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体育教学平台范文
来源:开心麻花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体育教学平台范文(精选12篇)

体育教学平台 第1篇

1.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框架化桎梏严重

我国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 教学模式框架化趋势严重。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体育课程的讲授方式普遍呈现出单一化、固定化、呆板化特征, 无法满足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 无法实现体育教学预期任务和目标的实现。 (2) 体育教学模式内容设置较为枯燥, 毫无新意。千篇一律的授课风格模式, 直接导致了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疲惫心理态度, 缺乏对体育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 这与体育教学的宗旨和初衷背道而驰。

2. 传统Blackboard教学平台使用效果不理想

Blackboard教学平台的引入成为了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里程碑。Blackboard体育教学平台是适应现代社会趋势科技化不断加强的社会背景要求的产物, 是对体育教学平台的信息化改革与创新。然而, 学校和社会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打造了Blackboard体育教学平台之后, 它的使用效果却不理想, 这种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它只能让为数不多的教师使用, 使用的效率较低, 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课堂效果。 (2) 体育教师缺乏对平台的全方位掌控能力, 无法最大化地实现平台的效能。

3. 体育教学中游戏与教学的均衡性严重缺失

在体育教学平台中, 游戏元素能帮助体育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实现, 丰富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 增加体育课堂的吸引力, 提升学生对体育课堂的热情和主动性。游戏元素成为了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契机。但不可否认的是, 在现阶段的体育教学过程中, 对游戏元素的引入缺失均衡性的调配, 呈现出过于重视游戏元素, 或是过于忽视游戏元素的两种极端, 影响到体育教学效果的实现。

二游戏元素与教学平台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工作首当其冲。在现有的体育教学平台基础上创新性的融入游戏元素, 是实现体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 是响应和落实“快乐体育”的重要途径。另外, 游戏元素增添了体育教学的趣味性, 丰富了体育课堂的内容, 对提升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实现了对学生的坚强毅力和高尚品格的素质培养, 对体育教学任务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 相互补充, 致力于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对各种人才的需求缺口不断地增大, 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升。体育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体育教学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体育教学作为衡量学生意志力、人际交往能力、身体素质承受能力的标尺, 成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一环, 不容忽视。通过现有的体育教学平台中实现游戏元素的界面设计、任务设计、评价系统、积分、团队合作设计等, 最大化地弥补体育教学平台的不足, 来丰富体育教学平台的内容, 提升体育课堂的吸引力, 同时, 在游戏中实现对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人际交往意识的培养和形成, 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 相互辅助, 有利于推进学生潜能的激发

创新型社会, 改革是打破发展瓶颈的硬道理, 应用于体育教学平台中也是如此。体育教学平台的现状不足以满足在社会科技化水平不断攀升的社会大背景下对体育教学中人才的培养的需求和标准, 游戏元素的融入成为了打破体育教学模式桎梏的“及时雨”, 游戏元素的融入让学生在游戏的锻炼中不断增强自己动手、思考的能力, 培养了学生独立的意识和坚强的意志,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 相互促进, 共同推进体育教学预期目标的实现

以体育教学平台中游戏元素的融入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契机, 全面调动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热情, 实现学生自身素质的全方位提升, 不断丰富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以兴趣带动行动, 构建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活动的良好机制。同时, 游戏的融入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感情的一种升华, 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总之, 在现有体育教学平台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融入游戏元素, 是实现体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 是响应和落实“快乐体育”的重要途径。通过阐述体育教学平台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深刻的研究和探讨游戏元素与教学平台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以期促使体育教学改革实现质的飞跃与提升。

参考文献

[1]陆文龙.小学体育课运用游戏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 2010

[2]霍军.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 2012

[3]郎奇.高校体育教学“运动项目游戏化”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 2012

得实网络教学平台 第2篇

用户咨询: ***,QQ:151361369

得实网络教学平台

得实网络教学平台(eZioskills网络教学管理系统)是深圳得实网络教育部门开发的针对高职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与天空教室网络教学平台()齐名。

eZioskills网络教学管理系统,是为大学生校园内部的网络辅助教学而开发的,包括网络课程制作、教师平台、学生平台和系统管理等四大模块。eZioskills网络教学管理系统,提供了交互性能良好的测试和作业环境。eZioskills网络教学管理系统,以课程为中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交互沟通的教学环境,包括论坛、聊天、邮件等常见工具。

1、具有基本实用的教学功能

课程制作,教学人员在网上制作网络课程。

学生学习,浏览网络课程、下载电子讲义、其他资源、课后复习等。

师生交流,提供师生实时或非实时的交流,比如通过信箱、课程论坛、聊天室等。作业管理,教师可以在线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学生可以在线递交作业。考试管理,提供一些课程的在线测试和考试功能,以及考试分数管理等。提供资源,通过FTP资源库和网络导航库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有用的学习资源。

2、实现各种教学策略

公布网络课程内容、在线测试和作业等;

为学生提供大量有用的资源连接,实现基于资源的学习; 通过课程论坛等模块的实现协作学习策略。

设计系统时,就应该尽量使各种教学策略尽可能融合到系统中,让教师实现起来非常方便。

3、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

网络教学系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体现,所以,不论大的方便还是小的细节都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作性。

4、一定简单实用

系统功能非常强大,但使用非常复杂,结果使一些教师望而却步。因此,在设计时,凡是可有可无的模块坚决不要,对于较复杂的模块,力争使用界面简单。

虎扑体育:多元化体育平台 第3篇

“作为互联网时代中国体育产业的领袖型创新企业,虎扑体育正在通过线上线下整合,向广大爱好者提供体育新闻、互动社区、电子商务、赛事活动和互联网增值等多元化服务。”虎扑体育营销副总裁曹蕾向《广告主》记者表示。

深耕垂直体育社区

虎扑从NBA球迷论坛起家,凭借精准定位和独特的内容,逐渐发展成由若干资深KOL常驻的篮球社区,进而快速攒聚了以青年男性体育人群为核心的用户群体。随后虎扑又将篮球领域的成功运营经验移植到了其它运动类型上。基于社区积累的优秀UGC内容,以及与各大机构组织合作获取的专业数据和独家资讯,虎扑成为PC端领先的体育类垂直网站。

在PC端弯道超车后,虎扑对移动端的布局更为垂直、细分。虎扑的移动端产品主要包括虎扑体育、识货、虎扑跑步(现已孵化为一家独立创业公司)等APP。据了解,目前虎扑体育拥有1.5亿的PC端日均访问量,近6000万的APP装机量以及5000万的全平台月均活跃用户。其中,单“虎扑看球”这一款APP,在图文直播的情况下,单场NBA比赛的直播间能够吸引高达686万人次同时在线,可见其用户活跃度之高。

布局线下赛事活动

拥有了庞大的活跃用户群后,虎扑体育开始围绕着这些核心体育人群进行整合营销,将线上人群转化到实际的线下活动中去。

但在这个转化过程中,虎扑体育利用同步推行线上、线下赛事和活动,解决了线上线下人群重合度低,运动消费购买转化率低的困境。

实际上早在2008年,虎扑就组建了线下业务部,致力于开拓线下赛事和活动形式。截至目前,虎扑赛事团队共举办超过50场国际级别赛事,主办或承办近18万场体育赛事活动,足迹遍布全国197个城市。此前虎扑一手打造了连续3年由麦迪领衔的世界篮球明星赛,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今年虎扑还将独家运营2016“荣耀米兰”传奇球星中国赛,让上海和广西的球迷一睹马尔蒂尼、巴雷西等“红黑元老”的风采。

虎扑体育在线下运营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渠道下沉。虎扑一手策划的线下赛事和活动在一、二、三、四线城市都有布局。例如去年麦蒂中国行的15站就在兴化、荆州、利川、习水等地方城市有落地。

除此之外,虎扑体育在线下的另一个重点布局方向是校园体育。去年年底,虎扑体育宣布推出中国大学生 3X3 篮球联赛、“校园杯”中国大学生七人制足球挑战赛等五大校园体育赛事,全面进军校园体育营销这一战略性市场。以覆盖全国 200 余所高校、数百万未来消费主力军,让营销真正走入校园族群的内心。

拓展体育周边产业

进入电商领域,用衍生产业链的方式进行流量变现,也是虎扑近年来的重要举措。

早在2007年7月,虎扑就在论坛上推出了交易区,类似于早年的eBay,允许用户发布商品信息,进行交易。2012年6月,虎扑推出了全新的电商平台——识货,采用的是导购模式。为顺应移动互联网趋势,虎扑识货于2014年4月推出手机APP。据悉,识货的男性用户达到了96%,客单价600元,2015年双十一当天,识货向淘宝和天猫提供的引导销售额达到了1.5亿元 。

体育产业的繁荣,只有球赛、电商这些资源显然还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随着O2O等创新模式成为各大体育平台争抢的高地,虎扑也以资本的方式正式进军这一领域。

据曹蕾介绍,2015年初,虎扑体育通过与贵人鸟、景林资本共同创立了总规模20亿元的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动域资本”,投资方向围绕互联网+体育、O2O体育服务、智能设备,体育培训、场馆服务、赛事组织和媒体等体育产业各细分领域。投资阶段覆盖早期,成长期,至Pre-IPO。

体育教学平台 第4篇

Bodington System (http://bodington.org/)

Bodington是美国利兹大学研制开发的、为教学服务的网络教学系统。

应用Bodington系统, 可以建立一个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站, 也可以开发教学用网页, 网站资源和网页以树状结构展现。系统提供了很多功能模块, 在开发课程过程中, 使用者可以通过调用来丰富网站的功能。

Bodington还提供了完整的导航功能, 用户能够方便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工具和页面, 这种以目标为导向的方法, 避免了页面结构的复杂, 当进入某个页面时, 只显示与该项目相关的选项。

在Bodington中, 教师能够上传讲稿、学生手册等, 还具有多种交互功能, 如:多重选项的测试、简短回答式测试、在线调查、日志和反映个人思想的日记。学生们可以发表他们的作品, 并获得评价和回馈。

Bodington可以在windows系统和LINUX操作系统上运行。

ATutor (http://www.atutor.ca/)

ATutor是一个基于网络的学习内容管理系统, 符合AA+标准。

ATutor的主要特征是易于使用, 在课程设计上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不仅可以在几分钟内安装好系统, 而且所有学习者、教师和管理员, 还包括残障人士都能够很容易地使用系统中的各项功能。教师可以迅速地新建、发布和重新分配基于网络的教育内容;还可以很容易地引用已经发布的内容和进行在线课程管理。学生们也同样在一个易于适应的环境中学习。

ATutor采用了IMS/SCORM发布规格, 这使得系统中的内容可以在不同的电子学习系统之间进行转换。在其它的采用IMS/SCORM的系统中所编写的内容也可以被引入ATutor。

dot LRN (http://www.dotlrn.org/)

.LRN是一个开源软件系统, 得到了.LRN协会 (一个非营利性组织, 致力于通过开放源码的原则推进教育技术的革新, 确保软件质量) 的支持。

在.LRN系统中, 教师可以管理“班级”或“社区”, 制定教学计划, 选择语言, 为班级设定时区, 同时根据自己的意愿增设小的特定端口。

.L R N社区支持不同的角色, 如:管理员和社区成员。用户可以对他们的入口进行个性化设计, 使设计符合用户的喜好, 选择他们偏爱的语言, 根据需要改变他们当前的时区 (适用于那些外出旅行并希望跟上进程的用户) 。

ILIAS (http://www.ilias.de/index.html)

ILIAS是一种用于开发和实现基于网络的电子学习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课程管理。系统中提供了标准化工具和模板, 方便用户开发和管理课程。

●个人桌面。这是每个ILIAS用户的个人工作区。在这里, 用户开始了使用ILIAS的第一阶段, 并继续在课程中使用它, 或者加入一个虚拟的工作团体。

●学习管理的特征:ILIAS在某些条件下为自动获取学习素材提供了可能性。这些学习素材来自辅导教师, 使得在ILIAS中就可以实现轻松学习。为了纵览个人学习的进步, 用户可以把自己在某一特定的学习模块的学习时间与推荐时间进行比较。辅导教师可以利用学习模块中的储存期、测试结果、论坛中的文章等对个人学习的进步进行总体监控。

●测试与评估:ILIAS为测试与评估提供了综合的环境。用户、辅导教师和主考者可以用它来监控学习的进步。这种测试与评估支持多项选择、单项选择、分配问题、完形填空等多种题型, 所有问题被放置在一个问题库中, 可以任意地再次使用。各种各样的问题可以组合在一起来设置试卷。

e Front (http://www.efront.gr/)

e Front是一个易于使用的、具有视觉吸引力的、与SCORM兼容的电子学习和人力资本开发系统。e Front的目标是打造最漂亮的网络学习工具, 在e Front中, 可以构建自己的结构, 实现在线测试、与其他人交流、监控用户的历史记录和进步情况、实施调查、部署各种方案和创造各种证明等功能。

openelms (http://www.openelms.org/)

Open Elms是一个协作计划, 旨在创造一个适用于商业和培训组织的开放源码学习管理系统。这个核心系统是一系列电子学习开发计划的产物。

请注意该软件直接面向商业社区, 而不像其它的开放源码学习管理系统那样面向教育部门。这就意味着Open Elms的重点是它的方法, 而没有与不必要的学习工具混在一起, 这些学习工具在开放源码学习管理系统中都可以看到。

sloodle (http://www.sloodle.org/)

Sloodle是一个开源系统, 它把the Second Life多用户的虚拟环境和Moodle学习管理系统结合在一起。

你可以在这项工程中发现更多细节, 可以在Sloodle Wiki上的发展状况中了解技术方面的信息。源代码和问题追踪可以在Google Code中获取。

metacoon (http://141.54.178.191/mcnet/extern/index_en.php)

metacoon是最强大的学习管理系统之一, 拥有一套完整的创造工具。该系统被用于多所大学。如:德国图林根州的所有大学或职业学校的职业培训都使用它。该系统还被应用于行政部门或商业领域。metacoon平台可以被想象成一所虚拟的房子, 房子里有许多虚拟的房间。房间的数量多得像那些借助metacoon平台来进行管理的课程、方案或大会一样。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虚拟的私人课桌来管理自己的数据。

metacoon平台有一种易于维护的网页来表现你的思维成果, 你可以建立各种网页, 包括关于每门课程或方案的新闻和信息。

metacoon平台为培训、协作、讨论会或管理校友网络提供不同类型的虚拟房间。这些房间可以很容易地被改造, 以满足用户的要求。每一个改造过的房间都可以作为模板被保存, 里面可以有内容, 也可以没有内容。这就大大削减了你的管理费用。

在服务器方面的要求, metacoon要求基于LAMP (Linux, Apache, My SQL, PHP) 系统。

Manhattan (http://manhattan.sourceforge.net/)

曼哈顿虚拟教室 (或者简称为“曼哈顿”) 是一个课程管理系统。在曼哈顿课程管理系统中, 用户可以在传统的面对面的课程中加入一些在线成分, 或者利用该系统来支持那些只有在网上才可以遇到的远程学习课程。

该软件安装在Linux (或其它与Unix类似的) 服务器上。一旦它运行起来, 师生们可以使用任何浏览器 (如:Internet Explorer或Firefox) 来登录到他们的虚拟教室。当用户在班级登录界面上键入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时, 就进入了一个专用的环境。在这里教师可以:

●向学生们提供讲义、通知、演讲资料、交互式的自测, 以及可以访问的网站。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 接收他们的作业并作出相应的反馈。

●举行带有多项选择、对/错, 和简单回答等题型的测试。

●组织相关的测试, 学生们应该脱机完成并以文字处理、电子数据表或其他文件的形式提交他们的答案。

●和你的学生交换私人信息。

●主持全班讨论或学生小组的讨论。

●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成绩。

●在学生中进行调查并收集调查结果。

●和学生们在线“聊天”。

L A M S (h t t p://w w w.lamsinternational.com/)

体育教学平台 第5篇

摘 要:研究面向实时体育教学活动,运用物联网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结合传统校园网及IT信息技术手段,提出一种新型、动态、开放的体育网络教学平台设计,对该设计原始教学活动数据采集、分析、建模、挖掘、展示、反馈、自我完善等方面进行阐述,同时对模型的实现技术进行了探讨,并对平台与排球体育教学的结合进行了实验设计,实验显示通过平台仿真,较好促进了学生对传球、垫球、发球等基本技术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体育教学平台;物联网;移动平台;校园网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5)01-0090-05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platform design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LI Shang-bin1,WANG De-cai2,LIU Ying-shuang1,ZHAO Pei-yu1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Harbin 150001,China;

2.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Harbin 150001,China)

Abstract: By applying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wireless network technology,coupled with traditional campus network and IT information technical means,the authors put forward a new,dynamic,open physical education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design for real tim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ctivities.The authors expatiated on this design from such aspects as original teaching activity data collection,analysis,modeling,mining,display,feedback and self-perfection,probed into model realizing technologies,and worked out an experimental design for combing the platform with volleyball teaching.The experiment showed that students’ understanding,mastering and applying of basic techniques such as ball passing,ball receiving and ball serving were nicely promoted by means of platform simulation.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platform;Internet of Things;mobile platform;campus network

为改进高校的体育教学辅助平台的教学模式,运用物联网技术、无线平台技术,基于原有校园网络,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和移动平台技术,构建高校体育新型教学辅助信息化平台的思路,为实现运用先进信息化手段辅助体育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

以前大多数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多是静态数据库、静态资源方式搭建,基于物联网环境下的体育网络教学平台是直接面向实际课堂教学、进行课堂实时数据的采集和存储,这对原来的信息化辅助教学模式在数据采集方面是一种新的变化。

基于物联网传感器技术,遥感技术可以把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或教师转变成“活点”,这样就相当于把运动的过程用数字化的方式存储起来,为将来模拟、分析、建模进行数据准备,这就为再现实际的教学活动模式奠定了数据基础,这种模式的转变相对于原来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转变。

动态的自我反馈完善体系,使用教学理论的数据进行理论建模,将得到理论教学参照模型,使用实时的体育课堂教学活动采集到的动态数据建模,将会得出实际的体育教学模型,再将两种模型对比,将得出理论和实际模型的差异,依据差异可以分析问题、指导完善教学活动,从而不断自我反馈、迭代、完善,这样会形成理论模型和实际模型的动态互动和反馈优化,这种动态模型的数据源是物联网采集的,这也是物联网和数据建模仿真的重要意义。

源于实际教学活动,评估实际教学活动、改进实际教学活动,有理论模型、有实际动态的模型,就能够根据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评价指标体系,用于指导、评估每个课堂的教学活动,甚至细致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活动,切实的把握教学活动中重要的指标数据,用实际的数据说话,依据实际的数据制定改进计划,对切实指导每个学生、每个教学活动有着很大的辅助作用。

所以,将现阶段的先进IT技术,如物联网技术、移动终端技术、IT信息化手段和传统体育教学平台结合起来,设计构建新的体育教学平台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原有体育信息化平台与物联网及移动平台技术比较

1.1 原有体育信息化教学平台

原有的体育网络教学辅助平台,多数是基于Web服务站点的方式组织,多以教学录像视频的方式和HTML形式展现,实现技术则多以后台数据库和教学资源为基础,以某种Web开发技术研发实现[1]。

之前搭建的体育教学平台,由于是以静态资源为主,HTML的Web站定方式展现,所以与实际课堂教学活动关联不紧密。因此,之前的大多体育教学平台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但对于实际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时、真实原始数据没有进行采集,更没有运用IT信息技术进行挖掘分析和仿真建模来检验和完善实际的教学活动。

1.2 物联网及移动平台技术的发展及带来的契机

国际电信联盟(ITU)和《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论述了物联网的概念。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到来,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物联网进行主动信息交换[2]。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顾名思义,是物物相联的互联网络,其内涵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物联网的基础和核心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延伸到了任何物体和物体之间,使其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3-6]。

体育教学活动的特点是动态性、实践性,结合物联网传感器遥感技术和“活点”技术及当前信息化的IT技术,对大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计算机辅助实现,构建新型的体育信息化教学平台[7],使得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变成“活点”,并对整个运动过程进行数据采集、存储和监控,也是物联网技术在这一领域应用的体现,这一设计构想的提出,对大学体育教学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体育教学活动本身运动的特点,整体有一定内在规律性,利用物联网、移动终端及相关信息化手段,将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活点)运动数字化、运动规律模型化,使实际教学动态数据转化为计算机动态的数据,这对于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与以往相对静态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是质的变化。体育信息化教学平台设计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进绩效的研究和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8]。随着IT技术不断进步和教学理念的不断变化,我们在体育教学信息化教学平台方向的努力和实践使得我们的教学理念和IT技术结合得更加紧密,使之向着更加有效的促进学习和管理的方向前进,我们的设计在教育技术的指导下,围绕体育教学平台内在特点及需求,结合不同方面IT技术,构建分层的平台模型。包括传统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移动终端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建模仿真技术、数据库技术、应用开发技术等,下面从技术路线和平台模型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2.1 体育信息化教学平台技术路线

1)传统网络技术。

传统网络及原来的校园网络,作为采集后的数据传输网络和数据存储网络,与原来教学平台的作用是一致的,是连接物联网层和数据中心的枢纽,亦是提供服务的基础环境。

2)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层是平台数据采集动态性特征的体现,主要是运用终端传感器技术对体育活动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采集,如田径竞赛项目中时间与队员的位置、起跑的压力、跑进中的姿势照片等;还如排球比赛中的双方球员的位置、球的速度及路线等。理论上只要配备相应指标的采集传感器,就能采集到所需要的数据。然后再通过无线网络,无线网关经过校园网络传送至后台数据中心。

3)移动终端技术。

移动终端技术,例如目前流行的Android平台,可以开发平台和教学活动中的个体,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动态实时交互应用,可以起到状态监控的指导作用,如在长跑运动中,经过一段时间向参与者通报其所在的名次、达到的速度、心跳次数、血压和教师的指导等,总之通过Android平台和无线校园网络,为整个平台的实时交互提供技术实现的可能。

4)数据挖掘技术。

随着在实际体育教学活动中采录积累数据的不断增多,为后续的数据挖掘提供了数据基础,利用数据仓库技术、数据挖掘手段,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例如,把学生每的体质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建立健康档案并实时提供运动处方。这对于引导学生自主开展体育锻炼,把握体育教学活动的某些规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数据挖掘中发现的规律,对于体育教学模型的建立和完善也是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5)建模仿真技术。

建模仿真技术是利用采集到的数据和理论的数据,通过建模仿真软件对体育教学活动建立计算机实现的仿真模型,采用直观、可视化的手段,使得仿真模型与实际模型建立直观的一致性,使用实际的数据可以驱动的模型,目的是能够反映出实际体育教学活动的真实情况并能够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直观认知和理解。这样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即参与者才能从主体的角度总结和提出问题,并制定修正的方法,可以说仿真模型是以数据驱动的真实体育教学活动的计算机还原,是一座链接平台和参与者的桥梁。

6)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技术是相对已经成熟的技术,实现整个平台的数据存储任务,亦是数据挖掘的数据仓库的承载着,起到底层支撑的作用,也为网络前台、移动终端前台的展示提供数据支持。

7)结合体育教学需求进行应用开发。

如果说上面的平台相关各项技术多是依赖现有的IT技术和产品,这部分的应用开发技术则是偏向研发,需要根据大学实际体育教学活动的需求,依托上面设计的各项技术,分析需求、设计各个环节的技术实现思路,最后运用现有的IT技术,如JAVA、.net等开发技术,开发出整个平台,这部分相当于整个平台的具体实现,整个连接上面各项技术。也是平台提供服务的具体实现,是整个平台的核心。

物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对应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活点”,是运动的原始采集层,网络和数据库是“活点”数据的存储载体,建模仿真技术是体育教学活动规律的再现,数据挖掘技术是对大量数据宏观特征的展现,总之需要将IT技术和体育教学需求紧密结合,才能设计出先进的教学平台。

2.2平台模型总体设计架构

1)总体的层次结构。

平台以体育教学活动为驱动,通过物联网、无线网络采集实时、实际的教学活动数据;通过校园网络传到数据中心,再以这些采集到的数据为原始数据,进行建模和数据挖掘以及应用展示。

传统网络及原来的校园网络,作为采集后的数据传输网络和数据存储网络,与原来教学平台的作用是一致的,是连接物联网层和数据中心的枢纽,亦是提供服务的基础环境(见图1)。

图1平台整体层次架构示意图

2)平台模型解读。

(1)依托实际教学活动。实际的体育教学活动是驱动终端物联网层的源动力,在实际设计实现时要根据具体的体育教学课程的不同,实际使用不同的传感器进行采集。

(2)物联网络实现教学活动原始数据采集(如时间、位置、压力、画面、环境信息等关键数据)。物联网络是体育活动原始数据采集的承载,因采集的原始数据不同而不同,类似于神经系统的末梢神经元一样,不同的神经元负责不同的条件反射,物联网层整体构成体育教学环节的采集层。

(3)无线网络和传统校园网络完成采集数据上传数据中心。无线网络和校园网络层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到数据中心,也是下传控制信息的传输网络。数据中心负责存储教学活动中的原始数据,是开发构建应用系统的基础,是数据仓库的载体,这个层次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之一,是其上的应用层、体育活动建模和数据挖掘的基础。在实际实现方面,是可以采用目前主流的数据库平台实现,如Oracle、DB2、Sybase、Mysql、Sqlserver等。

(4)应用层。应用系统可以围绕以下方面进行,Web应用、数据挖掘、检查管理辅助等。基于数据中心的数据库,可以构建Web信息系统,如信息查询、成绩查询、基本信息查询等,这部分可以融入原来的体育教学平台实现。教学活动建模分析采集到数据中心的数据,是实际体育教学活动原始要素数据的采样,可以根据实际的体育教学相关理论,通过计算机仿真手段,建立相应的领域模型。如针对一次足球教学活动的建模实现,可以依照以下思路进行,假设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采集了双方队员的时间及位置序列的原始数据,那么通过计算机可建立类似动画回放效果的模型,通过模型可以回放教学活动中每位球员在场地上的位置变化动画,通过模型可以判断足球教学中学生的运动轨迹,评价学生的成绩,发现存在的问题,有助于老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和改进教学活动。数据挖掘的应用主要针对一些整体的、趋势的、潜在的规律进行模式分析,如学生在校4年的体质健康趋势、各个不同学期学生体育教学活动的比较分析,需要海量数据,需要深入分析各个因素的潜在关系,在数据仓库的基础上,建立数据挖掘模型,反复反馈、修正,对实际的教学中一些长期、关键决策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检查、管理应用,这个层面的应用主要用于人为参与较多环节,如领导不可能同时参加很多现场体育教学活动,可以通过数据及模型,查阅不同体育教学活动的原始状况,对具体的体育教学活动进行检查和指导。依据原始的数据对评估实际教学水平有一定的现实作用,可以避免传统问卷等方式有可能获取不真实数据的情况。

(5)基于物联网、移动网络的教学平台,立足全面整体的原始数据采集,把教学活动的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有机的联系起来,原来的系统相对只是静态的数据,如学生、教师、课程等,而新型的系统不仅有原来意义上的静态数据,而且注重体育教学活动的动态数据。这对体育教学的辅助作用在数据层面上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个性化、细致的教学指导制定,由于整个平台的数据是静态和动态数据组成的完整数据,因此可以细粒度到学生的体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对于个性化的、细致的掌握每个学生的体育教学活动状况,提供了数据基础。也为制定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指导提供了原始的参照数据,在这样的数据支撑下,制定细粒度的教学指导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将大大提高,而且在某指导下的新的采集来的数据,又会反馈给系统,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一个自我完善的闭环系统。这个新型体育教学平台拥有一个重要核心之一,就是他的自我完善、不断修复的特性。

(6)移动平台,实时交互、查询。移动平台的技术可以运用到一些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需要交互的场景,如在长跑赛场汇报自身的情况及接收教师的指导等,可以利用无线网络加3G手机作为硬件环境,基于其系统平台开发类似原来大哥大通信方式,用以辅助教师在教学或比赛活动中,实时掌握学生的信息和下达指导。另外,随着3G网络和终端的普及,可以在移动平台下开发一些查询功能,比如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询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一些主要数据,给自己一个反馈、思考问题等,有助于了解自身的状况,这也是依托整体的全面细粒度的数据而实现的。平台与排球课程教学实验

3.1 实验流程设计

教学内容:排球基本技术传球、垫球、发球、扣球、拦网等5项技术。

教学时数:18教学周,共计36学时。

对照组: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老师讲解、示范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排球教学网站支持的在线自主学习,便于学生课前、课后自学。

物联组:在实验组的基础上,通过体育场馆触摸屏增加教学实况播放、教学录像回放以及教学仿真模拟的视频播放。

3.2 各组考核成绩评定分析

通过对物联、实验、对照3个组的成绩进行方差分析,排球基本技术中传球、垫球、发球技术评定成绩出现了显著性差异,平台仿真组成绩与对照组的差异达到了非常显著性差异(P

在排球扣球、拦网技术评定中物联组与对照组成绩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究其原因是排球扣球、拦网技术是排球教学中较难掌握的技术,课堂教学时数不足以及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限制,掌握起来较困难,即使是利用平台仿真辅助教学也同样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平台的建立和运用,使得体育教学这门本身就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性非常强的教学活动,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使得两者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循环互动模式,相互支撑、相互提升。结论

研究从以物联网及IT信息技术结合的实际体育教学活动为基础,提出全新的IT技术融合下的体育教学平台框架,是集传统网络、物联网、无线网、移动终端及各种IT技术的组合和创新。本平台理论、技术上对原来的教学平台是一定的突破和革新,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技术挑战和难题,尝试运用物联网技术、无线技术、数据挖掘等IT技术在体育教学中提出了一种尝试,具备实时的特性、自反馈完善的特性。

同时,在本平台与体育教学活动相结合过程中,将在以下方面对原来的教学模式转变和提升。

教学活动实时监控方面,与以往的分散、分时监控不同,基于平台可以构建全局统一的动态监控系统,有利于对“运动中的教学”进行全面实时了解,从而及时准确的对体育教学进行优化和调整。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面,可以使用体育教学平台采集的数据并建立模型,动态的构建全面、科学的体育教学质量考评体系,更准确了解教学质量。在交流共享方面,将通过平台采集到的数据,实施建模、仿真,共享出来,使其网络化,以便于促进体育课程的交流与学习。

基于物联网技术、无线网络以及移动平台技术,提出新的体育教学信息化辅助模式,对原有网络教学模式是一种革新和突破,实现一种新型动态的面向实时教学活动的数字化采集、建模、评估、分析、展示的综合性平台系统。希望在未来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信息化体育教学辅助平台能够实现,为辅助体育教学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更新教学观念 搭建学习平台 第6篇

一、更新数学教学理念,改变教师角色

不言而喻,数学教学活动的主人是学生,那么教师应扮演什么角色呢?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因为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热心的先生,固想将他所有的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尽把天地间的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既然不能与学生一齐发明,那他所能给学生的,也是有限的,其余还是要学生自己去找出来的。况且事事要先生传授,既有先生,又何必要学生呢?”既然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就应该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研究者,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数

学教学活动的主人。

二、营造学生主动发展的氛围,改变学生地位

著名学者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去点燃它。”因此,教师要善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这不仅要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来实现,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真正地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之中。教师的引导功能突出表现在教师如何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激励的语言,使学生对知识发生兴趣。针对学生好动的特点,教师要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设计的第一个教学环节是“动物竞技”,让小猫、小猴、小兔驾驶着车轮分别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赛车进行比赛,把赛车比赛的过程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并提问:看了画面,同学们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车轮是圆形的赛车行驶起来又快又平稳?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圆的认识”。有趣的画面,合理的提问,很快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兴趣。而后,我又让全体学生动手画一画、剪一剪、折一

折、量一量,学生通过操作,很快就掌握了圆各部分的名称,弄清了半径与直径之间的关系。

三、改进教学方法,搭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平台

1.鼓励学生提问,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贴近他们的思维实际,更能引起他们的探究。

在教学“比的后项不能为0”后,我问学生: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吗?许多同学马上提问:为什么球类比赛中经常出现5∶0、6∶0……?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差比和倍比的认识。

2.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乐趣。数学教学要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所以教师要引导全体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多种感官一齐参与。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到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相结合;独立操作与小组合作操作、小组讨论互相启发相结合,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既获取知识,又培养了能力,还进一步加强了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3.多用激励语言,把评价的权力还给学生。“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激励语言可能让学生终身受益,一声怒斥也可能扼杀一棵创新的幼苗。教师要允许学生答错问题、讲错话,多用激励语言。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千万不要忙于下结论,应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评价。

四、让学生感悟数学价值,学会应用数学

数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使其充分体验到数学的趣味。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

如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我设计如下的教学环节,既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又成功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师:星期天我上街购物。走过一家商店门前,我看到这样一则广告:“好消息:本店所有商品一律按原价80%出售,欢迎选购。”看了这则消息,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又会怎样做呢?

生:我知道这家商店所有的商品现在的价钱相当于原来的80%。我会进去看一看,买一些自己需要的东西。

生:我知道如果买100元的物品只要付80元,买200元物品只要付160元。看了这则消息,我也会进去看一看,虽然身上没带钱,但如果真有我们家需要的,可以叫爸爸妈妈来买。

师:是啊!我也走进了这家商店。哇!商店里的商品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你看(幻灯片出示):旅游鞋原价每双250元、羽绒服原价每件380元、围巾原价每条180元、手套原价每副20元……有你需要的东西吗?请选择自己最想买的几件商品,算一算打折后要花多少钱。

(学生自主选择,并尝试计算……)

师:谁来介绍一下自己购买的商品和应付的价钱?

生:我想买一双旅游鞋,要花200元[250€?0%=200(元)]。

生:我想买一副手套,要花16元[20€?0%=16(元)]。

师:为什么都用乘法计算?

生:因为它们都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应该用乘法计算。百分数是分数的特例,所以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应该用乘法计算。

师:你们赞成他的观点吗?

(生齐答赞成。)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又必须发挥教师组织、引导、合作的功能。数学教学只有充满生气,学生才能爱上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体育教学平台 第7篇

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学生们的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也称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不论是其理论实质还是组织形式都契合了声乐小组课的需要。

1 传统声乐小组课教学方法

传统声乐教学小组课是介于集体课和个别课之间的一种教学形式,通常以四人为一小组,每一学年隔周一节,与个别课轮流进行。主要目的是:开展声乐教学、观摩和典型辅导,使学生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发现,传统小组课教学模式内容简单重复,授课效果不明显,学生进度不一、特点各异、兴趣不同,使小组课未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实践环节不足,突出了学生的学,忽视了学生教的能力培养,明显滞后于教学目标的要求。

2 微格教学简介

美国教育学博士德瓦埃·特·爱伦认为:“微格教学是一个缩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学环境,它使准备成为或已经是教师的人有可能集中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微格教学实际上是提供一个练习环境,使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得以分解简化,并能使练习者获得大量的反馈意见。分解和简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授课时间较短,通常确定在15-30分钟;(2)教学主题鲜明,整个课程围绕一个概念或一个具体内容展开,便于学生们掌握,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3)上课人数通常限定为4至5人,便于教师观察、控制,减少了怕失败的心理压力。

微格教学的实施过程是以现代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以及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技能训练过程。它具有以下的教学特征:一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微格教学突出了”边教、边学、边实践“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对教授课程的学习兴趣。二是学习目的明确,重点突出。由于采用微型课堂的形式进行实践教学,所用时间短,学生人数少,只集中训练一两个教学技能,有利于使受训者明确学习目的,便于把精力集中放在重点上。三是信息反馈直观、形象、及时。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记录,能及时准确地获取反馈信息,可大大提高训练的效率。四是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地发挥。微格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指导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这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 声乐小组课微格教学应用

3.1 平台建设

主控室的主要设备包括计算机、主控机、摄像头、录像机、VCD、监视器、监控台等。主控室可以控制任一微格教室中的摄像云台和镜头,可以监视和监听任一微格教室的图像和声音。并可随时受控暂停在某一个微格教室与之进行电视讲话,也可以对微格教室播放教学录像与电视节目。可以把某个微格教室的情况转播给其它的微格教室,进行示范。可以录制某个微格教室的教学实况供课后讲评。声乐微格教室中的设备主要包括分控机、摄像头及其它教学设备。在微格教室中可以呼叫主控室,经并与主控室对讲。微格教室中可以控制本室的摄像系统,录制本室的声音和图像,以便对讲课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分控机可以遥控选择主控室内的哪一台录像机、VCD机等其他影像输出设备并能遥控自己选择的设备的播放、停止、暂停、快进、快退。

3.2 目标和内容设计

根据声乐教学的总体目标,设计每一阶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由于微格环境应用范围较小,因此课程设计必须非常细致,针对性要强,要因人而异,绝不能千人一面。这要求声乐教师有非常良好的敬业精神和一丝不苟的态度,做到每课一教案,每生一档案。声乐微格教学内容设计不像一般的教学设计,它要求学生和教师在课前都要进行,教师要设计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教学目的,及课堂控制和评价。学生要对摹拟教学进行设计。教师的课堂设计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不能无理无据,要准备一定的音像资料,最好制成多媒体课件。在歌唱技能训练课中老师要科学的计划好示范学生的安排,既要“以点教面”,又要考虑到每个学生参与和每个学生的情绪。教学内容要集中具体。这样,要求老师对全年和全期的教学有整体计划和安排。

3.3 对象分类

在实施微格教学之前,声乐教师应通过广泛调查、交流接触、个别课的形式掌握教学对象———学生嗓音的生理条件和他们的心理活动,按照学生的声音的基础条件、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类别。可行的分类方法有基于血型的心理特质分类和基于色彩理论的心理季型分类法等。每一次实施微格教学时应将同一类学生集中在一起。这样由于基础接近、能力类似、兴趣相同更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形成小团队的共鸣。

3.4 学习与实践

声乐微格教学中通过老师亲自或者利用多媒体系统,把要传授的内容和技能通过音像作教学示范,讲解特定的声乐理论和技巧,使学生们对所学的内容有可视、可听、可触、可思的形象感知。同时借助搭建的微格教学平台,可以根据授课进度播放各类教学片,同时根据学生提问以及临场需要可通过网络调取庞大的数据库,找出适于学生类型的资料。由于教学与实践一直贯穿始终,因此,教学的过程即是学生实践的过程,教学的效果将取得明显提高。借助微格教学的平台,还可以录制学生们每堂课的表现,这些宝贵资料一方面可提供给学生们对自己表现有更直观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还可以作为教学资料进行保存,从而进一步充实声乐资料数据库。

总之,微格教学法平台的建设不是对原有传统声乐小组课模式的摒弃,恰恰相反,从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组织形式看,微格教学法是对传统方法的继承与发扬,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只有更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才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摘要:本文在分析传统声乐小组课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简介了微格教学形式的内容和特点,并应用其原理对声乐小组课进行了重新的规范和设计。

搭建平台,主动探究,优化教学 第8篇

一、历史学科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所谓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从学科或生活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采取以获取知识技能,培养实际能力,获得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历史学科的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历史教师的指导下,从历史学习和社会现实中选择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基础,通过个人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但学生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去主动探究,所以教师必须搭建学生主动探究的平台,让学生主动探究。

二、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搭建主动学习的平台。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面面俱到”的做法只能是一厢情愿,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提高,其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只能是被动的、低效率的,而其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就更死板、缺乏生气了。笔者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1. 虚拟历史情境,培养情感体验,激发探究兴趣。

在讲授必修二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时,我让学生扮演大秦商人,然后问他:“为什么要千里迢迢到中国来买丝绸,怎么来呀?”“让你在中国接受教育,该上什么学校?”通过让学生融进角色,体验历史,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助于中国古代经济史部分的教学,教师都可以借助虚拟的历史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搭建辩论舞台,创设探究空间,提高探究能力。

对中外历史人物的评价、历史事件的分析及历史现象的评论等,我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敢于打破教材的定性结论,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比如如何全面看待李鸿章,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是否具有进步性等话题,我先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上抽出时间让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这样,学生得到表现的机会,非常踊跃,课堂气氛也相当活跃。当然,学生辩论结束后,教师一定要画龙点睛,做出点评和总结。

3. 密切联系实际,结合社会生活,挖掘探究资源。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对学生来说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很陌生,而大量的历史知识又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因此,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帮助学生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有助于让学生感悟历史,以史为鉴。同时也有助于使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挖掘探究性学习资源。在讲科举制时,我首先让学生讨论今天考试制度的利弊?让他们谈谈对目前的考试制度有什么新的建议?这个关系到每位学生切身利益的大事,一下子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学生纷纷各抒己见。尽管有的建议显得幼稚,但也不乏创新思维的火花。从而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4. 制定探究课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依托历史教材,可以选取不同类型的探究课题。比如三本必修两本选修教材后独有学习和探究比如图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社区居民生活方式变迁的调查等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探究学习的能力。只有努力转变以往那种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听和记,课后完成作业,临考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将探究性学习落到实处。课堂上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探究性学习的基本功,指导学生撰写历史论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逐步掌握探究历史问题的方法。

5. 改变考查和评价方式,优化探究学习环境。

传统的应试教育以考试成绩为指挥棒,强调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掌握,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在探究性学习下,考试仍然是一种检测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要手段,但是,在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上应该有所改革。

改变以往以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一个学生学习好坏的单一标准,努力做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客观化、公正化。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成绩一般的特长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成绩差而又无特长的学生也要多鼓励、少批评,尽量从他们身上寻找闪光点。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全体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历史学科是人文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负有重要使命,在新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历史学科更应该深入开展探究性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民族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傅道春编著.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关文信主编.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丛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朱永新著.我的教育理想.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布鲁纳教育论著选》布鲁纳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体育教学平台 第9篇

关键词:e学习,体育教学创新

从21 世纪初, 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 在体育教学中也大量地运用了多媒体技术, 引起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向数字化靠拢, 伴随着新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逐渐地形成了数字化的学习氛围、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和数字化的学习形式, “e学习”平台下的教学就随遇而生。

“e学习”平台是借助电子书包, 对学习的方式进行改革而建构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e学习”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 以个人电子终端为载体的数字化“学”与“教”的系统平台, 是一种优化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工具。它有5 个要素:人、环境、资源、评价、评估, 这五个要素都是必要的。

一、“e学习”平台技术优势

1.“e学习”平台的拓展性

以往的体育课堂, 信息技术运用的形式简单, 如PPT, Flash等制作的教学课件, 这些课件在一定的程度上虽然加大了课堂的容量,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是很被动。基于“e学习”平台下的教室有现实的课堂和虚拟的教室。学生运用Pad进入对应的学习教室, 在学习的教室里有各种不同的运动技能的学习资源和教师发布的信息及学习的要求。虚拟的教室任务明确, 学生可以在学习的同时进行探究, 把自己的成果上传, 全班探讨。传统的课堂学习不能回放学习过程, 在虚拟的教室里可以对运动技能学习的每个环节进行回看, 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再次学习。

2.“e学习”平台的自主性

以往的体育课堂, 学生受教材、教师、时间、空间等因素约束, 其学习一般是被动的, 自主性的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是引导者, 又是参与者, 还是合作者, 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e学习”平台。在“e学习”环境下, 通过平台的观看,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难度的练习内容, 不同程度的练习负荷, 从而进行自我的练习, 更能体现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3.“e学习”平台的交互性

在以往体育教学的课堂中, 有两个关键的要素: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活动只是单向地传授, 学生技能学习情况、练习的主体感受很难及时把握, 而“e学习”平台则成了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重要纽带, “e学习”平台可以利用数字化平台上提供的多种工具进行多维的交互, 增加师生交流的空间和时间, 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全面掌握学生学习的状态和学生学习的效果以及学生学习运动技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在多维交互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提高。

二、“e学习”平台促进体育教学方式的创新

“e学习”平台的出现, 拓宽了教师与学生学习的范畴, 改变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学习方式, 教师的教具有了创新性, 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教法的创新,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促进了学生学习思维的提高, 让学生更加乐于学习, 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

1.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

(1) 教师角色的变化

在“e学习”平台下, 教师要认识到自身角色的转变, 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 清楚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 教师关注学生收集、加工信息能力的培养, 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协作能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能得到更加充分地发挥, 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他们还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参与到老师的技能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 而是要成为学习环境、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和学习活动的创始人和合作者。

(2) 教学设计的变化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教学设计都是以单一的评价方式作为教学设计的主体, 但是在“e学习”平台下, 教师教学设计的评价手段更加的丰富, 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重综合评价, 重学生的发展, 实现了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和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教师的评价方式主要围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做出的贡献, 让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评价, 转化为主动参与评价。评价逐渐成为教师、学生和学生参与的互动过程, 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化、人性化。

例如:在体育课堂开始前, 在教学平台上提供相应的技能教学视频让学生观看, 同时教师设计几个相关的问题来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 以及学生的困惑, 教师在后台进行统计分析, 这样教师就能最直接地了解学生的需要,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有极强针对性地教学。在课堂教学结束以后, 利用数字化平台, 学生评价系统, 对这堂课进行一系列的运动量、运动参与度、同学之间的协作、教师的教学组织等进行评价, 可以更加有效的指导教师的教学, 同时, 利用这个平台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技能掌握情况, 自己的进步情况, 对自己的体育学习有一个清楚的成长记录。

(3) 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变化

“e学习”平台下, 大量数字化的教学资源的出现, 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 教师原有的教材—讲解—示范的模式需要进行转变, 教学手段需要丰富。

教师可以利用“e学习”平台, 将自己制作的体育技能微视频放在平台上, 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在课后进行自主地学习, 并对教学内容和学习情况进行讨论和交流, 让学生的技能学习过程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进行有目的地学习。例如,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可以将自己学习的情况, 自己的技能拍下来, 上传到平台上, 同时利用数字化的技术, 可以将学生技能视频和正确的技能视频进行重叠对比, 让学生进行自我观看, 发现自身的问题, 教师同时也可以利用平台对学生的技术动作进行针对性地指导纠正。另外, 针对不同的技能, 有不同的练习途径和方式, 学生可以自我进行开发, 找到适合自己练习提升的途径, 如果有练习方法的创新, 上传到平台上, 师生一起交流,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利用数字技术的视频作用, 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 将原来的连续的技术动作进行分解, 一方面使学生的观看更加的直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解决了教师的先示范再讲解或者先讲解再示范的技能教授模式, 让教师可以边讲解边示范, 同时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 可以把学生的技能迅速数字化, 在课堂上再现、对比, 学生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动作, 了解技能动作上的欠缺。例如, 背越式跳高的过杆动作, 教师的示范不可能定格在杆上, 教师更不可能在过杆的同时讲解动作, 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过杆动作的微视频, 这样, 教师可以先完整地示范一下, 先后运用微视频具体讲解过杆技巧, 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正确的动作, 同时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完整动作, 并进行探讨。

数字化教学方式, 可以在技能学习的过程中, 用数字化的多媒体来呈现, 使教学过程同时具有图、文、声、像、动画等效果, 生动形象, 让学生通过这些形式的媒介, 不仅体会、理解和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 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

2.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网络教学是体育教学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信息资源是开放的, 传播媒介是多向交流的, 传递系统是数字化的多媒体, 知识跨越时空限制。这一特点决定了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过程是:开放性与全球化, 学习过程的交互性, 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 学习内容形式的多样化。

(1) 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大大提高

传统体育教学中, 更多的是体育教师提供练习的方式与途径。而将数字化的技术融于到体育教学的过程, 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 使技术和体育教学的学科特点充分地结合起来, 使体育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 有利于充分揭示不同运动技能之间的区别。同时, 利用数字化的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创设各种情境, 更加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 充分地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再加上现阶段的学生对计算机技术就很感兴趣, 使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的积极主动性大大提高。

(2) 容易有成就感的获得

“e学习”平台支持下的体育教学, 因为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的改变, 学生学习不再是只有观看技能+ 练习技能的学习形式, 而是利用网络资源、教学软件、计算机等辅助学习,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广泛参与的程度。使学生对技能进行探究, 对适合自我的练习途径、训练方法进行查找, 比观看技能+ 练习技能的学习活动更加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

(3) 学生的认知范围更加广泛

在“e学习”平台的教学环境下, 教材已经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和教学内容。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 随时随地到互联网上进行学习。利用网络平台的讨论区:进入在线论坛, 以提问方式进行学习。互联网更是带来了全球资源的共享, 点来了更多先进的学习理念, 因此丰富的互联网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知识源泉,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多媒体的介入可以使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获得各种不同的图、文、音等文献资料。互联网上所有的优秀学习资源、教学网站甚至各种新闻, 为学生提供文学、艺术、历史、文化、天文、地理知识的各个方面, 从而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范围。

(4) 学生的认知体验有了深层次的发展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 教师的权威地位, 使学生不敢对技能问题提出质疑, 学生练什么、怎么练由教师决定, 学生参与程度和积极性不高。在“e学习”的数字化的教学平台下, 教师和学生有了新型的平等关系, 和谐的教学环境, 充分利用数字化的网络平台,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学生通过学习, 知识面大大地增加, 有了更加广泛的认知范围。而且学生也可以利用互联网, 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讨论学习, 对练什么、怎么练有了更加广泛地交流, 在探讨中提升自身的运动技能。

三、“e学习”平台促进了体育教学结构的改变

在新型的教学环境和新的教与学方式改变的前提条件下, 新型的教学结构也随之而生。传统教学结构中, 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 是教学过程的绝对权威,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在信息化教学中, 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 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习资源的多样化

原先体育教材是学生体育技能学习过程中唯一的学习内容、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 而在“e学习”平台下, 体育教材不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内容和知识来源。在技能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 学生可以从各种不同的学习对象和多种教学资源 ( 例如学科专题网站、资源库、光盘以及图书馆、资料室等) 学习与体育教材相关但比体育教材丰富得多的技能和体育知识, 并获取远远超出体育教材的大量知识。

2. 师生关系的多样化

原先的教学过程,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是知识的主要的施教者, 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主宰, 并控制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 在“e学习”的平台下, 教学过程变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 是学生自主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同时学生由原来的知识传授对象, 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 变为“e学习”平台下的信息加工的主体, 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非灌输知识的对象。

3. 教学工具用途的多样化

原先教学媒体是辅助教师教学过程的演示工具和形象化教学工具, 变成“e学习”平台下, 教学媒体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协作交流工具。

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中, 教师通过对教学的内容、教学的工具、学习活动等的设计,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有很大的自主权, 还保证了学生学习过程不会发生本质的偏离, 能在适当的时候得到教师、同学的指导与帮助。学生的学习环境始终处于一种开放的模式, 在这种环境中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能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既注重了教师的教, 又注重了学生自主的学, 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同时调动起来, 在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同时, 更加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四、“e学习”平台应用的反思与建议

“e学习”数字化平台融入体育教学中, 在改变了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习惯的同时, 也改变了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而且“e学习”平台融入体育教学的过程中, 绝不仅仅限于利用和学习一些实用的运动技能, 而是在学习这些内容的同时, 让师生在数字化的背景下, 充分感受到数字化科学和技术最新的脉搏。即:提供一个更大的学习背景, 更大的选择空间, 更广阔的知识层面和在大背景、大空间、大知识的背景下, 让师生产生活跃的、创造性的思维, 在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的同时, 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在此意义上可以说, “e学习”平台的融入, 使当今的体育教学有了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

五、结束语

值得注意的是, 并不是所有的体育教学活动都必须要利用“e学习”平台。应用“e学习”数字化的平台, 教学的选择和设计的学习资源或者教学资源都应该紧密围绕体育教学的目标, 因为体育教学的目标是贯穿体育教学活动全过程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资源的选择不仅应包含丰富的技能学习信息, 而且还要简单易懂, 向学生表达信息, 使学生能快速获得对自己有用的学习信息, 如果教师所选择和设计的学习资源或教学资源达不到体育教学目标的要求, 尽管看起来很生动、美观, 却对体育教学无济于事。

参考文献

[1]王华, 黄一青.数字化平台支持下的课堂教学[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1 (9) :42-44.

[2]赵子江, 高荔.探讨多媒体教学的数字化平台建设[J].计算机教育, 2009 (6) :21-23.

[3]陈勇.搭建数字化平台服务现代教学改革:数字化小雨的建设与运用策略[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2 (8) :81-85.

[4]李宣, 秦丹.基于威客的数字媒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 2012 (7) :29-32.

[5]郭建伟.基于BLOG的数字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潍坊学院学报, 2006, 6 (4) :22-23.

[6]马贵斌.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设计与应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5.

[7]胡澄史, 涯晴, 王梅娟, 卢娟, 郝建东.数字化平台的“双主体”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3 (3) :112-113.

[8]冯祥国.“E”路同行“E”样精彩: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E学习”的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4 (20) :54-55.

体育教学平台 第10篇

●研究内容

(一) 《数据管理》教学方案的制订和实施

1.《数据管理》教学方案

根据《高中信息科技教学指导和基本要求》中《数据管理》的教学要求制订课堂教学目标和课堂详细教学方案, 共18课时左右, 形成该课程的完整教学方案。

2.“数据库设计”教学的可行性和教学方案

“数据库设计”是《数据管理》课程中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研究切实适合高中教学的“数据库设计”教学方案, 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接受能力, 确定数据库设计的教学难度和教学内容。

3.《数据管理》课程教学中的教学用例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有两种不同教学用例方案:一是每节课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分别使用不同教学用例;二是用一个教学用例贯穿整个课程教学。本课题研究以第二种教学用例为主, 研究用一个教学用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二) 《数据管理》课程的网上教学平台

网上教学平台包括网上教学资源、网上作业、网上评价等。

●《数据管理》教学设计

教学用例:旅游业务管理

某旅行社推出了很多旅游项目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由于工作上的需要, 希望通过计算机来处理有关的数据。例如, 旅游项目、客户信息、客户参加的旅游项目、每个旅游项目涉及的详细旅游景点等。因为数据量很大, 数据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表格处理软件Excel已经很难适应工作的需要, 现在要求使用数据库来对数据进行管理, 请学生运用数据管理的知识设计数据库。

(一) “数据库设计”教学设计

1.需求分析

针对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 调查数据需求并确定要关注的具体对象以及这些对象之间存在的联系。

2.建立概念模型

建立概念模型, 是指在确定要研究的对象后, 对这些对象进行进一步分析提炼, 建立起一定的联系, 并用E-R图来表示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

建立概念模型的四个步骤:

(1) 确定实体。

客观存在且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如一个旅游项目、一个客户、一个学生、一个班级等 (E-R图中的图形符号——矩形框) 旅游业务中会有很多人要参加旅游项目, 如刘小兰、徐小林、张力等, 把这些人抽象出来, 概括为“客户”, 这个“客户”就被称为实体。

(2) 确定实体的属性。

用来描述实体特性的数据称为实体的属性 (E-R图中的图形符号——椭圆框) 。旅游业务中每个客户的特征有很多, 如姓名、年龄、身高、体重、血型等, 这些特征都可以作为客户的属性。

(3) 确定实体之间的联系。

实体间联系的三种类型:一对一、一对多 (1对N) 、多对多 (M对N) (E-R图中的图形符号——菱形框) 。

(4) 用E-R图来表示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

E-R图, 即实体联系模型图, 是用图形的方法直观反映概念模型。旅游业务管理的概念模型E-R图 (部分) 如下页图。

3.建立数据模型

建立数据模型的目的是把数据组织起来存入计算机。常见的数据模型分为三类: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本课程中主要介绍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是指用二维表的形式表示实体本身的数据和实体间的联系。

建立关系数据模型, 就是将概念模型的E-R图转化为一系列存在联系的二维表的框架, 以便存放数据。建立关系数据模型的两个步骤是:

(1) 建立二维表。

将每个实体转化为一个二维表:实体名称转化为二维表名称;实体的属性转化为二维表的字段;一个具体的实体用一条记录表示。

(2) 建立二维表之间关系。

方法一:在一个表中加入另外一个表中关键字的方法。适用于表之间的关系是:一对一、一对多。

方法二:采用定义一个新的二维表的方法。新二维表的字段包括两个表的关键字和联系本身的属性。适用于表之间的关系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例如, “客户”和“旅游项目”表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中间表“参加项目”表示 (如表1) 。

(二) “创建数据库”教学设计

1.创建数据库

(略)

2.创建数据表

(1) 建立数据表的结构。 (2) 填写数据表——记录的输入。

3.创建表之间的关系

(1) 建立数据表之间的关系。

(2) 修改数据表之间的关系。

(三) “应用数据库”教学设计

1.单表查询

例如, 在“旅游业务管理”数据库中, 建立一个名为“男客户信息”的查询, 查询所有男客户的“客户代码”、“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信息, 结果按照“出生年月”升序排序。

2.多表查询

(1) 一表对多表的查询。

(2) 多表对多表的查询。

3.条件查询

(略)

4.在查询中执行计算

(1) 自定义计算字段。

自定义计算字段格式:自定义字段名:自定义字段表达式。例如, 查询各旅游项目的报价和八折优惠后的报价, 八折报价=报价×0.8。

(2) 分组统计查询。

统计函数:总计、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计数。

●网上教学平台开发

《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要求为学生在信息化学习平台上的学习创造条件;要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为此,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积累, 我开发了“信息科技学科网上教学平台”。这个平台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

(一) 网上资源

网上资源中最主要的是“高一课程”, 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信息科技基础、网络基础、算法和程序设计、数据管理等。

数据管理就是本课题重点研究的教学内容。根据数据管理教学设计, 共制作了三章十二课时的网上资源,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二) 网上作业提交

适用于网上作业提交的共享软件有很多, 如网络硬盘、网络优盘等, 但我还是选择了自行设计, 让学生用最简单的操作方式来实现所需要的功能。配置方法如下:

作业提交服务器环境:Windows Server 2003、Serv-U、Access。

数据库filesev.mdb中的字段以及数据格式如表2。

配置文件服务器:

◇在ODBC数据源管理器中建立系统数据源:ftpdb, 数据库使用filesev.mdb。

◇Serv-U ODBC数据源设置如表3。

(三) 网上评价

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 在网上教学平台中, 我整合了两种评价方式。

1.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我主要整合了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开发的《信息科技学科教学与评价平台》。

2.结果性评价

体育教学平台 第11篇

一、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分层

分层教学的实施,如何分层是关键。在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家庭背景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在群体教学中,学生必然存在着层次的差异。分层的理念要渗透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不仅仅局限在施教的过程中。分层主要涉及学习者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施教分层、任务分层、评价分层,同时,这几个环节的分层又是环环相扣,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学习者分层。这是整个教学环节的开始,起到最根本性的影响。学生差异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即智力、原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对学习者的分层,往往很多时候只考虑学习者的原有认识水平,这是不科学的,应该综合这三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但是,这种划分必须是一种隐性的划分,并不是对具体某位学生贴标签,而是对整个教学班的进行综合评估之后,有意识的划分为三个学习层次群,并且对不同层次群的学习能动力进行估量。三大层次群并没有固定的人员,学习者的分层是动态的,这一划分是为了更好地为教学目标分层服务。

教学目标分层。根据学习者分层,对学习者有一个初步的评估,并且动态地划分为多个层次,如三个层次,对每个层次都必须有一个保守的估计,并以此来确定分层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大致可以划分为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以及拓展性目标三个层次。基础性目标应该定位在全部学习者都能达到的方向上,如掌握最基础的知识、概念和原理,并会初步运用;提高性目标应该定位在部分学习者能够达到的方向上,如强调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在深度和广度上上一个档次;拓展性目标应该定位在少数学习者能够达到的方向上,如对知识体系能融会贯通能够完成深度加工的内容。同样教学目标的分层与学习者之间并不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是弹性的过程,随着学习者分层的隐性变化而不断变化。

施教分层。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实现中,教学方式必须有所不同。对于基础性教学目标的实现由于面向的范围广,主要采用的是集体讲授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为主,也可以设计教学辅助的脚手架,引导学生一步步通过构建知识体系,掌握学习内容。对于提高性教学目标的实现由于面向已经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学生群体,主要采用辅助式的自主探究的学习形式为主。对于拓展性教学目标的实现由于面向极少数高层次的学习群体,主要采用开放式的自主探究的学习形式为主。

任务分层。对于信息技术课堂而言,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占了操作型课堂教学的大多数,设计教学任务是信息技术课堂开展的主要形式,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分层教学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倚仗任务分层实现的。任务分层与教学目标的分层有相当的一致性,任务的开展必须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可以划分为基础性任务、提高性任务以及拓展性任务多个层次。

评价分层。在信息技术课堂,评价分层与任务的实现是紧密联合的。任务的实现在评价中占据了绝大部分影响。但由于学习者是分层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均是分层的,因而评价也必须是分层。对待不同层次的学习,其达标的要求必须有所不同,评价必须是多元的。

二、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分层教学

1. 内容支持

内容支持主要是指根据学习者分层及教学目标分层之后所设计的有针对性的分层学习内容及相互配套的分层学习任务,这是分层教学开展的精髓。

2. 施教者支持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分层教学活动,主要在于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施教者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施教者必须及调整教学进度,适时加以指导,搭建教学脚手架并提供快速即时的教学评价反馈,以使学习者更加明确自己当前的学习层次。

3. 技术支持

主要针对网络教学平台为适应分层教学开展所提供的必要的技术支持。如个人用户登录系统,必须为每一位学习者建立一个个人账户,并且必须具有一定保密性和长期使用性,记录学生学习成长档案。作业提交浏览平台,支持多种格式文件的下载上传,并且具有一定的权限设置,如未提交作业者无法浏览他人作业,已提交作业者可以浏览本人或他人作业,但不可下载或修改他人作品,限制作品提交修改次数,评价自己或他人作品。教学评价反馈系统,教师可以即时浏览学生学习动态,学生提交作品、审核学生提交作品等,对于不合格作品具有撤回等功能。

依托网络教学平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12篇

一、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

网络教学平台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的施教和学习的网上虚拟环境,以我校使用的网络教学平台为例,该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1. 教学资源管理功能。

教师能够用多种媒体形式在网络平台上建立课程教学资源,还可以利用网络链接更多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教学资源最大化的共享。教师可方便地对这些教学资源进行发布、更新、访问权限设置等管理操作。

2. 教学过程管理功能。

网络平台为教师提供了各种工具,以方便教师在平台上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和进行课程管理,如发布课程通知、布置和批改作业等。学生可以在平台上阅读课程通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提交作业。

3. 交流互动功能。

教师可在平台上设置论坛、开展问卷调查、辅导答疑,学生可以通过发帖或邮件的形式参与讨论和交流,便于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

4. 考核管理功能。

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建立试题库和试卷库;对学生进行在线试题测试、批改和统计成绩;并可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时跟踪学生学习情况,为教学考核提供客观真实的数据[1]。

二、网络教学平台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 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建设课程的教学资源

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建设好课程的教学资源,是实现网络教学平台辅助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保证。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教学资源的创建需要考虑以下三点:

(1)要围绕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整体设计。要配合课堂教学将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精心设计,将网络教学平台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机整合[1]。由于“微机原理与应用”这门课程内容多,课时少,概念抽象难懂,因此,在课堂上对微机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进行详细讲解,网络平台上则侧重于选用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理解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上对基本原理应用的内容进行提示性讲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规律,在网络平台上创设问题情境,引入大量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2)要从学生自主性学习需要出发,拓展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网络平台上充分运用多种媒体形式来表达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将微机系统中常用的芯片资料和应用软件在平台上发布,方便学生去学习和使用;在平台上给出一些综合性、趣味性及实用性的设计课题,让学生根据要求,自行完成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3)要建立一个层次清晰、目标明确的课程学习导航。学习导航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以知识点为主线来进行设计,将每个知识点与所关联的素材建立链接关系。学生通过学习导航能够对整个课程内容一目了然,明确每章节的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能够根据每个知识点提供的学习素材进行自主性学习。

2. 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开展灵活多样、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上的交流互动功能模块,创设良好的网络教学情境,开展形式多样、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教师可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特点,在网络平台上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的探究学习活动;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组建协作学习小组,组织和引导他们开展学习研讨活动;教师在答疑过程中整理出学生在学习中的常见问题,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讨论;教师可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或信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发布,方便学生及时掌握教学动态,做好预复习,以便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 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建立虚拟实验室

微机原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利用仿真软件建立虚拟实验室,可以让学生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制约,在虚拟实验室中自己进行软件程序设计和硬件仿真实验。例如在Proteus仿真软件中进行硬件电路虚拟实验,可避免在传统实验中存在的电路不稳定、器件损耗、硬件资源缺乏等问题,可以使实验过程变得自由、直观和简便,增加学生的实验乐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

三、网络教学平台辅助课堂教学的效果

1. 教学时空拓展,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学习内容,学生可随时随地对教学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灵活方便,实现课堂教学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延伸。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中,主动去查找微机在其专业领域中应用的案例及相关资料,可有效激励学生参与到课程学习中,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利用网络平台上的虚拟实验室,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设计实验,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2]。

2. 交流互动加强,提高了课程教学效率

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教与学的互动空间,补充了课堂教学互动的不足。学生可随时随地在平台上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开阔学习思路,改进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在线解答或引导学生讨论,并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来调整教学。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开展灵活多样、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能较好地弥补课堂教学互动的不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3. 评价方式多样,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多种考核评价方式,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在线练习和自我测验的空间,方便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平台上提供的学生学习统计功能,可帮助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做出综合的客观评价。将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使课程考核评价从单一的注重对学生掌握知识多少的考核,转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考察,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极大帮助。

四.结束语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辅助课堂教学是一个新型的教学模式,要充分将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用于辅助课堂教学中,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一定要更新教学观念,积极研究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的策略与方法,将网络技术与传统教学相互融合[3],优势互补,建立一个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教学新模式,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戴玲,董翔,王钰.网络教学平台辅助课堂教学研究实践[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1(1):78-81.

[2]倪向东,等.网络教学平台在课程辅助教学应用中的利弊[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4:70-71.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3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3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1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