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保险业文化及生态环境论文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火烈鸟
2025-09-16
1

保险业文化及生态环境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文章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国环境责任保险的对策,具体包括:宏观层面的制度设计,即经营模式、承保模式、补偿机制;微观层面的产品设计,诸如承保范围的确定,责任限额与免赔额的设定、保险费率的厘定和险种设计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责任保险;经营模式

一、实行强制保险与任意保险相结合的经营模式

环境责任保险,根据法律是否规定必须投保为标准,可采取为强制险和任意险两种模式,进而分别产生了对环境责任保险的强制需求和自发需求。一般来说,决定某种风险是采取强制性保险还是采取任意性保险,取决于该种风险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以及在正常商业环境下承保该种风险的赢利程度。

企业面临的环境风险主要有五类:刑事责任和罚款;清理费用,即清除污染物质、恢复污染地原貌而支付的费用;因污染而造成的对第三者身体的伤害和财产的损失所致的民事赔偿责任;因污染而造成的本企业停工的损失;因污染而对本企业名誉和公共关系的损害,显然,其中的第二和第三项关系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的稳定。当面临高环境风险的企业发生环境事故时,若污染企业没有能力内部消化,又没有通过其他比如保险的方式转嫁出去,则很可能会面临破产。另外,面临高环境风险的企业通常属于大型的原材料、资源或者重工行业,比如石油化工行业。因此,一旦因巨额环境污染赔偿致使企业破产,将对某个产品市场甚至整个经济系统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此外,经营模式的选择除应考虑到现实性外,还必须具有前瞻性。根据对发达国家环境责任保险开展的比较分析和经验总结,强制性责任保险是大势所趋。但基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重点,各企业的缴费能力以及环境责任保险的认可程度,本人认为应采取对高污染性行业实行强制责任保险和对低污染行业实行任意保险制度相结合的经营模式。

在具体的实施中,强制保险的适用对象主要是涉及危险物质和环境敏感区域。根据我国环境污染的实际状况,在初期阶段可以选择以下一种或者多种对象实行强制责任保险:一是使用危险物质作为生产原料的企业;二是排放有毒污染物或者其他危险废物的企业;三是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四是位于环境敏感区的排污企业;五是生产具有剧毒特性的危险化学品(如砒霜)的企业;六是民用核设施的经营单位。另外,在城市建设、公用事业和商业等污染较轻的行业则可实行任意责任保险。

二、以指定式和自由式相结合的承保模式

目前,国际上环境责任保险承保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美国式的专门保险机构,即其于1988年成立的环境保护公司;二是法国式的联保集团,即1977年由外国保险公司和法国保险公司组成的污染再保险联营(GARPOL);三是英国式的非特殊承保机构,其环境责任保险由现有的财产保险公司自愿承保。

总结而言,商业保险能够有效利用其原有的机构网点、管理人员和资金优势,但其赢利性要求较强。相比于商业保险公司,专门性的保险公司专业性和政策性会较强,但因为需重新设立专门机构,管理成本高,经营风险单一、不具备风险多元化和资金规模化的优势,因此较适用于规模较小的险种。本人认为采取何种承保模式,可以借鉴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的经验,规定强制责任保险由现有指定的几家实力较强的保险公司承保,待时机成熟后,再由专门的环境保险机构承保;而对于任意责任保险则由现有财产保险公司自由开展。

三、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对于保险公司,虽然环境责任保险市场是个可待开发的赢利机会,但面对运行风险及费用高,经验少,技术难度大等难题,参与的积极性是有限的。依据前述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市场供求的理论和现实分析,总结国外环境责任保险开展的成功经验,以及我国环境责任保险试点的两阶段运行实践可知,我国环境责任保险的开展需要政府通过积极的倾斜性政策来保障环境责任保险的供求,以此促进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

(一)政府的财政补贴

对供给的补贴:财政补贴包括环境行政收费转移和税收减免等,如对环境罚款、企业征收的排污费在上缴国库后再按一定比例转移给环境责任保险的经营者。另外,国家还可以注资专门的环境责任保险公司,对保险公司经营环境责任保险的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给予开展环境责任保险业务的企业以优惠贷款等。

(二)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政策虽然在某种层面上,有用广大纳税人的税金来为污染企业的污染行为埋单之嫌,但如果税收体系中环境税种开展积极有效的配合,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财富从低风险企业向高污染企业转移的交叉补贴的负面影响。具体的措施包括:,

1、供给方面:针对经营环境责任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财税部门将其环境责任保险准备金在财务政策和制度上予以确认,并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另外,应对环境责任保险这一险种进行独立建账,减免营业税及公司所得税等税种。

2、需求方面:可以对投保企业实行保费税收优惠,以及以较松的财税政策支持投保环境责任保险企业在某些特定项目上的投资。具体措施包括,对开办环境责任保险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减免有关税收,允许高危行业企业在税前列支环境责任保险保费等费用。

总地来说,关键还在于要把握好政府补偿的方式及力度,既要有效提高环境责任保险的供给与需求,起到促进环境责任保险市场发展的作用,又要保证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以及企业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减少环境责任保险开展的运行成本,激发企业和保险公司加强对环境风险的预防与控制。

四、加强环境专门机构和社会其他机构的积极配合

首先,要建立健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法律法规体系,明确该项保险制度建设的强制性方向以及过渡性措施。加大现行法律中关于民事责任的赔偿范围,并提高赔付数额,与此同时加强环境部门的执法力度,从而强化污染企业的环境责任风险意识。

其次,由环境保护部门制定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业(产品)目录,将目录内企业投保环境污染责任险情况与其获取信贷的资质挂钩;并协助保险公司对环境责任保险的险种设计,承保时企业环境风险的评估,费率的厘定,承保后对企业环境风险的预防和监控,理赔时损失的鉴定等业务开展的一系列环节提供专业的环境技术支持。

最后,政府也应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并努力做好环保意识、环境责任保险的宣传工作;设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基金,用以支付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超赔部分以及垫付应急处理费用等。

五、具体操作措施

(一)采用分类法和逐一法相结合的差别费率制

费率厘定,实质是就是保险定价的过程,费率厘定中需要考虑保险人的成本。现行的财产责任险定价中,主要有精算定价(精算定价是以大数法则和概率论为基础的最传统最普遍的保险定价方法),风险效用定价和金融定价(比如CAPM模型和B-S期权定价模型)三种定价方法。在前面理论分析中提到,环境责任保险的风险异质性突出,尤其是一些特殊行业的特殊企业,分类法难以准确定价。因此,如果费率过低则导致保险公司承受巨大的定价风险,如果过高将致使逆选择问题凸显。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要求所有建设项目都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这对我国暂时缺乏环境技术专业人才储备以及环境责任保险赔偿数据的保险公司而言,无疑为其采用逐一法进行风险评估提供了大量持续的技术和信息支持。

分类法是基于污染企业的风险分级,对处于同一分类的企业进行定价,从而实施“奖优惩劣”的差别费率制,实现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在解决环境污染中的“费率杠杆”效应。因此,问题的重点落在分类标准的选择上。借鉴国外环境责任保险开展的成功经验,分类时可以行业为基础,综合考虑企业生产规模,废弃物处理技术及以往事故发生情况等指标,从而对企业进行风险分级,确定其适用的费率。

风险分级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如果损失数据充分,可以通过多元相关性分析,确定分级因素;而在数据不够的情形下,往往更多地从一些宏观的角度,进行风险分级。具体到环境责任保险风险分级的研究,限于数据的限制,往往更多地采取第二种方法。如一般将企业所属行业、所在区域以及生产规模作为环境责任风险分级的因素。

当环境责任保险实施一定阶段,有了一定的经营经验和数据积累,可以以过去的污染损失经验和赔付数据为基础,对企业进行分类,采取分类法进行定价。另外,同一行业内的规模相似、风险差异性不高、环评数据不完备的企业,也可以采用分类法进行定价。例如,旅游行业和大量的规模较小的企业,如果采用逐一法就需要投入大量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环境评估,然后确定费率,这种方法浪费时间、财力和物力,针对这些企业采用分类法是较为合理的。

综上所述,在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开展期初实行以逐一法为主的定价方法,即针对风险异质性较突出的企业实行逐一法定价,主要是实施强制险的那部分污染企业,而实施任意险的那部分企业可以采用分类法;随着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市场的逐步完善,再慢慢过渡到以分类法为主,辅以逐一法的定价方式。

(二)责任限额与免赔额设定

环境责任保险承保的是没有实体标的的各种民事赔偿责任风险,保险人承担的责任只能采用赔偿限额的方式进行确定。在国外,有相关立法对环境责任保险的责任限额做相应的规定。高责任限额代表较大的赔偿责任和高保险费率,并易使一些保险公司出于偿付能力的考虑而产生保险人逆向选择问题,结合前述对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市场的供求分析,建议在环境责任保险实施初期不宜将责任限额定得太高,待市场逐步完善后再提高责任限额,从而保障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具体实践中,可根据分类法确定的风险等级来确定保险金额的等级。确定每一风险等级的责任限额时,都要根据本等级行业特点、企业规模和污染损害大小来确定保险金额。责任限额可以按每次或按总额计算,也可以同时使用每次和总额责任限额法,只是此时被保险人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因此视每一笔环境责任保险业务的具体情况,由双方协商确定。

此外,通过免赔条款和其他要求投保人负担部分损失的规定来限制保障范围,有利于增强投保人的安全防范意识、控制损失概率、杜绝故意行为的发生,从而降低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指保险对投保人减损动机的影响)。具体操作中,可由保险公司根据前述确定的责任限额,来确定最低的免赔额(即基本免赔额),而企业则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综合考虑其财务自由度,环保措施等因素,在给定的最低免赔额之上确定一个自留额(准确地来说,企业的风险自留额包括环境责任风险中免赔额之内以及责任限额以外的两部分),即免赔额。例如,对于化学原料及化工制品制造业中生产规模在500万以上的企业,若确定的保险金额为200万,则基于企业投保能力和促进其投保积极性的的考虑,确定基本免赔额为10万,企业也可根据自身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

(三)采取多样化个性化的险种设计

总结西方国家环境责任保险发展的成功经验可知,根据本国环境责任保险市场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险种数量会随着新风险源的出现不断增多,即灵活的险种设计是环境责任保险大受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国保险公司在环境责任保险具体险种设计上应予以完善,可以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设计多样化个性化险种。

目前,我国的环境责任保险还主要限于天然气勘探、开发方面,海洋油污污染等方面,承保范围过窄。面对现实中广泛的污染事故,这些保险已经不能满足企业规避环境责任风险的需要,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公司面临的环境责任风险出发,丰富环境责任保险的险种。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在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的经济状况、人们的环保、环境维权意识等一系列大环境下,用保险的可保性条件进行衡量,来开发新险种。

目前通常有:核事故风险责任险,水污染责任险,声震污染险,海洋环境责任险以及上述风险所产生的施救费用。

参考文献:

1、王哲.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供需不足成因及解决策[J].保险研究,2009(5).

2、王颖,何宏飞.我国环境污染与环境责任保险制度[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12).

3、游桂云,鞠铮.B-S模型在环境责任保险中的应用[J].改革与开放,2009(3).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保险业文化及生态环境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规模扩张,大学生在校内、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假期返乡及外出期间出现的意外及侵权伤亡事件及由此带来的高校和受害家庭之間的大额赔偿纠纷越来越多,并日益引发社会公众和媒体的极大关注,成为困扰高校管理的一个难题。本文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我国大学生意外伤害保险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对我国大学生意外风险保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意外风险;校方责任险;学平险

近年频发的大学生人身意外伤害和校园侵权事故愈来愈受到政府、舆论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告诉我们,保险是一种最传统的风险转移手段。在我国,涵盖大学生意外风险保障的保险产品主要有学生平安综合险(以下简称学平险)和校方责任险这两个险种。然而实践中,学平险和校方责任险在高校中的开展并没有起到预想中保障大学生享有足够额度的意外伤残或身故保障以及缓和高校和家长因补偿问题而产生的矛盾的作用。

一、我国大学生意外伤害保险的现状

(一)学平险在我国的发展

1.学平险的产生

按照权威解释,学平险是国家专门为在校的大、中、小学生、研究生和幼儿园学生安排设计的、在政策上实行倾斜优待的一个集健康险、寿险和意外伤害险为一体的综合性险种。1986年,学平险在我国首次以商业保险运作的方式向沈阳市100万学生群体推出之后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为大中小学生撑起了“安全保护伞”。 在我国学生无任何医疗保障的年代,学平险曾对稳定教学秩序、分散校园风险、保障学生安康、安定校生关系发挥过积极作用。该险种自开办以来一贯坚持低保费、宽责任、高赔付的特点,仅面向学生群体推行,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

2.学平险营销制度由团险向个险的变革

可避免部分风险意识低的家长不给孩子投保也为了使参保学生享受到更多的优惠,最初各类学校在投保学平险时大多采用了团险的模式,当然团险营销过程中也出现了“强制投保”、“回扣”、“上级规定”、“向学生家长宣传解释不足”等不合规的问题,理赔环节中保险双方因条款理解争议诉诸法律的报道屡见不鲜。为此,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四条1和第八条2的规定精神,于2003年发出了《关于加强学平险业务规范经营的通知》,其中第一条“学生及学生家长有权自主选择是否购买学平险。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无权强制学生购买学平险”和第二条“学生及学生家长可以自主选择保险公司购买学平险。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无权强制学生购买指定保险公司的学平险”对学平险的销售及购买行为进行了规范。该规定实质上明确了自此之后学平险的投保人由学校变成了学生或其监护人,这说明学平险已由原来的团险转变为个险了。

3.学平险的投保现状

2004年以前,我国的学平险投保率高达90%以上,有的学校甚至达100%;之后,受保监会2003年新规影响投保率大大降低,如2008年广东省投保率不足30%;全民医保实施后不少家长对学平险的保障范围不了解认为没必要购买导致投保率进一步降低。

尽管2003年教育部和保监会的通知是用于规范未成年学生投保学平险行为的,并不是针对已成年的大学生的,但目前包括高校在内的各类学校为避嫌均不愿参与到学平险的投保事宜中。大学生参加全民医保的政策实施后有的高校为撇清敏感的“回扣”等问题甚至都不再做与学平险有关的系列工作了,实践中主要是高校要求学生家长自愿选择保险公司并购买学平险产品。但也不乏资金充裕的高校会在不增加大学生自担保费的情况下或明或暗地对自愿参加学校统一确定的学平险的大学生进行保费补贴(一般补贴保费的1/3到1/2)以进一步提高其所享保障水平的情况,更有上海、深圳等部分发达城市的教育局从其财政收入中列出一部分资金对当地高校中自愿参加当地统一招标的学平险的大学生保费进行补贴的情况。

(二)校方责任险在我国的发展

1.校方责任险的产生

校方责任险是指学生在学校实施的校内教育教学活动或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因校方的疏忽或者过失而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依法应由学校承担经济赔偿责任的,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被保险人和保险受益人均为投保的学校,险种归属财产保险中的责任保险。校方责任险是基于校园内的基础风险保障,它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学校与学生间的经济纠纷,将学校的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上。

2000年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了我国的“校(园)方责任保险条款”并开始进行推广宣传。2001年9月起实施的《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地方性法规,它明确规定了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期间发生伤害事故后校方与受伤害学生、家长之间的责任与权利。2001年8月我国校方责任险第一单在上海诞生,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率先与上海市政府合作设立了面向经上海市教委认定并正式批准的3000所公办和民办中小学校、由市政府统一出资购买的校方责任险,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没有设立校园伤害责任保险的局面。此后,武汉、北京、大连、深圳、芜湖、海南、浙江、青海、厦门、郑州、江苏、四川等省市纷纷颁布地方性政策法规跟进并推行该险种,但直到2008年,我国才逐步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模式统一的校方责任险,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2.校方责任险的发展历程

(1)中小学校是学校责任保险的先行者

随着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的首先发布及校方责任险在上海市的先行先试,教育部以此为参考发布了《学校伤害事故处理办法》(2002年9月1日起实施)。该办法第31条规定“学校有条件的,应当依据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参加学校责任保险。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鼓励中小学校参加学校责任保险”,这首次为我国学校责任保险制度的实施提供了直接依据,鼓励态度也使中小学校成为整个教育系统学校责任保险的先行者。

(2)政府购买的方法保证了校方责任险在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全面推行

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明确提出的“建立和完善青少年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推行由政府购买意外伤害校方责任险的方法,具体实施细则由财政部、保监会、教育部研究制定”,2008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保监会关于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完善校园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的通知》(教体艺[2008]2号)规定“建立和完善校园意外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决定在全国各中小学校中推行意外伤害校方责任保险制度;由国家或社会力量举办的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含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原则上都应投保校方责任保险”。这些规定进一步表明了我国相关部门对中小学校责任保险推行的重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也基本效仿深圳的做法采取了政府全额资助当地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投保校方责任保险的方式,利用商业保险有效转移了学生在校或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或实习期间应由校方承担的意外或侵权责任风险,大大地减轻了学校在伤害事故赔偿中的经济负担、社会压力和矛盾。这种由国家和地方财政出资为学生购买校园校方责任险的方式,加速了该险种在全国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全面推行。

(3)国家对校方责任险的认识逐步深化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保监会关于在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的通知》(教职成[2009]13号)精神,教育部在总结两年多试行经验的基础上,2012年4月由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实施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的通知》,这进一步彰显了国家对校方责任险认识的深化。

(4)高校校方责任保险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与全国范围内广泛推行的中小学校责任保险相比,高校责任保险不但起步晚而且进展慢。高校责任保险制度始于2006年深圳、厦门、浙江、北京、江西、山东、重庆、上海等地区学校责任保险制度在中小学校稳步推进基础上向幼儿园和高校的扩面尝试。2006年4月深圳市成为我国首个政府出资为包括民办学校和高校在内的所有学校和幼儿园购买学校责任保险的城市,此后陆续由政府出资为高校购买校方责任险的还有江苏省、上海市、天津市等。但与责任保險发达的英美等国相比,因保险事故范围偏窄、免责事由过多非常不利于高校有效防范责任风险,因此我国的高校校方责任保险还处于起步阶段。

综上所述,校方责任险与学平险的风险保障范围既有交叉,又有不能互相替代的部分。实践中,只有两者组合才能起到全面的人身意外伤害风险的保障作用。

二、我国大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校方责任险中高校责任的认定尚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首先,实践中除《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条款基本是涉及未成年学生的责任认定)等法律规定外,社会法中的《未成年人保险护法》可作为中小学校、幼儿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校方责任保险的法律基础,但作为成年人的大学生在高校发生意外事故的责任划分、赔偿原则和赔偿标准则缺少明确的法律依据。其次,当前国内关于大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法规仍旧空白。尽管上海、北京、深圳等地方颁布了关于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地方性法规,但是由于各类学校对其所管理的学生因其成年人与否所付的义务也不同,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地方性法规显然已不适合大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

(二)高校责任险的全面推行仍然缺乏强有力的推行政策和保险产品

首先,现阶段仍然缺乏全国性的高校校方责任险强有力的推行政策,使得我国目前高校校方责任险政府出资投保只是某些省市的个别行为,且高校的实际自愿参保率极低。这主要集中在“非强制”和“存在资金缺口”这两个问题上。一方面,高校非强制的参保原则,使高校既缺乏动力又难以从紧张的财政拨款中每年挤出近二十万的保费投保从而转移该类风险损失;而根据风险集中理论,只有参保的高校足够多才能起到有效分散风险和互相分担较大损失的效果。另一方面,在风险自留的情况下,由于高校提供公益性教育服务、非营利的性质使其很难有相应的风险储备资金积累,因此高校在面临学生意外侵权责任时也难以从经济上对致害学生进行合理的补偿。

其次,当前各地将基础教育校方责任险在高校中推广不能彰显高校的个性需求。由于大学生作为成年人与处于中小学校或中等职业学校及幼儿园的未成年人对意外伤害风险的认知、其后果的预料、出现伤残时家长的经济赔偿诉求、学校在侵权事故中的承担的责任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而且成年人的赔偿标准也不同于未成年人,因此不适宜将基础教育阶段适合未成年人的保险条款、保险事故范围、保险责任限额及保险费标准简单推广应用到高校的大学生身上,当前急需保险公司针对高校校方责任的保障诉求及特点开发出合适的新产品。

(三)大学生及高校主动利用保险转移风险的意识较差

受传统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我国绝大部分大学生及高校的风险管理和保险意识普遍比较淡薄,不熟悉保险的功能、作用和运行机制,不善于运用学平险和校方责任险来转移和分散自身面临的安全及责任风险,出事靠政府救济、靠家庭互助的传统思维根深蒂固。同时由于较强的侥幸心理,往往表现为对自身面临的风险及其特点、风险损失可能的严重后果、风险管理的策略、相关的保险产品均认识不足。

(四)高校对大学生意外伤亡赔偿责任的逐年扩大已突破校方责任险的赔偿范围

基于保护受害方权益的需要,侵权责任认定原则已由过错责任逐渐向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共存的方向发展,而高校的承担的无过错责任主要体现为精神损害赔偿。因校方责任或连带责任造成的失子学生家庭的经济和精神损害赔偿金额不断上涨(精神损害赔偿占比越来越大,已有突破百万的先例),且精神损害赔偿无固定参考标准往往属校方责任险除外责任,也是造成高校投保积极性不高的一大原因。

(五)扩招以来高校生师比严重失衡造成意外风险管理压力巨大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重心由精英教育向学历普及的转变,近十几年高校在校生规模不断创出新高,16年间增长了约7.5倍。然而具有占比绝对优势的公办高校受编制及上级划拨的教育经费所限,其教学及学生管理队伍并没有实现与学生规模的同步增长,生师比不断放大造成教学及学生安全管理难度逐年加大。面对适当教育、管理和保护的义务,高校无疑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六)风险教育及管理機制缺位导致保险普及率很低

当前,国内高校几乎没有建立风险教育的先例,绝大多数高校也未建立起风险管理机制。风险教育是识别、估算风险,认识并合理选择预防、自留、转移、控制、回避等风险管理的经济和技术方法,建立主动的风险防范意识,科学处理风险的重要前提条件和以点带面地推广现代风险管理知识的有效手段,也是高校控制学生意外伤害风险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风险管理机制包括校方侵权意外伤害风险管理制度、学生风险教育宣传制度、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系列安全及健康管理制度等。但遗憾的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基本处于有风险管理需求,但不知如何下手管理,抓不住管理重点的局面。

注释:

1 从事保险活动必须遵循自愿原则。

2 保险公司开展业务,应当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不得从事不正当竞争。

参考文献:

[1]刘虹辰、张琼,深圳学平险不需家长买[N],深圳商报,2003-8-8。

[2]沈湘卿,学平险传统销售渠道被封市场份额面临重新洗牌[N],中国保险报,2003-9-4。

[3]邱璐璐,简简单单话保险之——校方责任险[N],证券日报,2008-9-4。

[4]马翠莲,政府搭台行业指导企业主导——校方责任险的“上海模式”[N],金融时报,2014-11-4。

(本文系2013年度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省级)《和谐社会视角下河南在校大学生安康保障体系研究》(立项编号132400410182)暨2010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省级)《和谐社会视角下完善河南高校学生医疗保障体系研究》(立项编号2010GGJS—242)联合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王艳红(1975--),女,河南郑州人,副教授,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主要从事风险管理与保险研究。

保险业文化及生态环境论文范文第3篇

一、内蒙古保险业总体运行情况

“十一五”期间,内蒙古保险业快速发展,全区保险业务共承担各类风险超过13万亿,支付赔款和给付200亿元,在重大灾害事故中,保险企业充分发挥了经济补偿功能。2010年自治区保险保费收入215.54亿元,保费规模位列全国第23位;其中,保险密度863元/人,保险深度1.85%,分别较2005年末增长2.5倍和0.4个百分比。目前,全区共有省级保险公司29家,其中财产险公司15家(含农险公司1家),人身险公司14家(含养老险公司、健康险公司各1家),保险业总资产达到353.74亿元。

内蒙古拥有我国最大的牧区,牧区的发展是内蒙古统筹城乡经济的关键,是实现自治区“十二五”发展目标的重点和难点。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的三农三牧经济取得很大的成就,但仍面临不少特殊的困难。牧区既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功能区,也是草原畜牧业生产区,更是少数民族人口的集中分布区。就保险业而言,如何为农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风险保障,合理开发农牧区保险市场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内蒙古保险业迅速发展,有效保障了社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生活的安定。未来几年是内蒙古保险市场加快成熟、保险服务不断提升的关键时期。为了推动农牧区保险业的发展,内蒙古保监局在2011年9月出台了《内蒙古保险业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健全牧区保险市场体系,对保险机构在牧区铺设网点给予政策支持,特别指出要加快发展农牧业保险,支持商业养老保险,探索试点牧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

二、牧区可发展主要保险种类和功能概述

(一)商业养老保险

商业养老保险是以获得养老金为主要目的长期人身险,它是年金保险的一种特殊形式,又称为退休金保险,是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充。商业性养老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交纳了一定的保险费以后,就可以从一定的年龄开始领取养老金。这样,被保险人在退休之后尽管收入下降,但,由于有养老金的帮助,仍然能保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

目前,我国现有养老保障体制与人民养老保障需求存在缺口,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问题逐步突显。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相比,商业养老保险同样具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增进国民福利的功能,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可以丰富养老保障体系的内涵、增强养老保障体系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通过商业保险,还可有效解决现有体制下养老保障可携带性不强的问题,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和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完善。

(二)农牧业保险

农牧业保险是对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可能遭到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保险。保险机构通过保险的形式,组织农牧业从业人员集体互助,使受损单位或个人得到应有的补偿,以便及时恢复生产,保证农牧业生产顺利进行。政策性农牧业保险是由政府主导、组织和推动,由财政给予保费补贴,按商业保险规则运作,以保障“三农三牧”为目的的一种保险,由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具体实务,并提供专业化的保险服务。政策性农牧业保险一般承担农牧民自己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如洪灾等自然灾害以及流行性、暴发性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等。

农牧业保险是市场经济国家扶持农牧产业发展的通行做法。通过政策性保险,可以在世贸组织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代替直接补贴对我国农业实施合理有效的保护,减轻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冲击,减少自然灾害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稳定农牧民收入,促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的发展。

(三)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保险,是一种特殊的责任保险。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关系中,保险人承担了被保险人因意外造成环境污染的经济赔偿和治理成本,使污染受害者在被保险人无力赔偿的情况下也能及时得到给付。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风险的日益加剧,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开始被关注。利用保险工具来参与环境污染事故处理,有利于分散企业经营风险,帮助其快速恢复正常生产。同时,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还充分发挥了保险机制的社会管理功能,利用费率杠杆机制促使企业加强环境风险管理,提升环境管理水平。此外,受害人通过保险及时获得经济补偿,也稳定了社会经济秩序,减轻政府负担。

三、牧区可发展保险现状和前景

(一)商业养老保险前景广阔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区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目前,内蒙古常住人口2470万人,65岁及以上占7.56%,虽然没有沿海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但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2.21%,老年人口增加了近百万。自2009年开始,内蒙古开始试点新型农牧民基本养老保险,遵循自愿缴费原则,强调集体补助和国家政策扶持。但筹集的养老保险基金一般只能保值,增值并不明显,个人账户上的保险基金受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有时还会出现相对贬值。对于已经开始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的农牧民来说,领到的保险金难以支付基本生活消费需要,目前多数老年农牧民仍然依靠从事生产劳动或服务性劳动,填补养老生活费用的不足,借以维持基本生活。

商业养老保险作为健全多层次农牧区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牧区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业务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补充。2010年内蒙古实现生产总值11655亿元,首次超过万亿,人均GDP达到37287元,排名全国第7。全区农牧民纯收入达到5530元,同比增长1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461元,同比增长12.4%,连续5年位列西部省市第1。“十二五”期间,内蒙古农牧区将利用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持续快速发展,这为开拓牧区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未来政府将大力发展牧区商业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健全和完善与牧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畜牧生产企业通过商业保险建立多层次的养老和医疗保障计划,切实提高牧民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如何开拓农牧区商业养老保险市场,为广大农牧民提供合适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协助新农合、新农保等政策性保险的经办和管理,将成为保险公司未来发展的新关键。

(二)农牧业保险任重道远

内蒙古是农牧业大区,作为全国首批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地区之一,自2007年起,内蒙古开始试点推广玉米、小麦、大豆和能繁母猪政策性农业保险。近年来,油菜、葵花等农作物和奶牛等牲畜也已纳入政策性农牧业保险覆盖范围。2010年,内蒙古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达到14.89亿元,累计承保小麦、玉米及大豆等农作物6469.13万亩,各类牲畜77.42万头,为215万户(次)农牧民提供风险保障近195亿元,保费规模、承保面积和财政补贴均位居全国第一。但农牧业保险风险大、收益低,大部分财产险公司仍不愿涉足农险领域,相对于其他险种,农险保费收入一直不高。而政策性农牧保险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补贴品种有限,一些本地区特色品种不在国家财政补贴范围之内;农牧保险政策缺乏连续性,存在先出险、后签单的现象,违背了保险的基本原理;农险保费补贴拨付划转机制不合理,农险补偿作用不能及时发挥。

农牧业在内蒙古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保障农牧业发展,保证农牧民收入是内蒙古和谐发展的前提。农牧业是弱质产业,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因此,发展农牧保险必不可少。现阶段,农牧民的保险意识逐步增强,对农牧保险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像牧区奶牛养殖保险、肉牛、肉羊养殖保险,农区小麦、玉米、葵花及能繁母猪保险等,农牧户都有较强的购买意愿。政府今后将鼓励和支持保险公司围绕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和涉农涉牧优势产业,积极开展种植业、养殖业保险试点,拓展旗县、牧区保险市场。目前,内蒙古承办政策性保险的公司主要有人保财险、安华农险和中华联合3家,农险占财险比重较低,险种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随着农牧业的发展及内蒙古保险监管机构的推动和引导,更多的商业保险公司可以参与农牧保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积极开拓商业性农险业务,丰富农牧保险产品,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农险经营效率,建立健全农牧保险市场。

(三)环境污染责任险存在潜力

内蒙古是能源大省,煤炭资源丰富,土地含煤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近些年,内蒙古能源产业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全国能源的供给做出巨大贡献。但能源产业在快速发展同时,也对牧区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内蒙古大型煤矿、发电厂一般都坐落在煤炭资源蕴藏量丰富的草原、山区,煤炭露天开采、掘井的过程,破坏了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采煤产生的废水未经处理排放到河流或渗入地下,对水源造成污染;煤炭发电产生的烟气、煤粉灰、炉渣中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悬浮颗粒等对空气又造成污染。近十年来,内蒙古环境污染事故屡有发生,由于缺乏机制保障,企业应承担赔偿和恢复环境的责任往往得不到落实,国家已累计投入371亿元帮助内蒙古改善生态环境。

“十二五”期间,内蒙古将全面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推进矿区生态保护与环境综合治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开始注重环境保护,遏制草原生态恶化的势头,实现草原生态良性循环。随着内蒙古保险业的发展,保险覆盖面和对经济社会参与度在逐步提高,保险业在能源产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分散风险,组织经济补偿的功能应得到发挥。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社会化的责任风险管理机制,能够合理转移能源企业责任风险,帮助污染企业快速恢复生产,让受害人及时获得经济补偿,稳定社会经济秩序,也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保险公司通过开发环境责任保险产品,确定责任范围,分类厘定费率,对参保企业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分析、预防和控制,从而强化能源企业的责任意识,增强企业治污的积极性,最终减少环境污染和责任事故发生的概率。随着2010年内蒙古地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规章制度建设将逐步完善,在政府的助力推动下,内蒙古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发展潜力巨大,也为产品同质化,传统业务增长乏力的中小财险公司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四、牧区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未来内蒙古农牧区经济仍将处在快速发展,夯实基础,逐步实现农牧业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型期。“十二五”期间,中央及自治区政府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惠农惠牧政策,提高农牧民的收入水平。这些都为农牧区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保险公司应抓住机会,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保险也在农牧领域的保障功能。

首先,要积极创新发展农牧区保险。农牧区不同于城市,有着鲜明的特点,要发展好农牧区保险,就要从营销渠道、服务和产品上做好创新。现阶段,农牧区保险产品的销售主要是直接销售,以村级为单位农牧户自愿投保。今后可尝试直接和间接销售相结合的多元化销售模式,充分利用农村合作组织、农信社、农业龙头企业等中介机构,以较低的成本将保险网络延伸至基层农户。在服务上,可以通过提供全方位的防灾防损服务,提高农牧区生产行为控制风险的能力,将风险防线前移。还可围绕商业养老险、农险和环境污染责任险,进一步开发针对高新养殖业、外出务工农民和失地农民养老、环境巨灾风险等的保险产品。并通过开发新形式费率模式,设定多级费率,满足不同经济水平农牧户的要求。

其次,要完善农牧区客户服务体系。保险业是服务行业,保险产品具有专业性、无形性及长期性的特性,使得保险的服务属性远强于一般商品。农牧区保险基础薄弱,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保险公司应把基础建设作为推动农牧区保险市场发展的重点,在网点、费用、培训、信息技术等方面,为农牧区发展保险业务提供网络和技术支撑。积极整合和利用各类农牧区经济服务中心、畜牧站、农技站等服务资源,依托农牧区信用社、供销社等基层机构开设代办保险的服务网点,农牧区保险基础薄弱,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保险公司应把基础建设作为推动农牧区保险市场发展的重点,在网点、费用、培训、信息技术等方面,为农村牧区发展保险业务提供网络和技术支撑。积极整合和利用各类农牧区经济服务中心、畜牧站、农技站等服务资源,依托农牧区信用社、供销社等基层机构开设代办保险的服务网点,有效延展农村牧区保险服务体系。

再次,农牧区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要在农牧区实现商业保险的广泛覆盖,需要政策补贴和必要的政策扶助,特别需要财政、税收、银行等部门的支持。同时,保险公司也要运用自身经营特点,积极配合政府,为农牧区提供地方性准公共产品,包括农牧区冰雪巨灾保险、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保险、牧民商业医疗保险、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将来,保险公司还可参与内蒙古农业保险信用评估体系的建立,通过构建信息质量完善、运转通畅的信用评估体系,支持内蒙古农牧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2.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保险业文化及生态环境论文范文第4篇

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给很多家庭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而日常的水管渗漏、煤气管道渗漏等安全隐患距离我们其实也不遥远。诸如此类的现象,市民们不妨通过家中常备家庭财产保险的方法,来转嫁自身的经济风险。

10月7日开始,台风“罗莎”席卷福建、浙江,也影响了上海等地,狂风骤雨之下,各地数百万居民受灾,还有不少房屋倒塌损毁,即便是在上海市区,也有不少居民房屋受损。台风期间,上海百姓家中“水漫金山”的居民不在少数,而台风过后,家中地板受潮受淹,电器受损等现象也频频发生。

利用家财险转嫁风险

正当别的家庭还在为处理房屋内积水,为地板和墙面修复成本“耿耿于怀”的时候,家住上海杨浦区控江街道的陆阿姨已经拨通了平安财险公司的报案电话,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很快上马来实地核查了情况。

“陆阿姨家住六层公房的一楼,靠近院子的一个房间地板有一大部分被水泡得发胀,木质地板已经基本上不能用了。我们根据木板的安装时间、当时的装修价格发票,浸泡面积等综合考量下来,给予陆阿姨的地板损失实际赔偿约250元。”

“此外,陆阿姨家中一台电视机电路板烧坏,另一台电视的接收器烧毁,我们最终将以电器的实际修理费用为准,来对他们进行理赔。目前估计修理费用可能在600~800元。”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了对陆阿姨家的查勘结果和理赔意见。

“虽然家里受台风影响并不仅仅这一次,但这是我第一次认识到原来还可以让保险公司给我们受损的物品‘买单’。”当记者拨通陆阿姨家的电话采访时,陆阿姨显然很满意。

原来,今年元月里,儿媳妇给陆阿姨的住房购买了一份一年期的家庭财产保险,保障内容包括房屋及附属设备、家用电器、衣物和床上用品,家具及其他生活用品等,当时花费不过仅仅30元,但却给陆阿姨带来了近千元的理赔权益。

而且,由于是一年期保险,虽然这次已经发生过理赔了,但陆阿姨的这份“爱心保单”有效期仍将继续到2008年1月10日。

家财险用处不少

记者发现,很多人会在台风暴雨“席卷”过后,看到一些新闻报道,才意识到家庭财产保险用处不小,然后会开始考虑说自己家是否要买一份家财险。

但实际上,家财险不仅仅能在狂风暴雨中为家庭房屋和其他家庭财产“发挥”保障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家财险同样还有不少其他的保障作用,可以说是家庭财产的“晴雨伞”。

比如,在楼房装修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因为水管爆裂等原因,不仅把家里的地板、家具给淹了,还把楼下邻居的天花板给弄潮甚至彻底弄花了,此时如果投保的家财险里含有“第三者责任险”,就可以让保险公司为邻居的损失“买单”。

又比如,在台风大雨天气中,家中阳台上的花花草草不小心砸到了“第三者”,家财险的“第三者责任险”也可以为此事的经济赔偿负责。

还有家里的宠物狗伤人,家里发生火灾,家中珠宝被盗等等,也都能通过家庭财产险获得保障。

而且,家财险保费也很低廉,根据保障额度多少和保障范围大小,少则一二十元一年,多则两三百元一年,就能为家庭财产撑起一把不小的保护伞。

三大类型满足不同需求

具体来看,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以下三大类家庭财产保险,可供消费者根据不同需求来选择。

一类是纯保障型的家庭财产保险,这是最传统的产品,各家财产保险公司一般都有销售,典型产品为人保财险“金锁”。目前这类产品的保障范围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一般会涵盖房屋、房屋附属物(包括私人车库、天台等)、房屋装修的保障,也有扩展到服装、家具、家用电器和文化娱乐用品等保障。在这类产品的主险之外,各家保险公司的附加险也相当丰富,比如盗抢险、现金和金银珠宝盗抢险、管道破裂及水渍责任,负责赔偿自来水管道、下水管道、暖气管道或暖气片突然破裂致使水流外溢或邻居家漏水受殃及造成保险标的的损失等,几乎可以包含各种家庭财产可能发生的所有损失。

对于一般家庭,投保纯保障型的家财险比较划算,尤其是刚搬入新家的家庭,潜在风险相对较高,比方说新房在装修过程中可能因改变管道设计而引起水管爆裂等事故,造成房屋及家庭财产的损失,因此购买保费低保额相对高的纯保障型险种比较合适。

第二类是投资型(储蓄型)家庭财产保险,其形式类似于定期储蓄,“存”够一定的期限,到期就会把本金连同约定的“利息”还给投保人,而且无论在保险期限内发生赔付与否,都不影响还本付息。

投保人通过投保这类家财险,可以实现化解风险和投资理财的双重作用。典型产品有“华安金龙”、人保“金牛”、太平洋安居理财综合保险等,其中不少产品的利率还是会与银行存款利率同步调整的。但这类产品缺点是保障费用率会稍高些。如果是看重保障和稳健理财双重功效的消费者,可以选这一类产品。

还有一类是新型“打包”产品——组合型家财险,除了保障基本的家庭财产安全之外,还保障宠物、家庭成员人身意外等多种风险,有的还涉及到保姆的“忠诚”保险和家庭财产引起的责任保险,是专为城市家庭设计的综合型保险产品,旨在为城市家庭提供家庭财产、责任、人身意外等多方面保障。

典型产品有大地财险“无忧保”等。这类新型产品具有保障全面、灵活度高的特点。比起传统保障型家财险,这类保险的保障范围明显增加,价格也适中。对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特别是雇用了家政服务人员、养了宠物的家庭,完全可以购买组合型家财险,以化解各种类型的风险。

新型家财险用处“更妙”

更妙的是,现在家财险市场新品中还出现了各种特殊的产品,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各种“苛刻”的个性化要求。

新兴的“房东综合险”不仅可以保障恶意破坏及灾害、意外等损失,如果出租房屋因这些事故导致无法继续出租,保险公司将补偿房东的租金收入损失。典型产品有太平“房东综合保险”、人保“e-出租无忧”等。平安财险的新世纪祥和型家财险也有类似功能。

和房东综合保险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现在市场上已经有了专门面向房客的财产保险产品。租客的承租房内若发生盗抢、意外、灾害等事故,保险公司可以对此进行赔偿。若是租客因为这些意外事故不能居住,不得不居家搬迁,并临时租借房屋来生活,保险公司还可以向保户支付相关的临时租房费用。典型产品有太平洋财险公司的安居保险系列,平安财险的新世纪安居型、无忧型家财险也能承保类似风险。

善用卡折式产品

现在不少家财险开始采用类似电话充值卡那样的“卡折式”保险,这样的产品对消费者来说也方便了不少。

比如人保财险的“家财一卡通”保险卡,其实就是“吉安居家”保险。通过购买不同面值的人,就可以随心所欲地选购所需要的保险保障种类和保障金额。比如买了一张100元面值的人保“家财一卡通”,自主选择投保盗抢险5000元、管道破裂及水渍险9000元、火灾爆炸险20000元、家用电器用电安全险7000元,所有保障期限都为1年,一共只需花费40元,那么卡内余额60元可以继续留存,在有效期内等待下一次投保使用。如果买的小面值“家财一卡通”,也可以互相充值,累积到一张卡内使用。

而且,由于是卡折类保险,投保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利用保险公司网站、电话和柜面等多渠道开通。比如,王小姐在干燥的秋冬季买了一张这样的“家财一卡通”,她可以先投保发生可能性较强的火灾爆炸险,然后到夏初开始投保家用电器用电安全险,以规避可能来临的夏季雷雨大风等对电器带来的危害。然后在家里准备装修前开通“管道破裂及水渍险”,充分利用“自主选择保障生效起始日期”这一自由度。

保险业文化及生态环境论文范文第5篇

一、我国城市生态社区及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 我国城市生态社区及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在城市生态社区及文化建设方面呈现出逐步向好的趋势,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城市生态社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

随着国家对城市生态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 以及所投入资金成本的增加, 大部分城市生态社区的文化基础设施都越来越完善齐备, 许多社区都有配备像社区活动室、多媒体办公室、社区宣传栏等基础文化设施。

2. 城市生态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团队日趋专业化

越来越多的城市生态社区开始行动起来, 通过组织发掘社区里的可用人才, 让诸如文化艺术爱好者、社区建设志愿者等可用人才, 充分发挥他们在城市生态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3. 城市生态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关活动呈现多样化趋势

随着对社区管理人才的招聘和社区内自身人才的充分利用, 城市生态社区中与生态文化建设相关的活动也逐渐增多, 以前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活动, 像下象棋、扭秧歌等, 现在有诸如广场舞、自愿捡拾垃圾、植树活动、社区知识普及、社区儿童早教等, 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1]。

(二) 我国城市生态社区及文化建设中呈现的问题

我国城市生态文化社区的建设虽已取得一些实践经验, 但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各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社区管理方面未能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

现阶段, 城市生态社区的主要管理者依然是居民委员会, 并直接负责社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分配管理。虽然个别地区专门设立了业主委员会等自治组织, 但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 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 没有考虑到对社区居民的利用, 导致社区管理上不够人性化和个性化, 不能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 再加上一些人员素质和邻里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社区管理者所发挥的管理作用十分微弱。

2. 社区生态文化活动的内容较为单一, 居民参与率不高

生态社区及文化的建设离不开丰富的社区活动的支撑。活动形式和内容对于居民的参与率影响很大。目前由于社区管理者对社区活动内容的策划不到位以及社区居民自发组织活动的热情度不够, 致使许多居民参与社区生态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较低, 加之他们对于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知不足, 更是导致带头参与活动的人较少, 常常出现社区活动无法长期开展的局面。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生态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进行, 十分不利于城市生态社区居民整体文化素养的加强[2]。

3. 有关生态社区及文化建设的社区工作者力量较为薄弱

城市生态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初期, 一些退休的社区居民或是义务工作者充当了社区文化建设工作者的角色。尽管近年来, 一些刚毕业的年轻人也投身于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当中来, 但是由于其专业性较差, 多数人专业不对口, 导致他们只能在实际工作中摸索经验,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工作能力, 工作人员的整体工作效率不高。

4. 城市社区间的硬件配备上差异很大

在城市生态社区的文化基础设施等建设方面, 虽然政府增加了一些投入, 满足了一部分社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 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 社区众多, 仍然存在着部分社区的文化基础设施配备不到位的现状, 从而导致社区间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部分城市生态文化建设工作难以有效地开展。

二、国外城市生态社区及文化建设的一些经验

对比查阅了国外城市在生态社区和文化建设方面的资料, 笔者认为有如下经验值得借鉴:

(一) 社区硬件设施规划上引用生态学的设计思想

国外一些城市在社区硬件设施的建设初期规划上不仅考虑到功能实用性, 而且引入了生态学设计思想, 因地制宜, 在环保材料使用、废物处理及回收利用、环境绿化、节约能源和运用可再生新能源、减少和防止污染等方面进行规划和配套设施建设。不仅在外观上看起来“绿色环保”, 而且在内在上也努力使能源、资源、生态、交通、社区、场所、治理等协调共生, 不断创新方法和手段, 打造生态型社区。特别是在某些案例中, 由于资金等方面的限制, 在生态社区建设上不能一次到位的, 都为后期预留了空间和规划, 也体现了循序渐进的生态理念。

(二) 将城市社区生态文化建设与生活方式相结合

城市社区生态文化建设不仅仅只通过举办一些简单的活动, 而是将其与生活方式结合, 形成了一种长效机制。例如, 近几年风行欧美的plogging运动, 便是将日常的散步、慢跑等健身活动同捡拾垃圾的环保行为结合起来, 在个人运动中植入了趣味性的“寻宝”活动, 形成一种长期流行的趋势, 既满足了个人锻炼身体的需求, 也满足了保护社区环境的需求。反观国内城市, 在这方面虽然有一些苗头, 但只是个人的行为, 没有形成规模。而且在具体实施中, 有时会遭遇鄙夷, 整体社会风气没有形成正向心理引导, 导致参与的人员多为老人和孩童。部分青年志愿者组织的活动也仅为可数的几期, 不具有持续性。将城市社区生态文化建设与生活方式相结合, 不仅拓展了生态文化建设的途径, 而且使生态文化的理念无形融入人们的行为中, 使其影响力真正延伸到人们的生活中。

(三) 城市生态社区和文化建设目标明确, 呈现组织化、社交网络化的趋势

通过一些相关案例的分析, 笔者发现国外许多城市在生态社区和文化建设方面, 比较突出的特点是有较为集中和明确的目标。比如新加坡宜居城市建设拥有明确清晰且有力的政府调控体系[3]。同时, 运用第三方力量, 使得生态社区和文化建设呈现一种组织化和社交网络化的趋势。例如, 美国的非营利组织Keep America Beautiful在生态建设方面有明确的目标, 且形成了一定的组织规模, 特别是在组织成员间、组织与社区、组织与社会等联系方面形成了“强联系”的社交网络, 从资金的募集到活动的开展, 不再是单向发展, 而是呈现向多方壮大的态势, 这对于文化的塑造有很大帮助。

三、对于我国城市生态社区及文化建设的思考

(一) 我国城市生态社区及文化建设中应转变观念

中共中央提出“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并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顶层设计。随之, 各地也在发展生态经济、生态旅游、生态社区、绿色产业、生态产品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但在城市生态社区及文化建设中, 还应注意要因地制宜, 结合当地实际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 切忌一阵风和生态指标的雷同化。因为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气候不一, 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不能过于单一。尤其是某些干旱地区, 为了响应号召, 花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进行美观绿化, 虽然可能实现了短期生态目标, 但评比检查过后, 绿化的植物无人维护, 或不适宜干旱条件的生长而大量死亡, 反而削弱了人们对于生态社区及文化建设的信心, 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其次, 城市生态社区及文化建设本身还处于探索阶段, 相关部门和管理者应该提供一些文化塑造的场所, 鼓励居民及社会团体多尝试、多创新, 寻找适应本地社区的路径。

(二) 寻找突破口提升生态文明的认同度

若要做好城市生态社区和文化建设的工作, 首先要把社区居民对于生态文明的认同感提升上来, 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他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才能促进他们对于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度。相关管理人员和社区内的相关文化工作者应该多方寻找突破口和意见领导者, 使其投入到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工作中来。另外, 也可同学校、第三方机构合作加强生态文明的传播工作。比如, 片区学校可以对社区内的学生进行低碳教育, 通过孩子们影响其整个家庭加入社区生态建设中来。通过正向文化、环境的引导, 使得生态理念融入社区内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使社区文化建设工作能够更好地进行[4]。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城市生态社区及文化建设的现状, 总结了近年来城市生态社区及文化建设所取得的一些成就以及其中所呈现出来的部分问题, 参考国外城市生态社区及文化建设的一些经验, 提出了笔者针对此的一些思考, 希望能够为城市生态社区及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城市,生态社区,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袁小松, 徐丽丹.重塑生态文化: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困境与突围[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8 (1) :70-73.

[2] 李祉.中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学理论, 2016 (5) :168-169.

[3] 王双.中外宜居城市建设的比较及借鉴[J].经济与管理, 2017 (1) :38-44.

[4] 刘明远, 刘芳.城市区域生态文化建设的现状及路径分析[J].中国市场, 2017 (36) :233-234.

[5] 肖念, 韩杰.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现状的研究及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 2018 (16) :249.

保险业文化及生态环境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广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广告翻译的研究对于推动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以及国际集团在中国发展的意义重大。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出发,结合大量丰富的事例,分析了中西文化在思维模式、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于商业广告翻译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初步探讨了如何在文化差异的背景下运用各种策略和方法去体现广告内涵, 达到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目的。

关键词: 文化差异 广告 翻译

一、引言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作为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和推动力,跨国公司纵横驰骋、发展迅猛,在上个世纪末期就控制了世界生产的45%(世界投资报告1999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当仁不让地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力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商品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市场成了跨国企业无法忽视的商业必争之地。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门店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奔驰、菲亚特、雪铁龙等汽车品牌穿流大街小巷,中小学生也手持苹果、三星、索尼等各色电子产品,几乎各行各业都为这些国际品牌所主导。国际化的品牌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更重要的影响是对世界文化的冲击,人们在多元文化中批判、交流、融合,在差异性中寻求共通性,在共通性中寻找差异性,由此产生了世界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跨文化的传播成为无法逃避的必然现象。广告作为跨国公司开拓市场的敲门砖,自然也在跨文化传播中担当重要的角色。同时,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与便携式电脑的普及,使得与商品经济密不可分的广告业更是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对于多数国际企业而言,如何制作既能够体现自身的商业精神和形象,又能够与所在地的文化相适应的广告,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中国企业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无法回避的。所以,对商业广告的跨文化研究日渐发展,首先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对商业广告制作和翻译的影响。

二、广告与文化差异

简而言之,广告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对此给出的定义是:Advertising is the non-personal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usually paid for and usually persuasive in nature about products,services or ideas by identified sponsors through the various media.(Bovee&Aren,1982,p.7)

作为一种传播形态,广告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蕴含各种文化信息,诸如价值观念、信仰等。作为一种文化创作,广告也在不断重复中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所以广告与文化之间一直都是积极的互动关系。文化差异对商业广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思维方式的差异

西方人的思维模式“是一种受到了希腊罗马传统影响的线性的(linear)分析(analytic logic)思维即直线式思维;与此对照,东方思维被描绘成体现儒家和道家思想,强调的是更为图形式(configural)和整体的(holistic)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一种图形式思维”(贺雪飞,2007)。在广告语言的使用上,这种思维模式表现为西方广告利用逻辑推理和理性诉求,直接通过强调现实利益说服观众,中国广告则倾向大量使用情感诉求吸引观众,通过模糊的意向引发情感共鸣,激发购买欲望。如以下两则广告:

那一年,我和妹妹去鄉下姥姥家,我们在田野上奔跑,在小河里钓鱼,在收割过的麦田里拾麦穗,空气里尽是迷人的清香!现在很难找到那种感觉了。田野变成了厂房,小河也不见了……咦?这是什么?味道真特别,让我想起乡下麦田那迷人的清香。

嘉士利饼干,为你珍藏童真的滋味!

“Lucky”Brand Chocolates are made of choice materials by the up-to-date scientific method.The product is allowed to leave the factory only after strict examination of its quality.Owing to the influence of tropical climate on raw materials used,white spots may occasionally appear in the surface of the product,but the quality remains unchanged in that event.Please send particulars to our distributors concerned.

嘉士利的饼干广告首先回忆美好的童年时光,感叹时随境迁,过往一去不复返,这种追忆对很多成年观众而言很容易产生共鸣,在情感诉求中呈现了广告的主题,表达了产品的独特之处,充分体现了中国人重情怀旧、迂回曲折的文化特质。相比而言,这则英文的巧克力广告客观实际地描述了产品的原料名称,称赞质量过硬的同时毫不避讳可能出现的外观变异并解释说明,结构严谨,语言简洁,体现了西方人理性直接的直线型思维模式(陈东成,2012,p31)。

2.价值观差异

价值观差异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核心。对于中西方的价值观不同,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见解,这些真知灼见看似纷繁复杂,内在却是统一和相辅相成的。简而言之,西方的价值观强调物质享受,重视个人成就与个性培养,在竞争和变化中追求发展、追求自由。相较而言,东方文化重视精神文明发展,强调和谐共处,重视集体利益和伦理道德,追求安全稳定的生活,这些价值差异在广告语言中随处可见。

Just do it!(Nike)

New economy.New law of jungle.(Borsen日报)

I’m myself with Sprite.(Sprite)

Our personal service will appeal to your individual taste.(汉莎航空公司)

Exceptional collectibles for exceptional you.(汇丰银行)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广州好迪)

平安是金。(平安保险公司)

以和为乐,以和为福,以和为美,以和为富。(深圳和雅苑售楼处)

3.风俗习惯的差异

2014年9月份的《国际广告》杂志第48页,刊登了一则名叫“龙篇”的立邦漆广告作品,画面上有一个中国古典式的亭子,亭子的两根立柱各盘着一条龙,左立柱色彩黯淡,但龙紧紧紧攀附在柱子上;右立柱色彩光鲜,龙却落到地上。这是一则立邦漆的广告,旨在宣传立邦漆的效果之明显。可是这则广告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网民纷纷表示这种广告戏弄中国的象征,无法接受,甚至有人认为“发布广告者别有用心”,而且“恶劣程度比‘霸道广告’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一事件充分说明了在广告制作中,了解受众国家的风俗习惯非常重要。风俗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生活方式,它表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受法律的约束却为人们约定俗成地遵守,这就导致对于同一事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心理反应可能完全不同。就数字而言,中国人偏爱“六”和“八”,由于这两个字的谐音效果等同于事事顺利和兴旺发达;再如动物,伊斯兰教文化反感的熊猫是中国的国宝,而“龙”作为中国的图腾,在西方文化中则被刻画成了罪恶和邪恶的象征,面目可憎;还有颜色,美国人不喜爱紫色,比利时人忌讳蓝色,中国人避讳白色。总之,各种禁忌无奇不有、无处不在,广告制作者和翻译者一定要充分考虑目标受众的风俗和审美习惯,才能有效达到宣传和推销的目的。

三、广告翻译的方法

广告作为一种信息传播,从信息论的角度分析,它必须经由编码到广告,再从广告到解码的过程。在中西文化差异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才能在产品推广中,既传达广告企业的理念,建立其国际形象,又充分考虑目标观众的民族、文化因素及语言环境,广告翻译者担当重要的角色。比起其他类型的翻译,广告翻译享受更多的自由空间,是一个“创造”和“再创造”的过程。就目前而言,普遍采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直译法

广告翻译中最常见的就是直译法,所谓“直译”,就是在转达原文意思的时候,使译文的表达形式和句法结构尽量同原文一致。当然,直译绝不是完全按部就班地死译,它主要用于原文和目的语言之间的文化共性,让观众产生相同的联想,可以适当地增加或者减少文字,总体上保留广告词的特点。请看以下实例:

As soft as Mother’s hands.(某童鞋广告)

像母亲的手一样柔软。

Who says love is blind?(某洗发水广告)

谁说爱情是盲目的?

Featherwater:light as a feather.(某眼镜广告)

法泽沃特眼镜:轻如鸿毛。

Unlike me,my Rolex never needs a rest.(劳力士手表广告)

与我不同,劳力士手表从不需要休息。

Challenge the limits.(三星广告)

挑战极限。

轻如风,柔如云。(某服装广告)

Light as breeze,soft as cloud.

2.意译法

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在多数情况下,直译法往往苍白无力,無法真正表达创作者的意图和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因此,在翻译广告时,要保留原文的精髓而舍弃原文的形式,即在原文内容的基础上要结合想象力和创造力,灵活地对原文进行处理和再创造,利用受众更喜闻乐见的文化形象和表达方式达到广告的目的。例如:

Every time a good time.(Mcdonald’s)

分分秒秒欢聚欢笑。

We’re not in the computer business.We’re in the results business.(IBM)

唯我电脑,成效更高。

Sense and Simplicity.(Philips)

精于心,简于形。

Good to the last drop!(雀巢咖啡)

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Connecting people.(Nokia)

科技以人为本。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广告进行意译的过程中,经常会对原文关键词的词义进行挖掘和引申,发挥和凸显其深层次含义。考虑到汉语的表达习惯,很多译者倾向于使用对仗工整、内涵丰富并且朗朗上口的汉语成语。例如:

The future of the automobile.(Mercedes-Benz)

领导时代 驾驭未来

Only a few can tell.(Martell)

独具慧眼 领悟非凡

Intelligence everywhere.(Motorola)

智慧演绎 无处不在

3.套译法

中国有句古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广告翻译而言,亦是如此。在广告翻译中,为了达到效果,译者可以灵活采用各种手法,比如仿拟、引用、拼贴等(陈东成,2012)。仿拟借助人们熟悉的成语、谚语、格言及诗歌等进行模仿和再创造,通过模仿或者转换文本,结合广告内容融会贯通,赋予经典形式新的创意,引发人们的联想和共鸣,这种翻译方法被称为套译法。例如:“Home sweet Honda.”(本田汽车)此句套用了西方家喻户晓的歌谣“Home sweet Home”,home和Honda不仅压头韵,而且让人不禁联想家庭的温暖舒适,整个广告构思巧妙,浑然天成。“A Mars a day keeps you work,rest and play.”(Mars Chocolate)这是从两句成语衍生而来的,让人立即联系到两个成语:“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和“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这则广告不仅借助了成语的语言形式,还援引了成语的内容,意指“每天吃一块就会身体健康,头脑灵活”。“光临华厦,好事成双。”是广州华厦酒店的广告语,被译为“Good fortunes never come single in Landmark Hotel.”,此翻译明显模仿了英语谚语“Misfortunes never come single”(祸不单行)。在套用过程中,创作者将“不幸”转化为“好事”,达到了化悲为喜的效果。

四、结语

学贯中西的文学大家钱钟书先生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化为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为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地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虽然广告英语与文学翻译的目的不同,但是这种标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广告翻译想做到出神入化,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更要充分了解广告受众的心理因素、价值取向、民族心理和风俗习惯,等等,才能为产品“锦上添花”,为品牌“扬名四海”,为企业“纵横四海”,实现广告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东成.文化事业下的广告翻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贺雪飞.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广告传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Bovee Courtland L.&Arens,William F.,Contemporary Advertising,Richard D.Irwin Inc,1982.

[4]孙立,张咏梅.广告翻译套译法略例.考试周刊,2012,94.

[5]梁华蓉.国际广告与翻译.福建教育学院学,2003(7).

[6]刘海瑛.广告翻译中应注意不同的文化因素[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2004,19.

[7]施叶丽.功能等效论与跨文化广告翻译[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1,8.

相关文章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第1篇1. 接听、转接电话;接待来访人员。2. 负责办公室的文秘、信息、机要和保密工作,做好办公室档案收集、整理工...

2
2025-10-24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第1篇3.既然痛苦是躲不过的,那么就痛痛快快去接受。 4.不要因为一次挫败,就忘记你原先决定想要到达的远方!把书山...

1
2025-10-24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第1篇1.运行条件海拔不超过3000m 设备运行期间周围空气温度不高于55℃,不低于-25℃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月平...

2
2025-10-24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第1篇无论买的期房、现房及二手房,都存在着办理房产证的问题。首要要了解什么是房产证?房产证是通过交易对所购买房...

4
2025-10-24
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

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

s("wzfz");上一篇: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下一篇: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2
2025-10-24
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s("wzfz");上一篇: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下一篇: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3
2025-10-24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本学期即将过去,根据学校安排6月27-29日全校统一进行期末考试。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手...

1
2025-10-24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第1篇由于聘任制的实行,目前医院的员工流动性很大,对医院不满意可以随时提出辞职,不利于医院的工作安排,也对医...

2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