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五单元二课分类
来源:开心麻花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五单元二课分类(精选6篇)

五单元二课分类 第1篇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导体和绝缘

《导体和绝缘体》一课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和磁》单元的第2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应用第1课中学习的简单电路制作的检验器,通过对周围物体的导电性能进行检测,归纳出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习习近平安用电常识。激发同学进一步探索电路秘密的欲望,为继续[第3课]“探测暗盒里的电路”做好准备。

二、同学分析:

本课的学习主体是五年级同学。

1、五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较系统的科学探究的初步能力,也初步形成了较好的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2、同学已经学习了简单电路的知识,具备了制作检测电路的能力。生活中同学对导电和不导电的物体也有一些了解,但还有待于形成清晰的认识。

3、针对同学的动手能力存在差别,教学中要采取小组合作、一帮一(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协助动手能力差的同学)的对策,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实验中来,体验胜利的乐趣。

三、教法学法

科学探究既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方式,也是同学科学学习的主要目标,更是有效培养同学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本课教师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引导探究法,同学的主要学习方法是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教师以情境设计、探究活动、交流提升、演示说明为引导,同学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合作交流中提升,把体验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促进同学学习方式多样化,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学习目标预设

科学概念:

知道什么是导体、绝缘体,并能结合实际加以识别。

知道人体和自然界的水也是导体。

过程与方法

能够设计检测装置,检测常见物体的导电性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与人合作,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平安用电的生活意识.

五、重难点和处置战略

根据教材和同学的实际,确定本课重点是:认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和平安常识.养成认真细致尊重事实的探究习惯。本课难点:认识人体、水也是导体。

本课的关键点在于:同学对资料进行充沛的自主探究,对实验结果进行认真细致的交流活动,促成认知的提升。

解决设想:

注重同学的思维梯度,通过“结构性的资料”和科学的实验探究,逐步使同学从问题与困惑中走出来。提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但随着同学认知提高过程的资料,为同学不时登上更高思维阶梯搭好跳板。

具体措施:

通过用简单电路检验身边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的探究、归纳概括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通过提供结构化的资料;鼓励经历探究发现过程;注重交流对经验概括的作用。

六、教学准备

资料的选择与准备是科学探究至关重要的环节。有结构、有意义的资料不只可以揭示现象,更暗含着科学探究的方向与程序。精心挑选有结构的资料,会引领同学进行深入的探究,使探究活动有效进行。

为了顺利完成导体与绝缘体的探究,我精心准备如下资料:

1、电路检测器——电源、导线、小灯泡

2、待检测物体——常见物体如:小车、泡沫、铅笔、剪刀、海绵、回形针、铝箔纸、玻璃瓶、钥匙、硬币、橡皮筋、木夹子等。

[说明:这些资料是同学身边的资料,有导体也有绝缘体,大局部同学比较容易判断,富有结构性;铅笔、小车、剪刀等是由多种资料组成的,富有一定的挑战性,更容易实现合作交流;铅笔的笔芯削得特别长,铅芯这个资料容易引起同学的认知抵触;同学身边的橡皮、水等资料并未提供,为同学自主选择资料预留了空间]

3、“人体验电球”[说明:用来进行人体和水的导电实验,协助同学建立导体和绝缘体没有明确界线的认识]

4、电工工具等[说明:引导同学分析认识导体绝缘体的生活应用]

[实验报告单中预留了同学自主选择资料的空白表格,资料的展示和汇报交流使用实物投影进行,平安用电知识配以相应课件]

七、教学过程预设

教学过程是师生间与生生间的互动的过程,是教师主导下的同学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教学活动的展开应紧扣同学的思维与活动,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同学的实际,本课我预设了如下教学环节,将根据同学的学习情况进行具体实施。

(一)置疑激趣,引发探究---巩固新知,切入课题,引入探究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自主预测,充沛探究,形成新知

(三)交流质疑总结提

五单元二课分类 第2篇

单元(章)主题第五单元、分类任课教师与班级本课(节)课题分类(单一标准)第1

课时/共 2课时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及设置依据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或幻灯片教

程内容与环节预设反思与修改

一、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1、感知分类电脑出示:(商场外景——商场物品近景——-商场物品远景),让学生认真观察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通过看录象,使学生明确商场物品有很多种。引导学生说出,商场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到了一起。

2、明确分类

(1)电脑出示:商场物品近镜头(文具柜台第一层是文具盒;第二层是练习本;第三层是笔。一位售货员正在往柜台里分类摆放文具)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阿姨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到了一起。师:像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到了一起就叫分类。(板书课题)(2)猜一猜

继续观看电脑从而猜测阿姨拿的物品会放到哪一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把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二、巩固发展,体验分类

1、摆一摆出示商品柜台,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相应的物品分类摆放在柜台里。学生汇报物品是如何摆放的,教师指明分类的必要性------通过分类使每种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

2、完成“做一做”(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2)小组活动,组内互相交流是怎样分的,体验分类的方法,通过分一分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作用。(3)汇报交流教师注意不同的分法。

3、完成练习六的第1-------3题(1)第1题,启发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并说一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2)第2题,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评价时,将学生的用品展示出来。启发说出:4辆车是同一类的。(3)第3题,教师说明题意,学生互相交流,使学生明确其中一个与其他三个是不同类。

4、补充练习每组一袋物品明确要求:先讨论一下应该怎样分,哪能一组分得又对又快又准备。然后汇报说明。

三、全课总结(略)

在分类过称中教师应强调怎么分的?为什么这么分即分的标准是什么?练习:书本40页第1、2、3题。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或设计教后整体反思单元(章)主题第五单元、分类任课教师与班级本课(节)课题分类(不同的标准)第

课时/共 课时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及设置依据

1、通过学习,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不同标准分类的多样性。

2、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互相学习、合作交流能力。并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如何尊重他人意见等与人合作交流的方法。

3、采用小组之间互评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审美观。

4、让学生体裁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分类,处处有数学,并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教学重、难点:能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或幻灯片教

程内容与环节预设反思与修改

一、创设情境学生每6---7个人一组围坐在一起,并在中间乱七八糟地堆放着各种杂物,让学生感受到教室里的杂乱,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揭示课题问:(1)小朋友们,在我们这羊教室里堆放了好多东西,你们都看见了有哪能些东西?

(2)这些东西这样放在教室里,好不好?为什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师: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小管家,把这些东西收拾、整理、分类摆放好。

板书:小管家

(学生齐读课题)问:你知道管家是做什么的吗?师:今天我们就来开展“最佳小管家”的比赛,看看哪能个小组的同学最能干,能把东西收拾得最快、最整齐、最美观。

二、新授

1、整理教室(复习单一分类)以小组为单位,先把杂的进行整体划分。师:同学们,这么多东西要收拾,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大家一起来分,好不好?请你们讨论一下我们6个小组如何分工才好?

(每个组选择一种物品)师问:(1)我们全班一哄而上来收拾东西会有什么样的后果?(2)我们怎样才能避免这种不安全的现象呢?

(学生有序的来捡走本组选中的物品)(3)现在和刚才比,你们觉得有什么不同?你喜欢什么样的教室?

2、整理桌面的东西(不同的标准分类)师:(1)一大堆杂物经过大家的努力,已经分类放在了每组的桌面上了,想一想,这样就算收拾好了吗?(2)你们能把它们收拾得更整齐、更合理,更便于我们在生活中使用它们吗?

(学生操作,学习小组汇报)(3)你们小组是怎么收拾的?(4)这样收拾有什么好处?师:同学们桌面上的东西经过这样一整理,既美观又便于我们找东西了,真好。对刚才同学们的整理,你认为哪能一组整理的最好?可以当选“小管家”的称号?你们对别人的整理还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吗?

(学生提出建议,师问被提建议的组是否接受这个建议?)(5)老师想请一位能干的同学们帮助他们,谁来?师:请大家想一想你们手中的东西,除了像这样分一外,还能怎么分?请你们试一试

(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每一组学生重新汇报后,学生互评哪一组好,好在哪里。

三、活动问:想一想,你们组里的人可以按什么样的标准进行分类?学生活动,教师指导,然后学生汇报情况。问:(1)你们是按什么样的标准进行分类?

(2)还有哪一组也是这样分的?

(3)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样分的吗?

四、小结问:(1)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本领?

(2)平时,在什么地方看过、接触过分类?

(学生自由发言在教学过称中教师应让学生大胆的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拓展学生的思维。练习:书本40-41页。第4、5、6题。分别让学生说一说分的标准是什么?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或设计

1、请小朋友利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做一次小管家,把自己的书包、书柜、衣柜事理好。

五单元二课分类 第3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 对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内涵式发展”使得高等教育不但要满足外部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还要满足受教育者自身生存发展的需求, 使高等教育为人的健康成长服务。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 高校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及“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有了新的定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 社会对多样性人才的需求已经非常明显, 要求高校对学生的培养必须多样化, 在尊重学生的现有基础、成长经历、特点、特长与其自身需求的基础上, 进行人才的个性化、多样化培养, 也即是实现人才的分层分类教育。

第二课堂作为课堂教学以外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锻造人格的活动越来越受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课堂能够实现对第一课堂学习的延伸、补充和发展, 能够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 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由于学生来自不同成长环境, 其个性、特长、爱好是多样化的, 不同年级的学生发展需求也不尽相同。基于此, 学生的第二课堂教育便成为第一课堂的有力补充。实践证明, 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以第二课堂活动为辅助手段, 实现对学生的分层教育、分类指导,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值的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第二课堂活动模式构建

在分层教育分类指导思想指导下, 第二课堂活动的设置需要满足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高校学生因为年级层次、专业方向及发展规划的不同, 对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 活动的设计可以从三个维度分别考虑, 已便取得“因材施教”的活动效果。

(一) 分层教育与分类指导的三维活动模式

1.以年级层次为主线, 分层设计第二课堂活动。结合学生自身的成长特点, 可以将大一称为新鲜迷茫期, 大二、大三称为成长发展期, 大四称为成熟蜕变期。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分为认知与探索、定向与选择、能力提升、实现与启动四个阶段。按照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生涯规划的过程, 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必须符合大学生的成长阶段。因此, 在活动的设计上应该以年级层次为主线, 一年级以立志教育和养成教育为重点, 明确学习目标,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年级以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为重点, 打好学习基础, 培养综合能力;三年级以专业教育和分类指导为重点, 加强专业学习, 注重个性化指导;四年级以职业教育和通达教育为重点, 引导角色转换, 顺利走向社会。

活动内容根据大学生年级层次的不同来设计, 能够满足不同阶段学生发展的需求, 协助做好大学生从适应学校到做好顺利走向社会的转变, 为大学生做好生涯规划提供质量保障。

2.以专业方向为基础, 分类打造第二课堂活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是分不开的。入校教育, 专业介绍, 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和企业实习, 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及就业方向, 等等, 都与专业教育息息相关。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 学习积极性严重下降, 感到迷茫, 而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学生未能感受到课堂学习于实际生活的意义, 专业学习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而要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学生必须有积极主动的精神。以专业为基础, 合理地设计第二课堂活动, 实现理论与实际的对接, 这样能够促进大学生对专业的了解, 提高自身对专业发展现状的认识, 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应用的更好结合,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创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 将社会实践纳入第二课堂活动规划中, 有助于促进学生对专业的进一步了解和把握, 有利于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受益面, 全面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 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都受到教育, 都得到提高。

3.以发展规划为主线, 分类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它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 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 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 结合时代特点, 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 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 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的过程。大学生的生涯规划受到了外界环境、自身条件和时代特点等多方面的影响, 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根据每个阶段的情况适当调整的一个过程。生涯规划是大学生为今后就业制定的方向, 也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多元化的手段。生涯规划跨越了年级与专业的限制, 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联系在了一起。因此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 注意活动对象的多层次性。

(二) 第二课堂活动的实施

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应根据学生的年级层次、专业方向、发展规划等方面做好全年的规划。基于不同的需求和活动的效果, 活动的参与对象应当灵活。为此, 可设计针对年级层次、专业方向的必修活动和针对发展规划的选修活动, 并将活动参与和实践课程的学分联系起来。学生有针对性地参与第二课堂活动, 变“被活动”为“要活动”, 活动的本质才能得以体现。

1.针对年级层次、专业方向的必修活动。从刚进校的新生抓起, 将抓养成、树学风、明纪律作为一年级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主线;将专业发展、诚信教育和学生党员的培养作为二年级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主线;将创新能力、实践锻炼、技能提升作为三年级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主线;将就业、创业、考研作为四年级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主线。必修活动学生的参与面广, 活动形式应尽量丰富, 参与方式应尽量灵活, 活动质量必须有所保障。

2.针对发展规划的选修活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规划方向主要是专业方向职位、公务员、选调、考研四大类。在第二课堂活动的设置上, 考虑到职业发展方向的类型, 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相关类别的活动, 利用专家同行讲解、组内交流与实践等形式了解职业发展前景与应对策略。

三、活动开展的价值与意义

(一) 在分层教育分类指导视野下的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是对第一课堂的进一步完善。学生可以通过活动将第一课堂知识加以应用, 在较大程度上弥补了第一课堂在学生知识与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 是高校人才培养战略的有力载体。

(二) 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 最大限度地关注了学生的类别差异, 活动的设计尽可能地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 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活动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 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 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学生在活动中运用专业知识的同时, 相关综合能力得到锻炼, 为今后进一步走向社会做好知识储备和能力储备奠定基础。

(四) 第二课堂活动作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组成部分, 极高的参与度与较好的活动效果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活动开展需要努力的方向

(一) 活动形式更加多样化

以往的第二课堂活动以文体活动、讲座等为主, 形式比较单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灵活活动形式, 如增加室外活动的比重、努力创造校外实践锻炼的机会等。

(二) 活动针对性有待提高

本文仅讨论了从年级层次、专业类别和职业规划三个维度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事实上, 学生的层次是多维度的, 在活动中能够实现的分层教育和分类指导与学生的需求有一定的距离。所以进一步提高活动的针对性是第二课堂活动的努力方向。

(三) 进一步打造精品活动

提高第二课堂活动的质量, 是实现活动效果的重要保障, 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重要途径, 活动本身的质量则是活动能够得以延续的前提。根据活动的开展情况, 及时归纳总结, 提出改进措施, 不断反思, 将活动不断完善, 减少数量, 保证质量, 结合专业将活动办出特色, 办出水平。

参考文献

[1]杜玉波.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 2013 (1) .

[2]陈道发, 闵闽.浅析第二课堂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科技创业月刊2012 (12) .

高考真题语法分类练习(五) 第4篇

A. whenB. how

C. thatD. whether

2. (2012全国Ⅰ) It is by no means clear ___ the president can do to end the strike.

A. howB. which

C. thatD. what

3. (2012陕西) As many as five courses are provided, and you are free to choose ___ suits you best.

A. whateverB. whichever

C. wheneverD. wherever

4. (2012江西) It suddenly occurred to him ___ he had left his keys in the office.

A. whetherB. where

C. whichD. that

5. (2012湖南) Everyone in the village is very friendly. It doesn’t matter ___ you have lived there for a short or a long time.

A. whyB. how

C. whetherD. when

6. (2012浙江) I made a promise to myself ___ this year, my first year in high school, would be different.

A. whetherB. what

C. thatD. how

7. (2012江苏) The notice came around two in the afternoon ___ the meeting would be postponed.

A. whenB. that

C. whetherD. how

8. (2012安徽) The limits of a person’s intelligence, generally speaking, are fixed at birth, but ___ he reaches these limits will depend on his environment.

A. whereB. whether

C. thatD. why

9. (2012山东) It doesn’t matter ___ you pay by cash or credit card in this store.

A. howB. whether

C. whatD. why

10. (2011四川) Our teachers always tell us to believe in ___ we do and who we are if we want to succeed.

A. whyB. how

C. whatD. which

11. (2011北京) ___ Barbara Jones offers to her fans is honesty and happiness.

A. WhichB. What

C. ThatD. Whom

12. (2011北京) The shocking news made me realize ___ terrible problems we would face.

A. whatB. how

C. thatD. why

13. (2011山东) I am afraid he’s more of a talker than a doer, which is ___ he never finishes anything.

A. thatB. when

C. whereD. why

14. (2011山东) We’ve offered her the job, but I don’t know ___ she’ll accept it.

A. whereB. what

C. whetherD. which

15. (2011江苏) It was never clear ___ the man hadn’t reported the accident sooner.

A. thatB. how

C. whenD. why

16. (2011安徽) His writing is so confusing that it’s difficult to make out ___ it is he is trying to express.

A. thatB. how

C. whoD. what

17. (2011重庆) It is still under discussion ___ the old bus station should be replaced with a modern hotel or not.

nlc202309030415

A. whetherB. when

C. whichD. where

18. (2011重庆) It is not always easy for the public to see ___ use a new invention can be of to human life.

A. whoseB. what

C. whichD. that

19. (2011湖南) Before a problem can be solved, it must be obvious ___ the problem itself is.

A. whatB. that

C. whichD. why

20. (2010四川) How much one enjoys himself travelling depends largely on ___ he goes with, whether his friends or relatives.

A. whatB. who

C. howD. why

1. (2012四川) In our class there are 46 students, ___ half wear glasses.

A. in whomB. in them

C. of whomD. of them

2. (2012全国Ⅱ) That evening, ___ I will tell you more about later, I ended up working very late.

A. thatB. which

C. whatD. when

3. (2012安徽) Alot of language learning, ___ has been discovered, is happening in the first year of life, so parents should talk much to their children during that period.

A. asB. it

C. whichD. this

4. (2012重庆) Sales director is a position ___ communi-cation ability is just as important as sales skills.

A. whichB. that

C. whenD. where

5. (2012北京) When deeply absorbed in work, ___ he often was, he would forget all about eating or sleeping.

A. thatB. which

C. whereD. when

6. (2012山东) Maria has written two novels, both of ___ have been made into television series.

A. themB. that

C. whichD. what

7. (2012湖南) Care of the soul is a gradual process ___ even the small details of life should be considered.

A. whatB. in what

C. whichD. in which

8. (2012天津) I wish to thank Professor Smith, without ___ help I would never have got this far.

A. whoB. whose

C. whomD. which

9. (2012江西) By 16:30, ___ was almost closing time, nearly all the paintings had been sold.

A. whichB. when

C. whatD. that

10. (2012浙江) We live in an age ___ more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with greater ease than ever before.

A. whyB. when

C. to whomD. on which

11. (2011四川) The school shop, ___ customers are mainly students, is closed for the holidays.

A. whichB. whose

C. whenD. where

12. (2011全国Ⅱ) Ted came for the weekend wearing only some shorts and a T-shirt, ___ is a stupid thing to do in such weather.

A. thisB. that

C. whatD. which

13. (2011北京) Mary was much kinder to Jack than she was to the others, ___ , of course, made all the others upset.

nlc202309030415

A. whoB. which

C. whatD. that

14. (2011江苏) Between the two parts of the concert is an interval, ___ the audience can buy ice-cream.

A. whenB. where

C. thatD. which

15. (2011天津) The days are gone ___ physical strength was all you needed to make a living.

A. whenB. that

C. whereD. which

16. (2011安徽) Whatever is left over may be put into the refrigerator, ___ it will keep for two or three weeks.

A. whenB. which

C. whereD. while

17. (2011福建) She has a gift for creating an atmosphere for her students ___ allows them to communicate freely with each other.

A. whichB. where

C. whatD. who

18. (2011山东) The old town has narrow streets and small houses ___ are built close to each other.

A. theyB. where

C. whatD. that

19. (2011浙江) A bank is the place ___ they lend you an umbrella in fair weather and ask for it back when it begins to rain.

A. whenB. that

C. whereD. there

20. (2011浙江) English is a language shared by several diverse cultures, each of ___ uses it somewhat differently.

A. whichB. what

C. themD. those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类积累 第5篇

妮nī——阿妈妮、妮子、小妮儿 役yì——战役、奴役、现役 硝xiāo——硝烟、硝石、硝酸 炭tàn——雪中送炭、木炭、焦炭 谊yì——情谊、友谊、交谊 谣yáo——歌谣、民谣、谣言 噩â——噩耗、噩梦、噩运 耗hào——噩耗、耗子、消耗 跺duî——跺脚、跺泥、跺打 嫂sǎo——大嫂、嫂子、嫂夫人 挎kuà——挎包、挎兜、挎斗 篮lán——篮子、花篮、篮球 咆páo——咆哮、咆号、咆跃 哮xiào——咆哮、哮喘、哮吼 疯fēng——疯狂、疯狗、疯子 狞níng——狞笑、狞视、狰狞 淌tǎng——淌水、淌汗、流淌 肆sì——放肆、肆口、肆意 揪jiū——揪住、揪心、揪出 豹bào——豹子、豹尾、豹跳 瞪dâng——瞪视、瞪眼、目瞪口呆 呻shēn——呻吟、呻鸣、呻楚 膛táng——胸膛、开膛、枪膛 搀chān——搀扶、搀杂、搀和 祭jì——祭奠、祭天、祭祖 奠diàn——祭奠、奠基、奠都 词汇表:

战役、封锁、暂时、硝烟、情谊、噩耗、刚强、大嫂、篮子、咆哮 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胸膛、搀扶、祭奠 颧骨、两鬓、斑白、搪瓷、严厉、收敛、疙瘩、粗糙、抽噎、红锈、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 青稞面、宿营地、乱哄哄

势不可挡、跌跌撞撞、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喜出望外

热气腾腾、无边无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 音

大嫂(sǎo)情谊(yì)噩(â)耗 血泊(pō)作(zuî)料 和(huî)着面 背(bâī)转身 着(zháo)慌 掣(châ)起 朝(cháo)鲜 混(hùn)进 炮弹(dàn)宿(sù)营 禁(jīn)不住 乱哄哄(hōng)奔(bân)上桥 吞没(mî)水泵(bâng)兴(xīng)奋 组词

旬(中旬)祭(祭奠)挽(挽留)呻(呻吟)舔(舔一口)句(句子)葵(葵花)搀(搀扶)伸(伸手)添(增添)淌(流淌)摇(摇动)跨(跨过)瞅(瞅一眼)躺(躺下)谣(歌谣)挎(挎着)揪(揪住)趟(走一趟)遥(遥远)垮(冲垮)锹(铁锹)

杆(旗杆)慌(慌忙)峻(崇山峻岭)狠(狠毒)竿(竹竿)谎(说谎)竣(竣工)恨(痛恨)秆(麦秆)荒(荒地)俊(俊俏)粮(粮食)

衰(衰弱)洒(洒脱)叨(念叨)哀(悲哀)酒(老酒)叼(叼走)忠(忠心耿耿)近义词

担心(担忧)休养(疗养)刚强(坚强)忘怀(忘记)焦急(焦虑)崎岖(坎坷)情谊(友谊)看守(看管)温暖(温和)封锁(封闭)特别(格外)收拾(整理)增强(增加)爱惜(疼惜)信心(信念)分配(安排)照料(照顾)安顿(安排)弥漫(充满)严厉(严峻)咆哮(怒吼)惊慌(惊惶)拥戴(拥护)艰巨(艰难)放肆(放纵)逼近(迫近)祭奠(祭祀)发抖(颤抖)干净(洁净)梦想(梦幻)爽快(直爽)请求(恳求)讨论(高论)喜出望外(喜从天降)

反义词

干净(肮脏)污染(净化)奖励(惩罚)放弃(坚持)困难(容易)热烈(冷淡)幸福(痛苦)惊慌(镇静)沙哑(清脆)放肆(约束)脆弱(坚强)粗糙(细腻)严厉(慈祥)饱满(干瘪)增强(减弱)低沉(响亮)衰弱(强化)崎岖(平坦)温暖(寒冷)雪中送炭(雪上加霜)刚强(脆弱、软弱)

填合适的词:

洗补衣服 解开绳索 钻进屋里 混进敌占区 皱着眉头 搂到身边 坚持走路 服从分配 增强信心 安定情绪 收敛笑容 拧成疙瘩 舒展皱纹 露出笑容 长满红锈 狠狠地说 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 喜出望外地跑 悄悄地跟着 目不转睛地看着

支吾地说 轻轻地摇摇头 一棵一棵地摸 严厉地说 偷偷地亲近焦急地等待 伤心地痛苦

慈母般的温暖 唯一的亲人 刚强的孩子 崎岖的山路 热气腾腾的热汤 无边无涯的草地 粗糙的手 贴身的衣兜 健康的孩子 白茫茫的世界 灿烂的光芒 受惊的野马 幸福的日子 微微地睁开 慢慢地闭上 小心地包起来 你拥我挤地跑 沙哑地喊话 冷冷地说 放肆地舔着 痛苦地呻吟 迫不及待地冲 爽快地答应 兴奋地说 有节奏地高喊 热烈地鼓掌

词语意思

战役: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的,按照统一的作战计划,在一定的方向上和一定的时间内进行的一系列战斗的总和。硝烟: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阻击战:以防御手段阻止敌人增援、逃跑或进攻的战斗。

噩耗:指亲人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捣米谣:朝鲜人民捣米时唱的一种歌谣。支吾:说话含混躲闪;用含混的话语搪塞。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鱼饵:钓鱼用的鱼食。收敛:(笑容、光线等)减弱或消失,本课是指老班长的笑容消失。宿营地:军队在行军或战斗后住宿的地方。无边无涯:没有边际。

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课文是指洪水来势凶猛,奔腾呼啸。狂奔:迅猛地奔跑。本课是形容洪水奔流而下、势不可挡。

狞笑:凶恶地笑。本课是形容洪水的凶猛、可憎。拥戴:拥护推戴。

放肆:(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本课是指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下发出的响声。祭奠: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势不可挡:来势迅猛,不可阻挡。跌跌撞撞:形容走路不稳。下旬:每月二十一日到月底的日子。募捐:广泛征集捐款或物品。

水泵:泵,是吸入和排出液体的机械,能把液体抽出或压入容器,也能把液体提送到高处。水泵就是指用来抽水或压水的泵。筹齐:筹集齐全。本课是指瑞恩筹集到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钱。颠簸:上下震荡。羞涩:难为情,态度不自然。簇拥:(许多人)紧紧围着。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一声不吭:吭,出声,说话。“一声不吭”是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

佳句赏析: 第14课《再见了,亲人》

①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

课文开篇便以志愿军战士这段情真意切、朴实无华的语言渲染离别的气氛。作者首先以恳求的语气劝慰:“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一句话把志愿军战士对朝鲜老妈妈深深的敬意和难以割舍的离别之情直接抒发出来。“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这句话简明扼要地表现出朝鲜老妈妈对志愿军战士慈母般的爱。“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

快回家休息吧!”一个问句和一个感叹句,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老妈妈的关心体贴,其间的深情不言而喻。“为什么摇头呢?”作者虽未直接去描写朝鲜老妈妈,但联系前面几句话可以想象到,一定是在志愿军劝她回家休息时,她摇头了,坚持一定要送,表现出朝鲜老妈妈对志愿军战士的依依惜别之情。“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一个反问句和一个重复否定句,更充分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永不忘怀的深情厚谊。

②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雪中送炭”是指下雪时送炭给别人取暖,比喻在别人最困难、最需要帮助时给予帮助。这里是说在志愿军战士“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的危急关头,朝鲜老妈妈带着全村妇女冒着生命危险给志愿军战士送来打糕,给予战士们及时的支持和帮助,使这次战役取得了胜利。这里的“雪中”是指志愿军战士所面临的困境。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大娘和村中妇女为志愿军送来急需食物的情景,也充分表达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热爱和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感激之情。

③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呀!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这是当妈妈牺牲的消息传来时,小金花爱与恨、悲痛与复仇的怒火交织在一起时的表情,她把失去亲人的痛苦转化成对敌人的满腔仇恨。这样一个刚强的孩子,妈妈牺牲时没有哭,与志愿军分别时却哭了。这种对敌人的“恨”与对志愿军的“爱”产生了强烈的对比,表现了朝鲜的孩子们与志愿军叔叔的亲密感情。

④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这样高的代价”是指朝鲜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付出了血的代价──被敌人的炮弹炸断了腿。这段话用反问的语气强调肯定了以大嫂为代表的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本文多处使用反问句,以形式上的否定达到内容上更加肯定的目的。无论是在情感的抒发,还是在语意的加重上,其表达效果都胜过了陈述句。⑤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登上回国的列车,志愿军战士心中的万语千言,只能反复地用呼唤方式来表达。“再见了”,说明“依依惜别”;呼唤“亲人”,表现“关系亲密”;呼唤“亲爱的土地”,强调“深深的眷恋”。这里的呼唤简短而亲切,真挚而感人,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难舍难分的感情。第15课《金色的鱼钩》

②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这是课文的最后一段话,揭示了课文的主题。“我”把鱼钩小心地包起来,不仅表达了“我”永远向老班长学习的决心,也是为了留下这个让子孙后代瞻仰革命前辈的遗物,学习他们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战友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它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昭示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第16课《桥》

①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这里把老汉比喻成“一座山”,既表现了老汉的威严、冷静,与人们在山洪暴发时“惊慌”“疯了似的”“跌跌撞撞”“乱哄哄”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又写出了老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座“山”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②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这里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中、在人们的重压下即将断裂的危急情景,也为下文写木桥的轰塌埋下了伏笔。第17课《梦想的力量》

①一声不吭的瑞恩突然说:“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他的声音很小,但很坚定,“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这段话与前面写瑞恩在第一次捐钱时听募捐项目的负责人说挖一口井得要2 000块钱时的表现形成了对比:那时的瑞恩还不知道2 000块钱是个多大的数目,他只是兴奋地说:“那我再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从“兴奋”到“坚定”,一方面表现了瑞恩在短短的两个月内,通过筹齐打井的2 000块钱,已经迅速地长大了,他现在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买钻井机的难度;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瑞恩为了实现“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这一梦想的坚定态度是不可动摇的。

②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是指瑞恩“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的实现,给安格鲁的孩子们送去了关爱,送去了健康,令安格鲁的村民们感激不尽;而安格鲁村民们的表现,也令瑞恩和父母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幸福。作者在此点题,满怀深情地阐发议论,以反问句抒发自己的情感,并引发读者的思考──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课文简说。

《再见了,亲人》为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金色的鱼钩》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桥》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

《梦想的力量》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瑞恩梦想的实现大体经历了三个步骤,一是筹集70块钱,二是筹集2 000块钱,三是筹集买钻井机的钱。

必背文段: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次阻击战。您再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情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日积月累:

五单元二课分类 第6篇

姓名班级 pò zhàn gū dōngzhí zi(chuān suō láng zhōng)()()()()()xí fùhuī huáng()()miáo tiáofēng sāo()()dà liàngbiāo zhì()()qì pàizǔ zōngkě lián(shǒu jí)(yǎn kuài)()(jīng shén)(dǒu sǒu)(bǎng dà)yāo cū()(liǎn shēng bǐng qì)(fàng dàn wú lǐ)(zhuǎn bēi wéi xǐ)()

tiān xìngyǔ zhòuzhēn qiè()()()jǐ liáng xiǎo tǐng chuán shāo()()()bǎo mǔchuán cāng dǎo gào()()()huá xiàotíng bówēi ní sī()()()jiā jiā hù hùwǎn ěr yī xiào()()huā tuán jǐn cù()chà zǐ yān hóng()yìng jiē bù xiá()nài rén xún wèi()zòng héng jiāo chā()cāo zòng zì rú()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3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2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1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