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vb程序设计教案
来源: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vb程序设计教案(精选8篇)

vb程序设计教案 第1篇

VB《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教案

第一节 IF语句 【教学目的】 1、 掌握单行结构条件语句IFTHENELSE的语法格式和使用方法。 2、掌握条件表达式的分类、运算符和优先顺序。 3、掌握IIF函数的格式和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单行结构条件语句IFTHENELSE的语法格式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单行结构条件语句IFTHENELSE的语法格式和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方法 (三)新 授 一、条件表达式 1、关系运算符与关系表达式 (1)关系运算符 < , <= , = , >, (2)关系表达式 格式:〈表达式1〉〈关系运算符〉〈表达式2〉[〈关系运算符〉〈表达式3〉] 2、 逻辑运算符与逻辑表达式 VB提供的逻辑运算符有:And、Or、Not、Xor、Eqv、Imp等6种 (1)类型应一致。 (2)与数学不等式不同 (3)字符型数据按其ASCII码值进行比较。 3、 逻辑运算符的优先顺序: not and Or Xor Eqv Imp (1)同级运算按照它们从左到右出现的顺序进行计算。 (2)可以用括号改变优先顺序,强令表达式的某些部分优先运行。 (3)括号内的运算总是优先于括号外的运算,在括号之内,运算符的优先顺序不变。 【例5-1】设变量x=4,y=-1,a=7.5,b=-6.2,求表达式x +y>a + b And Not y < b的值。 分析:(1) 先作算术运算: 3 >C1.3 And Not y < b (2) 再作关系运算: True And Not False (3) 作非运算: True And True (4) 最后得: True 【例5-2】判断某个年份是闰年的根据是年份数满足下述条件之一。 (1) 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都是闰年。 (2) 能被100整除,又能被400整除的年份都是闰年。 设变量y表示年份,写出判断y是否闰年的布尔表达式。 解:判断y是否满足条件(1)的布尔表达式是 y Mod 4=0 And y Mod 1000 判断y是否满足条件(2)的布尔表达式是 y Mod 100=0 And y Mod 400=0 两者取“或”,即得判断闰年的布尔表达式 y Mod 4=0 And y Mod 1000 Or y Mod 100=0 And y Mod 400=0 二、单行结构条件语句IFTHENELSE 单行If语句的语法格式为: If〈条件〉Then [<语句序列1>] [ Else<语句序列2>] 单条件选择结构的.流程图 如果 条件 {该(选择)条件成立吗?} 真 a1块 {条件成立时所执行的操作块,一般为非空块} 假 a2块 {条件不成立时所执行的操作块,可为空块} 单条件选择结构是最常用的双分支选择结构,其特点是:所给定条件(条件表达式)的值如果为真,执行a1块;如果为假,则执行a2块。如图示。 说明: (1)这里的a1块或a2块可以是空操作块(简称空块,也就是不作任何处理的操作块)。 (2)如果必须设立空分支时,应该把它设在选择条件为假的相应分支(如a2块)中。 (3)实现单条件选择结构的语句是If语句,在V B中有行If语句和块If语句两种。 【例5-3】输入x,计算y的值。其中 分 析:该题是数学中的一个分段函数,它表示当x≥0时,用公式y=1+x来计算y的值;当x < 0时,用公式y=1-2x来计算y的值。在选择条件时,我们即可以选择x≥0作为条件,也可以选择x<0作为条件。在这里,我们选x≥0作为选择条件。这时,当x≥0为真时,执行y = 1+x;为假时,执行y = 1-2x。 设计步骤如下: (1) 建立应用程序用户界面与设置对象属性。 (2) 编写程序代码。 写出命令按钮Command1的单击(Click)事件代码为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x As Single, y As Single x = Val(Text1.Text) If x >= 0 Then y = 1 + x Else y = 1 C 2 * x Text2.Text = y End Sub 【练习1】输入整数x,根据x的值显示是奇数还是偶数。 提示:在文本框中显示结果。 方法:提问,可让学生板书,最后讲评 【例5-4】学校对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进行奖励,获奖的条件如下: (1) 所考5门课的总分超过450分。 (2) 每门课的成绩都在88分以上。 (3) 前3门(主课)的成绩都在95分以上,其他两门(非主课)的成绩都在80分以上。 输入某学生5门课的成绩s1、s2、s3、s4、s5,判断他是否能够获奖。 分析:依题意列出3个条件表达式: (1)s1 + s2 + s3 + s4 + s5 >= 450 (2)s1 >= 88 And s2 >= 88 And s3 >= 88 And s4 >= 88 And s5 >= 88 (3)s1 >= 95 And s2 >= 95 And s3 >= 95 And s4 >= 80 And s5 >= 80 设计步骤如下: (1) 建立应用程序用户界面与设置对象属性。 (2) 编写程序代码。 窗体中各控件的属性设置见教材P69 可以写出命令按钮Command1的单击(Click)事件代码为: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s1 As Single, s2 As Single, s3 As Single, s4 As Single, s5 As Single Dim p As String s1 = Val(InputBox(请输入第1门课的成绩:, 输入框, 0)) s2 = Val(InputBox(请输入第2门课的成绩:, 输入框, 0)) s3 = Val(InputBox(请输入第3门课的成绩:, 输入框, 0)) s4 = Val(InputBox(请输入第4门课的成绩:, 输入框, 0)) s5 = Val(InputBox(请输入第5门课的成绩:, 输入框, 0)) t1 = (s1 + s2 + s3 + s4 + s5 >= 450) t2 = (s1 >= 88 And s2 >= 88 And s3 >= 88 And s4 >= 88 And s5 >= 88) t3 = (s1 >= 95 And s2 >= 95 And s3 >= 95 And s4 >= 80 And s5 >= 80) If t1 Or t2 Or t3 Then p= 可以获奖! Else p=不能获奖! p=Str(s1) & , & Str(s2) & , & Str(s3) & , & Str(s4)&,& Str(s5)&Chr(13)& p Label1.Caption = 该生五门课的成绩分别是: & Chr(13) & p End Sub 分析:(1)InputBox语句的格式。 (2)程序中p变量的作用。 【练习2】修改程序中的条件,让学生编写程序。 提问及讨论 【例5-5】利用输入框函数输入3个不同的数,选出其中最大的数。 设计步骤如下: (1) 建立应用程序用户界面与设置对象属性。 (2) 编写程序代码。 可以写出命令按钮Command1的单击(Click)事件代码为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a As Single, b As Single, c As Single a = Val(InputBox(请输入第1个数:, 输入框, 0)) b = Val(InputBox(请输入第2个数:, 输入框, 0)) c = Val(InputBox(请输入第3个数:, 输入框, 0)) p = & a & , & b & , & c p = p & 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If a >b And a >c Then p = p & a If b >a And b >c Then p = p & b If c >a And c >b Then p = p & c Label1.Caption = p End Sub 讨论:可以用哪些方法编写求最大值的程序段? 【练习3】利用输入框函数输入4个不同的数,选出其中最大的数。 提问,讨论,练习三、IIf函数的语法结构为 格式:IIf(〈条件表达式〉,〈真部分〉,〈假部分〉) 【例5-6】例5-3中命令按钮Command1的单击(Click)事件代码可以改为 输入x,计算y的值。其中: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x As Single, y As Single x = Val(Text1.Text) y = IIf(x >= 0, 1 + x, 1 C 2 * x) Text2.Text = y End Sub (四)总结: (五)作业: 1、利用输入框函数输入4个不同的数,选出其中最小的数。 2、输入整数x,根据x的值判断是正数还是负数、0。

vb程序设计教案 第2篇

1、知识目标:

了解程序设计的一些术语

熟悉vb开发环境

掌握启动与退出vb的方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体协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导入新课

软件开发是一门新兴的朝阳产业,而期中程序设计就是它的最基础部分,这学期我们通过学习vb来掌握程序开发。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演示操作法

教学重点

认识vb开发环境

教学难点

vb界面中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过程

一、启动与退出vb

1.1 启动vb:桌面上双击快捷图标,执行“开始程序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中文版”命令

1.2 退出vb:执行“文件退出”命令,点击标题栏的关闭按钮

二、认识vb工作环境

Vb工作环境包括:标题栏、菜单栏、常用工具栏、工具箱以及窗口。

三、设置vb工作环境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对vb程序进行相关设置,执行“视图”菜单中的命令,可以打开或关闭相应的窗口。 四、运行示例程序 演示“泡沫”、“飞舞的蝴蝶”、“计算器”。

形成性测试

1、把vb工具箱中的每个控件的英文名对应的中文名标注出来

小结

本课我们主要学习vb程序的基本知识:

一、启动与退出vb

二、认识vb工作环境

vb程序设计教案 第3篇

随着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深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正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为适应该发展趋势、大力推进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从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考试方式和手段入手,积极探索由传统的纸笔方式过渡到无纸化、网络化上机考试方式的实现方法。

由于传统的考试方法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对操作技能反映不足,使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不够、开发能力受到了质疑,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无纸化办公、高考网上阅卷的开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普遍开设,为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无纸化、网络化考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许多高校及软件公司,近年来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可以说,无纸化、网络化的计算机考试是顺应社会发展的一个产物,也是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的必然趋势。

在教学过程中传统考试涉及环节多(命题、印卷、考试、阅卷、成绩统计等)、过程繁琐、工作量大、试卷分析缺乏准确性,而且极易出现错误。试卷分析往往只对总分进行简单的分数段统计、平均分计算等大致分析,对涉及试卷质量的深层指标如均方差、信度、效度分析等有效指标很难涉及。如果实行无纸化、网络化考试则这些工作就容易解决。从2005年开始,就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先后研发了延安大学C语言程序设计考试系统、C++程序设计考试系统、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考试系统等。以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上机考试系统为例,介绍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上机考试系统研发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1 系统的设计目标及组成

1.1 系统设计目标

由于本系统主要应用于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考查及考核工作,根据这一实际应用要求确定了系统设计的两个目标,即实用性和健壮性。

(1)实用性:

本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评阅工作效率,解决人工评阅的多种弊端。通过考试方式的转变,极大地提升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应用操作能力。

(2)健壮性:

对于大规模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考核,考生人数多,其中水平差别很大,本系统必须能够克服用户程序可能出现的各种软件错误,防止出现系统崩溃、系统死机等情况,同时保证阅卷的客观性、公正性,尽量避免由于用户程序设计中一个小的错误而出现大量的丢/失分数现象。

1.2 系统设计思路及方案的选择

当前开发的无纸化网络考试系统主要基于C/S与B/S两种模式,两种模式各有所长。C/S 结构(Client/Server)考试系统,应用的比较多。在局域网中,安装一台考试服务器,把题库、报名库和阅卷评分系统都装在服务器上,在考试机安装客户端,利用局域网和相应软件与服务器相连。每次考试都对服务器和客户端进行安装和配置,这样工作量比较大,且在地域上受限制。

B/S结构(Browser/Server)考试系统,利用Web技术,考生使用浏览器就可以访问多个不同平台的服务器。系统更新只需更新服务器即可,客户端仅安装浏览器,是目前考试中利用最多的一种无纸化网络考试系统结构形式。

1.3 系统的组成

不管是基于C/S或B/S哪种模式,为了实现无纸化考试的要求,基本有四个模块组成:

(1)题库管理系统:主要负责题库中各种类型题目的增加、删除、修改与考试时间、题型、题量、难度系数等要求的设定等。

(2)考试系统:考生验证、考试环境生成、考生数据存储、系统计时控制、自动阅卷评分等。

(3)成绩回收与分析系统:成绩入库、成绩的总体分析、各题得分情况的分析等。

(4)考生信息导入与服务器设置系统:考生信息的导入及服务器的自动设置。

基于上述分析,本系统采用的是类似于全国计算机等级上机考试系统的C/S模式,但考试客户端并不需要逐个安装,考试时,只要将其发送到每台学生机桌面上即可,基本上属于纯绿色软件。

2 考试系统开发中的关键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研发无纸化网络考试系统,通常涉及的关键问题有:试题图文混排问题、试卷导入/出与排版问题、答案描述问题、考试环境生成与智能评分问题,一般来说前3个问题在命题系统中涉及,通常大都采用RTF格式、特征值抽取等方式来解决;对于考试环境生成有的采用语句生成;有的则直接将环境数据文件信息存入数据表来解决,在研发该系统时就采用了后者;至于智能评分问题,对于客观题已经非常成熟,主观题(操作题)则是所有无纸化网络考试系统面临的共同难题,目前尚无公认的成熟、有效的方法,有的采用人工阅卷,有的只比较结果,而有的既看结果又考察过程,当然由于主观题解题方法的多样性,这种方法与命题质量有很大的关系,命题老师的水平会直接影响自动评分的准确性,这便是目前有些无纸化网络考试系统所出现的问题症结所在。

2.1 考试环境的生成

由于Visual Basic考试系统一般要涉及考试环境中原始程序文件,其中通常包含工程、窗体、模块及输入数据等若干文件,考试时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工程、窗体及控件来进行完善,如果用语句生成考试环境不仅缺乏灵活性,而且影响系统速度,为此,我们采用WinRar压缩/解压缩功能,将考试环境文件夹用WinRar压缩为一个压缩包文件,以二进制信息写入试题数据库(OLE对象),考试时再将试题库存入的信息还原成压缩包文件,然后调用WinRar解压为考生环境文件夹。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仅快速,还适用任意类型的文件写入考试数据库。

具体做法是使用VB编制两个过程:WriteToTK (将试题写入试题库) 、ReadFromTK (将试题从数据库中读出),在命题端通过调用WriteToTK过程将考试环境压缩包文件写入试题库中,在考试端通过调用ReadFromTK过程来生成考试环境压缩包文件,然后使用VB的Shell()函数调用WinRar.exe从压缩包文件中还原考试环境文件夹。(Shell("Winrar.exe x-o+压缩包位置压缩包文件名.rar 考试环境文件夹”,0) )

2. 2 系统评分

计算机无纸化网络考试系统中自动阅卷评分子系统是整个系统中最关键、难度最大的一部分内容,它要求评分准确、快速、安全。实现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操作考试试卷的自动评分,即自动测试用户程序,就是要判断考生所编制的程序文件是否符合考核要求。

对于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上机考试系统来说,操作考试题型一般分为3种类型:①基本操作题: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完成用户界面的设计,并对控件属性进行设置,同时允许编写表现用户界面特性的简单代码。本部分重在考查学生对VB 工程的创建、保存以及控件对象的掌握情况,即淡化一个完整VB应用程序设计中的编写事件过程代码的部分。②程序填空题(改错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程序和调试程序的能力。在该类试题中,出错的程序事先都给出,并指出在哪个过程的哪个位置有错误,并在出错的一行上都给出注释,学生只要将出错的行改正过来并调试通过即可。③编程题:考试中提供完整的用户界面,甚至包含部分代码,学生根据题目要求编写程序代码,运行调试,完成题目。

在阅卷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题型,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评分。

2.2.1 基本操作题的自动评分

一个VB 工程主要由.vbp文件,.frm文件,.frx文件等组成。.vbp 文件对整个VB 工程进行管理,其内容主要包括引用的对象库,包含的.frm文件名、位置以及启动窗体等信息。.frm文件是对VB 程序界面的描述,包括界面上控件的类型、个数、相对位置以及它们的属性和事件过程代码。当程序界面包含图片以及ListBox,ComboBox控件时,VB自动生成.frx文件,以二进制形式存放相关的资源信息。对上述文件进行分析,描述VB 程序用户界面的.frm文件是一个有严格结构的文本文件。绝大部分界面设计题可以通过只分析.frm 文件来完成。对于特定的题目需要分析.frx文件和.vbp文件。据此,可得到以下评分思路:

(1) 对标准答案的.frm文件进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包括控件的类型、数目、相对位置、相关属性以及事件过程代码,并标准化,形成评分点,制定评分标准。

(2) 对考生答案的.frm文件进行分析,并做一定的标准化处理,然后提取相应的控件和过程代码信息,以一定的形式临时存放。

(3) 用标准化后的标准答案去匹配标准化后的学生答案,结合评分标准,给出成绩,同时记录匹配失败信息。

2.2.2 程序填空题(改错题)的自动评分

对于这样的题目评分只要打开相应的窗体文件(.frm),找到相应的程序行与标准答案进行比较即可。

2.2.3 编程题的自动评分

目前,编程题的自动评分仍然是个难题,因为编程题自动评分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对程序语法的理解,还要深入到程序的语义层。在VB 上机操作考试中可以预先提供完整的用户界面,甚至是部分代码。这样,在实现自动评分过程中就不需要考虑如何控制VB 的IDE以及考生程序子窗口。现在要做的是,如何给学生程序提供必要的参数(输入),如何驱动相应的事件过程,如何分析输出。

(1) 编程题的自动评分思路

①提供用户界面的同时预先插入必要的程序测试代码,用来实现对学生程序提供必要的输入和临时保存程序的输出。

②根据VB 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的特点,选取一定的事件,用来驱动学生编写的事件过程的执行。调用①中事先插入的代码为学生编写的过程提供输入并且临时保存输出。

③调用“输出分析程序”分析学生程序的输出是否符合标准输出。

④如果学生程序的输出与标准输出相符,则认为学生程序完全正确。否则,进行第⑤步。

⑤利用类似于前面对界面设计题中程序代码分析的方法,对考生程序代码进行分析,按变量的声明和输入部分、程序主体部分和输出部分分别考虑,结合评分标准给出成绩。

(2) 编程题自动评分的实现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因题目的差异,实现过程会有所不同,有几个关键问题要注意:

①设计嵌入代码时选取恰当的事件,主要有Form_Load,Form_Activate,Form_Unload(需要学生运行程序后手动关闭窗体以触发该事件)3 个事件供选择,根据题目的不同,选取恰当的事件嵌入测试代码会使考试更加合理化。若程序要求用户输入数据,则一般要提供由多组测试数据,包括正确的输入数据、边界数据以及错误数据,才能对学生程序进行全面检查。

②临时输出文件要防止学生手动建立正确的输出文件。在实际实现时,可在输出文件生成时预先写入一个随机特殊数据,手动建立的输出是无效的。

③“输出分析程序”是一个外部.exe文件,其功能因输出数据的不同而不同,但主要程序框架不变。

④学生程序可能包含死循环等较严重错误,输出也可能千奇百怪。所以在驱动学生程序执行和分析输出过程中必须要有错误控制,解决的办法是,语法错误可用On Error 语句跳过,若超过一定的时间程序仍未响应则认为是死循环,应强行结束。

3 考试系统开发中必须注意的事项

虽然无纸化考试系统具有交互性、实时性等特征,能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与动手能力,基本将教师从繁琐的考试环节中解放出来,节省了大量的人财物,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试题的科学性建设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钻研中。在项目实践与使用过程中,下列问题必须重点注意并着重解决:

(1)由于所有考生都必须在机器上进行考试,考试需要按批次进行,题库必须达到一定的容量,题库安全都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否则不仅容易泄题,对考生来说也不够公平;

(2)由于目前对操作题的评分通常仅限于从答案和关键字匹配上给分,对于编程算法的多样化还只能靠教师命题来进行控制。因此,对命题质量要求较高,在智能评分的解决方法与技术上还有待突破和完善;

(3)对于大规模的考试来说,网络的安全和传输质量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容易造成网络阻塞,影响考试正常进行。

当然,无纸化考试毕竟是伴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的考试模式,也是一种教学改革尝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都会得到圆满的解决。

参考文献

[1]许骏,柳泉波.IT技能测评自动化——理论.技术.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龚沛曾.基于VB的通用数据库系统的实现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1998,15(3).

[3]高雯,李飞.计算机基础课程自动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0,26(5).

[4]谢忠红,等.校园网环境下《VB程序设计》学习支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8,30(7).

[5]毛布.基于Web技术的网络考试系统设计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4(4).

[6]周梅红,等.VB实验考试自动阅卷系统的实现[J].福建电脑,2004(12).

[7]唐赞玉,等.基于VB的计算机考试复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2).

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第4篇

初中vb程序设计精选教案优秀 第5篇

1、了解VB的发展概况、特点、版本和功能 2、学会VB的安装、启动及退出 3、熟悉VB程序开发环境 教学重难点:

1、VB的特点、版本和功能 2、VB的启动及退出 3、VB程序开发环境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Ⅰ、引入

VB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可视化的计算机语言,利用VB可以设计出界面漂亮又实用的应用程序,目前在国内外应用特别广泛。 Ⅱ、新课 一、VB简介

1.VB的发展概况(四阶段): 1)64~74:Basic语言问世

2)75~85:微机上固化的Basic语言 3)86~90:结构化的Basic语言 4)91至今:VB(微软推出) 2.VB的特点及功能

VB是一种可视化的、面向对象和采用事件驱动方式的结构化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1)可视化编程

2)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3)结构化的程序设计语言 4)事件驱动编程机制

5)支持多种数据库系统的访问 6)Active技术

7)VB6在开发环境上、网络功能等的增强 8)完备的help联机帮助功能 3.VB的版本 1)学习版

使编程人员轻松开发 Windows的应用程序。该版本包括所有的内部控件连同网格(Grid)控件、Tab 和 数据绑定(Data_Bound)控件。 2)专业版

为专业编程人员提供了一整套进行开发的功能完备的工具。该版本包括学习版的全部功能连同 ActiveX 控件,还包括 Internet 控件和 Crystal Report Writer。 3)企业版

使得专业编程人员能够开发功能强大的组内分布式应用程序。该版本包括专业版的全部功能连同自动化管理器、部件管理器、数据库管理工具、Microsoft Visual SourceSafe(TM) 面向工程版的控制系统等。 二、VB的安装、启动及退出

- 1 -

1.VB的安装 2.启动

1)开始/程序

2)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 3)开始/运行

4)双击VB6.0的快捷方式 3.VB的启动界面

新建、现存、最新选项卡 4.VB的退出

1)文件/退出 2)Alt+Q 3)Alt+F4

4)右上角的“”按钮 三、VB集成开发环境

Visual Basic集成开发环境是一个功能非常强的操作界面,在这里用户可以新建程序、设置属性、编写代码、调试程序、生成Exe等。这样大大地提高了Visual Basic应用程序的开发效率,集成开发环境包含主窗口、属性窗口、工具箱窗口、代码编辑窗口、窗体设计窗口等窗口。

1.主窗口:应用程序窗口,由标题栏、菜单栏和工具栏组成。

1)标题栏:工作状态的三种模式:设计模式、运行模式、中断模式 2)菜单栏: 共13个菜单项

3)工具栏:有编辑、标准、窗体编辑器和调试4种工具栏 A)每种工具栏都有固定和浮动两种形式 B)标准工具栏中有21个图标

2.窗体设计器(form)窗口:设计vb程序的界面。

一个应用程序至少有一个窗体窗口,用户可在应用程序中拥有多个窗体窗口。 3.工程资源管理器(project expror)窗口:保存一个应用程序所有属性以及组成这个应用程序所有的文件。

1)工程资源管理器窗口的文件可以分为6类,窗体文件(.frm)、程序模块文件(.bas)类模块文件(.cls)工程文件(.vbp)工程组文件(.vbg)资源文件(.res)

2) 工程资源管理器窗口的3个按钮:查看代码、查看对象、切换文件夹 4.属性(properties)窗口:所有窗体或控件的属性设置

1)属性窗口除窗口标题外,分为对象框、属性显示方式、属性列表和属性解释4部分。 2)属性显示方式分为两种即按字母顺序和按分类顺序。 5.代码(code)窗口:编辑窗体、标准模块中的代码。

6.工具箱(toolbox)窗口:显示各种控件的制作工具, 供用户在窗体上设计 Ⅲ、小结

本次课学生应该学会了解VB的发展史,VB的特点,掌握Visual Basic的集成开发环境。 Ⅳ、作业

vb程序设计教案 第6篇

上课时间:2014年 5月 21日 备课时间:2014年 5月 18日

4.5 创建简单选课系统

【教学目标】

1、掌握列表框控件的应用;

2、掌握组合框控件的应用;

3、掌握复选框按钮控件的应用。【教学重点】

列表框控件和组合框控件的应用 【教学难点】

对Split函数的理解和应用 【教具】

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命令按钮控件的常用属性和常用事件?

二、导入

上一章讨论了Visual Basic中学习了单选按钮控件、框架控件以及复选框按钮控件的应用。本节课我们来通过制作小程序,学习列表框控件和组合框控件的应用。

三、自主学习

1、列表框控件

列表框(ListBox)控件用于显示项目列表,从其中可以选择一项或多项。如果项目总数超过了可显示的项目,就自动在列表框控件上添加滚动条。

列表框控件的常用属性如下:

1)List:返回或设置控件的列表框部分的项目。该属性值是一个字符串数组,数组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列表框项目,列表框控经·件在设计时可以通过属性窗口来设置。

2)ListCount:返回控件的列表部分项目的个数。

3)ListIndex:返回或设置控件中当前选择项目的索引,在设计时不可用。当选定列表的第一项时,ListIndex属性值为0,如果未选定项目,则ListIndex属性值是1,ListCount属性包含项目数,其值总是比最大的ListIndex值大1。

4)SelCount:返回在列表框控件中被选中项的数量。

5)Selected:返回或设置在列表框中的一个项的选择状态。该属性是一个布尔值数组,其项数与List属性相同。在设计时是不可用的。

6)Sorted:指定控件的元素是否自动按字母表顺序排序。

7)Style:指定列表框的样式。如果该属性值为0,则呈现为标准列表框;如果属性值为1,则呈现为复选框式列表框,每一个文本项的边上都有一个复选框,可以选择多项。

列表框控件的常用方法如下:

1)AddItem:用于将项目添加到列表框控件,语法格式如下: oList.AddItem item, index 其中oList表示列表框控件;参数Item为字符串表达式,用来指定添加到该列表框的项目;参数Index为整数,用来指定新项目在该列表框中的位置。对于列表框控件的首项,index为0。

如果所给出的Index值有效,则Item将防止在oList中相应的位置。如果省略index,则当Sorted属性设置为True时,item将添加到恰当的排序位置,当Sorted属性设置为False时,item将添加到列表框的结尾。

2)RemoveItem:从列表框控件中删除一项,语法格式如下: oList.RemoveItem index 其中oList表示列表框控件;参数index是一个整数,表示要删除的项在列表框中的位置。对于列表框中的首项,index为0。

2、组合框控件

组合框(ComboBox)控件将文本框控件和列表框控件的特性结合在一起,即可以在控件的文本框部分输入信息,也可以在控件的列表框部分选择一项。组合框控件的常用属性如下。

1)Style:用于设置组合框控件的样式。如果该属性值为0(默认值),则呈现为下拉式组合框,包括一个下拉式列表和一个文本框,可以从列表选择或在文本框中输入。如果该属性为1,则得到一个简单组合框,包括一个文本框和一个不能下拉的列表,可以从列表中选择或在文本框中输入。如果该属性值为2,则呈现为下拉式列表,这种样式仅允许从下拉式列表中选择。

2)Text:对于Style属性设置为0的下拉组合框或Style属性设置为1的简单组合框,返回或设置编辑域中的文本;对于Style属性设置为2的下拉列表框,返回在列表框中选择的项目,返回值总与表达式List(ListIndex)的返回值相同。

为了添加或删除组合框控件中的项目,需要使用AddItem或RemoveItem方法。利用List、ListCount和ListIndex属性可以实现对组合框中项目的访问。也可以在设计时使用List属性将项目添加到列表中。

3、Split函数

使用Split函数可以将一个字符串拆分为一个下标从0开始的一维数组,其中包含指定数量的子字符串。调用格式如下:

Split(Expression, Delimiter, Limit, Compare)其中参数Expression为必选项,是一个Single表达式,包含子字符串和分隔符;其他参数均为可选项。

Delimiter是用于标识子字符串的界限的任何单个字符。如果省略了Delimiter,则假定空白字符(“”)为分隔符。

Limit指定输入字符串应拆分到的子字符串的最大数量,默认值-1,指示在Delimiter字符串的每个匹配项处都拆分输入字符串。

Compare为一个数值,指示计算子字符串时使用的比较模式。若该参数为0,则执行二进制比较,即区分大小写字母;若该参数为1,则执行文本比较,即不区分大小写字母。

Split函数返回一个String数组。如果Expression为零长度字符串(“”),则Split返回包含零长度字符串的单个元素数组。如果Delimiter为零长度字符串,或它不在Expression中的任何位置出现,则Split将返回包含整个Expression字符串的单个元素数组。默认情况下,或Limit等于-1时,Split函数将在分隔符字符串的每个匹配项处拆分输入字符串,并以数组形式返回子字符串。当Limit参数大于0时,Split函数在分隔符的第一个Limit-1匹配项处拆分此字符串,并返回带有结果子字符串的数组。例如Split(“a:b:c”,”:”)返回的数组包含三个元素:“a”、“b”、“c”;而Split(“a:b:c”,2)返回的数组包含两个元素:“a”和“b:c”。

当Split函数在一行中遇到连个分隔符时,或在字符串的开头或结尾遇到分隔符时,会将它们解释为围绕空字符串(“”)。例如,Split(“XX”,“X”)返回的数组包含三个空字符串:一个在字符串开头和第一个“X”之间,第二个在两个“X”字符串之间,第三个在最后一个“X”和字符串结尾之间。

四、合作探究

编程设计:

创建一个简单的选课系统,当从组合框中选择不同专业时,通过列表框列出相关的课程,可以从中选择所需的课程,并允许添加或删除课程;当选择了一些课程并单击“确定”按钮后,通过另一个窗体列出选课结果。

设计步骤:

1、在Visual Basic集成开发环境中新建一个EXE工程,并把窗体文件和工程文件分别命名并保存。

2、利用属性窗口对窗体Form1的以下属性进行设置。将其Caption属性设置为“选课系统”。将其BorderStyle属性设置为1-Fixed Dialog。

3、在窗体FORM1依次添加以下控件。

1)标签lb1Major,将其Caption属性设置为“专业(&M):”

2)在工具箱中单击ComboBox图标,并在窗体上绘制一个组合框控件,然后将其命名为cboMajor。

3)标签lb1Course,将其Caption属性设置为“可选课程(&A):” 4)在工具箱中单击ListBox图标,并在窗体上绘制一个列表框控件,然后将其命名为1stCouse。

5)命令按钮cmdAdd,将其Caption属性设置为“>”。6)命令按钮cmdRemove,将其Caption属性设置为“<”。7)标签lb1SelectedCoourse,将其Caption属性设置为“已选课程(&S):” 8)列表框1stSelectedCourse。

9)命令按钮cmdOK,将其Caption属性设置为“确定”,Defaule属性设置为“True”。

10)命令按钮cmdCancel,将其Caption属性设置为“取消”,Cancel属性设置为True。

4、在窗体Form1的代码窗口中编写以下事件过程。

Private smajor As String, scourse1 As striing, scourse2 As String, scourse3 As String Private amajor()As String, acourse1()As String, acourse2()As String, acourse3()As String Sub listfill(ByVal oname As Control, aitem()As String)For i = 0 To UBound(aitem)oname.AddItem aitem(i)Next End Sub Private Sub cbomajor_click()lstcourse.Clear Select Case cbomajor.ListIndex Case 0 listfill lstcourse, acourse1 Case 1 listfill lstcourse, acourse2 Case 2 listfill lstcourse, acourse3 End Select End Sub Private Sub cmdadd_click()If lstcourse.ListCount > 0 And lstcourse.ListIndex <>-1 Then lstselectedcourse.AddItem lstcourse.List(lstcourse.ListIndex)lstcourse.renmoveitem lstcourse.ListIndex End If End Sub Private Sub cmdcancel_click()Unload Me End Sub Private Sub cmdok_click()Me.Hide form2.Show End Sub Private Sub cmdremove_click()If lstselectedcourse.ListCount > 0 And lstselectedcourse.ListIndex <>-1 Then lstcourse.addiem lstselectedcourse.List(lstselectedcourse.ListIndex)1 stselectedcourse.RemoveItem lstselectedcourse.ListIndex End If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Load()smajor = “计算机软件,多媒体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scourse1 = “计算机操作与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基于过程的程序设计,网页制作,数据库应用开发,桌面应用程序开发,软件开发实训” scourse2 = “计算机操作与使用,美术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音频视频编辑处理,平面设计,影视制作,多媒体制作” scourse3 = “计算机操作与使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操作系统与网络服务器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网络布线与小型局域网搭建,网页制作,中小型网站建设与管理” amajor = Split(smajor, “,”)listfill cbomajor, amajor cbomajor.Text = cbomajor.List(0)acourse1 = Split(scourse1, “,”)acourse2 = Split(scourse2, “,”)acourse3 = Split(scourse3, “,”)listfill lstcourse, acourse1 End Sub Private Sub lstcourse_dblclick()cmdadd_click End Sub Private Sub lstselectedcourse_dblclick()cmdremove_cllick End Sub

5、在当前工程中添加窗体Form2,并在该窗体上添加以下控件。1)标签lb1Resule,将其Caption属性清空。

2)文本框txtResult,将其MultiLine属性设置为True,ScrollBars属性设置为3.3)命令按钮cmdClose,将其Caption属性设置为“关闭”。

6、在窗体Form2的代码窗口中编写以下事件过程。Private Sub cmdclose_click()Unload Me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activate()Dim i As Integer, sresult As String lb1result = “你选择了” & Form1.cbomajor.Text & “专业。” & vbCrLf & “选择了以下课程:” For i = 0 To Form1.lstselectedcourse.ListCount-1 sresult = sresult & Form1.lstselectedcourse.List(i)& vbCrLf Next txtresult.Text = sresult Unload Form1 End Sub

7、按F5运行程序。

8、从“专业”下拉列表框中选择一个专业,此时“可选课程”列表框包含的项目将随之发生变化。在“可选课程”列表框中单击一门课程并单击“>”按钮或者双击要选择的课程,可使其进入“已选课程”列表框。若要从“已选课程”类表框中移除某门课程,可在该列表框中单击该课程并单击“<”按钮或者双击该课程。单击“确定”按钮,此时将显示另一个窗体并给出选课结果。

五、课堂小结

VB 教案第 6 次课教案 第7篇

2005年9月14日

星期三

节:

第三章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基础

第1节 运算符和表达式

教学任务:

掌握:Visual Basic提供的五种运算符 理解:表达式的书写规则及结果 了解:运算的优先顺序

重点及难点:

重点:Visual Basic提供的五种运算符

难点:Visual Basic提供的五种运算符中的逻辑运算符和位操作运算符

教学内容提要: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介绍算术运算符(+、-、*、/、、Mod、^)的功能以及表达形式

三、介绍逻辑运算符(Not、And、Or)的功能以及表达形式

四、介绍关系运算符(=、>、>=、<、<=、<>)的功能以及表达形式

五、介绍字符串连接运算符(+、&)的功能及表达形式

六、介绍位操作运算符的功能以及表达形式

七、介绍运算的优先顺序

八、介绍表达式的书写规则

九、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和结果类型

十、布置作业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作业:

1、运算符“/”和“”二者之间存在哪些不同,分别用于何种问题的解决?

浅析学好VB程序设计 第8篇

1 学生学习方法探讨

1.1 明确VB的基本特点

Visual Basic是有微软公司推出的一套完整的Windows系统软件开发工具,可以用于开发Windows环境下的各类应用程序,是一种可视化、真正面向对象、采用事件驱动的结构化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具有灵活方便和易于扩充,开发的程序实用性强等特点,被公认为是编程效率最高的一种编程方法。VB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具有独立编程的能力。

1.2 学好基础,认真思考

在以前的教学中,通常的做法是:一上课就首先告诉学生语句的格式是什么,它有什么功能,在程序中如何使用它,然后就是举例做练习。但是通过调查了解到其效果并不好,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都要先打好基础,然后理清思路,尤其编写程序,单单学会一些语法的使用,然后用这些语法编出一些小程序,甚至可以实现某些功能,这仅仅是学会了基本语法的简单使用,实质学习编程最重要的建立编程的思路,也就是说通过更多的认真思考来提高自己编写程序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以及提高编写程序的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编程水平提高。

1.3 注重实践练习

学习任何一门程序语言几乎都要在实践、分析、观察、比较和总结中去不断积累经验,从而掌握编程思想,程序设计课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不是听会的,也不是看会的,而是练会的,编程的初期学习阶段就要经常自己动手设计一些程序,例如学习VB时候就要先在窗体上添加一个控件,一定要通过该控件做一些实践练习,深刻理解对象、事件、方法的概念,从而细心观察和分析该控件有哪些事件和方法,然后仔细研究该控件有哪些属性,这是非常重要也是必须要掌握的,通过修改该控件的属性值,明白各个属性的作用是干什么的,比如大多数控件都有的Enable属性,该属性的值设为false时表示窗体运行的时候该控件时不可用的,属性值设为true时表示窗体运行时该控件是可用的,先从常用的控件属性开始学起,通过不断的练习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学过去,然后学习第二个控件就显得容易多了,你就会有一种得心应手的感觉,因为他们有好多共同的属性,即使碰见一个陌生的控件,它应该怎么用,大概有什么功能,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它,你已经心里有数了,完全可以达到举一反三、逐类旁通的效果,这样你就会觉的VB真是简单易学,容易理解,界面设计还是可视化的,这样通过后续的继续实践练习,我相信你一定能把VB学的很出色。

1.4 借签别人设计的好程序

程序设计入门阶段要经常自己动手抄写或编写一些小程序,亲自动手进行程序设计是创造性思维应用的体现,是培养逻辑思维的好方法,因此一定要多动手编写程序,而且要从小程序开发开始,逐渐提高写程序的能力,除此之外多看别人设计好的程序代码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教材上的例题程序,在读懂别人程序后,要善于认真思考这个程序为什么这么设计,编者当时是怎么想的,能不能将程序修改后使得语句更简练,或者可以通过修改增加更多的功能,这样则可以学到别人优秀的东西,从而提高自身编程水平。

1.5 保持心态、持之以恒

学习要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自信、自强,并有一定能把程序设计学好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上课学生来说,比如课前预习,认真听课并适当做些笔记,课后要认真上机练习消化所学内容,完成作业。VB程序设计的入门学习并不难,但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因为程序设计思想就在这时形成的,良好的学习心态,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也是在这个阶段养成的。

2 教师教学手段探讨

2.1 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多年听课总结到,有的老师的课上得生动形象,讲得头头是道,一堂课上下来非常卖力,但让学生编写程序时,学生却坐在电脑面前不知道该怎么做,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只是教师在教学中完成了一半任务,这样的教学效率显得比较低了,实质上程序编写课最重要的部分是要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解题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编程思路的提高和扩展。作为老师应该每节课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教师对教学内容要敢于大胆地取舍,围绕教学目标,讲清了重难点即可,可用多媒体进行演示,然后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理清思路,难点重点突出,真正做到精讲,剩余时间让学生当堂练习,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内容可以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练习题目可以由基础题向中难度题过度,这样课堂上达到了一定的训练量,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教学效率。

2.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VB语言是一门枯燥无味的计算机课程,学生面对的都是一些符号、语句、函数和过程。但是学生还是比较喜欢上的实践操作性强、互动娱乐性高的一类课程,尽管学生的兴趣更倾向于网络和游戏,以至有些学生在上机练习时偷偷玩游戏,实际上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教育工作者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顺应学生的认知水平,着眼于学生智慧的生成,用智慧去开启学生的求知欲,这可以体现在教学设计中以恰当的情境引入和主题选取,加以精准适当地评价和提问,更好地创设互动愉悦的学习氛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可以特别突出VB面向对象的特点,根据用户需求我们可以设计各种各样的多功能窗体来满足用户需求,描述我们学好编程技巧,满足客户的需求,就可以创造很好的经济效益等等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而达到在较短的时间内收到较好教学效果的目的。

2.3 着力编程能力培养

VB程序设计是大学课程的一个重要课程之一,它和其他课程还是有一些差别,VB程序设计课程不光是把基本语法基本理论学会就行了,编程能力的提高是其最终学习结果的体现,但由于学科发展中的各种主客观原因,造成了程序设计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地位有些下滑,各类教育教学工作者也对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研究较少,因此现在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普遍较低,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的研究,作为一名一线的计算机教师,应该以教育学、心理学为理论依据,对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应该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步骤来深刻理解各个知识点,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是提高学生编程水平的关键所在,也是对上课的计算机教师的一个挑战,是对传统教学和传统教师的考验,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去努力学习,并在平常的教中加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模式的应用,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中提高自己的程序编写能力。

3 教学环境构建

3.1 硬件环境

VB程序设计是一门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的课程。实验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为此,学院可以将实验室在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适当的自由练习时间,给学生一个发挥自己创意的空间,也给他们刻苦钻研进行反复实验以及调试程序的机会。另外也需要充分发挥现在网络资源的优势,全面提高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动手能力,充分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可以提供一些电子教案、经典例题和每章节的自测题供学生下载,也可以收集学生反馈的问题,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实时互动交流。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课前课后提出的问题更多了,课程内容研究的也更深入了,逐渐改变了考前临时突击的局面,同时也避免了一时没有听懂而跟不上教师思路而失去学习积极性的现象。

3.2 组织参加编程竞赛

大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活动热情高,加之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现在我对我上小学时教室后墙上学习园地中我名字后面的五颗小红花还记忆犹新,那是我多次考试而和比赛名列前茅的结果,我们从小就喜欢上了奖励,喜欢上了家长的表扬,朋友的赞赏,如果学院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大型编程竞赛,并积极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的竞赛意识,以赛带学,以赛带练,这样不但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也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想现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没有一个人愿意甘拜下风,没有一个人愿意看着别人硕果累累而自己却一贫如洗。因为这对学生的培养不光是本次比赛的收获,可能是一辈子得收获,不光是计算机程序编写的收获,可能是做人、做事方法以及严谨度的收获。所以建议学院多组织各种竞赛活动,不但可以提高大学生培养的综合水平,同时也促进了学风建设和校风建设。

4 总结

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发现,只要善于思考、注重练习并有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然后适当的找一些参考资料上的案例认真分析研究的同学,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绩,课程结束自己都开发出特别实用的成功案例。以上几点学习方法、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环境改善围绕着使同学们了解编程的基本思想、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为目标,希望对程序编写的教育者和学习者有借鉴之处,能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学习态度,这是程序设计课程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谢茂涛.程序设计类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福建电脑,2008(4).

[2]康丽萍.VB教学的几点体会[J].农业网络信息,2005(9):45-46.

[3]孙宇清,马军.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2000(3).

[4]颜素莉.程序设计类课程之课程设计在实践教学中的实施与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9(11).

相关文章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精选13篇)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第1篇清涧分部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理科实验操作、体育考试安全工作预案为...

1
2025-09-19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精选9篇)2024国培总结 第1篇2017教师国培学习总结当今社会,教事业迅猛发展,各类培训数不胜数,而“国培”对于我们教育发...

1
2025-09-19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精选5篇)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第1篇2018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

1
2025-09-19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精选6篇)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1篇2017年崇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一...

1
2025-09-19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3篇)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第1篇2010—2011学年下学期六年级...

1
2025-09-19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精选12篇)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第1篇2011公考备考:《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2011-0...

1
2025-09-19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精选4篇)以案促改主持词 第1篇主持词同志们:根据市委要求,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局开展案件剖析做好以案促改工作动...

1
2025-09-19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精选5篇)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第1篇人生,说到底,活的是心情。人活得累,是因为能左右你心情的东西太多。以下是...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