一毛不拔 伍子胥过江省
漏了馅 饺子破皮
傻眼了 铁公鸡
一夜白了头 井里的青蛙
路人皆知
七、失败是成功之母,不能让失败把你击倒,你看,败了之后会是下面的样子,请你将这些歇后语连一连。
败家子回头
垂头丧气 被打败的公鸡
不出所料 曹操败走华容道
溃不成军 打了败仗的士兵
金不换
八、下面这些俗语更有趣,品一品还颇有道理,不信你来看。
1、胳膊扭不过大腿。
2、耕地耕里头,问路问老头。
3、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4、瓜香甜不在老嫩,人品好不在丑俊。
相信你也积累了不少谷语,能试试打找“俗语擂台”吗? 第一场:我说一句,你对一名。要求开头第一字是“大”字。我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你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说:大帽难戴,小鞋难穿。
你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场:我说上句,你对下句。我说:刀子嘴
你对________________ 我说:会者不难
你对________________ 我说:美不美
你对________________
九、有爱心的孩子快来大显身手吧!(填序号)
1、沙漠的一泓清泉
2、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3、一片冬日的阳光
4、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爱心是_____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______,使身处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_____,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_____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十、补充谚语后半截。
1、人非圣贤,______________;过而能改,______________。
2、人有失足,______________。
3、不进深山,______________;不做事情,______________。
4、老马走错了路,知道回头;明白人做事,______________。
5、亡羊补牢,______________。
6、放下屠刀,______________。
7、苦海无边,______________。
十一、人体名称妙喻
1、用来称最亲热、最心爱的人,多用于年幼的子女,如“__________宝贝”
2、比喻中心,如“首都北京是祖国的____________”。
3、指亲人,如“______________团聚”。
4、比喻所指控的范围,如“他逃不出我的______________”。
5、指手段,指待人处事所用的不正当的方法,如“耍________骗人”。
6、比喻立场,如“站稳____________”。
十二、在学习、生活中,当你遇到困难时,是哪一句名言激励你,请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仔细读下面一段话,找出要修改的地方,把它改正过来。
今天,爸爸给我买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我非常高兴极了。下午放学,我一回到家里,放下书包,迫不及待地拿出书,座在桌子旁读起来。大约过了不到两个小时以后,爸爸叫我去吃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五年级上期句子积累与运用 第2篇
1.积累成语,感受祖国语言的多姿多彩。
2.读背名人名句,养成搜集、运用名人名句的习惯。
3.能自己或合作制作习作集,并能有所创造地进行设计、美化。增强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写作的自信心。
4.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出自己的感受,注意分段表述;能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5.自主阅读,旁批读中的感受,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感悟语言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1彼鸭名联。
2彼鸭、整理自己喜欢或同学认为精彩的习作。
3彼鸭、阅读描写运动会的习作。
教学时间
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读成语,不懂的借助工具书了解其意思。
2.这些成语中带点字的意思有什么特点?
3.试着运用这些成语。
二、语海拾贝
1.读名联,重在学生自主阅读,积累名言名句,不必逐个讲解,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师生交流释疑。
2.熟读成诵,积累名言。
3.交流自己积累的名联。
三、互动平台
1.师:本单元的4篇课文充满着智慧,给我们的人生很多启迪,你学了之后都受到什么启发?四人小组交流。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读后受到的启发,同一篇课文让学生补充说一说受到的不同的启发。
4.师总结:是啊!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与时间赛跑,与人合作、资源共享,希望同学们把受到的启发落实到行动上,老师期待着你们的成果!
四、综合性学习
1.设计习作集封面。
(1)根据搜集的习作,给习作集确定一个主题,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2)小组交流如何设计一个美观、大方、有创意的习作集封面,组长记录设计方案。
(3)全班交流设计方案,根据小组交流的方案自选喜欢的动手制作习作集封面。
(4)小组合作,讨论互助。
2.展示习作集封面。
3.评选最佳习作集。
4.全班展示最佳习作集,观摩学习。
五、习作百花园
1.激发兴趣,明确要求。
(1)激发学生习作的愿望:播放近期学校举行的运动会的画面,教师配上热情洋溢的旁白,用活动的气氛感染学生,产生写作的愿望。
(2)让学生自己阅读习作要求,教师相机点拨,帮助理清习作要点。
2.引导学生选择习作素材:选择运动会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场景在小组里说一说。
3.全班交流:各小组推荐讲得最好的同学在班上讲一讲,以启发思路。
4.教师提供描写运动会比赛场面的精彩片段大家欣赏,集体评议,进一步明确写作要求。
5.自主习作,鼓励创新。
6.同学之间相互修改习作。
7.自我修改完善。
8.赏析写得好的文章,激励表扬。习作批阅完后,选出在选材、语言等方面较好的习作,供大家评议,再点评、总结、表扬。
六、自主阅读园地
1.自主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2.抽学生说一说阅读要求,教师总结强化、明确要求。
3.自读文章,旁批读中的感悟,特别关注文章的语言描写突出了人物哪些特点。
4.同桌交流。
5.全班交流。
6.说说故事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7.选择你喜欢的方式,积累好词佳句,可以背诵、摘抄等。
8.拓展:课外阅读《三国演义》,进一步了解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五年级上期句子积累与运用 第3篇
积累 运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A-
0042-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学习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学习语言的规律是先理解、积累后表达,由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从模仿到创造的运用。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小学低年级学生却是“养兵千万,用兵无时”。打开学生的收集本,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抄录了许多好词佳句,不少学生能坚持每天背诵一段优美片断,但能够将积累的素材运用到写话中的却少之又少。由此可见,要想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除了积累,还要让学生学会对语言文字积累的同时进行理解和有效运用。本文立足于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围绕课文重点巧设训练点,探讨如何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将积累与运用有效结合。
一、熟读识记,丰富积累与运用
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语言学习中不同层次的两个方面,学生只会理解不能运用的词语是“消极词语”,而能理解又会运用的词语是“积极词语”,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积累,也要引导学生会运用。在阅读课上,教师应当紧紧依托文本语境和重点词语精心设计训练点,让学生熟读背诵、丰富积累,再指导学生在熟悉的语言环境中加以运用,及时把“消极词语”转化为“积极词语”。
例如,在人教版语文第四册课文《葡萄沟》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理解了词语“五光十色”后,引导学生说出“五光十色”的同义词“五颜六色、五彩斑斓、光彩夺目、五彩缤纷、万紫千红、色彩斑斓、多彩多姿”……教师把这些同义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熟读、背诵、记忆。当学生熟记后,教师再问学生:“除了‘五光十色外,葡萄沟成熟的葡萄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呢?”学生自然而然想到了刚刚积累的词语。有的学生说:“到了秋季,葡萄成熟了,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是光彩夺目啊!”有的学生说:“葡萄成熟了,有紫的、黄的、红的、白的,五彩斑斓,太迷人了!”还有的学生说:“葡萄沟的葡萄成熟了,粉的、青的、红的、紫的,五颜六色的葡萄让人口水直流!”
教师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背诵,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许多词汇,丰富了积累。学生在这样的训练中自然对课文中的“五光十色”一词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可见,教师在每篇课文的学习中,注意设计练习点让学生把好词佳句印在脑中,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储备”,并且学会运用所积累的词句,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二、拓展延伸,丰富积累和运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注意挖掘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拓展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积累。特别是小学低年级段学生年龄小,词汇信息储备少,教师结合课文内容适当拓展,有助于学生深化认识、融会贯通,将课内课外所学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适当引入与文本相关的内容,整合成听、说、读、写的有效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理解感悟、积累与运用。
例如,人教版语文教材第四册《黄山奇石》这篇课文中的句子:“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他们起名字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读课文了解黄山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再引入课外拓展资料:“北海景区是黄山景区的腹地,精华集中、奇景荟萃。在北海曙光亭,可观十八罗汉朝南海、丞相观棋、仙人下棋、仙人背包、猪八戒背媳妇、石钟、童子拜观音等景。始信峰和石笋峰等优美风景,更是令人浮想联翩。”学生联系课文及课外拓展资料,积累了不少词汇。教师再提出问题:“你能给奇形怪状的石头起什么名字呢?”学生仿照课文、课外资料展开丰富的想象,由于学生对小动物都很熟悉,他们很快调动了自己的生活体验,用生动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他们心中的石景“驴打滚”“鲤鱼跳龙门”“百鸟朝凤”“河东狮吼”……当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描述之后,教师再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具体描述某一石景的形态。如有的学生说:“在山峰上,有一头驴正在光秃秃的石丛里打滚玩耍,这就是‘驴打滚。”有的学生说:“‘鲤鱼跳龙门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真像一条大鱼跳到空中正跃过石门。”有的学生说:“在一座山峰上有许多小石块,太阳一照就变成了一只只金光闪闪的鸟儿。它们拍打着翅膀,对着主峰的凤凰不住地鸣叫,这就是有名的‘百鸟朝凤。”……
这样教学,学生在适度拓展中对黄山奇石景观加深了解,学习了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并反复进行语言运用训练,形成语言积淀,充分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感悟与仿写结合,丰富积累运用
阅读教学应重视理解、感悟、积累,“读写结合”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小学低年段学生学习语言、品味语言、领悟语言的精彩之处,再紧扣教学重点设计仿写小练笔,让积累和运用相结合。教师应把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感悟和积累引向语言的模仿运用,降低学习的难度,培养学生精简、规范、合乎逻辑的语言表达习惯。
例如,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三册课文《北京》描绘了我国首都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抓住重点词句“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引导学生感悟,围绕问题“柏油马路的路面、路旁、四周有什么”,让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描绘的内容,领悟课文用词的精准,从中感受“北京的美丽”。在写作方法的指导上,学生明白了文章的每个自然段先总述某个地方的特点,紧接着描写该地的景物,让大家仿佛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美丽。课文表述清楚、语言生动,学生通过理解感悟后可以结合课文的语言、结构进行仿写,如在“南宁街道的美丽”片段练笔中,有的学生写道:“南宁的水泥道路又宽又长。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南宁的立交桥可多了!桥的四围有翠绿色的草坪和五彩花坛。各种车辆在桥上来来往往,像流水一样,日夜不断。”有的学生写道:“南宁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公园,还有许多新建的高楼大厦。站在高处一看,真是半城绿树半城楼。”这样教学,学生立足于阅读教学进行感悟和仿写,从阅读学习中掌握方法,在仿写中提升运用能力,降低了写话的难度,有效达到积累和运用的目的。
五年级上期句子积累与运用 第4篇
(二)》
教学目标
235深的事写一篇记叙文。教学重点
了解比喻的基本特征: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
教学时数
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121、3是比喻句,2、4不是比喻句。)
3往要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如课本中的第1句,把“马蜂窝”比喻成“一只大莲蓬”;第3句,把“光芒”比喻成“明洁的丝绸”。而第2、4两句虽然也带有“好像”“象”,但它们不具备打比方的特征,也找不出打比方用的甲事物和乙事物。第2句中的“好像”带有判断的意思,说明“听到爷爷在屋内的呼叫”不是很确切;第4句中的“像”带有推测的意思,说明“非将这片沙滩征服不可”的看法,是作者主观上的一种推新。小结:让学生明确比喻句的基本特征,不能把是否有“像”“好像”作为判断比喻句的标准。
4的句子,判断是否是比喻句。
举例:
(1)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比喻,把马蜂比作战斗机。)
(2)突然间,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拽我的钓钱。(不是比喻句。)
(3)我首次钓鱼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像刚刚发生在昨天一般。(不是比喻句。)
(4)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比喻句,把长江比作巨蟒。)
5二、语海拾贝
1词语,反复读几遍,想想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写“绿”的色彩的词。)
2三个词语写“绿”的花园;第三排的三个词语写绿的时间。
34形态三个方面,再读一读。
三、互动平台
1下文,才能正确理解句子的含义;郝思的话告诉我们,要联系生活实际,设身处地地去想,这也是理解句子含义的一种方法。
2意举例说明。还可以用抓重点词语的方法,理解句子的含义。例如“面对这死去的小飞虫,一种罪孽沉重地压在我心上”这句话中,“沉重地压”这个词,就充分地暗示出了作者为伤害了马蜂而后悔和难受的意思。
4四、口语交际
1同学们,《捅马蜂窝》这篇课文,讲了作者小时候捅马蜂窝挨蜇的趣事。作为小孩子,谁没有这类淘气的经历呢?你们也一定干过一些幼稚、顽皮、莽撞的“傻事”吧。仔细想一想自己儿时的一些“傻事”“趣事”,选一两件讲出来与同学交流,这是多么浪漫的事啊!
2或“趣味”体现出来,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后可以提问题,可以评价,可以说说自己听后的感受。
3事”“趣事”,并相互评价,各组推选一名最满意选手在组上交流。
4评论,也可以讲自己听完后的感想或启发,还可以讲其他“傻事”“趣事”。
五、习作百花园
1福、喜悦的事,也可以是烦恼、悔恨、忧伤的事,还应表达经历这件事后的感受。习作要求:以记一件事为内容,题目自拟,注意写出真情实感。
2谈话: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在我们个人的记忆里,一定留下了不少难以忘记的事件,如淘气遭到父母的责罚、无知摘掉邻家盆花、偷偷抓来别人的小狗、瞒着父母用化妆品在自己脸上涂画……这些充满稚气的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和经历了这些事件有什么感受,都可以用来作为本次习作的内容。
(1)教师巡视,发现选材、叙述有新意的,可向全班同学介绍,以启发引导其他同学。
(2)完成草稿后,同桌同学互相交流,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3)学生自己修改习作。
4赏析,再改习作。
(1)出示学生中的佳作。(用投影仪。)
(2)朗读习作。(作者自己读。)
(3)同学评价。通过评价,使学生受到启发,产生再次修改自己习作的愿望。
(4)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5)誊写自己的习作。
六、自主阅读园地
1在旁边,优美的词句、疑难的词句,也可以作上记号。
(1)说说短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哪些词句令你最受感动?你从中悟出了什么?
(3)有什么疑问,向同学提出来,互相交流解决。3
(1)说说文章内容给你什么启发。
五年级上期句子积累与运用 第5篇
1.了解形容词重叠后的表达作用,积累描写人物外貌、心理、情感的四字词语。
2.体会人物外貌描写的作用,在习作中自觉运用外貌描写的方法,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3.能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同学们,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言清楚流畅。
4.巩固边读边批写的读书方法,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搜集优秀的外貌描写片断、搜集读书的名言警句。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同桌对比读这三组句子,纠正字音。
2.自己读一读,想一想,这些带点词语有什么规律和特点,谈谈你的发现。(词语重叠后,所表达的意思加深了。)
3.试着说一说类似的句子。
4.男女生对比齐读三组句子。小结:是呀,“认真”“恭敬”“痛快”重叠后变为“认认真真”“恭恭敬敬”“痛痛快快”让整句话在表达意思上程度加深,起到强调的作用,在我们平时说话和写作时,正确地运用叠词,就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二、语海拾贝
1.学生自主读词语,不理解的通过查字典,与同伴讨论解决。
2.说说每组词的共同特点和各组的特点。(共性是描写人物的词语。特点:第一组是描写神态;第二组是描写人物心理感受;第三组是描写人物的情感。)
3.用多种方式记住这些词语(抢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尽量读熟。游戏:我说你对。(老师或同学说词语的前面两个字,其余生说后两字。)
4.你知道哪些这类的词语,根据每组的特点说词语。可以小组搜集整理,集体展示。
三、互动平台
教师:刚才我们在语海拾贝中积累了不少描写人物神态、心理、情感的词语,接下来我们要与郝思、于蓝一起走进互动平台,共同探讨你印象最深的外貌描写。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对话(可同伴分角色对读、自由读),读通顺。
2.说说你在对话中懂得了什么。
3.把你读到过的课内外关于人物外貌描写的优秀片断介绍给大家。
小结:“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因此,认清人物的外部特征,就可能有助于了解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读有关人物外貌描写的文章时,我们必须抓住人物外貌特征,然后再根据这些与众不同的外貌特征去认识人物。
四、口语交际
教师: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培根说过这样一句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他告诉我们“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大文豪莎士比亚也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那你爱读书吗?最近你都读过什么样的书?让我们一起分享彼此读书的收获吧!
1.教师向学生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引导学生明白向别人推荐书应介绍书名、作者、主要内容和自己读书的体会。
2.引导学生寻找自己最喜欢的书。思考:我准备向同学们推荐什么书?怎样推荐才能使大家想读、爱读?
3.学生在小组内向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组内同学可以提问或补充,教师巡视指导。
4.向本组以外的好朋友推荐自己喜欢的书,教师参与其中。
5.民主评选出数名推荐明星,请小明星上讲台向全班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书。
6.教师出示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激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读书、读好书。
如: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我身上所有优秀的品质都要归于书籍。--高尔基
7.课后延伸。
(1)向你的小伙伴或家人推荐自己喜欢的书。
(2)阅读同学推荐的好书并和同学交流读书的体会。
五、习作百花园
1.启发谈话,唤醒学生记忆的表象。教师可采用这样的导语: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经常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在这些人中,有你熟悉的人,有你喜欢的人,有讨厌的人,有你崇拜的人能不能把他(她)们介绍给老师呢?今天先把你最崇拜的那一位介绍给大家。他(她)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还是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的人呢?你崇拜他什么?为什么崇拜他?请你按要求写下来。
2.读题,明确习作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3.习作指导。
(1)分四人小组互议,交流,说说你准备写哪一个让你崇拜的人,他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崇拜。
(2)读写联系,领悟写法规律。学生的习作素材有了,紧接着教师要通过抓读写联系,帮助学生领悟写人文章的一般规律。
(3)启发学生从学过的写人的课文中、读过的优秀习作中领悟写法。同学们学过的课文中,有不少是描写人物的,想一想:在这些课文中,是怎样通过外貌描写写出他的性格特点的?同桌先讨论一下,然后我们一起来交流。
(4)启发谈话:教师揭示写人文章的一般规律:第一,要抓住具体的事写人,可以是“一人一事一品质”,可以是“一人多事一品质”,也可以是“一人多事多品质”。第二,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来反映人物的特点。
4惫顾计鸩荩修改完善。
(1)创设情境,激发构思起草的兴趣: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都想把自己最崇拜的人介绍给老师,但是,由于时间关系,老师不可能听同学们一个一个来介绍。如果你们将自己最崇拜的人写下来给老师看,不就行了吗?现在我们开展一次竞赛,看谁写得既快又好。在起草前先构思一下,然后再起草,凡能在25分钟时间内完成初稿的同学可获得“耕耘奖”。(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快速表达的能力。)
(2)学生独立构思起草,教师巡视,并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辅导。
(3)对在25分钟内完成习作初稿的同学授予“耕耘奖”。没有完成习作初稿的同学可以继续写,已经完成习作的同学可以尝试修改。
(4)指导修改,完善习作:
(a)启发谈话:美玉是琢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你的习作初稿写好以后,通过自己的修改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你有信心把自己的习作初稿修改得更完美些吗?改得好的同学还可以获得本次习作的“百花奖”呢!
(b)学生自改习作。先进行错别字和病句的常规修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照“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这一要求进行重点修改。
(c)同桌或分小组相互传阅习作,与对方商讨需要重新修改的地方,然后根据对方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再次修改。
(d)课堂交流。指名交流时,教师可要求按“原来怎么写的--现在怎么修改的--为什么要这样修改”的顺序说出自己修改的过程和理由。
(e)评议“百花奖”。先分四人小组评议,再进行全班评议。
5.指导评赏,成就激励。
(1)启发谈话,激发评赏的兴趣。启发谈话:当你手里抓一把沙土放在太阳光下一照,就会看到点点金光。同样,各人的作文都有闪光之处,哪怕是写得不够理想的作文,也有一两句优美的句子或几个闪光的词语。你的习作通过自己几次修改,一定有许多成功之处。请你将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读给同桌或小组里的同学听听,和他们一起分享你成功的欢乐。如果你认为自己全文写得好,就读全文:如果你觉得只有某一片断写得精彩,就读这个片断。对评赏得好的同学,老师将授予“浪花奖”。
(2)示例评赏,启发自我评赏。教师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习作或片断组织学生评赏,然后分组交流自评,畅谈习作收获,分享习作成功的乐趣。
(3)结合评议意见,学生对习作进行再修改。
6.誊抄习作。注意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
六、自主阅读园地
1.激趣引入。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批读文,其中学习了勾画、边读边批等方法。边读书边批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本册一单元课文《三峡之秋》,就对边读书边写进行了示范,你愿意运用这种读书方法吗?
2. 读课题,明白要求。
3. 学生自读短文,根据要求边读边批。
4. 学习汇报自己的批注,大家进行评议,对好的加以肯定。
五年级上期句子积累与运用 第6篇
1.初步了解“借代”的修辞手法,并体会其在表达中的作用。
2.积累有关写景的四字词语,感受“用词准确、生动”在书面表达中的妙处。
3.学做读书卡,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阅读所得,并与同学交流,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积累习惯。
4.能将自己在童年生活中感到新奇、有趣的真实见闻和点滴感受文从字顺地写出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教师:提供读书卡的范例;提供洋溢现代儿童情趣的习作;准备轻松、欢快的音乐。
学生:准备制作读书卡的材料;搜集有关写景的四字词语;准备童年生活照片。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有感情地自读句子,边读边想。
2.从朗读中,你有什么发现呢?
3.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船”指代水盆;“明灯”指代星星;“绿玛瑙”指代绿葡萄。
4.全班交流,并讨论:什么是借代?在文中使用借代,有什么好处?
5.小结: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或用事物的局部代替整体,就是借代。借代可使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化,唤起读者的联想。
二、语海拾贝
1.导语:在汉语广阔的土地上,有一个奇妙的成语世界。你看,那里碧空如洗,风和日丽,山青水秀,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那里奇花异草,珍禽异兽,生机勃勃,让人目不暇接,耳目一新;那里至理名言,言简意骇,意味深长,让人受益匪浅,终身难忘。
你们看出了什么没有?
2.我们说话或写文章时,如果能准确地运用一些成语,将使我们的语言简洁、明了、生动、有趣。大家已学了不少成语,平常也积累了一些,也能运用一些成语了,但是,还不够呀,所以,我们还得继续积累。我们就到语海中去捡拾一些成语贝壳吧!
3.自由读词语,读熟,并初步了解它们的意思。
4.合作读记成语,用喜欢的方式读记成语。
5.读了成语,你有什么发现吗?
第一列与“山峰”有关,第二列与“波涛”有关,第三列与“雪景”有关,第四列与“水”有关。
6.在能背诵成语的基础上做个小游戏。
游戏:我来说你来答或你来说我来答。
(1)同桌合作做游戏。(例:问:与山峰有关的成语有哪些?答:)
(2)师生合作(师可说成语的解释意思,生说出相应的成语)。
7.选择两三个自己喜欢的成语练习说一句或一段话。
8.同学们,老师看到你们的出色表现,真为你们高兴!这次,我们又新学了不少成语。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时时处处积累运用成语,让成语伴我们一起成长。
三、互动平台
1.自由朗读,了解对话内容。
2.小组合作朗读。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理解、看法。
准确使用词语,这是写好文章的最基本的要求。用词准确,不仅能形象逼真地再现客观事物的原貌,而且还能够明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整段话或者整篇文章也因此而生动起来。
4.怎样才能做到用词准确呢?一要确切了解词意或用法;二就是表意要明确;三是用词要符合规范。
5.你有用得好的词语吗?说出来大家欣赏吧!谈谈你是怎么用好这个词语的?
在说话和作文的时候,我们要善于从几个意思相近的词语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6.再次与同桌对读,巩固理解。
四、综合性学习:制作读书卡
1.导语:“不摆卡片不读书”,语言学家张寿康的这句话,把小小卡片提到了学习的重要地位。卡片虽小,作用却大。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小雷达”,实在是道出了卡片在学习研究中的重要性。一个人的记忆是有限的,为把自己学习过的知识长久保留下来,就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类,并制成资料卡片,以待用于日后的学习或研究中--这是每一个自学者都应该养成的良好习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读书卡。
2.读题目,了解本次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3.回忆本单元课文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方法。
4.了解如何做好读书卡。
别看卡片小,制作时若不掌握一定的章法,也会给日后的工作、学习带来诸多不便。为此,在一开始,就应该掌握小小卡片的正确制作方法。卡片的制作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动手制作。卡片不需要过分讲究,用稍厚、硬质书写纸即可。将硬纸裁制成大小一致的卡片,并在旁边打出几个圆孔,便于用绳索串联。另一种是从文具店购买来的专制卡片,上面已印好“类别”“编号”“标题”等栏目字样。
5.教师对学生的准备情况进行了解,指导修改补充。
6.按计划开展活动。
7.评选最佳读书卡。
五、习作百花园
1.学生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2.谈谈你对“趣”的理解:快乐旅游、可笑经历、“惊险”游戏
3.理解“趣”的含义。(只要用心体会,都能发现童年特有的“趣”。)
4.音画引路,回忆“趣”。
(1)课件展示童年生活剪影。
(2)学生交流观后感受。
(3)随着音乐,学生在脑海里回放自己童年生活中的趣事。
5.小组讨论,交流“趣”。
(1)出示说话要求。
①选一件童年中的趣事来说。
②注意把有趣的地方说清楚,说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小组交流,互相启发。
(3)全班汇报交流,拓宽写作思路。
6.再次明确要求,书写“趣”。
7.完成草稿,再自我修改或交换修改。
六、自主阅读园地
1.激趣导入。
同学们,现在正值春暖花开之际,到处绿荫浓浓花香似海。你们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节日?为了纪念谁?
今天咱们就去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去瞻仰中山陵的宏伟,感受先生人格的伟大。
2.借助拼音读段落、短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
3.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解决疑难问题。
4.全班交流,体会文章情感。
5.勾画出自己喜欢的优美句子,并介绍给小伙伴。
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积累语句。
7.小结:本文的说明方法及语言非常有特点。作者采用列数据的说明方法,语言准确、简明、生动、形象。
中山陵那肃穆的氛围,衬托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无限敬仰的思想感情。
五年级上期句子积累与运用 第7篇
1毖Щ嵊谩罢医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
2被累有关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
3痹亩炼涛模激发爱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迸嘌口头表达能力,能讲述自己幸福的往事。
5蹦苄匆欢瓮暾、通顺的话,写清楚自己名字的来历。
教学重点
积累成语、丰富词汇;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我的好妈妈》歌带,伴有婴儿啼哭、孩子欢笑、妈妈轻轻哼歌的声音的歌带。
学生:收集同家人快乐相处的照片;向家人了解自己名字的来历。
课时安排
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苯裉欤首先走进我们“积累与运用”大家庭的是几位老朋友。(出示三组近义词:开心--高兴、难过--难受、美丽--漂亮)还认识它们吗?请几位小朋友认读。
2贝厦鞯男∨笥眩你发现这几对朋友的特点了吗?
读一读这三个句子(出示书上的三个句子),看看你能发现点儿什么?
3弊芙岱椒ǎ豪斫獯视锍了查工具书的以外,还可以用找近义词的方法。
4惫固练习。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下列带点的字、词。
①雨是最寻常的。
②老人开了家商店打发时光。()
③他们把花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二、语海拾贝
1倍烈欢粒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词。
2蹦慊怪道哪些形容事物“多”的词语?
3惫固练习,选择书上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 爷爷过生日那天,家里(),许多亲朋好友都来祝贺。
(2) 《千手观音》这个节目备受人们欢迎,每一场演出都()。
(3) 我的爸爸是个外交官,到过许多国家和地区,(),阅历丰富。
三、开心一刻
1崩鲜讲笑话《图省事》,想想为什么会闹笑话?
2蹦阆攵孕∶魉档闶裁矗
3崩鲜π〗幔核祷耙注意把话说清楚,还要注意语气的停顿。写作文也要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标点错了,意思表达就会完全不一样。
四、口语交际:感受亲人的爱
(一)听录音说感想
教师放伴有婴儿啼哭、孩子欢笑、妈妈轻轻哼歌等声音的音乐。问:听了刚才的音乐,你想起了什么?
(二)谈幸福
1崩鲜Γ菏茄剑从呱呱落地到现在,我们的每一次跌摔,每一次啼哭,每一次成长都得到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许多亲人的爱。你脑中那些幸福的故事、感人的情景一定多得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数都数不过来了吧?快给你的小伙伴讲讲。
(1) 先给同桌讲自己的幸福故事。
(2) 小组交流,在别人讲完后可把自己想到的场面或问题再说一说。
(3)全班交流,共同分享,老师相机引导点拨。
2痹诜窒砹诵腋5墓适潞螅让我们用一首歌曲来表达对亲人的感激吧!(歌曲《我的好妈妈》,全班跟唱)
3备冻龉匕。
你打算怎样向亲人表示你的关爱呢?
4弊饕倒固。
(1) 写一段感谢亲人的话。
(2) 用实际行动向亲人表示你对他们的关心。
五、习作百花园
1碧富耙入:你们都知道老师的名字,想不想知道老师这个名字的来历呢?(老师介绍自己的名字来历)
2碧崾痉椒ǎ豪鲜υ诮樯苁毕人盗耸裁矗再说了什么?还可以怎样说?
3卑涯愕拿字的来历,按一定顺序向小组同学说一说。
4卑涯闼档幕靶聪吕矗注意写清楚自己想表达的意思,用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六、自主阅读园地
1背檠生朗读课文。从同学的朗读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毖生自读,说感受。
3蹦男┑胤阶钊媚愀卸?为什么?
五年级上期句子积累与运用 第8篇
1倍脸捎铮培养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文的综合素养。
2毖习读书方法--读书要有自己的见解,并把感受和体会写下来。
3崩忠庥肴私涣鳎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4弊灾髟亩粒感受阅读的快乐,培养自读自悟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或挂图、小黑板。
学生:搜集八字成语。
教学时数
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庇谩--”勾画出下面两个句子的不同之处,再说说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指名说,再理解成语意思,感悟其作用。
比较:
(1)柔柔的微风吹来,河蚌感到舒服。
柔柔的微风吹来,河蚌感到心旷神怡。
(2)我以为,经这么一撞,蜘蛛大概已经摔死了。
我以为,经这么一撞,蜘蛛大概已经粉身碎骨了。
小结:在句子中恰当运用成语,可以简洁、形象、生动地表达出相应的意思。
2蹦读书上的四个句子,根据句意,说说带点成语的意思。
3比班交流成语意思。
4毙〗幔撼捎锿一般词汇相比,所反映的文化内涵更加典型、系统、丰富,它是历史的沉淀,民族智慧的结晶,语言文化的精华,可以说成语是现在仍然使用,但又反映了历史典故的“活化石”。它对于提高语言表达水平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在说话或写作时,正确运用成语,可以使文句生动活泼,更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语海拾贝
过渡:成语都是四个字吗?成语不仅有四个字的,还有三个字、五个字、六个字、七个字、八个字、十个字的,还有更多字数的。
1苯裉欤我们要见识一下八个字的成语,自由读成语,读熟,尽量达到背诵。
2焙献鞫帘吵捎铮与同桌、全班、老师等合作用喜欢的方式读背成语。
3痹谀鼙乘谐捎锏幕础上做个小游戏。
游戏:我说你对或你说我对。
(1)同桌合作做游戏。
(2)师生合作。
4倍亮顺捎铮你有什么发现吗?左边是讲争斗的害处,右边是讲如何对待别人,都是讲与人和谐相处的道理。
5惫蚕碜试矗喝班交流搜集的这种结构的词语。
6笨魏蠡褂行巳さ耐学可以收集其他字数的成语,我们再组织开展一次“成语擂台赛”。
三、互动平台
1钡加铮和学们,你们有读书的好方法吗?能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吗?
2蓖学们的方法都不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读书的好方法。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对话。(可自己放声读、默读、与同桌分角色读,甚至请老师与你一起合作读)要求读通顺、读流畅。
3比班师生对读。
4彼邓的愦佣曰爸卸炼了什么,还想到些什么。
(1)读书后,要做好笔记。
(2)读书笔记的好处:
a弊龆潦楸始强砂镏记忆,弥补脑力不足,有效提高读书效率。
b弊龆潦楸始强啥土端伎寄芰Α6镣晔橛帽始窍吕矗想一想,这便是思考,常思考,可锻炼人的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分析综合能力。
c笨苫累有用材料,开阔视野,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d弊霰始腔岵生新的思考,有利于发现新问题,有利于研究新问题。
(3)读书笔记的内容:一是读全文写体会,一是摘录重点句写感受。
(4)常用的形式有:提纲式、摘录式、仿写式、评论式、心得式、存疑式、简缩式。
5倍潦楸始腔箍梢孕茨男?讨论后指名说。
6毙〗幔憾潦楸始牵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由此可以看出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四、口语交际
1碧富耙出话题。孩子们都认识蚂蚁,你了解蚂蚁吗?指名说。
2苯裉欤老师要介绍两只去完成一项任务的蚂蚁。请同学们默读这段话,边读边想。
3狈至阶榻行辩论。
提要求:
(1)要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在谈感受时,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生活、思想实际,要有真情实感。
(2)只要有道理,就允许有不同的意见。
(3)辩论时要注意礼貌,不能用言语伤害别人。
4毙〗幔好扛鋈说某沙せ肪场⑷松价值取向、情感态度等都不同,所以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认识也就不一样。
五、习作百花园
过渡:读了两只蚂蚁的故事,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想法、感受、观点、体会等,在口语交际中,不光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还用了事例加以说明。如果把你刚才所想、所说的写下来,一定是一篇有意思的习作。
1倍料白饕求。
2奔虻セ匾涠梁蟾械男捶ā
3毖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毕白鹘涣鳌
(1)抽不同感受的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可全篇,可片断。
(2)师生共同评议:欣赏的地方或建议。
5弊愿南白鳌
6蓖桌交流、互评。
7弊约涸傩薷模并认真誊写。
六、自主阅读园地
1钡加铩0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是呀,自信是战鼓,是号角,是旌旗,催人勇往直前,大胆挺进,日日精进;自信是阳光,是雨露,是琼浆,助人思维敏捷,精神抖擞,挥洒一切;自信是阳光,是海岸,是蓝天,是命运的决定者,它可以送你走上成功之路。许多诗歌也写出了自信的作用,今天,我们就要读一读这样的一首诗。
2庇孟不兜姆绞阶杂衫识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尽量达到背诵。
3崩识琳故尽
4苯涣鞫梁蟮母惺堋
5闭抄喜欢的诗句。
6庇行巳さ耐学,也可以学着写一写关于自信心的小诗。
五年级上期句子积累与运用 第9篇
1弊远链视铮发现构词的特点。
2弊远痢⒈橙字经,感悟意思。
3倍炼成语故事,理解成语“百步穿杨”的意思。
4蹦艽蠓健⒅鞫、有礼貌地与同学交流自己对他人的真诚谢意,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5备惺芎吞逖樯活中打动你我的感动事情,乐意把印象最深的变化写下来。
6庇米约合不兜姆绞蕉炼涛模积累一些好词佳句,并理解“诚实比金钱更重要”这一道理。
教学准备
1苯淌Τ一些三字经在小黑板上。
2苯淌κ占一些感动人心的小故事。
3毖生收集整理令自己感动的图片、照片、实物等。
教学时间
4~5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弊远痢⒒ザ链视铮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悟悟这些词语的特点。
2毕胍幌耄赫庑┐视惺裁吹胤较嗤?
3毖生自由发言,从中点明教学内容:这些词中都包含有一组近义词。
4毖生再读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感知构词的特点。
5蓖卣沽废埃骸澳隳茉偎导父鲇姓庵止勾侍氐愕拇视锫穑俊
6苯淌ο嗷板书学生的举例,再读词语,加深理解。
二、语海拾贝
1弊远寥字经,要读得正确、流利。
2毙∽槎粒相互检查,并悟悟三字经这几句的大致意思。
3比班交流,说说自己不懂的,请求老师或其他组同学解释。教师注意引导和补充。
4庇米约合不兜姆绞剑背诵三字经。
5蓖卣沽废埃骸澳隳芩邓的慊鼓鼙乘心羌妇淙字经吗?”
6北纫槐龋哪一小组背诵的三字经又多又好。
三、点击成语
1毖生读成语故事,要求读准字音。
2鼻胙生复述成语故事,并说说读了成语故事后的感受。
3币导学生理解“百步穿杨”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讲讲身边这样的事例。
四、口语交际
1笔讲一个有关“感恩”的小故事,帮助理解“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2彼邓怠⒁橐椋骸澳忝且向哪些人表达真诚的谢意?为什么?”
3弊芙幔合衷诶捶⒈矸⒈碜约旱难月邸P∽槟诨ニ底约旱母惺埽边听边想想谁的感受对你有启发,说出来相互补充。
4比班交流,邀请各小组代表汇报演说,大家评议谁的感受最令你满意。在小组中也评选出谁在交流时自然大方、有礼貌,谁听得最认真。
五、习作百花园
1币导语:老婆婆真诚的微笑是生活中最好的礼物;哥哥的心愿是那么美好,令人感动;那只松鼠因为人们的呵护与关爱又回到了大自然生活中让你我感动的事情真不少,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事让你感动呢?
2毖生讲述让自己感动的事情。教师在学生讲的时候,帮助润色。
3弊芙幔喝梦颐悄闷鸨世矗记下这些暖人心脾的事情。待会比一比,谁写得精彩。
4苯淌ρ≡褚涣狡学生习作,在全班念,一边念,一边评改。
5毖生自己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改完后,根据自己写的内容,加上一个题目。
6痹谛∽槔镒杂尚郎推范列∽槌稍钡募炎鳎并评议每位成员作文的优点、缺点,把这些意见批注在文后。
六、自主阅读园地
1弊杂汕嵘读短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了解大意。
2毙∽樘致劢涣鳎反馈信息。
3惫椿最喜欢的句子,与同桌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并反复朗读。
4苯涣鞫梁笫栈瘢鼓励学生积累文中好词佳句。
5惫睦学生说说怎样理解“诚实”永远比“金钱”更重要。
五年级上期句子积累与运用 第10篇
教学目标
1.体会转折关系关联词的作用和不同表现形式,积累关联词。
2.积累谚语,感受谚语在生活中的妙用。
3.在互动中,学习一些说明的方法。
4.能清楚地写出一件自己亲身参与的家务事,养成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积累关联词,体会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的作用。
2.能够写清楚一件亲身参与的家务事,详写自己做家务事的经过、遇到困难时的心理活动以及你怎样克服困难。
教学难点
能够写清楚一件亲身参与的家务事,详写自己做家务事的经过、遇到困难时的心理活动以及你怎样克服困难。
教学准备
学生在进入本单元学习时,教师就可布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确定实践活动的内容或方向,通过多种途径大量搜集有关的信息资料。
教学时间
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抽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带有关联词的句子今天我们要读的句子同样也带有关联词,请我们一起到“温故知新”里去看一看。
2.学生自读三个句子,思考每句话有几层意思。
3.互相交流每句话的两层意思之间是用什么词语连接起来的。
4.总结:“可”“却”“但是”都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词语。
5.你能试着用表示转折关系的词语说话、写话吗?
二、语海拾贝
人类在几千年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往往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总结出来,称为谚语。请同学们认真读读下面的句子,想想你从中明白了什么规律?
1.个人读句、解句。
2.小组交流解句、赏句。
3.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4.个人背。
5.小组互背互评。
6.全班齐背。
7.你还搜集了哪些谚语?讲给大家听一听。
三、互动平台
1.读互动平台的内容,勾画出本单元《送你一片绿荫》《有趣的生命时钟》中所用的说明方法。
2.对照课文《送你一片绿荫》《有趣的生命时钟》,找出列数据、举例子的地方,认真读一读,体会用上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3.浏览本单元课文,看看还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4.小组交流。5.你还知道哪些说明方法?
四、综合性学习
1.进入本单元学习时提前布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观察的内容或方向。
2.根据自己的选题和小伙伴组成合作小组,以便在搜集过程中互相帮助、共享资源。
3.各合作小组通过多种途径(电视、网络、报刊、向人请教、走进大自然仔细观察等)查阅、搜集资料,并进行归类整理。
4.和合作者一起筛选搜集的资料构思主题报告会的方案。
可办成小报,可写成文章,可汇成图片集,有条件的还可录成音像资料,制成幻灯片
5.成果展示,共同分享。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边展示边介绍。
展示者可以介绍自己小组的成员在搜集资料及准备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收获、体会等。
(2)观摩者可以质疑,并诚恳地提出意见或建议。
(3)成果评比,重在激励。
6.教师小结本次活动。
五、习作百花园
1.阅读习作提示。
(1)说说读懂了什么?用序号在书上标出来。
①写什么样的事--自己亲身参与的一件家务事,比如:上街买菜闹笑话,协助长辈做事却帮了倒忙,自己做出的饭菜让爸妈赞不绝口
②怎么写这件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写好后读给同桌听听,并进行修改。
(2)以学过的课文为例子说说怎样把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具体。
要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不说空话;要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心情、表情、神态;要描写环境以衬托。
(3)在“怎样写”方面谈谈你的补充意见。
如,要强调详略得当。详写:怎样做家务事的,做家务事时遇到哪些困难,自己有些什么心理活动?又是怎样克服的
小组交流:我写什么,我怎么写。
2.运用修改符号,自读自改。
3.师生合作,当面点评,以点带面。
4.分小组评改。在评改过程中,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学习别人的长处。
5.全班欣赏同学的精彩习作,共同分享习作的快乐。
六、自主阅读园地
1.学生通读全文,看看你从中捕捉到哪些有关长江的信息。
2.小组交流。
3.反馈:长江发源地在哪里?都流经了哪些省、市?接纳了哪些支流?
4.思考: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学生勾画、批注、汇报。
5.请把长江的有关知识回家讲给家长听。
五年级上期句子积累与运用 第11篇
1. 了解有的成语带有比喻性质的特点,积累成语;感悟、积累名言名句。
2. 能就如何进行“有效的劝阻”这一话题,展开口语交际活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 能抓住人物特点,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人。
一
(一)温故知新
1. 读成语,说意思。
2. 体会3组成语中带点字的意思。知道“如”、“若”、“似”都是“好像”的意思,都是打比方。
3. 拓展词语: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
(二)语海拾贝
1. 读名言,重在学生自主阅读,积累名言名句,不必讲解,学生如有疑问,交流解决,老师可以平等的身份参与交流。
2. 熟读背诵。
(三)点击成语
1. 自己读提供的材料,了解“口若悬河”的出处。
2. 用“口若悬河”说一句话。
(四)自主阅读园地
1. 提示用学过的方法阅读。
2. 学生自主阅读,可抓住“锋芒毕露”、“脱颖而出”进行思考。
3. 交流感受、体会、收获。
二
(口语交际:有效的劝阻)
(一)教学目标
1. 向同学讲述你家里曾发生过的纠纷及你的处理方法。要求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2. 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联系生活实际,切实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二)教学准备
学生回忆自己家庭里的小纠纷,在1~2分钟内讲述出来。
(三)教学过程
1. 创设情景,激发谈话愿望。
请5组学生上台讲述家庭小纠纷。学生上台讲述时,提醒其余学生注意观看。
2. 小组合作,多向交流。
(1)选择本组同学感兴趣的1~2个“纠纷”,在小组内说说自己解决此类纠纷的好办法,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
(2)大家讨论,哪些解决纠纷的办法更好。
3. 全班交流,评议提高。
(1)四人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介绍本组解决纠纷的好办法。
(2)集体评议。
(3)教师根据情况,适当点拨提升。
三
(习作百花园)
(一)教学目标
1. 能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的特征写出来。
2. 能自改习作,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 体验到习作的乐趣,增强习作自信心。
(二)教学准备
认真回忆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人,想想他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教学过程
1. 审读习作要求。
学生边默读,边思考,明白习作要求。
2. 启发回忆,筛选内容。
(1)谁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他为什么给你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说说具体的事例。
3. 自拟草稿,构思习作。
4. 自读自改。
5. 教师选取几篇习作,当面评改,以点带面。
6. 同桌互评互改。
五年级上期句子积累与运用 第12篇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用“用心看、善思考、读得好、记得牢”的方法自主学习,发现语言特点,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诵读词语、诗歌,积累优美词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记记多音字,照样子说词语,加标点,词语接龙,感受汉语形式的多样与有趣,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3?自主识字,巩固本单元会认、会写的字词。
教学重点:
巩固复习会认、会写的字词,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常见的三种标点符号。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或图片(泸沽湖和《风》)、小黑板、孙悟空的面具(图片、泥人、布偶均可)。
教学过程:
一、“你还认识我吗”
1?引入:孩子们,我们一起又学完了一个单元的内容,增长了不少知识,上课前老师想考考大家。
2?出示小黑板或课件,展示“你还认识我吗”,学生自己大声地读一读。
3?指名朗读,评议,做到读准确。
4?多美的词语呀,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词语吧!齐读,男女生比赛读。
二、朗读感悟汉语言形式的灵活多变
1?过渡:呀,孩子们,瞧,孙悟空被你们的朗读所吸引,带着法宝--金箍棒来了(出示孙悟空的图片、面具或泥人)。原来呀,他虽然武艺高强,可学的知识却太少了。汉语灵活多样,既让他喜欢又特别让他头疼。今天,他是来取经,向你们请教学习法宝的。愿意教教他吗?
2?引导了解汉字一字多音的现象。
(1)自由读读“读读记记”,用心看看,好好思考,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板书“用心看、善思考”,然后学生反馈。
(2)能读准这些字吗?请小老师上台示范教大家读,然后请会读的所有孩子都站起来大声朗读。
(3)发散思维:你们还知道哪些多音字呢?
(4)啊,想不到汉字也能像俺孙悟空那样变化呢,简直太奇妙了!顽皮的孙悟空故意把一些多音字放到了句子中想考考你,你还能准确读出来吗?试一试。自己读一读,然后学习小组内互读,最后请学习小组起立示范朗读。
出示课件或小黑板:小朋友,注意根据句子的意思想好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哟!
①一行行小树种在人行道两旁。
②烈日当空,农民伯伯正在空地上种玉米。
③解放军叔叔用子弹消灭敌人。
④她正在弹琴。
3?孩子们,咱们的汉语言除了有一字多音的现象外,还能像孙悟空那样七十二变呢!(课件或小黑板出示“照样子说一说”和“说说玩玩”。)
(1)运用自学方法独立学习、思考。看谁最先发现它们的特点。
(2)指名,骄傲地告诉孙悟空,咱们的汉语言除了有一字多音的现象外,还有叠词现象。
(3)完成填空练习,交流检查评议,然后齐读。
(4)结合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创设语境,引导学生感悟叠词的美妙。
早上的太阳()的。
田里的禾苗()的。
(5)提示:同学们都选择了叠词,看来使用叠词能使句子更优美呢!其实老师知道你们还掌握了不少这样的词语,把你们知道的这类词语讲出来,让孙悟空目瞪口呆吧!
(6)词语接龙比赛。
①同桌互相说词语,然后反馈,看谁说得多。
②试玩游戏:请几名学生上台参加,老师也可参与其中。“天空空气气体体操操劳劳动”
③自由组成学习小组,玩词语接龙游戏,老师巡视,适机参与。
4?小结:表扬参加游戏积极主动、词汇丰富、文明互助的小组和个人,给他们送上最灿烂的笑脸。
三、“加标点,读一读”
1?引入:(出示“???”)孩子们,聪明的孙悟空遇到新问题了,你能帮帮他吗?
2?读句子,了解意思,自己完成练习。
3?指名说,然后一起读一读,感受一下是否合理。
4?说一说:为什么填这个标点符号?
(1)按照填好标点后的语气练习朗读。
(2)从教材中找几句句末带有句号、问号、感叹号的句子读一读,也可以试着说几句这样的句子。
(3)小结:指名说一说,告诉孙悟空这几种标点符号分别在什么时候使用。
啊,孙悟空解决了疑问,感激地笑了(边说边把“???”改为“!!!”)。
四、朗读《美丽泸沽湖》
1?引入:孙悟空太高兴了,为了感谢孩子们,他一个跟头带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泸沽湖。欣赏课件--《美丽的泸沽湖》,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示范朗读儿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喜欢这首儿歌吗?用心看拼音,试着读一读。
3?指名朗读。如果喜欢他(她)的朗读就把掌声送给他(她),如果不喜欢,就站起来说说自己的见解。再相互练读、赛读。
4?在音乐声中齐读。
5?小结:孩子们,你们刚才用心看了字音,读得那么准确,那么有感情,孙猴子都忍不住笑了。
五、读背《风》
1?孩子们,泸沽湖多美呀!还想跟着孙悟空去领略风的神奇无比和气势吗?好,一起去欣赏一首咏物诗《风》。
2?欣赏图片或课件,同时表演性示范朗读(使学生初步感受到风的神奇无比和力大无穷)。欣赏完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3?自由练习朗读,你认为该怎么读就怎么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4?指名读,评议,然后再练习朗读。
5?表演读,齐读。(可融入回忆朗读14课《风》。)
(1)练习背诵。指名背,在“读得好、背得牢”里单独奖励他一个鲜艳的五星,以此给予他成功的喜悦,同时激励其他学生用心背诵。
(2)小结:我们是学习的主人,我们牢牢掌握了“用心看、善思考、读得好、记得牢”这四大学习法宝。
六、自主识字园地
1?过渡:最后,咱们来进行一个识字比赛,看谁把这四大法宝用得最好。
2?学生自主识字,学习小组的同学互相学习,认读生字。
3?学生反馈,然后互相教认生字。
4?小组内比一比,把自己认识的字读给小伙伴听,并给那只鸟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5?小组派代表进行放飞小鸟的比赛,比比哪组放飞得最多。其他同学做裁判,他读对了就跟着读。
七、总结
孩子们,今天我们不但帮助孙悟空了解了汉语言的一字多音、叠词现象,教给了他学习的四大法宝,还游览了美丽的泸沽湖,欣赏了古诗《风》,记住了那么多的字词,表现得真棒。瞧,孙悟空用他的金箍棒给我们写下了一个巨大的感叹号!(板书:画一个巨大的感叹号在那么多的笑脸旁,结束全文。)
五年级语文积累运用一 第13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完成读读背背,让学生了解对联系内容,并背诵下来;
2、阅读《大理三塔》,完成课后题。
〖教学重点难点〗
阅读《大理三塔》,知道这篇材料是按空间顺序写的,而《海上日出》和《夕照》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请学生查字典认识生字,正确读出对联。
2、提问:你们觉得上下句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对,这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对联。)介绍对联的由来,告诉对联要求对仗整齐,词性一致。这些只做简单了解。
3.能说说这几组对联的内容吗?可以小组讨论,(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对联)
4.齐声朗读。
5.自由朗读,边读边记。
6.小组朗读或分组竞赛朗读。
7.试背对联,看谁背得最快最准确。
二、阅读《大理三塔》,完成课后题
请学生读课后两题问题,提要求:
1、初读课文,了解大理三塔。
2、看看书中是怎么描写三塔位置关系的,结合看图。
3、结合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大理三塔的样子。
4、你认为这篇阅读材料在描写顺序上与前面所学的《海上日出》和《夕照》一样吗?(步一样,这篇按空间顺序描写。《海上日出》和《夕照》按时间顺序描写的。)
5、通过阅读你有什么收获(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口语交际练习。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抓物点按照顺序介绍名胜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让学生知道介绍时内容适当,仪态大方。
2、难点:要按游览的顺序讲,讲出特点。
〖教学过程〗
找出事先搜集好的有关风景名胜的材料。
1、作为导游,要介绍风景名胜,你应该先确定什么?(游览路线)你确定时应注意什么呢?(这条路线最好既便于介绍又便于游览)
2、请各位小导游想一想应介绍什么风景,介绍的内容可以列在纸上,做个提纲,或者给同组同学说一说。给大家一段时间进行准备。
3、请同学说之前,问问大家当别人介绍时你应该做什么?(引导他们说学会倾听并记下自已想多了解的内容继续提问)
4、进行交际,要求人人参与。积累·运用1
读读背背
这里选编了描写自然景物的五副对联。目的是:1.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让学生从小对对联有所了解;2.大致了解对联的内容;3.背诵这些对联,积累语言。
可先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认识生字,然后指名读一读。读的时候老师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在自由朗读、集体朗读、分组朗读基础上,可以采取比赛形式背诵,看看谁背得快。
阅读
《大理三塔》描写了云南著名的景点——大理三塔。选编这篇阅读材料的目的有二:一是了解我国风景名胜,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二是在学习了《海上日出》和《夕照》中按时间顺序描写的方法后,了解按空间顺序描写的方法。
这篇短文先介绍了大理三塔的位置及周围环境,以环境的优美衬托出三塔的美丽;然后具体描述三座塔,先详写了大塔,再略写了位于大塔西的两座小塔,这一部分是按空间顺序来写的;最后以大理三塔的价值总结全文。
学习时将重点放在课后第1题上,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首先,看图、初读课文,了解大理三塔间的空间关系及文章以空间为顺序的写法;其次,根据图画、结合课文的具体描述,用自己的话说说大理三塔的样子。
口语交际
设计这则口语交际训练的主要意图是:1.培养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2.介绍风景或名胜时,按照顺序、抓住特点;3.使学生实实在在地了解家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生介绍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介绍的内容可以是名胜,也可以是家乡并不出名的一处风景;二是仪态要大方,要讲普通话;三是作为导游,要按照游览的顺序讲清楚,最好能讲出特点(可以是景物的特点,或地形地貌特点,还可以是风景或名胜的历史、传闻、轶事等等);四是带着热爱和自豪的感情来讲。
进行这项活动时,可以参考以下步骤进行:1.引导学生搜集有关家乡风景、名胜的材料,老师、家长尽量为学生搜集材料提供方便,学生自主确定介绍哪处风景或名胜;2.确定游览路线,这条路线最好既便于介绍又方便游览;3.最好列出说话提纲,并提前练说,做好充分的准备;4.要求学生介绍之后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5.其他同学听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对没讲清楚或自己想了解的问题要提出来。另外,教师可根据自己班里的实际确定主题。如果班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可以将主题定为“比比谁的家乡美”。如果学生大都是本地人,可以定为“我爱我的家乡”。
习作
设计这次习作的主要意图是:运用在课文中学过的观察方法,观察景物,养成观察的习惯;运用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进行作文。
对于这篇习作的要求有:1.选一处景物,可以是校园中的,也可以是别处的景物;2.对所选景物进行观察,要按一定顺序、仔细地观察;3.把观察到的内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4.作文的内容要具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