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九年级英语选择题(精选10篇)
上海九年级英语选择题 第1篇
1、2012年6月3日,广州3岁女孩琪琪不慎从自家阳台坠落,身子卡在4楼阳台外的防护网中。一名黄衣男子徒手爬上3楼防盗窗,将女童托举了10多分钟。女孩获救后,该男子悄然离去,他被网友亲切称为“托举哥”。“托举哥”的事迹启示我们
①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时应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②珍爱生命,善待他人生命③面对不法侵害我们要用机智灵活的办法保护自己 ④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2、2013年3月1日下午,在广州珠江西堤码头拍照留念的陈永标在后退中绊上了码头的锁链,重心不稳掉入江中。路过该处的郑益龙听到了救命声,一个箭步冲了上去,边跑步边脱下身上的武警服和鞋子,对准备下水的人说了一声“你别动,让我来!”就纵身跳入了江中。为了勇救落入珠江青年陈永标,自己却不幸被激流冲走而牺牲。郑益龙的做法表明:
A.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自己的生命
B.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C.只有舍己救人,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
D.挽救他人的生命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3、被评为"2012法治人物”的90后学警李博亚,在有人卧轨的瞬间,他冲下去救人被火车碾压昏迷。他失去的是双腿,留下的是90后阳光之子爱的足迹和对社会责任的无悔担当。90后学警李博亚的事迹,告诉我们应当这样看待生命
A.生命是脆弱的,我们不能把自己的生命让给别人
B.承担责任就是为了获得荣誉和回报
C.当他人的生命在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应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D.李博亚这样对待生命是不值得的4、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全国施行,在新的《规定》中,对于机动车驾驶证的申领提出可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于各种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大大加强,被誉为“史上最严交规”。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最严交规”有利于提高生命价值,提升公民的安全感、幸福感
B.依法治国是我国目前工作的中心
C.新交规过于严厉,不利于社会稳定
D.新交规有利于维护公共安全和大多数人的利益5、2013年1月1日是“最严交规”实施首日。新交规对闯红灯、闯黄灯、超速、故意遮挡污损号牌等交通违法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尤其是对酒驾、超速、高速公路上倒车等行为实行“零容忍”。这一系列规定
A.能从根本上保证公民生命安全B.能从根本上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
C.有利于提升公民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 D.容易造成交通拥堵
6、那一夜,北京遭遇强降雨,在交通中断、周边停电的情况下,150名农民工奋不顾身,从湍急的水流中成功救援180多名被困群众。救人农民工群体的事迹告诉我们
①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时,应尽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③履行社会责任,应不言代价与回报 ④不懂得珍惜自己健康和生命的人,也不会懂得善待他人的生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2012年12月21日晚,为救意外坠河的员工,浙江身家过亿的老板杜光华跳下河去,不幸遇难。对杜光华行为的正确评价是
①他没有正确评估救人的风险,不应提倡和鼓励 ②他没有掌握必备的救生知识,不应肯定和表扬 ③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彰显了社会公德 ④体现了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和关爱,延伸了生命的价值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8、在抗击北京“7.21”暴雨过程中,有4人因公殉职。他们是:燕山公安分局向阳路派出所所长李方洪、密云大城子镇镇长李建民、房山韩村河镇副镇长高大辉、房山长阳供水厂抢险队郭云峰。4人在救援被困群众、抗灾抢险时不幸牺牲。他们的行为
①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出了光彩 ②延伸了自己的生命价值 ③是不珍爱自己生命的体现④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9、一年两次地震演习,当地震来临时,“躲桌下、跑楼下”已经成为云南省彝良县第一高级中学大部分师生的条件反射。“当时没想应该做什么、需要做什么,结果发现自己已经到了操场0”16岁的学生张安辉说。他们在地震后的第一时间全部安全疏散到操场空地,无一人受伤。这启示我们
A.加强防地震的演习就能避免受到地震的伤害
B.掌握必要的逃生和自救的方法技巧能有效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
C.学校应该把防地震的演习作为中心。
D.地震发生时应不顾一切跑到楼下
10、《感动中国》2012人物何玥,当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3个月时,毅然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最终,她一肝两肾挽救了三个生命。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要关爱他人的生命
B.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所以不用珍爱自己的生命
C.要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延伸生命的价值D.要关爱他人,自觉承担社会责任11、2013年3月3日晚,武警广州市支队军官郑益龙在珠江西堤码头因勇救不慎落水的一名游客,被水流冲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这样做
A.不值得,自己的生命比其他人的更宝贵
B.值得,承担社会责任必然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C.值得,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
D.不值得,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珍爱自己的生命
12、从玉树地霸、舟曲泥石流,到利比亚撤侨、抗洪救灾,中国政府都是全力救人,赢得了各方一致好评。这表明
A、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精彩,关爱生命是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B、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要尊重生命、关爱生命
C、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D、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需要互相关爱
13、发掘自己潜能的途径有
①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
A、①②③②想象一个比自己更好的“自我”形象C、②③④D、①②④ ③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④培养有利于激发潜能的习惯 B、①③④
14、、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种品格是人性的顶峰,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以下对自尊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自尊就是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的心理
B、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C、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D、一个没有自尊的人,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15、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是
①对人有偏见
A、①②③②尊重他人的劳动 B、①②④③对人有礼貌④尊重人他的人格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有自信才能有成绩,有成绩就会更自信。我们要唱响自己的自信之歌,必须做到
①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和长处
③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
A、①②③②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④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C、②③④D、①②④ B、①③④
17、自负者和自卑者
①都无法燃起成功的火焰
②都以自我为中心
③都有“我是老大,你算什么”的心理
④都不具有走向成功的良好心理素质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8、“别人与我比父母,我与别人比明天!”这是一群农民工子女震撼亿万人心的呐喊。农民工子女的呐喊体现了他们的①嫉妒心理 ②自信心理
A、①②B、②③③自弃心理D、②④ ④自强品质 C、③④
19、浙江中医药大学有这样一个社团——大学生“自强社”。社团里的成员大部分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也有不少来自富裕家庭。他们通过勤工俭学、家教等方式来挣得自己的生活费、学费等。他们的行为
①用自强改变自己命运②他们在做秀,引人注意
③在挫折中磨砺坚强意志 ④直面人生,做生活的强者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0、在伦敦残奥会赛场上,我国残奥健儿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残疾人的良好形象。
①自尊②自信
③自立④自强⑤自负 D、①②④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
21、现代科学研究发现,不仅癌症与人的不良情绪有关,而且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哮喘、神经性皮炎等几十种疾病,都与不良情绪因素有关。这说明
A、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B、情绪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C、不良情绪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D、情绪的宣泄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22、在美国历史上曾有一位总统,告诫他的孙儿:“当你气恼时,先数到十;假如怒火燃烧,那就数到百。”这是哪种调节情绪的方法?
A、合理发泄B、自我激励C、转称注意力D、自我暗示
23、人的情绪复杂多样。我们在表达自己情绪的时候,应该考虑周围人的感受。这是因为
A、情绪有喜怒哀惧四大类
B、情绪与个人态度紧密相连
C、情绪是可以调适的D、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
24、牛顿由于惊诧树上的苹果总是掉在地上,而非飘到空中,推动他发现了万有引力;爱迪生好奇于鸡蛋被孵成小鸡,而终成了大发明家。这些事例表明
A、只有大科学家才充满好奇心
B、好奇心是人们认识事物,探究奥秘的动力
C、只要有好奇心,就一定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D、好奇心把握不好,会影响人的生活
25、当你一进入球场,打起自己喜爱的篮球,就把所有的烦恼都忘了;当你一碰到不解的数学题,做题把时间忘了,做到很晚;当你一打开电脑,可能就把所有的作业都抛到了脑后。这些情趣来自于
A、对生活的欣赏
B、人的兴趣
C、身边的诱惑
D、积极的情绪
26、“清理了野蛮的污浊,心灵才会漾起纯净的清波;扫除了愚昧的灰尘,思想才会绽放美丽的花朵。”这段话启示我们()
①要培养高雅的情趣,就必须摒弃不文明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②高雅的生活情趣符合科学、文明、健康的要求
③具有广泛的兴趣是培养情趣的基础
④高雅的生活情趣不是天生的,要靠后天培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7、星期天,小英正在大街上玩,一名中年男子走过来对她说:“我是导演,正在物色演员,你的气质非常适合剧中的角色,如果你同意马上可以去试镜头。”对此,小英的最佳做法应是
A、先征求家长的意见,或调查属实后,再决定是否去试镜头
B、立即跟这名男子去试镜头,以免错过当演员的机会
C、找人把这名男子抓起来,对其进行审问
D、拨打“110”报警电话,将此人送交公安机关处理
28、某学学生放学回家经过一建筑工地,遇见窃贼正在偷建筑材料。下列是几个人的不同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①窃贼是大人 我们斗不过他们,保护自己,不理他们是上策 ②拨打“110”报警电话 ③暗地里跟踪,看他们把材料偷到哪里去,好为将来破案提供线索
④一人去报警,其余的人悄悄跟踪,不能让那几个家伙跑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9、“人要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才能学会走路。”马克思的这一名言说明的道理是:
A.人生难免有挫折B.挫折是一把双刃剑
C.失败乃成功之母D.遇到了挫折,要学会自我疏导30、2012年10月20日,“中国网事·感动2012”第三季度网络人物“坚强小子”罗杰,1岁时被黄泥掩埋,l0岁时两次溺水、20岁时被砸中脊椎„„从小父母离异与奶奶相依为命的罗杰,不久前救人时再遭煤气爆炸。冒着大火、浑身焦黑的他冲进里屋,救出一对夫妻,自己却只剩两成完肤网友评价这个“坚强小子”:生命以痛吻我,我却回报以微笑。“坚强小子”罗杰告诉我们
①要以积极、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面对挫折②要以坚强的意志与厄运抗争③对于强者来说,困难和挫折是成功道路上的垫脚石④只要有了困难和挫折,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31、从8岁到22岁,4000多个日子里,“最美女孩”孟佩杰日复一日地照顾养母刘芳英,任劳任怨,不离不弃。2009年孟佩杰被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录取,不放心养母的她决定“带着母亲上大学”,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继续照顾养母的生活。这表明孟佩杰
①积极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自立自强,敢于承担家庭责任
③认真履行了受教育的法定义务④非常热心公益,主动为国分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2、美国著名女作家海伦·凯勒一岁半时,一场重病夺去她的视力和听力,随后她又失去了说话的能力,然而她没有消沉,她凭着顽强的毅力,靠学习盲文,以优越的成绩从哈佛大学毕业,并掌握了五种文字,出版了14部著作。此材料说明的道理是
A、“挫折是一把双刃剑”,“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B、有挫折就会有成功,不经历挫折的人不会成才
C、导致挫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D、只有伟人才会遭遇挫折,身处逆境33、2011年4月,四川省都江堰市友爱学校的操场上,汶川地震中双腿高位截肢的学生张春梅正在轮椅上和同学们一起上体育课,只见她笑着推动轮椅,娴熟地运着篮球。张春梅脸上的笑容告诉我们
①要以积极、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面对挫折②要以坚强的意志与厄运作斗争③对于强者来说困难和挫折是成功路上的垫脚石④自信的人能克服人生中的一切困难
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上海九年级英语选择题 第2篇
我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努力挑战自己的能力极限,严格规范课前准备,立足提高课堂效率,重视课后反思,努力探索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规律,争做研究型的教师。下面就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及复习计划做如下安排:
一 教学目标
根据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学科课程标准》,参照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通过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从而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寓教于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教材为载体,密切结合教材,在课堂上努力创设各种情景夯实语言知识及语言技能,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记忆、观察、思维及想象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 课时安排
本教材共13课,包括两课复习课。周课时量为6课时。在一学期(约17周)内完成。第1周到第12周,每周一个新课。后五周进行复习。
三 具体实施
1课堂上随堂安排口头练习。课前进行复习提问及听写,记录成绩,分期汇总。
每两周进行一次单元测试,每学期安排单元检查两次,期中检查,期末检查各一次。2第1周到第12周,讲解课文;第13周开始进行复习。将每课出现的单词、词组、语法、句型结构及交际功能用语进行一周一次的专项练习。复习计划
1)在讲解新课时,向45分钟要质量。以课文内容(Talk like this、Look and say)为基础,运用情景教学法及多种教学形式,如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两人一组活动等形式,努力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个模拟环境,使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下反复强化每课所学的句型及交
际功能用语,鼓励学生在积极使用已学的语言材料基础上进行略有发挥性的交际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及实际运用能力,使学生在用中学,在用中练。
2)每单元给学生补充一些与课文有关的知识性、趣味性较强的阅读文章。增加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
3)对单词、词组、句型的复习
(1)了解并掌握基本构词法,如派生词、合成词、前缀、后缀等。掌握构词法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从而掌握背词技巧,减少背词压力。
(2)运用选择、判断及对话等多种形式,将各课的词组、句型归纳起来,做专项练习。将单词融入词组、句型中。在复习词组、句型[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FFKJ.Net]的同时,也复习了单词,使这三项练习融会贯通,融为一体。
4)对语法的复习
首先掌握6种词类(名词、代词、动词、数词、形容词和副词)的词性变化及基本用法。复习本教材中出现的语法项目,如动词不定式、过去完成时、宾语从句、过去将来时。
(1)介绍每种语法的基本概念及用法。
(2)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进行操练。这样既复习了本书中出现的语法项目,又巩固了课文中的句子。可谓一举两得
九年级英语语法难点解析 第3篇
九年级英语学习的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有must,could,may,might,can等。它们在表示推测的时候,用来说明说话者的主观看法。先来看下面的例句,然后补全结论中所缺的内容。
[例句]
1. You've had no sleep for 36 hours.You must be very cxhaustcd.
你已经36小时没睡觉了,你一定筋疲力尽了。
2. Don't play with the knife.You could/may/might cut yourself.
不要玩小刀,你会伤了自己。
3. He can't be at home.He has gonc to Shanghai.
他不可能在家。他去上海了。
[结论]
A.当must表推测时,一般只用于肯定句,意为“肯定、一定”。它的肯定程度比could,may,might大得多。
B.could,may与might均可表示把握性不大的推测,意为“可能、也许”。
C.表示否定推测时常用can't,意为“不可能”。切记不要用mustn't。
[运用]
选择最佳选项
()1.—Susan's parents have bought a large house with a swimming pool.
—It ______ be very expensive
A.must B.can
C.mustn't D.may not
()2.Henry______be at homc because he phoned me from the farm just now.
A.mustn't B.isn't able to
C.may not D.can't
()3.—Whose red backpack is this?
—It______be Tom's.His backpack is red.
A.might B.need C.must D. can't
Key:
1-3 ADA
二、如何正确使用used to
初中三年级英语中,我们学习了used to这一短语,它是初中英语一个重点短语。但是有些同学却不太清楚它的用法,在此我们就如何正确使用这个词组作一下分析。used to意为“过去常常”,表示动作已经成为过去,现在不再做了。请仔细观察下面有关used to的句子,然后补全结论部分所缺的内容。
[例句]
1.Chinese people used to think that Chang'e was on the moon.
2.He didn't use to come here./He usedn't to come here.
3.Did he use to come here by bus?/Used he to come here by bus?
4. She used to go to work by bike,didn't she/usedn't she?
5. The boy didn't use to like eating candy,did he/used he?
[结论]
A.used to意为“过去常常、以前常常”,后接动词______,表示过去的习惯。
B.used to的否定形式和疑问形式可以借助于助动词______,也可以直接用______进行转换。
C.含有used to的反意疑问句的附加部分常借助于助动词______或used构成。
[运用]
()1.He used to______in America,but now he lives in China.
A.live B.living C.lives
()2.You used to go to school by bike,______?
A.don't you B.didn't you C.used you
[拓展]
★be/get used to意为“习惯于(做)……”。后面跟名词或v-ing形式。例如:
Are you used to the wet weather here?
She has got used to eating Chinese food.
★be used to do意为“被用来做……”,后面跟动词原形。例如:
This knife is used to cut bread.
★be used for意为“用于/被用来(做)……”,后面跟v-ing形式。例如:
The scissors are used for cutting hair
[跟踪练习]
用used to,be used to,be used for的适当形式填空。
3.The pen______writing.
4.______your brother______play soccer after school?
5.My father_______drinking coffee after dinner.
Key:
A.原形,B.did,used.C.did
1.A 2.B 3.is used for 4.Did,use to/used,to 5.is used to
[根据汉语提示,完成下列句子]
(本题由责任编辑补充)
6.你过去常打篮球吗?
______you____________ basketball?
______you______ ______ ______ basketball?
7.我现在不给你写信了,但过去经常写。
I don't write to you now,but I______.
8.我母亲过去是一位农民,但现在她是一名工人。
My mother__________________a farmer,but now she is a worker.
9.他过去常在阳光下读书。
He__________________in the sun.
He____________in the sun.
10.他将会习惯于早起。
He wil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up early.
Key:
上海九年级英语选择题 第4篇
上海九年级英语选择题 第5篇
UNIT 1 body language college part-time travel agency greet cheerfully sigh fax gesture hesitate remind eye contact key unfriendly confused westerner might lack close frequent avoid authority elder difficulty sepeaker impolite stare descriptive ballet movement stage entertainment cross rub rapidly anxious reasonable chin repeat scratch outdoing itch rhythm vowel pronunciation false bless underneath brief regards reminder relaxed ashamed observe point firmly uncomfortable appreciate lazy nod chest prefer…to…
九年级信息技术选择题6 第6篇
122、在Powerpoint中,关于超级链接的描述错误的是()。
A、使用“插入”菜单中的“超级链接”菜单项可以创建超级链接 B、使用“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动作设置”菜单项可以创建超级链接 C、超级链接使用户可以从演示文稿的某个位置直接跳转到另一个位置 D、创建超级链接时,不能使用URL地址
123、在Powerpoint中,当幻灯片放映时,可以按()键终止放映。A、Esc B、Ctrl C、Del D、Shift 124、幻灯片播放过程中,单击一次鼠标左键一般会()。A、切换到第一张幻灯片 B、切换到最后一张幻灯片
C、切换到上一张幻灯片 D、切换到下一张幻灯片或本张幻灯片的下一个播放对象。
125、使幻灯片在放映时实现在不同幻灯片之间的跳转,需要为其设置()。A、超级链接 B、自定义动画 C、幻灯片切换 D、录制旁白
126、在PowerPoint的()视图下,可以最容易、最直观地调整幻灯片之间的顺序。
A、幻灯片视图 B、大纲视图 C、幻灯片浏览视图 D、备注页视图 127、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要选定连续的多张幻灯片,先选定起始的一张幻灯片,然后按()键,再选定末尾的幻灯片。
A、Ctrl B、Enter C、Alt D、Shift 128、创建新演示文稿时,最适合初学者的方法是()。A、利用空演示文稿 B、利用内容提示向导 C、利用模板 D、打开已有的演示文稿 129、使用 Powerpoint,可以制作()。
A、公司简介 B、演讲稿 C、教学幻灯片 D、以上都是 130、如果要想再编辑一个已存在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错误的操作是()。A、启动PPT后,选择“打开已有的演示文稿”,再选择该文件图标 B、在Windows下打开该文件所在文件夹,双击该文件图标
C、在PPT窗口菜单栏上选择“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再输入文件名 D、单击“文件/打开”,找到该文件所在文件夹后双击该文件图标
131、如果要从一个幻灯片淡入到下一个幻灯片,应使用菜单“幻灯片放映”中的()命令进行设置。
A、动作按钮 B、预设动画 C、幻灯片切换 D、自定义动画
132、关于PowerPoint幻灯片演示文稿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使用“F5”功能键观看放映 B、幻灯片可以使用图片作为背景 C、幻灯片可以不按顺序播放 D、同一张幻灯片中不可以同时插入背景音乐和录制的朗读声
133、若要使一张图片出现在每一张幻灯片中,一般情况下需要将此图片插入到()中。
A、幻灯片模版 B、幻灯片母板 C、标题幻灯片 D、备注页 134、在Powerpoint演示文稿中,以第一张幻灯片中的某个图片为链接点,设置超级链接到最后一张幻灯片,应该选择链接到()。
A、原有文件或网页 B、新建文档 C、本文档中的位置 D、电子邮件地址
135、制作幻灯片时,下列()情况使用到“另存为”命令。
A、第一次保存演示文稿 B、打开某个演示文稿,做了修改后存盘
C、建立演示文稿的副本,以不同文件名存盘 D、设置了动画效果后
136、在PowerPoint中,对于已创建的多媒体演示文档可以用()命令转移到其它未安装PowerPoint的机器上放映。
A、文件/打包成CD„ B、文件/发送 C、编辑/复制 D、幻灯片放映/设置幻灯片放映„
137、在Powerpoint中,单击工具条的“新幻灯片”按钮,可以在当前幻灯片的()插入一张新幻灯片。
A、前面 B、后面 C、文档尾 D、文档首 138、按照网络覆盖范围分类,校园网属于()。A、局域网 B、互联网 C、城域网 D、广域网
139、计算机网络是通过通信媒体,把各个独立的计算机互相连接而建立起来的系统。它实现了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资源共享和()。A 屏蔽 B 独占 C 通信 D 交换 140、关于Internet,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Internet是全球性的国际网络 B、Internet起源于美国
九年级语文文学常识选择题 第7篇
臧永红
1、你对下列作家的情况熟悉吗?哪一项说法正确?
A、《孟子》一书,相传是孟子的弟子所作。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B、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和散文成就都很高,在《马说》一文中他慨叹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C、《天上的街市》,作者郭沫若,诗人、学者。他的诗充满奇妙的想像和丰富的联想,代表诗集有《女神》《繁星》。
D、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四大悲剧是《李尔王》《哈姆莱特》《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
2、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唐朝诗人杜甫写的诗。B、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
C、成语“一鼓作气”“扑朔迷离”“黔驴技穷”分别出自于《曹刿论战》《口技》《黔之驴》。D、福楼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
3、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蒹葭》选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B、魏学伊《核舟记》、林嗣环的《口技》均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c、《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文学家莫泊桑的作品。
D、、《漱玉词》《稼轩长短句》的作者分别是李清照、苏轼。4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
B、《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C、《紫藤萝瀑布》和《海燕》都是状物抒情的散文,都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健康情怀。D、《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的马克·吐温,《松鼠》《最后一课》的作者分别是法国的布丰、都德。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醉翁亭记》以“醉”“乐”二字提挈全篇,表达了作者与民间同乐的思想。
B、《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构思精巧、情景交融又富有哲理的散文,题目中“瀑布”一词,用比喻手法既描写出紫藤盛开的壮观,又暗示生命长河的伟大。
C、奥楚蔑洛夫是苏联作家契诃夫所著《变色龙》中的主人公,这篇小说紧扣“变”字,刻画了沙皇忠实走狗的丑恶嘴脸,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腐朽。
D、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6.下面对文学名著点评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了当时英国统治阶层的腐败和罪恶。
B.罗曼.罗兰《名人传》中的三大名人分别是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
C.《西游记》中,唐僧在五行山下收孙悟空,在流沙河收猪八戒,路经高老庄收沙僧为徒。从此,师徒四人开始了西天取经的漫漫旅程。
D.《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7.选出下列课文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3分)
A《马说》运用“托物寓意”的手法,借议论千里马被埋没,讽喻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昏庸,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
B《海燕》是苏联作家高尔基写的一篇散文,文章用象征手法呼唤革命暴风雨尽早到来,鼓舞革命者勇敢搏击。
C《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诗人借陋室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D、《紫藤罗瀑布》是作者宗璞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罗花,睹物思怀而写下此文。文章借紫藤罗花的盛开,引出对生命的感慨。8.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中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冷酷自私、惟利是图的形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松鼠》的作者布丰也是法国作家,著有《自然史》。B.《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光是西汉时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本篇文章记叙了陈胜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西汉刘向编订的《战国策》。讽,指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C.著名散文家、诗人朱自清写的优美散文《绿》,着力刻画梅雨潭绿色所呈现出来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自然,对新生活充满希望的积极情绪。《背影》则通过回忆父亲爬月台给我买橘子的背影,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周代诗歌305篇。《蒹葭》和《关雎》这两首 诗均出自《诗经》,诗中歌颂了纯洁的爱情。
答案1 D 2C
3D
4C
5C
6C
7B
浅析九年级英语教学 第8篇
关键词:九年级英语,英语教学,巧设情境
九年级英语教学是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提高、补充、完善的过程。初中英语教改目标定位原则:整体性、发展性、可测性, 即初中英语教学目标的定位从整体上着眼, 从整个教学目标体系出发, 在准确定位课时目标的基础上, 使目标之间相互配合, 相互衔接, 产生休整效应, 同时让学生既要充分了解自我已有的先行知识, 使课堂教学的内容能照顾到全体学生, 又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发挥自身的潜力。此外, 教师还应对自己的教学效果做到及时、准确地掌握。
一、做好课前预习, 提高学习效率
初中英语新课改强调对学生听、说、读、写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特别强调了对学生学习习惯和英语语感的培养。预习是学生利用已有所学内容对新知识的感知过程, 这不只是要求学生肤浅地翻阅课本, 而是应写预习笔记, 提出疑问, 上课时紧跟教师思路, 并适时向教师提问。但倘若未预习, 则上课时学生就会略显尴尬, 造成被动听讲的局面, 降低了学习的效率。例如, 学生在学习“Howdo you study for a test?”这课时, 可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对课文先进行初步翻译, 勾画疑点、难点, 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适当做一做课后习题。
二、巧设情境, 营造愉悦课堂气氛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需要自由活动空间, 就像健康需要空气一样。”教师营造民主、和谐、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 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在每次英语课教学前可轮流让学生准备三分钟的英语演讲或是英文歌曲表演, 既激发学生兴趣, 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师在教学时还可结合教学内容, 将课文语言运用于实际生活。比如, 在讲授“Unit6 Ilike music thatIcan danceto.”时, 可让学生在课堂表演唱歌、跳舞等内容, 从而使用课文内容“IlikemusicthatIcandance too.”教师还可适时播放多种音乐, 向学生提问:“What kind ofmusic do you like?”“I like music that I can sing along with.”“Tomlikes music that is quite and gentle.”
同时,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应多使用鼓励、赞扬性语言。“Youare so cleave! ”“Good! ”“Wonderful!”等。心理学表明, 人在被表扬时会较易对事物产生兴趣。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 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张洁说:“任何一种兴趣都包含着天性中有倾向性的呼声, 也许还包含着一种处在原始状态中的天才的闪光。”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在驱动力, 能使无效变有效, 化低效为高效,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讲授“Unit 7Wherewould you like to visit?”时, 可让学生畅所欲言, 还可让学生带上自己喜欢地方的明信片、照片或是自己亲身去过的城市照片等等, 用英语向大家讲述为什么自己喜欢这个地方:“Iove places where the people are really friendly.”“I like places wherehe weather is always warm.”
三、重视总结复习, 提高英语综合素质
复习是知识点再现, 巩固、提高和深化所学知识点的过程, 也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环节。艾滨浩斯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 也是从心理学角度对记忆进行系统实验的第一人。研究表明, 遗忘速度最快的区段是20分钟、1小时、24小时, 分别遗忘42%、56%、66%;2~31天遗忘率稳定在72%~79%之间;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等。因此可知复习的最佳时间是记材料后的1~24小时, 最晚不超过两天, 在这个区段内稍加复习即可恢复记忆。过了这个区段会遗忘材料的72%以上, 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英语知识点涵盖面广, 内容丰富且多较为琐碎, 有必要对所学知识及时开展复习。 (1) 可按照讲授单元进行复习, 归纳总结本单元重点单词、词组和句型。 (2) 可根据英语语法知识点总结, 便于日后英语语言的组织和书写。 (3) 教师可通过测验、比赛、英语演讲等形式开展英语复习, 督促学生使新知识纳入已有知识结构体系中, 反复思考, 把握问题实质, 并发展我们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4) 初中九年级英语复习还担负着中考英语复习的重任, 学生更有必要将自己所学知识点积累总结, 必要时将错题集在错题本上, 以便查漏补缺。
如何组织九年级英语总复习 第9篇
【关键词】扣“纲”依“本” 有的放矢 查漏补缺 对症下药导控 信息反馈
复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复习可以巩固知识,把新旧知识系统化,并使之得到补充和发展。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难处,讲究策略、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使复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总结多年来的教育教学经验使我认识到,应着重从如下六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中考英语总复习:
一、以“大纲”和“中考要求”为依据,以“教材”为中心,有的放矢
众所周知,《教学大纲》是教材的纲要,也是教学的依据。同样,中考命题理所当然地要体现、落实《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因此,在考前组织英语总复习时就要扣“纲”依“本”,有的放矢。所谓扣“纲”依“本”,有的放矢就是指以英语《教学大纲》为纲,以现有英语教材为本,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复习。首先,应反复多次地学习分析《教学大纲》,吃透其精神,并且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初中各学段的“四会”“三会”知识点(大到语法体系,小到重点单词)编排成一个“知识结构表”,教师依据所编知识网络来制订总复习计划,学生也可以按图索骥;其次,应讨论研究近几年的中考英语试题,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自己所编“知识结构表”,列出所考查的知识点及其频率和未考查到的知识点,从中领会到中考命题的思路和意图,据此揣摩当年的中考命题走向,进而确定总复习的策略和着重点;再次,测试命题也要做到“纲举目张”。每次在自己的测试命题中,运用“双向细目表”确定测试内容要点(体现“双向基”要求)和题型要求及其分数分布。这样坚持下来,测试命题就自然地形成了一个知识体系,根据该体系,不仅明确地知道复习中落实了什么和未落实什么,牢牢驾驶复习方向,而且还准确地掌握了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遗漏和欠缺,以便有效地进行补救。
二、理顺思路,突出重点,提高效果
初三中考复习涉及面广、灵活性大。只有对《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有全面的认识,并据此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优化设计,科学训练,才能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紧密结合教学实际,以中考提升和考前演练,把单纯的知识点进行综合,即由点到面,由单元到学科。为此我们可以把中考复习分为三轮:
第一轮:“课课过关”。通过单元知识要点指导及语言训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全面理解,更扎实地掌握每单元的重点、难点,巩固双基,扩展解题思路,提高“四会”能力。教师把单元的重点、难点编成复习提纲,在课堂上用二十分钟讲解,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通过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了全方位的了解,然后要求学生在十分钟之内独立完成配套练习。最后用十分钟来讲评和总结。
第二轮:“点点过关”。经过全面、系统、综合地复习一轮后,发现学生在知识点上的障碍。分知识点编写专项训练题,对症下药逐点突破。
第三轮:模拟测试。通过模拟测试,对学生的复习体系进行查漏补缺,并且调整好学生的状态,这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应试技能的提高。
三、建立信息反馈渠道,确保有效导控
进入总复习阶段,教师就是“导演”,大到复习阶段安排,小到每节授课内容,还有学生的学习状态,都需要教师导控。教师要做到导控自如,就必须及时掌握准确、可靠的信息,因为教师可以根据反馈的信息了解到学生复习是否到位,效果怎样以及状态如何。为确保导控自如,应建立如下反馈渠道,以获取各种信息:1.课代表渠道。将课代表训练成教师的“替身”,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随时了解学生;2.“三结合”渠道。即定时与上层、中层和下层学生代表进行接触;3.课堂渠道。借助课堂提问和课堂练习来了解学生;4.作业、测试渠道。作业用来检查课堂效果,测试则用来检查阶段效果;5.生活渠道。与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交朋友,关心、感化学生;6.家长渠道。利用电话与家长沟通,进而了解学生。最后把各种渠道获取来的反馈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及时反馈给学生,以帮助学生调整自我,确保对复习的有效导控。
四、树立信心,注重学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多鼓励、多表扬,给学生树立信心。在教学中,不仅要抓住课堂教学,还应多管齐下。如课外活动、互助小组、学法指导、学习目的教育等等。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让他们获得成就感,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进行考试技巧指导,争取学生正常发挥
复习的最后阶段,既要对学生进行高效率的知识和能力训练,又要教育他们善于自我调节,从而增强考生的心理承受力度,以便从容应试。
上海九年级英语选择题 第10篇
为了不让大家因假期而和其他同学拉下差距,小编特地为大家准备了这篇2018九年级上册化学寒假作业选择题,希望你们能时刻记住自己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
1.下列家庭厨房中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酿制酱油 B.水 沸腾 C.天然气燃烧 D.牛奶变酸
2.目前空气质量报告中新增了PM2.5指标,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的颗粒物。为实现空气质量达标,合理的做法是
A.露天焚烧秸秆 B.汽车排放尾气
C.煤炭直接燃烧 D.利用太阳能发电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单质是
A.N2 B.O2 C.H2O D.CO2 4.下列金属中,最活泼的是
A.银 B.铜 C.镁 D.铝
5.下列元素均为人体所必需的金属元素。儿童摄人不足会导致发育停滞、智力低下的是
A.铁 B.钾 C.钙 D.锌
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白酒 B.加碘盐 C.食用醋 D.干冰
7.偏钛酸钡(BaTiO3)因其显著地压电效应而广泛的应用于超声波发生装置中。已知偏钛酸钡中Ba元素的化合 价为+2价,则钛元素的化合 价为
A.+1 B.+2 C.+3 D.+ 4
8.关于铁及其制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某些金属和碳元素的铁合金,其性能比纯铁更优良
B.铁生锈时生成四氧化三铁
C.其它金属单质与铁一样,都能与盐酸反应得到氢气
D.炼铁高炉内碳夺取氧化铁中的氧而生成了铁
9.工业上利用下列反应制取金属Hg:4HgS+4CaO=4Hg+3X+CaSO4。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
A.CaS B.CaSO3 C.SO2 D.SO3
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雾
B.将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产生红褐色沉淀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把点燃的木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 11.每年我区都要进行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以下是一些同学在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的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滴加液体
B.在托盘天平上直接称量固体物质
C.用药匙或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底部
D.握住试管夹的短柄给试管内的药品加热
12.下列说法不符合化学常识的是
A.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用盐酸洗去铁制品表面的灰尘
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D.可在积雪的道路上撒盐以促进冰雪融化
1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C.t2℃时,甲或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比是 W:100
D.将甲、乙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2℃降到t1℃时,乙先析出晶体
14.小郑设计了趣味实验装置(见右图),其气密性良好。若要使B中尖嘴导管有喷泉产生,则A中加入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
A.食盐和水 B.硝酸铵和水
C.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D.铜和稀硫酸
15.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X O2 CO2 H2O
反应前质量/g 16 70 1 0
反应后质量/g 0 待测 45 36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X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表中待测值为5 D.反应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