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管理范文(精选11篇)
算法管理 第1篇
关键词:主动队列管理算法,自适应虚拟队列算法,动态阈值算法,队列长度阈值算法,改进的AVQ算法
0引言
主动队列管理 (Active Queue Management, AQM) 是目前队列管理的主流技术, 也是实现拥塞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基于不同理论的各种主动队列管理算法随之涌现, 这些队列管理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网络拥塞控制任务, 但是也不同程度地在公平性、可扩展性以及算法的复杂度上存在缺陷。
自适应虚拟队列 (Adaptive Virtual Queue, AVQ) 算法是一种AQM算法, 具有低时延、低分组丢失率和高链路利用率等优点, 但其不能进行区分服务。借鉴动态阈值算法 (Dynamic Threshold, DT) 动态分配缓冲资源的思想, 将原算法在路由器中维持一个虚拟队列改为维持多个虚拟队列, 从而实现了区分服务的性能。改进后的AVQ算法必须与一种基于优先级的调度算法相结合, 理论上它可以与任何一种基于优先级的调度算法相结合。
1自适应虚拟队列 (AVQ) 算法
AVQ算法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AQM算法, 由于具有低时延、低分组丢失率和高链路利用率等优点而备受关注, 但它不能进行区分服务。在实际操作中, AVQ并不需要对虚拟队列进行入队出队操作, 只需要维护虚拟的队列长度即可, 每当新的分组到达时, 首先根据:
刷新虚拟队列长度, 其中, LVQ为虚拟队列长度;t为当前时间;s为上个分组到达的时间;
进一步更新虚拟队列的长度, 其中, b为到达分组的大小。当每一个分组到达的时候, 通过:
计算出新的虚拟服务速率。其中, α为衰减因子;γ为期望的链路利用率;C为实际服务速率;λ为流量到达的速率。α和γ是 AVQ算法需要设定的两个参数, α影响算法的稳定性和队列长度的收敛速率, 而选择不同的γ值可以控制算法对非响应流的鲁棒性。
根据式 (3) , 分组到达的速率信息被转换成虚拟服务速率的变化信息, 并且进一步转化为虚拟队列长度的变化信息, 所以AVQ是一种基于流量速率标记方式的AQM算法。这种方式能够比基于队列长度的算法 (如 RED) 更早地发现网络拥塞并通知端系统, 从而有效地降低时延。不难看出, 当分组到达速率超过γC时, 虚拟服务速率降低, 虚拟队列长度增大, 最后导致虚拟缓冲区溢出, 对到达分组进行标记或丢弃, 以通知端系统进行拥塞控制, 此时实际缓冲区仍有部分空闲空间;相反分组到达速率较低时, 虚拟服务速率接近实际服务速率C, 虚拟缓冲区不会溢出, 从而达到了根据分组到达速率变化决定其分组丢弃率的目的。
算法的伪代码如下:
if LVQ+b>B
实际队列中标记或丢弃分组
else
允许分组进入队列, LVQ=LVQ+b
endif
AVQ算法通过自适应参数调整来控制输出链路的带宽利用率, 在保证高的系统吞吐量的同时, 也可以获得相当有效的队列长度控制, 进而获得更短的排队延迟。
2动态阈值 (DT) 算法
DT算法基于共享存储器模式的分组交换方式, 首先提出了在多个物理端口之间公平分配缓冲资源的方案, 如式 (4) 所示:
式中:B为系统缓冲空间的容量;Qi (t) 为端口i的队列长度;Q (t) 为当前系统总队列长度, 即为总的缓冲空间占用量;T (t) 为控制分组丢弃时采用的阈值参数;α为一调节因子。从公式可以看出, DT算法根据系统状态动态调整控制阈值, 阈值的大小与当前系统中空闲缓冲资源成正比, 当端口占据的缓冲空间超过控制阈值时, 将阻塞该端口, 不允许其接收更多的到达分组。
DT算法总是预留一部分缓冲资源, 虽然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 但是对于调整系统的瞬态性能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为了适应区分服务的需求, DT算法在物理端口的基础上, 引入了对不同优先级的服务支持。DT算法为每个优先级设置一个不同的调节因子αP, 算法如式 (5) 所示:
式中:Q
DT算法为低优先级分组提供了一定的缓冲资源, 使其总能获得一定的服务, 而且不同优先级之间的缓冲资源比可以通过对α因子的调节来实现。只要α因子的值满足一定的条件, 就能保证系统性能的稳定性。
DT算法通过对动态控制参数的调整,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网络流量的变化, 同时通过预留缓冲资源来保证不同优先级服务之间的公平性。DT动态阈值方案在丢失率性能上优于静态阈值方案。
3队列长度阈值算法 (QLT)
QLT (Queue Length Threshold) 和PQ (Strict Priority Queue) 是基于静态优先级的两种常见算法, QLT算法是对PQ算法性能改进的一种算法。
PQ算法给每个队列赋予不同的优先级, 每次需要调度时, 具有最高优先级非空队列中的分组最先被选择服务。如果最高优先级的队列为空, 则服务具有次高优先级的队列, 如此类推。这样, 最重要的分组就能得到最好的服务, 比如最小时延。这类算法简单, 容易实现, 然而当高优先级队列源源不断地有分组到达时, 就会造成低优先级分组被“饿死”的现象, 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不到服务, 所以公平性很差。
QLT算法就是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改进的, 它给每个队列设置调度阈值, 需要进行调度时从最高优先级开始比较队列的长度和调度阈值, 当最高优先级的队列长度大于等于其调度阈值时, 该队列头部分组首先被选择服务;当最高优先级的队列长度小于其调度阈值时, 不再服务该队列, 而是检查具有次高优先级的队列, 如此类推。通过设置合理的调度阈值, QLT算法在保证优先级关系的基础上, 提高了公平性。
4AVQ算法的改进
相对于原AVQ来说, 这种新算法的优点是针对不同的业务赋以不同的优先级, 根据不同的优先级给予不同的服务等级, 从而达到保证业务Qos指标的目的。虽然与AVQ算法相比, 运算负载度可能会有所升高, 但只要解决好队列调度算法与缓存管理的协调, 算法的复杂度就不会很高。
首先基于AVQ算法在路由器上维持一个虚拟队列的思想, 在路由器中维持多个虚拟队列 (下面以N为例) , 每个虚拟队列对应一个实际队列, 它们之间完全共享缓冲资源和输出链路带宽。虚拟队列的虚拟带宽
式中:Ti为优先级为i的分组对应的控制阈值;VQi为优先级为i的分组对应的长度;bi为到达分组长度;B为总的缓冲空间。如果该分组的加入不会引起该虚拟队列溢出, 则更新虚拟队列长度:
在链路输出端运用单个调度器根据QLT的调度策略调度缓冲分组, 并更新调度队列的虚拟队列长度VQi和虚拟服务速率
其中, 缓冲资源的管理和调度器的调度工作相互独立进行, 时间上不相冲突。
算法伪代码如下:
改进的AVQ算法同原AVQ算法比较而言, 增加了基于优先级的区分服务性能。另外, 它同原AVQ算法相比有一些性能上的差别:它对缓冲资源在各虚拟队列间的分配进行动态阈值控制, 为低优先级的分组提供了一定的缓冲资源, 使其总能获得一定的服务, 而且不同优先级之间的缓冲资源分配比可以通过对αi因子的调节来实现。只要αi的值满足一定的条件, 就能保证系统性能的稳定性。其次, 总是预留一部分缓冲资源, 虽然造成了资源浪费, 但是对于调整系统的瞬态性能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同时也保证了不同优先级服务之间的公平性, 而且通过动态控制参数的调整,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网络流量的变化。
5结语
总体来说, 改进的AVQ算法增加了基于优先级的区分服务性能, 基本上保持了原算法的优点:低时延、低分组丢失率和高链路利用率, 但却需要维持多个虚拟队列, 这样在算法复杂度上可能会大于原算法。
随着Internet规模的不断增大, 先进的多媒体系统层出不穷。由于实时业务对网络传输时延、延时抖动等特性较为敏感, 当网络上有突发性高的FTP或者含有图像文件的 HTTP 等业务时, 实时业务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另一方面, 多媒体业务占去了大量的带宽, 这样, 现有网络要保证的关键业务就难以得到可靠的传输。所以, 在现有的网络中如何保证不同业务的 QoS指标就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因此, 如何在路由器中更好地将这些算法结合起来也是一个难点,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 相信这些问题都能被很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KUNNIYURS Srikant R.Analysis and design of an adaptivevirtual queue (AVQ) algorithm for active queue manage-ment[C]//IEEE SIGCOMM2001.[S.l.]:IEEE, 2001.
[2]CHOUDHURY A K, HAHNE E L.Dynamic queue lengththresholds for shared-memory packet switches[J].IEEE/ACM Trans.Networking, 1998, 6:130-140.
[3]CHIOPALKATTI R, KUROSEJ, TOWSLEY D.Schedu-ling policies for real-ti me and non-real-ti me traffic in a sta-tistical multiplexer[C]//IEEEINFOCOM′89.Ottawa, Ca-mada:IEEE, 1989:774-783.
[4]OTT Tenuis J, LAKSHMAN T V, WONG Larry H.SRED:stabilized RED[C]//IEEE INFOCOM′99.NewYork, USA:[s.n.], 1999:1346-1355.
[5]FENG W, KANDLUR D, SAHA D, et al.Aself-configu-ring RED gateway[C]//IEEE INFOCOM′99.New York, USA:[s.n.], 1999:1320-1328.
[6]林闯, 单志广, 任丰原.计算机网络的服务质量 (QoS)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7]高传善.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算法管理 第2篇
摘要:在对现有的网格资源管理模型进行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结构的具体模型HRMM,将资源管理分为作业并行分析、全局资源分配、局部资源分配和本地资源管理四个层次,并为每个层次设计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和算法。该模型对资源管理的最大计算复杂度为O(n2)~O(n3),是一个优化而有效的网格资源管理模型。关键词:计算网格资源管理资源分配作业资源调度GlobusToolkit
计算网格是近年兴起的一种重要的并行分布式计算技术,其关键技术之一是对网格中的资源进行管理。网格中的资源具有广域分布、异构和动态的特性,使得网格资源管理变得很复杂。当前还没有一种模型能够处理所有的网格应用需求。目前,网格资源管理模型主要分为分层模型、抽象所有者模型和经济/市场模型三类。Globus项目组在网格协议制定上有重要发言权,包括IBM、Microsoft、Sun、Compaq、SGI、NEC在内的众多重要公司都宣布支持GlobusToolkit。因此Globus所采用的分层模型代表了网格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本文在Globus分层模型设计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优化的网格资源管理模型HRMM(HierarchicalResourceManagementModel),并给出了相应的资源管理算法。为了提高效率,在HRMM的主要模块中运用了GlobusToolkit2.4提供的数据结构和接口。
1HRMM的总体结构
HRMM的设计思想是:动态接收来自用户的作业请求,并为该作业分配符合条件的计算资源,同时提供整个计算过程中有关资源信息的在线反馈,接受用户的在线控制。HRMM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将计算网格的资源管理任务分为四个层次:作业并行分析、全局资源分配、局部资源分配和本地资源管理。
由图1可见,用户经过GUI(图形用户界面)向HRMM提交作业请求,作业并行分析器接收用户的作业请求,再按最大并行度将作业中的任务划分为若干任务组,提交给全局资源分配器。对多任务组中的每个任务,全局资源分配器在静态资源库中一次搜索多个满足该需求的集群,组成候选集群组提交给局部资源分配器。局部资源分配器在动态资源库中读取候选集群组中每个集群的有关信息,并将相应任务分配给最符合条件的集群。然后,该集群应用本地资源管理器执行任务。在整体上,本地资源管理器每隔一定时间向静态资源库发送静态资源更新信息。另外,局部资源分配器读取动态资源库前,动态资源库会从本地资源管理器读取更新信息。
在这个分层模型中,一方面,用户提交的作业能够以最大的并行度执行,从而高效体现了并行计算的思想;另一方面,选多个集群组成候选集群组,再确定其中某一分配资源的方案,由于综合考虑了任务的静态需求和动态需求,避免重复的查询操作,从而提高了资源分配的效率。
2作业并行分析器
如图1所示,用户经过GUI向作业并行分析器提交作业请求。这个请求包括该作业中所含的多个任务的相关信息、任务间的依赖关系及每个任务的计算资源需求。作业并行分析器分析该作业中的任务及相互关系,根据各任务的依赖关系将作业中的任务划分为不同的任务组,并对每个任务组进行适当描述后提交给全局资源分配器。
2.1作业的拓扑表示
一个作业由一个或多个任务组成。作业的拓扑定义为一个满足如下条件的有向无环图:该图的节点与作业中的任务一一对应;若任务B直接依赖于任务A,则存在一条由节点A到节点B的有向边,称A为B的直接前驱,B为A的直接后继;如果存在一条从A到B的由多条有向边组成的有向通路,则称A为B的前驱,B为A的后继。
图2表示一个作业的拓扑结构。设该作业由标记为A~G的7个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组成。如图2所示,任务D需要在任务A和B完成后才能开始,而任务G必须在任务正和F完成后才能开始。
为了提高作业的并行执行效率,需要关注任务在拓扑定义中的深度。记任务T的直接前驱集合为Pd(T),则其深度d(T)为:
若Pd(T)=φ,则d(T)=1;
若Pd(T)≠φ,则d(T)=max{d(R)}+1.
R∈Pd(T)
2.2作业的最大并行度划分
作业的并行划分是指:一个作业拆分后形成的一系列对应每个任务、前后有序且相互独立的任务组。一个作业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并行划分方案,形成该作业对应的并行划分集,记作Θ,I(Θ)为Θ中的任务组数。称为作业的最大并行度划分,如果:E∈Θ,且ξ∈Θ。I≤I(ξ)将作业中的多个任务按照相应的深度进行划分,形成一个最
大并行度划分。如图2中的作业,其最大并行度划分为:={(A,B),(C,D,E),F,G}。
3全局资源分配器
全局资源分配器接收到以RSL描述的任务组后,立刻进行分析和解释,获得每个任务的静态资源需求。系统根据每个任务的.资源需求在静态资源库中搜索满足条件的多个集群,并将结果提交给局部资源分配器。
3.1静态资源库
系统中的静态资源库采用基于轻量目录访问协议LDAP结构。在HRMM模型中,网格系统的所有静态资源都在LDAP服务器的DIT(目录信息树)中建立了相应的目录项,并用<属性,值>的组合描述各种资源属性。静态资源库选择LDAP可以在性能上带来以下优点:
(1)LDAP专门对读操作进行了优化,在读操作频繁的情况下,可以提高读取效率。
(2)LDAP是跨平台协议,可在任何计算机上使用。从而增加系统对异构网格环境的适应性。
(3)LDAP服务器支持分布式的结构,静态资源库可访问本地或全局的LDAP服务器,并能很方便地实现同步,即增强资源管理的分布性。
3.2全局资源分配算法
根据任务组中每个任务的静态需求,全局资源分配器在静态资源库中搜索满足需求的集群。在搜索时首先随机选择搜索的起始位置,然后为每个任务分别返回最先发现的N个满足该任务需求的集群,形成候选集群组,并以ClusterList数据结构描述后提交给局部资源分配器;其中ClusterList是用来描述候选集群组的广义表结构,如图3所示。对于任何一个任务,如果只找到K( 4局部资源分配器 局部资源分配器在动态资源库中搜索候选集群组的动态信息,将这些动态信息和从全局资源分配器获得的静态信息相组合并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将任务组中的每个任务分配给最适合的集群。 4.1动态资源库 动态资源库中的数据以XML描述,带来如下优点: (1)XML针对更新操作进行了优化。因此,对于需要不断更新的动态资源库,可有效提高效率。 (2)XML和LDAP在存储结构上都是树状结构,可以很方便地相互转化。用XML描述数据,可使动态资源库和基于LDAP的静态资源库具有更好的耦合性。 (3)XML与平台无关,以XML表示的数据可很方便地被其他程序使用。 4.2局部资源分配策略 局部资源分配器得到候选集群组ClusterList后,从动态资源库获取每个候选集群的动态信息,并将这些动态信息添加到相应集群的静态信息之后,然后将静态资源和动态资源信息相组合,形成集群综合资源信息。设一个集群的动态资源信息为h=[h1,…,hm]T,静态资源信息为t=[t1,…,td]T,其中m和d分别为动态和静态资源描述的字段数,则集群综合信息为υ=[tThT]T=[υ1,…,υp]T,其中P=m+d。如图3所示,集群2,2的综合信息表示为υ2.2。类似地,将任务静态资源需求和动态资源组合,设一个任务的动态资源需求为g=[g1,…,gm]T,静态资源需求为s=[s1,…,sd)T,则综合资源需求为r=[sTgT]T=[r1,…,rp]T。任务i的综合资源需求表示为ri。在确定分配策略时,将只考虑任务的综合资源需求和集群的综合资源信息。 首先,为了任务能够顺利完成,最终被选择的集群必须同时满足任务的静态资源需求和动态资源需求,即满足任务的综合资源需求: ∨i∈[1,n],∨j∈[1,p],Vi,f(i)[j]≥ri[j] 其中,n为任务组中的任务数量,p为向量u/和r的维数,f(i)为任务i的候选集群(即ClusterList中Taski对应的集群链表)中最终被选择集群的序号。因此,首先在ClusterList中删除所有不满足上述条件的集群,并记第i个任务还剩余Ki个符合综合资源需求的候选集群,其中1≤i≤n,1≤Ki≤N。最后,局部资源分配器要为每个任务Taski从Ki个候选集群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综合考虑计算网格的整体资源分配效率,在具体选择集群时采用如下决策机制: (1)获选集群的综合资源信息应尽量接近相应任务的综合资源需求,避免资源的浪费,即: (2)获选集群和 任务提交节点间的总网络延迟应尽量小,即: 其中tj为全局标识为j的集群的延迟; (3)HRMM为每个用户规定了计算资源占用量的上限,即: 其中W为该用户对计算资源占用量的上限,且W>0。 综合考虑上述三方面,局部资源分配可以描述为如下二次规划问题: 其中C是可以改变的加权系数,且C>0。由于f(i)为离散值且取值范围有限,因此提出以下优化方法,通过较少的计算来搜索近似的最优解。记候选集群组为ClusterList,则算法表示如下: STEP1.对每个任务和候选集群,将静态和动态资源信息组合为综合资源信息; STEP2.删除ClusterList中不满足总和资源需求的集群; STEP3.,计算每个集群i,j的局部损失Cost[i,j]:=‖vi,j-ri‖+C・tij; STEP4.并行地对Cost的每一列排序,并按从小到大的次序重排ClusterList中的集群链表; STEP5.如果,则报告不存在满足条件的解,算法结束; STEP6.∨i∈[1,n],并行计算Cost*[i]:=‖vi,k-ri‖+C・ti,k,其中k=aramin(‖vi,j‖<‖vi,1‖); STEP7.∨i∈[1,n],并行计算d(i]:= STEP8.置b:=argmin(d[j]),并删除ClusterList中任务b的集群链表中前k-1个集群节点; STEP9.如果满足则转STEPl0,否则转STEP6; STEP10.∨i∈[1,n],将第i个任务分配给ClusterList中相应任务集群链表中的第一个集群,算法结束。 该算法为资源分配查找到了近似的最优解,并在最大程度上利用了资源管理站点所在集群的计算资源,将大部分计算并行化。设资源管理站点所在集群的节点数为户,则该算法在每个节点上的计算复杂度为O(n2n/P) 5分析与总结 ――完善政府预算体系, 健全透明预算制度。随着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国已经取消了预算外资金, 新预算法删除了有关预算外资金的内容, 并明确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新预算法规定, 除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外, 经本级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 预算、预算调整、决算、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及报表, 应当在批准后20日内由政府财政部门向社会公开, 并对本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安排、执行情况以及举借债务的情况等重要事项作出说明。 ――改进预算控制方式, 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要求, 新预算法增加规定, 各级人大预算审查的重点是:预算安排是否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 收支政策是否可行;重点支出和重大投资项目的预算安排是否适当;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性支出预算是否规范、适当等内容。为确保收入预算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 新预算法要求各级预算收入的编制, 应当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与财政政策相衔接;各级政府不得向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和单位下达收入指标。新预算法强调, 各级政府应当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可以设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用于弥补以后年度预算资金的不足。 ――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严控债务风险。新预算法增加了允许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规定, 同时从五个方面作出限制性规定:一是限制主体, 经国务院批准的省级政府可以举借债务;二是限制用途, 举借债务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 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三是限制规模, 举借债务的规模, 由国务院报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省级政府在国务院下达的限额内举借的债务, 列入本级预算调整方案, 报本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四是限制方式, 举借债务只能采取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方式, 不得采取其他方式筹措, 除法律另有规定外, 不得为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债务以任何方式提供担保;五是控制风险, 举借债务应当有偿还计划和稳定的偿还资金来源, 国务院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以及责任追究制度。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新预算法增加规定, 财政转移支付应当规范、公平、公开, 以均衡地区间基本财力、由下级政府统筹安排使用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体。建立健全专项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事项不得设立专项转移支付。除按照国务院规定应当由上下级政府共同承担的事项外, 上级政府在安排专项转移支付时不得要求下级政府承担配套资金。上级政府应当提前下达转移支付预计数, 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将上级提前下达的预计数编入本级预算。这将有利于优化转移支付结构, 提高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公平性和公开性, 提高地方预算编报的完整性。 A、各单位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 B、各单位经营的业务项目是否合法 C、各单位的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 D、各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 2、《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各单位的对账工作至少()年应当进行一次。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3、违反会计制度规定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有哪些? 4、5%.() 5、机关、团体、部队、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购置国家规定的专控商品,可以采用现金结算方式,也可以采用转账结算方式。() 6、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实施者为()。 A.财务会计部门 B.财务主管 C.行政部门 D.审计部门 7、商业承兑汇票的出票人若是买方,本人为承兑人,出票人若为卖方,买方为承兑人。() 8、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即可以在同城使用,也可以在异地使用。() 9、信用卡销户时,单位账户的余额应() A、转入一般存款账户 B、转入基本存款账户 C、转入临时存款账户 D、提清现款 10、违反会计制度规定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有哪些? 11、根据《会计法》规定,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的内容不包括() A、各单位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 B、各单位经营的业务项目是否合法 C、各单位的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 D、各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 12、某企业2002年应纳税所得额为70000元,其应纳所得税额为()元 A、14300 B、16200 C、18900 D、23100 13、开户单位在开户银行提取现金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地区分行确定的大额现金数量标准的,必须前往人民银行地区分行办理登记备案手续。() 14、支票的出票人不可以在支票上记载自己为收款人。() 15、甲将票据转让给乙(14周岁),乙又转让给丙,丙再转让给丁。根据《票据法》规定,丁向付款人请求付款遭拒绝时,则丁().A、可以向甲追索 B、可以向乙追索 C、可以向丙追索 D、不能向乙追索 E、不能向丙追索 16、某企业2003年实际发生业务情况如下: 产品销售收入400万元,销售成本70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30万元,销售费用20万元。营业外收入40万元,营业外支出26万元,财产转让收入10万元,购买国债利息收入18万元,购买公司债券利息收入25万元,管理费用15万元,财务费用16万元。该企业适用33%的所得税税率。税务机关在税务检查中发现该企业通过伪造记账凭证等手段,隐瞒了部分收入和支出。经核查该企业2003年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款9 17、按照其是否使用现金,结算可以分为()、()。 18、甲公司于2003年9月6日签发一张转账支票给乙公司,金额为50 000元,而甲公司当日的银行存款余额为10 000元。开户银行对甲企业处以2 000元(40 000×5%)的罚款,乙公司要求甲公司支付1 200元(40 000×3%)的赔偿金。 要求:(1)针对本题案例,简述《票据法》对签发支票的相关规定。 (2)指出开户银行对甲企业的处罚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计算罚款? (3)计算乙企业应要求甲企业支付赔偿金的金额。 19、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万元以下的,为小规模纳税人。 A、100 B、150 C、180 D、200 20、我国《票据法》所称的本票,仅指银行本票,非银行机构不得签发银行本票。() 21、托收承付方式中付款人累计()次提出无理拒付的,付款人开户银行应暂停其向外办理托收。 A.3 B.4 C.5 D.2 22、对纳税人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价格明显偏低而又无正当理由的,可由税务机关按规定核定其营业额。() 23、以旧换新方式销售商品,计税销售额为() A、旧货市场的公允价 B、新货物的同期销售价格 C、新货物同期销售价扣减旧货物收购价的差额 D、新货物同期销售价同旧货物收购价之和 24、会计账簿按其用途可分为()。 A.序时账簿 B.分类账簿 C.联合账簿 D.备查账簿 E.日记账 25、下列各项中,应作为营业税计税依据的是() A、广告代理企业向委托方收取的全部价款 B、歌舞厅的门票收以及烟、酒、饮料等进销差价 C、无形资产投资入股时的评估价 D、从事外汇买卖业务的买卖差价净额 26、单位会计机构对会计档案立卷归档之后,在保管()期满后移交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机构。 A.3个月 B.半年 C.1年 D.2年 27、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根据生产经营需要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而发生的租赁费,可予以扣除。() 28、会计岗位设置取决于哪些因素? 29、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30、现金管理的主体是()。 A.银行 B.人民银行 C.商业银行 D.开户银行 31、根据《税收征管法》规定,纳税人以()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是抗税。 A、拖延、抵制 B、虚假申报 C、暴力、威胁 D、隐瞒收入、虚列支出 32、《会计法》规定,在编制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之前必须进行财产清查。() 33、支票的出票人不可以在支票上记载自己为收款人。() 34、机关、团体、部队、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购置国家规定的专控商品,可以采用现金结算方式,也可以采用转账结算方式。() 3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增值税征税范围的项目是() A、销售自来水 B、进口小汽车 C、销售房地产 D、加工粮食 36、现金管理应当遵守的原则是() A、国家鼓励开户单位和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采取转账方式进行结算 B、开户单位之间的经济往来,除规定可以使用现金外,应当进行转账结算 C、开户单位有现金收入时,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中直接支付 D、中国人民银行各级机构严格履行金融主管机关职责,负责对开户银行执行现金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和稽核 E、开户银行负责现金管理的具体实施,对开户单位收支、使用现金进行监督管理 37、我国的银行账产分为()、一般存款账产、临时存款账产和专用存款账产。 A.基本存款账产 B.支票账产 C.存款账产 D.现金账产 38、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39、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下列各项中,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税金包括().A、消费税 B、营业税 C、增值税 D、城市维护建设税 E、资源税 40、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9个月 41、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时,应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A、之前 B、之日起15日内 C、之日起30日内 D、之后 42、库存现金用完后或留存的库存现金低于库存限额,可用退回差旅费补充。() 43、某企业2002年应纳税所得额为70000元,其应纳所得税额为()元 A、14300 B、16200 C、18900 D、23100 44、下列各项中,应作为营业税计税依据的是() A、广告代理企业向委托方收取的全部价款 B、歌舞厅的门票收以及烟、酒、饮料等进销差价 C、无形资产投资入股时的评估价 D、从事外汇买卖业务的买卖差价净额 45、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下列各项中,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税金包括().A、消费税 B、营业税 C、增值税 D、城市维护建设税 E、资源税 46、下列各类收入中,个人所得税适用20%比例税率的项目为() A、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B、工资所得 C、个体工商记经营所得 D、劳务报酬所得 E、国库券利息收入 47、代理记账机构有()。 A.记账专业产 B.代理记账公司 C.会计师事务所 D.财务会计咨询公司 E.代理记账站 48、假发票的开具方和索取方都是违反《会计法》规定的责任主体,都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49、存款人出让和转租账产的,除责令其纠正外,按规定对该行为发生金额处以5%但不低于()元罚款。 A.100 B.500 C.2000 D.1000 50、信用卡的透支额,金卡最高不超过()。 A.5万元 B.1万元 C.2万元 D.3万元 51、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需要自主决定是否单独设置会计机构。() 52、《会计法》规定,在编制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之前必须进行财产清查。() 53、票据失票人在通知挂失且付后()内,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或提起诉讼。 A.5日 B.3日 C.7日 D.10日 四、多项选择题(共20分) 54、个人转让商标权应缴纳营业税额,该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人。() 55、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相比,具有的特征是().A、强制性 B、财产性 C、无偿性 D、固定性 E、公平性 56、原始凭证按其填制的手法不同可分为()o A.一次凭证 B.汇总凭证 C.自制凭证 D.累计凭证 E.转账凭证 57、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下列各项中,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税金包括().A、消费税 B、营业税 C、增值税 D、城市维护建设税 E、资源税 58、签发与其预留本名的签名式样或印鉴不符的支票,银行应予以退票,并对其处以按票面金额5%,但不低于2000元的罚款。() 59、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时,需主管部门派人会通监交的情况有().A、所属单位负责人不能监交 B、所属单位负责人不能尽快监交 C、不宜有所属单位负责人单独监交 D、所属单位成立不满一年 E、所属单位已实行会计电算化 60、如果出票人签发空头支票,持票人有权要求出票人支付票面金额的 ()作为赔偿金。 A.5% B.2% C.7% D.10% 61、《会计法》规定,在编制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之前必须进行财产清查。()62、《会计法》规定,在编制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之前必须进行财产清查。()63、现金管理应当遵守的原则是() A、国家鼓励开户单位和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采取转账方式进行结算 B、开户单位之间的经济往来,除规定可以使用现金外,应当进行转账结算 C、开户单位有现金收入时,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中直接支付 D、中国人民银行各级机构严格履行金融主管机关职责,负责对开户银行执行现金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和稽核 E、开户银行负责现金管理的具体实施,对开户单位收支、使用现金进行监督管理 64、某企业2003年销售收入净额5000万元,其业务招待费允许在税前扣除的最高限额是()万元。 A、15 B、18 C、65、在中国境内销售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是()纳税人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产品税 66、某企业2003年销售收入净额5000万元,其业务招待费允许在税前扣除的最高限额是()万元。 A、15 B、18 C、67、财产清查范围是指全面清查。()68、原始凭证按其填制的手法不同可分为()o A.一次凭证 B.汇总凭证 C.自制凭证 D.累计凭证 E.转账凭证 69、5 D、25 70、票据权利分为()、()。 71、关于委托收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同城、异地都可使用 B、款项的结算方式,分为邮寄和电报两种 C、银行在办理划款时,发现付款人存款账户不足支付的,应难过被委托银行向收款人发出未付款通知书 D、每笔结算的金额起点为1万元,新华书店系统每笔结算的金额起点为1000元 72、单位和个人办理支付结算的纪律有哪些? 73、我国的银行账产分为()、一般存款账产、临时存款账产和专用存款账产。 A.基本存款账产 B.支票账产 C.存款账产 D.现金账产 74、票据丢失后,可以采取的补救措施主要有()。 A.行政诉讼 B.挂失支付 C.公示催告 D.普通民事诉讼 E.行使追索权 7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增值税征税范围的项目是() A、销售自来水 B、进口小汽车 C、销售房地产 D、加工粮食 76、违反会计制度规定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有哪些? 77、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78、金融企业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在计算年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限额的比例是年应纳税所得额的 7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会计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形式是() A、侵权赔偿 B、没收违法所得 C、没收非法财物 D、罚金 80、代理记账机构有()。 A.记账专业产 B.代理记账公司 C.会计师事务所 D.财务会计咨询公司 E.代理记账站 81、我国根据会计档案的特点,将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和()两类。82、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即可以在同城使用,也可以在异地使用。()83、允许坐支的单位包括()。 A.饮食店等服务业的找零款项 B.邮局以汇兑收入款支付个人汇款 C.医院以收入款项退还病人的住院押金、伙食费等 D.企业产品销售收入 E.出差人员交回的多余差旅费 84、某企业2003年实际发生业务情况如下: 产品销售收入400万元,销售成本70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30万元,销售费用20万元。营业外收入40万元,营业外支出26万元,财产转让收入10万元,购买国债利息收入18万元,购买公司债券利息收入25万元,管理费用15万元,财务费用16万元。该企业适用33%的所得税税率。税务机关在税务检查中发现该企业通过伪造记账凭证等手段,隐瞒了部分收入和支出。经核查该企业2003年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款9 85、我国的银行账产分为()、一般存款账产、临时存款账产和专用存款账产。 A.基本存款账产 B.支票账产 C.存款账产 D.现金账产 86、采用验单付款方式办理异地托收承付结算时,付款承付期为()天。 A、2 B、3 C、4 D、5 87、银行本票的出票人,为经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批准办理银行本票业务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88、5%.()89、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实施者为()。 A.财务会计部门 B.财务主管 C.行政部门 D.审计部门 90、违反会计制度规定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 A.责令限期改正 B.罚款 C.给予行政处分 D.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E.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1、签发与其预留本名的签名式样或印鉴不符的支票,银行应予以退票,并对其处以按票面金额5%,但不低于2000元的罚款。()92、《会计法》区别于其他法律制度的最主要特征在于它的()特征。 93、对纳税人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价格明显偏低而又无正当理由的,可由税务机关按规定核定其营业额。()9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会计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形式是() A、侵权赔偿 B、没收违法所得 C、没收非法财物 D、罚金 95、下列各项中,应作为营业税计税依据的是() A、广告代理企业向委托方收取的全部价款 B、歌舞厅的门票收以及烟、酒、饮料等进销差价 C、无形资产投资入股时的评估价 D、从事外汇买卖业务的买卖差价净额 96、关于原始凭证的错误更正,《会计法》有哪些规定? 97、违反会计制度规定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有哪些? 98、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时,应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A、之前 B、之日起15日内 C、之日起30日内 D、之后 99、违反会计制度规定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 A.责令限期改正 B.罚款 C.给予行政处分 D.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E.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00、支付结算的基本原则是()。 A.恪守信用、履约付款 B.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 C.银行不垫款 D.保障资金安全 K.保证资产增值 101、商业承兑汇票的出票人若是买方,本人为承兑人,出票人若为卖方,买方为承兑人。()102、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实施者为()。 A.财务会计部门 B.财务主管 C.行政部门 D.审计部门 103、下列各项经济业务中,不属于《会计法》规定应当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为() A、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B、记账本位币的变更 C、资本、基金的增减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D、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104、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发生的下列支出中,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是() A、人民法院所判的罚金 B、银行加收的逾期还贷罚息 C、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所处的罚款 D、税务机关加收的滞纳金 105、在中国境内销售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是()纳税人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产品税 106、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107、下列企业会计档案中,属于应当永久保存的有() A、年度财务报告 B、现金日记账 C、会计移交清册 D、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E、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108、《会计法》所指的“法律责任”就是刑事责任。()109、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即可以在同城使用,也可以在异地使用。() 110、按照其是否使用现金,结算可以分为()、()。111、违反会计制度规定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 A.责令限期改正 B.罚款 C.给予行政处分 D.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E.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12、采用验单付款方式办理异地托收承付结算时,付款承付期为()天。 A、2 B、3 C、4 D、5 113、银行本票的出票人,为经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批准办理银行本票业务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114、库存现金用完后或留存的库存现金低于库存限额,可用退回差旅费补充。()115、个人转让商标权应缴纳营业税额,该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人。()116、我国《票据法》所称的本票,仅指银行本票,非银行机构不得签发银行本票。()117、单位和个人办理支付结算的纪律有哪些? 118、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需要自主决定是否单独设置会计机构。()119、存款人出让和转租账产的,除责令其纠正外,按规定对该行为发生金额处以5%但不低于()元罚款。 A.100 B.500 C.2000 D.1000 120、我国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121、采用验单付款方式办理异地托收承付结算时,付款承付期为()天。 A、2 B、3 C、4 D、5 122、汇入银行对于向收款人发出取款通知,经过()仍无法交付的汇款,应主动办理退汇。 A.3个月 B.2个月 C.1个月 D.4个月 123、《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各单位的对账工作至少()年应当进行一次。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124、票据丢失后,可以采取的补救措施主要有()。 A.行政诉讼 B.挂失支付 C.公示催告 D.普通民事诉讼 E.行使追索权 125、企业在建工程发生的试运行收入,应计入该企业的总收入中,一并征收企业所得税,不能直接冲减在建工程成本。()126、托收承付方式中付款人累计()次提出无理拒付的,付款人开户银行应暂停其向外办理托收。 A.3 B.4 C.5 D.2 127、根据《会计法》规定,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的内容不包括() A、各单位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 B、各单位经营的业务项目是否合法 C、各单位的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 D、各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 128、本票分为定额本票和不定额本票,定额本票的面额中不包括()元。 A、1000 B、2000 C、5000 D、10000 129、原始凭证按其填制的手法不同可分为()o A.一次凭证 B.汇总凭证 C.自制凭证 D.累计凭证 E.转账凭证 130、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时,应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A、之前 B、之日起15日内 C、之日起30日内 D、之后 131、违反会计制度规定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有哪些? 132、某企业2002年应纳税所得额为70000元,其应纳所得税额为()元 A、14300 B、16200 C、18900 D、23100 133、现金管理的主体是()。 A.银行 B.人民银行 C.商业银行 D.开户银行 【关键词】新预算法;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一、引言 我国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以及持续深化的各项改革,使得行政事业单位中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并且成为影响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新预算法的推行之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需要不断进行改革与完善。 二、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影响 1.新预算法提出的新要求 新预算法是当前我国各级正度在制定财政政策以及开展各项经济活动当中必须遵循的法则。与原来的预算法相比,新预算法对法律责任制度进行强化,不仅如此,新预算法也大大增加了责任条款数量,其严肃性、约束性也大大提高。 2.预算公开提高透明度 新预算法中着重强调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透明度,无论是公共预算、政府性预算还是其他方面的预算都需要统一口径。另外,新预算法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扩大预算管理范围,规范预算计划编制,提升预算执行率和預算编制的准确率。 3.年度预算平衡机制 在新预算法当中提出构建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尤其强调平衡财务收支管理,进而整体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新预算法还限制了行政事业单位债务举债和筹措资金,明确提出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尽快建立和落实债务风险管控机制。 三、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 1.受制于权利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常常受到权力的影响,使得无法在预算执行当中顺利推行高效的监督考核工作。一旦领导人员个人缺乏约束意识和自控能力,将很容易出现挪用资金、以权谋私等现象。 2.预算编制以及财务核算有待规范 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过程中通常将全部的工作职责推给财务部门,不仅没有预留出足够的编制时间同时在编制方法上也没有进行创新,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预算编制的质量。 3.工作内容存在失衡 长期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大部分领导人比较重视预算编制,轻视预算执行;重视预算资金的调配和使用,轻视对实际事物的管理。因此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工作内容失衡,内部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四、新预算法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措施 1.提高预算编制准确性与预算执行率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之后,政府将全部财政资金都归纳至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中进行统一管理,所有收入直接纳入国库,所有支出统一有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进行支付。此举将预算和执行进行有机统一,行政事业单位能够随时随地掌握各项预算的实际支出情况,每一笔支出都在预算控制指标当中。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是2017年预算编制提出的新要求,而实行政府采购能够对采购行为进行有效约束,避免出现重复或盲目采购,同时要求采购预案深入细化,并对所有采购行为进行公开化,有效提升采购的透明度。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和国库集中支付对提高预算执行率具有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对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落实预算绩效管理 为了有效提升预算执行率,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采用严格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位需要预留出足够的时间用以编制预算,严格落实新预算法当中提出的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的原则进行编制,使得财务预算编制能够真实反映行政职业单位的收支情况。另外,还可以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责任、工作内容进行具体落实并且与其工资待遇直接挂钩,对内部预算支出等进行绩效评价,对于玩忽职守、消极怠工或是在预算管理中出现严重失误的工作人员视情节给予警告或开除处分。同时还可以借助于信息公示栏、互联网、论坛、大众媒体等各类媒介发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与核算的动态信息,公布热线电话或增设网络投诉窗口,方便全社会人士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 3.完善财务监督体系建设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完善财务监督工作。这是由于在新预算法当中提出需要建立健全规范公开的预算制度,并且明确规定了预算公开的内容、时间等,凡是违反预算法规定的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除了需要及时进行整改之外,还会对相应负责人进行法律责任追究。因此要求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积极拓展信息公开渠道,联合社会多方力量全面、真实地公开预算信息,对财务收支行为进行规范。另外,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对预算风险进行管控,建立起内部控制体系,使用科学合理的制度对人、财、权进行三方约束,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能够依法落实预算执行。 五、总结 在我国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形势下,新预算法的提出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实现稳定健康发展。同时新预算法也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面临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对新预算法对预算管理的影响以及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中预算管理工作的难题进行简要分析,尝试提出了在新预算法角度下落实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参考文献: [1]周峰. 新预算法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 [2]潘晓玲. 基于新《预算法》下的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研究[J]. 当代会计, 2015(10):69-70. 在真实战场态势环境中, 复杂而多变的动态环境对传感器的数量和传感器与传感器之间的协同都提出来很高的要求。因此, 当有多个传感器同时进行目标检测、目标识别和目标跟踪时, 传感器和目标之间的任务分配问题, 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与禁忌表结合的粒子群算法, 来分析无人机寻求目标进行最优配对的问题。 1 粒子群算法流程 在任务分配的求解问题中, 变量的取值是离散的, 所以是非连续的优化问题。在利用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时, 必须进行变量的离散化:一方面需要将粒子的位置离散化, 另一方面也要将更新速度离散化。因此粒子在选择新位置的时候, 并不是在全定义域内进行选择。粒子移动的位置就表示为该粒子对于任务分配的结果, 目标的数目也是微粒的维数, 粒子的更新速度为无人机和目标之间的任务配对的变化情况。根据约束条件要求, 任意目标只能有一个无人机对其发生作用, 任一无人机至多也只能对一个目标执行任务, 因此在粒子群算法的寻优过程中, 微粒各维的最终位置应该是互异的, 在本文中采用多次迭代的方法, 直到各维变量的位置都不同的时候, 才继续往下执行, 具体的算法流程如图1所示。 (1) 运行开始, 进行相关参数的初始化设置 (比如设置最大迭代次数等) ; (2) 随机对微粒进行初始化设置, 即:无人机和目标的任务配对, 并计算目标评价函数;1) 依次对每一个目标分配一个无人机来执行作战任务, 如果无人机和目标的任务分配出现了同一个无人机对两个不同的目标执行任务时候, 在重新分配, 直到此类情况不再出现 (不重复原则) 。2) 当每个微粒满足任务分配, 进行微粒初始值评价; (3) 对微粒进行新速度的计算, 并加以限幅; (4) 对微粒进行新位置的计算, 并加以限幅; (5) 如果微粒处于新位置时, 出现微粒对于无人机和目标的任务分配出现步骤 (2) 中1) 的情况时, 重新执行步骤 (3) 和步骤 (4) , 直到满足要求; (6) 按目标评价函数, 重新评价各微粒的适应值; (7) 对每个微粒, 找出微粒个体或群体的最优值; (8) 更新所有微粒, 并将最优解保存为该微粒的全局历史最优任务分配; (9) 若满足终止条件, 搜索停止, 输出搜索, 否则, 返回 (3) 继续搜索; (10) gbest就是搜索到的最优值。利用粒子群算法来对传感器和目标进行分配从本质上说, 就是使得变量中的每一维参数都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来获得最大的效用。根据速度更新公式, 在粒子每维变量速度的更新公式中, 速度的变化量取决于随机数的取值, 当出现该维变量与其他维变量取值相同时, 最直观的想法就是持续更新随机数, 来改变速度变量, 从而实现变量取值的目的。因此, 有必要对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 从而来得到适合于求解传感器与目标分配效用函数的解决算法。 2 与禁忌表结合的粒子群算法 除了上述的更改粒子更新速度的方法以外, 我们还采取了控制粒子选择域的方法来实现传感器与目标的配对。这里, 采用了禁忌表的方法。 禁忌表算法是一种全局性邻域搜索算法, 禁忌搜索的思想最早由Fred Glover (美国工程院院士, 科罗拉多大学教授) 提出, 它是对局部领域搜索的一种扩展, 是一种全局逐步寻优算法。禁忌表的主要目的是阻止搜索过程中出现循环和避免陷入局部最优, 它通常记录前若干次的移动, 禁止这些移动在近期内返回。结合禁忌表对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每个微粒的变量都一次来进行速度和位置的更新。值域中被选择过的取值被推入禁忌表, 之后的变量在取值时, 只能在未被推入禁忌表中的值域中进行选择, 因此随着变量的依次取值, 值域在不断变小。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变量取值相同的情况。与禁忌表的粒子群算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它解决了当微粒变量的取值最优解时, 由于变量取值的改变程度有限, 进入死锁状态, 而不能得到最优解。 3 仿真结果 为了验证无人机传感器与目标间的配对问题, 与禁忌表结合的粒子群算法是可行的。故假设出6个目标, 分别是 (200, 12) 、 (250, 12) 、 (300, 12) 、 (350, 12) 、 (400, 12) 、 (450, 12) , 把目标3作为无人机没办法识别的目标, 把目标4作为已经被无人机击毁的目标, 其余目标作为无人机攻击的真目标。现将无人机的飞行方向改为从与x轴正向呈负65度开始, 以一度的差值依次递减。经过多次计算得到的结果为:第25号无人机对第一个目标执行攻击任务, 即25号无人机上的力学传感器对第一个目标进行力学参数测量:第32号无人机对第二个目标执行攻击任务, 即第32号无人机上的力学传感器对第二目标执行力学参数测量;第35号无人机对第三个目标执行再识别任务, 即第35号无人机上的目标识别传感器对第三个目标执行识别任务;第38号无人机对第四个目标执行毁伤评估的任务, 即第38号无人机上的威胁评估传感器对第四个目标进行威胁判断;第40号目标对第五个目标执行攻击任务, 即第40号无人机上的力学传感器对第五个目标进行力学测量;最终的效益函数适应值为1.187。 一共做了30次试验, 每次试验要完成100次迭代。如图3所示, 图中BPSO为基本粒子群算法, TPSO为与禁忌表结合的粒子群算法。图中为两种算法寻求最优值和收敛情况的仿真结果。很好的将与禁忌表结合的粒子群算法和基本的粒子群算法, 进行无人机传感器进行目标识别中收敛情况进行比较。 从表1中得出如下结论, 采用BPSO算法, 通常进行30次试验, 其收敛的成功率只达到46.7%, 并且无法寻找到最优值。采用TPSO算法, 同样进行了30次试验, 其收敛成功率达到100%。但是在试验的平均耗时角度分析, BPSO算法耗时较少。TPSO算法耗时略有些长。总之, 采用与禁忌表结合的粒子群算法, 对于无人机传感器管理问题, 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其收敛的成功率为100%, 虽然在寻求最优配对时, 耗时略长, 但从搜索成功率的角度看, 与禁忌表结合的粒子群算法是可以采用的。 参考文献 [1]王欣.多传感器数据融合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 2006. [2]李琪.传感器管理及研究进展[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8 (28) . 一、新预算法修订的现实意义 2015 年1 月颁布的新预算法是基于我国构建现代法治财政,发挥其支柱作用的需要而制定,我党十八大的召开拉开了深化改革的序幕,明确了构建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并制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特色财政制度。十八大指出深化改革要注重整体性、系统性以及协同性,并强化制度的顶层构建。财政是国家发展及治理的支柱,一直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先行军。现代财政基础即为预算,合理的预算安排对于国家经济、文化、国防、政治以及整个社会等,都有着深刻影响,由此可见预算法的不断完善是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也是我国向现代化法治建设迈进的重要步伐。 二、新预算法对于现代财政预算的依法强化管理 (一)明确现代财政体系的预算范畴 新预算法为现代财政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体系,新预算法中将关于预算外资金等方面的内容删除,并明确了要将政府税收、非税收入等全部收入与支出都归入预算之中,并以功能定位,组成了包含一般公共预算、国有资本预算以及政府基金预算等几种形式,同时又全面实施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除了法律所规定或是由国务院批准的专用资金可设置财政专户之外,其余的政府收入都需上缴,不得由任何部门以及个人占用或拖欠。 (二)体现现代财政的公开透明 新预算法体现了现代财政体系的公正透明性,公正透明一直是国家财政以及百姓的需求。新预算法所提倡的要全面构建公正透明的财政预算制度正顺应了社会所需,值得提倡。公开透明包括政府公开、部门公开、设计结果公开、财政支付转移公开、政府采购公开等。除了涉及国家机密的财政收入及支出外,其余都应尊重人民大众的知情权,且监督也是一种约束力,利于预算管理的依法实施。 (三)增强财政依法治理的约束性 预算法的重新修订不但使我国财政的依法治理得到进一步规范,更强化了约束力。各级政府、各部门的支出都必须按照经由事先批准的预算作为依据,而未列入预算中的内容则不允许支出。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通常不能制定新的财政政策与措施,所有新财政政策与措施必须先由人民代表大会审批后才可实施,如果各级政府在预算过程中必须做出调整时,则应在预算的调整方案中进行安排。新预算法中对于预算调整的规定仅限于增加与减少预算的总支出、增加举措债务数额、需调入的预算稳定资金以及需要减少预算的重点支出等四种情况,总之各部门的预算支出需严格根据预算科目进行。 (四)利于人大监督 新预算法中要求本级的一般公共支出需依照其功能分类归入到各个项中,根据其经济性质进行分类,基本支出需编列到款。并进一步加强人大对于预算审查的力度,人大的相关委员会经审查后给出初步审查意见,再由常委会等机构对意见进行研究,最终由财政部门上交的意见的反馈情况给予情况处理报告,以此印发给本级的人大代表。通过层层监督,强化人大的监督作用,进一步实现强化预算的依法管理。 (五)增强责任追究制度 新预算法对于在预算编制、审查以及公开等环节出现违规行为的相关责任人应进行行政责任追究,根据违规程度,依法给予开除、撤职或降级等处分,这也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腐败的滋生。对于各部门超出预算的支出,包含各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经发现需立即责令改正,并对相关负责人进行处分。总之,新预算法就是通过此种方式加强监督力度,杜绝人为因素的违规超支行为,防止腐败滋生。 三、认真贯彻落实新预算法 新预算法的修订意在完善我国财政体系的法制预算,虽然重新制定使得法律更为完善,但如果没有有效的贯彻实施,那么法律的修订意义也将大大折扣,因此要想推动我国财政体系的法治管理,就必须将新预算法全面贯彻落实。 首先要做好新预算法的培训与宣传工作,要让各级单位的相关人员对新预算法的相关内容有全面系统的掌握,充分领会精神,并强化法治意识,只有在相关人员对于新预算法有了充分理解后,才能使新预算法真正有效的落实开展。同时要严格贯彻依法执行的力度,对于违规操作人员必须要严格依法追究。除培训外还应构建基于新预算法的定期考核,确保各部门人员能够充分掌握新预算法。 目前我国处于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新预算法的实施也正处于这个关键时期。我国是大国,各个区域的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所处的环境均不相同,且管理水平也存在差异,因此在实际贯彻落实中,应当采取统一和灵活结合的方式。并在实施中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不断完善法律条例。各地方部门还需制定符合当地情况的审查监督决定及法规。总而言之,要想全面贯彻落实新预算法,必须强化其操作性与执行性,这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为依法预算奠定坚实基础。 在新预算法的贯彻落实中,还需做好财税改革的相关协调工作。新预算具有鲜明的承上启下作用,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管理成功经验,也明确了我国预算管理的今后方向,为进一步实施深化改革提供基础。在贯彻的同时,还需协调财与税收改革各项具体方案的衔接关系,共同推进,严格遵照相关制度带动深化改革,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四、结束语 预算法的重新修订是我国构建现代财政的必经之路。原本的预算法的立法宗旨与法治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发展需要,而此次新预算法正是将原预算法中的“健全国家对于预算的管理”修改成“使政府收支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这一修改正式将管理法朝向控权的方向转变。以往预算法的立法目的是强化预算分配以及监督监管的职能,强化国家在预算管理中的作用,体现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特色。而新预算法则是构建完善规范的制度,并对政府收支行为进行法制制衡,实现法制性预算,这也表明了新预算法在完善政府在预算中的管理制度的同时,还起到一定约束作用。并通过约束来监督政府财政支出,使政府的权利能够在阳光下运行,避免滋生腐败,利国利民。 摘要:预算法作为具有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色彩的重要法律,是我国财政的基本法律依据,而我国在2015年1月正式实施《新预算法》更是国家经济法律化建设的最新成果,标志着我国已迈出构建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科学规范现代预算体系的第一步。新预算法中全面贯彻了我党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体思想,依照我党以及国务院的财政改革要求,汲取成功经验,制定改革方向,实现了预算管理等方面的重大突破。 关键词:新预算法,贯彻,预算管理 参考文献 [1]楼继伟.认真贯彻新预算法依法加强预算管理[J].中国政府采购,2014 [2]郭治琛.依法加强预算管理切实构建现代财政[J].山西财税,2014 [3]翟司霞.中央财政预算透明度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 [4]蓝琼.我国预算审查监督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5]刘剑文,侯卓.论预算公开的制度性突破与实现路径[J].税务研究,2014 [6]杨志勇.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演进轨迹:1979~2014年[J].改革,2014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的不断恶化,能源日益短缺,尤其是2014年以来全国各地饱受雾霾的侵扰,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迫在眉睫。然而由于电池技术的局限性,混合动力汽车更符合当今使用的需要。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弥补了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短以及制造成本高昂的短板,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燃油消耗。在不影响汽车性能、可靠性与安全性的情况下,其在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排放及延长动力源使用寿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1]。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一种串联式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其发动机与传动系统之间不存在直接机械连接,不能直接驱动车轮行驶,因此发动机总是能在高效区域运行。本文中,首先对SPHEV整车动力系统与控制策略进行分析,然后运用Autonomie软件中的整车仿真模型,以整车油耗作为目标方程,利用遗传算法寻找发动机最优启动功率,在计算过程中充分考虑整车动力性与经济性,提高计算精度。最后,结合行驶循环工况,通过仿真分析验证本优化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1整车动力系统与控制策略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一款串联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其动力总成传动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该插电式串联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由发动机,发电机,电池组以及电动机等组成。发动机和电动机组既可以在整车需求功率低时为电池组充电,也可以在需求功率较高时与电池组共同为电动机提供能量。这些部件的参数在表1中做了简要的概括。 根据图1和表1中的数据,可以计算该车的燃油消耗量[5]: 式中,mfuel是总燃油消耗量,ffuel是燃油消耗率,ttotal为运行时间。 在PHEV中,总是存在一个低的截止阈值来解释电池的最大放电能量。这个阈值通常可以通过电池的荷电状态(SOC)测量,SOC是可用电池容量占标称容量的百分比表示[3]。在SOC达到预先设定值之前,只由电池驱动汽车行驶,这个过程被称为电量消耗(CD)模式。在SOC达到截止阈值后,由发动机和电池一起驱动汽车行驶,该过程称为电量保持(CS)模式。CD/CS模式是实现PHEV能源管理最简单和最直接的方式。然而,该方法没有全局考虑能量优化分配,只能通过合理确定其控制参数局部地优化汽车燃油经济性。借助于现代智能交通系统和智能能源管理策略,可以进一步改进该模式来提高燃油经济性。因为发动机和机械传动之间不存在机械连接,在此控制策略下的发动机始终在最佳工作点区内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燃油经济性与排放性能。 2遗传算法 2.1基本原理 遗传算法是根据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抽象而成的迭代搜索方法,以种群中所有个体为对象,对被编码区间进行随机高效搜索,其中主要操作包括:种群初始化、计算适应度、选择、交叉、变异、拥挤度计算。由于遗传算法良好的全局搜索性、通用性以及算法编程易实现,在求解复杂多目标问题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在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时采用遗传算法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本文中采用的遗传算法原理及其实现步骤如图2所示。 2.2遗传算法的应用 由于发动机最优启动功率阈值决定运行过程中发动机的启停,这很大程度上影响整车的燃油经济性。因此将发动机启动功率作为优化目标,利用遗传算法寻对其进行优化。根据穷举法,设置遗传算法参数中的种群个体数目为50,最大迭代数为30即可求出最优解,如表2所示。 将发动机启动功率作为输入值,整车燃油消耗作为目标值并采用matlab进行遗传算法编程进行求解。利用遗传算法随机产生一个初始值作为初始发动机启动功率,根据遗传算法机理,基于当前值会产生一个新的值作为下一代的初始值,并且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具有全局最优搜索的能力。当最后一代计算完毕,输出优化的结果,即最优启动功率。为满足整车动力性以及燃油经济性目标,设置约束条件: Peng on max为发动机最大驱动功率及动力系统最大功率,Pbat min和Pbat max分别代表电池的最小输出功率及最大输出功率。SOC的范围为0.3到0.9。运用遗传算法求得最优解如图3所示。 3优化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Autonomie原有整车仿真模型。选取UDDS循环工况进行仿真实验,其速度曲线如图4所示。 首先,设置的初始SOC为90%,终止SOC为30%。在SOC降至30%之前,只由电池驱动汽车行驶,这个过程被称为电量消耗(CD)模式,在SOC达到30%后,由发动机和电池一起驱动汽车行驶,该过程称为电量保持(CS)模式,其SOC曲线如图5所示。 Autonomie软件已经对模型中的基本参数进行优化匹配,因此本文基于CD/CS模式进行优化,设置10次连续UDDS循环工况下,通过遗传算法寻找发动机最优启动功率,模型中的初始发动机启动关闭功率分别为25k W和6k W,优化后的发动机启动功率为37.5k W,其结果如图6所示。 通过上图可以得出,经过该方法优化后明显降低了燃油消耗。在节省燃油消耗的同时,还能增加发动机在最优区域工作的机会,通过图7、图8所示。能够明显看出,优化后的发动机工作点更多的聚集在最有工作曲线附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在考虑不同的行驶里程下的燃油消耗,如表3所示,比较不同个UDDS循环工况下的燃油消耗。通过该方法,能够看出节省燃油消耗11%以上。 4结论 本文基于遗传算法对串联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管策略进行优化,提前设定初始和终止SOC,目的是降低燃油消耗。原模型中的控制策略是CD/CS模式,通过对发动机启动功率的优化,选择发动机最优启动功率。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燃油消耗,平均节油效果在11%以上。但是该优化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在不同的充放电条件下,电池SOC对燃油消耗有一定的影响。未来的工作就是在考虑燃油消耗的前提下对电池SOC进行优化。 摘要:本文以串联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SPHEV)为研究对象,开展对其能量管理策略优化的研究。首先对整车能量管理策略进行分析,将发动机启动功率作为优化对象,以燃油消耗量作为优化目标,运用遗传算法全局搜索发动机最优启动功率,以UDDS作为循环工况,通过整车模型仿真验证优化结果的正确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在保证整车动力性与经济性的前提下,本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发动机平均工作效率,降低了整车燃油消耗,燃油经济性提高了11%以上。 关键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遗传算法,启动功率 参考文献 [1][中]Xi Zhang,[美]Chris Mi,张希,米春亭[译].车辆能量管理:建模、控制与优化[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张博,李君,高莹,等.Plug-in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全局优化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10,21(6):715-720. [3]秦大同,赵新庆,苏岭,等.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变参数能量管理策略[J].中国公路学报,2015,28(2):112-118. 护理操作管理系统属于HIS, 主要针对医院等护理单位的护理工作进行辅助语音提示而设计。在实际工作中, 护士往往由于工作过于繁忙而遗漏了一些护理项目, 特别是那些必须及时处理的项目如果处理不及时, 很容易造成医患之间的矛盾, 甚至会引发医疗事故。本系统从辅助护理工作的角度上, 提出了一定的解决办法:即预先为每一位护士定义其应该执行的护理工作, 当护理工作需要被执行时, 系统会给予语音提示, 并指导该护士此刻需要做何种工作以及服务对象等等。 从算法设计角度来看, 系统是否有效地处理紧急事件和冲突事件的能力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所以, 系统在设计时, 可针对不同的问题使用不同的算法来解决, 如:系统如何读取护理操作项目的算法选择、提示时间冲突的解决算法, 管理用户时的列表信息处理算法等等。而有时针对某一个问题提出的算法会有多种, 此时应根据具体情况, 取舍不同的算法。在本论文中也提出了各种算法的比较。 2、操作项目信息源提取算法 用户在使用本系统时, 需要单击操作项目来选取操作内容, 此时, 护理操作项目的内容应该是动态的, 即可增加、修改和删除, 因此, 操作项目的内容需要有一个来源。操作项目信息源算法即系统需要解决操作项目动态内容的来源, 如:“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等信息可以来自于数据库, 也可以取自VSFlex Grid列表。 本算法提供了两种方案, 即操作项目内容来源的两种方式:读取数据库、读取VSFlexGrid列表。这两种方案都可解决操作项目信息的来源。但是从系统设计的要求来看, 程序运行需要高速、稳健、节省开销等等。 (1) 操作项目内容直接取自数据库。这种方式最为稳妥, 系统只需要连接数据库的操作项目表, 建立结果集, 通过遍历, 将数据打印到操作项目的每一个按钮。 (2) 操作项目内容取自VSFlexGrid列表。这种算法的原则是尽量减少读取数据库的次数, 而让信息源取自内存中的VSFlexGrid列表。其做法是使程序初始化之后, 将操作项目数据表信息读出到VSFlexGrid列表, 之后每一次打开操作项目面板时, 只需要读取这个VSFlexGrid列表内容便可。这种算法做到了一次读取数据库, 多次应用。 从程序运行效率上来看, 第二种算法具有一定的优势:VSFlexGrid列表的信息被读取到内存, 相对数据库文件的磁盘读写操作, 内存的读写速度要快得多, 可节省系统开销, 加快系统运行的速度。 3、解决语音提示时间冲突的算法 语音提示的提取条件是以当前时间为参照的, 某一条记录的提示时间与当前时间匹配之后, 系统可能会发现还有多条记录也与当前时间相等, 造成了多条记录在时间上的冲突。由于设定护理操作提示时间时, 并不限制多个护理操作同时进行语音提示,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 同一时间往往会有多条记录需要同时被提取。 同时, 不同的护理操作应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在一个成熟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中, 需要对某些项目进行分级分类, 分别赋予不同的重要等级程度。即, 在语音提示的时候, 根据不同的护理操作的重要程度等级来决定其先后顺序。 由于语音提示设定时间是以分钟为基本单位的, 那么, 另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在多条语音提示同时进行时, 可能会延时1分钟以上, 因此, 有可能会冲掉时差为一分钟甚至两分钟的记录。要解决此类问题, 必须设计良好的算法, 通过VB集合来进行逐条记录提取, 将时间差消除。设计算法时, 应考虑到时间差的设定值问题。 3.1 相同时间语音记录的提取算法 以当前时间为基准, 可使用对一个全局的数据库结果集变量进行遍历, 逐条查询这些记录的时间字段, 选取时间差最小的结果集元素存放在集合中, 再以轮询的方式以匹配当前时间。轮询的时间可设置在500毫秒之内, 以防止漏报。 算法描述如下: 设当前时间为t, 数据库结果集为r s, 时间字段值为d t (i) , 集合元素c。 (1) 按时间顺序排序rs记录; (2) 遍历rs的dt字段, 当dt>t时, 集合元素c新增一条rs记录; (3) 提取此条rs记录的dt值, 比对rs其他记录; (4) 当rs其他记录与此条记录的dt值相同时, 集合c新增记录。 (5) 对集合c进行时间轮询, 当dt=t时, 提取集合c内的护理操作信息进行语音提示。 说明:本算法的思想是:预先存储时间差为最小值的数据库结果集元素, 通过比对结果集, 将相同的记录存放到同一个集合中, 再通过时间轮训机制对这个集合进行提取, 最终进行语音提示, 提示完毕, 抛弃这个集合, 重新存储新集合元素。 3.2 解决语音提示时间差问题的算法 在实现语音提示的时候会经常出现时间差导致的问题, 它会导致语音提示的疏漏。由于设定提示时间以分钟为单位, 所以不可避免的, 下一条需要提示的记录有可能在一分钟之后, 而此时的提示记录有多条, 可能会超过一分钟。而记录提示信息的集合c并没有被清空, 则这条记录便会被漏报。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设计不同的方案。其一, 可以在设定提示信息的时候加入时间差检测, 使得两条记录之间的时间差大于等于2分钟, 这样, 在一般情况下, 不会发生漏报的情况。设计程序的时候, 考虑这个因素,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 适当设置这个时间差, 便可以避免漏报的状况, 减少工作失误。 其二, 增加语音提示集合, 存放下一个语音提示记录。这种方法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算法描述如下: 在语音提取算法中, 设置辅助集合变量cs, 用于存放下一个可能被漏报的语音提示记录。设集合c的语音提示时间总量为ts, 下一个需要提示的记录时间为nt, 时间差为mt。 (1) mt=nt-dt; (2) 当ts>mt, 则cs新增nt的记录。 (3) dt语音提示结束, 清空集合c; (4) 遍历cs内的信息再次进行语音提示。 (5) 提示完毕则清空集合cs。 说明:算法使用辅助集合来存放有可能发生冲突的记录, 解决了由时间差导致的漏报情况。 语音提取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如何更好的对其算法进行优化, 避免漏洞和误差的出现, 是系统良好运行的关键。 4、总结 本课题针对在项目开发时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多种解决途径。HIS有着任务多, 工作难度高, 情况复杂等特点,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 需要我们设计性能良好的可行算法。因此针对系统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会不断地提出更好的更新算法, 逐步完善HIS的建设。 摘要:近年来医院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有了很大发展, 医院对计算机的依赖也越来越强, 护理操作管理系统作为HIS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的一个子模块, 可以帮助医院为病患提供更好的服务。本文详细介绍了一个的护理操作管理系统的算法设计与分析。 关键词:HIS,护理管理系统,时间冲突算法 参考文献 [1]于芳, 孔令人, 石义芳, 陈培正.基于CRM理念的医院信息系统探讨[J].医疗设备信息.2005, (11) [2]程釥, 冯世萍, 卢萍, 杨世珍.HIS中护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2, (04) 【关键词】新预算法;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实施预算管理是为了使事业单位以最少的投入,获取到最大的利益,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解决预算收支问题,采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内控控制等方法,进一步提高单位资金利用率,确保日常财务管理的高效运转。预算管理既是事业单位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也是筹集资金和分配经费的根据,引导事业单位科学合理的整合资源。 一、预算管理的创新理念 事业单位应转变传统预算管理理念,深化现代预算管理理念,调动起员工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同时,事业单位领导应重视预算管理工作,只有领导高度重视预算管理工作,才能潜移默化的影响下级工作者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度,做好带头作用,认真做好预算管理各项工作,真正将预算管理中各项工作落实到具体工作者身上,哪部分工作出了问题,直接找相应的负责人,做到权责分明。事业单位应让所有员工都参与到预算管理中,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管理等,既需要財务部门做好相应的工作,也需要其他部门配合财务部门的工作,以绩效考评与预算管理挂钩的形式,真正加强预算管理力度。加强预算管理的培训和学习,做好新预算法的宣传,强化沟通和合作,认真学习和研究新预算法,做到掌握和了解每一项新预算法的规定,在工作中认真贯彻和执行新预算法,切实加强预算管理水平。 二、加强预算管理的执行,提高预算执行的效率 在新《预算法》执行中,应始终贯彻和遵循“无预算不得安排支出”的基本原则,规范预算指标管理,建立健全的业务操作流程,重点加强对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减少资金拨付程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率,控制好预算执行进度。大范围和大规模的宣传新预算法,确保各部门对新预算法有着基本的认识,预算部门应严格遵循预算执行的权威性、法定性,绝不能私自追加或者调整。财政部门应积极维护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通过批复之后的预算,应严格执行。对各个部门追加预算申请,全部列入到下年度的预算计划中,切实提高预算部门的工作效率。 三、加强预算的规范性,针对性的选择预算编制方法 事业单位应秉持求真务实的工作精神,科学有效的利用预算编制方法,运用先进的预算法,确保预算编制各环节有序稳定的进行。在编制时间方面上,事业单位既可以提前预算编制时间,也可以推后预算编制时间,让相关工作者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流程,编制出高水平、高质量的预算方案。在预算编制中,预算应具体化,结合单位整体预算情况,做好资金预算编写,合理评估预算年度工作进度,充分计算出各个方面所需要的资金,防止出现资金缺口的情况,如果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财务部门应及时解决好这一问题,避免影响其他工作的实施。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通过自我约束和自我管制,确保编制预算的合理性、科学性,以此使预算与单位实际情况相适宜,做好资源整合,最大程度上确保预算管理效益充分发挥。 四、加强预算考核,完善预算监督机制 在新《预算法》执行下,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的预算监督管理机制,建立起权责清晰的执行监管体系,促进预算管理监督机制的高效运转。在新《预算法》中要求预算监督贯穿于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始终,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必须要做好预算管理的各环节工作,加强预算管理体系,明确规定出预算管理的责任,细化审查的各项内容,对于一些重大投资项目和重大支出项目应提前做好预算。另外,预算监督还应包括预算政策落实、财政制度执行、财经纪律维护,如若发现违反新《预算法》规定的单位或者个人,那么应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罚,追究其法律责任,确保预算收支活动的顺利进行。财政部门需将预算监督管理能力充分发挥,联合起审计、纪检等各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定期或者不定期审查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情况。在当前这个信息时代,事业单位应全面意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新预算法的推行,势必会对预算管理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事业单位必须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新预算法对预算管理所带来的实际影响,并因地制宜的采用相应政策,推进事业单位预算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事业单位结合新《预算法》,深入研究和分析新预算法中的内容以及精神,制定出科学预算管理机制,加强预算管理,确保管理具有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真正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确保社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新预算法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预算执行整个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必须要深入研究新预算法的内容和精神,制定出合理的预算管理机制。同时,事业单位在理解和掌握新预算法精神的基础上,规范财政收入和支出行为,提高预算的科学性、有效性,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的稳定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淑娟.基于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提高内部控制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21). 随着Internet的发展, 网络规模不断扩大, 网络变得越来越复杂。同时用户对网络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如果没有一个高效的网络管理系统对网络进行管理, 那么很难保证网络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网络管理是网络发展中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技术, 对网络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并成为现代信息网络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它的重要性已经在各方面得到了体现, 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而网络拓扑对网络管理、网络规划非常有用。例如, 网络故障、流量瓶颈等重要信息能直接显示在网络拓扑上, 这样网络管理员对当前的网络状况就有一个清楚地认识。如果网络拓扑上显示一条链路总处于满负荷传输状态, 那么扩大该条链路的容量对提高网络性能将有很大的帮助。此外, 网络拓扑对网络仿真也十分重要, 要使仿真能在现有网络上新开放一种应用, 必须首先有正确的网络拓扑。另外, 作为网络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拓扑发现是配置管理的核心, 故障管理的基础, 同时它也是衡量一个商业网管系统成败的重要尺度。网络拓扑连接图为网络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了解全局网络连接情况的直观手段。通过网络拓扑图, 网络管理人员可以对整个网络的情况进行整体上的把握, 从而进行安装和重新配置部件, 并对问题进行诊断, 网络拓扑连接图还是网络管理人员实施管理功能的一个很好入口。 2 基于网络层的拓扑发现算法 目前的经典算法有基于ICMP、ARP、OSPF、SNMP协议的拓扑发现算法。 2.1 基于ICMP的拓扑发现方法 基于ICMP的方法主要是利用Ping和Traceroute两种工具来完成拓扑发现的。这两种工具都是主动探测, Ping工具利用ICM Peehorequest/echoreply来测试一个IP地址是否可达, 通常用来发现子网内的存活设备。Traceroute工具通过递增IP头中的TTL字段依次发现源主机到目的主机间的路由器序列, 通常用于SNMP无法顺利应用的场合, 如网络设备的发现以及Internet级拓扑发现。因此, 基于ICMP的方法可以快速地发现网络中的活动设备, 但不容易构建网络连接拓扑图, 常用于网络中活动设备的发现。但它们需要定期地向网络中的节点发送探测数据包, 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网络负担, 且只能发现网络中设备的活动性, 不容易得出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另外, 由于一些防火墙禁止通过ICMP包, 该方法无法检测存在于这些防火墙后面的设备。 2.2 基于ARP的方法 基于ARP的方法叫根据ARP表进行拓扑发现。任何有Ethernet接口的网络设备都有ARP高速缓存, 这个高速缓存提供了IP地址到对应硬件地址之间的映射记录, 高速缓存中的每一项记录的生存时间一般为20min。因此根据任何一台路由器或者交换机的ARP表, 可以发现与其相连的以太网中的所有设备。再根据其他信息判别网络中的路由器和交换机, 并继续根据其ARP表继续发现, 便可得出整个网络的拓扑关系。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ARP表中的网络设备地址都是最近活动过的有效IP, 几乎没有冗余信息, 发现效率高, 可以基于SNMP和CMIP (公共管理信息协议) 实现;不足之处在于, 当网络过大时, ARP表中的记录可能无法包括网络中实际存在的所有网络设备, 一般只适合于局域网。 2.3 基于OSPF的方法 OSPF协议是一种基于Dijkstra算法的链路状态协议, 目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成功取代RIP协议成为新的内部路由协议标准。OSPF的路由器维护一个本地网络拓扑数据库, 并周期地向相邻的路由器发送链路状态更新报文, 报文包含各邻接链路的活动状态和通信费用, 各个路由器据此更新自己的网络拓扑数据库。通过周期地扩散传播链路状态信息, 每个路由器都记住了关于网络拓扑结构的全局数据库。同时路由器根据用户指定的链路费用标准 (延迟、带宽和收费率等) 计算最短通路, 由到达目标的最短通路构成路由表。 2.4 基于SNMP的方法 通过SNMP协议从网络管理设备中提取有关网络管理的MIB信息。目前的网关路由器设备基本上都支持SNMP代理, 网络拓扑信息主要包含在MIB中。通过对MIB中拓扑信息的获取, 就可以分析出网络的拓扑连接情况。路由器的标准MIB中包含路由表, 根据路由表的“下一跳地址”, 顺序地发现网络中路由器所在的节点, 根据一定的遍历算法, 获得整个网络的连接关系。指定路由器与它的下一跳路由IP地址所对应的路由器必然存在逻辑上的连接。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算法简单, 运算量小, 拓扑关系完整等。缺点是无法发现网络中不支持SNMP协议以及无路由功能的设备, 且路由表中包含大量的冗余信息, 对于路由器多IP问题则无法反应网络拓扑的连接情况。因此此法适合于发现网络中的主干拓扑, 反映网络的主干连接状况。 3 网络拓扑发现算法的具体实现 拓扑发现算法的具体的实现步骤: (1) 于给定的IP区间, 利用PING依次检测每个IP地址, 将检测到的IP地址记录到IP地址表中; (2) 对第1步中查到的每个IP地址进行traceroute操作, 记录到这些IP地址的路由。并把每条路由中的网关地址也加到IP表中; (3) 对IP地址表中的每个IP地址, 通过发送掩码请求报文与接收掩码应答报文, 找到这些IP地址的子网掩码; (4) 根据子网掩码, 确定对应每个IP地址的子网地址, 并确定各个子网的网络类型。把查到的各个子网加入地址表中; (5) 试图得到与IP地址表中每个IP地址对应的域名 (Domain Name) , 如具有相同域名, 则说明同一个网络设备具有多个IP地址, 即具有多个网络接口; (6) 根据第2步中的路由与第4步中得到的子网, 产生连接情况表。 4 结束语 本文首先综述了网络拓扑发现的几种常见算法, 总结了具体实现的步骤。作为网络管理系统的一部分, 网络拓扑发现得到了很好的实现。实践证明, 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发现网络的拓扑结构, 并且极其友好地显示出来, 为其他功能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志刚.王汝传, 王绍棣, 等.网络拓扑发现算法的研究[J].通信学报, 2004 (8) .贯彻新预算法加强预算管理 第3篇
算法管理 第4篇
算法管理 第5篇
基于禁忌表算法的传感器管理 第6篇
认真贯彻预算法、依法加强预算管理 第7篇
算法管理 第8篇
护理操作管理系统的算法设计与分析 第9篇
算法管理 第10篇
网络管理系统中拓扑发现算法的研究 第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