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实验昆虫人工饲养技术与管理
来源:开心麻花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实验昆虫人工饲养技术与管理(精选7篇)

实验昆虫人工饲养技术与管理 第1篇

实验昆虫人工饲养技术与管理

实验昆虫在生物学学科的`多个领域越来越被广泛应用.通过对昆虫的环境要求、营养、疾病控制和管理,用人工饲料成功饲养了多种实验昆虫.

作 者:温小昭 邓钧华 吴海昌 Wen Xiaozhao Deng Junhua Wu Haichang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275刊 名:生物学通报 PKU英文刊名:BULLETIN OF BIOLOGY年,卷(期):42(7)分类号:Q96关键词:实验昆虫 人工饲养 管理

实验昆虫人工饲养技术与管理 第2篇

1.1 隔离适应

种公猪到达猪场后, 一定要按照专业兽医制定的“隔离适应程序”进行有效的隔离和适应, 同时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特别是对会影响繁殖性能的疫苗必须保证有效接种 (细小病毒、乙脑、伪狂犬和猪瘟疫苗等) 。

1.2 建议使用种公猪专用饲料

在体重小于120千克时进行自由采食, 达120千克后按种公猪的不同品种开始进行限量饲喂:一般PIC、长白、大约克、杜洛克日饲喂量 (㎏) 分别为2.5、2.3、2.0、2.5。

饲喂量还需考虑到体况和环境的变化, 例如冬季应有所增加 (每头增加0.2~0.5㎏) , 公猪每日摄入的能量大约只有5%用于生产精液。研究表明, 除非公猪体况特别差, 不然精子浓度、密度和异常精子的百分比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正常公猪体况是:后侧观察背部轮廓偏圆, 呈饱满的弧线型, 背脊视觉无明显外露。

1.3 公猪的环境控制

提供一个舒适的饲养场地, 保持舍内通风干燥, 良好的饲养环境是高质量精液的保证。公猪的栏位包括限位栏和大栏。限位栏的尺寸:长2.3~2.4m, 宽0.65~0.70m, 高0.95~1.0m;大栏的尺寸:长3.0~4.0m, 宽2.5~3.0m, 高1.2~1.3m。公猪排泄频繁, 为了确保地面干燥, 保持公猪腹部清洁卫生, 栏位地面要求全漏缝地板或至少70%的漏缝地板。高温对公猪来说应激较大, 特别对公猪的性欲、精液量、精液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 相反低温对体况正常的公猪来说影响不会很大或根本没有影响。公猪舍的温度最好是保持在15~16℃, 如果夏天公猪舍内温度高于25℃, 一定要打开空调或排风扇, 尽可能的将舍内温度降至25℃以下。

2 后备公猪调教

2.1 后备公猪的初次调教日龄

后备公猪180日龄左右, 为最佳调教时间。初次调教的日龄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公猪的使用, 而且调教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小, 经验表明, 超过200日龄的公猪调教成功的比率不足50%。

2.2 栏位及假台畜的设置

调教栏长2.0~2.5m, 宽2.0~2.5m, 空间过大, 后备公猪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栏位狭窄, 会使公猪出现逆反心理, 从而影响公猪的调教进度, 为了让被调教的公猪不受栏外的环境干扰, 以便其对假台畜集中注意力, 产生兴趣, 栏位四周可用木板或铁皮包围起来, 高度1.0~1.2m比较合适。

假台畜应使用正规厂商生产的产品, 这样容易调节从而与公猪高度一致。假台畜最好安装在栏内的角落里, 假台畜的前方朝向角落45°的方向, 与墙角的距离约保持40~50cm (公猪不能通过) 。

2.3 调教前的准备

在调教后备公猪之前, 为激发其对假台畜的兴趣, 最好先让有经验的公猪在假台畜上采放精一次, 而后不清洗其排出来的精子和胶体, 其遗留的气味能激发后备公猪对假台畜产生兴趣;或者收集一些老公猪的精液和老母猪的尿撒在假台畜上, 也可起到相同的作用。

2.4 调教程序

(1) 假台畜显然是无生命的, 它不可能对公猪的出现有任何的反应。成功的调教依赖于调教员的接近及与公猪所建立的关系。引诱公猪和调教员接近, 让其在调教员身上拱、推, 直到公猪允许调教员在其头上或其它部位抚摸。

(2) 在配种房工作过的调教员一般身上会带有其它公猪和母猪的气味, 公猪会在调教员身上越拱越用力、越频繁, 如果公猪愿意爬跨假台畜, 则表明它对调教员已完全信任了。

(3) 后备公猪引诱到假台畜旁边后, 有的后备公猪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诱工作, 只要后备公猪啃咬假台畜, 一般都能够调教好。

(4) 如果公猪爬下假台畜, 应鼓励其再次爬跨, 当其在栏内走动时, 应摩擦其包皮直到再次爬跨为止。一旦后备公猪爬跨上了假台畜, 调教员一定要把握好机会, 一次性将精液采出来并让射精过程自然结束。此过程中要注意对阴茎和包皮的任何不正常现象做检查。

(5) 公猪第一次爬跨上假台畜时, 不能对其姿势的正确要求太高, 只要其在假台畜上感觉到舒适, 阴茎能够伸出就好, 可以等公猪已经调教熟练之后再纠正爬跨姿势;后备公猪阴茎伸出后, 将清洗干净的手握成空心状, 先让后备公猪的阴茎在手心里来回伸缩几次, 等感觉到公猪很冲动的时候再一把抓住阴茎进行采精。

(6) 正确抓阴茎的手势:大拇指朝向阴茎的龟头, 小拇指朝向阴茎的根部;手抓住阴茎的时候, 不能抓得太紧, 也不能太松, 太紧公猪感觉不舒服, 阴茎就会缩回, 若太松公猪感觉没有插到母猪的阴道部位, 也会将阴茎收回, 导致调教不成功;阴茎的龟头应该露在大拇指之外约2~3cm, 方便精液的收集。

2.5 巩固新调教好的公猪

新调教好的公猪如果不进行采精过程巩固, 时间长了新公猪可能会忘记;在新公猪第一次调教成功后, 随后的两天每天各采精一次;而后隔天一次, 持续三次;此后每周采精一次即可。

3 公猪的使用与保健

3.1 公猪的使用

220日龄时, 公猪的精液即可开始使用, 最小不要低于210日龄, 否则没有完全成熟的精子将会导致母猪受孕率降低, 窝平均产仔数减少, 死胎和木乃伊增加。9月龄以下的公猪每周只能采精一次, 12月龄以下每5d可以采精一次, 12月龄以上每周可以采精两次。采精频率最好不要经常改变, 否则精液量将会收到影响。

3.2 公猪日常保健

成熟公猪每天能产生160~200亿个精子, 若有效时间内不予采用, 精子将会老化, 老化的精子对母猪的受孕率和活仔数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 青年公猪不管是否有使用需要, 都应每周采精一次, 成年公猪至少5d采精一次;每次给公猪采精或放精时都要让射精过程自然结束, 从而使公猪得到满足。如果公猪还在射精绝不能将其赶下假台畜, 这样会挫伤公猪的自信心, 导致公猪性欲下降, 精子数量减少, 质量下降。

在任何时候, 都不能对公猪表现出暴力侵犯行为, 要善待公猪才会给规模猪场带来经济效益。

摘要:种公猪是规模猪场种猪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种公猪理想的繁殖性能对种猪的繁衍和猪场的经济效益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种公猪的饲喂水平应以保持其机能生长和体况维持需要即可, 成年种公猪表现应略偏瘦, 这样才能有积极、正常的工作状态。性欲虽然与饲养水平没有直接联系, 但公猪如果过量饲喂而导致发胖, 性欲会下降, 精液量和精液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并且有发生肢、蹄病的可能, 从而降低种公猪的使用年限。因此,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是猪场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

实验昆虫人工饲养技术与管理 第3篇

采用人工孵鸽来代替自然孵鸽,一是使种鸽免去孵化任务,延长产蛋时间,提高产蛋量;二是避免亲鸽孵化时,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破蛋、冷死蛋等,从而提高孵化率和出雏率。正确掌握人工孵鸽技术,可使孵化率从自然孵化的68%提高到人工孵化的88%,其具体操作技术如下:

1.取蛋:应在每天晚上8时以后,对所有种鸽所产的鸽蛋全部取出,不宜过早或过迟,若过早,有部分种鸽未产蛋;过迟,有的种鸽产蛋后有立即开始孵化的习惯,造成鸽蛋温度上升,对人工孵化带来不良影响。取蛋时须将蛋窝一同取出,以免种鸽恋巢、抱窝影响下一轮产蛋。取蛋时,要做好种鸽产蛋时间和鸽蛋标记记录,并建立档案。鸽蛋取出后,可直接进行孵化机孵化,也可暂时存放。鸽蛋保存温度不能高于20℃,也不能低于5℃,且空气要新鲜流通。如有条件,可将种鸽蛋放在恒温18℃的保温箱或蛋库内保存。

2.孵化:采用小型孵化机,将孵鸡蛋的蛋架改换成孵鸽蛋的蛋架。为了管理方便,可连续取蛋4天后,把所有的种蛋一次性放进孵化机进行孵化。以后每隔4天为一个孵化进蛋周期。孵化温度全期控制在38.3~38.8℃,比孵化鸡蛋略高0.5~1℃,相对湿度为50%~55%,每天翻蛋4~6次。孵化时间为18天,鸽蛋孵化到第12天,要每天抽出蛋盘1次,在孵化机外晾蛋,使温度降至30℃后再放回孵化机内。

对原机内新入孵鸽蛋照常孵化。种蛋受精率为87%,受精蛋出雏率为85%,雏鸽的成活率现已达到95%以上,饲喂20日龄体重均达500克以上,达到或超过传统养殖法。

3.照蛋:鸽蛋每批孵化5天后,就要进行第一次照蛋,其目的是把无精蛋和死胚蛋及时取出。鸽蛋孵至10天时进行第二次照蛋,孵化至16天时进行第三次照蛋,须及时把死胚蛋取走,以免臭蛋影响孵化效果。孵化至17~18天,雏鸽开始出壳。

采取上述方法进行人工孵化鸽蛋,出雏率高,雏鸽外观漂亮,无大肚钉脐,出壳后的蛋壳洁净。

二、人工哺育乳鸽技术

采用人工哺育乳鸽,这是一项科学性较强、要求卫生条件很高、操作细致的技术,做好这项工作,对于提高乳鸽肉质,增加乳鸽产量,提高养鸽经济效益等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人工哺育乳鸽的具体操作技术如下:

1.设备:(1)喂鸽器。将吸球或注射器(去除针头)改作小容量喂鸽器。设为较大容量的桶式喂鸽器,包括吊桶式喂鸽器、脚踏式喂鸽机或手枪式电动气控喂鸽机等。(2)育雏保温箱。供1~7日龄乳鸽保温用。(3)育雏鸽笼。一般可制作成长200厘米、宽100厘米、高50厘米,网眼1厘米×1厘米的长方形镀锌网眼鸽笼,供8~16日龄乳鸽人工育雏用。17~26日龄乳鸽设计笼式鸽笼,4~6只为一笼。喂鸽器、保温箱、雏鸽笼的容量和只数,应根据其生产规模来确定。

2.育雏:经17~18天孵化,雏鸽出壳,即进入育雏室。1~4日龄,温度要求37~38℃,5~7日龄,温度要求34~36℃,用吸球喂鸽器或注射式喂鸽器进行人工饲喂。8~15日龄,转平面育雏笼,温度要求30~33℃,后再逐渐降至常温。此时开始用较大容量的桶式喂鸽器进行饲喂。16~26日龄,用笼式鸽笼育肥出栏。在整个育雏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通风和保温。给雏鸽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以促进雏鸽生长发育。

3.乳鸽料的配制:乳鸽人工哺育技术能否成功,最关键的是乳鸽料的配制。应按照不同生长日龄的饲养标准和营养需要来配制全价日粮,具体配方:1~5日龄,肉雏鸡料24%、豆粕粉57%、奶粉10%、骨粉4%、食用油5%,外加发酵粉2%、速补14每公斤10克、蛋清每100克1个、禽用微量元素正常量,呈液态料;6~10日龄,肉雏鸡料43.5%、豆粕粉43.5%、奶粉5%、骨粉4%、食用油4%,外加发酵粉1.5%、速补14每公斤5克、蛋黄每100克1个、禽用微量元素正能量,呈糊状料;11~26日龄,肉雏鸡料62%、豆粕粉32%、骨粉3%、食用油3%,外加发酵粉1%、速补14每公斤2克、禽用微量元素正常量,呈干湿料。配好的乳鸽料,在使用时加入适量的温开水,搅拌均匀,晾至40℃再饲喂。

4.循序渐进:在应用人工哺育技术时,应在少量试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全面铺开。可先实行产鸽哺育1周后再进行人工哺育,在基本能掌握人工哺育技术后,再逐渐实现全程人工哺育。

5.抓好“五关”:实行人工哺育乳鸽,乳鸽料的配制是关键,除此,还必须做好选雏、育雏温度、鸽料配制、育雏技术和卫生消毒等,采取多方面的综合性技术措施。

一是把好健雏关:不管采用人工孵化还是自然孵化,采取人工哺育的初生雏鸽,都必须发育完全、生长正常。只有健鸽才能允许放入人工哺育室进行人工哺育。

二是把好温度关:放入育雏室或保温室的雏鸽,必须在人工供温的小环境中饲养。温度要相当恒定,不能忽冷忽热。一般1~4日龄温度为37~38℃,5~7日龄温度为31~36℃,8~15日龄(转平面育雏笼)温度为30~33℃,后逐渐降至常温。此外,还要注意通风。

三是把好鸽料配制关:人工乳鸽料的配制,须掌握既科学又廉价,既简便又要清洁卫生的原则。正式哺育前必须经过试喂,证明乳鸽料确实可以饲用,方可全面饲喂。

四是把好哺喂技术关:哺喂工作要有专人负责。经常更换工作人员,哺喂技术工作难以掌握,不同养殖人员哺喂方法、操作、程序的变化,会使乳鸽难以适应。

五是把好防病治病关;鸽念珠菌病、鸽霉形病、鸽Ⅰ型副粘病毒病、鸽毛滴虫病、鸽曲霉菌病、鸽痘等多数是从口腔传入的传染病。所以,搞好哺喂时的卫生和消毒工作,是保证人工哺育成功的重要环节,每个哺育人员对此必须高度重视。

鸽蛋进行人工孵化和人工哺育乳鸽技术,可免去种鸽孵化和喂食两大任务,可使种鸽不仅能使产蛋周期缩短,而且还能增加产蛋量和乳鸽产量,大大提高养鸽的经济效益。

人工救护鸳鸯的饲养管理 第4篇

1 形态与生活习性

1.1 形态

鸳鸯形态似野鸭, 但体形较小。嘴扁, 颈长, 趾间有蹼, 善游泳, 翼长, 能飞。雄的羽色绚丽, 头后有铜赤、紫、绿等色羽冠;嘴红色, 脚黄色。雌的体稍小, 羽毛苍褐色, 嘴灰黑色。

1.2 生活习性

野生鸳鸯在安徽省皖南山区作为一种冬候鸟 (也可能是留鸟) , 主要栖息于山林水塘边、溪流和沼泽地带, 性机警、善隐蔽, 飞行能力强。属杂食性鸟类, 野外春季和冬季主要以青草、树叶等植物性食物、农作物果实与种子为食。繁殖季节则主要以昆虫、小鱼、虾等小动物为食。

2 饲养管理

2.1 饲养环境

救护笼舍应建在安静、无嘈杂区域, 三面为墙体, 一面为门 (门开小口方便观察) , 面积约40m2, 笼高4m。舍内有灌木和水池, 池面积8m2左右, 深40cm。有木箱和石洞等以供其躲藏之处, 地表面无植被。由于鸳鸯在外界可以跟其他水禽一起生活, 故可以在笼舍中预先放置1只小型同类水禽 (如绿头鸭、琵嘴鸭等) , 以减少应激。有条件的可以安装摄像头方便观察。

2.2 饲料

野生鸳鸯食性广, 以草籽、鱼、虾、贝类及蛙类及其他小型水生动植物为食。春季和冬季主要以青草、嫩枝叶、农作物果实与种子为食。繁殖季节主要以昆虫、小鱼和虾等小动物为食。考虑到其对环境的不适应性, 故初期放入人工笼舍的野生鸳鸯其投放的饲料种类应多样化。

3 观察与饲养

3.1 饲养前检查

救护过来的野生鸳鸯一定要仔细检查其体表和精神状态, 检查是否有外伤或其他疾病。

3.2 观察

新进人工笼舍的鸳鸯, 会四处乱飞乱窜, 极度恐惧新环境。这时应减少人为干扰, 固定一名技术员每天观察2次。一般前2d基本不活动, 躲在洞穴中。后几天才逐渐下水觅食, 稍有动静, 急忙奔走。

3.3 饲养

如何使野生鸳鸯吃上食是成活的关键。一般投喂多样饲料, 如小鱼、贝类、菜叶、稻谷等多种供其采食。密切观察, 对2d后仍拒食鸳鸯应单独隔离进行人工填饲。对每日投喂食物总量应做到心中有数、详细记录每日采食量。

3.4 疾病防治新收容水禽发病死亡率很高, 应在日常管理中应特别注意观察, 防重于治。定期对笼舍进行全方位消毒。

4 讨论

野生鸳鸯由外界自然环境转入人工笼舍中饲养, 由于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和应激过大, 极易造成死亡。本文针对一对野外救护的野生鸳鸯进行了人工笼舍饲养及行为观察, 表明减少应激是饲养成功的关键所在, 如光线较暗、有隐蔽场所、有同伴陪伴、合适对口的饲料等都极大提高了野生鸳鸯的饲养成功率。当然, 野生鸳鸯人工驯养繁殖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经过一定时期人工驯养, 逐渐改变了原来的生活习性, 但要完全适应人工养殖环境需要相当长久的时间。在今后的饲养管理上, 还应该做更多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郑作新.中国鸟类分布名录 (第二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6:62-63.

[2]郑光美.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2.

[3]胡树慧, 等.艳丽多情的鸳鸯.野生动物.2005 (1) :9-11.

[4]郑光美, 等.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46-47.

[5]张淑萍, 等.野生鸟类应激反应的生理机制及其生态意义.生态杂志.2010, 29 (11) :2280-2285.

[6]樊江.野生动物的饲养救护.新疆林业, 2010 (4) :56-57.

[7]杨勇, 等.人工救护鸳鸯雏鸟的生长发育.中国林业, 2010 (19) :56.

毛丝鼠人工饲养管理技术 第5篇

初生仔鼠体毛潮湿,被毛未干之前很怕冷,所以应在母鼠临产前准备好加温设备,可用40瓦灯泡装在罐头盒或其他适宜的容器里,于母鼠分娩时安放在窝箱底下。初生仔鼠的死亡率较高,所以每天早、晚应认真检查母鼠和仔鼠的状况。

母鼠有3对乳头,但是有的并无泌乳功能,大多数母鼠可哺育2~3只仔鼠,个别优良的母鼠能哺育4只。如果母鼠产仔多,乳汁不能满足仔鼠的正常需要,就应对部分仔鼠实行人工哺乳,或者挑出部分仔鼠,交给其他产仔少、乳汁多的母鼠代养。

人工哺乳可将牛乳装入带有气门芯的注射器里,最好每天滴喂4次,时间安排在早晨、中午、下午和晚上10时,初生不久的仔鼠,每次喂6滴奶,以后根据仔鼠的日龄增长逐日增加,通常由母鼠代养的仔鼠比人工哺乳的仔鼠生长发育好,所以采用人工哺乳方法时最好仔鼠不离开母体。一般来说仔鼠6周龄可以断乳,应先使发育良好的仔鼠断乳,然后等弱仔鼠体重达到170克以上时再断乳为好。分窝时,可以把同窝仔鼠养在一个笼里,也可以将两窝仔鼠合并在一起饲养,但每笼不得超过4只,分窝时按仔鼠的性别分开,否则可能发生早配,不仅影响幼鼠的发育,还会因近亲交配导致后裔退化。

二、饲料的选用

毛丝鼠的采食量不大,饲料十分简单,费用也很低廉,在人工饲养下,各种谷物、干草和蔬菜都能做毛丝鼠的饲料。

1. 颗粒饲料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颗粒饲料喂毛丝鼠,其配方各不相同。

2. 干草、树枝等 毛丝鼠喜欢吃三叶草、苜蓿、蒲公英、猫尾草等,夏季应经过风凉后饲喂,秋季可收割储存以备越冬,冬季还可用果树的小枝、灌木枝以及柞树、白桦、山梨等枝条喂毛丝鼠,效果也很好。不过这些饲料必须保持新鲜,有芳香气味,不应掺入过多的杂草,潮湿、发霉和细碎的干草决不能使用。

3. 蔬菜 新鲜蔬菜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但是饲喂一定要适量,叶菜和根菜喂多了会导致消化系统紊乱。蒲公英、苦菜、繁缕、车前草、荠菜、胡萝卜、芹菜叶和水芹等均是毛丝鼠喜食的,但甘蓝、白菜等含水分多的植物不宜饲喂。

三、日常管理

1. 房舍管理 ①干湿度:野生毛丝鼠常年生活在降雨量少、缺乏植被、荒无人烟的干旱地区,因此,饲养室应建在干燥的地方,相对湿度宜为50%~60%。②室温:当室温超过27℃时,毛丝鼠很容易出现中暑,在炎热的夏季,可采取在地板上洒凉水或通风的方法降温;寒冷季节室温不能低于0℃,最好保持在10℃左右,种鼠的房舍温度保持在15℃左右。③通风:饲养室还应做到通风良好、空气清新,但是必须注意防止穿堂风的袭击。④光线:毛丝鼠不喜欢灼热直射光,喜欢早晨和傍晚温暖柔和的阳光,可用遮阳网遮住饲养室的窗户,以防直射光进入室内。⑤防虫害、兽害:在饲养室的窗户上悬挂铁丝网,严防老鼠、猫、狗等进入饲养室内。另外,饲养室还应经常保持清洁卫生,室内的苍蝇要及时消灭。

2. 鼠笼与设备的准备 毛丝鼠笼有不同规格,通常使用的是:皮鼠笼30厘米×60厘米×30厘米,种鼠笼38厘米×60厘米×30厘米,由16号镀锌电焊钢网制成。皮鼠笼顶部和侧面的网眼大小为2.5厘米见方,底部网眼大小为2.5厘米×1.25厘米。母鼠笼需要安装1个能活动的木制窝箱供产仔用,其规格为20厘米×35厘米×25厘米,窝箱应坚固、保温,在接触笼网处开1个小门,上面还应有带折叶或抽板的盖子,并能关闭严密。预产期到来之前,将柔软而清洁的干草装入箱内,以备产仔。种鼠笼后侧留出12厘米宽的通道,在鼠笼与通道接触处开1个圆形小门,供公鼠串笼用。

为了节省建筑面积和材料,鼠笼可架设3~4层,在每层鼠笼下面装入活动的金属托盘接纳粪便,两层鼠笼之间应留出2.5厘米的间隔,以防咬架。在每个笼中安装大约能容纳50克颗粒饲料的食盒1个,能装1把干草的草栅和带吸管的水瓶各1个。为了防止出现牙错合,还应在笼内放置1块硬木板,以供毛丝鼠平常啃嚼用。

3. 适当进行沙浴 野生毛丝鼠非常爱清洁,人工饲养时仍然有喜欢沙浴的习性,因此,每日或隔日进行10分钟的沙浴非常必要。产仔后的母鼠,在外生殖器官尚未恢复正常之前(一般20日内)不能进行沙浴。每次沙浴结束后,立即将浴器取出(放置时间过长易被尿、粪污染)或将沙拨出浴器外,供沙浴用的沙必须是不带泥土的细沙且经过充分干燥,如果将少量的滑石粉掺在沙中,效果更好。

4. 制订管理制度 要制订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定时、定量饲喂,使毛丝鼠适应特定的生活环境。饲养员一般在早晨观察粪便、食欲和分娩情况,并检查阴道栓、称重记录。然后清扫、换水和添草,最后检查新生仔鼠和进行人工哺乳等项工作。工作结束后,饲养员应离开饲养室,使毛丝鼠安静休息。下午4~5时饲喂颗粒饲料,成年鼠平均每只喂20~25克即可,带幼仔的母鼠和妊娠后半期的母鼠应适当增加。晚8~9时检查每个鼠笼的水瓶、食盐和草栅,发现水、草、料不够的适当增添,除了特殊情况外,夜间不必点灯,也不必打扰鼠群。

平常尽可能少抓孕鼠,需要捕捉时应十分小心谨慎,尤其是进行妊娠触摸诊断时更要注意,千万不能用力过猛。

在夏季,高温潮湿易使颗粒饲料和干草腐败变质,要定期检查,一旦发现立即停用。另外,对水瓶、食盒和鼠笼要定期进行消毒。

(作者联系地址:联勤第二十二分部农副业基地 邮编:651701)

林蛙的人工繁殖与蝌蚪期饲养管理 第6篇

1. 春秋季捕捉种蛙 春季捕捉必须准确把握时间,4月上中旬为林蛙的出河期。秋天捕捉种蛙最方便,捕捉时间较长,而且秋季林蛙数量多,有充分的选择余地。秋季捕捉以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在林蛙准备入水越冬前最为适宜,要避免损伤。捕捉到的种蛙可临时用透气的麻袋或筐篓盛装,不能将种蛙放入不透气或透气性很差的袋子中,这样容易使其窒息死亡。

2. 种蛙选择 捕捉到的种蛙要经过选择,一般要求为2~4年龄,体质健壮。因输卵管的重量与体重呈正相关关系,所以要选择体型大的做种蛙。两年生的种蛙体重不低于27克,三年生的不低于40克,四年生的不低于55克。体色要求为标准的黑色,体背有“人”字形的黑色斑纹。

3. 种蛙越冬 秋季捕到的种蛙,冬季可以用水库保存法或地窖保存法越冬。采用水库保存法越冬时,将200~400只种蛙装入1个铁丝笼或竹篓中,在林蛙入水期,即10月中旬沉入水底,到第二年4月上旬再提出水面。采用地窖保存法越冬时,挖1个2米多深的地窖,大小可视保存种蛙数量而定,在窖底放入石块,将种蛙放入,在石块上放1层稻草,窖上加盖,不必盖得很严,以免缺氧,冬季还要经常淋水使窖内保持湿润。

4. 产卵与孵化 越冬后的种蛙或春季捕的种蛙,在水温达到5℃以上时,应按雌、雄蛙1∶1的比例放入产卵池内,放置密度为200~300对/米2,装好种蛙的产卵笼要立即放入产卵池并吊起,池水深40~50厘米,笼内水深保持10厘米左右。待林蛙抱对产卵后,要经常检查,及时将所产的卵移到孵化池内。也可以将种蛙直接放入产卵池内,在池埂上用树枝围成栅栏或用铁丝网、席子等修成围栏,防止蛙逃跑。此种方法种蛙的放置密度以50对/米2为宜。林蛙的最适产卵温度为10℃,产卵期如气温较低,可用塑料薄膜覆盖法提高产卵池的水温。在适宜的温度下,种蛙放入产卵池5~12小时即开始产卵。产卵时间集中在每天的0~8时,产卵高峰期在6~7时。产出的卵团要及时移入孵化池孵化,目前人工养殖林蛙广泛采取的是自然孵化法,即蛙卵靠自然水温孵化。卵团在孵化池中的放置密度以10~15团/米2为宜,为使卵团在孵化池内均匀分布,可用草绳、枝条将孵化池分成若干个小区。

卵的孵化速度和孵化率高低与水温高低有密切关系,在20℃水温下3天即孵化出蝌蚪,低温时需要较长的时间。在孵化初期,水温要保持在6℃以上,后期可升高到15~20℃,但不能超过25℃。水温调节主要靠排灌水。

二、蝌蚪期与变态期的饲养管理

1. 蝌蚪期饲养管理 此期的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蝌蚪的生长发育以及变态幼蛙的成活率和体质。

①饲养密度。每平方米水面可放养2000~5000只。可在孵出后的第十天、第二十天、第三十天进行3次疏散,使最后的放养密度在500~1000只/米2之间。

②饲料搭配与饲喂方法。人工饲养蝌蚪的饲料分为两大类,即精饲料和粗饲料。精饲料包括各类谷物果实及其加工副产品如玉米、麦麸、豆粕、花生粕、糠渣等,以及动物性饲料如鱼粉、肉骨粉、血粉、蚕蛹粉等。粗饲料主要是青绿饲料,包括各种蔬菜叶、野菜,如菠菜、白菜、羊蹄叶、蒲公英、嫩树叶等。精饲料需要粉碎混合均匀,加水调成糊状,加热熟制,使其中的淀粉变性以增加黏性,冷却后变成冻状。这样投到水中不容易散失,便于蝌蚪啃食,也不容易污染水质。也可以向精饲料中加入黏合剂,如羧甲基纤维素、海藻胶等,制成黏合饲料投喂。在此介绍一种较简便实用的黏合饲料制作方法:将海带浸泡清洗数次后切碎,加入5%碳酸钠溶液,加热搅拌使海带溶解,变成浓稠状胶体,然后加入粉状混合饲料,搅拌均匀后即可投喂。海带干品用量为饲料总量的5%~7%。青饲料水煮冷却后便可投喂。投喂量和投喂次数依蝌蚪的摄食情况而定,在孵化后15~20天,每天可投喂1次,以后每天逐渐增加至2~3次;在孵出后25~30天,应每天投喂3~5次。在蝌蚪生长初期,饵料中精饲料的比例应该高一些,20天以后,可适当增加青饲料比例。每天的投喂量以占蝌蚪体重总量的3%~5%为宜。

③水与氧的要求。在蝌蚪的生长初期(即15天以内,4月初至5月末),要通过调节灌水量提高水温。一般情况下,白天、晴天要浅灌水提高水温;在夜间或阴天气温较低时要深灌水,可使水深增加到30厘米。6月中旬以后,气温、水温升高,通过深灌水来达到降低底层水温的目的。在蝌蚪达到20~35日龄时,采用开放式灌水法,最好能在2~4小时内使池内的水更新1次。当大部分蝌蚪有浮头现象时,表明水中缺氧严重,要加快换水速度。

④防敌害。除以上几点外,蝌蚪饲养期还要做好防敌害工作。各种水禽、乌鸦、喜鹊、鼠类等都能捕食蝌蚪,因此不论白天或夜晚,都应有专人看管蝌蚪养殖池,驱赶敌害。

2. 变态期饲养管理 变态期蝌蚪的特点是体型变得瘦小,出现侧突。在管理较好、蝌蚪发育整齐的情况下,当约有50%以上蝌蚪出现侧突时,即应将其由饲养池转移到变态池;如果不同时期所产的卵团一起孵化,蝌蚪发育不整齐,只要有30%以上的蝌蚪出现侧突,也应向变态池转移。变态期的放养密度比蝌蚪期大一些,可达到5000只/米2。变态期是林蛙繁殖的最后一个环节,要加强管理:首先,要保证变态池水的供给,绝不可断水或使水的氧容量降低;其次,为了保证未进入变态期的蝌蚪摄取食物,必须保证饲料供给,还要做好敌害的防治工作。

实验昆虫人工饲养技术与管理 第7篇

【关键词】丹顶鹤;人工授精;越冬期管理;饲养技术

1.丹顶鹤的分布特点

丹顶鹤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它的繁殖地分布在我国长江下游的江苏盐城(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东北平原的松嫩平原(黑龙江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吉林向海自然保护区)和三江平原(黑龙江洪河自然保护区),此外,在我国云南、俄罗斯的远东、朝鲜半岛和日本也有少量野生种群分布。在欧亚大陆东北部有迁徙行为的候鸟种群的越冬地在朝鲜半岛和中国长江入海口的海岸湿地[1],当今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为世界野生丹顶鹤迁徙种群最大的越冬地,来区越冬的种群数量已从1982年的200余只,发展到1000只左右,最多时达1128只[2],分布范围由原来的连续分布变为现在的岛状分布。另据报道,一种种群数量约为800只左右的留鸟种群分布在日本北海道东南部,它们的繁殖地和越冬地间的最大距离仅150公里,迁徙路程很短,有些甚至全年不离开繁殖地。历史上丹顶鹤的分布区比现在要大得多,越冬地更为往南,可至福建、台湾、海南等地。

2.丹顶鹤饲养中的人工授精方法

2.1人工采精

现通常应用按摩采精法[3]对丹顶鹤进行采精。具体方法为:先固定好雄鹤,用前臂将鹤身体推向自己的腿部,在鹤体两侧作上下方向的抚摸,然后将手移向鹤的大腿内侧继续上下抚摸,待鹤尾部翘起,泄殖腔不断收缩,同时发出“gu-gu-”的叫声时,用手指在泄殖腔口做挤压动作,就可使雄鹤射出少量精液[4]。精液收集用灭菌的集精杯,注意操作避免粪尿的污染。采集的精液迅速放入30℃保温瓶等待稀释。

2.2精液的稀释

精液采集后应立即稀释,稀释比例为1∶4, 稀释液用BPSE液[5](1000mL蒸馏水中含果糖5.0g、谷氨酸钠·1H2O 8.67g、氯化镁·6H2O 0.34g、醋酸钠·3H2O 4.30g、柠檬酸钾0.64g、磷酸氢二钾·3H2O 12.70g、磷酸二氢钾0.65g、硫化亚铁1.95g)。操作方法如下:用消毒的注射器注入2-10倍的稀释液,反复抽吸使精子均匀分布在稀释液内。稀释好的精液需要在显微镜下检查精子密度及活力。镜检将精液分为5级:A级为精子密集,80%以上精子运动活泼,无杂质; B级精子间稍有空隙,70%以上精子运动活泼,偶见畸形精子及杂质;C级精子间空隙稍大,50%以上精子运动,有少量畸形精子及粪尿;D级精子量少,精子运动迟缓,畸形精子及杂质较多;E级偶见精子,杂质较多[6]。

精液稀释的作用主要是扩充精液、增加输精量、补充营养和保护物质、减轻乳酸对精子的危害,从而延长精子在母鹤体外的存活时间。

2.3人工输精方法

丹顶鹤人工输精的方法一般分为以下3步:

(1)用捕捉雄鸟采精的方法固定好准备输精的雌鹤。

(2)抚摸雌鹤,一人抚摸雌鹤的背部及翅膀后身体两侧,待雌鹤尾部翘起,泄殖腔口收缩并张开时由另一人轻轻将泄殖腔口的边缘向外拉,挤压露出输卵管口,用输精器轻轻插l0~5O毫米,稳住输精器将精液缓慢注入输卵管内。

(3)输精完毕,慢慢抽出输精器,防止精液流出。

输精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动作轻柔,切勿惊吓或伤到雌鹤。

2.4输精次数与时间

输精频率可分为四个阶段,在雌鹤产卵前2d,2.5~3d,3.5~4d和4.5~6d,分别进行多次输精实验,输精的次数越频繁,受精的可能性越大。人工授精时间最好是产卵前2周开始输精,每产1枚卵后隔1d输精1次,也可以产卵当天或产卵后几小时内进行,授精操作以早晨为最佳。

此外,做过人工授精的雌鹤出于护卵的目的经常将卵啄破或挖坑掩埋。因此,我们应在掌握雌鹤产卵规律和最佳输精频率的基础上,合理安排人工授精工作,在保证种卵较高受精率的同时,尽量减少对雌鹤的干扰。

3.丹顶鹤饲养中的越冬期管理

丹顶鹤对气候的变化比较敏感,冬季饲养管理的主要问题是保温防寒,在做好饲喂、驯化等冬季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外,更应该注重卫生防疫工作,预防各种疫病的发生。

3.1饮水

每天供水2次,分别在上午9:O0~l1:O0之间和下午13:O0~15:O0之间。为防止肠道疾病传播,定时对饮水设备进行清理消毒:防止丹顶鹤在饮用水中进行水浴,若发现因丹顶鹤水浴造成饮水污染要及时更换;终日保持饮水不结冰;天气骤变时,应提前3d在水中加入电解多维或葡萄糖以防应激。

3.2喂食

每天早、晚各喂料一次,早上喂料不宜过多,否则丹顶鹤会将饲料从食盆内叼出盆外散落地面,既浪费饲料,又容易引起疾病。越冬期的饲料以活鱼、玉米粒及全价配合颗粒饲料(可以掺入少量花生)为主。运动场地要经常撒一些沙粒或贝壳碎片,让丹顶鹤自由采食,可以预防消化疾病并能防止冬季钙源补充不足。丹顶鹤繁殖时对营养要求较高,要注意增加蛋白質、多维素、矿物质及VE等,因此,越冬后期要适时为繁殖种群添加鸡蛋和麦芽等营养物质。

3.3驯化

人工培育的雏鹤成长, 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靠人工驯化,冬季合理的驯化和运动有助于增强丹顶鹤的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并建立与饲养员的感情[7]。因此,在冬季要创造适宜的在室外条件对丹顶鹤进行驯化,且坚持每天驯化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h。驯化在提高丹顶鹤耐寒和抗病力的同时,也为来年的放飞,繁育和旅游工作奠定了基础。

3.4卫生防疫

卫生防疫工作是丹顶鹤越冬期管理的重中之重。它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防寒抗风与笼舍清理、消灭传播源与切断传播途径、自身防疫。

首先,冬季做好防寒抗风工作,就要使笼舍内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四周以篱笆遮盖,严实防风,防止气温骤变对鹤群造成应激反应。一般繁殖鹤配对饲养,而非繁殖鹤以小群饲养。

丹项鹤越冬期的笼舍消毒是预防传染性疾病发生的关键,所以常规消毒是非常种要的,一般每周进行2次,在疫病多发时期,可以每天消毒1次,每次消毒都要严格认真,保证食具、用具、运动场所、圈舍的安全。消毒剂一般应用火碱、过氧乙酸、百毒杀等常用消毒剂,并配合应用火焰喷灯消灭寄生虫感染隐患,此外,需要注意各种消毒药物的交替使用,防止产生耐药性而影响消毒效果。水浴利于清理丹顶鹤羽毛上的污垢和清除体表寄生虫,因此,每星期可利用圈舍的循环水池对丹顶鹤进行2次左右水浴。平时还要做好粪便、污染了的食物和饮水、运动场的污雪等杂物的清理工作,并做好灭鼠工作和防止其他鸟类的进入工作。

对每只丹顶鹤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普查内容一般包括常见的传染病(如沙门氏菌病、东方马脑炎、传染性法氏囊病、结核病)以及粪便中寄生虫和虫卵的检查。对于要新进入群体的鹤,应隔离检疫30~50d后方可放入;另外,对病鹤、表现异常的鹤,及时隔离观察、以便诊断治疗,防止传染。

总之,越冬期丹顶鹤的疾病防疫关键还是要在饲养过程中加强管理,注意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保证饮用水清洁、饲喂新鲜不腐的鱼及无霉变的饲料。同时要定期驱虫,有必要时还需接种相关流行病的疫苗,最大限度的防止疫病的发生。 (下转第308页)

(上接第24页)【参考文献】

[1]林宝庆,李红魁,刘伟,李连山,李波.人工饲养丹顶鹤的越冬期管理[J].野生动物,2010,5:256-258.

[2]王会,楚国忠,钱法文,江红星,马志军.江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9-2000年丹顶鹤越冬调查报告//郑光美[C].中国鸟类学研究.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186-189.

[3]邱祥聘.家禽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63-65.

[4]王凯红,史乐雷.浅析丹顶鹤的人工授精技术[J].2008,6:106-107.

[5]高玮.中国鸟类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77-80.

[6]高志光,刘景龙,李连山.丹顶鹤人工繁殖的研究[J].特产研究,2005,2:10-13.

[7]陈浩,陈国远,高志东,李拥军.丹顶鹤雏鹤的饲养管理技术[J].中国畜牧杂志,2002,38(1):52-53.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3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2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1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