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提取素材范文
来源: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提取素材范文(精选4篇)

提取素材 第1篇

历史素材是丰富多样的。从古到今,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 都有这些素材的遗存, 比如文字记载、文物、遗址遗迹等等。

文字记载 (包括一些文物如商周甲骨、青铜器上的文字) , 这是我们了解历史、提取历史信息的最主要最直接的来源。通过对历史文字记载的解读, 我们能比较直接地了解当时的很多历史信息。比如通过对商周甲骨文字的解读, 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我国古文字的发展水平和演变规律, 包括造字方法等, 而且更重要的是, 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析甲骨文内容了解那一时期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些情况,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复原商周的历史, 认识中华古文明的发展脉络。例如, 甲骨文中有“■” (臣) 字, 它属于象形字, 表示家臣对主人的侧眉顺目, 说明那时已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 有了社会等级制度。甲骨文中有“■” (执) 、“■” (圉) 、“■” (劓) 等文字的出现, 这就让我们通过分析知道这些文字都是在象形字基础上的会意字, “执”是表示将人戴上手梏, “圉”是表示将人戴上手梏关入监狱, 说明商周时期已有监狱, “劓”是表示用刀割鼻子, 说明那时有残损人肢体的刑罚。又比如《史记》中关于楚庄王“问鼎中原”的记载———“ (楚庄王) 遂至洛, 观兵于周郊。周定公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 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 楚国折钩之喙, 足以为九鼎。’”从这段文字中我们既看到了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化而导致的周王室的衰微, 各诸侯国由于实力的增长而对周王室权力发起挑战, 又可以进而结合其他史料去理解各诸侯国为夺取土地、人口、支配权而进行的争霸兼并战争以及由此造成的政治的动荡, 对那个时代的特征也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再比如沙皇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提到:“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 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几年后的1863年的沙皇政府报告书中又提到:“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 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这些材料让我们了解到沙俄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农奴制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严重阻碍, 尤其是对农奴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导致了阶级矛盾的尖锐, 农民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已严重动摇了沙俄的封建专制制度, 沙俄统治者不得不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统治政策做出调整, 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来挽救自己。但同时我们也看到, 这种改革是不得已而为之, 其目的和前提是维护贵族地主的既得利益, 因此是对农奴的再次剥削, 是极不彻底的, 也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和资本主义的健康发展。当然, 对文字材料的分析必须做到科学全面, 特别注意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这样才能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

文物, 作为一种历史遗存, 给我们提供的历史信息也是极为丰富的。比如通过对流传和发掘出土的商周青铜器的研究分析,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那一时期青铜制作技术和工艺水平, 以及各种器物的用途, 进而了解那一时期的社会生活、生产水平甚至文字、艺术等。从《商朝四羊方尊》青铜器 (图1) 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是商朝奴隶主贵族用于祭祀或宴乐时盛酒的器具;当时青铜器冶炼技术和制作工艺水平高超, 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当时畜牧业和农业比较发达。这样, 我们对商周奴隶社会的基本情况的了解也就更全面了。又比如通过对《春秋时期穿有鼻环的牛尊》 (图2) 、《春秋时期的铁锸》 (图3) 的分析, 我们可以判断出那时牛已被用做动力, 牛耕出现了, 牛在生产生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而且冶铸技术也进步了, 出现了铁器。总之, 社会生产力明显提高了。再比如通过对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图4) 的解读, 我们一方面可以了解那一时期绘画的发展情况 (包括用料、技法、题材等) , 另一方面对宋都东京图1商朝四羊方尊及北宋社会生活尤其是城市生活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城市生活的分析, 进而了解那一时期社会经济尤其是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

遗址遗迹在历史研究中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历史遗址和遗迹的考古发掘和研究, 我们可以很直观地了解那个时代的生活环境、生活状况及社会习俗。比如在对半坡原始居民遗址的考古研究中我们发现了房屋遗迹和水井遗迹, 这就说明半坡原始居民过着定居生活, 会建造房屋, 会挖水井。我们又发现了大量的粟及动物骨骼, 于是我们知道了他们已经会种植粟, 会养殖牲畜。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有一定形状且比较光滑的石块和保存粟种子的陶罐及其他陶器, 这就反映出他们以木石为主要工具并处于新石器时代, 同时还懂得烧制陶器, 但总的说来生产力水平还是很低的。此外, 在半坡遗址里人们还发现有墓葬、广场等等。总之, 我们发掘的东西越多, 对它的研究越深入, 对这个时期历史的认识就越深刻、全面, 历史就越接近真实。

对于一些零散的历史素材, 我们还可以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析处理, 如生成一些量化统计图表。这些图表虽然带有较多的主观性, 却给了我们从另一角度认识历史概貌和总结历史规律的机会。如通过对“美国内战初期南北双方力量对比表” (表1) 的分析, 我们既可以看到北方实力的强大和发展的先进性, 体现着历史发展的潮流, 又可以进而认识到人民的意愿和人心所向, 从而理解美国内战北方取胜的必然性。又比如通过对“1901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 (表2) 的分析, 我们首先可以判断近代中国工业布局的特点是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进而可以理解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在于近代沿海最先遭到资本主义列强侵略, 自然经济最先瓦解,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文化最先影响这些地区, 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和资产阶级也最先在这些地区产生、发展。

单位:家

关于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作文素材 第2篇

作文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反映,真实是作文的生命,因此作文的材料要真实可靠,真人真事,合理合情。我们写作时,要选择自己熟悉的那些真实可信的题材,不要忽略身边的事情,学会挖掘身边的题材,懂得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如河北省中考优秀作文《点滴真情令我感动》一文,就是从生活中的点滴真事出发,抒发了自己从中受到的感动。只要我们细细感受生活,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写起,这些“小花”一定会使我们的文章充满浓浓的人情味。一位同学写道:“那一次,我不幸因小腿骨折住进了医院,腿上打着厚厚的石膏,不能动弹,爸妈不在身边时,我常偷偷流泪,是护士李阿姨带着一脸阳光般灿烂的微笑走进了我的世界,以后的日子像流水般欢快的流过,在李阿姨灿烂的微笑里,我忘记了病痛,只记得那个夏季充满了灿烂的阳光”,这样的文章,哪一位读者不为之感动呢?

生活具体,写点新鲜素材

生活中的我们有喜、怒、哀、乐,具有独特的情感和体验。我们把这些别人没有写过或很少写过的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风尚、新经验、新思想、新观念的材料用进作文,就会给人耳目一新。比如有一位考生虚构了一个皇帝选妃子的故事,“我”高高地坐在金銮宝殿上,众大臣献上无数女子,胖瘦高低不一,“我”不知哪个为美,于是,各位大臣争相陈述自己所献女子的美之所在,“我”感到他们的答案都是对的,于是“我”挑肥拣瘦一番,最终答应都收下了。这样的故事素材格调未免太俗气,太缺乏时代和生活气息了,自然就不新鲜了。

生活丰富,写点典型素材

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选择那些生活中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生活本质的素材来写,要选择那些最能突出人物思想品质和鲜明地反映事物精神面貌的材料来写,才会表现出鲜明的中心思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每天都可能发生交通事故,不是合理解决,就是发生纠纷,大多数学生会认为这是太平常的事情了,有什么可写的!可是有位学生在《记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中先是抓住事件中妈妈和那位叔叔一番诚挚的对话:“我没事,你先走吧!’说着,妈妈还勉强活动一下脚,叔叔犹豫了一下,随后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还想说什么,就被妈妈制止了。”小作者把叔叔诚恳的态度、妈妈的宽容写得细致如微,感人至深,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因此,从平时积累的素材中选择典型材料,能从平凡中见伟大。

生活生动,写点意外素材

提取素材 第3篇

【关键词】想象;联想;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界定“联想”“想象”的概念

联想:由于某人或某种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想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想象能起到对机体的调节作用,还能起到预见未来的作用。

二、联想和想象两者概念的不同之处

(一)“联想”中找素材

联想即是从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事物。在这里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我们中学生接触的社会面比较狭窄,我们接触的人一般是亲人、朋友、同学、老师,我们所能接触的社会无非是电视、网上的信息。没有深入的社会生活的感悟往往就会让文章比较浅显、单薄。在这个时候,我们要教会学生“以小见大”,学会观察生活的细节,往往这小小的细节就是生活项链上那颗夺目的珠子,让文章在最平凡处有着令人心动的力量。

(二)“想象”中找素材

想象即是在现实的基础之上有着合理的幻想。在想象中,我们着重注意合理,绝不是天马行空乱写一通的。这时候,就要求学生驰骋思维,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生活的经验上,与历史对话,与未来沟通。在教学时,我辅助运用图示来发散思维,引发联想。

对现在的联想—书写身边的人和事—感动于生活。爸爸—自行车铃声—几次变化的铃声—生活的重压—社会的变化—不变的对生活和家庭的热爱;妈妈—围裙—有新到旧的过程—变老的容颜—不变的对儿女的深情;爷爷—号子声—号子里的故事—听故事学精神;奶奶—栀子花—特别的季节礼物—逝去后的感伤—栀子花依旧飘香;老师—冬天的裂手—包起的粉笔—师生间的真情;同学—一元钱的硬币—家中的困境—同学的理解—感动;其他人—我们身边的陌生人,有时一个细节表现的善良、真诚和给予我们的生活的教训、经验、感动。有时是个反面,通过一个细节表现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的现象和人性的嬗变。

上述是我举出的一个个作文的实例,目的是让同学们发现联想的规律,由人会联想到与之相关的物品,这就是写作的线索,当作文中线索清晰时,就避免了乱堆叠的现象。而这个物品也就是作文中的亮点,当学生选取一个平凡的物件去叙述一个不平凡的感动时,就避免了无病呻吟,在生活中找素材,在点滴中发现真善美,就避免了作文的假大空。

对过去的联想—写过去的人和事—感动于历史。对书上的历史人物的故事进行古为今用,对爱国人物的故事回故,用自我叙述的手法,这里特别注意的是学生切忌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咀嚼百变,比如屈原投江,比如囊萤映雪。要想作文的精彩不俗,就是要有新的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素材积累时,有独特的眼光与新颖的视角。当学生不再写牛顿与苹果的故事、爱迪生发明电灯、达芬奇画鸡蛋的时候,文章就会给读者一个新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往往能体现学生的积累与知识的丰实。有时写文章也是一种展示自我。想想目前有些学生还喜欢在自己的开头这样写道:“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将我送进了医院”“妈妈背着我去医院,天下着大雨”,搜索记忆,学生可以说是搜索枯肠而始终就是这样的大雨,这样的苦命的妈妈,这样被感动的我,而对于这样所谓的感动,我们老师真的是无法再被感动。不是我们不懂感动,而是咀嚼多遍,实在倒胃口。

对将来的想象—由合理的生活经验—想象未来可能的一切。现在学生想象类作文往往会从“我的理想”“对现实环境的反思”“未来的世界的变化”这几方面来思考,这样的思路无可厚非,就是在这里对“合理”是有要求的,绝不是瞎写乱写,没有章法,不受约束。想象本来就是让学生自由驰骋想象的翅膀,当时不能因为想象就游离于所要的主题之外。这是“戴着镣铐舞蹈”,镣铐就是让人觉得你想象是有实现的可能性。现在的学生由于受到一些现代神魔小说和神魔游戏的影响,有时也会在文章中写这类题材,名字独特而骇人“凡阿尔加斯蓝独臂巨蝎”“寒水云雾碧游幽灵”,单是这一个个古怪的名字,就让老师不寒而栗。文章至少让读者读得有点感触、感动、感悟,绝不能是看来就难受,读来就心惊的东西。同时游戏法也可激发写作兴趣,组织游戏的目的就是寓教于乐,只有兴趣才会让学生多读多写,写出他们自己的文章来,我手写我心,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读者。

三、小结

一堂作文课,无异于一次旅行,学生是游人,老师是导游,老师要做的是指给学生思考的路径,这节课中,我就联想和想象,指出了过去、现在、未来三条思路。老师同时要做的是要让学生对这些旅程兴趣盎然,我举出若干作文简例,让他们知道选取独特视角,拥有正确积极审美。同时用游戏法激发兴趣,让学生在思维扩散中,享受语言堆积之乐。就像是造房子,文字为砖瓦,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我们的知识积累去增加它的高度,用我们的情感体悟去扩大它的容积,用我们的写作兴趣去粘合它的硬度,用我们的独特眼光去设计它的造型,最后,打开一扇窗,远方,就是天堂。天堂离我们并不远,希望每个孩子对于作文也是这样想的。

参考文献

[1]李鹏男.比翼双飞 相得益彰——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J].新课程,2012(3).

[2]熊正兴.怎样提高学生写作的联想和想象能力[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

提取素材 第4篇

联想:由于某人或某种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想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想象能起到对机体的调节作用, 还能起到预见未来的作用。

二、联想和想象两者概念的不同之处

(一) “联想”中找素材

联想即是从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事物。在这里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我们中学生接触的社会面比较狭窄, 我们接触的人一般是亲人、朋友、同学、老师, 我们所能接触的社会无非是电视、网上的信息。没有深入的社会生活的感悟往往就会让文章比较浅显、单薄。在这个时候, 我们要教会学生“以小见大”, 学会观察生活的细节, 往往这小小的细节就是生活项链上那颗夺目的珠子, 让文章在最平凡处有着令人心动的力量。

( 二) “想象”中找素材

想象即是在现实的基础之上有着合理的幻想。在想象中, 我们着重注意合理, 绝不是天马行空乱写一通的。这时候, 就要求学生驰骋思维, 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在生活的经验上, 与历史对话, 与未来沟通。在教学时, 我辅助运用图示来发散思维, 引发联想。

对现在的联想书写身边的人和事感动于生活。爸爸自行车铃声几次变化的铃声生活的重压社会的变化不变的对生活和家庭的热爱;妈妈围裙有新到旧的过程变老的容颜不变的对儿女的深情;爷爷号子声号子里的故事听故事学精神;奶奶栀子花特别的季节礼物逝去后的感伤栀子花依旧飘香;老师冬天的裂手包起的粉笔师生间的真情;同学一元钱的硬币家中的困境同学的理解感动;其他人我们身边的陌生人, 有时一个细节表现的善良、真诚和给予我们的生活的教训、经验、感动。有时是个反面, 通过一个细节表现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的现象和人性的嬗变。

上述是我举出的一个个作文的实例, 目的是让同学们发现联想的规律, 由人会联想到与之相关的物品, 这就是写作的线索, 当作文中线索清晰时, 就避免了乱堆叠的现象。而这个物品也就是作文中的亮点, 当学生选取一个平凡的物件去叙述一个不平凡的感动时, 就避免了无病呻吟, 在生活中找素材, 在点滴中发现真善美, 就避免了作文的假大空。

对过去的联想写过去的人和事感动于历史。对书上的历史人物的故事进行古为今用, 对爱国人物的故事回故, 用自我叙述的手法, 这里特别注意的是学生切忌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 咀嚼百变, 比如屈原投江, 比如囊萤映雪。要想作文的精彩不俗, 就是要有新的材料,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素材积累时, 有独特的眼光与新颖的视角。当学生不再写牛顿与苹果的故事、爱迪生发明电灯、达芬奇画鸡蛋的时候, 文章就会给读者一个新的故事, 而这个故事往往能体现学生的积累与知识的丰实。有时写文章也是一种展示自我。想想目前有些学生还喜欢在自己的开头这样写道:“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将我送进了医院”“妈妈背着我去医院, 天下着大雨”, 搜索记忆, 学生可以说是搜索枯肠而始终就是这样的大雨, 这样的苦命的妈妈, 这样被感动的我, 而对于这样所谓的感动, 我们老师真的是无法再被感动。不是我们不懂感动, 而是咀嚼多遍, 实在倒胃口。

对将来的想象由合理的生活经验想象未来可能的一切。现在学生想象类作文往往会从“我的理想”“对现实环境的反思”“未来的世界的变化”这几方面来思考, 这样的思路无可厚非, 就是在这里对“合理”是有要求的, 绝不是瞎写乱写, 没有章法, 不受约束。想象本来就是让学生自由驰骋想象的翅膀, 当时不能因为想象就游离于所要的主题之外。这是“戴着镣铐舞蹈”, 镣铐就是让人觉得你想象是有实现的可能性。现在的学生由于受到一些现代神魔小说和神魔游戏的影响, 有时也会在文章中写这类题材, 名字独特而骇人“凡阿尔加斯蓝独臂巨蝎”“寒水云雾碧游幽灵”, 单是这一个个古怪的名字, 就让老师不寒而栗。文章至少让读者读得有点感触、感动、感悟, 绝不能是看来就难受, 读来就心惊的东西。同时游戏法也可激发写作兴趣, 组织游戏的目的就是寓教于乐, 只有兴趣才会让学生多读多写, 写出他们自己的文章来, 我手写我心, 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读者。

三、小结

一堂作文课, 无异于一次旅行, 学生是游人, 老师是导游, 老师要做的是指给学生思考的路径, 这节课中, 我就联想和想象, 指出了过去、现在、未来三条思路。老师同时要做的是要让学生对这些旅程兴趣盎然, 我举出若干作文简例, 让他们知道选取独特视角, 拥有正确积极审美。同时用游戏法激发兴趣, 让学生在思维扩散中, 享受语言堆积之乐。就像是造房子, 文字为砖瓦, 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我们的知识积累去增加它的高度, 用我们的情感体悟去扩大它的容积, 用我们的写作兴趣去粘合它的硬度, 用我们的独特眼光去设计它的造型, 最后, 打开一扇窗, 远方, 就是天堂。天堂离我们并不远, 希望每个孩子对于作文也是这样想的。

参考文献

[1]李鹏男.比翼双飞相得益彰——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J].新课程, 2012 (3) .

相关文章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精选13篇)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第1篇清涧分部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理科实验操作、体育考试安全工作预案为...

1
2025-09-19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精选9篇)2024国培总结 第1篇2017教师国培学习总结当今社会,教事业迅猛发展,各类培训数不胜数,而“国培”对于我们教育发...

1
2025-09-19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精选5篇)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第1篇2018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

1
2025-09-19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精选6篇)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1篇2017年崇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一...

1
2025-09-19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3篇)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第1篇2010—2011学年下学期六年级...

1
2025-09-19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精选12篇)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第1篇2011公考备考:《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2011-0...

1
2025-09-19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精选4篇)以案促改主持词 第1篇主持词同志们:根据市委要求,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局开展案件剖析做好以案促改工作动...

1
2025-09-19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精选5篇)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第1篇人生,说到底,活的是心情。人活得累,是因为能左右你心情的东西太多。以下是...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