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access操作实例(精选6篇)
vbaccess操作实例 第1篇
兑现承诺,探讨一下服装批发生意,然后第二阶段就算欧了。
这个服装批发生意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在发展思路正确的情况下,资金越大,起点就越高,发展得就越快。
听到有朋友要探讨开门店的问题,探讨到做服装找下家空手套白虎的问题,其实我在这行也没有试过空手道,只是在批发市场找门面开店而已。
因为批发市场本身就是个大大的市场,里面的人很多就是你的目标下家,开门迎客,就会不断有客户光临,只是多少而已,快慢而已,这大多都是你无法控制的。
你能控制的就是增加他第一次到你家就拿货的概率,以及尽量让他第一次到你家拿货后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直到永远。
所以,这个生意我认为的重点就是在于如何服务好捆绑好你的经销商。
同样,也欢迎业内人士共同探讨。
首先,交代下一个重要的家庭,就是我表姐的一家,参与这个生意的就是她们两人,也就是我的大表姐和小表姐。
在08年之前呢,小表姐在一家形象设计公司工作,待遇据说还不错,以前经常说要把我设计设计,均被我拒绝,典型的都市感性小资;
大表姐呢,在大连经营着一家发展得不错的装修公司,在东北圈内应该算是小有名气,巅峰时期算上设计师团队和几只工人队伍应该有超过百人的规模。
呵呵,刚才摆渡了一下,都没做两三年了居然还搜得到她以前公司的一些信息哦。大表姐其人呢,用女强人来形容毫不为过,行事果断,作风硬派,管理方面的确有一手,这方面和我有较多的共同语言。
好了,话说08年春节期间,我这个小表姐找到我了,说已经辞职了想创业,想做服装生意,和她一朋友开个服装店,要俺帮忙分析分析。
至于为何想开店呢我就不讲了,不太重要。
最开始呢,她的想法是在闹市区加盟个女装品牌开一家服装零售店。一番了解后,这个想法就被俺否决了。
我说,其实你加盟个品牌做零售店需要的资金比到批发市场做批发生意需要的资金不会少太多,最重要的是,零售的生意很难做大。
就算资金有问题,只要立项思路正确,我可以投资参与嘛。那既然资金不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为何起点开始就弄得这么低,为以后的发展留下障碍呢?
我说要想做大首先思路要明确,一定要做批发,在这种思维下,从零售做起就是在走弯路哇。没条件要想办法创造条件嘛。
再者,为何要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产品呢?
做女装有做女装的好处,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品种繁多,与潮流结合得过于紧密,也就是说做女装对选货眼光的要求比做男装要高很多,而且规模一旦发展稍微大一点对于渠道管理、店面管理、库存管理、人员培训等等方面的要求就要增加,就可能会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
所以,我们要选择的是男装里面,品类较少的,易于管理的类别。
就这样,去考察了几趟市场,讨论了几个回合,我们的思路就基本定下来了:到服装批发市场租门面做男装的服装批发。
具体是卖什么品类呢?
嘿嘿,人家有冬虫夏草,凡客最开始也是标榜:我的全棉生活,只聚焦于卖全棉衬衣来撬动市场(他们选择全棉衬衣作为敲门砖是有其深刻道理的),那我们就搞冬毛夏棉,只卖全棉的和全毛的。也就是说,我们初步定的方向是两大类:只卖全毛和全棉的男上装,就是羊毛衫和全棉体恤。
当然,我们的这些考量代表不了所有的实际情况,做任何品类服装批发的都有做得风生水起的,只是我们觉得这条路是阻力最小,最易管理,最容易做大的而已。
好了,她们俩都愿意听从我的意见了。
初步思路定好了,接下来就要真枪实弹了,可是以前接触得多的都是些零售店生意,对服装批发没有门路,咋办呢?
只有一条路走,那就是先去这个行业潜伏。
我建议她们先去找个做这样的批发门面去当营业员,积累一段时间的行业经验,什么时候能摸清楚做批发生意的各个环节了就什么时候开始自立门户。
于是,小表姐一个到了中部比较有名的批发市场找了个店实习,她那朋友去了南部一个服装批发市场找了个店实习。虽然年龄稍微稍微有些偏大,但这不是问题,找了几天都顺利上岗了。。
带着强烈的目的性去打工有个很大的好处,就在于做什么事情都很上心,进步得非常快。去南部那位不到三个月工资居然就从1200涨到了2500。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没有老板喜欢埋没人才,所有老板都喜欢有才的、能带来价值的员工。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太多了,派人到竞争对手公司做商业间谍结果做成副总裁啊,黑社会派人到警察部卧底卧成高级督察啊,警察派人去黑社会卧底卧成龙头老大啊,呵呵呵。。
在此呢,我要向这两家服装店的老板道个歉,因为她们不仅在短短3个月不到的时间摸清了服装批发店运作的流程、店面管理、客户管理、业务流程、进货流程、尾货处理等等等等环节和细节。
走的时候还遵照我的意思顺便带走了2个能力不错的营业小妹。
两位老板千万别怪我,要怪就怪这个万恶的商业社会吧。不过比较厚道的是,没有带走他们任何一个客户。
这样,在大概5月份的时候,一行人到浙江考察过好几个生产厂家将货源的问题基本确定之后,南部那个服装批发市场的门店接下来大概是五月底六月初的样子。
这个时候我们一起有多少人马呢?不算我,加上她们的老公和顺手牵羊来的那两个小妹,一起是6个人。
分工也比较明确,小表姐朋友和其老公专驻浙江负责货源,发货和补换货,发现新货源以及和厂家交涉。其他的4个人负责店面销售。
秉承把客户服务到绝望的思维来对待每位进店打货的客户。
如果纯粹用盈利的角度来看,尽管我们的服务在我看来都是很不错了,甚至还有零售的客户带朋友到我们店来买衣服(这是在批发市场上比较少有的情况),但前半年都可以说是惨淡经营,因为前几个月实在是没有什么生意,尤其是前3个月,绝大多数的日子里都只有可怜的十几笔零售的生意,能有批发的主儿那是很罕见的事情了。
这样算下来刚好能维持租金和日常开支而已。
但期间,在八月底的时候呢,我又做了一项较大的冒险,就是在南部那个店运作了大概2个月多的时候,我们又在中部的那个批发市场租了个店面,然后又招聘了2个营业员。当时大家也都不能理解这个做法,觉得一个店都还前途未卜,又弄个店,现在人员充足,为何又要招人。。
其实这项投资不是很符合我一向的思维,只是这个中部的市场有个特点,就是店面大多是8月的样子大量到期,所以是个交易的活跃期,加上那年的租金可能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普遍相对比较低。
所以我才作此决策,因为可能错过这个时期的话以后估计找店面就有点难度、选择面没有现在这么广了,要等到下个交易活跃期就又是一年了。
至于为什么这么冒险这么激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正处在淡季,我们可以在这个淡季的时候将人员和货源都充分调配好、理顺,在低潮时布局也是符合我一向的战略思维。顺便,这个扩张的举动对他们的信心也起到了提振的作用。
但归根结底,还是我对这个生意是有充分信心的。
因为虽然这两个月生意惨淡,但我已经看到了我们的服务品质和运营能力,连零售客户都能找上门来带朋友买衣服,也有一两个批发的客户来拿过两三次货了,我们也坚信能服务好这些批发的客户,做大,只是需要点时间的等待而已。
这样,到08年九月份的时候,我们就有2个店,投资已经接近40万,不算我,一起8个人了。一边分配了4个人,由于新营业员业务都还不熟练,对以前那两个带来的营业员接触的时间也不长,不放心让她们独当一面。
所以,小表姐和老公就分居两地了,一人带2个营业员。
这个生意呢,我是相当有信心,但有个似乎解决不了的难题,就是他们都可以是比较好的店长,单他们都无法胜任全局管理者这个角色,要培养那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且两地分居久了也不太和谐,那难不成让我来担当这个角色么?
那段时间呢,我就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保持现状还成,我也不需要操什么心,但想要取得长期的发展壮大、规模的扩张,店长倒是好培养,但必须要有个能掌控全局的人。后来,我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小表姐的亲姐姐:大表姐。
这个念头在我脑海中一闪而过,我都吃了一惊。这怎么可能呢?大表姐远在大连,而且自己的公司那么大,能放弃她为之奋斗多年的成果,从零开始进入这个陌生的行业吗?连我都觉得让他加盟我们的生意不太靠谱。虽然她是我认为非常合适的人选。
但,如果我不去游说,那不太可能就变成了绝无可能。如果去游说的话,那至少还有一丝希望嘛。
于是,我开始把她的行业好好琢磨了一番,把她的公司发展历程也好好了解了一番,最后在心中理顺了一下思路,设下了一个又一个的连环圈套。
就这样,充分准备好了游说工作的“演讲稿”,我就兴冲冲地北上,亲自到大连去找她了。。
至于如何说服以及过程如何,篇幅就太长了。最后的结果就是,来来回回几经波折,她终于铁下心,跟我回来经营这个服装的生意了。
我潮,真有点三顾茅庐的味道咧,不过,大表姐不得不说是一位很有思想、魄力和远见的女强人。
雷厉风行的她一回来,就马不停蹄开始融入这个生意当中来了,几个月来就是风风火火地往返于W、W、F三个城市之间,深入了解店面生意、厂家货源的各个环节,她要以最快的速度了解这个生意和这个行业的本质。
年底还亲自驾车把我们所有的、为数不多的一些经销商全部深度拜访了一遍,强悍吧。我呢,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哇,添了这样一位猛将,虽然我的股份立杆显影地少了很多,但落得清闲,又何尝不是一件美事呢?
不得不说,大表姐的加入,对我们的这个生意起到了质的变化,她深谙经营之道。在她的带领下,去年开年不久,小表姐两口子得以团聚,她加入了一些管理措施,把两个店子的生意打理得是井井有条,也越来越好。
在去年七八月份两个店子各满一年的时候,均实现了不少的盈利,据说这是服装批发行业比较少见的,大家都说在这个行业第一年不亏的话就是相当不错了。
虽然那一年我们赚的钱不多,但鉴于我们取得的相对成绩不错,以及两个店都是人才济济,在去年8月份的样子,我们又投资了一些钱,新开了一家店,南部那个市场,我们在年底也新开了一家店。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的租金居然在08年的基础上涨了50%,恐怖得很。。
到目前为止,这四家店可以说是还算发展得不错,只要人才能匹配得上,规模就能按部就班。
而这个生意里面,关于如何捆绑员工,让她们有自己的发展道路,在以前开的那个专题里面就已经提前讲过了,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接下来谈谈捆绑经销商方面的问题吧。
对于如何增加新客户第一次到店拿货的概率,其实我们做得都很有限。
只要有多余的人力,就会安排到店门口招呼路过的客户进来看看,类似于以前发传单的搞法,新品上市啊包退包换啊等等等等想得到的吆喝法都用上。
我发现有的商家的确在这样做,但大多数的商家却没有这样做,宁可没事坐在里面聊天玩电脑都不在店门口拉客,真是浪费资源,同样的时间同样人力,为什么不去争取那些本不想进来却因为你的热情感染而进来逛逛,又因为你的服务不错货也还行而拿些货回去试试的那些客户呢?
而客户进店后,立马会受到全体店员的欢迎,然后拿一瓶饮料双手递给客户,嘘寒问暖几句后开始展业,展业的过程也很具有技巧性,如果全部写出来那就篇幅太多了,这里我只提几个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地方。
第一个是主要服务此客户的营业员要注意客户的目光,如果他对哪个类型看得比较多,那就要突出重点推荐,什么叫突出重点推荐呢?
比如,客户看横条纹款高领羊毛衫比较多,那就重点推荐这类中比较畅销的款给客户。第二个是重复承诺、加深印象。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我们看到他比较犹豫不决或者没有拿货的迹象,就要不断告诉他,我们店诚信服务,保证包退包换,并赠送一张联名承诺卡,在我们两个店都可以免费退换,免除您拿货的后顾之忧。
第三个,帮助客户成交。
这点很重要,配合上一点来做,威力很大,就是要在承诺过之后,要勇敢说:让小妹给您每样拿几件,回去试试吧?不要等着客户说帮我包几件。
有些客户比较谨慎腼腆,你如果帮他作了成交决定,他就会顺从你的意思,反正你也承诺过包退包换并且还有承诺卡,也没什么风险。
而你如果不说,他就有可能看看走人了。。
而关于如何捆绑已经合作过的经销商,我们的一贯思维是:不是要让经销商帮我们赚钱,而是我们要帮助经销商赚钱。
我相信,只要你做生意是基于这样的思维,你会想出很多奇思妙招来捆绑你的下家。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思维指导,我们的做法和很多同行的做法都不太相同。最为明显的有两点,第一是,我们会不定期去经销商处指导推广展业的成功经验,帮助提升他们的思想,建立一些正确的经营理念。
而大多数同行是做了很多年都从来没有做过这件事,甚至都不知道他的下家具体位置在哪里。
第二是,我们是真正做到了无条件退换货服务。
而很多同行只是以这个为口号来吸引客户拿货,到了后期出现退换货特别是退货的时候,就会百般刁难找借口推脱,或者只允许在指定款式内换货。就算真的履行了当初承诺也是不情不愿、态度不好。
而捆绑下家的其他一些小细节,就太多了。
比如,客户进店就有饮料喝啊,逢年过节都邮寄巧克力啊喜糖啊台历啊验钞笔啊等创意
小礼品,偶尔短信问候啊,打电话了解销售、经营等情况啊,去登门拜访的时候带些特产啊礼物啊之类。。。
尽管看起来,我们做这些事情要浪费很多精力、时间、金钱。有时候甚至单笔生意都是亏钱的,比如,有的客户拿了一批货结果最后退回来一大半,这一大半我们有时候就要当尾单处理给别人了,算下来我们就会亏钱了。。
但,久而久之,就会见到效果了,表面上是吃了眼前亏,一两笔生意亏钱了,但长期来看,一个忠诚的下家会给你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表面上看,一些客户给我们带来的收益太少如星星之火,但这样的客户多了而不流失掉,就终成燎原之势哇。
其实,我写这些项目的时候,觉得一点新意都没有,因为这些操作思维在我的课程里面都已经全部揭秘过了。
所以,没有了什么新鲜感,你如果看到我经营的所有项目,你就会发现,我很多项目运作的核心思维其实都是一样的,只是因为具体项目的差异,而最终具体操作的方式方法看上去完全不相同而已。
万变不离其宗,各位要得到的不应该是具体一个项目该如何操作的建议,而是要从我的课程中吸取到能提升思维的精华呀。
而我也坚信,我并不是个特别出众的人,除了相貌比较帅以外,其他各方面都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我做得成功的事情,我相信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人会做得比我更好。问题是,你在这其中吗?
vbaccess操作实例 第2篇
加工贸易企业应在登记手册或帐册有效期内完成保税料件的进口和出和产品出口,不能出口部分料件应经批转后税内销或依法作其他方式上理。如果未经批转擅自处置保税货物,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下面我们将结合同个案例,介绍一下加工贸易领域内常见的几种违法行为。
第一种:未经海关批准,擅自内销或者转让加工贸易货物的。
案例一:2005年7月25日,一加工贸易企业在海关办理一本来料加工手册,进口塑料粒子108吨。2005年12月当事人接公司内销订单,由于库存内销原料不能满足订单生产需要,当事人遂于2005年12月15日至2006年1月17日间,将登记手册项下的144吨库存ABS—FR染色塑料粒子用于内销产品的生产,并于2005年12月29日不宜上144吨塑料粒子的外销转内销情况向商务部站提出申请并获批准,但未请海关核准并征税。截止海关核查期间,以上共计144吨ABS—FR染色塑料粒子已制成成品入库,其中47.069吨已销往国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八十六条
(十)项及国办发(1999)35号文之规定,时候当事人被处罚款人民币20万元整,并责令其补缴税款62万元。
案例二:2004年12月至2005年8月期间,某公司因经营纠纷及为缓解奖金压力,未经海关许可,擅自将进口PC/ABS塑胶粒子及其他塑 胶粒子加工成的PC/ABS染色粒子转让给8家企业,折合耗用保税料件PC/ABS塑胶粒子7500公斤,涉案货物价值人民币15.13万元,漏缴税款人民币2.99万元。海关缉私部门对该公司以上擅自转让海参关监管货物的违规行为科处罚款人民币1.5万元。
第二种:加工贸易货物无故短少。
案例:海关在对某企业实地核查种发现,该企业一本有效期为2004年6月的进料加工贸易加工手册项上进口的保税料件镀锌钢板、马口铁、不锈钢、铝板理论存量少于实际存量,且不能提供正当理由。加工贸易监管部门以保税料件无故短少为由将线索移交缉私部门。经海关缉私部门调查,该案涉案货的价值人民币74.15万元,漏缴税款人民币15.04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参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当事人被处罚金12万元。
第三种:涉嫌以伪造、虚假单证骗取加工贸易监管部门办理海参关又关手续的。
案例:某企业于2000年7月在海关办理进料加工登记手册,备案进口韩国产面料一批,备案出口羽绒服14万件,实际生产单耗为2.2米,实际生产羽绒服28万件,出口14万件,另14万件被该公司内销给国内企业。该企业在核销时将单耗瞒报为4.4米,并提供虚假的工艺单、生产领料记录等,骗取海关核销。后被海关在实地核查中查获。第四种:未经海关批准,擅自将加工贸易货物外发加工、串换的。
案例一:2005年,某加工贸易企业未经海参关许可,擅自将进料加工登记手册项下保税进口的矽钢片、漆包线等外发至其他企业,加工成单体变压器出口。经了解,由于销售形式较好,该企业在自身产能满足不了订单需求的情况下,为了抢占市场,于是在未报经海关核准的情况下,擅自将料件外发加工。当事人的行为已构成违法海参关监管规定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的规定,当事人被科处罚10万元。
案例二:2005年2月至2006年2月期间,某特种设备有限公司在开展数控电火花切割机订及成型机的进料加工业务及内贸用途业务过程中,在未经主管海关许可并办理有关海关手续的情况下,擅自将上臂、导线器、端子盒、数控电源部件、线端处理器、水箱调节件等保税料件于一般贸易进口料件相互借用,调换、使保税料件用于内贸成品用途,非保税料件用于登记手册项下处口,后又用同名称、同规格和相同数量的料件予以归还。该案涉案货物价值人民币2000万元,涉税人民币367.83万元。经海关缉私分局调查核实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的规定,科处当事人罚款25万元。
案例三:2004年4月至2005年8月期间,一玩具公司未经海关许可并办理相关手续,擅自将国内采购的毛绒布顶替进料加工登记手册项下进口毛绒布,用于加工贸易出口成品的加工生产,并将登记手册项下进 口料件用于内销。该案涉及货物价值人民币214.83万元。经海关缉私分局调整核实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的规定科处当
事人罚款25万元。
第五种:经营企业未按照规定将外发加工的成品、边角斜、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品等加工贸易保税货物运回本企业的。
案例:2004年9月某公司由于本企业不具备某道工序的生产加工能力,向主管海关申请将一定数量的保税半成品外发至另一企业加工,外发期限为9月15日至10月15日。该申请得到海关的核准。但海关在10月15日的实地核查中发现,该企业虽然将外发加工的成品运回本企业,但外发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斜及不良品并未按照规定运回本企业。企业这一行为违反了海关113号令相关规定,发球块规行为。经海关进一步调查,该案小案货物价值人民币12.3万元,涉及税款人民币2.3万元。于是,海关按规定进行了处理。
第六种:经营企业未按规定如实报告加工贸易货物的运发、加工、单耗、存储等情况。
案例:2006年11月13日,海关在某公司一工艺品登记手册核销过程中经下厂核查发现该公司申报单耗于实际测定单耗不符,致使价值人民币32.55万元的保税货物核销错误,针对此单耗申报于实际不一致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的规定,海关缉私 分局对当事人科处罚人民币3万元,并责令当事人补缴税款并办理其他海关手续。
第七种:其他涉嫌违规、走私的情形,如遗失登记手册等。
案例一:某一加工贸易企业因不熟悉海关业务法规,将由保税进口料件橡木板制成的340件共计67万美元的家具以一般贸易方式申报出口,虽然成品已经出口境外,但其行为已经影响了海关对保税货物的监管秩序,海关对当事人以上行为科处罚款人民币2万元。
案例二:2005年11月21日,某企业委托某报关有限公司以“进料余料结转”贸易方式向海关申报进口弹簧、螺丝、卷轴弹板、索引板等保税料件一批,其中弹簧、螺丝、卷轴弹板、索引板等进口料件申报重量均为0.001千克,申报货物净重与实际净重相关数百万倍,严重影响了海关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经查,以上申不实情事,系企业工作人员工作疏忽,提供单据错误,误将料件单重以总重申报所致。另外,报关公司对该企业提供的存在明显差错的单据未能进行合理审查。2006年5月29日,海关依法对该企业和该报关公司分别科处罚款人民币6000元和5000元
案例三:2005年3月28日,一公司以“进料对口”贸易方式从某保税仓库申报进口了2票价值11.7万美元的PC/ABS塑料合金,经海关查实,上述货物实际为该公司出口给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保税成品,因质量不合要求而被退货。对此批退货,应经“进料加工成品退货”贸易方式向海关申报复进口,该公司却因故以“进料对口”贸易方式进行 申报,影响海关监管秩序。海关缉私部门对该公司以上申报不实行为科处罚款人民币3万元。
海关对破产、分立、合并企业加工贸易货物的处置
对于企业破产、分立、合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海关总署令113号)第四十一条规定:
加工贸易企业出现破产、分立、合并的,应当及时向海关报告,并办结海关手续。
加工贸易货物被人民法院或者有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封存的,加工贸易企业应当自加工贸易货物被封存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海关报告。
该项规定仅进行了笼统的表述,明确的是企业出现上述情况时向海关及时报告的义务,至于如何办结海关手续,则缺乏相关的规定。因 此出现上述情况时,基层海亲和企业往往很难操作。
对于破产企业,由于税款很难追缴,容易形成老大难问题,因此海关应与法院紧密配合,主动向法院申报债权,积极参加债权人会议,按破产程序办结海关手续。
对于合并或分立的企业,由于有承接主体的存在,不至于造成税款的流失,但如何妥善处理料件、成品等,很多企业不知如何下手。下面我们结合案例,了解企业合并时处置加工贸易货物的流程以及具体操作
案例: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合并时如何处置海关加工贸易监管货物?
2004年8月,A公司吸收合并B公司和C公司,并于2004底得到商务部门的批准。合并前,3家企业均从事加工贸易,合并后,被吸收合并的B公司与以C公司尚有加工贸易在执行中。为妥善处置剩余保税料件,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前往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咨询。
要据署法[2000]36号文《海关总署〈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并与分立规定〉的通知》中的有关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在合并或分立前进口的未达到海关监管年限的特定减免税货物以及未核销结案的进口保税货物,在外商投资企业合并或分立后,由承接该货物的存续或新设公司承担海关法规规定的接受海关监管的全部法定义务”。在了解了企业的基本情况以后,苏州工业园区海关为企业提供了3个解决立案。第一、被吸收合并的企业将剩余保税料件、半成品及成品全部退运出境;第二、被吸收合并的企业将保税料件、半成品及成品出口到苏州工业园区海关 保税物流中心或保税区;第三、以余料结转方式将剩余保税料件结转至合并后的A公司。
最大限度地减小成本、提高利润是企业不变的法则。由于此次合并后的企业基本不改变原有的经营范围,原剩余料件继续用于生产出口成品,因此,如何以最小的成本确保剩余保税料件顺利过渡是企业追求的目标。第一和第二方案中先将料件出口再复进口方式较高的通关成本和较为烦琐的通关手续都是企业所不愿看到的,因此,企业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方案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加工贸易边角料、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口和受灾保税料件的管理办法》(署令111号)第五条规定,“经营单位申请将剩余料件结转到另一工厂的,应当经主管海关同意并缴纳相当于结转保税料件应缴税款金额的风险担保金”。企业合并后成为同一法人(即同一经营单位),原合并前企业即可视为同一经营单位的不同加工厂,适用111号令第五条规定。据此,主管地海关要求企业将未出口的保税成品尽快出口,将确实暂时无法出品的保税成品和半成品折合成料件与剩余保税料件一并以余料结转的形式转至A公司,鉴于保税货物没有发生实物转移,海关能够保证对其进行有效监管,因此免于征收风险担保金。原被吸收答非所问并的两家企业的手册予以核销结案。至此,合并后的3家企业以最小的成本和最便捷高效的方式顺利实现了剩余保税料件过渡的无缝链接。
N公司减免税进口设备违反海关监管规定
案 例 分 析
一、基本案情近期,P海关综合治税联合核查小组根据该关关税科提供的信息,对关区辖下N公司以鼓励类项目A0201申报进口的免税设备的使用情况开展核查,发现企业存在因市场变化而改变设备用途的现象.目前,企业已就其减免税设备中不符合项目确认书用途范围的部分,主动喜向P海关申请补税,涉及设备进口价值约319万美元,应补税款约363.9万元人民币。
二、企业情况
N公司为外商独资企业,成立于2001年9月26日,注册资本320万美元,投资总额640万美元,经营范围是:研究、开发、生产非金属模具及相关塑胶产品,销售自产产品,并提供相应的技术和售后服务。
据了解,N集团的总部设在美国,该集团在非金属制品模具设计及经营制造注模塑料产品等方面,在同行业中居于领先水平。目前。除广州N外,该集团在我国香港、深圳、苏州、天津都设立有分公司
2001年8月,N公司就投资项目向P区对外经济贸易局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企业章程》,由P区外经贸部门审批通过,项目批复文号:
番外经业[2001]373号。批复中列明:“生产规模为年销售2400万美元,其中非金属模具的产值占总产值的5%以上。”据核查人员到P区外经贸部门了解,“P外经业[2001]373号”文所提及非金属木具的产值比例为企业要求加以列明,企业称如不列明此项则无法获得项目确认书。2001年10月,该公司执373号外经贸部门批复到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申 请办理“国家鼓励发展的内外资项目确认书”并获得批准,项目编号:粤外贸资批准[2001]02229,所属项目产业政策审批条目为:《外商鼓励类目录》第二类第一条(A0201)。2001年11月5日,企业的“进几物资清单”获P区外经部门批准(番外经物[2001]第188号),该公司执上述项目确认书及“进口物资清单”到海关办理了减免税设备备案手续。随后,企业于11月8日申请对进口物资清单进行变更并获得批准。自2001年12月开始至2004年1月,该公司从捷普电子(P)有限公司结转减免税设备总价值319万美元。
三、核查情况
2003年12月,P海关关税科对该公司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核查,发现该公司主要生产塑料制品,而非金属模具并没有直接生产,全部依靠进口,与A0201产业条目的要求不符,于是要求企业按规定作补税处理。企业称有关项目的研究仍在进行,符合有关规定,不同意海关意见,并表示向海关提供有关资料说明,同时希望能按生产实际变更确认书的产业目录为F1300,即塑胶产业项目,该项目为“产品全部直接出口的允许类项13”。但企业一直没有提交有关材料。
至2005年2月,N公司授权某咨询(深圳)有限公司叫广州分公司就上述项目确认书及减免税设备问题与海关进行沟通,称该公司董事局重视国内市场份额,自2001年设厂起一直都存在塑胶类产品的内销业务,无法变更为F1300项目,并称企业目前在经营的新型电子元器件产品的生产及即将上线的高端数字信息交换品的生产,电属下鼓励类项目(根 据国家发改委及商务部2004年11月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的规定),希望能扩大经营范围后在办理项目确认书的变更,以此符合海关对减免税设备的监管要求。实际上,该公司至今仍未能将项目确认书进行变更。
减免税设备的后续核查,是P海关综合治税专项行动的重点核查项目之一,接到关税科反映的这一情况后,主管关领导非常重视,由稽查科牵头组成专项小组,到企业宣讲政策。核查过程中,经办人员向企业出该公司使用减免税设备所存在的问题,同时耐心细致地介绍了与减免税设备相关的海关法律法规,引导企业自查自撤。2005年10月27日,企业提交报告。申请对原项目确认书项下申报进口的减免税设备按规定进行补税。
四、存在的问题
此次核查中,该关发现存在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J企业授权咨询公司对海关核查工作。自海关核查介入之日起,某咨询公司(全球五大事务所之一)的高级税务顾问便参与应对工作。据了解,该公司内部有“海关组”,由一些海关退休或“下海”的人员组成。专门从事应对海关方面的工作。这些人员的工作收费是以分钟计算的,因此,哪怕足一丝的疑点,他们也要追问到底。这就要求核查人员对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十分了解,思路上要十分清晰,在减免税政策、法规方面更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和准确的把握。为此,核查人员走访料外经贸审批部门,并得到 关税、稽查处的具体指导。
(2)企业巧妙地利用“擦边球”实现减免税设备的结转。从N公司申请立项的历程来看,企业在成立之前已经有意向购买捷普塑胶部(含塑胶设备),其企业名称也表明了塑胶产品的主导方向。在申请鼓励项目时,增加了“非金属模具的产值的50%以上”,即表示也可以同时生产塑胶产品。在第一份“进口物资清单”获得通知之后,3天内就把原来以模具生产设备为主的清单,改为以塑胶生产设备为主的清单,实现了“渐进式的过渡”,使原属捷普塑胶部的注塑设备可以顺利结转。尽管目前尚缺乏证据方面的支持,但其通过“擦边球”获得免税注塑设备的“愿意”是非常明确的。(3)设备的通用性为“移作他用”提供了条件。在N公司的减免税设备当中,仅1台可直接用于非金属模具生产,其余的多为注塑设备,但注塑设备既可以用于生产塑胶产品,也可以用于实验费金属模具,在塑胶产品市场条件有利的情况下,企业也就难免把设备“移作他用”了。
(4)政策的严谨型和可操作性尚待进一步明确。存《外商鼓励类目录》中,A0201条目的阐述并无“塑胶产品”,而N获得的项目确认书当中,项目范围却包含了“塑胶产品”。为了确保企业以生产非金属模具为主,项目确认书同时也增加了“非金属模具的产值占总产值的50%以上”的要求,但在现有政策规章中,享受A0201条目并无产值比例的规定,因此,拿产值比例作为衡量标准,其说服力度能否经得起考验,恐怕还要靠外经审批部门进一步“释法” 了。
广东化学有限公司高报单耗擅自转让节余保税货物
案 例 分 析
一、案情介绍
H海关稽查处于2002年8月7日对广东某化学有限公司进行稽查,发现该公司高报成品单耗并将节余部分保税原料用于内销成品之中,货物价值人民币4397万元,漏税约人民币980万元
二、企业基本情况
该公司成立于1994年8月,注册资本为1040万美元,外商独资企业。主要进口EVA胶粒、石油树脂、EVA乳胶、工业蛋白类物质、橡胶等原料,生产热熔胶、水基胶粘剂等工业胶,成品广泛应用于包装、制鞋业等,具有广阔的内销市场。该公司同时执行若干保税合同以及内销合同,且内销合同进口原料品名完全相同。历年来出口合同备案成品规格约4至5种,备案、核销损耗均为5%。
三、稽查过程(1)根据风险分析,确定被稽查对象。该公司属海关总署下达的2002家加工贸易大型企业名单之列,考虑到该公司生产规模较大,且同时经营内销产品的生产,业务较为复杂,较易发生挪用等情事,故将该企业列为稽查的重点。稽查之前,稽查人员详尽地调阅了H888系统中该企业的有关资料,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进出口概况、成品单损耗的备案资料等,确定本次稽查行动的主要目标是:包税合同的平衡情况、合同备案单损耗数据的真实性以及是否存在超过征税数量内销保税货物的行为。
(2)抓住单耗疑点,确定核算目标。在实地了解中得知,企业实际所生产的成品规格多达600余种,远不止备案的4至5种。而企业单耗则按内外销产品总用量的均值来进行备案。稽查人员立即意识到单耗可能存在问题,在部署查阅财务、报关资料的同时,迅速到生产控制部门查阅资料,发现该公司损耗资料显示,近3年来实际损耗率不超过1%。可以肯定,企业外销产品实际耗用的原材料与按备案单损耗所折算之耗用量势必存在差异。但外销手册已平衡核销,库存料件与现执行手册结存大致平衡,因此为了查证是否可能存在超过征税数量内销保税货物行为,以及为找到高报损耗节余料件的去向,稽查人员将核算目标转向内销平衡。
(3)围绕总量平衡。周密核算。根据该公司记录较为真实完整判断,稽查人员决定从总量核算入手,围绕以下公式展开核算:
1、已用于内销的料件=内销成品数量×成品的实际单耗率/(1-实际损耗率),将符中规格型号的内销成品的耗料数量汇总,可以得到其一定期间 内的内销耗用原料数据.2、可合法用于内销的料件=完税和内销购料件期初库存数+稽查期间料件的征税进口和内购数-稽查当日完税和内销料件的盘点库存数。
3、将上述两个公式计算的结果对比,可以得出企业是否可能存在超过征收和内购数量将保税料件用于内销产品行为的结算。
为此,稽查人员核算了以下项目:
(1)2009年1月1日的期初库存数(企业通常没有按保税和完税性质加以区分);
(2)根据已核销合同的保税合同,计算2000年1月1日当时正在执行的保税货物的应有库存数量;
(3)2002年8月7日当日盘点库存数按保税与完税的性质分别;(4)2000年1月1日至2002年8月7日,EVA胶粒、石油树脂、工业蛋白类物质、橡胶等5种原料的来源情况,按保税进口、完税进口和国内购买分列;
(5)取得企业2000年1月1日至2002年8月7日的成品销售和出口情况,按内外销分列;
(6)期间实际单耗水平测算=期间原料投入量/期间产量;
(7)抽样取得实际成产的“BOM表”(投料配方表),证实实际生产的单损耗水平;
(8)核算当日正在执行的内外销合同料件的平衡情况。
四、启示
(一)稽查人员的职业敏感性是迅速发现问题的关键。稽查人员在听取企业关于实际所生产的成品规格多达600余种的介绍之后,敏锐地意识到备案单损耗数据与实际单损耗一定存在较大的差异,迅速到生产控制部门查阅损耗报表,发现实际损耗率数据,从而将稽查的目标设定为核实节余料件的去向以及是否用于生产内销产品。并围绕这一目标,大大提高了取证的针对性。
(二)“总量平衡值控制计算方法”是稽核大型企业的有效稽查方法。通过加工贸易平衡方式的总量计算或匡算,对比或发现计算数据与实际情况的差异,对差异情况进行评估认定,据此可以推测或发现目标(问题或线索),进而发现事实。其使用的前提是:企业需有较为完整真实的会计数据,稽查人员需有较高的会计核算、分析推理和海关业务水平。
某铝业公司涉嫌串料内销
案 例 分 析
一、案例简介
某铝业公司(以下简称“铝业公司”)为1986年成立的中外合资铝型材加工生产企业,属有色金属加工性质的企业,主要经营范围包括:生产经营挤压铝铸棒、高质量铝型材、铝门窗、展柜等,并投标承包门窗、幕墙工程。稽查部门于2004年5月20 日对该公司进行稽查,发现该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保税进口铝锭与国内购买铝锭混用,在2003 年1月至2004年5月间将含有726.03吨保税进口铝锭的成品在国内销售涉嫌串料内销,案值l328.85万元,涉税247.17万元,已移交缉私部门作进一步处理。
二、稽查准备情况
(一)资料分析。稽查人员利用H883系统调阅铝业公司2003年至2004年的进出口情况,发现该司通过进口和国内购买铝锭进行生产加工,生产的铝制品有外销和内销的特点。根据掌握的情况,稽查人员推断该司存在串料内销的风险。但分析材料过于简单,以此就推断该司存在串料内销的风险,依据似乎不足。
(二)制定稽查方案,确定稽查重点。根据对该公司属于大型中外合资企业、成立时间较长、各种资料和财务账册理应完整真实的分析,稽查组制定了具体的方案,将铝锭作为重点稽查货物,把公司生产流程作为重点稽查对象,把上述情形作为重点稽查内容,另外考虑企业特点,决定采用通知稽查的方式。
三、实施稽查过程
(一)了解内部控制系统,初步确定重点。稽查过程中,稽查人员认为公司内部管理较规范,料件短少等违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较小。经进一步向企业仓库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了解料件流转各环节包括出入仓记录、生产流程、成本结转等情况,发现该公司原材料铝锭采购分为加工贸易合同、国内购买两种;销售分为进料加工复出口和国内销售。在结转成本时.该司的财务人员并不是严格按照使用来源的实际数量结转,而是根据出口与内销的比例进行结转。同时该公司生产人员和负责人均表示该公司保税铝锭进口入库后,能与国内购买铝锭分开存放,但从实际生产投炉开始便无法分开;在财务核算上,原材料账上能将保税进口料件与国内购买料件分开记录,但在成本核算、产成品账、销售账上则没有分开记录核算。鉴于上述情况,稽查人员初步认定该公司存在串料问题,并迅速核实具体数据。
(二)深入企业内部生产运作,找准切人点。经进一步深入稽查了解,该公司的保税铝锭进口入库后,与国内购买铝锭分开存放,由仓库管理人员分开管理,该公司由销售部接客户订单后将其中一份交商务部,商务部根据订单输入电脑,制作“生产计划单”(包括合同号、客户名、包装要求、交货期、型材型号、合金状态、支数、重量等内容)给生产控制部门。生产控制部门收到后。熔铸车间领用铝锭进行熔炼.然后锯切,锯切成的短铸棒上刻有熔次号用于质量跟踪。熔铸锯切完毕后,生产控制部门再制作“挤压车间生产指令传票”下指令给挤压车间,挤压车问根据指令进行挤压生产,填制“挤压操作记录”。挤压车间生产完毕后便将相关产品交给氧化车间。氧化车间接到生控部门指令后对上述产品进行表面处理生产.在此环节能够保证领用型材的批号与生产控制指令上的批号相符,生产完毕后填制“成品包装单”、“入库单”将成品交给成品库,成品库根据“成品包装单”登记台账同时在“包装单”上填好客户名称,进行备料准备发给客户。
通过对该司生产经营情况、内部控制情况及生产加工流程情况进行了解,稽查人员开始收集生产加工流程中的原始单证进行数据统计.把该公司2003年1月-2004年5月期间涉及进口的保税铝锭投入、产出及销售情况纳入统计单证范围。首先。从前段工艺熔铸开始.根据“熔炼铸造卡”将该车间所有含有进口保税铝锭投入的熔次找到.并将炉次号、保税铝锭投入量、国内购买铝锭投人量、废料投料量、产出铝长铸棒的支数和重量分别进行了统计;其次.根据挤压车间的操作记录.将所有使用以上炉次产出的长铸棒的批号找出来,按照熔次号、合合号、客户名、生产批号、型材号、使用铸棒长度、铸棒根数分别进行统汁;最后,根据成品包装单核对以上批次生产出的成品最终销售的客户,并相应找到对应的客户提货 单、销售发票。整个过程,没有明确点切人点以及最终如何突破。
四、稽查处理过程
(一)稽查事实认定。根据依法对相关单证进行的数据核算.确定串料内销证料。对2003年1月至2004年5月间该公司国内销售成品中含有的保税铝锭数量进行了统计计算.最终生成“铝业公司
2003(2004)年统数据”,该统计表由6项内容(熔次、进口铝比率、国内销售总重最、氧化一成品的成品率、成品报废率、国内销售含进口铝数量)组成,各项目的意义及计算方法如下:
进口铝比率是指某一炉中投入保税进口铝锭重量占该炉总 投入量(包括进口铝锭、国产铝锭、废料)的百分比;
国内销售总重量是指该炉次总销售量(此重量为氧化环节使用铸棒重量)×该炉次国内销售比率(扣除出口及自用、样品等);
氧化一成品的成品率是该公司统计的全年由铸棒至成品的平均成品率,即从挤压至氧化的成品率x氧化至成品的成品率,其中2003年度为78.6277%、2004年l~5月为80.347%;
成品报废率为公司成品库统计的全年平均入库成品清点报废率,即成品报废率=全年成品报废数量/全年成品入库量,其中2003年度为2.47%,2004年1至5月份为2.9%;
国内成品含保税进口铝数量=圈内销售总重量×氧化一成品成品率×(1-成品报废率)×进口铝比率。
核算结果,该司在2003年1月至2004年5月,销售给国内客户成品中含有进口保税铝锭的数量为726.03吨,其中2003年为677.601吨,2004年l~5月为48.43吨。
(二)处理结果。该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保税进口铝锭与国内购买铝锭混用.并将含有保税进口铝锭的成品内销.在出口核销时用国内购买铝锭出口,达到保税料件核销平衡,涉嫌串料内销726.03吨进口保税铝锭,案值l328.85万儿,涉税247.17万元,已移交缉私部门作进一步处理。
五、获得的经验和启示
此类案件具有一定行业性特点,该公司采用所谓的总量控制原 则,在核销环节具体做法是,不如实向海关申报手册进口的保税货物实际复出口数量与实际用于内销成品的数量,而是将手册出口成品耗用的货物总量减去进口保税货物总量,多出部分即视为使用了国内购买货物,最终进行核销。因此.海关对于这种总量控制下的平衡情况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找准切人点查找问题。本案即是抓住了保税料件在企业生产各环节的流转轨迹。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单证,有针对性地进行统计计算,最终认定企业违法事实所在。
来料加工走私团伙“飞料”走私保税布料
案 例 分 析
一、基本案情
2003年7月,稽查部门根据情报在摸底调查的幕础上对H制衣厂(以下简称H厂)进行稽查.查实该厂飞料走私各类保税布料价值34万元,涉税8.2万元。往查办该厂过程中,稽查人员根据获取的信息,不断挖掘、拓展线索,层层突破,最后以H厂“飞料”走私保税布料案为突破口,一举查获由走私团伙操纵,报关、生产、销售等主要环节均由专人统一指挥、控制,组织严密、分工精细的团伙走私布料大案。该团伙走私大案牵涉包括H厂在内的8家制衣厂,共“飞料”走私造成短少各类保税布料价值1.0125亿元,涉税2716万元。该案现已移交缉私部门进一步侦办。
二、稽查过程及方法
(一)根据情报进行分析及前期摸底核查,确定稽查对象。
2003年6月,根据缉私部门提供H厂可能存在倒卖保税料件指标的情报,稽查部门立即进行风险分析,分析结果显示H厂存在设备少、进口料件数量大、出口申报单重量小于合同备案数量等风险因素,存在较高的监管风险。稽查部门随即对该厂开展核套。核查过程中,核查人员发现该厂存在几个疑点:一是该厂仅有20多台衣车在使用,生产能 力与报关进口量极不相称;二是厂内堆放的近l0吨库存布料陈旧、布满尘埃,明显是长期不动的“陈列品”;三是经对该厂2003年1月至下厂日进出口申报单进行核算,发现进出货物总重量相差悬殊针对在核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避免打草惊蛇,引起企业的警惕,核查人员不露声色并很快地离开该厂。风险部门根据核查情况作进一步的分析,初步判断该厂可能存在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事情并发出稽查指令。
(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实施径行稽查,发现疑点。
H厂是2000年7月成立的港资来料加工企业,境外注册公司足香港H贸易公司,投资人L,主要从事服装加工。
2003年7月22日上午,稽查人员对H厂实施径行稽查。稽查人员来到该厂后并不急于清仓盘点,而是找来企业人员了解情况并察看该厂的运作状况,表面上看去该厂运转止常,有50多个上人正在生产线上忙碌地生产。但是,细心的稽查人员还是从看似正常的表象中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1.该厂车间面积仅有500平方米,没有仓库,不具备储藏能力;2.该厂有衣车等设备70多台,但仅有20多台衣车在加工,其余闲置一旁,不具备生产能力;3.车间正在加工服装,从布料质地、产品标志、包装等分析应不属于H厂;4.流水线上发现深圳新偶像时装制衣厂等3家制衣厂的加工单,存在国内承包商利用H厂车间进行国内接单加工的可能:5.老板和工厂主要负责人不愿意露面配合海关稽查,与一般企业老板面临查厂紧张、关注的情形截然不同;6.该厂于7月l9日刚进口的尼龙引织布l450公斤并没有在厂内存放,有“飞料”嫌疑。
下午,该厂报关员戴某回厂配合海关工作。据戴某称,由于该厂有一车牌为“粤Z.CL56港”的货车持“进口集中货物申报单”08310136149号从文锦渡口岸进境时被海关例行检查,他到场协助查验因而未能及时回厂里配合稽查.下午4时,司机谭某驾驶车牌“粤Z.CL56港”车到厂卸货,该车申报货物为尼龙混纺布及毛混纺绒布等6000多公斤。由于没有掌握企业违反海关规定的确凿证据,加上企业人员坚称正在加工和仓储的布料是进口保税料件,稽查人员只好按照程序对其清仓盘点并收集单证资料。在清仓过程,稽查人员又发现一个疑点,H厂内工人都不愿意卸货,工作极其拖拉。种种迹象表明.该企业肯定存在不可告人的秘密.为了解事件真相,避免打草惊蛇.稽查人员决定先行撤离.麻痹企业,但暗地里盘算着如何杀个回马枪.查个水落石出。下午6时左右,稽查人员离开了该厂。当晚9刚左右。稽查人员又换乘其他车辆返回该厂,发现下午到货的布料堆放在工厂厂房一楼的空地上,货柜车已开走,但厂房周边停放不少简易小货车,部分搬运工人聚集在小货车旁,当看到稽查人员的车到来时,就各自走开了。
综合分析当天的稽查情况,稽查人员初步判断:H制衣厂存在倒卖进口保税料件的嫌疑,并且有利用国内个体承包商进行国内接单加工应付海关查厂的重大嫌疑。同时,确定了利用已知申报单号扩展稽查线索的办案思路。
(三)再次突击检查,挖掘、拓展“两条线索”。
22日当晚,稽查人员连夜调阅了“粤Z.CL56港”的货车持有的 尾数149的“进口集中货物中报单”邻近单号的申报单,发现7月22日15时26分,该厂有另一辆车牌号为“粤Z.DT61港”的货车(司机陆某)持尾数148号的“进口集中货物申报单”从沙头角进境,申报货物为牛皮革ll21公斤,绵羊皮革1410公斤。同日晚l9时11分,该车又空载出境。而此时间段正是稽查人员对该厂进行清仓盘点时间,但并未看到该车到厂卸货,狡猾的狐狸终于露出了尾巴。于是,稽查人员决定对H厂进行再次突击检查。
23日上午,稽查人员到厂检查时,发现22日持尾数l49号的“进口集口货物申报单”进口的6吨货物,只有尼龙、全棉针织布4吨还存放厂内,而2吨多海虎绒里布、毛混纺绒布已不知去向。同时,也未发现持尾数148的“进口集中货物申报单”进口的牛皮革等货物到厂。于是,稽查人员将报关员戴某、该厂负责人张某及厂长、车间主管带回问话并对企业所有布料进行封存。在海关人员的政策攻心下,该厂负责人张某交代了两个问题。
一是7月22
H海关查厂时,他受报关员戴某指使,将正在加工和仓储的布料说成进口料件以应付海关查厂,但实际上正在加工的服装是其自己在国内接单加工的,委托加工企业正是生产线上加工单显示的3家企业,生产所用布料和成品服装与H厂毫无关系。二是从2003年3月开始,他由一名姓谭的小姐以零租金方式引入H厂车间加工服装。该厂港商老板L不负责经营管理和生产,其车间从未用进布料加工成品,加工生产的成品也没有出口过香港。与此同时,稽查人员对未到厂的“粤Z.DT61 港”货车司机陆某进行布控。同日下午,陆某从沙头角海关入境时被控制。稽查人员要求陆某带路到前一天卸货地点,陆某开始时“机灵”地把稽查人员带同H厂,但稽查人员的现场查厂及厂区保安岗亭出入登记等有力证据戳穿了陆某的谎言。在证据面前.司机陆某交代:是“华仔”打电话叫他中途在龙岗镇龙东村路边将货物过给国内货车,并在司机本上盖上该厂的货物监管章。至此,H厂涉嫌“飞料”走私的案情逐渐明朗,但是谁是幕后老板,谁在幕后操纵,如何突破.还一直困扰着办案人员。
(四)偶得关键线索,借此刨根问底,实现重大突破。
在将报关员戴某带回问话时,从其随身携带的公文包中,稽查人员发现本案的关键线索――u盘。u盘中存储着戴某同时兼任H厂和洋溢制衣厂的报关员、还曾做过华港制衣厂的报关员的资料。同时,还储存着华海制衣厂、富丽制衣厂等5家企业的生产量月报表、进出几统计表等资料。以此为突破口,对戴某进行问话。据他交代:H厂的进出口情况由港商老板L电话通知他按要求填写报关申报单,然后交由承运司机进出境;该厂的月报工作由一个叫“阿香”的人负责,“阿香”同时还负责多家企业的报关工作。根据这一线索,稽查人员向报关行查证,证实“阿香”确实兼任上述8家公司的报关工作。
通过对两天来收集的线索、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稽查人员断定H厂的运作方式是在厂内实行个体户国内委托加工,以应付海关查厂;暗中由统一管理各报关员的“阿香”和掌管实际“飞料”的“华仔” 操作;进口保税料件并不存放在厂区内,而是存放在由走私分子自行设置的厂外仓库并不进行倒卖。
纵观整个案件的来龙去脉,该走私案组织严密、分工明细,背后存在走私团伙操控的可能,同时,考虑到一人兼任8家企业的报关工作,而这些企业又基本集中在同一区域,各厂进口料件及加工成品惊人相似等因素,稽查人员由此推断该案有团伙走私的重大嫌疑。为避免打草惊蛇,稽查人员决定运用“放长线、钓大鱼”的方法,在问明情况后将报关员戴某、承包商张某、H厂厂长和其他人员放回。同时,积极准备组织规模较大的联合行动,对案件涉及的另7家企业展外调查。
(五)关警联合行动,细查深究,查破团伙走私案。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稽查人员深知其中的道理。虽然已经取得华庄厂案的稽查经验,但稽查人员还是决定先下足力气做好对另外7家企业的前期分析、摸底调查工作,充分做好战前准备,决心将整个走私团伙查个水落石出,将其一网打尽。
7月30口,按照部署,稽查部门组成20多人的专案组,分成多个小组,采用机动灵活的调查手段同时对H厂案涉及的另外7家企业实施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办案人员发现这7家企业与H厂有着许多共同点:1.都是有车间、无仓库,最多堆放一些布料做摆设应付海关查厂;2.企业设备陈旧,工人较少,且对企业经营范围等基本情况一无所知;3.个体承包人均承认工厂实行国内委托加工,而与合同进出口料件无关;4.各厂报关业务由“阿香”负责,并统一支付工资等费 用给报关员;5.在各厂发现连号电话本,号码从尾数600至632,分别供8家企业国内负责人和报关员等涉案人员使用。从调查的情况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由幕后老板操纵,由专人统一指挥、控制,组织严密、分工精细的走私团伙。由于掌握了这些企业“飞料”走私的部分证据,当天,办案人员请求缉私分局提前介入对报关员甄某、承包商余荣等4人实施48小时留置。经过办案人员与涉案人员的巧妙周旋,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包括H厂等8家企业在内的团伙走私案终于大白于天下,并揭露了来料加T企业新的走私手法。原来,幕后老板以虚假的身份如孤寡老人、无业游民等人作为备案投资者,以租厂房、投入筒单的设备甚至租赁设备方式,骗取相关部门通过验厂,以取得备案合同。取得备案合同后,办厂老板并不自行加工生广:,而是将厂房以低廉的价格或不收租金的形式出租给国内个体户,条件是要求承包人需生产加工与其在海关备案相同或相类似的产品,一旦海关下厂稽查或调查,承包人必须向海关咬定正在加工生产、仓储的货物和生产设备均是进口保税货物,以此应付海关查厂;而办厂老板则利用备案合同大量进口保税原料、进行倒卖牟取 暴利,为了平衡出口,又从社会上代理国内民营企业生产的同样成品顶替本厂生产的成品,以集报清单向海关报关出口。
三、运作手法及启示
(一)走私主要运作于法。该团伙走私案揭露了一种全新的来料加工企业走私手法,对加强企业监管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1,在注册备案上,投资人不以自己真实身份注册,而以孤寡老人或无业游民备案作为投资者;并以租厂房、投入简单的设备甚至租赁
设备方式,骗取相关部门通过验厂,取得备案合同。
2.在经营方式上,办厂老板将自身经营权私下转让给国内制衣个体户承包经营,由个体户出资购买设备,办厂老板不投资。
3.在经营管理上.实行经营权和管理权分离,经营权名义上归走私人所有,管理权承包给国内人员负责打理。承包人自行在国内接单,自行管理.自负需亏,老板不负责经营生产。办厂老板以不收厂租或减半收取租金的优惠条件吸引国内个体户承包经营,但条件是必须生产与其在海关备案的相同或类似产品,一旦海关下厂稽查时,承包人必须向海关咬定正在加口生产、仓储的货物和生产没备均是进口保税货物,以此应付海关查厂。
4.在生产上.进口料件不在厂内加工生产,承包人以承接国内服装公司的订单为主,以忙碌的生产景象应付海关查厂。
5.在企业运作上,工厂不设仓库,进口保税料件不进厂直接在厂外倒卖;或进厂作短暂停留,进行分期分批倒卖。出口成品不属该厂的成品,从社会上代理国内民营企业生产同样的成品顶替本厂生产的成品,以集报清单向海关报关出口。
6.在手册平衡上,该团伙深谙海关手册平衡的重要性,一般是有进口料件时,在短期内就收集货物出口,或采取先出口、后进原材料的办法代理他人出口成品,以求得手册平衡。
(二)启示。该案让我们受到如下启发:
1.办案人员要加强对各行业的调查研究.掌握其运作特点。要
了解各行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贸易动态和辖区内企业的运作方式,及时发现和掌握走私新手法和新规律,并积极改变常规办案思路和查缉方式,避免用单一惯用的手段查处走私。
2.综合运用稽查、调查等行政手段和侦查刑事执法手段是取证工作的有效保障。本案在对走私团伙的调查中,正是由于综合运用稽查、调查等行政手段和侦查刑事执法手段,才使取证工作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合法使用侦查手段找出涉案当事人,并在法定扣留时限内攻破当事人的心理防线,使当事人交代违法事实,使取证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3.与当事人谈话要注重技巧。本案中,办案人员明确谈话的重点和目的,根据谈话对象性别、性格、职务的小同,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并善于从谈话中捕捉信息、线索,为扩展稽查打下基础。稽查人员不仅要懂得查账,而且还要懂得与被稽查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锋,同时掌握必要的调查方法与技巧。
4.政府各部门包括海关在内要切实发挥执法监管的职责,从源头上遏制走私违法行为。各执法部门要严格审查资金引进质量,全面、严格执行加工贸易企业的设立审批程序,把好审批关。对于那些不具备生产能力的企业,一律不予批准,从源头上降低违法企业形成的概率。
某有限公司保税料件移作他用
案 例 分 析
一、案例简介
某公司(以下称甲公司)是台商独资企业,投资总额2980万美元,主要以加工贸易方式保税进口裸铜线、釸钢卷材、塑胶原料等料件.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电源线、漆包线、塑胶制品等产品,产品97%外销。
某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是甲公司关联企业,投资总额28万美元,以国内采购及一般贸易方式进口铜板、塑胶原料等料件,产品种类与甲公司相同,产品全部内销。
两家公司虽为两个独立的法人实体,但企业法人代表均为洪某,且两家企业在产品的种类、生产管理、厂房设备及材料的使用等方面均无严格的区分,实际上两家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足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经稽查,发现甲公司将保税进口的料件借给乙公司使用,乙公司以国内采购或一般贸易进口的其他料件归还。
二、稽查准备情况
根据海关总署有关通知,稽查组调取了甲公司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保税料件的进口情况,该公司共进口57种保税料件价值5026万美元,其中裸铜线、釸钢卷材、塑胶原料等通用性强、敏感度高的料件价值3773万美元,占进口料件总值的75%。通过分析,将上述料件是否有擅自内销及高报单耗等行为确定为本次稽查重点,并以径行稽查的方式对甲公司开展稽查。
三、实施稽查过程
(一)考察生产流程。稽查人员对甲公司进行径行稽查,通过听取该公司介绍,按照生产流程进行参观,了解到在该公司生产厂区内,还有一家乙公司。甲公司与乙公司虽为两个独立的法人实体,但两家企业法人代表均为洪某,且两家企业在产品的种类、牛产管理、厂房设备及材料的使用等方而均无严格的区分,稽查组认为两家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实际上 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根据分析两家公司的关联关系、管理模式和内外销情况,稽查小组认为乙公司内销产品存在挪用甲公司保税料件的可能性较高。
(二)寻找突破口。稽查组调取了甲公司、乙公司2002年、2003年的年度审计报告及2004年有关财务报表。发现甲公司2002年审计报告指出,“本公司本年度出借给乙公司原材料22,850,492.46元”。这引起稽查人员的高度重视.并及时调整取证方向,在该公司成本会计岗位的资料夹里发现一份“2003年度乙公司借用甲公司材料归还情况表”及呈董事长和执行董事的“乙公司内销耗用材料征税案”,在“乙公司内销耗用材料征税案”的结论中显示“以上材料皆以乙公司接单销售,但材料先向甲公司暂借。为平衡进销项实际反应成本,应由乙公司购人归还甲公司”。至此,稽查小组确信甲公司存在擅自挪用保税料件的行为。
(三)修正稽查方案,稽查组根据发现的新情况立即修正稽查计划,将原计划主要核实甲公司有无擅自内销保税料件、高报单耗等行为修正为核实乙公司内销产品是否耗用甲公司保税料件.从而核实甲公司是否
存在挪用保税料件的行为。
(四)稽查取证。稽查人员通过分析甲公司及乙公司的“原材料”、“其他应收款乙公司”和“其他应付款一甲公司”等账册,发现存2002年1月至l2月.甲公司和乙公司在“原材料”和“往来账”上有体现彼此的借还料记录及2002年l至8月借还料的原始凭址。而2002年9至12月仅有借还料记账凭证,没有原始凭证,2003年以后在公司账上没有借还料的任何记录.企业对此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
经核实2002年1至8月的原始凭证统计,乙公司内销产品耗用甲公司的保税料件涉及31个品种.价值979.82万元人民币。2002年9月以后,由于这两家公司对借还料记录只有记账凭证或没有任何记录,究竟甲公司将多少保税料件借给乙公司生产内销产品,成为下一步稽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此.稽查小组在全面、仔细地分析了甲公司和乙公司的生产运作模式后发现:乙公司虽然名义上存自己独立的生产线和独立的材料、成品仓库,在财务上也独立核算.但是在生产经营的实际运作过程中,生产部门凭“发料单”、“催料单”、“领用单”、“溢领单”、“借料单”等向物料课领料时。物料课人员只知其为制造部门生产所需的材料,而不管是甲公司生产外销产品还足乙公内销产品所需。因此,物料课发料时.结合两家公司材料的进料时间.不管材料是保税料件还是非保税料件,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发料,即生产现场所需领用的材料,仅其中一家公司有库存,就按有该库存材料的公司名义发料。乙公司通过一般贸易进口和国内采购原材料,备料期需5-8周,而客户订单所限定的交货期一般为一周,造成乙公司经常备料不及而挪用甲
公司的料件,包括保税料件和非保税料件。从甲公司与乙公司的发料方式可知,两家企业的料件实际上是混合在一起使用的。(对资材主管、采购课长、物料组长制作询问笔录,将甲公司与乙公司的生产运作模式特别是发料方式以询问笔录的形式作为证据固定。)在确定了甲公司与乙公司的生产运作模式后,稽查小组继续对甲公司和乙公司的会计账册、原始凭证、物料流程、生产成本计算方法进行全面、细致的核查、比对、分析,与企业充分沟通,设计出2002年9月~2004年6月期间乙公司耗用甲公司保税料件的计算方法:
第一.根据乙公司当月“现场半成品(产成品)生产入库存量表”中产品的生产数量,按BOM表(生产配料表)计算出产品所耗用的各种材料用量,并汇总计算出当月乙公司生产产品所耗用的各种材料总用量。
第二,根据当月乙公司生产产品各种材料的总用量减去乙公司生产产品的本期耗料(本期耗料为乙公司“现场原材料收料耗用存量表”中当月生产的产品所耗用的乙公司自己的料件),计算出当月乙公司生产产品所耗用的甲公司原材料数量,并按年度汇总出原材料总数。
第三,根据甲公司材料的采购情况确定乙公司产品耗用甲公司原材料的性质(保税料件或非保税料件),计算出乙公司生产的产品所耗用的甲公司保税料件数。
第四,根据甲公司当年度各种料件的发料数及金额,计算出当年所耗用的各种料件的加权平均单价。
第五.以此单价为基础计算出乙公司生产的产品所耗用的甲公司
保税料件价值。
经查,甲公司未经海关批准,自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擅自将价值人民币7823万元的保税料件移作他用,涉税l890万元人民币。经征求甲公司意见.甲公司对上述认定的事实无异议。
四、稽查处理情况
根据以上事实,对甲公司处理如下:未经海关批准,擅自将保税料件移作他用,造成海关少征进口环节税人民币1890万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六十二条的有关规定,决定向甲公司追缴进口环节税人民币1890万元,并加征缓税利息。对甲公司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未经海关许可,将保税料件移作他用的行为,由缉私局另行处理。
五、获得的经验和启示
(一)前期准备工作充分,用好风险平台的进出口数据,做到心中有数。通过调取甲公司保税进口料件数据进行风险分析,发现该公司进口的保税料件如裸铜线、塑胶原料等有通用性强、敏感度高的特点,企业有高报单耗并挪用、串用到内销产品的可能,因而在稽查前就确定了裸铜线、塑胶原料等料件作为稽查的重点。
(二)尽可能多地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正稽查计划。当了解到甲、乙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实际上足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和甲公司的产品97%以上外销、乙公司的产品l00%内销
等情况并发现审计报告中的借料记录时,立即修正稽查计划,将原计划主要核实甲公司有无擅自内销保税料件、高报单耗等行为修正为核实乙公司内销产品是否耗用甲公司保税料件,从而核实甲公司存在串用、挪用保税料件的行为。
(三)充分利用中介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和会计人员制作的报告性资料,往往可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案例中稽查方向的调整就是由于发现了审计报告中的借料记录和成本会计岗位资料夹中的“2003年度乙公司借用甲公司材料归还情况表”。
程序蓝图模型重构操作实例研究 第3篇
当软件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或者需求改变时,软件需要不断地增强、修改以适应新的变化,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程序代码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并且可能会偏离最初的设计意图,因而导致软件的质量持续降低。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软件开发的大量成本都花费在软件的维护上。随着软件系统的演变,系统的结构越来越复杂,性能越来越差,为解决这一问题,重构技术开始产生并得到发展。“重构”一词最早是由Opdyke[1]提出,他把重构定义为“面向对象领域的行为保持的重建的变体”。重构没有统一的定义,一个被广泛认可的定义是Martin Fowler[2]给出的定义,他把重构定义为动词和名词两种形式。“重构( 名词) : 对软件内部结构的一种调整,目的是在不改变软件可观察行为的前提下,提高其可理解性,降低其修改成本。重构( 动词) : 使用一系列重构的手法,在不改变软件可观察行为的前提下,调整其结构。”
目前的重构技术的对象主要集中在程序源码上,属于代码级别重构,重构之前需要先对源码分析,进行重构定位,然后才能执行重构。UML模型的出现将重构提升到模型级别,UML模型重构的研究国内外已有较好进展,并且有一些工具能够支持UML模型的重构,在文献[3]的关于UML模型在模型驱动软件开发中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近期关于UML模型重构的部分研究成果。Sunye等[4]使用UML类图和状态图向我们展示了最初的模型重构,在元模型级别上定义为OCL约束,使用前置条件和后置条件来保证重构前后的行为保持,以此来提高模型的质量。Dobrzanski等[5]为可执行的UML类图模型中的坏味道提供了一系列重构,并在Telelogic TAU CASE工具中给出了实现。Tom Mens等[6,7]把重构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抽象层次———基于模型驱动的软件重构,包括UML类图模型层次的重构等。文献[6]中使用UML协议的状态机和顺序图向我们提出了一种模型重构的形式化方法。文献[7]中Mens采用最先进的模型驱动软件开发工具Andro MDA进行案例开发的形式来解决模型驱动软件重构的一系列问题( 如: 如何定义、检测、保证模型质量,如何进行行为保持) 。Wüst[8]开发的用于UML的软件质量评估工具,可以用来分析UML模型的结构,运用设计规则检测设计的不一致性和不完整性。El-Sharqwi[9]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使用XML语义定义的设计模式的UML模型重构。Reimann[10]等人提出了一种由角色模型和通用转换规则组成通用的UML模型重构框架。张雨薇[11]结合Opdyke和Fowler的研究和UML类图特点,将基本重构划分了三个层次,并给出UML自动重构的实现框架。国内外研究在UML模型重构上虽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化方法、重构框架和重构工具支持,但是由于UML模型本身在程序过程描述方面没有较好的支持,所以我们使用过程蓝图模型弥补了UML模型在实现层过程描述的不足使得模型重构能够在方法级别上执行,从而把重构的级别提升到模型级与过程级。
2005 年刘建宾[12]提出过程蓝图的概念并进行完备的形式化定义。2006 年杨林邦[13]在基于源码重构的基础上提出了过程蓝图上的重构形式化定义,定义了37 个过程蓝图模型重构的分析函数,在Opdyke[1]提出的7 个不变量的基础上针对过程蓝图的特点增加了3 个不变量,定义15 个基本树变换操作,给出27 个过程蓝图重构规格说明,并进行了一些简单的重构变换实践。2007 年易长安[14]在文献[13]基础上进行了完善,新增15个过程蓝图模型重构的分析函数,提出3 个新的不变量,增加5个基本树变换操作,又给出了9 种重构规格说明并给出每种重构规格对应的源码重构实例。2011 年梅新云[15]提出了一种程序模型重构的实现框架,使用JAVACC解析源码,从而实现源码到过程蓝图的逆向变换,重新定义了21 种过程蓝图基本树变换函数,在文献[13]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3 种重构规格说明,新增了15 种重构分析函数,并添加了15 种重构辅助函数,给出了增加和删除变量重构操作的实现算法和一个完整的变量重命名操作实现算法。2012 年王俊飞[16]在C#过程蓝图上使用了基于数据流方程的切片算法,在文献[13 - 15]的基础上定义了9 个新的分析函数,针对过程蓝图增加了3 个新的重构操作。2013年胡伟奇[17]提出了一种Java蓝图模式的形式化定义框架,并引入了动作模式和过程模式,提出了一种新的Java蓝图模式匹配,包括结构匹配、语义匹配和参数匹配,并在这个的基础上说明了模式间的映射关系和重构变换规则。以上研究在过程蓝图模型重构研究方面做出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但在过程蓝图上重构的方面尚未有深入涉及。
本文给出了一种新的程序蓝图框架,使用UML模型来表示系统的体系结构,定义UML类图重构操作,并给出操作实例,执行系统框架级的模型重构,为过程蓝图上的重构指明了方向。使用过程蓝图模型描述方法的实现,定义过程蓝图重构的一系列形式化操作,并给出部分操作实现,执行类的方法层次的重构,从而将重构提升到模型和过程级别。
1 程序蓝图模型基本概念
我们把程序蓝图定义为UML类图模型、过程蓝图模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使用UML类图模型描述软件的体系结构框架,直观地呈现程序结构; 使用过程蓝图模型描述程序方法的实现过程,直观地表示方法细节。故程序蓝图模型包括UML类图模型和过程蓝图模型两部分。
UML类图模型
Sunye等[4]第一次使用UML语言将重构思想应用到模型之上。UML模型,特别是UML的类图模型广泛得到研究者的论证,其优势是和面向对象程序的结构非常接近,因此,很多来自于面向对象程序( Fowler[2]) 的重构方法也可以转换成UML类图模型。使用UML模型重构的一个缺点是只能在程序框架上执行重构,在表示完整程序方面有所欠缺。
过程蓝图模型
过程蓝图是一种跨越分析、设计和构造阶段的统一过程表示方法,是描述软件行为过程的一种工程蓝图[12]。过程蓝图分为概念层、逻辑层和实现层三个层次,分别用于描述抽象概念结构( ACSD) 、抽象逻辑结构( ALSD) 和抽象实现结构( AISD) 。过程蓝图提供了从概念层到逻辑层的控制流映射和从逻辑层到实现层的数据流映射,这种两级映射功能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程序独立性( 控制流独立性和数据流独立性) 。过程蓝图的三层结构层层细化,逐步求精,是一种图形化的程序过程表示方法,是对源码进行描述的模型。其本质是抽象语法树,是一种内部外部统一表示的树形结构模型,富含丰富的语义,具备抽象语法树对重构的支持能力,将重构的抽象层次提高到模型级别。由于过程蓝图模型本身具备有效性、一致性、完备性、正确性,所以使用重构操作的执行更加容易,而且出错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基于源码的重构和基于UML模型的重构。
UML类图模型和过程蓝图模型的关系
UML类图模型是程序框架级别的抽象,能够直观地呈现程序的体系结构。过程蓝图是类的方法级别的抽象,使用三层结构两级映射来描述方法实现过程。二者各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一个完整的程序模型重构过程既需要框架层次的重构,又需要方法层次的重构,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 UML类图模型重构扩展
2. 1 UML类图三层重构操作扩展
UML类图上的重构分为基本重构和组合重构。基本重构是进行UML类图变换的一系列基本的操作,组合重构是将基本重构按照循序、选择和循环三种方式组合的一起完成实现一个重构的功能。文献[11,14]中给出将基本重构划分为三个层次: 变量和对象级别的重构、构造函数和方法级别的重构、类和接口级别的重构,并给出每个层次下的重构操作的定义。
我们在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和完善,提出以下新的UML类图模型的重构操作,并给出部分UML类图的基本重构和组合重构的实现实例。
( 1) 新增变量和对象级别的重构操作
针对UML类图中的字段、临时变量以及对象进行的重构操作,新增以下重构操作:
Void Encapsulate Field( Class c,Field var Name ) 封装类的字段
Void Split Temp Variable( Class c,Field var Name) 针对每次不同赋值,创造一个独立、对应的临时变量
( 2) 新增构造函数和方法级别的重构操作
针对UML类图中的字段、临时变量以及对象进行的重构操作,新增以下重构操作:
Void Encapsulate Collection( Class c,Set method1,Set method2 ) 封装集合副本做返回值,增加新增和移除集合元素的函数
Void Hide Method( Class c,Method m ) 隐藏函数,将函数的类型改为private
Void Add Parameter( Class c,Method m) 为函数添加新的参数
Void Remove Parameter( Class c,Method m) 移除函数的部分参数
( 3) 新增类和接口级别的重构操作
针对UML类图中的字段、临时变量以及对象进行的重构操作,新增以下重构操作:
Void Replace Valuewith Object( Class c1,Class c2,Object obj) 新增类将数据项变为对象
Void Replace Constructor with Factory Method( Class c,Class c1,Class c2,Factory Method fm) 为每个子类建立工厂函数
Void Extract Interface( Interface,Class) 将相同的子集提炼到一个独立的接口中
2. 2 UML类图重构操作实例
对类图的重构有五种基本类型操作: 增加、删除、移动、泛化和特化。其中,泛化和特化分别是在类和接口的层次上进行上移和下移的重构操作。
实例源于文献[2]中的影片出租程序,并在其基础上进行适当扩展。顾客可以通过该系统租用不同的影片,系统可根据影片租用时间和影片类型计算费用并打印详单,亦可为常客计算积分。
实例1 Void EncapsulateF ield(Class c,Field varN ame)
功能:将类c(Movie)的字段varN ame(price)进行封装。
重构类型:基本重构。
重构过程: Movie类中的字段price为public类型,不符合面向对象封装原则。首先为price字段添加get和set方法,然后更新price字段的所有引用,最后更改price的类型为private。如图1 所示。
实例2 Void Extract_Class( Class c,Class c1)
功能: 新建一个类c1( Phone Number) ,将相关的字段和函数从旧类c( Customer) 中搬移到新类。
重构类型: 组合重构。
重构过程: 重构之前Customer类有3 个字段一个方法,经过分析之后,可以把其中的两个字段和一个方法使用Move_Field和Move_Method进行搬移到新类的重构,做法是首先新建一个Telephone Number类,然后运用Move_Field把area Code和number字段搬移到Telephone Number类,然后使用Move _ Method将get Telephone Number方法搬移到Telephone Number类,最后在调整可见性,重构执行前后的类图如图2 所示。
实例3void Replace Subclasswith Fields( Class c,Class c1,Class c2,Field var Name)
功能: 在超类c( Customer) 中添加字段var Name( _code) 取代子类c1( VIP) ,c2( NVIP) ,并销毁子类。
重构类型: 组合重构。
重构过程: Customer类是抽象类,有两个子类VIP和NVIP,两个子类唯一区别就是以不同方式实现了Customer类所声明的get Code( ) 方法,返回不同的常量,我们首先使用Replace Constructor with Factory Method重构,在Customer类中为每个子类建立对应的工厂函数,并将所有调用处的构造函数改为工厂函数,接着使用Add_Instance_Variable重构,在Customer类中添加两个字段。在使用Add_Method重构在Customer类添加构造函数,最后使用Remove_Method,Remove_Class删除VIP类和NVIP类。重构执行前后的类图如图3 所示。
以上三个UML重构实例分别是字段、方法和类三个层次的代表性实例,主要说明了重构操作实现的相关细节。UML类图模型重构对程序的框架结构执行了较好优化,虽没有涉及到具体的方法层次的重构,但还是为过程蓝图模型重构提供了良好的框架基础。
3 过程蓝图模型重构
3. 1 过程蓝图的树形重构
过程蓝图的树形结构模型
一个标准的Java系统源码通常包含以下元素: 包名( Package) 、类名( Class) 、方法名( Method) 、属性名( Attribute) ,这些元素的命名应符合Java命名规范,过程蓝图的树形结构表示和软件系统源码是一一对应的,也包含以上四种元素。一个系统的过程蓝图树形结构的基本元素之间的关系图如图4 所示。
ACSD是抽象概念结构图,ALSD是抽象逻辑结构图,AISD是抽象实现结构图,它们一起组成了过程蓝图中一个操作的过程蓝图三层结构模型。过程蓝图三层结构的思想和MDA的思想是吻合的,ACSD对应于MDA的平台无关模型PIM,是对程序的高度抽象描述,表达了程序的思想,与具体的实现技术和平台无关; ALSD也对应与MDA的PIM模型,是对ACSD的细化,使语义的表达更加明确,与具体的实现技术和平台无关; AISD对应于MDA的平台相关模型( PSM) ,是基于特定的变换格式对ALSD的转换,格式的要求较为严格,同特定的平台和实现技术密切相关。ALSD模型是代码生成的依据,代码质量好坏取决于ALSD的格式正确性。
过程蓝图模型动作语义[12]包括终结动作和复合动作,ACSD的构造类型集合表示为Tacsd = { + ,* ,o,?,! ,: ,> ,e,&,#} ,ALSD和AISD的构造类型相同,集合表示为: Talsd ={ SEQ,SYN,FOR,WHL,DOW,SWH,IFE,IFT,CAS,DFT,BLK,DCL,OPE,LAB,TRY,CAH,FNY,BRK,CON,CHR,RET,UND}= Taisd,我们对Java语言的过程蓝图动作语义的定义汇总如表1 所示。
过程蓝图的三层模型都是一个合法的树结构,每一层都必须满足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令T表示过程蓝图树,A表示T的节点集合,a表示T的一个结点,root表示根节点。
条件1 T中有且只有一个根节点root,并且root没有父节点。
C1: root∈A( parent( T,root) = ∧ unique( T,root) )
条件2 T中除去根节点以外,其他的结点有且只有一个父节点。
C2: a∈A—{ root} ( | parent( T,a) | = 1)
条件3 T中的任何结点都不能是自己的祖先。
C3:a∈A(aancestor(T,a))
三个条件保证过程蓝图的三层结构图在任何时刻具有树形层次结构的强制性要求。
过程蓝图重构形式化
过程蓝图是程序模型的一种过程级描述,需要用到的程序及模型实体有: 包( Package) 、类( Class) 、操作( Method) 、属性( Attribute) 、过程蓝图树( T) 、抽象概念结构图( Tc) 、抽象逻辑结构图( Tl) 、抽象实现结构图( Ti) 、结点( Node) 、结点类型( NType) 、语句块( Statement) 、表达式( Expression) 、变量( Variable) 、常量( Constant) 和参数( Parameter) 。
分析函数是用来对程序进行分析的函数,任何重构操作必须在分析函数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进行。Opdyke[1]将分析函数分为原始分析函数和导出分析函数。原始分析函数是粒度最小、不可分割、且能实现最基本功能的分析函数; 导出分析函数是原始分析函数的叠加调用和组合,结构复杂且功能更加强大的分析函数。分析函数的主要功能是保证执行重构操作的前置条件和重构后的程序满足的后置条件。
文献[13 - 16]在Opdyke和Roberts[18]的基础上针对过程蓝图一共提出了76 个分析函数,因所采用的语言和实现方法不同而有所差异,由于过程蓝图重构操作实例实现的需要,我们在他们工作的基础上提出部分新的分析函数。如表2 所示。
不变量是重构变换过程中应该保持不变的量,Opdyke在面向对象程序重构中,使用前置条件来保护不变量,以确保重构前后程序的行为保持,Roberts又增加了后置条件来保障重构的行为保持。文献[13,14,16]在Opdyke提出的7 个不变量的基础上,针对过程蓝图的特点一共新增了9 个不变量,我们根据过程蓝图上重构实现需要,增加新的不变量,来保证我们的重构结果的正确性。表3 给出了新增不变量的列表。
在过程蓝图中,所有的重构操作都是基于过程蓝图树结构的变换操作,因此,基本树变换操作是实现过程蓝图重构的基础。文献[13,14]给出了20 个基本的树变换操作,我们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充,新增了10 个基本树变换操作。新增的基本树变换操作如表4 所示。
表4 中S表示结构操作,N表示结点操作。
文献[13,14,16]在Martin Fowler提出70 多种基于源码的重构操作的基础上,先后一共定义了39 种过程蓝图上的重构规格说明,在他们的基础上,基于过程蓝图重构实现的需要,我们新增了10 个重构操作,如表5 所示。
表5 中RP为原子重构,R1 为组合重构,R2 为复杂重构; SR为结构重构,NR为结点重构。ACR为抽象概念层重构,ALR为抽象逻辑层重构,AIR为抽象实现层重构。
过程蓝图的树形结构模型的定义以及重构形式化工作的扩展,都是为过程蓝图上重构操作的具体实现做理论准备,下面我们将基于几种特定的应用场景,给出对应的重构操作在过程蓝图上的实现。
3. 2 过程蓝图重构操作实例
过程蓝图模型的构建使用了我们的蓝图工具,中文化蓝图模型的建立需要定义中英文映射表mapping. zhb和tokens. sys英文变量符号表,使用过程这里不再详述,可参见文献[12],在执行重构之前须确保中文化的过程蓝图模型能正确生成重构前的源代码。以下实例同样采用2. 2 节案例中提到的影片出租程序,展示了扩展后的重构形式化定义在过程蓝图模型重构操作中的具体应用,并给出详细的操作过程。
实例1:
重构操作: 提炼方法Extract Method( Class c,Method m,Tl t,Statement s,Method m1)
功能: 针对类c的方法m( print Info) 的过程蓝图t,将t的语句块s提炼为新的方法m1( print Detail) 。
场景: Martin Fowler提出的22 种代码坏味道中,重复代码、过长函数、过大的类、依恋情结、Switch语句等都是考虑执行Extract Method的外在表现,场景重前的源码和构造的过程蓝图模型如图5 所示。
执行步骤:
( 1) 运用已定义的导出分析函数Long Method Without TempVar及其他原始分析函数,分析重构的前置条件和不变量是否满足。
( 2)对“打印信息”过程蓝图模型进行基本树变换操作。选定“打印横幅”,执行Insert Elder Brother插入兄长“打印详细信息”,并建立三层模型。跳转步骤5。
( 3) 在类上执行Create Method添加新的方法“打印详细信息”,接着执行Edit PBTree建立该方法的过程蓝图模型。然后连续使用Create Node将“打印信息”蓝图模型中需要提炼的语句块依次添加到“打印详细信息”三层模型中。跳转步骤5。
( 4) 打开“打印信息”过程蓝图模型,执行Delete Node删除已提炼到“打印详细信息”蓝图模型中的所有节点。跳转到步骤5。
( 5) 执行Generate English Code生成重构后英文源码,源码有错误,返回步骤2 - 步骤4。直到最终源码正确,重构结束。
重构结果:
重构执行后,从“打印信息”的语句块中提炼出了一个新方法“打印详细信息”,重构后的两个方法的过程蓝图模型和源码如图6 所示。
实例2:
重构操作: 搬移函数Move Method ( Class c1,Method m1,Class c2,Method m2)
功能: 将类c1( Customer) 中的方法m1( overRent Charge) 搬移到类c2( Customer Type) 中成为新的方法m2( overRent Charge)
场景: 一个类中的方法有太多的行为与另外一个类相关而形成了高度耦合,就要考虑使用搬移函数Move Method,场景重构前的类框架和方法rent Charge,overRent Charge的过程蓝图模型如图7 所示。
执行步骤:
( 1) 运用已定义的导出分析函数Method Appear及其他原始分析函数,分析重构的前置条件和不变量是否满足。
( 2) 在方法rent Charge和方法上overRent Charge上执行一系列树变换操作。先执行Create Tree分别建立过程蓝图树,然后执行Insert Child、Insert Elder Brother,每次建立一个结点,执行Update Node进行更新保存。当所有的模型建立完毕之后执行save PBModel保存当前的过程蓝图模型。跳转到步骤5。
( 3) 在类Customer中的方法overRent Charge上执行copyMethod操作,然后在Customer Type类中执行paste Method操作,这样两个类中都有方法overRent Charge。接着执行Method Appear查找overRent Charge出现的类,如果只有在Customer中调用了,可以直接对Customer中的overRent Charge执行delete Method,删除该方法,并更新rent Charge的过程蓝图模型为方法调用。如果还有其他类调用Customer中的overRent Charge方法,可以在过程蓝图中使用delete All Children删除overRent Charge的方法体,并执行Insert Child添加新子节点,加入对_type. overRent Charge( ) 的调用。跳转到步骤5。
( 4) 在类Customer Type的方法overRent Charge上执行EditPBTree,编辑过程蓝图模型,修改结点的调用语句,并执行Update Node更新结点和save PBModel保存模型,跳转到步骤5。
( 5) 执行Generate English Code生成重构后英文源码,源码有错误,返回步骤2 - 步骤4。直到最终源码正确,重构结束。
重构结果:
重构完成后,删除了Customer类的overdraft Charge方法,在Customer Type类中添加了新的overdraft Charge方法,并进行了简单的修改,重构后的两个类的两个方法的过程蓝图模型和类框架如图8 所示。
实例1 和实例2 的结果分别说明重构形式化定义在简单和复杂的过程蓝图模型重构中是可以正确操作的,为以后重构系统的实现奠定了形式化基础。
4 程序模型重构流程
程序模型重构的实现,需要建立UML模型、过程蓝图模型和程序源码的一致性映射,程序源码是基于文本的表示方法,UML模型和过程蓝图模型都是基于可视化图形的表示方法,比起文本表示更直观。源码到UML模型的逆向映射可以借助于许多开源工具( 如Argo UML) 自动变换,也可以手工添加; 程序源码到过程蓝图模型的转换需要使用过程蓝图模型转换工具自动转换,然后加以修改。重构完毕后UML模型可以正向生成框架代码,过程蓝图模型可以直接生成完整的可执行代码。下面给出程序模型重构实现的工作流程图,如图9 所示。
上述框架的实现主要包括以下几步:
(1)程序源码到程序模型的逆向变换
程序模型包括UML模型和过程蓝图模型,源码到模型的变换需要遵循特定的映射规则,首先,借助于开源的UML建模工具和过程蓝图变换系统,实现半自动化的变换,生成初步的UML类图模型和每个方法对应的过程蓝图模型,然后人工在模型上进行修改,以保证变换后模型的正确性。
( 2) UML类图模型的重构
UML类图模型的重构在类、方法、属性三个层次上执行。首先对UML类图运用分析函数确保前置条件满足,然后执行类图重构操作,最后通过分析函数验证后置条件和不变量是否满足,是则结束,否则撤销。
( 3) 过程蓝图模型的重构
过程蓝图的重构执行之前使用分析函数进行模型的分析,在满足前置条件的前提下执行重构操作,使用不变量来进行行为保持验证,运用树变换操作来修改过程蓝图的三层模型,最后使用重构变换系统执行模型重构变换,重构变换系统需要分析函数、基本树变换,重构规格说明的支撑。使用重构变换系统改变后的过程蓝图模型只有满足后置条件和不变量才算是正确的重构。
( 4) 程序模型到程序源码的正向变换
UML模型和过程蓝图模型执行重构操作之后,借助于UML建模工具和过程蓝图变换系统,都可以正向生成程序源码,从UML模型生成的是程序的框架代码,有利于对程序的基本结构进行把握。从过程蓝图模型生成可执行的源码,可以直接在开发平台中进行调试验证。
5 验证与比较
为了验证程序模型重构实现框架的可行性,UML类图重构操作的正确性,过程蓝图重构形式化定义的正确性,过程蓝图模型重构的优越性,我们同样采用2. 2 节案例中提到的影片出租程序进行实现。
5. 1 程序源码重构执行过程
分解并重组Customer类的过长方法statement( )
( 1) 运用Extract Method( ) 重构将statement( ) 中的switch代码块抽取成amount For( ) 方法,并在statement方法添加引用,this Amount = amount For( each) 。
( 2) amount For( ) 方法的某些变量名称无意义,使用Rename( ) 重构将这些变量重命名,分析amount For( ) 方法时发现,使用了来自Rental类的信息,没有使用Customer类的信息,故需要运用Move Method( ) 重构将amount For( ) 方法搬移到Rental类中,再运用Rename( ) 重构将amount For( ) 重命名为get Charge( ) ,最后更新statement( ) 方法中对旧函数的所有引用,修改为:this Amount = each. get Charge( ) 。
( 3) 这时我们发现临时变量this Amount多余了,运用Replace Tempwith Query( ) 重构将this Amount去除,只需将this Amount的引用全部替换成get Charge( ) 。
( 4) 使用类似( 1) ( 2) ( 3) 的方法,使用Extract Method重构将“常客积分计算”代码抽取为方法get FrequentRenter Points( ) ,然后替换引用为frequentRenter Points + = each. get FrequentRenter Points( ) 。
( 5) 连续两次交替使用Replace Tempwith Query和ExtractMethod和重构,在类Customer中提取出两个方法get Total Charge( ) 和get Total FrequentRenter Points( ) ,替换掉临时变量total Amount和frequentRenter Points的引用,去除临时变量。
5. 2 UML类图模型重构执行过程
这里只给出重要属性的UML类图,并借此来说明UML类图重构实现的过程。
( 1) 分析源程序,构造UML类图模型,重构操作执行之前UML类图模型如图10 所示。
( 2) 重构分解并重组Customer类的过长方法statement( ) ,顺序执行UML类图基本重构操作Extract Method( ) ,Move Method( ) 和Rename( ) ,得到如图11 所示的UML类图。
( 3) 再次顺序执行和( 2) 中相同的3 种UML类图基本重构操作,得到如图12 所示UML类图。
( 4) 最后连续两次顺序交替使用UML类图的基本重构操作Extract Method( ) 和Replace Tempwith Query( ) ,最终得到如图13 所示的UML类图。
5. 3 过程蓝图模型重构执行过程
UML类图模型重构的直观性框架为过程蓝图模型重构在方法具体实现上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下面我们将以类图模型重构过程为基础,展示过程蓝图模型重构在方法级别的实现过程。
( 1) 使用过程蓝图工具自动化生成过程蓝图模型,并构造中英文映射表和tokens,重构之前的statement( ) 方法的过程蓝图模型M的三层结构分别如图14 - 图16 所示。
( 2) 首先,在statemment( ) 方法的过程蓝图模型M中对switch代码段对应的三层蓝图模型执行Extract Method ( ) 重构,提取新的方法amount For ( ) 的过程蓝图模型M1,接着使用Move Method( ) 重构将M1 搬移到Rental类中,成为新的过程蓝图模型M2,然后使用Rename( ) 重构将M2 描述的方法amountFor( ) 重命名为get Charge( ) ,更新M中的引用。其次,使用相同方法对M中“常客积分计算”对应的三层蓝图模型执行重构,最终在Rental类建立get FrequentRenter Points( ) 对应的过程蓝图模型M3,并在M中更新对M3 的引用。最后,在上面的基础上,连续两次顺序交替使用过程蓝图重构操作Replace Tempwith Query( ) 和Extract Method( ) ,在Customer类中建立两个新的过程蓝图模型M4 和M5,M4 描述方法get Total Charge( ) ,M5 描述方法get Total FrequentRenter Points( ) 。重构完成之后各个方法所对应的过程蓝图模型分别如图17 - 图21 所示。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源码重构的可读性差,难以找到需要重构的地方,而且容易出错; UML类图重构直观性好,效率高,但只能进行类模型框架重构; 而过程蓝图重构弥补了UML模型不能执行过程级别重构的缺点,并且蓝图模型与源码一一对应使得程序更易于理解,提高了重构的效率和程序的可读性。
6 结语
本文研究了重构操作在程序模型级别上的执行实例,使用UML类图执行程序框架级别的重构变换,运用过程蓝图模型描述类的方法实现,执行方法级别的重构变换。
本文的贡献主要包括:
在属性、方法、类三个层次上定义了新的类图基本重构操作。
给出三种代表性类图模型基本和组合重构操作实例。
完善过程蓝图模型重构的形式化定义,新增分析函数、不变量、基本树变换操作、重构规格说明定义。
给出两种代表性的简单和复杂过程蓝图模型重构操作实例。
给出一种程序蓝图模型重构的实现框架。
进行了源码重构、UML类图重构,过程蓝图模型重构实验验证与比较。
程序蓝图重构实现框架有待于进一步在大型的软件系统中进行验证,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过程蓝图工具对模型重构变换的支持,最终给出一套具有较高价值的模型重构方法和工具。
摘要:重构可以改善软件系统的内部结构,提高软件可理解性、可维护性,而又不改变软件的外部行为。传统的源码层次的重构虽有很多重构工具的支持,但是对于复杂软件的重构难度大,容易出错。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基于程序蓝图模型层次的重构。考虑到UML模型直观性的特点,给出UML类图模型在系统体系结构上的重构操作和实例,为重构在软件框架结构上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持。深入研究过程蓝图模型使用树形结构来描述程序的方法,定义过程蓝图相关重构操作并给出具体操作实例及过程,最后从过程蓝图模型生成新的源码。实验结果表明,UML模型和过程蓝图模型层次上的重构,提高了重构的抽象级别和效率。该方法能有效支持复杂软件的重构,并减少出错率。
vbaccess操作实例 第4篇
关键词:电网倒闸操作电磁干扰应用案例
变电站的开关操作都会产生大量电磁暂态干扰,变电站的类型、电压,以及变电站开关的切换速度和类型等因素,决定着电磁暂态干扰的波形变化、幅值和次数,其特点是:与断路器相比,隔离开关切换所产生的暂态干扰的次数、幅值都比较大。其原因在于断路器的切换速度大于隔离开关的切换速度,断路器设置了很好的灭弧和限制振荡的措施。
暂态的相对幅值的变化一般都很大,而且从分闸到最后或刚开始合闸时为幅值变化的最大值。如果仅仅一次开关操作就引起较大的暂态干扰,这说明干扰量较大。切换暂态的主频率,其变化频率一般在几百kHz到几百MHz之间。变化频率与变电站电压等级往往成反比,其原因是电压等级较高的变电站一般尺寸都比较大,波的传播时间也长。耦合的效果随变化频率的增高而越发明显,某些由微处理器组成的设备,其敏感度还可能随着脉冲重复频率的增高而更加敏感。
一般来讲,变电站电压等级越高,暂态电磁干扰的幅值就越高,反之,电压等级越低,暂态电磁干扰幅值就越低,变电站电压等级越高,其引起的最大暂态电磁干扰的峰值就越高。因为过渡时,高压导线上发生的最大暂态幅值主要取决于其冲击阻抗及瞬时最大相对的系统电压,而二次回路中的电磁干扰既起源于暂态高压导线电流、电压,其相对幅值与变电站电压等级成正比。综上所述,变电站中针对开关操作引起的暂态电磁干扰常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①虽然调快开关切换的速度不一定能够降低最大暂态的幅值,但其可能会有效减少电磁干扰量。
②一般来讲,二次电缆屏蔽层只在一端接地或根本不接地,都会造成部件损坏。一端接地的目的是防止电缆屏蔽层产生过多的环流,但在开关操作过程中若采取这种接地方式,屏蔽层上会产生较大的感应电压,而采取两端接地的方式,相对而言,感应电压就不会太大。
③改善电缆屏蔽。较好的屏蔽能够有效降低传递阻抗和传递阻抗耦合。同时,屏蔽层的接地方式也需要做一些改进。屏蔽层接地时,尽量使用屏蔽层的同轴端,或缩短与导线平行的引线,以免引线耦合。
④除了电缆屏蔽,还应该采用抗冲击保护设备,尤其是能与高压导线传导耦合的TV、TAV二次侧设备。
⑤要提升设备自身的抗干扰性能,就必须最大限度的减少设备拾取的干扰信号,使设备恢复正常运行。一般抗干扰的方法包括硬件抗干扰及软件抗干扰。
⑥我们一般通过以下方式来提升硬件抗干扰性能:
a布线时,不应设置过多的回路环,以防感应干扰过高。
b地线、电源线不宜过细,平时注意减小压降和耦合干扰。
c不宜悬空放置单片机闲置的I/O口,可接电源或接地,实时监控单片机的电源,可使整个电路的抗干扰性能大大提升。
d如果速度已达到了设计要求,则需降低单片机的晶振,并采用低速数字电路。
e选用优质、符合运行要求的元器件。
⑦软件抗干扰指的是在设计软件时,有目的的运用相应的措施,避免CPU的运算结果、开关指令受到窜入微机保护及控制装置内部的干扰信号的影响。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目前在国外已得到了较普遍的应用。由于电网综合自动化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都为低电平的弱电系统,高压设备在倒闸操作时电弧的熄灭和重燃,断路器合跳时发生的电磁干扰,由隔离开关切合空短线及空母线导致的高频振荡会产生大量电磁波,这些电磁波会利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与相邻的二次回路发生耦合,由此产生干扰电压会传输至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二次回路上;因为大部分干扰电磁波均为脉冲式干扰,而且可能造成继电保护、综自设备的电子及数字电路运行失常。如石家庄市某用户于2002年新建的10KV配电室投入运营后,在一个时间段内发生了3次送母联开关,跳1#主变开关的现象,且每次掉牌都没有任何预警。每次都检查电缆开关柜、电缆和变压器,但并未发现接地、短路等问题,但每次掉牌时都和开关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可确定跳闸不是由短路引起的。
该用户变电站采用JGL型静态继电器作为1#主变,这种继电器是由集成电路组成的电磁性GL继电器的替代品。CT二次电流通过I/V电源变换器为继电器提供工作电源,继电器是直流24V的中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的接点直接与控制回路上的跳闸回路相连接,同时,这个用户变电站采用的是直流电磁开关柜,所以经分析后将跳闸的原因初步判定为,是在合闸操作过程中,对交系统和直流系统对该用户造成了干扰而致使保护动作失误。
一般情况下,用户配电室内的弹簧储能机构在合闸时只会产生几安培的冲击电流,不会过多影响直流系统的运行,而电磁机构在合闸时则会产生几十安培或上百安培冲击电流,就会干扰直流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也会影响由集成电路组成的装置的运行,进而出现误跳闸的现象。
根据上述理论分析,结合现场试验发现:在开关操作的过程中,1#变JGL出口中间继电器线圈两端存在9-11V的直流电压,而且与出口继电器的动作值相当接近,若干扰电压大于继电器的动作值,就可能引发1#变开关的误动作。
此外,还要考虑一个问题:对于同一变电站的2#变,和1#主变采取同样的接线方式,其保护装置却不存在误动作现象。当2#变JGL出口继电器线圈两端感应出的电压时,这个电压还不到6V,与1#主变的感应电压相比要低很多,而且也大大缩短了干扰电压的持续时间。实验表明,1#变压器开关柜中的JGL继电器与2#变压器的继电器相比,抗干扰能力明显较低。
根据上述分析,建议这个用户按照以下方案对配电室作某些改进:
①更换1#变压器开关柜中的JGL继电器。更换后实测了冲击试验时出口继電器线圈两端感应出的电压,测得电压值不超过6V的为合格。
②在变压器开关柜的跳闸回路中增加一个跳闸出口中间继电器,通过此中间继电器的固有动作时间来躲过干扰电压持续的时间。
实践证明,该用户按照上述方案,对变电站配电室进行改进后,有效避免了保护装置误动作等情况的发生。
外汇保证金交易操作实例 第5篇
操作实例
看涨
假设当前GPB/USD的汇率是1.5847/52。
你预计英镑会相对于美元升值,所以你以卖方要价1英镑兑
1.5852美元买入一单即10万英镑。
合约价值是100,000 X $1.5852 = $158, 520。经纪人对美元保证金的要求是2.5%,所以你必须保证在你的保证金帐户上至少存有
2.5% X 158,520 USD = 3,963 USD。
GBP/USD果真升值到1.6000/05,你这时决定通过以买方出价汇率卖出英镑、买回美元,从而关闭仓位。你的收益如下: 100,000 X(1.6000-1.5852)USD = 1,480 USD, 等于一个点赚了10美元。你的收益率则为1,480/3,963 = 37.35%,这显示了以保证金帐户买入的积极作用。
如果GBP/USD跌至1.5700/75,你的亏损如下:
100,000 X(1.5852-1.5700)USD = 1,520 USD, 亏损38.35%。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保证金交易可以使你的利润或亏损率放大。
看跌
你预计英镑会从GBP/USD = 1.5847/52下跌,所以你决定卖出一单GBP/USD。
合约价值为100,000 X 1.5847 USD = 158,470 USD,实际上你卖出了10万英镑,买入了158,470 USD。
你的经纪人要求的美元保证金是2.5% X 158,470 USD = 3,961.75 USD。
GBP/USD跌至1.5555/60,那么你的帐面收益如下:
100,000 X(1.5847-1.5560 USD)= 2,870 USD
2,870 USD的帐面收益加入你的保证金帐户,你现在就有了6,831.75 USD。这样你就可以开设价值273,270 USD的仓位。
但如果GBP/USD开始上涨,当汇率达到1.6000/05时,你的帐面亏损如下:
100,000 X(1.6005-1.5847)USD = 1,580 USD
你的保证金帐户便减少了1,580 USD,降至2,381.75 USD,这下只能支持价值2.381.75 USD/0.025 = 95,270 USD的开放仓位。而你交易所需的金额是:100,000 X 1.6005 USD = 160,050 USD。这样你的“资金短缺”金额是160,050 USD-95,270 USD= 64,780.USD。
经济人会向你发出保证金通知,通知你补上2.5% X 64,780 USD = 1,619.50 USD。如果你没有立刻续上这笔钱,经济人将清算你的仓位。
最后你清仓时的汇率是GBP/USD = 1.5720/25,你的收益如下: 100,000 X(1.5847-1.5725)USD = 1,220 USD
现在你再没有开放仓位了,你可以将交易帐户上全部的5,181.75美元以现金提出。或者说这时你有足够的保证金来支持价值207,270 USD的仓位。
基层工会帐务处理操作实例 第6篇
一、收入
1、收到区总工会返拨地税代收的工会经费(50%部分)时。借:银行存款
贷:拨缴经费收入
2、收到会员缴纳会费并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
贷:会费收入
3、收到上级工会补助款。(所指的上级工会是昭阳区总工会)借:银行存款
贷:上级补助收入-某某补助(专项补助/帮扶补助/送温暖补助/救灾补助/其它补助)
4、收到行政补助款(附件应有向行政方面申请补助的报告、行政同意补助款项的凭证和行政领导同意补助的签字)。借:银行存款
贷:行政补助收入
5、收入到银行存款利息/或收取职工报名参加比赛的组织费用。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入
二、支出
1、基层工会开展教育、文体、宣传等活动时,列“职工活动支出”科目,再按开展活动内容列出明细科目(1)开展教育(职工学习培训、订阅学习教育用书报等)活动时
借:职工活动支出-职工教育费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2)开展职工业余文体活动时 借:职工活动支出-文体活动费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3)开展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工运事业活动时
借:职工活动费-宣传活动费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4)开展职工技术技能竞赛以及开展其他不属于以上内容的活动时
借:职工活动支出-其他活动支出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2、工会发生直接用于维护职工权益的支出时。列“维权支出”科目,再按所发生的内容列明细科目。(1)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争议中发生的支出 借:维权支出-劳动关系协调费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2)开展职工劳动保护发生的支出 借:维权支出-劳动保护费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3)工会向职工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服务等发生的支出 借:维权支出-法律援助费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4)工会对困难职工(以及困难职工家属)帮扶发生的支出。借:维权支出-困难职工帮扶费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5)五
一、国庆、元旦、春节等节日期间工会向职工送温暖发生的支出。
借:维权支出-送温暖费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6)发生以上各项维权活动之外的维权支出,如参与立法费等。借:维权支出-其他维权支出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3、基层工会培训工会干部、加强自身建设及开展业务工作发生的各项支出,列“业务支出”,再按所发生的内容列明细科目。(1)对工会干部、积极分子进行培训时 借:业务支出-培训费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2)基层工会召开职(教)代会、工会委员会、工会专项工作会议时 借:业务支出-会议费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3)工会开展工会组织建设、考核表彰、建家活动、大型专题调研、经审专用经费等专项业务发生的支出 借:业务支出-专项业务费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4)基层工会日常的办公费、差旅费、维修费、设备购这置费和不属于上属内容的业务支出时
借:行政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按用途分设三级科目)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三、到银行办理存取款业务时
1、取备用金 借:库存现金
贷:银行存款
2、将款项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贷:库存现金
四、往来款项
1、基层工会发生暂付待核销的结算款项时,通过“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设置明细科目,分户核算,及时清理。
2、基层工会因开展工作而发生借出款项时,通过“借出款”科目核算,设置明细科目,分户核算,及时清理。
3、基层工会发临时性暂存、应付款项时,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设置明细科目,分户核算,及时清理。
五、地税代收工会经费相关业务核算
1、原则上,工会经费由所在单位行政方面按工资总额的2%到地税部门申报缴纳,此时,基层工会不需作任何账务处理,申报缴纳工会经费的账务有由行政方面负责核算;
2、有部分基层工会,单位行政方面会把应用行政申报缴纳的工会经费拨到基层工会,再由基层工会到地税部门申报缴纳。(1)基层工会收到行政方面拨入的工会经费时,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应申报缴纳工会经费(2)基层工会到地税部门申报缴纳工会经费时,借:其他应付款-应申报缴纳工会经费
贷:银行存款
3、基层工会收到上级工会返还的50%工会经费时,借:银行存款
贷:拨缴经费收入
六、年终结帐
年终结帐时,将所有收入、支出科目冲销结转到经费结余(年终结帐后经费结余科目才发生变动,结帐前数据与年初数一致,不发生变化)
1、冲销收入类科目 原收入类科目余额在贷方,冲销时在借方(如果有二级科目的要同时结转)借:会费收入
拨交经费收入
行政补助收入
上级补助收入-某某专项补助
其他收入
贷:经费结余(数据为收入类科目余额的合计数)
2、冲销支类科目
原支出类科目余额在借方,冲销时在贷方 借:经费结余(数据为支出类科目余额的合计数)
贷:职工活动支出-文体活动费或职工教育费、宣传活动费、其他活动支出
业务支出-培训费或会议费、专项业务费、其他业务支出
其他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