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上机题范文(精选5篇)
思修上机题 第1篇
第一章 理想与信念
一、单选题
1.“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这个比喻表达的是()A、理想来源于现实,等同于现实
B、理想要变成现实,必须经过人们的实践和辛勤劳动 C、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成为了现实的理想才是科学的理想 D、只要投身实践,任何美好想象都能成为现实
2.从本质上讲,理想和信念都是人类在()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和精神现象。A思想发展
B社会实践
C科学研究
D哲学思维
3.信念的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是()A信仰
B理想
C信念
D意志
4.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这主要说明了理想是()A、人生的指路明灯
B、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
C、人们对未来缺乏客观根据的想象
D、人们对某种思想理论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的态度
5.邓小平在总结中国历史经验时曾深刻地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这里强调说明的是()A人与人之间必须团结互助
B艰苦奋斗是革命斗争的传家宝
C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对立统一的D科学信念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6.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是()A.坚定的信念
B.对理想的美好向往
C.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D.为理想而献身
7.确立科学信念的根本途径是()A、设计理想 B、理论学习C、社会实践 D、人际交往
8.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实现可能性
B、必定实现性
C、超越客观性
D、历史必然性 9.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这主要说明了理想是()
A人生的指路明灯
B人们对某种思想理论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的态度 C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
D人们对未来缺乏客观根据的想象
10.“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功夫花不开。”理想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但理想不能自动实现。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A.勇于实践、艰苦奋斗
B.认真学习科学理论
C.逐步确立坚定信念
D.大胆畅想美好未来
11.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理想的实现,需要每个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这是因为()
A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
B社会实践是科学知识产生的源泉
C把理想变为现实,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
D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会自动变为现实
12.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A理想就是现实
B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D 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变为现实
13.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是()A.马克思主义 B.爱国主义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共产主义
14.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是()A.社会主义荣辱观
B.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C.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5.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是()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多选题 1.邓小平说:“美好的前景如果没有切实的措施和工作去实现它,就有成为空话的危险。”这说明()A社会实践是联系理想和现实的桥梁
B有了理想并不意味着成功,更不意味着已经成功 C把理想转变为现实需要艰苦奋斗、勇于实践
D只要付诸行动,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都能成为现实
2.司马迁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的这句话告诉我们()A逆境往往可以把人打倒和打垮
B受磨难而奋进才是身处逆境的学问 C逆境消解了实现理想的可能性
D要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逆境
3.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
A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
B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
C理想是基于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事物发展趋势的一种特殊放映,是对现实存在的一种扬弃的反映
D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E理想总是带有不切实际的部分
4.理想()
A、是指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B、是幻想
C、既高于现实,又来源于现实
D、是远离现实的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
第二章 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
一、单选题
1.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A、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B、追求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悠久历史
2.“协和万邦”、“德莫大于和”、“亲仁善邻”、“四海之内皆兄弟”等著名言论体现了()的中华民族精神。
A、团结统一
B、勤劳勇敢
C、自强不息
D、爱好和平
3.“人心齐,泰山移”,抗震救灾的伟大实践再一次证明,凝聚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是()A.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爱国主义
D.文化传统
4.“禾苗离土即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体现的是()A祖国对国土的依赖关系 B人民对故土家园的依赖关系 C国土对祖国的依赖关系 D故土家园对人民的依赖关系
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A大力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
B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新中国 C发扬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D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6.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爱人民政府是()A内在一致的 B相互联系的 C相互独立的 D相互冲突的
7.下列关于爱国的说法,错误的为()
A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必须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轰轰烈烈地为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
B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报效祖国的方式 C当代大学生,应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D一个人只要尽己所能,哪怕只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很微小的贡献,也可以无愧于爱国者的称号
二、多选题
1.下面关于爱国主义的论述正确的是()A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B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内涵
C在共产主义社会,爱国主义会失去存在的条件和意义 D在阶级社会,爱国主义具有阶级性
2.下列词句中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有:()A精卫填海
B大禹治水 C讲信修睦 D天下为公 E愚公移山
3.时代精神()
A体现了民族的特质 B形成和发展于新的历史条件下 C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 D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E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
第三章 “三观”与人生价值
一、单选题
1.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与人交往时既不能自视清高,看不起别人,也不能自卑自怯,自暴自弃。这是人际交往中()
A.谦让原则的要求 B.平等原则的要求 C.互助原则的要求 D.友爱原则的要求
2.人生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A、个人对自己生命存在的肯定
B、个人对自己生命活动需要的满足程度 C、个人对自己的尊重和个人的自我完善
D、个人通过劳动、创造对社会和人民所做的贡献
3.人生价值评价的基本尺度是()A.个人的自身条件 B.动机和效果的尺度 C.劳动和贡献的尺度 D.个人需要的满足
4.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是()A.掌握科学知识 B.提高自身素质 C.社会实践 D.树立远大理想
5.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最终取决于()A.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 B.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C.人与人关系的和谐 D.人与劳动对象的和谐
6.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即表示要“为人类福利而劳动”;毛泽东青年时便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周恩来在南开中学时提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些事例告诉我们()A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B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C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D人生目的决定保持什么样的人生精神状态
7.有的人身处逆境而百折不挠,有的人在顺境中却长吁短叹,有的人笑对人生,有的人看破红尘,,这些都是()的表现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理想 D人生信念
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说的是()的问题 A人生价值 B人生目的 C人生理想 D人生态度
9.人生价值的根本内容是以()的关系为实际内容的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关系 A自我与他人
B索取与享受 C劳动与创造
D贡献与索取
10.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这就是说,衡量一个人社会价值的标准应该是()A个人的社会存在 B个人的行为动机
C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D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11.“个人的脆弱性和种种限制。使得他无法单独地达到自己的目标。只凭个人的力量来应付自己的问题。他必然无法保持自己的生命,也无法将人类的生命延续下去。”这说明,个人的生存、人类的发展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A激烈竞争 B良好合作 C相互利用 D信任尊重
二、多选题 1.爱因斯坦说:“我评定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只有一个标准,即看他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自我。”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A个人人生价值的大小要看社会对他的满足程度 B人生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他“自我”价值实现的程度 C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D对社会贡献越大,摆脱“自我”的程度也就越大,个人的人生价值就越大
2.“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只有把它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这句话的含义包括()A人生价值的本质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一个高尚的人只有社会价值而没有自我价值 C一个人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得为社会创造价值
D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
3.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是()A、世界观包含人生观
B、世界观决定、制约着人生观 C、人生观决定世界观
D、世界观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 E、人生观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表现
4.下列有关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中也有合作 B.竞争与合作是统一的,相辅相成
C.竞争就是将对手击败,无须合作 D.竞争与合作是截然对立、水火不相容的
E.竞争与合作构成人生和社会生存、发展的两股力量
第四章 道德
一、单选题
1.道德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生活的规律和原则,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认识自己对家庭、他人、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使人们的道德实践建立在向善避恶的认识基础上,引导人们正确选择道德行为。这说明道德具有()
A调节功能 B激励功能 C认识功能 D评价功能
2.亚里士多德说:“我们由于从事建筑而变成建筑师,由于奏竖琴而变成竖琴演奏者。同样,由于实行公正而变为公正的人,由于实行节制和勇敢而变为节制的、勇敢的人。”这表达了在进行道德修养时,应该()A认真学习,提高道德认识 B坐而论道,凝练道德规范 C严格要求,完善道德品质 D勤于实践,加强道德行为训练
3.“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才是最难最难的呵!”这说明了()A人才成长的道路 B实现人生理想的途径
C个人修养是一个不断的长期的曲折的实践过程
D修养的境界是一个人修养所达到的实践水平或程度
二、多选题
1.以下名言表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D.“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下列选项中,对于道德的理解,正确的有()A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 B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C道德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意识形态,在原始社会就没有道德
D道德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3.在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中,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个方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重在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有()A有理想 B有道德 C有文化 D有纪律
第五章 公共秩序与社会公德
一、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道德要求的是()
A、尊老爱幼 B、助人为乐 C、爱岗敬业 D、文明礼貌
2.我国职业道德的最高层次的要求是()
A、奉献社会 B、办事公道
C、服务群众
D、诚实守信
3.社会公德涵盖了()A、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C、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D、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4.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A、情节轻微尚不够行政处罚的行为 B、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C、情节轻微尚不够民事处罚的行为 D、情节轻微尚不够经济处罚的行为
5.下列处罚方式中,属于治安管理处罚的是()
A、罚款 B、罚金 C、拘役 D、剥夺政治权利
二、多选题
1.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有()A遵守社会公德是为了建立美满幸福的家庭
B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 C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
D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
2.社会公德涵盖了()几个关系层面上的问题。A人与人之间 B人与社会之间 C人与自然之间 D人与物之间
3.下列()行为属于社会公德范畴。A践行“低碳”生活
B自修结束,随手关闭空教室的电灯再离开 C与他人交往时,信守诺言
D将好友的生活照片私自发布到网络上
第六章 职业精神与家庭美德
一、单选题
1.职业生活中最主要的法律有()A、《劳动法》和《公务员法》 B、《劳动法》和《婚姻法》 C、《组织法》和《公务员法》 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公务员法》
2.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应当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道德
D、生活道德
3.爱情的本质是()
A、互相爱慕 B、承担责任 C、共同追求 D、相互信任
二、多选题
1.就业是民生之本,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近年来国家采取了积极的就业措施,即确立了()就业方针。A劳动者自主就业 B市场调节就业
C单位引导就业 D政府促进就业
2.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一定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A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途径 B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D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E.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重要手段
3.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人生话题,人们不惜用最美丽的语言来描绘它的永恒和不朽。但不管怎么说,就本质和特征而言,爱情是()
A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之间相互爱慕的关系,容不得第三者插足
B男女双方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选择,不依赖任何客观现实基础而存在
C男女之间基于一定自然基础之上,并受制于社会物质和文化因素的互相爱慕精神 D男女双方真诚相爱,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极为强烈持久的情感关系
E男女双方彼此用自己的生活对对方的生活做出完全承诺的决定,终生对爱侣承担责任
第七章 法律意识与法治精神
一、单选题
1.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A、法律执行 B、法律适用 C、法律制定 D、法律遵守
2.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A、根本法和普通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 C、国内法和国际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3.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A、党中央 B、国务院 C、广大人民群众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A、法律执行 B、法律适用 C、法律制定 D、法律遵守
5.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主体是()
A、权力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军事机关
二、多选题
1.下列关于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法律的制定是国家行为
B法律的内容总是随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发展而变化 C法律是全体民众的全部意志的体现 D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2.“法治”与“法制”的关系是()A两者内涵没有区别 B两者内涵有重大区别
C“法制”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是一种社会意识 D“法治”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是一种社会意识 E“法制”通常是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的简称,是一种社会制度
3.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不仅要(),还要树立法律信仰,宣传法律知识,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A学习法律知识 B掌握法律方法 C参与法律实践 D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4.法律的国家强制力表现为()A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 B国家对合法行为的保护 C法律的每一个实施过程都要借助于国家的强制力 D国家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
第八章 法律制度
一、单选题
1.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共同反映和决定着公民在国家中的政治与法律地位,并构成普通法律规定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与原则。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等义务。其中,我国公民的最高法律义务是()A.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B.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C.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D. 遵守宪法和法律
2.权利人对其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称为()A所有权 B专利权 C著作权 D商标权
3.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下列哪个机关行使()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人民政府
4.下列不属于附加刑的是()A罚金 B剥夺政治权利 C没收财产 D监视居住
5.对审判活动进行监督的是()
A公安机关 B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 D国家安全机关
二、多选题
1.下列法律制裁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是()A、罚款 B、罚金
C、吊销营业执照 D、管制
2.下列行为中属于行政行为的有()
A、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B、行政机关购买办公用品
C、公安机关对违法者给予行政拘留的处罚 D、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3.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
A、已满10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 B、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D、未满10周岁的人
4.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下列自由()A 言论、出版 B 集会、结社 C 游行、示威 D 罢工、迁徙
5.以下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A年满18周岁,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自然人 B年满18周岁,智力和精神状况正常的自然人 C16周岁以上,已从事劳动的未成年人
D16周岁以上,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
6.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有()A拘留 B有期徒刑 C无期徒刑 D死刑
7.按照我国宪法规定,()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A休息权 B获得物质帮助权 C劳动权 D受教育权
答案 第一章
一、单选题 1.B 2.B 3.A 4.A 5.D 6.C 7.C 8.A 9.A 10.A 11.C 12.C 13.A 14.D 15.C
二、多选题 1.ABC 2.BD 3.ABCD 4.AC
第二章
一、单选题 1.C 2.D 3.C 4.B 5.B 6.A 7.A
二、多选题 1.ABCD 2.ABE 3.ABDE
第三章
一、单选题 1.B 2.D 3.C 4.C 5.C 6.A 7.B 8.A 9.D 10.C 11.B
二、多选题 1.CD 2.ACD 3.ABDE 4.ABE 第四章
一、单选题 1.C 2.D 3.C
二、多选题 1.AC 2.ABCD 3.AB
第五章
一、单选题 1.C 2.A 3.C 4.B 5.A
二、多选题 1.BCD 2.ABC 3.ABC
第六章
一、单选题 1.A 2.A 3.B
二、多选题 1.ABD 2.ABCDE 3.ACDE
第七章
一、单选题 1.C 2.D 3.C 4.C 5.C
二、多选题 1.ABD 2.BDE 3.ABCD 4.AB
第八章
一、单选题 1.C 2.C 3.C 4.D 5.C
二、多选题 1.AC 2.CD 3.AC 4.ABC 5.BD 6.BCD 7.CD
综合练习题 单选题
1.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提出“夙夜在公”,西汉的贾谊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宋代的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代的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A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内容 B乐群贵和,强调入际和谐的内容 C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内容 D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内容
2.在社会规范体系中,法律与道德是两种不同的行为规范。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必定是法律所制裁的行为 B法律是道德形成的基础,能够为道德规范的制订提供依据 C法律的调节更具有广泛性,能够渗透到道德不能调节的领域
D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通常也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
3.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社会主义道德()。A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B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
C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D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重大影响
4.黑格尔说:“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就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其中,“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指的是()。A道德品质 B道德行为 C道德理想 D道德规范
5.下列哪项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A警告 B罚款 C拘留 D逮捕
6.从业者在职业劳动中,有一分力出一分力,出满勤,干满点,不怠工,不推诿,不自欺,遵纪守法;对待他人严格履行合同契约,说到做到,不说谎,不欺人,不弄虚作假,不唯利是图,不做缺德事,不做亏心事。这是职业道德中()。
A助人为乐的要求 B办事公道的要求 C诚实守信的要求 D勤俭自强的要求
7.“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主要体现的是()。A平等原则 B真诚原则 C友爱原则 D互助原则
8.个人的言行合乎社会的要求和礼节的规定,尊老爱幼,孝亲敬长,说话和气,以礼待人,服饰朴素大方,举止端庄文雅。这是良好个人品德中()。A敬业好学的表现
B正直无私的表现 C文明礼貌的表现
D勇于进取的表现
9.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把帮助别人视为自己应做之事,看作自己的快乐。这是社会公德中()。A保护环境的要求
B遵纪守法的要求 C爱护公物的要求 D助人为乐的要求
10.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或有权做什么,这是法律对公共生活的()。A指引作用
B预测作用
C评价作用
D教育作用
11.“在影院观摩影片时,自觉关闭手机”,是社会公德中调节()之间关系层面上的具体规范之一。
A人与人 B人与人造环境 C人与社会 D人与自然
12.某人平时注意节能,出门尽量选择公共交通的方式。这是符合在()之间关系层面上的社会公德要求的行为。
A人与人 B人与交通压力 C人与社会关系 D人与自然
13.陶行知先生说:“爱之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便喝,要中毒。”这体现了爱情的()。A生物本能性 B专一排他性 C平等互爱性 D强烈持久性
14.()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
A协商和申请调解 B申请调解 C仲裁和诉讼 D诉讼
多选题
1.把诚实守信作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
A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成事之基
B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 C诚实守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D诚实守信是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最高层次要求
单选答案 1.A 2.D 3.A 4.A 5.D 6.C 7.D 8.C 9.D 10.A 11.C 12.D 13.B 14.C 多选答案 1.ABC
思修上机题 第2篇
一、第一张要求
1、采用“空白”版式,插入艺术字作为标题,艺术字内容为“侏罗纪公园”,楷 体,80 号,倾斜。
2、艺术字的填充色为渐变——预设——金乌坠地;幻灯片背景用填充效果—— 渐变——双色——粉、浅蓝。
3、添加该幻灯片切换效果为“水平百叶窗”,慢速,无声音;添加艺术字动画效 果为“飞入”、自底部、中速。
二、第二张要求
1、采用“只有标题”版式,标题内容为“最古老的鸟类”。标题字体为华文新魏,加粗,黄色,60 号字。
2、插入一个横排的文本框,输入正文,正文内容为“自从始祖鸟的化石在德国 发现以后,就一直被认为是最古老的鸟类,它的学名翻译成中文,就是“远古的 翅膀”的意思。,正文字体为楷体,加粗,黄色,36 号字。”
3、在合适位置插入一副剪贴画“花”的剪贴画。
4、给所有文字设置“飞入”的动画效果,给剪贴画设置“向内溶解”的动画效果。
5、幻灯片背景用填充效果为渐变——预设——孔雀开屏。
6、插入动作按钮,点击该按钮可以进入第一张幻灯片,按钮颜色设置配合幻灯 背景自行设计。
三、第三张要求(表格)
一季度 市场1 市场1 市场1 50000 40000 52000 二季度 100000 50000 100000 三季度 75000 65000 80000 四季度 80000 100000 1200001、插入一个 4 行 5 列的表格,输入以上表格内容。
2、设置所有单元格为“中部居中”,外边框为 6 磅、黄色、实线;内边框为 3 磅、玫红色、实线。
3、设置表格背景为双色——浅蓝、蓝色渐变。
4、添加标题“销售业绩”,设置字体格式为黑体、32 号字、加粗。
5、幻灯片背景用填充效果——纹理——花束。
四、第四张要求(模板和配色方案)
1、插入一张新幻灯片,选择的“模板”名称为:暗香扑面。
2、进入“幻灯片母版”设计界面,对该演示文稿的幻灯片母版进行“文本背景”、“强调文字”、“强调 文字和超级链接”和“已访问的超级链接”为龙腾四海。
3、标题栏中输入: “新年快乐”。
五、第五张要求(超级链接)
1、采用“标题与内容”版式,在内容区域输入“返回首页” “表格” “新年快乐”,分别设置超级链接,依次链接到第一张、第三张、第四张。
2、设置行距为 2 行,幻灯片背景为双色——浅蓝、红色渐变。
3、在标题处增加竖排艺术字“认真检查”,设置字体为楷体,60 号字;设置 艺术字的形状为“双波形 2”,艺术字的填充色为“预设”——红日西斜。
思修上机题 第3篇
2002年初, 根据江苏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情况, 江苏省教育厅决定成立"江苏省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江苏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指导工作。
计算机等级考试以"重在基础、重在应用"的原则为指导, 采取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的方式, 每年3月和10月各举行一次考试。一级考试上机进行、二级考试包括笔试和上机操作考试、三级考试形式为笔试。
目前我校的在校大学生均要求通过江苏省一级B考试。本文讨论的就是江苏省一级B考试中Excel上机操作部分的典型错误类型及对应的处理方法。
2、保存名称、保存类型及保存位置
江苏省一级B考试中两道操作题要求文档名称、类型和保存位置都是不同的, 这一点学生很容易忽略和错误, 教师在授课时也常常有所忽略, 可是学生要是在这方面犯一点错误, 那么其他操作都将是无用功。
下面我们以09年春IT05的真题为例进行说明, 题目要求如下:"9.根据"中国粮食产量.htm"提供的数据, 制作如样张所示图表, 具体要求如下: (1) 将"中国粮食产量.htm"中的表格数据转换为Excel工作表, 要求自第一行第一列开始存放, 工作表命名为"中国粮食产量";…… (6) 将工作簿以文件名:EX, 文件类型:Microsoft Excel工作簿 (*.XLS) , 存放于考生文件夹中。"
具体来说, 在一级B考试中。提供的Excel文档名称为"EX1.XLS", 存放位置通常是"c:考生文件夹", 而要求Excel文档存放位置通常也是"c:考生文件夹", 通常学生只要打开考试提供的文件, 那么保存位置不会有问题, 可是考试要求的是将修改好的文档要命名为"EX.XLS", 这要求学生不能直接按保存按钮保存, 而是要用"另存为"来完成, 如果考试系统检测不到"EX.XLS"文件, 就认为学生没有做题, 那么学生也不会有分数。
不过要是考试时提供的文件不是Excel文件, 而是提供文本文件、网页或Word文档等数据, 对于这种情况由于要新建一个Excel文档, 而我们知道在office软件中新建文档的默认保存位置为桌面上的"My Documents" (我的文档) , 对于新建文档这种情况, 学生不仅要注意保存文件的名称, 还要留意文档的保存位置, 如果学生不注意这一点的话, 那么接下来就算是所有操作都完全正确, 到头来还是只能接受零分的结果。
3、提供数据的形式及其对应的处理方法
我们知道Excel是日常工作中最常用的电子表格软件, 不过在使用Excel软件所提供的强大功能之前, 要求把原始数据输入Excel表格中, 所以一级B考试在提供数据时模拟我们平时工作中收集数据来源的方式, 要求学生处理相应数据。通过对往年的考题进行分析, 可以分成以下这些类型:
3.1 直接提供Excel工作簿
这是最常见的类型, 学生只要双击对应文件即可操作, 在这里无需多言。
3.2 提供DBF文件
先看看05年3月份一份考题描述, "9.将"表1.DBF"转化为Excel工作表, 并进行统计分析, 制作如样张所示图表。具体要求如下: (1) 将"表1.DBF"文件的数据转换为Excel工作表, 工作表命名为"用户统计";"DBF文件是数据库文件, 如果学生直接双击对应文件, 假如系统安装了Access等数据库软件, 那么操作系统将调用Access打开DBF文件, 而打开后看到数据表内的数据, 也不能把其中的数据通过全选方式复制出来;如果没有安装任何数据库软件, 操作系统就会跳出提示, 要求你选择打开方式, 操作也无法顺利进行。
对于将Dbf文件转换成Excel文件, 操作方法如下:
3.2.1、先启动Excel程序;
3.2.2、执行"文件"菜单中的"打开"命令, 关键是文件类型中要选择类型为"dbase文件", 通常我建议学生选择"所有文件";
然后选择对应的Dbf文件, 单击"打开"即可。
注意此时注意Excel左上角提示文件还是Dbf文件格式, 还没有完成题目中要求的"将"年份能源使用量.Dbf"转换为Excel工作表", 这是要执行"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来完成, 注意要把保持类型选择为"Microsoft Excel工作簿"格式, 保存即可。到这时Dbf文件就顺利转换成Excel文件了, 接下来就可以在Excel里对数据进行处理了。
3.3、提供Word文档
这又分为两种情况, 最简单的是提供一个Word表格, 对于这种情况只需用把Word表格复制到Excel对应的单元格中即可。
第二种情况是提供整齐的行列数据, 对于这种情况, 可以利用Word中"文字转表格"来解决。先看08年春考试的一道真题描述:" (1) 将Olympic.doc文件中的内容转换为Excel工作表, 要求数据自第二行第一列开始存放, 工作表命名为'运动员人数'"。
打开Olympic.doc文件后发现Word文档中提供的是用斜杠"/"分割整齐排列的一组行列数据, 对应这种情况, 如果直接把数据复制到Excel单元格后会发现, 每一行的数据全部粘贴在同一个单元格内, 根本不能直接对数据进行统计等操作;对于这种类型的Word数据, 执行"表格"中"转换"菜单, 选择"文本转换成表格", 注意在跳出的对话框中"文字分割位置"选择"其他字符", 输入"/", 点击"确定"后, 文本就转换成了表格, 这时就可以在Word中复制表格, 粘贴到Excel单元格中去, 然后就可以在Excel中对数据进行处理了。
3.4 提供txt文本文件
先来看看08年春考试的一道真题描述:"9.根据文本文件"奥运.txt"中的表格, 制作如样张所示图表, 具体要求如下: (1) 将文本文件"奥运.txt"中的数据转换为Excel工作表, 要求数据自第一行第一列开始存放, 工作表命名为"奥运奖牌榜";";把这个文本文件打开后发现提供的数据是用逗号", "分隔开的排列整齐的行列数据, 如果直接把数据复制到Excel单元格, 同样会发现每一行数据都一起放置在同一个单元格里, 这样数据也不能直接处理。
对应文本文件, 我们可以有两种方法来解决。
3.4.1 方法一是使用Excel数据菜单中"导入文本文件"的命令来实现, 选择好对应的文本文件后, 单击"导入"就会跳出"文本导入向导", 共有三步骤, 关键是在第二步是分隔符号中选择逗号, 如果分隔符是"#"的话, 就在"其他"框输入即可。最后在确定数据放置的位置就完成了题目中要求将txt文件中的数据转换为Excel工作表的要求。
3.4.2 方法二是利用解决DBF文件的方法来处理。同样是"文件"中选择"打开", 文件类型选择所有文件, 点击"打开"后同样跳出"文本导入向导", 照上面的操作步骤就可导入数据;不过用这种方法要注意, 这时Excel打开的是一个txt文档, 还要用"另存为"命令才完成题目的要求。
3.5 网页文件
在上面讨论保存名称、保存类型及保存位置举例的题目就是这种类型, 这道题目就是提供一个有表格的网页文件, 这种情况也好解决, 把网页文件打开, 直接把表格选中, 复制、粘贴即可。
4 小结
综合上面的各种情况, 可以用两张张表格来简单表示。
如果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能留意的上面所提到得错误, 采取相应的方法来处理, 相信他们一定就能顺利的完成江苏省一级B考试中所涉及到的Excel上机题部分。
摘要:本文讨论的范围主要是江苏省一级B考试中所涉及到的Excel上机题部分的典型错误类型及对应的处理方法, 提出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和容易忽略的地方, 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处理, 以达到顺利完成考试的目的。
关键词:Excel,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考试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普通高校计算机等级考中心.一级考试试卷汇编 (2005-2007) 计算机信息技术[G].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9, (6) .
vb大题上机总结 第4篇
**********************************************************************
在考生文件夹下有一个工程文件sj44.vbp(相应的窗体文件名为sj44.frm),其功能是通过调用过程Sort将数组按降序排序,请装入该文件。程序
运行后,在四个文本框中各输入一个整数(如图1所示),然后单击命令
按钮,即可使数组按降序排序,并在文本框中显示出来(如图2所示)。
这个程序不完整,请把它补充完整,并能正确运行。
要求:
去掉程序中的注释符,把程序中的?改为正确的内容,使其实现上述功
能,但不能修改程序中的其他部分。最后把修改后的文件按原文件名存
盘。
图1
图2 本题的考查的是数组的应用,通过调用过程Sort将数组按降序排序,Ubound()函数是用来获得数组的上界,Lbound()函数是获得数组的下界,打开工程文件sjt4.vbp和相应的窗体文件名为sjt3.frm,在代码窗口中补充如下代码:
Private Sub Sort(a()As Integer)Dim Start As Integer, Finish As Integer 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t As Integer Start = LBound(a)Finish = UBound(a)For i = Finish To 2 Step-1 For j = 1 To Finishlowerbound+1)* Rnd + lowerbound)这里,upperbound是随机整数范围的上限,而lowerbound则是随机整数范围的下限。修改后的主要代码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Text1.Text = “": Text2.Text = ”“ For i = 1 To 10 a(i)= Fix(Rnd * 99 + 1)For j = 1 To i1 Exit For End If(避免取相同的值)
Next j Next i For i = 1 To 10 Text1.Text = Text1.Text + Str(a(i))+ Space(2)(隔两个空格输出下一个)Next i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Dim num As Integer, i As Integer num = InputBox(”请输入待查找的数“)For i = 1 To 10 If a(i)= num Then
盗版必究,版权所有。------vb作战小队
Text2.Text = Str(num)+ ”是数组中的第“ + Str(i)+ ”个值“ Exit For End If Next i If i > 10 Then Text2.Text = Str(num)+ ”不存在于数组中“ End If End Sub 按要求保存文件即完成本题。】
在名称为Form1的窗体上有三个Label控件和两个名称分别为COMSTART、COMEXIT,标题分别为”开始“、”退出“的命令按钮。编写函数ITEM(A,N)其功能是由数字A组成的不多于N位数的整数,并利用该函数求8+88+888+8888的和,结果写入考生文件夹下的wy36.dat文件中。执行完毕”开始“按钮变成”完成“,且无效(变灰)。
【语法
[Public | Private | Friend] [Static] Function name [(arglist)] [As type] [Statements] [name = expression] [Exit Function] [statements] [name = expression] End Function声明Function过程的名称,参数以及构成其主体的代码。】
在名称为Form1的窗体上有五个Label控件和两个命令按钮,数据文件stud1.dat,存放考生的考号、姓名、成绩。1)自定义一个数据类型stu,字符型数据定长为10。
2)按”开始“按钮后,能从考生文件夹下的stud1.dat 中读出所有数据并写入考生文件夹下的stud.dat文件中; 3)执行完毕,”开始“按钮变成”完成“,且无效(变灰);
第6 题.在名称为Form1的窗体上画二个文本框,名称分别为T1、T2,初始情况下都没有内容。请编写适当的事件过程,使得在运行时,在T1中输入的任何字符,立即显示在T2中(如图所示)。程序中不得使用任何变量。*注意:
存盘时必须存放在考生文件夹下,工程文件名为sjt5.vbp,窗体文件名为sjt5.frm。
Private Sub T1_Change()T2.Text = T1.Text End Sub 按要求保存文件即完成本题。
真・vb大题・正式版1.0
第30题在名称为Form1的窗体上用名称为shape1的形状控件画一个长、宽都为1200 的正方形。请设置适当的属性满足以下要求:
1)窗体的标题为”正方形“,窗体的最小化按钮不可用;
2)正方形的边框为虚线(线型不限)。运行后的窗体如图所示。
注意:
存盘时必须存放在考生文件夹下,工程文件名为sj116.vbp,窗体文件名
为sj116.frm。
【本题主要考查了形状控件的Width、Height和BorderStyle属性,同时考查了窗体的Caption和MinButton属性。Width:设置对象的宽度。Height:设置对象的高。BackStyle:设置边框类型。Caption:设置标题。
MinButton:设置窗体最小化按钮是否可用。本题各控件属性设置如下: 控件名 属性 属性值 Shape1 Width 1200 Shape1 Height 1200 Shape1 BackStyle 2-Dash Form1 Caption 正方形 Form1 MinButton False】
第9题.在考生文件夹下有一个工程文件sj83.vbp,相应的窗体文件为sj83.frm。在窗体上有一个命令按钮,其名称为Command1,标题为”计算并输出“。程序运行后,如果单击命令按钮,程序将计算500以内两个数之间(包括开头和结尾的数)所有连续数的和为1250的正整数,并在窗体上显示出来。这样的数有多组,程序输出每组开头和结尾的正整数,并用”~“连接起来,如图所示。该程序不完整,请把它补充完整。
语法分析上机实习题2014 第5篇
(一)为必做题,(二)和
(三)任选一题。
语法分析上机实习题
(一)对于如下的文法,试编写调试一个语法分析程序:
E → E+T | T
T → T*F | F
F → P^F| P
P→(E)| i
要求和提示:
(1)可选择一种你感兴趣的语法分析方法(LL(1)、算符优先、递归下降、SLR(1)等)作为编制语法分析程序的依据。
(2)对于所选定的分析方法,如有需要,应选择一种合适的数据结构,以构造
所给文法的机内表示。
(3)能进行分析过程模拟。如输入一个句子,能输出与句子对应的语法树,能
对语法树生成过程进行模拟;能够输出分析过程每一步符号栈的变化情况。
(二)First集和Follow集生成算法模拟
【问题描述】
设计一个由给定文法生成First集和Follow集并进行简化的算法动态模拟。(算法参见教材)
【基本要求】
动态模拟算法的基本功能是:
(1)输入一个文法G;
(2)输出由文法G构造FIRST集的算法;
(3)输出First集;
(4)输出由文法G构造FOLLOW集的算法;
(5)输出FOLLOW集。
E的first集
T的first集
F的first集+1*()i 1 11 1 1 1
【测试数据】
输入文法:
E->TE’
E’->+TE’|ε
T->FT’
T’->*FT’|ε F->(E)|i
(三)FirstVT
集和LastVT集生成算法模拟
【问题描述】
设计一个由给定文法生成FirstVT集和LastVT集的算法动态模拟。(算法参见教材P90——92FirstVT和LastVT的构造算法)
【基本要求】
动态模拟算法的基本功能是:(1)输入一个文法G;
(2)输出由文法G构造FIRSTVT集的算法;(3)输出FirstVT集;
E的firstVTT的firstVTF的firstVT
(4)输出由文法G构造LastVT集的算法;(5)输出LastVT集。
+1
*
()
i 1 1 11
1【测试数据】
输入文法: E->TE’
E’->+TE’|ε T->FT’
T’->*FT’|ε F->(E)|i
实习报告内容:
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内容、采用的数据结构、算法描述、运行结果、调试情况、设计技巧及体会、源程序清单。
实验报告封面:
题目:
《编译原理》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