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fp教案下载(精选6篇)
vfp教案下载 第1篇
设计报表的最终目的是要按照一定的格式输出符合要求的数据,报表文件的扩展名为.frx,该文件存储报表设计的详细说明。每个报表文件还带有扩展名为.frt的报表文件。报表文件不存储每个数据字段的值,只存储数据源的位置和格式信息。
报表文件按数据源中记录出现的顺序处理记录,如果直接使用表内的数据,数据就不会在布局内正确地按组排序。因此,在打印一个报表文件之前,应确认数据源中已对数据进行了正确排序。一般,建议报表的数据源使用视图或查询文件。
报表输出时,应该先进行页面设置,通过预览报表调整版面效果,最后再打印输出到纸介质上。
1.页面设置
规划报表时,通常会考虑页面的外观。例如页边距,纸张类型和所需的布局。在“页面设置”对话框中可以设置报表的左边距并为多列报表设置列宽和列间距,设置纸张大小和方向,步骤如下:
(1)从“文件”菜单中,选择“页面设置”,出现“页面设置”对话框。
(2)在“左页边距”框中输入一个边距数值。页面布局将按新的页边距显示。
(3)若要选择纸张大小,选择“打印设置”。
(4)在“打印设置”对话框中,从“大小”列表中选定纸张大小。
(5)若要选择纸张方向,从“方向”区选择一种方向,再选择“确定”。
(6)在“页面设置”对话框中,选择“确定”。
在更改了纸张的大小和方向设置时,需要注意该纸张大小是否可以设置所选的方向。例如,如果纸张定为信封,则方向必须设置为横向。
2.预览报表
通过预览报表,不用打印就能看到它的页面外观。例如,可以检查数据列的对齐和间隔,或者查看报表是否返回所需的数据。有两个选择:显示整个页面或者缩小到一部分页面。
“预览”窗口有它自己的工具栏,使用其中的按钮可以逐页地进行预览,
步骤如下:
(1)从“显示”菜单中选择“预览”命令,或在“报表设计器”中单击鼠标右键并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预览”命令,也可以直接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打印预览”按钮。
(2)在打印预览工具栏中,选择“上一页”或“前一页”来切换页面。
(3)若要更改报表图象的大小,选择“缩放”列表。
(4)若要打印报表,选择“打印报表”按钮。
(5)若想要返回到设计状态,选择“关闭预览”按钮。
注意:如果得到如下提示“是否将所做更改保存到文件?”那么,在选定关闭“预览”窗口时一定还选取了关闭布局文件。此时可以选定“取消”按钮回到“预览”,或者选定“保存”按钮保存所做更改并关闭文件。如果选定了“否”,将不保存对布局所做的任何更改。
3.打印输出
使用报表设计器创建的报表布局文件只是一个外壳,它把要打印的数据组织成令人满意的格式。如果使用预览报表,在屏幕上获得最终符合设计要求的页面后,就要打印出来。步骤如下:
(1)从“文件”菜单中选择“打印”命令,或在报表设计器中单击鼠标右键并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打印”命令,也可以直接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运行”按钮,出现“打印”对话框。
(2)在“打印”对话框中,设置合适的打印机、打印范围、打印份数等项目,通过“属性”设置打印纸张的尺寸、打印精度等。
(3)选择“确定”按钮。Visual FoxPro就会把报表发送到打印机上。
如果未设置数据环境,则会显示“打开”对话框,并在其中列出一些表,从中可以选定要进行操作的一个表。
在命令窗口或程序中使用REPORT FORM(报表文件名>[PREVIEw]命令也可以打印或预览指定的报表。
论VFP中的索引 第2篇
一般情况下, 表中记录的顺序由数据录入的先后顺序而定, 并用记录号予以标识, 因此, 表中的记录无规律。要想使无规律的记录有规律, VFP中提供了两种方法:一是排序法, 二是索引法。排序是对表中记录进行整理, 按指定的关键字段排序, 并将排序结果形成一个新的数据表, 属于物理排序。其缺点是:当原始的表文件被修改后, 必须重新排序, 排序时产生的新表文件, 占用磁盘空间, 当表较大时, 排序处理太耗时, 因此此法较少使用。索引是根据某一字段的值进行逻辑排序, VFP在输出记录时, 按照索引的顺序分别读取每一条记录, 而这些记录的实际储存位置并未改变。一般来讲, 在数据库中, 索引不会自动生成新的表文件, 只是会生成有用的索引新文件。但是, 不能单独利用索引新文件来进行搜索, 必须在表文件的密切配合下, 才能加以利用。因此, 在一定意义上, 可以将索引的优势概括为三点: (1) 在数据检索上, 利用索引使得搜索速度得到了质的提升, 节约了搜索过程的时间; (2) 可以精确定位数据库中每一行, 甚至每一个字符的唯一性; (3) 能够加强表与表之间的关联性, 同时也加快了他们之间的连接。
2 索引的分类
索引是根据某一特定关键字进行排序的, 因此根据对关键字的不同要求, 可以将索引分为以下四种不同的类型。
(1) 主索引:主索引的关键字不允许出现重复值, 因此, 只能在数据库表中建立主索引, 并且, 一个数据库也只能建立唯一的主索引。
(2) 候选索引:一般情况下, 一个表中可以建立若干个候选索引, 但是, 候选索引却不允许关键字出现重复值。
(3) 普通索引:普通索引可以认为是候选索引的进一步扩展, 既允许一个表建立若干个普通的索引, 同时也允许索引的关键出现重复值。所以, 可以将普通索引归类为默认类型的索引。
(4) 唯一索引:在唯一索引中, 一个表可以创建多个唯一索引, 也同样允许出现重复的关键字, 但却区别于普通索引的是, 只能包含表文件与索引关键字匹配的第一个记录。
3 索引文件的分类
索引文件分为以下三类。
(1) 结构复合索引文件 (.CDX) :使用和表文件名相同的基本名, 可以包含多个索引, 每个索引有一个索引标志。此类索引文件, 随表的打开自动打开, 当数据库文件被修改时被自动维护。
(2) 非结构复合索引文件 (.CDX) :必须明确打开。使用和表不同的基本名, 可以包含多个索引, 每个索引有一个索引标志, 需要单独打开。
(3) 独立索引文件 (.IDX) :必须明确的打开。文件的基本名由用户定义。此类索引文件是根据一个索引项建立的索引文件。
4 索引文件的创建
VFP创建索引文件有两种方式:表设计器方式和命令方式。
(1) 表设计器方式:打开表文件→从显示菜单中选择表设计器→在表设计器中单击索引→输入索引名并选择索引类型→选择索引的方向 (升序还是降序) →在表达式框中输入作为排序依据的索引关键字→在筛选框中输入筛选表达式→单击确定, 完毕。
(2) 命令方式。
[说明]<索引关键字表达式>:对于关键字表达式在索引文件中的建立, 既可以是单一字段名, 也能够是多个字段组成的字符型的表达式, 但在字段类型上, 必须是数值型、字符型、日期型和逻辑型等四种, 不能是其他类型的字段, 在指定的索引文件中进行。单个字段的表达式类型无须转换, 但多个字段的表达式在应用中需要转换成同一个类型的表达式才能进行使用。
TAG<标识名>:对于TAG标识名, 属于指定建立或者追加索引的标识名, 因此只对复合索引文件的检索有效, 而对其他类型的索引文件无法进行检索。
OF<复合索引文件名>:在VFP关系数据库中, OF特指指定的复合索引文件名。若有此选项, 就会在指定的复合索引文件中追加一个索引标识, 即使指定的复合索引文件不存在, 系统也会自动建立指定的文件。若没有此选项, 表示在结构复合文件中追加一个索引标识, 若结构复合索引文件不存在, 系统将自动建立结构复合索引文件。
FOR<逻辑表达式>:对记录进行筛选, 只对满足特定要求的记录建立索引, 而去除不符合特定要求的其他记录。
ASCENDING|DESCENDING:ASCENDING表示按升序建立索引, DESCENDING表示按降序建立索引。缺省时, 按按升序建立索引。单索引文件不能选用DESCENDING选项。
UNIQUE:用来建立唯一的索引, 确保在后续检索操作中的精确定位, 加快检索速度。
ADDITIVE:用来标识以前打开的索引文件, 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关闭索引文件。要是没有ADDITIVE进行识别, 就会关闭除了结构符合索引文件外的其他已经打开的索引文件, 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举例:
INDEX ON产品名称TAG cpmc OF产品名称索引FOR产品名称=“三星手机”表示按照升序排列给产品名称为三星手机的记录建立索引文件, 其索引文件名为产品名称索引, 索引标识为:cpmc。
5 索引的使用
(1) 建立一个或者几个索引, 打开相应的索引文件。
一个表可以建立多个索引, 但任一时刻控制记录逻辑顺序的索引却只有一个, 这个索引称为当前索引。指定当前索引后记录的顺序就由该索引决定。但在指定当前索引之前, 必须打开索引文件 (结构索引文件除外, 结构索引文件随着表的打开而打开) , 打开索引文件的命令是:SET INDEX TO, 其中的“索引文件列表”指定打开的索引文件, 每两个文件名之间用逗号分隔。当索引文件打开后, 就可以指定当前索引了, 其命令为:SET ORDER TO< 索引名>, 其中“OF索引文件名”, 指定该索引文件中的索引为当前索引。如果缺少该项, 则默认为结构索引文件。
例如, 将产品名称索引文件中的cpmc指定为当前索引:
SET INDEX TO产品名称索引
SET ORDER TO cpmc OF产品名称索引
(2) 索引文件的维护。
增加、删除和修改当前表中的数据时, 同时也需要对索引进行相应的动态维护和调整, 使索引文件中的索引正确反映记录的最新状态。当表文件和需要维护的索引文件都打开后, 可以执行重新索引命令来维护索引, 其命令为:REINDEX。
(3) 关闭索引文件。
当索引文件使用完毕后, 应及时的关闭, 其关闭命令为:SET INDEX TO, CLOSE INDEX, CLOSE ALL, CLEAR ALL。SET INDEX TO:关闭当前表除结构索引以外的其他打开的索引文件;CLOSE INDEX:用法同SET INDEX TO;close all:关闭当前所有类型文件 (其中包括数据库文件以及索引文件) ;clear all:关闭所有类型文件的同时还清除所有内存变量的值。
摘要:索引的作用类似于一本图书的章节内容目录——可以通过其准确查询相关内容和页码。因此, 在关系数据库中索引相当于一个表文件, 在VFP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值得我们探讨。
关键词:VFP索引,索引文件
参考文献
[1]王睿.技工院校数据库VFP的教学探讨[J].知识经济, 2015, (15) .
[2]段雪莉.探析当代案例教学法在VFP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 2015, (10) .
VFP课程教学方法刍议 第3篇
关键词:VFP 教学方法
Visual FoxPro(VFP)程序设计属于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的三个层次“文化、技术、应用”中的第二层次,是文科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VFP既是一个高效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又是一个集可视化和面向对象的应用系统快速开发工具。学习这门课程,不仅仅是要掌握交互环境下的数据库操作,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使用VFP来设计和开发满足实际用户个性需要的信息管理系统。所以,VFP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据库并初步具备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的能力,使学生毕业之后能快速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真正体现出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思想与办学目的。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在教学中结合使用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一、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具有内容丰富、形象直观的特点,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节省板书时间,给教师留下了更大的发挥余地,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利用率,是一种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手段。
其中,多媒体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课件的制作。多媒体课件是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需要,把教学内容以多媒体的方式体现,弥补传统的教具、模型、幻灯等不足,设计出的课件应具有界面友好、形式多样、信息量大、系统稳定、可靠性高的特点。多媒体课件在进行设计创作时应包含:确定总体设计一教案规划一脚本编写——一数据准备一课件制作一课件调试这一系列制作过程。其中总体设计是一项基础工作,它关系到整个课件质量的优劣。
多媒体课件设计上力求清晰、美观。制作时,教师应避免在教学软件中加入过多的文字,过多的文字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但对一些基本概念、教学重点和难点可较详细地进行叙述。字体大小要适宜,以便学生能看清内容,并可采用不同的字体。图片、动画也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表现形式之一。制作教学课件时应特别注意把握内容的安排,在内容编排上尽量与教材保持一致,尽可能多地使用图片图像、动画、声音等信息载体,但要避免动画效果过多。过多的动画效果,只会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而忽视了课堂内容的学习,不能达到教学目的。
二、互动式教学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单一的师一生关系,而忽视了生一师、生一生之间教学的作用,由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来进行教学活动,则充分体现了多边互动式教学的作用。
具体做法是:1.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以后,把具体的教学任务分配到各学习小组。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教师应先给出整个系统结构设计模块(如上图),由各小组单独完成其子模块(如,编辑学生表、编辑课程表)的设计。2.各小组提交各自的设计思想,并听取其他小组的意见。3.各子模块进入系统集成阶段,这时教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各小组之间充分协作。
通过互动式教学,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培养了他们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挖掘了他们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考察了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且也从学生身上学到了一定的知识。VFP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据库并具有初步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采取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互动式教学方法,灵活运用,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对VFP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
1、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教学法源自于医学教育中的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它借助真实的案例连接学习的内容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希望引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强化学习者主动参与的学习行为,增进学生自我引导的学习技巧,增强知识迁移(Knowledge-transference),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此种方法较口述与文字叙述更能有效连接知识与实际应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就VFP课程本身而言,VFP课程与传统课程教育相比应更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创造力的培养,因为它更具有实用性、技术性、灵活性。VFP课的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体现“以案例中的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形成基于研究、基于交互的”先进教学思想,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VFP知识,提高学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
2、案例教学法遵循的原则
VFP 教学中的案例可以来自教材、参考书或教师自己撰写。如果学习者已经熟悉案例教学法后,也可让学习者自行创作,最主要的是能选择一个适合教学的案例。在VFP课程中进行“案例”设计时,应坚持尊重教材、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创设环境的等原则,不能离开这些原则想当然设计“案例”,否则采用案例教学法就因脱离VFP教学核心失去意义。
3、具体步骤
(1)课前准备
在还没有开始讲解课程内容之前,教师先制作两个完整的、内容不相同管理系统实例(如,“学生管理系统”和“图书管理系统”)这是上好VFP课程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所开发的管理系统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为以后的教学进行铺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关键是确保实例准确、调试成功、功能性强。另外,实例要覆盖书中重要的知识点,能映射教材各章节的内容。
(2)课堂演示
上课时,教师先演示实例,对系统提出功能需求,待实例演示结束后,教师应明确指出,演示的系统,就是VFP将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演示案例让VFP课的讲授更加直观、形象,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VFP课程与以往学过的高级语言 程序设计不同,它要完成的并不是单纯的程序设计,而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由上述教学过程,能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程序设计与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根本区别,进一步把零散学习的内容组织在一起, 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框架,让学生学会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过程,加深对VFP课程完整性的认识,这是学好VFP的关键所在。
(3)学生操作
通过对实例的课堂演示,学生们对使用“VFP数据库程序设计”开发信息管理系统产生了感性认识, 同时也会对VFP课程产生学习兴趣。此时,教师将演示的系统逐一进行分解,让学生看清楚整个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了解数据库应用与系统开发的真正含义。即:一方面是基础数据的存储,另一方面是对基础数据的操作。教师要亲自演练操作过程,并指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操作,让学生对VFP课程的全部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积极地与教师配合。
(4)归纳总结
浅谈VFP报表打印问题 第4篇
通常情况下, VFP默认打印当前报表的全部内容, 这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那么如何实现让系统打印指定范围的内容呢?其实很简单, 只需在报表打印语句中加上关于打印范围限制的关键字短语RANGE即可。如:打印报表XXX.FRX的第2至第5页, 可使用如下命令:
REPORT FORM XXX.FRX RANGE 2, 5TO PRINTER
为增强该语句功能的灵活性, 可引入表示欲打印范围的两个参数x和y, 分别代表打印的起始和终止页码, 将打印命令改写为REPORT FORM XXX.FRX RANGE x, y TO PRINTER。
二、如何计算总页数, 以实现每页均打印“第x页共y页”字样
VFP系统变量_PAGENO可提供当前的打印页号, 但却没有能返回总页数的系统变量, 若要实现在报表的每一页均打印“第x页共y页”字样, 打印前可根据细节区所打印的记录条数, 进行计算, 然后再打印, 实现方法如下:
PUBLIC mPAGE
SELE XXX&&XXX为欲打印报表的数据源
XX=35&&XX为每页报表细节区所打印的记录条数
mPAGE=IF (MOD (RECC () , XX) =0, RECC () /XX, INT (RECC () /XX) +1 ) &&mPAGE为报表总页数
在报表页脚注 (或其他合适位置) 添加如下信息即可:
第“+allt (str (_pageno) ) +”页共“+allt (str (m PAGE) ) +”页
三、如何使计算机打印纸张类型适合于所设计报表
报表在设计时能够正常打印, 可是安装到其他计算机或重装系统后, 就会出现“XXX带区太大不能放入页中”等提示, 而且无法正常退出 (尤其是对报表设计时采用自定义纸张的程序) , 这是为什么呢?现作如下解释:
我们用报表设计器设计的报表打印程序, 保存退出后, 磁盘上就会出现.FRX和.FRT文件, 我们的所有设计均保存在这两个文件中。在VFP中.FRX相当于.DBF表, .FRT相当于.FPT备注型文件, 我们用USE XXX.FRX可以像打开.DBF文件一样打开.FRX文件, 在.FRX文件中有个Expr备注型字段名, 在这个字段名中有如下与打印设置相关的内容 (不同设置内容稍有差别) :
DRIVER=winspool
DEVICE=Epson LQ-1600K
OUTPUT=LPT1:
ORIENTATION=0
PAPERSIZE=256
PAPERLENGTH=2800
PAPERWIDTH=2400
DEFAULTSOURCE=8
PRINTQUALITY=180
YRESOLUTION=180
TTOPTION=1
其中:
DEVICE=Epson LQ-1600K表示系统默认打印机类型为Epson LQ-1600K
PAPERSIZE=256该值256表示是自定义纸张 (若=9表示A4纸张、=13表示B5纸张)
PAPERLENGTH=2800表示报表设计时纸张长度
PAPERWIDTH=2400表示报表设计时纸张宽度
实际打印时之所以会遇到上述提到的问题, 是因为在用户环境中或Windows系统重新安装后, 系统一般默认的是A4打印纸, 与我们设计时保存在.frx文件里的纸张类型不符, 因而造成打印出错。为此, 笔者编写了如下一段检测纸张类型的代码, 这段代码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解决因纸张类型不符所带来的问题。
USE xxx.frx IN 0 ALIAS m.Frx&&在空闲工作区以m.Frx别名打开xxx.frx文件
x=atcline ('PAPERSIZE', m Frx.Expr) &&取得参数PAPERSIZE在xpr字段中的行
mTYPE_1=subs (mline (m Frx.Expr, x) , 11) &&取得设计时保存的纸张类型
mTYPE_2=allt (str (Prtinfo (2) ) ) &&取得当前打印机默认的纸张类型
x=atcline ('PAPERLENGTH', m Frx.Expr) &&取得纸张长度在Expr字段中的行
mLEN=subs (mline (m Frx.Expr, x) , 13) &&取得纸张长度
x=atcline ('PAPERWIDTH', mFrx.Expr) &&取得纸张宽度在Expr字段中的行
mWIDTH=subs (mline (m Frx.Expr, x) , 12) &&取得纸张宽度
use in'm Frx' &&关闭xxx.frx文件转
if mTYPE_1=mTYPE_2 &&如果相符, 则正常打印
report form xxx.frx to printer noconsole
else
Messagebox ('请设置打印机纸张类型为自定义:长='+m LEN+', 宽='+m WIDTH, 0+48+0, '提示')
report form xxx.frx to printer prompt
end
【注】本文中相应命令和程序均在VFP6.0环境下运行通过。
摘要:本文简介了在VFP报表打印时如何解决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
VFP中的SQL教学探讨 第5篇
关键词: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 教学研究 教学探讨
这些年来,VFP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难度挺大的。在学习VFP课程,能够让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快速地了解软件专业的核心部分。在VFP课程中SQL作为课程重要部分,怎么在课时少,程序设计枯燥情况下,调动学生积极性,改变教学过程,使得学生快速地入门。
一、VFP程序设计特点
VFP是一种程序快速开发软件,并且自己包含自己的数据库,有别于其他开发软件,它能够更快地上手,并且能够进行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大多数据库语言都兼容SQL,其原理都一样,学习好一门,其他语言触类旁通。另外,程序设计语言,其主流编程思想基本都为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所以学好VFP,再学任何一门计算机语言都事半功倍。
二、VFP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教师上课,都是第一章、第二章按目录讲,学生反映上课就是老师写板书,学生记笔记,始终不知道VFP在讲什么,能做什么。另外,教师注重上机练习,并不注重理论教学。教学效果如同打字课,学生把书上练习代码敲入计算机,执行结果正确就完事,而并没有看懂代码具体实现。
三、VFP的SQL教学探讨
(一)上好黑板课
现在学校很多教师都喜欢多媒体教学,大有离开多媒体不能上课。而我觉得在黑板课中能更好地把原理性的知识点,讲清楚讲透,并且叫学生上来板书,把问题暴露出来,这是多媒体难以达到的效果。
(二)颠倒目录,删减章节
大部分VFP中课程的第一章为数据库系统概述,第二章为数据,第三章为数据库的建立与操作。这三章的知识点都为记忆性的,非理解性点,一上来就这样讲,就让学生觉得教师写板书,学生记笔记的课程,枯燥机械从而对计算机课不感兴趣。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先上第四章标准语言SQL,突出关系数据库,上第四章课的时候,遇到问题然后在其他章节找答案。最后再把前面章节全面系统的复述一遍。由于课时紧张,后面的面向对象的设计中类的创建及报表设计和应用程序开发,适当删减。
(三)结合英语教学,翻译SQL
在讲解SQL的简单查询中,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比如父母来学校找孩子,并不是直接去教室找,而是通过教师,再由老师找学生。另举例,有老师问学习委员要学生的考试成绩,学习委员先拿出考试成绩表,查找学生姓名再查找成绩。整个事情描述后,结合计算机命令的两点要求:正确性及二义性,把这句话完整地复述出来,即下面这句:
“请找出班上小红同学的考试成绩。”(不完整)
“请在考试成绩表中找出小红同学的考试成绩。”(完整)
“从考试成绩表选择出姓名为小红同学的考试成绩”(完整详细)
现在就把这句中文翻译成英文,给定大家的英文单词及表为:
select->选择
from->从
where->条件
考试成绩表:
限定学生只能利用图中给定的双下划元素把中文翻译成SQL语句。
from 考试成绩表 select 成绩 where 姓名="小红"
在结合英语思维习惯,把上面语句调成SQL语句:
select 成绩from 考试成绩表where 姓名="小红"
下图为他们一一对应关系:
本文对VFP中的SQL教学做了重点探讨,把课程章节目录颠倒,突出重点,对英语教学对中文进行翻译。结合SQL讲解第二章的变量常量概念,结合上机讲述数据库及表的创建等概念,最后对比讲解第一章,从而能更好的带领学生快速入门,收到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熊云,易开宇.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教程[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王桂红.非计算机专业VFP程序设计语言教学实践与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
[3]刘春娟.关于VFP教学“案例式”教学模式的分析[J].陕西教育,2008.
[4]张继徳.浅谈SQL语言教学的一点体会[J]. 课程教育研究,2014.
VFP表单登录界面之设计 第6篇
关键词:控件;表单;数据表;数据环境;属性;程序代码
中图分类号:TP31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3-0000-01
Login Screen Design of VFP Form
Xie Minghui
(Hefei Railway Engineering School,Hefei230011,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maintain data confidentiality and security,general application has a login authentication interface.This article use the VFP forms associated design.
Keywords:Control;Form;Data sheet;Data environment;Property;Program code
用户在使用某个数据库时,一般都会被要求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这是设计者为了维护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而设计的。只有输入了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后,方才被允许进入系统,使用其中的数据。在编写应用程序时,多数人也希望自己的程序具有此功能。设计这个界面的方法有多种,下面我就以Visual FoxPro的表单为例,说明如何设计出这一登录界面。
一、在表单中设计登录界面
在VFP环境中,创建一个表单控件,并在其中添加三个标签控件,两个文本框控件,两个命令按钮控件,一个计时器控件。
各控件如下图放置:
二、在属性窗口中设置各控件的相关属性:
设置表单form1属性:
Thisform.caption=”登录界面”
Thisform.width=426
Thisform.high=300
Thisform.autocenter=.t.
设置标签1属性:
Thisform.label1.value=”欢迎登录成绩查询系统”
Thisform.label1.fontmane=”楷体_GB2312”
Thisform.label1.fontbold=.t.
Thisform.label1.fontsize=20
Thisform.label1.forecolor=rgb(0,128,255)
Thisform.label1.height=26
Thisform.label1.width=232
Thisform.label1.left=70
Thisfrom.label1.top=112
Thisform.label1. alignment=2
Thisform.label1.backstyle=0
设置标签2属性:
Thisform.label2.caption=”用户名”
设置标签3属性:
Thisform.label3.caption=”密码”
设置文本框2属性:
Thisform.text2.passwordchar=”*”
设置命令按钮1属性:
Thisform.command1.caption=”确定”
设置命令按钮2属性:
Thisform.command2.caption=”退出”
设置计时器1的属性:
Thisform.timer1.enabled=.t.
Thisform.timer1.interval=70
三、为表单设置一个数据环境
(一)创建mdb.dbf数据表文件,并建立由用户名和密码两个字段构成的表结构,且根据实际情况填充具体记录值。
mdb.dbf表结构
mdb.dbf表记录
(二)在表单控件form1中添加相关联的数据环境
给表单控件form1的数据环境添加mdb.dbf数据源。即右击表单控件form1的空白处,选择其快捷菜单中的“数据环境…”菜单项,将mdb.dbf数据表文件添加进来,这样,mdb.dbf数据表文件将随着表单的运动而自动打开,随着表单的关闭而自动关闭。
编写程序代码
1.利用Timer1控件的time事件设计一个滚动欢迎字幕
ifthisform.label1.left<-232标签label1已移出了表单的左边界
thisform.label1.left=290 重置label1的位置于表单的右侧
thisform.label1.left=thisform.label1.left-3 向左侧移动3个像素,产生滚动效果
else
thisform.label1.left=thisform.label1.left-3
endif
2.在表单的load事件中输入如下代码:
Public n定义一个全局变量
n=0 给变量赋初值为零
3.在表单command1的click事件输入如下代码:
yhm=alltrim(thisform.text1.value)用变量yhm来提取并存储用户输入的用户名
mm=alltrim(thisform.text2.value) 用变量mm来提取并存储用户输入的密码
go top
locate for 用户名=yhm .and. 密码=val(mm)在mdb.dbf数据表查找并核对用户名和密码
if found()=.n. 在mdb.dbf数据表中找不到满足条件的记录,说明用户输入的用户名或密码至少有一个值是错误的
n=n+1 用于记录用户登录的次数,起到了计数器的作用
if n=3
wait window "用户名或密码不对,登陆失败..2秒后自动退出程序!!"timeout 2
thisform.release
quit
else 用户登录的次数小于3 ,可以重新登录
wait window"用户名或密码不对,请重新输入"timeout 2
thisform.text1.setfocus
thisform.text1.value=""
thisform.text2.value=""
thisform.refresh
endif
else 找到了滿足条件的记录,说明该用户名和密码同时存在,是一个合法的用户,可以登录放行
do start.scx运行下一个表单,执行主程序
endif
4.在表单的command2的click事件中输入如下代码:
thisform.release
quit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