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解决方案总结(精选8篇)
vb解决方案总结 第1篇
API 解决方案 -用ActiveX Server进行本地重新启动和远程重新启动 我们可以通过 API调用执行本地NT计算机的重新启动,其中最主要的调用是 Exit Windows Ex,但是在进行这个调用之前,必须首先取得当前过程的访问标记值OpenProcessToken,然后寻找在特定系统
API解决方案
-用ActiveX Server进行本地重新启动和远程重新启动
我们可以通过 API调用执行本地NT计算机的重新启动。其中最主要的调用是 ExitWindowsEx,但是在进行这个调用之前,必须首先取得当前过程的访问标记值OpenProcessToken,然后寻找在特定系统中使用的本地唯一识别号LUID,用它表示本地关机特权LookupPrivilegeValue。填充好TOKEN_PRIVILEGES结构后,调用AdjustTokenPrivileges以允许关闭计算机。最后,调用ExitWindowsEx(将可选标志位设置为强迫关机)完成整个操作周期。这里是可下载代码包: RebootNT_API.zip。
由于要解决远程重新启动的问题,那么为什么要首先提到本地重新启动的编程方法呢?这有一些原因。首先,你可能需要将重新启动机器作为程序的一部分,当在那个机器上发生一些特殊情况情况,比如发生致命错误时,就需要重新启动机器。第二,你可以创建一个ActiveX EXE或者服务程序,将它安装在远程机器上,这样就可以从一个中心计算机调用它来完成重新启动的工作,
第三,重新启动Win9x机器要比NT 简单得多,请看下面的代码:
Option Explicit
Declare Function ExitWindowsEx _
Lib “user32” _
(ByVal uFlags As Integer, _
ByVal dwReserved As Integer) As Integer
Private Const EWX_FORCE As Long = 4&
Private Const EWX_REBOOT As Long = 2&
Public Sub ShutDown(ByVal xi_blnForce As Boolean)
Dim p_lngRtn As Long
Dim p_lngFlags As Long
If xi_blnForce = False Then
p_lngFlags = EWX_REBOOT
Else
p_lngFlags = EWX_REBOOT Or EWX_FORCE
End If
p_lngRtn = ExitWindowsEx(p_lngFlags, 0&)
End Sub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vb解决方案总结 第2篇
授课时间: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授课班级:课程学时:64(32)任课教师:
1.教学情况
能认真备课、遵守学院的教学规章制度,没有迟到、提前下课、误课等教学事故发生。教学过程中,教师之间相互听课,本学期相继听了的课程,感觉受益匪浅,从中学习了很多教学方法;以重点教师说课为形式进行集体备课、建立完善标准化考核题库、期末考试采用上机考试;本学期计算机基础教学部每周都会组织各种科研讲座、教学研讨以及教师轮流讲课45分钟,内容丰富,本学期通过教研活动学了很多其他有经验教师的教学心得和体会,另外找到了一些科研的方向。
32学时共16次理论课的时间想把VB讲的很透彻,对于老师而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知识点比较多,还要把全国或江苏省VB等级考试的知识点介绍全面一些;对于学生而言,要在课后自己认真的复习和深入的理解课堂知识,同时还得自学在课堂上没有讲的内容,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以往的实验报告都是以纸质稿的作业形式布臵,导致了某些学生只是简单的抄写代码,并不一定真正的去在计算机上设计实现程序;本学期以及上学期一直使用天空教室布臵测试作业、理论知识点的总结以及实验作业的效果较好,学生把实验做好后可以直接提交,教师改作业时也比较直观,可以把程序运行一下,哪些程序代码有问题可以及时用留言的方式提出,学生反应也比较好。天空教室还可以布臵测试作业,类似真正的考试,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也比较深刻。
下面对VB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做一个总结。VB教学内容主要包括VB中常用控件,VB语言基础,VB基本语句,数组,过程,文件。如果16次课,每一次课都能够讲得透彻深入,学生都能接受,需要认真的备课准备。有几个难点的地方:VB的语言基础:因为涉及到的数据类型、函数内容很多,知识点很散,我的解决方法是在下面教学中经常地使用VB的常用函数,以加深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复习,同时让学生发现VB的常用函数还是满有用;数组:数组是一组具有相同类型的有序变量的集合,集合中的每个变量称为数组元素。文件:文件这部分内容似乎更加的抽象,尽量把这些问题简单化,简洁化,回避一些比较涩的知识点,让学生不会产生厌恶的情绪,至少不讨厌文件的相关操作。
2.学生反馈意见
每学期课程结束时,学校教务网都要求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学生的反映较好。
3.改进措施及建议
《VB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枯燥的理论知识与鲜活的案例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多注意积累资料。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方面,不仅要做到图文并茂,还要做到声文并茂、影文并茂,这一方面要求教师平时要多积累教学资料,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要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如Flash等软件的应用。
基础教学部教师:王媛媛
vb解决方案总结 第3篇
国内某核电站1-4号机组采用成熟的二代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 (CPR1000) 1089MW核电动机组, 1号机组于2012年12月28日首次并网成功, 进入调试阶段。
2013年6月5日, 运行当班值按计划执行T1RPA035试验, 主控发出试验指令后发现1EAS013VB无法开启, 导致EAS一列不可用, 记第一组I0。后经电气专业现场核实发现, 电动头电动和手动均失效, 需更换电动头6月5日, 电气专业完成对电动头整体更换, 更换完毕后, 主控重新执行T1RPA035试验, 试验结果令人满意。但电气专业在更换完电动头后, 在调试中发现当电动头停在阀门中间状态时, 电动开关阀门在短脉冲开关信号下, 电动阀仍无法电动操作;在长脉冲开关信号下, 电动头力矩开关连续抖动 (比较大的“哒哒哒”声) 。6月6日, 电气专业对拆下的1EAS013VB电动头解体, 发现电动头内部的离合器托板已断裂解体, 电动头内部的行星架已断裂。
2013年7月3日, 运行按计划执行T1RPB035定期试验, 主控正常开启1EAS014VB, 执行关阀操作时, 现场发现1EAS014VB电动头在发出数声异响后停止运行, 主控再次执行关闭1EAS014VB操作后, 电动头仍未动作, 运行人员立即现场手动关闭该阀门。这导致EAS一列不可用, 记第一组I0。将电动头置于全关位置, 再电动操作数次后, 电动开关正常, 主控再次执行T1RPB035试验成功。电气专业初步判断此次故障是电动头力矩杆抖动造成的。
在国内其他核电站现场, 1EAS01314VB在安装调试阶段, 均会出现阀门处于开启无法关闭的问题, 后经增大电动头力矩设定值、减少阀门盘根力矩值等措施, 电动阀虽可以满足开关功能, 但阀门在中间位置或全开位置重新电动操作阀门时, 还存在电动头力矩开关跳动几次后才能正常动作的现象。
因为EAS01314VB阀门在中间位置和关闭时仍存在电动头力矩杆抖动的故障, 导致阀门启闭故障隐患未完全根除, 特对电动头力矩杆抖动故障原因和改进方案进行分析总结。
2 阀门基本情况
2.1 功能要求
EAS01314VB位于地坑, 是EAS系统地坑取水管道上设置的隔离阀。阀门在电站正常运行时保持关闭状态, 当发生事故且安全壳内部压力达到MAX4 (安全壳内部要求高4) (0.24MPa) 时, 机组发出安全壳喷淋信号, EAS系统启动, 但EAS系统启动初期是直接喷淋阶段, 此阶段EAS喷淋水来源于PTR水箱, EAS01314VB仍处于关闭状态;待约20分钟后, PTR (反应堆和乏燃料水池冷却和处理系统) 水箱水位达到MIN3 (PTR水箱液位低3) 时, 此时, 切换至再循环喷淋阶段, EAS系统从地坑取水, 连接PTR水箱的阀门关闭, EAS01314VB开启, 地坑水通过喷淋泵取经由这两个阀门冷却后进行安全壳喷淋, 整个再循喷淋过程根据需要持续数月, 因此, 要求EAS01314VB一直处于开启状态。
EAS01314VB的主要功能是在失水事故或安全壳内一回路主蒸汽管道双端断裂事故期间, 降低安全壳内压力和温度, 排出安全壳内的热量, 是防止放射性产物逸出的最后一道屏障。在机组正常运行中, EAS01314VB的其中一台不可用, 导致一列EAS不可用, 第一组IO, 机组3天内向MCS后撤;EAS01314VB均不可用, 导致两列EAS不可用, 第一组IO, 机组1小时内向MCS后撤;EAS01314VB由全关位置向全开位置动作, 如果阀门不能开启, 记EAS系统第一组I0, 机组3天内后撤;阀门由全开位置向全关位置动作, 如果阀门不能关闭, 记EPP第一组I0, 机组1小时内向MCS后撤。
通常情况下, EAS01314VB没有处于中间位置的状态, 但阀门正常动作过程中存在突然断电的可能性, 恢复供电后再次启动阀门, 需要考虑阀门在中间位置的可操作性。
2.2 基本结构
EAS01314VB阀门由电动执行机构 (即电动头) 、远传机构和阀门三部分组成。电动执行机构通过阀门远传机构驱动阀杆进行开启和关闭动作。
电动头由法国Bernard (伯纳德) 公司生产, 主要由减速机构、扭矩测量机构、限位、扭矩开关、驱动装置及电动机等组成。电动头的宏观形貌见图1。电动头的主要参数如下:
功能位置码:N1EAS013VB;
型号:ST70/120/K3;
生产编号:09L02467.002;
功率:4.5KW;
额定电压:380V;
额定电流:9.2A;
额定转速:120rpm;
额定输出扭矩:550Nm;
转圈数:43转;
现场扭矩保护整定值:开328Nm/关328Nm。
远传机构由沈阳鑫通电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 共3个90°转向转角, 传动效率不小于80%, 主要由一系列的轴、万向联轴器、滑动传动件、关节轴承、转向器、阀门连接件、标尺、标尺板等零部件组成。远传机构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连接件将电动或人工驱动力传递到阀门, 实现阀门的开启或关闭。其性能参数如下。阀门口径:DN400;阀门启阀扭矩C2:238Nm;强度试验扭矩C1:1030Nm;输出轴为Φ65mm的实心轴。
远传机构的主驱动轴安装于建筑结构的穿墙行星架中, 此轴通过第一个万向联轴器驱动传动轴。在主驱动轴与第一个万向联轴器间采用花键轴和花键套的联接, 以吸收土建和安装中的位置误差。在工作中, 其他轴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万向联轴器相铰接, 通过转向器进行90°转向, 直至阀门驱动轴。建筑结构和阀门顶部安装的支撑件为不同的轴提供了导向和支撑作用。远传机构主要传动部件的作用如下。
第一, 活动驱动:与驱动装置连接的驱动轴和穿墙套筒中的传动轴组件之间采用可轴向移动的华键连接, 以补偿由于土建或安装所造成的轴向距离误差。
第二, 实心轴:通常两端与万向联轴器相连接, 传递操作扭矩。
第三, 万向联轴器:为满足结构设计需要, 解决土建、安装、热位移等因素造成的传动部件回转中心不同心的问题, 使用万向联轴器连接各传动部件。如果结构尺寸足够, 采用一对单节万向联轴器和一根实心轴, 如果结构尺寸紧张, 采用一个双节万向联轴器。
第四, 转向器:转向器是一种将输入转矩在空间位置中改变90°后输出的装置。
第五, 射线塞:焊接在建筑构件穿墙行星架中, 一般安装在穿墙行星架离阀门装置较近的一侧, 起屏蔽射线和隔离污染源的作用。
阀门本体为带楔形平行闸板阀 (阀门RIN码:WINSSJ0400R-AYG) , 阀杆为单头螺纹, 螺距8.47mm, 由韩国三信公司制造。
2.3 控制逻辑
EAS01314VB属于强制密封阀门, 阀门关闭时, 通过电动执行机构力矩开关的动作控制电机停止;在开启位置通过行程位置开关触发控制电机停止, 即力矩关、行程开。
阀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 力矩开关处于可用状态, 以保护阀门和电动执行机构的机械部件不致损坏。阀门全关位置开启时, 为保证阀门顺利开启, 电动执行机构力矩开关被短暂旁路, 之后力矩开关处于可用状态。
国内在建核电站的1EAS01314VB在现场出现阀门处于开启无法关闭的问题, 现场根据供应商建议, 在阀门开启位置设置力矩开关旁路解决了该问题。
2.4 力矩值说明
三信公司提供阀门的启闭力矩为238NM, 并按远传机构效率0.75计算电动执行机构的设定力矩值为328NM (考虑了一定的不确定度) 。
电动执行机构ST70-120的额定力矩为550NM, 三信公司和伯纳德公司提供函件, 明确该电动执行机构的力矩设定不应超过477NM。
2.5 1EAS013VB电动头行星架断裂概况
2013年6月, 运行人员在对1号机组1EAS013VB阀门远传机构做定期试验 (电动开关阀门试验) 时发现, 电动头的手动和电动操作均失效, 后解体电动头发现, 电动头内部的行星齿轮支架断裂损坏, 电动机的输出转矩无法传递到电动头的输出轴。
2013年6月之前, 该电动头在电动开关阀门过程中 (电动指令信号为电平的情况下) , 电动头的扭矩限制机构连续频繁动作, 导致电动头连续频繁启停。在正常情况下, 扭矩限制机构只有在电动头过扭矩的情况下才会动作, 起保护电动头和阀门的作用。
电厂针对电动头连续频繁启停的情况, 采取了以下措施:减小阀门的盘根扭矩 (即减小了电动头的负载) , 增大电动头的扭矩保护定值 (由328Nm调整为380Nm, 即电动头输出扭矩超过380Nm时, 电动头扭矩限制机构动作切断电动机电源) 。通过以上措施, 电动头扭矩机构频繁动作的现象已有所改善, 但在关阀启动的短时间内还是会频繁动作几次。
3 试验与分析
2015年10月, 该核电站在第2次大修中委托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CNPO) 在1EAS01314VB实施改造前对这两个电动阀再次进行了在线诊断, 下面仅列举1EAS013VB阀门的在线诊断数据。
3.1 计算校核
1EAS013VB为W型楔式闸板阀, 韩国SAMSHIN公司阀体, 阀门通径DN400, 压力等级CLASS 150, 选配法国BERNARD公司ST70/120/K3型电动执行机构, 电动执行机构与阀杆驱动套筒通过沈阳鑫通ABG4118型阀门远传机构连接。
阀门关闭密封力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3.2 现场测试
对照阀门电气接线图检查阀门控制线路, 该阀门开、关分别由开限位和关力矩开关控制。开力矩开关设置有旁路bypass保护, 关力矩开关未设置旁路bypass保护。开、关力矩开关分别设置在90%和90%, 测试前阀门在全关位。
该阀门为带远传机构的电动闸阀, 系统设备部 (OSE) 反映该阀门在全开位、全关位及半开位操作阀门时, 力矩开关会有不同程度的窜动。根据根本原因分析, 计划在第2次大修期间对电装及传动机构进行改造, 即换用低速电机并配套换用多头阀杆。
改造前先对阀门初始性能进行诊断测试, 测试试验主要分为四项:第一, 全行程性能试验, 检查电机电流电压大小, 开关量动作逻辑等;第二, 应力测试试验, 检查阀门开关过程中阀杆推力的变化情况;第三, 半开位关阀试验, 验证阀门能否在半开位顺利关闭阀门;第四, 半开位开阀试验, 验证阀门能否在半开位置正常打开阀门。
3.2.1 全行程及应力诊断测试
阀门全行程及应力测试的各项性能参数如表2所示, 全行程测试曲线如图5所示, 应力测试曲线如图6所示。
现场测试发现, 阀门开关过程中阀门运行基本平稳, 无明显异响;电机电流电压正常, 全行程时间合格;开力矩旁路时间设置合格。
从图2中可以看出, 阀门从全关位点动开阀瞬间, 触发开力矩开关动作一次, 但由于有旁路保护, 阀门可正常开启;阀门从全开位点动关阀瞬间, 触发关力矩开关动作一次 (图3显示较为明显) 并立刻恢复, 未切断电机电源;阀门到达全关位后, 关力矩开关动作, 切断电机电源
分析应力测试曲线可知, 关力矩开关触发点推力及最终密封力满足CNPO计算标准值, 也高于SAMSHIN厂家计算要求的81858N下限要求, 满足密封力要求, 平均摩擦力大小满足CNPO计算标准值, 阀门开关过程中摩擦力测试曲线也较平稳, 无异常波动。
3.2.2 半开位关阀试验
半开位关阀测试曲线如图4所示。
从曲线可知, 在半开位点动关阀启动瞬间, 触发关力矩开关动作一次并立刻恢复, 未切断电机电源;阀门从全关位点动开阀瞬间, 触发开力矩开关动作一次, 但由于有旁路保护, 阀门可正常开启。应力测试曲线显示, 半开位至全关位时, 测试摩擦力曲线也较平稳, 无异常波动。
3.2.3 半开位开阀试验
从半开位开阀测试曲线图5和图6可知, 将阀门开至半开位时, 继续点动开阀, 触发开力矩开关动作, 立刻切断电机电源, 阀门无法正常开启。通过保持开阀信号, 多次触发开力矩开关动作, 电机多次重新启动, 最终开启阀门。这是由于连续开阀时内部机械传动间隙非常小, 更难带载启动, 造成点动开阀失败, 若将阀门关至半开位时再点动开阀, 留出传动间隙, 带载启动会相对容易一些。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阀门执行机构工作性能正常, 电机工作正常;控制开关 (阀门使用开限位和关力矩开关控制阀门开、关) 和指示灯开关动作正常;行程时间合格, 开力矩bypass旁路开关设置合格。
关力矩开关触发点推力及最终密封力满足CNPO计算标准值, 也高于SAMSHIN厂家计算要求的81858N下限要求, 满足密封力要求, 平均摩擦力大小满足CNPO计算标准值, 阀门开关过程中摩擦力测试曲线也较平稳, 无异常波动。
根据试验结果可知, 该阀门总体设计上存在一定缺陷, 可归结为由电动执行机构选型与远传机构、阀门不匹配造成的。由于电装启动时所带静态负载较大, 电装输出速度较快, 启动时需要的力矩相对较大, 易触发力矩开关动作, 继而切断电机电源, 造成点动开关阀门时不易成功。
4.2 建议
(1) 更换低输出转速电动执行机构和双头螺纹阀杆组件。具体实施细节:第一, 电动头执行机构更换为低转速执行机构, 型号为伯纳德ST70-61, 设定力矩486~600NM;第二, 阀杆及阀杆螺母组件的螺纹改为双头螺纹;第三, 取消阀门全开位置力矩开关旁路的设置;第四, 将阀门盘根力矩调整为50~120NM。
vb解决方案总结 第4篇
关键词:饮食服务;VB.NET;方案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9-0000-01
The Design of VB. NET Food Service System
Zhang Xiaoqiang
(Liaoche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Liaocheng252000,China)
Abstract:As a service representative and the pillar of the third industry,food industry makes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With the ever-changing,customers put higher requirements to the size of the service,form,quality,efficiency and management.Combined with the industry's needs;to improve management,service quality;to integrate the advanced computer technology to management systems,the original design of VB.NET system was introduced to the food service system. The introduction of such programs have a great promotion role on the information storage,information sharing and integrated services of the food service,significantly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catering services,greatly improvement of the work efficiency.But with its’ application,some problems that urgent need to solve and improve are emerged.The paper aims to explore new strategies and procedures to meet the food service needs better.
Keywords:Food service;VB.NET;Program design;Research
饮食服务作为服务行业中的中流砥柱,各种服务特色和服务系统日新月异,在不断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品味的顾客的需要,各种饮食管理不断推陈出新,力求促进本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VB.NET在饮食服务系统中一直受到了比较重要的应用,但很多系统设计需要进一步更新和完善,以适应飞速发展的饮食行业和顾客的需要。
一、饮食服务系统设计
(一)饮食服务系统功能分析
饮食服务系统开发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各种饮食链条中各个环节的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系统各个功能分析是在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的基础上完成。饮食服务系统需要完成的功能主要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1.饮食服务系统中登录管理员工的输入和修改,包括员工姓名、年龄、职位以及备注信息等。每个操作员都有属于自己的工号和密码,数据也都是依据员工工号做单位进行统计。
2.饮食服务系统中餐桌包厢信息的输入、修改和查询,包括餐桌包厢编号、名称以及备注信息等。
3.饮食服务系统中菜谱信息的输入、修改和查询,包括菜品编号、名称、单位、价格备注信息等。
4.饮食服务系统中客户信息的输入、修改和查询,包括客户编号、客户姓名、客户性别、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公司单位和备注信息等,主要是大客户和经常光顾的客户。
5.饮食服务系统中登记信息的输入、查询和修改,包括登记编号、客户姓名、客户类型、用餐班别、录入菜品信息备注信息等。
二、VB.NET飲食服务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把上述饮食服务系统中的各项功能进行集中和分块,按照VB.NET中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要求,得到如图1-1所示的系统功能模块图。
二、创建饮食服务信息系统主窗体
客户满意是检验饮食服务系统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理解好顾客需求,分析好系统功能模块,通过系统实现方式将通过饮食管理信息系统中各个功能模块的实现,使用Visual Basic.net来编写数据库系统的客户端程序。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一)创建工程项目VBNET_ Restaurant
启动编程工具后,单击File|New Project菜单,选择工程模板中的Standard EXE,会自动生成一个Form窗体,属性都是缺省设置。这里保存这个窗体,单击File|Save Project菜单,将这个工程项目命名为VBNET_Restaurant。
(二)创建饮食服务系统的主窗体
创建完工程目录,紧接着创建主窗体,建议项目使用多文档界面。操作如下:单击工具栏中的ADD MDI Form按钮,产生一个窗体。在主窗体中加入状态栏控件,就可以实时反映系统中的各个状态的变化。状态栏控件需要在通常的属性窗口中设置一般属性,同时还需要在其特有的弹出式菜单中进行设置。选中状态栏控件,单击鼠标右键,选中Property菜单,然后设置属性。面板1用来显示各种文本信息,面板2用来显示当前日期,面板3用来显示当前时间。
(三)创建主窗体菜单
菜单对应着功能的划分。在主窗体中,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弹出式菜单中的Menu Editor,创建菜单结构。
(四)创建公共模块
在Visual Basic.net中可以用公共模块来存放整个工程项目公用的函数、过程和全局变量等,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代码的效率。接下来就可以根据需要开始添加代码了。由于系统中各个功能模块都将频繁使用数据库中的各种数据,因此需要一个公共的数据操作函数,用以执行各种SQL语句。
由于饮食信息管理系统启动后,首先对登录用户进行判断。如果登录用户是授权用户,将进入系统,否则将中止程序的执行。这个判断需要在系统运行的最初进行,因此将代码放在公用模块中。
三、饮食服务系统模块的创建
模块的实现是整个饮食系统的主体部分。因实现的方式方法都相似。故以其一的客户信息管理模块为例,做详细说明。其他模块可依此为据创建。
客户信息管理模块主要包括添加客户信息、修改客户信息、删除客户信息和查询客户信息的功能,具体操作如下:
(一)显示客户信息窗体的创建
选择“客户信息管理|客户信息”菜单,将首先出现如图3-1所示的窗体。所有客户类型信息都将显示出来。窗体的Load事件调用ShowTitle、ShowData函数,将所有记录显示出来。
(二)添加客户信息窗体的创建
在客户信息列表中单击“添加”按钮,将出现如图3-2所示的窗体,用来添加客户信息
输入内容完毕,单击“保存”按钮,程序将首先检查内容是否符合要求,然后检查是否有重复记录,最后添加到数据库中。
(三)修改客户信息
在客户信息列表中选择需要修改的记录,然后单击“修改”按钮,当前记录将出现窗体中。修改完毕,单击“保存”按钮,修改后的记录保存到数据库中。
(四)删除客户信息
选择客户信息列表中需要删除的记录,然后单击“删除”按钮,可以删除所选记录。
(五)查询客户信息
在客户信息列表中,单击“查询”按钮,出现如图3-3所示的对话框。
客户信息查询窗体在载入时所有客户信息自动加入到查询内容中,选择合适的查询方式,满足查询条件的记录显示客户信息列表中。
四、饮食服务系统中的数据库设计
饮食服务管理系统在使用中,由于数据量交互非常大,所以一个好的数据库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数据库的设计包括数据库需要分析、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和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三方面。
(一)数据库需求分析
饮食服务系统中的需求具体体现在各种信息的提供、保存、更新和查询中,这就要求数据库结构能充分满足各种信息的输出和输入。收集基本数据、数据结构以及数据处理的流程,组成一份详尽的数据字典,为后面的具体设计打下基础。
在对饮食管理需求进行分析调查,得到以下数据流程图。
针对一般饮食信息系统的需求,通过对饮食管理工作过程的内容和数据流程分析,设计如下面所示的数据项和数据结构:
1.餐位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餐位编号、餐位名称、位数、餐位特征、备注信息等;
2.菜谱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菜品编号、菜品名称、价格、数量、是否允许打折、备注信息等;
3.客户类型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客户类型编号、客户类型名称、折扣比例、备注信息等;
4.客户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客户编号、客户姓名、客户性别、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客户类型、客户喜好、备注信息等;
5.登记预定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登记编号、客户编号、客户姓名、客户类型、折扣比例、登记餐位、登记日期、登记班别、备注信息等;
有了上面的数据结构、数据项和数据流程,我们就能进行下面的数据库设计。
(二)饮食服务系统中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根据以上设计规划,综合分析得出的實体有:餐位信息实体、菜谱信息实体、客户类型信息实体、客户信息实体、登记信息实体、预定信息实体。以客户信息实体为例,具体的描述E-R图如下。
客户信息实体E-R图如图4-2所示。
(三)饮食服务系统中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现在需要将上面的数据库概念结构转化为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系统所支持的实际数据模型,也就是数据库的逻辑结构。
五、饮食服务系统中数据库结构的实现
经过了上面的需求分析和概念结构设计以后,将得出数据库的逻辑结构。那么就可以在数据库SQL Server系统中实现该逻辑结构。这是利用数据库SQL Server 2005系统中的SQL 查询分析器来实现的。
六、饮食服务系统的实现、编译和发行
当完成了饮食服务系统程序各个功能模块的创建,现在就可以来运行整个系统。运行程序,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进入系统。可以先选择“客户信息管理|客户信息”菜单,并输入客户信息,体验下效果。完成了饮食服务系统的编程和调试工作,最后一步就是该系统的编译和发行。选择“Project|VBNET_Restaurant Properties”菜单,进行属性设置。最后选择“File|Make VBNET_Restaurant.exe”菜单,编译开始。编译完毕后,即生成了相应的可执行文件。编译通过后,生成可执行文件VBNET_Restaurant.exe。我们需要在发行前对生成的可执行文件进行测试。通过测试的可执行文件,就可以进行发布了。
七、结语
做好饮食服务系统中顾客的需求分析,准确理解客户的需求是一套系统研发核心的开始。系统的最终形成是给客户使用的,客户的满意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在技术手段日益发展的今天,选择合适的技术,也是需要认真考虑的。以VB.NET,SQL SERVER 2005结合C/S结构实现为例说明的饮食服务系统当然有可能有更好的技术方法实现,这就要取决于开发人员的技术能力和见识。在追求功能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操作性,界面交互友善,稳定安全等。服务软件立足点是技术,目标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1](美)依夫杰.VB2005&.NET3.0高级编程[J].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版
[2]刘志妩.基于VB和SQL的数据库编程技术[J].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
[3]刘玉山.VB数据库项目设计模块化教程[J].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版
[4]杨晶.VB6.0程序设计教程与实训[J].科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
[5]李英杰.VB.NET 2005 程序设计实例教程[J].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VB常用算法总结 第5篇
一、变量值的交换
算法思想:若交换两个变量的值,必须引入第三个新的变量进行传递。以下代码是错误的:
X=12 :Y=34 :X=Y :Y=X 正确的代码是:
X=12 :Y=23 :T=X :X=Y :Y=T
二、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另一个数整除
算法思想:可以用整除的定义(余数为0)或X除以Y等于X整除Y等表达式进行判断。条件表达式可以为:X mod Y=0
或
X\ Y=X/Y
或
Int(X/Y)=X/Y 如果以上条件表达式为True,则表示X能被Y整除。
三、累加、阶乘、计数和求平均值
算法思想:使用循环语句,并用一个变量存放累加的中间及最终结果。注: 累加求和时变量初值为0,计算阶乘时变量初值为1。
统计计个数(计数)时可用一个变量作为统计个数的累加变量,每次加1即可。求平均值算法思想是先求和,再除以个数。条件求和(或计数):在循环语句中加入If-End If判断语句。
例题:计算1到10之间所有整数的累加和以及10!。n=10 sum=0
‘累加求和时,变量的初值一定为0 prod=1
‘累乘(连乘)时,变量的初值一定为1 For i=1 To n
sum=sum+i
prod=prod*i Next i Print sum,prod
例题:统计0—100之间能被3整除的数的个数、累加和及其平均值。
s=0
n=0
For i=0 To 100
If i mod 3 =0 Then
s=s+i
n=n+1
End If
Next i
Print n,s,s/n
四、随机数的产生 [a,b]之间的随机整数 Int((b-a+1)*rnd)+a(a,b)随机数(b-a)*rnd +a
五、求若干个数中最大值或最小值
六、常用字符处理函数
Mid函数:从字符串指定位置取指定个字符,格式为Mid(字符,p,n),从第p个字符开始,向后截取n个字符(若n省略则取到最后)。
Left和Right函数:从字符串左边或右边取指定个字符,格式为 Left(字符,n)和Right(字符,n)。Len函数:测试字符串长度。
UCase和LCase函数:UCase将小写字母转换为大写字母;LCase将大写字母转换为小写字母。
Instr([首字符位置 , ] 字符串1, 字符串2 [ , n]):在字符串1中查找字符串2,如果找到,返回字符串2的第一个字符在字符串1中出现的位置。首字符位置是可选的,如果不指定,从字符串起始位置开始查找;如果指明,从指定的位置开始查找。
Asc函数:返回字符串中第一个字符的ASCII码。Chr函数:将一个数值转换为其所对应的字符。
字符的比较规则是按ASCII码顺序比较,规则为 空格<”A”~”Z”<”a”~”z” 小写字母的ASCII比大写字母的ASCII小32。
例题:
1.将所有文本转换为大写(小写)字母
可以直接使用UCase(LCase)函数转换。例如: Text2.Text=UCase(Text1.Text)2.对某个字符串的所有字符逐一处理
算法思想:如果对某个字符串的所有字符逐一处理,即从字符串的第1个字符开始到最后一个字母,每次处理1个字符。可以使用For循环实现。通用代码为:
For i=1 To Len(s)
s1=Mid(s,i,1)……
Next i 3.字符转换
算法思想:通过字符的ASCII码进行处理(使用Asc函数),然后再使用Chr函数将ASCII转换成字符。例题:将文本框Text1中字符按如下规律转换a-b、b-c……z-a,并显示在文本框Text2中。
s = Text1.Text n = Len(s)For i = 1 To n
s1 = Mid(s, i, 1)
If s1 >= “a” And s1 <= “y” Then
s2 = s2 + Chr(Asc(s1)+ 1)
ElseIf s1 = “z” Then
s2 = s2 + “a”
End If Next i Text2.Text = s2 例题:将文本框Text1中的小写字母转换其对应的大写字母,将大写字母转换成小写字母,并显示在文本框Text2中。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s = Text1.Text n = Len(s)m = Asc(“a”)m)
End If
If s1 >= “A” And s1 <= “Z” Then
s2 = s2 + Chr(Asc(s1)+ m)
End If Next i Text2.Text = s2 End Sub 5.统计某字符出现次数
算法思想:对字符串中字符逐一判断,如果是某字符,则统计变量加1。
例题:统计文本框Text1中字符i和j出现的次数(不区分大小写)。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s = Text1.Text
n = Len(s)
For i = 1 To n
s1 = Mid(s, i, 1)
If UCase(s1)= “I” Then ni = ni + 1
If UCase(s1)= “J” Then nj = nj + 1
Next i
Print ni, nj
End Sub
八、素数
素数定义:只能被1和本身整除的正整数称为素数(或称质数)。例如11就是素数,它只能被1和11整除。算法思想:判别某数n是否是素数的方法有很多,最简单的是从素数的定义来求解。对于n,从i=2,3,…,n-1判别n能够被i整除,只要有一个能整除,n就不是素数,否则n是素数。此种算法比较简单,但速度慢,因此,可以将n被2到(或n/2)间的所有整数除,如果都除不尽,则n就是素数,否则n是非素数。
注:执行For循环时,循环变量等于终值仍进入循环,遇到Next语句,循环变量会自动加上步长,因此如果循环正常完成后,循环变量的值将大于终值。例如:
For i=1 To 4 If …… Then Exit For Next i Print i 如果循环正常结束,则输出结果为5(大于4)。如果循环过程中满足If条件,执行Exit For语句退出循环,则i的值一定小于5。
例题:判断n是否是素数。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n = Val(Text1.Text)For j = 2 To n100 * a)/ 10)c = i-Int(i / 10)* 10 If i = a ^ 3 + b ^ 3 + c ^ 3 Then Print i End If Next i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For n = 100 To 999 s = 0 a = n Do While a <> 0 b = a Mod 10 s = s + b * b * b a = a\ 10 Loop If s = n Then Print n Next n End Sub
十一、斐波那切数列的输出
该数列前两项为1,1从第三项开始,an=an-1+an-2
十二、进制转换 十三、三个数排序
十四、分段函数
十五、图形输出(双重循环)
十六、百鸡百钱问题
十七、迭代法P116页
十八、输入a,b,c,的值,求方程ax2+bx+c=0的解。
注意:对象只考文本框、标签、命令按钮和窗体。
本学期计算机基础及VB程序设计复习指导如下:
1、计算机基础的50道复习题,试卷上占20分,选择15题,填空5题。
2、VB习题集第一到五章控制结构的课后习题及试题解析(其中,控件只考窗体、文本框、标签、命令按钮)试卷上占40分。
VB课程设计总结 第6篇
通过几周对VB的学习,使我增加了对VB课程的了解.
首先了解到VB的特点,VB是在原来的Basic语言基础上发展而来的.Visual指的是可视的图形用户界面开发方法.不需编写大量代码去描述界面元素的外观和位置,只要把预先建立的对象添加到屏幕上的某点即可.如果使用者诸多PAINT之类的绘图程序,则实际上已经掌握了创建用户界面的必要技巧.BASIC指的是B语言,一种在计算机技术发展历史上应用得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VB在原来BASIC语言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至今包含了数百条语句,函数及关键词,其中很多和WINDOWS GUI有直接关系,VB不仅是可视语言,而且是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其特点是概念多,实践性强,涉及面广.之后,了解到一些基本的概念,含义.例如类,就是创建对象实例的模板包含了创建的属性描述和行为特征的定义.而此中的对象又是类的一个实例,继承了类的属性,方法,而VB中长用的对象有窗体,控件等.但我们在建立之前必须清楚对象的三要素:属性,方法和事件.而建立程序的步骤大致可分为:(1)启动程序,装载和显示窗体.(2)窗体等待事件的发生.(3)事件发生时,执行对应的事件发生过程.(4)再重复(2)(3)的过程(5)最后直接遇到“END”结束语句结束程序的运行或按“结束”强行停止程序的运行.再用VB创建一个应用程序,第一步骤是创建窗体,它是用户与应用程序进行交互操作的可视部分,窗体是创建界面的基本构造模块,也是创建应用程序所使用的对象.而后必要设置窗体的属性,从而构出窗体的外观,设置好的窗体,窗体就作为对象,能够对其定义的事件作出响应,这也是所谓的窗体事件,而窗体事件又包括窗体本身事件,键盘事件和鼠标事件.在了解窗体基本知识就还应了解VB的语言基础,其中包括了代码模块(窗体模块,标准模块,类模块),注释,分行和续行,数据类节(字节型,逻辑型,数值型,日期型),变量与常数,运算符与表达式,数组,控制结构,子过程和函数.同时,为了编程,我们还应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首先是对象,变量及过程的命名约定,然结构化编码约定.在VB中创建应用程序之际也就是和对象打交道之时,对象是代码和数据的组合,可以作为一个单位来处理,对象可以是应用程序的一部分,比如可以是控件,窗体,或数据访问对象.控件也是对象中的一种,主要用来获取用户的输入信息和显示输出信息.应用程序中可用的控件包括文本框,命令按扭和列表框.而通过另外一些控件可以访问其他应用程序并处理数据.VB程序设计同时可设计出一个更好的菜单系统,这样就可以使用户了解到更大量有关应用程序设计和结构的信息,精心规划菜单与工具栏有助于提高应用程序的可用性.同时在基于WINDOWS的应用程序中,对话框被用来提示应用程序继续运行所需的数据或者用户显示信息.对话框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窗体对象,在VB中按对话框的创建有三种类型的对话框,他们是预定义对话框,自定义对话框和标准对话框.对于自定义对话框和标准对话框,使可以完成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学习VB程序设计后,增加对此的认识,深入学习VB程序就可掌握新的软件,新的编程环境,学习此课程,也可学会使用开发环境,开发工具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跟上计算机学科的发展.
VB实训总结 第7篇
实训任务问题的解决:
通过网上搜寻相关资料以及查阅相关书籍了解更多关于VB的知识。到了第四次实训的时候,虽然能实现基本的排版后,但是调试的时候出现了很多问题。而且,有时候由于考虑不周以及粗心的缘故,代码方面存在很大的误差。老师们教了我们很多简单实用的技巧。也让我们意识到了要想全面完整的完成一个模块,首先要经行程序设计,全面分析会用到的东西及考虑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所以出现的问题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及团队的团结精神一起探讨,一起思索,顺利解决了发生的问题。
实训后体会: 在程序的编写上,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可能有些功能不太全面也不太完善,但我觉得自己是认认真真的做了,而且从中学到了很多,以后,我要把自己欠缺的知识点补习好,而且要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最重要的是改掉粗心马虎、考虑不周的习惯。我想我以后会将此程序完善好,争取能够运用到生活中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让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十分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次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
突然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这里本来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生活的路呢?生活的路也是人走出来的,每个人一生总要去很多陌生的地方,然后熟悉,而接着又要启程去另一个陌生的地方。
作为初涉社会的开端,这里有许多回忆和联想,面对残酷的现实社会,每个人都无法选择逃避,除了勇敢面对,我们也无从选择!
vb解决方案总结 第8篇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 我国城市化也如火如荼, 由于城市交通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跟不上交通需求的变化, 城市交通的供需矛盾越来越尖锐, 交通拥挤成为城市化发展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
针对日益严重的交通拥挤这一状况, 国内也有很多专业人士, 提出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 其中比较有特色的就是熊建平提出的《交通拥堵的治本之道——城市不间断通行道路交通系统介绍》, 阐述了通过对道路的整改, 避免车流的交叉, 从而达到一种不需要信号灯控制的交通系统, 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由信号灯相位控制引起的车流间断以及产生的拥挤, 然而这种方案工程浩大, 在现有交通道路的基础上, 短期内是无法实现的。
本论文为更快速的解决交通拥堵给城市发展带了的不便, 在原有的道路构架的基础上通过选用适合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达到快速疏散交通拥堵的效果。
二、交通信号控制
依靠交通警或采用交通信号控制设施, 随交通变化特性来指挥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它通过由电子计算机管理的交通控制设施对交通流进行限制、调节、诱导、分流以达到降低交通总量, 疏导交通, 保障交通安全与畅通的目的。
1、交通信控发展
19世纪初, 在英国中部的约克城, 红、绿装分别代表女性的不同身份。其中, 着红装的女人表示我已结婚, 而着绿装的女人则是未婚者。后来, 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经常发生马车轧人的事故, 于是人们受到红绿装启发。
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 全世界建有交通管制中心的城市有300多个。各国广泛使用最具代表性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系统有英国道路研究所的TRANSYT、SCOOT系统和澳大利亚开发的SCATS系统。
2、交通拥堵起因
经过调查统计发现, 将城市道路相互连接起来构成道路交通网的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 是造成车流中断、事故增多、延误严重的问题所在, 是城市交通运输的瓶颈。
交通拥堵有两种事件构成:确定性时间与随机性时间, 确定性事件有规律性, 可以捕获其规律, 通过数学模型能加以解决;随机性时间, 没有规律, 但有发生概率, 而他们对交通拥堵造成的后果往往是严重的。
三、仿真平台简介
本论文根据实际十字路口, 利用VISSIM构建一个虚拟的十字路口的路网, 并添入交通控制器、交通信号灯、车流量和检测器等。在利用VB (Visual Basic) 软件编译平台, 通过引用VISSIM中的COM接口, 从而从外部构建一个良好地人机界面, 实现对VISSIM仿真的调试平台的搭建。
1、vissim简介
VISSIM为德国PTV公司开发的微观交通流仿真软件系统, 用于交通系统的各种运行分析。
VISSIM采用的核心模型是Wiedemann于1974年建立的生理-心理驾驶行为模型。该模型的基本思路是:一旦后车驾驶员认为他与前车之间的距离小于其心理 (安全) 距离时, 后车驾驶员开始减速。由于后车驾驶员无法准确判断前车车速, 后车车速会在一段时间内低于前车车速, 直到前后车间的距离达到另一个心理 (安全) 距离时, 后车驾驶员开始缓慢地加速, 由此周而复始, 形成一个加速、减速的迭代过程。
2、Visual Basic简介
Visual Basic (VB) 是在windows的环境下运行的, 支持可视化编程的、面向对象的、采用事件驱动方式的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也是进行应用系统开发最简单的、易学易用的程序设计工具。从任何标准来说, VB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它源自于BASIC编程语言, 其开发的应用程序的运行采用事件驱动原理在VB代码窗口输入代码时, 对VB中的对象的属性、方法、内置的函数和已定义的自定义函数等。能自动给出拼写提示, 这样可大大编程人员的记忆量, 程序员可以轻松的使用VB提供的组件快速建立一个应用程序。
四、系统的构建
为更好的分析突发性事件的交通拥堵快速疏散的问题, 我们利用VISSIM构建了通用的十字路口的路网图, 在通过VB引用VISSIM的COM接口, 从而来调用VISSIM中的各个类, 来实现可控制仿真。
用VISSIM能够进行交通的仿真, 在仿真之前, 必须先构建路网文件。首先, 本论文主要是通过VISSIM来模拟现实中的交通运行仿真, 因此, 构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十字路口。
(1) 背景构建
VISSIM可以无背景构建路网, 只是这样画路网的时候就没有一个参照点, 路网的长度是没有参照的。为了让VISSIM里的路网更精确, 需要我们用画图软件在外面照着实际路口, 画出一个背景图来, 就能够在VISSIM中参照背景构建一个与精确的路网。本文是通过用CAD描绘了一个简单且与现实中的十字路口相类似的背景图。我们构建的是一个4车道的十字路口, 第一车道 (靠近马路边上的这条) 为右转通大道, 第4通道为左转通道, 其余的为直行车道。
(2) 搭建仿真系统
构建完路网, 配置好要用到的参数后, 就可以开始仿真了, 本论文为了实现对突发性交通拥堵快速疏散, 就利用VISSIM对COM的支持, 使用VB作为系统外围的一个控制器, 这个控制器, 主要是通过用VB自带的控件功能来完成的, 首先利用VB调用VISSIM的支持COM的库函数, 通过调用VISSIM的类, 来实现对VISSIM的控制。
为了搭建一个能够实时接受人类发送指令的人机协作系统, 我们利用了上述的原理, 利用VB中的控件通过调用VISSIM的各种类来实现即时改变仿真参数的操作界面, 如图4-1所示:
在这里简单的介绍下, 该操作界面各个控件的功能, 如图4-4所示, 打开VISSIM的控件, 是使用了VISSIM的文件操作类来打开VISSIM程序和调用前期准备好的路网文件地址来使VISSIM打开相应的路网文件;关闭VISSIM的控件也是调用了VISSIM中的文件操作类, 关闭VISSIM程序, 在关闭之前也没有做保存处理, 当然如果有必要的可以新建一个保存的控件, 实现方法与前面讲的一致;接下来是运行控件的操作了, 和前面说的一样就是利用循环单步来实现的, 程序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 ()
STOP_PUSHED=False'仿真停止标志位
For i=0 To sim.Period*sim.Resolution'循环执行单步运行指令
sim.Run Single Step
Do Events'挂起循环, 检测是否有停止按钮按下
If STOP_PUSHED Then Go To the_end'停止按钮按下, 跳出循环
Next i
the_end:
sim.Stop'停止仿真的运行
End Sub
为了实现人机协作操作系统, 本论文是在操作界面的右边, 利用按钮来实现的。首先要介绍一下本论文研究的系统的信号控制。在VISSIM中我们以上位北, 该系统目前只针对一个十字路口, 一共有12个信号灯, 四组相位, 其中:第一相位为东西方向直行;第二相位为南北直行;第三相位为东西向左拐;第四相位为南北相左拐;该系统在仿真的时候, 默认是周期相位控制的, 在发生突发性交通拥堵的时候, 通过点击各个相位的绿灯来打开相应相位的绿灯, 当开第一相位绿灯的时候, 就使东西相位的绿灯信号开启。当人机协作完成后, 单击自动控制红绿灯时, 系统又恢复之前的周期相位控制。
该系统通过人机协作的功能, 目的是为了替代交警上岗指挥交通, 当发生突发性拥堵以后不必在大老远的派个交警过去指挥现场, 只需坐在控制室按几个按钮就可以达到交警亲临现场的效果。
五、仿真及分析
本论文是基于各种软件搭建的一个可以实现人机操作的虚拟系统, 通过仿真来证明该系统的利用价值, 实际中的人机操作系统的硬件及软件原理, 本论文中未有涉及。
点击打开VISSIM路网后, 系统就会开启指定的路网文件, 然后就可以配置各项参数了, 这些参数不仅可以在仿真前配置, 也可以在仿真中配置。
VISSIM中的路网文件的仿真配置, 仿真秒为3600, 此时东西向车辆输入量为100等。
点击运行后, VISSIM会开始仿真, 在运行的过程中可以随时点击停止就可能将仿真停止。当然我们也可以用单步按钮, 每按下单步按钮就会运行5步。
本文为探讨人机协作系统对突发性交通拥堵疏散方法, 引出了单相位人界操作界面, 可以按照交通需要通过人为的操作来切换相位, 打破了传统的周期相位控制, 从而对交通拥堵的疏散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接下来就是利用该系统对传统的周期相位控制和人机协作控制进行的仿真。
在仿真中给东西向的车辆输入调整1500, 南北向还是保持为100, 此时若是在通常的周期相位的控制下, 东西向的车子会瞬间拥堵起来, 如图5-1所示:
在这种突发性拥堵的情况下, 通过切换相位通道, 就可以迅速解决这种拥堵情况, 如交警在现场指挥一样。能够充分的发挥相位切换的灵活性, 充分的释放车流量, 达到缓解交通拥堵效果。如图5-2所示:
显然, 人机协作系统对突发性交通拥堵的疏散比周期相位要好的多, 交通的拥堵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要通过控制器来打破周期相位来缓解突发性交通拥堵, 就必须需要一个能够准确判断路况的控制器。但是, 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任何一个智能系统能够达到人对交通状况的准确判断。所以为了实现对突发性拥堵的快速缓解, 需引进人机协作方案。这种方案的最大优势就是在发生拥堵时, 可以在办公室里指挥交通就如交警亲临现场一样, 可以针对不同的状况采用不同的交通信号指挥车辆行驶, 以达到最有效的解决拥堵。
六、总结
经过之前的仿真可知, 周期相位, 在道路没有达到完全饱和之前, 解决拥堵的能力较差。
及时调整相位的切换, 可以明显的改善对这种突发性交通拥堵情况, 但是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任何一个控制器可以像人脑一样达到这种快速准确判断交通状况, 而适当调节相位。这种相位切换的交通控制方法若要实现, 就需要安排专业人士, 在发生突发性交通拥堵的情况下, 判断出最准确的交通情况, 打开最适宜的相位, 来迅速缓解交通拥堵, 这就是人机协作的优势所在。当然这种方法也不是万能的, 当两个路口的流通量都达到饱和了, 这种方法也就失效了。
本论文主要是通过利用VISSIM及VB来搭建一个可以实现人机协作的系统, 利用仿真来证明, 人机协作系统是解决突发性交通拥堵的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
摘要:随着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提高, 私家车越来越多, 随之而来的是道路的负载量也在日益增加, 城市交通拥堵也越来越严重。交通控制也变得越发重要了, 引发了人们对交通控制的重视, 加强对交通管理的研究及探讨。也大大的加快了交通信控的发展, 经过了周期信号控制, 感应控制, 自适应控制, 乃至智能体控制。本论文简单的介绍了交通信控的发展史和交通拥堵产生的原因, 主要讲述了如何利用VISSIM与VB语言平台搭建实现对十字路口信号灯进行控制的仿真系统, 从而体现人机协作是根据目前我国城市发展特性, 解决突发性交通拥堵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交通信控,交通拥堵,VISSIM,VB,人机协作
参考文献
[1]俞峥, 李建勇.多智能体在交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1, 3 (1) .
[2]陈方, 戢晓峰.城市交通拥挤管理政策体系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1) .
[3]熊见平.城市不间断通行道路交通系统介绍[J].城市道路与防洪, 2011, 6 (6) .
[4]李群祖, 夏清国.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现状与发展[J].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 12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