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人工流产心理护理
来源:莲生三十二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人工流产心理护理(精选11篇)

人工流产心理护理 第1篇

1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的心理特点

1.1 焦虑

避孕失败或意外受孕者, 怀孕后精神紧张, 情绪不稳定, 既希望尽快结束妊娠, 又担心手术会给机体带来创伤和痛苦, 担心今后避孕失败而再次怀孕。已婚未产者同时还担心人工流产术影响今后的生育, 期望有技术过硬的医护人员为自己手术, 从而导致过分的焦虑紧张。

1.2 抑郁

未婚先孕者, 受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 多数不敢面对父母、老师以及同学和同事, 觉得没有面子做人, 沉重的心理压力, 使其惶恐不安, 给健康埋下隐患。她们害怕隐私泄露, 懊悔当初的一时冲动, 自责自己的轻率, 心情非常抑郁。她们心境低落, 少言寡语。有的家属对她们缺少关心和照顾, 使她们产生孤独无助感, 加重抑郁情绪。

1.3 恐惧

无痛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后终止妊娠的补救措施, 患者是在被动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的。多数患者并不了解手术是怎么回事, 有的怕医生技术水平不高或手术本身会给机体带来损伤和疼痛, 担心手术造成大出血, 怕手术不成功给今后的生育带来影响, 恐惧情绪随手术日期的临近而逐渐加剧。

2心理护理措施

2.1 应用首因效应, 沟通医患感情取得患者的信任

首因效应是人们首次接触某一事物所获得的感知, 由此而形成的第一印象。良好的首因效应是我们接触此类患者的重要条件。患者由于面临手术, 一般都存在担心、紧张、恐惧心理, 她们常通过医护人员的语言、态度等来判断自己将要面临的处境。所以要以美好的语言、和蔼的表情、热情的态度与她们建立友好的医患关系。及时予以鼓励、赞扬, 或设法转移其注意力, 排除恐惧心理, 化解不良情绪, 来帮助患者解除陌生感、不安全感和孤独感, 为做好手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加强术前指导, 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手术

重视术前心理护理, 帮助患者稳定情绪, 解除焦虑, 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手术患者的焦虑、恐惧程度, 主要取决于其对手术的认识和术后并发症的担心程度, 术前给患者耐心、详细解释手术方法、术后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 多给患者关心、理解、支持。

2.3 创造良好的手术环境, 舒缓患者紧张心理

不良环境会增加患者思想顾虑而影响手术;反之, 良好的环境会使人心情舒畅, 消除恐惧、顾虑。保持手术室安静、静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被服整洁, 医护人员着装整洁, 用语文明, 不在室内随意闲聊、嬉笑、大声喧哗。让患者更好地适应环境, 减轻恐惧、焦虑情绪。

2.4 提供优质服务, 取得患者的信任

精湛的医术和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做好术前准备, 做好各项辅助检查,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术中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创伤和心理刺激, 各种操作轻柔熟练。手术开始时与患者交谈一些话题, 分散注意力。术后患者若感觉下腹隐痛、尿急、便意, 应告知患者上述症状是子宫收缩而引起宫缩痛 - 即下腹隐痛, 也由于子宫位于膀胱和直肠之间, 手术时可能引起膀胱和直肠刺激而引起尿急、便意感, 但症状会逐渐缓解。异丙酚也有头晕的副反应, 少部分患者会有头晕, 对患者的神态、言语行为等各方面表现及异丙酚的副反应要密切观察,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做出相应的及时准确处理。

3体会

现代医学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患者的心理问题日趋受到重视。心理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的一个重要环节。得到患者的配合, 才能给手术和患者本身一个满意的效果。无痛人工流产术虽然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 从我们的经验来看, 患者术前普遍存在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 护士应该根据患者的不同的文化, 职业, 经历, 和心理需求等有效的开展心理护理, 使患者从身心两方面为手术和术后恢复做好准备。通过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心理护理, 解除患者对无痛人工流产的思想顾虑, 而且也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以及由于术前心理准备不充分而引起的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对术后机体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使患者的伤害降到最低,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理质量, 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摘要:人工流产是一种安全、简便, 而且必不可少的节育补救措施。虽然无痛人工流产已经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 但是人工流产, 特别是重复流产, 不同程度地对妇女产生生理、心理上的不良影响。因此对人工流产妇女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人工气道患者护理新进展解读 第2篇

人工气道是导管经口或鼻插入或气管切开所建立的气体通道,有能够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误吸,并能经行辅助性和控制性机械通气的特点,但是由于破坏了自然机械性防御机制,增加了肺部和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病率。常见的人工气道为:经口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现将一些国内外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1.保持人工气道的通畅

建立人工气道后,上呼吸道的自主加温、湿化、过滤和咳嗽功能减弱,防御能力减弱,造成气道干燥,易形成痰痂或血痂,导致气管堵塞、缺氧,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对此类患者保证足够通气和气体交换的关键措施是合理的气道温湿化和有效吸痰。1.1气道的温湿化。1.1.1气道温湿化的意义

气道正常时鼻、咽腔、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和湿化的作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后,上呼吸道失去了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和湿化作用,造成下呼吸道失水、粘膜干燥、分泌物干燥、纤毛活动减弱或消失,排痰不畅,易发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加强气道的温化和湿化可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1.2气道温湿化的方法

(1)蒸汽加温法:将水加温后产生蒸汽,与吸入气体混合可达到温化和湿化的双重作用。呼吸机上一般都有加温湿化装置,其湿化的效果受吸入气量、水温、气体与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气流量越大、水温越高,水的蒸发就越快,一般吸入气体的温度在32~37℃之间为宜。加温加湿器内的水不可太少或烧干,应经常添加无菌蒸馏水。加热后的蒸汽进入气道以前遇到较低的室温,部分会凝集在管路中造成管路积水,应经常将管道积水和集水瓶内的水排倒干净。

(2)雾化器雾化:现代呼吸机一般在吸气管路中接一雾化器,利用射液原理将药液撞击成微小的雾滴,悬浮在吸入气流中,随病人的呼吸进入呼吸道起到湿化的作用。雾化器主要用于间断的药物雾化治疗,用来稀释痰液,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α糜蛋白酶,沐舒坦、爱全乐、普米克令舒等。

(3)气道内直接滴注:可采用间断或持续气管内滴注法进行气道湿化,常用溶液为0.9%生理盐水、无菌注射用水或稀释后的碳酸氢钠溶液。间断注入就是每次吸痰前根据上次吸痰的粘稠程度判断是否进行湿化以及所需湿化液的量,一般每次量2~3ml如痰液粘稠可注入4~6ml。也可采用微量泵持续气管内滴入,须严格无菌操作,湿化液所设置的量应根据痰液的粘稠度随时进行调节。1.1.3 判断人工气道湿化的标准

(1)根据痰液的粘稠度调整气道湿化,湿化满意分泌物稀薄、能顺利过吸引管,导管内没有结痂,病人安静,呼吸通畅。

(2)湿化不足分泌物粘稠,吸引困难,可又忽然的呼吸困难、紫绀加重。(3)湿化过度分泌物过度稀薄,咳嗽频繁,需要不断吸引,听诊肺部及气管内痰鸣音多,病人烦躁不安紫绀加重。1.2 有效吸痰 1.2.1吸痰的指征

当患者有明显气道分泌物潴留的表现时,才有抽吸指征:患者听诊闻及痰鸣音、对呼吸机有抵抗、呼吸道压力升高报警、病人咳嗽、PaO2及血氧饱和度下降等。但抽吸痰液易造成病人不能耐受和对抗;同时因吸痰次数过多也带来不必要的气道粘膜损伤。听诊痰鸣音可及时发现气道内痰液蓄积,及时清理效果良好,可作为最佳吸痰指征。尽量避免无效吸痰、反复插管刺激。吸痰可导致反射性迷

走神经亢进,导致吸痰过程中易发生心跳骤停.1.2.2吸痰的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管一次性使用,分别用于气管、口腔、鼻腔吸痰。操作者吸痰前后洗手或戴手套。一般使用1个侧孔吸痰管,对痰多、稀薄、听诊痰鸣音多着,使用2-3个侧孔。对痰干、结块者,宜用剪断顶部的直孔管。(2)吸痰管插入时勿带负压,使用中心吸引装置时,应避免阻塞吸痰管的侧孔,无侧孔的吸痰管则用左手折闭后右手轻缓插入;使用电动吸引器吸引时,先不要踩脚踏。插入时动作应轻柔,插入后利用负压边吸边退出,适当捻转导管,吸及痰液时稍做停留以吸净。吸力适宜,一般负压15-20kpa,不可超过33.25kpa,以免负压过大发生气胸。插管长度应超过气管套管长度的1/3或更长,成人可以达吸痰管的2/3长度。

(3)每次吸痰插管不超过15s,吸痰前后加大氧流量,及吸痰前后各给5min纯氧吸痰时胸外按压辅助呼吸,吸痰管拔出后迅速接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或者呼吸机不停机。以防缺氧及肺泡萎陷,维持呼吸6-10次再吸痰1次,反复进行,直至吸净。

(4)气管切开者有69%出现胃内容物误吸,因此,吸痰应避免在患者饱食时进行,待患者休息后再进食或鼻饲,以减少患者恶心、呕吐造成的食物反流。夜间睡前吸净痰液,尽量保证患者睡眠。

(5)气管套管每个患者备2套,及时更换消毒,内管6-8h/次,外管7-10天/次。可以采用煮沸法、高压蒸汽灭菌法、高效化学消毒剂浸泡、双氧水浸泡等方法消毒套管。消毒之前应刷净套管内外壁的痰迹,用毛刷彻底清刷,痰液稀薄时可用棉球穿过内腔擦出痰液,痰液干结时先用双氧水浸泡、再用毛刷洗净。只用流动水冲洗的方法极易有痰迹存留在内壁,不可取.(6)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吸痰的目的和意义,以取得配合,应鼓励有咳嗽能力的患者自行咳嗽。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面色、脉搏,有无缺氧征象,观察吸出痰

液的性质、颜色、量,定期监测血气分析、痰细菌培养,以指导治疗。2.气管插管的护理 2.1气管插管的常见并发症 2.1.1 误入食管

误入食管是插管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部分患者因声门暴露不清或遇到肺水肿、严重颅脑外伤、颅底骨折时,不断从呼吸道涌出分泌物或遇到消化道频繁溢出胃内容物遮盖咽喉部,使操作者看不清声门,致气管导管误入食管。2.1.2声音嘶哑

声音嘶哑插管经过声门,可使声门创伤及声带受压。引起声带及杓间黏膜水肿,同时也对外展肌的神经末梢有影响,使声带运动而发生声音嘶哑。2.1.3误入一侧支气管

误入一侧支气管多为插入过深或插入后未及时固定移位所致。2.1.4溃疡、肉芽肿

局部严重损伤多次插管,可反复损伤气管内黏膜,插管固定不妥当,上下移动,反复摩擦,损伤黏膜,使局部纤维组织增生,肉芽形成,瘢痕愈合,管腔变窄,造成局部黏膜形成溃疡和肉芽肿,影响通气。2.1.5声门、声门下及气管狭窄

声门、声门下及气管狭窄多发生在较长时间的插管者。声门下组织疏松,尤其是儿童,黏膜上皮脆弱,损伤后易引起水肿、出血、感染致声门下狭窄。2.1.6气管食管瘘

气管食管瘘多发生在较长时间的插管者及气囊压力过高。插管气囊过于膨胀,压力过大,使局部组织供血不足,形成缺血性坏死。如气管黏膜淋巴管受压的压力超过30cmH2O,使气管黏膜血流中断,黏膜坏死脱落,甚至造成气管穿孔、破裂等并发症。

2.1.7心律失常多发于心动过缓或心搏骤停。

主要由于镜片顶端导管刺激会厌,反射性使迷走神经或交叉神经兴奋所致。2.2常见并发症预防和护理措施 2.2.1误入食管预防及护理措施

在插管后可通过按压胸壁、挤压简易呼吸气囊、听肺部呼吸音等方法确定是否误入食管,气管导管误插食管的第一征象是听诊呼吸音消失和“呼出气”无CO2施行控制呼吸时胃区呈连续不断的隆起;脉搏氧饱和度骤降;全身发绀;同时在正压通气时,胃区可听到气泡咕噜声。如果误入食管,需立即拔管,吸净口内分泌物后重新插管。重在预防和及时处理,严禁暴力,防止反复多次插管,并充分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选择合适导管等。2.2.2声音嘶哑预防及护理措施

声音嘶哑多为短暂性的,在拔管、声带休息、抗生素及激素治疗,选择敏感性强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控制感染,保护局部黏膜组织的正常恢复。同时给予口腔护理2次/d,防止感染。2.2.3误入支气管预防及护理措施

在插管前评估患者支气管开口位置,选择大小、粗细合适的导管,插入后要即时固定,记录插管距门齿的距离,成年男子一般为22~25cm,成年女子为22~24cm,并固定牢固,防止固定不牢导致下移入一侧支气管造成一侧的肺部感染。插管时,密切观察呼吸活动的频率、幅度、方式,观察皮肤黏膜的颜色等,严格交接班。

2.2.4溃疡、肉芽肿预防及护理措施

熟练操作技术,严格操作规程,掌握要领、方法得当、动作轻柔。插管时,应选择生物相容性好,气囊壁柔软,囊压较低的硅橡胶插管。并熟记各年龄组合适的插管型号和合适规格的喉镜。在不影响通气量的前提下,宁小勿大,以防损伤气管黏膜。气囊压力应该保持在15~25cmH2O,班班交接无漏气。

2.2.5声门声门下及气管狭窄预防及护理措施

对于插管时间过长的患者可以拔除气管插管,给予气管切开;对于小儿声门、声门下及气管狭窄的处理,尚无标准和特效的方法,根据病情区别对待,必要时选择气管切开或其他方法加以治疗。2.2.6气管食管瘘预防及护理措施

每天加强气管的护理,定时检查气囊,避免气囊压力过大压迫气管使组织坏死;要定时放气,在放气囊前先吸净口腔和咽部的分泌物,充气套囊一般2~4h放气1次,每次5~10min[6]。可缓解气囊对气管黏膜的压迫。2.2.7心律失常预防及护理措施

插管时一旦出现心律失常,应立即汇报病情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发现心搏骤停后,要立即行心肺复苏,同时要继续完成气管插管。在不需紧急插管时,插管前可向咽部喷入1%地卡因可减少或避免对会厌的刺激。3.气管切开的护理 3.1气管切开常见的并发症 3.1.1出血

气管切开术后,伤口及套管内有少许血性物是正常的,一旦观察伤口及气管套管内不断地渗血,咯出鲜血,应及时报告医生 3.1.2皮下气肿

皮下气肿是气管切开术后较常发生的并发症,多是因手术的处理不当或病人剧烈咳嗽所致.一般发生于颈部及胸部,严重的可蔓延致头部、外阴和四肢。3.1.3伤口感染

伤口感染是气管切开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可引起局部组织的破坏,也可引起大血管溃破出现大出血,甚至还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而造成病人死亡。3.1.4内套管堵塞

气管内套管可被痰痂、血痂和其他异物阻塞,病人均出现呼吸困难和发绀,气道阻力高,吸痰管下入受阻,检查气管内套管均被痰痂堵塞。

3.1.5脱管

造成脱管的原因很多,如套管大小不合,皮下气肿,护理人员操作不熟不慎,外套管系带过松等等都会引起外套管脱落。外套管脱落直接引起喉梗阻,它将危及病人的生命。3.1.6纵隔气肿和气胸

纵隔气肿、气胸是气管切开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如果观察处理不及时准确,可在短时间断送病人的生命。3.2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措施 3.2.1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经常巡视,重点观察病人伤口出血情况,气管切开术后,伤口及套管内有少许血性物是正常的,一旦观察伤口及气管套管内不断地渗血,咯出鲜血,应及时报告医生。随即将病人送手术室,按气管切开术重新打开伤口,结扎出血部位,防止血液流入气管引起窒。3.2.2皮下气肿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轻度皮下气肿一般24小时内停止发展,35天可自动吸收消退。临床中注意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皮下气肿的范围,有无发展趋势等都要记录清楚。严重皮下气肿大约要2周左右才自行吸收。护土发现病人出现皮下气种,应及时报告医生,协助病人做胸部透视,排除纵隔气肿,气胸的可能。还要注意随时防止因皮下气肿而发生脱管,当皮下气肿逐渐吸收时,及时调整好管系带,防止因脱管发生窒息.3.2.3伤口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术后加强抗感染治疗,经常保持伤口清洁,这是防止伤口感染的主要措施。临床护理中要做好以下几点:遵医嘱给强有力的抗生素静脉输入,预防和控制感染.手术切口消毒,换敷料,套管外口以单层生理盐水纱布覆盖,纱布层数不可超过2层,以免影响呼吸。气管切开处敷料采用中间剪开Y型纱布加垫,每日换药

2次,敷料有污染应随时更换,更换时严格无菌操作,并仔细观察伤口情况。保持气管切开护理包的清洁干燥,无菌状态。保持吸引无菌操作,及时更换吸引管,吸引用的无菌水定期更换,一般8小时更换一次。气管切开护理包每日晨更换一次,一旦污染随时更换。

3.2.4内套管堵塞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行气管切开术后,气管造瘘口是病人呼吸的唯一通道,保持气导管通畅是术后护理的关键环节.注意观察病人呼吸情况,经常倾听病人的呼吸音,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术后一周内由于套管刺激,伤口疼痛、剧咳都会使气管内分泌物增多,护士在术后一周内要经常巡视病房,发现痰液及时抽吸,保持气导管通畅。术后禁用吗啡,可待因、阿托品等镇咳剂或麻醉剂.因吗啡、可待因可抑制病人的咳嗽反射,阿托品可使痰液变粘稠形成干结不易咳出,造成诸管。每日取出内套管清洁煮沸消毒1-2次。分泌物粘稠时,可从内套管内滴入生理盐水或0.05%的a糜蛋白酶溶液,也可蒸气吸入,每日2次。3.2.5脱管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临床中务必要密切观察脱管现象,及时采取救治措施,保证病人生命安全。(1)脱管现象:①吸痰时吸引管不能深入外套管远端.②原有急性喉梗阻病人又立即出现呼吸困难、烦操、出汗、紫组等危象。③置棉花丝于套管口不随呼吸上下飘动.④外套管明显向外移动等等。(2)救治措施:护士发现病人脱管,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将病人超仰位,试行放入原气套管,若不成功,迅速打开气管切开包,拆去伤口缝线,用拉勾对称拉开伤口,在照明及吸引器帮助下撑开原气管切开处,放入合适套管。套管采用双带打手术结法固定,松紧以能容1指为宜,随时调节呼吸机支架,防止牵拉过度导致脱管,半脱管等并发症,更换敷料时勿解开系带,系带污染及时更换,及时系好。3.2.6纵隔气肿和气胸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在临床护理观察中,如术后病人出现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经检查气导管通畅,分泌物少易抽吸,病人又无脑水肿时,应考虑有纵隔气肿或气胸发生的可能,及时报告医生,协助病人立即做胸透和摄胸片,尽早明确诊断,同时急请内科、胸外科会诊,争分夺秒抢救病人.4.拔管护理 4.1拔管指征

导致气管切开的原因解除;通气功能足够;有效的吞咽及咳嗽反射存在;能吞咽口腔分泌物而不流口水;有效的心理支持;已成功通过放气实验。4.2拔管注意事项

拔管前1~2天用胶布制作小圆塞堵住气管导管口,经鼻呼吸;拔管前充分吸氧并吸除气道、口腔内分泌物;抽尽气囊内气体后迅速拔管,拔管后即让患者咳嗽,咳出气道内分泌物以确保通畅,以凡士林纱布覆盖伤口,外覆无菌纱布。5.小结

护理工作关系着病人的健康,要求我们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十分熟悉,专业技术十分熟练,人工气道要严格科学的管理,确保人工气道通畅,从而为治疗和抢救提供有利的条件。规范护理流程,护士必须熟练掌握人工气道的护理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格的无菌操作概念。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通过有效的护理,减少并发症,为早日拔管创造条件,提高抢救成功率。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对人工流产手术者的心理护理 第3篇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的最常见补救措施,常见的人工流产术包括:人工方法将胎盘从子宫里吸出,药物流产,刮宫,剖腹产。人工流产手术会造成疼痛,并且有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如继发不孕、宫内感染、子宫穿孔等,对妇女身心健康不利,尤其对未生育者危害更大。接受人流术妇女的社会、心理因素较复杂,往往由于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社会生活、家庭环境、传统习俗等文化因素的影响,造成心理或精神障碍,因此对人工流产妇女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极其重要,帮助她们解除思想顾虑及恐惧感,心理护理是不容忽视的。

1临床资料及方法

通过访谈及观察病人的表情、态度、语言、行为等对在我院行人流手术的135例病人进行了心理状况的调查分析,为施行心理护理提供临床依据。这些病人分為4种情况:①未婚先孕:②有避孕措施但失败;③年龄较大;④因违反计划生育被计生部门动员终止妊娠。年龄16~42岁,平均年龄26.8岁,确诊宫内妊娠6~9周。

2.护理措施

2. 1术前指导由专门护理人员对行人流术的患者粗测性格类型及精神状态。讲解人流手术的概念,向患者详细介绍人流手术的方法、过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目的。详细询问患者停经史、生育史,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时与病人进行交流、沟通。部分患者认为人流术疼痛剧烈,对其产生紧张和害怕心理;部分育龄患者担心术后会影响再次怀孕;对于未婚妇女内心充满内疚、后悔等心理,甚至担心自己遭到医护人员的歧视,对手术产生焦虑心情。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进行心理咨询与指导。针对已婚育龄妇女,向其解释避孕失败属正常现象,对未婚妇女的信息做好保密工作,取得家属及患者的信任。认真进行消毒隔离工作,每一步操作都会认真细致地进行,保证各种手术器械、用具运转正常。数据准确,操作熟练,让病人信任我们,愉快接受手术。

2.2术中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记录液体量,给予面罩持续吸氧,随时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如发现患者紧张,术中患者如疼痛明显,可进行适当的言语交流及抚触等。同时指导患者深呼吸及放松紧张情绪,缓解疼痛。切忌为了取得病人的合作而加以威胁、恐吓。在手术过程尽量动作轻柔,负压吸引机负压值准确,并且使手术过程发出的声音降到最低,这都能减轻病人的恐惧心理从而降低疼痛感。

2.3术后护理严密观察病人血压、脉搏、呼吸及神志变化,观察阴道流血情况,术后协助医师做相应的记录。并协助患者穿衣,扶患者下床休息防止跌倒,指导患者休息30min。体力恢复后方可回家。向患者详细交待术后注意事项。术后注意个人卫生,禁性生活及盆浴1个月,以防止增加感染阴道炎的危险,注意外阴卫生,阴道流血多或腰腹痛时随诊,注意避孕。

3结果

由于我们施行了切实,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完成的135例人流手术中,99%的病人都能顺利渡过手术期,手术疼痛感较前明显减轻,手术并发病如:人流综合症,出血、感染等也大大减少,而且护患关系更融洽,病人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

3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不再是医嘱的机械执行者,而要对患者进行身心及疾病的全面护理。这不仅需要护士具有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还必须加强自身的素责,坚持一心为患者服务的宗旨,做好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在人工流产手术中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的首选补救方法,但由于手术局部刺激,可导致手术者躯体的疼痛和心理的恐惧。部分受术者可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胸闷、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等症状。称为人工流产反应综合征。人流手术心理护理的目的就是通过护士的行为和言语,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使患者能够接受手术。并能使手术能够顺利进行,避免人工流产反应综合症的发生。护士在术前除要细心全面地做好护理工作,还要了解这些情况,工作中保持宽容、大度的平常心态,尊重她们以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的选择。与患者谈话应当庄重、认真、务实。使受术者得到护理人员家庭式的照顾和关怀,感觉到人性关怀的温暖与人性的恢复,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未婚先孕患者往往害羞、胆怯、自我责备心理,鉴于社会习俗、法律和道德方面的原因,有一定的心理负担,对于她们的护理,护士考虑的范围应该是很宽的,除了人工流产术本身涉及的问题外,还要考虑到患者的社会环境、心理状态等口。大多数人流手术患者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包括焦虑、紧张和恐惧类型,给予合理的心理护理不仅提高了人工流产手术的成功率,同时也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人工流产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第4篇

1 对未婚先孕患者的心理护理

未婚先孕的女青年多有自责、悔恨、羞愧等心情, 有负罪感。来诊时表现出害怕病情外泄, 希望尽量不让家人与他人知道病情。这类患者精神状态是属于胆怯型的, 她们从未生育过, 有些初次行人流手术, 精神处于高度紧张, 痛阈值低, 耐受力差。对这部分人在言语上不要斥责挖苦她们, 表情上不歧视她们, 我们要像对待其他患者一样, 保护患者的尊严和隐私权, 尊重她们的人格, 态度上要热情, 让她们对手术疼痛有思想准备, 甚至给予格外的照顾, 真诚地关心、体贴、真挚同情的情感给予一定的心理开导她们, 以理解、关爱、同情的态度与其沟通。目的让患者信任我们, 使患者保持心理上的平衡, 坦然的心理地接受手术。这类患者精神状态上属于胆怯型的。他们从未生育过, 又是初次做人工流产。这样的患者心理问题主要手术过程不了解, 及处于完全陌生的气氛中。在人流术时表现出痛阈升高, 耐受力强, 这就要求我们医务人员注意语言文雅, 表情和蔼, 同时注重患者的自尊心理, 并且善于向患者解释, 使她们适应手术过程和气氛, 消除不良心理反应。

2 对有避孕措施但失败患者的护理

这类患者采取了避孕措施但失败了, 患者存在忿愤、无可奈何、恐惧、甚至极度不安的心态, 担心今后避孕措施仍会失败, 继续受孕等。对手术紧张恐惧感, 在术中不配合、大哭大叫, 大汗淋漓。遇到这种情况, 我们首先要用肯定而又温和的语言让患者情绪稳定, 合理恰当地向患者解释, 减轻其恐惧症, 并坦率地告诉她们, 手术疼痛少, 时间短, 让她们全力放松, 心情愉快, 主动配合, 鼓励她们增强对疼痛耐受力及克制能力, 在术中采取询问病史谈话等不同方式, 分散其注意力, 减轻对疼痛的敏感性。并在术中对患者抱有同情心, 态度要诚恳、热情, 让患者感到医生和蔼可亲, 好的医患关系可以使患者感到安慰, 增强安全感, 精神有所放松, 减轻焦虑, 改善机体状况。对恐惧和痛疼而引起叫喊的患者千万不要加以训斥, 训斥只能增加患者的紧张和痛疼感。我们理解患者的心理感受, 对患者有同情心, 设身处地站在患者的角度为它们着想, 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告知患者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避孕用具及措施会不断进步, 将会给她们带来较大的帮助, 同时我们向患者保证会认真执行手术操作规程。

3 对年龄较大的患者的心理护理

这类患者来诊时, 她们大多处于紧张、尴尬的状态, 希望尽快、顺利地完成人工流产手术。这类患者精神状态属于紧张型, 由于年龄比较大, 在术中比较注重医生的年资、技术及职称。担心手术的安全性和后遗症。不良的、伤害性的语言非但不能取得患者的合作, 更可能使患者更加恐惧紧张, 更不能很好地配合手术, 甚至会引起不良的后果。这就要求医生以娴熟的技术, 护士热情而自信的态度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如:守在旁边为患者擦汗, 轻轻握住患者的手, 嘱其深呼吸, 轻抚患者的前额, 用关心的语气和她交谈, 分散其注意力, 从而解除她们的心理负担, 并告知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 否则越紧张越疼痛的道理, 使患者怀着良好的心情进入人流室。而切忌为了取得患者的合作而加以威胁、恐吓, 这些言行都会对患者产生不良的后果。

4 体会

来做人工流产的孕妇都有复杂而不同的心理特点, 需要我们仔细观察, 认真探索, 用我们的语言、行动和真情来解除她们的恐惧, 松弛她们的紧张心理, 增强克服疼痛的信心, 愉快地接受人工流产术。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 用良好的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患者, 用科学的道理去耐心说服她们, 消除不良的心态。良好的语言交流是社会文明的表现,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 语言修养显得更加重要。语言不仅仅反映了护患之间的人际关系, 而且对患者的情绪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 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 应贯彻临床护理全过程, 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做好心理护理, 掌握、提高交流技巧, 做好心理疏导是临床护理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技术。

关键词:流产, 人工,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人工流产心理护理 第5篇

【关键词】人工流产;心理状况;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715-01人工流产妇女往往存在较高的心理压力[1],常见的有焦虑、恐惧、紧张怕疼等。由于惧怕人流术中疼痛难忍,刮宫不干净引起大出血和影响生育能力等,可引起不配合、人工流产综合征等[2]。本文就人工流产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以期改善妇女心理健康状况,现将本研究的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妇女109例为研究对象,年龄16~39(24.8±12.6)岁,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56人,对照组53人,两组患者的统计学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干预:对干预组患者采取以下干预措施,①有效的沟通:用眼神与患者保持联系,用目光语言与孕妇交谈,对患者的顾虑给予科学的解答,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②术前告知:让患者了解术中整个过程及术中的应对措施,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前告诉患者术中不会感到疼痛,解除其顾虑[3];③术中监测:病人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严密监测,面罩吸氧为3~5L/min,监测给药前后变化,发现给药后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但仍在正常范围内;④术后护理:清醒前,注意保暖,待术者完全清醒后给予舒适卧位休息30min~1h后,无不适才能离院,嘱病人2周后回院复查[4];⑤心理护理:孕妇进入手术室后都有焦虑、恐惧心理,心情十分紧张,这种心理状态对手术和麻醉非常不利,而且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恢复在极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受术者对手术的看法[5];

1.3 研究方法:采用王征宇译稿的症状自评量表,该量表包括九个因子,共90个条目。每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制,由1至5逐渐加重。量表中各症状效度系数为0.77-0.99(p<0.001)表明该量表是行之有效的。

1.4 统计学方法 :将原始资料数据录入数据库,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成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组与对照组人工流产妇女心理状况比较 干预组的妇女与对照组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情见表1。

3 讨论

人工流产术是因避孕失败导致妊娠而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妇女要求终止妊娠的心愿迫切,但对手术又有相当大的顾虑[6]。据观察,干预组手术者心理健康状况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是焦虑时交感神经被激活所致。本研究根据对手术者心理问题的调查并通过实施术前护理干预,缓解或消除其术前心理压力,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对促进术后恢复和保持身心健康,避免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具有重要性意义[7]。护理人员应该做,以热情和蔼的态度对待孕妇,主动介绍相关人员的职责;术前向孕婦简单介绍麻醉和手术概况,消除顾虑,取得合作;对孕妇提出的各种问题都要耐心给予解释,让其有思想准备等。

总之,提高护士素质,增强护士使命感、充分体现“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宗旨,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心理和教育等方面的知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表1 干预组与对照组人工流产妇女SCL-90评分比较(N=109)

参考文献

[1] Glasier A, Gulmezoglu AM, Schmid GP, et al.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J].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2007,109(2):448.

[2]王玉萍.心理护理在人工流产综合征预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6):194-195.

[3]张淑华,黄碧青,司徒丹.未婚人工流产患者SCL-90量表测评及护理干预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2):3637-3639.

[4]张秀娟,张晓云,吕俊丽.未婚人工流产女性的心理状况分析与护理对策探讨[J].中国临床研究,2010,23(12):1153-1154.

[5]方玉玲.100例未婚女性人工流产术前焦虑的护理干预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0):158-159.

[6]Marcinko VN, Marcinko D, Dordevic V, et 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regnant women with previous history of spontaneous abortion[J]. Coll Antropol,2011,35(11):225-228.

人工流产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第6篇

1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10月-2010年9月我所收治的采用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的孕妇158例, 年龄17~39岁, 孕6~10周, 初产妇87例, 经产妇71例。

2心理分析

2.1 紧张焦虑

由于患者对人工流产术的不了解, 加之身处医院陌生的环境及受传统观念影响等因素, 很多患者表现为顾虑重重、紧张不安。另外, 担心得不到医护人员的理解和同情, 担心人工流产术会影响以后的工作、生活、学习等, 使受术者紧张焦虑, 特别是未婚先孕、学生等群体表现得尤为明显。

2.2 恐惧抵触

人工流产术是一种创伤性终止妊娠手段, 手术本身会给机体带来一定的创伤, 加上患者对医师技术水平的质疑, 尤其是一些已婚但条件暂不允许生育者, 担心人工流产术会影响以后的生育能力, 导致产生恐惧抵触情绪。

2.3 抑郁孤独

手术的无菌要求患者的亲友不能在手术室陪同, 患者面对手术室陌生的环境, 易产生孤独无助情绪。另外, 一些未婚者特别是在校学生, 受社会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 在急需他人关怀爱护时却不敢面对亲友, 不敢让熟人知晓, 导致沉重的心理压力, 极易产生抑郁症状。

2.4 痛苦悲观

部分孕妇选择终止妊娠的原因是夫妻关系破裂或情感失败, 这类患者不仅要忍受身体的不适, 更要接受情感失败带来的心理创伤, 往往表现出悲观消极、痛苦不振的精神状态。

3心理护理对策

3.1 术前心理调节适应

针对孕妇的心理特征, 术前采取一些有效措施, 舒缓患者的紧张情绪, 减轻心理压力。首先, 作为医务工作者, 患者无论是何原因选择终止妊娠, 均应尊重对方的选择, 尊重其人格, 严格保守隐私。应该明确保守孕妇的隐私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基本职业道德, 在此基础上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达成患者和医护人员间的充分信任。其次, 引导患者正确认识人工流产术。通过医护人员的讲解、患者观看影视录像、阅读宣传资料等让其明白当前人工流产术是一项成熟、安全地用于终止妊娠的医疗技术, 减轻其心理压力。第三, 创造人性化的就诊环境。干净整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的治疗场所, 亲切主动的交谈、亲和诚恳的肢体动作等均会大幅度地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 帮助孕妇顺利度过术前应激期。

3.2 术中心理支持

作为医护人员应该充分理解体谅, 当患者进入手术室, 无亲友的陪伴, 紧张孤独恐惧的心理会迅速增加, 此时医护人员应热情、耐心, 保持亲和的态度, 多安慰, 多鼓励。吸宫时由于疼痛, 有的患者会大喊大叫, 手足发抖, 乱动, 此时护士应轻握其双手, 叮嘱其深呼吸, 帮助其稳定情绪。用积极的暗示减轻孕妇的疼痛, 采用与孕妇攀谈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等方式分散注意力。术中操作动作轻巧迅速, 尽量减少身体暴露, 善于从患者的表情、眼神、言语、体态中读懂其心理, 满足其需求。

3.3 术后心理指导

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应主动告知由于其积极配合, 手术很成功, 尽快使其安心。护士帮助穿戴衣物, 搀扶孕妇回休息室。注意观察其生命体征, 询问阴道流血情况。向患者宣讲人工流产后的有关注意事项, 对术后恢复期的生活进行指导。告知术后应注意合理饮食、休息和活动, 术后4周内禁止性生活, 指导孕妇掌握避孕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要教会患者在术后学会情绪控制的技巧, 出现烦躁不安等焦虑情绪时, 可通过诉说、听音乐、散步等方式减轻焦虑感。对有抑郁、消极悲观心理的患者应遵医嘱给予小剂量抗抑郁药物治疗, 配合心理治疗。对一些未婚先孕的特别是学生, 应告知孕妇在生活中要牢固树立保护自己的观念, 学会在与异性交往中保护自身的一些技巧。

4结论

在人工流产术前后的护理中, 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的心理状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评估与护理。正确的心理护理有助于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减轻自卑、焦虑、孤独、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 增强患者对异常心理压力的适应和控制能力, 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人工流产,心理特征,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未婚女性人工流产的心理护理 第7篇

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2-2013年接收的120例行人工流产术未婚女性的临床资料, 受术者年龄为17~22岁, 平均 (20.4±1.1) 岁;92例为初次妊娠, 38例为两次及以上妊娠;19例为传统人工流产, 101例为无痛人工流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心理问题

本组120例未婚女性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 认为人工流产术中的疼痛程度是难以忍受的, 且会对今后的妊娠造成严重的影响, 如出现自然流产、早产、畸形胎儿或甚至不孕等。经心理护理后, 有利于增强其对人工流产术的认知程度, 从而配合手术。

2.2 心理状态

2.2.1 紧张心理

大多数为初次妊娠, 且初次做人工流产手术, 对医院妇科就诊的程序、检查项目以及具体的手术过程不了解, 处于陌生的环境中时, 便会出现胆怯、紧张等问题, 尤其当医务人员触碰到手术器械发出声响时, 其注意力便会过度集中, 对疼痛的耐受性不理想[4]。

2.2.2 恐惧心理

未婚女性大多对人工流产认识不全面, 从而对来院就诊和手术治疗感到恐惧, 除了担心手术过程中的疼痛, 还会担心手术对身体带来的损失, 认为手术对其生活、工作或学习会带来恶劣影响, 部分还会害怕遇到熟人、受到医务人员嘲笑等。

2.2.3焦虑心理

考虑诸多因素, 担心个人隐私能否被有效保护、个人生活、婚姻会否受到影响, 个人行为能否被家人或朋友接受等, 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思想包袱, 在情绪上会表现出抑郁、烦躁等[5]。

3 心理护理

未婚女性行人工流产手术不同于已婚行人工流产术者, 在心理护理方面应强调态度亲切、热情、细致、耐心, 使其减轻心理负担, 增加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可按照术前、术中以及术后三个环节进行。

3.1 术前心理护理

对受术者的心理状态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估, 从而向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手术知识指导, 促使其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密切观察受术者的一言一行, 未婚女性对手术会抱有恐惧心理, 为此要着意讲解手术过程。护理人员还应针对病房环境、手术室环境、主治医师以及术前准备事项等情况进行介绍, 同时指导受术者术中放松的方法与技巧, 鼓励受术者学会自我调节, 从而学会自主控制自身的紧张情绪。

3.2 术中心理护理

受术者进入手术室时, 会对手术室中的器械与氛围感到恐惧不安, 尤其当看到“家属禁止入内”时, 便会失去依赖, 因此, 受术者进入到手术室时, 应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这也是整个护理工作的重点[5]。医务人员态度要亲切和蔼, 眼光要柔和, 言语要轻柔, 热情的接待受术者, 从而拉近与受术者之间的距离, 获取其信任, 使受术者有一种亲人陪伴在侧的感觉。术中关切的询问受术者的感觉, 鼓励其有问题及时与医务人员沟通, 并告知手术过程中出现疼痛的原因与缓解疼痛的方法, 从而消除受术者的心理疑虑, 积极配合手术, 推动手术顺利完成。

3.3 术后心理护理

受术者手术完成后, 不应抱有手术完成便对其置之不理的心态, 而是应加大对受术者的关注度与关心度。术后要增加巡视次数, 询问手术者有无不舒适感、疼痛感等, 同时要仔细观察受术者的心理变化、生命体征变化以及阴道出血情况, 并对术后出现的不舒适感进行详细解释;指导受术者注意自身术后的清洁卫生, 着意叮嘱其术后2周内禁止盆浴, 可定期清洗外阴, 术后30 d内禁止房事[6]。若伴有发热、阴道出血过量或者是腹痛症状, 要及时就诊;术后30 d应来院复查, 此时要给予其门诊咨询服务或心理医生指导服务, 以了解其身体康复情况, 可通过交谈的形式, 了解其心理动向, 然后经过说理、分析、解释、安慰等方式, 有效疏导其不良心理问题, 必要时可与其探讨与异性交往的方法、技巧等, 相互尊重、相互了解、友好相处, 以正确处理男女关系,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与价值观。

4 讨论

孕期是女性心理变化最为复杂且微妙的阶段, 孕妇会由于内分泌系统的变化、骨骼生殖变化而出现一系列心理转变, 尤其是未婚女行人工流产术这一负面事件。多数未婚先孕者年龄较小, 对人工流产知识与手术过程了解不全面, 从而对手术的安全性、手术疼痛等问题抱有恐惧、焦虑等心理, 再加上不能向人倾诉, 有意隐瞒, 便会在无形之中使内心冲突与障碍更为强烈[7]。

本研究中, 无论是行传统人工流产手术的未婚女性, 还是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未婚女性, 均伴有较多的心理压力与心理负担, 从而处于多重性心理反应应激中, 表现为心神不宁、抑郁、恐惧与焦虑等。护理人员利用沟通技巧, 借助有效的护理, 不仅可获取受术者的信任, 使其积极的配合手术治疗, 还可以帮助受术者了解更多的健康常识与知识。行人工流产术的未婚女性心理护理过程中, 护理人员提供的是一种情感支持, 通过有关知识与信息的提供, 解决了受术者的疑问, 创设出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从而起到了镇静作用[8]。

综上所述, 做好未婚女性人工流产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工作, 是每一位护理人员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因此, 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未婚女性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养成一丝不苟、严谨慎重的工作作风, 并提高自身洞察力, 从而为未婚女性提供有效的心理咨询与避孕指导, 为妇女身心健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为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廖淑英.138例未婚女性人工流产的心理护理[J].医学信息 (上旬刊) , 2011, 17 (5) :1015-1016.

[2]瞿秀芳, 李国萍.未婚女性人工流产的心理护理和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 2010, 10 (5) :1420-1421.

[3]葛萍萍, 邢春华.280例未婚女性人工流产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25 (14) :1983-1985.

[4]毛芳玲, 肖菊梅.未婚先孕高校学生行人流术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及个体化护理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 2010, 22 (10) :1563-1565.

[5]张淑华, 黄碧青, 司徒丹.未婚人工流产患者SCL-90量表测评及护理干预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 12 (22) :1932-1933.

[6]黄福芬, 许白芸.心理护理应用于未婚先孕进行人流术患者的价值探讨[J].求医问药 (下半月) , 2012, 15 (7) :1920-1921.

[7]荆秋荣, 朱爱玲.未婚妊娠妇女人工流产的心理护理[J].全科护理, 2009, 20 (15) :516-518.

人工流产术的心理护理体会 第8篇

1 临床资料

2010-2012年我县手术流产的育龄妇女500例, 其中未婚86例, 已婚414例;年龄<18岁59例, 19~25岁128例, 25~41岁313例;文化程度初中以下204例, 高中以上296例;孕6~8周337例, 孕9~10周163例。手术方法均采用损伤小, 疼痛轻的微管微创手术。术前常规予阿托品0.5mg肌内注射预防和减轻手术后并发症。500例受术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 主要为自卑、紧张、担心、恐惧等不良情绪, 部分受术者对避孕节育知识缺乏, 对手术过程不了解, 多数未婚受术者缺乏自身保护意识, 担心家人指责。

2 心理护理

2.1 术前心理护理

2.1.1 接诊:

护理人员在接诊时态度温和, 语言亲切, 详细询问病史, 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并在接诊过程中初步判断育龄妇女对手术流产的认识和了解, 以评估其术前心理状态。

2.1.2 查体:

术前认真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全程陪同行术前血常规, 白带常规、尿h CG、双合诊、B型超声等检查, 进一步明确早期宫内妊娠诊断, 并协助医师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为受术者提供基本的安全感。

2.1.3 告知: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受术者及家属, 手术流产是一种简便安全、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手术方法, 解释手术会有疼痛的感觉, 只要不过度紧张, 一般均能忍受, 同时也告知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人流综合征、出血、感染、粘连、吸宫不全、子宫穿孔、宫腔淤血等并发症, 并说明我站备有抢救药品, 一旦发生手术意外, 医务人员会及时救治, 在最大限度上保证受术者的安全, 以消除思想疑虑[2]。

2.1.4 减压:

部分育龄妇女会因过度紧张出现紧张、发抖、冷汗、尿频等症状, 护理人员会倒一杯温开水, 轻拍其肩膀, 使其平静, 耐心细致地解释人流手术是一种简单、安全的终止妊娠的方法, 以减轻受术者心理压力。对于未婚者, 首先应给予充分的尊重, 保护其隐私, 切忌斥责和评价, 以免她们因被歧视而产生紧张、自卑感。对术前肌内注射阿托品有疑问者, 耐心解释术前使用阿托品的必要性和作用, 及肌内注射后会有口干的不良反应, 让其消除疑虑。

2.2 术中心理护理

2.2.1 入室护理:

术中可因进入手术室, 对手术室环境陌生及吸引器、手术器材的声响再次产生紧张恐惧感, 本文中约有460例育龄妇女出现面色苍白、手心出汗、肢体发抖等, 护理人员采用温和的语言让其放松, 全程床旁陪护, 教其调整呼吸, 充分放松, 紧握其双手给与鼓励, 以克服恐惧, 建立自信。

2.2.2 肌紧张护理:

有94例受术者出现腓肠肌痉挛, 表现为小腿肌肉强直性收缩, 受术者突然惊叫, 痛苦面容, 肢体挛缩躁动, 护理人员采用按摩痉挛肌肉、屈伸小腿, 协助其取舒适体位, 直至症状缓解。腹肌紧张者, 采用轻柔按压下腹, 直至腹壁放松, 同时通过交谈转移其注意力, 减轻疼痛和紧张。

2.2.3 术中观察:

护理人员在术中全程陪伴, 除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安慰外, 还需仔细观察受术者面色、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等生命体征变化。

2.2.4 人流综合征的护理:

本组病例中有147例患者因精神紧张, 不能耐受术中宫颈扩张, 器械牵拉和负压吸引、注射缩宫素引起的疼痛而出现面色苍白、头晕、冷汗、血压下降等症状, 护理人员立即给与安慰鼓励, 并遵医嘱给与静脉补液和对症处理, 受术者均逐渐恢复。

2.3 术后心理护理

2.3.1 术后观察:

本组病例均遵医嘱术后常规在观察室卧床休息1h, 护理人员仔细观察受术者腹痛及阴道流血情况, 其中468例育龄妇女经术前术中心理护理, 术后情绪平稳, 无明显不适。32例术后出现下腹轻微坠胀、恶心、乏力、口渴等, 护理人员让其平卧, 给予适度保暖, 协助其口服热糖水后顺利恢复。

2.3.2 健康指导:

术后嘱受术者注意休息、进清淡营养饮食, 按时服药, 保持外阴清洁, 1月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 预防感染, 注意观察腹痛和阴道流血情况, 定期复查[3]。

2.3.3 避孕节育指导:

术后对育龄妇女进行避孕节育指导, 特别对未婚者应教会她们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告知她们保护自己, 保持生殖健康的重要性, 针对每个育龄妇女采取避孕节育措施的情况, 讲解各种避孕方法特点, 推荐适合的避孕方法。通过以上措施, 500名受术者均满意离站, 术后随访恢复良好。

3 护理体会

3.1 术前心理护理

术前心理护理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92%育龄妇女通过护理人员温和的态度, 耐心的解释, 温馨的环境, 融洽的气氛, 对人工流产术有了充分的认识, 其紧张恐惧情绪得到缓解, 情绪稳定放松, 自愿接受手术。

3.2 术中心理护理

术中心理护理是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通过术中陪伴、观察和积极暗示, 受术者把医务人员当依靠, 主动述说心底的担心和不适感, 对护理人员的解释和提示能充分理解, 积极配合, 忍受疼痛, 使手术能顺利完成。

3.3 术后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术后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使受术者能自觉克服术后的不适反应, 促进其身心恢复, 提高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水平。

总之, 在基层计划生育指导站, 对接受手术的育龄妇女实施心理护理, 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也是保护育龄妇女身心健康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人工流产术,手术流产,心理护理,体会

参考文献

[1] 徐美明.临床心理护理干预对重复人工流产妇女的影响[J].现代护理, 2013, 11 (16) :116-117.

[2] 曾萍, 郑丽娜, 颜红花.心理护理在进行人工流产首发虎患者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14) :71-72.

人工流产心理护理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 年6 月~2015 年1 月在本院自愿接受人工流产术的104 例重复人工流产患者, 年龄20~37 岁, 平均年龄 (28.1±4.0) 岁;孕周6~9 周, 平均孕周 (7.6±0.5) 周。停经时间≤ 5 周, B超检查无异常。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2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两组患者均在门诊实施人工流产术, 由同一组医护人员进行,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方式基础上进行了术前、中、后的心理干预, 具体为:①术前心理干预:患者一般不习惯医院的环境, 所以医护人员要做到热情大方, 和蔼可亲。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心理状态, 对未婚先孕者, 不应将鄙视的心理带到手术中;除了给予必要的镇静、镇痛药以外, 同时暗示其手术一定会成功, 不会太痛苦, 当一切准备工作就绪, 亲自扶患者上手术台, 安排好合适的体位;打开手术包时, 尽量避免患者看到金属器械和听碰击声, 以免引起恐惧。②术中心理干预:陪伴在患者身边, 指导其运用深呼吸减轻不适, 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脉博, 如出现人工流产反应综合征者, 轻者为其擦汗, 按揉腹部, 指压合谷内关等。术中运用暗示、转移、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护理人员握住患者的手传递一种关心、爱心、同情心, 谈论一些轻松的话题, 并让其回答, 分散其注意力。药物流产者护理人员应当随时陪伴左右, 用热情的态度回答患者的问题, 并及时解决。③术后心理干预:手术后应告知手术已顺利完成, 协助患者整理衣物, 陪同进入休息室休息。向患者宣讲人工流产后的注意事项、饮食、个人卫生知识、性生活知识等;流产后初2~3 d, 阴道流血量少于或等于月经量, 若阴道流血量多于月经量或持续不净应及时复诊;流产后卵巢会很快恢复排卵, 要采取避孕措施, 以免再次受孕。帮助消除担心被人耻笑、不敢休假等不良心态, 做好健康指导, 促进身体早日康复。

1.3观察指标①采用SAS进行综合心理状态评定, 焦虑状态与分数值成正比[4]。②采用本科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 共20个条目, 8个方面, 分为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出院前由专人指导患者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填写, 当场回收。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护理前后SAS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状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 2 两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护理干预前比较, aP<0.05 ;与对照组比较, b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在我国人工流产手术已经应用广泛, 因其属于小手术, 具有时间短、安全性高的优点, 患者的痛苦是短暂的, 但对于重复人工流产妇女, 却会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心理压力, 患者心理上的负担会加大人工流产手术的风险, 并且对日后的婚姻生活有严重影响[5,6,7]。此时, 关心同情患者, 掌握其心理特点, 尊重患者的隐私权, 保护患者的隐私, 维护手术患者的人格尊严及满足患者的自尊心, 注意保护患者隐私部位, 及时掩盖患者裸露部位, 护理人员不讨论、不议论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一切行为, 不泄露患者的资料, 严格保守患者的秘密。清除手术室内无关人员, 不可以轻视与厌恶的态度对待手术患者, 不应歧视患者。仔细听取患者的陈述, 和颜悦色地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 取得患者的信任, 使患者能够情绪稳定, 减轻对手术的恐惧, 主动配合手术。手术后主动细致地为患者讲解手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 介绍个人清洁卫生、性生活、饮食、手术后心理健康状态和不良情绪对身体的影响等常识, 讲解一些简单的生理、生殖医学卫生知识, 指导患者正确选择避孕措施, 保持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 提高护士自身素质, 增强护士使命感, 重视做好人工流产手术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心理护理干预工作, 有利于帮助患者转变心理状态, 克服各种不良心理, 利于术后康复。

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重复人工流产妇女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104例重复人工流产的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式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 (SAS)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重复人工流产患者的情绪, 缓解患者的恐惧心理, 减轻患者疼痛, 使手术顺利进行。

关键词:人工流产,心理护理,重复流产,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刘娜.分析临床心理护理干预在重复人工流产护理中的作用.中国保健营养, 2012, 22 (8) :2757-2758.

[2]张贺美.心理护理干预在重复人工流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中国卫生产业, 2013, 10 (4) :51-52.

[3]黄兰英, 罗少玲, 冯丽嫦.心理护理干预对重复人工流产妇女的影响.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 (34) :265.

[4]杨翠.人工流产妇女心理状态的护理干预及避孕宣教.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2 (10) :120-121.

[5]李海霞, 刘昉, 谢芳, 等.心理护理干预在重复人工流产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 (10) :2244-2245.

[6]李慧英.重复人工流产妇女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 (12) :257-258.

人工流产心理护理 第10篇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心理护理;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9-0158-01

复发性流产指自然流产连续出现2次及以上者,其发病率在妊娠总数中占1%~5%,呈现增加趋势[1]。复发性流产患者因自身、家庭、社会等方面的相关压力,导致精神压力相对较高,会出现情绪不稳状况,容易出现自卑、焦虑、抑郁、内疚等负面影响,长期处于这种状况下,会引起不良妊娠结局[2]。基于患者心理状况的变化,筆者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实行心理护理,探讨其对消极情绪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到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复发性流产史患者4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年龄25~38岁,平均年龄(30.2±3.1)岁,流产次数2次者15例,>2次者9例;对照组年龄25~37岁,平均年龄(29.7±2.9)岁,流产次数2次者15例,大于2次者8例。两组年龄及流产次数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2] 均为自然流产,流产次数达到2次及以上者;男方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依从性高;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充足(8h);穿舒适、宽大的衣服,穿平底鞋;勤换内衣和勤洗澡;不使用染发剂、化妆品等;可进行散步等适量运动;食富含纤维素等食物,定时排便;保持阴道清洁,避免感染病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个性化心理护理,具体为:①建立个性化心理护理小组。由护士长牵头,科室若干护士组成心理护理小组,成员均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并通过严格培训;②评估病人心理。小组讨论,制定心理评估表,对所有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评估;③制定相应对策。依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④心理护理的实施措施。加强沟通和回访:深入了解病人的不适,了解其压力源,耐心地解答疑问,满足其心理需要;⑤注意保护隐私。设置专门的护理工作室,实施心理护理时保证独立、安静环境,避免外人干预;⑥健康知识宣教。向病人传递预防流产的相关知识,介绍成功保胎的病例,消除不良情绪,增强怀孕信心;⑦家属思想工作。应与病人丈夫及其他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告知其要关心、体谅、鼓励患者,给予其言语、精神支持,使患者感受到家庭温暖;⑧放松疗法。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播放舒适、轻缓的音乐,保持合适体位等。

1.4 观察指标 ①焦虑评分:采取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来评定焦虑状况,该量表包括14项评定内容,<7分为无焦虑,7~14分为可能有焦虑症,14~21分为肯定有焦虑症,21~29分为有明显焦虑,>29分为存在严重焦虑[3];②抑郁评分:采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来评定抑郁状况,该量表包括24项评定内容,总数>35分为有严重抑郁,20~35分为有抑郁症,8~20分为可能有抑郁症,<8分为无相应抑郁症状[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抑郁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4],人长期处于焦虑、压抑、紧张等不良情绪时,体内激素水平异常,导致胎盘发育不良,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在轻度刺激之下,会造成流产的再次发生,造成患者严重的心理负担,且心理负担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而增强,如此反复,很可能造成恶性循环。基于反复性流产患者的心理状况,笔者在实施护理过程中加强个性化心理护理,其效果甚加,原因可能是因为:①通过个性化评估,了解患者具体的心理需要,并通过护理人员耐心解答,释放其压力源;②通过保护患者的隐私,避免因外人知道自己的病情而造成心理负担;③通过健康宣教,了解“因何流产”、“如何避免流产”等相关知识,且通过保胎例子使其增加怀孕信心;④通过家属思想工作的干预,使患者能够感受到家庭温暖,增强生活信心;⑤通过放松疗法能够舒缓身心,缓解紧张情绪。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欧秀华等[4]的研究结果相似。综上,加强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参考文献

[1]贺冰,匡丽君.寿胎丸加减联合强的松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6):75-78.

[2]莫炎锋,郭小桃.复发性流产抑郁患者的心理支持[J].北方药学,2012,09(7):89-89.

[3]黄佳,彭代辉,苑成梅,等.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症状的疗效及影响因素[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6):746-750,760.

[4]欧秀华,蓝莉玲,黄山鹰,等.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干预对策[J].当代医学,2011,17(19):117-118.

人工流产心理护理 第1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共128例,均来自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需人工流产患者,患者均经尿HCG、B超检查确诊为宫内妊娠,孕龄均在10周以下;均为第一次进行人工流产术。年龄14~42岁,平均 (27.6±7.4) 岁。文化程度:小学水平以下55例(44.17%),初中、高中或专科水平37例(29.17%),大学水平或以上36例(31.67%)。两组患者均排除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排除娠剧吐者、酸中毒未纠正者、术前体温测量>37.5℃者。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文化程度等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手术前,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术后均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并嘱其1周后来院复诊。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其内容包括: (1) 术前心理疏导:根据患者的不同要求,给予一对一的人性化服务。对焦虑者主要采用真诚的语言与之交谈,首先,护士要向患者作自我绍,面对面交流时护患距离在50cm~1m之间,护士态度亲切温和,以消除患者的陌生感。通过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及心理反应与接受程度。据每个患者的具体问题给予耐心的解答和安抚,做好思想工作,消除负面情绪。 (2) 向患者介绍治疗环境、治疗过程手术实施方法和术中患者需要注意配配合的事项。建议采用无痛人工流产。同时向患者介绍实施医师相关的医学学历和经验,使手术者增加对医师和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轻松愉快的接受手术。 (3) 手术行为干预。术前可以给患者戴上耳机,用适度音量播放慢节奏的纯音乐,直到手术结束[3]。入手术室时,通过握其手、眼神交流等肢体语言给予患者勇气与鼓励等;大脑皮层对疼痛的反应除了与疼痛刺激的部位,强度、频率有关外,还受心理状态的影响。故可以运用暗示、转移、分散注意点的方法以减轻受术者由疼痛造成的心理负担。如与其谈些轻松愉快的话题,如工作、家庭情况,还可做些分散痛觉的动作如擦汗、按摩腹部等。教会患者放松方法,通过锻炼使患者学会使肌肉放松,控制呼吸频率,进入完全松弛状态,从而缓解手术时的紧张,恐惧心理;避免焦虑综合征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分别在护理前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该量表有20个项目,每个项目均有4个答案,分别为1~4分,评定时间为术前1d和术后1周,由患者自由作答,得分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3.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干预后焦虑情况较治疗前明显减轻,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1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1

3讨论

人工流产术是一个简单的终止妊娠手术,成功率较高。目前,虽然人工流产术已经比较成熟,无痛手术也得到了大力推广,但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如人流综合征等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夫妻生活,甚至影响生育能力。术中患者的情绪障碍不仅会降低患者对痛苦的承受力,扰乱机体的内分泌系统和降低免疫功能,不利于手术的进行,容易出现各种后遗症和并发症。人工流产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

3.1 焦虑

育龄妇女尤其是未婚女青年确认自己怀孕后,精神高度紧张,情绪不稳定,未婚女青年既恐惧家庭,社会的谴责,同时担心是否会被对方抛弃,以及今后的个人处境和双方家长的态度。育龄妇女主要担心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工作,害怕因此受到行政处分,希望尽早的结束妊娠,又担心手术带来的身体创伤和痛苦,担心术后导致不孕。过分的焦虑和紧张会引起自主神经障碍,造成机体对疼痛的敏感性增加,诱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

3.2 恐惧

患者初次进入手术室,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手术器械,会表现出对手术疼痛的恐惧,担心手术会造成大出血,或者影响到以后的生育功能,同时还担心医务人员的嘲笑和责骂,引起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下降、肌肉紧张等人工流产综合征。相关研究发现,80%以上的人工流产患者均有焦虑、恐惧心理[4]。

3.3 抑郁

对于未婚先孕者,由于受到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不敢面对父母、老师及同学,加上对人流术的安全和术后可能导致的后遗症充满了恐惧,表现出、惶恐不安,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为自己性行为的轻率和对性知识的无知而感到懊悔、惶恐;由于羞愧而不与任何人进行交流,不能正确面对问题,对未来的婚姻生活失去信心,有的人甚至出现了轻生的念头。有关研究显示人工流产患者抑郁发生率在75%以上[5]。

由此表明术前焦虑的患者仍比较普遍,需要采取特殊的护理干预。本研究对人工流产术患者实施了有效的护理干预,通过心理疏导等措施,使患者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和消除,通过向患者介绍手术实施方法、手术医师和术中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使患者了解手术的大致过程,同时也熟悉了手术医师的情况,增加了对医师的信任度;通过手术行为干预,使患者掌握了术中减轻疼痛的方法,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干预后焦虑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表明对人工流产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缓解患者焦虑恐惧心理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对人工流产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机体的应激反应程度,提高受术者的痛阈,以减轻患者躯体的痛苦,缓解患者焦虑恐惧心理,提高人工流产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Benute GR, Nomura RM, Pereira PP, et al.Spountaneo-us and induced abortion:anxiety, depression and guilty[J].Rev Assoc Med Bras, 2009, 55 (3) :322-327.

[2]刘淑玉.人工流产术妇女的术前焦虑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理研究, 2012, 9 (23) :134-135.

[3]林琳.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 (5) :60-61.

[4]张艳梅, 邓玉娟, 陈磊.心理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术患者心理的影响[J].吉林医学, 2012, 33 (7) :1474-1475.

相关文章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精选13篇)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第1篇清涧分部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理科实验操作、体育考试安全工作预案为...

1
2025-09-19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精选9篇)2024国培总结 第1篇2017教师国培学习总结当今社会,教事业迅猛发展,各类培训数不胜数,而“国培”对于我们教育发...

1
2025-09-19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精选5篇)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第1篇2018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

1
2025-09-19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精选6篇)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1篇2017年崇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一...

1
2025-09-19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3篇)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第1篇2010—2011学年下学期六年级...

1
2025-09-19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精选12篇)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第1篇2011公考备考:《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2011-0...

1
2025-09-19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精选4篇)以案促改主持词 第1篇主持词同志们:根据市委要求,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局开展案件剖析做好以案促改工作动...

1
2025-09-19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精选5篇)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第1篇人生,说到底,活的是心情。人活得累,是因为能左右你心情的东西太多。以下是...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