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设备稳定性范文
来源:莲生三十二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设备稳定性范文(精选10篇)

设备稳定性 第1篇

1 加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稳定性的意义

1) 提升电气自动化的市场份额, 推动电子产业发展。伴随着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不断进步和发展, 用户们不仅仅需要的是电气产品, 更是电气产品能够提供的产品稳定性, 并以此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立足之地。随着我国当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不断发展, 运用可靠的检测手段和科学技术不断优化和提升设备自身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将极大地推动电气自动化设备在我国市场份额中的进步, 并推动了我国电子产业的进步和发展。

2) 完善自身设备质量, 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满足用户需求、实现其自身价值是设备保证自身质量的基本特征与特质, 设备的安全性能、经济运行、特质形成等都成为了电气自动化的重要内容。其中, 保证设质量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的就是设备的稳定性, 并在整个电气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只有通过不断深入和加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研究, 借助不同的测试手段, 保证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我们才能有小弟保证设备运行的效率, 降低发生故障的可能性, 减少维修次数, 大幅度提升安全生产的可能性, 有效提升设备自身可靠性, 进而促使电气设备自身整体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2 进行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稳定性测试的条件

1) 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测试。由于不同的场地条件不同, 其影响因素也必然不同。针对不同的可靠性指标来说, 我们需要选择不同的场地进行稳定性测试电气自动化设备稳定性测试在一般情况下都需要选择比较适合的环境来进行, 这主要是由于设备在该环境中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能够帮助检测者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比如说, 如果在正常条件下检测电气的工作指标, 应该选择比较典型的场地进行测试。如果要选择设备在某种特定场合下的稳定性, 就需要选择比较恶劣或特殊的场合进行测试。若要判断其稳定程度, 则也可以选择差异性较大的环境进行对比测试等等。

2) 选择合适的实验环境。由于工作环境不同,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也会产生诸多不同的工作差异。因此, 要保证自动化电气设备能够保证实现一般的感应能力, 就要根据不同的设备情况选择不同的试验环境, 选择合适的试验环境, 并避免恶劣的实验环境, 以此来确保整个测试结果的准确和客观。

3) 进行科学的组织工作。选择典型的机器和进行有效的组织是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稳定性检测组织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选择检测机器的过程中, 我们需要根据不同性质将设备分为中小型的设备和大型的设备。而针对不同的运行情况来看, 电气自动化设备主要分为间断运行的设备和连续运行的设备。因此, 在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稳定性进行检测的过程中, 我们首先应当选择典型的机器进行检测。另一方面, 稳定性测试组织部门还需要在试验的过程中收集、整理有效的数据, 并且根据这些数据对电气自动化设施进行科学的组织, 并对资料分析、结果断定、人员选择等环节进行严密的监督和调配。

3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测试方法

在对可靠性测试的技术方面, 我们在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进行测试时, 主要是通过实验室、现场等环境中进行, 并在此基础上演变成了以下三种可靠性测试方法。

1) 实验室的模拟性稳定性测试。作为一种测试稳定性水平较高的测试方法, 实验室测试主要是在与实际环境相同并且相对可控的环境当中进行试验, 它主要是利用相同的规定, 用来测试电气自动化设备在应用现场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通过实验师稳定性测试, 我们可以将有效获得电气自动化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运行时间、运行失误以及相关的数据等等。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实验者们科学地分析设备稳定性的状况, 但是也由于在其相对条件下, 极会影响到试验的费用, 在特殊环境下的设备稳定性的检测能力也会显得相对不足。

2) 保证实验确定稳定性测试结果。在出厂之前, 检测者需要对电气自动化的设备进行保证试验, 以此确保该设备稳定性。一般情况下, 相关工作人员在设备出厂之前, 需要在规定的情况等下将各设备进行无故障工作试验。由多元器件构成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会出现多变的、随机的故障模式, 不会单单集中在某一种的。因此, 相关人员在设备出厂之前就需要对该设备进行保障性试验, 对设备的效能进行有效地改进, 并将其失效率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

3) 针对该设备进行现场测试。所谓“现场测试”主要指的是为了按照测试获得的稳定性数据, 对在试验现场的设备进行测试, 并以相关数据的分析和统计方式来获得稳定性指标的测试。在现场进行试验, 可以保证设备工作环境的真实有效, 也可以让实验者们获得真实、可靠的参数, 科学地检验出设备稳定性的不同参数。相比于实验室设备稳定性的测验, 现场测试的投资成本和花费都相对较少。但现场测试也存在着无法在可控范围内完成测试状况下完成测试的弊端, 一些突发状况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稳定性测试的结果。

4) 电气自动化稳定性测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在电子自动化设备稳定性检验过程中, 我们需要注意对设备的散热防护和气候防护。一方面, 影响电气设备稳定性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在于温度, 在正常运行过程中, 电气设备会通过热能来散发损失的功率。一旦功率过大而热能又伞发布出来就会导致设备温度过高, 并影响其稳定性。另一方面, 电气设备对空气的湿度、霉菌等也是相对敏感的。如果空气中的湿度过大或者是霉菌过多, 就会造成凝露现象的产生, 腐蚀设备零件, 孙华设备结构, 并会增加设备故障发生的比例。

总而言之, 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以及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电气设备自动化的控制运行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因而, 如何实现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已经成为了各个生产厂家乃至真个科研机构需要共同考虑和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殷佳琳, 李智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测试[J].煤炭技术, 2012.

设备稳定性 第2篇

[摘要]针对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设备期间核查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核查的主要目的和方法选择以及依据,并对稳定性核查的措施进行分析,说明期间核查对保证仪器的准确性十分重要,并分析了期间核查和稳定性考核的区别。

[关键词]期间核查 方法选择 稳定性核查

[中图分类号] S717.19+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7-347-1

1期间核查的主要目的

期间核查就是针对在用的检测设备状态进行的检验,为保持其可信度。在两次正式校准/检定的间隔期间防止使用不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的设备。期间核查是对仪器可信度的检查,防止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损坏或者偏离等情况,并影响实验的准确性,从根本上看是减少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失误和不必要的误差等,减少测量的可追溯性。同时还应明确,期间核查不是定期校验,这样的检查不是一般的功能检查,而是对仪器的稳定性、准确度、灵敏度等的核查。

2期间核查的对象

期间核查对象的选定:新建立的计量标准和测量设备;使用时间较长,且计量性能的稳定性和可能性下降的计量标准和测定设备;有较高准确度要求的关键计量标准装置和测量设备;计量标准稳定性的考核结果表明其检定和校准的数据超出了其稳定性允许误差的;使用频繁的、经常携带到现场运行检定校准和检测的测量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有可疑现象发生的计量标准测量设备。并不是所有的设备都要进行期间核查。

3期间核查方法的选择

期间核查是质量控制的一种有效方式和手段,通过核查可以及时发现测量设备运行状态的异常,缩短设备失准对检测数据的追溯期,及时采取措施使损失降至最低。开展核查的常用方法有:开展“期间核查”的方法是多样的,基本上以等精度核查的方式进行,如仪器间的比对,方法比对、标准物质验证、加标回收、单点自校等都是经常采用的方法。更多的期间核查是通过核查标准来实现的,所谓的核查标准是指用来代表被测对象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仪器、产品或者其他物体。它的量限、准确度等级都应接近于被测对象,而它的稳定性要比实际的被测对象好。核查次数根据设备的性能及使用状况而定,对计量性能指标要求较严,易产生漂移的设备可适当增加核查次数,但总体期间核查应以经济、实用、有效为原则。

4数据分析和评价

期间核查开展后,应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求真正达到核查目的,常规评价方法有准确度、精密度、相对偏差、加标回收率等。

5计量标准的稳定性

稳定性是计量标准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这种特性的能力反映的是计量标准的示值的系统误差或者反映的是系统效应对计量标准示值的影响。稳定性考核是指计量标准的示值在检定规程的检定周期内是否始终保持在(yi-△,yi+△)区间内或始终保持在(yi-U,yi+U)区间内。

6期间核查与稳定性考核的区别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与实验室认可中的期间核查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考核(或)核查计量标准或测量设备的示值相对参考值(实际值或校准值)YS随时间的变化,以确保计量标准或测量设备的测量结果始终保持在(yi-△,yi+△)区间内或始终保持在(yi-U,yi+U)区间内。

两者在应用上有所不同:期间核查只要求核查测量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是否得到保持。而在计量标准考核中,如果被考核的计量标准只采用标称值或示值,仅需要判断稳定性是否小于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如果被考核的计量标准不是采用标称值或示值,而是采用校准值(加修正值使用),不仅要判断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是否小于该修正值的扩展不确定度(U,K=2或U95)还必须确定在规定的计量再校准的时间间隔内准确的稳定性数值。该稳定性数值是评定计量标准扩展不确定度的一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使用校准值时,不确定度一般有个来源:①高一级标准证书给出的校准值的扩展不确定度,②必须考虑建标单位环境条件的不同所引入的附加不确定度分量,③被考核计量标准稳定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了准确给出该分量,必须积累历年的稳定性考核数据,所以如果没有稳定性考核数据就不能准确给出计量标准的不确定度。

7结束语

仪器设备保持稳定性是环保监测工作的重要保障基础,以此可以获得准确性、代表性、可比性的数据,并以此作为环境治理的重要依据。所以在环境监测实验室中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和稳定性考核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实际的操作中必须重视核查方法的选择,以及数据的处理,保证核查的方法简便、易行、准确,数据分析严谨,这样才能提高期间核查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设备稳定性 第3篇

关键词:临策;电力;安全;稳定

全线有800KM架空电力线路,90.3KM电缆线路,全线设4座35/10KV变配电所、1座10KV配电所,166台变压器,9座箱变,16台发电机组,分别担负着临策线、天策线20个车站信号、通信以及车站生产生活用电和区间光纤直放站的供电任务。大部分电力设备都建在荒郊野外、大漠戈壁深处,远离公路和铁路,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极其恶劣,沙害严重地段有257公里的供电设备,车辆难以进入。因此,在这种恶劣环境下,如何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对供电专业提出严峻挑战。下面就提高临策线供电设备稳定性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1 临策线电力设备安全稳定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人员变动频繁,思想波动较大。目前各车间电力专业的一线作业人员,大多数是劳务派遣工和按工作量清算的专业维修人员。劳务派遣工相对固定,但是这些人工作不安心,对自己的前途迷茫,思想波动较大。另外, 以工作量清算方式进驻临策线的电力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工资、福利待遇存在差距,造成人员变动较频繁,新来的人员对电力设备不熟悉,也给供电安全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1.2 电力设备日常维护、巡检困难。临策线的电力设备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日常巡视、维护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远离公路,给日常巡检带来了不便。二是设备地处沙漠戈壁,车辆进不去,只能徒步巡视,翻山越岭、穿越沙漠,每一次的巡视检查,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三是部分临近铁路的电力设备,没有汽车道路,只能乘坐轨道车巡视,巡视次数少,质量不高,部分设备隐患不能及时发现。

1.3 遇突发性故障应急处置能力有待加强。临策线采取单电源单臂供电方式,供电臂长近200公里,并且不能形成互投,每个站区间都在40-60公里之间,如果区间发生故障,从车间到达故障地点最快也要2小时,为短时间内处理故障增加了困难,如果故障发生在区间抢修故障查找故障点的时间要更长,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抢修任务。另外,发生供电故障判断不准确、查找难度大,缺乏应急抢险经验,也给安全供电造成了不稳定的因素。

1.4 恶劣的自然条件严重影响设备的可靠性。临策线地处荒漠戈壁,受温度、风害、水害、沙害等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四季、昼夜温差大,影响导线驰度变化,从而可能引发断线、混线等故障。二是电力设备经常受到大风袭击,造成导线、架空地线产生振动或造成断股,甚至有可能发生导线之间互相碰撞而形成相间短路,从而造成跳闸而使线路停电。三是临策线部分线路处在易发生山洪的河槽、沼泽、沙漠地段,造成倒杆的因素增加。另外,树木侵界、沙害、施工干扰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正常的供电秩序。

2 提高电力线路安全稳定的措施和方法

2.1 稳定思想情绪,解决实际困难。做好各车间电力专业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以平等的姿态与职工交流。要做到物质帮扶和精神帮扶同步,关注职工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运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力所能及的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切实做好电力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2.2 健全巡检制度,加大巡检力度。按照供电设备故障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的原则,为确保管内供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保证巡检质量,需要健全巡检制度,并严格执行,同时落实记名巡检、徒步巡检制度。对每一次的巡视检查要认真填写电力设备巡检记录,对巡检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并跟踪销号,并落实到个人。要按规定时间周期认真执行定期巡检、特殊巡视和夜间巡视制度。还要按规定周期对供电设备进行测试和试验。对巡检的频次和质量严格落实考核,检查发现漏检、漏巡的情况要加大考核力度。

2.3 强化专业管理,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从强化水电专业管理入手,不断完善水电设备维护管理方案,优化生产组织结构,实行兼职并岗,做到一专多能,探索修程修制改革,实行状态修、重点修、集中修,本着巡重于修、精检慎修的原则,灵活调整巡检频次。

2.4 完善抢修应急预案,做好抢险材料管理。为确保电力设备在发生突发性故障时,做到“组织有力、判断正确、快速到达、处理得当、恢复迅速”的目标,对线路上的危险源、事故易发地段进行调查,绘制抢修路线图以便事故抢修时尽快赶到故障地点。同时结合现场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练兵和事故演练活动、补充应急抢险知识,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完善各种应急预案及队伍,配齐各种应急器材及材料,设备发生故障后,积极组织处理,尽量压缩故障延时。事后要认真分析故障原因并制定相应措施,力争减少故障的发生。另外,做好应急材料储备,将抢险用料由专人负责管理,并统一放在专用的仓库,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抢险工器具进行检查试验,确保其性能良好,并规定抢险用料不得挪用。

设备稳定性 第4篇

1 确保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稳定性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当前电气自动化的水平也正在逐步提高, 尤其是电气自动化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了, 需要用到的人员也越来越少了, 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力的解放了人力资源, 减少了人工消耗, 但是却不利于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有序运行, 一旦出现问题而又无法及时解决的话就会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并且一旦电气自动化设备中断运行的话也会影响到整个生产链的运行, 因此, 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必须得到一定的保障。加强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首先最为关键的就是对于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管理, 只有加强了控制设备的稳定性才能保证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即使进行长时间的运行的话也不会出现不可挽救的后果。此外, 这也是促进电气自动化发展和确保安全生产的需要尤其是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各个企业关注的核心问题, 是需要我们格外注意的。

2 影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稳定性的因素

要想加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稳定性我们就必须先了解存在哪些因素影响着其稳定型, 一般说来, 在日常生活中, 影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稳定性的因素主要由以下三点:气候因素、机械作用以及电磁干扰。

2.1 气候因素

气候因素主要是指由于外界的天气变化引起的能够影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正常运行的一些恶性因素, 比如气温骤升、湿度加大、气压升高、空气污染等都会影响到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稳定性。在我们的日常生产中最常见到的就是由于温度的骤升导致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停止运转, 甚至是严重的损坏, 后果极为严重。

2.2 机械作用力因素

这里所说的机械作用力因素主要是指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因为受到了外界的作用力而使其无法正常进行生产的结果, 这里的外界作用力主要包括离心力、冲击力、压力、不规则震荡等, 这些作用力作用到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上极有可能导致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意外中断, 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中元件的受损, 影响继续使用。

2.3 电磁干扰因素

针对电磁干扰因素的研究是我们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影响因素, 一经发现这种影响因素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因为电磁干扰主要是因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周围存在的一些电磁波对于电气自动化设备造成的影响, 但是电磁波一般又是我们看不到的, 所以很难进行直观的研究, 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电磁干扰的影响又是极为严重的, 一旦电磁干扰超出了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承受范围那么就会导致整个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失稳, 最终影响生产, 严重的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3 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稳定性的措施

其实除了上述的三种影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外, 还有很多的因素会影响其稳定型, 把握好这些影响因素, 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稳定性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电气自动化行业的一大研究重点。下面我就结合自身实践探讨下如何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稳定性。

3.1 采用相应方案措施加强稳定性

实践表明, 不同的生产方案的设计会对于电器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稳定性产生不同的影响, 针对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采取措施提高其稳定型: (1) 在生产过程中定期检查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运行情况, 确保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使用寿命在生产许可的范围内, 并且采取合理的措施延长其使用寿命; (2) 合理的设定产品的生产方式、产品大小、产品结构和类型, 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影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稳定性; (3) 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维护也需要做到位, 在尽可能经济的前提下做好维护工作; (4) 对于产品原材料的使用也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3.2 正确选择与使用元器件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组装过程中, 我们应该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元器件提出严格要求, 尽可能的使用一些原装的标准元器件, 不能仅仅因为价格因素就选择一些可能会影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整体质量的元器件, 这些原器件的使用不仅仅会影响自身的使用寿命, 还可能在与其他元器件的共同作用中对于其他部件总成损坏, 进而导致整个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损坏, 得不偿失。

3.3 控制设备散热防护的作用

上文中提到温度的骤升可能会影响到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稳定性, 尤其是当设备本身散热也出现问题的话那么整个设备内部的温度就会骤然升高, 就会直接影响设备内部元器件的使用, 最终导致设备损坏, 因此, 我们就需要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中采取必要的散热防护措施。因为外界的环境因素我们无法掌控, 因此我们只能在设备内部采取一定的措施, 通常采用的散热措施主要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内部加装一定的散热风扇或者散热器, 进而降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内部的温度, 维持其稳定运行。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电气自动化系统在我们日常的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维持其工作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而就当前我国电气自动化运行现状来看, 存在着很多因素影响着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稳定性, 进而可能导致电气自动化运行的终止, 因此, 我们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应该着重加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稳定性, 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我们对于电力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与之相对应的, 我们对于电力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尤其是对于其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更是突显出来了, 在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因此,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稳定性也需要得到一定的保障。本文就紧紧围绕着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稳定性首先指出了其重要意义所在, 然后分析了当前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最后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稳定性,对策

参考文献

[1]费磊.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相关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 2013 (24) .

[2]于雪梅.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探究[J].神州, 2013 (14) .

设备稳定性 第5篇

变电运行工区:八项措施确保设备迎峰度冬安全稳定

冬季即将来临,变电运行工区多项措施确保变电设备迎峰度冬期间安全稳定运行。

一是严肃值班纪律,加强值班,加强对不满足N-1要求和重载设备的巡视,严密监视负荷情况,及时掌控电压、电流及负荷变化情况,当发现电流电压等数据不平衡时立即汇报工区进行分析处理。二是根据天气情况和负荷情况随时增加设备巡视次数,全面掌控设备运行工况。加强设备接头,增加设备接头测温次数,及时掌握设备接头运行情况,严防设备接头过热造成事故。三是对所辖变电站及线路负荷受限情况进行认真摸底调查,重点对主变、配变、CT、开关、刀闸等一次设备及线路满负荷、过负荷情况和存在严重缺陷导致负荷受限等情况进行排查,及时上报。四是加强设备运行维护日常管理,尤其是增容改造变电站,向值班人员交代操作中的危险点及注意事项,要求全站人员熟练掌握。五是对开关柜、开关机构箱、端子箱等设备加热、除潮装置以及户内空调等进行检查,确保处于良好状态,并按规定投入。六是继续组织开展好防火、防风、防冻、防小动物等季节性事故专项检查工作,对电缆沟封堵情况、鼠药配置、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进行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七是针对天气变化和电网薄弱环节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演练,增强事故情况下的应急响应能力,确保设备安全迎峰度冬。八是严格执行即时汇报制度,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做到信息畅通,响应迅速,处置果断,应对有效。

设备稳定性 第6篇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QT3120K脱气可调型超声波清洗器 (天津市瑞普电子仪器公司) ;XYB-H帕恩特普通分析级纯水机 (北京湘顺源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可见异物检测仪 (杭州德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SLGH超深度高精度恒温槽 (南京顺流仪器有限公司) ;恒温恒湿试验箱 (东莞市众志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DR/50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上海安谱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CP64C奥豪斯先行者通用型天平 (奥豪斯仪器 (上海) 有限公司) ;eries 4020液相色谱系统 (天津市兰博实验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1.2 对照品:

葛根素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1.3 试剂:

甲醇为色谱纯;水为纯化水, 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1.4 试药:

葛根素注射液。

2 检测方法

2.1 色谱条件。

依据查阅文献及考查的结果, 确定色谱条件如下。流动相:0.1%枸橼酸溶液-甲醇 (70:30) , 检测波长:250nm, 流速:1.0mmin-1。柱温:35℃。理论板数按葛根素峰计算应不得低于3000。

2.2 可见异物检查方法。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拟增修订附录可见异物检查法进行。20支供试品中, 均不得检出可见异物。

2.3 性状及溶液颜色检查。

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溶液颜色为浅于黄色2标准液。

3 实验方法

3.1 高温实验。

取三批样品, 在60℃恒温干燥箱中放置20天, 并分别于第5天、10天、20天取样, 考察葛根素注射液的性状、ph值、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葛根素含量。20130101第5天、第10天、第20天性状均为无色澄明液体, 可见异物检查均合格, ph值分别为5.88、5.86、5.83, 不溶性微粒均合格, 葛根素分别为200mg/支、201mg/支、201mg/支, 溶液颜色检查均为浅于黄色2标准液。20130102第5天、第10天、第20天性状均为无色澄明液体, 可见异物检查均合格, ph值分别为5.61、5.61、5.59, 不溶性微粒均合格, 葛根素分别为203mg/支、202mg/支、201mg/支, 溶液颜色检查均为浅于黄色2标准液。20130103第5天、第10天、第20天性状均为无色澄明液体, 可见异物检查均合格, ph值分别为5.38、5.31、5.33, 不溶性微粒均合格, 葛根素分别为202mg/支、202mg/支、201mg/支, 溶液颜色检查均为浅于黄色2标准液。

3.2 高湿实验。

取三批样品, 置恒湿密闭容器中, 于温度为30度、湿度在八十五到九十五度条件下放置20天, 并分别于第5天、10天、20天取样, 考察葛根素注射液的性状、ph值、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葛根素含量。20130101第5天、第10天、第20天性状均为无色澄明液体, 可见异物检查均合格, ph值分别为5.83、5.84、5.85, 不溶性微粒均合格, 葛根素分别为201mg/支、201mg/支、201mg/支, 溶液颜色检查均为浅于黄色2标准液。20130102第5天、第10天、第20天性状均为无色澄明液体, 可见异物检查均合格, ph值分别为5.63、5.62、5.61, 不溶性微粒均合格, 葛根素分别为201mg/支、201mg/支、201mg/支, 溶液颜色检查均为浅于黄色2标准液。20130103第5天、第10天、第20天性状均为无色澄明液体, 可见异物检查均合格, ph值分别为5.38、5.31、5.33, 不溶性微粒均合格, 葛根素分别为201mg/支、201mg/支、200mg/支, 溶液颜色检查均为浅于黄色2标准液。

3.3 强光照射实验。

取三批样品, 置照度为40000x到50000 x的光照箱内放置10天, 并分别于第10天取样, 考察葛根素注射液的性状、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ph值、葛根素含量。20130101性状为无色澄明液体, 可见异物检查均合格, ph值分别为5.85, 不溶性微粒均合格, 葛根素分别为201mg/支, 溶液颜色检查均为浅于黄色2标准液。20130102性状均为无色澄明液体, 可见异物检查均合格, ph值分别为5.61, 不溶性微粒均合格, 葛根素分别为201mg/支, 溶液颜色检查均为浅于黄色2标准液。20130103性状均为为无色澄明液体, 可见异物检查均合格, ph值分别为5.31, 不溶性微粒均合格, 葛根素分别为200mg/支, 溶液颜色检查均为浅于黄色2标准液。

3.4 长期实验取三批样品, 分别于温度25℃、相对湿度60条件下放置24个月。

分别在第0、3、6、9、12、18、24个月末取样, 考察葛根素注射液的性状、可见异物、ph值、不溶性微粒、葛根素含量。20130101第0、3、6、9、12、18、24个月性状均为无色澄明液体, 可见异物检查均合格, ph值分别为5.83、5.81、5.83、5.86、5.81、5.84、5.85, 不溶性微粒均合格, 葛根素分别为200mg/支、202mg/支、201mg/支、202mg/支、202mg/支、202mg/支、200mg/支, 溶液颜色检查均为浅于黄色2标准液。20130102第0、3、6、9、12、18、24个月性状均为无色澄明液体, 可见异物检查均合格, ph值分别为5.63、5.61、5.63、5.61、5.62、5.62、5.61, 不溶性微粒均合格, 葛根素分别为202mg/支、201mg/支、201mg/支、202mg/支、202mg/支、201mg/支、200mg/支, 溶液颜色检查均为浅于黄色2标准液。20130103第0、3、6、9、12、18、24个月性状均为无色澄明液体, 可见异物检查均合格, ph值分别为5.38、5.36、5.33、5.34、5.33、5.31、5.33, 不溶性微粒均合格, 葛根素分别为201mg/支、200mg/支、202mg/支、201mg/支、201mg/支、202mg/支、200mg/支, 溶液颜色检查均为浅于黄色2标准液。

4 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此次设备的变更对产品的稳定性无影响。

摘要:本实验对设备变化后葛根素注射液的稳定性进行考察。分别对设备变化后生产的三样品进行强光照射实验、高湿实验、长期实验, 结果表明此次设备的变更对葛根素注射液的稳定性无影响。

设备稳定性 第7篇

高速铁路是我国铁路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发展轨道路基动力响应试验技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为此,开发出一套轨道路基动力响应液压激振试验系统,通过现场模拟试验,研究路基在长期载荷下的稳定性。

为给试验设备提供稳定的支撑力,同时便于安装和移动,选择液压挖掘机作为支撑装置,为液压激振设备提供支撑反力。对挖掘机各液压缸闭锁力及后倾条件所决定的支撑力进行分析,并通过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计算,为制定路基动力响应现场试验规范提供参考。

1轨道路基动力响应测试系统简介

轨道路基动力响应测试系统的核心是伺服激振液压缸[1]。其结构如图1所示,通过特殊的设计,激振液压缸在一个缸体内同时具有静压腔和动压腔,能相对独立地输出静压力和动压力,分别模拟路基上部结构的静载荷与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动载荷。两者的合力能通过激振盘施加在所需测试的路基土上部。经过一定时间的激振试验,通过预埋在路基土中的土压力盒及加速度传感器,可以分析出此处路基在长期动静载荷下的稳定性情况。根据设计要求,激振液压缸输出的最大静压力为200 kN,最大动压力为±100 kN。

2挖掘机支撑装置支撑力分析

挖掘机支撑装置原理如图2所示,拆下挖掘机斗杆前端的铲斗后,通过过渡架将激振液压缸连接在挖掘机上。当挖掘机的动臂、斗杆调整到某一工位时,锁死动臂、斗杆、铲斗等处的液压缸,即可为激振装置提供支撑。图中AK点代表各部件连接铰点,LM点分别代表履带的前后接地点。

挖掘机的稳定性与支撑力有关,支撑力越大,挖掘机越稳定,反之,则可能失稳;同时,挖掘机的支撑力由液压缸伸出长度所决定,伸出长度不同,挖掘机各部分结构对激振液压缸的力臂不同,支撑力也会不同。因此为使挖掘机有最大的支撑稳定性,保证激振液压缸的正常工作,有必要对挖掘机的支撑力进行分析。

影响挖掘机支撑力的因素主要有[2]:各液压缸的最大闭锁力、后倾条件(即不使挖掘机后仰)、风力等。为简化计算,只考虑前两项主要因素,且在计算分析过程中作以下假设:设备在平地上工作,挖臂在挖掘机前部;各组件重心在部件两端铰点的中心处;激振液压缸向上作用力与重力共线;动臂、斗杆、铲斗液压缸的闭锁压力为最大;机械部件结构未被破坏;忽略机械机构和液压系统的效率;忽略液压缸背压的影响等。

2.1各运动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2.1.1 动臂机构的分析

如图3所示,对于动臂摆角θ1,有θ1=α3-α1-α2,其中 对于具体挖掘机,α1及α2可直接测得;在△ABC中,有α3=arccos(AB¯2+BC¯2-L122AB¯BC¯),式中L1为动臂液压缸的长度。工作时,动臂液压缸受拉,最大闭锁力[3,4]。

式(1)中,Fi代表液压缸的输出力,Di代表活塞直径,di代表活塞杆直径,Ps为系统闭锁压力,ni代表液压缸的数量,下标1、2、3分别代表动臂、斗杆、铲斗,下同。

对于动臂液压缸闭锁力对B点的力臂e1,有

e1=BC¯sinβ1(2)

式(2)中,β1=arccos(BC¯2+L12-AB¯22BC¯L1)

2.1.2 斗杆机构的分析

如图4所示,对于动臂与斗杆的夹角θ2,有θ2=2π-α4-α5-α6,其中在△DEF中,有α4=arccos(EF¯2+DF¯2-L222EF¯DF¯),其中L2为斗杆液压缸的长度;对于具体挖掘机,α5及α6可直接测得。工作时,斗杆液压缸最大闭锁力

受拉时:

受压时:对于斗杆液压缸闭锁力对F点的力臂e2,有

式(4)中,β2=arccos(L22+DF¯2-EF¯22L2DF¯)

2.1.3 连杆机构与激振液压缸的分析

如图5所示,斗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θ3,有θ3=π-θ1-θ2,对于已设计好的激振液压缸及过渡架,α7为已知,并且有

Jy=By+BF¯sinθ1-FJ¯sinθ3

式中,ByJy分别为BJ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对于确定的挖掘机,可以实际测得。工作时,铲斗液压缸受压,最大闭锁力

对于铲斗液压缸闭锁力对J点的力臂e3,有

式(6),中β3=arccos(L32+GΙ¯2-ΗΙ¯22L3GΙ¯)

2.2支撑机构动力学分析

分别对BFJ点求力矩,由理论力学分析可知,力臂、斗杆、铲斗液压缸闭锁力所决定的支撑力

Τ1=G2lGB2+G3lGB3+G4lGB4+F1e1r1(7)Τ2=G3lGF3+G4lGF4+F2e2r2(8)Τ3=G4lGJ4+F3e3r3(9)

由挖掘机后倾条件所决定的支撑力

Τ4=G1lGΜ1+G2lGΜ2+G3lGΜ3+G4lGΜ4r4(10)

式(10)中,G1、G2、G3、G4分别为挖掘机机身(包括底盘、驾驶室、配重、燃油、液压油等)、动臂组件(包括动臂、动臂液压缸、斗杆液压缸等)、斗杆组件(包括斗杆、铲斗液压缸、摇杆、推杆等)及激振装置的重量。

lGBilGFilGJilGMi为各组件重力对BFJM点的力臂,如图2所示,可由之前的假设及分析算出,由于篇幅原因,不再赘述。r1、r2、r3、r4分别为激振液压缸作用力T分别对BFJM点的力臂,易知:r1=lGB4,r2=lGF4,r3=lGJ4,r4=lGM4。Fiei可由式(1)~式(6)求出。

3挖掘机支撑力优化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挖掘机的支撑力为各液压缸长度的函数。因此优化的目标函数有4个:T1~T4,变量有3个:L1~L3,是典型的多目标、多约束优化问题[5,6]。

3.1关于多目标优化

一般多目标优化问题可以描述如下

式(11)中,fi(x)为待优化目标函数,x为优化变量,lb和ub分别为变量x的下限和上限;Aeqx=beq为变量x的线性等式约束;Axb为变量x的线性不等式约束[7]。

与单目标优化算法不同,在多目标优化算法中,各个目标函数往往是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的,大部分情况下都无法使每个目标函数都达到最优,因此多目标优化的解是个相互妥协的解,也称为Pareto解。目前多目标优化算法有很多,其中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采用Matlab软件中基于NSGA-II的多目标优化函数gamultiobj进行优化计算的。

3.2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优化分析是使式(7)~式(10)中所承受的反作用力最大,即求max{T1,T2,T3,T4},根据式(11),需要对目标函数进行转换,将每一项求相反数作为优化的目标函数,即min{-T1,-T2,-T3,-T4},变量为液压缸的长度,即x=[L1,L2,L3]。根据相关资料可以查出液压缸长度的最短、最长值,作为约束lbub

3.3优化计算实例

以某品牌80 t级别挖掘机为例。参考相关图纸和手册,并进行测量,将具体数值代入以上各式,编制出目标函数、约束条件等程序,分别保存为m文件。调用Matlab软件中基于遗传算法的的多目标优化函数gamultiobj,选项均为默认值,对程序进行优化计算。根据工作要求,支撑力至少要达到300 kN,据此节选部分最优结果如表1所示。

4结论

(1)简单介绍了轨道路基动力响应测试装置,说明了其基本原理和工况,并选用液压挖掘机作为其工作时的支撑设备。运用解析法和理论力学方法,建立了挖掘机各液压缸长度和后倾条件所决定的对激振液压缸的支撑力的数学模型。

(2)基于多目标、多约束的遗传优化算法,对挖掘机动臂、斗杆、铲斗液压缸的伸出长度进行优化计算,寻找出使挖掘机满足测试系统要求的液压缸伸出长度。

(3)从优化结果可以知道,总体来说,挖掘机是稳定的。其中,挖掘机的斗杆和铲斗液压缸闭锁力所决定的最大支撑力是系统要求值的10倍~25倍,说明斗杆和铲斗液压缸闭锁力所提供的支撑力有较大裕度,激振装置对这两处液压缸的影响不大;但由动臂液压缸闭锁力和后倾条件所决定的最大支撑力只是略大于系统要求值,说明激振装置可能会对动臂液压缸产生较大冲击,甚至可能将挖掘机“顶起来”。在现场试验时,可通过对动臂液压缸加固及适当增加激振缸配重等方法,尽量减小激振装置对挖掘机的影响,同时应注意对这两处进行监测。

参考文献

[1]曾良才,陈昶龙,陈新元,等.轨道路基动力响应测试液压激振系统设计.液压与气动,2012;(4):9—10

[2]李良.液压挖掘机反铲装置结构设计分析及动力学仿真.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3]蒋炎坤,刘刚强,李宗,等,基于遗传算法的挖掘机工作装置铰点位置优化.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22—25

[4]孔德文,赵克利,徐宁生.液压挖掘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1—17

[5]侯良学,张钰,王兴,等.基于Isight平台的多目标翼型优化设计.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8(18):4278—4281

[6]杨宏志,李超,许金良,等.基于多目标进化算法的公路路线优化模型.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0;34(3):496—500

设备稳定性 第8篇

在我国因为煤炭发电的污染严重, 而其他的清洁发电能源较为稀缺, 所以水力发电厂一直是我国电力的主要供应者,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用电需求也不断增加, 给整个供电网络都带来了沉重的供电负担,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应用提高了水电厂的生产效率, 在给我们带来利好的同时, 我们也要时刻关注电气设备的稳定性, 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安全。

1 水电厂电气自动化设备稳定性研究的重要意义

水电厂是我国电力的主要供应者, 在我国的电力能源供应中占有30%的电力份额, 所以水电厂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安全稳定运行,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电气自动化设备在水电厂中的应用代替了原来水电厂的大量人为操作, 提高了发电能力控制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但是在旧有的以人为主的管理模式中, 发电机组的维护工作可以通过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来提高工作质量, 但是在电气自动化设备大量代替了人为操作之后, 发电机组的管理和维护开始被电气自动化设备接过后, 想要提高发电机组运行的稳定性, 就必须保证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稳定性, 只有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稳定运行才能保证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1]。

2 水电厂电气自动化设备稳定性的现状分析

2.1 恶劣工作环境的影响

在水电厂应用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稳定运行面临的第一个考验, 就是水电厂的严酷工作环境, 因为水电厂选址一般都是由水力资源优势为导向的, 只有在水力资源充沛的地方建设水电站才能保证水电站的发电能力和发电效率, 这样一来水电站建设地址的其他环境就难以保证了, 所以水电站一般都处在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的地段, 自然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大气成分等因素都会对电气自动化设备产生影响, 造成电气自动化设备稳定性的下降, 影响其正常功能的发挥[2]。水电厂的环境因素并不只有自然环境因素还有机械作用力因素、电磁干扰因素等影响因素, 其中机械作用力因素是指在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组网安装时, 因为设计或者安装的不合理导致的, 电气设备之间的机械运作会产生相互的冲撞、震荡等, 这些机械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会导致电气设备的形变, 导致元器件的参数变化[3]。

2.2 操作维护欠妥的影响

电气自动化设备依靠其自身的高智能性和高自动化水平, 能够极大的解放劳动力, 让机械设备实现自主运行, 但是再先进的机械设备也还是帮助人类完成特定工作的工具, 需要人为的控制和维护, 在这一过程中, 因为电气自动化设备本身科技含量的高超, 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的复杂性, 导致了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都需要操作者和维护者有较高的电气自动化知识基础, 在操作和维护中每一个微小的操作和维护失误, 都可能会对电气化设备造成重大的破坏。

3 提高水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稳定性措施

3.1 加强元器件质量把关

在水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维护中, 要想提高电气化自动控制设备的稳定性, 就一定要从元器件的质量入手严把质量关, 在进行电气自动化设备的采购时, 就要对设备的整体进行质量考察和实验, 同时还要结合水电站自身的特点, 观察电气设备是否适用于该水电站, 在设备安装调试完成之后, 在系统的后期维护中要尽量使用系统原厂生产的配件, 进行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让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始终保持较高的整体性, 不会因为系统内部不符合质量要求或者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元器件对整个系统产生破坏[4]。

3.2 保护设施的应用

为了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为系统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是必然的, 具体的保护措施要结合系统的运行环境进行具体的分析, 首先一个就是针对水电厂的自然环境的保护措施, 水电厂空气中的水含量一定很大, 对系统设备的腐蚀性威胁较高, 在这样的条件下, 应该为电气自动化系统提供防水保护层的覆盖保护, 将空气中的水分隔绝在系统之外, 防止因为空气中水分的腐蚀而导致系统运行出现问题。

3.3 设计过程控制

对于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中稳定性影响最大的, 莫过于系统生产之前的系统设计过程, 在现有的系统基础上进行针对环境因素的改进, 只是一种修修补补的改进方式, 在系统生产设计过程中就针对环境进行设计, 才能真正从源头上从根本上减少环境因素对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影响, 所以水电厂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最好能够在订购中实现专门的定制, 让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生产厂家到水电厂来实地考察, 在系统的设计中充分考虑水电厂的要求和环境因素, 进行针对性的系统设计, 只有这样才能将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做到最佳。

4 结束语

水电厂中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关系到发电厂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 所以在水电厂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管理上要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 坚持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 切实维护好、发展好水电厂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电气自动化设备的不断普及推广, 电气自动化设备在国民经济的各个关键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设备以其高度的自动化和监控数据精确的特点, 在水力发电领域得到了极大的认同和应用, 但是水电厂是关系到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领域, 在这一领域应用的电气自动化设备都要求有极高的稳定性, 文章将就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水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孙煜.小型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D].内蒙古大学, 2013.

[2]曹桂均.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控制技术及其扩展应用的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3.

[3]刘国强.长距离输水渠系冬季输水过渡过程及控制研究[D].武汉大学, 2013.

设备稳定性 第9篇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 由于传感器的氧化和老化等原因造成的显示温度不准也时有发生。当误差已经超过客户所做试验的误差限时, 对于计量检定校准人员来说, 应当尽量调校仪表, 在校准过程中不能仅仅告知误差而已, 而应该尽可能减小或消除仪器自身原因对客户使用产生的影响, 这才是检定校准价值的体现, 而不是一纸证书来的那么简单。

本文将重点讨论计量工作人员在对该类设备进行检定校准过程中, 由于仪表误差或仪表温控所带来的问题及调整方法, 这种方法是由于受现场条件或工作时间的制约, 而无法单独检测传感器或二次仪表而做的一种妥协性调整。本文所述校准方法依据JJG1101-2003《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 文中出现的实测温度指由温度巡检仪或标准温度计测得的恒温区域内几何中心的温度。关于校准方法这里不做讨论。

1 误差的修正

1.1 模拟仪表的误差修正方法

在校准过程中如果发现环境试验设备的误差较大, 对于设定温度为旋钮式的, 显示温度为指针式的环境试验设备可以通过调整旋钮固定螺丝使刻度线对准实际温度, 或粗调零点来分别调整设定温度和仪表显示温度与实际温度之差。

1.2 数字仪表的误差修正方法

对于数显式温控仪表的环境试验设备。首先进入系统菜单, 具体方法通常是按下SET键, 或同时按下SET和“上”“下”组合键, 或同时按下“上”“下”3秒或5秒以上可进入。为保证仪表内置参数不会被随意修改, 通常仪表都会有密码设置, 由于各个生产厂家使用的仪表型号不同, 无论是各选项的显示和具体数值也不尽相同, 通常密码选项显示为LOCK, LOC, LC, LK, LKv, L等。密码数值为以下其中之一:0, 1, 2, 3, 6, 9, 12, 16, 18, 66, 88, 128, 166, 168, 188等。在没有仪表说明书的情况下, 只能通过穷举的方法试出密码, 在密码数值设置正确后, 可再次连续按下SET键或“下”以选择需要修改的参数。

对于功能较为简单的温控仪表而言, 只有修正值 (零点修正) 一个参数, 仪表显示为SC, 或PB, PBU, BTv等, 通常“修正值 (零点修正) =实测温度-显示温度”, 我们可以简化记忆为实际温度低就调低, 实际温度高就调高。例如校准某干燥箱, 设定温度为105℃, 仪表显示温度为106℃, 实测温度为103.5℃, 那么修正值=103.5℃-106℃=-2.5℃, 修正值的出厂默认值通常为0, 10, 100。

对于功能较为高级的温控仪表而言, 还有另外一个参数, 那就是所谓的斜率, 有时也称为满度调整, 仪表显示为PK, 它的功能定义在使用说明书中为“斜率=系数× (显示温度-实测温度) /实测温度”, 系数通常为1000, 2000, 4000。如上例所示, 设定温度为105℃, 仪表显示温度为106℃, 实测温度为103.5℃, 假设系数为1000, 那么PK=25。对于这样两个参数到底调整哪一个?该如何调呢?笔者根据经验是这样认为的, 当该环境试验设备只使用一个温度点时, 在校准结束后, 如果误差较大, 应首先调整PK而非调整SC (PB) , 如果仪表没有PK选项或PK选项的系数未知, 那么只能调整SC (PB) 即可。当该环境试验设备使用一个以上温度点时, 首先校准室温附近的温度点, 在校准结束后得到一个误差值, 我们可近似认为这个误差值是零位位差。再校准另外一个最高或最低的温度点, 在校准结束后, 又得到另一个误差值, 我们近似认为这个误差是满度误差。当零位误差较大, 满度误差较小时调整SC (PB) ;当零位误差较小, 满度误差较大时调整PK;当零位误差较大, 满度误差较大时仍然调整SC (PB) 。当然有时也会遇见最糟糕的情况, 那就是只调整一个参数无法保证在一个温度区间内各点的准确性, 那么只能先调整零点误差SC (PB) , 而后调整斜率PK。无论调整哪个参数, 都需要再次校准, 以确定调整结果是否正确, 是否满足客户要求。有时温度误差调整的无法通过一次校准实现, 这就需要计量校准人员耐心的反复校准, 反复的调整参数, 以得到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

1.3 不可修正的情况

当然也有例外情况, 例如在温度使用范围内各温度点误差或大或小, 毫无线性可言的;或者温度误差过大, 超过可以接受误差限 (笔者认为误差超过±10%就不可接受了) , 即使在温度使用范围内各温度点误差较一致的;或者连续三个以上校准证书的误差值越来越大的, 我们可以认为调整参数是没有意义的。应当查看是否传感器与仪表连接处虚位或连接处有氧化层, 是否传感器型号与显示仪表不匹配, 是否传感器的感温元件的铠装破损, 氧化和老化问题严重等。

2 PID参数的设定

2.1 温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日常使用或校准中我们会发现除了上述显示误差引起的问题外, 还有诸如这样的情况发生, 比如温度很难稳定, 波动较大, 或者过冲较大, 或者温度还没有到就已经开始稳定了, 或者温度慢热, 既需要很久才能到达设定温度等。这些情况说明恒温设备中数显式温控仪表的PID参数设定有问题, 这里我们仅讨论在恒温设备中常见的闭环PID控制器, PID的大小是指仪表参数。

2.2 PID参数的理解

我们知道P表示比例带, 作用于加热侧, P越大表示比例作用越小, 系统增益越低, 系统输出功率越小, 升温过程慢, 降温过程快。P越小表示比例作用越大, 输出功率越大, 表现为温度在设定温度点附近来回振荡, 控温时间较长, 导致动态性能较差, 使得整个闭环温控系统不稳定。当P=0时表示加热方式为位式调节。

I表示积分时间, 主要作用是消除稳态误差, I越小说明积分作用越强, 积分作用本身是建立在时间的基础上, 本身有延时滞后的特性, 如果积分作用越强, 那么它对温控系统的稳定性也就越不利。我们也可以将积分作用理解为对比例作用的一种微调整, 当I=0时为PD加热控制。

D表示微分时间, 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温度误差的变化速率, 误差增大时微分为正, 误差变小时微分为负, D越大微分作用越大, 它克服超调的效果越明显, 通过预测输出来抑制过冲, 从而提高控温的稳定性, 当D=0时为PI加热控制。

总结起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当设定恒温设备为某一温度值后, 系统输出功率以达到设定温度, 当离设定温度较远时比例作用越大, 辅以积分作用, 使得设备尽快到达设定温度, 当上升温度过快且未到达设定温度时, 根据温度变化的速率, 预感到温度将会超过设定值, 出现超调情况, 于是微分作用加强, 提前减小输出功率来抑制超调。当实际温度超过设定温度后, 超调情况发生, 这时又需要减小比例作用使温度尽快降到设定温度, 当降温过快时, 微分作用又需要加强, 提前增大输出功率来抑制超调。如此反复最终使温度在设定温度附近趋于稳定。闭环控制系统的振荡, 恒温性能差, 其根本原因在于有较大的延时滞后因素。

2.3 如何调整PID参数

那么在实际校准过程中我们如何调整PID参数呢?通常有两种方法来调整, 第一种方法是理论计算整定法, 它主要是通过数学模型, 经过理论计算确定控制器参数。第二种方法是工程整定法, 它主要通过试验人员的经验, 且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工程整定法又分为临界法, 衰减法和曲线法几种。无论哪种方法在现场短时间内只能减小由PID参数不正确造成的系统控温不稳定, 而不能完全消除。根据经验, 通常P参数的范围一般在 (10~50) 且为5的倍数, I参数范围一般在 (150~500) 且为10的倍数, D参数范围一般在 (20~500) 且为10的倍数。当确实需要调整PID参数时, 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在调整开始时应当设置比较保守的参数, 在原有出厂设置的基础上加减量不应过大, 例如P值不应过小, 即比例作用不应过大;I值不应过大, 即积分作用不应过小。如果发现恒温设备加热过慢可以适当减小P值, 增大I值;如果设备超调量太大, 经过很多次振荡过程才能稳定或者根本无法稳定, 应当增大P值, 减小I值;如果振荡恒温过程非常缓慢, 应当增大I值以减小积分时间;如果经过几个振荡周期的恒温, 超调量依然很大, 那么可以适当增大D值来抑制超调过冲。但是PID三个值之间是互相联系的, 改变了P值势必会影响到I和D值, 而不是简单的改变了输出功率。调整PID参数的步进量一般以5的倍数调整, 因为PID参数之间的相互联系, 需要我们校准人员要有耐心, 不能急于求成, 需要反复的调整。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校准过程中遇到的恒温设备参数的调整, 减小该设备的误差, 改善因PID参数引起的控温不稳定, 控温周期过长, 超调过大等问题。但本文讨论的参数调整办法并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只是在当传感器或二次仪表无法更换的情况下一种简单易行, 经济有效的办法。如果可以确定误差是由传感器或二次仪表所引起的, 应当对其进行维修或更换。如果维修或更换环境试验设备的加热组件, 那么PID参数的调整应与厂家联系后重新设置。

摘要:温度环境试验设备广泛的应用于医疗、检验检疫、化工和土工建筑等实验室。本文介绍了通过调整仪表参数的方法来减小显示误差的方法, 介绍了PID参数的含义, 和通过调整参数来改善设备的稳定性。

关键词:环境试验设备,参数设置,减小示值误差,PID调整

参考文献

[1]葛新石, 等译.传热和传质基本原理[M].北京:化工出版社.2007.

[2]陶永华尹怡欣葛芦生.新型PID控制及其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3]马建伟李银伢.满意PID控制设计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李金海.误差理论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5.

稳定土厂拌设备校准方法的研究 第10篇

稳定土厂拌设备用于高等级公路, 城市道路、广场、机场的基层稳定土施工, 可连续拌和生产不同级配的二灰砾石、石灰稳定土、工业废渣土稳定土成品料。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道路交通程度的日益完善, 为了满足交通量和车辆轴载日益增加的需要, 公路建设对道路的整体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采用稳定土强化道路的基层, 是提高道路整体强度、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的一种有效的措施, 而影响到稳定土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除了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其计量精度和配料精度直接决定了成品料质量的好坏。为达到精确计量, 合格的稳定土厂拌设备成为施工合格的必要条件。

目前稳定土厂拌设备没有相关的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 由于人们对稳定土厂拌设备理解的差异, 导致参照的技术依据各不相同, 造成量值溯源不统一、结果不一致、检定或校准结果不具备可比性, 技术性能合格判定混乱。因此稳定土厂拌设备校准方法的研究无疑是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本项目研究追求科学、适用、可操作性强。通过对稳定土厂拌设备校准方法的研究, 制定校准方法、校准项目、技术要求、数据处理、标准器的技术要求, 保障稳定土厂拌设备的量值准确与统一, 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 研究内容

2.1 稳定土厂拌设备的工作原理

稳定土厂拌设备计量大多采用自动控制的连续称量技术, 级配准确、精度高, 搅拌器结构随厂家不同而各有特点。稳定土厂拌设备通过传感器测出物料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质量信号, 该信号与微机的设定值进行比较, 修正软件内的系数, 以达到控制计量精度的目的。

厂拌设备的型式按结构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按计量方式分为调速 (容积式) 计量和电子 (称重式) 计量。

2.2 研究与制定稳定土厂拌设备的计量特性要求, 包括基本误差、测量重复性等及其评定方法。

配料精度:物料配料完毕时, 所配物料的实际值与设定值之间的相对偏差, 以百分数表示。

稳定土厂拌设备的动态配料精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2.3 研究与制定稳定土厂拌设备的通用技术要求

稳定土厂拌设备应能自动供料, 并应满足生产需求量。控制系统应操作方便、准确、可靠。应能连续生产规定的各种不同级配路面稳定土材料。

2.4 研究与制定稳定土厂拌设备的校准条件

2.4.1 环境条件

应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

温度:5℃~40℃;

相对湿度不大于90%;

工作电压:380V (偏差范围±5%) ;

频率:50Hz (偏差范围±1%) 。

2.4.2 计量标准器

校准用的控制衡器的最大允许误差应不大于被校装置物料称量时最大允许误差的1/9。并准备若干该控制衡器分度值1/10的小砝码, 用于计算化整前示值。方法如下:

称量某一载荷L, 记录下其示值为I。连续加放如0.1d的附加砝码, 直到示值明显增加一个分度值, 变为 (I+d) 。若加到承载器上的附加砝码为ΔL, 化整前的示值为P, 则:P=I+0.5d-ΔL

化整前的误差为:E=P-L=I+0.5d-ΔL-L

化整前的修正误差为:EC=E-E0

式中E0为零点或接近零点附近值的误差。

2.5 研究与制定稳定土厂拌设备的校准项目、方法

2.5.1 外观及功能检查

结构应完整, 无影响正常工作的外观缺陷。应有铭牌, 铭牌上至少应有:名称、型号/规格、额定生产率、生产厂、出厂编号等信息。

2.5.2 动态配料精度

按额定生产率和施工要求的混合料配比, 设定各配料装置的小时供料量。在稳定运行状态下, 在各配料出料口接取物料, 计时并称量。粉料接料时间不少于10s, 骨料接料时间不少于3min, 每种物料测三次, 每次试验间隔时间不少于10min。

误差用下式计算:

式中:

Wi———某一次采样材料的表显值, kg;

Li———某一次采样材料的实测质量, 控制衡器称量结果, kg;

Ei———某一次采样材料配料精度, %;

E——配料精度的平均值, %。

2.5.3 重复性

物料称量重复性校准在物料称量校准同时进行。计算三次配料精度结果的极差值。

物料称量重复性按下式计算:

式中:

Eimax———三次称量配料精度的最大值, %;

Eimin———三次称量配料精度的最小值, %;

S———重复性, %。

3 研究实例

选取一台稳定土厂拌设备进行试验, 按额定生产率和施工要求的混合料配比, 设定各配料装置的小时供料, 得到如下数据, 按上述公式进行计算, 结果如表3。

配料精度的平均值为1.12%;重复性S=1.47%-0.67%=0.80%

则该结果符合动态精度规定的要求。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稳定土厂拌设备的校准进行分析研究, 保障稳定土厂拌设备的量值准确与统一, 为道路建设中使用的重要工具厂拌设备提供技术依据, 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JB/T 10956-2010道路施工与养护设备——稳定土厂拌设备.

[2]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相关文章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精选11篇)表演人才 第1篇六七岁至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 即相当于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这一时期少儿的主要行为活动是学...

2
2025-09-20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精选6篇)保安班长月总结 第1篇篇一:保安班长年终总结个人总结光阴似箭日如梭,转眼间半年已经过去。回顾我们保安队在近...

1
2025-09-20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精选15篇)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第1篇20**年8月我有幸在市电大参加了“仙桃市第一期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

1
2025-09-20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第1篇《四季》文清路小学 刘明霞教学目标:1、认识 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和折...

1
2025-09-20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精选18篇)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第1篇1、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办公室的全面工作,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

1
2025-09-20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精选12篇)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第1篇《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危害;林则...

2
2025-09-20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精选10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第1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分析及其改进方案阳旭东(贵州工业大...

1
2025-09-20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精选8篇)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第1篇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宝地宾馆改扩建项目 承办单位:...

1
2025-09-20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