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围绝经期/中医药疗法
来源:火烈鸟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围绝经期/中医药疗法(精选8篇)

围绝经期/中医药疗法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6月来笔者所在医院门诊的51例围绝经期妇女,年龄36~49岁,排除妇科器质性病变,双乳排除乳腺良、恶性肿瘤,无乳腺增生,无激素用药史,无内分泌疾病、高血压、心脏病,肝、肾功能正常,愿意接受激素治疗者为研究对象。临床表现:潮热、潮红39例(占全部病例的76.5%),夜间盗汗35例(占全部病例的68.6%),烦躁、易怒、孤独感37例(占全部病例的72.5%),记忆力差、失眠48例(占全部病例的94.1%),生殖道干涩42例(占全部病例的82.4%)。

1.2 方法

1.2.1 激素治疗方案

月经第5天开始,每日口服倍美力0.3 mg,共22 d,第15天加用安宫黄体酮口服,每日6 mg,或者肌注黄体酮注射液20 mg,连续10 d,同时口服乐力钙1 g[2],激素治疗后疗效观察时间为6个月。

1.2.2 观察指标

(1)全部病例在用药前后填写问卷调查表,填写临床症状的表现及程度,见表1;(2)子宫内膜变化:用药前后B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并进行比较,见表2;(3)乳腺变化:治疗前后用乳腺红外线扫描监测乳腺增生情况,见表3。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

2.1 疗效

采用笔者所在医院临床总结的小剂量雌激素配合孕激素治疗围绝经期症状的治疗方案,治疗前后患者夜间盗汗、潮热、潮红、烦躁、易怒、孤独感、记忆力差、失眠、生殖道干涩等临床症状均显著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子宫内膜变化

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为(4.28±0.32) mm,治疗后为(4.35±0.42) m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41,P>0.05)。

2.3 乳腺变化

治疗前后乳腺增生程度没有明显增加(P>0.05)。

2.4 不良反应

阴道少量出血5例(占全部病例的9.8%),乳房胀痛4例(占全部病例的7.8%)。

3 讨论

围绝经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下降而导致以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合并神经心理症状为主的一系列临床症状[3],严重影响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因而围绝经期相关症状和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已成为当今全球医学的重要课题。本研究证明,激素疗法能使围绝经期妇女的绝大多数绝经期症状缓解或消失,可以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激素治疗的相对风险是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但是通过降低激素用量将该风险降到最低,维持改善症状和降低副作用的风险的最小剂量。本研究发现小剂量雌激素对围绝经期妇女的子宫内膜和乳腺无显著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激素疗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收治的51例有明显症状的围绝经期妇女给予口服激素治疗6个月,比较用药前后的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临床表现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B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激素疗法治疗围绝经期能有效缓解和消除围绝经期妇女综合征症状,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

关键词:围绝经期,激素,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20-322.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227.

蒙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1例 第2篇

【中图分类号】R711.5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1-0117-01

围绝经期综合症是指围绝经前后出现的由于性激素减少而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里症状,严重者影响正常的生活及工作,本人用蒙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成功1例。介绍如下:

患者59岁,反复性潮热、出汗10年,加重伴周身不适、酸痛1年余。该患10年前始无诱因反复出现潮热、出汗、失眠、多梦,激动易怒,逐年加重,数日发作一次至日发作数次,并出现周身不适、酸、食欲不振、腹部胀满,情绪低落,抑郁寡欢,不思劳作。近1年上述症状 加重。曾在市级(三甲)医院检查,诊断“更年期综合症”,口服谷维素等未见好转,既往体健。月经使15岁3~5天/30天49岁,孕2产2。查体:血压120/80mmHg,面黄萎黄,神清语利,查体合作,痛苦貌,心肺(-)。胃区轻压痛,脉迟且缓。左关脉沉、尺脉微虚。尿色浅,泡沫大,沉渣少。治疗:五味清浊散(石榴35g、红花30g、荜茇5g、豆蔻5g、肉桂5g)研碎成细沫,5g/日一次午饭前与阿嘎如-35送服,15天后症状明显好转。十一味升阳丸3g日一次口服,连服21日,治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蒙医学把围绝经期分为血、希拉型及巴达干、赫依型二大类。本例患者依据蒙医理论属于巴达干、赫依型。三根失衡,阴阳失调,巴达干、赫依恋互结寒盛,挫伤胃火,精华及糟粕的分化不良及赫依的不稳定性等性质表现出反复发作的潮热出汗、失眠、多梦、周身不适、酸痛,食欲不振,腹胀等临床症状。治疗方面抑赫依,祛寒、助火、健肾等调理体素,平衡阴阳为治疗原则,取得极佳效果。

围绝经期/中医药疗法 第3篇

关键词:雌激素替代疗法,围绝经期综合症,临床效果

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通常在45~55岁为高发时段, 由于雌激素水平大幅度下降, 卵巢功能开始衰退, 脂肪、糖、蛋白质等发生代谢紊乱, 从而引发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痴呆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生理性病症, 除此之外还会出现一些心理病症, 如失眠、多梦、头晕、目眩、腰酸、乏力、烦躁、猜疑及忧虑等。进入围绝经期期间保持身心健康非常重要, 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 应用雌、孕激素替代治疗 (HRT) , 可有效缓解各种围绝经期症状, 提高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本文就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 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有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患者138例, 年龄44~56岁, 平均年龄48.9岁, 主诉均自然绝经, 盆腔超声检查均无异常, 体检均无代谢性疾病, 无不规则阴道流血, 无服激素药史及HRT禁忌证。随机分为观察组 (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组) 和对照组 (安宫黄体酮治疗组) 各69例, 治疗1个月后, 使用更年期症状评分 (kupperman) 改良评分法评定疗效, 记录相关数据, 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两组从年龄、性别、病程等各方面比较差异不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每天口服复合雌激素 (倍美力) 片0.625mg, 连服20天后, 接下来10天每天加服安宫黄体酮 (MPA) 4mg, 治疗1个月, 观察病情并记录数据。观察组仅每天口服安宫黄体酮4mg, 连续服用1个月, 观察病情并记录数据。

1.3 疗效评价判断

根据更年期症状评分 (kupperman) 改良评分法, 每月统计1次, 进行kupperman评分。痊愈:为绝经期综合征基本消失, 总评分下降≥80%;显效:为绝经期综合征显著好转, 总评分下降≥50%;有效:为绝经期综合征有所好转, 总评分下降≥20%;无效:为绝经期综合征无明显变化或症状加重, 总评分<20%。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1]。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单位采用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 经两组方案治疗1个月后, 围绝经期症状均能得到控制, 观察组69例患者经雌激素治疗后, 痊愈45例, 显效12例, 有效9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82.6%;对照组69例患者经安宫黄体酮治疗后, 治愈33例, 显效9例, 有效8例, 无效19例, 总有效率60.9%, 两组疗效比较, 差异显著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围绝经期妇女体内的生殖细胞数量衰减程度及症状表现均不同, 绝经期和老年期的生理效应通常难以区分, 临床证明低剂量雌激素对缓解绝经前后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有显著疗效。本文中结果分析表明, 经两组方案治疗1个月后, 围绝经期症状均能得到控制, 潮热、失眠等症状明显得到改善。

(1) 雌激素替代疗法可有效调节围绝经期后的性激素水平。本文统计结果表明, 口服复合雌激素 (倍美力片) 0.625mg治疗1个月后, 可使体内E2水平显著提高 (P<0.01) , 有效维持体内雌激素水平, 缓解因雌激素缺乏引起的各种生理心理变化。用药后FSH均呈大幅度下降 (P<0.01) , 但不会低于绝经前水平, 可避免发生其他不良反应[2]。

(2) 低剂量HRT可有助调节骨代谢。由于围绝经期体内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 导致骨质疏松, 围绝经期骨质疏松属I型原发性骨质疏松, 主要通过减缓可斯骨的吸收, 减少骨质丢失, 从而改善尿钙排出、关节肌肉酸痛、骨质疏松等骨代谢紊乱引起的不良症状。围绝经期妇女建议及时补充HRT, 可及早防止发生骨质疏松[3]。

(3) HRT治疗可有效改善女性生殖器官的局部症状及降低子宫内膜癌的潜在危险性。进入围绝经期后, 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大幅度下降, 阴道上皮细胞随之萎缩, 减少糖原分泌, 易引起阴道干涩及性交困难等萎缩性阴道炎雌激素水平替代疗法可明显改善全身症状。本文统计分析, 低剂量RHT能有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进行治疗及预防, 并具有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安全高效等优点, 能显著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生理心理变化及其生活质量。但也有学者认为HRT可增加绝经后妇女患子宫内膜癌、乳腺癌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应遵医指示安全用药[4]。

综上所述, 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安宫黄体酮,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培玲, 聂秀娟.围绝经期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J].河北医药, 2009, 31 (8) :969-970.

[2]张翠红, 秦绪丽.围绝经期以后妇女雌激素的替代疗法[J].职业与健康, 2007, 23 (16) :1456-1457.

[3]张浩, 章振林, 黄琪仁.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激素替代疗法益处与风险评估[J].中国临床康复, 2006 (8) :8272-8274.

围绝经期/中医药疗法 第4篇

关键词:更年期/按摩疗法,足穴,雌二醇/血液,人类

现代医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主要以雌激素替代或辅以孕激素、雄激素等联合用药,因具有潜在致癌危险性及不良反应,故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因此,笔者开展足穴推拿疗法对围绝经期妇女性激素影响的研究,旨在丰富临床治疗手段,探索一种安全、有效、舒适、病人依从性好、易普及推广的中医特色疗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

研究对象为2004-01~2006-07于本院中、西医妇科门诊就诊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共113例。将患者按诊疗先后随机分为3组,足穴推拿组51例,年龄44~55岁,平均48.67岁,月经紊乱17例,已绝经34例。更年安对照组30例,年龄45~55岁,平均49.30岁,月经紊乱10例,已绝经20例。中药泡脚对照组32例,年龄45~56岁,平均49.28岁,月经紊乱12例,已绝经20例。3组年龄、病程分布统计学处理无差异。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标准。

1.3 纳入标准

具有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持续在1个月以上,符合本病诊断标准,方可纳入。

1.4 排除标准

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低血压及慢性贫血者;双侧卵巢切除,卵巢肿瘤患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病变和造血系统严重的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近几个月内使用过激素或对性激素有影响的药物者;不按用药规定及疗程配合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分组治疗

足穴推拿组:用医院自制的足穴愈疾液50ml(主要配方:红花、蛇床子、苦参、土槿皮、丁香等)加入热水(40~45℃)中浸泡双足15分钟,水漫过踝关节。患者仰卧采用揉搓法按摩足部至全足发热5分钟,用食指勾法、拇指推按法和拇指刮法刺激脑垂体、肾、肾上腺、子宫、卵巢、生殖腺等反射区5分钟,用点按法刺激涌泉、太溪、三阴交、太冲、足三里等穴位,每穴1分钟,再按摩全足3~5分钟。推拿的力度以患者产生酸胀感为度。以上操作每日1次,30天为1疗程(有月经者经期停止,绝经者1疗程结束后休息两天),共治疗两个疗程。中药泡脚组同前法,每天1次,疗程同足穴推拿疗法组。更年安对照组:口服更年安片(主要成分:熟地黄、地黄、麦冬、玄参、制首乌、仙茅、珍珠母、磁石等,天津乐仁堂生产)1次5片,1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共服两个月。

2.2 观察指标

2.2.1 血中性激素水平

用美国DPC公司提供的IMMULTTE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E2、FSH、LH的含量,试剂盒采用美国DPC公司配套药盒。

2.2.2 症状评估

根据Kupperman评分标准[2]并结合本研究实际情况制定评分标准,将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归纳为潮热出汗、失眠、烦躁、头晕、忧郁、心悸、腰膝酸痛、性欲淡漠、神疲乏力,分别给予指数1~4不等,每种症状的程度分为无、轻、中、重4种,程度因子分别定为0、1、2、3分,症状评分为基本分与程度分的乘积,总评分为各症状评分的总和。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症状总评分。

2.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数据以()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临床控制:临床症状消失,积分总值减少≥90%;显效:症状明显好转,积分总值减少≥70%;有效:症状有所好转,积分总值减少≥30%,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均无好转或恶化,积分总值减少未达到30%。

3.2 临床疗效分析

见表1。

与更年安组比较*P<0.05,**P<0.01;与中药泡脚组比较△P<0.05,△△P<0.01(下同)

3.3 各组症状改善比较

足穴推拿组治疗后Kupperman症状总评分下降明显,与更年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本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P<0.01(下同)

3.4 各组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

见表3。

4 讨论

围绝经期是指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及临床特征开始至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妇女进入围绝经期,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随着对促性腺激素有反应的卵泡的耗竭,卵泡颗粒细胞所分泌的雌激素(E2)量降低,雌激素分泌减少,对下丘脑、垂体的反馈性抑制作用减弱,导致FSH分泌增加,LH水平也随之升高,当FSH、LH水平升高时,可对卵泡的发育和卵子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卵巢功能进一步衰退,E2的生成进一步减少[3]。妇女围绝经期这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的失调,不仅影响了其有关激素的效应器官功能,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出现潮热出汗、失眠、烦躁、头晕、忧郁、心悸、腰膝酸痛、性欲淡漠、神疲乏力等一系列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中医妇科学将围绝经期综合征命名为“绝经前后诸症”,认为肾虚是致病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内寓元阴元阳,为一身阳气阴液之根本。肾气的盛衰关系着人体的生长、生殖、发育等变化,所以肾气的变化与女性的生理病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天癸、阴精关系看:天癸来源于先天,藏之与肾,充养于后天,它是一种阴精。近代医家罗元恺先生认为它相当于垂体、卵巢内分泌激素。肾主藏精(包括生殖之精,为天癸之源),精化气,气生精,精生血,精血同源,相互滋生。精血是女性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肾精所化之气主宰着天癸的盈与竭。所以中医将“绝经前后诸症”归结为肾气衰,天癸竭,冲任亏虚,机体阴阳平衡失调所致。肾虚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之根本。.

足部穴位推拿疗法已经证实具有抗衰老及抗骨质疏松作用[4,5],本研究采用足部穴位推拿疗法,取涌泉、太溪、三阴交、太冲、足三里。涌泉、太溪为足少阴肾经井穴和输穴,《灵枢九针十二原》曰:“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表明肾之经气由涌泉而出,经太溪由小变大,由弱至强的一个变化过程。太溪穴也为肾经原穴,原穴与原气有关,原穴是原气的主要输注部位。通过推拿足部涌泉、太溪穴可激发和提高肾之经气,补肾益气,协调脏腑气血之功能。近年来的研究发现[6]中医的“肾”与现代医学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关系十分密切,补肾中药可提高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功能,调节性激素水平,还可以提高性腺上雌激素受体水平和绝经后妇女白细胞上雌激素受体含量。补肾在很大程度上能改善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联系[7]。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穴,为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而冲任带三脉又与肝、脾、肾关系密切,故取之可以调补冲任,疏理肝脾,起到补益肝、脾、肾三脏的作用。足三里为足阳明胃之合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取本穴与脾经三阴交相配可以加强调理脾胃的功能,培补后天以益先天,使肾气生生不息。太冲为足厥阴肝经之输原穴,取之以疏肝理气解郁。

生物全息学说认为:足部是一个理想的全息胚器官,它包含人体各器官或部位的反射区,每一个反射区都与其同名的器官有相似的生物学特点,当人体脏腑和各部位功能失调时,在相应的足部反射区会出现压痛或触及到沙粒、硬结等改变,按摩刺激相应的反射区则可调节和改善该器官的功能,尤其是对足部有关内分泌腺反射区的按摩,能调节内分泌腺的分泌功能。本研究采用对足部内分泌腺反射区,脑垂体、肾上腺、子宫、卵巢、生殖腺的推拿,调整垂体-肾上腺-卵巢轴的功能。

本研究观察发现,足穴推拿疗法能明显提高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血清E2水平、降低血清FSH、LH水平,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中药泡脚组和更年安组。由此说明足穴推拿疗法对围绝经期妇女性激素水平有调节作用。远期效应等有待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18.

[2]林守清.女性生殖内分泌激素补充疗法.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36,78.

[3]曹缵孙,吕淑兰.妇女一生各期妇科内分泌功能特点.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7):40.

[4]詹强.足穴推拿法对不同年龄人群血清IL-6水平变化的影响.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11(3):133.

[5]詹强,倪克锋,邵雪英.足部反射区推拿疗法对去卵巢大鼠生物力学的影响.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14(1):38.

[6]魏美娟,俞瑾.补肾药对雄激素致无排卵大鼠垂体及卵巢的形态学变化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3):164.

围绝经期/中医药疗法 第5篇

关键词:激素替代疗法,围绝经期综合征,应用

围绝经期综合征(PMS)是妇女绝经前后因性激素波动或减少而引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且伴有神经、心理及躯体障碍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1]。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潮热、烦躁、出汗、心悸等,病程长者可致骨质疏松及泌尿系统障碍,危害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健康,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造成严重影响[2]。在PMS的临床治疗上,常规对症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不能有效治愈或缓解症状。而激素替代疗法通过给PMS患者补充性激素,以纠正因性激素的波动或减少而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为进一步探讨激素替代疗法在PMS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100例PMS患者分别给予激素替代疗法及谷维素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PMS患者100例,均符合《中华妇产科学》记载的PMS诊断标准,临床上表现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如潮热、烦躁、出汗、心悸等,且无严重的心、肝、肺、肾等重要器官疾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年龄44~65(56.8±3.7)岁,绝经前患者30例,绝经后患者20例,平均绝经时间(2.8±0.7)年;对照组年龄45~63(57.9±3.9)岁,绝经前患者32例,绝经后患者18例,平均绝经时间(2.7±0.5)年。2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对心慌烦躁、潮热多汗者给予心安治疗,腹胀、腹痛、进食少者给予奥美拉唑或莫沙必利治疗,且根据患者症状调整药量。观察组给予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口服戊酸雌二醇2mg/次,每天1次,连续服用20d,从第10天起在口服戊酸雌二醇的基础上服用安宫黄体酮8mg/次,每天1次,连续服用10d;对照组给予谷维素治疗,口服20mg/次,每天3次,连续服用30d。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变化、Kupperman症状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E2、FSH、LH的水平恢复正常,Kupperman症状评分分值为0;显效:临床症状及E2、FSH、LH的水平明显改善,Kupperman症状评分分值降低≥10;无效:临床症状及E2、FSH、LH的水平无改善,Kupperman症状评分分值降低<9。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治疗前后E2、FSH、LH的水平变化

观察组治疗后E2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LH、FSH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1

2.3 Kupperman症状评分观察组治疗后Kupperman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2.4 子宫内膜厚度变化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2.5 不良反应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无心、肝、肺、肾等器官异常。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绝经是女性的生理现象,不属于疾病,但常因绝经前后体内性激素波动或减少而引发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紊乱,使细胞因子、神经递质及激素失衡而形成PMS[3]。临床表现主要包括:(1)月经稀发、月经频发、闭经及不规则子宫出血等月经紊乱;(2)潮热、出汗等血管舒缩功能障碍,上半身突然感觉发热,且伴有头胀、头痛、无力、畏寒、眩晕等症状;(3)易怒、抑郁、焦虑、多疑等精神、神经症状;(4)失明、心悸等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性,甚至排尿困难、阴道干燥等[4]。

临床治疗上应认识到PMS是正常生理过程,因性激素波动或减少而使身心产生部分功能失调,从而引起一系列退化性的症状。症状较轻者,应给予健康教育,通过饮食、体育锻炼及劳逸结合等进行自我调节,且让患者正确认识PMS,经过一段时间症状会逐渐消失[5]。对于症状较重者应及时给予治疗,因PMS的体征、症状、病程变化无规律,临床运用谷维素治疗,虽可缓解症状,但临床效果不理想,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本研究采用激素替代疗法治疗PMS,总有效率达90.0%,相对于谷维素78.0%的有效率明显上升,且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较谷维素治疗后明显升高,LH、FSH水平及Kupperman症状评分较谷维素治疗后明显降低。

激素替代疗法通过给PMS患者补充性激素,改善其性激素的波动或减少,使机体、生理状况保持健康状态。激素替代疗法的优点主要包括:(1)改善月经紊乱、卵巢功能减退及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情况;(2)减轻焦虑、失眠、紧张等精神症状,缓解血管舒缩引起的潮热、出汗等;(3)预防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状,降低冠心病及缺血性心肌梗塞的发生[6]。虽激素替代疗法优点明显,但使用时应控制好适应症及禁忌症,如有乳腺癌家族史、无生育史及乳腺良性肿瘤等慎重使用,有生殖道恶性肿瘤、静脉栓塞及肝病、肾脏肿瘤等禁忌使用。

综上所述,激素替代疗法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显著改善激素水平、保护子宫内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蔡艳悦,黄筱紘.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效果及对血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1):5396-5398.

[2]肖枝兰.激素替代治疗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改善程度及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9):4852-4853.

[3]阎秀静,王翠萍.围绝经期妇女的心血管疾病管理方法与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5):798-801.

[4]王利芬.围绝经期综合征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13,6(2):151-155.

[5]倘余乐,段贤春,李琴,等.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病机及治疗进展[J].安徽医药,2013,17(5):730-731.

围绝经期/中医药疗法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5月~2009年10月,经体检、B超、诊刮病理检查等排除器质性疾患,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血,愿意接受治疗及随访者90例。年龄42~56岁,平均(48.32±3.28)岁。本资料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入选患者无内外科疾病史,无药物禁忌证。病程为1个月~2年。有不同程度的月经过多、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等临床表现。近3个月无性激素治疗史。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用米非司酮)45例,对照组(用孕激素)45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2例失访,完成病例数43例;对照组有4例患者依从性差治疗失败,3例失访,完成病例数38例。

1.2 服药方法

观察组:诊刮后第3日即开始空腹服用米非司酮10 mg/d,用5 d,在以后3个月经的第1天起同法服5 d,如5 d内阴道流血未止,继续加服5 d。对照组:诊刮后第3天开始口服炔诺酮5 mg/d,至血止后20 d停药,在以后2、3个月经周期的第15天开始服用甲羟孕酮10 mg/d,连服10 d后停药。

1.3 研究方法

用药前每例患者均行B超检查了解子宫内膜厚度,同时检测血常规、肝功能、性激素[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激素(E2)、黄体素(P)]。之后行诊刮,子宫内膜送病理诊断。观察组停药后,对照组停药撤退性出血后再次检测血常规、肝功能、性激素。停药后继续随访18个月,记录停药后患者月经情况。每例患者共检查7次B超:诊刮前1次,月经前和干净后分别3次,以监测月经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和评估预后。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同时将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诊刮后血止时间、药物建立的月经周期及经期天数、用药期间未建立正常月经周期及停药后复发、绝经例数等)。

1.4 疗效评价

以正常月经周期的恢复和绝经状态对疗效进行评价,包括月经恢复正常、月经稀发、功血复发及逐渐过渡到绝经期。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用药期间月经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均建立了正常月经周期(观察组129个周期,对照组114个)。月经经期5 d内血止观察组117个(90.70%,117/129),对照组68个(59.65%,68/114);7 d内血止观察组10个(7.75%,10/129),对照组43个(37.72%,43/114);10 d内血止观察组2个(1.55%,2/129),3个(2.63%,3/114)。两组月经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期短于对照组(P<0.01)。见表1。

2.2 两组用药后随访情况比较

两组均随访18个月,两组月经情况比较,观察组停药后月经正常恢复正常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月经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0.05),绝经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0.05)。见表2。

2.3 两组诊刮前及用药期间月经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3次用药月经前平均子宫内膜厚度均较诊断性刮宫(诊刮)前明显变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3次用药月经前及月经后平均子宫内膜厚度组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40>0.05、P=0.143>0.05)。见表3。

注:与诊刮前比较,△P<0.01

2.4 两组用药前后血性激素比较

观察组用药后血P、E2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2.5 不良反应

观察组治疗中患者均无不适主诉,对照组有5例治疗初期有轻度恶心,胃部不适症状。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均为正常。

3 讨论

女性在进入围绝经期时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低下,卵泡不能正常发育成熟,出现无排卵甚至闭锁,导致雌激素分泌出现明显的波动[1]。子宫内膜受单一雌激素刺激持续增生,由于孕激素分泌不足,使子宫内膜不能同步脱落,内膜血管形成及舒缩障碍,造成阴道流血时间长,量多。围绝经期功血原则上采用大剂量高效孕激素,促使子宫内膜萎缩和脱落,达到止血目的。随着对米非司酮药理作用的不断了解,认为米非司酮治疗功血的机制为:(1)通过非竞争性抗雌激素作用抑制雌激素受体介导的基因转录,表现出对抗雌激素作用,从而抑制雌激素依赖的子宫内膜增生、有丝分裂及分泌活动,减少子宫内膜的厚度及湿重[2]。(2)在雌激素存在的情况下,以剂量依赖方式作用于垂体,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 RH)诱导的LH和FSH的分泌[3]。另外还通过促进卵巢抑制素分泌而抑制FSH分泌、抑制卵泡的发育降低雌孕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的表达[4]。这些作用均影响子宫内膜生长。(3)对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及诱导凋亡作用。文献报道米非司酮可不依赖于雌、孕激素水平,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下调雌、孕激素受体的含量,阻断对内膜雌、孕激素的反应性,从而抑制内膜生长,促进增生细胞凋亡[5]。(4)影响子宫内膜血管生成功能,使子宫螺旋动脉萎缩变薄[6]。

近几年的临床应用中,米非司酮治疗功血疗效较好,但服药时间长短、服药量大小尚未定论。笔者应用米非司酮短程(5 d)周期疗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是基于:(1)临床上发现卵泡期初期用米非司酮,卵泡期LH峰和黄体期时间无明显变化。月经中晚期用药,可阻断正常卵泡发育和延长月经周期[7]。据此,于月经期第1天起服米非司酮5 d不影响排卵及月经的正常周期。(2)月经期本就处于垂体降调的状态下,经期服药则进一步抑制垂体分泌性激素。卵巢内不同步发育的卵泡停止发育,使血中雌激素水平降至卵泡初期水平。即使停药后卵泡重新开始发育,也不会使子宫内膜在高雌激素状态下增生过度而发生突破性出血。这样从根本上解除了围绝经期功血的雌、孕激素失调状态。(3)经期用药影响子宫内膜血管生成,导致不规则内膜血管生长调控及退化,达到了缩短经期、减少经量的目的。(4)米非司酮口服1 h达高峰,其后24~48 h内稳定在2.5μmol/L水平,服药五天可维持6~7的有效浓度。因此米非司酮短期疗法可以达到较可靠止血效果。(5)文献报道表明:服米非司酮末片药到月经恢复的间隔时间一般在3~4周左右[8]。将此效应称之为“末片药效应”,但究竟服用多长时间、多大药量才能产生“末片药效应”,尚无文献报道。

本文结果显示:(1)两组患者均建立了规律的月经周期,月经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建立规律的月经周期,究竟是残存卵泡恢复了排卵功能还是雌激素波动发生的出血,因本实验未行卵泡监测而难以确定,有待今后继续观察。观察组较对照组月经经期短,与经期应用米非司酮促进子宫内膜细胞凋亡,促进子宫内膜血管萎缩退化有关。两组用药后血红蛋白升高无明显差异,说明观察组患者月经量也得到有效控制。(2)两组月经情况比较,观察组停药后月经正常恢复正常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停药后进入绝经期例数无差异。表明短疗程周期服用米非司酮可以使大多数患者停药后恢复正常月经,且复发率低。这是由于米非司酮对中枢及卵巢的抑制作用解除了功血患者的雌、孕激素失调状态。即使复发再次治疗亦简单方便。(3)两组患者建立规律月经后月经前子宫内膜厚度较诊刮前均变薄,子宫内膜厚度得到有效控制,月经量随之减少。表明短疗程周期服用米非司酮后子宫内膜厚度减小可达到同孕激素撤退性出血相同的效果。(4)观察组用药后血P、E2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实了米非司酮对性腺轴的抑制作用。

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因不规则阴道流血以给患者的心理和身体上造成了很大痛苦,特别是顽固性功血。米非司酮小剂量短疗程周期疗法,止血疗效可靠、服药时间短、剂量小、方法易掌握、可重复应用、副作用小、缩短经期、不影响月经周期、医患双方均易于接受,为临床提供一种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有效止血调经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崔燕国,邢福祺.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治特点[J].中华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9);662-663.

[2]Baird DT,Brown A,Crithley HO,et al.Effect of long-term treatmentwith low-dose mifepristone on the endomerium[J].Hum Reprod,2003,18(1):61-68.

[3]Sanchez Criado JE,Bellido C,Aguilar R,et al.Antiprogestin RU486blunts the stimulatory effect of galanin on LH secretion from rat pitu-itaries in vito in an estrous cycle stagedependent manner[J].NeurosciLett,2001,305(1):73-75.

[4]Vij U,Kumar,Sharma K,et al.Effect of mifepristone on steroid receptorexpression and biotransformation of o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in ratuterus and deciduoma[J].Natl Med J India,2006,19(2):64-69.

[5]高善霞,林萍.RU486治疗更年期功血临床及病理观察[J].山东医药,2003,43(24):21-22.

[6]Chwalisz K,Brenner RM,Fuhrmann UU,et al.Antiproliferative effectsof progesterone antagonists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 modulators on theendometrium review[J].Steroids,2000,65(10-11):741-751.

[7]邵敬於.RU486在妇科应用的前景[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0,19(2):132-134.

围绝经期/中医药疗法 第7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0例。观察组年龄42~55岁, 平均年龄 (48.7±4.1) 岁;病程3个月~2年, 平均病程 (9.1±0.6) 月。对照组年龄44~57岁, 平均年龄 (49.2±4.5) 岁;病程2个月~2.5年, 平均病程 (9.6±1.1) 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孕激素治疗, 在诊刮后第3天采用炔诺酮 (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1021769) 治疗, 口服, 5 mg/d, 止血15天后停止用药。然后在第3个月经周期第14天起采用甲羟孕酮 (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1020895) 治疗, 口服, 10 mg/d, 持续10天。

观察组患者在诊刮第3天起, 空腹口服米非司酮 (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00648) , 10 mg/d, 持续5天。然后于3个月经周期第1天起以同样方法口服治疗, 持续5天。

1.3观察指标

(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升高值、月经周期、经期、血FSH、E2、P、LH等指标变化。 (2)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随访12~18个月, 对比两组患者的月经稀发、月经正常、复发及绝经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 (%) 表示, 采用x2检验,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月经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用药期间的月经周期及血红蛋白升高值,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的经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治疗前后血性激素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SH、E2、P及LH,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观察组患者的P与E2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随访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月经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讨论

围绝经期指的是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 此间患者卵巢中的残留卵泡对于垂体促性腺激素反应较低, 无法发育成熟、排卵, 使得子宫内膜长期处在单一雌激素作用, 出现不同程度增生。内分泌失调会会导致子宫内膜微环境改变, 血管结构功能出现异常变化[2]。围绝经期功血患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调整周期、减少经量、止血。临床上以往治疗该病多采用孕激素, 该方法因用药剂量大, 用药方法复杂, 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推广。

米非司酮为高校抗孕酮类甾体类药物, 可有效抑制孕酮对相关酶活性与局部生长因子作用, 加快子宫内膜细胞的凋亡, 有效缓解子宫内膜增生。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P与E2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月经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疗效较为确切。

综上所述,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出血具有疗效确切、复发率低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彩秀, 陈笙佳, 温彩霞.米非司酮周期疗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血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估[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 26 (12) :1625-1626.

围绝经期/中医药疗法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妇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围绝经期功能障碍性子宫出血患者150例,均经刮宫术后病理活检临床诊断,且排除子宫器质性病变。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1~55岁,平均年龄为(46.9±5.3)岁,平均病程为(7.6±1.3)个月;改良组患者年龄43~56岁,平均年龄为(47.2±6.0)岁,平均病程为(8.0±1.6)个月。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方面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米非司酮周期疗法,即20mg/d,改良组采用改良小剂量米非司酮周期疗法,即15mg/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均于每个月经周期第一天开始服用,连用5d。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闭经例数、复发例数,并于治疗前后测量子宫体积及子宫内膜厚度。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沈景丰等[3]拟定功能障碍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判定标准进行评价,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3级;主要评价内容为阴道不规则流血及停药后复发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软件为SPSS11.0,,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和改良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8.7%,94.7%;改良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P<0.05

2.2 两组患者闭经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

对照组和改良组患者闭经发生率分别为41.3%,26.7%;复发率分别为10.7, 2.7%;改良组患者闭经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及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对照组与改良组患者治疗前子宫体积及子宫内膜厚度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体积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P<0.05),但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减少,且改良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3。

P<0.05

3 讨论

围绝经期功能障碍性子宫出血患者年龄段多为45~5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不规则子宫出血,伴有不同程度贫血症状;其发生机制为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异常,一般无子宫等器质性病变;可能与社会生活压力增大以及环境污染有关[4,5]。米非司酮作为一种经典孕激素受体阻滞剂,可竞争性抑制机体内孕酮结合,亲和力高5~10倍;同时对于FSH亦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加速卵泡萎缩,促进绝经期到来,从而改善临床症状。米非司酮用于围绝经期功能障碍性子宫出血治疗效果优良已多有报道[6,7],但是其剂量选择还存在争议。本次研究结果中,改良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改良组患者闭经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减少,且改良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均提示相对于常规剂量,小剂量组临床改善效果更为确切,且对机体产生毒副作用风险更小。综上所述,与常规剂量米非司酮周期疗法相比,改良小剂量米非司酮周期疗法能够有效改善围绝经期功能障碍性子宫出血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减少闭经出现。

参考文献

[1]王建华.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31例疗效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8, 14 (12) :182.

[2]张惠兰.米非司酮治疗68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 (10) :124-125.

[3]沈景丰, 赵玲萍, 蒋盈盈.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血患者诱导闭经的效果[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09, 18 (2) :93-95.

[4]辛峰, 武传中, 赵彦梅.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 22 (8) :617-618.

[5]王黎.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2 (4) :463-464.

[6]陈洁.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中药终止妊娠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11) :85-86.

相关文章
婚礼安排表范文

婚礼安排表范文

婚礼安排表范文(精选7篇)婚礼安排表 第1篇婚礼准备及婚礼日程安排表■婚礼筹备计划1.决定婚礼日期、地点、仪式及婚宴方式2.确定婚礼预算...

1
2025-09-22
昙花静静开随笔

昙花静静开随笔

昙花静静开随笔(精选3篇)昙花静静开随笔 第1篇小学生作文:昙花开了正文:国庆节的晚上,我照例去看昙花是否开了.这次惊奇地发现昙花开...

1
2025-09-22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周周练7周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周周练7周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周周练7周(精选10篇)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周周练7周 第1篇第7周周练1、圈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横线上:迫不...

1
2025-09-22
患者写给医院的一封感谢信

患者写给医院的一封感谢信

患者写给医院的一封感谢信(精选14篇)患者写给医院的一封感谢信 第1篇患者写给医院的一封感谢信尊敬的各位领导:你们好!我是一名来重庆...

1
2025-09-22
欢度新年晚会活动策划方案

欢度新年晚会活动策划方案

欢度新年晚会活动策划方案(精选12篇)欢度新年晚会活动策划方案 第1篇晚会主题:待定( 备选:old if not wild we are young fear...

1
2025-09-22
河北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河北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河北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精选14篇)河北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第1篇河北立法: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经河北省十...

1
2025-09-22
合并同类项参考例题

合并同类项参考例题

合并同类项参考例题(精选14篇)合并同类项参考例题 第1篇合并同类项例1 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1)3x23x2x2...

1
2025-09-22
话题作文指导专题

话题作文指导专题

话题作文指导专题(精选8篇)话题作文指导专题 第1篇无愧我心 人可以欺骗一切,但唯独无法欺骗自己的心灵,心灵是比雪山天池还要澄明清澈...

1
2025-09-22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