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随笔心得范文(精选6篇)
人生随笔心得 第1篇
当我们在人情之中辗转的久了,就会不自主感叹一句:人情冷暖啊!中国人受传统家庭教育的影响,人情总会干扰着我们的行为处世。我们向往着西方社会的自由,也离不开中国的家庭温暖。这种矛盾的想法牵扯着很多人的心情。
小时候我住在农村,邻里关系非常好,大门都开着,互相串门,谁家做什么饭都知道,经常借把挂面,用一下酱油醋,甚至谁家做好吃的还会给邻家送点。有一天来了一对来自上海周边的小夫妻,他们自己做自己吃,在家的时候也是关着门,跟邻居很少有钱物的来往,但他们很有礼貌地很大家打招呼。那渐渐还是有闲言碎语来了,说什么他们来自大城市瞧不起农村人,老关着门特别独,等等。
当时的我觉得那种生活好自由,不用担心邻居的突然闯入,不用想做什么的时候担心别人的闲话,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多好。可大人说不和别人交往,让别人笑话。长大的我明白了,他们那样做其实是害怕其被群体冷落,抹灭个性融入集体可以换成安全,追求个性总是伴随着风险。看看现在,社会的发展让人们又换了活法,进城和儿女住在一起的他们找不到了自己,来自农村的孩子们在城市找不了自己,年轻人在城市工作感受不到人情温暖。
除了埋怨人情冷漠,我们是不是反思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也该尊重别人的生活。不要把生活和社交混在一起,不分彼此地互相渗透生活,一步留心就伤了心,最后徒叹一句人情冷暖。老妈跟我说过,其实现在的农村也是家家闭户,谁也不轻易去谁家串门,过得好的怕人嫉妒,过得不好的怕别人瞧不起。
居住在城市的人们,在一栋楼里的人们都从未谋面,邻居是谁都不知道也是常见的。大家上着自己的班,做着自己的事情,关着门过自己的日子。钢铁壁垒下的人情冷漠,确实让人向往农村的邻里和谐,但没人真的愿意回去。
与其在朋友喟叹人情冷暖,看不惯别人的冷漠。不如改变心态,主动和大家接触,为世界的温暖做点绵薄之力。
人情冷暖,有冷,就有暖的一面。
冷,是大家各自过各自的生活,这是一种生活状态,也是一种对生活的表达。
那暖呢?是这个社会总有好人愿意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帮一把,拉一手,这跟素质有关,这也跟心态有关:帮你,是希望你能过的好一点。
冷暖冷暖,相辅相成,而过度的冷和暖,就会给别人的生活带来麻烦。
过度的冷漠,会让人只看到生活的丑陋和悲哀,看着看着,便能从这些消极的影像重看到自己的影子。
而过度的热情,则会让别人感到不适,毕竟大家都需要自己的空间,也许我们能够理解一个人的热情是源自于他对生活的积极向往,但保持一点距离,会让大家生活的更加自在。
所以,冷暖是交替的如同春夏秋冬,少了哪个季节都会让这四季轮回尝不到生活的味道。
管好自己,是保持一个适度的冷,少给别人添麻烦,也能锻炼自己独立生存的能力。
少管闲事,是保持一个适度的暖,少管不等于不管,闲事之外也有一些需要他人援助的事情,一旦条件成熟,你的援手,会让被你帮助的人感到人生的温暖。
冷暖都是人世间的温度,用心去感受世界,不管美好亦是残酷,请你温柔,请你坚强,请心底还有一份希望
人生随笔心得 第2篇
现在,很多人活得很累,过得不快乐。可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有很多的烦恼。痛苦或是快乐,取决于你的内心。
有人说幸福是比较出来的,可比较同样能带来痛苦。如果能用“和自己赛跑,不要和别人比较”的态度来面对生活,我们就会轻松许多,也更容易找到幸福的入口。
生命是自己的,生活也是自己的,不要把太多的时间浪费在和别人的对比上。每个人都有令人羡慕的东西,也有内心感到缺憾的东西,没有谁能事事如意。
生活的最高境界就在自由,很多人都想活得随心所欲。幸福的时候我们觉得是世界的中心,一旦身陷痛苦,我们很容易就开始怀疑世界,怀疑以前坚持的东西,还会怀疑生活本身。
生活什么都不是,也可以是一切。关键是人,若生活像一杯白开水,有人在其中放入了蜂蜜,有人放入茶叶,果汁,盐甚至是毒药。在杯中放入什么是你的权利,你尝到了什么滋味是你选择的结果。不要怨天尤人,世上没有不平的事,只有不平的心。好好善待生活的水杯,让它保持洁净,心也自然平静。
当痛苦如灰尘掉落生活这杯水,我们可以选择让心静下来,慢慢沉淀那些痛苦。也可以不断地去搅和,妄想消融这一粒粒灰尘,当然痛苦就会充满我们的生活。没有谁的生活始终充满幸福快乐,总有一些痛苦会折磨我们的心灵。生活中烦心的事很多,有些你越想忘掉越不易忘掉,那就记住它好了。就像这一起感悟人生杯水,如果你厌恶地振荡自己,会使整杯水都不得安宁,混浊一片,这是多么愚蠢的行为。而如果你愿意慢慢地、静静地让它们沉淀下来,用宽广的胸怀去容纳它们,这样,心灵并未因此受到污染,反而更加纯净了。
闲时问问自己:我要做一杯怎样的水?
世间的水有清的,也有浊的,更有脏的,我们到底是应该做怎样的一杯水呢?
可能这世界没有一个人可以自信地说自己是一杯清水,怎样的道德才堪为“清”呢?清纯无瑕,纤尘不染的那种清!每个人的自私心让他无法做到清纯无瑕。而我们生活的世界本来就是灰尘组成的,想保持纤尘不染必然是痛苦而艰难的。试图保持一直做一杯清水的想法是天真的。没有一个人的生活可以失去与自己之外的世界的联系,所以没有人可以做一杯清水。那些遁逃到了世外的隐士、自认为剪断了尘缘的出家人,也只是想把一杯浊水过滤一下,让自己变得没那么混浊或者别再更混浊下去。
做一杯肮脏的水也不容易。因为世人的眼睛已经确定了清水与脏水之间有一个好坏的标准,脏水无可非议地是“坏”。脏水里加入再多的清水,也不可能变成清水。
人生随笔心得 第3篇
动画短片《人生》的题材内容是教育短片, 呼吁大家珍惜时间。故事主要讲述人生中求学、步入社会及脱离社会三个阶段。
我设计的逐格动画相对于二维动画而言, 采用的是真人与二维绘画场景相结合的方式, 这样会更有真实性, 并且每一个阶段会用不同的技法来展现, 每一个阶段都给人一个新感受。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 是一种很难用计算机模拟的、自发的、不连贯的、笨拙的魅力的动画短片制作形式。
二、设计构思
首先, 我的课题设计灵感来源于生活, 现在的人们渴望幸福的生活和享受幸福的过程。然而, 他们为了这种渴求被满足后的愉悦感觉, 而失去很多很多美好的回忆。而随着时间的流逝, 每一个幸福的感觉都是会消失的, 又因为不满足是人的本性, 所以, 人们会继续寻求新的渴求, 寻找新的幸福。如此循环往复, 就是一个人的人生。
其次, 短片的定位是适合于电视播映的教育短片, 让其观者明白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从而让观众从中思考该如何去生活。本片的内涵在于通过求学、步入社会、脱离社会三个人生阶段表达出在看似相同的人生规律中, 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路去走, 盲目的追求未必是件好事, 通过本片剧情的表达来解释人生的定义, 短暂的人生中, 如何去走才不会枉费每一分钟, 没有回头路的路上, 是我们应该斟酌思考的问题。本片是真人与二维手绘场景的结合。具体来说, 它一改传统逐格动画的风格, 实现了真人逐格动画的趣味性, 以及表情上的可随意性, 生成了一种新的表现形态。
三、设计内容
任何短片的制作都离不开对镜头、景别及拍摄的操作, 在短片《人生》的制作中也不例外, 它们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分镜头。第一、分镜头的设计是一部动画片成功与否的关键, 它是将文字转化成立体视听形象的中间媒介, 主要任务是根据剧本设计出相应的角色造型及场景, 把握整部片的节奏、叙事风格以及保证整部片的流畅性。第二、由于逐格动画的本质所决定, 所以镜头画面设计对于整个短片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在本片的分镜头制作上下了很多的功夫。第三、本片运用镜头数量共83 个, 片长5 分十三秒, 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表达丰富的感情和个性化的思想。由于本片是采用真人与二维手绘场景相结合的, 所以分镜头主要根据剧情的起伏来设计。镜头的拍摄以固定镜头为主, 运动镜头为辅。例如, 本片的第一个镜头就是运动镜头, 然后就是其书从画面滑过, 这样镜头与镜头的衔接很连贯, 较好的交代其场景及人物角色的形象, 力求使观众看着明了。
其次, 为景别设计。第一、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 而造成被摄体在电影画面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景别的划分, 一般可分为五种, 由近至远分别为特写、中景、全景、远景。在短片中, 交替地使用各种不同的景别, 去处理剧情的叙述、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和人物关系的处理, 力求增强短片的表现力。
第二、对于本片景别的设计是以全景为主, 中景和特写为辅。人生三个阶段的镜头组接是按照人的思维规律来组接的。例如:本片在求学阶段中, 以书为滑板向前滑的过程中, 先是给人物一个全景, 这样是给为了交代人物的动作及场景;紧接着给了人物一个脚步滑特写, 表现其滑的速度, 表现其向前滑的速度;随后就是给人物一个上半身的近景, 此镜头是交代人物与背景关系;最后在给个人物全景;这样的景别衔接就很流畅, 不会让观众看着视觉错乱。
再次, 是镜头的拍摄问题。第一、由于逐格动画的特殊性, 短片以固定镜头为主。为了避免以往画面的呆板, 在拍摄时我适当增加了运动拍摄方式。以分段切割的方式拍摄方法, 以几个不同的画面大小与角度来表现被摄体的位置、环境和动作。
第二、尽管每个逐格动画师的工作习惯略有不同, 但是我基本遵循着先整体后肢体的操作规则, 即先调整偶形的身体位置, 而后是身体的动作, 最后是肢体和五官的动作的顺序来操作人物动画。首先拿出定位仪, 将指针指向要制作动画的部位的参考标定点。以定位仪指针的针尖为参考点, 人物肢体使之移动到下一个动画拍摄位置, 位移距离是事先计算好的。对于复杂的动作, 有多少个肢体同时做动作, 就需要多少个参考标定点。当所有的动画操作都完成后, 撤去所有的表面定位仪, 而后拍摄一格画面。就这样周而复始地, 一格一格地操作动画直到这个镜头结束。
第三、我以全景画面拍摄全家聚会的情形, 如果要特別拍摄其中的某人时, 一般我习惯在不停机的情况下, 就直接ZOOM IN到他的特写, 如此一来画面的准确度及稳定性就大打折扣。如果改用两个或三个不同大小的固定画面来表现, 无论是准确度、稳定性、及画面的节奏感上, 就精彩了许多。因此拍摄时不需要做太多变焦动作, 以免影响画面稳定性。而画面的变化, 则利用位置的变换如侧面, 高处、低处等不同的位置来拍摄, 其呈现的效果也就不同, 画面也会更丰富。
摘要:本篇论文从亲身制作动画短片的经历出发, 短片《人生》采用的是真人与二维绘画场景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区别于以往的逐格动画形式, 应该说别具趣味, 形象也更加真实, 主要把自身的制作心得介绍给大家, 同时阐述制作中几个较为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逐格,动画,制作,心得
参考文献
[1]杨益.浅谈定格动画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安徽文学, 2010, (06) .
[2]李聪.探讨动画的分镜头[J].现代装饰 (理论) , 2012, (08) .
人生随笔三题 第4篇
你一直在等待。不管你在意不在意,等待就已跟你生命的脚步在走:你等待理想的实现,你等待真挚的友谊,你等待醉人的爱情,你等待金钱和地位以及那些可以言说或不能言说的人生其它的种种。这一个又一个,一次又一次的等待就这样贯穿了你的一生,你必须坚持这些等待,除此而外,你别无选择。
等待很美。在那些漫长的永无尽头的等待中,你用美好的思想和纯情的目光装扮每一个平平淡淡的日子;你用梦幻的花香,熏染一个接一个的明天。等待让你充满了柔情和憧憬;等待让你的生活充满了美好的诗意。或许你所等待的东西在一夜梦醒后的晨晖中就会悄然来临,而有些你等待的东西则会在长久的渴望中若隐若现。
等待很苦。人生的等待又常常流淌着寂寞和孤独,常常让你焦躁不安,让你忍受你想或者不想、你该或者不该、你能忍受或者不能忍受的一切。
世界和人生就这样在等待中变得光彩夺目或光怪陆离。等待交织着汗水和泪水,交织着平庸与崇高;交织着成功和失败;交织着真善美与伪恶丑;交织着痛苦和欢乐,温馨与孤独,忘却和怀念。
品味等待,为了你短暂而又漫长的一生;学会等待,为了你艰辛而又美丽的一生;让对人生崇高目标,对真善美的追求化为坚韧的信念,始终陪伴着你的等待吧。
品味寂寞
寂寞是人的影子,人们无时无刻不被寂寞牵扯着。伟人有伟人的寂寞,即高处不胜寒;凡人有凡人的寂寞,即独处深闺无人识。所不同的就是排遣寂寞的方式各不相同。
从字面含义而言,所谓寂寞就是孤独冷清的意思。很多人都认为人多场面热闹就不会寂寞,于是倾其精力追逐簇拥的鲜花和雷动的掌声。然而,天下再热的茶也会凉,天下再奢华的宴席最终也要散,等人去楼空,花谢草枯,依然会门庭冷落,车马稀疏,进而陷入一种更深的寂寞。浮华喧闹永远也不能够真正赶走寂寞,因为真正的寂寞来自灵魂深处,只要是灵魂尚存,寂寞就无处不在。
寂寞是人生的一种品味,像遗世独立的冰山雪莲,像高翔蓝天的沧桑老鹰,像被意外柔情击伤的赳赳武士。在朔风吹折衰草的薄暮,在冷雨敲打孤窗的夜晚,在生活的每一个折痕里,时时刻刻以一种平静的心情去面对寂寞,去品味寂寞,就会感到寂寞是生命的朋友,是人们感知自我的捷径。在寂寞中,可以听到时间在如水的月光里流动的声音,可以感觉到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意味深长地翻动着一页页记忆之书。
听听悠悠音乐,饮点淡淡的酒,想想雪一样从容飘落的生命过程和雾一样婉约的人生季节,在寂寞中要做的事很多很多,寂寞是另外的一种充实,重要的是你是否能够以一种平静、理智的心情来对待它。
牵挂
牵挂,是一份缠绵,一缕相思;牵挂,是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是一句依依惜别的殷勤祝愿。走南闯北的人,被牵挂,是幸福;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人,被牵挂,是凄凉。
走进人生,便走进了牵挂。牵挂是人生符号,时时刻刻缠绕着人的每一个脚印,每一缕灵感。拥有了牵挂,便拥有了人生的喜怒哀乐。那“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怀念,是牵挂的折磨;那“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红豆,是牵挂的寄托;那“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美酒,是牵挂的蕴含;那……
牵挂,是酒是丝,把两颗遥远的心牵进浓郁醇烈的酒里深窖;牵挂,是鸢是线,无论飞得多高的鸢,愫愫情怀仍捏在他(她)手中。
人生随笔心得 第5篇
生活就是这样,看似无情,却在一直教会些我们什么,用心体会你的生活,能发现每一天都有值得的事情。
微笑向暖,安之若素。心存美好,微笑中带着阳光,安于生活,对生命中不期遇的困难与挫折不抱怨,不沮丧。做一个明媚的自己,要像平常一样。我们需要面向太阳微笑或者需要像向日葵一样面相太阳。
你若微笑,清风自来。有些坎,没有人能翻越,可又近在咫尺;有些水,有你的影子,一笑而安,给人宁静,楚楚而动人。憧憬多久,苦等多少春秋酷暑,日落云起,鸟倦鸟飞。有座山叫人心,有条河,谓之缘分,有一种爱叫等待。缘分临门,于屋下窃喜,心宽则明,心乐则美。
请用最好的心情,迎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它不仅照在你的脸上,而且洒进了心里,渗透到你的血液,浑身充满了透亮和光明!
请用最美的笑容面对你遇见的每一个人,面对每一件事,不管这件事情对你来说多难或者多易!因为不论怎么你必须得面对,与其哭丧着脸还不如开心的带着笑容去面对,也许在轻松愉快的心情环境下,其实一些难办的事也会化繁为简、高效处理!
请用最真诚的爱去面对每一个人,让爱洒满人生的旅途,你的人生将会春风化雨、一路鲜花,即所谓爱出者爱返,当你毫不吝啬地付出爱的时候,你会收获成倍的爱!你的笑是你的成本,你的爱是你的投资,真诚地坚持做,让温暖流转,爱布四方,世上没有比这个回报更高,更舒心的。
尽管日子很平淡,却也有闪光的,尽管会有一地鸡毛的琐事,却也会有开心和快乐,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若我们不抱怨,湖涂一些,烦恼就会少些,日子即便是平庸,但也活得踏实安稳。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生活多了一些责任。80后的我与岁月已是隔着几重山水,曾经我们都想活成自己的模样,却不得不向生活妥协,曾经我们都曾想用双手握紧光阴,却也不得不随波逐流。
生活实苦,没有谁的天空永远阳光明媚,也许只有熬过了不如意,才能更好地拥抱诗和远方。活着,只要今天比昨天有一点进步,就要懂得满足。
如今,淡淡的日子依然如旧。每天看着第一缕阳光透过洁白的窗帘折射进来,让我懒洋洋的不想起床,因为好想多睡一会。可是,那喜欢而又惹人烦的鸟儿在窗前叽叽喳喳在呼唤我起床。所以也就起床感受一下清新的空气,让我们生活中多一份美好。
关于人生故事随笔:人生的味道 第6篇
这让我不自觉的联想我们的人生是什么味道的呢?是我们常说的酸甜苦辣咸么,也许并不是,人生原本就是一个平淡的过程,是我们给他赋予了各种滋味和意义。可能有一天你会誉满天下,然而生活或生命本身并没有因此觉得更加荣耀或悲伤,它只是单纯的看着你,你此时此刻彼时彼刻的任何一种心境它都看的清清楚楚,可是又从来不发表任何意见,引起我们情绪震动的从来也都是我们自己。
大多数人也许注定此生平常,其实很多人并没有想过生活到底是什么,他们觉得生活就是活着的过程本身,无所谓好与坏,只有最底层的一个标准,是否还在继续活着,是的话便尽力而生,否则便慷慨赴死。这类人我倒是经常在山野农家多见,倒不是因为他们超脱自然万物了,也许只是没有把意识提高到这一思想层次,有时候反而显得像是用另一种方式超脱了似的,这不得不说也算是一种人生的豁达。然而我们这些所谓有了知识文化的人,似乎每天都在想着怎么活的更好,走的更远,甚至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有一天会死去,我们把生命当成一种激进似的励志史诗,每天看着现实中的种种而心生迷惑,既觉得自己像是在前进,可是又仿佛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这算不算是一种令人唏嘘悲哀的呢?
有人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好像人生看起来是如此艰辛难过,虽然说这句话的大师是在想表达取其一二点乐之意,可大多数人都是在用这句话来讽刺自己多磨难的人生。看的开,真的是一个值得品味的词,因为我们注定了要走一段自己觉得艰难的路,你看得开也好,它不会因此而把崎岖小道给你变成阳光大陆,也不会因为你看不开,就让你觉得只见彩虹无所谓风雨。生命的过程还是它本身,你我只是这过程中的一员,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其实是这个生命的形态,悲喜交加的常常是我们自己。
突然想起现在人常说的岁月静好了,可是有谁真的能安于静好的岁月呢?那些平淡的期望不应该成为一种祝福,它应该变成我们内心的沉淀才是。当然我并非是说让我们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只是当我们无法改变得失或本来得失之时能够真的坦然面对,不起波澜也许很难,但尽可能把自己沉淀下来,我们才能看到更真实的自己!
就像陶渊明那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何尝不是一种豁然而鲜活的生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