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头皮静脉留置针
来源:莲生三十二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头皮静脉留置针(精选12篇)

头皮静脉留置针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09年12月—2010年5月住院期间应用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患儿105例, 男65例, 女40例;年龄为出生后1 d至2周岁;发热55例, 新生儿黄疸10例,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8例, 肺炎32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50例, 观察组55例, 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操作方法

1.2.1.1 用物准备

选用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BD Intima-Ⅱ型24GA一次性留置针和杭州千岛湖兰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6 cm×9 cm一次性3M透明敷贴;江苏苏云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输液贴;佛山市南海百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YZB/国1545-2006一次性无菌输液接头;天津市华奥医疗保健有限公司生产的弹力网状绷带帽 (简称弹力帽) 。对照组准备留置针、3M敷贴、1条长胶布约绕头一周并将长胶布中间段横向双折 (以避免胶布粘连枕部头发, 减轻在除去胶布时引起的疼痛) 、生理盐水 (封管用) 、常规静脉穿刺用物;观察组备以上除生理盐水以外的所有用物, 另备一次性无菌输液接头、一次性输液贴、弹力帽, 在穿刺前将肝素帽拧下换成无菌接头旋紧并连接输液器按操作规程排尽气待用。

1.2.1.2 穿刺方法

选择粗直、弹性好、不易滑动的血管。两组均选用头皮正中静脉或颞浅静脉、耳后静脉。行头皮静脉穿刺前, 以穿刺点为中心先剃尽周围6 cm×10 cm的头发, 再用湿毛巾擦净头皮散发, 对出汗较多者宜先擦干头皮以利敷贴固定。助手协助固定患儿头部并向家长做好解释工作, 告知目的和意义, 取得信任合作。用2.5%的碘伏消毒穿刺部位皮肤2次, 范围在8 cm以上, 待干, 右手持留置针于血管上方以15°~30°缓慢直刺血管, 见回血后压低角度, 再进针0.2 cm, 将套管全部推入静脉, 退针芯, 适当松调节器, 使回血进入, 看点滴通畅、局部无肿胀, 开始固定。

1.2.1.3 固定留置

对照组按照常规将透明敷贴直接盖住留置针进行固定, 针尾用胶布粘贴, 对头部出汗较多的患儿加用长胶布环形绕头固定。观察组在固定时, 先用1条带棉芯的输液贴盖住针眼, 然后覆盖透明敷贴固定, 针尾用胶布粘贴 (方法同对照组) , 留置期间用弹力帽戴在患儿头部固定。每天输液完毕, 对照组用盐水进行正压封管处理, 每次5 mL, 6 h~8 h冲管1次 (按边推注边退针的方法) , 再次输液时用2.5%碘伏常规消毒肝素帽2次, 将连接输液装置的头皮针刺入肝素帽内即可。观察组无需封管, 只将输液器轻轻一扭与无菌接头分离 (应用原液封管, 如输注高渗或高黏度的药物, 拔管前应用生理盐水冲净管腔) , 接头自动弹出形成正压封管;第2天输液时, 用碘伏棉球消毒接头2次, 连接输液器即可。留置期间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液渗血、有无静脉炎的发生、留置针有无脱出, 做好记录。向患儿及家属做好宣教, 取得家长配合, 注意看护好留置部位, 防止患儿用手拔出留置针, 避免碰撞, 睡觉时不要压迫针头。使用期间加强巡视,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记录。

1.2.2 观察方法

以表格形式记录患儿的姓名、年龄、留置方法、留置日期和时间、终止留置的原因和时间, 观察回血堵管、静脉炎发生情况。除以下原因外医护人员不得拔出:留置时间7 d;静脉留置针管腔堵塞, 无法输注液体;留置针被患儿意外拔出;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或静脉炎。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目前在我国尚无统一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标准[1]。BD公司建议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为3 d~5 d, 但在实际应用中留置时间太短可增加穿刺痛苦, 且造成留置针资源浪费, 增加患儿家庭经济负担。留置时间太长导致血栓及静脉炎形成, 有研究结果表明:留置时间7 d以内为相对安全和最佳时间[2]。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且由于弹力帽将留置针全部包容, 使患儿不能轻易将针抓出, 故无一例留置针脱出。因此, 采用改进后的固定和留置方法, 可延长头皮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静脉炎其形成原理是留置针作为体内异物, 引起血管慢性刺激发生炎症, 炎症随着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静脉内膜炎症常并发血栓形成, 血栓其形成原理是由于针刺和静脉血管内的留置针套管造成的静脉血管内皮损伤, 将促发凝血的内皮下细胞外基质裸露;另外, 由于外周静脉比较薄, 肌层活动相对较少, 靠壁的血流更替较慢, 加上使用留置针时局部的包扎和制动, 使静脉血流变慢, 是血小板得以沉积的机会, 促使血栓的形成[3]。内膜炎症会使血栓与血管壁的粘连更加紧密, 血栓不易脱落和被冲, 炎症越严重, 这种连接越紧密。有资料表明, 输注的液体种类和留置针穿刺部位的不同与静脉炎的发生有关, 留置针的固定与静脉炎的发生也有关。留置针固定后其尾端因与外界物体摩擦, 使针芯被动运动, 与血管内壁发生摩擦, 引起血管内壁的机械性损伤, 从而引起静脉炎[4]。观察组使用弹力帽将留置针全部压紧固定, 减少了留置针尾端摆动及与外界物体摩擦的机会, 从而避免了血管内壁的机械性损伤, 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静脉炎的发生不仅可造成患儿痛苦, 且可引发家长心理恐惧, 增加护士的心理压力, 极易导致护患纠纷。

对照组留置针固定后其尾端明显高于局部皮肤, 易因外力作用而松脱, 导致留置针脱出。观察组可有效避免这种情况。弹力帽将套管针完全包裹, 输液时只有无菌接头尾部暴露, 输液结束后, 护士只需轻轻一扭即可将输液器与接头分离, 弹力帽将留置针完全包裹, 可减少外力因素对留置针的碰撞和牵拉, 避免留置针的脱出。

儿科使用留置针的对象大多数为2岁以内的婴幼儿, 穿刺难度较大, 又不能通过语言沟通取得配合, 患儿可感觉头部不舒适而用手抓头, 常导致意外拔出留置针。观察组可有效避免这种情况, 由于帽子呈网状且具有弹性, 一方面将留置针对局部皮肤的刺激由点淡化成面;另一方面弹力帽成网状将留置针全部包容, 使患儿不能轻易抓到针而将其拔出。

3M透明敷贴虽然可见性强, 但其透气性差, 汗水渗透在透明贴膜下, 易引起穿刺部位和周围皮肤炎症[5]。对照组用透明敷贴直接与穿刺皮肤接触, 容易在透明膜内出汗、积气, 导致穿刺局部肿胀、疼痛。输液贴经过灭菌处理, 具有透气性, 上面附有吸收性强的吸收垫, 可将汗液吸附在一次性输液贴的棉芯上, 避免了穿刺局部潮湿。

有资料表明, 临床护士存在较大的工作压力[6], 其中儿科护士工作压力较大[7], 主要与父母对独生子女较为重视、对护理质量要求较高, 而儿科护理难度较大有关 。使用肝素帽由于夹子易松, 患儿哭闹使静脉压增高等原因常致回血反复出现而需多次冲管, 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 使用无菌接头后无需冲管, 缩短了护士为病人单纯治疗的时间, 减轻了护士工作量, 可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对病人的整体护理。改进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方法后延长了留置时间, 减少了因留置失败导致的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 减少了费用, 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提高了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观察组应用无菌输液接头封管, 加用输液贴后覆盖透明敷贴再予弹力帽固定的方法, 简单易行、美观大方、固定牢固, 有效防止了留置针脱出或被小儿用手抓出, 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 延长了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和家长的经济负担, 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缓解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谢小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静脉留置针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 (2) :37.

[2]马雪琴, 胡爱菊, 黄鹰.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10) :42.

[3]王鸿利, 王学峰.血栓病临床新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3:426.

[4]尹世玉, 王静.改进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 (12) :46.

[5]吴朝晖, 胡梅, 金益曼.深静脉留置期间2种不同保护膜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7) :25.

[6]孙巨成.临床护士存在的压力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 2008, 22 (增刊1) :241-242.

头皮静脉留置针 第2篇

【摘要】 目的 探讨3M自粘性弹力绷带应用于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10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用普通医用白胶布固定留置针,对照组则用3M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结果 实验组留置时间较长且不良反应少,患儿舒服,痛苦性小。结论 3M自粘性弹力绷带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自粘性弹力绷带;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

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是儿科常用的护理技术,此技术操作方便,能够有效减少因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及血管损伤,可减轻患儿及家长对输液的心理压力,提高家长满意度,且能够保持静脉通道的畅通,有利于危重患儿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1]。在正确的操作方法下,患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在血管内一般可以保留3~5 d。但在临床使用中常因敷贴及胶布粘性下降,松脱等造成留置针滑出或脱落。为延长留置时间,减少因普通白胶布固定引起的不适,作者使用低致敏性3M自粘弹性绷带固定患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取得较好成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月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100例,男61例,女39例,年龄2个月~1岁,穿刺部位为额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1.2 方法 选择适合的头皮静脉,一般选择为额正中静脉或两侧颞浅静脉,相对粗直,有弹性的血管,避开静脉瓣,充分暴露穿刺部分皮肤,范围约为8 cm×8 cm;用吉尔碘消毒后,先用生理盐水溶液将留置针导管内空气驱出,并检查套管的完整性。用正确的方法穿刺成功后,先用无菌透明敷贴覆盖穿刺部位。对照组用无菌敷贴固定后根据头围使用普通医用白胶布缠绕,而实验组敷贴固定后根据头围用弹性绷带在患儿头部缠绕一周,绷带两端前后搭接5~10 cm,轻轻按压搭接区域,注意要松紧适度,以不影响患儿头部的血液循环,可以轻松放一指为宜。压住留置针针体及针翼,避开留置针,使肝素帽露出约1/3,便于观察外渗情况,并经常检查受压部位的皮肤及血液循环情况。封管方法均采用生理盐水3-4 ml正压封管,脉冲式推注,边退针,关闭留置针上小开关后再拔出针头。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留置时间以及有无留置针意外脱出。结果

对照组留置时间约为2~4 d,大多数白胶布第2天就粘成一绺,如果紧的话患儿的头皮都留下很深的印迹,而且胶布就会变得很脏很黑,从而易引发感染。而实验组留置时间约为5~6 d,排除痊愈出院的拔针。另外拔针时对照组患儿头部皮肤出现过敏反应甚至水泡者居多且疼痛,从而影响护患关系。实验组拔针时则无以上情况。讨论

3.1 在正确操作方法下,患儿静脉留置针在血管内一般可以保留3~5 d。但李桂兰

是由于患儿制动性差,易出汗,从而使敷贴松脱、粘性下降,容易造成留置针滑出或脱落,引起液体外渗。且大部分患儿常因不适应将留置针拉出。出现这种情况只能重新穿刺,增加患儿痛苦的同时不仅加重了家长的心理负担,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而3M自粘性弹力绷带因其本身有弹性和自粘性,在有效固定留置针的同时避免了普通胶布固定给患儿皮肤带来的不适,增加了患儿的舒适度,给家属的看护和护士的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

3.2 普通医用白胶布虽然也可以固定小儿头皮留置针,透气性能不佳,皮肤热量不能向外散发,尤其炎热的气候,加之孩子哭闹,局部皮肤受潮湿等刺激产生红肿甚至水泡等不良反应。而医用纸胶带在孩子出汗后胶布粘性减小,产生脱落、松弛现象,且小儿静脉血管较细,针头轻微的活动也可造成液体外渗并引起局部肿胀,不仅增加外渗机会,还浪费大量的医疗资源及人力。而使用3M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小儿头皮的静脉留置针,因为其自粘性及弹性,可以将针管紧紧的固定且不随患儿的摇头而致针头动,不易出现脱落现象,无过敏等不良反应,粘力持久,减少液体外渗机会。

3.3 普通医用白胶布固定小儿头皮留置针不仅透气性差,再加上皮肤毛发相粘,拔针撕胶布时粘毛发,给患儿带来极大痛苦[2],加重家长心理负担,甚至因此引发护患纠纷。而使用3M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因其同皮肤毛发不相粘,保证有效固定同时可缓解上述情况给小儿拔针时带来的痛苦,并且大大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3.4 使用3M自粘性弹力绷带可以做到一人一用,避免交叉感染。3M自粘性弹力绷带保持了其弹性可以重复利用,避免了大量胶布的应用,节约了医疗资源及成本。

参考文献

头皮静脉留置针 第3篇

【关键词】儿科患者;头皮浅静脉;静脉留置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289-02

引 言:静脉输液是儿科常见的治疗方法。小儿从出生到 3 岁这一时期,头部皮下脂肪少,静脉清晰表浅,呈网状分布,血液可通过侧支循环。因此,这个时期的小儿宜适用头皮静脉穿刺。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减少患儿的痛苦,同时也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和谐了护患关系。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新生儿62 例,婴幼儿 512 例,99. 5% 的患儿每日都要输液治疗。

1. 2 调查结果

留置针使用率为99%,静脉穿刺成功率95%。

2 置管前护理

2. 1 做好宣教工作

静脉留置针置管过程中,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态、合作程度等可影响穿刺成功率。因此,置管前要向患儿及家长介绍留置针的优点及置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年龄较小或昏迷的患儿应向家长作详细解释,对 2 岁以上清醒的患儿,护士要态度和蔼,面带微笑,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多给患儿表扬及鼓励,让其听熟悉的音乐,将其喜欢的玩具放在身旁,和最亲密的人在一起。告知家长留置针对血管的要求高,小儿血管小,不合作,较成人容易穿刺失败,希望家长理解。

2. 2 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

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过程中,护士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静脉穿刺输液的成功率。错误的认知和不良情绪将直接影响护士穿刺时的心理活动和操作质量。因此,要求护士操作时要保持平稳的心态,思想高度集中,排除干扰,动作温柔、熟练,用温和的语言化解家长的不安情绪。

2. 3 提供良好环境

环境温度以 24~26℃ 为宜。过热小儿出汗过多,给操作带来不便,过冷,小儿又容易受凉。应有特定的操作平臺,如有80 cm~1 m高的操作平台,让小儿平卧在上面,而护士则坐在一把升降椅上进行操作。房间内应保持光线明亮,操作时应避免操作者的身体和手挡住穿刺部位的光线。

2. 4 做好备皮

备皮刀要性能良好,备皮时要固定好小儿头部,动作轻柔,切勿剃破皮肤,给患儿带来痛苦,增加感染机会。备皮范围要在9 cm×9 cm以上,否则影响穿刺视线,消毒皮肤及粘贴胶布。

2. 5 固定好小儿头部

小儿头部位置固定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由于小儿对打针有恐惧心理,均不愿配合。所以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时,有时还要采取强行固定的方式。一人约束头部,一人约束双膝的方法,并适当约束患儿双手,以防抓脱留置针。

2. 6 选择好静脉

选择的血管要柔软、粗直、易于触及、充盈良好、易于固定和保留的部位。小儿头皮静脉中较大的有额静脉、颞静脉、耳后静脉、枕静脉。一般先选择前额正中静脉,此静脉便于固定,又不影响患儿活动。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头皮静脉与头皮动脉的区别: 头皮静脉呈浅蓝色,表浅,用手指横向触摸时有沟痕感,无波动感,穿刺时回血慢,回血呈暗红色。头皮动脉与头皮皮肤色泽相似,位置较深,有波动感,穿刺时回血快,色鲜红,注射时阻力大,局部有苍白区。

3 置管过程的护理

3. 1 置管方法

置管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常规用2% 碘伏,75% 乙醇消毒穿刺部位,直径约10 cm,脱碘一定要干净,以免影响敷贴粘贴效果。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留置针的套管座,取下护套,左手捏住套管座,右手将针柄左右轻微转动,然后复位,以防套管与针管粘连,左手固定穿刺部位并绷紧皮肤,右手拇指和食指把持针柄(针柄与套管座靠紧) 以与皮肤呈10~15°的角直刺血管,见回血后,低角度(放平针柄) ,平行将穿刺针推进0. 2~0. 5 cm,右手固定针蕊,左手大拇指推丫按口,左右手相互配合,左手送套管右手后撤针蕊直至完全退出针蕊并送入套管。

3. 2 妥善固定和采取血液

在用无菌敷贴固定留置针之前先将一小棉球放在套管垫和皮肤接触处,以免局部皮肤受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敷贴中央始终对准穿刺点,由中央向周围按压整片敷贴,使之皮肤妥贴。消毒肝素帽后插入一次性采血针遵医嘱抽取血液做各项检查。采血完毕拔出采血针,用5 ml 注射器抽取3~5 ml 生理盐水接上皮头针慢慢冲净留置针管道内血液,并用长胶布将套管针的尾端向上盘起,固定好。注意肝素帽末端朝向离心方向,便于操作,而又不影响患儿活动,并注明留置针穿刺时间,留置针外绷弹力绷带。最后头皮针连接准备好的输液装置进行输液,用1条胶布将输液器末端固定于耳廓上,以免在输液时被牵拉或碰掉。

4 置管后护理

4. 1 严密观察局部反应

患儿使用留置针期间,应加强巡视,认真细致地检查穿刺部位皮肤有无红肿、触痛、渗血、渗液、脱落等异常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对症处理。要告诫家长在患儿翻身、活动时要保护好留置针,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留置针套管部一旦脱出,不能重新送入,应及时拔除,以防发生感染。

4. 2 正压封管

每次注药输液后,均用生理盐水或肝素钠生理盐水5~10 ml 封管液封管。推注时速度宜慢,余1 ml封管液时,将针头斜面留在肝素帽内,边推封管液边拔针,将延长管上的小夹子靠近前端夹紧。如间隔时间长又不输液时,每隔6~ 8 h封1次管。

4. 3 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1) 液体渗漏

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大或过小,固定不牢,患儿骚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外渗。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重者出现局部组织坏死。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基本功训练,选择好穿刺部位的血管,根据血管的粗细和输液的滴速要求选择留置针。一旦发生液体渗漏,应立即拔管,局部用50% 硫酸镁湿敷。

(2) 静脉炎

静脉炎的发生与无菌操作不当、药物和导管的机械刺激,以及留置针使用等因素有关。因此,要遵守无菌操原则。输液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应充分稀释,滴速要慢。封管前用适量的生理盐水冲管,可杜绝或减少药物对局部血管的持续刺激,避免引起静脉炎。要尽量避免患儿卧于穿刺侧,以免压迫导管,使静脉回流障碍,增加静脉炎发生率。

(3) 皮肤过敏反应

有些小儿对敷贴产生过敏反应,局部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现象,应立即拔除留置针,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局部用 3% 双氧水、碘伏消毒,3~4次/d。

5 结束语

总之,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使患者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便于抢救,减少患者痛苦,降低对浅表静脉的损伤,减少输液意外感染的机率。同时,静脉留置针为一次性产品,对于长期输液的患者,既安全又可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医护质量。

参考文献

[1] 舒湘兰.小儿静脉留置针中止留置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

[2] 张晓静.国内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3).

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453例分析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科2003年12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住院并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453例, 其中, 男性253例, 女性200例, 年龄为0~13岁。

1.2 方法

1.2.1 进针方法

选择相对粗而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且易固定的血管。患儿可选用头部:耳后静脉、颞浅静脉及其额角分支。体表:头静脉、贵要静脉、足背静脉等粗直的血管。在不影响输液速度的前提下, 应选择细、短、少腔的留置针, 从而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及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我科多采用美国3M公司22~24G套管针。根据患儿血管深浅, 以30~45°角大角度直刺血管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与血管, 平行进行约2mm, 将针芯轻轻退出1.5mm后, 再沿血管走向将针头全部送入血管。

1.2.2 固定方法在拔针芯前可采用双重固定法固定留置针双翼,

最后采用3M透明胶贴敷于穿刺部位, 也可用3M胶布以穿刺点为中心平整粘贴。透明胶布上贴至针翼上方2cm处, 后经肝素帽下方用抗脱敏胶布固定两侧针翼, 再用抗过敏胶布固定肝素帽的2/3处。这种固定方法可使套管牢固, 不易松动, 适合于新生儿及婴幼儿静脉留置针固定, 临床采用后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2.3 封管技术与留置时间封管是留置成功的关键, 方法得当

可延长置管时间, 防止置管并发症的发生[1]。封管时只将针头斜面进入

留置针内, 采取脉冲式正压冲管, 不会引起负压封管, 使留置时间延长。留置时间一般为3d, 最长不超过7d。

2 结果

本组453例患者, 16例仅针尖刺入静脉即外套管尚在静脉外引起置管失败, 第2次穿刺后成功;4例因做辅助检查和患儿躁动不安引起液体外渗。无一例感染。

3 讨论

通过5年多的实践, 我们体会到由于静脉留置针具有柔韧性好的特点, 可随血管形状而弯曲, 其置管对血管壁的刺激性小, 可减少静脉炎和液体外渗发生, 同时容易提高滴速, 不易形成血栓, 能建立全天候的静脉通路, 可为新生儿及危重儿抢救随时提供用药途径[2]。我们总结了几点注意事项: (1) 置管前对患儿家长做好解释工作, 讲清留置针的优点、注意事项, 取得配合。 (2) 无菌操作, 预防感染。护理人员在操作前用肥皂水清洗双手或用抗菌剂 (碘伏、酒精) 擦拭双手12~15s。正确的洗手可预防外源性污染, 减少感染机会。保持穿刺部位的干燥, 对于穿刺留置点应每日用碘伏消毒, 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及分泌物等, 及时发现并发症, 对3M胶布不粘或污染的应及时更换。 (3) 保持静脉畅通。在冲洗操作时采用正压封管即封管液余0.5~1m L时边退针边推注的方法。如发现套管内有血凝块不可强行冲洗, 防止引起栓塞, 应立即拔管。如果滴速较慢可用一次性注射器回抽小血栓或局部注入肝素钠生理盐水封管30min, 以刺激血管内皮释放纤溶酶原活化素促进纤溶, 如仍不通畅再考虑拔管。 (4) 妥善固定留置针。送管成功后, 固定是留置成功与否的关键。穿刺的留置针应妥善固定, 防止套管脱落、打折, 接头血管, 拇指在血管下端绷紧穿刺部位的皮肤, 以右手拇指、食指上下夹住针芯翼和延长管根部与头皮成5~10°角, 对准血顶或前额以方便患儿活动和睡眠。 (5) 提高置管成功率。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技术素质, 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 在操作时一定要沉着、冷静、自信, 掌握好每一个环节, 细心体会提高置管针的成功

总之, 利用和熟练头皮静脉留置针植入, 可避免反复多次静脉穿刺, 解决了小儿静脉穿刺的困难, 大大减轻了护士工作量, 提高了工作效率, 保证了各项治疗顺利进行。

摘要:目的观察小儿应用留置套管针接受药物治疗和急救及供给营养的优点。方法我科2003年12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住院并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453例, 其中, 男性253例, 女性200例, 年龄为0~13岁。结果16例仅针尖刺入静脉即外套管尚在静脉外引起置管失败, 第2次穿刺后成功;4例因做辅助检查和患儿躁动不安引起液体外渗。结论静脉留置针固定适合于新生儿及婴幼儿疗效满意。

关键词:留置套管针,治疗

参考文献

[1]饶庆华, 王之凤, 李宝丽, 等.小儿浅静脉留置临床应用中相关问题研究[J].护理进修杂志, 2000, 15 (5) :329~330.

静脉留置针技术 第5篇

一、目的:

1、避免反复穿刺

保护血管;

2、减轻患者痛苦

达到输液治疗目的;

3、保持静脉通路

便于给药抢救。

二、操作前准备:

1、护士在治疗室用皂液加流动水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2、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物品准备。请另一名护士同时核对执行单与药液瓶签、药液(核对内容床号、姓名、药液名称、剂量、浓度、用法、时间),口述:“核对无误。”操作者再次检查药液名称、有效期;擦瓶灰,检查液体,执行单挂于治疗车左侧,无误后执行者在配液人处签名及时间,将药液瓶签贴于输液瓶上,放于治疗盘上方。检查各类无菌物品的有效期、包装有无潮湿、破损。

治疗车:上层——治疗盘内从左至右依次放置驯碘、棉签(在架上)、胶布、吊篮、剪刀、表;液体、无菌纱布2块、输液瓶签、肝素帽、一次性输液器2个、留置针2个、透明贴膜2个、垫巾、止血带;弯盘,速干手消毒剂、执行单、笔、输液卡。下层——从左至右依次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锐器盒(剪刀)、盛放止血带的容器。

三、评估患者:

1、评估患者前用皂液加流动水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按七步洗手法洗手。

2、将执行单与医嘱单进行双人核对,并在执行单上双人签字(核对人)。

3、核对及解释:操作护士持执行单走至床尾,核对床尾卡,然后至患者床旁进行操作前评估,了解患者情况、意识及合作程度,向患者解释留置针输液的目的。与患者交流:“老师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我是您的责任护士王伟,您今天的治疗和护理由我进行,请允许我先核对一下您的腕带标识好吗?”“3床

王力

住院号......”根据您的病情遵医嘱需要连续几天输液,为您输注甲硝唑,具有消炎的作用,为了保护您的血管,避免反复穿刺给您带来痛苦,同时也利于您的活动,我准备给您使用静脉留置针好吗?”“好的”“请问您有药物过敏史吗?”“没有”。“王力,您感觉输哪侧肢体比较方便呢?”“右侧吧。”“好的,我先看看您的右上肢局部皮肤和血管情况”“好的”。

4、选择并评估注射部位:观察穿刺的部位、皮肤及血管情况,初选静脉以便

乐陵市人民医院--苑海英

选择适宜型号的留置针。询问患者是否使用卫生

间,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放置输液架。

与患者交流:把执行单放床头柜上,掀盖被查看注射侧肢体,“您右前臂皮肤完好,无红肿、硬结、瘢痕,适合穿刺。”示范:“一会儿您像我这样握拳好吗?”选择血管,“请您握拳”,用右手食指指腹触摸血管,“好的,请您松拳”,“您的这根血管弹性良好、粗直,一会儿在这里给您输液,您觉着方便吗?请您活动一下肢体,右上肢功能良好;输液需要一定的时间,那您现在去卫生间吗?”“不去了”,为患者整理盖被,“我去准备用物,您先休息一下,一会儿过来给您输液”,放置输液架。

静脉留置针技术

5、评估总结:

(1)患者评估:病人神志清,能配合,肢体活动正常,无药物过敏史,右前臂皮肤正常,血管充盈良好,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药物、血管情况选择22号留置针。(2)环境评估:环境清洁安全,室温适宜,光线充足。

四、操作过程:

1、护士推治疗车至患者床旁(呈八字)。

2、操作前(持执行单)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3床,王老师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我叫王力”,“那您现在准备好了吗?我现在准备给您输液”,“准备好了”,依据执行单核对患者腕带:“请伸出您戴腕带的手,让我核对一下腕带。”(掀盖被暴露腕带后、持执行单核对患者腕带,将执行单放回原处)。“来,我帮助您躺好,请您稍靠左侧”。将执行单与药液瓶签核对,准确无误后将输液器外包装放至生活垃圾桶弃用,液体挂于输液架上,初次排气,开启水止倒转滴壶,待滴壶内液体至1/2时再翻转滴壶排气(头皮针距弯盘10厘米以上),关闭水止,对光检查是否排尽,将输液器挂于滴壶接头处。准备好透明敷贴及输液贴,放在治疗盘内备用(放在打开的包装内),备一条输液贴于治疗盘边易取处,打开静脉留置针包装,连接留置针进行第一次排气。

3、掀盖被暴露注射部位,铺垫巾,放止血带,边操作边口述:“王老师,我们再选择一下血管好吗?(扎止血带)请您握拳,(按压血管)疼吗?这条血管粗、直、弹性好、没有静脉窦,您觉得我在这个部位穿刺是否会影响您的活动呢?没关系是吗?(松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两遍,以穿刺点为中心螺旋式消毒,覆盖完整,不留空缺,范围为8X8cm,待干,棉签置于医疗垃圾桶内弃用。在穿刺点上方 6-10cm 处结扎止血带,嘱患者握拳,取棉签再次消毒皮肤。再次排气后,去除针套,检查穿刺针,口述:“穿刺针无弯曲,针头斜面光滑、平整。”进行穿刺,穿刺前再次查对液体与患者相符,“王力王老师对吗?准备好,我现在要为您穿刺了。”松动留置针针芯,旋转针头斜面,一手绷紧皮肤,另一手持针,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5-30度角进针,见回血后,降低角度为10度左右进针,再将留置针推进0.5-1cm,一手持针,另一手回撤针芯0.5cm,将套管全部送入静脉内,抽出针芯放于锐器收集盒。穿刺成功后,松止血带,嘱患者松拳,打开水止,用输液贴进行远端固定,使用透明贴膜以穿刺点为中心,固定留置针,在记录胶带上注明置管日期、时间,并黏贴在透明贴膜上。无菌输液贴固定针头于留置针连接处,并妥善固定输液管,固定肝素帽位置应高于穿刺点上方,避免血液回流,阻塞导管。根据病情、药液性质及年龄调节滴速。口述:“操作完毕。”取下止血带及垫巾,将止血带放入盛止血带的容器中,垫巾放入黄色医疗垃圾桶中弃用。查对药液瓶签与执行单及输液卡各项内容相符,查对腕带(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将输注时间、操作者姓名记录在输液卡上,将输液卡悬挂在输液架上。

4、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王老师,液体已经给您输好了,输的是甲硝唑250ml,给您调节的滴速是40滴/分,输液过程当中您和您的家人千万不要随意的去调节输液速度,输液过程当中如果您觉得穿刺部位有肿胀、疼痛的感觉,请您及时告诉我们,我们会给您做相应的处理,输液过程当中,您尽量不要过度的活动,以免牵拉输液器,导致导管脱出,敷贴及周围的皮肤要保持清洁干燥,如果有潮湿或卷曲,请您告诉我,我会及时来帮您更换的,过程当中如果有不舒服可以按呼叫器,我会随时过来看您的,再是输液过程当中如果想去卫生间,您可以按呼叫器,我会过来帮您的。即使在输液结束后,您这侧肢体也要避免做长时间的下垂和上下用力的动作,以防回血堵塞留置针,影响以后的使用。王力,您现在感觉怎么样?这样躺着还舒服吗?那您先好好休息,一会儿再来看您好吗?”

5、用避免再污染的方法(用手背按压)取快速手消毒剂,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摘口罩。

6、推车离开病房,回治疗室进行用物处置。

五、用物处置:

1、棉签等物品放入医疗垃圾桶,外包装放入生活垃圾桶。

2、一次性无菌敷料巾放于医疗垃圾桶。

3、止血带集中清洁处置,干燥保存。

4、用皂液加流动水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按七步洗手法洗手。

5、做好护理记录:在医嘱执行时间及执行者处签名。

6、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病情及输液反应(返回病室,询问并健康宣教)。

六、封管技术

(一)用物准备:治疗盘:驯碘、棉签、胶布、带盖方盘、生理盐水、5ml注射器、弯盘,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锐器收集盒。

1、护士在治疗室用皂液加流动水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口述:“根据患者病情及药物性质,选用生理盐水封管。”

2、准备生理盐水封管液:检查药液名称、剂量、浓度,检查药液性质及有效期,检查各类无菌物品的有效期、包装有无潮湿、破损。开启生理盐水,开启注射器,外包装放至生活垃圾桶弃用,抽取生理盐水5ml放置带盖方盘内备用。

3、护士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治疗车与床头呈八字。

4、“3床 王力老师,对吗?请允许我先核对一下您的腕带标识。您今天的液体已经输完了,我先检查您使用留置针局部情况,留置针固定牢妥,周围皮肤无红肿、按压无疼痛,可以继续使用,我来为您封管,好吗?”

5、揭开胶布,关闭水止;将输液器针头与留置针肝素帽分离后,连同输液器一同毁型处理(针头放置锐器盒内,输液器毁型后至医疗垃圾桶)。消毒肝素帽 2 次,将含有 5 ml生理盐水的注射器与肝素帽连接,进行脉冲式冲管,至剩余0.5 ml时,一手持输液夹快速将延长管推至输液夹底部,使导管及肝素帽内充满生理盐水,确保正压封管后,拔除注射器,针头放置锐器收集盒,针筒放置医疗垃圾桶弃用。将留置针延长管固定于高于穿刺点的部位。

6、摘下悬挂的液体,放置治疗车下层,执行单放置治疗车上,移回输液架。

7、持执行单再次核对腕带标识(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

8、整理盖被,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王老师,输液已经结束了,您先休息一下,一会儿我再过来看您好吗?”

9、用避免再污染的方法(用手背按压)取快速手消毒剂,按七步洗手法洗手,口述:“操作完毕”推车离开病房。

七、用物处置

记录

1、未用的一次性物品归位备用,未用完的液体弃用。

2、将驯碘、速干手消毒剂归位。

3、弯盘、带盖方盘、剪刀清洁后送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理后备用。

4、吊篮、止血带浸泡、消毒、晾干备用。

5、将治疗盘中所铺治疗巾取下放至黄色医疗垃圾桶中弃用,将空液体瓶及输液器毁型处理后放黄色医疗垃圾桶,并连同黄色塑料袋取出放于盛放医疗垃圾的大桶内(治疗室内),盖好盖子。

6、治疗盘、治疗车用消毒毛巾擦拭消毒后归位备用。消毒毛巾放置浸泡毛巾专用桶浸泡。

7、用皂液加流动水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按七步洗手法洗手。

8、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留置针穿刺日期及时间。

八、注意事项:

1、更换透明贴膜后,也要记录当时穿刺日期。

2、静脉套管针保留时间可参照使用说明。

3、每次输液前后,应当检查患者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询问病人有关情况,发现异常时,及时拔除导管,给予处理。

九、操作要点:

1、备液时核对:(持执行单与药液瓶签核对)检查床号、姓名、药液名称、剂量、浓度、时间、方法。

2、输液时三次查对:

(一)挂液前第一次查对执行单与药液瓶签上的患者的姓名、药品名称、剂量、浓度、时间。

(二)穿刺前第二次查对药液瓶签与患者相符。

(三)穿刺后查对药液瓶签与执行单各项内容相符。

3、皮肤消毒:以穿刺点为圆心由内向外环形消毒,范围8X8cm,覆盖完整、待干,不留空缺,在穿刺点上方约6-10cm处结扎止血带,结扎时间不可过长。

4、排气原则:穿刺前检查输液管路,确保管路内无气体且不可浪费药液。

5、粘贴透明贴膜:以穿刺点为中心,无张力粘贴透明贴膜,去除边框时,充分按压,注意记录时间。

6、正压封管:进行脉冲式封管,至剩余0.5ml时一手持输液夹,一手快速将延长管推至输液夹底部,输液夹的位置尽量靠近穿刺点,防止血液回流。

头皮静脉留置针 第6篇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小儿;护理对策;中止原因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349-02

作者简介:苏文菊 ,女 ,1980年11月,湖南 常德,常德市第一中医院,本科,主管护师,415000

静脉留置针对血管刺激并不大,从而疼痛也比较轻,且可随血管形状进行弯曲,脱出血管发生率较低,活动并不受限,是临床给患而输液的首选方法?但静脉留置针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意外情况,为更好的提升患儿及其家属的接受程度,合理应用卫生资源,改善临床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十分有必要[1]?本文选取我院接诊的96例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现进行如下总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接诊的96例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0例,女46例,患儿年龄45d-7岁,平均年龄(2.5±0.3)岁?

1.2 方法

全部患儿均使用22G静脉留置针和肝素帽(美国BD公司生产)?其中足背静脉穿刺12例,手背及腕部静脉穿刺各18例,头皮静脉穿刺48例;采用62.5U/ml在患儿结束输液时进行封管?由专业护理人员对穿刺部位?操纵人员以及留置时间?中止留置原因?时间等进行记录?

1.3 评价静脉炎标准[2]

局部出现红肿或水肿?疼痛等情况,静脉并未发生条索状改变?无可触及硬结为I度?

局部出现红肿或水肿?疼痛等情况,静脉出现条索状改变,但无可触及硬结未II度?

局部出现红肿或水肿?疼痛等情况,静脉出现条索状改变,同时可触及硬结为III度?

1.4 统计学研究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 )和百分率(%)表示计量和计数资料,并分别给予t检验和x2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患儿静脉留置时间

留置时间最长的是头皮静脉留置针方式,其与手背静脉留置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足背静脉以及大隐静脉留置时间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分析静脉留置效果的影响因素

96例患儿非正常拔针者36例,其中静脉炎原因19例(52.8%),足背静脉穿刺患儿中静脉炎发生率最高,但同比其他三种留置针方式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隐静脉是堵管因素中发生率最高的,但同比足背静脉?手背静脉?头皮静脉等穿刺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静脉留置方式的针体滑出因素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頭皮静脉致废针发生率最高,但与手背静脉留置方式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分析静脉针留置时间和静脉穿刺部位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及护理对策

因为远端血液回流速度比较缓慢,在输液过程中若患儿之中无法停止哭闹或家长以竖抱的方式抱着患儿,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穿刺部位血液压力,导致堵管情况?另外,关节活动的情况下会使套管针对血管内膜进行反复摩擦,使穿刺部位发生红肿?从本组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留置时间最长的是头皮静脉,然后才是手背静脉,足背静脉的时间是最短的?护理对策:护理人员在为患儿穿刺时首选头皮静脉,然后选择血流量比较丰富的手背静脉或无静脉瓣的粗直血管,针尖到达的位置一定要避开关节部位?

3.2 分析影响静脉留置的相关因素

①静脉炎造成的拔管:本组研究之中,36例非正常拔针的患儿中,静脉炎19例(52.8%),但这与静脉针留置的位置是没有任何关系的?静脉炎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其中主观因素为:与手背和大隐静脉的皮下脂肪厚度相比,头皮和足背的明显比较薄,一旦患儿与针头发生摩擦或和家属身体接触时,局部刺激容易导致静脉炎?客观因素为:护士在为患儿穿刺过程中,容易对血管内膜造成损伤,也可能因为外套管进入血管之内的有效长度没有符合要求,导致液体不断外渗于皮下,从而出现红肿或水肿情况?②堵管导致的拔管:对集中静脉留置针方式的堵管情况进行分析,其中大隐静脉的发生率最高,但堵管发生和静脉穿刺位置并无直接关联,因为本组研究中未对具体封管方法进行比较,但不排除这种原因导致的堵管?

护理对策:护理人员要明确掌握正确的穿刺技术,以左手对皮肤进行固定,以右手食指或拇指将针尖以斜面向上的方式,选择皮肤和静脉上方30°左右的位置缓慢进针,待发现回血后要降低15°继续进针1-2mm左右右手将针芯固定,在推进塑料套管的方向以左手穿刺血管,直至进入静脉后以右手将针芯拔出,待回血畅通后采用透明敷贴对针眼处针翼周围皮肤固定?输液过程中一旦发现贴膜开胶或导管移位,就要及时更换敷料,对导管位置进行调整,然后进行局部再次消毒后,重新对套管针进行固定;另外,医护人员还要明确掌握科学封管方法,以免发生堵管;另外,要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增强患儿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使其可以更好的配合临床输液治疗[3]?

综上所述,头皮静脉是婴幼儿首选留置针方式,手背静脉次之,改善套管针固定方法,予以科学合理的穿刺技术可显著提高静脉留置效果?

参考文献

[1] 熊常凤,罗真荣.小儿静脉留置针中止留置原因分析及护理观察处理[J].西南军医,2009,11(5):852-853.

[2] 高慧玲,李淑红,虎倩等.70例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4,9(3):396-397.

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第7篇

1 临床资料

1. 1一般资料: 本组200例中, 男性87例, 女性113例, 年龄4月 ~ 1岁。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密闭式静脉留置针24G × 0. 75R、3M公司生产的4. 4 × 4. 4cm透明敷贴、3M公司生产的纸质胶布、BD公司生产的福徕喜预冲式导管冲洗器。

1. 2穿刺方法: 穿刺前与患儿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评估穿刺部位, 选择适宜的头皮静脉, 操作前检查留置针针尖是否有弯曲、堵塞, 转动留置针针芯, 检查枕芯是否易于退出。患儿取仰卧位, 置于治疗床上。选用儿童专用电动安全理发器, 剃除穿刺部位毛发, 范围为6 × 6cm, 然后用75% 乙醇擦净毛发, 用20% 安尔碘消毒液消毒两遍, 待干。操作者左手固定患儿头部并绷紧皮肤, 右手持留置针针柄, 缓慢进针, 见回血后再进针少许, 右手拇指顶住 “∧”形接口, 将套管针送进血管, 同时食指缓慢退出针芯, 如静脉滴注顺利, 用3M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外用3M胶布缠绕头部1 ~ 2圈固定, 未防止皮肤压伤, 在针梗和肝素帽处予少量棉球铺垫, 注明穿刺日期、时间、穿刺者。

2 护理 ( 症状护理)

2. 1留置针维护。每班检查留置针情况, 定时更换透明敷贴, 如透明敷贴出现破损、脱落应及时更换, 或视透明敷贴的污染情况 ( 内有渗液、渗血、出汗、空气等情况) 随时更换[1]。胶布固定部位皮肤有无过敏现象, 有无潮湿、卷曲, 如发生上述情况应立即予以更换胶布。

2. 2及时排除故障。如液体滴注不畅、套管内有回血等情况, 应仔细检查, 寻找原因, 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当留置针内有血凝块阻塞时, 不可用注射器将血块推入血管, 以免发生栓塞, 可用注射器回抽小血栓再接输液器, 若小血栓不能回抽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拔除留置针。

2. 3掌握正确的封管技术。封管是使留置针腔内充满液体, 增加管腔压力, 防止血液反流。输液完毕后, 采用BD公司生产的福徕喜预冲式导管冲洗器, 采用脉冲式正压封管法后夹闭留置针。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进展, 有研究报道, 采用脉冲式正压封管的方法对于静脉留置针的封管效果更佳[2]。在封管时采用脉冲式与正压封管相结合的方法, 封管液在管腔内形成涡流, 可以更彻底地冲走关闭内腔附着的药液。

2. 4拔管。拔除留置针时取无菌棉球放于穿刺点前方, 迅速拔出留置针, 按压穿刺点到无出血, 一般 > 5min。按压时, 要切记只按皮肤进针点, 不按压血管壁进针点, 以减轻针眼出血和血管周围淤血现象[3]。

2. 5重视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向患儿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讲述留置针的优点, 注意事项及配合保护, 不能再穿刺部位加盖物件, 要让留置针的部位充分裸露出来, 以方便观察和护理, 做好护理工作方可延长留置针的使用周期, 可减少患儿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

3 小结

静脉留置针不但可以减轻患儿痛苦, 维持静脉通路, 还能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而保证留置针的有效性则需要我们护理人员工作认真细致, 提高穿刺技术, 掌握正确的封管技巧, 精心的护理观察, 耐心的与患儿、家属沟通。

参考文献

[1]经霁, 阎秀兰, 郭英, 等.浅静脉留置针保护膜更换时间的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8 (6) :47.

[2]徐朝华, 冯雅男, 王金兰.不同操作方法对浅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率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07, 21 (17) :1578.

头皮静脉留置针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 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共350例, 年龄在2 d~2岁。选用德国贝朗公司24G 3/4im/0.7×19 mm型留置针, 美国3M公司生产的透明敷贴。

1.2 穿刺方法

穿刺前护士洗净双手,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备齐用物, 评估患者并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穿刺前对穿刺部位血管进行仔细评估, 选取患儿头皮静脉进行穿刺, 因为小儿头皮血管丰富表浅, 易于固定, 对小儿肢体活动影响较小, 临床操作中较多选择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等。在选择头皮静脉时要注意与头皮动脉的鉴别, 左手绷紧皮肤, 静脉触摸无搏动, 观察患儿哭闹时血管充血、搏动及颜色情况。加用透明贴固定, 局部备皮, 常规消毒皮肤, 检查留置针的型号及有效期, 包装有无破损。按输液方法排尽输液管内的空气, 固定好患儿头部, 而根据血管深浅以5°~15°进针[1]。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 适当退出针芯, 继续将针管送入血管, 然后取出针芯, 用少量棉花进行铺垫后, 用3M膜固定留置针棱角, 然后用外伤固定用的5号弹力网套将患儿头部套住。为防止出现皮肤压伤, 应在针梗处和肝素帽处用少量棉花铺垫, 然后用干燥的小毛巾包裹。注明穿刺日期, 调节输液速度。

1.3 护理方法

1.3.1 心理护理

由于小儿患者比较紧张、恐惧、再加上患儿家长的担心和多疑, 特别是初次置管者, 所以护理人员要详细介绍其优点和注意事项, 并可以请邻床或者其他成功置管受益的患者与患儿及其家长交谈, 交流体会, 多与患者沟通, 消除不必要的疑虑, 从而使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配合进行置管, 并得到家长的配合。

1.3.3 置管处皮肤的护理

用2%碘酒和75%乙醇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 范围应大于敷料面积, 防止细菌经皮下隧道逆行入血管, 同时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发红、渗液, 周围皮肤有无潮红、过敏, 针头有无滑脱、移位, 同时注意晾干已消毒的皮肤方可贴上敷贴, 以免影响胶贴粘度。

1.3.4 留置针的维护

每次输液结束时用125 U/ml生理盐水肝素液进行正压封管, 保持密闭腔内压力大于静脉压, 防止针头阻塞, 并记录时间。如遇输液不畅时, 在排除针头贴于血管壁或输液管道受压、扭曲等因素外, 可用125 U/ml生理盐肝素液边推边吸 (切忌将含微小血栓的肝素液注入血管中) , 防止引起远端小血管的栓塞, 切忌强行推注以防栓塞发生。另外由于患儿多动及其不积极配合护理, 且易受出汗、洗澡等因素影响胶贴粘性, 穿衣和睡眠不慎易使针头打折或拉出, 因此, 对于胶贴变潮不粘者, 随时给予更换, 并再消毒皮肤, 一般情况下隔天消毒更换一次敷贴。输液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导管是否通畅, 局部有无渗出及硬化, 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如有异常及时拔出针头, 对局部进行处理。

1.3.5 拔针的护理

拔管时按压取无菌棉签放于穿刺点前方, 迅速拔出套管针, 按压穿刺点到无出血, 一般应大于5 min。若按压不当, 不但会造成穿刺部位淤血、疼痛, 而且可造成血管壁损伤防碍血管修复, 影响再次穿刺。因此按压时, 要切记只按皮肤进针点, 不压血管壁进针点, 以减轻针眼出血和血管周围淤血现象[2]。

2 结果

350例采用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中, 出现堵管5例,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2例3 d, 3例4 d;静脉炎4例,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2例3 d, 1例4 d, 1例6 d;液体渗漏5例,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2例3 d, 2例4 d, 1例6 d;脱管6例,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3例3 d, 3例4 d余输液通畅, 效果良好, 无出现断针及全身感染等重大并发症, 护理的有效率为94.3%。

3 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是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的, 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早在20世纪60年代静脉留置针就被欧美国家普遍使用[3], 静脉留置针因其导管柔韧、对血管刺激小、无毒无害, 可较长时间留置在血管中, 成为临床输液的主要工具, 在我国静脉留置针也被广泛使用, 能够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的疼痛感, 维持静脉血管通路, 有利于在紧急抢救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 提高工作效率, 选择合理的留置部位、穿刺方法、固定方法, 可以提高儿科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有效率。而保证静脉留置针输液顺利的关键是熟练的静脉穿刺技术, 合理的封管技巧, 精心的护理观察。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做到更细致, 一丝不苟, 动作轻柔敏捷, 进一步提高自身护理理论、技术水平, 用更丰富的护理知识来指导工作实践。

摘要:目的 探讨能有效减少小儿反复穿刺的痛苦, 方便用药和抢救, 并能减少临床工作量的措施。方法 对350例头皮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分析其输液方法 及护理效果。结果 350例患儿留置时间最长6d, 最短2d, 平均3.5d, 堵管5例, 静脉炎4例, 液体渗漏5例, 脱管6例, 无出现断针等重大并发症。结论 头皮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在小儿临床治疗工作中是一种安全方便的输液方法 。

关键词:小儿,静脉留置针,护理

参考文献

[1]王桔红, 周望梅.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护理研究2010, 17 (25) :104-107.

[2]岳立萍, 周立, 席淑华.外周浅静脉输液技术的应用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23 (4) :73-74.

婴幼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第9篇

关键词:婴幼儿,头皮静脉留置针,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是一种新型的护理诊疗操作, 近年来, 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其套管针导管柔软, 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而不易穿破血管壁, 减少了患儿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 保护了新生儿血管, 减少液体外渗, 并且配合合理用药时间, 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对2011年100例头皮静脉搏留置针穿刺患儿的观察。2个月~1岁, 40例;1~3岁, 占6例。留置时间最长5 d, 最短1 d。

2方法

2.1 材料 统一使用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静脉留置针, 肝素帽, 无菌透明敷料。

2.2 选择穿刺部位, 静脉血管直粗, 弹性好, 不易滑动的血管, 尽量避开管节及皮肤不完整的部位, 通常用手背静脉, 肉踝大隐静脉, 聚静脉, 头皮正中静脉和足背静脉[1]。

2.3 穿刺方法:如行头皮静脉穿刺应先剃尽穿刺周围的头皮, 范围在6 cm×6 cm, 再用湿毛巾擦净散发。行肢体静脉穿刺, 可用清水洗净6 cm×6 cm并擦干净, 常规消毒皮肤, 以穿刺点为中心, 由内向外形消毒, 直径大于6 cm。将留置针输液器排气。以20°~30°方向在血管上方进针, 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 边退针芯边关管, 确认穿刺成功后拔出针芯, 旋上肝素帽, 再次用络合碘消毒针眼处, 用透明敷贴固定, 记录穿刺时间。

3护理

3.1 封管

封管是静脉留置针成功的关键, 方法得当可延长留置时间按, 防止置管并发症的发生[2]。可将针头斜面刺入肝素帽内均匀推0.1%肝素盐水或生理盐水3 ml, 选用无菌注射器抽出血凝块, 再注入药液, 切忌将血凝块推入血管。

3.2 一般护理

操作者应有熟练的技能, 严格无菌操作, 动作轻柔, 严格掌握留置时间, 并认真做好登记, 随时观察局部有无渗透, 阻塞, 皮肤有无红肿、过敏、脱管、静脉炎等情况, 看好患儿避免用手抓到留置针[3]。

3.3 特殊护理:

3.3.1 渗漏阐述渗漏的原因是穿刺不当, 患儿躁动, 针头固定不牢或组织缺氧, 末梢循环不良等, 普通的无刺激性药物的渗漏, 可抬高肢体, 化学药物渗漏可抬高肢体局部冰敷, 必要时行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高渗药物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4]。

3.3.2 局部皮肤过敏 产生过敏的原因因患儿的皮肤嫩, 胶布不透气, 可用无菌针头在胶布上扎多个孔, 贴后有利于透气。如胶布范围出现有渗出液体应立即换胶布或纸胶, 严重者更换穿刺部位。

3.3.3 脱管 由于小儿乱动, 固定不牢, 易造成留置管脱落。如完全脱管, 消毒按压即可, 若无完全脱管, 消毒后将打折处拉直, 重新固定, 无菌纱布覆盖, 待输液完毕后拔出。

3.3.4 静脉炎 静脉留置针引起的静脉炎可分为四种:化学性静脉炎与药物浓度及刺激性有关, 细菌性静脉与消毒观念不强, 消毒范围不彻底有关;机械性静脉炎与导管材料有关, 拔管后静脉炎与拔针眼没有消毒处理造成感染有关, 针对以上原因应采取相应措施, 一旦发现有静脉炎症状时间, 应立即拔针, 局部消毒, 湿热敷[5]。

参考文献

[1]刘学云, 黄珍.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现代医药卫生, 2004, 20 (17) :1798.

[2]杨金梅.浅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天津护理, 2004, 12 (02) :120-121.

[3]任威.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现代医药卫生, 2004, 20 (06) :465.

[4]江月贞, 陈飞飞, 黄美珠.头皮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及护理.福建医药杂志, 2002, 24 (04) :126.

头皮静脉留置针 第10篇

在选择头皮静脉进行穿刺时, 由2名护士完成, 一名护士在床的对侧取与小儿平行位置俯身向前, 将患儿头部在枕头上放稳, 双手固定小儿颞部和下颌两侧, 双上臂顺势夹紧固定小儿双上肢和下肢 (力度要适宜, 以不造成小儿伤害肢体得以固定为度) 。另一名护士坐床前一方凳上, 与小儿呈相反方向, 选择血管, 注意要选择直而粗、柔软和富有弹性的静脉, 还要考虑保留时间长, 不易蹭掉的地方, 剃去周围头发, 常规消毒, 去除针套, 慢慢旋转松动外套管, 以消除套管与针芯的粘连, 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开固定血管穿刺点两端, 观察、触摸确定血管, 食指持针翼、针尖斜面向上, 并充分暴露回血腔15°~20°角刺入皮肤和血管。刺入血管后, 从导管观察回血, 见血后降低穿刺角度0°~5°, 再向前推进穿刺针0.2 cm~0.5 cm, 推进时左手持针芯不动, 右手缓慢送管, 确保针在静脉内。将留置针外套管沿进针方向全部送入血管后, 在此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情况造成穿刺失败, 例如, 管全部送入后, 液体不滴, 这可能是送管时有阻力, 继续送管后造成 (1) 血管穿破; (2) 留置针管顶住血管; (3) 留置针管前端折回。此时应先轻轻回撤留置针0.1 cm~0.3 cm, 若此时液体仍不滴, 应另选择血管。因此送管时要根据血管情况, 如有阻力一定要停止送管。

穿刺成功以后, 为了防止套管针脱落打折, 可选择医疗弹力网状头帽固定, 防止抓掉或晚上睡眠时蹭掉。接头滑脱:为了便于每日更换输液器, 可用一条胶布固定输液器针头在皮肤上。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护理 第11篇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40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28-01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而且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同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已经广泛地用于临床,效果良好。但如果临床操作技术和护理不当,会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1 应用护理体会总结

1.1 操作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尤其是神志清醒的患者,操作前应向其说明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配合方法,消除患者顾虑及紧张、恐惧感,使患者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神志不清醒的患者,也应该向其陪护解释清楚。

1.2 选择合适的血管 一般选择较为粗直、充盈、长度适宜留置针的血管进行穿刺,通常选择四肢浅表静脉,如足背静脉网、大隐静脉、前臂贵要静脉、颈外浅静脉。尽量不使用患者手背静脉,以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注意避开关节、静脉瓣、肢体受伤部位,瘫痪患者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

1.3 做好物品的准备 本院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Vialon材料制成的静脉套管留置针,根据病情选择型号相符的留置针,仔细检查其质量,检查产品的失效日期,包装是否完好,型号,套管与针芯是否粘连,导管边缘是否粗糙、针尖斜面应锐利无钩,套管完整无断裂。

1.4 正确的穿刺方法 在穿刺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2%碘伏消毒2次,待干,留置针外套管放松,针尖斜面向上,以15-30°进针,见回血后调整穿刺角度为10°左右顺着静脉走向将留置针推进0.5-1cm,抽出针芯。遇有无法确定针尖是否刺入血管时,可先将针芯拔出少许,松止血带,让液体滴入少量,如静脉滴注通畅、局部无肿胀隆起,可再沿血管方向平行推进软管。

1.5 妥善固定 采用与留置针配套的透明胶贴固定,使其松紧适宜,牢固美观,保证针尖不扭曲、不折叠。再用填写好日期的胶布固定三叉接口,为换药、拔管提供依据。

2 正确的封管

2.1 封管液的种类即0.9%氯化钠注射液(内用)。肝素钠封管液:即生理盐水250ml加肝素钠1.25×104U。的量及封管时间生理盐水5-10ml停止输液后每隔6-8h冲管1次。肝素钠溶液3-5ml,输完液后冲管,抗凝作用可持续12h以上。不宜使用肝素钠的某些患者,两次输液时间较近的患者可选用生理盐水作为封管液,生理盐水封管不必配液,避免了配液时引起的污染,减轻护理工作量,患者可减少肝素钠溶液的应用。

2.2 封管液人有无不适,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拔除导管,对局部进行处理。在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认真钻研技术,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护理操作技术,认真进行留置针的观察和护理,提高留置针在留置中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2.3 封管的技术封管时应缓慢推注封管液,封管液推入过快,用力过猛可使血管内压力剧增,管壁通透性增加,容易引起外渗、肿胀。封管过程中先将针头拔出至仅剩针尖,推注封管液剩0.5ml后,一边推一边拔出针头,使留置针腔内充满封管液,避免了血液返流,凝固阻塞针。留置针的小开关关闭位置一定要靠近套管针延长管的起始部,这样就不致使血管内血液倒流至套管针内,避免凝血堵管。输液过程中液体输入不畅时,应用注射管抽取肝素封管液2-3ml连接输液,回抽凝血块,切勿直接推入或用力挤压输液管,以防小凝血块挤入血循环而发生栓塞。

3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3.1 做好健康教育 静脉置管前,护士应告诉患者及家属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目的、意义,说明病情、年龄、药物性质是决定输液速度的主要因素,让其了解有关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等,以便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發症的发生。

3.2 观察局部反应 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症状。一旦发生局部并发症,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应立即拔管,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患者的痛苦。

3.3 置管期间护理 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应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做好全面护理。穿刺部位周围皮肤应每日用碘伏或碘酊、酒精消毒1次,并盖以透明的无菌敷贴,用注明置管日期、时间的小纱布固定。连续输液者,应每天更换输液器1次,肝素帽至少每周更换1次。注意留置针的通畅情况。输液过程中,须密切观察滴速,以防输液速度过快造成循环负荷过重或药物不良反应。快速输液须严防液体滴空。如为动脉留置针,更应加强监测,防止意外发生。

3.4 输液前后的护理 每次输液前后均应检查局部静脉有无红、肿、热、痛及硬化,询问病。

4 护理要点

4.1 预防感染 每日此处更换无菌贴膜一次,并用碘酒、酒精消毒穿刺点。

4.2 防止堵塞 每日治疗结束后用0.9%生理盐水5ml冲管,将剩余药液全部冲入血管内,也可每日治疗结束后用肝素盐水(每毫升盐水含1000u肝素)1ml封管一次。

4.3 静脉炎的治疗 每日应仔细的观察穿刺点皮肤及血管走行皮肤的情况,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如出现红、肿、热、痛,沿静脉走行出现红色条索状,则可能提示发生静脉炎。要及时拔针处理,给予硫酸镁纱布湿敷,效果显著,也可以用静脉炎软膏局部涂擦。

4.4 药液外渗 如出现药液外渗,应及时拔针处理,特别是药物刺激性强的,以免给患者造成痛苦,及时给予硫酸镁局部封闭或者硫酸镁纱布湿敷。

4.5 留置时间 套管针一般留置时间为3-5天,但有临床报道,留置时间最长为27天,平均留置天数为8-9天。患者静脉炎普通发生在置管后6-7天,而5天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0,因此5天应作为常规套管针留置时间。

头皮静脉留置针 第12篇

1 用物准备

静脉留置针采用防反流Y型24G静脉留置针, 3M透明敷贴, 复合自黏弹力绷带 (规格为2.5 cm×100.0 cm) , 头皮静脉穿刺常规用物。

2 操作方法

选取比较粗、直的额静脉、颞浅静脉或耳后静脉, 由助手固定患儿头部, 操作者剃去患儿局部毛发, 以穿刺点为中心周围10 cm×10 cm范围严格消毒, 待干, 取出留置针, 转动针芯, 松动外套管, 连接排好气的头皮静脉针, 排尽留置针内的空气, 右手持蝶翼部分, 左手绷紧皮肤, 与皮肤呈15°~30°角进针, 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将留置针平行推进0.5 cm , 拔出针芯, 将外套管送入静脉, 将透明敷贴以穿刺点为中心固定留置针, 打开复合自黏弹力绷带的外包装, 将绷带展开, 以适宜的拉力拉伸绷带, 以留置针的Y型处为着力点沿患儿头部缠绕1周~2周, 末端稍加用力按压自动粘贴在绷带上即可, 也可用胶布将延长管盘曲固定在绷带上, 不伤患儿皮肤。调节输液滴速, 整理用物。

3 注意事项

注意绷带的松紧度, 以能容成人一指为宜, 使用过程中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颜色及血液循环。观察有无脱管时只用将绷带轻轻掀起即可。由于患儿皮肤细嫩, 透明敷贴固定在皮肤上时间过久会引起局部皮肤发红, 严重者引发局部皮疹, 给患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建议最好2 d~3 d更换1次透明敷贴。更换敷贴时由助手固定患儿头部, 操作者轻轻揭去自黏性弹力绷带和透明敷贴, 固定留置针针柄, 以穿刺点为中心周围10 cm×10 cm处用吉尔碘消毒局部皮肤, 待干后更换敷贴, 再将自黏性弹力绷带按原方法转动针芯法加以固定。

4 小结

由于静脉留置针是一种新的技术, 基层医院的普及率低, 我国广大的基层医院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还处于十分落后的局面[1]。家属由于专业知识缺陷, 认识偏差, 认为留置针可以一直使用至出院, 对于留置针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脱管、堵管及其他并发症常不能接受, 护理人员为了延长其使用时间, 常用医用胶布加固, 往往粘住头发, 给拔管造成困难, 加上拔管时患儿哭闹, 增加家属的不满情绪, 使用弹力绷带在预防留置针脱管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有效延长了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且不伤害患儿的皮肤和头发, 经济实惠, 家属也乐于接受, 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精选11篇)表演人才 第1篇六七岁至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 即相当于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这一时期少儿的主要行为活动是学...

2
2025-09-20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精选6篇)保安班长月总结 第1篇篇一:保安班长年终总结个人总结光阴似箭日如梭,转眼间半年已经过去。回顾我们保安队在近...

1
2025-09-20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精选15篇)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第1篇20**年8月我有幸在市电大参加了“仙桃市第一期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

1
2025-09-20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第1篇《四季》文清路小学 刘明霞教学目标:1、认识 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和折...

1
2025-09-20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精选18篇)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第1篇1、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办公室的全面工作,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

3
2025-09-20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精选12篇)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第1篇《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危害;林则...

2
2025-09-20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精选10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第1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分析及其改进方案阳旭东(贵州工业大...

1
2025-09-20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精选8篇)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第1篇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宝地宾馆改扩建项目 承办单位:...

1
2025-09-20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