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谁动了我的钥匙小学生优秀作文
来源:莲生三十二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谁动了我的钥匙小学生优秀作文(精选8篇)

谁动了我的钥匙小学生优秀作文 第1篇

谁动了我的钥匙小学生优秀作文

星期二,上完体育课回到教室,汗流浃背的我们纷纷拧开水杯一同畅饮。

就在这时候,我习惯性地把手伸进抽屉里,摸了摸,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什么东西,我努力地脑袋中回忆啊!我想起来了!体育课前,我把钥匙放在抽屉里,可现在不见了!

我同火烧的眉毛一样,心里暗暗叫急!

“这可怎么办,怎么办啊?”我低声叫道。

但我很快地冷静下来,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拼命回想着上课前的几分钟。

想着想着,线索又回到了那一刻我摘下钥匙,放进了抽屉,我使劲往好处想也许,掉在了地上或者放进了书包。细细搜索后,连钥匙的影子也没发现。

现在就只有最坏的可能了那就是,我的钥匙被别人拿走了!这是谁啊?开什么玩笑!我像没了脑袋的苍蝇一样满教室地乱窜,眼睛都急红了。

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

一连两节课,我都在想后路,无心听课。

最后,我决定先回家等爸妈开门,再听候发落。

下课铃响了,我有气无力地站了起来,突然一只手拉住了我,一个东西伸到了我的`眼前。我定睛一看,那不正是我丢了的钥匙!“你在哪里找到的?”“在垃圾桶里,我看到一串东西亮闪闪的,捡起来一看是你的钥匙。”“谢谢你!”我紧紧地抱住了他。

谢天谢地,钥匙失而复得!我苦苦思索:垃圾桶!我的钥匙怎么可能在垃圾桶?我笑了,原来,我把钥匙放进抽屉以后,离开教室前我扯了一大张纸擦鼻涕,不小心把钥匙带着一起丢进了垃圾桶!

哎,下次一定要放好自己的东西!

谁动了我的钥匙小学生优秀作文 第2篇

过年了,想必孩子最高兴的便是收到红包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红包也就越来越鼓了。可是这笔数目不菲的压岁钱该由谁来支配呢?

想象今年过节时,妈妈给了我一个大红包,哎呀,把我给美得,连同其他亲人给的压岁钱放到了一起。睡觉时,再把它们枕头底下,一觉睡到大天亮。早上第一件事,看看我的压岁钱还在不在,找了半天没找着,果然是有“小偷”把它偷走了,不用说也知道,压岁钱被妈妈回收了。这几年都是如此,压岁钱从来就没有到过我的手里,都存到了银行。既然我不能随意支配,那就和没给没什么两样。我正在生气,妈妈来了,我问道:“压岁钱又被您给拿走了吧?”“和以前一样,给你存起来了,将来留着上大学用。”又是这句话,我感到很不满意。“妈,能不能把今年的压岁钱留给我啊?”“你一个学生,要那么多钱干嘛?”“当然是买学具了,还有教书费之类的,反正有好多地方要用呢!”“行了行了,买文具的钱你什么时候用,我随时给你就是啦!”

其实,我也知道妈妈的用意,不就是怕我拿了钱后随意乱花吗,这种事情在网上、报纸上见多了,比如:某学生身上带着很多钱,上学放学时从学校门口小店铺里购买大量“三无”小食品,日复一日,结果一天晕倒在学校,被医院查出食物中毒,既把自己的身体害了,也耽误了课程。还有就是家长从小溺爱孩子,孩子要什么给什么,长大后觉得很有趣,从父母那里拿走了大量财物,去网吧,抽烟甚至吸毒,玩的“不亦乐乎”,最终走进了一条不归路。家长还担心你买文具或者其它东西的时候,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大票儿,这不经意的瞬间,说不定就被哪个正没事儿干的小偷给盯上了,随即在一个人少的地方进行偷窃或者抢劫

可是尽管如此,我依然认为压岁钱如果由家长支配,我们就会觉得自己不被尊重,过年时家长给我们压岁钱,体现了家长与孩子之间浓浓的`亲情,也可以理解成孩子辛苦学习了一年,对孩子的物质上的奖励,希望孩子来年继续努力。转天或者过些日子又要找各种各样对我们好的理由把它们收回,这也太不守信用了,简直就是把我们当做三岁小孩哄哄骗骗,这真是对我们好还是不相信我们呢

既然父母把钱当做新年礼物和一片心意给了我们,我们就有权利掌管。我们可以用这些钱买学习用品、买自己喜欢的并且对自己无害的东西,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资助贫困学生。如果我拥有了压岁钱的支配权,我就要把压岁钱先存到银行里,等到中考完了,用这笔钱出国旅游。我们也可以以此学会自己理财,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有自己的小金库呢

谁动了我的个人信息 第3篇

北京网安与360建立的全国首个警民合租网络犯罪举报平台的首席反诈骗专家刘洋向北京晨报记者介绍, 近年来, 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屡屡发生, 且有大幅上涨趋势。“尤其是精准诈骗案件多发。这些精准信息大多来源于网上的信息泄露, 这对市民的财产安全有着很大的威胁”。

他总结, 大体来说, 信息泄露的可能性有两种:一是技术方面, 相关系统有漏洞, “黑客”非法攻击获得了相关隐私信息, 最终被恶意利用完成了整个诈骗流程;二是在买家购物的流程中存在信息泄露, “其中每个环节都可能涉及内部人员私自卖掉或不经意泄露出去的风险, 这种可能性很大, 但需要通过对相关信息源头做调查才能给出最终的结果”。

除了上述安全问题外, 如此大规模网购订单信息泄露, 很大一部分信息是来源于商家的第三方软件系统。“购物平台内的大部分电商在处理大批量订单时会使用第三方软件来简化仓库管理、订单管理、订单打印等工作量, 第三方服务厂商或研发人员也能接触到用户数据。”刘洋介绍, 比如消费者从电商购买商品时, 会收到短信确认, 短信运营商就是第三方, 一旦系统存在漏洞或基础架构维护不到位, 用户信息也就泄露了。

专家提醒:谨慎使用公共Wi Fi

专家表示, 外出的时候大多数人会选择使用免费公共Wi Fi, 但这并不是一件好事。网络罪犯劫持公共网络或设置假热点, 欺骗受害者登录, 这样他们就可以刷卡密码、信用卡号码和个人信息, 可以帮助他们清空自己的银行账户。

此外,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上投简历的方式找工作, 而简历中的个人信息一应俱全, 有些公司在面试的时候会要求你填写一份所谓的“个人信息表”, 上面要你的家庭关系说明、父母名字、个人电话住址、毕业学校、证明人 (甚至还有学校证明人) , 甚至身份证号。

专家称, 很多快递单含有网购者的姓名、电话、住址, 车票、机票上印有购票者姓名、身份证号, 购物小票上也包含部分姓名、银行卡号、消费记录等信息。不经意扔掉或通过朋友圈晒图, 都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最好不要将这些包含个人信息的车票、购物小票等在微博、微信上晒图。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

防范建议:凡事多核实不转账

“对于网络诈骗的治理, 关键要看运营商和银行两方面, 必须要从源头解决, 他们要负起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刘洋告诉北京晨报记者, 如果市民接到陌生电话, 尤其是涉及到资金转移的电话一定要保持警惕, 对400开头的电话也不可掉以轻心, “400开头的号码大多为企业提供给消费者咨询的热线电话, 一般情况下不会用这个电话打出来”。此外, 陌生的170开头号码也要注意, “这个号段的推销、广告、骚扰电话比例也比较高”。刘洋提醒, 凡是诈骗电话, 最终一个环节都是要求转账, “要求转账的时候就要明白这是诈骗, 千万要守住自己的银行卡”。

对此, 北京网安相关负责人提示, 个人信息遭泄露后, 公民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维权:—、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 遭遇信息泄露的个人有权立即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有关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二、个人可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三、消费者还可依据《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通过法律手段进一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要求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

记者手记

让“一分钱的交易”也付出惨重代价

印象中, 似乎身边每个人都被广告电话、垃圾邮件乃至诈骗信息“精准”骚扰过。所谓“精准营销”、“大数据采集”、“点对点服务”, 看似美好的商业模式, 在现实中全物化为更准确与频繁的广告轰炸。

我们甚至能猜到自己的信息是怎么被泄露与传播出去的。买了车险, 从此各大保险公司会准时推销续保。买了套房子, 于是所有中介都共享了你的房产信息。生了个孩子, 买母婴产品的商家第一时间发来慰问。买过一档理财品, 资产信息就再也不是秘密。网购过商品, 就成了所有同品类店家的“亲”。

你的个人信息在网络上被明码标价肆意传播, 你接听过无数骚扰电话、被迫浏览了无数广告信息。在你生日那天, 第一个送上祝福的通常不是朋友, 而是各个银行、中介与商家。你就这样每天被人惦记着, 被人消费着, 被人传播着, 习以为常, 乃至觉得这就是生活的常态。偶尔有几个“倒霉蛋”, 因为隐私泄露被“精准”诈骗至自杀, 才会在社会上掀起一点风波。这次调查中, 记者只要花800元就可以买到45000户业主的信息, 我们的个人信息竟然只值1分钱。

中国网络通信从全面崛起至一路狂奔到现在的大数据时代, 算是一个美好时代, 但对个人隐私保护而言却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 几乎每个人都变成了透明人。是时候重塑这丛林法则了, 你可以去采集用户的数据, 但手段不能那么猥琐;你可以利用我的数据, 但我要有知情权和选择权;你可以任性销售我的数据, 但风险要让你难以承受。当下这个商业社会, 缺乏对隐私的起码尊重。只有代价高昂, 才值得敬畏, 违法成本过低, 则法如儿戏。

谁动了我的“金子”? 第4篇

我分析,不是市场的问题,市场从来没有问题。相反,是感觉上的问题,政策带来的问题,或自身出现的问题。

好日子过,被打的日子也要过。房地产支柱不支柱,淡泊起来看其实也没啥争的价值,关键自己要挺住,挺住自己的柱。浪得虚名,难免失落,从波峰到谷底,老想着政府也曾万千宠爱于一身,爱我爱滴死去活来,如今阴晴不定翻脸不认人,动不动要治你,这心情马上就抑郁成愁。像任志强那样,无法“任劳任怨”,“怨”犹胜于“劳”,动不动抱怨独守空房,动不动理怨“新人笑怎知旧人哭”,“任大炮”最终落得“怨妇”之名。算了,退一步海阔天空,忍辱负重吧。

没有“春药”的刺激,没有“被表扬”站到前台的无限风光,前后对比反差强烈,我们就觉得“不黄金”了,“黄金”成分下降了,但这仍然是种感觉,是面子问题,是原来贴在脸上的金——“贴金”被揭了。感觉往往是对的,往往也不对,而这次的感觉就是脸上挂不住。再接下来,政府的调控措施,大凡不超脱行政手腕,让我们更加感觉悲催与无助,类似被强奸——温柔点行吗,就单刀直入,简单粗暴啊。

是的,“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限购,做好产品却被压缩、延后了市场。限贷,金融杠杆作用受控,开发商难再以小博大,快速扩张了,消费者也平添购房成本。融资难,特别是小开发商,特别是摊子铺得过大的开发商们。然而,还是那句俗话,每个困难面前站着一个解法。从去年到今年楼市的火爆,“限”字一笔一划未解,也看不出解的意思,但就在市场对未来楼市预期变化的推动下,中国楼市红红火火恰似春节期间满街挂起的红灯笼。严复老先生说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限不可怕,限也就逞一时之威也。所有的“限”,都是“有限”,符合矛盾论、相对论,只有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人生有起伏,市场有变幻,政府有换届,伟大不一定非要熬出来,但该熬时就得熬。

当然,跟千军万马折腾房地产的时期不同,此时新成员进入的台阶比较高,有的小开发商跟不上了。每次调控都是对中小开发商的打击,所谓黄金期减色于他们而言才会感同身受。地方政府的偏爱,促成大企业品牌、产品快速对外输出与扩张。许多二三线城市,从开始喊“狼来了”,逼本地开发商“与狼共舞”,最终看“狼之独舞”,最终迎来“狼”烟四起,一片“狼”藉。像无锡这样国内生产总值列全国十强的城市,几乎全是万科、保利、绿地、金科、世茂、龙湖等房企大鳄的天下。与当地官员聊天,他们给出的理由,无锡政府开明大度,每年花大力气招全国大房企进驻,让本地房企死掉算完事。大企业,产品观念往往领先于本地,能给城市带来新的面貌,特别买地更加坚决,一不怕贵、二不怕多,且施工进度快,政府满意,百姓欢迎。这是小企业的噩梦,如果您还没抓住机会长大成人,无法抵抗风雨来袭,无法差异化生存,或转战更下线的小城市、小区域打拼,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就很可能半途而废——被废了。实际情况,中国楼市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大房企占有率越发大了。但是,这些均关乎企业个体命运走向,同样不是整个行业、整体市场前景的天翻地覆。最黄金的时期,也有烂尾的项目。

谁的金子不见了?

不善控制风险,风光一时,也难以持续的企业。

号称闭着眼就赚钱,拿着土就能赚钱的。

单纯依靠所谓政府关系混迹楼市的。

易被大鱼与快鱼吃掉、拖死的小鱼与慢鱼。

…………

您的金子不见了,不代表所有的金子蒸发了。您的金子,您不赚、赚得少、赚不到,别人赚。

重复那句话:中国房地产依然黄金满地,问题的关键在于——您还是不是那位“黄金矿工”?

谁动了我的纸条作文 第5篇

这是一个周五的下午,楼道里喧闹的声音无法让我静下心来。这样吵显然不该是校园楼道里应有的样子了。但对于今天这是正常的,因为今天是家长会。

家长会前我给妈妈留了一张纸条,把这些年来一直不敢当面说的话全写了下来,这是心灵的诉说。我是这样写的:妈妈,感谢您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长大以后我一定会报答您的`楼道里的声音渐渐平息了,很安静,静的吓人心魄。家长会开始了。

经过一个小时四十八分钟的时间,一个家长出来了。我剖不及待的想去找我的家长,但王老师不让我进楼,我只能耐心的在外面等妈妈出来。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妈妈还是没有出来,我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我真想冲进去,可是我不能。五分钟后妈妈出来了,家长会终于结束了。我们坐上车回家了。

谁动了我的橡皮作文 第6篇

我晕,自己橡皮又不见了,都第四个了,我一边在桌下翻来覆去地找着,一边在心里狠狠地咒骂着那个没良心的贼。

今天看谁都不象善类,一个个的都笑得那么阴险,今天又不是愚人节,大家联合起来捉弄我是不大可能的吧。

我开始逐个排查:“小孩儿,你老实交代吧,我都看见了。”虽然我并没有看见,不过每次自己做这种事的话却都是被这样套出招供来的,到底是老班的绝招,自己也试试吧。

“我,我什么时候拿你东西了,明明是”

“明明是什么?”我心想这下有戏。

“明明是你自己没收拾嘛。”

晕,小孩儿还是那副幼稚的表情,俗话说尊老爱幼嘛,这下我可对他是没办法的了,只好转移目标。

一看猴子就不规矩,斜着眼冲我奸笑。

“猴子,别怪我不客气了哦。”我下威般举起了拳头。

猴子头一扬,露出他那瘦小的脖子,一副任你处置的样子,倒颇有些刘胡兰的气势。

按照常规推理的话嘛,自然又排除猴子了。他俩都笑那么奸,莫非“贼”是他们的死党,那就只有我了,自己很快否定了这种想法。

妈妈的,我一拳砸在课桌:“是谁动了我的`橡皮!”(后来才听说自己这声狂吼有幸入围了学校的十大噪音评比活动。)

“我倒知道是谁拿的。”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

“哪个王八蛋?”我又一声怒吼。

“年青人火气别大,想当年我比你还上火!”冷不丁的一句,我这才反应过来刚才是老牛在应我的话,脸上一阵燥热。

开始上英语课了。

回到家,我还是想不通啊,父母不在家,正想再怒吼一声,却发现橡皮安静地躺在我书桌上。

自己忘了带?我又赶快将这个想法从脑子中赶了出去,一定是它自己跑回来的,对,就是这样。

我把橡皮往地上狠狠扔去:“连你都敢捉弄我了。”我又开始怒吼了

谁动了我的香烟作文 第7篇

在我的生活中,有许多难忘的事。其中我最难忘的,是前一年暑假里发生的一件事。

那一天,我正在房间里舒舒服服地写作业。忽然,爸爸怒气冲冲地破门而入,恶狠狠地向我喝道:“谁动了我的香烟?是不是你!”我紧张地答道:“没,没有偷。”没等我说完,他就给了我一巴掌:“骗人吧你!怎么可能不是你偷的`?快给我老实交代,否则我再来几个巴掌。”“呜呜呜呜呜”我一边哭,一边说:“我真的真的没拿你的香烟!”“你还顶嘴啊你!”爸爸再一次向我举起了魔爪。

事情终于有了转机。妈妈刚好路过,听见房间传出“砰!砰!”“啪啪”“呜呜”的声音,打开门一看,惊呆了。然后把爸爸骂了一顿,然后对我说:“爸爸打你是他的不对,但你的错就得看你有没有拿他的香烟。”我平静了一会,然后小声并勇敢地说:“我没有偷!”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

谁动了我的网财遗产? 第8篇

在国外也有类似案例。2005年, 在伊拉克阵亡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贾斯汀艾斯沃斯的父母将雅虎告上了法庭, 要求雅虎允许他们进入儿子的邮箱账户。雅虎辩称, 它的协议条款不允许邮箱账户转交给亲属。虽然法庭最后判令雅虎将该账户的数据刻成光盘交给士兵父母, 但至今雅虎的协议条款仍然声明, 邮箱账户不可转让, 也无法继承。

这些涉及网财继承的案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现在, 人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电脑和网络, 在现实生活之外, 人们生存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天南海北的朋友通过QQ聊天, 通过Facebook传递信息交流感情, 用MSN、E-mail收发邮件, 在博客、微博上记录心情, 在淘宝等网店里购物, 在网络游戏中品味多样人生。在网络中, 我们拥有很多具有情感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无形之物, 例如QQ账号、社交网站的账号、电子邮箱、游戏账号和装备等, 我们将其称之为虚拟财产, 也叫“网财”。在我们离开现实世界的时候, 这些网财将如何处置, 是被亲人继承作为我们生命的延续而存在, 还是无声无息的消失于茫茫网络数据世界中?这涉及到一个网财能否被继承的问题。

在我们讨论网财能否被继承之前, 首先要明确网财是否是法律意义上的财产。根据传统法学理论的定义, 作为法律概念的财产是指存在人身之外, 能够为人们所支配, 并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具有稀缺性的客观对象。财产应具备三个特征:一是具有归属性, 即财产能够为人们所支配, 是财产法律关系的客体, 是财产法律关系的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是财产权的物质载体。二是具有价值, 即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它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并能用于交换。三是具有客观性, 即客观实在性。财产的表现形式可以是物质形态的财产, 也可以是各种非物质形态的财产。也就是说, 除了物之外, 权利也是财产的一部分。而且,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 非物质形态的财产范围不断扩大, 其承载的权利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网财作为一种新生事物 (姑且称之为“财”) , 是否属于财产, 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根据上述财产的定义, 可以看出, 网财基本上具有财产的属性, 但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财产。网财不都是“财”。一种情况是, 网财只存在于虚拟的数字程序中, 在与现实生活不发生关联的情况下, 在无法产生或转换成现实生活中财产的时候, 是不具有财产性质的。例如QQ号码、微博等很多寄托情感价值的网财, 在不衡量财产价值进行社会交换时, 只是对个人有各种虚拟的价值, 而不具备社会财产属性, 不具备财产的特征。另一种情况是,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些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网财, 通过人们的社会经济行为转换成了现实的财产, 即网财从虚拟财产转换成了实际财产, 成为现实生活中人们可支配的法律意义上的财产, 此时的网财才是真正法律意义上财产。比如, 支付了现实社会中的货币来购买虚拟产品, 或者在虚拟财产的状态下取得能转化成现实生活中的货币的虚拟货币。据权威媒体报道, 在5173中国网络游戏服务网的在线交易平台上, 《征途》游戏中一个205级的人物账号卖到4.1万元, 而208级的《征途》账号甚至叫价16万元;在淘宝上搜索发现, 普通6位数的QQ号码的价格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有吉利数字的号码价格更是高达上万元;游戏中的资深玩家账号乃至装备标价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 一家经营良好的淘宝小店, 其价值可能超过100万元。

需要指出的是,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 无论是刑法、民法还是行政法都没有将网财明确规范为法律意义上的财产。在司法实践中, 基于对财产性质的理解和认定, 人民法院对于涉及网财的争议纠纷进行了不同的处理。在2003年“中国虚拟财产第一案”李宏晨诉北极冰公司一案中, 法院以判决认定“虽然虚拟装备是无形的, 但在网络游戏环境中是无形财产的一种, 所以应该获得法律上的适当评价和救济。由于玩家参与游戏时, 获得游戏时间和装备的游戏卡均需以货币购买, 所以虚拟装备具有价值含量”。在刑事审判中, 法院对于盗窃QQ号的行为认定为犯罪行为, 并以侵犯通信自由罪予以裁判。

下一个问题是, 网财的持有人是所有权人还是使用权人。财产所有人的财产可以依法继承, 使用权人的财产只有在法定的情况下才涉及继承的问题。按照互联网企业的行业惯例, 基于避免资源浪费的考量, 其在数字产品的服务中只为用户提供使用产品和服务, 明确用户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例如在腾讯QQ安装程序前置的《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中明确约定, 账号使用人依照合同约定享有对该账号的使用权。注册新浪微博时, 前置的《新浪网络服务使用协议》规定, “用户不应将其账号、密码转让或出借他人使用。”雅虎邮箱也提示用户不拥有所有权, “使用本服务以及本服务内提供的服务项目和产品”。同时, 互联网企业普遍的做法是可以收回用户一段时间没有使用的账号, 而无需通知或补偿。

在法律的学界和司法实务中, 对此问题争论很大, 基于债权、物权、特殊权利等不同角度的认知和分析, 又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很难形成一致的意见或倾向性做法。从目前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看, 允许互联网企业保留所有权是符合当前实际情况的, 否则, 在互联网企业运营的很多产品面临成千上万用户参与的情况下, 互联网企业将承担无法预知的运营风险。设想, 如果在企业破产或产品退市的时候, 虚拟的世界消失了, 用户的账号所标示的有价装备、等级或情感记录必将消失, 到那时由哪个责任主体承担侵害用户所有权的责任呢?当然,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在适当和可行的时候, 应当在法律的层面上, 明确规定用户享有账号的所有权, 可以以意愿自由处分, 这样比较符合网财作为财产的本质要求, 符合法理物权理论的逻辑。

最后, 可以作为财产的网财是否必然能被继承呢?1985年颁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条规定, 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包括:公民的收入;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林木、牲畜和家禽;文物、图书资料;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以及其他财产。换言之, 只有财产或财产权利才能依继承法的有关规定被继承, 身份关系和人格利益是不能继承的。

网财作为财产的一种形式, 虽然存在于虚拟的数字世界里, 但基于财产的属性以及可转换成现实财产的真实性, 可以以“其他财产”启动继承法律关系。对于基于身份关系和人格利益形成的网财的虚拟价值, 则应慎重对待和妥善处理, 原则上是不能依据继承法进行继承。以QQ为例, 对于以Q币形式存在的并能转换为现实货币的财产, 应当依法继承, 对于QQ号本身, 在没有进行社会交换的情况下, 属于附属于人身的合法利益则不能继承。另外, 在遗产继承中, 如何平衡保护个人隐私和亲友依法继承网财的关系是很难解决的问题。逝者在使用虚拟世界的服务和产品时, 个人可以依意愿随意利用所拥有的私密空间, 会将个人的情感、经历和交往等隐私保留在数字的虚拟世界里, 在其离开现实世界的那一刻, 个人留存在虚拟空间中的隐私可能也随之而无人知晓。但当亲友以怀念的名义继承网财利益时, 也可能会继承了私密空间里信息和数据, 这也许是逝者不愿看到的, 违背了其申请使用数字产品时与互联网企业的协议中对密码取回的约定。

我们如何解决网财的继承问题呢?理论上探讨的再多, 不解决实际问题也没有实际意义, 在当前社会管理层面上尚未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网财性质以及解决纠纷的依据的现状下, 如何回避规范空白, 切实维护自身权益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据《IT时报》记者报导, 国内几大服务商对于网络财产遗产继承的问题处理方式不同, 新浪方面正不断完善虚拟遗产继承相关办法, 但操作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例如在今年“723动车事故”中, 幸存女孩项炜伊的亲属要求继承孩子妈妈的微博“一一成长回忆录”, 为了让小伊伊留住这份记忆, 新浪在第一时间作出了处理。QQ则表示依照个案的不同尽力协助网友处理。人人网表示, 当事人可以通过注册邮箱或绑定的手机号码找回账号和密码, 如果这两种都没有, 也可以凭借死亡证明、亲属证明等, 待核实后取回账号和密码。网易对此的作法是, 凡是依靠网易通行证登录的互联网产品, 包括网易邮箱等, 亲属都可通过提供死亡人与网络账号注册资料一致的身份证明、夫妻双方的关系证明、死亡证等材料, 等待核实后便可索取账号和密码。中国游戏中心会根据注册人当时填写的身份证、个人资料、邮箱、注册时验证码等资料判断归属权, 若用户填写的是真实资料, 直系亲属凭借相关证明, 通过专人认证核对, 可索回账号。淘宝则完全主张不予继承, 现在的作法是若亲属知道网店账户和密码等信息, 可于原持有人死亡后继续经营;倘若不知道, 亲属可通过死亡证明等资料申请账户冻结, 但根据淘宝规定, 网店属实名认证, 若当事人死亡, 身份证被注销, 则无法拿回相关密码, 实现继承及网店所有者更名。雅虎允许继承人拷贝其中的某些数据, 而不允许直接继承账号, 拷贝之后即注销账户。Hotmail现在只要家庭成员提供授权书和死亡证明就允许他们申请一张数据光盘。Facebook的办法则是, 继承逝者数字遗产的第三方无法把逝者的账户当作普通账户来用, 只能去上面发表评论进行“缅怀”, 如此就不用纠结到底谁才有权利使用此类账户, 可以避免责任落在公司身上。

1985年颁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被业内称为马车时代的法律, 已经不适合日新月异发展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同时, 在理论尚存在巨大争议的情况下, 在短时间内推进有关网财的相关立法也不现实。从上述各大服务商的实际操作看, 解决网财继承问题的关键恰恰是回避继承程序, 按照服务商的要求和签订的协议, 合理妥善保护用户的网财, 通过合法的方式规避法律的空白和漏洞, 实现网财的流转。

相关文章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精选11篇)表演人才 第1篇六七岁至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 即相当于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这一时期少儿的主要行为活动是学...

3
2025-09-20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精选6篇)保安班长月总结 第1篇篇一:保安班长年终总结个人总结光阴似箭日如梭,转眼间半年已经过去。回顾我们保安队在近...

1
2025-09-20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精选15篇)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第1篇20**年8月我有幸在市电大参加了“仙桃市第一期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

1
2025-09-20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第1篇《四季》文清路小学 刘明霞教学目标:1、认识 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和折...

2
2025-09-20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精选18篇)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第1篇1、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办公室的全面工作,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

3
2025-09-20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精选12篇)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第1篇《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危害;林则...

2
2025-09-20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精选10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第1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分析及其改进方案阳旭东(贵州工业大...

1
2025-09-20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精选8篇)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第1篇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宝地宾馆改扩建项目 承办单位:...

1
2025-09-20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