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神经解剖学论文
来源:漫步者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神经解剖学论文(精选6篇)

神经解剖学论文 第1篇

神经系统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神经系统解剖学是一个大的学术范围,也是一门相关课程的名称,大家具体的神经系统有哪些吗?神经解剖学的内容里都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神经系统解剖学的内容介绍。

一概念

神经系统是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功能调节系统。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均极为复杂,

人体的神经系统体内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和各种生理过程都不是各自孤立地进行,而是在神经系统的直接或间接调节控制下,互相联系、相互影响、密切配合,使人体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实现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同时,人体又是生活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神经系统能感受到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体内各种功能不断进行迅速而完善的调整,使人体适应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见,神经系统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主导的调节作用,人类的神经系统高度发展,特别是大脑皮层不仅进化成为调节控制人体活动的最高中枢,而且进化成为能进行思维活动的器官。因此,人类不但能适应环境,还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二主要功能

⒈神经系统调节和控制其他各系统的共功能活动,使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⒉神经系统通过调整机体功能活动,使机体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维持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

⒊人类在长期的进化发展过程中,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质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产生了语言和思维,人类不仅能被动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且能主动地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使自然界为人类服务,这是人类神经系统最重要的特点。

看完上面的神经系统解剖学的介绍后,对于神经系统的概念和主要功能作用,就会认识了,人类之所以能够适应和改造世界的原因,也是源于神经系统受外界刺激后自身调节的作用,神经系统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很敏感,也是发展变化很快的部分。

神经解剖学论文 第2篇

hypothalamus

一、位置和外形:背侧丘脑的前下方,与背丘脑之间以下丘脑沟分界。构成第3脑室 前下部的侧壁和底部。前界——前连合和终板; 后界——续于中脑。

两侧——邻大脑半球前部底面。包括:视交叉、视束、漏斗、灰结节、乳头体等结构。

正中隆起;视隐窝、漏斗隐窝。

二、内部结构:以弥散的小细胞为主的视周中央灰质。

(一)内部区分:

前后位—— 视前区:终板以后,视交叉前缘至前连合连线以前的部位;

视上区(下丘脑前区):视交叉上方; 结节区(下丘脑中区):灰结节及其上方; 乳头(体)区(下丘脑后区):乳头体及其上方。其中前两区在人类合称“视上部”“

冠状位—以穹隆柱和乳头丘脑束为界,分为 室周区:第三脑室壁的室周灰质; 内侧区:穹隆柱和乳头丘脑束与室周区

之间;

外侧区:穹隆柱和乳头丘脑束以外的部分。

(二)各部的主要核团:

视前区——视前室周核、视前内侧核、视前外侧核

视前室周核——位于第三脑室室管膜下。低分化的小细

胞组成,向后接视上区的前室周核。

视前内侧核——位于视前区的内侧部。较大,分内、外侧两部,其内侧部有雌雄同质异形性,故又称“性二态核”,雄性此核体积大于雌行,其细胞数目和突触密度亦大于雌性。此核含有合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神经元,发纤维投射至正中隆起,对脑垂体前叶的促性腺激素有调控作用。

传入纤维:隔核、伏隔核的纤维—前脑内侧束—此核

杏仁核的纤维—终纹—此核

传出纤维:

—前脑内侧束—隔核、下丘脑其它核团、中脑

—终纹—杏仁核

—室周系统和髓纹—丘脑、缰核

—正中隆起

视前外侧区——位于视前区外侧部,下丘脑外侧区 的前部,外侧与无名质毗邻。有前脑内侧束纤维穿过,其间有

散在的神经元。前脑内侧束纤维联系边缘系统、下丘脑和脑干。

纤维联系:与隔核、海马、梨状皮质、纹状体、杏仁核等有往返联系。视上区——前室周核、视交叉上核;下丘脑前核、室旁核、视上核;下丘脑外侧区;

内侧视交叉后区

 前室周核:位第三脑室室管膜下。内含合成生长抑素(SOM)神经元,发轴突投射至正中隆放SOM,经垂体门脉系统进入垂体前叶,调节生长激素(GH)的分泌。

 视交叉上核:紧贴视交叉上方,第三脑室底,中线两侧,尾端止于视交叉后缘。由较密集的胞组成。

传入纤维:视网膜节细胞的纤维,或经外侧膝状体中继后的纤维——此核

伏隔核——前脑内侧束——此核

中脑中缝核(5-HT)纤维——此核 传出纤维:——结节部的其它核团。

功能:生物钟功能,参与机体生物活动节律的调节。特别是对内分泌活动的调节。

少部分细胞可分泌加压素。

 视上核:位于视交叉外侧缘及视束上方。分成3部:背外侧部、背内侧部、腹内侧部

细胞密集,以大细胞为主,与室旁核的大细胞共同构成下丘脑大细胞神经内分泌部。传入纤维:嗅结节、隔核、脑干——前脑内侧束——此核

海马纤维——穹隆?——此核

下丘脑室旁核、腹内侧核——此核

传出纤维:大细胞的轴突——视上垂体束——漏斗——垂体后叶

视上核大细胞的特点:核大,偏在,核仁清晰。其

内分泌物质可被铬苏木精染色。其轴突向下 形成视上垂体束至垂体后叶。

加压素(VP)(又称抗利尿激素ADH)—腹内侧部 催产素(OXT)——背侧部

运载蛋白——neurophysin Ⅰ、Ⅱ与两种激素共同形成蛋白激素复合物沿视上垂体束至垂体后入血。

 室旁核:位于视上区内侧部的上部,下丘脑前核的背侧。上下和内外均成楔形。毗邻——前:靠近前连合;后:接近背内侧核;下:距视交叉约4mm;

上:达下丘脑沟;内:邻室周区;外:靠穹隆

细胞构筑——细胞密集,以大细胞为主,亦含有

中、小型细胞(大细胞部和小细胞部)。

大细胞神经元的轴突形成室旁垂体束下行达垂体后叶。也分为加压素(VP)和催产素(OXT)能两类神经元

小细胞神经元合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factor, CRH/CRF)或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hyr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TRH)传入纤维:海马——穹隆——此核;

隔核、伏隔核——前脑内侧束——此核

蓝斑及其它儿茶酚胺能神经核的纤维、孤束核的内脏传入纤维、中脑中央灰质的纤维——此核

下丘脑其它核团(腹内侧核、弓状核)——此核

传出纤维:——下丘脑其它核团;隔核、杏仁核;脑干、脊髓的侧角。

大细胞轴突——丘脑神经垂体束——向外绕穹隆进入下丘脑外侧区——向下至视上核背侧,室上核大细胞的轴突加入共同构成丘脑神经垂体束——向内——进入正中隆起,止于正中隆起的内层。

小细胞神经元轴突——投射于正中隆起外层。

触液神经元(VP, CCK)树突——伸入第三脑室——释放VP, CCK;脑脊液内的浓度又可调节该两种神经元的功能。

 下丘脑前核:位于交叉上核的背侧

细胞散在,大小不等。

传入纤维:视网膜的纤维——此核

杏仁核——终纹——此核

隔核、伏隔核——前脑内侧束——此核 视前内侧核、腹内侧核的纤维——此核

传出纤维:——几乎至下丘脑各核团。并至隔核及杏仁核。 下丘脑外侧区:细胞少,纤维密集,主要为前脑内侧束。 视交叉后区:视交叉后方,下丘脑底部,向后达正中隆起前缘。

可分内、外侧两部,外侧部是多方纤维行向正中隆起的必经道路。此处细胞稀少

结节区——是下丘脑最宽的部位。分为室周区、内侧区和外侧区;内侧区又以第三脑室中央的水平切面分为内侧基底部和背部。

弓状核(漏斗核)、正中隆起、室周核、室旁核(后部);

腹内侧核、背内侧核、下丘脑背侧区; 结节核、穹隆周核、下丘脑外侧区; 下丘脑后核(前部)

 弓状核——位第三脑室底两侧的室周区,临近漏斗隐窝入口,向下内与正中隆起相连。

向后延伸至乳头体前区。此核区的室管膜下无胶质纤维。

细胞构筑:小细胞,密集排列。部分细胞有高度发达的内质网和高电子密度的小囊泡。

可合成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β-内啡肽及多巴胺。

传入纤维:丘脑下部的视前内侧区不、交叉上核、室周核、下丘脑前核——此核;

海马、隔核、杏仁核及嗅结节纤维——此核

传出纤维:此核——结节漏斗束——正中隆起外层的垂体门脉一级毛细血管网——释放GHRH, β-内啡肽及多巴胺等。

 正中隆起——是中枢神经与脑垂体及内分泌系统进行信息

交换的最后驿站。位于第三脑室底,由下丘脑最底部近中线处向正中交汇而成。结构:此处无神经细胞,主要由神经纤维和丰 富的血管组成。

分内、外两层。

内层——接受下丘脑-神经垂体束的纤维,继续进入垂体后叶。

纤维以肽能为主;部分纤维为起于弓状核含前阿黑皮素(preopiomelanocortin, POMC)的纤维。

外层——① 接受起源于弓状核和腹内侧核的结节漏斗束的纤维,含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前阿黑皮素(POMC)、P物质(SP)、多巴胺等神经激素、神经肽和神经递质;

② 接受室旁核小细胞的部分肽能纤维,含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血管活性肠肽(VIP)、血管紧张素Ⅱ(ATⅡ)、胆囊收缩素(CCK)、血管加压素(AVP)及催产素(OXT);

③ 来自室旁核的生长抑素(SOM)和下丘脑外侧区的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

除弓状核外,其余纤维均经外侧视交叉后区进入正中隆起。 腹内侧核

内侧区基底部,临近弓状核。较大,中等圆形或卵圆形细胞组成。接受边缘系统的纤维投射。

 背内侧核:腹内侧核的背侧,室旁核的后方,上界为室旁核的后部。

 结节核:位于外侧区,数个小核团,边界清晰,人类此核很大,可突出于灰结节表面。

浅染小细胞组成,四周邻大而深染细胞组成的外侧区。

 下丘脑外侧区:此部最宽,人的此核极大。向前续于外侧视前区,向后接中脑被盖腹侧区。均匀分布的小细胞中散在成群的大细胞。其中有前脑内侧束穿过。乳头区——

乳头区——前界为乳头体前缘,后界接中脑。包括乳头体前核、乳头体核、下丘脑后核;下丘脑外侧区

 乳头体前核:人的此核很小。低等动物者较大,分腹侧和背侧两个亚核(腹侧乳头体前

核、背侧乳头体前核)。前端接腹内侧核及弓状核。

 乳头体核:可分成3个亚核,乳头体内侧核——人的此核特大, 几乎占居整个乳头体。

细胞较小。

乳头体中间核——较小,小细胞组成。

乳头体外侧核——位于外侧区,由深染的大细胞组成。

人类不明显。

下丘脑后核:位乳头体区的背侧部。此核很

大,前邻腹、背内侧核,后邻乳头丘脑束。

密集的小细胞中散在圆形、卵圆形大细胞,人类大细胞特多,可延伸至中脑中央灰

传入纤维:嗅结节、隔核、海马及 下丘脑核团的纤维——此核

(三)纤维联系:

1.下丘脑内部的联系:

 核团内部同种神经内分泌细胞间的联系。

内侧视前区的LHRH神经元;室旁核的CRH神经元。

 核团内不同性质神经元间的联系。

室旁核内的CRH神经元——AVP, OXT 大细胞神经元;

以上联系可能与神经内分泌细胞功能的同步化及相互协调有关。

 各区及各核团间的联系。

弓状核及腹侧乳头体前核POMC神经元——其它核团

乳头体核的组织胺能神经元——其它核团

 多种短程局部环路:

弓状核的GHRH细胞——室周核的SOM细胞,与GH的分泌调控有关。

弓状核的POMC神经元——室旁核,影响GRH, OXT 神经元的功能。2.下丘脑的传入通路:包括神经通路和体液通路。

 前脑内侧束:隔区、杏仁梨状皮质、基底嗅脑发纤维穿外侧区并终止于此区。 穹隆:海马及下托的纤维——穹隆——连合后穹隆(穹隆柱)——腹内侧核及乳头体内、外侧核。

 终纹:杏仁核的纤维——终纹——下丘脑前核、视前内侧核、腹内侧核和弓状核。 脑干下丘脑纤维:

孤束核的上行感觉纤维——室旁核、弓状核、外侧区; 中缝核5-HT能纤维——几乎所有下丘脑核团;

蓝斑核的儿茶酚胺能纤维——下丘脑后核、室旁核、正中隆起。 脊髓下丘脑纤维:

脊髓后角第 Ⅳ、Ⅴ层神经元的轴突上升——下丘脑外侧区,主要传导伤害性信息。

 视网膜下丘脑纤维: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交叉上核

 体液通路:终板血管器、正中隆起无血脑屏障;室管膜上皮特化的伸长细胞;室周区及室旁核的触液神经元。

3.下丘脑的传出通路:

 前脑内侧束:——隔核、斜角带核;脑干网状结构及中脑中央灰质。 终纹:下丘脑内、外侧区纤维——杏仁体  背侧纵束:室周灰质和内侧区——主要下降至中脑  下丘脑延髓束、下丘脑脊髓束:

室旁核细胞——延髓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脊髓的中间带外侧核。 乳头体的传出纤维:

乳头丘脑束:乳头体内侧核——同侧丘脑前腹核、前内核;

乳头体外侧核——双侧丘脑前背核

乳头被盖束:乳头体核——中脑被盖

 下丘脑——神经垂体束:包括视上垂体束、室旁垂体束、结节垂体束。

(四)下丘脑的功能:

1. 垂体调控

5.调节免疫功能 2. 自主神经功能整合 6.调控摄食 3. 调节体温

7.调控生殖功能 4. 调节睡眠和觉醒

跟下神经临床解剖学观察 第3篇

1 材料和方法

选择我校16具福尔马林浸泡固定的成人尸体下肢标本,其中男性9具,女性7具,共32侧下肢。以上下肢标本从小腿内侧中上1/3处开始,在胫骨内后缘把小腿三头肌分开,充分暴露胫后血管和神经,直到足底,清理足跟内侧区域结缔组织,在屈肌支持带起止点处剪开。仔细观察跟下神经的起始部分、相关分支和分布情况等。选取内踝尖部和跟腱止点下缘为连线,采用游标卡尺测定跟下神经到此线的距离。

1.2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跟下神经的起始部位

所有标本具有有跟下神经,主要起自胫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此神经较细,神经起始处平均横径为1.3±0.4mm,多以单支出现。本研究中,起自胫神经分叉处的有10侧,占31.2%;起自足底外侧神经有16侧,占50.0%;其余6侧起自胫神经,占18.8%。跟下神经起自部位性别差异,男性跟下神经起自部位发生情况和女性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附表。

2.2 跟下神经的分支、走行和支配范围

跟下神经自发出后与足底外侧神经相伴下行,在走行过程中,二者逐渐分离;跟下神经走行在跟骨内侧面和姆展肌之间,跟下神经在穿过姆展肌深筋膜前,跟下神经多分为两支,即肌支和感觉支,肌支为前支,感觉支为后支,感觉支行向后下方,紧靠跟骨结节内侧突前缘进入足底,分为两个终末支,一支分别在跟骨结节内侧的骨膜,为跟骨骨膜支;另一支直接向前,在趾长韧带的浅层走行,此支的下方是跟骨结节前突和附着在上面的小趾展肌和趾短屈肌的起点,后方为跟骨结节前缘,此支距离根据结节前突的垂直距离为4.7±0.6mm,与跟骨结节前缘水平方向距离为5.9±0.7mm,此支在走行过程中还发出小的分支,主要支配其周围组织。

3 讨论

在临床研究中,导致足跟疼痛的原因较多,其中神经源性疼痛是其主要原因,即为跟下神经卡压[1,2]。根据研究报道,导致跟下神经卡压的位置有所不同,有人认为是在跟下神经在姆展肌和足底方肌内侧头之间发生卡压,还有认为为跟下神经是在跟骨结节前发生卡压,特别是发生跟骨骨刺和足底腔膜炎时;还有研究认为在拇展肌在跟骨止点的肌腱下缘发生神经卡压。

在本文中,跟下神经,主要起自胫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此神经较细,神经起始处平均横径为1.3±0.4mm,多以单支出现。本研究中,起自胫神经分叉处的有10侧,占31.2%;起自足底外侧神经有16侧,占50.0%;其余6侧起自胫神经,占18.8%。跟下神经起自部位性别差异,男性跟下神经起自部位发生情况和女性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并观察到拇展肌起源于跟骨结节内侧突,而在其前方没有显著的肌腱,而是穿过深筋膜和周围的组织相连,也就是说没有神经通过锐利的筋膜,而是穿过拇展肌深筋膜和足底方肌内侧缘之间,随后进入跖长韧带和小趾展肌深头之间。所以,在足底方肌内侧头的肌腱部分与拇展肌深筋膜组织是发生跟下神经卡压的部位,此部位的肌腱和深筋膜都很坚韧,所以在此部位很可能发生跟下神经的感觉支和肌支同时发生卡压,或者单个被卡压。临床上会在跟骨结节内侧突和稍前方神经通过部位出现显著压痛,但是疼痛性质和具体部位较为模糊。有临床研究也报道了在对跟下神经卡压行手术治疗时,患者除了姆展肌和足底方肌内侧头之间压痛明显外,还有跟骨内侧结节出现压痛,如果是感觉支单独被卡压,主要是跟骨骨膜支和跖长韧带支产生症状,在跟骨结节内侧部位的压痛更为显著,可产生持续性钝痛[3,4]。由于在跟骨内侧结节,有足底腱膜和拇展肌、趾短屈肌、小趾展肌起自该部位,当发生足跟疼痛时,要与足底腱膜炎症、肌肉起点牵拉损伤导致的疼痛进行鉴别。

摘要:目的 探讨跟下神经和足跟疼痛的解剖学关系。方法 探讨选择我校16具福尔马林浸泡固定的成人尸体下肢标本, 其中男性9具, 女性7具, 共32侧下肢。从小腿内侧中上1/3处开始, 在胫骨内后缘把小腿三头肌分开, 充分暴露胫后血管和神经, 直到足底。观察跟下神经的起自部位、走行和支配情况等。结果 跟下神经, 主要起自胫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 此神经较细, 神经起始处平均横径为1.3±0.4mm, 多以单支出现。本研究中, 起自胫神经分叉处的有10侧, 占31.2%;起自足底外侧神经有16侧, 占50.0%;其余6侧起自胫神经, 占18.8%。跟下神经起自部位性别差异, 男性跟下神经起自部位发生情况和女性比较, 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跟下神经发出的前后分支在拇展肌与足底方肌之间可能同时或者分别被卡压, 临床诊断时要注意此类情况。

关键词:跟下神经,胫神经,足底外侧神经

参考文献

[1]于光, 刘志刚, 林泉.踝足部胫神经及其分支卡压的解剖学基础[J].吉林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07, 33 (5) :908-909.

[2]关宝丽, 王效杰.跟内侧神经及跟下神经应用解剖学特征与损伤和疼痛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 (25) :199-200.

[3]姚万才, 王效杰, 王宝剑.跟内侧神经、跟下神经应用解剖学的研究[J].沈阳医学院学报, 2002, 4 (4) :198-199.

面部神经解剖学临床研究 第4篇

【关键词】 面部解剖学;角神经;年轻化手术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143-01

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来越多的人们进入到整容行列,为了青春常在,盲目的投入其中,而很多面部神经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例如皱眉肌、降眉肌及降眉间肌是面部重要的表情肌,而其中的神经问题都是未解之题。由于对其中神经的手术部位研究的不完善给不少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痛苦,从而了解角神经的解剖位置及比邻关系为寻找直接、简便的手术路径提供安全保证尤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0具(20侧)成人新鲜尸头标本,其面部发育正常,其中男女各5具,年龄在25-35之间。

1.2 研究方法 取新鲜头颅进行甲醛血管灌注固定后,在10倍手术放大镜下显微解剖,显露皮下脂肪、筋膜、面神经的颧支与颊支,沿途寻找面神经颧支与颊支的分支,确定角神经,观察其与周围血管的位置关系,追踪角神经到皱眉肌、降眉肌及降眉间肌的入肌点,并记录角神经全程及入肌点的位置关系。

2 结 果

2.1 角神经的组成 面神经出腮腺后分为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5支,其前三支有吻合网,而颞支与颧支问、颧支与颊支间、颊支与下颌缘支间存在吻合网。颊支形成复杂的吻合网后又开始形成集中向内眦方向走行,并接收从跟轮匝肌中穿出的颧支,在额小肌的内侧、眼轮匝肌的下方、一小束止于口轮匝肌的眼轮匝肌深面、提上唇方肌的表面、提上唇鼻翼肌的外侧形成单一的角神经,为第一种角神经,占20%(4/20侧)。颊支和颧支形成的吻合支与颊支形成复杂的吻合网后又出现的集中颊支,开始形成集中,并接收从眼轮匝肌中穿出的颧支,在四肌间隙中较早就形成吻合的角神经为1支,为第二种角神经,占20%(4/20侧)。在四肌间隙中较晚形成吻合的角神经为上下2支,2支之间亦有吻合,角神经上支接受从眼轮匝肌中穿出的颧支,为第三种角神经,占60%(12/20侧)。3种类型的角神经都是从四肌间隙向内上方的内眦部走行,在下眶部走行于眼轮匝肌支持韧带的下方,在内眦部走行于眼轮匝支持韧带的内侧,并与内眦血管伴行。

2.2 角神经的入肌点 角神经在内眦韧带水平上2.2-4.3mm就开始有分支进入降眉肌或降眉间肌。角神经在内眦韧带水平上方0-2.3mm就有进入内眦上方眼轮匝肌的睑板部。角神经在降眉肌下段内侧有2-3个分支进入降眉肌,在降眉肌下段外侧深面有1-2个分支进入降眉肌,在降眉间肌的下段外侧有2-4个分支进入降眉间肌,在皱眉肌中、下段的表面有2-3支进入皱眉肌。角神经在内眦角垂线眼轮匝肌支持韧带的下方有反折支进入上唇鼻翼提肌,入肌点为2-4支,最上入肌点距内眦角垂直距离为6.9-9.4mm。

3 讨 论

角神经不仅支配皱眉肌、降眉肌、降眉间肌,而且3种类型角神经都有反折支配提上唇鼻翼肌,所以我们须对角神经进入提上唇鼻翼肌的入肌点进行测量,在角神经失神经支配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位置,避免损伤对提上唇鼻翼肌的神经支配,减少手术并发症。

实验结果表明:角神经在内眦韧带水平上方2.2-4.3mm就开始有分支进入降眉肌或降眉间肌。在内眦韧带水平上方2.2mm以下无角神经分支进入降眉肌或降眉问肌,此为对角神经失神经支配手术的上界,如果超越此点就有可能达不到完全失神经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内眦水平线上方2.2mm至内眦角垂直线下6.9mm的范围内,眼轮匝肌支持韧带的外侧角神经分为1-2支,并可对角神经进行失神经手术,可以避免损伤角神经对提上唇鼻翼肌的支配,但不能避免损伤角神经对睑板部的眼轮匝肌支配。在四肌间隙至内眦角垂直线的眼轮匝肌支持韧带的下方角神经分1-3支,并有支配提上唇鼻翼肌的反折角神經,在此对角神经进行失神经手术,会使提上唇肌失神经支配,从理论上讲可以改善鼻唇沟皱褶。结合美容手术的切口,在行内眦成形术、外路睑袋整复术的同时可对角神经进行失神经手术,这2种手术的切口是处理和治疗“鼻横纹”、“川字纹”的最直接、最简便的手术入路。

参考文献

[1] 范振崴,刘惠民.铁蛋白与进展性卒中关系的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3(5):537-539.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习题解读 第5篇

(一)名词解释

1脊神经节:指位于脊神经后根在近椎间孔处的膨大部分,含感觉性的假单极神经元胞体。

2.交感干:是椎旁节借节间支连接而成的串珠状结构,位于脊柱两侧。

(二)填空题

1.周围神经系统包括

脊神经

、脑神经

内脏神经。

2.脊神经共有

对,其中颈神经

对,胸神经 12 对,腰神经

对,骶神经

对,尾神经

对。

3.脊神经前支构成的神经丛有 颈丛、臂丛、腰丛

骶丛。

4.臂丛是由 第5~8对颈神经的前支和

第1对胸神经

前支的大部分纤维组成,该丛在锁骨

后方比较集中。

5.胸神经前支保持明显的节段性,第2对胸神经

分布区相当于胸骨角平面,第4对胸神经

分布区相当于男性乳头平面,第8对胸神经

分布区相当于肋弓中点连线平面。

6.坐骨神经经

梨状肌下孔

出盆腔,再经

股骨大转子

坐骨结节

之间至大腿后面,在腘窝上角处分成 胫神经

腓总神经。

7.腓骨颈骨折可损伤

腓总神经,将出现

小腿外侧群肌和

小腿前群肌瘫痪。

8.感觉性脑神经是

ⅠⅡ Ⅷ对脑神经,运动性脑神经是

Ⅲ Ⅳ Ⅵ Ⅺ Ⅻ对脑神经,混合性脑神经是

Ⅴ Ⅶ Ⅸ Ⅹ对脑神经

。含有副交感纤维的脑神经是

Ⅲ Ⅶ ⅨⅩ对脑神经。

9.动眼神经自

中脑脚间窝

出脑,经 海绵窦

前行,穿

眶上裂 入眶。

10.三叉神经3个大分支是

眼神经、上颌神经 和

下颌神经

;其感觉纤维的分布在体表大致以

睑裂

口裂

作为分界标志。

11.迷走神经在胸部经肺根

后方

贴食管走行,左迷走神经经食管

前面下行延续为

迷走神经前干,右迷走神经经食管后面下行延续为

迷走神经后干。

12.喉上神经的外支支配

环甲肌,内支分布于

声门裂

以上的喉黏膜。

13.右喉返神经绕

右锁骨下动脉

,左喉返神经绕

主动脉弓。

14.腮腺的分泌受

舌咽神经

支配,泪腺的分泌受

面神经 支配,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分泌受

面神经

支配。

15.内脏神经主要分布于

内脏

、平滑肌、心血管

腺体。

16.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

和。

17.动眼神经的节后纤维支配

瞳孔括约肌

睫状肌。

(三)单项选择题

1.脊神经前、后根的合成部位是(C)

A.椎管

B.椎孔

C.椎间孔

D.横突孔

2.脊神经中不含运动纤维的是(C)

A.前支

B.后支

C.前根

D.后根

3.颈丛的主要分支是(A)

A.膈神经

B.枕小神经

C.耳大神经

D.锁骨上神经

4.关于膈神经的叙述,错误的是(A)

A.是运动性神经

B.在前斜角肌前面下行

C.除分布到膈外,还分布到胸膜、心包等

D.损伤后,表现为同侧膈肌瘫痪

5.受肌皮神经支支配的肌是(B)

A.三角肌

B.肱二头肌

C.肱三头肌

D.肱桡肌

6.关于股神经叙述,正确的是(C)

A.发自骶丛

B.经腹股沟管至大腿部

C.在股三角处位于股动脉外侧

D.支配膝关节屈肌

7.支配小腿三头肌的神经是(A)

A.胫神经

B.腓总神经

C.腓浅神经

D.腓深神经

8.上睑下垂、瞳孔斜向外下方可能损伤了(D)

A.眼神经

B.面神经

C.滑车神经

D.动眼神经

9.右侧舌下神经损伤可导致(D)

A.右侧半舌黏膜感觉丧失

B.右侧半舌味觉障碍

C.左侧半舌肌萎缩

D.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

10.分布于颈动脉窦的神经是(C)

A.三叉神经

B.面神经

C.舌咽神经

D.迷走神经

11.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声音嘶哑,可能损伤了(D)

A.舌咽神经

B.舌下神经

C.喉上神经

D.喉返神经

12.下颌神经中的运动纤维支配(D)

A.枕额肌

B.眼轮匝肌

C.颈阔肌

D.咀嚼肌

13.关于内脏运动神经的叙述,错误的是(D)

A.不直接受意识控制

B.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

C.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D.从中枢发出后直接达所支配的器官

14.迷走神经副交感纤维不支配的器官是(D)

A.肺

B.胃

C.脾

D.子宫

15.支配瞳孔开大肌的神经来自(B)

A.动眼神经

B.交感神经

C.视神经

D.眼神经

(四)多项选择题

1.分布于手的神经是(ABC)

A.正中神经

B.尺神经

C.桡神经

D.肌皮神经

E.腋神经

2.通过梨状肌下孔的神经是(BCDE)

A.臀上神经

B.臀下神经

C.阴部神经

D.坐骨神经

E.股后皮神经

3.参与构成骶丛的脊神经是(ABC)

A.腰骶干

B.骶神经前支

C.尾神经前支

D.第5腰神经前支一部分

E.第3腰神经前支一部分

4.经过眶上裂的神经是(ACDE)

A.眼神经

B.视神经

C.动眼神经

D.滑车神经

E.展神经

5.内脏对(ABDE)刺激敏感

A.牵拉

B.冷热

C.切割

D.膨胀

E.痉挛

(五)问答题

1.肱骨外科颈、肱骨干、肱骨内上髁骨折时易损伤什么神经,会导致何种异常表现或手形?

答:肱骨外科颈骨折易损伤腋神经,会导致“方形肩”。肱骨干骨折易损伤桡神经,会导致“垂腕手”。肱骨内上髁骨折易损伤尺神经,会导致“爪形手”。

2.12对脑神经进出颅的孔、管、裂有哪些?

答:筛孔通嗅神经,视神经管通视神经,眶上裂通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展神经,圆孔通上颌神经,卵圆孔通下颌神经,内耳门通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颈静脉孔通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

经,舌下神经管通舌下神经。

3.试述面神经的纤维成分、分布及损伤后的表现。

答:面神经含3种纤维成分:①内脏运动纤维:支配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的分泌,损伤后这些腺体分泌障碍;②内脏感觉纤维:分布舌前2/3味蕾,损伤后舌前2/3味觉障碍;③躯体运动纤维:支配面部表情肌和颈阔肌,损伤后患侧表情肌瘫痪。

4.舌的神经支配有哪些?

答:舌的神经支配:①舌黏膜的一般感觉:舌前2/3受下颌神经支配,舌后1/3受舌咽神经支配;②味蕾:舌前2/3受面神经支配,舌后1/3受舌咽神经支配;③舌肌:受舌下神经支配。

中枢神经系统

(一)名词解释

1.纹状体:指由尾状核和豆状核组成的结构豆状核又可分为外侧的壳和内侧的苍白球两部分,尾状核和壳称新纹状体,苍白球称旧纹状体。纹状体是锥体外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维持肌张力、协调肌群运动的功能。

2.边缘叶:位于大脑半球内侧面,是围绕胼胝体等形成的一环状结构,包括扣带回、海马旁回、钩、海马和齿状回等。边缘叶与其皮质下结构组成边缘系统,与内脏调节、情绪反应和性活动等有关。

3.内侧丘系:由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纤维经内侧丘系交叉后组成,终止于丘脑的腹后外侧核,传导对侧躯干和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4.基底核:是位于大脑半球白质内的灰质团块,因其位置靠近脑底部而得名,它包括尾状核、豆状核、杏仁体和屏状核。

5.内囊:位于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其分三部,分别为前肢、后肢、和膝。内囊是上、下行纤维聚集的区域,因此,当内囊的小动脉破裂或栓塞时,可导致内囊膝和后肢受损,引起对侧感觉丧失、对侧偏瘫和双眼对侧视野偏盲,即 “三偏” 症状。

(二)填空题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脑 和脊髓。

2.成人脊髓下端平第 1 腰椎下缘。脊髓前角内含有 运动 神经元,后角内含有 联络(中间)

神经元,侧角是 交感

神经的低级中枢。

3.脑干自上而下分为 中脑、脑桥 和延髓

三部分。

4.下丘脑中的重要核团有 视上核 和 室旁核。

5.大脑皮质躯体感觉区位于 中央后回

和 中央旁小叶后部。大脑皮质躯体运动区位于 中央前回 和 中央旁小叶前部

。视觉区位于 距状沟上下方的枕叶皮质。

(三)单项选择题

1.有关脊髓的描述,正确的是(D)

A.全长呈圆柱形,粗细均匀

B.脊髓与椎管等长

C.背侧有一条较深的后正中裂

D.脊髓末端向下延伸出一条终丝

2.脊髓前角的神经元是(D)

A.感觉神经元 B.交感神经元

C.联络神经元

D.运动神经元

3.锥体交叉位于(D)

A.脊髓

B.中脑

C.小脑

D.延髓

4.与脑干背面相连的脑神经是(B)

A.动眼神经

B.滑车神经

C.舌下神经

D.副神经

5.小脑扁桃体前方的结构是(D)

A.脊髓

B.中脑

C.间脑

D.延髓

6.不属于间脑的结构是(B)

A.外侧膝状体 B.上丘

C.背侧丘脑

D.视交叉

7.颞横回是(D)

A.听觉性语言中枢 B.躯体感觉区 C.视觉区

D.听觉区

8.惯用右手的人的运动语言中枢在(B)

A.左侧大脑半球额中回后部

B.左侧大脑半球额下回后部

C.右侧大脑半球额中回后部

D.右侧大脑半球额下回后部

9.右侧大脑半球中央前回下部有病变时可发生(D)A.左侧面部瘫痪

B.右侧面部感觉障碍

C.右下肢运动障碍

D.左上肢运动障碍

(四)多项选择题

1.位于脑干背侧面的结构(BCE)

A.锥体

B.上丘

C.菱形窝

D.延髓脑桥沟 E.楔束结节

2.薄束和楔束传导(AB)

A.精细触觉 B.本体感觉

C.痛觉

D.温度觉

E.粗触觉

(五)问答题

1.下丘脑包括哪些主要结构?

下丘脑的主要结构有视交叉、视束、灰结节、乳头体、漏斗和垂体。其内有视上核、室旁核等。

2.根据解剖学知识,分析一侧内囊出血可能损伤的结构以及可能出现的相应临床体征。

内囊是由宽厚的白质纤维板构成,在水平切面上,开口呈向外开放的“V”型,它分为3部:①内囊前肢:主要有额桥束和丘脑前辐射通过;②内囊后肢:主要有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丘脑中央辐射、顶枕颞桥束、听辐射和视辐射通过;③内囊膝:有皮质核束通过。当营养内囊的小动脉破裂(脑出血)或栓塞时,患者会出现对侧偏身感觉丧失(丘脑中央辐射受损)、对侧偏瘫(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损伤)和双眼对侧视野偏肓(视辐射受损),即“三偏“症状。

神经系统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成人脊髓的位置(B)。

A、上端平枕骨大孔与中脑相连B、下端成人平齐第一腰椎下缘 C、下端成人平齐第三腰椎下缘D、下端成人平齐第二骶椎下缘

E、上端与小脑相连

2、脊髓灰质的侧角是(D)。

A、感觉神经中枢B、运动神经中枢C、内脏活动中枢D、交感神经中枢

E、副交感神经中枢

3、楔束传导上半身(B)。

A、浅感觉B、深感觉C、本体感觉和粗触觉D、深感觉和浅感觉

E、浅感觉和精细触觉

4、脊髓后角的神经元是(C)。

A、传出神经元B、交感神经元C、联络神经元D、运动神经元

E、副交感神经元

5、脊髓外侧索的上行传导束是(B)。

A、皮质脊髓束B、脊髓丘脑侧束C、楔束D、皮质脊髓前束E、薄束

6、脊神经节位于(B)。

A、脊神经前根B、脊神经后根C、脊神经D、脊神经前支E、脊神经后支

7、薄束位于脊髓白质的何处(A)。

A、后索B、侧索C、前索D、白质前连合E、前索外侧

8、第四脑室正确的是(A)。

A、底为菱形窝B、无脉络丛C、有成对的正中孔D、下通中脑水管 E、上连第三脑室

9、中脑背侧出脑的神经是(A)。

A、滑车神经B、三叉神经C、动眼神经D、面神经E、展神经

10、锥体交叉位于(C)。

A、中脑B、脑桥C、延髓D、脊髓E、间脑

11、与延髓相连的脑神经有几对(C)。A、二对B、三对C、四对D、五对E、六对

12、属于脑干腹侧面的结构是(C)。A、下丘B、楔束核C、锥体D、菱形窝E、乳头体

13、与中脑相连的脑神经是(C)。

A、展神经B、面神经C、滑车神经D、三叉神经E、副神经

14、与延髓相连的脑神经是(E)。

A、三叉神经B、前庭蜗神经C、展神经D、面神经E、迷走神经

15、与脑桥相连的脑神经是(D)。

A、动眼神经B、滑车神经C、舌咽神经D、展神经E、舌下神经

16、连于脑干背侧面的脑神经是(D)。

A、舌下神经B、三叉神经C、展神经D、滑车神经E、动眼神经

17、连于端脑的脑神经是(C)。

A、视神经B、动眼神经C、嗅神经D、滑车神经E、三叉神经

18、与间脑相连的脑神经是(C)。

A、嗅神经B、动眼神经C、视神经D、滑车神经E、展神经

19、中脑内有(C)。

A、面神经核B、疑核C、动眼神经核D、展神经核E、下泌涎核 20、动眼神经副核位于(A)。

A、中脑B、脑桥C、延髓D、丘脑E、下丘脑

21、视交叉属于(C)。

A、丘脑B、中脑C、下丘脑D、端脑E、脑桥

22、颞横回是(B)。

A、视觉中枢B、听觉中枢C、听觉语言中枢D、视觉语言中枢 E、运动性语言中抠

23、视觉中枢位于(A)。

A、距状沟周围皮质B、颞横回C、中央前回D、中央后回E、扣带回

24、躯体运动中枢位于(C)。

A、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B、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C、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D、中央前回E、中央后回

25、每侧大脑半球分叶是(C)。A、三叶B、四叶C、五叶D、两叶E、六叶

26、区分额叶与顶叶的是(D)。

A、外侧沟B、顶枕沟C、中央前沟D、中央沟E、中央后沟

27、大脑半球的哪个叶在表面看不到(C)。A、额叶B、顶叶C、岛叶D、颞叶E、枕叶

28、躯体感觉中枢位于(C)。

A、扣带回B、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C、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D、颞上回E、额下回

29、属于大脑基底核的是(C)。

A、薄束核B、疑核C、豆状核D、视上核E、室旁核 30、纹状体的组成是(E)。

A、豆状核与杏仁体B、杏仁体与尾状核C、苍白球D、豆状核的壳与尾状核

E、尾状核与豆状核

31、旧纹状体是指(D)。

A、乳头体B、杏仁体C、壳D、苍白球E、尾状核

32、内囊膝的内容(C)。

A、丘脑中央辐射B、皮质脊髓束C、皮质核束D、视辐射E、听辐射

33、供应内囊血液的中央动脉来自(E)。

A、大脑前动脉B、大脑中动脉C、大脑后动脉D、基底动脉E、颈内动脉

34、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不包括(C)。A、内囊B、基底核C、丘脑D、侧脑室E、胼胝体

35、位于大脑外侧沟深处的是(B)。A、额叶B、岛叶C、颞叶D、枕叶E、顶叶

36、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经何部位渗入上矢状窦(C)。A、正中孔B、室间孔C、蛛网膜粒D、中脑水管E、外侧孔

37、供应大脑半球外侧面的主要动脉(B)。

A、大脑前动脉B、大脑中动脉C、大脑后动脉D、基底动脉E、前交通动脉

38、不参与大脑动脉环组成的结构(E)。

A、大脑前动脉B、前交通动脉C、颈内动脉D、大脑后动脉E、大

脑中动脉

39、第三脑室与侧脑室间借哪个孔相通(C)。A、外侧孔B、正中孔C、室间孔D、中脑水管E、棘孔 40、脑室有几个(E)。

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E、五个

41、脑脊液的产生部位(C)。

A、脑表面的动脉B、脑静脉C、脑室内的脉络丛D、室管膜 E、脑表面的脉络丛

42、脊神经节的性质(B)。

A、运动性B、感觉性C、交感性D、副交感性E、混合性

43、关于脊神经的说法正确的是(A)。

A、共31对B、都是感觉性C、在椎管内分前、后两支D、所有前支均混合成丛E、均属躯体神经

44、支配臂部屈肌群的神经是(B)。

A、桡神经B、肌皮神经C、正中神经D、尺神经E、腋神经

45、肱骨中段骨折易损伤(C)。

A、正中神经B、尺神经C、桡神经D、肌皮神经E、腋神经

46、支配三角肌的神经是(E)。

A、肌皮神经B、桡神经C、尺神经D、正中神经E、腋神经

47、分布于脐平面的皮神经是(D)。

A、第7肋间神经B、第8肋间神经C、第9肋间神经D、第10肋间神经 E、第11肋间神经

48、布于男性乳头平面的胸神经前支是(B)。A、第三B、第四C、第五D、第六E、第七

49、脑干自上而下依次分为(A)。

A、中脑、脑桥、延髓B、脑桥、中脑、延髓C、延髓、脑桥、中脑 D、中脑、延髓、脑桥E、延髓、中脑、脑桥 50、支配大腿内侧群肌的神经是(A)。

A、闭孔神经B、股神经C、坐骨神经D、阴部神经E、臀下神经

51、支配股四头肌的神经是(B)。

A、生殖股神经B、股神经C、闭孔神经D、坐骨神经E、髂腹股沟神经

52、三叉神经的性质是(A)。

A、混合性B、运动性C、感觉性D、交感性E、副交感性

53、支配咀嚼肌的神经是(B)。

A、上颌神经B、下颌神经C、舌下神经D、面神经E、舌咽神经

54、三叉神经运动纤维行于(D)。

A、眼神经内B、动眼神经内C、上颌神经内D、下颌神经内E、面神经内

55、支配面肌的神经是(A)。

A、三叉神经B、面神经C、舌咽神经D、迷走神经E、副神经

56、传导舌前2/3味觉的神经是(B)。

A、舌下神经B、舌神经C、迷走神经D、面神经E、下颌神经

57、前庭蜗神经的性质是(A)。

A、感觉性B、混合性C、运动性D、交感性E、副交感性

58、传导舌后1/3味觉的神经是(A)。

A、舌咽神经B、迷走神经C、三叉神经D、面神经E、副神经

59、迷走神经所含的主要纤维是(E)。

A、交感性B、副交感性C、运动性D、感觉性E、混合性 60、滑车神经支配(A)。

A、上斜肌B、下斜肌C、外直肌D、内直肌E、上直肌 61、支配舌肌的脑神经是(C)。

A、舌咽神经B、下颌神经C、舌下神经D、迷走神经E、面神经 62、下颌神经是什么神经的分支(A)。

A、三叉神经B、面神经C、舌咽神经D、迷走神经E、副神经 63、管理腮腺分泌的神经是(B)。

A、三叉神经B、舌咽神经C、面神经D、迷走神经E、舌下神经 64、植物神经的性质(A)。

A、内脏运动B、内脏感觉C、躯体运动D、躯体感觉E、混合性 65、含副交感神经的脑神经是(C)。

A、滑车神经B、展神经C、面神经D、三叉神经E、舌下神经 66、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A)。

A、脊髓胸1—腰3节的灰质侧角内B、脊髓胸1—12节的后角内 C、脊髓胸1—骶3节的灰质侧角内D、脊髓胸1—12节的前角内 E、脊髓胸1—腰3节的灰质前角内

67、躯干与四肢深感觉及精细触觉传导路的第三级神经元位于(D)。

A、楔束核B、脊神经节 C、脊髓后角D、丘脑腹后外侧核E、椎旁节

68、躯干四肢浅感觉传导路的第二级神经元位于(A)。A、脊髓侧角B、脊髓后角C、脊髓前角D、延髓E、脑桥 69、支配小腿后群肌的神经是(A)。

A、胫神经B、腓浅神经 C、腓深神经D、股神经 E、闭孔神经 70、肱骨内上髁骨折易损伤的神经是(B)。

A、正中神经B、尺神经 C、桡神经D、腋神经 E、肌皮神经 71、蛛网膜粒主要位于下列哪个窦的两侧(C)。A、海绵窦 B、乙状窦C、上矢状窦 D、下矢状窦E、横窦 72、与眼静脉相连的静脉窦是(B)。

A、上矢状窦B、海绵窦C、乙状窦D、横窦E、下矢状窦 73、下丘脑是由哪几部分组成(E)。

A、上丘、下丘B、外侧膝状体C、视交叉、视束、乳头体、膝状体 D、漏斗、垂体E、视交叉、灰结节、漏斗、垂体、乳头体 74、能分泌催产素的神经核(A)。

A、视上核B、腹后核C、后角固有核D、动眼神经核E、动眼神经副核

75、蛛网膜粒由下列哪个结构形成(E)。

A、室管膜B、脉络膜C、硬脑膜D、软脑膜E、蛛网膜

76、小腿外侧群肌由何神经支配(D)。

A、展神经B、隐神经C、腓深神经D、腓浅神经E、闭孔神经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脊髓的外形描述正确的是(AE)。A、前后略扁粗细不均的圆柱形B、有颈膨大和腰膨大 C、前外侧沟穿出脊神经前支D、脊神经后支连于后外侧沟 E、脊髓下端变细称脊髓圆锥

2、脊髓白质各索内的上行纤维束有(ADE)。

A、薄束、楔束B、皮质脊髓侧束C、皮质脊髓前束D、脊髓丘脑侧束E、脊髓丘脑前束

3、与脑桥相连的脑神经是(BCD)。

A、动眼神经B、三叉神经C、面神经D、展神经E、迷走神经

4、脑干腹侧面的结构包括(ACE)。

A、大脑脚B、上丘、下丘 C、锥体D、菱形窝E、锥体交叉

5、背侧丘脑(ACD)。

A、为卵圆形的灰质团块B、外侧面临近内囊C、内部被内髓板分成3个核群

D、腹后核分为腹后内侧核和腹后外侧核E、全身浅、深感觉的皮质下中枢

6、躯体运动中枢位于(DE)。

A、中央后回B、中央旁小叶后部C、颞横回D、中央前回 E、中央旁小叶前部

7、硬膜外隙(AE)。

A、位于硬脊膜与椎管内面骨膜之间B、位于硬脊膜与蛛网膜之间 C、位于蛛网膜与椎管内面骨膜之间D、内含脑脊液E、内含脊神经根

8、大脑动脉环的组成(ACDE)。

A、颈内动脉B、椎动脉C、前、后交通动脉D、大脑前动脉E、大脑后动脉

9、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路的神经元位于(AE)。A、脊神经节 B、延髓 C、脑桥 D、中脑 E、背侧丘脑

10、臂丛的主要分支(ABCDE)。

A、肌皮神经 B、正中神经 C、尺神经 D、桡神经 E、腋神经

11、股神经支配(AB)。

A、股四头肌B、缝匠肌C、股二头肌 D、半腱肌E、半膜肌

12、属于混合性的脑神经(CDE)。

A、动眼神经B、前庭蜗神经C、三叉神经D、面神经E、迷走神经

13、与脑桥相连的脑神经(BCD)。

A、动眼神经B、前庭蜗神经 C、三叉神经 D、面神经 E、迷走神经

三、填空题:

1、脑位于(颅腔)内,可分为(端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和(小脑)。

2、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在枕骨大孔处与脑的(延髓)相连,下端成人平(第1腰椎体)下缘。

3、小脑占据(颅后)窝的后部,在(脑桥)和(延髓)的背侧。

4、下丘脑主要包括(灰结节)、(视束)、(视交叉)、(漏斗)及乳头体等结构。

5、基底核主要有(豆状核)和(尾状核),两者合称为(纹状体),其中苍白球称(旧纹状体),(尾状核)和壳称(新纹状体)。

6、脑的动脉来源于(颈内动脉)和(椎动脉)。

7、大脑中动脉起自(颈内动脉),分布于大脑半球的(外侧面大部分和岛叶)。在脑底部,大脑中动脉起始处发出垂直向上的小支叫(豆纹动脉),穿进脑实质,主要供应(内囊膝),纹状体及(内囊后肢的前部)。

8、大脑动脉环由大脑后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的起始端)、(两侧颈内动脉末端)、(前交通动脉)和(后交通动脉)在脑底部相互

吻合而成。

9、脑和脊髓的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硬膜),(蛛网膜)和(软膜)。

10、侧脑室内的脑脊液经(室间孔)流入第三脑室,由第三脑室经过(中脑水管)至第四脑室,再经第四脑室的(正中)孔及(外侧)孔,进入(蛛网膜下隙),然后通过蛛网膜粒渗入(上矢状窦)后注入颈内静脉。

11、脊神经由(前根)和(后根)组成。

12、支配臂部前群肌的神经是(肌皮神经),支配三角肌的神经是(腋神经),支配上肢伸肌的神经是(正中神经)。

13、分布于胸骨角平面的是第(2)胸神经,布于乳头平面的是第(4)胸神经,布于剑突平面的是第(6)胸神经,布于脐平面的是第(10)胸神经。

14、临床上所见的“爪形手”是(尺)神经损伤引起的,“猿样手”是(正中)神经损伤引起的。“腕下垂”是(桡神经)神经损伤引起的。

15、支配股前群肌的神经是(股神经),支配股内群肌的神经是(闭孔神经),支配股后群肌的神经是(坐骨神经)。

16、混合性脑神经有(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

17、感觉性脑神经有(嗅神经)、(视神经)和(前庭蜗神经)。

18、接受眼球感觉的神经是(眼神经),接受上牙感觉的神经是(上牙槽神经),接受下牙感觉的神经是(下牙槽神经)。

19、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展神经支配(外直)肌。20、支配咀嚼肌的神经是(下颌神经),支配表情肌的神经是(面神经)。

21、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胸1——腰3节段灰质侧柱的中间带外侧核),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脑干)内的副交感核和脊髓骶(2--4)节的骶副交感核。

22、躯干四肢深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路的第一级神经元位于(脊神经

节)内,第二级神经元即(薄束核和楔束核),第三级神经元是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四、名词解释:

1、灰质 :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集中的部位,在新鲜标本中色灰暗。

2、白质 :神经纤维在中枢集中的部位,因髓鞘含类脂质而色泽白亮。

3、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的团块。

4、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中,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的团块。

5、内囊 :内囊是由宽厚的白质纤维板构成,在水平切面上,开口呈向外开放的“V”型,它分为3部:①内囊前肢:主要有额桥束和丘脑前辐射通过;②内囊后肢:主要有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丘脑中央辐射、顶枕颞桥束、听辐射和视辐射通过;③内囊膝:有皮质核束通过。当营养内囊的小动脉破裂(脑出血)或栓塞时,患者会出现对侧偏身感觉丧失(丘脑中央辐射受损)、对侧偏瘫(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损伤)和双眼对侧视野偏盲(视辐射受损),即“三偏“症状。

6、硬膜外隙 :是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膜之间的疏松间隙,内含疏松结缔组织、脂肪、淋巴管和静脉丛,此隙略呈负压,有脊神经根通过。临床上进行硬膜外麻醉,就是将药物注入此隙,以阻滞脊神经根内的神经传导。

7、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较宽阔间隙叫做蛛网膜下隙。两层间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相连,隙内充满清亮的脑脊液。脊髓蛛网膜下隙向上与脑蛛网膜下隙相通。

五、问答题:

1、试述脊髓灰质的分部及各部神经元的名称?

2、试述脊髓白质各索内,主要传导束的名称、位置及功能?

3、简述中脑、脑桥、延髓分别与哪些脑神经相连?

4、试述内囊的血液由什么动脉供应?一侧内囊损伤出现那些临床症

状?为什么?

5、试述脑脊液的产生部位,功能及循环途径?

6、试述臂丛的组成、位置及主要分支的名称?

7、试述坐骨神经的行径及分支?

8、试述舌的神经分布(神经名称及分布范围)。

9、试述眶内的神经分布(神经的名称及分布区)。

10、试述躯干与四肢深感觉及精细触觉的传导通路

11、试述躯干与四肢浅感觉的传导通路。

12、试述视觉传导通路。

13、试述皮质脊髓侧束的传导路径?

神经系统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大脑中央前回中1/3的动脉血供来自()A.大脑前动脉

B.大脑中动脉

C.大脑后动脉

D.基底动脉 2.大脑后动脉起自(D)A.颈内动脉

B.颈外动脉

C.基底动脉

D.椎动脉 3.下列动脉除哪一个外,都是颈内动脉的分支(C)A.大脑前动脉

B.大脑中动脉

C.大脑后动脉

D.后交通动脉 4.传导躯干、四肢深感觉和精细触觉的第二级神经元位于(B)A.脊髓

B.延髓

C.脑桥

D.间脑 5.硬膜外腔的说法,何者错误(A)A.内含脑脊液

B.呈负压

C.与颅内不相通

D.内含静脉丛 6.病人右手不能用伸位的食指和中指夹住一张卡片,受损伤的神经是(A)A.正中神经

B.尺神经

C.桡神经

D.肌皮神经 7.病人瞳孔向外斜视是损伤了(A)A.动眼神经

B.外展神经

C.滑车神经

D.眼神经 8.支配臀大肌的神经是(B)A臀上神经

B臀下神经

C 坐骨神经

D阴部神经

9.皮质脊髓侧束的纤维交叉部位在(C)A.中脑

B.脑桥

C.延髓

D.脊髓 10.传导面部痛温觉冲动的神经是(C)A.第Ⅲ对脑神经B.第Ⅳ对脑神经C.第Ⅴ对脑神经D.第Ⅶ对脑神经 11.上睑下垂是因损伤了(C)A.眼神经

B.面神经

C.动眼神经

D.外展神经 12.迷走神经的性质是(D)A.运动神经

B.感觉神经

C.副交感神经

D.混合性神经 13.经过内囊膝部走行的传导束是(D)A丘脑顶叶束

B视辐射

C 听辐射

D皮质核束 14.右侧内囊损伤可导致(B)A.右侧上、下肢瘫痪B.左侧上、下肢瘫痪C.右侧浅感觉障碍D.左侧眼外肌瘫痪

15.支配咀嚼肌的神经是(C)A.面神经

B.上颌神经

C.下颌神经

D.舌下神经 16.管理瞳孔开大肌的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B)A、脑干

B、颈髓

C、胸髓 D、腰髓

17.脊髓的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B)A.腰2~4节中

B.骶2~4节中

C.胸腰部侧角

D.骶1~3节中 18.植物神经不支配(B)A.腺体

B.骨骼肌

C.平滑肌

D.心肌 19.右侧皮质核束损伤可出现的症状是(D)A右侧抬头纹消失

B右侧鼻唇沟变浅

C 左侧抬头纹消失

D左侧鼻唇沟变浅 20.成人脊髓下端平齐(A)A.第1腰椎下缘

B.第3腰椎下缘

C.第1骶椎下缘

D.第3骶椎下缘

21.新纹状体包括(B)A.苍白球和壳

B.尾状核和壳

C.丘脑和壳

D.杏仁核和壳

22.与传导深感觉无关的结构是(B)A.脊神经节

B.后角

C.薄束

D.内侧丘系 23.视觉中枢位于(C)A.颞横回

B.中央前回下部

C.距状沟两侧

D.扣带回 24.下列哪种纤维与感觉传导无关(C)A.薄束

B.脊髓丘脑束

C.皮质脊髓束

D.丘脑皮质束 25.瞳孔对光反射中枢位于(C)A.距状沟皮质

B.外侧膝状体

C.顶盖前区

D.下丘 二.多项选择题 1.间脑()A是皮质下高级感觉中枢B是皮质下内脏活动中枢C是视、听觉传导的中继站D兼内分泌功能E其内有第三脑室 2.参与构成大脑动脉环的动脉有(ACD)A.大脑前动脉B.大脑中动脉C.大脑后动脉D.颈内动脉E.椎动脉 3.含有脑脊液的部位是(ABD)A脑室

B中脑水管

C蛛网膜下腔

D蛛网膜粒

E 硬膜外腔

4.管理指背皮肤感觉的神经是(CE)A肌皮神经

B腋神经

C正中神经

D尺神经

E 桡神经

5.分布于舌的神经有(ABCE)A.舌神经B.舌咽神经C.舌下神经D.上颌神经E.面神经 6.受面神经副交感纤维管理的腺体是(BCD)A腮腺

B舌下腺

C下颌下腺

D泪腺

E甲状腺

7.属于混合性脑神经的是(BCDE)A.动眼神经B.三叉神经C.面神经D.舌咽神经E.迷走神经 8.紧贴骨面走行的神经是()A.桡神经B.尺神经C.肌皮神经D.腋神经E.腓总神经

9.通过眶上裂的结构是(BCDE)A 眼动脉

B 动眼神经

C滑车神经

D 展神经

E 眼神经

10.脊神经前支形成的神经丛有(ACDE)A.颈丛B.胸丛C.臂丛D.腰丛E.骶丛 11.面神经(BCDE)A.布于面部皮肤B.支配表情肌C.支配舌下腺、下颌下腺分泌D.支配泪腺分泌E.司舌前2/3味觉

12.动眼神经损伤的表现(ABCD)A.上睑下垂B.眼外斜视C.瞳孔散大D.对光反射消失E.不能闭眼 13.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纤维的核团是(BC)A.动眼神经核B.舌下神经核C.面神经核上部D.面神经核下部E.三叉神经运动核

14.受内脏神经支配的肌是()A、瞳孔括约肌

B、肛门内括约肌 C、尿道膜部括约肌

D、幽门括约肌 E、奥狄括约肌 15.左侧胸髓半横断伤可表现为()A左侧下肢精细触觉丧B左侧下肢本体觉丧C左侧下肢温度觉丧失 D左侧下肢痛觉丧失

E左下肢瘫痪 三.简答题

1.试述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途径。

2.三叉神经的三大分支各管理什么部位的皮肤感觉?

3.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有何不同?

4.分布到舌的感觉神经有哪些,各司何功能?

5.内囊由什么动脉供血,一侧内囊损伤可出现哪些主要临床表现?为什么?

6.传导躯干四肢痛温觉的三级神经元的细胞体各位于何处?

四.名词解释 1.硬膜外隙(腔)

2.硬脑膜窦

3.胼胝体

4.锥体束

5.灰质

6.新纹状体

7.交感干

8、内侧丘系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神经解剖学论文 第6篇

第十三单元、神经系统

1、神经系统由脑、脊髓、神经节和分布于全身的神经组成2、神经元既神经细胞是神经系构造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突起 由细胞体发出,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树突有一个至多个,自胞体发出后可以反复分支,逐渐变细而终止,轴突只有一个。

4、灰质和皮质 在中枢部,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集聚的地方,在新鲜标本上呈灰白色,称为灰质,如脊髓灰质。灰质若在脑表面成层分布,称为皮质,如大脑皮质、小脑皮质

5、白质和髓质 白质是泛指神经纤维集聚的地方,大部分神经纤维有髓鞘,呈白色,如脊髓白质。分布在小脑皮质深面的白质特称髓质

6、神经末梢;为神经纤维的末端部分,感觉神经末梢(感觉器)、运动神经末梢(效应器)

7、神经系统;

8、脊髓中部为灰质,周围为白质,灰质中央有一纵贯脊髓的中央管

灰质 主要由神经元的胞体构成,横断面呈蝶形医,有一对背侧角(柱)和一对腹侧角(柱)。腹侧柱内有运动神经元的胞体,支配骨骼肌纤维。外侧柱内有植物性神经节前神经元的胞体,背侧柱内含有各种类型的中间神经元的胞体。

.白质 被灰质柱分为左、右对称的3对索。背侧索内的纤维是由脊神经节内的感觉神经元的中枢突构成的。外侧索和腹侧索均由来自背侧柱的中间神经元的轴突(上行纤维束)以及来自大脑和脑干的中间神经元的轴突(下行纤维束)所组成9、脊膜为脊髓外周的三层结缔组织膜,由外向内依次为脊硬膜、脊蛛网膜和脊软膜。

10、脑是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位于颅腔内,在枕骨大孔与脊髓相连。脑可分大脑、小脑、间脑、中脑、脑桥和延髓6部分。通常将延髓、脑桥和中脑称为脑干。

边缘系统 大脑半球内侧面为边缘叶。边缘系统是由边缘叶与附近的皮质以及有关的皮质下结构,与内脏活动、情绪变化及记忆有关。

脑干 脑干包括延髓、脑桥、中脑和间脑。延髓、脑桥和小脑共同室腔为第四脑室。中脑内部室腔狭小,称中脑导水管。脑干内的神经核可分为两类:与脑神经直接相连的脑神经核,其中接受感觉纤维的,称脑神经感觉核;发出运动纤维的,称脑神经运动核。另一类为传导径上的中继核,是传导径上的联络站,如薄束核、楔束核、红核等

11、脑神经是指与脑相联系的外周神经,共有12对。1视2嗅3动眼,4滑5叉6外展,7面8听9舌咽 10迷1副舌下全

相关文章
婚礼安排表范文

婚礼安排表范文

婚礼安排表范文(精选7篇)婚礼安排表 第1篇婚礼准备及婚礼日程安排表■婚礼筹备计划1.决定婚礼日期、地点、仪式及婚宴方式2.确定婚礼预算...

1
2025-09-22
昙花静静开随笔

昙花静静开随笔

昙花静静开随笔(精选3篇)昙花静静开随笔 第1篇小学生作文:昙花开了正文:国庆节的晚上,我照例去看昙花是否开了.这次惊奇地发现昙花开...

1
2025-09-22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周周练7周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周周练7周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周周练7周(精选10篇)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周周练7周 第1篇第7周周练1、圈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横线上:迫不...

1
2025-09-22
患者写给医院的一封感谢信

患者写给医院的一封感谢信

患者写给医院的一封感谢信(精选14篇)患者写给医院的一封感谢信 第1篇患者写给医院的一封感谢信尊敬的各位领导:你们好!我是一名来重庆...

1
2025-09-22
欢度新年晚会活动策划方案

欢度新年晚会活动策划方案

欢度新年晚会活动策划方案(精选12篇)欢度新年晚会活动策划方案 第1篇晚会主题:待定( 备选:old if not wild we are young fear...

1
2025-09-22
河北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河北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河北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精选14篇)河北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第1篇河北立法: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经河北省十...

1
2025-09-22
合并同类项参考例题

合并同类项参考例题

合并同类项参考例题(精选14篇)合并同类项参考例题 第1篇合并同类项例1 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1)3x23x2x2...

1
2025-09-22
话题作文指导专题

话题作文指导专题

话题作文指导专题(精选8篇)话题作文指导专题 第1篇无愧我心 人可以欺骗一切,但唯独无法欺骗自己的心灵,心灵是比雪山天池还要澄明清澈...

1
2025-09-22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