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析二期末考试(精选8篇)
数学分析二期末考试 第1篇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鄌郚镇中心小学 刘明德
一、基本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共有50人参加,及格率96%,其中优生有30人,占60%,总分4353分 ,平均分87.06分,全县二年级数学共107位任课教师,本班位次39。
二、卷面分析
本次试卷共有六大题 :
一、认真细心算一算;
二、灵活运用填一填;
三、仔细推敲选一选;
四、心灵手巧画一画;
五、判断方向我能行;
六、解决问题我最棒。各种题型都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整个试卷体现“数学即生”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
试卷检测的范围应该说内容是非常全面的,难易也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学生答题分析
1、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
对学生的成绩统计过程中,我们的心情可以说是 “喜忧参半”。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效果较好,特别是在计算部分、把对应的时间连起来,解决问题,这部分丢分较少。同时,从学生的答卷中也反映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让我们的教育教学走上良性轨道,应当引起重视。如何扎实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如何加强班级管理,1 提高学习风气,在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次检测结合试卷剖析,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普遍错误类型:
第一、不良习惯造成错误。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认为试题简单,而产生麻痹思想,结果造成抄写数字错误、加减号看错等。
第二、审题不认真造成错误。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审题存在较大的问题,有的题目需要学生在审题时必须注意力集中才能找出问题,但学生经常大意。
2、典型题情况分析
(1)灵活运用填一填:学生在第6题中出现错误较多,个别学生对方位掌握的不扎实。
(2)判断方位我能行:有的学生不会看图,导致判断方位出现错误,本题失分的较多。
(3)仔细推敲选一选:选择题第5小题出现错误较多。
四、存在问题
根据以上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学生整体观察题目的意识和习惯不够,对题的特征缺乏敏感性。
2.没有认真看题,漏题写错都有发生。
3.解决问题中知道答案,但漏写算式,还有部分学生审题不清。
五、今后教学改进措施
通过本次测试情况分析我们的教学现状,在今后的教学与评价过程中应作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大题型的训练,多加强学生语言口头能力的培养和书写能力的训练。
2、以后多出一些新颖,多样化的题目让学生练
3、培养他们分析问题,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
4、培养他们认真做题的好习惯。
5、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空间观念,让学生乐于交流,学会倾听的好习惯。
6、课后积极做好培优转差工作,及时给学生补课,查缺补漏,找寻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尽快赶上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本次考试本班考的较好,力争再下次测试中提高名次。
数学分析二期末考试 第2篇
李寨小学 韩翠平
时间过得真快,一学期又过去了,本学期的期末考试也如期举行。下面是本次考试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原有人数21人,参考人数21人。总成绩1766.5分,平均分84.12分。合格率100%,优秀率52%。整体情况良好。
二、题型难易度及覆盖面的分析 随着课改的深入,考试评价的形式和内容也在做相应的改变,突现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关注;在发展性上,积极寻求试题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加大联系生活实际的数学知识的考查力度。具体而言,此次命题题量大,题目类型琐碎灵活。不但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及口算、笔算能力又考察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还考察了学生认真审题及细心答题的习惯。考生卷面得分率及失分状况分析 试卷共分六个大题:
(一)填一填。共15小题。其中出错最多的是第13,15题。这两道题是考查学生动手能力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出错原因是部分学生没有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学得不扎实。
(二)算一算
这其中又包括用竖式计算和脱式计算,学生掌握情况较好,失分较少。
(三)画一画
画一个开口向下的钝角和一条比1dm短6cm的线段。都是平时练习的内容,学生掌握较好。
(四)根据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因为数字信息较明显,学生失分率较低,正确率较高。
(六)解决问题。共5小题。特别是第5小题,此题本身不难,但是大部分同学看不懂图,造成学生失分率比较高,看来在今后教学中应进行看图题的强化训练。
三、几点反思:
1、低年级学生加强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2、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
3、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夯实和基本练习到位、练习多样的训练。
数学分析二期末考试 第3篇
一、我能端正地写出反义词。 (6分)
二、我会拼, 也会写。 (12分)
三、我能根据读音, 在括号里填入正确的字。 (5分)
四、我会圈出正确的读音或字。
将 (jiānɡjiànɡ) 来朝 (zhāo cháo) 霞
长 (zhǎnɡchánɡ) 跑柳梢 (shāo qiāo)
眨 (zǎzhǎ) 眼活泼 (pōbō) (已己) 经
(晴睛) 空 (因应) 该 (炒秒) 菜
五、我会连一连。 (4分)
六、我会照样子写。 (4分)
七、我会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 (4分)
1. (1) 什么 (2) 多么 (3) 怎么 (4) 那么
(1) 爸爸_______关掉精彩的球赛看舞蹈节目了呢?
(2) 蜻蜓展开小小的翅膀, _______漂亮啊!
(3) 乌鸦用_______办法喝到了瓶子里的水?
(4) 军舰上有_______多海鸥。
2. (1) 吗 (2) 吧 (3) 呢 (4) 呀
(1) 棉花姑娘问蚜虫:“你们是谁_______?”
(2) 你赶紧睡觉_______, 明天还要上学_______。
(3) 小壁虎借到尾巴了_______?
阅读·积累 (20分)
八、我能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0分)
九、我会读短文, 回答问题。 (10分)
家
树叶是小毛虫的摇篮, 花朵是蝴蝶的眠床。歌唱的鸟儿, 有一个舒适的 () 。辛勤的蚂蚁和蜜蜂, 都住在漂亮的大宿舍 (shè) 里。小螃 (pánɡ) 蟹 (xiè) 和小鱼的 () , 在蓝色的小河里。蚂 (mà) 蚱 (zh) 和蜻蜓的家园, 在绿色的田野上。可怜的风没有家, 东跑西跑也找不到一个地方休息, 天一阴就急得不住地流眼泪。我们最幸福, 生下来就有爸爸妈妈给准备好了家, 在家里安安稳 (wěn) 稳地长大。
1. 选一选, 在文章的括号里填上词语。请填序号。 (2分)
(1) 乐园 (2) 小窝
2. 下面和短文中的“幸福”意思最接近的词语是 () 。 (1分)
A.幸好B.幸运
3. 我能按照短文内容把它们送回家。 (4分)
4. 我能正确地判断下面的说法。 (对的打“√”, 错的打“×”) (3分)
(1) 蚂蚁住在漂亮的摇篮里。 ()
(2) “云急得不住地流眼泪”是指天下雨了。 ()
(3) 这篇文章主要告诉我们云很可怜。 ()
【命题意图】
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由口头、书面两部分组成。口头测试占40分, 包括课内生字认读、课外生字认读、课文朗读、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本测试卷为书面测试部分, 占60分。
期末测试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本测试卷依据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 紧扣教材, 以基础知识为主, 遵循“注重基础、注重方法、注重能力、渗透情感”的原则, 以考察大部分学生语文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能力为主, 也兼顾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 力求让各层次学生都有所收获。本测试卷题量适中, 难度系数在0.92左右, 知识点覆盖面广, 仅“识字·写字”部分前四题就涉及教材内容35课, 占全册教学内容的70%。
“识字·写字”部分安排了七道题目, 采用一年级学生熟悉的写一写、圈一圈、连一连、选一选等形式, 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前三题, 针对本册教材的重点, 考察学生正确拼读、端正书写的能力, 以反义词、看拼音写词语、同音字辨析三种形式出现, 考察学生掌握字形、理解意思及准确运用的能力, 题型比较灵活。第四题考察了多音字、易错字, 重点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情况。第五至第七题, 选取了量词、偏正词组、语气词等本册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考察。在测试卷中选取了课文中出现的词语、词组形式, 稍加变式和拓展, 意在检查学生搭配、运用的能力, 更进一步地让学生通过测试积累语言, 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
期末考试测试卷(二) 第4篇
1.已知R为实数集,M={x|x2-2x<0},N={x|x≥1},则M∩(CRN)= .
2.命题:“x∈(0,+∞),x2+x+1>0”的否定是 .
3.已知z=(a-i)(1+i)(a∈R,i为虚数单位),若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实轴上,则a= .
4.设不等式组0≤x≤2,
0≤y≤2,表示平面区域为D,在区域D内随机取一个点,则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大于2的概率是 .
5.阅读右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的s值等于 .
6.椭圆x2a2+y2b2=1(a>b>0)的右焦点为F1,右准线为l1,若过点F1且垂直于x轴的弦的弦长等于点F1到l1的距离,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
7.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E是AB边上的动点,则DE·DC的最大值为 .
8.设a,b∈R,且a≠2,若定义在区间(-b,b)内的函数f(x)=lg1+ax1+2x是奇函数,则a+b的取值范围是 .
9.巳知函数f(x)=cosx(x∈(0,2π))有两个不同的零点x1,x2,且方程f(x)=m有两个不同的实根x3,x4.若把这四个数按从小到大排列构成等差数列,则实数m的值为 .
10.关于x的不等式x2+25+|x3-5x2|≥ax在[1,12]上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11.已知正数x,y满足(1+x)(1+2y)=2,则4xy+1xy的最小值是 .
12.已知函数f(x)=x4+ax3+2x2+b,其中a,b∈R.若函数f(x)仅在x=0处有极值,则a的取值范围是 .
13.已知a,b,c(a<b<c)成等差数列,将其中的两个数交换,得到的三个数依次成等比数列,则a2+c22b2的值为 .
14.如图,用一块形状为半椭圆x2+y24=1(y≥0)的铁皮截取一个以短轴BC为底的等腰梯形ABCD,记所得等腰梯形ABCD的面积为S,则1S的最小值是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
15.(本小题满分14分)
在△ABC中,A,B,C为三个内角a,b,c为三条边,π3<C<π2,且ba-b=sin2CsinA-sin2C.
(1)判断△ABC的形状;
(2)若|BA+BC|=2,求BA·BC的取值范围.
16.(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是棱BC、AB的中点,点F在棱CC1上,已知AB=AC,AA1=3,BC=CF=2.
(1)求证:C1E∥平面ADF;
(2)设点M在棱BB1上,当BM为何值时,平面CAM⊥平面ADF?
17.(本小题满分15分)
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的离心率为12,且经过点P(1,32).
(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F是椭圆C的右焦点,M为椭圆上一点,以M为圆心,MF为半径作圆M.问点M满足什么条件时,圆M与y轴有两个交点?
(3)设圆M与y轴交于D、E两点,求点D、E距离的最大值.
18.(本小题满分15分)
如图,AB是沿太湖南北方向道路,P为太湖中观光岛屿,Q为停车场,PQ=5.2km.某旅游团游览完岛屿后,乘游船回停车场Q,已知游船以13km/h的速度沿方位角θ的方向行驶,sinθ=513.游船离开观光岛屿3分钟后,因事耽搁没有来得及登上游船的游客甲为了及时赶到停车地点Q与旅游团会合,立即决定租用小船先到达湖滨大道M处,然后乘出租汽车到点Q(设游客甲到达湖滨大道后能立即乘到出租车).假设游客甲乘小船行驶的方位角是α,出租汽车的速度为66km/h.
(1)设sinα=45,问小船的速度为多少km/h时,游客甲才能和游船同时到达点Q;
(2)设小船速度为10km/h,请你替该游客设计小船行驶的方位角α,当角α余弦值的大小是多少时,游客甲能按计划以最短时间到达Q.
19.(本小题满分16分)
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差数列{an}的公差d不等于0,设a1,a3,ak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bn}的前三项,
(1)若k=7,a1=2
(i)求数列{anbn}的前n项和Tn;
(ii)将数列{an}和{bn}的相同的项去掉,剩下的项依次构成新的数列{cn},设其前n项和为Sn,求S2n-n-1-22n-1+3·2n-1(n≥2,n∈N*)的值;
(2)若存在m>k,m∈N*使得a1,a3,ak,am成等比数列,求证k为奇数.
20.(本小题满分16分)
已知函数f(x)=-x3+x2+b,g(x)=alnx.
(1)若f(x)在x∈[-12,1)上的最大值为38,求实数b的值;
(2)若对任意x∈[1,e],都有g(x)≥-x2+(a+2)x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在(1)的条件下,设F(x)=f(x),x<1
g(x),x≥1,对任意给定的正实数a,曲线y=F(x)上是否存在两点P,Q,使得△POQ是以O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O为坐标原点),且此三角形斜边中点在y轴上?请说明理由.
附加题
21.[选做题] 在A、B、C、D四小题中只能选做2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A.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从圆O外一点P作圆O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B,AB与OP交于点M,设CD为过点M且不过圆心O的一条弦,
求证:O、C、P、D四点共圆.
B.选修42:(矩阵与变换)
已知二阶矩阵M有特征值λ=3及对应的一个特征向量e1=1
1,并且矩阵M对应的变换将点(-1,2)变换成(9,15),求矩阵M.
C.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极坐标系中,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ρ=22sin(θ-π4),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
x=1+45t
y=-1-35t(t为参数),求直线l被曲线C所截得的弦长.
D.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实数x,y,z满足x+y+z=2,求2x2+3y2+z2的最小值;
[必做题] 第22题、第23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22.袋中装着标有数字1,2,3,4的卡片各1张,甲从袋中任取2张卡片(每张卡片被取出的可能性都相等),并记下卡面数字和为X,然后把卡片放回,叫做一次操作.
(1)求在一次操作中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和数学期望E(X);
(2)甲进行四次操作,求至少有两次X不大于E(X)的概率.
23.(本小题满分10分)
对一个边长互不相等的凸n(n≥3)边形的边染色,每条边可以染红、黄、蓝三种颜色中的一种,但是不允许相邻的边有相同的颜色.所有不同的染色方法记为P(n).
(1)求P(3),P(4),P(5);
(2)求P(n).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x|0<x<1}
2. x∈(0,+∞),x2+x+1≤0
3. 1
4. 4-π4
5. -3
6. 12
7. 1
8. (-2,-32]
9. -32
10. (-∞,10]
11. 12
12. [-83,83]
13. 10
14. 239
二、解答题
15.(1)解:由ba-b=sin2CsinA-sin2C及正弦定理有:sinB=sin2C,
∴B=2C或B+2C=π,若B=2C,且π3<C<π2,∴23π<B<π,B+C>π(舍);∴B+2C=π,则A=C,∴△ABC为等腰三角形.
(2)∵|BA+BC|=2,∴a2+c2+2ac·cosB=4,∴cosB=2-a2a2(∵a=c),而cosB=-cos2C,∴12<cosB<1,∴1<a2<43,∴BA·BC=accosB=a2cosB=2-a2∈(23,1).
16.解:(1)连接CE交AD于O,连接OF.
因为CE,AD为△ABC中线,
所以O为△ABC的重心,CFCC1=COCE=23.
从而OF∥C1E.
OF面ADF,C1E平面ADF,
所以C1E∥平面ADF.
(2)当BM=1时,平面CAM⊥平面ADF.
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
由于B1B⊥平面ABC,BB1平面B1BCC1,所以平面B1BCC1⊥平面ABC.
由于AB=AC,D是BC中点,所以AD⊥BC.又平面B1BCC1∩平面ABC=BC,
所以AD⊥平面B1BCC1.
而CM平面B1BCC1,于是AD⊥CM.
因为BM=CD=1,BC=CF=2,所以Rt△CBM≌Rt△FCD,所以CM⊥DF.
DF与AD相交,所以CM⊥平面ADF.
CM平面CAM,所以平面CAM⊥平面ADF.
当BM=1时,平面CAM⊥平面ADF.
17.解:(1)∵椭圆x2a2+y2b2=1(a>b>0)的离心率为12,且经过点P(1,32),
∴a2-b2a=12
1a2+94b2=1,即3a2-4b2=0
1a2+94b2=1,
解得a2=4
b2=3,
∴椭圆C的方程为x24+y23=1.
(2)易求得F(1,0).设M(x0,y0),则x204+y203=1,
圆M的方程为(x-x0)2+(y-y0)2=(1-x0)2+y02,
令x=0,化简得y2-2y0y+2x0-1=0,Δ=4y20-4(2x0-1)>0……①.
将y20=3(1-x204)代入①,得3x20+8x0-16<0,解出-4 又∵-2≤x0≤2,∴-2≤x0<43. (3)设D(0,y1),E(0,y2),其中y1 DE=y2-y1=4y20-4(2x0-1)
=-3x20-8x0+16=-3(x0+43)2+643,
当x0=-43时,DE的最大值为833.
18.解:(1)如图,作PN⊥AB,N为垂足.
sinθ=513,sinα=45,
在Rt△PNQ中,
PN=PQsinθ=5.2×513=2(km),
QN=PQcosθ=5.2×1213=4.8(km).
在Rt△PNM中,
MN=PNtanα=243=1.5(km).
设游船从P到Q所用时间为t1h,游客甲从P经M到Q所用时间为t2h,小船的速度为v1km/h,则
t1=PQ13=26513=25(h),
t2=PMv1+MQ66=2.5v1+3.366=52v1+120(h).
由已知得:t2+120=t1,52v1+120+120=25,∴v1=253.
∴小船的速度为253km/h时,游客甲才能和游船同时到达Q.
(2)在Rt△PMN中,
PM=PNsinα=2sinα(km),
MN=PNtanα=2cosαsinα(km).
∴QM=QN-MN=4.8-2cosαsinα(km).
∴t=PM10+QM66=15sinα+455-cosα33sinα=1165×33-5cosαsinα+455.
∵t′=1165×5sin2α-(33-5cosα)cosαsin2α
=5-33cosα165sin2α,
∴令t′=0得:cosα=533.
当cosα<533时,t′>0;当cosα>533时,t′<0.
∵cosα在α∈(0,π2)上是减函数,
∴当方位角α满足cosα=533时,t最小,即游客甲能按计划以最短时间到达Q.
19.(1)因为k=7,所以a1,a3,a7成等比数列,又{an}是公差d≠0的等差数列,
所以(a1+2d)2=a1(a1+6d),整理得a1=2d,又a1=2,所以d=1,
b1=a1=2,q=b2b1=a3a1=a1+2da1=2,
所以an=a1+(n-1)d=n+1,bn=b1×qn-1=2n,
①用错位相减法或其它方法可求得{anbn}的前n项和为Tn=n×2n+1;
②因为新的数列{cn}的前2n-n-1项和为数列{an}的前2n-1项的和减去数列{bn}前n项的和,
所以S2n-n-1=(2n-1)(2+2n)2-2(2n-1)2-1=(2n-1)(2n-1-1).
所以S2n-n-1-22n-1+3·2n-1=1(n≥2,n∈N*).
(2)由(a1+2d)2=a1(a1+(k-1))d,整理得4d2=a1d(k-5),
因为d≠0,所以d=a1(k-5)4,所以q=a3a1=a1+2da1=k-32.
因为存在m>k,m∈N*使得a1,a3,ak,am成等比数列,
所以am=a1q3=a1(k-32)3,
又在正项等差数列{an}中,am=a1+(m-1)d=a1+a1(m-1)(k-5)4,
所以a1+a1(m-1)(k-5)4=a1(k-32)3,又因为a1>0,
所以有2[4+(m-1)(k-5)]=(k-3)3,
因为2[4+(m-1)(k-5)]是偶数,所以(k-3)3也是偶数,
即k-3为偶数,所以k为奇数.
20.解:(1)由f(x)=-x3+x2+b,得f′(x)=-3x2+2x=-x(3x-2),
令f′(x)=0,得x=0或23.
列表如下:
x-12(-12,0)0(0,23)23(23,1)
f′(x)-0+0-
f(x)f(-12)递减极小值递增极大值递减
由f(-12)=38+b,f(23)=427+b,∴f(-12)>f(23),即最大值为f(-12)=38+b=38,∴b=0.
(2)由g(x)≥-x2+(a+2)x,得(x-lnx)a≤x2-2x.
∵x∈[1,e],∴lnx≤1≤x,且等号不能同时取,∴lnx<x,即x-lnx>0,
∴a≤x2-2xx-lnx恒成立,即a≤(x2-2xx-lnx)min.
令t(x)=x2-2xx-lnx,x∈[1,e]),求导得,
t′(x)=(x-1)(x+2-2lnx)(x-lnx)2,
当x∈[1,e]时,x-1≥0,lnx≤1,x+2-2lnx>0,从而t′(x)≥0,
∴t(x)在[1,e]上为增函数,
∴tmin(x)=t(1)=-1,∴a≤-1.
(3)由条件,F(x)=-x3+x2,x<1
alnx,x≥1,
假设曲线y=F(x)上存在两点P,Q满足题意,则P,Q只能在y轴两侧,
不妨设P(t,F(t))(t>0),则Q(-t,t3+t2),且t≠1.
∵△POQ是以O(O为坐标原点)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
∴OP·OQ=0,∴-t2+F(t)(t3+t2)=0…(*),
是否存在P,Q等价于方程(*)在t>0且t≠1时是否有解.
①若0 此方程无解; ②若t>1时,(*)方程为-t2+alnt·(t3+t2)=0,即1a=(t+1)lnt, 设h(t)=(t+1)lnt(t>1),则h′(t)=lnt+1t+1, 显然,当t>1时,h′(t)>0,即h(t)在(1,+∞)上为增函数, ∴h(t)的值域为(h(1),+∞),即为(0,+∞), ∴当a>0时,方程(*)总有解. ∴对任意给定的正实数a,曲线y=F(x)上总存在两点P,Q,使得△POQ是以O(O为坐标原点)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且此三角形斜边中点在y轴上. 附加题 21.A.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证明:因为PA,PB为圆O的两条切线,所以OP垂直平分弦AB, 在Rt△OAP中,OM·MP=AM2, 在圆O中,AM·BM=CM·DM, 所以,OM·MP=CM·DM, 又弦CD不过圆心O,所以O,C,P,D四点共圆. B.选修42:(矩阵与变换) 设M=ab cd,则ab cd1 1=31 1=3 3,故a+b=3, c+d=3. ab cd-1 2=9 15,故-a+2b=9, -c+2d=15. 联立以上两方程组解得a=-1,b=4,c=-3,d=6,故M=-14 -36. C.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解:将方程ρ=22sin(θ-π4),x=1+45t y=-1-35t分别化为普通方程: x2+y2+2x-2y=0,3x+4y+1=0, 由曲线C的圆心为C(-1,1),半径为2,所以圆心C到直线l的距离为25, 故所求弦长为22-(25)2=2465. D.选修45(不等式选讲) 解:由柯西不等式可知:(x+y+z)2≤[(2x)2+(3y)2+z2]·[(12)2+(13)2+12] 故2x2+3y2+z2≥2411,当且仅当2x12=3y13=z1,即:x=611,y=411,z=1211时, 2x2+3y2+z2取得最小值为2411. 22.解:(1)由题设知,X可能的取值为:3,4,5,6,7. 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为 X34567 P1616131616 因此X的数学期望E(X)=(3+4+6+7)×16+5×13=5. (2)记“一次操作所计分数X不大于E(X)”的事件记为C,则 P(C)=P(“X=3”或“X=4”或“X=5”)=16+16+13=23. 设四次操作中事件C发生次数为Y,则Y~B(4,23), 则所求事件的概率为P(Y≥2)=1-C14×23×(13)3-C04×(13)4=89. 23.解:(1)P(3)=6,P(4)=18,P(5)=30. (2)设不同的染色法有pn种.易知. 当n≥4时,首先,对于边a1,有3种不同的染法,由于边a2的颜色与边a1的颜色不同,所以,对边a2有2种不同的染法,类似地,对边a3,…,边an-1均有2种染法.对于边an,用与边an-1不同的2种颜色染色,但是,这样也包括了它与边a1颜色相同的情况,而边a1与边an颜色相同的不同染色方法数就是凸n-1边形的不同染色方法数的种数pn-1,于是可得 pn=3×2n-1-pn-1,pn-2n=-(pn-1-2n-1). 于是pn-2n=(-1)n-3(p3-23)=(-1)n-2·2, pn=2n+(-1)n·2,n≥3. 尊敬的各位老师: 下午好!教学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决定着学校以及老师在社会上的声誉。上个学期,在学校校长办公室以及教导处的领导下经过我们级组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我们年级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考试情况分析如下: 一、试卷总体分析 本次期末试题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题量都比较适中,试卷知识覆盖面较广,信息量大,贴近学生生活,既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检测了运用的能力。依据课标,尊重教材,对学生各种能力都进行了充分的考查。 二、学情分析 下面针对全年级语文、数学两科366名学生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并做出以下汇报: (一)语文学科: 原二年级有366人参加语文期末考试,年级平均分为88.93分,及格率为96.92%,优秀率为67.95%。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本次考试年级平均分达到了学校的考核要求,平均分90分以上的有3个班,分别是:301、302、305班,比第一学期少了3个班,未达到90分的有303、304、306、307、308五个班,四个小班当中304班没有达到年级平均分。而多媒体中306、307、308班也没有达到年级平均水平。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小班仍然占比较大的优势,但多媒体班中杨虹老师任教的305班的实力非常雄厚,在年级中基本处于上风位置。而罗绮婵老师所带的307、308两个班比较均衡,基本没有差异,证明她在教学中能一视同仁。但对比第一学期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随着知识的深入,各项数据呈下滑趋势。其中平均分下降了1.77个百分点,及格率没有太大的变化,说明后进生人数基本维持不变。优秀率下降了5.16个百分点,说明本学期成绩下滑的原因主要在于优生不够,培优方面仍需加大力度。同时同一教师所带的两个班级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其中303、304班由第一学期的0.28分的差距扩大为2.04分,305、306班由第一学期的4.56分扩大为6.96分,说明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当中仍然加强对另一个班的培优辅差工作。从及格率看,除301班100%外,306、307分别为94.55,94.44%,其余各班都达到96%以上,最高与最低之间相差5.56个百分点,比第一学期缩减了1.71个百分点,是一个进步。说明老师们平常的教学中辅差工作抓得比较实,学生基础知识也掌握得比较好,比第一学期有了进步。从优秀率看,最高的301班80.56%与最低的306班56.36%,相差由原来的21.8个百分点扩大为24.2个百分点,说明在后进生数量进步持平的情况下,优生数量不多成为了薄弱班级的致命伤,任课教师需要在培优方面多下功夫。 (二)数学学科: 数学参考人数为366人,级组平均分为89.00,比上个学期的88.74进步了0.26分,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全体数学老师付出的辛勤劳动。平均分90分以上的班级有5个,分别是周韶华老师任教的301、302和谭汝红老师任教的303、304以及邓兴老师任教的205班,未达到90分的班级有3个,他们是306、307、308。从平均分看,排在前五名的班级仍然是301、302、303、304、305班,平均分都达到90分以上,在这里要提出表扬的是邓兴老师,在4个小班的平均分都略有下降的情况下,她所任教的305、306两个班平均分分别提高了1.46分和0.85分,说明她这个学期下的功夫比以前要多,也起到一定作用。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年级内班与班之间的差距正由第一学期的8.5分扩为12.78分,班级之间差距进一步加大。从及格率看,本次考试301、304、305 3个班达到100%,302、303、305 3个班超过年级平均水平,但307、308低于年级平均,尤其是307班跌破了90%,只有87%,因此也希望陆柳松老师将307班的辅差工作做得再扎实些。本次考试年级优秀率为67.68,比第一学期上升了7.51﹪,最高为83.78%,最低为35.19%,相差48.59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最高的304班优生数量比最低的307班多了将近一半,说明数学科班级之间的差距仍然在于培优方面,薄弱班级需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迎头赶上。 经过两门学科的质量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相当一部分同一任课教师所任教的班级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如何缩小班与班之间的差距,是摆在我们教研组长和任课教师面前的一大问题。 2、班级间后进生人数相差不大,各任课教师要对自己所任教的班级充满信心。 3、班级间优秀人数相差比较大,这是班级不均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培优,是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三、存在问题:(结合本学期单元考试情况) (一)语文方面: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够扎实。试题基本来源于课本,但学生作答效果却很差,有部分原因是没有好好复习时间,更主要是因为教师平时的双基工作落实不足,导致这样的局面。 2、个别学生错别字严重。在低年级出现错别字还情有可原,可三年级的卷面中错别字也比比皆是,可以发现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对学生书写重视不足。 3、阅读理解能力不够灵活。阅读理解方面呆板、狭窄,有的孩子懒于反复阅读,懒于动脑思考,答题随意性太强。课外阅读不够灵活,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没有得到很好的迁移。 4、习作的指导欠缺。教师在习作教学中重视了学生自由表达,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习作基本功的训练和指导。如,把要表达意思说清楚、说具体等训练。不少学生语言单薄匮乏,表达能力较低。 5、学生审题、读题不仔细、不认真,没有针对性的理解。 (二)数学方面: 1、学生读题、审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而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部分知识中失分比较多。 2、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因而部分学生由于粗心将题抄错或数字、运算符号看错而导致丢分。 3、课堂教学比较呆板,评价语言乏味,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尤其是课堂纪律方面,往往不理想的班级都是因为课堂纪律差,听课的学生较少造成的,因此我也希望三科教师能共同商讨解决这个难题。 4、学生思维受定势影响严重。具体反映在比较简单的与例题类似的题目正确率高,对于比较陌生的题目解答不够理想。 5、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判断能力较差。 五、今后努力方向: 1、严格要求,养成认真仔细检查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审题以及做完试卷后仔细检查的好习惯,从每次作业,每次练习开始严把关,严要求。 2、加大集体备课的力度,力争把集体备课做实。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我们不必拘泥于形式和时间等,争取合理利用时间进行集体备课。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规律,提高学习效率。在语文教学中引导教育学生要养成爱读课外书的好习惯,丰富课外阅读。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次数,尤其是习作的练笔。数学教学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同时,书写要求必须严格,要让学生规范地书写,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4、抓好课堂教学,落实学生课堂的学习,课文中要求背诵的课文一定要严格过关,每个学生都要会背会写。 5、改进自己教学方法,变枯燥的练习为趣味的知识学习和竞赛,在教学中大胆放手给学生,培养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班级优秀率。 6、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工作。上课多提问,对一些较容易的问题,总是让他们先回答,下课多辅导,多表扬,少批评,作业尽量做到当面批阅,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鼓励,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7、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沟通,共同努力,特别是学困生的家长,要及时取得联系,知道学生在校与在家的表现。必要时还可以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的学习方法。 8、倡导同科目的老师互相听课,建立师徒结对,年级协助薄弱班级整顿班风学风。 以上就是我们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的一些具体情况,说得不好的地方,欢迎大家多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一、试卷结构 本次试卷满分为100分,共有6道大题,题型包括:计算、填空、选择、判断、画一画、分一分、量一量、解决实际问题。 二、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有30人,平均分72.07,最高分94,最低分36。优秀人数9人,优秀率 30%。合格人数29人 合格率97%。 三、试题题分析: 1、计算题:大多数学生计算能力强,能熟练地掌握计算技巧。个别同学有丢题漏题现象。导致失分。把口诀写完整,再根据每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这道题大多数同学都对了。个别学生算式写错了。 2、看图填空:大多数同学都能认真观察图,并能正确填空。在圆圈里填上“大于号”、“小于号”或“等于号”:大多数同学都对了,个别同学没仔细看第2道题把乘法看成加法了。导致失分。 3、选择题: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可以。 4、判断题 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方框里划对号,第4小题全班学生全做错了。由于学生对平均分还理解不够。 5、画一画、分一分、量一量题 多数学生可以,个别学生做错了。 6、解决问题:大多数同学能够认真审题、分析问题,并能正确解决问题。由于(5)小题稍有点难度,少数同学没认真审题,导致错误。 四、改进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减少学生因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试卷上所反映的审题不仔细、漏做试题、漏写结果等现象。2.重视基本算理、基本概念教学,在教学中要减少机械的、单调的重复训练,而应多设计一些有层次的变式训练,以提高学生对于概念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减少学生因错误地或片面地理解概念造成的失分。 3、低年级学生加强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课堂教学,注重通过创设情境,评价鼓励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注重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从而使之贯穿与整个数学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5.加强学生读题理解能力。从考试的整体状况来看,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的审题能力、理解能力。在平时的训练中有意识的变换各种题型,让学生会融会贯通。6.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人而异。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面对这样的状况,我常思考,如何来改进我的教学?面对基础差的学生,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这些是摆在我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但要确确实实使学生成绩有提高,学业有长进,需要我自信的努力,艰辛的工作,更需要我负重拼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首先,我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信心。多鼓励学得好的同学,不断总结好的学习经验与方法。多表扬有进步的学生,哪怕是提高几分,十几分,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只要学习信心树立了,成绩自然会上一个台阶。 其次,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提高整体水平。不歧视差生,注意培养尖子生。上课要深入浅出,精讲多练,落实基础概念,基础知识,不能求快,要量力而行。不能苛刻要求,使学生对学习望而生危,失去信心。 第三,布置作业做到分层、精练。对各种练习进行筛选,做到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第四,要加强课外辅导。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对成绩拔尖的学生及时加以点拔,使他们稳中有升,出类拔萃。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所以,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渭津中心校 孙 晶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本次数学试卷的命题内容比较全面,基础性强,而且略有变化,既能检测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又能考查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本次数学试卷的命题贴近实际生活,让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一、试题情况:本次测试从总体来看覆盖面很广,题量适中,分值分配合理,难易程度适中,能较全面的检查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从数学与生活,数学应用以及数学学习与发展这四个方面来进行,主要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情况。 二、取得的成绩 1、学习习惯良好。 从整个年级的试卷中,90%的字迹工整规范美观,没有乱画现象,说明大多数学生日常书写习惯较好,态度比较认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保证。但并不能排除个别学生书写的潦草。 2、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口算与笔算是二年级学习的重点,同时是学生认为最简单又最容易出错的内容。试卷中设计的口算与笔算,90%的学生计算得了满分,说明老师们教学扎实,训练到位,学生的课堂练习保质保量。 3、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选择和判断题学生已经学会先分析,再去举例解决。应用题能够和生活紧密相连,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学生读题、审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而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部分知识中失分比较多。 (2)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因而部分学生由于粗心将题抄错或数字、运算符号看错而导致丢分。 (3)课堂教学比较呆板,评价语言乏味,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4)学生思维受定势影响严重。 具体反映在比较简单的与例题类似的题目正确率高,对于比较陌生的题目解答不够理想,如填空题中的(3)(4)和解决问题中的(2)(3)解答时不能仔细,认真地分析问题。 (5)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判断能力较差。 四、改进措施: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利用课堂教学及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活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多采取一些游戏式、故事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加强计算的训练,课前3分钟进行口算练习,家庭作业以计算为主,同时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以便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给学生创造机会,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合作交流,更好的发挥合作的潜能,使得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他们。 (4)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工作。上课多提问,对一些较容易的问题,总是让他们先回答,下课多辅导,多表扬,少批评,作业尽量做到当面批阅,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鼓励,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5)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动手操作能力,认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多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认真读题,审题,认真检查,的习惯。(7)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沟通,共同努力,特别是学困生的家长,要及时取 得联系,知道学生在校与在家的表现.必要时还可以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的学习方法。 (8)加强教研活动,相互交流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课堂实践中,以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语言测试是从20世纪60年代起, 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而产生的独立学科。其结果既可用于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 又可用于检查教师的教学状况, 对教学具有一定的反拨作用。因此, 应当充分发挥语言测试对教学的正面作用, 真正做到以测试促进外语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Hughes认为教学与测试是“伙伴关系” (Partnership) , 两者相互影响。一方面, 测试既为教学服务, 又直接影响教学内容和方法, 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反拨作用 (backwash) , 这种反拨效应可能有益教学, 也可能妨碍教学。另一方面, 教学实践为测试提供宝贵信息, 使测试更符合教学需要、更科学。通过对教学目标及教学质量进行定期检查, 语言测试能确定较为有效的教学措施和方法, 找出教学工作中的不足, 对改进教学工作提出建议。由此可见试卷分析的必要性。 2.背景介绍 根据《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纲》规定, 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 教学应遵循“实用为主, 够用为度”的原则, 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 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并重。 笔者的授课对象为专科一年级国际酒店英语专业两个班的学生, 就业方向主要是酒店服务与管理。因学生的基础较薄弱, 校方使用《新概念2》为教材, 教学要求是夯实语言基础,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该课程考查方式分两部分———口语测试和期末考试。本文主要围绕期末考试试卷进行分析。好的测试在 实践上应切实可行, 并对教学有良好的反拨效应, 要使其符合标准, 就必须在效度、信度和可行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 笔者从以下方面对试卷进行分析。 3.试卷分析 该试卷卷面分是40分, 旨在测试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二年级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第5篇
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卷面分析 第6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第7篇
大专英语考试期末试卷分析 第8篇
3.1本试卷的效度
试卷中主、客观题比例持平, 客观题包括排序、单项选择、选词填空, 主观题包括翻译和摘要写作。试题基本上与本学期所学的内容密切相关, 除第三部分的选词填空涉及课外知识较多。由于该测试只占课程总成绩的40%, 且主要目的是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吸收掌握情况, 因此本试卷的编写较好地达到了测试的目的, 具有较好的表面效度和内容效度 (即测试中试题代表的所需考核范围是否充分) 。
3.2本试卷的信度
所谓信度, 是指试题的可靠程度, 即分数是否公正而客观地反映了试题的作答, 试题是否给了受试者公正而客观的机会。测试应具有稳定性, 能最大限度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考试的信度受试题的质与量、考试的实施和评分三方面的制约。
本文仅从试题的角度进行分析。首先考虑的是题目的数量, 理论上来说, 题量越大, 信度越大。根据表格显示, 本卷的总题量达到了46题, 考虑到总体分及考试时间 (90分钟) , 基本满足要求。其次是题目的难度, 太难的题目几乎人人答错, 太易的题目几乎人人答对, 区分度不高, 出题时应极力避免。出题时分数的分布情况应是两头 (难与易) 小、中间 (中等度) 大。同时, 考点的覆盖面要广, 本试卷内容几乎分布于教材的每一课 (共28课) , 按题型的特点, 既有适当的分散, 又有一定的集中。基于试卷题型的分析, 该试卷基本符合以上要求, 由于题型分布较广, 几乎每个课时的知识点都有涉及, 同时第三部分的选词填空属于课外扩展题, 题目较难对受试者具有区分度。再者, 笔者全权负责试卷的评分工作, 这一定程度地确保了评分者的信度。
然而, 从具体题型考虑信度还存在质疑。单选题题量占到了总试卷的25%, 这个比例较大。由于单选题侧重语言识别能力的考查而非语言应用能力, 并且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还存在投机心理, 做对了可能全凭运气。
3.3本试卷的反拨度
语言学家Shohamy (1992:513) 称反拨效应是“利用外在的测试来影响和推动学校范围内的外语学习”。Alderson和Wan (1993:116-117) 在广泛的实证性研究基础上得出结论“反拨效应就是测试对教师和学习者产生的影响, 即他们由于这项测试而去做原本不会去做的事情”。由于受试学生没能看到试卷, 本试卷的反拨度主要是就测试对教师的影响展开。第一部分排序题, 完成情况非常好, 这反映了学生对此知识点掌握不错;第二部分单选题, 完成情况良, 从题目看, 它们都是课堂上强调过的知识点, 这就说明教学输入及学生输出存在一定落差。第三部分选词填空, 完成情况极差, 原因是题目中涉及的词汇都出自课外, 这反映了学生词汇量匮乏的问题, 教师应当在今后的教学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并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第四部分句子翻译, 完成情况不甚理想, 翻译属于整体测试式测试, 是反映学生语言综合能力 (包括语法、词汇等多项技能) 的有效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学生的基本功还有待加强。第五部分摘要写作, 文章取自教材, 所以难度不大, 完成情况良好。
4.结语
本文从效度、信度和反拨度三个方面对试卷分析后得出, 该试卷基本符合要求, 可行性较强, 能够如实反映学生的基本情况。但是,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试卷的分析没有建立在采集数据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于本人阅卷过程中的大致评估上;试卷的题量相对而言较少, 影响信度。笔者在今后的研究中将加以改进。
摘要:在大专英语教学的评估方式中, 期末试卷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能够反馈教学信息、指导教学实践、改进教学管理, 还能够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具有较强的反拨作用。作者通过分析大专英语期末试卷的构成, 探讨试卷的效度、信度和反拨作用, 以期发现试卷的优缺点, 为期末试卷的编写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期末考试,效度,信度,反拨作用
参考文献
[1]Alderson, J.C.&Wall, D.“Does washback exist?”Applied Linguistics, 1993, 14 (2) .
[2]Hughes 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3]Shohamy, E.“Beyond proficiency testing:a diagnostic feedback testing model for assessing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92.
[4]郭丽.大学英语校内测试模式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界, 2003, (2) .
[5]韩宝成.语言测试:理论、实践与发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 (1) .
[6]蒋晓霞.对大学英语期末考试的反思[J].黑河学刊, 2009, (5) .
[7]王正军.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校内英语测试的效度[J].价值工程, 2010, (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