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范文第1篇
教材分析:
本课在人教版中是《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继续。主要以台湾和大陆的交流方式为主线,介绍了50年来台湾和大陆关系的变化,旨在说明台湾是中国不可以分割的一个部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潮流所在。让同学们认识到统一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党和国家为了台湾能够顺利回到祖国怀抱,正在做着不懈的努力。 教材重点:
了解祖国大陆和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教材难点: 两岸关系的变化以及对台方针的变化。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汪辜会谈”以及“九二共识;”海峡两岸交往概况。
2、能力目标:从课本中归纳两岸关系从隔绝到交往 日益密切的变化,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证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并且在国际上得到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对台方针,调动爱党情节;认识统一是大的历史趋势,树立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培养唯物史观;坚决反对台独。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资料:《乡愁》《望大陆》 板书设计:
1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2 日益密切的交往
① 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台湾
①1990年:海峡交流基金会
② 20世纪50年代:和平方式
②1991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③ 改革开放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③1993年:汪辜会谈
④ 1995年:八项主张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窄窄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大屏幕打出《乡愁》让全班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提出问题。
问题一:从诗中你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情怀?诗中最后一句“一湾浅浅的海峡指的是什么呢?诗中反映了海峡两岸当时处于一种怎么样的状况呢(因为国民党在败退台湾之后,国民党推行“三不”政策,即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坚决杜绝和大陆的交往。)
问题二:我们现在喜欢的周杰伦、飞轮海这些歌手他们是来自哪里的?台湾的歌手现在可以在大陆开演唱会,可以来这里和喜欢他的歌迷交流,在过去,它曾经是个美丽的幻想。但是现在却变得稀松平常起来,这是为什么?(20世纪50年代确立了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后确定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缓和了两岸关系,推进了祖国的统一大业,现在两岸交往日益密切。)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是由于当时国民党的一些政策使得在过去接近四十年的时间里,海峡两岸的亲人们一直处于骨肉分离的痛苦之中。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我们的党和政府在实现祖国大一统的道路上不断的努力。这一节我就将和同学们一起来了解海峡两岸这50年来关系变化的风雨历程。
2、进入新课
一、课件展示,提出问题概括出我们党和政府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过程中不同的阶段都制定了哪些不同的方针政策?教师板书。
二、指导学生阅读P65-P66第一部分推进祖国统一大业里面的内容,因为阅读是学习文科的基础。只有有了很好的阅历理解能力才能读懂史料。
问题一:根据前面同学的回答我们发现新中国刚成立时,党采取的是武力解放台湾的方式,这是为什么?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为什么又确立了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而到了改革开放后,党为什么不再用解放一词谈台湾问题,而确立和平统一祖国的“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问题二:归纳我们政府在与台湾交往的过程中的几个大事件,教师板书。
三、学生展示收集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师出示课件总结第一节内容。提出讨论: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他们的解决方式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四、进入第二个部分日益密切的交往。教师展示相关的资料,如时间允许,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在阅读完这一部分的内容后思考并回答书上P68的问题。
五、教师总结: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无论是从个人盼望祖国统一这样的情感还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我们都不允许台湾独立的这种想法。四十年的家庭离散,骨肉分离,成为多少人心中永远无法治愈的伤痛,多少人心中永远难以弥补的遗憾。我们是多么迫切的期望我们的宝岛台湾能够早日的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在今天这一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想为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朗诵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老先生的《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望)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历史不允许背叛,人民的感情不允许一再遭到伤害。在党和人民的呼唤之下,在台胞思乡之情的促动之下,海峡两岸交往日益频繁起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在不久的将来,宝岛台湾一定会重归祖国母亲的怀抱。我们热切的期盼着这一天的早日来到。 课后练习:
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范文第2篇
能力目标:培养并锻炼学生以下能力:归纳分析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客观评价历史现 象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史论结合地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两岸交往信息的交流学习,认识到两岸人民血脉相连,台独分子想使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的企图永远不会得逞,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从而也树立起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教学难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知识链接】
什么是一国两制?香港和澳门是何时回归祖国的?目前还有哪一地区未和大陆实现统一?
【学习过程】
一、独立试航(自主学习课文,完成基础知识,并记下发现的问题)
(一)阅读第一自然段,以时间为顺序学习总结党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中做出过那些决
策: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明确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世纪50年代中期,
又确立了争取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3.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又确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政方针。4.不久,在邓小平提出“_____________”的科学构想的基础
上,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二)党和政府对台基本方针形成后在推进祖国大业的过程中取得显著成就是什么?带着问题
阅读第二段内容: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了“_______”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海峡两岸同胞近_______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思考:两岸为什么说是38年的隔绝状态?
(三)随着海峡两岸的交流日益密切,还有那些重要的民间活动,阅读第三段课文内容,找出
答案:1.______年台湾成立了______________会,______年祖国大陆成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
会。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2.1992年,两会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成共识。
3.汪辜会谈:________年,海协会会长_______________和海基会董事长_____________
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
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四)江泽民的八项主张:______年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这八项主张
是新时期推进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指导思想.
阅读第四段课文,对八项主张的内容中的六项做到了解大意。要记住第一项“坚持
________________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1.台湾问题在历史上是怎样造成的?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课本第68页动脑筋
3.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把祖国大陆20多年来制定的一系列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这是一部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推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法律,是一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维护台海地区 和平稳定的法律,是一部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法律。
请结合当前两岸关系,谈谈《反分裂国家法》制定的重大意义。
三、巩固小结
学习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惑?(注:收获可以从知识、能力和认识等多个方面谈;如果尚有疑惑,当堂互助解决)
四、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
1. 毛泽东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毛泽东这段话所反映的基本思想
是 () A.用武力解放台湾B.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C.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D.维持台湾现状不变
2、 我国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是在( )。
A.新中国成立后B.澳门回归后C.改革开放后D.香港回归后
3、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是(
)。A.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B.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C.汪辜会谈D.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4.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的最重要的“共识”是()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加强两岸的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C.海峡两岸和平谈判可以分步进行D.不以政治分歧去干扰两岸经济合作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两岸中国人完全可以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谈判解决两岸的政治分歧,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材料二 近年来,“台独”分裂势力的活动不断加剧,给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给两岸关系发展和国家统一造成了严重危害,也造成了岛内的思想混乱和政治动荡。
请回答:(1)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实施这一方针的前提是什么?(2)当前,海峡两岸实现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3)结合现实,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台湾问题?
五、拓展提升(关注现实,知识拓展,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范文第3篇
一、【学习目标】
培养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能够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知道教学相长的含义,懂得师生之间要彼此尊重。
二、【自主预习】 1.教与学的关系
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__________的过程。 (1)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________。
(2)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________”。 2.教学相长的要求
(1)态度:主动参与、____________。 (2)具体做法及意义
①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__________,
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____________。
②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____________,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3.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____________,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1)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____________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2)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________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3)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____________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4.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学生乐于学习,老师____________,师生之间____________、相互关心、携手共进。
5.如何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
(1)________,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①做法:要尊重对方的________、个性差异、________等。
②原因: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____________。 ③表现:尊重老师不仅体现在我们内心的____________,而且表现在与老师日常交往的________中。
(2)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________。
①原因: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________,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________。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
②做法:我们应该主动关心老师、____________。
三、【练习题】
1.在新型师生关系背景下,我们可以(
) A.在课堂上直接指出老师的错误B.把老师当成良师,又当成真挚的朋友 C.让老师主动迎合我们D.与老师交往不必注意礼节,可以称兄道弟
2.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下列选项体现这一师生关系的做法是(
) A.甲同学向班主任提出了班级管理的不同意见,班主任很生气 B.乙同学性格开朗,经常与老师开玩笑
C.丙同学在课余时间与老师共同探讨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D.丁同学敬畏老师的尊严,路上遇到老师故意绕道走开 3.《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因,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学相长”告诉我们(
) A.学生要听从老师的话,才能有所长进B.老师是学生学习榜样,有许多长处 C.师生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共同提高 D.学生与老师各有所长,学生不能超越老师
4.右图是某学校开展的教学实验结果,这不仅提醒老师要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的手段,也在警示学生(
)
A.不要太在意老师的表扬和批评B.要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C.老师的表扬都能提高学生成绩D.老师的批评会使学生成绩下降
5.在学校生活中,我们偶尔会被老师误解,也会与老师发生矛盾,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找来家长质问老师B.拒绝听课,与老师对抗 C.不分场合与老师顶撞D.主动与老师沟通 6.[2015聊城] 2015年4月15日,网友“希望小佳”在百度聊城吧发了一篇名为《因为一座“塔”,爱上一座城!》的帖子,回忆了自己在聊城大学的生活片段,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恩和青春的追忆。下面是网友对“希望小佳”的评价,你认同的是(
) ①“希望小佳”用这种方式表达了对学校和老师的感恩之情 ②只有在离开学校后,才能表达对老师的尊敬
③“希望小佳”想用这种方式引发网友关注,走红网络 ④我们应向“希望小佳”学习,珍爱友情,感恩老师 A.①②④
B.②④C.①②③
D.①④
7.某班班委为了促进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特意在班会上安排了一次“师生谈心会”,在会上同学们和老师敞开心扉,热情交谈
小飞:李老师,感谢您!您给了我无尽的帮助和爱,我不会忘记,是您使我逐渐成长。 李老师:小飞,谢谢你!其实,我做得还很不够,我会努力做你们的知心朋友的! 小天:夏老师,我想对您说声“对不起”!那次英语课上,我的鲁莽和冲动伤害了您,还扰乱了课堂秩序。
夏老师:小天,说“对不起”的应该是我,我误解了你,错怪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