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精选5篇)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第1篇
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
一、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fēn fù feì xū jǐn shân pō fù shâng míng()()()()qí qū dàn shēng sù jìng zhǎn dīng jiã tiě()()()()2.把成语补充完整,并任选两个成语写一句话。
舍()取()()()不休 诗情()()众志()()披()斩()举世()()3.用“___”标出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万古常青()兴高彩烈()不动生色()功无不克()中流底柱()大显伸手()4.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鼓舞 鼓励 鼓动
(1)孩子需要经常________,这样才会不断进步。(2)雷锋精神曾________了一代又一代人。
(3)在他的_______下,大家纷纷拿起劳动工具干起来。观赏 欣赏 赞赏(1)这些花都非常值得_________。
(2)爸爸正在闭目_________一段很优美的乐曲。(3)老师对他那种刻苦学习的精神大加________。5.按要求写句子。
再()再()同仇()()一如即往()再接再力()
(1)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个小图书馆所有的书籍,我差不多都借阅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圆明园建筑宏伟。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做笔记丰富了我的记忆力,增强了我的理解力。(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使我顺利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句子万花筒。(补充句子或按要求填写)
(1)爱亲者,不敢恶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事功到自然成。
(3)悠悠天宇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满十事九空。(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6)宝剑锋从磨砺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选自毛泽东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__》。
(8)《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分别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不同季节,不同景色,但都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二、阅读与思考:
(一)课内阅读。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_____________的殿堂,也有__________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_____________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____________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________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还有很多景物是_______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_____________,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_______________,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在“_____”上按照课文内容填上合适的词语。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风景名胜():A.超过 B.优美的地方 C.能担任、能承受 .(2)举世闻名():A.用鼻子嗅 B.知道 C.有名望 . 3.本文标题为“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在内容上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昔日的辉煌?
作者之所以用较大篇幅写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是为了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作者对圆明园毁灭的_________,从而更能激发人们对侵略者的_________和对我们祖国的____________。
4.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着昔日辉煌的圆明园,作为一名中华少年,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个发生在西藏(zàng cáng)的故事。发生故事的年代距今有好些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那时候,枪杀、乱逮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当年可可西里举目可见的藏羚羊、野马、野驴、雪鸡、黄羊等,眼下已经成为凤毛麟角了。
当时,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见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蹬长统藏靴的老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饿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一碗冰雪水。猎获的那些皮张自然会卖来一笔钱,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地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
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杈子枪是在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以后应该说那天是他很有福气的日子。大清早,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喝一碗酥油茶时,突然瞅见几步之遥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来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zhuǎn zhuàn)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杈子枪。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 请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就从它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区流行着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时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求饶打动是情理中的事。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那天,老猎人没有像往日那样当即将猎获的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 呈现)着给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他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惟一见到的一次情景。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也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
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腹膛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这时候,老猎人才明白为什么那只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也才明白它为什么要弯下笨重的身子为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
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子枪„„
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没人知道他的下落。1. 请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 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和音节,打“√”。
3. 4. “形容心神不定”可用文中______________一词来概括。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颤抖()懊悔()反义词:清晰()消失()
5. 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句子“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也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思考一下:老猎人当时可能在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快乐习作。题目:难忘______________ 要求:回忆一下,生活中有哪些令你难忘的呢?一个人?一件事?一节课„„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写下来。要写出真情实感,注意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字迹端正。
五年级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
满分120分,卷面分5分
一、(56分)
1.(0.5x20=10分)吩咐 废墟 谨慎 颇负盛名 崎岖 诞生 肃静 斩钉截铁 2.(每空0.5,造句各1分,共10分)
参考(答案不唯一): 舍生取义 喋喋不休 诗情画意 再接再厉
众志成城 披荆斩棘 举世闻名 同仇敌忾
3.(每字1分,合计8分)
万古长青 兴高采烈 不动声色 一如既往 攻无不克 中流砥柱 大显身手 再接再厉 4.(每空1分,共计6分)鼓励 鼓舞 鼓动 观赏 欣赏 赞赏 5.(2分X5=10分)6.(每空1分,共计12分)
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滴水能把石穿透 切切故乡情 虚心万事能成 非淡泊无以明志 梅花香自苦寒来。金沙水拍云崖暖 七律·长征 春 秋 冬 思念家乡、亲人
二、29分
(一)(16分)1.(8分)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热闹街市 田园风光 仿照 根据 漫步园内 流连其间 2.(1分)B B 3.(4分)侵略者火烧圆明园的罪行 惋惜 仇恨 热爱 4.(1分)圆明园是园林。5.(2分)自豪(合理即可)
(二)13分 1.藏羚羊的跪拜(合理即可)2分 2.2分 乞求 浮现 zàng zhuǎn 3.1分 忐忑不安 4.2分 5.2分 6.2分 7.2分
三、作文30分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第2篇
八年级语文试题
2017.1
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一、积累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匀称(chân)诘问(jiã)镏金(liú)惟妙惟肖(xiào)....B.归咎(jiù)绮丽(yǐ)轩榭(xiâ)长途跋涉(bá)....C.繁衍(yǎn)荒谬(miù)嶙峋(xún)销声匿迹(nǐ)....D.追溯(shù)伧俗(cānɡ)藻井(zǎo)啸聚山林(xiào)....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制裁 藩蓠 五彩斑斓 束手无策 B.琉璃 嶙峋 雅俗之别 周而复始 C.劫难 惨损 草长莺飞 风雪载途 D.脊椎 烦躁 天衣无逢 变化多端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时,组长建议同学们发言要直截了当,不必转弯抹角。....B.元宵节以后,节日的气氛渐渐淡下来,周而复始,人们又开始了一年的劳作。....C.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中国政府也要将逍遥海外的巨贪绳之以法。..D.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不少人驻足观赏,那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B.难道我们能否认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不是中国人的骄傲吗?
C.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平凡的世界》,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
D.惟有勇立世界科技创新潮头,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权,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5.下面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2分)
A.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
B.徐先生创作的《荷风千里》这幅画,将古雅的气韵、明快的时代感融合在一起,受到大家的好评。
C.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沙漠„„等六大元索。D.所谓“工匠精神”,就是一种坚持,是对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就是一种专注,是不求名利的全心投入。
八年级语文试题
第1页(共8页)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已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他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的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昧儿。走了会儿,脚心和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的难过。本来不想再喝水,可是见了井不由的又过去灌了一气,不为解渴,似乎专为享受井水那点凉气,由口腔到胃中,忽然凉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的一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喝完,他连连的打嗝,水要往上漾!
①以上文段节选自_______(作者)的小说《
》。
②请结合小说内容对文中“他”的性格作简要的分析。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8分)①,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李白《送友人》)②登临吴蜀横分地。(陈与义《登岳阳楼》)③青山横北郭,④,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⑤,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⑥,草色入帘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⑦,,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⑧两岸石壁。
,四时俱备。(陶弘景《答谢中书书》)8.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3分)
思考是一种启迪心智的旅行,深入的思考能够活跃你的头脑,拓展你的思维,沉淀你的智慧,丰盈你的精神;阅读是一种照亮心路的对话,广泛的阅读能够,。9.根据下面材料的介绍,给“创造性思维”下定义。(3分)
创造思考教学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目标。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特点:创造性思维结果对于思考或者文化而言具有新颖性和价值;创造性思维是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的任务是将原来模糊的、不明确的问题清楚地勾画出来,或提出某种方案加以解决。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古诗文阅读(19分)
阅读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完成第10小题(4分)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八年级语文试题
第2页(共8页)
10.这首诗运用怎样的写作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11——15小题。(15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偏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释: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②东阿王:曹植。③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是日更定矣: ②上下一白: .. ③午刻入昭庆,茶毕: ④草草领略,未及偏赏: ..1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②未复能有与奇者 . B.①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②其中往来种作 .. C.①从武林门而西。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D.①不足为外人道也 ②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13.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则心已飞湖上也”中的“飞”字,写出了一个初游西湖者目夺神摇的内心激荡,遥见塔影凌空,便自心飞神越。
B.写赏雪,却写到湖心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只是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则突出了“山”“湖”“好友”齐聚的喜悦。
C.“痴”字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一句写出了作者对山水的痴迷。
八年级语文试题
第3页(共8页)A.①天与云与山与水 .
D.《湖心亭看雪》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初至西湖记》表达了独到审美情趣,从而表现出作者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②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15.《湖心亭看雪》写的是冬日雪后的西湖,《初至西湖记》写的是春天的西湖,试比较两篇文章在写景方法上有什么不同。(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16——18小题。(8分)
Wi-Fi能像空气一样笼罩我们的生活吗?
在“没网就不能活”的今天,Wi-Fi似乎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每到一个地方,Wi-Fi要是没连上,人会感觉到格外失落。会不会有那么一天,Wi-Fi就像空气一般笼罩我们的生活,不管何时何地,我们只要拿出手机就能连上免费Wi-Fi?
德国物理学家哈拉尔德〃哈斯由和他的研究团队最近发明了一种专利技术,利用闪烁的灯光来传输数字信息,这被称为“可见光通信”。专家表示,该技术离全面普及已经不遥远,将来在任意一个LED灯中增加一个微芯片,它就能变成无线网络发射器。
据统计,目前地球上有大约2/3的地区仍未实现互联网接入。为满足贫困、边远地区人们的上网需求,以及通过收取费用,满足部分经济宽裕使用者的超级漫游需求,谷歌正在建设一项通过热气球为全球提供快速、稳定的Wi-Fi网络的工程,代号“懒人”。目前相关测试已经在巴西展开。
据国外最新消息,美国科研人员还打算把信号传到大海中。他们研究出了一种“深海计算机网络”——通过水下传感器,将网络数据传输到大海及河川中,提供Wi-Fi信号。不过,在大海里覆盖Wi-Fi算资源浪费吗?据研究者说,这种全新模式的无线网络,将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进行水下海洋研究工作,例如通过Wi-Fi检测、预警海啸等。
此外,“萌宠”也能装Wi-Fi!泰国一家电信公司日前找到许多猫和狗做“志愿者”,在它们的脖子上挂上支持移动Wi-Fi的热点设备。使用 Wi-Fi者只要靠近这些宠物,连接热点,就能上网,网速峰值可达每秒8.76M。有人打趣道:“如此一来,以后人和狗出去散步,将会是狗遛人,而非人遛狗。”也许以后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狗狗疯一般地往前跑,主人跟在后面大喊:“狗狗,你快给我回来!我的Wi-Fi断了!”
有了Wi-Fi,人们上网的方便程度大大提升。但是,人沉溺于虚拟世界可能会疏离甚至排斥现实生活。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我们应该把持住,确保自己的生活不被其操控。16.通读全文,说说未来Wi-Fi笼罩生活有哪些方式?(4分)
八年级语文试题
第4页(共8页)
17.细读全文,选出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2分)
A.可见光通信技术已经全面普及,将来在任意一个LED灯中增加一个微芯片,它就能变成无线网络发射器。
B.美国科研人员研究出一种“深海计算机网络”,他们打算把信号传到大海中,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进行水下海洋研究工作。
C.泰国一家电信公司在做“志愿者”的宠物身上挂上支持移动Wi-Fi的热点设备。如果使用Wi-Fi者离这些宠物太远就会断网。
D.目前,地球上大部分地区仍未实现互联网接入。谷歌正在建设一项代号为“懒人”的网络工程,目前相关测试已经在巴西展开。
18.《奇妙的克隆》一文中说“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加的进行曲”。你认为Wi-Fi进入我们生活,其“悲”“喜”分别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作答。(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文后19——22题。(15分)
乡村的风
①风是乡村的魂。它不喜欢老是待在一个地方,到处游荡着,时南时北,忽东忽西的。它走到哪里,哪里就能感觉到乡村的呼吸。
②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拔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③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莲荡也是,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然而,乱是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也说不清。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美,一种大美。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新意。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随着黄叶随凤飘逝,树上那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一个一个都露了出来,远远看去,恰似一个个黑色的音符挂在枝柯上……
④说到风,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我从豆村带回一棵小枣树,栽在城里自家的庭院中。栽树之前我是下足了底肥的,可是几年过去了,并没有见它有多少长进。我很纳闷,就问父八年级语文试题
第5页(共8页)
亲是什么原因。父亲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给出两个字:缺风。对,缺风。生长在乡村的树可不是这样的。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一棵得风的树,就如同一个人得到了机遇,东风来了摇一摇,西风来了晃一晃,每摇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处扎一扎,晃着晃着,一棵树就在风中长高长粗了。父亲把这种现象叫作“得风水”。记得豆村牛鼻凹里有一棵歪脖子黄栌,据说已经很有些岁数了,可就是长不大。村里有人想把它砍下做犁弓,父亲制止道,这棵树虽然长得不是地方,但只要树头能从这凹里蹿出来,一旦招了风,不愁它不成材。后来那棵黄栌居然有了出头之日,风吹着呼呼地往上蹿,一年一个样,一年又一个样,如今它已经有合抱粗了,成了我们豆村的—个标志。这大概就是神奇的风使然吧。当然神奇的还有我的父亲,尽管岁月的风已经把他的头发吹白了,腰吹弯了,甚至连牙齿也吹脱落了,在风中踽踽而行时,须拄一枝拐杖,然而他能够从飘忽不定的凤里悟出一点“道”,想必也该知足了。
⑤乡村里的许多事物,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树,—座山,都与风息息相关,春风归来遍地绿,它们不得不绿;秋风君临千叶黄,它们不得不黄。在这回黄转绿的变幻之中,永远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有风。一拨又—拨的风,吹了几千年,几万年,它吹走了许多东西,又吹来了许多东西。庄稼在风中拔节,鸟雀在风中飞翔,驴马在风中打着响鼻,蟋蟀在风中浅唱低吟……
⑥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
19.第③段中,作者是用哪几幅画面来表现乡村的“诗意”的?请简要概括。(4分)20.作者借“乡村的风”表达了多种情感,请分要点加以概括。(4分)
21.无形的风在文中被描绘得可见可感。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在第②⑤两个自然段中任选出一例加以赏析。(4分)
22.文章开头“风是乡村的魂”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三、写作表达(5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王小波说:“我希望自己是一颗星星,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么美好,那么一切恐惧就可以烟消云散。”
请以“让自己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③字数不少于600 字;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八年级语文试题
第6页(共8页)
2016-2017学上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28分)
1.A 2.B 3.C 4.D 5.B(每题2分)6.①老舍 《骆驼祥子》(2分。每空1分)②示例:他(祥子)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有自己的梦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无情的社会现实最终将他变成了麻木、狡猾、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2分)
7.①晨兴理荒秽 ②徙倚湖山欲暮时 ③白水绕东城 ④晴空一鹤排云上 ⑤夜阑卧听风吹雨
⑥苔痕上阶绿 谈笑有鸿儒 ⑦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⑧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8分。每小题1分,各小题中有错则该小题不得分)
8.示例:丰富你的知识,开阔你的眼界,陶冶你的性情,净化你的灵魂。(3分)9.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新颖而且有价值的,有着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的非传统性思维活动。(3分。“具有新颖性和价值”、“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能清楚地勾划和解决问题”这三个特点每点1分)
二、阅读理解(42分)
10.融情于景(或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1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依依不舍之情,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3分)
11.①完了,结束 ②全;都 ③毕:结束 ④偏:通“遍”。全,都,遍及(4分。每个1分)12.C(2分)13.B(2分)
14.①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②这时想用一个词语来描写(眼前美景),却终不可得。(4分。每个2分)
15.《湖心亭看雪》用简练朴素、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写景(1分);《初至西湖记》用生动的比喻写景(2分)。
16.利用灯光传输数字信息、热气球提供Wi-Fi网络、通过水下传感器将网络数倨传到大海河川中、在宠物脖子上安装支持移动Wi-Fi的热点设备。(4分。扣住“灯光”“热气球”“水下传感器”“热点设备”即可,每点1分)17.A(2分)
18.示例:“悲”:Wi-Fi 容易使人沉迷于肉上聊天,却忽视甚至排斥与身边人交流;在学习中不动脑.遇到难题就上网查询等。“喜”: Wi-Fi 上网可以让我们享受到更丰富八年级语文试题
第7页(共8页)
2017-1 的信息资源;当我们遇到的一些无法弄懂的问题时,可以借助Wi-Fi 上 网释疑;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便捷。(2分)
19.①炊烟狂草。②莲荡乱荷。③秋树的疏简以及枝头如音符般的鸟巢。(4分。第①②两点每点1分:第③点2分)20.①对自然生态环境下的乡村的热爱。②对给予自己温情的故乡的感激。③对朴实而明晓事理的父亲的敬爱。④对故乡纯朴的风格人情的赞美。⑤对自然的永恒、生命的生生不息的敬畏。(4分。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
21.(4分。举例1分,赏析3分)示例:第2自然段“用顽皮的小手„„”句,运用拟人句,写出风的轻柔,让“我”感受到故乡的温馨、亲切。(举出“摇头摆尾的小花狗„„”或“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等句,并指出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进行赏析,均可)第5自然段:“庄稼在风中拔节„„”句,运用排比,描绘风中动人景象,使读者感受到风中勃勃生机。(举出“春风归来遍地绿„„”句,并指出对偶的修辞手法,进行赏析,也可)22.结构上,总领全文,又与文末相呼应(2分):内容上,点明主旨(1分)
三、写作(50分)
从内容、语言、结构、书写四个方面分五类,按以下标准评分。
一类卷:45-50分。中心突出,切合题意,内容充实;语言准确,行文流畅;结构完整,层次分明;书写正确,工整清晰。以47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二类卷:38-44分。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言通顺;结构完整,层次清楚;字休端正,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均在3个以下。以41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三类卷:30-37分。中心基本明确,内容比较具体;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结构基本完整,层次较清楚;字体清楚,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均在10个以下。以34分为基准分下下浮动。
四类卷:21-29分。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语病较多;层次不够清楚;字迹潦草,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多。以25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五类卷:20分以下。严重偏离题意;文理不通;结构混乱;字体难看,不易辨认,错字多,不会使用标点。
说明:在按以上评分标准给出考生作文总分后,凡一、二类作文,达到下列要求之一者①深刻透彻②丰富③有文采④有创新,在所给分数的基础上加2-5分,但合计作文总分最多50分。
八年级语文试题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第3篇
新来的小邻居
出差数月, 回到家的当天晚上, 当我打开窗户时, 清风送来一股细细的、甜甜的 (轻清) 香。我没在意, 舒展一下疲倦的身躯, 就倒在床上睡着 (zhe zháo zhuó) 了。一觉醒来, 天已蒙蒙亮, 我的周围忽然浮泛着一股甜甜的香味, 啊, 是花香!这黄土岭怎么突然有了花香?我急切地推开门, 走上阳台, 一下子惊呆了:隔壁的阳台上, 什么时候摆满了大小不一的几十个花盆, 有鲜红的海棠, 紫色的玫瑰, 淡黄的米兰五彩缤纷, 似乎把春天的色彩全 (聚积) 集在这里了。
隔壁的门开了, 走出一个十二三岁、扎着羊角 (辫辨) 系着红领巾的小姑娘。她双手捧着个 (洒酒) 水壶, 神情专注地给每盆花浇水。我忍不住了, 轻声问:“小同学, 新搬来的?”她吓了一跳, 瞪起那双又大又亮的眼睛, 看见我, 连忙点头, “嗯”了一声, 接着又赶忙放下水壶, 很有礼貌地说:“叔叔早!”
浇完水, 她从屋子里拿出一把小镊子, 像外科医生做手术似 (sìshì) 的小心翼翼地从一根枝下夹下一个小东西, 装进玻璃瓶里。她告诉我, 这是一种害虫, 不及早发现和消灭, 整棵花就会枯萎。
我看小姑娘对花很 (保爱) 护, 就故意考考她, 问她知不知道什么花在什么时候开。她立刻回答:“一月水仙清水养, 二月杏花伸出墙, 三月桃花红艳艳, 四月杜鹃满山冈”一口气把十二个月的花全都说了。我见她对花这么熟 (悉习) , 禁不住高兴地说:“你真是个小行 (xínɡhánɡ) 家, 长大了一定能当个园艺家!”
她抬起头, 一本正经地盯着我说:“当专家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啊!我嘛, 只想将来当个园艺工人, 把祖国打扮得花园一样美丽。叔叔, 你说好不好呢?”我点头说:“好, 好!”
她忙完了, 便坐在花丛中的小凳上, 专心致志地开始晨读。
这时, 一阵清风吹过来, 所有的盆花便一起摇摆着, 像是向 (辛幸) 勤栽培它们的小园丁 (至致) 谢。
啊, 可爱的小邻居, 你也是这花丛中的一朵美丽的花!
1.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读音或字。
2.摘抄文中表示颜色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 解释词语。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本正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1自然段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可爱的小邻居是“花丛中的一朵美丽的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习作。
1.在你的读书经历中, 有什么样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先说一说, 再写下来, 可以谈你和书的故事, 也可以谈你读书的体会。
2.题目:二十年后回故乡
要求:尽情发挥想象, 可以写家乡的变化, 也可写与亲人或同学见面的情景要求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
3.请选择一种物品介绍给大家, 如蔬菜、水果、玩具、文具或电器等。要求: (1) 抓住物品特点按一定顺序介绍。 (2) 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 (3) 题目自拟。
4.世界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请以“爸爸 (妈妈) , 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 (1) 敞开心扉, 写出你最想对爸爸或妈妈说的话。 (2) 内容具体, 有真情实感。
5.请就本学期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其他读物写一篇读后感。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第4篇
2.A (B.垝垣 提要钩玄 C.瞋目 戮力 D.长篙 没精打采 尔卜尔筮)
3.C
4.D (A.“瞥见”前加“我” B.“柔弱”改成“柔软” C.“质量”和“不是”位置换下。)
5.A (B.“三苏”是宋代的 C.不是《忏悔录》,应是《随想录》 D.应是《激流三部曲》)
6.B (原文第三段是说“而人类需要20种蛋白质相互配合才能形成”)
7.C (第五段“例如你不用自己想着让心跳动,心也会自动输送血液”,所以“控制”错。)
8.D (“只要……就……”错)
9.B (让:责备)
10.D (①是官任 ④是麻痹对方后,大获全胜 ⑤是李牧被贬在家)
11.C (“如故令”是按照原的法规、号令办事)
12.①他下令每天杀几头牛犒劳士兵,教士兵射箭、骑马。谨慎地把守烽火台,多派侦察人员,优待战士。
②大力组织放牧,让人民布满山野。匈奴派出小股兵力入侵,李牧率众假装败逃,丢下几千人给匈奴。
③略
《李牧传》参考翻译
李牧是赵国镇守北部边境的优秀将领,常年驻扎在代地,雁门郡,防御匈奴。他有权根据实际需要任命官吏,城市的税收都送进将军幕府中,作为士兵的费用。他下令每天杀几头牛犒劳士兵,教士兵射箭、骑马。谨慎地把守烽火台,多派侦察人员,优待战士。制订规章说:“匈奴如果侵入边境抢掠,应立即进入营垒坚守,有胆敢擅自捕捉俘虏的处斩刑。”匈奴每次入侵,烽火台就严谨地举烽火报警,战士们随即进入营垒防守,不敢应战。这样过了好几年,也没有什么伤亡和损失。可是匈奴认为李牧是胆小怕事,即使是赵国的边防兵也认为“我们的将军胆小怕事”。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仍然以前一样。赵王发怒,调他回京,派另外的人替代他边将的职务。
一年多,匈奴每次侵犯,新将领都领兵出战。每次出战,多是失利,伤亡损失很多,边境上老百姓不能耕种、放牧。当时又请李牧出山,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病。赵王就又强迫他出任边将,派他去统率军队。李牧说:“大王一定要任用我,要让我像以前那样做,我才敢接受命令。”赵王答应了他。
李牧到达边境,按照原的法规、号令办事。匈奴好几年一无所得,但是人们始终认为李牧胆怯。守边的士兵常得到奖赏却不被使用,都希望与匈奴一战。这时李牧就准备了经过挑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精选出战马一万三千匹。还有曾经获得百金奖赏的勇士五万人,能拉硬弓的优秀射手十万人,全部组织起进行军事演习。又大力组织放牧,让人民布满山野。匈奴派出小股兵力入侵,李牧部众假装败逃,丢下几千人给匈奴。匈奴单于听到这个消息,率领大批军队入侵。李牧大量布下灵活奇特的战阵,从左右两边包抄反击匈奴,大败匈奴,斩杀匈奴十几万人马。接着消灭襜褴,打败东胡,迫使林胡投降,单于逃跑。这次战役以后的十几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上城邑。
赵王迁七年,秦国派遣王翦攻打赵国,赵王派李牧、司马尚抵抗秦军。秦国用大笔金钱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开,施行反间计,说李牧、司马尚想要谋反。赵王便派赵葱和齐将颜聚代替李牧。李牧不接受命令,赵王派人秘密逮捕了李牧,把他杀死了。撤销了司马尚的职务。这以后三个月,王翦乘势急速攻打赵国,大败赵葱的军队,杀了赵葱,俘虏了赵王赵迁和赵军将领颜聚,终于灭亡了赵国。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①。友直,友谅②,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③,友善柔④,友便佞⑤,损矣。”
《论语 季氏篇》
【注释】
①损:损害。②谅:信实。③便辟:阿谀奉承。④善柔:当面恭维,背后诽谤。⑤便佞:花言巧语。
【翻译】
孔子说:“有三种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们,这是有益的。同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14.(1)远谪异乡,报国无门,经年投荒,历尽劫难,兄弟离别,形单影只。(一点1分,四点满分)
(2)比喻。前一句,描写自己所处之地,瘴气弥漫,乌云似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处境地险恶;后一句,形象描写了洞庭春色已尽,水天相接,含蓄地表达了天涯相隔兄弟别离之情。(手法1分,鉴赏3分)
15.(略)
16.C、D (C. 文章有理性思考 D. 没有议论)
17.全文主要叙说了记忆中的六个目送亲人的情景:
(1)目送儿子上小学;
(2)目送十六岁的儿子去美国做交换生时通过机场安检;
(3)目送儿子坐公交车去上大学;
(4)目送送自己到大学报到的父亲驾车离开;
(5)目送生病住院坐在轮椅上的父亲被推进自动玻璃门;
(6)目送去世父亲的棺木被推进炉门。
18.不相同。第一次是感慨儿子与自己感情的疏离,“不必追”是一种抉择上的果断,也是基于松手的一种理性;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2分)第二次有对儿子更有对父亲的感慨,“不必追”是基于告别的一种理性,也是一种情感上的收藏;结构上,总括全文,引人深思。(2分)
19.(答案仅供参考,学生若作答在理可酌情给分,建议每点2分)
(1)《背影》讲述的是父子两代的情感,着力表现真挚的父子深情。而《目送》牵系三代,表达了对儿子的爱,对父亲的爱,以及父亲对作者的关爱。
(2)《背影》传达出是个人对亲情的感性认识。而《目送》在对亲情感性叙写的基础上,倾注了作者一种理性的思索,并将其上升为一种人类普遍的体验和关怀。
(3)《目送》穿透了人世离别的世俗情感表层,触及到了生活与亲情的本原,是对生活的一种顿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之路,成长、独立、年老、去世,这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在能陪伴他的时候珍惜,尽心尽力,在他离开你的时候祝福,这就是人生。
20.⑥③⑤①④②
21.例:康桥,你的温婉艳丽,你的灵动娇美,你的脉脉含情,不正好唤醒了我沉睡的柔情吗?
22.(1)鱼菜很多(2)做工精细考究(3)注重原汁原味(4)重视刀工。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第5篇
2.A (B.垝垣 提要钩玄 C.瞋目 戮力 D.长篙 没精打采 尔卜尔筮)
3.C
4.D (A.“瞥见”前加“我” B.“柔弱”改成“柔软” C.“质量”和“不是”位置换下。)
5.A (B.“三苏”是宋代的 C.不是《忏悔录》,应是《随想录》 D.应是《激流三部曲》)
6.B (原文第三段是说“而人类需要20种蛋白质相互配合才能形成”)
7.C (第五段“例如你不用自己想着让心跳动,心也会自动输送血液”,所以“控制”错。)
8.D (“只要就”错)
9.B (让:责备)
10.D (①是官任 ④是麻痹对方后,大获全胜 ⑤是李牧被贬在家)
11.C (“如故令”是按照原的法规、号令办事)
12.①他下令每天杀几头牛犒劳士兵,教士兵射箭、骑马。谨慎地把守烽火台,多派侦察人员,优待战士。
②大力组织放牧,让人民布满山野。匈奴派出小股兵力入侵,李牧率众假装败逃,丢下几千人给匈奴。
③略
《李牧传》参考翻译
李牧是赵国镇守北部边境的优秀将领,常年驻扎在代地,雁门郡,防御匈奴。他有权根据实际需要任命官吏,城市的税收都送进将军幕府中,作为士兵的费用。他下令每天杀几头牛犒劳士兵,教士兵射箭、骑马。谨慎地把守烽火台,多派侦察人员,优待战士。制订规章说:“匈奴如果侵入边境抢掠,应立即进入营垒坚守,有胆敢擅自捕捉俘虏的处斩刑。”匈奴每次入侵,烽火台就严谨地举烽火报警,战士们随即进入营垒防守,不敢应战。这样过了好几年,也没有什么伤亡和损失。可是匈奴认为李牧是胆小怕事,即使是赵国的边防兵也认为“我们的将军胆小怕事”。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仍然以前一样。赵王发怒,调他回京,派另外的人替代他边将的职务。
一年多,匈奴每次侵犯,新将领都领兵出战。每次出战,多是失利,伤亡损失很多,边境上老百姓不能耕种、放牧。当时又请李牧出山,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病。赵王就又强迫他出任边将,派他去统率军队。李牧说:“大王一定要任用我,要让我像以前那样做,我才敢接受命令。”赵王答应了他。
李牧到达边境,按照原的法规、号令办事。匈奴好几年一无所得,但是人们始终认为李牧胆怯。守边的士兵常得到奖赏却不被使用,都希望与匈奴一战。这时李牧就准备了经过挑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精选出战马一万三千匹。还有曾经获得百金奖赏的勇士五万人,能拉硬弓的优秀射手十万人,全部组织起进行军事演习。又大力组织放牧,让人民布满山野。匈奴派出小股兵力入侵,李牧部众假装败逃,丢下几千人给匈奴。匈奴单于听到这个消息,率领大批军队入侵。李牧大量布下灵活奇特的战阵,从左右两边包抄反击匈奴,大败匈奴,斩杀匈奴十几万人马。接着消灭襜褴,打败东胡,迫使林胡投降,单于逃跑。这次战役以后的十几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上城邑。
赵王迁七年,秦国派遣王翦攻打赵国,赵王派李牧、司马尚抵抗秦军。秦国用大笔金钱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开,施行反间计,说李牧、司马尚想要谋反。赵王便派赵葱和齐将颜聚代替李牧。李牧不接受命令,赵王派人秘密逮捕了李牧,把他杀死了。撤销了司马尚的职务。这以后三个月,王翦乘势急速攻打赵国,大败赵葱的军队,杀了赵葱,俘虏了赵王赵迁和赵军将领颜聚,终于灭亡了赵国。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①。友直,友谅②,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③,友善柔④,友便佞⑤,损矣。”
《论语 季氏篇》
【注释】
①损:损害。②谅:信实。③便辟:阿谀奉承。④善柔:当面恭维,背后诽谤。⑤便佞:花言巧语。
【翻译】
孔子说:“有三种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们,这是有益的。同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14.(1)远谪异乡,报国无门,经年投荒,历尽劫难,兄弟离别,形单影只。(一点1分,四点满分)
(2)比喻。前一句,描写自己所处之地,瘴气弥漫,乌云似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处境地险恶;后一句,形象描写了洞庭春色已尽,水天相接,含蓄地表达了天涯相隔兄弟别离之情。(手法1分,鉴赏3分)
15.(略)
16.C、D (C. 文章有理性思考 D. 没有议论)
17.全文主要叙说了记忆中的六个目送亲人的情景:
(1)目送儿子上小学;
(2)目送十六岁的儿子去美国做交换生时通过机场安检;
(3)目送儿子坐公交车去上大学;
(4)目送送自己到大学报到的父亲驾车离开;
(5)目送生病住院坐在轮椅上的父亲被推进自动玻璃门;
(6)目送去世父亲的棺木被推进炉门。
18.不相同。第一次是感慨儿子与自己感情的疏离,“不必追”是一种抉择上的果断,也是基于松手的一种理性;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2分)第二次有对儿子更有对父亲的感慨,“不必追”是基于告别的一种理性,也是一种情感上的收藏;结构上,总括全文,引人深思。(2分)
19.(答案仅供参考,学生若作答在理可酌情给分,建议每点2分)
(1)《背影》讲述的是父子两代的情感,着力表现真挚的父子深情。而《目送》牵系三代,表达了对儿子的爱,对父亲的爱,以及父亲对作者的关爱。
(2)《背影》传达出是个人对亲情的感性认识。而《目送》在对亲情感性叙写的基础上,倾注了作者一种理性的思索,并将其上升为一种人类普遍的体验和关怀。
(3)《目送》穿透了人世离别的世俗情感表层,触及到了生活与亲情的本原,是对生活的一种顿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之路,成长、独立、年老、去世,这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在能陪伴他的时候珍惜,尽心尽力,在他离开你的时候祝福,这就是人生。
20.⑥③⑤①④②
21.例:康桥,你的温婉艳丽,你的灵动娇美,你的脉脉含情,不正好唤醒了我沉睡的柔情吗?
22.(1)鱼菜很多(2)做工精细考究(3)注重原汁原味(4)重视刀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