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
来源:莲生三十二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精选10篇)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 第1篇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选择2013 年2 月至2015 年2 月我院收治的134 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 观察组67 例进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 对照组67 例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中男性27 例, 女性40 例, 年龄55 ~ 78 岁, 平均年龄65. 4 岁, 左侧骨折32 例, 右侧骨折35 例; 对照组中男性30 例, 女性37 例, 年龄50 ~ 76 岁, 平均年龄66. 2 岁, 左侧骨折34 例, 右侧骨折33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1. 2 手术方法对照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患者取健侧卧位, 取后外侧切口, 钝性分离筋膜暴露短外旋肌群后于其近止点处离断, 沿股骨颈纵轴向切开髋关节囊, 将股骨头取出, 修整股骨颈, 扩大髓腔, 填塞干纱布止血后清理髋臼, 切除关节囊, 关节盂唇、圆韧带和臼内软组织及软骨面, 再适当扩大以留出充填骨水泥的空间, 将骨水泥均匀充填到干燥的髋臼内后置入髋臼, 调整和保持人工髋臼于外倾45°和前倾10 ~ 15°位, 固定牢靠后检查并清除骨赘、多余骨水泥和散在骨片等, 安放人工股骨头。1∶ 1 000 新洁尔灭液冲洗浸泡5 min, 再以生理盐水冲洗伤口, 等彻底止血后放置引流管, 分层缝合伤口并进行加压包扎。观察组进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 患者取健侧卧位, 改良外侧切口 ( 即以大粗隆为中心向后上方7 ~ 9 cm处向大粗隆远端延长4 ~ 6 cm, 总体长度约10 ~ 15 cm) 。钝性分离筋膜暴露短外旋肌群后于其近止点处离断, 沿股骨颈纵轴向切开髋关节囊, 显露股骨头后, 将股骨头取出, 于小转子上方1 cm处修整股骨颈, 紧贴股骨大转子扩大髓腔, 水泥枪将骨水泥均匀充填到髓腔, 选择合适人工双极假体安放后复位, 置引流管, 依次缝合切口各层。术后两组均常规性抗感染7 d, 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早期功能锻炼。

1. 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优良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住院时间的差异。疗效依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判, 经治疗后评分≥90 分为优, 80 ~ 89 分为良, 70 ~ 79 分为可, 得分< 70 分为差, 总优良= 优+ 良。

1. 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7. 0 软件对于两组患者所得研究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采取 χ2检验与t检验, 以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参照Harris评分标准, 观察组疗效优的有32 例 ( 47. 8 % ) , 良23 例 ( 34. 3 % ) , 可9 例 ( 13. 4 % ) , 差3 例 ( 4. 5 % ) ; 对照组疗效优22 例 ( 32. 8 % ) , 良20 例 ( 29. 9 % ) 、可12 例 ( 17. 9 % ) 、差13 例 ( 19. 4 % ) ; 观察组手术时间 ( 67. 8 ± 8. 1) min、手术出血 ( 416. 3 ± 12. 4) m L、住院时间 ( 15. 2 ± 3. 4 ) d; 对照组手术时间 ( 80. 4 ±7. 3) min、手术出血 ( 537. 6 ± 11. 8) m L、住院时间 ( 17. 1 ±3. 7) d。观察组在疗效优良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 P < 0. 05) , 见表1、表2。

3 讨论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因发病者多为老年人, 由于骨折后末梢血循环条件较差, 机体恢复慢, 对手术耐受力减弱, 且术后发生不良并发症的几率较高, 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较大。一些患者往往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 因此手术术式的选择需要加以考虑[3]。

a为与对照组比较, χ2=6.3098, P<0.05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是一种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般可作为身体条件较好、具有充分生活自理能力的高龄患者的首选, 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时间较短、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轻, 更为适用于身体健康状况较差、对治疗期望一般的老年患者[4]。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人工双极股骨头治疗的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较少, 住院时间更短, 证明了对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 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术式。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34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 观察组67例进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 对照组67例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优良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疗效优良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 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术式。

关键词: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股骨颈骨折,高龄患者

参考文献

[1]阎戈, 王愉思, 徐勇强, 等.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对照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 (5) :164-165.

[2]Dai Z, Li Y, Jiang D.Meta-analysis comparing arthroplasty with internal fixation for displaced femoral neck fracture in the elderly[J].Journal of Surgical Research, 2011, 165 (1) :68-74.

[3]廖兴华, 冯梅, 曹智全, 等.高龄股骨颈骨折二种髋关节置换术式比较[J].浙江临床医学, 2012, 14 (12) :1482-1484.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护理体会 第2篇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274—01

人工關节置换是骨科领域的先进技术,近年来对手术方法的讨论,各种并发症防治的报导屡见不鲜。除手术中严格进行无菌技术外,术后正确护理极为重要。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6月对16例患者实施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精心护理,术后无1例出现并发症,出院后随防生活均能自理,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49~81岁,平均65岁,其中全髋关节置换5例,股骨头置换11例,右侧7例,左侧9例,股骨颈骨折1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例。手术麻醉方式为连续硬膜外麻醉。16例患者术后患肢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均取得满意效果。

2 术前护理

术前准备及护理:①心理护理:增强患者的信心,使其主动配合治疗。②术前检查:术前做好各项检查,如心电图、胸片、X线,血常规、肝、肾功等,根据情况备血。③术前皮肤准备:术前1天用肥皂水清洗手术局部皮肤,剃掉该区汗毛。④胃肠道准备:术前12小时起停止饮食。指导患者在床上练习卧位排尿、排便,以免术后发生尿潴留和便秘。使用便盆时臀部抬起足够高度以保证稳妥,并避免患侧髋部过度移动。⑤体位指导:向患者说明术后为防止假体脱位要采取正确体位,应避免侧卧,取平卧或半卧位,患肢下垫软枕外展30°并保持中立,两腿间放置软枕。⑥术前晚及术晨准备:根据患者情况适当使用镇静、催眠药物,保证睡眠充足。根据医嘱术前约30分钟静滴抗生素。患者留置尿管并交代患者及家属相关注意事项。⑦患者离开病区后为其铺好麻醉床,准备好心电监测仪、吸氧装置。

3 术后护理

①生命体征监测:术后立即给予去枕平卧位,心电监测及氧气吸入,24h内每1h测量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1次,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医生联系。②密切观察患者患肢血循环情况及患肢皮肤温度、颜色、感觉、活动、末梢循环及伤口渗血情况,要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防止伤口感染。③密切观察伤口引流管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脱落及引流液倒流。一般情况下术后48~72h或术后引流量小于30ml,即可拔除引流管。④术后镇痛:遵医嘱使用镇痛泵或者使止痛药物。术后镇痛技术合理使用以减轻患者痛苦,有助于患者康复。也能减轻心血管负担,可减轻肠麻痹、恶心、呕吐等内脏反应,从而避免由于怕痛怕动而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栓形成,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⑤饮食指导:合理安排饮食,供给足够热量,适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以增强患者体质,抵抗力及修复能力。

4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4.1 脂肪栓塞:是术后早期并发症,①术后48h-72h加强病情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体温、呼吸、脉搏、皮肤出血点;体温可达38°-40°,呼吸120-200次/分,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出血点一般分布在颈、肩、胸、腹的皮肤或在睑结膜出现.②预防性用药;低分子右旋酐,激素。

4.2 感染:术后可能出现伤口局部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应指导病人作肺功能锻炼,做好会阴部护理,术前备皮应避免损伤皮肤,切口敷料保持干燥,引流通畅,及早拔除引流管、尿管.鼓励咳嗽排痰、雾化吸入、拍背。有效抗菌素是预防的关键,并注意体温变化及疼痛症状。

4.3 下肢深静脉栓塞;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全身并发症。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①术中保持合适体位,避免患肢长时间髋关节内收位,操作轻柔,减少出血,保持充足血容量。术后最后不用止血剂。②术后放置引流管进行引流,防止髋部、腹股沟部出血肿胀,减少局部压迫。③术后早期开始逆肢体方向按摩,避免在患肢输液,如术后及时指导患者做下肢肌肉收缩活动,尤其是让患者主动做踝关节屈伸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④术后遵医嘱使用预防血栓的药物。

4.4 人工髋关节脱位:术后1-3周脱位可能性大,取平卧位,患肢下垫1个软枕以抬高患肢,两腿之间放以梯形枕,保持患肢外展30°并保持中立位是防止脱位关键,使用便盆时避免患髋内收、外旋动作。术后6周屈髋不能超过90°一周内不主张翻身,不宜久坐,6周内限坐30min,特别是平卧到坐位易产生曲屈内收内旋的联合动作应给予保护。

4.5 压疮;术后患者因为害怕患肢和伤口疼痛而不活动肢体,骨突部位持续受压容易引起压疮,所以术后应按医嘱使用镇痛剂,缓解患者疼痛,应对患者和家属进行预防压疮的健康宣教,骨突部位衬软垫并按时按摩。

4.6 术后康复护理:⑴术后2~3天疼痛缓解后,指导患者在床上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踝关节的伸屈活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⑵术后4~7天用PCM练习30-60min/次,每天2次,30-50°,以恢复肌肉力量,增加髋关节活动度。

5 出院康复指导

告知患者出院后进行功能锻炼重要性,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防止关节肿胀和疼痛。术后6周内做到“6不要”即不要交叉双腿,不要患侧卧位,健侧卧时双腿间要垫枕,不要坐软沙发及矮橙,不要弯腰屈髋拾东西,不要屈膝而坐,坐时身躯不要前倾 。2~3个月内以平卧和半卧位为主,屈髋角度<90°,坐位时间<45min。术后3个月内每月复查1次,并告诉患者如果出现肢体肿胀、肢体位置异常或感觉髋关节脱臼,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时应及时来院就诊

参考文献:

[1] 王亦璁,孟继懋,郭子恒,骨与关节损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46-250

[2] 罗凯燕,喻姣花,骨科护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126-134。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 第3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53例,其中男19例,女34例;年龄75~95岁,平均83.6岁;75~80岁33例,81~90岁16例,91~95岁4例。受伤原因:自行车、机动车撞伤11例,走路跌倒42例,均为新鲜股骨颈骨折;左侧35例,右侧18例。受伤到手术时间3~10d,其间全部采用皮牵引。术前检查本组病例均存在有各种合并症:糖尿病9例,心脏病10例,高血压23例,脑卒中后轻度偏瘫4例,慢性支气管炎7例。全组均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假体,其中49例为国产双极人工股骨头,4例为德国Link公司双极人工股骨头。术后发生创伤性精神反应9例,电解质紊乱12例,消化道出血1例,脑梗塞1例,脱位1例,经对症治疗均治愈出院。

1.2 疗效评定

采用Harris髋关节疗效评分标准[1],包括疼痛程度、生活能力、行走能力、关节畸形、关节活动度、患者整体功能。临床疗效评定:优:≥90分;良:89~80分;中:79~70分;差:69分。

2 护理

2.1 术前准备与护理

2.1.1 心理支持

老年期是人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在这个时期内,老年人身体各系统退行性病变明显,运动系统衰老则表现为关节僵硬、肌力下降、骨质疏松、骨脆性增加;加之各种感觉及反应能力迟钝,对环境的危险意识降低,易发生骨折。手术前一般感到恐惧、焦虑,担心自身承受不了病痛的折磨;因此,由责任护士耐心、细致地向住院患者及家属介绍:①股骨颈骨折早期治疗的重要性;②介绍手术医生的技术及服务;③介绍同病房同类患者治疗情况及既往高龄患者治疗成功的病例;④讲解麻醉效果,打消患者及家属顾虑,给患者与家属以鼓励和支持。

2.1.2 全面评估病情

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前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密切相关[2]。老年人体质虚弱,伴发慢性病较多。除常规术前各项检查外,更重要的是根据每例患者的具体健康状况及合并的伴发病作相应的特殊检查、定出相应的观察、护理重点,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和管理,如对高血压患者依血压增高的程度及既往治疗情况,使血压控制在160/90mmHg再手术。对糖尿病患者,将血糖控制在10mmol/L范围。对慢性肺气肿患者,应做扩胸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禁烟等;以增进肺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合并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要积极治疗,控制症状。对偏瘫患者应做好安全护理。请内科和麻醉科共同会诊,有效控制合并症。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

2.1.3 术前患肢皮牵引制动

老年患者全身循环差,患肢皮牵引后制动、又不愿意主动翻身,在骶尾部及骨隆突部位最容易发生压疮,应采用垫气垫床或水垫,每2h更换水垫;指导抬臀运动,骶尾部用减压贴保护,缓解皮肤局部垂直压力;保持床单平整、干燥、无碎屑;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在足跟部位垫棉垫,防止受压;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有效牵引,定期测量双下肢的长度,避免牵引重量太轻或过重,造成骨折错位或过牵。冬天要特别注意患肢保暖。

2.1.4 指导与预防并发症

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很容易发生便秘;酌情选用富含维生素、水溶性纤维素、优质蛋白、矿物质的易于消化、吸收的钙质丰富食物,饮食要多样化,保持消化功能正常和大便通畅。并行适应性训练:术前2~3d指导患者床上卧位大、小便训练,以适应术后特殊体位的需要;做踝关节主动伸屈和旋转活动,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踝关节僵硬或足下垂。指导患者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健侧下肢直腿抬高和膝关节屈伸练习,防止肌肉萎缩和膝关节僵硬。床上加装拉手架,使患者双上肢肌肉训练和起卧运动。

2.1.5 备皮及预防感染

术前3d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局部皮肤连续3d反复清洗,备皮范围上至腰部,下至大腿下1/3,前后过中线;女性患者清洗会阴部;术晨用5%聚维酮碘消毒,无菌棉垫包扎;术前8h禁食和4h禁水。

2.2 术后护理

2.2.1 严密动态监护病情变化,有效预防全身合并症

①高度重视心、肺、肾功能和意识变化: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及氧饱和度,床边72h内持续心电监护和吸氧,若患者主诉心悸、胸闷等心前区不适,监护有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现象,应立即通知医生。密切观察呼吸和氧饱和度变化,血氧饱和度应保持在96%以上。严格控制输液滴速,预防发生急性肺水肿或心衰。对糖尿病患者术后抵抗力低,易感染且创口愈合慢,应注意皮肤卫生和口腔护理,要定时监测血糖和尿糖。对肾功能损害患者,注意观察和记录尿量。本组9例术后发生创伤性精神反应,患者定向力障碍、胡言乱语,整夜不睡,用氯丙嗪镇静治疗,并用约束带保护,3~4d恢复。1例发生左侧肢体偏瘫的脑梗塞,即转入神经内科治疗。②注意全身营养状况并及早发现异常症状:高龄患者术后肠道吸收功能明显下降,易引起低蛋白血症、贫血、电解质紊乱等。导致术后组织修复、愈合能力低下,致切口感染及愈合不良。本组发生电解质紊乱12例,主要是低钾,与进食少有关,经采取静脉补钾、口服补钾、饮食调理等措施,3~5d血钾转为正常。因此,护士应观察低钾表现:腹胀、乏力、肌无力等,必要时予静脉营养,注意补钾的原则;提醒医生复查血钾。低钾会导致死亡,应高度警惕。高龄患者多合并各种慢性病,受伤后手术创伤刺激,能诱发或加重原发病导致应激性溃疡等意外情况,本组1例术后发生消化道出血,经洛赛克静脉补液治疗缓解。

2.2.2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①预防术后关节脱位:体位管理:患者取仰卧位,患肢用普通软枕垫高10cm,膝关节下垫一薄软垫,防止过度屈曲和伸直;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10°~15°,穿“丁”字鞋,防止内旋;两下肢间放一软枕,肢体外展位,防止内收。合理翻身,健侧卧位时患肢需保持屈髋和屈膝,两下肢之间放2个软枕,防止患肢肢体靠近健侧而过度内收、内旋造成髋关节脱位。在进行各种操作和治疗时,应特别注意将整个髋关节托起,不能单纯牵拉、抬动患肢[3],应保持正确的体位。本组1例脑血管病后轻度偏瘫患者因一般情况较差,髋关节周围肌肉萎缩,肌群力量薄弱,肌张力小,术后又发生创伤性精神反应,导致关节脱位,经手法复位、皮牵引制动而恢复。②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当天开始给足底热敷,下肢被动的肌肉、足背等按摩及踝关节屈伸运动,下肢主动的肌肉等长收缩等;术后1d进行持续被动运动(CPM),患肢置于CPM 机上行被动缓慢匀速运动,1h/次,2次/日;活动以患者不疲劳为度。按医嘱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同时应用足底静脉泵,促进下肢动-静脉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4]。③ 预防感染:术后保持患者切口敷料清洁固定,伤口换药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伤口引流管畅通和负压状态,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及速度,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成角、脱落;重视患者的主诉,2~3d拔除引流管。密切观察术后体温、患髋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皮肤温度、患髋疼痛、血常规等全身情况改变。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定时翻身叩背、雾化吸入,帮助痰液排出;全身使用有效抗生素治疗,防止伤口及肺部感染。

2.3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早期康复训练

2.3.1 床上抬臀运动

患者健肢膝关节屈曲,足底用力,双手借助牵引床支架用力将臀部抬起,以臀部离开床面为宜;或健肢膝关节屈曲,足底用力,二肘关节为着力点,将臀部抬起。床上排便时,用光滑便盆从健侧置入,放置时充分抬起臀部,下肢屈曲时护士在一旁保护患肢,禁止外旋或内收。取出便盆时禁忌抽推,不增加臀部皮肤剪切力,保持皮肤的完整。

2.3.2 床上卧位与坐位训练

术后1d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背伸、趾屈和环转运动,结合被动按摩,促进静脉回流。术后2d疼痛缓解后指导患者练习股四头肌和臀肌的收缩和舒张运动;时间10~20min/次,2次/日;仰卧位屈髋屈膝运动:一手托膝,另一手托足跟,在不引起疼痛的情况下屈髋<90°,禁止髋关节内收内旋。不宜患侧卧位,同时做健侧直腿抬高练习。术后3~6d进行卧位到坐位转移:双手支撑坐起屈髋<90°,用患者双手和护士帮助下将患腿自然垂于床边,在陪护保护下练习坐位,15~30min/次,2次/日。离床前进行体位训练,先床头抬高30~60°,半坐位时屈髋<90°;逐渐达到坐位平衡三级;在保护下持步行器或双拐开始练习下床站立,注意预防跌倒。

2.3.3 下床站立和步行训练

经卧床1周后协助下床活动,正确指导患者上下床的技巧,下床时患者先移至健侧床边,健侧腿先离床并使足部着地,患肢外展,屈髋度<70°,由他人协助抬起上身使患侧腿离床并使足部着地,再拄双拐站起;训练患者使用助行器和健肢支撑站立。同时训练患肢站立由部分负重逐渐至完全负重。上床时按相反方向进行,即患肢先上床。达到站立三级平衡后即练习行走时,保持两腿分开,双手提起助行器,向前移动10cm再放下,依靠助行器支撑身体的重量,患肢迈向前一小步,继续向前移动助行器,健肢再向前走一步,与患肢平行或稍向前,再重复上述动作。在转弯时,以健肢为支点,患侧向健侧转动,逐渐移动患肢,完成转弯动作,以避免患肢过度外旋 。运动负荷由小到大,活动时间由短到长,循序渐进,行走时患肢不负重或逐渐部分负重。

2.4 出院的健康教育

除继续按上述功能训练方法练习外,逐渐增加训练的时间和频率。在日常活动时髋关节屈曲<90°[5];不坐矮凳、不下蹲、不盘腿、不洗盆浴、不翘二郎腿、不过度内旋或外旋下肢;若侧身睡觉,应在两腿之间放置厚垫,防止髋关节内收和内旋。弃拐时间因人而异,在行走平稳且无疼痛时即可;适当控制体重,减轻人工关节的磨损;在日常生活中,穿袜子时应伸髋屈膝位;穿裤子时先患侧后健侧,上楼梯时先健肢后患肢,下楼梯相反;安全防护:穿平底防滑鞋,地面不易太光滑,下床活动时有人陪伴;改善家居环境,室内设置扶手,减少障碍物,以防再次跌倒。注意安全;定期随访。

3 结果

本组全组病例均获得6月~36月随访;随访结果,优:40例,良:11例,中:2例,优良率96.23%(51/53);术后髋痛率22.64%(12/53)。术后1~3周,53例患者均在助行器帮助下恢复行走,本组患者均获得生活大部分或完全自理,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无一例在住院期间死亡。

4 讨论

4.1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高龄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由于股骨颈血供的解剖特点,股骨颈骨折后易导致骨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其发生率高达20%~30% ;非手术治疗需长期卧床,易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肺功能衰竭、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静脉血栓形成[6];是造成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而选择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使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手术后1年生存率达95%[7]。其优点:①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相比,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风险小,费用较低廉[8]; 有利于高龄患者的手术安全和术后功能恢复。②与单极人工股骨头相比,双极人工股骨头具有双动特征,即小范围运动时是以内关节运动为主,大范围运动时发生外关节运动,在改善关节功能和减轻疼痛方面优于单极股骨头置换术;减少骨性髋臼的磨损[9]。③有效的解决了股骨颈骨折后骨不连和股骨头坏死,同时术后早期下地活动,有利于并发症的预防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4.2 加强围手术期治疗护理是减少高龄患者并发症及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股骨颈骨折好发于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由于生理功能衰退,全身脏器功能下降,机体应激代偿能力差,抵抗力明显下降,所以高龄患者的手术风险很大;围手术期的治疗和护理是关键,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骨折后死亡的主要措施[10]。加强控制并存症,增强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和恢复能力。综合评估大多患者不仅有主要外科疾病,同时多伴有慢性器质性疾病,对围手术期的护理比一般患者要求更高更复杂。认真调整重要器官功能和全身营养状况,增强对麻醉和手术创伤的耐受能力;严格掌握手术禁忌证;加强监护,规范应用抗生素;正确指导患者康复训练,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能有效预防并治疗卧床引起的各种并发症[11],确保手术成功。出院后根据患者体力的恢复和骨折的愈合情况决定运动量和负重时间,定期随访,注意合理饮食,保持心情愉快,促进骨折愈合,达到减少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的目标。

摘要:目的:总结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的股骨颈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对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5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对患者进行全身情况评估、有针对性地严密观察病情,订出个体化的积极预防并发症措施,术后早期进行功能康复锻炼。结果:随访6月36月,按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优40例,良11例,中2例,优良率96.23%(51/53);术后髋痛率22.64%(12/53)。53例均在术后13周恢复下地行走,无一例伤口感染及围手术期死亡;患者均获得生活自理。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只有加强围手术期的治疗和护理,才能减少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并发症及死亡率,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护理

参考文献

[1]吕厚山.人工关节外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l998:22-153.

[2]杜秀珍,潘洁.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3(12):398.

[3]胡静,郑文娴,蒋乐佩,等.高龄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8,38(3):288-289.

[4]贾勤,张晓英,申飞,等.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康复介入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8,30(5):338-339.

[5]吕厚山.人工关节外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40.

[6]孙正勤,梅雪飞.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早期活动对肺部感染的预防[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7,10(4):423-424.

[7]Koike Y,lmaizumi H,Takhashi E,et.Dtemining factor ofmortality in the eldedy with hip fractures[J].Tohoku J ExpMed,1999,188:139-142.

[8]何爱珊,李佛保,廖威明,等.双极人工股骨头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伤,2003,l6(6):332-334.

[9]尚志平,伍书民.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04,7(2):22.

[10]邵敏.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比较[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0,15(4):304.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 第4篇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多见于股骨颈骨折的老年人 ,由于老年人股骨上端的松质骨脆而疏松 ,即使轻微的外伤也可引起骨折。发生骨折后 ,骨折明显移位或旋转 ,致使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易引起骨折不愈合而长期卧床。因此如何使股骨颈骨折患者早日康复 ,提高其生活质量 ,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护理中的重要问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对于高龄患者来说 ,有手术适应证 ,也有一定的手术禁忌证,大多数都有高血压以及心肺功能不全等慢性疾病,所以手术前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经过手术前后的治疗与护理 ,近一个月我科收治5例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最大的92岁,最小的78岁,都康复出院。

1护理措施

1.1 术前护理

1.1.1 心理护理: 意外创伤使老人承受着肉体与精神上的痛苦,担心骨折后会致残,生活不能自理,给亲人增加烦恼和经济负担,因此做好心理护理是术前准备的一大工程。当了解手术能解除病痛,恢复关节功能后,病人都有手术愿望,但有顾虑人工关节安置体内是否有其他副反应。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我们首先以信任、尊重的语言方式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介绍手术方法、目的及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病人的疗效,注意事项等,以消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增强手术治疗的信心,使其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与护理。

1.1.2皮肤准备: 按骨科常规术前一天进行洗浴,保持术野皮肤清洁,完整无破损,术晨对病人术野皮肤反复涮洗,同时也要做好防褥疮护理,以减少术后感染。

1.1.3全身支持疗法: 病人年龄大,体质弱,身体原发病较多。这样我们在术前除了作全面细致的全身检查和处理外,对多种疾病并存或伤前身体素质差的患者,必要时应请内科医生协助诊治,针对所存在的疾病进行相应术前调整。这些措施对手术成功率的提高都大有裨益饮食上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为主。指导病人正确进行各项功能锻炼及自身的配合运动。练习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和各关节的活动,练习床上使用便器大小便,多数病人不习惯在床上行大小便,术前应指导病人进行充分锻炼,以便术后适应卧床大小便。练习深呼吸及有效咳痰。围手术期适当应用抗菌素进行预防很有必要,这可将感染减少到最低程度。因手术大、出血多,故术前护士要做好配血工作,保证术中用血。

2 术后护理

2.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患者术后睡气垫床,按腰加硬麻术后常规护理,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并低流量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给予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及时做好记录。

2.2切口及引流护理: 术后观察切口敷料是否清洁、无渗血,有渗血时及时更换,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切口处引流管保持通畅,并保持负压状态,准确记录引流液量、颜色、性质,颜色应从暗红变淡红,如果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的鲜红液体,则应立即报告医生采取措施。

2.3体位护理: 患肢用薄枕垫高,并保持外展30度中立位,每2小时给予足跟、膝部、小腿按摩1次,每次10—20分钟。在放置便盆时应保护患侧的髋关节。一旦发生脱位,立即制动,告知医生处理。

2.4并发症的观察: 肺栓塞是人工股骨头置换后常见的并发症。因此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烦躁不安、颈胸部皮肤和粘膜瘀斑及出血,水肿等情况.预防压疮、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感染 术后放宽止痛药的指征,疼痛可引起病人精神紧张,并有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危险。我们术后应用止痛泵2d左右,使病人无痛性康复,效果良好。术后间断性吸氧可改善心脑血氧供应,此外鼓励病人尽早坐起 ,加强基础护理,定时翻身、叩背,练习深呼吸,有效咳痰、指导病人早进食高营养、富维生素易消化食品。以防压疮、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发生。

2.5功能锻炼: 术后治疗及精心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早期的功能锻炼是减少并发症及避免并存病加重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好的进行功能锻炼,必须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功能锻炼必须按一定的方法循序渐进。对病人及家属解释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消除顧虑,使病人能够克服困难,主动进行锻炼。术后当日穿丁子鞋,6—12小时即可以收缩、舒张的方法锻炼股四头肌,踝关节背伸和跖屈,术后第二天指导陪护患者做向心性按摩,可进行患侧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和抗阻活动。术后3~5天行患侧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并且进行患侧髋、膝关节被动活动。通过双肘支撑,在他人帮助下或双手握住床上方的吊环挺起上半身,臀部抬离床面,保持10~15s,重复5~10次。术后第5天,在膝下垫枕使髋弯曲10°~20°,然后以膝部为支点做挺髋动作,即抬臀动作。术后第2周鼓励患者在无痛范围下进行主动的患髋膝屈伸能力训练;屈髋度数为45°~60°或<30°,在无痛范围内加强患侧髋周围肌群和股四头肌的力量性训练;可逐渐抬高床头的高度,直至患者能在床上半坐位,一天可重复进行多次,为坐站练习做好准备。拆线后可坐起,在床上练习关节活动,待病人适应直立姿势后可扶拐下地行走,注意保护,防止跌倒、摔伤。

3 出院指导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 第5篇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32例, 男14例, 女18例;年龄70~91岁, 平均76.5岁。按Garden分型, Ⅲ型24例, Ⅳ型8例。有合并症的患者28例, 其中高血压病22例, 冠心病15例, 糖尿病8例, 脑血管病7例, 慢性阻塞性肺病5例。本组均使用国产双极人工股骨头假体, 其中生物型8例, 骨水泥型24例。

入院后患肢持续皮牵引或穿防旋鞋, 以减轻疼痛。完善检查, 请相关内科会诊并给予相应治疗3~7天, 平均4天, 待病情平稳, 排除手术禁忌证后, 再进行综合评估, 决定手术。全部采用硬膜外麻醉。

采用硬膜外麻醉, 健侧卧位。采用后外侧切口, 切开臀大肌, 从髋关节后部于股骨附着处松解切断并牵开外旋肌群, 不切断股方肌, 切开关节囊, 暴露股骨头与髋臼, 保留股骨矩1.5cm, 锯断股骨颈, 取出股骨头, 于股骨近端开髓, 确认股骨髓腔, 保持前倾15°递增扩髓。放置假体试模复位, 活动髋关节, 确认假体松紧度、稳定性, 对比对侧下肢长度。根据患者骨质情况, 选择生物型或骨水泥型假体。测量股骨头大小, 安装适宜型号的双极人工股骨头。止血、冲洗, 修复外旋肌, 放置引流管, 关闭切口[1]。

术后穿防外旋鞋, 术后12小时开始应用低分子量肝素钙, 至术后2周。常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3~5天, 48小时内拔除引流。术后第1天床头坐起, 行患肢股四头肌收缩及肺功能锻炼, 第2天开始患肢主动屈伸活动锻炼, 尽早下床活动, 术后10天切口拆线。

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1~3年, 平均随访2.2年。平均手术时间78分钟 (53~112分钟) , 平均出血量230ml (150~400ml) , 平均下床时间4.5天 (3~7天) 。所有病例均无血管神经损伤, 无切口感染及脱位。围手术期无1例死亡, 发生肺部感染4例, 泌尿系感染3例, 脑梗死3例, 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 经内科会诊治愈。随访期间3例因内科疾病死亡, 3例发生髋臼磨损, 8例发生假体松动下沉, 无假体断裂及髋臼中心性脱位。功能评定按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优12例 (37.5%) , 良17例 (53.1%) , 可2例 (6.3%) , 差1例 (3.1%) 。

讨论

70岁以上高龄人易发生股骨颈骨折, 并且在患者发生骨折后, 由于年龄大, 恢复慢, 往往会造成长期卧床, 如果家属不能很好地对患者进行卧床期间的护理, 则极易导致卧床期间并发症的发生, 如褥疮、肺炎、深静脉血栓形成致肺栓塞等, 严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高龄患者的治疗目的是尽快恢复活动能力, 减少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对移位股骨颈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主要是复位内固定和人工髋关节置换。由于股骨头血液供应的特殊性, 对GardenⅢ、Ⅳ型头下型骨折, 采用内固定治疗, 发生骨折不愈合及坏死的几率达到20%~40%[2]。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能尽早下床活动, 避免了长期卧床的并发症, 在治疗上显现出优势。

高龄患者多合并内科疾病, 生理机能下降, 术前对手术耐受力的评估十分重要。当我们对高龄患者进行手术前评估时, 采用的是刘震宁等人所制定的标准, 只有符合下列各项内容的患者才可进行手术治疗: (1) 患者在未发生骨折以前, 有较好的活动能力, 能够下地行走; (2) 患者在发生骨折的前6个月, 没有发生严重的心脏疾病, 如心肌梗死、心功能衰竭等, 并且在骨折前3个月没有新发的脑血管意外事件; (3) 对患者进行相关的辅助检查, 要求肝、肾功能在正常范围之内, 并且要对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和血气分析等检查, 要求检查结果无严重异常; (4) 患者的血压和血糖必须控制平稳, 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 在治疗前要求血压必须控制在150/90mm Hg以下, 如果患者有糖尿病病史, 则对其进行血糖有关的化验, 要求空腹血糖维持在6~8mmol/L, 餐后血糖维持在8~11mmol/L, 如果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控制不稳定, 则不宜进行手术; (5) 老年患者常常由于自身饮食较少, 并且胃肠道吸收能力下降, 往往会导致营养不良以及贫血的发生, 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手术之前, 要对其一般的躯体情况进行改善, 以增加其耐受力; (6) 如果发现患者存在肺部、泌尿系等部位的感染, 应该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 在这种疾病完全控制的情况下才可选择进行手术治疗骨折; (7) 在手术治疗前, 将手术的有关内容, 特别是手术风险以及手术后应该注意的各项问题详细地告知患者及家属, 做到知情同意, 在患者了解这些注意事项并愿意承担风险的情况下才可进行手术治疗。由于老年患者的手术风险较大, 术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较多, 所以充分的术前准备变得尤为重要, 并且要注意加强手术中各个科室的密切配合, 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3]。本组32例患者均在相关科室协助下, 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许多学者认为高龄股骨颈骨折且受伤前, 如果患者本身的活动量就非常小, 则我们没有必要为患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仅进行适当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即可, 这样能够在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的同时, 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手术的风险[4]。双极人工股骨头由2个关节面共同完成髋关节的活动, 这样能够有效地降低骨性髋臼的磨损, 从而可以大大地增加股骨头假体的使用寿命。高龄老人, 因活动相对较少,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发生髋臼磨损、股骨头中心性脱位现象少见, 在术后髋关节功能及疼痛方面比较, 明显优于单极人工股骨头[5]。笔者认为, 对于全身状况较差、活动量小、有合并症、估计难以耐受较大手术、预期寿命<10年的高龄患者, 首选使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关于术中是否应用骨水泥, 既要参照术前X线片及骨密度检查, 最重要的是依据术中所见髋部骨质疏松程度来决定。高龄的骨质疏松患者, 骨水泥固定后能早期下床活动;相对年轻骨质条件较好的患者可应用生物型假体, 以减少骨水泥毒性反应。

康复锻炼是获得良好疗效的重要保证。患者入院后就开始肺功能及患肢功能锻炼, 定时协助叩背, 鼓励咳痰, 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至术后2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主要是脱位, 晚期并发症为假体松动、移位和下沉。预防脱位的关键是术中选用合适型号的假体, 双极股骨头与原股骨头标本最大直径应相差1mm以内, 双极头过大会增加髋臼的磨损, 过小则导致脱位[6]。术后1周开始臀中肌练习, 做到不翘二郎腿, 不坐矮凳子, 鼓励扶持手杖, 避免剧烈活动。

综上所述,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相对手术时间短, 创伤小, 出血少的优点, 适用于高龄、体质差、活动量小的股骨颈骨折患者, 能避免患者长期卧床, 可早期下床活动, 减少并发症, 是目前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比较理想的方法, 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苗华, 周建生.骨科手术入路解剖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364-368.

[2] 刘付明, 周良安, 姜志强.老年人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4, 12 (10) :735-738.

[3] 刘震宁, 朱天岳, 文立城, 等.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特点[J].中华创伤杂志, 2009, 25 (5) :428.

[4] 杨维权, 刘大雄, 孙荣华.三种假体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观测[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0, 15 (3) :163.

[5] 彭昊, 贾芝和, 方洪松.3种髋关节置换术式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8, 16 (24) :1853-1855.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 男7例, 女5例;年龄67~90岁, 平均78.2岁。10例新鲜骨折, 2例陈旧性骨折。跌伤7例, 车祸伤5例。合并高血压者6例, 糖尿病者2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者2例, 合并其他内科疾病者1例。按AO分型A2.3型8例, A2.3型4例, 全部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 术前Harris评分32.6分。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 伤前多伴有心, 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术前经过1~7d的术前准备是需要的。必要时应请内科医生协助诊治, 针对所存在的疾病进行相应的术前调整。这些措施对手术成功率的提高都大有裨益[1], 准备期间可采取患侧下肢皮牵引或骨牵引。

1.2.2 手术方法

采用气管插管全麻3例, 硬膜外阻滞9例。采用改良Gibson切口, 切口长8~10cm, 12例全部采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先将骨折复位, 可用钢丝捆扎或张力带钢丝固定, 再扩髓。对骨折粉碎者, 先扩髓再固定, 保留股骨距1~1.5cm, 股骨假体柄保持前倾角10°~15°, 颈干角127°位置入, 防止内翻位, 外翻位置入, 尽量不切断肌肉及骨膜组织, 不强求骨折解剖复位, 保留大小转子及其肌肉附着, 对大小转子粉碎性骨折严重或移位大者, 采用股骨上段切除, 翻修柄或人工特制加长假体柄, 全部使用进口骨水泥固定, 固定假体的骨水泥至少有3mm厚度, 术中充分扩髓, 准备好髓腔, 生里盐水冲刷髓腔, 清除松质骨碎屑, 血凝块和骨髓腔内脂肪组织, 用塑料栓于股骨假体远侧2cm处填塞股骨髓腔远端, 纱布条填塞止血, 并吸干净髓腔, 采用第二代骨水泥技术注入髓腔, 骨水泥应从髓腔远端向近侧边注边退, 骨水泥将吸引管慢慢顶出髓腔, 同时吸引管不断将髓腔内的渗血吸出, 直至髓腔上端, 用加压装置压紧骨水泥, 将选定假体柄插入股骨髓腔, 敲击假体, 使假体柄完全进入髓腔, 清理溢出的骨水泥, 在股骨头上持续加压, 直至骨水泥完全凝固。术中严密监护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 观察尿量, 控制液体速度, 注入骨水泥入髓腔时, 注意监测血压, 防止出现房颤, 心脏停搏现象及脂肪栓塞。对合并糖尿病有必要时术中监测血糖变化。

1.2.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3~7d, 抗凝治疗7~10d, 48~72h髋关节引流量少于50mL时拔除引流管, 术后第4天开始在CPM机辅助下进行患肢功能锻炼, 每日2次, 每次30min, 连续7~10d, 10d后扶双拐下地行走, 4周后弃拐。

2 结果

本组全部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6~18个月, 平均12.5个月。手术时间45~90min, 平均58.6min。术中出血量160~400mL, 平均260mL。无股骨骨折, 感染, 脱位, 血肿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全部患者下床行走, 未发现假体下沉等并发症。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估 (功能47分, 疼痛44分, 关节活动5分, 畸形4分, 总分为100分, 获90~100分为优, 80~89分为良, 70~79分为可, 少于70分为差。) 其中优6例, 良4例, 可2例。术后功能评定, Harris评分74-94分, 平均83.2分。典型病例X线片见图1。

3 讨论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身体条件差, 基础疾病多, 常合并有高血压病, 糖尿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 多数伴有心, 肺, 脑, 肾等脏器功能损害, 术前应充分调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控制血糖, 血压, 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 了解心功能情况, 作好充分术前准备。长期卧床易致坠积性肺炎, 泌尿系感染及褥疮等并发症。患者高龄骨质疏松明显, 如保守治疗或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 骨折粉碎, 移位严重, 骨折愈合慢甚至不愈合, 须长期卧床, 卧床时间长而难以控制甚至加重并发症, 危及生命。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不涉及骨愈合, 骨水泥凝固后可提供术后的即时固定, 而且手术时间短, 出血少, 创伤小, 术后第四天下床行走及CPM机上功能锻炼, 关节功能恢复快, 避免了坠积性肺炎, 泌尿系感染, 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容易, 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从而死亡率大大降低。因此对于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 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一项疗效显著, 功能恢复快, 降低死亡率, 挽救生命的手术。在手术操作过程中, 尽量将骨折复位, 恢复大小转子及股骨距的完整性, 从而保证股骨假体植入后稳定, 防止松动下沉。对大小转子骨折粉碎严重者, 可采用股骨上段切除, 股骨翻修柄或特制人工加长股骨柄, 但应尽量保留大小转子处的肌肉及筋膜, 最大限度保留髋外展和内收功能[2]。假体均采用进口骨水泥固定, 固定股骨假体的骨水泥有3mm厚度, 尽量避免骨水泥进入骨折间隙, , 以确保骨折愈合, 避免假体松动发生。对于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国内尚有争议, 手术适应症必须严格掌握, 笔者赞同年龄70岁以上患者, 骨质疏松症的高龄患者的非稳定性转子间骨折可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 但总结适应证为:70岁以上骨折;有明显的骨质疏松, 不适合其他内固定方法或经不起长时间卧床和护理;骨折属于EvansIII, IV型呈粉碎性, 不稳定性;预计生存期相对较短的高龄患者;转子间陈旧性骨折不愈合或内固定失败。

参考文献

[1]梁田雨, 张伯勋, 郭义柱.80岁以上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1997, 16 (5) :270.

[2]姜保国, 张殿英, 傅中国.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4, 5 (4) :484.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3月至2015年1月共收治PD合并股骨颈骨折的患者17例,其中9例患者的PD HoehnYahr分期为Ⅳ期[3](存在严重的活动能力障碍,但仍能够独立站和走路),被纳入本组研究。本组男2例,女7例;年龄65~76岁,平均71.1岁。PD确诊时间4~11年,平均6.8年。8例受伤前规律服用帕金森药物,严格神经内科系统治疗,2例患者服药不规律。9例患者均经X线或CT证实为单侧股骨颈骨折,其中左股骨颈骨折3例,右股骨颈骨折6例。Garden分型:Ⅲ型5例,Ⅳ型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需扶双拐直立活动。受伤原因均系自己活动时摔倒,无重大外伤病史,无其他脏器严重外伤。基础疾病包括肺部感染(5例)、泌尿系感染(3例)、糖尿病(4例)、高血压病(3例)、冠心病(1例)、骨质疏松症(9例)。

1.2 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查体确认患肢肌力达4级以上,请神经内科会诊后按医嘱继续给予规律内科治疗,手术前后予以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药物选用复方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安坦)、金刚烷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或儿茶酚胺邻甲基转移酶抑制剂中的至少三种联合治疗[4]。术前处理基础疾病于较稳定状态,其中3例肺部感染患者术前未完全控制。常规摄双髋正位片,评估骨质质量、股骨颈骨折情况,于电脑图像上测量股骨头颈长度及直径、颈干角。对患者及家属病史采集,9例患者受伤前harris评分56~79分,平均(63±5.3)分。本组术前准备时间3~15d,平均8.6 d。1周内行手术6例,1周后手术3例。

1.3 手术及处理

8例行腰硬联合麻醉,1例给予神经阻滞联合喉罩麻醉。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实施。先平卧位,患肢轻度外展,常规行小切口内收肌止点部分切断,覆盖伤口保护,转健侧卧位,消毒铺巾,采用后外侧入路手术,本组患者均选择生物性双极股骨头假体置换。假体安装后,修复关节囊、外旋肌,安置引流。术后吸氧至少3 d,雾化吸入2次/d。术后第1天开始选择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时间7~10 d。抗生素使用24~48 h后停用,术前存在感染者使用时间延长至3 d,其中3例肺部感染术前未完全控制患者,抗生素时间延长至5 d。术后24~48 h拔出引流。术后继续给予术前剂量的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术后第1天即开始由鼓励患者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下肢肌力恢复至术前状态后可起床坐立或专人保护下扶双拐下地行走。

1.4 术后随访

术后1、2、3、6、9、12个月复查,以后每3~6个月复查一次。观察指标有:a)围手术期安全性及并发症情况:术后死亡病例,术后髋关节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伤口感染、肺部及泌尿系感染、褥疮等。b)复查骨盆X线平片必要时选择CT检查,观察有无假体周围的透亮线、脱位、假体松动等。患者第1个月门诊随访时选择Harris评分系统评估术后患髋关节功能。每次复查均按照按Hoehn-Yahr分级评估帕金森病病情进展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手术前后Harris评分采用配对t检验对比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9例患者无术中及术后死亡。手术时间35~65 min,平均50 min。术中出血量130~250 m L,平均188 m L。术后引流量50~280 m L,平均约200 m L。全部随访时间14~72个月,平均28.9个月。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起床站立活动时间5~15 d,平均7.8 d。3例术前肺部感染未控制者术后5~7 d获得良好控制,泌尿系感染术后1个月随访时均已治愈。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53~78分,平均(60±7.2)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功能评定可2例,差7例。1个月复查时患者及家属均表示在双拐保护下下地活动,可基本恢复至术前状态。2例患者术后服药不规律,分别于术后14个月及20个月因肺部感染死亡;术后2年因脑血管意外死亡1例;全部患者至随访截止无术后脱位。生存的6例患者术后均正规服药,至少随访3年时PD Hoehn-Yahr分级无增加。影像学随访观察患者在行手术后2年左右均不同程度的出现髋关节磨损的情况,但患者自觉症状不重,可维持行走状态,无因髋关节疼痛行特殊处理者。

典型病例为一68岁女性患者,右侧股骨颈骨折,GardenⅣ型,帕金森Hoehn-Yahr分期Ⅳ期,病史5年,术前合并严重的肺部感染。2年前因摔伤致左侧股骨颈骨折,GardenⅡ型,在我院予以保守治疗,骨折畸形愈合,但1年后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术前X线片可见股骨头坏死征象。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见图1~4。

图1术前X线片示右侧股骨颈骨折,左侧股骨头可见坏死征象

图2术前肺部CT示肺部感染

3讨论

PD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同年龄段、同性别人群,随着病情进展至Hoehn-YahrⅣ期时,患者的跌倒防护和避险能力大大减少,导致股骨颈骨折发病率明显升高。该类患者常基础疾病较多,保守治疗卧床并发症多[5-6],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文献报道1年内死亡率大大高于非PD股骨颈骨折患者。故充分评估后,服用药物治疗PD的同时行关节置换手术成为治疗该类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7-9]。目前文献报道的临床效果整体较好,术后并发症在可接受范围[10-12],但多是以Hoehn-Yahr分级Ⅱ~Ⅳ期的患者为主,且优良率普遍较高。因该病持续进展,跌倒及发生脆性骨折的风险增高等因素,对Hoehn-YahrⅣ期患者行单独讨论对该病的治疗更具重要意义。

图3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X线片示假体位置佳

图4术后康复锻炼,1周后再次CT示肺部感染治愈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PD合并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有必要积极行关节置换术观点是一致的,但主要存在两点争议:a)手术入路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脱位的发生问题。徐卫东[9]和周义钦等[12]通过临床对比研究和论证认为后入路可导致较高的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并将此归于后路对后方关节囊及外旋肌肉群破坏过多,推荐使用前入路或外侧入路。但Weber[13]等研究认为手术入路并对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发生率影响不大,Coughlin等[14]更是认为后方入路能减少脱位的发生率。作者认为由手术入路导致的关节脱位发生率不同是综合因素的结果,PD髋周肌肉受累及情况、使用假体类型、手术者技能及经验、术后功能锻炼及指导均会导致脱位发生率差异的产生。本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髋关节脱位情况,分析原因为9例患者均为Hoehn-Yahr分级Ⅳ期,术前均存在不同程度内收肌紧张,置换手术前均选择行内收肌松解,在一定程度上去除了肌肉力量不均衡情况;该组患者术前髋关节Harris功能分级均较低,髋关节活动度本身较差,术后活动以基本直立活动为主,活动量小,降低了发生脱位风险;术后教育患者终生扶拐行走,降低跌倒的风险。b)半髋及全髋关节置换问题。国外文献[7-8,14]认为PD Hoehn-Yahr分级Ⅱ~Ⅳ期患者均可行半髋关节或双极股骨头置换,可满足该类患者活动度不大的需求。但国内报道[12,15]对Ⅱ~Ⅲ期患者建议行全髋关节置换,避免后期髋臼磨损需行翻修手术,Ⅳ期患者根据情况选择半髋或全髋置换的均有报道。本组患者术前即存在严重的活动能力障碍,未考虑髋臼情况及生存寿命等因素,全部选择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其治疗目的是术后患者可尽快恢复至术前关节活动状态,应该符合该类患者的手术目的。影像学随访结果发现双极股骨置换术后2年,患者均不同程度存在髋臼磨损,但患者均无明确的临床症状,考虑与患者活动度较小及该期患者神经损伤重疼痛耐受较高有关。

本组对Hoehn-Yahr分级Ⅳ期的患者进行了临床随访总结,结果显示:对于Hoehn-Yahr分级为Ⅳ期的PD患者经充分评估疾病病情,神经内科会诊协助诊疗PD后行手术是安全的,无术中及术后死亡;手术后患者可扶双拐下地行走,有助于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及其他基础疾病的控制,术后可基本达到术前生活状态,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因术前活动状态本身较差,故Harris评分在此期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定方面意义不大;因疾病进展,尤其是术前及术后未能规律服药的2例患者,分别与术后14个月和20个月年发生死亡,术后2年1例患者因脑血管意外死亡,2年内患者的死亡率高达33%,高于国内外其他研究报道,推测主要原因与Hoehn-Yahr分级高有关。根据以上结果我们提出了采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Hoehn-YahrⅣ期PD患者的早中期临床疗效:充分评估严格行PD药物治疗,围手术期是安全的;采用后外侧入路手术并未增加脱位风险,而术中常规行内收肌松解、术后严格扶拐行走的方式有助于防止术后关节脱位的发生;术后规律服抗PD药物及病情进展是影响患者寿命的重要因素;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总体较差,术后2年内死亡率高于轻中度PD患者,但可早期恢复患者至术前状态,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是临床治疗该期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案。患者病例数量少、缺少对照组、随访时间短是本研究的局限性,故还需更多临床病例及长时间的临床观察、论证以上疗效。

摘要:目的 分析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帕金森病Ⅳ期患者合并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5年1月,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关节置换术治疗的9例帕金森病Ⅳ期合并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例,女7例;年龄65~76岁,平均71.1岁。记录手术前后患髋Harris功能评分,观察手术并发症及术后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9例患者随访时间14~72个月,平均38.9个月。术后9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术中及术后死亡病例,Harris评分术后1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无术后脱位。术后1年内因并发症死亡2例,术后2年内因脑血管意外死亡1例。结论 双极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帕金森病Ⅳ期合并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安全,术后患者可恢复至患者术前状态,有利于并发症的治疗,但患者2年内的死亡率高于早期帕金森患者。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集的8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 男42例, 女38例;年龄范围在68~84岁, 平均年龄为74.5岁。其中, 新鲜骨折68例, 陈旧性骨折12例, 致伤原因主要为跌伤。且全部为移位股骨颈骨折:即Garden分型:GardenⅢ与GardenⅣ型。80例患者中有高血压病32例, 心脏病19例, 糖尿病13例, 肺病16例, 肝功能损害27例, 脑梗死6例, 肾病23例, 并存两种以上疾病者56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8d。

1.2 手术方法

手术采用全身麻醉62例, 硬膜麻醉18例。健侧卧位, 以大转子为中心, 作髋关节后外侧切口, 长约8~10cm。切开阔筋膜, 显露臀中肌、股外侧肌, 用电刀切断臀中肌前外侧部分止点, 显露关节囊, 切开并切除前部关节囊。显露骨折端, 取出股骨头。保留股骨颈1.0~1.5cm截骨, 用髓腔扩大器扩大髓腔, 选择与之匹配的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骨水泥固定, 牵引复位, 试行各方向活动, 确认关节稳定。缝合伤口, 留置引流。手术时间30~90min, 平均55min。手术失血量100~500m L, 平均200m L。术中输血0~600m L, 平均300m L, 术后平均引流1.8d。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放置负压吸引, 术后用“T”型枕“丁”字鞋将患肢置于外展位, 24~60h后拔除引流管。抗生素静脉点滴治疗6~8d, 对有其它病症的患者进行预防, 对出现其它内科合并症的患者同时进行治疗。术后及时进行功能锻炼, 第3天可开始进行股四头肌舒缩及踝关节伸屈功能锻炼, 术后4~5d进行髋、膝关节被动伸屈、直腿抬起及髋关节收展等功能锻炼, 术后10~12d即可下床开始扶双拐下地行走, 术后3周可扶拐部分负重行走。

1.4 疗效评定

采用Harris评分标准:疼痛44分, 功能47分, 畸形4分, 关节活动5分, 总分100分。其中达到90~100分为优, 80~89分为良, 70~79分为可, <70分为差。

2 结果

80例患者中在手术中和住院期间无一例死亡, 出现高血压病3例, 心脏病2例, 肺部感染1例, 脑梗死1例, 无肾病1例出现肝功能损害、糖尿病和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出院后随访24个月, 按照Harris标准从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对80例患者进行评分发现:优64例、良13、可2, 差1例, 优良率达96.25%。其中1例患者出现假体松动、髋关节脱位, 而大多数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正常。

在随访中发现, 在治疗效果为可与差的3例患者, 其中都有其它并发症出现且术后都未能按照医嘱进行康复治疗。这可能也是导致患者治疗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3 讨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已成为一种常用的治疗高龄股骨颈移位骨折的有效途径, 因其见效快、疗程短等优点已在临床上广泛开展, 特别是针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众所周知, 对于高龄患者

摘要:目的探讨后外侧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高龄 (平均74.5岁) 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 男女各40例, 采用后外侧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 出院后随访24个月。观察术后并发症、行X线检查并且进行Harris评分。结果80例患者, Harris评分发现优64例、良13例、可2例, 差1例, 优良率达96.25%。结论后外侧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术式。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年

参考文献

[1]Chung WK, Liu D, Foo LSS.M ini-incision total hip replacementsurgical technique and early results[J].J Orthop Surg, 2004, 12 (1) :19.

[2]Parmar V, Kumar S, Aster A, et a1.Review of methods to quantifylag screw placement in hip fracture fixation[J].Acta Orthop Belg, 2005, 71 (3) :260.

[3]Arthroplasty.Ten-year patient and prosthesis survival after unipolar hip hemiarthroplasty in female patients over70years old[J].Journal of Arthroplasty, 2003, 18 (5) :587~591.

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术期护理 第9篇

【关键词】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185-02

老年人由于自身疾病(如骨质疏松、糖尿病等)或者外力因素极易导致股骨颈骨折,表现为髋部疼痛,功能障礙,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生理、心理造成极大痛苦[1]。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它 不经能解除关节疼痛,又能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功能。鉴于老年人体弱多病,各脏器功能衰退,骨愈合能力差等特点,若护理不当可造成一系列严重并发症,故做好患者的手术前后护理十分重要。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共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0例,通过有效的手术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20例,其中男9例,女11例,年龄65—90岁,平均75岁,均为外伤后股骨颈骨折,有款关节疼痛、患者缩短、活动受限史,全部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平均住院21天,20例病人均痊愈出院。

1.2手术方法

硬膜外麻醉后取患侧卧位,常规消毒手术区皮肤,铺无菌巾,在患侧髋关节后外侧作弧形切口,切开皮肤及深筋膜后,切开髂胫束向后牵引,保护好坐骨神经,切开关节囊,探查及切除股骨头,选择型号合适的人工股骨头,修正股骨颈切除多余股骨颈,用髓腔锉从小到大依次扩髓后,安放人工股骨头测试是否合适,根据情况将骨水泥填入骨髓腔,冲洗髓腔,复位人工股骨头,髋关节活动及稳定性良好,下肢长短、松紧合适,无脱位现象,缝合关节囊,放置引流,关闭伤口。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对高龄患者进行心理调节非常重要,患者突然骨折后由行走自由到卧床不起,又加之体质较差,股骨颈骨折后需长期卧床等原因,导致患者的心理负担较重,对预后缺乏信心[2]。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反应,尊重并理解患者的感受,开导鼓励患者,向患者说明手术的目的、方法,介绍医院技术力量及设备优势,讲解手术的安全性及假体的优点,并介绍成功病例,使患者对手术有充分地认识,有效缓解思想顾虑,增强其治愈信心。

2.1.2术前准备按照骨科手术的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正确评估病人术前状况,备齐各项常规检查报告,如血常规、出凝血时间测定、肝肾功能、髋部、胸部X线片、心电图等。术前2—3天按医嘱使用抗生素,禁忌在患处注射,以防感染,严格手术部位皮肤准备。过度肥胖者体壁脂肪组织过多,血液供应较基层大为减少,术后感染危险性高,应适当减轻体重。嘱患者戒烟,进行深呼吸及咳痰训练,进行床上排便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健肢、患肢的足趾及踝关节充分运动,踝关节主动环转运动对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重要意义[3]。

2.1.3 饮食护理由于老年人肠道吸收功能差,易引起低蛋白、低维生素及贫血等,导致术后恢复差,切口不愈合或愈合不良,为防止营养失调,应指导患者掌握饮食营养知识,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食物,增强患者抵抗力,达到耐受手术的目的。

2.2术后护理

在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全身情况变化,防止因手术诱发或加重原有疾病发生的基础上,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2.1保持正确体位患肢足背部抬高15—20°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患肢保持外展30°中立位,穿“丁”字鞋。切记患肢内收、外旋,两大腿之间可垫软枕。注意观察患肢肢端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情况。搬动患者时,应将整个髋部托起,放置便盆时切忌抬臀过高,以防脱位。

2.2.2预防伤口感染术后继续静滴有效广谱抗生素,在体温正常后停药。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医源性感染。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有渗血渗液是及时更换。保持引流通畅和负压状态,注意观察引流管有无扭曲、受压、脱出,观察引流液的量、色、速度,若引流量多且鲜红应及时配合医生做相应处理,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引流管留置不应超过72小时,24小时引流量少于20ml后才可拔管。

2.2.3疼痛的观察与处理术后1—2天患者疼痛较剧,我院采用硬膜外麻醉导管接镇痛泵镇痛,效果较好,2天后疼痛减轻, 拔除镇痛泵。

2.2.4加强基础护理由于患者年龄大,手术创伤大,体质差,术后卧床时间长,易发生褥疮、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和便秘等并发症,因此加强基础护理非常重要。①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干燥,及时更换敷料和潮湿床单,每天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②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B、C,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必要时静脉滴注脂肪乳、白蛋白、氨基酸等。③指导呼吸功能锻炼,鼓励咳嗽、咳痰,必要时雾化吸入。④如术后8小时未排尿时,可采用流水声诱导;必要时留置导尿。导尿时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尿管通畅,注意防止尿液逆流,每日更换引流袋,每日2次消毒尿道口,每天坚持会阴护理,如病情允许及早拔除尿管。⑤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继续做好床上排便训练,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2.2.5功能锻炼术后患者由于害怕疼痛和担心早期活动会对髋关节不利,对动能锻炼存在恐惧心理。护士应向患者说明移动肢体不会伤害患者的髋关节,而肌肉痉挛和自发的自我保护状态会使肌肉处于缺氧状态,增加肌肉痉挛程度,加重疼痛[4]。护士应以平易近人的态度,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功能锻炼的原则、方法、必要性及注意事项,使患者积极主动、正确有效的进行功能锻炼,促进伤肢功能的早日康复,最大限度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前3天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背伸、趾曲和环转运动,结合被动按摩,促进静脉回流;以收缩、舒张的方法锻炼股四头肌及等长收缩训练。把引流管后,X片示假体位置无变化,术后2—3天作髋、膝关节屈伸练习,从小角度开始,逐日增加角度,但不能超过90°[5]。术后2周可坐起,一般不宜久坐,每日4—6次,每次小于30分钟。6周忌屈曲、内收及内旋。6—8周后可下床,适当负重。康复训练是治疗骨折的重要环节,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必须按照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进行,练习强度为患者能耐受且不感到疲劳为宜,要正确指导并及时纠正患者错误的认识。

2.3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利用双上肢及健侧下肢支撑自行上下床方法,卧位为平卧或半卧,术后6周内记住“六不要”:不要交叉双腿、不卧患侧、不坐沙发矮凳、坐位时不前倾、不弯腰拾东西、不在床上屈膝而坐[6]。半年内应持拐保护下行走,弃拐后仍应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和损伤。关节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复诊或与医生联系。半年后回院复查一次,以后每1—2年复查一次。

3.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疗效可靠,髋关节活动自如,无不正常步态,无术后疼痛等并发症,日常生活均能自理。

4讨论

4.1术前良好的心理护理对于减轻手术恐惧、焦虑,促进术后康复有重要作用[7],术后精心正确的护理、科学合理地进行功能锻炼,可有效减少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4.2老年患者恢复期长,需长时间被人照顾,给家属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个别家属会产生厌烦心理从而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让家属以良好的心态,耐心细致的进行护理,使患者得到不断的动力。4.3针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护士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具备熟练的专业技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才能做好患者身心整体的护理,才能满足患者需求,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延莲.老年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处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18):247.

[2]朱红英.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康复与护理84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16—17.

[3]李风云.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6,30(1):27.

[4]刘红,赵丽.5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护理[J].哈尔滨医药,2011,31(3):236—237

[5]程凤敏,郎云琴,李划珍,等.老人全髋置换术后早期脱位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护理和康复杂志,2007,6(6):396.

[6]张小萍,秦欣荣,梁桂珍,等.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诊断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9):19—20.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2011年9月-2015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所收治的4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 46例患者均符合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诊断标准, 随机分为THA组和BHA组, 其中THA组23例, 女15例, 占比65.22%, 男8例, 占比34.78%, 年龄60~80岁, 平均 (69.56±4.63) 岁;BHA组23例, 女9例, 占比39.13%, 男14例, 占比60.87%, 年龄60~80岁, 平均 (70.12±4.31)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两组FNF患者均行术前常规检查、髋关节X线片, 了解骨折的程度和位置、股骨皮质厚度和髓腔宽度以及髋臼情况, 为假体类型、型号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所有患者均在实施麻醉后取侧卧位, 经后外侧手术入路, 逐层切开分离, 显露关节囊后部, 切开关节囊, 暴露股骨头、颈部, 显露骨折断端, 分离并取出股骨头, 测量直径。BHA组用摆锯在小粗隆上1~1.5 cm位置截骨, 扩髓, 选择合适的人工股骨柄和双极股骨头假体置入。THA组切除关节囊和滑膜, 打磨髋臼底, 选择并植入合适的臼杯和杯衬;截骨, 扩髓, 选择合适的人工股骨柄、头假体置入。复位髋关节, 冲洗切口冲洗关节腔并止血, 放置引流管, 逐层缝合[2,3], 术后予预防感染等治疗, 进行功能锻炼。两组患者术后均密切观察引流情况, 24~48 h后拔除引流管, 对置换过程进行观察记录, 以便后期研究分析。

1.3 主要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及治疗效果;术后1年对各组FNF患者关节功能Harris评分。Harris评分可分四个等级:90~100分为优, 80~89分为良, 70~79分为可, <70分为差[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及24 h引流量比较

BHA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24 h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THA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1年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比较

THA组和BHA组髋关节Harris优良率分别达到82.61%和69.57%,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 多种疾病的发生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人群, 其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骨折后患者不仅会受到病痛的折磨, 还会因行动不便使得活动受限, 会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及生活方面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需要进行早期的临床治疗来帮助患者改善预后, 故此寻求较好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方式, 使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从而缩短治疗时间帮助患者减少病痛, 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就显得极为重要。

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所收治的4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 分为两组分别以不同的术式进行治疗, 比对两组的治疗效果, 研究分析关于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为, BH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4 h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THA组 (P<0.05) ;但在术后1年随访时, THA组髋关节Haris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BHA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以此显示结果进一步说明,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都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量, 并缩短了住院时间, 在治疗时间上具有优越性;但全髋关节置换术且在术后1年的髋关节Hariss评分优良率较高, 对股骨颈骨折功能恢复方面更为突出, 相比传统内固定手术, 关节置换术 (包括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避免了骨折畸形愈合、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甚至股骨头坏死等情况发生的可能性[5]。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的基础上, 运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具有更为优良的临床效果, 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为患者提供初始稳稳定定性性和和活活动动良良好好的的关关节节功功能能, , 极极大大减减轻轻了了患患者者的的疼疼痛痛, 允许患患者者在在术术后后尽尽早早下下地地负负重重行行走走, , 进进而而减减少少了了患患者者卧卧床床时间[6]。全髋关节置换术用于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改善症状, 对患者的恢复和预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7,8]。从而使得患者身体得到快速恢复, 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且疗效良好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方式。

综上所述, 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适用于手术耐受性差、对生活质量或置换术后功能恢复要求不高的患者;而全髋关节置换术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能够有效减轻疼痛, 改善髋关节功能, 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较为有效的临床预后治疗方式。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关于全髋关节置换术 (THA) 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BHA) 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 为日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5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所收治的4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THA组23例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 BHA组23例实施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及髋关节功能Hariss评分。结果:BH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4 h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THA组 (P<0.05) ;但术后1年, THA组髋关节Hariss优良率明显高于BHA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能够有效减轻疼痛, 改善髋关节功能, 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较为有效的临床预后治疗方式。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参考文献

[1]Guyatt G H, Oxman A D, Kunz R, et al.GRADE guidelines:Introduction-GRADE evidence profile and summary of findings tables[J].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 2011, 64 (4) :383-394.

[2]Turner R S.Postoperative total hip prosthetic femoral head dislocations.Incidence, etiologic factors, and management[J].Clin Orthop Relat Res, 2012, 24 (32) :102-104.

[3]Biedermann R, Tonin A, Krismer M, et al.Reducing the risk of dislocation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the effect of orientation of the acetabular component[J].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British Volume, 2015, 15 (21) :67-68.

[4]饶志涛, 王树青, 王家骐, 等.改良后外侧微创入路结合组配式股骨头假体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 2012, 28 (4) :344-347.

[5]杨志广, 曲波.全髋关节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的对比观察[J].临床探讨, 2012, 50 (23) :775-776.

[6]徐志宏, 蒋青, 陈东阳, 等.85岁以上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方式选择及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 45 (10) :8-10.

[7]马俊, 宁显明, 邵大洪.全髋关节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J].山东医药, 2010, 50 (3) :66-67.

相关文章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精选13篇)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第1篇清涧分部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理科实验操作、体育考试安全工作预案为...

1
2025-09-19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精选9篇)2024国培总结 第1篇2017教师国培学习总结当今社会,教事业迅猛发展,各类培训数不胜数,而“国培”对于我们教育发...

1
2025-09-19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精选5篇)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第1篇2018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

1
2025-09-19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精选6篇)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1篇2017年崇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一...

1
2025-09-19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3篇)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第1篇2010—2011学年下学期六年级...

1
2025-09-19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精选12篇)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第1篇2011公考备考:《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2011-0...

1
2025-09-19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精选4篇)以案促改主持词 第1篇主持词同志们:根据市委要求,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局开展案件剖析做好以案促改工作动...

1
2025-09-19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精选5篇)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第1篇人生,说到底,活的是心情。人活得累,是因为能左右你心情的东西太多。以下是...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