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NET教学(精选9篇)
VB.NET教学 第1篇
Visual Basic.Net是Microsoft公司系列可视化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Net中的一个产品,是一个全新的开发环境,较之前的VB 6.0有较大的差异,它涉及了较多的类和对象的应用,所以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在学习上会有较大的困难。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和理论思考,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这门语言的学习兴趣提出了几点看法。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学好VB.NET编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刚开始上课时,老师不要讲授太多太深的理论知识,可先演示一些用VB.NET开发的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程序,比如五子棋、俄罗斯方块等游戏,计算器,图片浏览器等,通过这些实例的引入,可以让学生了解到VB.NET程序的实用性,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对教师来说,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2、采用实例教学,加强对概念的认识
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做到用实例贯穿每一个知识点。实例的选择上要尽量贴近生活,由浅入深逐渐介绍。本人就实例教学提出了以下两点看法。
2.1 先分析实例,再总结知识点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很多教师喜欢先讲解一大堆的概念后,再举例说明知识点。然而概念毕竟是枯燥的,高职院校的学生最缺乏的又是耐心,等你讲完一大堆枯燥的概念,他们对这个事物也早已失去了兴趣,即使后面的例子讲得再精彩,他们往往也不知所云了。学生往往比较关心的是这个知识点的用途,能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因此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可以采用先引入实例,让学生有一个感官效应,激发其对该问题的兴趣,再逐步分析实例,最后总结知识点。例如在讲解数组这一章节时,举例:计算年平均降雨量
代码如下:
该实例包含了数组的声明、数组对象的创建、数组的初始化、数组元素的引用,字符串输出格式的设置等知识点。通过实例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到数组的作用及其应用,然后再对实例进行分析与总结。比如,数组的声明方式:dim myarray as T () ,其中myarray为数组变量名,T为数组变量的类型;数组对象的创建:myarray=new T (N)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2.2 一例多解,举一反三,发展多向思维
在介绍实例时,可尽量采用多种解法,举一反三,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训练他们多向思维,发展他们的探索能力。如在ListBox2中添加ListBox1中选中的项目,可这样编程:ListBox2.Items.Add (ListBox1.Items (ListBox1.SelectedIndex) ) 或ListBox2.Items.Add (ListBox1.SelectedItem)
3、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要贯穿始终
VB.NET是一种典型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面向对象的程序开发方法的优点就是开发效率高,代码重复利用率高。它集抽象性、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于一体,可以帮助人们开发出模块化、数据抽象程序高的,体现信息隐蔽、可复用、易修改、易扩充等特点的程序。因此,让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是这门课教学的重点。
4、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程序设计课程的实践性很强,"精讲多练"是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一大特点。"精讲"是前提,不求面面俱到,主要是要讲清,讲透课程的基本知识点,教会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多练"才是关键,让学生多上机实践操作,多动手、多动脑,提高程序设计编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环节可分为上机实验环节和课程设计环节两部分。
4.1 上机实验环节
首先,做好上机前的准备工作。教师要事先(下转第207页)设计好实验内容,内容要尽量引用之前所讲的知识点,避免涉及后续章节的知识,难易适中,由浅入深。其次,上机实践。把教学中涉及到得基本概念、重点、难点及常见错误在实验课上梳理一遍。提醒学生对每一个操作的结果仔细观察和详细记录。学生在操作中碰到问题,教师应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用于实践,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最后,书写实验报告。上机结束后,教师要督促学生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将实验中碰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记录在实验报告上。教师根据每一次上机的整体情况,对学生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4.2 课程设计
在课程结束前几周,可考虑让学生分组做一个课程设计,教师要重点设计选题,使得选题即贴近实际生活,又能够让学生感兴趣,如班级管理系统,成绩管理系统,一些简单的游戏等。以期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5、结束语
要教好语言编程课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这项任务中,关键就是要转变教学思想,将以往教学方法中"以教为中心","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文章结合个人教学经验, 就高职院校《VB.NET程序设计》该门课程教学方法及提高学生程序开发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VB.NET,程序设计,面向对象,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杨俊宇, 浅谈VB程序教学方法[M], 科技资讯, 2006
[2]罗莉、刘燕, Visual Basic.NET程序设计[M],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 2007
[3]邵鹏鸣, Visual Basic.NET面向对象程序设计[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VB.NET教学 第2篇
关键词:VB.NET;Timer控件;属性;事件
中图分类号:TP3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8-0084-02
1 Timer控件概述
Visual Basic.NET提供的计时器Timer控件,其本质上是一个具有间隔时间设置所触发的时间程序。该控件是一个非可视控件,即在应用程序运行时不可见,使我们可以将其隐藏在系统中,以某一时间间隔触发相关程序。
Interval属性是Timer控件最重要的属性之一,它决定着事件或过程发生的时间间隔,其取值范围为0~65535。Interval属性以千分之一秒为基本单位,即事件发生的最短间隔是一毫秒,这样的时间间隔对系统的要求很高,因此按时间精度的要求适当设置该属性值是程序运行速度和可靠性的一种保证。
Interval属性默认为0,不触发Timer事件。Enabled属性可设置Timer控件是否为激活状态,一旦这个属性值为False,Timer控件将无效;反之,若在某个条件下将属性值设置为true,Timer控件将会被激活,事件和过程将间隔发生。无论何时,只要Timer控件的Enabled属性被设置为true,且Interval属性值大于0,则Timer的Tick事件以Interval属性值指定的时间间隔发生。
Interval及Enabled属性值除了在属性窗口更改外,还可用程序代码实现,在Timer事件中加入如下代码即可。
Timer. Enabled=true
Timer.Interval=1 000/以1 s为时间间隔激发一次Timer事件
2 利用Timer控件实现电子秒表功能
在某些对时间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中(如跑步比赛)常需要用到秒表,可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此功能:
在窗体中添加一个Timer计时器控件Timer1,在属性窗口中将该控件的Enable属性设为True,Interval属性设为10,让其0.1 s触发一次。
增加一个Label控件Label1以显示秒表的计时时间,将它的Text属性设为空值。定义一个模块变量a为单精度类型,在窗体的Load事件中将a赋值为0,以使每次计时均从0开始;在Timer1的事件中编写响应代码:
a= a + 0.01
Label1.Text = Format(a, "###0.00 s")
按钮控件代码省略,运行程序,得到的结果如图1所示。
3 利用Timer控件实现倒计时功能
在某些考试系统的界面上有一个倒计时器控制考试的时间,在Timer事件中加入如下代码即可:
Dim time As DateTime = CDate(TextBox1.Text)
time = time.AddSeconds(-1)
TextBox1.Text = time.ToLongTimeString.ToString
其中,文本框控件TextBox1供用户输入总时长。
4 利用Timer控件实现滚动字幕效果
在窗体中设计这样的效果:一行文字在窗体中自左向右逐渐滚动,当最右边的文字到达窗体右边界时能自动弹回去,即整行文字自右向左逐渐滚动;同理,当最左边的文字到达窗体左边界时能自动改变方向向右滚动,如此反复。
首先,在窗体中加入一个Label控件Label1,其Text属性设置为要滚动显示的文字。Timer控件的Interval属性决定文字滚动的速度,其值越大滚动速度越慢,反之亦然。程序如下:
Dim a As Boolean
Private Sub Form1_Load( )
Label1.Left = 0
a = True
End Sub
Private Sub Timer1_Tick( )
If a Then
Label1.Left = Label1.Left + 20
If Label1.Left > Me.Width - Label1.Width Then a = False
Else
Label1.Left = Label1.Left - 20
If Label1.Left < 0 Then a = True
End IF
End Sub
5 利用Timer控件实现进度条功能
进度条能直观地显示某个操作正进行了多少时间,给用户提供直观的视觉反馈,使用户确信没有理由中止操作或关闭计算机。VB.NET中虽具有进度条(ProgressBar)控件,但完全可用Timer控件与Label控件共同替代。在窗体中需添加两个Label控件,Label1用于显示具体的百分比数值;Label2作为进度条滚动,其背景色设置成蓝色。Timer控件的Tick事件中加入以下代码:
Label1.Visible = True
Label2.Width = Label2.Width + 3
Label1.Text = Val(Label1.Text) + 1 & "%"
If Label2.Width = 300 Then
Label2.Width = 0
Label1.Text = 0 & "%"
End If
运行结果,如图2所示。
6 利用Timer控件实现动画效果
要制作投篮的动画效果,现将人物在不同位置不同动作的图片存为GIF文件1.gif~5.gif。在不同的时间显示不同的文件,由于更新图片速度很快,因此呈现在眼前的是连续播放的动画效果,如图3所示。
设置一个模块变量i并赋值为1,在窗体的Load事件中添加以下代码:PictureBox1.Image = Image.FromFile(Application.StartupPath & "\1.gif")
在Timer控件的Tick事件中加入以下代码:
i = i + 1
If i > 5 Then i = 1
PictureBox1.Image = Image.FromFile(Application.StartupPath & "\" & i & ".gif")
PictureBox1.Left = PictureBox1.Left + 10
7 结 语
计时器控件在实际运用中还有其他的功能,如实现报警等。善于将计时器与其他控件结合起来使用,会使程序更灵活,给观众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崔金宝.VB中Timer控件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06,(7).
[2] 陈承欢.巧用VB.NET的Timer控件[J].电脑学习,2005,(2).
[3] 张秀爱.VB.NET中Timer控件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7,(35).
VB.NET教学 第3篇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自动巡检,模块访问记录
网络教学平台是一种集网络、教学资源于一体的网络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已经在各大高校教学领域全面展开[1]。有着传统教学与网络相结合的网络教学平台,有着强大的网络学习环境,便利的网络交互交流模式,深受老师与学生的青睐,教学效果明显[1,2]。正因为网络教学平台在教学上巨大作用,使得如何让网络教学平台安全、平稳的运行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3]。试想一网络教学平台如果经常性出问题,导致老师不能较好授课或课后无法与学生交流,严重影响教学,那么这样的网络教学平台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因此保障教学平台的安全、平稳运行,在老师遇到无法打开课程页面等问题时能快速、有效的解决问题,对这样一种机制的研究对学校、教师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天空教室”故障问题剖析
以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为例,从近几年维护产生的问题来看,其中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是网络课堂的课程主页或网络资源无法访问,经过技术分析,发现这一问题主要是由于病毒等原因致使其中“模块访问记录”(ModuleVisitedStat.txt)文件丢失或数据信息为空。该文件出问题没有任何特点可循,而且涉及课程数也不一定,有时有十几门课程无法访问,最多有一百多门。管理人员在解决此问题的时候只能等教师自行发现,并电话告知管理员对本门课程处理;当管理员发现这类问题时为保证所有课程都能正常访问,不影响教学,只能对所有课程中一门一门进行访问测试,发现不能访问时逐一解决。这种解决方法把近800门课程都检查下来将会耗费大量时间(有时要2天),而且效率低下,容易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针对此问题,通过计算机技术研发一套网络课堂教学平台故障诊断与修复系统,利用软件自动对故障进行分析诊断、自动修复,实现对网络教学平台的自动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与水平。
2 网络课堂教学平台故障诊断与修复系统的设计
经过技术分析,“模块访问记录”文件位于课程文件夹最底层(天空教室为D:skyclassskyclass2006CourseCourse0DataSysDataStatModuleVisitedStat.txt),在某课程主页或网络资源无法访问时,一般是“模块访问记录”文件出现以下3种情况:一是文件丢失,二是数据信息为空,三是该级文件夹不存在或丢失。针对这3种情况运用文件夹与文件监控技术实时对该文件进行巡检,在发现问题时自动对该文件进行修复。
2.1 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数据表中建立“文件身份信息”字段,用以确定各门课程“模块访问记录”文件的身份标识,由IDcard+序号+日期+时间组成,系统自动生成,不能更改,这样设计是确保文件身份唯一,便于数据巡检;建立文件路径字段,便于监控各门课程具体位置的“模块访问记录”文件,具体数据表如表1所示。
2.2 系统功能设计
(1)课程信息自动批量与单个信息导入功能
由于网络课程门数很多,一般高校都建有上百门课程,如此多的信息量,若手动一个一个输入必定效率低,故在系统第一次运行时需要设置课程信息自动批量导入功能。单个信息导入设置为后续新建课程导入数据提供便利,如图1所示。
(2)课程信息自动巡检功能
为达到故障信息自动检测,设置时间计数器T与扫描一次整个数据表位置文件所需时间t,设计要求时间计数器间隔时间T>t,以保证数据表中每个课程监控文件都能被扫描到,每隔时间T就自动扫描一下数据表,自动巡检数据流程如图2所示。
(3)课程信息编辑功能
若教师删除或撤消课程后,课程文件夹不存在时,需及时修改对应数据表中数据,可以更改或删除教师姓名、文件内容、序号等相关信息。
(4)“模块访问记录”文件自动更新功能
设置时间计数器T2在每天的0时0分启动文件信息自动更新功能,依据文件身份标识查找对应路径监控文件,并将最新“模块访问记录”(ModuleVisitedStat.txt)文件内容写入数据表中,这样能确保课程访问次数等数据信息等不丢失,且为最新记录。
(5)维护日志生成功能
当检测到课程主页或课程资源无法访问时,文件信息诊断与修复模块将维护记录自动写入维护日志文件,作为管理员维护记录依据。
3 结语
软件经测试稳定、正常,能够快速、有效的解决网络课堂中课程主页或课程资源不能被访问的问题,很好的保障了网络课堂的平稳运行,并已成功运用在本校网络课堂教学平台中。对所讨论这样的网络课堂平台问题在使用天空教室教学系统的高校中肯定会或多或少的出现,相信处理方法会对对其他院校网络教学平台管理与维护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戴玲,董翔,王钰.网络教学平台辅助课堂教学研究实践[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1(1):79-81.
[2]冯宁.利用天空教室网络教学平台建构高等数学教学之策略研究[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22-26.
[3]寇媛媛.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电子设计工程,2011,19(16):123-125.
[4]李崴,等.Visual Basic.NET编程宝典[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72-75.
VB.NET教学 第4篇
关键词:VB.NET;面向对象编程;排课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6-0000-02
1引言
排课问题是一所学校的教学及其他活动的基准。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通常情况下,各大高校将分配到本校的计算机排课系统提交到院校的教务部,由负责的数据工作人员录入电脑。这种最基本的排课系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效率。因此,计算机系统研究人员也在不断探索更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从而使教务人员从复杂的任务中解放出来,提高老师的教学备课时间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而且还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教育管理的工作效率。如何减少教务工作者的工作强度,更有效地利用人力和物力资源,如何管理和利用好数据信息,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
VB就是Visual Basic 的简称,它是一种可视化编程语言,功能包括应用程序、编写代码以及用户界面设计。Visual Basic6.0中改变程序的机制,是对传统意义上的主程序的改造,它是通过子程序驱动。作为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代码和数据相结合,大大提高了程序设计的效率,当前程序员只需要编写传统上程序员函数代码中的一部分。用户在使用时,也大大简化,只需知道程序的功能,至于它是如何工作的就不必知道了。
2编程语言Visual Basic.NET概述
开发数据库系统的首选语言是Visual Basic.NET,通常被简称为VB.NET,是基于NET框架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VB.NET是可以用来创建多种程序的编程机制,包括Windows应用程序、网络服务和网络程序、智能设备等,并且支持面向对象。
Visual Basic.NET和现在所知的开发工具完全不同,Visual Basic.NET具有强大的网络功能。其一是VB.NET中有它将是DCOM的取代者;其二是VB.NET中还有Web Forms,它代表了一个一个的Web页面。它的特点包括,作用广泛,容易掌握,使用也十分方面,拥有支持可视化继承的窗口板块设计器,程序采用标准化界面,真正支持面向对象和继承性。
3排课系统需求分析
3.1用户需求分析
班级信息有所在教室、所在教室上课班级的个数、班级学委的联系方式、班级专业编号;课程信息有班级专业编号、每学期总课时数目、每周节数以及是否分单双周上课、任课教师基本信息;教师信息包括手机号或其他联系方式、教师所上课程名称等;时间信息包括所上课程是第几周、第几节以及是否需要临时补课等。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的期末考核办法,可以是书面作业,也可以是社会实践;每门课程可以规定禁止安排上课时间,也可以指定教师。
每个教室属于一个教学区域、教室名称、教室类型。为了考虑节约教学资源,根据教学班人数来安排合适容量的教室。同时,在同一时间每个教室只能安排某一教学班的授课。
3.2排课系统功能分析
排课系统首先需要实现系统初始化,包括设定教学区域、校区、学年学期、学期起始周次等。此外还有信息管理功能的维护,包括院系专业基本信息、基本信息、教师基本信息、教学班基本信息、班级基本信息、课程基本信息、学生基本信息及自动导入和手动录入教室基本信息。
其次是对于某些特殊情况,比如放长假之前需要补课,又比如任课老师要出差无法按时上课,这时就需要进行手动预排课。此种情况下,班级负责人就需要去上报情况,跟教务管理人员回报需要变动的教学计划,提前查看近期空教室的情况,推迟课程,重新排课。此时,需要考虑对下次授课时间的设定以及对教室容纳量有没有特殊的要求等进行排课,然后教务人员及时录入,并挂在网站上。
再次是网上查询课表、课表打印功能。排课系统提供互联网查询功能,进行计算机排课结束后,要确保学生和任课老师能够在网上查询本学年的课程安排情况,学生能够在网上打印输出自己班级的课表,教务人员可以进行简单的调课和数据修改,还可以查询各种类型课表。
此外还包括用户管理系统和数据备份与恢复。对不同级别的用户根据不同的情况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用户必须先通过身份认证后才能进入系统,进而进行权限范围内的其他操作。计算机系统排课还可以实现排课系统设计中数据库内的信息安全,包括将数据库中的重要数据进行备份、从备份文件中恢复错误删除掉的数据等等。
4排课系统模块设计
排课系统是各大高校每学年开学前排课的工具,排课系统的作用在于它可以方便快捷地生成课表,同时可以储存本学年的课表文档。根据排课系统的需求,结合各个院系班级的情况以及任课老师的分配,由于录入数据比较庞大,因此需要在系统中装载数据模块,完成了这个预备工作后在开始执行程序语言运行。排课系统需要涵盖班级、教师、用户管理多个模块,而且需要在每一个大的功能模块下分派数目不等的子模块,以此来减少教务人员工作的难度,同时也可以方便用户随时在互联网上查询或下载课表。
4.1基本信息设置模块
(1)班级设置模块。“班级设置”模块负责维护班级信息。班级信息设置模块包括班级所在院系,班级每学年课程节数,班级学生人数,班级班主任基本情况等。
(2)课程设置模块。“课程设置”模块负责维护学校的课程信息,课程信息设置项包括专业课程名称,课程每学年安排多少个课时,每周有多少节,是否分单双周上课,任课教师情况等。
(3)教师设置模块。计算机系统对教师设置模块的设计主要解决教师信息维护的问题,包括任课老师的姓名、电话、邮箱等基本信息,以及任课时间与地点的统计。此版块的功能同样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或是删除信息等。
4.2用户管理设置模块
用户管理设置板块是编写用户的基本信息,包括用户身份认证、名称、类别、密码等。用户管理模块的作用是保证用户信息添加、删除、修改的维护工作,此外用户管理要对对不同用户权限做出审查,同时,判断该用户是对数据库的访问权限达到限制额,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信息安全。
用户管理是对用户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和查看,并对用户信息的这些方面进行维护。基本操作流程:首先,点击添加新用户,填写用户信息点击提交,添加新用户成功。其次,删除选择要删除的用户,点击确定,删除用户。再次,修改用户信息,点击修改用户信息,选择要修改的用户,点击确定,提交修改。
5结论
高校各个学年开课之前必然需要排好课表,排课任务重要并且复杂,是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难题。排课的目的在于保证学生上课有合适的地点,老师有互不冲突的教学时间,从而使每学期的教学工作能够有秩序的展开。在计算机系统广泛应用之前,处理数据以及管理排课日程由教务人员手工操作,任务繁琐,容易出错,出错之后难以及时更改,造成各种麻烦,严重影响教学效率。面向对象编程语言VB.NET,不仅十分轻松的完成编写任务,在代码输入上也大大简化了工作程序,并且这种语言完全面向对象,代码维护方便容易,解决原先不能及时更改错误的难题。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基于面向对象编程语言VB.NET,以设计高校课程安排管理系统的需求为目的,设计并实现了包括教室安排、班级管理、课程设置、教师设置、用户管理四个功能模块的高校排课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实现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排课系统管理的信息化和标准。
参考文献:
[1]李英杰.VB.NET2005程序设计实例教程[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11.
[2]郭瑞军,王松.Visual Basic.NET数据库开发实例精粹[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5):34-59.
[3]孙雪莲,冯毅夫.基于B/S模式下的高校食堂管理系统设计[M].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1.
[4]李春葆.VB.NET 2005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
[5]龚辉锋,赵玉意,秦立公.基于VB.6与Excel的物流软件的开发构想中国管理信息化[J].2008,12.
基于VB.NET设计数据导航 第5篇
1 VB.NET和ADO.NET
VB.NET是基于.NET框架结构的,开发人员利用它可以非常容易地创建Windows操作系统和网络应用程序,还可以快速地实现可视化开发网络应用程序、网络服务、Windows应用程序和服务器端组件。它已经真正成为面向对象并且支持继承性的语言。窗体设计器支持可视化继承,并且包含了许多新的特性,比如自动改变窗体大小,数据类工具内在支持XML数据。另外,VB.NET直接建立在.NET的框架结构上,用户可以充分利用所有平台特性,也可以与其它的.NET语言交互。
ADO.NET由Microsoft Active X Data Objects(ADO)改进而来,它提供平台互用和可收缩的数据访问功能,是VB.NET进行数据库编程的重要工具。它由.NET Framework Data Provider和Data Set这2个核心组件构成。ADO.NET使用了某些对象,如Connection、Command、Data Reader和Data Adapter和Data Set对象。
VB.NET提供了两种数据绑定的方法,在数据绑定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数据控件可以实现数据导航。下面通过实例具体实现利用数据导航浏览数据的方法。实例采用Access建立的数据库文件。
2 利用数据导航浏览数据
2.1 利用Button按钮控件实现数据导航
新建一个Windows应用程序项目,在Form1窗体上添加4个Text属性分别为“学号”、“姓名”、“性别”和“入学成绩”的Label控件,4个用于显示该4个数据的Textbox控件和1个Group Box控件;然后在Group Box控件中添加4个用于数据导航的Button控件,Name属性分别为btn First(第一条)、btn Next(下一条)、btn Prev(上一条)和btn Last(最后一条),如图1所示运行界面。
程序代码如下:
在该方法中,没有用到数据控件,完全通过代码建立相关数据对象来实现数据导航。
2.2 利用Binding Navigator数据导航控件浏览数据
在该Windows应用程序项目中添加Form2窗体,同样在Form1窗体上添加4个Text属性分别为“学号”、“姓名”、“性别”和“入学成绩”的Label控件,4个用于显示该4个数据的Textbox控件和1个Group Box控件;另外添加1个Binding Navigator控件,如图2所示运行界面。
Binding Navigator控件是用于导航和处理绑定到其它控件的数据的一种控件,在该控件上集成了其它多种控件,除了可实现数据导航功能外,还可以显示共有几条记录,当前记录为第几条,另外也可以实现添加、删除记录等功能。
在该方法中,完全通过数据控件来实现数据导航的功能,不需要额外编写任何代码。按照上图设计好界面,接下来主要是相关控件的属性设置。
1)在属性窗口中设置Textbox1控件的Data Bindings.Text属性,在其中添加项目数据源,进入数据源配置窗口,按步骤先选择数据源类型为数据库,接着选择数据库模型为数据集,然后选择数据连接为本例数据库文件student.mdb,再接着选择数据库对象为表,生成Data Set为Student Data Set对象,并同时生成Student Binding Source对象和Student Table Adapter,最后选择Student Binding Source中的学号。同理,设置Textbox2控件的Data Bindings.Text属性为Student Binding Source中的姓名;Textbox3控件的Data Bindings.Text属性为Student Binding Source中的性别;Textbox4控件的Data Bindings.Text属性为Student Binding Source中的入学成绩。
2)在属性窗口中设置Binding Navigator1控件的Binding Source属性为Student Binding Source。
设置完成后,自动生成代码如下:
通过这种方法,可看出不需编写任何代码,只要设置相关控件的属性即可实现数据导航的功能。
3 结束语
在这里分别通过使用Button按钮控件和使用Binding Navigator数据导航控件这两种方法来实现数据导航,可以非常方便地在数据库应用系统中浏览数据。使用Button按钮控件实现数据导航的方法,思想较简单,但实现过程稍麻烦,要编写相应的代码。而使用Binding Navigator控件的方法,不需要人工编写代码,但其中运用到若干种数据对象,理解起来稍困难。总之,两种方法各有千秋,但最终都可以帮助我们浏览数据。
参考文献
[1]刘刚.VB.NET程序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34-235.
[2]李英杰.VB.NET2005程序设计实例教程[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125-128.
[3]依夫杰.VB2005&.NET3.0高级编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55-259.
[4]田原.VB.NET程序设计[M].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56-155.
[5]石志国.VB.NET数据库编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98-201
[6]童爱红.VB.NET应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85-289.
[7]兰洁.ADO.NET数据库访问技术[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9(22):35-37.
[8]吴海珍.ADO.NET和ADOX在VB.NET数据库编程中的应用[J].电脑与信息技术,2009(1):23-26.
[9]蒋铁海,刘朝晖.利用VB.NET开发WEB数据库应用系统[J].微机发展,2003(Z10):113-115.
VB.NET实现伪装文件夹 第6篇
关键词:文件夹,配置文件,CLSID
一、开发思路
保护文件安全性的常用方法之一是对文件夹进行加密, 但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文件的重要性, 反而会增加被攻击的可能性。除了传统的加密方法以外, 可以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 给潜在的攻击者造成错觉从而忽视重要文件的存在, 例如, 将文件夹伪装成"回收站"的图标。
伪装文件夹的基本思路是将文件夹的默认图标和打开方式修改为系统应用程序的图标, 如"回收站"、"控制面板"等, 当用户双击伪装后的文件夹时会进入"回收站"或"控制面板", 这样就会误导潜在的攻击者。
二、技术要点
1. 操作系统中的系统级应用程序 ("我的电脑"、"回收站") 都由一个唯一的标识符进行管理, 当用户双击文件夹时, 系统会在注册表中查找该标识符所注册的应用程序类型, 然后打开该文件夹。
2. 管理应用程序的标识符称为"windows文件标识符", 英文为"CLSID", 保存在注册表"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CLASSESCLSID"键值下, 通常是由一个32位十六进制数构成。
3. desktop.ini是操作系统可识别的一个配置文件, 用于存储文件夹的配置信息。将CLSID值写入desktop.ini文件就可以使系统将文件夹识别为相应的系统应用程序。
三、设计与实现
编程环境:Windows XP+VS2005
1. 新建一个VB.NET的应用程序, 在默认窗体Form1中添加四类控件, 如图1所示。
控件的主要属性如表1所示。
2. 选择要伪装的文件夹
在程序中添加一个私有变量用于存储文件夹路径。
Private str_filepath As String=""
在"浏览"按钮的单击事件中设置文件夹路径。
Me.str_filepath=Me.FolderBrowserDialog1.SelectedPath.Trim
3. 自定义一个CreateIni () 方法用于伪装文件夹。
4. 自定义一个revert () 方法用于还原文件夹。
5.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伪装还是还原文件夹都要将文件夹属性设置为"系统"属性。
参考文献
[1]王小科, 吕双C#范例完全自学手册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0
VB.NET教学 第7篇
当今世界对数据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数据库的发展可谓是一日千里。现代的数据库不仅能存储传统的文字数据,还可以存储图象、视频、声音等数据。无论采用任何软件编写程序访问数据库,都必须事先建立好数据库,用VB.NET访问数据库也是如此,所以,要为以后方便使用VB.NET访问数据库,必须建立结构合理的数据库。
1.1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DB)是按特定方式存储在存储媒体中可共享的相关数据的集合,可以理解为数据的仓库。现在的数据库往往由多个表(table)组成,表是一个由若干行、若干列组成的二维的关系结构。而数据库可以理解为是由多个表和表之间的关联关系组成的数据的集合。其存在形式是一个计算机文件,如:ABC.DBF,客户.MDB,Total.DBC,我们称之为数据库文件或库文件。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数据库系统中对数据进行管理的软件系统。如:Visual Fox Pro,SQL SERVER,ACCESS,Oracle,具有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控制与管理的功能。它提供一个可以方便地、有效地存取数据库信息的环境,是用户和数据库的接口。
1.2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
数据库应用体系结构中主要有集中式结构、客户/服务器结构(C/S)和浏览器/服务器结构(B/S)三种形式。
1)中央集中式系统是数据库系统早期的产品,以IBM公司的大型主机为代表。在中央集中式机构中,所有的应用程序都放在大型主机上运行,这些程序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和访问数据库的应用程序。
2)C/S结构
C/S结构即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结构,此结构的体系组成要素为服务器、客户机和网络。在客户/服务器系统中,用户是请求的发起者,服务器是请求的处理者和响应者,而且一台客户机可以向不同的服务器请求服务。
3)B/S结构
所谓B/S结构,就是只安装一个服务器(Server),而客户机采用浏览器运行软件,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2 VB.NET特点及应用
Visual Basic.NET是基于微软.NET Framework之上的面向对象的中间解释性语言,可以看作是Visual Basic在.Net Framework平台上的升级版本,增强了对面向对象的支持。在VB.NET中提供了可视化操作数据库的集成开发环境(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简称IDE)。在此环境中,用户可以利用这些可视化数据库工具,可以方便地访问和操作数据库。
Visual Basic.NET最初是随vc#和ASP.NET一起在2002年发布的最初始的VB.net版本。Visual Basic.NET 2003是和.NET Framework 1.1一起发布的。其功能包括对.NET Compact Framework的支持和更好的VB升迁向导,并改进了运行状况,IDE稳定性(尤其是后台编译器),以及运行时Run Time稳定性。Visual Basic 2005是VB.Net的重大转变,微软决意在其软件名称中去掉了.NET部份。在VB2005中,微软增加了许多新功能,以引用VB对于初学者来说的一些优点。到目前为止,VB.NET版本已经更新到了Visual Basic 2008。
在VB.NET中可以同时开发C/S和B/S两种模式下的数据库应用程序。在“模版”中选择“Windows应用程序”,可以开发C/S模式的应用程序;在“模版”中选择“ASP.NET Web应用程序”,可以开发B/S模式下的应用程序。
3 VB.NET中ADO.NET对象模型
3.1 ADO.NET概述
不同的数据库都提供有一组应用程序接口(API),供应用程序访问数据时使用,但是这些API互不相同,如果要访问这些数据库,程序员就要熟悉这些数据库的API,这样,就给程序员访问数据库带来了不便。现在有了.NET,微软提供了一个普及的通用的框架框架类库,该类库将跨越所有的存在的Windows API函数,特别的,它将包含一些经常使用的库,而且用户会发现XML和ADO对象模型被集成在一个树状的类的集合中,这个集合就叫做ADO.NET。
不像ADO那样,ADN.NET被设计成为遵循一般的更没有面向数据库缺陷的数据库访问准则,ADO.NET搜集了所有的和数据访问有关的类,这些类由一些数据容器对象组成,这项对象具有一般的数据处理能力索引、排序和浏览。ADO.NET是为.NET数据库应用程序定义的开发办法,ADO.NET是一个对数据库的整套设计环境,而不是象ADO那样只是围绕着数据访问和数据处理的。
3.2 ADO.NET的优点
Visual Basic 6.0中访问数据库,一般采用ADO(ActiveX Data Object)。ADO作为微软访问数据库的一种模型,已经存在多年。在VB.NET中,微软推出了新的数据访问模型ADO.NET,它将成为构建数据感知.NET应用程序的基础。与ADO的早期版本和其它数据访问组件相比,ADO.NET有以下优点:1)互操作性;2)可维护性;3)可编程性;4)性能优越;5)可伸缩性。
3.3 ADO.NET的结构和数据提供程序
以前数据处理主要以来于双层模型,现在数据处理越来越多使用多层结构向断开方式转变,ADO.NET借用XML提供对数据的断开式访问,而在VB.NET中完成此任务的是ADO.NET的两个核心组件:Data Set和.NET数据提供程序,另外一组是包括Connection,Command,Data Reader和Data Adapter对象在内的组件.
ADO.NET配套的四种数据提供程序,分别是用于SQL Server7.0及更高版本的SqlClient数据提供程序,对应的名字空间是System.Data.SqlClient;用于OLE DB数据源的OleDb数据提供程序,对应的名字空间是System.Data.OleDb;用于ODBC数据源的Odbc数据提供程序,对应的名字空间是System.Data.Odbc;用于Oracle数据源的Oracle Client数据提供程序,对应的名字空间是System.Data.OracleClient。(注意:.NET Framework1.0版本不包括Odbc和OracleClient数据提供程序,需要从微软官方站点下载安装)。以下主要以SqlServer为例介绍一下数据源提供程序的使用方法。
4 ADO.NET对象与数据库的交互
ADO.NET的数据提供程序(Data Provider)提供四大组件(对象):Connection,Command,Data Reader,Data Adapter下面就以SQL Server数据源为例分别介绍一下这对象的使用方法。
4.1 Connection对象
Connection对象表示与数据源之间的连接。可通过Connection对象的各种不同属性指定数据源的类型、位置以及其他属性,可用它来与数据库建立连接或断开连接。Connection对象起到渠道的作用,其他对象如Data Adapter和Command对象通过它与数据库通信。连接到数据源可以在设计时创建连接,也可以通过程序代码建立连接。
1)设计时连接
在窗体的“工具”选项卡中的“数据”中选中Sql Connection,将其拖动到窗体上,生成一个连接对象,选中连接对象,设置Connection String属性。
2)通过代码连接
Dim conn As New Sql Connection()
Conn.Connection String=“Server=Computer Name;Database=orders;UID=sa;PWD=sa”
Conn.Open();
或者
Dim conn As New Sql Connection(“Server=Computer Name;Database=chengyuan;UID=sa;PWD=sa”)
Conn.Open();
注:server数据库服务计算机的名称
Database数据库名称
UID登录数据库的帐号
PWD登录数据库帐号的密码
4.2 Command对象
表示对数据库的查询、对存储过程的调用或要返回特定表内容的直接请求。可使用Command对象对数据库执行任何一种查询、更新、添加和删除操作。Command对象分为创建和执行两个过程。
创建Command对象
创建Command对象的语法如下:
Dim cmd as New SqlCommand()
cmd.Connection=conn;//引用上一步(4.1)的连接
cmd.Command Text=“select*from yuangong”//yuangong为chengyuan数据库中的表
或者
Dim cmd As New Sql Command(“select*from yuangong”,conn)
执行Command对象
执行Command对象有以下四种方法:
1)cmd.Execute Reader(创建Data Reader)
2)cmd.Execute Non Query(执行没有返回数据的SQL语句)
3)cmd.Execute Scalar(返回单个值如:Count(*)Sum(*)或者Avg(*)等
4)cmd.Execute Xml Reader(返回XML流的形式)
4.3 Data Reader对象
Data Reder用于以最快的数据检索并检查查询所返回的行。可使用Data Reader对象来检查查询结果,一次查询一行,当移到下一行时,前一行的内容就会被放弃。Data Reader不支持更新操作,由Data Reader返回的数据是只读的。由于Data Reader对象支持最小特性集,所以它的速度非常快,而且是轻量的。Data Reader对象分为创建Data Reader对象和读取Data Reader中的记录。
创建Data Reader对象
Dim reader As New Sql Data Reader()
读取Data Reader中的记录
当Data Reader对象创建成功后,我们可以用reader.Read()命令来读取记录,如果要读取全部返回行,我们必须采用循环结构才可以实现。
4.4 Data Adapter对象
ADO.NET中提供两个对象用于检索关系型数据并把它存储在内存中,分别是DataReade和DataSet,DataAdapter对象充当数据库和ADO.NET对象模型中断开连接的对象之间的桥梁。DataAdapter对象会填充DataSet对象中的表,而且能读取缓存的更改并将其提交给数据库。具体四个对象结合实现数据操作代码如下:
Dim conn As New Sql Connection()
Conn.Connection String=“Server=Computer Name;Database=orders;UID=sa;PWD=sa”
Conn.Open();//连接数据库
Dim adapter As New Sql Data Adapter=New Sql Data Adapter(“select*from yuangong”,conn)//创建Data Adapter(数据库适配器)对象
Dim data As New Data Set()
adapter.Fill(data,"yuangong")//利用创建的Data Adapter对象向Data Set对象中添加要操作的数据库表
Conn.Close()//关闭数据库
摘要:当今世界对数据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无论采用任何软件编写程序访问数据库,都必须事先建立好数据库,用VB.NET访问数据库也是如此。在VB.NET中,微软推出了新的数据访问模型ADO.NET,它将成为构建数据感知.NET应用程序的基础。
关键词:VB.NET,ADO.NET对象,数据库,交互
参考文献
[1]刘保顺.Visual Basic.NET数据库开发专业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VB.NET教学 第8篇
Panel控件必须放在Form控件中、另一Panel控件中或控件模板中。所有其他控件(除StyleSheet控件、DeviceSpecific控件和Form控件以外)必须放在Form或Panel控件中。除了可包含其他控件外,面板还可包含文本,这些文本环绕在面板中的其他控件周围。通过设置ForeColor属性指定文本颜色,使用Bold和Italic属性设置文本格式。因为面板中的控件会继承面板的样式,所以使用Panel控件非常适合将样式应用于一组控件。
应用程序可为特定设备自定义Panel控件的外观。将DeviceSpecific控件附加到面板,Panel控件就能够使用设备筛选器。设备筛选器使应用程序可以使用属性重写值和控件模板。
1 功能
Panel控件用于为其他控件提供可识别的分组。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时,通常使用Panel控件按功能细分窗体。在窗体设计时,所有控件都可以自由移动,而当移动Panel控件时,它包含的所有控件也将随着移动。
2 属性
Panel控件常用属性及说明如表1所示。
3 方法
(1)ToString方法
该方法用于返回此控件的字符串表示形式。
(2)Show方法
该方法主要用于向用户显示控件。
4 代码
实现类似VB.NET里面工具箱的菜单的方法的界面设计及代码。在Form1在窗体加入一个ImageList(其中Name=ImageList1,Images中加入“ArrowUp.gif”和“ArrowDown.gif”),一个Panel控件(其中Name=Panel4),在Panel4控件上加入3个panel控件(name的属性分别为Panel1,Panel2,Panel3,Dock的属性为Top,这一点很重要),在Panel1控件上加入3个linklabel控件(name分别为Linklabe1,Linklabe2,Linklabe3,text的属性分别为New,Open,Close),一个Button控件,一个Caption控件(Text的属性为File)在Panel2控件上加入3个Linklabel控件(Name分别为Linklabe4,Linklabe5,Linklabe6,text的属性分别为Play,Pause,Stop),一个Button控件,一个Caption控件(text的属性为edit),在Panel3控件上加入一个Linklabel控件(Name为Linklabe7,Text的属性为Help),一个Button控件,一个Caption控件(Text的属性为Help),Paint事件实现渐变效果,Button事件实现卷起或展开效果,具体代码如下:
变量定义:
运行效果
如图1所示。
6 结语
主要强调Panel控件的dock属性设置和Button按钮Click事件,代码简单,实现的界面效果非常漂亮。
参考文献
[1]苏国彬.Visual Basic.NET程序设计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德特(Deitel,H.M.)(美).Visual Basic.NET程序设计专家指南[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Paoul Kimmel.Visual Basic.NET技术内幕.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VB.NET教学 第9篇
近几年来,信息化管理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类企事业单位。针对中小型企业的现状,再配备合理的经营管理软件,就可以改善传统由于数据不够准确、及时、全面和详细等诸多问题,管理者工作更方便,从而提高企业工作效率,使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而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满足了这些需求。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已经从传统的以“事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变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与IT技术相结合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成为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本文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色以及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借鉴目前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先进方法,设计开发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为建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提供技术框架,具有良好的扩充性。
1 系统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人力资源管理上升到战略层次正逐渐成为集团企业的迫切管理需求。本文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色以及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设计开发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为建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提供了技术框架。微软的.NET平台作为新一代互联网平台,提供了支持未来计算的高效的Web服务开发工具。利用.NET平台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成为此类系统未来开发的趋势。因此,在此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主要用到了Visual Studio.NET 2005中的Visual Basic.NET,而数据库使用的是SQL Server 2000。
对于企业信息管理来说,每个部门都有它自身相关的信息,如:部门编号、部门名称、联系方式等;每一个员工也有它自身相关的信息,如: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学历、政治面貌、毕业学校等。每个部门的信息和员工的档案信息各有不同之处,但也有相同点。如果不对这些信息进行细致的分析,将直接导致管理的混乱。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对企业各部门和所有员工的系统管理。本系统所描述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系统管理、工资设置、资源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以及相关查询功能和输出打印功能,全面系统地实现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
2 系统设计
2.1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要应用于对企业各部门和所有员工的系统管理,必须充分满足对企业各部门和所有员工的系统管理的各种要求。此系统要求记录所有员工的基本信息,并允许有权限的用户查询这些资料。因此,系统必须同时维护用户数据,验证是否有权限使用该系统的系统管理、工资设置、资源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等模块。通过分析得到下列数据表:用户表、人事表、工资表、保险表、部门表、惩罚项目表、工种表、合同表、合同类型表、奖励项目表、民族表、培训表、培训课程表、考核表、职务表、职务类型表等。在数据库设计中,涉及到表空间、表、视图、完整性约束及存储过程。
2.2 功能设计
基于系统分析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将系统划分为五大模块:系统管理、工资设置、资源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具体功能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一所示。
(1)系统管理功能:用户管理、用户密码、退出系统;
(2)工资设置:奖励项目设置、惩罚项目设置、工资设置;
(3)资源管理:部门管理、职称类型管理、职务类型管理、文化程度管理、政治面貌管理、民族管理、培训课程管理、考核项目管理、合同类型管理、聘用类型管理;
(4)人事管理:人事信息管理、新员工登记、员工调动、员工离职、培训管理、合同管理;
(5)工资管理:工资信息管理、员工奖励管理、员工惩罚管理、考核信息管理。
2.3 各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1)系统开发环境
Visual Studio.NET 2005是微软新推出的.NET平台下的开发互联网应用程序的一套新工具,在本系统的开发研究中,主要用到了其中的Visual Basic.NET进行程序的开发。具体的系统开发软件环境组成如下:
(1)操作系统:Windows XP、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2)数据库服务器:SQL Server 2000数据库;
(3)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NET 2005。
(2)系统栏目设计
系统的主界面主要有五组子菜单组成,子菜单里包括系统的具体功能:系统管理、工资设置、资源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如图二所示。
当主窗体运行时,首先启动登录窗口。如果不能通过身份验证,就不能进入系统进行系统的操作,如图三所示。
(3)人事管理模块设计
人事信息维护:人事信息管理模块设计主要包括对企业员工的管理。管理员通过相关按钮的使用可修改、删除、添加和更新部门信息。使用Connection对象与数据库建立连接后,可以使用Command对象来对数据源执行查询、插入、删除、更新等各种操作,操作实现的方式可以是使用SQL语句,也可以是使用存储过程,本设计使用的是SQL语句。因为篇幅较大,所以代码略,如图四所示。
员工信息查询:如图五所示。
其程序代码如下:
(4)工资管理模块设计
工资信息管理:主要包括对企业员工的工资相关信息进行管理。用户可查看、添加、修改、删除员工工资信息。因为篇幅较大,所以代码略,如图六所示。
员工奖励管理:主要是对员工奖励和补贴信息的添加、删除等维护工作。因为篇幅较大,所以代码略,如图七所示。
(5)用户管理模块设计
用户管理:只有admin用户登录系统后可以打开此界面,有权限查看现有用户、添加、删除用户。平时登录系统进行信息维护时,用一般级别的用户登录,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系统的安全级别。
密码修改:用户只能修改自己的密码,别的用户的密码无法修改,增加了系统的安全性。
3 结束语
基于VB.NET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企业管理在现代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应用,它使整个企业管理得以科学、规范,有效提高了企业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系统目前已经在很多企业推广使用,受到很高的评价。
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VB.NET环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分别从系统需求分析、系统主要功能、VB.NET环境下的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实现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管理,VB.NET,SQL Server 2000数据库
参考文献
[1]王晟.Visual Basic.NET数据库开发经典案例解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埃克道尔.Visual Basic.NET程序设计高级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