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合作社简介(精选12篇)
水稻种植合作社简介 第1篇
湘潭县春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
简
介
二0一二年八月
一.合作社简介:
1.合作社简介:湘潭县春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2010
年在县工商局正式注册。合作社办公楼现建在河口镇板桥村。它位于湘潭县西大门,与湘潭市和县城易俗河仅一河之隔,紧临潭花公路,潭衡西线高速、107和320国道连接线。选址合理,交通便利。
湘潭县春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现有工作人员77人,拥有固定资产300万,流动资金350万,流转到合作社的水田5596亩。种植双季水稻5300亩,百合296亩,开展农资经营全市布点350个终端服务站,年经营服务总收入达到1580万元。其中粮食480万元,农业生产资料1100万元,实现纯利102.5万元。合作社带动和服务农户数量多达4000余户。
合作社基地分布在我县排头、锦石、河口、石潭四个乡镇12个村近2000农户,成为了全县流转经营土地最多的专业合作社。
2.机构健全:春静水稻种植合作社2009年成立之初,就制定了规范的专
业合作社章程,建立健全了完善的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制度,成立了监督机构,保障了合作社成员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实行独立的会计核算,严格落实财务会计制度,会计账簿,财务管理和盈余分配等规范科学完善,很好的保障了成员的经济利益。
3.人力资源保障。春静水稻种植合作社聘请的技术人员从事过多年农业
技术研究。特别是有县政府、县农办、农业局、农机局的各专业技术人员的扶助,指导。他们拥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使我社在水稻种植和农机推广上,取得突出成绩。
4.技术支撑。通过市县农业部门的大力扶持,在粮油站、植保站、土
肥站的支持和培训,合作社已经全面掌握了农田土地结构的监测分析技术。制定了一套具体可行的土地监测办法及化肥、农药比例的配置、使用原则。以及双季种子种植搭配安排有较为规范的技术标准和科学的操作流程。
5.机械设备配套齐全。合作社自身投资180万元,购买插秧机5台(其
中高速插秧机二台)、大型拖拉机3台、施肥机3台,平整机3台,收割机5台,手扶拖拉机34台、中型机滚船5台、收割机4台、育秧流水线1台(套),货运农用车4台、抬架式喷雾器34台、电动喷雾器300台、其他农机具112台、有近800台各类机械加入合作社。并有效的利用当地农机资源和当地农机大户签订了长期合作合同。实现了合作社生产的机械化和专业化。
6.成效显著。春静水稻种植合作社实施标准化生产,建立了五个统一的生产操作规程。即“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防治、统一操作、统一指导”2009年3月至2012年,通过在石潭镇、河口镇、排头乡、锦石乡等四个乡镇 5000多亩地的实施项目技术,实现年产水稻 3975吨,总产值 1080 万元,农户人均增收 400 元,实现了优质双季水稻种植与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预期目标,并打造了这四个乡镇区域内的生产示范基地,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信誉度。
二.合作社主要推广的品种和推广规模
1.优质双季稻种植的推广
早稻主要推广的品种为优质早稻湘早籼45号和早稻超级稻中嘉早17号。晚稻主要推广的品种为湘晚籼13号,湘晚籼12号,玉针香和农香18等“湘米”系列。坚持统一配种,统一浸种、催芽,集中育秧。合作社建有自己的自动恒温催芽破胸室,育秧大棚。依靠科学与创新从根源上杜绝了直播,实现了优质稻的增产增收。
2.推广规模
优质水稻种植以合作社为龙头,以土地流转为主,合作社2012年土地流转面积应达到5300亩,2013年预计达到10000亩,再进一步联络每个村组的种田大户一起扩大优质稻种植。尽量完成目标量30000亩优质稻种植。
2012年合作社继续加强和深圳诺普信农化公司、山东史丹利化肥公司、中央储备粮、省农科研究院的合作,做到产销一体化,继续为推广“湘米”品牌而努力。
三、社会的反响的认可:
合作社从成立至今,受到了各级政府的支持与认可。得到了村民的拥护。2010年与中央储备粮湘潭直属库签订了长期产销合作合同。解决了合作社的稻谷哄干的后顾之忧。
2011年8月县农机局为了表彰合作社在农机机械的推广上作出的贡献特奖励了一套育秧自动流水线设备。
2011年10月省农科研究院领导来合作社考察,签订了12年的“湘米”品牌种子供应合约。
2011年10月山东史丹利化肥公司与合作社签订了总经销的代理合同。
四、合作社的主要困难。
(1)融资难,合作社在当地任何一银信部门都不能享有借款的优惠政策,这势必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
(2)技术短缺,合作社种植规模大,起步晚,自身工作人员正在培训提高之中,还急需专职技术人员全程指导。
水稻种植合作社简介 第2篇
第一条 为保护成员的合法权益,增加成员收入,促进本合作联社发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合作联社由湖南瑞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汉寿县金穗种粮专业合作社、汉寿县帮农立丰种粮专业合作社、汉寿县东丰优质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桃江吉祥天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5单位发起,于208月1日召开设立大会。
本合作联社名称:湖南泽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联社 合作社成员出资总额:200万元
本合作联社法定代表人:彭文彬
本合作联社住所:常德市汉寿县龙阳镇回回村兴八组 邮政编码:415900
第三条 本合作联社成员以实物出资。
第四条 本合作联社以服务成员、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宗旨。成员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地位平等,民主管理,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盈余主要按照成员与本合作联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
第五条 本合作联社业务范围如下:
以本社成员为服务对象,帮助本社成员开展经营活动,为本社成员提供与水稻种植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对本社成员在
产品品牌、宣传策划、质量标准、技术服务、产品销售方面进行统一的指导和协调。
第六条 本合作联社对由成员出资、公积金、国家财政直接补助、他人捐赠以及合法取得的其他资产所形成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并以上述财产对债务承担责任。
第七条 本合作联社每年提取的公积金,按照成员与本合作联社业务交易量(额)以及出资额依比例量化为每个成员所有的份额。由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和他人捐赠形成的财产平均量化为每个成员的份额,作为可分配盈余分配的依据之一。
本合作联社为每个成员设立个人账户,主要记载该成员的出资额、量化为该成员的公积金份额以及该成员与本合作联社的业务交易量(额)。
本合作联社成员以其个人账户内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为限对本合作联社承担责任。
第八条 本合作联社接受汉寿县经管局的指导与监督。
第九条 本合作联社及全体成员遵守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章 成 员
第十条 依法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水稻经营,能够利用并接受本合作联社提供的服务,承认并遵守本章程,履行本章程规定的入社手续的,可申请成为本合作联社成员。本合作联社吸收从事与本合作联社业务直接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为团体成员。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单位不得加入
本合作联社。
第十一条 凡符合前条规定,向本合作联社理事会或理事长提交书面入社申请,经理事会审核并讨论通过者,即成为本合作联社成员。
第十二条 本合作联社成员的权利:
(一)参加成员大会,并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利用本合作联社提供的服务和生产经营设施;
(三)按照本章程规定或者成员大会决议分享本合作联社盈余;
(四)查阅本合作联社章程、成员名册、成员大会记录、理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账簿;
(五)对本合作联社的工作提出质询、批评和建议;
(六)提议召开临时成员大会;
(七)自由提出退社声明,依照本章程规定退出本合作联社;
(八)成员共同议决的其他权利。
第十三条 本合作联社成员大会选举和表决,实行一人一票制,成员各享有一票基本表决权。
第十四条 本合作联社成员的义务:
(一)遵守本合作联社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成员大会和理事会的决议;
(二)按照章程规定向本合作联社出资;
(三)积极参加本合作联社各项业务活动,接受本合作联社提供的技术指导,按照本合作联社规定的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从事生产,履行与本合作联社签订的业务合同,发扬互助协作精神,谋求共同发展;
(四)维护本合作联社利益,爱护生产经营设施,保护本合作联社成员共有财产;
(五)不从事损害本合作联社成员共同利益的活动;
(六)不得以其对本合作联社或者本合作联社其他成员所拥有的债权,抵销已认购或已认购但尚未缴清的出资额;不得以已缴纳的出资额,抵销其对本合作联社或者本合作联社其他成员的债务;
(七)以入社的资产份额承担本合作联社的亏损;
(八)成员共同议决的其他义务。
第十五条 成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止其成员资格:
(一)主动要求退社的;
(二)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
(三)死亡的;
(四)团体成员所属企业或组织破产、解散的;
(五)被本合作联社除名的。
第十六条 成员要求退社的,须在会计年度终了的三个月前向理事会提出书面声明,方可办理退社手续。退社成员的成员资格于该会计年度结束时终止,资格终止的成员须分摊资格终止前本社的亏损及债务。
成员资格终止的,在该会计年度决算后3个月内,退还记载在该成员账户内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如本合作联社经营盈余,按照本章程规定返还其相应的盈余所得;如经营亏损,扣除其应分摊的亏损金额。
成员在其资格终止前与本合作联社已订立的业务合同应当继续履行。
第十七条 成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理事会讨论通过予以除名:
(一)不履行成员义务,经教育无效的;
(二)给本合作联社名誉或者利益带来严重损害的;
(三)成员共同议决的其他情形。
本合作联社对被除名成员,退还记载在该成员账户内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结清其应承担的债务,返还其相应的盈余所得。因前款第二项被除名的,须对本合作联社作出相应赔偿。
水稻种植合作社简介 第3篇
肥东县永江优质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09年6月在工商局注册成立。创建人完伟伟, 毕业于南开大学, 2007年至2008年在广州从事大米销售工作。同时, 完伟伟父亲在老家做大米加工生意。经过两年的工作经验积累, 完伟伟掌握了水稻加工、大米销售等实践知识。2008年末, 完伟伟从新闻上得知国家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鼓励农民回乡创业, 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2009年初, 完伟伟从广州回到家乡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 打算创建合作社。
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 需要至少5户以上农民自愿加入, 才能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于是, 完伟伟就开始寻找并动员5位农户, 可是, 由于村民们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了解, 也对完伟伟不信任, 一听要凭身份证登记注册, 就更担心了, 怕完伟伟拿着自己的身份证做损害自己利益的事情。完伟伟让在村里较有威望的父亲, 从自己的亲戚开始做工作, 终于凑够了5个人, 于2009年6月在工商局注册登记肥东县永江优质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
二、合作社发展的三个阶段
合作社成立后, 名义上合作社有5个成员, 其实就完伟伟一个人在运作。他心里清楚, 如果没有实际的业务支撑, 合作社只是个空壳。然而, 完伟伟自己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
2009年10月, 县财政给合作社拨付了1万元启动资金, 合作社购置了电脑、办公桌, 制作了合作社标牌等。合作社有了固定的办公场所和设备。但是, 合作社还是没有明确的业务定位, 还处于“迷茫阶段”。我们暂且认为这是合作社发展的第一阶段。
2010年4月份, 县财政给予合作社3万元补贴。完伟伟利用这3万元做起了文章。首先, 完伟伟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农户的水稻, 然后烘干、加工成大米。农民看到了合作社高价收购粮食的好处, 自然愿意将自己家的粮食卖给合作社。如此一来, 合作社的名气也就大了, 卖给合作社能卖高价的利益吸引着周边农户, 凡是与合作社发生交易的农户都被纳入到合作社成员中来。收购上来的原粮, 经完伟伟家的加工厂加工成大米, 包装后销售。利用原来在广州的关系, 大米可以直接销售到广州。
获得收益后, 完伟伟着手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完善合作社制度, 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仔细研究法律制度, 参观学习其他合作社的先进经验, 建立健全各项合作社制度, 除了创立之初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外, 还建立了社员账户、农机操作台账、成员手册等。第二件事是除了利益按交易额返还外, 还做起了公益扶贫, 有针对性地扶持贫困农户。合作社能够给老百姓带来好处的形象逐渐传播开来, 周边的农民从不信任开始向逐步相信转变。但是, 此时合作社的收益, 其实主要是政府扶持资金和完伟伟自家的加工厂收益。合作社并没有实际的产业支撑。声誉和信任建立起来后, 开始由农户主动要加入合作社, 合作社开始从“找社员”向“挑社员”转变。“不是所有的农民想加入我都收”, 完伟伟说, “关键还要看农户加入合作社的动机和贡献, 加入的人多了, 分利的人也就多了”。合作社社员开始从最初的5户增加为2010年末的200多户。我们将这一阶段称为“确信阶段”。
在接下来的发展中, 随着合作社成员逐步增多, 规范的规章制度受到了县、市、省领导的重视, 将合作社树立为县级、市级和省级示范社, 很多合作社来参观学习。然而, 完伟伟却发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第一, 按照最初设想的统一经营很难, 农户有自己利益的考虑。农户不按合作社要求做事。例如, 合作社要求农户种植某个种子, 农户根本不听。合作社要求农户在某个时间大药, 农户说要出去打工了。所以, 农户都是“各自为政”。第二, 合作社统一管理的费用极高, “小农就1亩2亩地, 要求他如何按照合作社要求去种、去打药, 不现实”, 完伟伟这样说。第三, 农户不出资。农户不出资是有原因的, 如果有实际的利益, 农户也会出资, 关键问题是出资干啥?没有实际的业务支撑, 农户出资也是白出资, 没有回报。第四, 合作社分配制度有漏洞。个人努力会被大家共同分享, 那谁还愿意去做事呢, 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搭便车”。第五, 合作社还是没有改变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 需要有经营上的创新。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考虑, 完伟伟决定发展壮大自己的米业加工业务。于是, 完伟伟注册了永江米业有限公司。其实, 完家早就从事大米加工业务, 只是想以正式法人资格进入市场。有了合作社良好的声誉, 农户愿意将水稻卖给加工厂, 这样原粮就有了保证。同时, 公司开始寻找绿色优质水稻种子, 与农户签订合同, 如果农户种植该水稻种子, 公司以高价收购。如果农户到年底拿钱, 每斤还可以再加1毛钱作为回报。“以价格杠杆来调控农户行为比行政命令要好用, 农民要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完伟伟这样说。
2011年合作社种植稻谷356万斤, 销售额425万元, 带动社员增收36.5万元。随着合作社和公司在各级政府关心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 先后被评选为肥东县民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单位、合肥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国绿色食品生产企业、肥东县文明诚信民营企业、肥东慈善协会委员单位、安徽省诚信经营优秀示范单位等荣誉。2011年永江合作社被“安徽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选为“十二五”时期对口扶持的少数民族单位, 为进一步促进合作社和公司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2012年通过合作社销售稻谷511万斤, 销售额578.55万元, 带动社员增收43.32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绿色、有机水稻产业化快速健康发展。
在取得这些荣誉之后, 合作社也迈大了步伐, 2012-2013年增加少数民族社员400户左右。在花滩民族村进行1000亩“超级稻”品种推广增产实验, 实行定单加价收购;同时在牌坊民族乡民新村流转土地500亩左右, 建立有机水稻种植基地, 并逐步扩大;2012-2013年在塘林回族满族村建设占地30亩, 日产200吨绿色有机大米生产线。这些项目实施将可以安排55名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就业, 每年带来155万元收入, 人均少数民族群众增收2.85万元。
用完伟伟的话说:“合作社和公司实现了共同发展, 要是没有合作社, 就不会获得国家的扶持, 公司也就和其他加工厂一样;如果没有公司的支撑, 合作社不会有经营模式的创新, 合作社就只能是个空壳。”所以在合作社发展中, 必须发挥领头人或龙头企业的作用, 否则合作社就没有实体业务支撑。
完伟伟已经做好了未来10年的发展规划, 建三个食品加工厂, 创建著名商标品牌, 实现水稻种植、大米加工、食品加工、食品销售产业链经营。
三、政府行为的作用分析
通过实地调研和对完伟伟的访谈, 结合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际情况, 对政府行为与合作社发展之间关系加以, 似能得出一些有益启示。
(一) 政府扶持是扩大合作社影响的关键
农民以自身利益为主导决定自身行为, 通俗地说是农民要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后才行动, 说得再好不如做出来看看。政府扶持为合作社发挥制度优势提供了支持, 如果没有政府扶持, 合作社初步优势无法显现, 光靠媒体宣传是无法吸引农户加入合作社的。所以, 如果要向发挥合作社的作用, 就需要政府的扶持政策打头阵, 否则, 合作社被农民认知需要更长的时间。
(二) 合作社创建离不开能人的带动作用
无论政府扶持政策有多好, 如果没有能人的带动, 合作社就不会创建, 也就无法享受政府的扶持政策。正如本文案例所描述的, 完伟伟在创建合作社时, 觉得这是国家鼓励的事情, 会有好的发展前途, 但是究竟怎么发展, 完伟伟自己当时也不清楚。
(三) 扶持经营模式创新是政策主导方向
扶持“三农”是未来长期内不变的政策导向, 问题是如何扶持, 哪种扶持方式效果更好。扶持合作社还是扶持单个农户就是政策制定面临的一个选择。农业补贴更多地已转化成农民个人的收入补贴, 不能改变农业经营模式, 很难促进新的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扶持合作社发展, 间接扶持领办合作社的公司, 与直接扶持农户相比, 优势在于公司可以带动经营模式创新。公司比农户有更广阔的市场渠道、更快速的市场信息、更雄厚的资本运作势力, 这是农户难以企及的。所以, 扶持“三农”的核心应从补贴单个农户向鼓励经营模式创新转变。
(四) 鼓励公司与合作社协同发展
公司对合作社的支撑作用不言而喻, 从本文介绍的案例中便可看出。如果合作社只是简单地将农民组织起来, 毫无意义。农民面临的约束条件得不到改善, 农民的经营状况不会有任何的变化, 也就谈不上增收致富。尤其是土地规模较小的农户, 合作的潜在收益小, 合作与不合作的差异不大。另外, 销路不畅的制约也使农户合作没有增量收益。增量收益的获得强烈依赖于公司的经营。农户通过横向联合组建合作社, 公司与合作社再次合作实现纵向一体化, 形成“纵横交错”的合作网, 实现公司与合作社的协同发展。
(五) 重视领办者的利益。
Cook在1995年提出了合作社制度的五个缺陷:“搭便车问题”、“视野问题”、“投资组合问题”、“控制问题”、“影响成本问题”。合作社要发展需要领办者的带动, 然而, 合作社的分成制以及农户没有出资意愿导致领办者的收益被瓜分, 这就导致企业投入的无效率。所以, 领办者的利益应得到充分重视。领办者的行为得不到充分激励, 那么合作社也就名存实亡了。
注:完伟伟创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公司 (一个场所两块牌子)
(六) 重视实践者的首创精神
水稻种植技术 第4篇
关键詞:单产;种植技术;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5-49-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是解决13亿人口吃饭问题的大事,重视农业生产技术,是提高粮食产量、防治病虫害的保证。水稻的种植一般都选用优质高产同时具有较强抗逆性的品种,在进行种植的过程中要根据水稻的实际特性、土壤条件以及栽培目标制定适应的栽培方案。本文就水稻种植的田间管理和中后期的水肥管理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够对提高水稻产量和提高水稻种植水平有所帮助。
1水稻种植的田间管理
在进行水稻种植的田间管理过程中要防止早衰,植株抽穗之后要重视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率,以此提高植物养分的积累,实现内部能量的高速运转,这也是促进水稻产量提高的重要手段。
补施粒肥是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如果在田间管理的过程中发生脱肥会导致作物因光合作用减弱而被削弱,最终会导致作物发黄而枯萎,所以要在这个阶段进行补施粒肥,以此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在施肥的过程中一般采用根外叶面肥为主,在破口期到灌浆期这个阶段共施肥2~3次,每亩地每次施肥硫酸二氢钾100克,尿素0.5~1公斤,用50公斤水溶解后再加15~20毫升混合剂喷施在稻植株茎叶上。对针对施肥过程中的底肥不足导致叶片脱氮的田地一般在抽穗前追加2.5~4公斤的尿素,以此促进花芽进一步分化,最大程度上发挥水稻的最大优势。
在进行水分调节时,特别要注重水稻抽穗开花过程中对于水分的调节要求,水稻在进行抽穗时,要特别注意高温对作物的危害,在这个阶段中要进行适当的渗灌,以此提高田间的湿度同时降低温度,促进抽穗正常,保证授粉。如果温度异常要采用一定措施保证温度,改善田间气候,减轻温度对田间作物的影响。在进行抽穗之后要保证植物根系的水分补充,在进行水分补充时要适当改善土壤疏通程度,保证根系土壤透气。
在水稻种植的整个过程中都要重视病虫害的防治,这是提高产量的重要保障之一。水稻的毁叶病虫害当中主要以后期综合征、卷叶螟、稻瘟病及纹枯病等多种病虫害,在进行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要抓好中后期的病虫害防治。病虫害的根本原因是真菌性疾病混生的结果,一般会导致水稻叶尖破损,严重时甚至可以是稻谷的单产降低1/5左右,所以要进行积极预防。
2水稻中后期种植的水肥管理
在进行水稻种植的中后期要加强灌溉水肥管理,防止水稻在后期发生早衰和早熟的现象。水稻在种植的中后期需要的灌溉水量和根系需氧量都比较多,而水和氧气一般都由土壤直接供应,这就在供应过程中很容易形成水供应和空气供应的矛盾,为了能够同时保证根系的水供应和空气供应,要加固用于疏通排水的田间地埂,以此降低过高的地下水位和增强垂直渗透能力,通过高效的垂直渗透将各种对作物有害的盐碱冲走,将含氧气的水分输送到深入地下层,同时提高水分和氧气的供应量。
在追施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在水稻齐穗之后追施氮肥,而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的追施要根据实际情况,一般叶面肥是在水稻早衰时追施,而生长调节剂是在水稻贪青晚熟时追施。对于需要进行促进早熟增产的地区需要进行灌浆和喷施稀土二氢钾等之类的叶面肥,追施次数在1~2次为宜。而如果在水稻抽穗期间出现了连续的阴雨低温天气就会出现水稻生长期偏长和灌浆比较慢等问题,这时可以在灌浆开始的阶段追施浓度为40%的乙烯利400倍混合液多能维生素。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加速水稻灌浆,从而促进水稻提前成熟,在使用乙烯利之后水稻植株的营养元素会从叶片等部位向穗部转移,从而提前变黄的时间,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能够将乙烯利作为增产类肥料进行追肥,这种肥料对于能够正常生长的水稻没有任何的增产作用,因此乙烯利对于大多数能够正常生长的水稻是没有作用的。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追施过乙烯利的水稻不能够进行留种,以此避免对下一批水稻熟制的影响。
3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水稻种植技术的各项管理要求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进行,各项管理措施在执行的过程中不能“一刀切”,在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经验的积累,对于植株特性良好的品种要加强培养,通过杂交的方式提高种植水平。在进行整个种植管理的过程当中要注重科学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应用,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最大限度利用各种农业资源。
参考文献
[1]姜丽霞,杨晓强,王晾晾,宫丽娟,李秀芬,王萍,李帅.基于大宗粮食作物的黑龙江省农用天气预报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2,(20).
[2]夏敬源.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推广[M].中国植保导刊,2010,(10).
[3]冶月珠,郭建平,蒋跃林.气候变化对农作物气候适宜度影响研究进展[M].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
水稻种植合作社入社合同书 第5篇
协议书编号:____
甲方:**********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乙方(签约人):地址:****************************身份证号码:住所地址:。为了共同促进甲方健康有序的发展,从而带动乙方增收致富,在乙方志愿加入我社成为我社社员的基础上,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协议书。
一、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对乙方的承包土地,甲方拥有标准化生产经营管理权。经营管理权的范围包括:种植结构调整;优良作物品种的引进推广;土壤检测与改良;作物种植模式与管理方式的决策;高新技术及产品的应用等。
2、向乙方提有偿的供符合我方标准的种子、化学肥料、生物肥、有机肥配方、农药、农机等必需的农资物质。乙方不得使用国家禁止的农药。
3、向乙方提供有无偿的水稻种植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如水稻等统一种植作物的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耕作浇灌技术、劳动技术等。
4、向社员提供农产品销售信息咨询服务。对乙方符合我方标准的农产品,进行合理价格的收购。
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乙方凭本人身份证、户口本、土地承包合同书原件,在甲方办理入社申请登记手续。入社后不得另行加入本社之外的其它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否则乙方将支付给甲方违约金叁佰元,并承担因此给甲方或其他方造成的所有损失。
2、乙方入社之后,遵守合作社章程、制度,执行合作社各项决议,履行社员义务,接受合作社的管理和指导,维护本社的权益和声誉,共同推进合作社发展。
3、未经甲方知情并同意,乙方不得自行对承包土地转让给他人耕种。
4、乙方必须自觉接受和积极配合甲方开展的产业化经营服务活动,包括对农业环境如水质、土壤、产品的检测,高新技术与产品的推广实验,道路水利设施的建置、土壤的改良、农作物优良品种的调换、肥料农药的统一搭配供应,乙方不得使用国家禁止的农资产品。
5、乙方要树立爱社如家的的思想,共同应对甲方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部分困难,包括对人力资源有偿调用,资金的借贷以及其它相关事宜的援助解决等等。
三、本合同一式两份,由甲乙双方签名盖章或摁指印后生效。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相互监督履行。任何一方违约,给对方造成的损失,由违约方承担损失赔偿责任。其他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及时协商签订补充合同。
四、本合同有效期从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起到_____年____月_____日止,有效期_____年。届期,由双方协商续签合同。甲方:******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盖章)乙方(签印):
法人代表(签章):
水稻种植合作社简介 第6篇
五常市珍好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初,是由费律宾、吴国忠、孙长清、孙长春、孙文君、孙文孝等农民组建的真正的农民合作社组织,不是米厂牵头组建的合作社。注册商标【思粒】稻花香大米。合作社现有土地800余亩,包括签单农户的土地,现不断的发展壮大中。五常市珍好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客户郑重承诺:本合作社只卖本社成员及签单农户所种植的稻花香2号大米,不卖勾兑过的稻花香大米,更不会卖以次充好的外地米。所以请各位客户不要拿思粒稻米与别的米比价格的。
我们的米源地就在牤牛河和拉林河两河冲积平原黄金三角洲的顶端。这里太阳辐射资源丰富、全年活动积温2800度、且昼夜温差明显、千百年草甸形成的肥沃黑土、黑钙土质矿物质有机质含量极高。为保证大米质量,并且可以溯源,使全国各地的家庭都能吃到正宗的五常思粒稻米,合作社把每袋大米中放置了水稻种植户的“身份证”。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假冒的五常大米,买这种有“身份证”的大米就是保证大米的纯正性。土地集中管理,统一种植,温暖的牤牛河水灌溉,上的是农家肥只上少量的化肥,采用传统的人工除草,不用除草剂和杀虫剂。是真正意义的有机大米。(由于我们农民没有资金办不起有机认证的证书的)
水稻种植合作社简介 第7篇
目前我镇已输转富余劳动力5310人,其中省内输转2715人,省外输转2595人,贫困户输转674人,其中未脱贫25人,镇内安置就业165人,其中政府组织输转74人,安排公益性岗位54人。点对点输送31人,其中贫困户2人。
华兴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花所镇按照蔬菜产业“提质、扩量、创牌、增效”的要求,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核心区,服务中心城市“菜篮子”建设总体部署,全力抓建的一处富民产业培育示范工程。该基地引进社会工商资本,成立华兴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3000万元,流转土地400亩,2019年建成日光温室104座;2020年计划建成砖体全钢架日光温室100座,目前主体工程及配套设施已全部完工,钢架安装95座,现正在铺设棉被及棚膜。该项目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是科学规划实施,建设标准“高”。
按照“整体规划、分片实施、高标准建设”的要求,采取两座温室主体相连的方式,既节约了建设成本,又提高了土地资源使用效率。同时,按照“一次到位,精准配套”的思路,全面配套建设管理用房、生产道路、管灌工程、电力设施等,为建设高标准蔬菜基地提供基础保障。二是创新发展模式,建办机制“活”。
按照“企业投资建设,政府奖补扶持”的办法,积极引进社会工商资本,由花所镇蔬菜产业联盟成员单位华兴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投资建设。建成后,按照“统一管理、承包种植、帮扶销售”的模式,有效解决资金、技术、管理、销售等方面的难题,形成“建得起、管得精、效益好”的标准化管理运营机制。水稻种植合作社简介 第8篇
1 叶龄种植技术的优化
水稻在种植中其器官会发生变化, 而叶龄种植就是利用水稻器官的变化规律, 在根据水稻茎叶的实际变化程度, 两者相结合, 对水稻的生长进行管理, 近而提高水稻的产量。水稻叶龄种植技术是比较先进的现代种植技术, 它符合国家的标准种植规范, 而且使用叶龄种植技术, 增加水稻产量的同时, 可以使水稻的种植成本减少,
1.1 合理建立叶龄观察点
在使用叶龄种植技术前, 在水稻种植的区域建立叶龄观察点。观察点的主要工作就是分析水稻的叶龄变化。水稻有很多的品种, 不同的品种在实际的种植中, 会出现差异。而叶龄的观察点就是通过水稻的差异性, 标记水稻新叶子的叶龄, 并且同步的预报叶龄, 最后根据叶龄的变化采用措施, 从而提高水稻产量。
1.2 合理改进种植技术
叶龄种植技术是根据叶龄的原理, 在叶龄变化中采取措施。而且叶龄的种植技术不是固定的, 我们根据水稻叶龄的变化, 对种植技术合理的改进, 使叶龄种植技术能够有效的发挥作用, 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益。而对水稻种植技术推广中, 要遵循水稻的生产特点并且根据实际的状况在进行科学的改进。同时改进技术不能违背原则, 要与水稻的生产条件一致, 使水稻的种植效益能得到提高, 并且使水稻的产量增加。
1.3 合理运用田间诊断技术
所谓田间诊断技术主要是对水稻的实际生长状况进行诊断, 对一些存在不良影响的因素进行处理, 降低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从而达到提高种植效益的目的。正常情况下, 水稻在生长过程中, 可能会受到自然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 对水稻的生长会产生制约的情况, 在对水稻叶龄种植技术优化的过程中, 应合理运用田间诊断技术, 结合实际情况分别对分蘖临界叶龄期及移栽叶龄期等进行田间诊断, 同时还应注重抽穗期、拔节期的田间诊断, 通过叶龄不同生长时期采取针对性的田间诊断技术, 从而有效达到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目的。
2 水稻种植“三控”技术的优化
2.1 控苗技术的优化
对水稻控苗技术的优化, 主要是对水稻计划生育的优化, 以优生优育提高水稻产量为主。在以往水稻种植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一些无效的分蘖, 不仅会造成大量的肥料浪费, 同时会造成水稻群体结构的恶化, 引发病虫害、造成水稻倒伏等, 严重影响水稻的种植产量。而通过控苗技术的优化, 主要是对无效的分蘖进行有效控制, 减少无效分蘖的数量, 降低肥料浪费现象的发生。控苗技术的优化主要从施肥种类、施肥时间、施肥数量等因素进行控制, 充分将肥料的最大效用发挥出来, 从而有效提高水稻种植效益。
2.2 控肥技术的优化
控肥技术的优化, 主要是站在氮肥利用率最大化的角度上来合理控制氮肥的施用。打破以往氮肥的实施方式, 在水稻生长前期要施加少量的氮肥, 在对水稻实施控苗技术之后, 将无效的分蘖处理掉, 于水稻生长的中后期适当增加氮肥的使用量, 从而大大提升氮肥的利用率, 而且在实施控肥技术以来, 不仅可以减少水稻种植氮肥的投入成本, 同时还能达到水稻种植增产的效果, 最终达到提高种植效益的目的。
2.3 控病虫技术的优化
水稻的产量受种植技术的影响, 同时也受病虫害的影响。如果水稻出现了病虫害问题, 那么水稻的产量减少, 而且水稻的质量也差。因此在种植水稻中, 要注意水稻的病虫害问题, 对病虫害进行控制, 降低影响。控制病虫害, 要从水稻的自身上出发, 从根本上解决病虫害问题。主要的方法就是, 提高水稻的防病虫害能力。具体的措施是, 拓宽水稻茎的粗度, 同时将水稻的基部节间缩短, 然后水稻的中上部位的节间拉长, 水稻采取了这种措施可以提高水稻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 除此之外, 还可以控制水稻中的无效分蘖, 以此来控制病虫害, 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
3 其他种植技术的优化
除了上述的几种种植技术, 在种植水稻中, 也可以运用管理技术以及育苗技术, 在优化管理以及育苗技术中, 也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对于水稻的管理是要从水稻的种植开始, 直到水稻生产, 每一个环节都要对水稻进行管理。要管理水稻的水分, 水分充足才能保证水稻的生产;管理水稻的田地, 保证田地符合种植的要求。此外, 还要对水稻的外部环境进行管理, 外部的飞禽走兽会影响水稻的种植, 在管理飞禽走兽的时候, 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 在水稻种植区域安装驱鸟设备, 驱鸟设备能够自动的实现驱鸟, 节省了人力, 保护了水稻。而水稻的育苗技术, 主要是提高水稻的秧苗质量。在种植秧苗的时候, 根据秧苗的情况, 调整土地的养分, 控制水量。而且水稻秧苗在培育中, 还要保护秧苗以免受到病虫害的影响。
结束语
本篇文章为水稻的优化技术提供了几种方法, 我国在种植水稻中, 可以运用上述的几种方法, 提高水稻的产量。水稻的优化技术, 要与时俱进, 根据水稻的实际情况, 不断的改革, 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益。我国在鼓励农民种植水稻的时候, 要给予农民支持, 为农民普及水稻几种种植方法, 转变农民传统的种植理念, 从而促进水稻产量以及效益提高。
参考文献
[1]沈士杰, 邹德长, 李运程等.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优化方案筛选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4, 15 (3) :125-126.
[2]张伟春, 鲍艳红, 王旭华等.天禾1号早稻免耕直播翻秋栽培优势及其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5 (3) :109-110.
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简介 第9篇
洛南县志华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16年7月20日通过发起人召开成立大会,主要业务范围:中药材、连翘、天麻的种植、收购、销售。注册资金为90万元。
合作社药材基地园位于洛南县高耀镇会仙村,现拥有社员25人。现阶段合作社针对会仙村小南沟组现有的土地进行了科学的种植连翘,并对种植后的天麻进行统防管理。通过两至三年的努力,计划总投资200万元,在两至三年内对现有的土地进行补植补造,科学统一管理,实现200亩优质、连翘园。
本社的发展思路是“以现有土地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消除贫困重点、以社员致富为目标。打造农业产品高端品牌,致力于发展绿色农业、高效农业,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本社的运作模式是将社员的土地以及现有的连翘树按照双方自愿的原则由合作社统一管理、集中经营,经营所得的经济效益按章程依法分配。根据这个原则,合作社社在坚持以家庭分户为单位的基础上,实行统一经营,科学管理。
合作社组织机构合理,三会制度健全,社员(代表)大会是最高的权利机构,经营管理实行理事会下的经理负责制,合作社设理事长1人、监事会3人,监理团队2人,服务队3人。
本社以天麻、连翘、经营业务为主,多元产业经营为辅;坚持“惠民、利民、为民”的基本原则,遵循“高规格建设、高标准生产、高科技指导、高质量监督”的经营理念,实现社员增收、带动社员致富。
水稻种植合作社简介 第10篇
全椒水岸桃源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全椒县襄河镇杨桥村,处于全椒的东南面,距合宁高速全椒出口800米,全椒火车站4公里,京沪高铁滁州站16公里,地理优势显著。经济区域上处于南京经济圈和皖江开发带的交集。
项目规划用地3000亩。计划投资4000万---5000万,园区内种植:1800亩桃园、400亩菱藕,水产养殖300亩,养猪场一座,特色家禽养殖场一个,300亩的蔬菜种植基地。建农家乐休闲中心,采摘,品尝,农耕体验中心等项目。园区将施行以循环、立体、高效的种养殖农业带动特色旅游业发展的经济模式。项目投资完成后,将实现峰年产值达3000万元。向失地农民和社会提供500个就业岗位的目标。
水稻种植合作社简介 第11篇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项目单位法定名称:卓尼县道知养殖种植专业合作社
(2)企业性质:专业合作社
(3)法人代表 :王卫东
卓尼县卫东养殖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东南部。合作社于2013年4月始建于卓尼县木耳镇扎那自然村31号,信用等级为AA级。占地面积为6660平方米,交通便利,合作社到卓尼县城距离为4公里。该合作社各项制度健全,合作社采用厂部、车间、班组三级生产管理形式,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合作社设总经理1名,副总经理1名,中、高级管理人员3名,生产专业技术人员5名,企业职工人数为50人。主营业务为饲养活动物(牛、羊、猪、鸡)养殖、销售。中药材的种植,苗木种植、销售.....二、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1)法人代表:企业法人代表王卫东,女,藏族,无破产、银行欠资等问题,诚实守信,社会形象良好。
(2)建设期限
项目计划建设期1年,自立项批复之日起。
三、经济效益
本项目建成后可利用大量的闲置土地,通过中藏药材、饲草料、农作物、树苗种植,活动物养殖将资金优势转变为效益优势。本项目建成后,可以转变当地生产销售原料的经营模式,把资源优势转变为效益优势。项目可以促进当地种植业和养殖的发展,带动当地农民种植业和养殖业主导产业的壮大。通过项目建设,提高当地农民的积极性。本项目建成后,主要经营饲养活动物(牛、羊、猪、鸡)养殖、引进、销售、中药材种植,树苗种植、销售,建立大型的销售市场。总之,本项目的建设,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项目与所在地有较强的互适性,社会可行性良好。
四、主要建设条件
(1)资源条件
动物资源和药材、树苗资源是甘南州的优势资源,土地广阔,动物品种繁多,纯天然藏区品种。药材、树苗品种繁多、优质。因此本项目原料供应可以充分保证。
(2)环境条件
项目建设厂区布局规整,地势平坦,供水方便,周边道路通畅,产品运输方便,具有优越地理资源优势,满足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要求,选址符合当地的总体规划。
(3)市场前景
卓尼县位于青藏高原边缘,卓尼县很早就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养殖业和种植业悠久,经验丰富,土地面积广阔,市场潜力大。合作社建设的销售市场,有助于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解决农民的经济问题,拉动本地区经济,与本区经济形成良性的产业链。产业发展前景好,能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本公司现在养殖牛1400头,羊2000只,种植药材,饲草料 农作物共53280平方米。可推动本地养殖业、种植业、药材业的发展。解决1000多户农民的就业问题。可以促进本地区农村经济的产业化水平,极大的提高本地区农民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对促进社会的稳定具有一定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甘南州药材、农作物产品的知名度,加快农区经济的建设。合作社还将对当地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5)发展目标
利用当地的便利优势不断发展养殖业、树苗、农产品、中藏药材的销售,把合作社发展成本地区大型的销售市场。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同时也希望能得到国家政策和当地政府的支持和资助,能更好的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促进本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更好的解决当地就业问题,提高本地区经济效益。
刍议水稻种植抗病技术 第12篇
1.1 水稻稻瘟病
水稻稻瘟病一旦发生,就会让水稻出现大量减产的状况、水稻稻瘟病可以根据其病害位置及病发时间分为叶瘟、苗瘟等,其中节瘟对水稻质量及产量影响最大,往往表现为稻节处出现大量褐色斑点,并在斑点周围引发水稻枝干断裂,使水稻变成枯白穗等。
1.2 水稻稻瘟病抗病技术分析
首先在选种时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选择抗病品种。在选种的时候要根据具体种植环境的水土状况、气候条件选择抗病水稻品种,当前我国主要流行的有皖稻61,赣早籼39号、培杂山青等。
其次要做好带病稻草的处理。当水稻收割结束后,对于稻瘟病发病相对厉害的地方要将稻草全部烧毁,要杜绝使用带病稻草充当腐熟肥料的做法,避免稻瘟病菌的二次传染。
然后要强化肥水的管理工作。做好水稻种植的水源灌溉及肥料施撒管理,能够有效的控制病菌的感染及传播。在施肥期间要做好肥料的配比与施肥时间的选择。一般用肥基本配方为氮:磷:钾=2.1:1:1.2。水稻上用的复合肥深受农民欢迎。科学管水上采用“干湿”管理方式为好,并且必须与施肥密切结合。通过开挖明沟暗渠的方式积极的进行农业工程建设,降低稻田水位,通过科学的排灌方式,达到以水调肥的目的,从而满足水稻不同生长期对水肥的需求。
最后要做好药剂的防治工作。在进行水稻稻瘟病的防治中,要重点巡查大田分蘖期,若发现水稻出现稻瘟病病状,可以给每667m2地配置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g或75%三环唑50g或40%稻瘟灵(富士一号)、乳油60~70ml兑水50~60kg常量喷雾,一般每周喷洒1次即可,若水稻患病严重,可以每周喷洒2次。
2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病技术研究
2.1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该病主要是受到黄单胞杆菌属细菌的感染。水稻染上该病的初期是出现暗绿色水浸状小斑,很快在叶脉间扩展为暗绿至黄褐色的细条斑,病斑上常溢出大量串珠状黄色菌浓,对光可见许多半透明条斑。
2.2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病技术分析
首先做好检疫工作。在进行引种的时候不能够选择发生过病害的区域品种,若必须引入该地区水稻品种,则必须严格按照检疫制度进行操作。若本区域水稻种植发生该疾病,首先要做好区域封锁工作,避免种子及相关物品外泄。
其次要科学选种抗病性好的品种。杜绝此类水稻疾病的最好办法就是因地制宜的选择符合当地生长环境且具有该疾病抗病能力的品种,一般有武育梗3号等。
最后要做好药剂防治工作。第一步,做好播撒种子的消毒工作,一般种子都带有细菌,所以可以使用盐酸水浓度为0.1%的溶液浸泡种子。然后对秧苗做好用药处理,确保秧苗期种子质量不受影响。当稻田地中水稻到孕穗期时可以选择合理时机进行2次农药喷洒,从而实现病害的防治。
3 水稻纹枯病抗病技术研究
3.1 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属于真菌类病害,水稻如果患上这种病害就会使水稻秕谷发生率不断增加,从而降低水稻粒重不断降低。水稻纹枯病主要对水稻的叶片、茎干产生影响。水稻刚开始患病的时候,在靠近水面一侧的叶片与茎干会长出大量的椭圆形板块,并会跟随叶片等的生长而变大、增多。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会影响水稻的正常抽穗,导致其产生大量秕谷,影响水稻产量。
3.2 水稻纹枯病抗病技术分析
首先要做好抗病品种的科学选择。水稻纹枯病病菌的寄主种类比较多、腐生性比较强,所以当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抗病品种。不过根据不同水稻品种抗病性能差异性进行分析,当前筛选出来的具有较高抗病概率的品种主要有特青、LSBR-5、窄叶青8号等。
其次要做好水肥的管理工作。在进行水稻施肥期间必须根据具体水稻品种、按照具体施肥流程及剂量做好氮磷钾及有机肥料的配置及施撒工作。一般水稻生长中期不适合施撒氮肥,在进行水源灌溉的时候,要严格按照“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进行。
最后要做好化学防治工作。水稻分蘖末期以及水稻拔节至孕穗期间是水稻纹枯病高发期,所以可以选择井冈霉素、苯甲、戊唑醇等药剂做好适当的比例调配后,对水稻田进行喷洒,从而提高水稻对纹枯病病菌的抗病性。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