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胃肠道吻合范文
来源: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胃肠道吻合范文(精选7篇)

胃肠道吻合 第1篇

传统的针线缝合法肠道吻合术从诞生至今经过了多次改进,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效果也非常好,已经成为外科领域的一项基本操作。但是,采用缝合法进行肠道吻合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操作难度较大,容易出现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等失误,这对术者的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低年资医师经验欠缺以及一些特殊的情况下,这种失误率会增加。这些特殊情况包括:患者全身营养状况较差,各种原因导致的肠壁血运不佳以及糖尿病等。此时的手术难度和风险均大大增加。为进一步提高吻合质量,简化手术操作难度,众多学者致力于研究一种新的吻合方法,黏合吻合法就是其中之一[1,2,3]。

黏合吻合操作需要将吻合断端加压使黏合剂固化,从而达到最大的强度。由于肠壁质地柔软,所以肠管内支撑支架的研究至关重要。目前,肠道内支架的种类多为吻合器辅助用支架,仅起到防止吻合过程中肠壁塌陷的支撑作用。也有的吻合器如生物降解环等兼具有支架支撑的作用[4,5],但大多数使用材料都比较特殊,价格昂贵,降解时间长,此类支架在体内停留的时间多为数天至数周。专门针对肠道黏合吻合用的肠管内支架尚未见报道。基于前期研究成果,我们针对肠道黏合吻合的特点,自行研制了一种肠道黏合吻合专用支架,通过理化性能检测和动物实验对其效果进行了验证。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器材

聚乙二醇20000(北京化学试剂公司),亚甲基蓝溶液,DTG-1推拉力计(日本Digital公司),SJY-500电动立式试验机台(温州山度仪器有限公司),体外模拟灌注系统[6],自制黏合剂涂布器,自制支架浇铸模具,显微外科器械等。

2.2 支架制备方法

将聚乙二醇20000在恒温水浴锅中加热至90℃,融化形成无色透明的黏稠液体。将该黏稠液倒入自制模具中,控制温度使聚乙二醇逐渐凝固,制成长度16 mm,外径11 mm,内径8 mm,末端圆滑呈“子弹头”造型的中空支架(如图1、2所示)。钴60(60Co)照射消毒,真空包装备用。

2.3 支架的检测

2.3.1 强度的检测

方法一:将制备好的支架横放,利用DTG-1力学机对支架进行强度检测,记录支架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共检测10个支架,取平均值。

方法二:观察支架在手术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在活体实验中完成兔小肠吻合操作,手术方法采用无线黏合吻合法。具体方法见动物实验部分。观察支架在整个过程中的破坏情况。共检测10个支架。

2.3.2 支架溶解性能的检测

方法一:利用体外模拟灌注系统,37℃生理盐水冲洗,流速1 ml/s。记录不同内径规格的支架完全溶解的时间,共检测10个,取平均值。

方法二:手术后实际观察溶解情况。在活体实验中完成兔小肠吻合操作,手术方法采用无线黏合吻合法。具体方法见动物实验部分。分别于术后0.5、1、3、6、12、24 h打开腹腔,观察支架在兔体内肠道中的溶解情况。共检测10个支架。

2.4 动物实验

2.4.1 分组

成年新西兰白兔43只,雌雄不限,体质量为2.2~2.8 k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1只,对照组22只。实验组采用黏合吻合法进行小肠端端吻合,对照组采用传统双层缝合法进行小肠端端吻合[7]。

2.4.2 过程与方法

将新西兰白兔按分组行相应术式的小肠端端吻合术,于术后3、14、60 d处死取吻合口标本,进行相应检测。饲养过程中如果出现死亡,立即解剖查明死因,并及时补做所缺例数。最后分析两组的吻合口狭窄程度、梗阻程度,死亡率,手术时间等。

黏合吻合法具体过程如下:以吻合口部位为中心分别向两侧游离0.5 cm肠系膜,切断肠管,准备吻合。用棉签擦拭肠管,保持肠管清洁干燥,将自制的内翻接头专用支架插入肠管,使肠壁形成内翻2~3 mm,浆膜面涂EC胶后对合加压,胶固化后将支架在肠腔内向吻合口两旁缓缓移开约20 cm。还纳肠管,逐层关闭腹腔,手术结束。其余步骤略。

2.4.3 测试与观察

手术时间:从手术过程中切断肠管,准备吻合的时刻开始计时,到吻合结束还纳肠管时结束计时。

由于动物实验中吻合口狭窄和不完全梗阻有大部分表现为无临床症状的肠管膨胀,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不便于观察,故采用直接测量吻合口标本的方法。于各组术后3、14、60 d各处死6只白兔,取吻合口标本。分别测量吻合口周径、吻合口近端5 cm处肠管周径、吻合口远端5 cm肠管周径(代表正常肠管周径)。通过以下公式算出吻合口狭窄程度、吻合口梗阻程度,并算出各时间节点的死亡率。

各组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3 结果

3.1 支架的强度及溶解性能检测结果

力学机测试支架的平均抗压强度为(9.671±1.245)N,在手术操作中,无支架碎裂的情况发生;体外灌注溶解时间为(30.43±1.83)min,术后实际观察,支架均在6~12 h内完全溶解消失。

3.2 动物实验结果

实验组吻合口大体及病理片见图3~图6。可见吻合口愈合良好,解剖形态正常。各种测量数据归纳如下:

3.2.1 吻合口狭窄程度与梗阻程度

在各个时间节点,两组的吻合口狭窄程度和梗阻程度(表1、2)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从狭窄程度和梗阻程度随时间节点变化的趋势(图7、8)中可见,术后实验组的吻合口狭窄程度、梗阻程度始终低于对照组。术后3 d吻合口组织尚处于肿胀阶段,两组的狭窄程度都最大;术后14 d组织肿胀消退,狭窄程度均有所减轻;术后60 d吻合口出现一定程度瘢痕增生,致使狭窄程度又有所增加。

上线为对照组,下线为实验组

上线为对照组,下线为实验组

3.2.2 死亡率

实验(黏合)组3例死亡,因肠瘘死亡1例,肠梗阻死亡2例。对照(缝合)组4例死亡,因肠瘘死亡2例,肠梗阻死亡2例。其中另外还有1例发生肠瘘,但被大网膜包裹未死亡。经卡方检验结果P>0.05,表明两组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见表3)。

注:χ2=0.1197,自由度=1,P=0.729 4;校正:χ2=0.0045,自由度=1,P=0.946 4

3.2.3 各组手术时间

各组手术时间(见表4)有统计学差异,P<0.01。表4中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本实验的数据,考虑到术者水平的差异,故查阅了相关文献报道[7,8]。采用双层缝合法进行小肠端对端吻合术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1~30.7 min,单层缝合法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2~20.8 min。经student-t检验,均有统计学差异。

4 讨论

黏合吻合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吻合方法,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该方法摒弃了针线,避免了对吻合口肠壁的切割损伤;其次,黏合吻合法在吻合口一周连续涂布黏合剂,形成无间隙的吻合,避免了间断缝合时针孔和针间距的缝隙带来肠瘘的隐患,因此具有一定的优势。而该方法的难点在于如何在黏合时使肠壁形成内翻,如何对黏合面进行加压,如何防止吻合口狭窄以及如何使这些操作简单快捷。

一个理想的黏合吻合专用支架,应该能很好地解决以上几个难点。我们自行研制的支架采用了组合式双支架,解决了使肠壁内翻的问题,并且通过双支架的对合,给肠壁的黏合面加压,使黏合剂顺利地固化,完成整个吻合操作。支架的制作中,我们选择的是速溶材料聚乙二醇20000,支架在体内停留的时间为6~12 h,足以满足整个手术过程中对吻合口的支撑作用,同时也不会停留太长时间,对机体无明显影响。由于聚乙二醇20000凝固后有一定的脆性,因此需对支架的强度进行检测,确保在操作过程中不会碎裂。实验证明其强度接近10 N,足以满足吻合操作中的需要。而动物实验也证实了术后3、14、60 d实验组的吻合口狭窄程度均小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也明显快于对照组。由此说明应用黏合吻合法进行肠道吻合的过程中,通过采用该支架可成功地解决上面提到的几个难点,不仅能保证该方法的吻合质量,同时还能起到辅助作用,使操作变得简便、快捷。但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吻合口狭窄程度方面的统计学差异并没有导致两种方法在死亡率上的差异,说明传统缝合方法技术已经很完善,吻合质量也已经很高。两者要想得出有统计学差异的结果,还需要更大样本量的实验来验证[9]。

最后我们的结论是,我们自行研制的组合式双支架对黏合吻合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为该技术的深入研究寻找到了一条新的思路,值得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梁向党,张伯勋,孙赓,等.微创快速血管吻合方法的初步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05,26(7):23-25.

[2]Detweiler M B,Verbo A,Kobos J W,et al.Gastrointestinal sutu-reless anastomosis using fibrin glue:Reinforcement of the sliding absorbable intraluminal nontoxic stent and development of a stentplacement device[J].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Surgery,1996,9(2):111-130.

[3]Detweiler M B,Kobos J W,Fenton J.Gastrointestinal sutureless anastomosis in pigs using absorbable intraluminal stents,stent placement devices,and fibrin glue-a summary[J].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1999,384(5):445-452.

[4]Nowicki M,Brzeski W,Adamiak Z,et al.Estimation of the usage of biofragmentable Valtrac-BAR rings for intestinal anastomosis in dogs[J].Medycyna Weterynaryjna,2008,64(10):1218-1220.

[5]Rosati R,Rebuffat C,Pezzuoli G.A New Mechanical Device for Circular Compression Anastomosis-Preliminary-Results of Animal and Clinical Experimentation[J].Annals of Surgery,1988,207(3):245-252.

[6]孙赓,梁向党.微创血管吻合法的实验研究[D].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创伤骨科,2004.

[7]崔小兵.消化道单层与双层吻合术的临床比较:附2062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3,12(7):528-531.

[8]Burch J M,Franciose R J,Moore E E,et al.Single-layer continuous versus two-layer interrupted intestinal anastomosis-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J].Annals of Surgery,2000,231(6):832-837.

胃肠道吻合 第2篇

关键词:可降解吻合环,胃肠吻合术

我科自2004年1月~2010年4月对58例胃肠道手术肠胃吻合中采用一次性生物可降解吻合环 (BAR) 进行消化道重建, 胃肠吻合口共63处,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58例, 男39例, 女19例。年龄22~71 (平均57.5) 岁。58例中胃癌11例 (18.97%) :贲门癌5例, 胃体癌6例, 其中腺癌3例, 鳞癌4例, 黏液癌2例, 低分化癌2例;肠恶性肿瘤34例 (58.62%) , 其中小肠肿瘤4例 (腺癌2例, 低分化癌2例) , 结肠癌30例, 其中肿瘤位于升结肠4例, 结肠肝曲3例, 横结肠2例, 降结肠13例, 乙状结肠8例, Duckes分期:B期13例, C期17例, 肿瘤组织学分型:高分化腺癌8例, 中分化腺癌5例, 低分化腺癌17例;炎性肠病2例 (3.45%) , 小肠憩室并发肠梗阻4例 (6.9%) , 肠系膜栓塞致小肠缺血坏死3例 (5.17%) ;小肠破裂4例 (6.90%) 。肠吻合方式:胃-空肠吻合11处 (17.46%) , 小肠-小肠端端吻合15处 (23.81%) , 回肠-结肠端端吻合9处 (14.29%) , 回肠-结肠端侧吻合9处 (14.29%) , 结肠-结肠端端吻合12处 (19.05%) , 结肠-直肠端端吻合8处 (12.7%) 。

1.2 手术材料

美国泰科公司生产的Valtrac BAR, 规格 (直径×缝宽) 有25mm×1.5mm、25mm×2.0mm、25mm×2.5mm、28mm×1.5mm、28mm×2.0mm、31mm×1.5mm、31mm×2.0mm、34mm×2.0mm、34mm×2.5mm。

1.3 手术方式

本组术中吻合环使用方法:视胃、肠管吻合口径的大小及胃肠壁厚度选用不同型号的吻合环:胃-空肠吻合采用直径25mm的BAR, 小肠间吻合采用直径25mm的BAR, 大肠间吻合采用直径28~31mm的BAR, 回-结肠间吻合采用直径25mm的BAR, 完成一处肠吻合的时间为11~15 (平均12.2) min。吻合方法:剪去待吻合肠管断端失活组织, 消毒胃肠管, 需剔除肠管断端1cm距离内的肠脂垂和系膜组织, 用专用荷包钳各作一荷包。根据胃肠管吻合口的大小和胃肠壁厚度选用不同规格的吻合环。用吻合环上的手柄将一端肠腔套入贝形环, 适度收紧荷包线打结, 移去手柄, 将吻合环另一端放入另一个肠腔, 收紧荷包线打结。检查2个荷包满意, 检查两端肠系膜对系膜 (避免肠管扭曲) 。用双手拇指和食指挤压吻合环的4个象限, 使其关闭, 听到“咔嚓”声表示吻合完成 (手上也能感觉到) 。如吻合口处肠壁有部分撕裂, 可用缝线行浆肌层缝合加固。

2 结果

本组58例共63处胃肠吻合口, 术中吻合过程顺利, 无手术死亡。术后平均在院时间10d, 平均通气时间3.1d, 患者开始进全流饮食的时间平均为3.2d。术后1例出现吻合口漏, 该例患者为结肠多发性息肉有恶变倾向者, 给予结肠次全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 术后9d出现吻合口漏, 重新开腹修补并预防性造口处理, 恢复良好。早期出现1例小肠不全性梗阻, 腹胀明显并伴有间断性腹痛, 进食后腹胀、腹痛加重, 腹部立位片显示小肠大量积气, 给予对症治疗 (包括中药治疗) , 临床症状均于1个月内缓解消失, 并可接受固体饮食。其他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切口感染1例, 腹壁切口疝1例。

3 讨论

BAR吻合技术在消化道重建中与传统吻合方法 (手工缝合) 相比具有操作简便、效率高、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1) BAR由87.5%聚甘醇酸和12.5%硫酸钡组成, 一般在体内3~4周后发生水解, 并顺肠道排出体外[1], 另外, 硫酸钡主要作为X线显影用, 用于术后观察吻合环的形状及吻合口是否狭窄。 (2) 其技术原理是用荷包缝合将要吻合的两端内翻固定于吻合环上, 以闭合吻合环产生的机械性闭锁造成浆膜对浆膜的组织粘连, 达到吻合口愈合的目的。BAR吻合环采用齿轮状设计及扣锁无线吻合, 大大减少肠壁损伤和吻合口炎症反应, 并利于吻合肠管的血液供给, 避免肠段坏死, 减少吻合口漏的发生[2], 本组58例共63处胃肠吻合口无1例出现松脱现象。 (3) 这种吻合只有轻微的组织坏死, 创伤小, 并有高强度抗肠“暴裂”能力[3], 动物实验表明, 术后3天手工缝合和吻合环吻合的吻合口爆破压分别是11.7±3.0kPa和18.2±1.6kPa,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14d后两组吻合口爆破压无显著性差异[4]。 (4) 另外, Smith等[5]研究表明, 在对接受照射后的狗肠进行吻合后, BAR环短期内留在吻合口内能起到支架作用, 有效地防止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其不仅具备吻合器的优点, 还更安全可靠。同目前广泛使用的吻合器相比, 不仅可在结肠任何部位进行, 还可用于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6]。Thiede等[7]报道, BAR吻合环在上消化道的吻合 (包括胃-空肠端侧和空肠-空肠侧侧吻合) 中亦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该报道显示其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仅有0.58%, 无1例因吻合口狭窄而进行二次手术者。我院不仅最初应用BAR进行肠吻合, 效果良好, 后又进行胃-空肠的吻合术, 其中5例贲门癌根治术中双“S”形空肠间置术, 未出现吻合口狭窄及吻合口漏。 (6) 对于初学者来说, BAR的操作也有一个陡直的学习曲线 (大约需有10例左右的经验积累即可熟练此操作) [8]。 (7) 应用BAR进行肠吻合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 完成一处普通肠吻合的时间仅为手工缝合的一半[9]。我们所完成的63处胃肠吻合的时间也大约是手工缝合时间的一半, 尤其是在胃癌根治术中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 减小手术创伤。 (8) 应用BAR进行胃肠吻合可在狭窄的手术空间内顺利完成吻合, 我院应用BAR顺利完成8例乙状结肠-直肠吻合, 而用手工缝合却难以完成。

使用BAR吻合环操作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 尽量使用与胃肠管吻合口径贴近的BAR。大肠与小肠或小肠与小肠吻合选用25mm直径吻合环。大肠与大肠吻合选用28mm或31mm直径吻合环。对于壁厚或水肿者选用缝宽2.5mm的BAR, 胃-空肠吻合选用直径25mm的BAR; (2) 保护好手术野, 尽量减少污染, 预备吻合之肠管处要将脂肪组织及肠系膜适度游离, 防止闭合后脂肪嵌入影响浆膜对浆膜粘连生长; (3) 闭合环体时, 双手用力要分散、均匀, 听到清脆的“咔嗒”声后松开, 如有浆膜破损, 适当做浆肌层缝合; (4) 荷包缝合时不要漏针, 最好应用荷包钳进行荷包缝合, 可以做到针距均匀, 肠管边缘组织保留恰当, 对位确切; (5) 闭合环体前要检查结肠的位置, 不要发生扭转, 有组织突出缝隙时应剪除并进行包埋。我们观察发现, 择期手术患者, 肠道预备充分, 应用Valtrac BAR与传统的手工缝合和吻合器相比, 在各类消化道重建术中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快捷、吻合可靠等优点。急诊手术时, 备吻肠管条件较差, 肠管经常出现严重水肿, 备吻肠管口径大小往往相差甚远, 但应用BAR进行消化道重建也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10], 而与手工缝合及吻合器吻合相比, 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存在的风险还需进一步研究评估。

参考文献

[1]Gullichsen R, Havia T, Ovaska J, et al.Colonic anastomosis using tte bio-fragmentable anastomotic ring and manual suture: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J].Br J Surg, 1992, 79 (6) :578-580.

[2]Pahlman L, Ejerblad S, Graf W, et al.Randomized trial of a biofragment-able bowel anastomosis ring in high-risk colonic resection[J].Br J Surg, 1997, 84 (9) :1291-1294.

[3]Bundy CA, Jacobs DM, Zeta RT, et al.Comparison of bursting pressure ofsutured, stapled and BAR anastomasis[J].Int J Colorectal Dis, 1993, 8 (1) :1.

[4]李鹏飞, 刘铜军.可降解吻合环应用于犬肠切除肠吻合的实验研究[J].吉林医学, 2009, 19 (30) :2230-2231.

[5]Smith AD, Bubrick MP, Mestitz ST, et al.Evaluation of the biofragment-able anastomotic ring following preoperative irradiation to the rectosigmoidin dogs[J].Dis Colon Rectum, 1988, 31 (1) :5-9.

[6]陈小春, 张桂英, 潘凯, 等.生物可降解吻合环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4, 8 (2) :65-67.

[7]Thiede A, Geiger D, Dietz UA, et al.Overview on compression anastomo-ses:biofragmentable anastomosis ring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trial of1666anastomoses[J].World J Surg, 1998, 22 (1) :78-87.

[8]邱辉忠, 吴斌.生物可降解吻合环在140例肠吻合术中的应用[J].癌症进展杂志, 2009, 3 (7) :255-257.

胃肠吻合器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 第3篇

关键词:胃肠吻合器,治疗,胃癌患者,临床效果

在胃癌的治疗过程中, 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的患者需多次吻合, 如空腔和胃吻合、十二指肠和胃吻合、空腔和食管吻合、胃和食管吻合等, 所以胃癌患者术后通常伴有吻合并发症[1]。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在我国已有众多医院广泛使用胃肠吻合器对胃癌患者进行手术吻合。本研究对进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的胃癌患者在手术治疗中使用胃肠吻合器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8例, 女22例, 年龄35~80岁, 平均 (48±13) 岁;癌灶位于胃大弯处12例, 胃小弯处13例, 胃角10例, 胃窦7例, 贲门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5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12例, 女13例, 年龄38~80岁, 平均 (44±13) 岁;观察组患者中, 男14例, 女11例, 年龄35~80岁, 平均 (43±13)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首先给予药物辅助治疗, 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 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吻合过程中, 采用的吻合方式为常规手法吻合。观察组患者手术过程中采用胃肠吻合器进行吻合。首先游离患者胃和十二指肠, 借助XF-60吻合器进行吻合, 在距离胃小弯4~5 cm处使用齿血管钳和胃肠吻合器进行钳夹, 间距1~2 mm, 然后缝合胃小弯;提起患者远端空肠, 肠系膜对侧的空肠行直径为2.5 cm的荷包缝合缝合, 切开距荷包缝线中心位置2 cm的空肠, 然后在胃肠中插入中心杆, 并进行结扎。中心杆与胃大弯吻合完成后, 拧紧尾部螺钉, 间距调整为2 mm, 完成整个胃肠吻合后, 在间断残端与胃部吻合的位置进行加固[2]。贲门癌可给予食管与远端胃吻合术, 步骤:于患者左胸后侧做一切口, 经由第7肋间进入胸部, 切断下肺韧带, 然后纵向切开其胸膜, 游离食管下端, 借助纱带牵引患者食管, 以探查贲门狭窄处;游离并切断胃短动脉, 确保可上提胃, 随后间断缝合食管下端、肌层, 在距离缝合线1~2 cm处切开贲门狭窄处, 逐渐延长两端, 确保切口总长度为5~7 cm。若贲门增生相对严重, 可切开贲门狭窄上方, 绕贲门到达胃部, 并行切口。锁边缝合胃、食管边缘切口, 在两端转角处向前方转向, 借助内翻法缝合前壁, 使缝合线在切口中心会合后加固。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胃恢复时间、术后肠胃梗阻及狭窄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手术成功, 术后康复快, 未出现并发症;好转:手术成功, 术后缓慢康复, 出现轻微并发症;无效:手术成功, 术后并发症严重, 需再次行手术治疗。总有效率 (%) = (治愈例数+好转例数)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手术时间及肠胃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术后肠胃梗阻、狭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见表1。

2.2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胃癌早期无明显症状, 少数患者表现为呕吐、恶心或溃疡性消化道症状。其中常见症状为胃部疼痛以及体重减轻, 随着病情逐步发展, 患者腹痛、乏力、食欲下降明显加重。研究表明, 胃癌在我国癌症中居首位, 其中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50%。由于胃癌早期无明显症状, 坚持定期检查是保证健康的重要方法。

目前治疗胃癌最常见的方法为手术治疗, 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易引发吻合口漏、吻合口痿、吻合口狭窄、吻合口梗阻以及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 不但会进一步危害患者身体, 还会影响患者术后病情的恢复, 易造成癌细胞在体内残留、扩散, 导致病情复发, 给患者的生命造成危险[3]。

对胃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 常规手法吻合很难保证胃部吻合牢固、有效, 且在术中医师误操作概率较大, 均会影响胃癌患者的身体恢复。而胃肠吻合器具有准确、简单、快捷等优点, 术中可以准确、牢固的进行吻合, 对胃癌患者手术后身体恢复有很大影响, 尤其适用于连接吻合缝合过程中, 手术部位深, 无法很好地暴露出来, 医师操作时难度较大[4]。胃肠吻合器的手术切口较小, 吻合准确、牢固, 胃癌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漏、吻合口痿、吻合口狭窄、吻合口梗阻以及吻合口出血情况较低, 并且采用胃肠吻合器进行手术吻合操作便捷、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发生梗死、狭窄率低, 有利于胃癌患者术后身体的康复[5]。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手术时间及肠胃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术后肠胃梗阻、狭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进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的胃癌患者在手术治疗中使用胃肠吻合器临床疗效明显, 可减少术中出血量, 降低肠胃梗阻、狭窄发生率, 有利于患者术后身体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张伟健, 谭明华, 邝杰文.胃肠吻合器在门奇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中的应用[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9, 7 (2) :1123-1124.

[2]牟莉, 钱荣.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在进展期胃癌中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 2014, 3 (6) :64-66, 69.

[3]吴宏梓, 史平平, 王建民.镍钛记忆合金压力吻合夹在消化道吻合术中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4, 8 (10) :942-949.

[4]胡铭, 张建民, 李西安, 等.胃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疗效比较[J].武汉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3, 6 (4) :935-937.

胃肠道吻合 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6年7月~2009年12月行胃部手术并行胃空肠毕Ⅱ吻合重建的患者122例。男112例, 女10例。年龄 (43±6.2) 岁。入组标准: (1) 手术重建均为胃空肠毕Ⅱ吻合; (2) 未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排除标准: (1) 有消化道其他慢性疾病, 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 (2) 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3) 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4) 手术前2周接受铋剂或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者。

122例患者中分为无吸烟组和吸烟组各41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戒烟组及吸烟组在烟龄及吸烟指数 (每日吸烟支数吸烟年数) 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标准的胃大部分切除后, 使用可吸收肠线行结肠前胃空肠毕Ⅱ吻合重建消化道。手术后给予静注奥美拉唑钠 (西安利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40 mg, 2次/d, 连续使用7天。嘱手术后3月复诊, 行胃镜检查, 观察吻合口情况, 并用活检钳于吻合口处取活检, 送病理检查作为确诊依据。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x±s表示, 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 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及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无吸烟组与吸烟组吻合口溃疡的发生率分别为7.3% (3/41) 、17.1% (7/41) ;吻合口炎的发生率分别为9.7% (4/41) 、26.8% (1l/41) 。无吸烟组与吸烟组在吻合口溃疡的发生率、吻合口炎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注:与吸烟组比较, *P<0.05。

3讨论

胃肠吻合术后的吻合口炎和溃疡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患者常感觉腹部不适。从而影响总的手术效果。胃肠吻合口炎或溃疡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其中胃液和胆汁的反复刺激是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发生吻合口炎或吻合口溃疡的主要病因[1]。但另外还有多种因素与吻合口炎或溃疡的发病相关, 如非甾体抗炎药、吸烟、环境应激和饮食习惯等[2]。

关于吸烟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一般认为吸烟者消化性溃疡发生率比不吸烟者高, 同时吸烟影响胃肠吻合口愈合[1,3]。研究显示吸烟能够影响胶原及其降解。Knuutinen等[4]发现吸烟者皮肤抽吸水疱液 (suction blister fluid) 中的前胶原Ⅰ及Ⅲ的水平明显下降, MMP-8水平比非吸烟者高1倍, 而TIMP-1水平正常, 提示吸烟者的皮肤胶原合成能力下降, 降解速度增快。吸烟是否影响MMP-1看法不一, 有的研究则认为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皮肤的MMP-1活性没有显著差异[5]。资料显示, 作为巨噬细胞母体的单核细胞, 在吸烟者体内其趋化能力仅为非吸烟者的50%[6]。体外培养研究发现, 经烟草提取物处理的成纤维细胞的游移能力明显受抑, 胶原生成减少, MMP-1及MMP-3水平增加, 而TIMP-1水平不变[7]。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 胃肠手术是普外科的常见手术, 吻合口愈合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手术效果和患者的康复质量。因此, 吸烟对胃肠吻合口的影响还需待进一步认识。本研究通过观察吸烟对胃肠吻合口愈合质量的影响, 初步探讨了吸烟对胃肠吻合口术后溃疡和吻合口炎的影响。结果发现吸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无吸烟组高,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国内有学者报道, 吸烟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降低, 且与持续吸烟量和速度成直线相关[6,8]。在产生的并发症吻合口溃疡和吻合口炎方面。无吸烟组、吸烟组呈增高的趋势。分别由7.7%到17.9%, 10.3%上升到26.8%, 无吸烟组与吸烟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了吸烟对吻合口炎的影响是相当明显的。本组研究提示吸烟患者在进行胃肠吻合手术前, 最好能够劝其戒烟。以期提高手术后的治疗效果。而且病理结果也提示吸烟组的吻合口炎和溃疡的患者吻合口处的炎症细胞侵润严重, 这是否与以后的吻合口狭窄, 吻合口癌等存在相关的因素, 还需进一步研究。

吸烟影响手术后胃肠吻合口炎或溃疡的发生、发展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可能与吸烟会增加胃酸分泌、减少十二指肠碳酸氢盐分泌、影响胃十二指肠协调运动以及发生黏膜损害性氧自由基增加等因素有关[9]。从本组研究结果分析, 吸烟增加胃酸分泌可能是主要因素, 因为胃肠吻合手术后, 吸烟患者常感觉酸水特别多。因此, 对吸烟患者建议手术后口服抑酸药物时间相对延长, 以3个月为佳。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手术患者的吻合口愈合质量好坏与是否吸烟的关系。方法:将156例因胃手术而行胃空肠吻合的患者, 分为不吸烟组和吸烟组各78例。所有患者均行毕Ⅱ式胃空肠吻合重建。所有患者均于手术后行胃镜检查, 观察吻合口情况。结果:无吸烟组、吸烟组吻合口溃疡的发生率分别为7.7%、17.9%;吻合口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0.3%、26.8%。无吸烟组与吸烟组在吻合口溃疡的发生率、吻合口炎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普外科进行胃肠手术前, 应劝导吸烟患者戒烟, 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胃空肠吻合术,溃疡,炎症,吸烟,并发症

参考文献

[1]Janssen MJ, Laheij RJ, 1ansen JB, et al.The influence ofpretreatment on cure rate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J].Neth J Med, 2004, 62:192~196.

[2]黄文华.吸烟对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影响[J].青海医药杂志, 2004, 34 (12) :10~11.

[3]陈浩, 郑君杰.吸烟对十二指肠溃疡三联治疗疗效影响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 2003, 19 (6) :639~640.

[4]Knuutinen A, Kokkonen N, Risteli J, et al.Smoking affectscollagen synthesis and extracellular matrix turnover in humanskin[J].Br J Dermatol, 2002, 146 (4) :588-594.

[5]Lahmann C, Bergemann J, Harrison G, et al.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 and skin ageing in smokers[J].Lancet, 2001, 357 (9260) :935-936.

[6]Sorensen LT, Nielsen HB, Kharazmi A, et al.Effect ofsmoking and abstention on oxidative burst andreactivity of neu-trophils and monocytes[J].Surgery, 2004, 136 (5) :1047-1053.

[7]Sorensen LT, Jorgensen LN, Zillmer R, et al.Transdermalnicotine patch enhances type I collagen synthesis in abstinentsmokers[J].Wound Repair Regen 2006, 14 (3) :247-251.

[8]汪建平, 詹文华.胃肠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4.

胃肠道吻合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6月~2011年8月于本院进行胃肠术进行治疗的2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的110例患者中,男75例,女35例;年龄19~75岁,平均(56.3±4.9)岁;手术种类:胃癌手术51例,腹部损伤肠道后手术12例,结肠癌手术20例,直肠癌手术14例,其他手术13例。观察组的110例患者中,男74例,女36例;年龄19~74岁,平均(56.5±4.6)岁;手术种类:胃癌手术50例,腹部损伤肠道后手术13例,结癌手术20例,直肠癌手术15例,其他手术12例。两组患者各项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同种术式患者之间的手术方式及其他基本资料、术后用药方案等均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术后即给予患者乌司他丁10万单位融入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2次/d,连用7 d,7 d为1个疗程。后将两组患者中不同术式的吻合口瘘发生率及术前、术后1 d及3 d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统计及比较。其中所有患者均取晨起空腹血进行检测,血清hs-CRP、IL-2、IL-6、TNF-α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血液流变学采用MVIS-2022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软件包SPSS 14.0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处理,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以均数±标准差(x±s)和率的形式表示,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及总发生率比较

将两组患者中不同术式的吻合口瘘发生率及总发生率进行统计及比较,观察组不同术式的吻合口瘘发生率及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两组不同时间段血清hs-CRP、IL-2、IL-6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hs-CRP、IL-2、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术后1 d及3 d观察组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IL-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不同时间段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术后1 d及3 d观察组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及血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3 讨论

临床研究显示,吻合口瘘是导致术后患者迁延不愈及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其高危因素较多,与患者的自身营养及免疫状态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与手术的操作等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对于这些因素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引起重视,予以预防。同时也应给予患者相应的抗损伤、促愈合等措施,以促进吻合口愈合,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另外手术性创伤对患者的刺激可引起患者机体反应性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升高,而血液黏度的升高对于创口的愈合极为不利,因此对于吻合口瘘的预防也应注意此方面的改善[3]。

乌司他丁属蛋白酶抑制剂,对胰蛋白酶、α-糜蛋白酶等丝氨酸蛋白酶及粒细胞弹性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巯基酶、纤溶酶等多种酶有抑制作用,另外其还有清除氧自由基及抑制炎症介质释放的作用[4],并且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状态,促进血液流通。研究显示,其对改善手术刺激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蛋白代谢异常和肾功能降低,防止手术刺激引起的对内脏器官与细胞的损伤以及改善休克时的循环状态等也有积极的作用[5,6]。

本文笔者就乌司他丁在预防不同胃肠术后吻合口瘘中的效果进行研究,通过与未采用乌司他丁的患者进行对比,发现其在改善患者的血液黏度及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方面均有积极的作用,而这些作用均与其抑制炎症及降低手术性创伤对患者的刺激有关,因此,临床上表现为吻合口瘘发生率的降低。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乌司他丁可以改善胃肠手术患者的炎性状态及血液循环情况,对于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有着积极的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在预防不同胃肠术后吻合口瘘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5年6月~2011年8月于本院进行胃肠术进行治疗的2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后将两组患者中不同术式的吻合口瘘发生率及术前、术后1 d及3 d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不同术式的吻合口瘘发生率及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IL-2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以改善胃肠手术患者的炎性状态及血液循环情况,对于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乌司他丁,不同胃肠术,吻合口瘘,预防效果

参考文献

[1]颜登国,张汝一,甄运寰,等.结直肠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5):408.

[2]保红平,方登华,高瑞岗,等.乌司他丁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3,5(2):187-189.

[3]Orasanu G,Ziouzenkova O,Devchand PR,et al.The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gamma agonist pioglitazone represses inflam-mation in a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alpha-dependentmanner in vitro and in vivo in mice[J].J Am Coll Cardiol,2008,52(10):869-881.

[4]洪卫东,刘志勇.乌司他丁在胸部损伤合并肺挫伤中抗侵袭作用的临床研究[J].现代医学,2008,36(3):181-184.

[5]衣选龙,殷积慧,刘素利,等.乌司他丁对后腹腔镜手术细胞因子及肾功能的影响[J].广东医学,2008,29(9):1507-1508.

胃肠道吻合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365例病患为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 均为下消化道疾病, 行切除吻合手术治疗, 男223例, 女142例, 年龄在22~84岁, 平均为57.3岁, 直肠癌285例, 小肠肿瘤8例, 结肠癌59例, 结肠良性疾病13例。小肠肿瘤病患行部分切除治疗, 直肠癌患者直肠前切治疗, 结肠癌及结肠良性疾病行次全切或结肠部分切除治疗。随机分组, A组180例病患, B组185例病患,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变位置、手术方式、围手术期治疗方面未有显著差异, P>0.05, 可实施比较。

1.2 方法

在手术治疗中, 由护理人员为本次研究365例患者全部置入胃肠减压装置, 其中A组180例在术后接受低负压持续吸引减压治疗, 待患者肠道恢复排气之后, 再将胃管拔除, B组185例病患术后直接将胃管拔除。在手术之后, 对两组患者胃液量进行准确量取, 并在手术当日患者晨起后与手术完后的第一个清晨, 围绕患者肚脐部位, 对术前、术后的腹围进行测量, 同时对患者肠道排气及排便恢复的时间进行记录, 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次数、并发症类型, 统计患者的住院时间。在术后观察中, 患者若出现吻合口瘘, 则由医师给予其营养支持、抗感染及结肠造瘘治疗;若患者出现急性胃扩张, 则重新对胃肠减压装置进行安装, 并开展低负压持续引流;若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病症, 则接受抗感染治疗;患者的伤口感染, 则进行局部引流处理, 患者出现咽喉疼痛及咳嗽等咽喉炎症状, 则行雾化吸入与口腔护理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2.0, 组间行t检验, 以 (±s) 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 P<0.05, 有统计差异。

2 结果

3 6 5例病患术后未有死亡者, A组患者术后胃液量控制在每日11~519 m L, 术后第1天 (146.3±87.2) m L与第2天 (205.8±93.4) m L、第3天 (206.4±108.2) m L相比, 差异显著, P<0.05。两组预后效果比较如表1所示, 术前、术后, 两组患者各自比较其腹围的变化, 两组患者的腹围在术后均有明显增加, P<0.05, 但组间的差异在术前、术后均不显著, P>0.05。两组在术后的肛门排气/排便恢复、住院时间也不具备显著的差别, P>0.05。并发症比较, 两组中均出现吻合口瘘、急性胃扩张、肺部感染、咽喉炎并发症, 但是, A组的并发率 (28.33%) 比B组 (8.11%) 明显高, P<0.05, 且咽喉炎的并发率, A组 (23.33%) 也高于B组 (4.32%) , P<0.05, 差异显著。见表1。

3 讨论

胃肠减压作为一种基础护理措施, 在以往外科手术治疗中应用较为普遍, 且受到医护人员的广泛认同, 医护人员一直认为该方法具有积极作用。但新时期, 随着医疗技术发展进步, 诸多研究者提出了胃肠减压的副作用, 并就其应用必要性进行了研究。我院为365例患者进行术后开展与不开展胃肠减压的治疗研究, 结果发现, 置入胃肠减压之后, 患者在术后更易出现咽喉炎等并发症, 影响术后康复。综上所述, 胃肠减压应用于下消化道疾病患者的术后治疗, 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医护人员应当根据实际需求, 科学合理地使用该技术。

参考文献

[1]宋丽萍, 龚文锋.胃肠减压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 (学术版:中旬刊) , 2012 (7) :10-11.

[2]周惠.影响有效胃肠减压的因素及护理对策[J].攀枝花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12, 29 (6) :121-123.

[3]杨国光.下消化道切除吻合术应用胃肠减压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 (10) :32-33.

胃肠道吻合 第7篇

关键词:胃癌,胃切除术

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胃癌的手术方法为胃大部切除术, 包括三种术式:毕I式胃大部切除术、毕II式胃大部切除术和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与前2 种术式比较, 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具有良好的抗返流效果, 但是不能有效预防Roux淤积综合征。胃癌切除胃肠短袢Roux-en-Y瓣式吻合术对传统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进行了改良, 不仅能够抗返流, 还能预防Roux淤积综合征和倾倒综合征[1]。本研究通过对来我院进行胃癌切除胃肠短袢Roux-en-Y瓣式吻合术的60 例患者进行随访调查, 并分析其临床资料,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 年6 月至2013 年8 月来我院做过胃癌切除胃肠短袢Roux-en-Y瓣式吻合术的6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 男39 例, 女21 例;年龄35~72 岁, 平均 (55±6.3) 岁;病灶分布在胃窦区者有50 例患者, 而位于胃窦、胃体区者有10 例患者;胃癌TNM分期中处于Ⅰ A的患者有4 例, Ⅰ B有8 例, Ⅱ期有15 例, Ⅲ A有21 例, Ⅲ B有10 例, Ⅳ期有2 例;属于乳头状腺癌的有3 例患者, 管状腺癌有25 例患者, 而粘液腺癌的患者有5 例, 粘液细胞癌的患者有2 例, 低分化腺癌的患者有24 例, 未分化癌有1 例患者。

1.2 方法

胃癌切除胃肠短袢Roux-en-Y瓣式吻合术是根据胃癌根治术的要求将胃癌病灶切除, 并进行周围淋巴结清扫, 用缝合器将十二指肠残端, 在胃大弯侧要保留3 cm来安置吻合器;在距离十二指肠悬肌韧带月20 cm的位置切断空肠, 将残胃与远端的空肠吻合, 在距离此吻合口下段约20~25cm处, 完成空肠与空肠近侧断端的吻合。这种吻合方法Roux袢长度20~25 cm, 在有效阻止碱性消化液反流入残胃的同时, 能预防Roux淤积综合征的发生。

1.3 随访与观察

详细记录患者术后的恢复状况, 分别在患者术后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和24 个月时通过电话随访、微信沟通、邮箱发放问卷及门诊复查等方法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 以及这些症状与患者进食的关系;详细询问患者的呕吐物中有无胆汁, 告知患者倾倒综合征的症状体征, 询问患者是否发生相关症状;将患者的临床状况按Visick标准进行分级。若有上述症状存在, 应检查患者是否为肠梗阻;若排除肠梗阻, 则要给予患者消化道钡餐检查、胃镜并活检、B超检查和CT检查;若怀疑患者的胃癌复发或转移, 则要延长对患者的随访, 应改为1~1.5 年。在统计反流性胃炎与Roux淤积综合征的发病率时, 只包括随访时间满2年并排除胃癌复发或转移的患者。

2 结果

在对60 例做过胃癌切除胃肠短袢Roux-en-Y瓣式吻合术术后患者进行随访时, 获得54 例患者的随访资料, 其随访率为90%。而未获得随访资料的6 例患者原因分别是:3例患者在术后2 年内因胃癌复发而死亡;2 例患者发生机械性小肠梗阻 (非粘连性) , 再手术后仍在随访期内出现复发;1 例患者在随访期内发生腹膜广泛种植转移, 仅进行短路手术。用Visick标准对54 例患者进行分级, 其中, 在术后3 个月时, Visick Ⅰ级患者有36 例, Visick Ⅱ级有18 例, Visick Ⅲ级有0 例, Visick Ⅳ级有0 例;在术后6 个月时, Visick Ⅰ级有47 例患者, Visick Ⅱ级有7 例, Visick Ⅲ级有0例, Visick Ⅳ级有0例;在术后12个月时, Visick Ⅰ级49例, Visick Ⅱ级4 例, Visick Ⅲ级1 例, Visick Ⅳ级0 例;在术后24 个月时, Visick Ⅰ级47 例, Visick Ⅱ级4 例, VisickⅢ级2 例, Visick Ⅳ级1 例。Visick Ⅲ、Ⅳ级4 例, 通过B超、CT检查发现胃癌转移复发, 2 例患者术后3 年内死亡;Visick Ⅱ级患者数量在术后逐渐减少, 且经过多次消化道钡餐检查未发现胃、Roux袢有淤积钡剂, 且经过胃镜检查发现这些患者仅在剧烈恶心时偶尔有胆汁反流, 平时在安静状态下则无上述情况;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吻合口或胃小弯充血、水肿, 术后随时间推移也逐渐减少。胃镜并活检报告发现, 在术后3 个月有13 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炎、胃粘膜等, 但术后6 个月时, 仅有6 例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在患者术后12 个月时报告吻合口炎者有5 例, 非萎缩性胃炎有2 例患者, 而萎缩性胃炎有3 例患者;患者术后24 个月时吻合口炎、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分别有3 例、1 例和2 例患者。

3 讨论

本研究中Visick分级的54 例患者, Ⅲ、Ⅳ级患者共4 例;Ⅱ级患者经症状调查、胃镜并活检、B超检查、CT检查均没有发生反流性胃炎和倾倒综合征, 这充分体现胃癌切除胃肠短袢Roux-en-Y瓣式吻合术的优越性。

Roux淤积综合征是指部分患者在胃肠Roux-en-Y吻合术后, 出现慢性的上腹部疼痛、恶心和呕吐, 这些症状在进餐后加重。有关学者研究发现, 传统方法进行胃空肠吻合术患者Roux淤积综合征的发生率约为30%[2];而且即使是进行全胃切除食管空肠的Roux-en-Y吻合术仍有8% 的患者发生了Roux淤积综合征, 因此有学者认为Roux袢本身就是影响患者发生Roux淤积综合征的重要因素, 传统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Roux袢长度较本研究中改良后的Roux袢长, 发生Roux淤积综合征患者的Roux袢平均长度为41 cm, 而无症状患者的Roux袢平均长度为36 cm, 这也充分说明Roux淤积综合征与Roux袢的长度有关。本研究通过将胃空肠吻合术改良, 缩短Roux袢, 使其仅为20~25cm, 大大降低Roux淤积综合征的发生率;而为避免发生反流性胃炎, 在术中加强空肠空肠吻合口的抗返流加工。进行Visick分级的54 例患者中, 除胃癌转移复发的患者, 均没有发生Roux淤积综合征。综上, Roux袢长是本组研究对象发生Roux淤积综合征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 适度的缩短Roux袢长度, 同时加强对空肠空肠吻合口的抗反流加工, 这样, 不仅能够减少胃癌切除胃肠短袢Roux-en-Y瓣式吻合术后碱性反流性胃炎的发生, 还能有效降低Roux淤积综合征及倾倒综合征的发生率。对于应用传统方法进行胃空肠Roux-en-Y吻合而发生Roux淤积综合征的患者, 也可再给予患者部分残胃切除, 同时缩短患者Roux袢的长度, 加强空肠间吻合口处的抗返流加工, 也能有效降低Roux淤积综合征的发生率。因此, 胃癌切除胃肠短袢Roux-en-Y瓣式吻合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季加孚, 季鑫.应该重视胃癌根治术后的消化道重建[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3, 16 (2) :104-108.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3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2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1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