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初中英语复习指导教学
来源:莲生三十二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初中英语复习指导教学(精选12篇)

初中英语复习指导教学 第1篇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我们必须坚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任何轻视和低估教师主导作用的观点、做法都是错误的。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语言教学如果离开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效果肯定不会好的。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 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发挥, 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尊重, 二者并不矛盾。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要反对教师一言堂, 满堂灌, 把上课理解成讲课, 只顾教师清楚地讲, 学生安静地听, 认真地记;第二要使教学生活化, 这是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最佳途径。我们要将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真实的生活背景中, 从而激起学生作为生活的主体读、写、听、说的强烈愿望, 同时把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比如, 在上dialogue和reading两类课型时, 教师都可从身边的生活说起, 巧妙地设计导语, 逐步引入课题, 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 学生就会积极参与, 踊跃发言, 这样的课堂既轻松、活跃, 学生又能学到东西。

二、以“本”为本, 不搞舍本求末, 注意知识的系统性

进入毕业复习阶段后, 各种复习资料很多, 对这种情况, 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绝不给学生乱发资料, 不过早让学生做综合练习题及模拟题。大纲要求我们要以课本为主线, 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 使学生将几年来学到的知识由零散过渡到完整, 做到点连成线, 线组成面, 面结成网, 构架起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所以, 我们要事先有一个全盘规划。

1.安排复习进度, 制定周密的复习计划, 使学生人人心中有数, 做到整个教学复习过程井然有序。

2.全面、认真、系统地备好每一节课。复习课的要求远远超过新授课, 复习课更强调系统性、教师对重点词汇、重点句型、重点语法现象不仅要讲得准确, 讲得清楚, 还要善于概括, 善于帮助学生发现问题, 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在精讲的基础上, 加强练习, 强化巩固, 将讲过的内容用“练”来落实, 使学生真正能理解, 会运用, 变知识为能力。

三、学生要掌握足够的词汇, 扫除学英语的障碍

张思中老师认为:“我们看不懂、听不懂外语, 主要是词汇量少, 掌握不牢。”单词是学好英语的基础, 但单词又是学生最难过的关。学生花了很大功夫记下的单词, 没几天又忘了。这样, 学生就渐渐失去了学英语的信心。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绝对不能放松单词的教学, 为了使学生提高学英语的兴趣, 教师可利用各种有效方法, 促使学生掌握大纲所要求的词汇量。青少年学生记忆力强, 但遗忘快, 这是心理学的规律。教师应抓住青少年记忆力强这一条件, 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有趣的记忆方法, 使学生能从兴趣中学知识, 寓教于乐。比如, 教师可从词汇的规律出发, 按语音规则分类、分组, 让学生根据读音规则来读、记单词, 还可以举行单词接龙游戏、单词猜谜游戏、限时记单词比赛, 定期举行单词过关等竞赛活动。教给学生记单词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通过各种有趣的方法, 很容易就能记住单词, 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

根据《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 中学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刚开始阅读时, 总是用手指着一个个单词阅读, 或出声朗读, 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就问教师。这样的阅读方法不是最好的方法, 因为它容易使学生分散精力, 不能对文章有整体理解, 而且会使学生的阅读速度变慢。对此, 教师必须教给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 努力提高学生在阅读时的逻辑推理和猜测能力。

l.充分利用课文,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课文是以整篇文章的形式出现的, 提裁广, 信息量大, 内容生动。课文的整体教学, 又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方法。所以, 学生阅读一篇文章要先从整体开始, 通过自己阅读, 了解文章的大意, 再通过教师给出关键词, 分析文章的难句, 找出文章的主题句, 从而达到理解全文的目的。

2.限时阅读, 提高阅读速度。阅读除了正确理解外, 还必须有一定的阅读速度, 大纲规定初中三年级阅读速度为每分钟40~50个词, 理解正确率达70%。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能使学生快速把握文章大意, 为以后阅读一定难度的英文原著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能力, 势在必行。初三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词汇,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阅读课文,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内容结构图, 或重点词汇, 然后让学生复述课文大意, 有不足之处, 教师给予补充, 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也为提高学生的书面能力表达打好基础。

3.对于看图书面表达, 我们不仅要把好学生的英语语法、词汇、句型结构这些语言关, 还要对一些非语言知识的因素加以指导, 通过阅读来增强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初中英语语法复习教学设计 第2篇

-----现在完成时态复习(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现在完成时态同学们在初二下册和初三教材中都有学过,对这种时态的基本结构和用法都略有掌握。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立足于学生在初二和初三学习基础上,进行复习和梳理, 查漏补缺。帮助学生把该项知识点应用到与之相符的实际活动中,巩固和提高时态的学习和实际运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现在完成时态的复习。

2、能力目标:学生能运用现在完成时态来谈论日常 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

3、情感目标: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把握今天,努力学习。同时根据课堂 的设计,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及公平竞争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现在完成时态的基本结构、用法,以及在具体情景交际中的运用。

(五)教学难点:现在完成时态的实际运用。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运用情景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同时堂课中设计了一些竞赛的活动,鼓励学生小组团结合作。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地深化教学内容。展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另外,为了培养学生辨别、理解、分析、运用与归纳能力,教学中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加大了课堂密度,增强了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 Step 1 导入阶段

教学思路:

1、先播放一段动画,让同学们观看。旨在让他们在动画的语言中去感受和体会现在完成时态的情景运用。从而引出本节课复习的内容:现在完成时。

2、给同学们播放音乐和展示一些图片,在与学生的谈论中引出现在完成时的句型。为下一步做好铺垫。

教学过程:

1、学生观看动画,思考问题。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动作片吗?

生:喜欢。师:那现在让我们看一段动画。同学们可要认真观看哟,看看动画中运用了哪一种时态?这种时态是怎样运用的?

师:动画中运用了那一种时态呢?(学生看完了,老师提问)

生:现在完成时。

师:现在完成时,我们在八年级下册和九年级都学过。你们对它了解多少呢? 生:自由讨论,回顾与复习现在完成时学过的知识。教师必要时给予引导。(通过动画进行导入复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在生动的情景中去体会语言的运用,为下一步的复习做了铺垫。)

Step

2、呈现阶段

教学思路:给学生创造一些情景,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用现在完成时态谈论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如:听音乐、看电影 和看书等。

教学过程:

T:Have you ever heard this song?(给学生播放一段音乐)Ss: Yes , we have.T: ask a student and guide him to answer : S : I have ever heard this song.(教师根据情景询问学生曾经看过电影和读过书,引导他们说出现在完成时的句子: I have ever seen this film.I have ever read this book........)Step

3、操练阶段

教学思路:先让学生用现在完成时谈论图片上的内容,教师可以给予提示,然后过渡到谈论生活中熟悉的事情,在这阶段教师适当做些疑难点的讲解与归纳。最后以比赛的形式操练与巩固知识。教学过程:

1、用现在完成时谈论事情。T: Everyone!Do you like traveling ? which places have you ever been to ?(教师指着一些图片上的地方问:Have you ever been to Sanya ? 引出句型 : Have you ever been to …… 和 I have ever / never been to ….)

Ss : I have ever been to ……...I have never been to …….(让学生谈论他们曾经去过和从没去过的地方,用以上句型进行谈论。)

2、疑难点的讲解归纳

T: Have you ever been to Shanghai ? Ss : No ,we haven’t.T: I have ever been to Shanghai.I went there last summer.(给学生呈现一张我在上海的照片)but , my friend went to Shanghai three days ago , she is still in Shanghai now.(呈现一张我朋友在上海的照片)ask students question : where is my friend now ? Ss : She is in Shanghai now.T : We can also say : She has gone to Shanghai.(讲解归纳: have been to ……..和 have gone to ……..的区别)呈现一张教师的图片,并提供信息:Miss Yang began to teach English in 2000.让学生谈论Miss Yang 教书的情况。(教师引导:当现在完成时表示动作从过去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时,句子可以与延续性的时间状语连用,如:for 和since 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

T : How long has Miss Yang taught English ? S1: She has taught English for eleven years.S1: She has taught English since 2000.T : How long have you learned English ? S3: I have learned English for six years.S4: I have learned English since 2005.S5: I have learned English since I was nine years old.(讲解归纳for 和since 引导时间状语的区别。)

3、开展比赛活动 师:现在我们来进行一项比赛。我们分成两组:一组同学用中文说出一些现在完成时表示活动的句子,另一组同学翻译成英文,然后交换过来,看哪一组翻译的正确句子多哪一组就赢。现在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写出你们熟悉的正确句子。

生:尽可能多地写出一些句子。比赛进行时,教师请英语课代表做好登记。教师参与到同学中去,让同学们在有趣的游戏中进一步巩固现在完成时的运用。

师:公布比赛结果,进行课堂评价。

4、学生自己归纳知识点。

师:通过以上的复习,同学们对现在完成时态都能掌握了吧?现在我们来归纳一下现在完成时的用法及基本结构。(先让学生自己归纳,然后让几位学生说说归纳情况,老师再做点评。)

Step 4 练习巩固

中考真题实战训练。

让学生接触历年的中考试题,不仅让他们更加巩固了这一时态的知识,而且使他们对中考方向有所了解,增强了备考的信心。

Step 5 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复习了现在完成时态,我们都掌握了它的用法和基本结构以及几点区别。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思考,回顾,提问。(给学生播放歌曲 Jingle bell.让学生在欢快的音乐中结束课堂学习。)

农村初中九年级英语复习教学浅见 第3篇

一、从现实生活实际入手,使学生明确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首先,教师应十分重视课堂教学,设法让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初中英语是一门全新的学科,虽然在小学阶段应该开设英语课,但由于师资不足,大部分农村学校还是没有开课。进入初中后学生开始接触。由于教学内容简单,学生学习兴趣大,劲头足,但这种兴趣是短暂的、不稳定的。所以教师在知识传授的同时,须十分重视英语的起始教育,把握机遇,想方设法延长学生的兴趣并使其转化为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景表演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讲英语,组织学生表演不同的角色,使学生养成学习英语的好习惯。对英语基础不扎实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指导学生接受好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尽可能 缩小与尖子生之间的差距,减小学生的两极分化

二、从农村学生基础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我们的学生都来自于农村,受条件和语言环境的影响,农村学生英语的听、说的能力相对较弱,而新目标英语对我们的学生来说不仅内容多,而且复杂,要背的单词、词组、语法知识多,久而久之,稍稍懒惰一些的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妥协,甚至放弃。因而学习英语的气氛不是很浓,学习自觉性较差。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英语,就要让学生喜爱英语,让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而不愿学。我任教的九年级99班的优生很少,中等生断层,差生面较大。针对以上情况,要改变这种局面,我觉得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习惯很重要,因而在教学中我在这些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培养学生课前多预习,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听讲,把老师讲的内容真正听懂,不能似懂非懂。课后认真完成配套的巩固练习,不懂的地方,多向老师或成绩稍好的学生请教。利用晨读时间培养学生大声朗读的习惯,英语笔头练习相对来说少一些,但课后要分配一定的时间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同时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技巧,灵活掌握学过的知识点,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才能把所学的知识串联起来,不容易忘记。

三、从课前的准备入手,认真抓好教师备课环节。

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比较内向,学生学习欠积极、回答问题不主动,优良生比例小,中下层面广,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由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既要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通过教学实践我明白了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设计教法,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四、从学生心理教育入手,强化学生的“情感意识”。

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效益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追求,而课堂教学的优化的核心是怎么看待每个学生,是否相信他们的学习潜能,是否尊重他们的人格,是否設法帮助他们发挥潜能和个性。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情感易于被激发。学生的认识活动一旦有情感参与,他们认识世界就更生动,更丰富,更深刻。所以在英语学习中,情感意识在英语课堂中显得至关重要。作为英语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真诚对待学生,学习上多鼓励,思想上多了解,生活上多关心,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信任与好感,进而对所学的知识也产生了兴趣,对自己的学习有了努力的方向,在课堂上自然就会很好配合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可以板着面孔,不断地挑剔学生,而是应该用微笑、点头来鼓励学生 。尤其对于一些英语基础不太好的学生,他们更需要教师的重视,更需要恢复自信心,这样一来,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就会越来越有兴趣。兴趣与成绩成正比,他们的学习兴趣越浓,所学的知识也就越多,学习的动力就越强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学活动自然就会向预定目标迈进。

五、从课堂教学组织入手,着力构建高效的课堂。

因为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所以上课我设法吸引学生,不让其分心,上课内容力求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另外,我每天都坚持保持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积极上进的气氛。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展示台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使他们能在轻松、愉快、合作、交流中学到知识。根据不同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强化听、说、读、写训练,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为了让学生真正参加到课堂中来,凡是学生自己能讲清楚的问题,都让学生自己解决,我决不越俎代庖,课堂上尽量精讲、少讲把时间都留给学生,着力构建高校课堂。

六、从加强课外辅导入手,全面实施辅优补差计划。

因为英语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 ,绝对不能忽视。因此,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

初中英语总复习教学 第4篇

第一阶段是通过单元知识要点指导和语言训练, 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全面理解, 更扎实地掌握每个单元的重点、难点, 扩展解题思路, 提高综合能力。主要针对学生已学的基础知识, 本着“温故知新”的原则, 引导学生一步一个脚印, 扎扎实实做好基础知识的复习。这一轮复习重点以知识梳理为主, 注重夯实基础。主要是回归课本, 将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条理化、系统化。教师要充分理解和准确把握教材和课标对基础知识的要求, 通过对单元基础知识的复习, 使学生系统掌握初中阶段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和稳定的知识框架, 从而对所学知识逐渐形成体系。复习从双基入手, 紧扣中考知识点来组织单元过关练习。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实行勤查、多问、多反复的方式来巩固基础知识。

在知识化的基础上, 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力求让学生对课本知识全盘消化吸收。在回归课本上, 要体现“全、透、深”三字要义, 全:要通过对初中阶段每册每个单元的重点内容, 从单词、词组、句型、语法、话题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记住课标中要求掌握的内容;透:通过对以前所学知识的复习, 激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现, 让他们更进一步地理解和运用;深:在复习中补充有一定难度的练习, 让学生独立完成, 并根据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讲评, 从而使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第二阶段可以进行“专项辅导与训练”, 突出重点, 巩固提高。在总揽教材, 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的基础上, 相应地提高要求, 进行系统整理, 抓住重点, 加深理解, 强化记忆。分别通过语法专项和题型专项技能辅导, 引导学生将分散零乱的知识集中起来形成系统体系, 并从中接受解题能力训练, 进一步加强对规律方法的掌握与运用。要注意学生掌握知识的系统性, 注意区别不同的知识学习, 以防混淆和互相干扰, 解题时判断失误。

在笔者看来, 英语语法复习一是要培养学生有整体语感, 要学会归纳和演绎, 由此及彼;二是要培养学生借助中文进行对比, 进而学好英语语法。注重基本语法, 适当结合考点扩充, 这是初中英语语法的复习技巧。基本的知识往往被认为简单不实用, 但是基本的却决定了将来的更高进步。如教学中反复强调的一般现在表示将来及深层的应用:在条件和时间从句中的应用。但考试时, 还是有人会弄错。殊不知, 在条件和时间从句中的应用是英语的常规, 反而却不允许使用将来时。如When you see her, please tell her I will come back soon. (对) When you will see her, please tell her I will come back soon. (错) 注重日常积累, 切忌死记硬背。题型专项复习, 要有的放矢。

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针对第一轮复习暴露出来的问题, 有目的、有针对地进行专题训练, 收集、积累学生平时常出现的错误, 逐个突破。复习的核心是对各块知识进行整理、归纳、糅合, 使各部分知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力求实现基础知识重点化、重点知识网络化、网络知识题型化、题型设计生活化。在英语的应用方面, 注意英语知识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 穿插专题复习 (如听力训练、单项选择、完型填空、阅读理解、写作等) , 向学生渗透题型生活化、时代化的意识, 以此提高学生对阅读理解题的理解能力。

初中英语复习指导教学 第5篇

A:Tom does well in maths.B:Tom doesn’t do well in maths.

A:He has much to do. B:He has nothing to do.

A:All of my classmates like art. B:None of my classmates likes art.

2、改为疑问句。根据上下句的结构和词的减少,来判断变为哪一种形式的疑问句。例如:

A:My brother often has breakfast at school.B: Does your brother often have breakfast at school?

A:Tom’s already weak in English. B:Tom’s already weak in English, isn’t he ?

A:The red light changes every two minutes.B:How often does the red light change?

3、改为感叹句。根据所给的句子结构和单词的词性,来确定使用哪一种感叹句的形式,例如:

A:This is an interesting book. B:What an interesting book this is! 或 How interesting this book is!

1、同义词或词组之间的转换。(通常上下句时态保持一致)。 常见的同义词或词组有:

1. “花费”spend-take-cost-take;2. “到达”get to-reach-arrive in/at;3. “收到…来信”hear from-get a letter from

-receive a letter from-have a letter from4. “擅长于…”be good at -do well in5. “有空”be free-have time;6. “入睡”go to sleep-get to sleep-fall asleep;(7) “玩得开心”enjoy oneself-have a good time;(8)“给…打电话”call sb-telephone sb-ring sb. a call-make a telephone to sb.(9)“飞往…”fly to…-go to…by air/plane(10)“自学”teach oneself-learn…by oneself(11)在…方面帮助help…with…-help… (to)do…(12)在…差be weak in…-do badly

in…(13)能/会…can-be able to更喜欢…like…better than…-prefer…to…(15)充满了…be full of…-be filled with…(16)放弃干…give up doing…-stop doing…(17)不再… no longer-not …any longer(18)照顾/保管 take care of…-look after

(19)展览 on show-on display(20)阻止…干…stop…from doing-keep/prevent…from doing…(21)由于 thanks to-because

of…(22)举手hands up-put up one’s hands(23)最后,终于at last-in the end(24)与…不同 be different from…-be not the

same as…(25)从…借入… borrow…from…-lend…to…(26)乘公汽/火车/的 go to…by bus/train/taxi-take a bus /train to

(27)乘自行车去… go to…by bike-ride a bike to…(28)为…感到自豪 be proud of…-be the pride of…(29)步行去… walk to…-go to…on foot (30)独自地by oneself -alone等。

例如: A:The children had a good time in the park. B:The children enjoyed themselves in the park.

2、同义句型之间的转化。常见的同义句型有①It seems that 从句→Somebody seems(to be)+adj/n ②It’s kind of sb. to do…→Somebody is kind to do… ③What does…mean?→What do you mean by…?或What’s

the meaning of…?④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Something is wrong with… ⑤not…until…与when/after/befor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的转换 ⑥What’s wrong with…?→What’s the matte with…? ⑦How is…?→What’s…like…?⑧How do

you like…?→What do you think of?⑧It’s time that…→It’s time for sb. to do…⑨It’s said that…→People say that…⑩Can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

例如: A:I went to bed after I finished my homework. B:I didn’t go to bed until I finished my homework.

3、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的转化。例如:

A:If it doesn’t rain tomorrow, they’ll go to the park. B:Unless it rains tomorrow, they’ll go to the park.

A:If you don’t hurry, you’ll be late. B:Hurry up, or you’ll be late.

A:Fish can’t live if there is no water. B:Fish can’t live without water.

4、现在完成时态中的一句多译。在现在完成时态中,结束性动词不能与时间段连用,必须改成相应的延续性动词。常见的动词转换有:buy-have, borrow-keep, die-be dead, open-be open, join-be in+组织/be a +成员, begin-be on, leave-be away from, close-be closed, arrive in/ get to/ come/go to-be in/at, finsh-be over, go to sleep-be asleep,get up-be up.

例如:The old man died five months ago.The old man has been dead since five months ago.

The old man has been dead for five months.

It’s five months since the old man died.Five months has passed since the old man died.

5、简单句与复合句之间的转换。 ①含宾语从句的复合句与简单句的转换。例如:

A I saw they were playing football on the playground. B saw them playing football on the playground.

A:The teacher found that she was very clever. B:The teacher found her very clever.

A:He found that it was hard to learn English well. B:He found it hard to learn English well.

A:We are sure that we will win to first match. B:We are sure to win to first match.

由疑问代词/副词引导的宾语从句可转化为“疑问句+不定式”结构。例如:

A:Could you tell me how I can get to the railway station? B: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railway station?

A:We don’t know what we should do next. B:We don’t know what to do next.

②由when/after/before/while/since/until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可转化为when/after/before/while/sine/until + doing…

例如: A:They went home after they finished their work. B:The went home after finishing their work.

A:Mr Smith has taught English since he came to China. B:Mr Smith has taught English since coming to China.

When sb. +be+数词+years old→at the age of+岁数

A:When he was twelve years old, Edison started writing his own newspaper.

B:At the age of twelve, Edison started writing his own newspaper.

③由so…that…引导的结果状语从句可转化为too…to do或…enough to do……例如:

A:The box is so heavy that I can’t carry it. B:The box is too heavy for me to carry.

或:The box isn’t light enough for me to carry.

A:The child is so old that he can go to school. B:The child is old enough to go to school.

④由so that 引导的目的状语从句可转化为in order to do例如:

A:My father got up early this morning so that he could catch the early bus.

B:My father got up early this morning in order to catch the early bus.

⑤由because 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可转化为because of…例如:

A:We didn’t go to the park because it rained. B:We didn’t go to the park because of the rain.

⑥定语从句可以转化为介词短语或分词短语。例如:

A:The man who is on the bike is Jim. B:The man on the bike is Jim.

A:The man who is driving the red car is my boss. B:The man driving the red car is my boss.

A:The girl who is called Mary is my sister. B:The girl called Mary is my sister.

6、用并列连词neither…nor;either…or…;both…and…;not only…but also…连句。例如:

A:I haven’t seen a TV play for long, and Lily hasn’t either. B:Neither I nor Lily has seen a TV play for long.

A:Tom is good at maths, and he is good at French, too. B:Tom is good at both maths and French.

neither…nor…, either…or…和not only…but also…连接两个主语时,谓语动词依靠近它的主语而定,即“就近原则”,但是both…and用来连接两个主语时,谓语复数。

7、主动语与被动语态的互变。 “主动”变“被动”实行“三变二不变”原则。“三变”即是主语,谓语和宾语的变化,“二不变”即时态不变,句式不变。例如:

A:They make watches in the town. B:Watches are made by them in the town.

A:I can finish the work before eight. B:The work can be finished(by me)before eight.

A:Do they grow rice in South China? B:Is rice grown in South China?

注:使役性动词make或感观性动词see/watch/look at/hear/listen to/feel在主动语态中所带省to的不定式宾补变为被动语态时,必须加上to.

A:I saw him take your umbrella. B:He was seen to take your umbrella.

8、形容词、副词二级之间的转化,例如

A:Chinese is the most important subject of all. B:Chines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any other subject.

初中英语教学语言表达技巧指导策略 第6篇

一、区分同义词的原义和含义

在口语交际和作文中,都应培养初中生选词用字贴切精准的能力,只有在炼字锻句上准确有力和流畅精当,才能充分发挥语言交流沟通的社会功能。可以说,遣词造句的焦点是词汇选择,而选择就是为了贴切精准地表达。

选择同义词令许多学生感到头疼,因为英语的同义词很丰富,原因是多少世纪以来英语从其他语言如希腊语、拉丁语、法语等借用和吸收了大量的词汇,但要记住一点:很难找到在意思和用法上完全一样的词。它们在文体层次、强调的程度、感情色彩、语句搭配上总是会有点差别的。不同民族的人从小养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方式反映到选词用字活动中,形成了修辞的民族特色。就学生而言,他们常把一个英语单词的中文译法看作它的确切意思,或者通过中文译法来了解英语同义词,因此导致了用词错误。纠正错误的办法就是要掌握同义词的原义与含义的异同,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加以应用。

如country,nation,state和land的原义有相同之处,相当于中文的“国家”,可以和定冠词或不定冠词连用,单复数形式均可。但它们的含义却很不相同。country指地区、其人口及政府;nation侧重指人民:state侧重政体及政治组织;land比country的意思广泛些,而且文雅些,并富有感情色彩。例如:China is a country of vast dimensions,中国是一个幅员广大的国家。The United States is a nation of diverse people,美国是由不同民族组成的国家。Education is provided by the state,教育由国家提供经费。This is the land where I was born,这是我出生的国家。

二、甄别英汉在语义上的对应及差异关系

学生在选词造句上必然会遇到英汉之间的关系问题。用中文来理解单词的词义在学生作文中屡见不鲜。以send为例,send的意思是:Cause somebody/something,to go or be taken without going oneself,(使别人到某处去,或让一物被送到某处,但本人自己并不去。)有些学生只记住send的中文意思是“送、派”,常以中文的思维方式来表达。

例如把“前天我送我弟弟去车站”译成“I sent my younger brother to the railway station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这是一个典型的用词错误。应译成:“I went to the railway station with my younger brother to see him off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语言是发展的,我们要经常阅读新的语言材料,把握好英汉发展的脉搏,引导学生下大工夫掌握英语的基本词汇,防止英汉对应关系的过分强化,以致铸成一条等义的锁链,如一提“介绍”就非用“introduce”不可,把自己束缚住了,语言也就僵化了。我们要把重点放在英汉的差异上,坚持探索英汉在思维方式上、文化习惯上、语义发展上的不同点,从而有意识地摆脱本族语对外语学习的干扰。只有这样,才能选择正确的词汇,才能有较好的英语表达。

三、使用言简意赅的句式

英国文豪莎士比亚曾说:“Brevny is the soul of idea(言贵简洁),”一方面,句式表达应以言简意赅四字为目标,略去枝蔓,突出主干,以求简洁;另一方面,多余的或拐弯抹角的词不利于表达思想,只会使意思模糊,而不是更明晰。请看下面这个句子的翻译:张先生喜欢喝贵州产的酒。啰唆:Mr,Zhang likes to drink all kinds of wines that are produced in Guizhou,简洁:Mr,Zhang prefers wines produced in Guizhou,从此例子可以看出,简洁的句子所用的单词比啰唆的句子少一半,但原义没有改变。

另外,可用常用词代替复杂而少见的词。如:I saw a ghost,and I was frightened to death,此句中的词汇都是常用词,简单、易懂,但如果把该句变换为:I saw an apparition,and it reduced me to a condition of mortal terror,虽然意思一样,但不易理解。

四、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我们应尽量选用含义准确、具体的词语。因为我们描述的生动形象必须建立在准确的基础上,所以在描述某事物、某地或某人时,用具体词汇和生动的句群就比用概括性的词汇好多了。

例如:A,It is a beautiful park,B,Wnh streams and ponds shaded by wlilows and bamboos,and small,elegantly-furnished cottages behind piles of rock,the park,is quiet when there are many visitors in it,and cool when it is hot summer outside,A、B都是描述美丽的公园。相比之下A不及B生动。因为beautiful是一个概括性的词,笼统地说a beautiful park(漂亮的公园),而不讲公园如何漂亮。而B选用了具体的词语,如streams,ponds,willows,barnboos,cottages,rock等,同时还运用了一些描述性的形容词生动地描述了公园的美丽,这都给读者以明确具体的印象。

此外,采用适当的修辞格可增加生动感、形象化。例如:She looked at me,her face the same colour as her hair almost,her spectacles shining against her hair above her forehead,(她看着我,脸色几乎变成了她头发的颜色,她的眼镜在前额的头发下闪闪发光。)as her hair是一种明喻修辞格,表示当她(奶奶)听到Bayard说他们向联军开枪杀死一匹马后,脸色像她的白发一样苍白。此处生动逼真,形象地描述了奶奶的脸色。

总之,初中英语教学是英语的基础教学,学生在基础阶段养成较好的表达习惯,才能在下一阶段形成地道的英语表达能力,为更高层次的、可持续发展的语言学习提供一个支撑平台。

(作者单位:广东紫金县临江第二中学)

初中英语复习指导教学 第7篇

1. 强化集体备课, 实现资源共享

新一轮课程改革不仅倡导学生合作学习, 也同样要求教师进行合作探究, 不断创新集体备课形式, 发挥集体备课优势, 但现实的情形是每位教师面对不同班级, 学生英语程度参差不齐, 而且总复习点多面广, 集体备课怎样才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呢?

(1) 大胆整合教材, 拓展课堂容量。总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 一旦新课程结束, 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实际重组教学内容, 打破教材单元与单元、册与册之间的界限, 把各册教材中必须掌握的单词、短语、句型和语法等内容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归纳、对比, 通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化解复习难度, 以更开阔的视野来设计教学。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集体的智慧, 备课组教师群策群力, 共同讨论并确定每个知识板块的内容, 然后再明确如何突破重点、难点, 教师互相提出修改意见, 求同存异, 最后进行整理, 形成定案。通过强化集体备课, 整合教材, 不仅避免了复习课的盲目性, 而且加大了课堂的容量和密度, 为提高复习质量奠定基础。

(2) 深入了解学情, 制定复习策略。在重视研究教材的同时, 集体备课时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集体探讨, 相互交流各班学生的知识层次、接受水平等情况, 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策略, 不断优化复习过程, 力求发现学生的“增长点”, 从而更有效地实现复习目标。

集体备课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而且集思广益, 提高了复习实效。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推陈出新, 集体备课在总复习中的作用将不断凸显。

2. 创新教学模式, 提高课堂实效

无论集体备课开展得如何完美, 最终都要落实到每一堂课中, 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 而且总复习课并没有既定的教学环节, 所以一些教师所采取的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 或者依赖个人经验进行教学, 凡此种种, 都很难取得理想的复习效果。教无定法, 不同英语知识板块要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才能提升复习效果, 合作学习就是一种可以大胆采用的教学方法。

例如, 要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牢固地掌握所学单词且灵活运用, 的确有一定难度, 这时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组进行比赛, 集中当天所学词汇, 先由本组成员共同出至少十道主观题, 形式不一, 如单词拼写题、翻译题、词形转换题等, 然后四个组交换测试题, 测试对方小组的词汇学习情况, 最后评出最佳测试题和最佳学习小组, 这样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 合理设计练习, 避免无效重复

英语总复习时要做到精讲多练, 这样既可在练习时发现不足, 又能在讲解时帮助学生总结解题技巧。但如何安排设计复习课的练习题呢?

一般来说, 教师可以采用从专项练习到综合练习这样循序渐进的步骤。专项练习可以集中某一知识点讲深讲透, 教师在选择练习时要有意识地将易混淆的内容组合在一起。比如, 动词不定式的五种用法, 只需五个句子就可以覆盖: (1) I want to help him (宾语) ; (2) I want you to help him (宾语补足语) ; (3) I came to help him (状语) ; (4) I have some ways to help him (定语) ; (5) It is pleasure to help him (主语) 。在专项练习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挑选一些常见的、学生易错的经典例题进行综合练习, 培养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便捷的网络让当下的教师不再为获取练习题而烦恼, 但无论是专项练习还是综合练习, 教师一定要拒绝题海战术, 精挑细选, 最大化地利用好每一道题或每一套模拟题中出现的知识点, 将一份试题或一个知识点讲深讲透, 使学生能通过练习不断总结提高。

4. 正确整理笔记, 及时查漏补缺

做好课堂笔记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复习。由于总复习时内容多且杂, 大部分教师讲授速度偏快, 因此精炼地做好听课笔记非常重要, 尤其是要教会学生做笔记的常用格式和方法, 让学生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录要点, 一些常见的替代符号也必不可少, 比如用“T”代替“teacher”, “S”代替“student”等。课后, 教师要安排学生定期温习笔记, 并在复习过程中做到温故而知新, 不断更正笔记内容或补充新见解, 真正发挥笔记的作用。

让学生建立“错题集”, 并以此进行查漏补缺, 已成为越来越多学生获取总复习良好效果的制胜“宝典”。教师要求学生将平时练习或历次考试中曾经做错或捉摸不定的题目整理到“错题集”中, 定期抽取相关错题进行纠正, 直到把这些错题各个击破。教师不仅要定期检查学生的“错题集”, 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导学生, 而且还要让学生互相交换“错题”, 或者有针对性地将学生的“错题”进行汇总练习, 让学生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

初中英语教学中学法指导的探讨 第8篇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学生获得成就感, 是激发学习兴趣的突破口。就拿记单词来说, 由于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记单词时是逐个字母地朗读、记忆, 把一个有机的整体分割得支离破碎。不按读音规则记, 没有把词、句、文有机地结合起来, 结果今天记, 明天忘, 觉得记单词实在是一件非常烦恼的事, 没有成就感, 就会渐渐地对英语失去兴趣。

我在教学时注意到了这一点, 就选择以单词的拼读记忆为突破口。首先强调单词的读音一定要准, 然后给学生指点一下它的读音规则, 有些长的单词还在黑板上演示读音与拼写之间的联系。这样经常地提醒、点拨, 慢慢地使学生感到记忆单词并不怎么难了, 听写也比以前有了进步。这样学生就有了一份成功的喜悦, 兴趣被激发了起来。

其次, 强调朗读的节奏感。英语的语音、语法和词汇都具有和谐美。在语音方面, 不但有单音间的对称, 如长短元音和清浊辅音, 而且有语流的轻重、高低和节拍;在语法方面, 现在进行时与过去进行时, 现在完成时与过去完成时等对仗极为工整, 给人以美感;比较级和最高级也同样如此;在词汇方面, look-see, listen-hear;read-reader, writer-writer, work-worker等, 同样给人以和谐的美感。因此, 在教学时只要让学生用心去体会, 就能受到感染。

为了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非常需要加强对英语的整体审美感教学。让学生听时, 首先要他们注意语句的节奏、节拍、高低、升降等, 得到整体的语音语调感染, 形成完整的语句声音形象, 达到“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的程度。同时把语音和语义密切结合, 把意义感和形象感与情景密切结合, 以求进入立体化听音、理解、感受和储存的境地。这样, 有的可过耳不忘, 甚至可永远记住。

2.明确学习目的, 促进学习由知学向乐学的转化, 实现学生的长期兴趣。兴趣有直接和间接, 长期和短期之分。直接兴趣是对英语学习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 它只是积极学习的一种倾向;间接兴趣是对英语学习将来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自觉的要求。学生开始学习英语只是直接兴趣, 随着学习的深入, 学生逐步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长远意义, 于是实现兴趣的转化, 形成长久的兴趣, 才会产生内在动力。

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指导学生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听、说、读、写是英语教学的基本内容, 也是教学的基本手段。学英语就要背诵。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我觉得初学者与其费那么大劲去死记单词, 作那些支离破碎的语法练习, 倒不如精选精读几篇经得起仔细推敲的散文作品或诗歌, 把它们懂透背熟, 真正消化成为自己的精神营养, 这样就会培养成敏锐的语言感。

2.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的习惯。我们在批改作业和试卷时感到很费神, 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字体书写不好, 难以辨认。所以教师一开始就应要求学生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 不然坏习惯一旦养成, 就很难纠正了。这首先得从教师自身做起, 要言传身教。教师的板书要做到一丝不苟、格式规范、整齐美观, 让学生感受到英语书写的美感, 在潜移默化中促使他们去模仿, 练习。

三、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1.化整为零。语言学习有效性在于它的重复性和延续性。只有“细水长流”式的反复操练才能保证语言使用和复现的高频率。所以要指导学生把英语学习化整为零, 即分散到被无谓耗费掉的小块时间里去进行。

2.五官联动。要想尽快背会某些内容, 必须集中注意力。注意是心理活动的警觉性, 也是对一定事物的选择性。一些学生, 有时在阅读课文时, 一边读, 一边想其他事情, 这样的心不在焉, 即使读上10遍, 也不如聚精会神地认真读一遍。有许多学生感到单词难记。说自己读了好多遍, 还不能背诵。其原因一是出于被动心理, 心理学表明强迫记忆是处在最差状态下的。二是他们没有调动身体的其他官能, 主要是读时注意力不集中。所以边读边忘, 收效甚微。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是在朗读时要设法排除各种干扰, 集中注意力, 做到“眼、耳、口、手、脑”五官联动:用眼辨认单词, 熟悉句子结构;用耳听音 (语音, 语调) , 理解文辞意义;用口读 (说) 课文, 但要注意不能只顾背生词表中的词, 它只供初认, 复习或查阅, 并且朗读要在理解后赋予感情地用心去读, 使文字就像说话一样充满生机与活力。抑扬顿挫, 体会文中感情;用手写或比划一下生疏的词, 记住词的构成;用脑思考, 去理解和记忆所读的内容。要想提高记忆效率必须高度专注, 要做到五官同时到位, 缺一不可。

摘要: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于渔。外语教学中, “渔”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这远比简单地“授之以鱼”重要得多, 对学生也有用得多。

用辩证唯物论指导初中英语教学 第9篇

关键词:辩证唯物论,指导,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论的分支学科。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是初中英语教学论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分析、认识和处理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各种矛盾的根本武器。由于采取不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便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外语教学法体系和流派。国内外外语教学法流派虽然名目繁多,但从哲学角度考察,它们大致可以归纳为两大派别。

第一是理性认知学派(唯理主义学派)。第二是习惯形成学派(实证主义学派)。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对上述两种对立的学派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两种学派虽然从各自的角度揭示了外语教学的某些侧面和规律,也有各自的特点和长处。但它们都没有全面、客观地揭示出外语教学的本质和规律性。外语教学是一个极其复杂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去观察、分析、研究、解决外语教学活动中的种种矛盾,指导英语教学工作。具体地说,应该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点:

一、正确处理教英语与教育人的关系

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门学科,初中英语课同样也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光荣任务。英语教育中的政治思想教育应与英语教学实际密切地联系、融汇在一起,并应在完成英语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教师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教师的表率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初中英语教师要热爱工作,认真备课,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循循善诱;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染学生。这一切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比仅讲些大道理式的思想教育要有效得多。

2.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初中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英语教学必须遵循英语自身的特点和英语教学的规律,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使学生能循序渐进、逐步领会,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观、语言观和方法观。教师要注意利用教材中的好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还要引导学生多读一些爱国主义、名人故事、热爱科学、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助人为乐等题材的英语读物,使学生受到广泛而深刻的思想教育和文化熏陶。

3.政治教育思想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帮助他们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学习英语非下苦功夫不可,这就要求学生不怕困难,反复实践,一丝不苟,严格训练,持之以恒,刻苦努力。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作风、学习态度等都会得到锻炼,这一切都有益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正确处理听、读、说、写的关系

语言活动中的听、读、说、写是统一的整体,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其中听和读是属于吸收性、领会性、输入性的语言技能;而说和写是属于表达性、活用性、输出性的语言技能。没有听,就不可能有说,离开了说,听也受到限制。同样,读能促进写,写又能加强读。总之,听、说、读、写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所以初中英语教学中,听、读、说、写要全面综合训练。然而在人类习得或学习语言的实践中,吸收总是领先于表达,输入总是领先于输出,而且输入总是要远远大于输出。因此,“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是我们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标准。也是我们英语教学者必须要统一的。

三、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英语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学生自觉、积极地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就组成了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积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1.教师的英语水平对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直接产生影响。在初中,学生主要是向教师学习英语的,教师的发音、口语、板书、教态、教法等都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和业务水平,对专业精益求精才能使学生得益。对于初中生学英语来说,崇拜是最好的老师。

2.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授英语,方法至关重要。我们说的教学方法实际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某种教学法体系,也叫教学路子。每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理论基础,都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我们应该博采众长,吸取有益的内容丰富我们的英语教学实践。教学方法的另一个含义就是指具体项目的具体教法,如怎样组织课堂,怎样开展活动,怎样设置情景,怎样提问,怎样教对话、课文等。好的教学方法让学习事半功倍,效率大增。

3.教授学习英语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实践证明,不教学习方法的教师不是称职的教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目前,很多学生学不好是因为不知该怎样学习英语。教师应加强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英语学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取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并由此产生出心理优势,更有信心地投入到新的学习中。

由此可见,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与初中英语教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它是观察、分析、认识、解决初中英语教学论中一切问题和矛盾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必须认真学习辩证唯物论,运用它指导自己的英语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王佳蓉.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果[J].现代阅读,2012(4).

记忆规律指导下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第10篇

一、阶梯记忆法

英语学习本身就需要大量的记忆, 而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在了解如何提高记忆力之前,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它的对立者——遗忘。许多英语学习者的一大克星就是遗忘。他们反应的问题就是遗忘过快。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1885年发表了对记忆这一高级心理过程的科学定量研究成果, 即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揭示了人类对事物的遗忘规律。在某种程度上说, 遗忘规律与记忆规律是具有密切关联的。根据遗忘规律来找寻强化记忆的方法是十分科学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记忆的保持率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减少的。也就是说, 对于同一事物, 人们对它的记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而减弱。为此, 教师可以根据记忆的这一特点, 在初中英语的词汇教学中引入“阶梯记忆法”。

阶梯记忆法就是根据学生随时间推移而对词汇不断遗忘的这一规律来制定学生的词汇学习计划。如周一对一单元的新词汇在课堂上进行一一讲解之后, 要求学生马上对其拼写、释义等进行识记, 并背诵一遍。周二课前, 要求学生将前一天所学的单词背诵两遍。周三背诵三遍, 以此类推, 到下周一进行检查。阶梯记忆法可能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所以可以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 将单词的数量减少, 周期缩短, 同样可以达到提高学生词汇记忆的效果。通过阶梯记忆掌握的单词具有长久记忆的特点。这样学生在复习阶段, 可以减轻不少的负担。

二、拆分记忆法

心理实验研究表明, 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记忆最持久的。初印象的深浅关系到记忆的速度和牢固程度。对于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来说, 对词汇的初印象也很重要。巧妙地拆分单词并不适用于所有单词, 只可针对一部分词汇。而可拆分记忆的单词又有其特殊性。在这里可以将可拆分记忆的单词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拼写上可拆分, 另一类是在词义上可拆分。

在拼写上可拆分的单词, 主要是由某些词根组成的单词。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他们的英语学习还处于一个较为基础的水平, 对词根的理解需要在这时候培养和建立, 这有助于他们今后对单词的掌握, 以及对陌生词汇的理解。如以re-为前缀的单词有review、restart、recall等, 可以借助词根re有“向后、反复、重新、再”之意来记忆这些单词的中文词义。再如一些以后缀-tion, -er, -or, -ness等结尾的单词一般都是名词, 如action、lier、doctor、happiness等。以ly结尾的一般都是副词, 如slowly、actually以及definitely等。这样用一些词根来记忆词性, 可以提高效率。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这些前缀或者后缀并不是万能的, 也会有一些例外, 需要教师在课上单独强调。

另一类词汇在词义上可拆分, 往往是一些复合单词。如blackboard (黑板) 、railway (铁路) 、scarecrow (稻草人) 等。这些单词由两个单词组成, 可以利用拆分的方式来趣味记忆。

三、灵活记忆法

灵活记忆法强调对词汇的理解记忆。由于缺乏相应的英文文化的环境, 有些词汇在理解和记忆上难度较大。就像外国人学中文一样, 汉语有时一词多义, 中国人可以理解, 对于初学中文的外国人来说可就难得多了。为此, 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词汇, 或者教师无法用语言来解释清楚的词汇, 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或者造句来加强学生对特定单词释义的理解程度, 然后通过对短句的背诵来加深对该词汇的记忆。例如, present有“当前的”“出席的”“礼物”和“目前”之意。“The present president present at the meeting presented us with presents. 出席会议的现任总统向我们颁发了礼品。”有趣的例句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一些没有耐心的学生来说, 这样的句子难免令人头疼。这时候, 可以就每种汉语意思分别举出短的例句, 分别记忆。灵活记忆法的优点在于通过科学利用学生的兴趣记忆和理解记忆的强度来达到词汇教学的目的。

初中英语复习指导教学 第11篇

【关键词】支架 理论 指导 初中 英语 写作 教学

写作作为语言输出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对学习者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有效方法。然而,写作教学却是初中英语教学中非常薄弱的环节。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结论轻反馈的现象。因此,怎样加强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成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成了初中英语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支架理论的分析

1.理论基础分析

支架式教学源于苏联心理学家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建构主义理念的重要教学模式。Vygotsky 在1978年提出了确立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第一种是实际发展水平。这种水平是指已经完成的儿童发展周期结果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是最近发展区。这个是指儿童发展的过程,其表现形式是儿童在这个阶段还不能独立,但是在成人与其他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可以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最近发展区则是指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即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儿童原有能力间的差异,而成人与有能力的伙伴的帮助就被称为支架。依据上述理论而言,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给予直接或间接的帮助、指导及一定的信息渠道,并随着学生的进步,逐渐减少对其的帮助,以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2.理论实施分析

依据鲁子问与康淑敏等学者的研究成效,支架式教学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确立最近发展区。这一阶段是开展支架式教学的重要前提,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学习需求进行充分分析,并从客观角度对学生的背景知识与兴趣爱好等进行评价,以便确立其最近发展区。第二阶段时选择学习任务。学习任务的选择必须要与学生的发展水平相适宜,且要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只有如此,才可以为学生提供空间,以便其发挥出潜在的发展水平。第三阶段是提供支架。这一阶段可以有效地确保小组合作的顺利开展。第四阶段是进入情景。这一阶段的目的是依据所树立的概念框架,使学生能够产生相应的问题情景。第五阶段是合作探究。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利用提示、示范等方式,帮助学生提升合作能力。第六阶段是效果评价。这一阶段的评价不仅包括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也需要对学生课后独立对问题进行解答的潜在水平进行评价,以便综合评价支架式教学所取得的成效。

二、支架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1.确定目标任务

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依据表达内容的要求来搭建文章的整体结构框架,以确保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其所具备的语言文化知识,并使学生可以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潜能思维。

按照写作教学的特点,从两个方面搭建教学框架:第一方面是搭建比较有情趣的支架,降低学生语言表达的无味感,并以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素材对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力进行激发。第二方面是搭建语句翻译支架,让学生尝试利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进行翻译,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效果。比如,在一篇题目是“How to exercise?”的书面表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自由表达的环境下,围绕“Why do we need a healthy body?”与“What do we do every day?”来进行表达,而且在表达过程中学生需要对锻炼身体的优点和注意事项进行阐述。

2.设立表达情景

语言是建立在相应学习情境上的实践体验。为学生的学习设立具有相应表达情境的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更积极地融入表达过程,提高认知体验,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有效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装备,为学生展现各种类型的表达情境。比如在锻炼身体方面,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现与之相应的资料,以便使学生在情境的指导下寻找到可以使用的素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幻灯机展现一些体育运动方面的文章,从而使学生可以对其产生一定的认识。

结束语

上文主要分析了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的支架理论,重点是对支架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支架理论的目标是对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进行培养。教师则需要利用较为具体的教学实践对支架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所起到的促进作用进行评价,从而确保支架理论可以真正运用到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 李亚. 浅谈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兴趣利用[J]. 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11年05期.

[2] 凌玉玲. 在英语课堂中教师服务意识与行为的研究[A]. 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 2010年.

[3] 吕桂芬. 浅谈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艺术[J]. 中学教学参考,2009年13期.

提高初中英语复习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第12篇

一、紧扣课标, 回归课本, 夯实基础

中考命题原则必须遵循新课标和教材。在复习前, 教师必须重视对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 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 弄清楚课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单词、短语、句形、语法等各项内容, 做到有的放矢, 把好复习这一关;教材是复习的重要依据, 复习要紧扣教材, 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培养学生要的作用。例如主谓语、单复数、人称、时态的一致, 倒装句的使用, It的用法等。学生只有在理解所学的语法知识以后, 才能更好地学习英语。在复习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加强读写教学,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在初三复习中要淡化知识的讲解, 注重功能项目的教学。求真务实, 提高能力, 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 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在复习时要理解和把握《课标》和《考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以课本为主线进行系统的复习, 了解命题走势, 理顺思路, 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展开训练, 去提高教学质量。

二、分析命题趋势, 研究题型, 指导学生专项突破

英语中考总复习承担着系统梳理、归纳总结、稳步提升的重任, 在有限的时间内要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纵观近几年中考英语试题, 我们不难发现英语试题命题的基本思想大致是:能力立意, 难易适中, 重视听力, 加强主观题, 减少客观题, 弱化语法题, 从而着重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1.听力测试所涉及的日常生活话题有:问候、邀请、看病、约会、购物、问路、打电话、谈论天气、询问时间等。在复习阶段听力训练中, 要求学生们熟悉以上提到的话题, 同时应该在平时的训练中明白自己的软肋在哪里, 并有针对性地采取补救措施。在日常训练中, 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和技巧, 如提前审题、抢记细节内容、及时回忆、仔细推敲等。2.阅读理解方面, 采取大量阅读和限时阅读的方法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每天读两至三篇题材各异的小短文, 最好是限时阅读, 即在一定时间内读完文章并做完相关的习题。在阅读中, 要注意抓住中心思想及关键词。特别要注重首段与尾段、每段的首句与尾句。对于不同的阅读材料, 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以及阅读速度。3.对于提高写作水平, 背诵是一种古老而又有效的方法。还需要进行许多写的练习, 最好是找有范文的作文题目, 让学生自己动笔写, 尽量做到用词恰当生动, 然后再与范文进行对比, 以找出自己的不足。4.掌握答题方法, 从容应试。让学生牢记:“静心看题测‘谜底’, 拿笔在手要点记。带着问题文中觅, 几个问题几寻觅。完形填空要预习, 瞻前顾后要联系;英语写作要书写工整, 斟酌使用长句和难句;单项选择要心译, 侧重场景和逻辑。”

三、精选练习, 教师入题海, 学生出题海

作为教师, 要从众多的复习资料中, 精选出信息新鲜、题型得当、练习到位的一套习题并把握学生的具体情况, 通过“拼盘”、“剪贴”形式, 重新组题或自编补充内容, 精心编写, 以求能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那么就需要我们教师自己增加“负担”, 入题海, 多做题, 多分析, 多研究, 多归纳。为学生选择作业时, 自己要先做一遍, 要剔除不典型的、多次重复的、与本阶段复习无关的题, 要保证到学生手中的题目是有价值的, 而不要让学生做无用功。专题训练既要让学生掌握基本考查点, 突出重点, 还要“授之以渔”, 突破难点, 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综合练习的基本形式是讲练结合, 但练是基础, 关系到总复习的效果。根据教学大纲要求, 应尽量做到源于课本, 但又别于课本的练习。虽然在大量练习中, 基础知识的考查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但亦不乏难度高、利于开发智力的练习。在题型设计上, 既参考历届毕业、升学试题题型, 又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 使学生在一些易于暴露学习弱点的题目上受益, 句型转换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练习, 使学生在肯定与否定、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并列句、简单句、复合句等之间的转换句型的练习中扩大语法知识与词汇的覆盖面, 学生可通过时态、语态、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的搭配, 一词多译等角度的反复练习中得到提高。只要我们做到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认真钻研教材, 不辞辛苦, 就一定会收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四、建立错题集, 查漏补缺

补缺补漏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 给学生定任务、定质量等级, 并进行检查验收。在此过程中, 我提倡“建立错题集”, 让学生把做过的一些试题中出现的错误收集整理在一个本子上, 然后把老师对该题的讲解或参考资料对该题的注解附在题目旁边当备注。这样, 学生每天花费一定的时间去过一过, 强化所学的知识, 纠正自己以前的错误, 在下一次碰到同样或类似的题目时, 就可大大降低出错的概率。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4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4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3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